一、九龙江流域水体有机污染物背景调查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耿悦[1](2021)在《乌梁素海水体和沉积物中有机碳同位素特征及来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体和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的有机碳是湖泊有机质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稳定同位素研究对有效识别有机质污染导致的湖泊富营养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乌梁素海为研究区,于2019年4月(融冰期)、7月(夏灌期)、10月(秋灌期)和2020年1月(结冰期)对湖区及入湖渠道水体中溶解性有机碳(DOC)和悬浮颗粒有机碳(POC)以及沉积物中总有机碳(TOC)的稳定同位素特征值(δ13C)、碳氮比(C/N)进行测定分析,联合采用δ13C、C/N及同位素多元混合模型研究湖泊有机碳来源及其贡献率并分析了理化指标的影响。本研究可以初步判定受入湖渠道影响的北方半干旱地区浅水草型湖泊中水体溶解物和悬浮颗粒物以及沉积物中有机碳的来源,为改善湖泊有机污染和研究有机碳来源提供更多实践参考。主要结论如下:(1)乌梁素海湖区和入湖渠道总体的DOC浓度介于1.97~17.63 mg/L之间,湖区DOC的季节变化趋势为:4月>1月>7月>10月。整体δ13CDOC的变化范围为-35.48~-25.58‰,湖区及入湖渠道的δ13CDOC平均值分别为-28.27‰、-27.54‰。乌梁素海湖区DOC相对平均内源贡献率为40.25%,而外源相对贡献率平均为59.75%。DOC、δ13CDOC与水体理化指标之间均不存在显着相关关系,表明乌梁素海水体δ13CDOC受外源输入的影响较大。(2)乌梁素海湖区及其入湖渠道整体的POC含量介于0.31~26.65%之间,湖区的平均水平(2.96%)要高于入湖渠道(1.88%)。乌梁素海湖区POC/PON在1.68~17.41的范围内波动,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时空异质性。湖区δ13CPOC的变化范围为-35.60~-23.68‰,平均值为-29.48‰。POC主要来源于浮游植物和泥沙,而浮游植物在湖区内的贡献是最主要的,为73.29%,其次是泥沙(17.44%)。δ13CPOC与POC/PON、TP、SPM都有显着正相关关系,与其余理化指标的相关性不显着。(3)乌梁素海湖区及入湖渠道TOC的范围为0.06~10.77%,TOC含量为湖区(4.60%)>入湖渠道(0.38%)。湖区C/N比介于2.60~25.58的范围内,平均值为12.77,从入湖到出湖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湖区沉积物δ13C平均值为-23.57‰,季节上呈7月>10月>1月>4月的趋势,空间分布表现为:入湖偏重、湖中和出湖偏轻。沉积物TOC主要源于泥沙(44.60%)和水生大型植物(38.23%),浮游植物(17.18%)也有相对较小的贡献。沉积物C/N与Chl-a为极显着正相关关系,同样,TOC与C/N、δ13CTOC也均呈极显着正相关。
李楠鑫[2](2020)在《库湾水质时空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关键驱动因子 ——以丹江口水库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库是解决水资源短缺与时空分布不均的重要手段,其水质安全保障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库湾作为水库的水质敏感区,受到水库水文节律,以及地形、土壤、土地利用等环境背景的双重影响。理解库湾水质对复杂景观背景与水文节律的响应机制,厘清水环境特征和景观背景与库湾水体富营养化之间的关系,评估库湾水体富营养化状态,对于库湾水质预测建模,揭示库湾水质演变规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能够为水库富营养化防控、水环境质量保障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科技支撑。本文选取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66个不同景观背景的典型库湾作为研究对象,在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后的2015~2018年,对其水质进行了监测,采用时空交互分析、K均值聚类、偏最小二乘回归、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围绕库湾汇水区景观背景和水环境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机制,系统研究了库湾水质的时空变异规律,定量评估了水文节律与汇水区景观对库湾水体氮磷的影响,阐明了库湾水体富营养化指标叶绿素a浓度对水环境和汇水区景观背景的响应规律,评估了库湾营养状态,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主要结论如下:(1)库湾水质表现出显着的时空变异。水库大坝加高蓄水后,库湾水质整体随时间逐步好转,氨态氮、硝态氮、总氮、总磷、浊度、叶绿素a等水质指标的平均值在蓄水期高于泄洪期,蓄水期和泄洪期的总氮和总磷浓度均高于0.2 mg·L-1和0.02mg·L-1的富营养化阈值,部分库湾中叶绿素a浓度明显高于5μg·L-1的生态可接受限值。具有更高富营养化与水华风险的库湾在研究期间逐年减少,在空间上越来越多地向城镇附近集中。(2)蓄水期和泄洪期库湾水体总氮和总磷浓度对汇水区景观背景响应规律不同。汇水区土壤可蚀性对库湾水体总氮和总磷浓度都有显着的影响。汇水区坡度,地形起伏度,地形湿度指数,林地面积占比和农田面积占比是库湾水体总氮浓度的主要影响因子。景观形状指数,边界密度,香农多样性指数和草地面积占比则是库湾水体总磷浓度的主要控制因子,此外总磷浓度在蓄水期还受到斑块密度和蔓延度指数的影响,在泄洪期还受到平均斑块面积和最大斑块指数的影响。(3)水化学和养分潜变量对库湾水体叶绿素a浓度具有决定性作用。水化学和养分潜变量对叶绿素a浓度具有显着的正效应,二者的总效应占两个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的40%以上,在泄洪期尤为明显。土地利用潜变量从源头和运输过程中影响输入库湾的污染负荷,在蓄水期对叶绿素a浓度的正效应更为明显,占叶绿素a浓度相对贡献的30%。复杂的景观斑块形状有助于减少养分向库湾水体的运输,破碎景观对叶绿素a浓度有显着的负效应,在泄洪期尤为明显,占叶绿素a浓度相对贡献的19%。(4)丹江口水库典型库湾水体总体处于中营养状态。部分支流库湾、封闭库湾和具有城镇、农田分布的库湾呈轻度、中度、甚至重度富营养状态,面临着较大的富营养化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设立库滨带生态屏障、构建水循环与污染阻滞系统、加强丹江口水库库周污染防控、深入开展库湾富营养化与水华防治研究的库湾富营养化防治对策。本文针对库湾是水库水质污染的敏感区这一关键问题,从不同景观背景的典型库湾水质监测着手,结合水库水文节律性研究了库湾水质的时空变异规律,探讨了不同景观背景要素对库湾水质动态变化的贡献,揭示了水质时空变异对库湾景观背景和水文节律的响应机制。结果对于水库水质管理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余紫燃[3](2020)在《合肥市地表水新型有机污染因子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表水是人类用水的重要来源之一,广泛用于日常生活、工业用水和农业灌溉,地表水水质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生活质量和社会发展。当前地表水水质标准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该标准中地表水监测项目共109项,其中有机污染物监测指标60多项,国家对于各地地表水的质量评价采用相同标准,且监测项目多年固定不变。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新型工业的迅速崛起,工业废水医疗废水处理不达标以及新型农药、抗生素的使用,致使地表水内有机污染物质的组成更加复杂,同时也可能带来了新型有机污染物,造成不同地域地表水水质差异。全国地表水执行统一标准对水质进行评价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水质监测评价过程中存在监测盲点。