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合成橡胶工业技术、质量、结构的现状与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建[1](2021)在《异戊橡胶湿法混炼及其在航空轮胎部位胶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综合性能优异的天然橡胶是航空轮胎极为重要的战略物资,异戊橡胶因化学结构与天然橡胶相似,被誉为天然橡胶最理想的替代者,但异戊橡胶加工性能与力学性能与天然橡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本论文通过开发白炭黑/异戊橡胶湿法混炼技术,得到加工性能良好、力学性能可匹配天然橡胶的公斤级白炭黑/异戊橡胶湿法母炼胶。通过对比湿法胶配方胶与航空轮胎关键部位配方胶的性能差异,确定白炭黑/异戊橡胶湿法胶在航空轮胎部位胶中应用具备可行性,并结合部位胶性能的影响因素提出航空轮胎硫化参数精准确定的方法。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1.白炭黑/异戊橡胶湿法混炼技术开发。实验发现依靠高速机械剪切力,极性白炭黑在非极性溶剂正己烷中可以与偶联剂TESPT发生原位反应。利用该反应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优的白炭黑悬浮液制备技术参数。结合异戊橡胶工业化生产工艺流程确定了混合液的脱挥方式,打通了白炭黑/异戊橡胶湿法胶制备的工艺流程,并以此得到了公斤级湿法母炼胶,经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填料分散度进行检验,湿法胶中白炭黑分散等级可以达到最高等级10级。2.白炭黑/异戊橡胶湿法母炼胶在航空胎部位胶中应用可行性分析。首先进行了白炭黑湿法填充异戊胶、白炭黑干法填充异戊胶、白炭黑干法填充天然橡胶的性能对比,白炭黑湿法填充不仅能大幅度缩短混炼时间,更能提升异戊橡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湿法胶中白炭黑聚集体尺寸在100nm以下,干法胶中聚集体尺寸约1μm,白炭黑分散性的提升,弥补了异戊橡胶与天然橡胶之间差距,使其与天然橡胶干法胶性能持平。接着筛选出综合性能最优的炭黑,并与不同白炭黑填充量的湿法母炼胶进行复配,其中20份白炭黑与30份炭黑填充并用效果最佳。最后将湿法母炼胶等比例替代航空轮胎胎面胶、胎侧胶、胎体胶后发现,湿法胶最适合用作胎体胶。3.航空轮胎硫化工艺优化。通过详细探讨硫化三要素对部位胶性能的影响,得出低温长时间硫化可以提高配方胶性能的结论。使用橡胶加工分析仪应变扫描扭矩值对硫化橡胶100%应变内的定伸应力值进行定量计算,并将该计算方法用于实胎中检验,通过对轮胎内部胶片的性能检测,发现实测值与计算值相对误差较小,轮胎硫化时间缩短20min后,部件材料性能可得到明显提升。
闫海生[2](2021)在《我国合成橡胶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分析》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轮胎等下游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合成橡胶工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合成橡胶生产和消费国家。分析了我国合成橡胶产业的现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应该加强新技术开发,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以及积极扩大出口等建议,以确保行业健康、快速发展,提高我国合成橡胶行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徐林,曾本忠,王超,张付宝[3](2020)在《我国高性能合成橡胶材料发展现状与展望》文中指出合成橡胶材料广泛应用于工业、国防、交通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高性能和功能化通用合成橡胶是新时代发展所必需的关键先进基础材料。本文结合产业数据调研结果,系统梳理了我国高性能合成橡胶材料的发展现状,总结了我国高性能合成橡胶材料在生产、研发、应用等方面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高性能合成橡胶材料的发展方向与建议,研究认为应重点发展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钕系顺丁橡胶、星型卤化丁基橡胶、功能化热塑性弹性体等高性能和功能化通用合成橡胶,以及氢化丁腈橡胶、热塑性硫化橡胶、高性能硅橡胶、氟醚橡胶等特种橡胶产品,实现材料高端化、过程绿色化、生产智能化。
牛娜娜[4](2020)在《丁苯/杜仲共混胶结构和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丁苯橡胶是一种加工性能好、耐磨耐老化性能较好的橡胶,但是丁苯橡胶生热大、生胶强度低且不耐撕裂。杜仲胶是一种具有较好抗撕耐扎性能、生热较低的材料,容易和其他合成橡胶共混。将杜仲胶与丁苯橡胶共混,通过调节杜仲胶的比例,可以用于具有高抗冲击、耐屈挠、抗撕、耐扎、耐磨性能、低生热等特点的高性能轮胎的设计与制造。本文第一部分研究了不同种类生胶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对杜仲胶和天然胶、顺丁胶及丁苯胶等橡胶进行了一系列的表征和测试,研究了不同生胶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分子结构、聚集态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对不同共混比的丁苯/杜仲共混生胶进行表征,研究不同配比共混胶的结构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采用AFM显微镜等测试方法,研究了随着杜仲胶含量的增多,丁苯/杜仲复合生胶的微观结构以及变化规律,结果发现是海-岛结构。第二部分研究了丁苯/杜仲复合硫化胶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关系。本部分开展了杜仲胶份数变化时丁苯/杜仲复合硫化胶的硫化性能以及拉伸撕裂性的研究,丁苯/杜仲橡胶共混后,共混胶的硫化速率变快,共混后的共混胶的物理机械性能有了明显的提高,提高了共混胶的动态力学性能。第三部分进行了用炭黑补强后的丁苯/杜仲纳米复合硫化胶性能的研究,并且与填充炭黑后的丁苯橡胶纳米复合硫化胶、天然橡胶纳米复合硫化胶做了对比。研究表明,在同样的加工条件、硫化条件和硫化配方下,与丁苯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相比,丁苯/杜仲纳米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物理机械性能。
