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木伦矿山荒漠化治理与环境治理

乌兰木伦矿山荒漠化治理与环境治理

一、乌兰木伦矿山荒漠化防治与环境治理(论文文献综述)

王成龙[1](2021)在《四种植物根系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固土特性》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采煤塌陷区常见的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北沙柳(Salix psammophila)、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黑沙蒿(Artemisia ordosica)为研究对象,观测分析4种植物直根和含侧根分支处根的极限和损伤自修复后的抗剪拉组合力学特性,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计算持续固土指数。研究结果进一步丰富了植物根系固土力学理论,对采煤塌陷区精准植被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4种植物单根的极限抗剪拉组合力学特性种间差异显着,小叶锦鸡儿根系具有较强的抗剪拉组合能力。植物单根的极限抗剪拉组合力与根径之间呈幂函数正相关,极限抗剪拉组合强度与根径之间呈幂函数负相关。植物根系主要化学成分含量随着根型和根径的变化而不同。4种植物单根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棕纤维素均为小叶锦鸡儿最大,木质素含量和木纤比均为中国沙棘最大。(2)植物单根承受剪拉组合力损伤后出现死亡现象,持续损伤比瞬时损伤后减少的幅度更大,含侧根分支处根的数量减少程度大于直根,重度损伤大于轻度损伤。不同修复时长对植物单根损伤自修复后的存活率影响不显着。随着自修复时间延长,除黑沙蒿外,其它3种植物单根损伤后的活力下降幅度均会逐渐减小。重度损伤后单根活力的下降程度均大于轻度损伤。在相同的持续剪拉组合力损伤程度情况下,直根和含侧根分支处根的相对日生长速率降低程度无显着差异。在自修复12个月后,小叶锦鸡儿、中国沙棘和黑沙蒿仍不足对照的60%。4种植物单根的相对日生长速率均随根径增大而减小,细根具有更强的生长自修复能力。(3)植物单根承受瞬时或持续损伤自修复后,损伤单根的极限抗剪拉组合力和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增长率小于未受损伤的对照。4种植物不同根径单根损伤自修复后的极限抗剪拉组合力与根径呈幂函数正相关;极限抗剪拉组合强度与根径呈幂函数负相关,与未损伤前变化规律相同,损伤自修复后单根的力学特性未发生变化。重度损伤后单根极限抗剪拉组合力和强度的增长率显着低于轻度损伤。4种植物单根承受瞬时或持续损伤自修复后,极限抗剪拉组合力和强度均随自修复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但持续损伤的增长较缓慢。瞬时或持续损伤自修复12个月后,4种植物单根的极限抗剪拉组合力和强度仍均显着低于对照,没有实现完全自修复。(4)植株局部根系损伤后,株高、冠幅、枝条长度和枝条直径的生长状况均受到抑制,其增长率均表现为平行对照>25%损伤>75%损伤。对光合和生理特性影响显着,植株局部根系的受损程度越大,其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数值越低,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呈先升后降的趋势。MDA、POD、SOD发生显着变化,在前10天表现为MDA、POD、SOD的活性较高。植物根系局部损伤75天后,虽然受损植株与平行对照之间仍存在差异,但平行对照与两种局部损伤程度之间均没有显着性差异。(5)选取单根轴向抗拉力学特性、单根径向抗剪拉组合力学特性、根系主要化学成分、整株根系抗剪特性、根系逆境生长特性、植物地上枝叶防风特性等6大类与固土抗蚀密切相关的评价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体系进行综合评价。小叶锦鸡儿是风水复合侵蚀防护与治理的首选植物种,北沙柳是半干旱地区采煤塌陷区生态恢复重建和风蚀防护的首选植物种。在混合侵蚀类型的区域,北沙柳与小叶锦鸡儿可作为优势种混合建植,并配置中国沙棘与黑沙蒿伴生,将形成物种多样、结构稳定、防控得力的长效固土植被模式。

斯琴毕力格[2](2020)在《政府工作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过去一年工作回顾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鄂尔多斯发展历程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向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发来贺信,指出库布其沙?

斯琴毕力格[3](2019)在《政府工作报告》文中认为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过去一年工作回顾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本届政府谋篇布局、攻坚克难、开拓进取的一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

解利云,杨润花[4](2018)在《厚植生态文明优势 推动鄂尔多斯沙产业高质量发展》文中研究表明鄂尔多斯是全球荒漠化程度最严重的区域之一。改革开放40年来,鄂尔多斯逐渐走上了一条从被动治沙到产业化治沙暨发展沙产业的道路,开创了生态与经济并重、治沙与治穷共赢的良好局面。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打好三大攻坚战"等一系列战略部署,对鄂尔多斯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沙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本文重点阐述了发展沙产业对于鄂尔多斯延伸荒漠化治理成果、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以及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意义,系统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鄂尔多斯防沙治沙历程,总结了发展沙产业的主要经验成果和不足,并从健全体制机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强化科技支撑、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等几个方面对推动鄂尔多斯沙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

王露冰[5](2017)在《鄂尔多斯市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及其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城镇化己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少数民族地区的城镇化进程也在随着全国的城镇化潮流不断推进,但是要注意到,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许多重要的影响,同时生态环境在建设方面也要依存于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资金、人力、物力的支持。可以说,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是既可以互相促进,又可以同时互相影响的。在以生态环境作为载体的情况下,保持城镇化在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能量和源源不断的活力,需要更多考虑到的就是将城镇化的发展问题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和保护统一起来。本文以城镇化发展的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与现状分析,以及对其产生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以求促进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及推动其相关领域研究。具体而言,全文研究遵循如下思路:(1)详细说明基础概念;(2)简析鄂尔多斯市城镇化进程与生态环境现状主要特征;(3)概述鄂尔多斯市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并从生态民族学视角对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4)针对目前鄂尔多斯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发展情况以及二者相互协调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康世勇[6](2017)在《中国神华神东2亿吨煤炭矿区荒漠化防治模式》文中研究指明神东煤炭矿区地处中国西北半干旱严重风水复合侵蚀恶劣的荒漠化生态环境,矿区煤炭井田范围内的风蚀、水土流失侵蚀危害对矿区开发生产和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巨大的制约和威胁,如何有效消除荒漠化造成的生态灾难、持续提高矿区生态环境质量,成为神东矿区荒漠化防治生态修复建设技术与管理面临的亟待攻克的一项课题。根据构筑神东生态安全矿区的可持续开发建设管理战略目标,遵循"治理保开发,开发促治理"的荒漠化防治生态修复建设原则,在前期认真细致调查、精确规划设计的基础上,采取工程措施、植物绿化措施和围封管护管理密切相结合的综合建设技术与管理各项手段,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三十二载,矿区荒漠化生态景观环境面貌发生了"质"的转变,植被覆盖度由开发前的38%提高到目前的60%以上,昔日的荒漠化土地变成如今年产2亿t煤炭的现代化绿色能源基地。神东在中国西北荒漠化地区创建生态安全型现代化绿色煤炭矿区的建设管理模式表明,采取适地适技的工程、植物和围封管护管理相互结合的综合生态修复建设技术与管理措施,是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建设现代化绿色大规模煤炭矿区行之有效的技术与管理典范。