本研究以合肥市地表水为例,采集了25个点位水样,对地表水有机污染物定性筛查分析,筛查结果与GB3838-2002对比,发现新型有机污染物,填补合肥市地表水化学背景空白,为制定不同水域地方标准提供参考。(1)筛查结果表明:最终共检出新型有机污染物888种,其中杀虫剂264种、杀菌剂115种、除草剂180种、灭鼠剂6种、增塑剂15种、阻燃剂8种、药物及个人护理品12种、多环芳烃类25种、其他263种。(2)各类新型有机污染物浓度检测结果:多环芳烃类及增塑剂类新型有机污染物的浓度相对较高,增塑剂类物质平均每月检出浓度范围3.72×10-4~6.61μg/L,多环芳烃类物质平均每月检出浓度范围1.65×10-3~1.15μg/L。阻燃剂类物质平均每月检出浓度范围2.56×10-4~4.36×10-3μg/L。药物及个人护理品类物质平均每月检出浓度范围7.66×10-4~1.18×10-2μg/L。杀虫剂类、杀菌剂类、除草剂类、灭鼠剂类物质平均每月检出浓度范围分别为2.04×10-2~1.42μg/L、1.13×10-2~0.12μg/L、9.01×10-3~0.19μg/L、4.36×10-4~2.48×10-3μg/L。其他类物质平均每月检出浓度范围2.31×10-2~0.45μg/L。(3)各类新型有机污染物在检测点位的检出率: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甲硫威、1-甲基萘、2-甲基萘、2,6-二甲基萘、芴、菲、荧蒽、芘、亚胺硫磷、丙森锌I与2,4-二甲基苯酚、敌草胺、2,6-二氯苄腈与异恶草酮、2,4,5-三甲基苯胺、苯酐、地茂散、二苯并呋喃、苯甲酸苄酯、1,4-苯二酚、蒽醌这25种污染物在各个点位皆有检出,分布范围最广;阻燃剂类新型有机污染物中2-乙基己基二苯基磷酸酯与2,2’,4,4’-四溴联苯醚仅1个点位未检出,在地表水中分布范围较广;灭鼠剂类新型有机污染物中杀鼠酮检出点位数最多,在21个点位皆有检出。(4)利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对新型有机污染物在不同监测点位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新型有机污染物的相伴概率Sig.(P值)=0.000<0.05,各类新型有机污染物在各个点位分布不均,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5)依据检出率、检出浓度及是否为国内外优先控制污染物这些筛选因子对新型有机污染物进行筛选,共筛选出35种重点污染物,并推荐作为未来合肥市地表水重点监测项目。(6)对河道水新型有机污染物检出情况及重点污染物检出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各点位检出新型有机污染物种类数范围601~698种,其中蒋口河入巢湖口点位检出新型有机污染物种类最多,大干河入湖口点位检出新型有机污染物最少。河道水各点位检出重点污染物数28~34种,花塘河入湖口检出污染物最多,金牛河检出数最少。(7)重点污染物对河道水污染分析发现:庐江县河中增塑剂类与杀虫剂类重点污染物的污染程度高于其他河道,南淝河店埠大桥河段阻燃剂类重点污染物污染程度在河道水中最高,南淝河各监测点位多环芳烃污染程度普遍高于其他河道,南淝河板桥码头和店埠大桥河段分别受杀菌剂与除草剂的污染最重,圩西河入十五里河口药物及个人护理品类物质污染程度在河道水中最高。
朱礼鑫[4](2020)在《溶解有机物在长江口和南大西洋湾中部河口及其邻近海域的不保守行为及絮凝、光降解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然水体中的溶解有机物(DOM)在水域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全球碳循环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众多证据表明,绝大多数的陆源溶解有机物在由河流向海洋输送的过程中含量和性质都发生了显着的变化。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极为复杂和活跃的河口及其邻近海海域很可能是溶解有机物发生变化的热点地区。这一区域中溶解有机物的源、汇研究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论文选取长江口和邻近东海海域以及南大西洋湾中部三个河口和邻近水域为研究区域,以溶解有机物中的几种重要组分,如溶解有机碳(DOC),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荧光溶解有机物(FDOM)和溶解黑碳(DBC)为研究对象,在区域尺度上对溶解有机物在河口及近海水域源、汇研究相关的问题做了探讨,以期增加我们对这一重要科学问题的认识。具体地,本文依次探讨了溶解有机物,在长江口和邻近东海海域和南大西洋湾河口和近海的时空分布差异以及不保守行为;絮凝和光化学降解对于溶解有机物含量和性质的影响;最后通过针对性的实验设计首次测量获得了自然水体中溶解黑碳的表观量子产率。基于以上研究,本论文主要得到了如下结论:(1)溶解有机物的几种组分在长江口及其邻近东海海域存在显着的空间和季节差异,口内含量高于口外,夏季高于冬季,并且口内和夏季溶解有机物的芳香化程度更高。相对而言,在溶解有机物输运过程中,冬季比夏季保守,中底层比表层更加保守。三种蛋白类荧光物质,特别是C3和C5组分在输运过程中表现得最不保守,在舟山群岛及南部近岸海域均存在高值区,这些区域也在主成分分析中被清晰分离开,很可能代表人类活动的影响。最后,报道了溶解黑碳在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空间分布,长江口溶解黑碳与CDOM的分布有较好的耦合关系,没有观察到较为显着的不保守过程。(2)虽然地理位置上在相近的纬度,南大西洋湾三个河口水体中溶解有机物含量显着高于长江口,Ogeechee河口的含量甚至比长江口高接近一个数量级,这一差异可能主要是由于不同河流流域植被覆盖率、水体滞留时间以及人类活动干扰等因素引起。这三个地理位置上非常接近的河口的溶解有机物的含量和性质也存在较大的差异。除了空间上的差异外,通过在Ogeechee河口多月份采样发现,Ogeechee河口溶解有机物在不同月份间差异较大,但与季节关联性不大。保守性分析发现,在各个月份中,盐度为1之前该河口中溶解有机物均有显着的增加过程,使用高频率的野外传感器可以有效地将这一增加的地理区域展示出来。溶解黑碳与CDOM有很强的相关关系,这一相关关系即使扩展到包括长江口和北极地区数据时依然具有适用性。这种相关性说明水体中CDOM在不同河口地域中可以作为指示溶解黑碳的参数,从而可以利用传感器、卫星反演等手段获取表层水体中高分辨率的溶解黑碳数据。(3)通过实验室混合实验和野外采样结果分析发现,絮凝对于长江口溶解有机物含量和性质改变程度不大,其引起的变化并不足以解释在野外样品中溶解有机物浓度和性质在输运过程中发生的不保守行为。此外,PARAFAC模型虽然准确提取了理论混合三维荧光光谱的数据,但是对于受到拉曼峰和瑞利峰影响区域的荧光峰却并没有被准确反馈。进一步分析多种基于CDOM和FDOM数据表征溶解有机物性质的参数发现,芳香化指数SUVA254值最为稳定和可靠。(4)三种不同水样的光降解实验表明,长时间光照可以显着移除自然水体中大多数溶解有机物组分含量并降低溶解有机物的芳香化程度,但在Ogeechee河口水样中我们观察到光照显着增加了水体中蛋白类组分。当90%左右的CDOM被移除时,Ogeechee河口,长江口和南大西洋湾三种水体中溶解黑碳的移除比例分别为72.6%,88.3%和46.8%,呈现较大的差异。两个河口水样中溶解黑碳的降解比例显着高于南大西洋近海水样,说明溶解黑碳对于光照的响应也受到溶解黑碳结构或者组成的影响。通过对溶解有机物性质的表征参数的对比发现,芳香化指数SUVA254指示溶解有机物性质受光照影响的最佳参数。在光降解过程中,溶解黑碳占溶解有机碳的比例以及溶解黑碳两种单体苯六多酸(B6CA)和苯五多酸(B5CA)的比例(B6CA/B5CA)也随着光照时间的增加呈现规律性的指数减少。芳香性参数SUVA254与B6CA/B5CA的强相关性也说明芳香性参数SUVA254可以用于指示溶解有机物和溶解黑碳的芳香化程度。(5)光降解会选择性降解溶解有机物中芳香化程度更高的组分,这种选择性会使得固相萃取后的溶解有机碳(SPE-DOC)碳稳定同位素(δ13C)随着光照而增加。溶解黑碳的两种单体B5CA和B6CA碳稳定同位素(δ13C)并没有随着光照发生显着的规律性变化。最新的研究发现,全球河流与海洋水体中溶解黑碳的δ13C稳定同位素存在-6‰左右的差异。依据本研究的结果,这一显着差别无法通过光降解过程解释。(6)表观量子产率(AQY)是表征自然水体中物质在光化学过程中发生变化(产生或者降解)最重要的参数。本论文使用Ogeechee河水和南大西洋湾近岸海水测量了水体中溶解黑碳光降解的表观量子产率。结果表明,两种水样所得的溶解黑碳的表观量子产率没有明显的差异,并随着光谱的增加呈指数下降,这为后续准确估算自然界中光降解过程对于溶解黑碳的降解量提供了数据支撑。