高晨[5](2020)在《中缅泰老天然橡胶产业合作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思想的指导下,中缅泰老(中国、缅甸、泰国、老挝)四国领土间互相接壤,并以澜沧江—湄公河为联结纽带,四国间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合作及其对“一带一路”建设及“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天然橡胶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是中缅泰老四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中国作为天然橡胶第一消费国和进口国,天然橡胶的供需矛盾较为突出,缅甸、泰国、老挝作为天然橡胶主产国,自身消费量低,多用于出口。因此,开展中缅泰老天然橡胶产业的合作与发展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中缅泰老天然橡胶的产业发展现状,从种植、生产、消费和贸易四个方面进行了客观阐述,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运用PEST分析法,对中缅泰老天然橡胶产业所面临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技术环境进行了较为深入分析,并指出产业合作的机遇;通过构建中缅泰老天然橡胶产业贸易互补指标体系,运用产业内贸易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产业贸易互补性指数分析了中缅泰老天然橡胶产业及替代品合成橡胶产业的贸易互补性,发现中缅泰老天然橡胶产业具有较强的贸易互补性,具有较为广阔的产业合作空间;通过波特“钻石模型”分析出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产业战略、供应商及支持产业、政府支持及机会激励等是中缅泰老天然橡胶产业合作与发展的直接动因;通过三个案例的实证分析,展现了四国天然橡胶产业合作的成效与面临的问题,设计了多样化、差异化的合作与发展路径,进而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性建议:(1)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2)加强对天然橡胶产业合作的科学规划和指导;(3)积极构建中缅泰老天然橡胶空间产业链;(4)积极推动产业外部环境稳健发展;(5)积极引进和培养相关人才;(6)整合中方海外资源,增强合作与发展潜力。
王益地[6](2020)在《A公司合成橡胶产品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指出A公司是一家合成橡胶流通环节企业,主要销售中石化、中石油等大型石化企业生产的顺丁橡胶和丁苯橡胶。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需求出现萎缩。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下游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对合成橡胶需求出现较大幅度的减少,在合成橡胶市场供应过剩的背景下,市场竞争变得异常激烈。面对新的市场形势,A公司产品结构不合理、定价机制及营销政策不灵活、营销渠道有限、营销服务缺失等问题开始显现出来,内忧外患的情况下,销售额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如何调整营销策略,走出困境成为A公司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查阅了国内外关于合成橡胶产品营销方面的研究文献,应用PEST和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了A公司经营所处的宏观环境、行业环境以及竞争结构,并对A公司合成橡胶产品的营销现状以及存在问题进行梳理。应用STP理论对合成橡胶行业进行市场细分,结合A公司的自身状况,对目标市场进行重新选择和定位,建立新的营销体系。以4P营销理论为基础,结合A公司的营销现状和问题,对营销策略进行优化和完善,提出了集产品、价格、渠道、促销、服务的一体化营销方案。并从组织架构、人员素质、绩效考核和激励制度、财务风险管控制度、营销文化等方面出发,对营销体系进行全面的提升,以保证新的营销策略得以有效实施。本文通过对新形势下A公司合成橡胶产品的营销策略进行研究并提出优化方案,有效提升了A公司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了市场占有率,把A公司打造成合成橡胶原材料一站式采购服务商,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也为化工品供应链企业调整营销策略提供一定的参考。
曾恩恩(THAWANRAT JANEKUNPRASOOT)[7](2020)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泰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泰国天然橡胶产业的发展对于泰国的经济增长、劳动力就业和出口贸易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多年来,泰国天然橡胶的产出与出口一直位居世界第一位,而中国加入WTO后对天然橡胶消耗量逐渐增加,中国成为泰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从世界主要天然橡胶生产国的发展过程来看,世界主要天然橡胶生产国有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越南。这些国家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温较高,年降水量大,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条件满足了天然橡胶生长所需要的环境。而不同的历史、经验、劳动力、技术、管理制度、研究与开发等因素,造成了这些国家天然橡胶生产力水平与出口贸易竞争力的差异。本文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贸易竞争力指数(TC)分析表明,泰国天然橡胶具有强大的出口贸易竞争力。然而,泰国天然橡胶出口增长率的明显回落对胶农收入非常不利,进而影响到胶农的生活水平。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缓慢增长,国际市场上天然橡胶产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给泰国天然橡胶产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挑战。本文通过考虑泰国天然橡胶产业供给与需求的均衡关系,建立联立方程组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种植面积与汇率是影响泰国天然橡胶产出的主要因素,世界人均GDP增长、全球汽车产量增加和世界库存量的提高对泰国天然橡胶需求会带来显着的有利影响,而泰国天然橡胶供给与需求都具有较大的价格刚性,天然橡胶价格的变化不会给泰国天然橡胶产出带来显着的影响;虽然天然橡胶滞后一期的价格变化对于泰国天然橡胶的需求会带来统计上的显着影响,但这种影响在经济上是不显着的。本文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一些促进泰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第一,泰国应该改革天然橡胶种植业的产权制度,由各户各家分散种植改成产业化规模经营种植,减少胶农的数量;第二,泰国政府应该重视对胶农进行就业培训;第三,泰国应该促进胶农向其他制造业和服务业转移胶农的就业;第四,泰国应该采取期货市场套期保值来稳定橡胶产业的价格风险,由于泰国天然橡胶向中国的出口量最大,可以利用中国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第五,应从中国相关产业的成功发展中来借鉴有益的经验。