付标[7](2015)在《陕北平矿与脆弱生态复合区生态恢复与环境质量评价》文中提出强烈人为活动与脆弱生态复合区域的生态与环境问题正逐步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陕北采矿与脆弱生态复合区既是我国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又是我国新型的能源矿产基地,经过几代人的植被恢复与重建工作,土地荒漠化的发展趋势有所减弱,土壤质量具有一定提高。但在一些长期的植被重建区域所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使我们必须重新思考入选选择科学的植被重建模式。本研究以陕北采矿与脆弱生态复合区为研究区域,以对区域生态环境及经济发展影响最为强烈的荒漠化土壤和工矿企业高污染风险区农田为采样区域,以各种植被恢复模式下荒漠化土壤及工矿企业高污染风险区土壤为研究对象,运用野外调查采样与室内测试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对严重退化的脆弱生态区在植被重建过程中的土壤环境质量响应特征和高污染风险区土壤重金属积累特征进行研究,并对荒漠化植被恢复的土壤质量效益进行评价,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乔、灌、草三种不同植被类型经过30年左右的发育,明显改善土壤物理性质,降低容重,提高总孔隙度,使土壤颗粒向细化发展;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降低p H值,CEC有显着提高;提高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和非活性有机碳的含量。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的改良作用差异显着,灌木林地的沙柳、紫穗槐和柠条土壤有机碳总量、活性有机碳、非活性有机碳及ROC/TOC增加幅度最高。ROC/TOC可以作为衡量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效益的评价指标。(2)植被恢复模式是影响土壤质量的重要因素,不同恢复模式下土壤质量差异明显。土壤容重、孔隙度、有机质、CEC及养分含量均表现出灌木林地高于乔木林地,土壤质量高低顺序为纯灌木林地>灌木混交林地>乔灌镶嵌地>乔木混交林地>纯乔木林地。(3)以0年为界,在前30年,随着植被恢复年限的增加,土壤容重降低、总孔隙度增加,土壤颗粒组成呈现细化的趋势;土壤CEC及其他养分含量呈现增加趋势。30年以后,土壤容重有所增加,土壤有机质、CEC及养分等出现降低的趋势,原因在于随着植被恢复,灌木林向乔木林演替,致使地表土壤干燥化,植被退化,使得已被固定的沙地重新活动,土壤性质变劣。(4)经过15年的植被恢复,未封育自然恢复、封育自然恢复、未封育人工恢复和封育人工恢复4种管理方式均可不同程度的改善土壤及植被性质,地表植被高度、盖度和生物量分别提高0.12-1.03 m,12.70-53.18%和7.27-29.08 g·m-2,土壤容重降低0.12-0.27 g·cm-3,总孔隙度提高6.80-17.01%,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全氮及速效养分含量也显着提高。封育管理的效果优于未封育方式,人工植被恢复优于自然植被恢复,采取封育与人工植被恢复相结合的管理方式,植被与土壤形成了相互影响的协调关系。(5)运用主成分分析对评价指标进行筛选,选择土壤有机质、速效磷、易氧化碳、容重、粘粒和碱解氮6个指标作为植被恢复土壤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运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建立土壤质量效益评价的模型:IQI=Σ(Wi(Ii-I0))?100,运用该模型对植被恢复30年的10种植被类型下土壤质量效益进行了评价。(6)煤炭开采对矿区耕地土壤中重金属富集和污染有显着贡献,除Zn外,重金属元素表层含量高于下层10-50%,形成了明显的地球化学垒,表层各重金属的富集系数在1.7-3.3之间,重金属含量高出土壤环境背景值,但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土壤尚属清洁。部分重金属元素的积累量已经接近轻度污染,应引起高度重视。(7)化工企业污水排放导致了周围农田土壤中Cd和Cu的聚集,其中Cd的积累量超过国家土壤环境二级标准,单因子污染指数1.21,属轻度污染,4种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为0.74,属警戒线等级。所有重金属元素主要聚集在土壤表层0-10 cm范围内,Cu、Zn和Cd的强烈聚集区在排污口附近100m范围内,Pb集中在200m范围内,随着距企业距离的增加重金属含量呈降低趋势。玉米籽粒中Cu、Pb和Cd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74 mg/kg、0.129 mg/kg和0.036 mg/kg,明显高于无污染区;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综合污染指数0.53,属安全清洁等级。