温馨[5](2020)在《我国重点流域和重点地区饮用水中全氟化合物污染水平调查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全氟化合物作为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其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逐渐被人们发现和重视。本研究针对水中常见的中、短碳链全氟化合物,建立了同时测定1 1种全氟化合物的检验方法,并对我国重点流域及部分氟化工业园区所在的24个城市(地区)开展水中全氟化合物污染水平的监测调查研究,初步了解全氟化合物在我国饮用水中的浓度水平及分布情况。方法:建立了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中1 1种全氟化合物的方法,在我国黄河、长江、淮河、三峡库区、南水北调水源地及沿线等17个重点流域所在城市和7个重点地区分别采集了丰水期、枯水期的水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样品,开展水中全氟化合物的污染水平研究。结果:本研究建立的水中11种全氟化合物的检验方法检出限为0.03 ng/L~0.7 ng/L,定量限为0.5 ng/L~3.0 ng/L,三个浓度水平的水样回收率为80.0%~130.0%,精密度为1.27%~10.5%。本研究采集了 67家水厂的水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共计380份样品。结果表明,在我国17个重点流域,枯水期全氟化合物在各类型水样中的检出率分别为0%~57.1%、0%~55.1%和0%~53.1%,各指标检出浓度中位数分别为ND~14.9ng/L、ND~15.5ng/L和ND~14.5ng/L;丰水期全氟化合物在各类型水样中的检出率分别为1.96%~94.1%、0%~70.0%和0%~70.0%,各指标检出浓度中位数分别为 1.21ng/L~26.9 ng/L、ND~26.3 ng/L 和 ND~27.6 ng/L。在我国7个重点地区,枯水期全氟化合物在各类型水样中的检出率分别为6.67%~86.7%、0%~84.6%和0%~84.6%,各指标检出浓度中位数分别为 0.818ng/L~21.3 ng/L、ND~25.6 ng/L 和 ND~28.8 ng/L;丰水期全氟化合物在各类型水样中的检出率分别为0%~93.3%、0%~92.3%和0%~92.3%,各指标检出浓度中位数分别为ND~62.0 ng/L、ND~34.9ng/L和ND~34.3 ng/L。结论:本研究建立的生活饮用水中11种全氟化合物的检验方法线性良好,灵敏度高,稳定可靠,适用性强,可满足生活饮用水中1 1种全氟化合物的同时测定。通过对我国重点流域和重点地区全氟化合物污染水平监测调查发现,丰水期全氟化合物污染水平普遍高于枯水期;不同流域全氟化合物的分布情况存在差异;工业生产可能会加重饮用水中全氟化合物的污染水平;全氟化合物替代品的使用可能会带来新的风险;本研究监测的水样中全氟化合物的浓度水平与发达国家水中全氟化合物污染水平处于同一数量级。
常翠英[6](2020)在《基于水土保持和面源污染调控的小流域植被结构优化研究》文中指出小流域土地利用系统景观植被的构成、类型、配置等的不合理是水土流失的主要起因,经植被结构优化来提升生态功能,是从根本上遏制区域土壤侵蚀、面源污染,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研究选取江西新余市红壤丘陵区狮子口库区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在小流域果业产业发展的前提下,应用GIS的空间信息处理功能,并基于“源—汇”理论,综合考虑小流域土壤侵蚀与全氮/全磷面源污染负荷,运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和网格空间负荷对比指数定量计算,探讨景观数量结构特征的影响,在小流域、汇水区和景观类型三个尺度水平上进行生态风险分析,提出基于狮子口水库水源地保护的植被结构优化策略。结果表明:(1)整体上,狮子口库区小流域土地利用覆盖类型以林地为主,柑橘园其次;小流域整体“汇”景观占比高于“源”景观。小流域从上至下汇水区景观破碎度和异质性呈增大趋势,且上部区域景观聚集度最好。小流域“汇”景观乔木林地、水域景观优势度、破碎度高,其次是“源”景观中的柑橘园和旱地,林地聚集度最高,其次是水田和柑橘园。(2)小流域19个汇水区中8、12、16、17号汇水区“源”景观占比高于“汇”景观,柑橘园为优势景观;11、15、19号汇水区“源”“汇”景观占比相对均等,其中11号汇水区旱地为优势景观;其余汇水区“汇”景观占比高于“源”景观。且景观格局特征上,8、11、12、15、16、17、19号汇水区“源”景观破碎度低“汇”景观破碎度高,5、6、8、12、19号汇水区“源”景观聚集度高且“汇”景观聚集度低,利于面源污染产生和集中。(3)侵蚀模数分析结果显示,小流域整体处于中度侵蚀水平,以微度侵蚀区面积最大,中度及以上侵蚀区占比19.45%,整体呈现小流域下部侵蚀程度高于上部。汇水区上,16、17号汇水区处于强度侵蚀水平,6、9、15、13、14、12、10、2、11号汇水区处于中度侵蚀等级,其余为轻度侵蚀。地类上,“源”景观中裸土地、柑橘园、油茶园、旱地侵蚀模数处强度水平及以上,水田微度侵蚀;“汇”景观中草地、灌木林地处于强度水平,林地处于轻度。其中中度及以上侵蚀等级的汇水区和地类是需要调控的关键区。(4)全氮/全磷面源污染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显示,小流域整体上磷“源”强度较氮“源”低,氮磷“源”“汇”分布差异不大,中部和下部区域水库岸带分布有较强的面源污染氮磷“源”且较集中。小流域及19个汇水区总体上景观“汇”作用大于“源”作用。地类中,水田、住宅、油茶园和柑橘园是磷面源污染源,油茶园、柑橘园、水田、旱地、裸土地和住宅是氮面源污染源,这些面源污染氮磷源地类是需要调控的关键土地利用覆盖类型。(5)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源”景观和柑橘园占比是土壤侵蚀和氮磷面源污染极为重要的来源,交通用地也是氮磷面源污染的来源,且柑橘园和交通用地的团聚程度和优势度越高,越利于侵蚀和面源污染氮磷负荷产生;而乔木林地面积越大,破碎度越低,集聚度和优势度越高,对侵蚀和污染的削减力度越大。(6)以景观特征与土壤侵蚀、全氮/全磷面源负荷的相关关系为依据,结合识别的关键“源”景观和汇水区,提出基于小流域土壤侵蚀和面源污染调控的植被结构优化措施,并进行优化结果分析:三项措施中,措施一在柑橘园、油茶园地表混种箭舌豌豆高羊茅,对土壤侵蚀的优化效果最好,使小流域平均土壤侵蚀模数降至1730.23 t·km-2·a-1,转为轻度侵蚀等级,中、强度侵蚀汇水区转为轻度;措施三在水库沿岸布设30米宽滨水植被缓冲带,对面源污染全氮/全磷负荷调控效果最好,小流域面源污染全氮、全磷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分别由-0.555、-0.506降低至-0.579、-0.524,11个汇水区也均有所降低,幅度0.002-0.081,平均下降幅度约0.030;措施二裸土地转化为乔木林地的土壤侵蚀和面源污染氮磷负荷优化效果中等。综合以上三项措施实施小流域植被结构优化,小流域林地面积增加约65.3公顷,裸土地消失,柑橘园、油茶园等地类面积有不同程度削减。其优化效果最好,小流域平均土壤侵蚀模数降至1638.50 t·km-2·a-1,侵蚀等级降为轻度,中、强度侵蚀汇水区降至轻度。全氮/全磷空间负荷对比指数小流域整体分别降低至-0.725、-0.634,12个关键汇水区也均下降,幅度0.022-0.474,平均降幅约0.197。