张璐[8](2019)在《顺丁橡胶的应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通过对“国内BR性能对比研究”、“BR的配合与工艺技术研究”以及“BR与SBR的并用技术研究”,从而在合成橡胶的市场推广和技术服务中进行了应用,为产品的推广和使用提供了技术支撑。不同厂家生产的不同牌号的BR的性能对比:通过实验,对比了 5种胶料的生胶门尼粘度、混炼胶门尼、两两共混后的硫化特性和物理机械性能,并且表征了其结构组成、分子量及其分布,分析出了各类牌号的性能差异。四川-BR的生胶门尼粘度最高;混炼后,大庆-BR的最高;当采用5种胶料两两混合后,各类胶种均与大庆-BR共混后,门尼粘度均较高。共混前,大庆-BR的焦烧时间最短;共混后,与大庆-BR共混后焦烧时间均较长。通过红外色谱等分析,可以知道5种胶料的结构组成是基本相同的,大庆-BR的重均分子量最大,LG-BR的分子量分布最宽;四川-BR的凝胶含量为0.5,已经超过了指标值0.3;除了大庆BR的扯断永久变形、拉伸强度较低,300%定伸应力较高外,其他四种BR的物理机械性能基本相当。BR配合技术研究:以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公司生产的BR9000为例,通过实验研究,得出补强体系不适合用白炭黑、陶土等浅色补强剂进行单独补强;当用硫磺作为硫化剂时,用量越大,硫化速度越快,焦烧时间越长,且不宜用过氧化物硫化;在增塑体系方面,效果最好的增塑剂是环烷油,较差的是氯化石蜡和液丁 40;在老化体系方面,RD和并用了 RD的橡胶的防老化效果最好。BR的加工工艺研究:同样是以大庆-BR9000为原材料,从混炼时间来看,随着时间的延长,温升逐渐增大,扭矩、硫化速度和焦烧时间几乎无变化,物理机械性能差别不大,故在混炼过程中,要防止胶料焦烧。当混炼时间为6min时,相比12和18min而言,混炼最均匀、效果最好。在转子转速方面,不同的转子转速对门尼粘度几乎无影响。BR与SBR的并用技术研究:首先,使BR9000与不同配比的SBR1502共混,通过测试门尼粘度、物理机械性能和硫化性能,得出结论当BR9000与SBR1502的质量份比例为30:70时,胶料的物理机械性能等最佳。其次,当其与不同牌号的充油丁苯橡胶共混时,依然通过对共混后的硫化胶进行各项测试后,得出,当BR9000与SBR1739E共混时,胶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和硫化性能都达到最好的状态。
康新贺[9](2019)在《烯烃共聚物微观结构调控与星型两嵌段集成橡胶设计合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世界石油资源的紧缺以及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高速、安全、舒适、节能成为汽车的基本要求,使用的轮胎需具有高抗湿滑性、低滚动阻力和良好的耐磨性。然而这三项性能相互制约,如何同时提高这三项性能成为轮胎胎面胶研究的重要方向。采用分子设计技术合成新型结构的橡胶材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苯乙烯(St)/异戊二烯(Ip)/丁二烯(Bd)烯烃共聚物(集成橡胶,SIBR)是新一代橡胶材料,但目前采用传统技术制备的集成橡胶存在序列分布较差,侧基结构含量较低,分子链结构仍需优化等问题,综合性能难以满足高性能轮胎的使用要求。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的研究目标是采用微观结构设计技术合成苯乙烯趋于无规分布,侧基结构含量较高的烯烃共聚物,同时采用分子结构设计技术制备出具有星型两嵌段结构的集成橡胶,满足高性能轮胎高抗湿滑性、低滚动阻力和耐磨性的要求。本论文从烯烃共聚物微观结构设计入手,优选了 2,2-二(5-甲基-2-四氢呋喃基)丙烷(DMOP)、乙基四氢糠基醚(ETE)、乙基四氢糠基醚/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二元复合体系作为烯烃共聚物的微观结构调节剂,研究了三种极性调节剂对St、Ip和Bd共聚合反应动力学和烯烃共聚物微观结构的影响。(1)论文第二章研究了 DMOP用量和聚合反应温度两个因素对St、Ip 和 Bd共聚合反应动力学和烯烃共聚物微观结构的影响,并与传统极性调节剂四氢呋喃(THF)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各单体聚合反应速率和假一级表观增长反应速率常数(Kp")值随DMOP/n-BuLi(摩尔比,下同)的增大或聚合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当 DMOP和n-BuLi的摩尔比为1.0时,单体St的活化能为71.868kJ/mol,频率因子为6.61 ×1010 min-1;单体Ip的活化能为53.553kJ/mol,频率因子为5.68× 107 min-1;单体Bd的活化能为71.403kJ/mol,频率因子为7.88×1010min-1。随着DMOP与n-BuLi摩尔比的增大或聚合温度的降低,共聚物中丁二烯1,2-结构含量、异戊二烯1,2-结构含量和异戊二烯3,4-结构含量增加,丁二烯1,4-结构含量和异戊二烯1,4结构含量减少:在反应温度为50℃,DMOP和n-BuLi的摩尔比值为1.0的条件下,共聚物表现出较好的无规性;DMOP促进聚合反应速率的能力明显高于THF。(2)论文第三章详细研究了不同ETE/n-BuLi及不同聚合温度条件对三:元共聚合反应动力学、共聚物序列分布、共聚组成及微观结构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ETE失活反应机理。结果表明,随着ETE与n-BuLi摩尔比的增大,各单体聚合反应速率及Kp"值先增大后减小;随着聚合温度的升高,各单体聚合反应速率及Kp"值逐渐增大;共聚物中丁二烯1,2-结构含量、异戊二烯12-结构含量和异戊二烯3,4-结构含量随着ETE与n-BuLi摩尔比的增大而增加,而丁二烯1,4-结构含量和异戊二烯1,4-结构含量逐渐减小。当ETE/n-BuLi大于1.0以后,苯乙烯在共聚物中趋于无规分布;当聚合体系中ETE用量较大时,聚合体系发生失活反应,失活反应机理为ETE直链醚中氧原子两边亚甲基碳上的氢原子被脱除,之后再进行重排反应。(3)论文第四章研究内容为ETE/SDBS二元复配极性调节体系,重点考察了 ETE/n-BuLi和SDBS/n-BuLi对共聚合反应速率、微观结构、序列分布及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SDBS用量恒定时,随着ETE/n-BuLi摩尔比的增大,各单体聚合反应速率及Kp"值逐渐增大,St的Kp"值增幅最大,当ETE/n-BuLi大于0.8以后,St在共聚物中分布较为均匀;ETE用量恒定时,随着SDBS/n-BuLi的增大,St的聚合反应速率先增加后减小,Ip和Bd的聚合反应速率逐渐减小;共聚物中丁二烯12-结构含量、异戊二烯1,2-结构含量、异戊二烯3,4-结构含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随ETE与n-BuLi摩尔比值的增大而增加,而随SDBS与n-BuLi摩尔比值的增大变化很小;ETE调节烯烃共聚物微观结构的能力远远大于SDBS,SDBS的主要作用在于调节单体苯乙烯在共聚物中序列分布。基于上述烯烃共聚物微观结构的影响规律研究,论文第五章从分子结构设计角度出发进行星型两嵌段集成橡胶的制备及结构与性能关系研究。