原伟杰[8](2014)在《聚乳酸纤维沙袋沙障降解老化性能研究》文中指出聚乳酸,又称聚丙交酯,因原材料易获取,可完全降解,无害性等特点,在减少环境污染、节省石油资源及减轻地球温室效应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因而被认为是最具发展前景的理想绿色高分子材料之一。聚乳酸已被引入到我国的荒漠化防治领域并且取得了理想的防沙固沙效果,目前主要的利用途径是铺设聚乳酸沙障。本研究通过在乌兰布和沙漠及毛乌素沙地铺设不同规格的聚乳酸沙障,测定沙障不同铺设时间及铺设位置下的物理、化学性能、热性能及表面形貌变化,解析了聚乳酸沙障的降解老化过程,揭示了影响聚乳酸沙障降解老化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比其他常见高分子纤维材料沙障在沙区应用的老化情况,评价了聚乳酸沙障的耐久性。针对聚乳酸沙障在沙区应用过程中出现的漏沙现象,提出了解决办法并进行了验证。主要结论如下:(1)聚乳酸沙障织物的顶破强力损失率、失重率和单纱断裂强度损失率均随着铺设时间的延长而增大,至5a时,三者的平均值分别为44.1%,22.21%,70.53%,变化速度并不一致。(2)单根聚乳酸沙障障体上下左右4个不同部位的沙障降解老化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障体迎风面、障体顶部、障体背风面、障体贴地面,且四者之间的差异性随时间增加逐渐减小。说明风沙活动对聚乳酸沙障的降解老化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其次是光照和水分影响,且随时间增加,这些环境因素之间的影响力差异逐渐减小。(3)乌兰布和沙漠沙障障体暴露面的降解程度高于贴地面部分,且二者差异较大。而毛乌素沙地沙障障体暴露面与贴地面的降解程度之间差异较小,表明不同研究区域下风沙活动、光照及土壤水分等环境因素作用强度不一。生长季0.5-1a(5月-10月)的聚乳酸沙障降解程度较非生长季0.5-2a(11月-翌年4月)的稍大,表明不同取样时间下风沙活动、光照及土壤水分的差异对于聚乳酸沙障降解老化性能有重要的影响。(4)FT-IR分析显示聚乳酸沙障在前5a的整个降解老化过程中并无新旧官能团的产生及消失,表明其在沙区的应用性能较为稳定。到铺设5a时聚乳酸沙障的—CH发生明显振动,表明长时间的光照是影响聚乳酸沙障的主要因素之一;聚乳酸沙障相对分子量随时间增加逐步降低,分子量分布宽度逐渐变大,变化幅度分别为33.96%、6.63%,说明聚乳酸大分子逐渐降解为小分子。通过建立一级动力学模型方程预测聚乳酸沙障的使用寿命半衰期约为8.5a。(5)随着铺设时间的延长,聚乳酸沙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先上升后下降,同时,熔点下降,熔融焓增大,结晶度增大,表明聚乳酸沙障随铺设时间的延长降解老化程度不断加深,但仍处于无定型区降解阶段。(6)随铺设时间的延长,聚乳酸沙障障体的纱线结构由较为完整到开始出现凌乱和部分破坏,而纤维表面则由团簇状碎片、条状及片状剥皮逐渐发展至凹槽块状纤维脱落、开裂。初步判断聚乳酸沙障的降解老化尚处于初期至中期阶段,远未达到最终使用寿命。试验地同期铺设2a后,聚乳酸沙障的顶破强力损失率仅为25.06%,7种常规化纤材料沙障中顶破强力损失率最小的是47.68%,最大的已经达到100%。表明聚乳酸沙障具有比其他常规化纤材料沙障优越的耐降解老化性能,适宜在沙区推广使用。(7)不同铺设规格的聚乳酸沙障在降解老化过程中无明显差异。由于沙丘不同部位的风沙活动、光照、土壤水分含量等环境因素分布的差异而导致相应部位的聚乳酸纤维沙障降解程度不同,降解老化程度呈如下规律:沙丘顶部>迎风坡坡中>迎风坡坡底>背风坡坡底>背风坡坡中;迎风坡不同坡位的沙障整体降解老化程度比背风坡的偏大。不同沙埋深度的聚乳酸沙障降解老化程度随土壤含水率的变化表现为先增大后降低,且随沙埋时间的增加,不同埋深处的聚乳酸沙障降解老化程度差异越来越大。表明土壤水分是影响聚乳酸沙障降解老化的一个重要因素。(8)100℃沸水加热处理1.5min能显着增大聚乳酸沙障织物密度,减小织物孔径大小,使纵向长度为5cm的沙障织物的线圈数达到93个,明显改善漏沙情况,减少漏沙量为78.5%,对其本身的化学性能、热性能及表面形貌没有任何影响。但沙障织物纵向长度显着减小,单丝细度稍有下降,而横向宽度及重量变化不大。

姚国征[9](2012)在《采煤塌陷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恢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神府-东胜矿区地处毛乌素沙地边缘的晋陕蒙接壤区,是我国目前已探明的煤炭储量最丰富的地区。随着近年来采煤规模的扩大,地表发生大面积塌陷,水资源大量流失,植被由于缺水而枯萎死亡,风沙活动加剧,使本来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为了对采煤塌陷与土壤、水分、植被等变化的响应关系进行系统研究,运用野外调查、室内分析等手段,结合前人研究的相关资料,以2004a塌陷区、2005a塌陷区以及2006a塌陷区为研究的基准对象,深入研究了该地区生态环境演化规律和驱动机制,针对区域内不同自然条件和受损生态系统类型,找出关键的限制性因子,科学合理地构建了适宜的采煤塌陷区生态恢复技术。得出以下结论:(1)经过野外观测和调查,神东矿区采煤后地表塌陷形式主要为连续变形塌陷和非连续变形塌陷2种类型,并在采煤过程中,2种类型的塌陷形式会同时交替出现,直接加剧了地表环境的变化。通过对塌陷裂缝的调查与分析,认为采煤塌陷形成的裂缝容易使沙丘活化,地表塌陷1年后,裂缝的偏移距离(L)与塌陷落差(H)和裂缝宽度(W)的比值(H/W)的关系为多项式函数,地表塌陷2a后由于塌陷裂缝基本愈合,并发育成新的小地貌,所以其多项式函数相关性并不是很明显,证明塌陷裂缝的形成导致了沙丘的活化。(2)塌陷区土壤物理性质变化方面:在坡面部位,各塌陷区的土壤容积含水量均显着低于未塌陷区相应坡位(P<0.05);在丘间低地部位,2004a塌陷区的土壤容积含水量显着低于未塌陷区相应坡位(P<0.05)。在坡面部位,2005a塌陷区的土壤体积质量显着低于未塌陷区坡面(P<0.05);在丘间低地部位,各塌陷区的土壤体积质量均与未塌陷区无显着差异(P>0.05);坡面部位,2005a塌陷区的土壤孔隙度显着高于未塌陷区坡面(P<0.05);在丘间低地部位,各塌陷区的土壤孔隙度均与未塌陷区无显着差异(P>0.05)。2005a塌陷区坡面与丘间低地部位的土壤硬度均显着低于未塌陷区坡面(P<0.05);而2004a塌陷区2个坡位的土壤硬度均与未塌陷区无显着差异(P>0.05)。入渗实验表明2005a塌陷区丘间低地未裂处样点55 mmin后入渗深度显着超过未塌陷区(P<0.05),各塌陷区的坡面样点入渗深度均与未塌陷区无显着差异(P>0.05)。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采煤塌陷对塌陷初期风沙区错落裂缝相对出露侧孔隙扰动更大,并且这种扰动在1-2a内有显着恢复。(3)塌陷区土壤养分化学性质的变化方面:2004a塌陷区丘间低地部位未裂测点组的pH值显着高于未塌陷区(P<0.05)丘间低地;2004a塌陷区坡面部位未裂测点组pH值显着低于未塌陷区坡面(P<0.05)。2004a塌陷区坡面未裂测点全氮含量显着低于未塌陷区坡面(P<0.05)。2004a塌陷区坡面裂缝测点碱解氮含量较未塌陷区坡面显着升高(P<0.05)。2004a塌陷区坡面未裂测点组与裂缝测点组全磷含量较未塌陷区坡面显着降低(P<0.05)。未塌陷区与各塌陷区各坡位速磷含量均无显着差异(P>0.05)。2005a塌陷区在坡面未裂样点组的全钾含量显着超出未塌陷区(P<0.05)。2004a塌陷区坡面裂缝、未裂样点组速钾含量显着低于未塌陷区(P<0.05)。未塌陷区与各塌陷区各坡位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无显着差异(P>0.05)。(4)塌陷区地表植被情况变化方面,3个调查区物种数和植被盖度的变化在6个矿中有相同的趋势,即塌陷区较未塌陷区物种数多而植被盖度大,2004a塌陷区较2005a塌陷区物种数多而植被盖度大。相关分析表明,塌陷年限之间、塌陷与未塌陷之间,植物种数的相关系数在0.85以上,而植被盖度的相关系数在0.9以上,均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表明塌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表的植被。塌陷对地表植被盖度没有显着影响,对该区植物群落的主要建群种的生长也无显着影响。植物种数及植被盖度与塌陷及塌陷年限有关,植物种类的丰富程度及植被盖度与塌陷有一定的相关性。(5)采用试验和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矿区采前生态功能圈建设技术,并诊断了区域生态退化的基本特征、原因、过程、类型、程度等。结合采煤塌陷区自然条件,确定生态恢复的实现目标。引入文冠果,并在实地进行选种抗逆性试验,取得了成功。在现有工作基础上,集成适宜的生态修复技术,建立生态修复区并预测恢复轨迹、评价修复效果,为矿区建立良好的生态循环利用体系和增加经济效益提供了技术与实践依据。