丁淮剑[7](2020)在《密云水库上游白河流域重金属分布、形态及迁移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密云水库作为北京市的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非常关键。虽然近年来有关部门加强了环境管理措施,水库周边产排污工矿企业陆续关闭,但是由于残留的尾矿、矿渣含有大量重金属,对饮用水仍造成潜在威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投运后,密云水库作为最终的储水地,对周边环境安全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密云水库上游白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以支流、主河道、入库河口、水库为空间脉络,综合利用X射线吸收光谱等技术,结合化学形态、同位素技术,通过对土壤、水、悬浮物、沉积物等不同介质的重金属分布分析,研究该区域重金属的空间分布、来源、形态、迁移及积累规律。从矿区(源)—白河(运移通道)—水库(汇)的角度系统地评估重金属对密云水库水质安全的潜在威胁,为密云水库上游的重金属污染防控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主要研究结论如下:从白河流域重金属的源、运移通道及汇的研究结果看,重金属的源(矿区土壤)中重金属富集严重,但尚未表现明显的通过运移通道(白河)向汇(密云水库)迁移的现象。土壤或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富集情况为:Zn、Cu、V浓度:矿区土壤≈白河流域土壤及沉积物≈密云水库沉积物,Cr、Ni浓度:矿区土壤>白河流域土壤及沉积物≈密云水库沉积物,Cd及Pb浓度:矿区土壤>白河沿岸土壤及沉积物>密云水库沉积物。白河沉积物剖面样品重金属浓度低于表层样品浓度,进入河流的重金属主要富集在表层沉积物内。源、通道、汇的样品中重金属均以残渣态为主,较为稳定,而高富集样品中Pb主要以PbSO4、PbO等矿物形态存在。所有样品中重金属均以残渣态为主,占比超过95%;以三种可提取形态浓度的总和表示金属的潜在迁移能力,表层样品中金属潜在迁移顺序为:Pb>Zn>Cr>Ni>Cu>Cd,沉积物剖面样品中重金属潜在迁移顺序为:Cd>Zn>Ni>Cr>Cu>Pb。同步辐射的XANES谱显示B-08与其他采样点略有区别,在农业活动和采矿的双重作用下使得该点Pb以PbSO4形态富集。除Cd外,大部分重金属沿运移通道(白河)迁移不明显,多集中在矿区附近的表层沉积物中。支流、主河道的重金属富集点均位于矿区附近;矿山的大部分重金属通过悬浮物在白河内运移,主要沉积在表层沉积物,以较稳定的矿物形式存在,而来自矿山的Cd已在密云水库沉积物中形成一定富集。来源分析显示Cu、Zn、Cd、Pb主要受人为活动影响,而Sc、V、Ni、Cr主要受自然来源影响。不同风险评价方法结果均指示高风险仅停留在矿区及周边,而河道、入库口、密云水库的重金属多为低风险,根据化学形态的分析,除Cd外的金属主要以稳定的残渣态形式存在,对水质安全影响小,Cd化学形态中碳酸盐结合态占比较高,潜在迁移能力强,需重点关注其潜在生态风险。
李乐,刘常富[8](2020)在《三峡库区面源污染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为掌握三峡库区面源污染研究动态并明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基于1990—2018年三峡库区面源污染的相关研究成果,检索、分类并统计分析了已发表论文数量变化趋势和高频被引论文内容,从机理、影响因素、负荷与模型模拟、防治四个方面论述了库区面源污染的研究进展,以便更好地进行区域生态系统管理。面源污染机理研究主要集中在降雨径流、土壤侵蚀、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不同管理措施下泥沙、N、P等污染物流失特征,多关注单一过程及单一尺度,严重破碎化土地利用格局背景下的面源污染发生过程、扩散格局及其转化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影响因素多讨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对面源污染的影响机制仍不明晰。负荷模拟研究主要是建立经验模型和探讨国外模型在库区的适用性,原始开发少。面源污染防治措施多集中于工程及单一技术措施,最佳管理措施(BMPs)的研究较少,缺乏生态系统、景观及流域尺度面源污染综合防控技术。提出三峡库区面源污染研究需在以下方面有所加强:(1)不同尺度和格局下N、P、泥沙等耦合作用下的运移、转化机理及其不同污染物在不同陆面斑块界面之间转化机制;(2)景观过程与面源污染动态关系;(3)借鉴国外模型理念,研发适合我国区域地理特征的面源污染机理预测模型;(4)建设标准化面源污染监测系统;(5)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研发面源污染综合防控技术体系。
陈运帷[9](2019)在《基于源汇关系的赣州市土壤重金属空间格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的土壤污染风险正在成为一个受关注的话题。土壤重金属污染因为会向农业作物中迁移,导致食品中重金属含量超标而成为了土壤环境管理的重点课题。随着国家对土壤环境管理方式从污染修复向风险控制的方向进行转变,在制定土壤环境风险管控措施时,迫切需要掌握区域的土壤环境风险现状和风险来源情况。目前,通过土壤污染调查已经可以掌握区域的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情况,但造成了土壤重金属从污染源向周边迁移的过程信息丢失。本研究从土壤重金属在不同尺度下的迁移过程入手,从土壤重金属源汇关系的视角,对土壤调查布点和调查数据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了改进,对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和土壤重金属扩散模式进行了重新解读。以赣州市为研究区,对赣州市土壤重金属来源格局进行了划定,分析了市域尺度下土壤重金属源汇关系。以赣州市土壤重金属污染源周边区域为研究对象,对重金属迁移方式和特征进行了研究,从源汇关系的角度对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差异的产生原因进行了探讨。主要结论如下:(1)赣州市总体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较低,但个别区域存在较高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治理或风险管控工作。赣州市土壤整体呈酸性,五项重金属检测值中位数和平均值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所规定的酸性土壤筛选值标准,表明区域整体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较低。但检测数据中五项重金属的最大值、数据峰度和数据偏度都较高,表明检测数据存在离群高值。这些高值所在区域土壤重金属含量超过管制值标准,具有较大的土壤重金属环境风险。(2)赣州市主要存在稀土矿开采、工业硫酸渗泄、钨矿开采、选矿剂渗泄、铅锌矿开采、自然岩石风化等6项土壤重金属源。稀土矿开采主要造成土壤镉、铅含量增加;工业硫酸渗泄主要造成土壤汞含量增加;钨矿开采主要造成土壤铅含量增加;选矿剂渗泄主要造成土壤砷、镉含量增加;铅锌矿开采主要造成土壤砷、镉、铅含量增加。赣州市土壤背景值总体上低于酸性土壤重金属筛选值,不存在由于背景值超标造成的大范围土壤重金属环境风险。(3)赣州市土壤重金属存在通过大气和水体传输的两种迁移过程,以水体传输为主,大气传输为辅。水体传输的迁移距离约为2-3km,铅锌矿、铜矿和钨矿开采活动造成的重金属随水体迁移扩散最为明显,不存在上级流域的流域比其他流域重金属水体迁移特征更明显。(4)赣州市共有5个土壤污染源影响区和25个重金属传输特征区,分别是2个重金属大气传输特征区、23个重金属水传输特征区、稀土开采影响区、钨矿开采影响区、铅锌矿开采影响区、土壤重金属污染高风险区和自然背景影响区。(5)在市域尺度和污染源周边10km尺度下共存在3种土壤重金属迁移过程,在进行土壤重金属环境风险管控时应对在重金属迁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区域进行管理。在市域尺度下存在重金属从基岩或裸岩中释放向表层土壤迁移的过程和重金属从含量较高的土壤向周边含量低土壤迁移的过程,在进行风险管控时应重点关注源,对裸岩、尾矿库和受人类影响但土壤重金属含量低于筛选值的区域进行风险管理。在污染源周边10km尺度下存在重金属从点污染源向周边土壤迁移的过程,在进行风险管控时应重点关注汇,评估汇区域对于土壤重金属迁移的阻滞能力,分析汇区域结构与及阻滞能力之间的关系。