首先运用微观结构设计技术将St、Ip和Bd化学键合于同一条高分子链中制备出苯乙烯序列分布较好、侧基结构含量较高的线性烯烃共聚物,再采用分段加料法在共聚物链末端引入丁二烯均聚链段,最后以四氯化锡为偶联剂合成出星型聚合物。详细考察了单体组成、聚合温度、相对分子质量及丁二烯嵌段质量比对共聚物结构及性能的影响,与通用橡胶材料(SSBR2305、ESBR1502)进行了性能对比,并将制备的聚合物应用于高性能轮胎胎面中。结果表明,在极性调节剂用量一定的条件下,随着St含量的增大,共聚物中侧基结构含量降低;St含量大于35%时,共聚物中出现嵌段苯乙烯;St/Ip/Bd三种单体质量比为20/40/40时,共聚物的物理性能最好;随着聚合反应温度的升高,苯乙烯嵌段含量逐渐增大;相对分子质量范围为16×104~18×104,偶联效率为55%~60%,聚合物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丁二烯嵌段质量比为40/60时,共聚物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星型两嵌段集成橡胶的抗湿滑性能和滚动阻力优于SSBR2305和ESBR1502通用胶,较好地平衡了两者间的矛盾。与同规格高性能轮胎相比,制备的高性能轮胎湿路面刹车距离缩短了10.7%,滚动阻力降低了11.8%。采用星型两嵌段集成橡胶等量替代溶聚丁苯橡胶SSBR5025应用于高性能轮胎胎面胶中,结果表明制备的高性能轮胎抗湿滑性和滚动阻力均优于SSBR5025,耐磨性与SSBR5025处于同一水平。
李曼[10](2016)在《QLSH公司合成橡胶产品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QLSH公司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直属的集石油化工、盐化工、煤化工、天然气化工为一体的大型化工联合企业。QLSH公司的合成橡胶产品主要有顺丁橡胶、丁苯橡胶两个品种,产量稳居国内首位。近年来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放,全球汽车业陷入困境,使得国际市场对合成橡胶需求大幅减少。随着国内合成橡胶企业的技术创新,大批合成橡胶装置建成投产,产能过剩和产品同质化使得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在国际国内市场双重夹击下,没有采取正确的市场营销策略使得QLSH公司合成橡胶产品的销售额大幅下降,QLSH公司合成橡胶产品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本文立足QLSH公司合成橡胶产品,从企业内外部营销环境入手,运用PEST分析法、五力模型、内外部因素评价矩阵等分析工具,对合成橡胶产业的宏观环境、行业环境、行业竞争结构的分析,明确QLSH公司合成橡胶产品在外部环境中的机会与威胁;通过对QLSH公司在生产能力、物流能力、创新能力等内部资源和能力的分析,明确了QLSH公司的竞争优势与劣势。在此基础上根据STP理论进行市场细分,对产品进行重新定位,建立新的市场营销网络。根据4P、4C、4R营销理论,结合QLSH公司营销现状和问题,改进营销策略,制定了集产品、价格、渠道、促销、服务为一体的营销方案。最后制定了生产运营、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保障措施,对QLSH公司合成橡胶产品营销策略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本文通过研究新的市场形势下的营销策略,提升QLSH公司合成橡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效的遏制国内外竞争者的威胁,为公司的合成橡胶产业未来的发展与营销策略提供有价值的分析经验和参考。
二、我国合成橡胶工业技术、质量、结构的现状与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合成橡胶工业技术、质量、结构的现状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异戊橡胶湿法混炼及其在航空轮胎部位胶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轮胎产业技术 |
1.1.1 轮胎产业技术概述 |
1.1.2 轮胎制造原材料 |
1.1.3 轮胎制造工艺 |
1.2 轮胎用天然橡胶 |
1.2.1 天然橡胶概述 |
1.2.2 天然橡胶聚集态结构 |
1.2.3 天然橡胶性质 |
1.2.4 天然橡胶补强 |
1.2.5 天然橡胶在高端轮胎中的应用 |
1.2.6 国内天然橡胶资源现状 |
1.3 异戊橡胶 |
1.3.1 概述 |
1.3.2 聚合催化体系 |
1.3.3 异戊橡胶凝聚技术 |
1.3.4 异戊橡胶与天然橡胶的差别 |
1.3.5 异戊橡胶供需现状与应用前景 |
1.4 论文研究创新性 |
第2章 白炭黑/异戊橡胶湿法混炼工艺 |
2.1 前言 |
2.2 实验原材料与仪器设备 |
2.3 白炭黑悬浮液制备 |
2.3.1 强剪切原位改性验证 |
2.3.2 悬浮液制备技术参数确立 |
2.4 白炭黑/异戊橡胶混合液干燥 |
2.4.1 白炭黑/异戊橡胶混合液不同脱挥方式对比 |
2.4.2 不同白炭黑填充份数的分散性 |
2.5 小结 |
第3章 白炭黑/异戊橡胶湿法母炼胶性能 |
3.1 前言 |
3.2 实验原材料与仪器设备 |
3.3 白炭黑不同方式填充异戊橡胶与天然橡胶性能对比 |
3.4 湿法母炼胶配方胶的加工性能与力学性能 |
3.4.1 不同炭黑填充异戊橡胶性能差异 |
3.4.2 炭黑分散性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
3.4.3 湿法母炼胶基础配方性能 |
3.5 白炭黑/异戊橡胶湿法母炼胶生产型配方胶性能 |
3.6 小结 |
第4章 航空轮胎硫化工艺优化 |
4.1 前言 |
4.2 实验原材料与实验设备 |
4.3 硫化三要素对部位胶性能的影响 |
4.3.1 硫化压力对胶料性能的影响 |
4.3.2 硫化温度与硫化时间对胶料性能的影响 |
4.4 实验室条件下非等温硫化过程的模拟与验证 |
4.5 橡胶加工分析仪判定硫化程度 |
4.6 轮胎硫化时间优化与部位胶性能验证 |
4.7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2)我国合成橡胶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生产现状 |
2 进出口情况 |
3 消费现状及发展前景 |
4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
4.1 存在的问题 |
4.2 发展建议 |
(3)我国高性能合成橡胶材料发展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二、高性能合成橡胶材料的特点及应用领域 |
三、国内外高性能合成橡胶材料产业发展现状 |
(一)合成橡胶 |
(二)氟橡胶 |
(三)硅橡胶 |
四、我国高性能合成橡胶材料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行业大而不强,企业竞争力弱 |
(二)中高端牌号供给不足,短缺与结构性过剩并存 |
(三)创新能力不强,新技术开发差距明显 |
(四)中美贸易摩擦对合成橡胶领域的影响 |
五、我国高性能合成橡胶材料的战略目标与发展任务 |
(一)战略目标 |
1. 材料高端化 |
2. 过程绿色化 |
3. 生产智能化 |
(二)重点发展任务 |
1. 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 |
2. 氢化丁腈橡胶 |
3. 丁基/卤化丁基橡胶 |