陈三雄[10](2012)在《广东大宝山矿区水土流失特征及重金属耐性植物筛选》文中研究指明广东省大宝山矿区存在水土流失剧烈、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植被和生态恢复困难等生态环境问题。通过实地调查、野外原位小区模拟径流冲刷试验、室内分析及大田试验,对大宝山矿区水土流失特征及植被恢复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坡长、坡高、侵蚀沟密度为分析指标,经聚类分析、判别分析,构建了矿区土壤侵蚀强度分析模型。经分析,大宝山矿区现有水土流失面积324.48hm2,占矿区总面积的48.8%,土壤侵蚀严重,必须尽快进行整治。2)新弃土、老弃土、自然土的单位面积平均径流量分别为6.52、5.75、0.69L/min,平均含沙量分别为156.79、51.68、23.99g/L,平均产沙率分别为0.99、0.27、0.03kg/min。侵蚀泥沙中,Cd的平均流失率分别为32.55、12.18、0.09mg/(min.rrr),Pb分别为1648.98、432.10、8.07mg/(min.m2),Zn分别为1854.35s460.14s4.92mg/(min.m2),Cu分别为1742.63、429.47、8.69mg/(min.m2),大小顺序均为新弃土>老弃土>自然土。新弃土、老弃土第2min产沙率分别为2.94、1.11kg/min,分别是其平均产沙率的2.96和4.08倍,有明显的“初期冲刷”效应。新弃土、老弃土、自然土侵蚀泥沙中,石砾和砂粒含量之和分别为87.15%、84.45%、32.02%,新弃土、老弃土侵蚀泥沙中的颗粒以石砾和砂粒的含量为主,与自然土明显不同。3)在5°、15°、25°坡度下,侵蚀泥沙中重金属Cd的平均流失率分别为1.64、19.07、32.55mg/(min.nT),Pb为179.23、1788.71、1648.98mg/(min.m2),Zn为178.46、1748.40、1854.35mg/(min.m2),Cu为191.38、1809.89、1742.63mg/(min.m2)。Cd和Zn的平均流失率随坡度增加而增大,而Pb和Cu的平均流失率则表现为15°>25°>5°。4)在径流量为300、500、700L/h的冲刷强度下,单位面积平均径流量分别为4.33、6.52和8.82L/min,平均含沙量分别为151.18、156.79和240.79g/L,平均产沙率分别为0.78、0.99和1.95kg/mino冲刷土壤中,重金属Cd的平均流失率分别为24.08、32.55和48.36mg/(min.m2),Pb分别为1290.61、1648.98和3169.10mg/(min.m2),Zn分别为1397.22、1854.35、3437.87mg/(min.m2),Cu分别为1240.47、1742.63、2946.80mg/(min.m2),均表现出随着冲刷流量增加而增大的变化规律。5)在无覆盖和盖度分别为30%、60%、90%的条件下,鱼位面积平均径流量分别为6.52、6.23、5.94和5.80L/min,平均含沙量分别为156.79、43.40、33.17和26.83g/L,平均产沙率分别为0.99、0.25、0.19和0.14kg/min重金属Cd的平均流失率分别为32.55、9.14、8.11和4.03mg/(min.m").Pb分别为1648.98、402.43、294.28和210.64mg/(min.m2),Zn分别为1854.35、382.03、305.02和196.38mg/(min.m2),Cu分别为1742.63、333.24、264.61和191.28mg/(min.m2),呈现出随着覆盖度增加,平均流失率降低。6)对大宝山矿区上壤样品监测表明,Cd和Cu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大于1.超标率为100%,Pb、 Zn的超标率为77.8%。土壤样品的综合污染指数变幅在5.74~157.23之间.均高于国家规定的污染指数3.表明矿区上壤已受到严重的重金属污染,且以Cd、Cu的污染最为严重。7)调查的矿区13种优势植物中,铺地黍地上部的Pb含量达到1214.00mg/kg,泡桐叶中Cu含量达到1024.80mg/kg,超过了Pb和Cu超富集植物含量的临界值(1000mg/kg);其运转系数分别为1.77,13.74。可见,铺地黍是Pb的超富集植物,泡桐是Cu的超富集植物。综合植物重金属富集特征和大田试验结果,可以选择泡桐、马尾松、夹竹桃、象草、五节芒、狗牙根作为大宝山矿区植被恢复的先锋物种。