胡蝶[10](2019)在《台风降水氮沉降特征及其同位素源解析 ——以福州为例》文中提出氮是生态系统循环的重要组成元素,其循环过程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在过去的两个世纪,特别是在过去的50年里,人类活动导致NH3和NOx(主要为NO+NO2)排放量迅速增加,大气中氮浓度升高显着,从而导致全球范围内大气氮沉降大幅增加。研究结果显示,湿沉降是氮沉降的重要方式,不仅与大气中氮污染物相关,还受到降雨量、降水类型和气象因素的影响。而台风作为一种特殊的天气系统,其带来的降水突发性强、强度大、影响范围广,其形成过程和气象条件与其他类型降水显着不同。目前关于台风降水氮沉降的研究比较少,且研究的都是单个台风,采样的分辨率不高,难以详细地反映台风降水过程中氮沉降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是受台风影响最为显着的区域,本研究通过在福州市对2015-2018年期间登陆福建省的7个台风(1513号超强台风“苏迪罗”、1521号超强台风“杜鹃”、1614号超强台风“莫兰蒂”、1617号超强台风“鲇鱼”、1709号台风“纳沙”、1710号热带风暴“海棠”和1808号超强台风“玛利亚”)降水进行高分辨率连续采样,结合2016年1月-12月单日降水的采集,共收集287个降水样品。测定样品中不同形态氮的浓度及硝酸盐氮氧同位素值,通过分析研究获得结论如下:(1)福州2016年降水中TDN浓度平均值为1.08 mg·L-1,NO3--N浓度平均值为0.38mg·L-1,年氮湿沉降量为21.57 kg·hm-2。TDN浓度季节变化为:春季>秋季>夏季>冬季,沉降量季节变化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福州2015-2018年7次台风降水中TDN浓度平均值为0.59 mg·L-1,NO3--N浓度范围为00.95mg·L-1。不同台风氮湿沉降量差异大,其中台风“玛利亚”最低,“鲇鱼”最高,氮湿沉降量受降水量影响,降水量越大,氮湿沉降量越大。总体来看,台风降水氮浓度随着台风降水过程呈现高—低—高“U”型变化特征。(2)福州2016年降水硝酸盐氮氧同位素值的范围分别为-9.28‰+2.99‰(平均值:-3.51‰)和39.73‰83.50‰(平均值:66.94‰)。其中δ15N-NO3-值呈现春夏季偏正,秋冬季偏负的特征(暖季略高于冷季),δ18O-NO3-值呈明显的冬春季高,夏秋季低的特征(冷季显着高于暖季)。福州2015-2018年7次台风降水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的范围分别为-14.89‰+4.19‰(平均值:-3.80‰)和15.1‰68.29‰(平均值:44.97‰)。单个台风降水期间,δ15N-NO3-和δ18O-NO3-存在明显的变化特征,其中台风“鲇鱼”的变化范围最大。不同台风降水过程中δ15N-NO3-和δ18O-NO3-的变化特征存在差异。(3)基于硝酸盐氮同位素特征分析,推断福州降水硝酸盐的来源主要包括燃煤释放、机动车尾气排放、农业土壤释放和大气雷电固氮。其中闪电过程和氮同位素分馏机制是影响δ15N-NO3-值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台风降水δ15N-NO3-范围比福州全年降水范围更大,δ15N-NO3-平均值低于年平均值,这可能是台风的气象因素导致远源的燃煤信号较弱,局地的汽车尾气和土壤释放信号较强。(4)基于硝酸盐氧同位素特征分析,推断福州夏季(暖季)降水硝酸盐主要由OH自由基氧化形成,冬季(冷季)N2O5是控制硝酸盐形成的主要途径。台风降水δ18O-NO3-值低于福州夏季降水,是因为台风期间,氧原子在O3和NO之间转化更迅速,光解产物和OH自由基反应生成HNO3,导致δ18O值更低。
二、九龙江流域水体有机污染物背景调查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九龙江流域水体有机污染物背景调查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乌梁素海水体和沉积物中有机碳同位素特征及来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湖泊碳循环 |
1.2.2 湖泊水体和沉积物有机碳 |
1.2.3 稳定同位素在湖泊有机质来源中的应用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水文气象特征 |
2.1.3 水体内部环境 |
2.1.4 污染源特征 |
2.1.5 社会经济发展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品采集与测定 |
2.2.2 稳定同位素计算 |
2.2.3 同位素多元混合模型 |
第三章 乌梁素海水体和沉积物中有机碳含量及其同位素分布特征 |
3.1 水体中溶解有机质代用指标 |
3.1.1 溶解有机碳(DOC)分布特征 |
3.1.2 溶解有机碳同位素(δ~(13)C_(DOC))分布特征 |
3.2 水体中颗粒有机质代用指标 |
3.2.1 颗粒有机碳(POC)、颗粒氮(PON)分布特征 |
3.2.2 颗粒有机碳氮比(POC/PON)分布特征 |
3.2.3 颗粒有机碳同位素(δ~(13)C_(POC))分布特征 |
3.3 沉积物中有机质代用指标 |
3.3.1 沉积物总有机碳(TOC)、总氮(TON)分布特征 |
3.3.2 沉积物总有机碳氮比(C/N)分布特征 |
3.3.3 沉积物总有机碳同位素(δ~(13)C_(TOC))分布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乌梁素海水体和沉积物中有机碳来源 |
4.1 水体中溶解有机碳(DOC)来源辨析 |
4.1.1 溶解有机碳(DOC)来源定性分析 |
4.1.2 溶解有机碳(DOC)来源定量分析 |
4.2 水体中颗粒有机碳(POC)来源辨析 |
4.2.1 颗粒有机碳(POC)来源定性分析 |
4.2.2 颗粒有机碳(POC)来源定量分析 |
4.3 沉积物中有机碳(TOC)来源辨析 |
4.3.1 沉积物有机碳(TOC)来源定性分析 |
4.3.2 沉积物有机碳(TOC)来源定量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乌梁素海水体和沉积物中有机质代用指标与理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5.1 水体中溶解有机质代用指标与理化指标相关性 |
5.2 水体中颗粒有机质代用指标与理化指标相关性 |
5.3 沉积物中有机质代用指标与理化指标相关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基金项目资助 |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2)库湾水质时空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关键驱动因子 ——以丹江口水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水库对社会及生态环境的影响 |
1.2.2 湖库水体富营养化与水华 |
1.2.3 富营养化评价 |
1.2.4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2.5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象水文 |
2.1.4 土壤植被 |
2.1.5 社会经济 |
2.2 资料收集与处理 |
2.2.1 基础数据收集 |
2.2.2 库湾汇水区划分 |
2.2.3 典型库湾选取 |
2.2.4 库湾汇水区景观背景数据提取 |
2.3 野外监测与室内试验 |
2.3.1 库湾样点布设 |
2.3.2 原位监测与采样方法 |
2.3.3 室内实验 |
2.4 分析方法 |
2.4.1 时空交互分析 |
2.4.2 K均值聚类 |
2.4.3 偏最小二乘回归 |
2.4.4 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 |
2.4.5 富营养化评价 |
3.蓄水初期典型库湾水质时空变异规律 |
3.1 典型库湾水质指标时空变化 |
3.2 典型库湾水质聚类与其时空动态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4.典型库湾氮磷浓度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4.1 库湾汇水区景观背景 |
4.2 库湾水体氮磷浓度周期性变化 |
4.3 库湾水体氮磷浓度与汇水区景观背景之间的联系 |
4.3.1 不同时期景观背景对库湾水体总氮浓度的影响 |
4.3.2 不同时期景观背景对库湾水体总磷浓度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典型库湾水体叶绿素a浓度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5.1 典型库湾水体水质参数与叶绿素a浓度变化特征 |
5.2 库湾水环境和汇水区景观对水体叶绿素a浓度的影响 |
5.2.1 蓄水期叶绿素a浓度对库湾水环境和景观背景的响应 |
5.2.2 泄洪期叶绿素a浓度对库湾水环境和景观背景的响应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6.库湾水体富营养化评价与防治对策 |
6.1 典型库湾水体富营养化评价 |
6.1.1 蓄水期典型库湾营养状态 |
6.1.2 泄洪期典型库湾营养状态 |
6.2 典型库湾水体富营养化防治对策 |
6.2.1 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 |