4. 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及其氢化产品 |
5. 异戊橡胶 |
6. 热塑性硫化橡胶 |
7. 特种硅橡胶 |
8. 特种氟橡胶 |
六、措施建议 |
(一)制定规划,重点支持,加强产业链协同创新 |
(二)加强宏观调控,优化产业结构 |
(三)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打造一流创新团队 |
(4)丁苯/杜仲共混胶结构和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橡胶的战略资源不容忽视 |
1.1.1 合成橡胶的定义和分类 |
1.1.2 合成橡胶的应用 |
1.2 丁苯橡胶是最重要的通用合成橡胶 |
1.2.1 丁苯橡胶的分类 |
1.2.2 丁苯橡胶的发展历史和未来发展趋势 |
1.2.3 丁苯橡胶的特性及应用领域 |
1.2.3.1 丁苯橡胶的特性 |
1.2.3.2 丁苯橡胶的应用领域 |
1.2.4 丁苯橡胶目前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
1.3 高性能丁苯/杜仲共混胶纳米复合材料 |
1.3.1 杜仲胶的结晶特性 |
1.3.2 绿色离性能丁苯/杜仲胶纳米复合胎面材料 |
1.4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和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方案与表征方法 |
2.1 实验所用的原材料 |
2.2 主要的设备仪器 |
2.3 实验配方和样品制备 |
2.4 实验测试及性能表征 |
第三章 生胶结构与力学性能关系研究 |
3.1 生胶结构与力学性能关系 |
3.1.1 顾丁橡胶、丁苯橡胶、天然橡胶及杜仲胶的应力应变曲线 |
3.1.2 顺丁橡胶、丁苯橡胶、天然橡胶及杜仲胶的分子结构及其表征 |
3.1.2.1 顺丁橡胶的分子结构及表征 |
3.1.2.2 丁苯橡胶的分子结构及表征 |
3.1.2.3 天然橡胶的分子结构及表征 |
3.1.2.4 杜仲橡胶的分子结构及表征 |
3.1.3 顺丁橡胶、丁苯橡胶、天然橡胶及杜仲胶的分子结构与性能间的关系 |
3.2 丁苯/杜仲复合生胶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关系研究 |
3.2.1 丁苯/杜仲复合生胶的外观形貌研究 |
3.2.2 丁苯/杜仲复合生胶的力学性能 |
3.2.3 丁苯/杜仲复合生胶的微观结构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丁苯/杜仲共混胶的硫化特性和物理机械性能 |
4.1 丁苯胶、杜仲胶、天然胶的加工特性、硫化特性以及力学性能 |
4.2 硫磺份数对不同配比的丁苯/杜仲硫化胶性能的影响 |
4.3 硫磺硫化后的丁苯/杜仲混炼胶的物理机械性能 |
4.3.1 不同杜仲胶含量的丁苯/杜仲混炼胶的硫化性能 |
4.3.2 硫化后的杜仲/丁苯混炼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 |
4.3.3 硫化后的丁苯/杜仲共混硫化胶的动态力学性能 |
4.4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丁苯/杜仲共混胶纳米复合材料及在绿色轮胎胎面胶中的应用 |
5.1 杜仲胶的含量对丁苯/杜仲纳米复合胶的硫化特性的影响 |
5.2 杜仲胶的含置对丁苯/杜仲纳米复合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
5.2.1 杜仲胶的含置对丁苯/杜仲纳米复合硫化胶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
5.2.2 杜仲胶含量对丁苯/杜仲纳米复合硫化胶的分散性能的影响 |
5.2.3 杜仲胶含量对丁苯/杜伸纳米复合硫化胶的耐屈挠疲劳性的影响 |
5.2.4 杜仲胶含量对丁苯/杜仲纳米复合硫化胶的阿克隆磨耗性能的影响 |
5.3 杜仲胶的含量对丁苯/杜仲纳米复合硫化胶DSC的影响 |
5.4 丁苯/杜仲纳米复合硫化胶与天然橡胶纳米复合硫化胶的对比 |
5.4.1 丁苯/杜仲纳米复合硫化胶与天然橡胶纳米复合硫化胶加工性能的对比 |
5.4.2 丁苯/杜仲纳米复合硫化胶与天然橡胶纳米复合硫化胶力学性能的对比 |
5.5 丁苯/杜仲纳米复合硫化胶配方的优化 |
5.5.1 硫磺用量对丁苯/杜仲纳米复合硫化胶性能的影响 |
5.5.2 炭黑用量对丁苯/杜仲纳米复合硫化胶性能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北京化工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5)中缅泰老天然橡胶产业合作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选题意义及应用价值 |
一、选题意义 |
二、应用价值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第四节 研究内容 |
第五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区域经济合作的相关概念 |
二、区域产业合作的相关概念 |
三、橡胶及天然橡胶的相关分类 |
四、橡胶及天然橡胶产业的相关概念 |
第二节 基础理论 |
一、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
二、绝对优势理论 |
三、比较优势理论 |
四、新贸易理论 |
五、人地关系协调论 |
六、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理论 |
第三章 中缅泰老四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
第一节 中缅泰老四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现状 |
一、中缅泰老四国天然橡胶种植基本情况 |
二、中缅泰老四国天然橡胶生产情况 |
三、中缅泰老四国天然橡胶消费情况 |
四、中缅泰老四国天然橡胶贸易情况 |
第二节 中缅泰老四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四章 中缅泰老天然橡胶产业合作的条件与机遇 |
第一节 中缅泰老天然橡胶产业合作的条件 |
一、政治环境因素 |
二、经济环境因素 |
三、社会文化环境因素 |
四、技术环境因素 |
第二节 中缅泰老天然橡胶产业合作的机遇分析 |
一、在政治环境上的合作机遇 |
二、在经济环境上的合作机遇 |
三、在社会文化环境上的合作机遇 |
四、在技术环境上的合作机遇 |
第五章 中缅泰老天然橡胶产业合作的必要性及动因 |
第一节 指标体系构建 |
一、产业内贸易指数(G-L指数) |
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 |
三、贸易互补指数(TCI指数) |
第二节 中缅泰老天然橡胶产业的贸易互补性分析 |
一、中缅泰老天然橡胶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 |
二、中缅泰老天然橡胶产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
三、中缅泰老天然橡胶产业的贸易互补指数 |
第三节 中缅泰老合成橡胶产业的贸易互补性分析 |
一、中缅泰老合成橡胶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 |