二、乌兰木伦矿山荒漠化防治与环境治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乌兰木伦矿山荒漠化防治与环境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1)四种植物根系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固土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植物根系固土抗蚀作用研究现状
        1.3.2 植物根系固土抗蚀力学特性研究现状
        1.3.3 根系逆境胁迫对植物生长特征及生理生化特性影响研究现状
    1.4 存在的主要问题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水文气候
    2.4 土壤特征
    2.5 植被状况
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图
    3.3 研究材料与方法
        3.3.1 研究材料
        3.3.2 试验仪器
        3.3.3 试验设计与测定方法
        3.3.4 数据分析
4 单根在单次荷载作用下的极限抗剪拉组合力学特性与化学成分
    4.1 单根极限抗剪拉组合力学特性特征
        4.1.1 直根极限抗剪拉组合力学特性
        4.1.2 含侧根分支处根极限抗剪拉组合力学特性
    4.2 单根主要化学成分与极限抗剪拉组合力学特性关系
        4.2.1 纤维素含量与极限抗剪拉组合力学特性关系
        4.2.2 木质素含量与极限抗剪拉组合力学特性关系
        4.2.3 半纤维素含量与极限抗剪拉组合力学特性关系
        4.2.4 综纤维素纤维素含量与极限抗剪拉组合力学特性关系
        4.2.5 木纤比与极限抗剪拉组合力学特性关系
    4.3 小结
5 单根瞬时剪拉组合力损伤后的自修复特性
    5.1 单根瞬时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存活数量情况变化特征
        5.1.1 小叶锦鸡儿单根瞬时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存活率情况变化特征
        5.1.2 北沙柳单根瞬时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存活率情况变化特征
        5.1.3 中国沙棘单根瞬时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存活率情况变化特征
        5.1.4 黑沙蒿单根瞬时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存活率情况变化特征
    5.2 单根瞬时剪拉组合力损伤经自修复后活力变化特征
        5.2.1 小叶锦鸡儿单根瞬时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活力变化特征
        5.2.2 北沙柳单根瞬时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活力变化特征
        5.2.3 中国沙棘单根瞬时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活力变化特征
        5.2.4 黑沙蒿单根瞬时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活力变化特征
    5.3 单根瞬时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相对直径日生长速率
        5.3.1 小叶锦鸡儿单根瞬时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相对直径日生长速率
        5.3.2 北沙柳单根瞬时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相对直径日生长速率
        5.3.3 中国沙棘单根瞬时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相对直径日生长速率
        5.3.4 黑沙蒿单根瞬时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相对直径日生长速率
    5.4 单根瞬时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极限抗剪拉力学特性变化
        5.4.1 小叶锦鸡儿单根瞬时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的力学特性
        5.4.2 北沙柳单根瞬时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的力学特性
        5.4.3 中国沙棘单根瞬时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的力学特性
        5.4.4 黑沙蒿单根瞬时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的力学特性
    5.5 小结
6 单根持续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的自修复特性
    6.1 单根持续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存活数量情况变化特征
        6.1.1 小叶锦鸡儿单根持续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存活率情况变化特征
        6.1.2 北沙柳单根持续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存活率情况变化特征
        6.1.3 中国沙棘单根持续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存活率情况变化特征
        6.1.4 黑沙蒿单根持续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存活率情况变化特征
    6.2 单根持续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活性变化特征
        6.2.1 小叶锦鸡儿单根持续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活力变化特征
        6.2.2 北沙柳单根持续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活力变化特征
        6.2.3 中国沙棘单根持续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活力变化特征
        6.2.4 黑沙蒿单根持续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活力变化特征
    6.3 单根持续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相对直径日生长速率
        6.3.1 小叶锦鸡儿单根持续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相对直径日生长速率
        6.3.2 北沙柳单根持续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相对直径日生长速率
        6.3.3 中国沙棘单根持续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相对直径日生长速率
        6.3.4 黑沙蒿单根持续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相对直径日生长速率
    6.4 单根持续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极限抗剪拉力学特性变化
        6.4.1 小叶锦鸡儿单根持续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的力学特性
        6.4.2 北沙柳单根瞬时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的力学特性
        6.4.3 中国沙棘单根持续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的力学特性
        6.4.4 黑沙蒿单根持续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的力学特性
    6.5 小结
7 不同侵蚀类型植物持续固土能力评价
    7.1 评价指标体系
    7.2 层次结构模型及指标权重
    7.3 不同侵蚀类型植物持续固土能力差异分析
    7.4 小结
8 植株根系局部损伤对植株生长与生理特征的影响
    8.1 植株根系局部损伤对植株形态生长情况的影响
        8.1.1 植株根系局部损伤对植株株高的影响
        8.1.2 植株根系局部损伤对植株冠幅的影响
        8.1.3 植株根系局部损伤对植株枝条生长的影响
    8.2 植株根系局部损伤对植株光合作用的影响
        8.2.1 植株根系局部损伤对植株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8.2.2 植株根系局部损伤对植株胞间CO2 浓度的影响
        8.2.3 植株根系局部损伤对植株气孔导度的影响
        8.2.4 植株根系局部损伤对植株蒸腾速率的影响
    8.3 植株根系局部损伤对植株生理特性的影响
        8.3.1 植株根系局部损伤对植株叶绿素(Chl)含量的影响
        8.3.2 植株根系局部损伤对植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8.3.3 植株根系局部损伤对植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
        8.3.4 植株根系局部损伤对植物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
    8.4 小结
9 讨论与结论
    9.1 讨论
        9.1.1 植物单根的极限抗剪拉组合力学特性
        9.1.2 主要化学成分与植物单根抗剪拉组合力学特性的关系
        9.1.3 植株单根损伤后的自修复特性
        9.1.4 不同植物固土能力综合评价
        9.1.5 植物生长与生理特征对根系局部损伤的响应
    9.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政府工作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过去一年工作回顾
二、2020年工作安排
三、着力提升政府治理效能