6.2.2 设立库滨带生态屏障 |
6.2.3 构建水循环与污染阻滞系统 |
6.2.4 加强丹江口水库库周污染防控 |
6.2.5 深入开展库湾富营养化与水华防治研究 |
6.3 本章小结 |
7.结论与总结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成果与学术研究 |
致谢 |
(3)合肥市地表水新型有机污染因子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第1章 综述 |
1.1 新型有机污染物简介 |
1.1.1 新型有机污染物种类 |
1.1.2 新型有机污染物来源与危害 |
1.2 国内外新型有机污染物污染与研究现状 |
1.3 新型有机污染物样品前处理与分析方法 |
1.3.1 新型有机污染物样品前处理方法 |
1.3.2 新型有机污染物样品分析与测定方法 |
1.4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监测断面 |
2.3 样品采集与保存 |
2.3.1 采样前准备 |
2.3.2 水样采集 |
2.3.3 水样保存 |
2.4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4.1 实验仪器 |
2.4.2 实验试剂与材料 |
2.5 样品前处理 |
2.6 仪器条件 |
2.7 数据处理 |
第3章 地表水新型有机物污染分析 |
3.1 水体中新型有机化合物筛查结果分析 |
3.2 各类新型有机污染物检出情况 |
3.2.1 水体中塑化剂检测结果及分布特征 |
3.2.2 水体中阻燃剂检测结果及分布特征 |
3.2.3 水体中PPCPs检测结果及分布特征 |
3.2.4 水体中PAHs检测结果及分布特征 |
3.2.5 水体中农残类化合物检测结果及分布特征 |
3.2.6 其他类化合物的检测结果与分布特征 |
3.3 新型有机污染物在不同点位方差分析 |
3.4 重点污染物筛选 |
3.4.1 重点污染物筛选因子 |
3.4.2 重点污染物入选条件 |
3.4.3 重点污染物名单 |
3.4.4 重点污染物毒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河道水污染分析 |
4.1 河道水新型有机物检出情况 |
4.2 河道水重点污染物检出情况分析 |
4.2.1 各点位重点污染物检出数 |
4.2.2 各点位重点污染物污染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5.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109种监测项目 |
附录2 部分样品总离子流色谱图 |
附录3 新型有机污染物检测数据汇总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及发表论文 |
致谢 |
(4)溶解有机物在长江口和南大西洋湾中部河口及其邻近海域的不保守行为及絮凝、光降解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自然水体中的溶解有机物及其发挥的重要作用 |
1.1.2 溶解有机物的主要组成成分 |
1.1.3 溶解有机物在河口及近海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陆源溶解有机物质的入海通量估算 |
1.2.2 溶解有机物质在河口及近海地区的时空变化和不保守过程辨识 |
1.2.3 影响陆源溶解物质在河口及近海地区的生物地球化学因素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3.1 问题的提出 |
1.3.2 研究区域选择及简介 |
1.3.2.1 长江口及其临近东海海域 |
1.3.2.2 南大西洋湾中部河口及近海水域 |
1.3.3 研究内容及逻辑结构 |
1.4 论文的特色和创新性 |
第二章 数据获取与分析 |
2.1 采样及操作要求 |
2.2 CDOM、FDOM的分析及数据处理 |
2.2.1 采样及样品储存方法 |
2.2.2 样品分析 |
2.2.3 数据分析 |
2.3 溶解有机碳(DOC)及溶解氮(TDN)的数据分析 |
2.3.1 采样方法 |
2.3.2 仪器使用 |
2.4 溶解黑碳(DBC)的分析方法 |
2.4.1 样品采集和处理 |
2.4.2 溶解黑碳的定量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长江口及其邻近东海海域主要溶解有机物的时空变化和不保守分析 |
3.1 研究和采样方法 |
3.2 所得溶解有机物的PARAFAC模型结果 |
3.3 盐度及溶解有机物的时空分布 |
3.3.1 盐度分布 |
3.3.2 DOC,CODM和FDOM浓度的时空变化 |
3.3.3 长江口海域CDOM和FDOM的性质分布 |
3.3.4 夏季长江口DBC含量及性质分布 |
3.4 长江口海域溶解有机物输运的保守性分析 |
3.4.1 主要溶解有机物含量在输运过程中的保守性变化 |
3.4.2 主要溶解有机物性质在输运过程中的保守性变化 |
3.4.3 主成分分析 |
3.4.4 蛋白类荧光物质影响站位 |
3.5 小结 |
第四章 南大西洋湾中部主要河口及近海溶解有机物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 |
4.1 研究方法 |
4.2 研究区域溶解有机物的PARAFAC组分及固相萃取效率 |
4.2.1 荧光类溶解有机物质(FDOM)PARAFAC模型结果 |
4.2.2 固相萃取效率 |
4.3 研究区域溶解有机物的空间和季节变化 |
4.3.1 溶解有机物的输运空间特征 |
4.3.2 Ogeechee河口主要溶解物质的季节变化 |
4.3.3 研究区域溶解黑碳(DBC)的变化特征 |
4.4 研究区域溶解有机物特别是溶解黑碳的不保守输运原因分析 |
4.4.1 溶解黑碳与溶解有机碳和CDOM的相关关系 |
4.4.2 S::CAN在河口地区测量CDOM数据的有效性 |
4.4.3 Ogeechee河口溶解黑碳的不保守行为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絮凝对长江溶解有机物质含量和性质的影响 |
5.1 研究和采样方法 |
5.1.1 野外采样 |
5.1.2 絮凝模拟实验 |
5.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2 PARAFAC模型结果 |
5.3 长江口絮凝对于溶解有机物输运的影响 |
5.3.1 絮凝对溶解有机物含量的影响 |
5.3.2 絮凝对溶解有机物性质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六章 光照对不同溶解有机物含量和性质的降解影响 |
6.1 研究和采样、分析方法 |
6.1.1 野外采样 |
6.1.2 光照实验 |
6.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6.2 光降解对于溶解有机物含量的影响 |
6.2.1 光降解对于溶解有色物质和溶解有机碳的影响 |
6.2.2 光降解对于FDOM及五种主要荧光峰的影响 |
6.2.3 PPL固相萃取回收率 |
6.2.4 光降解对于溶解黑碳(DBC)的影响 |
6.3 光降解对于溶解有机物性质的影响 |
6.3.1 光降解对于溶解有机物整体性质的影响 |
6.3.2 光降解对于溶解黑碳性质的影响 |
6.4 光降解过程中溶解黑碳与溶解有机物的协同变化关系 |
6.4.1 溶解黑碳含量与DOC、CDOM、FDOM含量协同变化 |
6.4.2 溶解黑碳性质与整体溶解有机物性质的协同变化 |
6.5 光降解过程中溶解黑碳碳稳定同位素(δ13C)的变化 |
6.6 小结 |
第七章 自然水体中溶解黑碳的光量子产率 |
7.1 研究和采样、分析方法 |
7.1.1 样品采集 |
7.1.2 光照实验 |
7.1.3 溶解黑碳的表观量子产率计算 |
7.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7.2 不同滤光片下CDOM含量的变化 |
7.2.1 Ogeechee河水不同滤光片下CDOM的含量变化 |
7.2.2 近岸海水不同滤光片下CDOM的含量变化 |
7.3 溶解黑碳的表观量子产率 |
7.3.1 Ogeechee河水样品和近岸海水样品溶解黑碳表观量子产率比较 |
7.3.2 Ogeechee河水样品和近岸海水样品数据结合后溶解黑碳表观量子产率 |
7.4 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和经历 |
致谢 |
(5)我国重点流域和重点地区饮用水中全氟化合物污染水平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国外水体中全氟化合物污染情况 |