二、中缅泰老合成橡胶产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
三、中缅泰老合成橡胶产业的贸易互补指数 |
四、中缅泰老天然橡胶产业与合成橡胶产业的贸易互补性综合比较分析 |
第四节 中缅泰老天然橡胶产业合作动因 |
一、生产要素获取 |
二、供需条件满足 |
三、产业战略部署 |
四、相关供应国家及产业链的支持 |
五、政府的支持 |
六、机会的激励 |
第六章 中缅泰老天然橡胶产业合作的成效及问题 |
第一节 天然橡胶产业合作案例概况 |
一、云南农垦集团 |
二、海南农垦集团 |
三、广东农垦集团 |
四、中缅泰老天然橡胶产业合作成效 |
第二节 天然橡胶产业合作面临的问题 |
一、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 |
二、缺乏相应的金融支持 |
三、缺乏稳定安全的投资环境 |
四、面临双重纳税压力 |
五、天然橡胶相关国际化人才匮乏及劳动力问题 |
第七章 中缅泰老天然橡胶产业合作与发展路径及政策性建议 |
第一节 合作与发展的路径设计 |
第二节 政策性建议 |
一、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 |
二、加强对天然橡胶产业合作的科学规划和指导 |
三、积极构建中缅泰老天然橡胶空间产业链 |
四、积极推动产业外部环境稳健发展 |
五、积极引进和培养相关人才 |
六、整合中方海外资源,增强合作与发展潜力 |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图目录 |
附录B 表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A公司合成橡胶产品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
2.1.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2.2 理论基础 |
2.2.1 营销组合理论 |
2.2.2 目标市场营销理论 |
2.3 分析工具 |
2.3.1 PEST分析法 |
2.3.2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 |
第3章 A公司合成橡胶产品营销环境分析 |
3.1 A公司简介 |
3.1.1 公司基本概况 |
3.1.2 公司组织机构 |
3.1.3 公司经营模式 |
3.2 宏观环境分析 |
3.2.1 政策与法律环境分析 |
3.2.2 经济环境分析 |
3.2.3 社会环境分析 |
3.2.4 科技环境分析 |
3.3 行业环境分析 |
3.3.1 合成橡胶行业发展现状 |
3.3.2 合成橡胶产能分布情况 |
3.3.3 合成橡胶市场流通环节分析 |
3.3.4 合成橡胶行业发展趋势 |
3.4 竞争结构分析 |
3.4.1 供应商 |
3.4.2 客户 |
3.4.3 潜在进入者 |
3.4.4 替代品 |
3.4.5 现有竞争者 |
第4章 A公司合成橡胶产品营销现状及问题 |
4.1 A公司合成橡胶产品营销现状 |
4.2 A公司合成橡胶产品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
4.2.1 产品结构不合理 |
4.2.2 定价机制不灵活 |
4.2.3 终端客户比例偏低 |
4.2.4 过分依赖上游供应商 |
4.2.5 营销政策不灵活 |
4.2.6 营销服务缺失 |
4.2.7 销售人员素质及专业技能不高 |
4.2.8 资金对营销的支持不足 |
第5章 A公司合成橡胶产品营销策略设计 |
5.1 营销策略设计原则与步骤 |
5.2 STP策略 |
5.2.1 市场细分 |
5.2.2 目标市场的选择 |
5.2.3 市场定位 |
5.3 营销组合策略 |
5.3.1 产品营销策略 |
5.3.2 价格营销策略 |
5.3.3 渠道营销策略 |
5.3.4 促销营销策略 |
5.3.5 服务营销策略 |
第6章 A公司合成橡胶产品营销策略实施保障 |
6.1 完善营销组织架构 |
6.2 提高营销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技能 |
6.3 建立科学的营销考核和激励制度 |
6.4 建立财务风险管控制度 |
6.5 整合营销文化 |
第7章 结论 |
7.1 总结与展望 |
7.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泰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影响泰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的国内供需因素 |
2.1.1 泰国国内供给方面的因素 |
2.1.2 泰国国内需要方面的因素 |
2.2 影响泰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的国际供需与竞争因素 |
2.2.1 世界经济增长及其对泰国天然橡胶的需求 |
2.2.2 国际天然橡胶市场的竞争因素 |
2.2.3 价格方面的因素 |
2.2.4 汇率 |
2.2.5 人工合成橡胶技术的发展对天然橡胶的替代影响 |
2.3 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
2.3.1 有关泰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
2.3.2 有关中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
2.4 文献评述 |
第3章 泰国橡胶产业的发展现状与面临的挑战 |
3.1 泰国发展天然橡胶产业的意义与作用 |
3.1.1 天然橡胶产业在泰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
3.1.2 天然橡胶产业对于提高泰国农民收入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
3.1.3 泰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对于提高泰国就业水平的重要性 |
3.1.4 天然橡胶对于泰国发展出口贸易与增加外汇收入的重要性 |
3.2 当前泰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现状及挑战 |
3.2.1 当前泰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现状 |
3.2.2 世界人工合成橡胶产业发展给泰国天然橡胶产业带来的挑战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国际橡胶市场的竞争格局与泰国的竞争地位 |
4.1 当前世界天然橡胶的生产格局 |
4.1.1 当前世界天然橡胶的种植面积及各国的比较 |
4.1.2 当前世界天然橡胶的总产量及各国的比较 |
4.1.3 当前世界天然橡胶单位种植面积的产量及各国的比较 |
4.1.4 泰国天然橡胶生产的特点及其同主要生产国的比较 |
4.2 当前世界天然橡胶的消费格局 |
4.3 当前世界天然橡胶的贸易格局 |
4.3.1 主要出口国的出口数量和主要进口国的进口数量 |
4.3.2 各出口国在天然橡胶出口价格与质量上的竞争 |
4.4 泰国在国际天然橡胶市场上的竞争地位 |
4.4.1 从出口市场占有率指数看泰国的竞争地位 |
4.4.2 从出口增长率看泰国的竞争地位 |
4.4.3 从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看泰国的竞争地位 |