(5)鄂尔多斯市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及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四、本研究创新之处
第一章 鄂尔多斯在城镇化进程的现状
    第一节 鄂尔多斯城镇化进程的现状
        一、城镇化进程现状
        二、鄂尔多斯市城镇化建设特征
    第二节 鄂尔多斯市生态环境特征
        一、水资源概况
        二、植被资源概况
        三、矿产资源概况
        四、土壤资源概况
第二章 鄂尔多斯市城镇化进程中环境问题及成因
    第一节 鄂尔多斯市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现状
        一、水资源问题
        二、水土流失严重
        三、大气污染及自然灾害
        四、土地沙化、草原退化较严重
    第二节 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问题带来的社会负效应
        一、生态环境问题导致人民健康水平的下降
        二、生态环境赤字使当代人对下代人承担了过多欠账
        三、城镇化进程中生态问题衍生到社会问题上
    第三节 鄂尔多斯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原因分析
        一、共时性与历时性问题的交织
        二、制度性原因
        三、政策性原因
        四、人口因素
        五、忽视本土资源知识
第三章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
    第一节 强调民族地区城镇化要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发展
        一、协调发展的前提和必要性
        二、有效推动和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产业
    第二节 注重城镇化过程中确立生态环境保护理念
        一、树立人地和谐发展理念
        二、传承和应用蒙古族生态环保知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陕北平矿与脆弱生态复合区生态恢复与环境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意义
    1.2 土地退化及植被恢复研究进展
        1.2.1 土地退化概况
        1.2.2 植被恢复及其发展
    1.3 植被恢复与土壤质量演变
        1.3.1 植被恢复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1.3.2 植被恢复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1.3.3 植被恢复对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1.4 工矿区土壤环境质量研究进展
    1.5 存在问题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2.1.1 气候条件
        2.1.2 植被
        2.1.3 地质地貌
    2.2 矿产资源开采
        2.2.1 矿产资源现状
        2.2.2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2.2.3 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
    2.3 研究内容
    2.4 技术路线
    2.5 测试项目与方法
    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不同植被群落植被恢复的土壤质量效益
    3.1 样区设置与样品采集
        3.1.1 研究区概况
        3.1.2 样区设置与样品采集
    3.2 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3.3 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3.3.1 土壤pH和CEC
        3.3.2 土壤有机质
        3.3.3 土壤养分
    3.4 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其相关性
    3.5 土壤碳库管理指数
    3.6 讨论
        3.6.1 植被恢复对退化土壤有机质及养分的影响
        3.6.2 植被恢复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环境响应
    4.1 样区设置与样品采集
        4.1.1 研究区概况
        4.1.2 样区设置
        4.1.3 样品采集与分析
    4.2 土壤颗粒组组成
    4.3 土壤容重和孔隙度
    4.4 土壤有机质、pH和CEC
    4.5 土壤氮磷钾养分
    4.6 讨论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植被恢复年限土壤质量响应特征
    5.1 样区设置与样品采集
    5.2 恢复年限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5.2.1 土壤容重
        5.2.2 土壤总孔隙度
        5.2.3 土壤颗粒组成
    5.3 恢复年限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5.3.1 土壤pH与CEC
        5.3.2 土壤有机碳
        5.3.3 土壤氮素
        5.3.4 土壤全磷和有效磷
        5.3.5 土壤全钾和速效钾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管理方式对沙质草地土壤及植被性质的影响
    6.1 样区设置与样品采集
        6.1.1 样区设置
        6.1.2 样品采集与分析
    6.2 管理方式对植被特征的影响
    6.3 管理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6.4 管理方式对土壤有机质、pH和CEC的影响
    6.5 管理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6.6 植被与土壤性质相关性
    6.7 讨论
        6.7.1 管理措施对退化草地土壤性质的影响
        6.7.2 土壤与植被的相关性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植被恢复的土壤质量因子耦合关系及其效益评价
    7.1 土壤质量因子的选取
    7.2 土壤质量因子的耦合关系
    7.3 评价指标最小数据集的确定
    7.4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7.5 植被恢复土壤质量效益评价模型建立
    7.6 土壤质量效应模型的应用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采矿区耕地土壤重金属积累与评价
    8.1 样区设置与评价方法
        8.1.1 研究区概况
        8.1.2 样区设置与样品采集
        8.1.3 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
    8.2 耕地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
    8.3 土壤中重金属的富集特征
    8.4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8.5 讨论
        8.5.1 煤炭开采对土壤重金属的累积
        8.5.2 重金属元素的富集
    8.6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采矿区土壤-作物系统重金属积累特征及评价
    9.1 样区设置与样品采集
        9.1.1 研究区概况
        9.1.2 样区设置与样点采集
        9.1.3 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
    9.2 土壤重金属基本统计
    9.3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9.4 土壤重金属在剖面及空间上的分布
    9.5 农作物重金属含量统计
    9.6 作物重金属污染评价
    9.7 土壤与作物中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
    9.8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研究结论
    10.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聚乳酸纤维沙袋沙障降解老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荒漠化发展现状
        1.2.2 荒漠化防治措施研究
        1.2.3 聚乳酸材料及其降解老化性能研究进展
        1.2.4 聚乳酸沙障降解老化性能研究评述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乌兰布和沙漠吉兰泰试验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特征
        2.1.4 水文条件
        2.1.5 土壤状况
        2.1.6 植被状况
    2.2 毛乌素沙地乌兰木伦试验区概况
        2.2.1 地理位置
        2.2.2 地质地貌
        2.2.3 气候特征
        2.2.4 水文条件
        2.2.5 土壤状况
        2.2.6 植被状况
第三章 聚乳酸沙障在沙区环境下的降解老化过程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材料及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方法
        3.2.3 数据处理与计算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聚乳酸沙障降解老化过程中力学性能的变化
        3.3.2 聚乳酸沙障降解老化过程中失重率变化
        3.3.3 聚乳酸沙障降解老化过程中化学性能的变化
        3.3.4 聚乳酸沙障降解老化过程中热性能的变化
        3.3.5 不同铺设时间聚乳酸沙障降解老化过程中表面微观形态变化
        3.3.6 常规化纤材料沙障的降解老化性能研究
    3.4 小结
第四章 铺设位置对聚乳酸沙障降解老化性能影响研究
    4.1 引言
    4.2 研究区
    4.3 试验材料及方法
        4.3.1 试验材料
        4.3.2 试验设计及方法
    4.4 结果与分析
        4.4.1 不同铺设规格聚乳酸沙障的降解老化性能研究
        4.4.2 沙丘不同坡位聚乳酸沙障降解老化性能研究
        4.4.3 丘间低地沙土掩埋对聚乳酸沙障降解老化性能的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聚乳酸沙障改进应用及其效果评价
    5.1 引言
    5.2 试验材料及方法
        5.2.1 试验材料
        5.2.2 试验方法
        5.2.3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煮沸处理对聚乳酸沙障几何指标的影响
        5.3.2 煮沸处理对聚乳酸沙障织物密度的影响
        5.3.3 煮沸处理对聚乳酸沙障织物孔径大小的影响
        5.3.4 煮沸处理对聚乳酸沙障单丝细度的影响
        5.3.5 煮沸处理对聚乳酸沙障化学性能的影响
        5.3.6 煮沸处理对聚乳酸沙障热性能的影响
        5.3.7 煮沸处理对聚乳酸沙障力学性能的影响
        5.3.8 煮沸处理对聚乳酸沙障表面形态的影响
        5.3.9 煮沸处理对聚乳酸沙障减少漏沙的作用效果
        5.3.10 聚乳酸沙障在现地使用时的最佳煮沸时间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9)采煤塌陷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恢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2.2 采煤塌陷对环境影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及地貌环境
    2.2 气候与气象
    2.3 土壤与植被
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3.1 研究内容
    3.2 技术路线
    3.3 塌陷裂缝强度及侵蚀能量的调查研究方法
        3.3.1 样地选择
        3.3.2 主要仪器设备
        3.3.3 地表塌陷强度调查方法
        3.3.4 侵蚀能量的计算
        3.3.4.1 风蚀能量
        3.3.4.2 降雨侵蚀能量
        3.3.4.3 土壤侵蚀总能量
        3.3.4.4 蚀积强度的分析与判别
        3.3.5 地表塌陷风蚀规律
        3.3.5.1 基本假设
        3.3.5.2 单位面积堆积量(Q塌陷)的确定
    3.4 土壤理化性质影响测定及方法
        3.4.1 样地布设
        3.4.1.1 主样地
        3.4.1.2 裂缝两侧样地
        3.4.2 实验方法
        3.4.2.1 取样
        3.4.2.2 土壤物理性质测定
        3.4.3 土壤化学性质测定
4 塌陷裂缝特征、强度及侵蚀分析结果
    4.1 地表塌陷特征
        4.1.1 连续变形
        4.1.1.1 压缩
        4.1.1.2 拉伸或膨胀
        4.1.1.3 剪切
        4.1.2 非连续变形
        4.1.2.1 裂缝
        4.1.2.2 冒(垮)落
        4.1.2.3 滑坡
        4.1.2.4 塌陷坑
    4.2 塌陷地表动态演变及风蚀移动规律
        4.2.1 地表塌陷对地表形态、地形地貌的影响
        4.2.2 地表塌陷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4.2.2.1 地表塌陷特征分析
        4.2.2.2 塌陷地表形态动态变化
        4.2.3 地表塌陷变化规律
        4.2.3.1 塌陷落差/H与落沙休止角/(?)的关系
        4.2.3.2 塌陷构造特征与风沙蚀积量相关关系
        4.2.4 塌陷区土壤侵蚀对微地貌动态变化影响
        4.2.5 塌陷区和非塌陷区风蚀、雨蚀能量分析
5 采煤塌陷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地表植被的影响
    5.1 采煤塌陷对风沙区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5.1.1 塌陷区土壤含水量的变化
        5.1.1.1 塌陷区土壤容积含水量动态
        5.1.1.2 塌陷区土壤容积含水量分层
        5.1.1.3 塌陷区土壤容积含水量分坡位的差异性分析
        5.1.2 塌陷区土壤体积质量(容重)、孔隙度的变化
        5.1.2.1 塌陷区不同土层土壤体积质量(容重)与孔隙度
        5.1.2.2 塌陷区不同坡位土壤体积质量(容重)与孔隙度差异性分析
        5.1.3 塌陷区土壤硬度的变化
        5.1.3.1 塌陷区土壤硬度分层
        5.1.3.2 不同坡位塌陷区土壤硬度差异性分析
        5.1.4 采煤塌陷后土壤入渗的变化
        5.1.5 塌陷区错落裂缝土壤物理性质分布特征
        5.1.5.1 塌陷区错落裂缝两侧水分分布特征
        5.1.5.2 塌陷裂缝两侧容重、孔隙度时空特征
    5.2 塌陷区土壤养分化学性质的变化
        5.2.1 塌陷区土壤PH值的变化
        5.2.1.1 塌陷区不同坡位土壤PH值的变化
        5.2.1.2 塌陷区不同层次PH值的变化
        5.2.2 塌陷区土壤全氮的变化
        5.2.2.1 不同坡位土壤全氮变化
        5.2.2.2 不同土层全氮含量的变化
        5.2.3 塌陷后土壤碱解氮的变化
        5.2.3.1 不同坡位土壤碱解氮的变化
        5.2.3.2 不同土层碱解氮的变化
        5.2.4 塌陷后土壤全磷的变化
        5.2.4.1 不同坡位土壤全磷的变化
        5.2.4.2 不同土层全磷的变化
        5.2.5 塌陷后土壤速效磷的变化
        5.2.5.1 不同坡位土壤速磷的变化
        5.2.5.2 不同土层速磷的变化
        5.2.6 塌陷后土壤全钾的变化
        5.2.6.1 不同坡位土壤全钾的变化
        5.2.6.2 不同土层全钾的变化
        5.2.7 塌陷后土壤速钾的变化
        5.2.7.1 不同坡位土壤速钾的变化
        5.2.7.2 不同土层速钾的变化
        5.2.8 塌陷后土壤有机质的变化
        5.2.8.1 不同坡位土壤有机质的变化
        5.2.8.2 不同土层有机质的变化
        5.2.9 未塌陷区与塌陷区土壤养分相关分析
    5.3 塌陷后风沙区土壤质量评价
        5.3.1 判别分析对塌陷区土壤质量状况的区分
        5.3.2 因子分析对塌陷区土壤质量变化特点的描述
    5.4 采煤塌陷与地表植被生长关系的分析
6 采煤塌陷区生态恢复研究
    6.1 采煤塌陷区生态恢复分区原则
        6.1.1 矿区采前(未塌陷)生态功能圈建设
        6.1.2 高大流动沙丘治理原则
        6.1.3 半固定沙丘植被恢复原则
        6.1.4 水土侵蚀固定原则
        6.1.5 针叶树与灌木混交造林原则
        6.1.6 人工调控演替原则
    6.2 采煤塌陷区生态恢复治理示范
        6.2.1 植物种适应性选择与草灌乔优化配置示范
        6.2.2 生态系统人工调控技术——流动沙地植被快速建成技术示范
        6.2.2.1 试验布设
        6.2.2.2 试验仪器及测定方法
        6.2.2.3 调控效果分析
        6.2.3 农田复垦技术示范
        6.2.3.1 活鸡兔地区农业复垦试验示范区
        6.2.3.2 补连塔风沙区生态恢复试验区
        6.2.3.3 农田复垦实验总结
    6.3 引进优良经济树种选育
        6.3.1 文冠果适应性选育实验设计
        6.3.1.1 种子百粒重测定
        6.3.1.2 发芽试验方法
        6.3.1.3 播种试验方法
        6.3.1.4 结果与分析
        6.3.2 引进植物抗性试验
        6.3.2.1 文冠果耐旱能力试验
        6.3.2.2 文冠果抗日灼试验
        6.3.2.3 文冠果抗水淹试验
        6.3.2.4 文冠果耐盐试验
        6.3.2.5 施肥对文冠果生物量的影响试验
        6.3.3 造林基本情况
        6.3.4 生态修复示范与效益
        6.3.4.1 生态修复方法
        6.3.4.2 造林示范
7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博士在读期间成果清单
致谢