2.2 国内水体中全氟化合物污染情况 |
2.3 国内外相关标准 |
2.4 全氟化合物检验方法研究进展 |
3. 主要研究内容 |
3.1 建立饮用水中全氟化合物检验方法 |
3.2 我国重点流域和重点地区饮用水中全氟化合物浓度水平及分布情况研究 |
3.2.1 监测点的设置 |
3.2.2 样品的采集、保存与运输 |
3.2.3 质量控制 |
3.3 技术路线 |
第二部分 饮用水中全氟化合物检验方法的建立 |
1. 方法原理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仪器与试剂 |
2.2 标准溶液配制 |
2.2.1 标准储备溶液配制 |
2.2.2 标准使用溶液配制 |
2.3 分析条件 |
2.3.1 色谱条件 |
2.3.2 质谱条件 |
2.3.3 标准曲线绘制 |
2.3.4 样品采集和处理 |
3. 实验条件的优化 |
3.1 固相萃取柱的选择 |
3.2 基质效应干扰 |
3.3 微孔滤膜材质的选择 |
3.4 色谱条件优化 |
4. 结果 |
4.1 线性范围及方法检出限、定量限 |
4.2 准确度和精密度 |
第三部分 我国重点流域及重点地区饮用水中全氟化合物浓度水平及分布情况 |
1. 水厂信息调查情况 |
1.1 总体情况 |
1.2 供水能力和供水人口 |
1.3 水源类型 |
2. 重点流域及重点地区饮用水中全氟化合物浓度水平及分布情况 |
2.1 重点流域饮用水中全氟化合物浓度水平及分布情况 |
2.1.1 各指标检出率 |
2.1.2 水样检出情况分析 |
2.1.3 监测指标浓度水平 |
2.2 重点地区饮用水中全氟化合物浓度水平及分布情况 |
2.2.1 各指标检出率 |
2.2.2 水样检出情况分析 |
2.2.3 监测指标浓度水平 |
3. 结果分析 |
3.1 总体情况 |
3.2 重点流域和重点地区全氟化合物分布情况 |
3.2.1 重点流域全氟化合物的分布情况 |
3.2.2 重点地区全氟化合物的分布情况 |
3.2.3 重点流域和重点地区全氟化合物检出情况对比 |
3.3 不同水期全氟化合物检出情况对比 |
3.3.1 不同水期水样检出率对比 |
3.3.2 不同水期检出指标数对比 |
3.3.3 不同水期各指标检出浓度水平对比 |
3.4 不同水源类型全氟化合物检出情况对比 |
3.4.1 不同水源类型水样检出率对比 |
3.4.2 不同水源类型各指标检出浓度水平对比 |
第四部分 结论与建议、创新点与不足 |
1. 结论与建议 |
2. 创新点 |
3. 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基于水土保持和面源污染调控的小流域植被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土流失研究 |
1.2.2 农业面源污染研究 |
1.2.3 小流域植被格局与水土保持、面源污染调控的关系研究 |
1.2.4 “源-汇”理论及其在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调控中的应用研究 |
2.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影像数据参数及影像处理方法 |
2.2.1 影像数据参数 |
2.2.2 影像处理方法 |
2.3 小流域提取和汇水区划分 |
2.4 景观格局指数计算方法 |
2.5 秩相关分析方法 |
2.6 土壤侵蚀特征分析方法 |
2.6.1 ULSE模型简介 |
2.6.2 模型因子测算及确定 |
2.7 面源污染特征分析方法 |
2.7.1 “源”“汇”景观面源污染全氮、全磷修正系数和权重 |
2.7.2 网格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模型 |
2.8 技术路线图 |
3.结果与分析 |
3.1 小流域及各汇水区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及景观格局分析 |
3.1.1 小流域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及景观格局分析 |
3.1.2 汇水区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及景观格局分析 |
3.2 狮子口小流域土壤侵蚀和面源污染负荷分析 |
3.2.1 土壤侵蚀负荷 |
3.2.2 氮磷面源污染负荷 |
3.3 狮子口小流域土壤侵蚀及面源污染与景观格局的秩相关分析 |
3.3.1 景观数量特征与土壤侵蚀、污染输出的Spearman相关分析 |
3.3.2 景观结构特征与土壤侵蚀、污染输出的Spearman相关分析 |
3.4 基于源汇分析的狮子口库区小流域水土流失及面源污染调控关键区域确定 |
3.4.1 土壤侵蚀调控关键区域 |
3.4.2 氮面源污染调控关键区域 |
3.4.3 磷面源污染调控关键区域 |
3.5 基于源汇理论的狮子口小流域植被结构调整 |
3.5.1 基于关键“源”景观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地表植被结构调整的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调控 |
3.5.2 基于关键“源”景观调整为“汇”景观的水土流失及面源污染调控 |
3.5.3 基于狮子口水库滨水植被缓冲带布局的小流域水土流失及面源污染调控 |
3.5.4 狮子口库区小流域植被结构优化综合效益分析 |
4.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4.2.1 小流域土壤侵蚀、全氮/全磷面源污染空间分布讨论 |
4.2.2 景观特征与土壤侵蚀、全氮/全磷面源污染的关系讨论 |
4.2.3 基于水土流失、面源污染调控的植被结构优化方案讨论 |
4.2.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密云水库上游白河流域重金属分布、形态及迁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和符号清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矿区土壤重金属重金属污染特征 |
2.2 矿区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 |
2.2.1 化学形态特征 |
2.2.2 分子形态特征 |
2.3 重金属来源解析 |
2.3.1 多元统计法 |
2.3.2 地理信息系统热点成图法 |
2.3.3 同位素示踪法 |
2.4 土壤重金属迁移转化机制 |
2.4.1 土壤重金属迁移转化机制 |
2.4.2 硫对土壤中重金属迁移转化的影响 |
2.5 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
2.5.1 基于重金属总量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
2.5.2 基于形态学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内容 |
3.3 技术路线 |
3.4 研究区样品采集 |
3.4.1 研究区域概况 |
3.4.2 研究区尾矿库情况调查 |
3.4.3 样品采集 |
3.5 研究方法 |
3.5.1 土壤及沉积物样品的预处理 |
3.5.2 样品中pH测定 |
3.5.3 样品中矿物质的分析 |
3.5.4 样品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 |
3.5.5 重金属形态测定 |
3.5.6 样品重金属及硫的分子形态测定 |
3.5.7 铅同位素的测定 |
3.5.8 同步辐射数据处理 |
3.5.9 重金属环境风险评价方法 |
4 土壤和沉积物中重金属浓度与分布特征 |
4.1 土壤和沉积物样品中重金属的浓度分析 |
4.1.1 表层样品重金属的浓度分析 |
4.1.2 剖面样品重金属的浓度分析 |
4.2 土壤及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 |
4.2.1 支流沉积物及周边土壤中重金属分布特征 |
4.2.2 主河道沉积物及周边土壤中重金属分布特征 |
4.2.3 白河沉积物剖面样品重金属分布特征 |
4.2.4 白河入密云水库口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 |
4.2.5 密云水库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 |
4.3 小结 |
5 土壤和沉积物中重金属形态特征 |
5.1 土壤和沉积物样品中重金属的化学形态特征 |
5.1.1 土壤和沉积物表层样品重金属的化学形态特征 |
5.1.2 土壤和沉积物剖面样品中的重金属化学形态特征 |
5.2 土壤样品中重金属分子形态特征 |