4.4.4 从贸易竞争力指数看泰国的竞争地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泰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5.1 研究设计 |
5.1.1 联立方程组模型的理论分析 |
5.1.2 联立方程组模型的建立 |
5.2 联立方程组模型的估计及其结果分析 |
5.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5.2.2 联立方组程模型的识别 |
5.2.3 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的估计结果及其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国家层面上促进泰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
6.2.2 企业层面上促进泰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
(8)顺丁橡胶的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顺丁橡胶的特点 |
1.1.1 顺丁橡胶的结构特征 |
1.1.2 顺丁橡胶的基本性能 |
1.2 顺丁橡胶的发展现状 |
1.2.1 国内外顺丁橡胶的生产状况 |
1.2.2 国内外顺丁橡胶的消费状况 |
1.3 顺丁橡胶的发展前景及建议 |
1.4 顺丁橡胶共混 |
1.4.1 橡塑共混 |
1.4.2 橡橡共混 |
1.5 顺丁橡胶的配合技术 |
1.5.1 硫化体系 |
1.5.2 补强体系 |
1.5.3 防老化体系 |
1.5.4 软化剂 |
1.5.5 加工至橡胶助剂 |
1.6 顺丁橡胶的加工工艺 |
1.6.1 混炼 |
1.6.2 挤出和压延 |
1.6.3 硫化 |
1.7 丁苯橡胶 |
1.7.1 丁苯橡胶的概述 |
1.7.2 丁苯橡胶的性能 |
1.7.3 丁苯橡胶的配合和加工技术 |
1.7.3.1 ESBR |
1.7.3.2 SSBR |
1.8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与内容 |
2 市场同类顺丁橡胶的比较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2.3 实验测试 |
2.3.1 硫变性能 |
2.3.2 邵尔A硬度 |
2.3.3 力学性能 |
2.3.4 回弹性能 |
2.3.5 压缩永久变形 |
2.3.6 数均相对分子质量(Mn)和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w)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门尼粘度 |
2.4.2 混炼胶硫化特性 |
2.4.3 共混后混炼胶的门尼粘度 |
2.4.4 结构组成、分子量及其分布 |
2.4.5 凝胶含量 |
2.4.6 物理机械性能 |
2.5 小结 |
3 顺丁橡胶的配合技术及加工工艺技术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3.3 实验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BR9000的配合技术 |
3.4.1.1 BR9000的补强体系研究 |
3.4.1.2 BR9000的硫化体系研究 |
3.4.1.3 BR9000的增塑体系研究 |
3.4.1.4 BR9000的老化体系研究 |
3.4.2 BR9000的加工工艺 |
3.4.2.1 混炼时间对BR9000性能的影响 |
3.4.2.2 混炼转子转速对BR9000性能的影响 |
3.5 小结 |
4 BR/SBR共混胶的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制备及设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BR9000与SBR1502不同共混比的研究 |
4.3.1.1 共混胶的门尼粘度 |
4.3.1.2 共混胶的力学性能分析 |
4.3.1.3 共混胶的硫化性能分析 |
4.3.1.4 共混胶的回弹性能分析 |
4.3.2 BR9000与不同充油丁苯橡胶共混的研究 |
4.3.2.1 共混胶的门尼粘度 |
4.3.2.2 共混胶的力学性能分析 |
4.3.2.3 共混胶的硫化性能分析 |
4.3.2.4 共混胶的回弹性能分析 |
4.3.2.5 共混胶的磨耗及抗湿滑性能分析 |
4.3.2.6 共混胶的压缩生热性能分析 |
4.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烯烃共聚物微观结构调控与星型两嵌段集成橡胶设计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集成橡胶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集成橡胶的发展背景 |
1.1.2 国内外SIBR技术发展概况 |
1.2 集成橡胶的结构与性能 |
1.2.1 集成橡胶的结构 |
1.2.2 集成橡胶的性能 |
1.3 集成橡胶的合成方法 |
1.3.1 合成单个Tg线形无规SIBR(L-R-SIBR) |
1.3.2 合成多个Tg线形嵌段SIBR(L-B-SIBR) |
1.4 阴离子反应中极性调节剂研究进展 |
1.4.1 传统极性调节剂的应用 |
1.4.2 新型极性调节剂的研究进展 |
1.5 集成橡胶端基官能化改性 |
1.6 集成橡胶的应用 |
1.7 论文意义、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 |
1.8 本章小结 |
2 2,2-二(5-甲基-2-四氢呋喃基)丙烷调节剂对烯烃共聚物微观结构的调控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原材料及其精制 |
2.2.2 主要设备及测试仪器 |
2.2.3 实验方法 |
2.2.4 分析与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DMOP调节剂对St/Ip/Bd三元共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 |
2.3.2 DMOP调节剂对假一级表观增长反应速率常数(Kp")的影响 |
2.3.3 表观增长反应活化能和频率因子 |
2.3.4 DMOP调节剂对聚合物高分子链无规性的影响 |
2.3.5 DMOP调节剂对聚合物组成的影响 |
2.3.6 DMOP调节剂对聚合物各单体结合量的影响 |
2.3.7 DMOP调节剂对聚合物微观结构的影响 |
2.3.8 DMOP与THF调节体系的比较 |
2.3.9 DMOP调节剂聚合机理探讨 |
2.4 本章小结 |
3 乙基四氢糠基醚调节剂对烯烃共聚物微观结构的调控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原材料及其精制 |
3.2.2 主要设备及测试仪器 |
3.2.3 实验方法 |
3.2.4 分析与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ETE调节剂对St/Ip/Bd三元共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 |
3.3.2 ETE调节剂对假一级表观增长反应速率常数(Kp")的影响 |
3.3.3 ETE调节剂对聚合物高分子链无规性的影响 |
3.3.4 ETE调节剂对聚合物组成的影响 |
3.3.5 ETE调节剂对聚合物各单体结合量的影响 |
3.3.6 ETE调节剂对聚合物微观结构的影响 |