(10)广东大宝山矿区水土流失特征及重金属耐性植物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矿区开采的环境问题
        1.2.2 矿区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研究
        1.2.3 矿业废弃地生态恢复
        1.2.4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
        1.2.5 大宝山矿区区域环境问题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3.1 矿区土壤侵蚀强度判别模型研究
        1.3.2 堆积土径流及泥沙流失特征研究
        1.3.3 堆积土侵蚀泥沙颗粒特征研究
        1.3.4 堆积土重金属随径流泥沙流失特征研究
        1.3.5 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及耐性植物筛选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矿区历史与开采现状
        2.1.2 气象水文
        2.1.3 地质地貌
        2.1.4 土壤植被
    2.2 研究方法
        2.2.1 坡面水土流失调查
        2.2.2 野外原位小区模拟径流冲刷试验
        2.2.3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2.2.4 基质改良室内实验
        2.2.5 植被恢复大田试验
        2.2.6 样品采集及分析
第三章 土壤侵蚀强度判别模型研究
    3.1 土壤侵蚀特点及判别指标分析
    3.2 侵蚀强度判别模型的构建及应用
    3.3 小结
第四章 矿区堆积土径流及泥沙流失特征研究
    4.1 堆积时间对矿区土壤径流及泥沙流失的影响
        4.1.1 矿区堆积上径流量随时间的变化
        4.1.2 矿区堆积上累积径流量随时间的变化
        4.1.3 矿区堆积土产流和退水时间
        4.1.4 矿区堆积土径流含沙量随时间的变化
        4.1.5 矿区堆积土产沙率随时间的变化
        4.1.6 矿区堆积土累积产沙量随时间的变化
    4.2 坡度对矿区堆积土径流和泥沙流失特征的影响
        4.2.1 不同坡度下径流量随时间的变化
        4.2.2 不同坡度下累积径流量随时间的变化
        4.2.3 不同坡度下产流时间、退水时间的变化
        4.2.4 不同坡度下含沙量随时间的变化
        4.2.5 不同坡度下产沙率随时间的变化
        4.2.6 不同坡度下累积产沙量随时间的变化
    4.3 冲刷强度对径流及泥沙流失特征的影响
        4.3.1 不同冲刷强度下径流量随时间的变化
        4.3.2 不同冲刷强度下累积径流量随时间的变化
        4.3.3 不同冲刷强度下产流和退水时间的变化
        4.3.4 不同冲刷强度下含沙量随时间的变化
        4.3.5 不同冲刷强度下产沙率随时间的变化
        4.3.6 不同冲刷强度下累积产沙量随时间的变化
    4.4 地表覆盖状况对径流及泥沙流失特征的影响
        4.4.1 不同覆盖度下径流量随时间的变化
        4.4.2 不同覆盖度下累积径流量随时间的变化
        4.4.3 不同覆盖度下地表产流和退水时间的变化
        4.4.4 不同覆盖度下径流含沙量随时间的变化
        4.4.5 不同覆盖度下产沙率随时间的变化
        4.4.6 不同覆盖度下累积产沙量随时间的变化
    4.5 小结
第五章 侵蚀泥沙颗粒特征研究
    5.1 堆积时间对矿区土壤侵蚀泥沙颗粒特征的影响
        5.1.1 冲刷前后表土层的颗粒特性及组成
        5.1.2 堆积土侵蚀泥沙的颗粒特征
        5.1.3 堆积上侵蚀泥沙的颗粒特性及组成随时间的变化
    5.2 坡度对侵蚀泥沙颗粒特征的影响
        5.2.1 不同坡度下冲刷前后表上颗粒特性及组成
        5.2.2 不同坡度下侵蚀泥沙的颗粒特性及组成
        5.2.3 不同坡度下侵蚀泥沙的颗粒特性及组成随时间的变化
    5.3 冲刷强度对侵蚀泥沙颗粒特征的影响
        5.3.1 不同冲刷强度下冲刷前后表土颗粒特性及组成
        5.3.2 不同冲刷强度下侵蚀泥沙的颗粒特性及组成
        5.3.3 不同冲刷强度下侵蚀泥沙的颗粒特性及组成随时间的变化
    5.4 地表覆盖状况对侵蚀泥沙颗粒特征的影响
        5.4.1 不同覆盖度下冲刷前后表土颗粒特性及组成
        5.4.2 不同覆盖度下侵蚀泥沙的颗粒特性及组成
        5.4.3 不同覆盖度下侵蚀泥沙的颗粒特性及组成随时间的变化
    5.5 小结
第六章 矿区堆积土重金属随径流泥沙流失特征研究
    6.1 堆积时间对重金属随径流泥沙流失特征的影响
        6.1.1 矿区堆积土重金属含量随径流时间的变化
        6.1.2 矿区堆积土重金属流失率随径流时间的变化
        6.1.3 矿区堆积土重金属累积流失量随时间的变化
    6.2 坡度对矿区堆积上重金属流失特征的影响
        6.2.1 不同坡度下重金属含量随时间的变化
        6.2.2 不同坡度下重金属流失率随时间的变化
        6.2.3 不同坡度下重金属累积流失量随时间的变化
    6.3 冲刷强度对矿区堆积土重金属流失特征的影响
        6.3.1 不同冲刷强度下重金属含量随时间的变化
        6.3.2 不同冲刷强度下重金属流失率随时间的变化
        6.3.3 不同冲刷强度下重金属累积流失量随时间的变化
    6.4 地表覆盖状况对矿区堆积土重金属流失特征的影响
        6.4.1 不同覆盖度下重金属含量随时间的变化
        6.4.2 不同覆盖度下重金属流失率随时间的变化
        6.4.3 不同覆盖度下重金属累积流失量随时间的变化
    6.5 小结
第七章 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与基质改良
    7.1 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7.1.1 采样点概况
        7.1.2 矿区土壤重金属含量
        7.1.3 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7.2 基质改良
        7.2.1 改良剂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7.2.2 改良剂对土壤重金属形态的影响
        7.2.3 改良剂对土壤生物毒性的影响
    7.3 小结
第八章 矿区重金属耐性植物筛选
    8.1 优势植物根际上壤重金属含量
    8.2 优势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
    8.3 优势植物对重金属的积累特性
    8.4 重金属耐性植物初步筛选
    8.5 大田试验植物生长状况
        8.5.1 试验地植物成活率与保存率
        8.5.2 试验地植物生长状况
    8.6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
    9.1 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
    9.3 建议
参考文献
详细中文摘要
详细英文摘要