5.2.1 Pb元素的XANES谱 |
5.2.2 S元素的XANES谱 |
5.2.3 土壤中Pb、S分子形态信息综合分析 |
5.3 土壤和沉积物样品中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 |
5.3.1 支流土壤和沉积物中重金属形态及分布特征 |
5.3.2 主河道土壤和沉积物中重金属形态及分布特征 |
5.3.3 水库口沉积物中重金属形态的Tucker3分析 |
5.4 小结 |
6 土壤和沉积物中重金属来源分析 |
6.1 多元统计分析法分析重金属来源 |
6.1.1 白河上游主河道重金属来源分析 |
6.1.2 剖面样品重金属来源分析 |
6.2 铅同位素分析重金属来源 |
6.3 小结 |
7 白河流域重金属的迁移规律分析 |
7.1 重金属在矿区土壤中的分布规律分析 |
7.1.1 密云水库上游矿区土壤中重金属分布情况 |
7.1.2 白河沿河土壤及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情况 |
7.2 重金属在河流内迁移规律分析 |
7.2.1 白河主河道内水中的重金属含量 |
7.2.2 白河主河道内悬浮物中重金属含量分析 |
7.2.3 重金属在沉积物中的纵向迁移规律分析 |
7.3 重金属在密云水库沉积物内的分布规律 |
7.4 小结 |
8 入库河流及水库沉积物重金属风险评价 |
8.1 地累积指数法 |
8.2 平均沉积物质量基准系数法 |
8.3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 |
8.3.1 表层样品潜在生态危害指数 |
8.3.2 剖面样品潜在生态危害指数 |
8.4 多元生态危害指数法 |
8.5 风险评价准则 |
8.6 不同指数的结果对比 |
8.7 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图 |
附表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三峡库区面源污染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三峡库区面源污染研究总体趋势 |
2 三峡库区面源污染机理研究 |
2.1 降雨径流与面源污染 |
2.2 土壤侵蚀与面源污染 |
2.3 污染物迁移转化 |
3 三峡库区面源污染的影响因素 |
3.1 土地利用 |
3.2 自然地理特征 |
3.3 农业活动 |
3.4 社会经济因素 |
4 三峡库区面源污染负荷及模型研究 |
5 三峡库区面源污染防治研究 |
6 结论与展望 |
(9)基于源汇关系的赣州市土壤重金属空间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 |
1.2.1 基于源汇关系的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研究 |
1.2.2 土壤污染源解析研究 |
1.2.3 土壤污染空间格局研究 |
1.2.4 土壤重金属迁移特征研究 |
1.2.5 土壤污染调查研究现状 |
1.2.6 机器学习在土壤研究中的应用 |
1.3 研究内容和科学问题 |
第2 章 方法与材料 |
2.1 研究区简介 |
2.2 研究方法 |
2.2.1 基于土壤重金属污染源汇关系的布点方法 |
2.2.2 稀疏深层自编码器 |
2.2.3 K-means聚类 |
2.2.4 主成分分析 |
2.2.5 普通克里金插值 |
2.3 技术路线 |
2.4 数据准备 |
2.4.1 赣州市土壤重金属源筛选 |
2.4.2 土壤调查数据获取 |
2.4.3 稀疏自编码聚类器建模 |
2.4.4 其他数据获取 |
第3 章 赣州市土壤重金属来源分析 |
3.1 赣州市土壤重金属环境风险分析 |
3.2 赣州市土壤重金属源解析 |
3.2.1 赣州市土壤重金属空间特征分析 |
3.2.2 聚类土壤重金属源解析研究 |
3.2.3 土壤污染源分析 |
3.3 赣州市土壤重金属来源空间格局 |
3.4 赣州市土壤重金属来源源汇关系分析 |
3.5 小结 |
第4 章 赣州市土壤重金属传输特征研究 |
4.1 赣州市土壤重金属大气传输特征分析 |
4.2 赣州市土壤重金属水传输特征分析 |
4.3 赣州市土壤重金属传输特征验证 |
4.4 赣州市土壤重金属迁移源汇关系分析 |
4.5 小结 |
第5 章 讨论 |
5.1 土壤重金属大气传输特征成因分析 |
5.2 土壤重金属水传输特征成因分析 |
5.3 土壤污染源汇关系尺度效应探讨 |
5.4 土壤重金属源汇关系研究对土壤环境风险管理的指导意义 |
5.5 稀疏自编码聚类效果分析 |
第6 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台风降水氮沉降特征及其同位素源解析 ——以福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大气氮沉降研究现状 |
1.2 降水硝酸盐同位素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内容、选题理由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2 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
1.3.3 实验手段和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台风概况 |
2.3 研究方法 |
2.3.1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
2.3.2 样品的测定 |
2.3.3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降水氮素特征 |
3.1 大气降水氮沉降特征 |
3.2 台风降水氮沉降特征 |
3.2.1 不同台风降水浓度和通量特征 |
3.2.2 台风降水过程氮素浓度变化特征 |
3.3 小结 |
第四章 降水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特征 |
4.1 大气降水硝酸盐氮氧同位素 |
4.2 台风降水硝酸盐氮同位素 |
4.3 台风降水硝酸盐氧同位素 |
4.4 小结 |
第五章 台风降水氮源解析 |
5.1 基于NH_4~+-N/NO_3~--N法判断来源 |
5.2 硝酸盐氮氧同位素法 |
5.2.1 硝酸盐的来源解析 |
5.2.2 硝酸盐的形成途径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九龙江流域水体有机污染物背景调查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乌梁素海水体和沉积物中有机碳同位素特征及来源研究[D]. 耿悦. 内蒙古大学, 2021
- [2]库湾水质时空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关键驱动因子 ——以丹江口水库为例[D]. 李楠鑫.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3]合肥市地表水新型有机污染因子调查研究[D]. 余紫燃. 合肥学院, 2020(12)
- [4]溶解有机物在长江口和南大西洋湾中部河口及其邻近海域的不保守行为及絮凝、光降解影响研究[D]. 朱礼鑫.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5]我国重点流域和重点地区饮用水中全氟化合物污染水平调查研究[D]. 温馨.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0(03)
- [6]基于水土保持和面源污染调控的小流域植被结构优化研究[D]. 常翠英.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7]密云水库上游白河流域重金属分布、形态及迁移规律研究[D]. 丁淮剑. 北京科技大学, 2020
- [8]三峡库区面源污染研究进展[J]. 李乐,刘常富. 生态科学, 2020(02)
- [9]基于源汇关系的赣州市土壤重金属空间格局研究[D]. 陈运帷.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019(01)
- [10]台风降水氮沉降特征及其同位素源解析 ——以福州为例[D]. 胡蝶.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标签:有机物论文; 土壤重金属污染论文;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论文; 水质检测论文; 土壤结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