3.3.7 调节剂ETE失活机理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 ETE/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调节体系对烯烃共聚物微观结构的调控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原材料及其精制 |
4.2.2 主要设备及测试仪器 |
4.2.3 实验方法 |
4.2.4 分析与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SDBS恒定,ETE用量对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 |
4.3.2 SDBS恒定,ETE用量对假一级表观增长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 |
4.3.3 SDBS恒定,ETE用量对高分子链无规性的影响 |
4.3.4 SDBS恒定,ETE用量对聚合物组成的影响 |
4.3.5 SDBS恒定,ETE用量对聚合物微观结构的影响 |
4.3.6 ETE恒定,SDBS用量对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 |
4.3.7 ETE恒定,SDBS用量对假一级表观增长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 |
4.3.8 ETE恒定,SDBS用量对高分子链无规性的影响 |
4.3.9 ETE恒定,SDBS用量对聚合物组成的影响 |
4.3.10 ETE恒定,SDBS用量对聚合物微观结构的影响 |
4.3.11 ETE/SDBS聚合机理探讨 |
4.4 本章小结 |
5 星型两嵌段SIBR的结构设计、合成及性能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主要原材料及其精制 |
5.2.2 主要设备及测试仪器 |
5.2.3 (SIB-PB)_4Sn的聚合过程 |
5.2.4 聚合实验装置图 |
5.2.5 混炼与硫化 |
5.2.6 分析与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SIB-PB嵌段型集成橡胶结构设计思路 |
5.3.2 单体组成对SIB-PB集成橡胶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5.3.3 反应温度对SIB-PB集成橡胶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5.3.4 相对分子质量对SIB-PB集成橡胶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5.3.5 丁二烯嵌段比对SIB-PB集成橡胶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5.3.6 (SIB-PB)_4Sn与其他通用橡胶的性能对比 |
5.3.7 增强型高性能子午线轮胎225/50ZR17 98W的性能 |
5.3.8 集成橡胶替代SSBR5025在高性能轮胎中的应用 |
5.3.9 不同填料对SIBR、NR、BR生胶并用体系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6.3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QLSH公司合成橡胶产品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论文的基本框架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评价 |
1.4.1 国外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研究综述 |
1.4.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二章 相关理论 |
2.1 4P营销理论 |
2.2 4C营销理论 |
2.3 4R营销理论 |
2.4 目标市场营销理论 |
第三章 QLSH公司合成橡胶产品营销现状及问题 |
3.1 公司简介 |
3.2 产品营销现状 |
3.3 产品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QLSH公司合成橡胶产品营销环境分析 |
4.1 合成橡胶产品的外部环境分析 |
4.1.1 宏观环境分析 |
4.1.2 合成橡胶产品的行业环境分析 |
4.1.3 合成橡胶产品竞争结构分析 |
4.1.4 外部因素评价(EFE)矩阵分析 |
4.2 内部环境分析 |
4.2.1 生产能力 |
4.2.2 物流能力 |
4.2.3 创新能力 |
4.2.4 内部因素评价(IFE)矩阵分析 |
第五章 QLSH公司合成橡胶产品的营销策略 |
5.1 市场细分 |
5.2 目标市场选择 |
5.3 市场定位 |
5.4 QLSH公司合成橡胶产品营销策略 |
5.4.1 产品策略 |
5.4.2 价格策略 |
5.4.3 渠道策略 |
5.4.4 促销策略 |
5.4.5 品牌策略 |
5.4.6 服务策略 |
第六章 QLSH公司合成橡胶产品的营销策略实施保障 |
6.1 完善营销组织结构 |
6.2 加强营销计划的执行 |
6.3 加强营销队伍建设 |
6.4 加强营销绩效考核和激励 |
6.5 培育优良的企业文化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我国合成橡胶工业技术、质量、结构的现状与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异戊橡胶湿法混炼及其在航空轮胎部位胶中的应用研究[D]. 王晓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2]我国合成橡胶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分析[J]. 闫海生. 化工新型材料, 2021(02)
- [3]我国高性能合成橡胶材料发展现状与展望[J]. 徐林,曾本忠,王超,张付宝. 中国工程科学, 2020(05)
- [4]丁苯/杜仲共混胶结构和性能的研究[D]. 牛娜娜.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5]中缅泰老天然橡胶产业合作与发展研究[D]. 高晨.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6]A公司合成橡胶产品营销策略研究[D]. 王益地. 华侨大学, 2020(01)
- [7]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泰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D]. 曾恩恩(THAWANRAT JANEKUNPRASOOT). 集美大学, 2020(08)
- [8]顺丁橡胶的应用技术研究[D]. 张璐.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8)
- [9]烯烃共聚物微观结构调控与星型两嵌段集成橡胶设计合成[D]. 康新贺.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09)
- [10]QLSH公司合成橡胶产品营销策略研究[D]. 李曼. 山东理工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