四、乌兰木伦矿山荒漠化防治与环境治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四种植物根系剪拉组合力损伤自修复后固土特性[D]. 王成龙.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2]政府工作报告[N]. 斯琴毕力格. 鄂尔多斯日报, 2020
  • [3]政府工作报告[N]. 斯琴毕力格. 鄂尔多斯日报, 2019
  • [4]厚植生态文明优势 推动鄂尔多斯沙产业高质量发展[A]. 解利云,杨润花. 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8
  • [5]鄂尔多斯市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及其策略研究[D]. 王露冰. 内蒙古大学, 2017(06)
  • [6]中国神华神东2亿吨煤炭矿区荒漠化防治模式[A]. 康世勇.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大会“防沙治沙与精准扶贫”边会论文集, 2017
  • [7]陕北平矿与脆弱生态复合区生态恢复与环境质量评价[D]. 付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1)
  • [8]聚乳酸纤维沙袋沙障降解老化性能研究[D]. 原伟杰.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4(10)
  • [9]采煤塌陷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恢复研究[D]. 姚国征.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9)
  • [10]广东大宝山矿区水土流失特征及重金属耐性植物筛选[D]. 陈三雄. 南京林业大学, 2012(12)

标签:;  ;  ;  ;  ;  

乌兰木伦矿山荒漠化治理与环境治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