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第11期字麻串入选

2002年第11期字麻串入选

一、2002年第十一期词语麻辣串选登(论文文献综述)

丰雪[1](2019)在《《新疆日报》“沙枣花”漫画专版研究(1994-2004)》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漫画发展已有百年历史。新疆漫画创作在这期间也得到一定的发展,“沙枣花”漫画专版作为新疆日报一个特色栏目,成为新疆漫画家们展示创作水平的重要平台。漫画版“沙枣花”自1994年创刊至今已有25年的历史,1994年至2004年发表的漫画作品约3200幅,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与艺术价值。它以视觉化的形式记录了新疆在祖国大家庭中的经济、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变化,生动展现民风民情、自然与人文景观等各个方面。漫画版“沙枣花”以区别于其它美术创作的独特构思方法与表现手法展现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同时在公众认识、教育与审美提升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然而,相关新疆漫画研究,尤其是关于“沙枣花”漫画的理论研究十分匮乏,因而,本文以1994年至2004年《新疆日报》“沙枣花”漫画专版创作的漫画艺术为主要研究内容,进行较深入的研究。以期弥补新疆漫画相关理论研究的不足,丰富新疆美术理论研究内容。第一章主要阐述本文选题背景及其研究现状、目的和方法。第二章研究“沙枣花”漫画创刊的历史背景,以及漫画与报刊的密切互动、相辅相成的关系。第三章从《新疆日报》“沙枣花”漫画专版刊载的漫画作品的表现方法与内容两个大类上进行分类研究,重点论述内容研究部分的新闻漫画、世态漫画与旅游。第四章论述“沙枣花”漫画具备的社会功能。第五章结论。

季海洋[2](2017)在《李瑞年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是第一篇以较大篇幅对李瑞年进行全面研究的学术论文,通过搜集的各种有关档案、访谈、以及其他的材料,梳理李瑞年的生平,阐述他所处的时代背景,通过他走过的道路讨论"新派"与"写实主义""之争、"批判印象派"、"学习苏联艺术"、"油画民族化"等一系列中国早期油画发展中所遇到的核心问题,讨论在这些艺术情境下,李瑞年的反应与艺术选择。研究他的艺术特点,旨在把曾经被边缘化的李瑞年,重新编织进他所处的画家群像之中,认真的看待他的艺术在特定时代下应有的艺术价值。李瑞年的艺术受到欧洲学院传统的影响,他的风景画更是独树一帜。他坚持了 "写实主义乃智之美术的原则",极为重视自身的艺术修养和艺术价值,努力探讨"艺术性"与"真实性"的完美结合,并在风景画创作中有意识地追求具有中国观众欣赏习惯的审美情趣与境界。对当时艺术界热烈讨论的"写实主义"和"油画民族化"这些问题,李瑞年都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并付诸于自己的艺术实践。应该说,李瑞年的思考和他的风景画创作达到了他那个时代中国油画的最高水准。

黄蕾[3](2016)在《“接班人”问题与1960年代初的文学—文化想象》文中认为共和国在历经十年建设进入1960年代之时,内部既面临日益加剧的诸如“三大差别”等结构性问题,外部又有“和平演变”的威胁以及与苏联交恶所引发的对“修正主义”的担忧,这诸多因素导致了共和国的缔造者对共产主义事业将由谁来继承的忧虑。年青的一代因此被寄予厚望,他们作为“继承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被期待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以抗衡时代危机并开创出一个全新的世界,而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召唤出这一新主体。从“接班人”问题到“如何培养接班人”,政治问题转化为文化教育问题,由此,“接班人”问题就成为这一时期文艺领域的核心主题:因此本文认为“接班人”问题构成了“1960年代”文学-文化想象的内在视野,这也是本文重新讨论这一时期的切入口,本文意图通过“接班人”问题来观察当时的人们如何思考、表达对时代问题的看法,并进一步讨论时代的话语方式与打造新主体之间的关系,由此揭示出1960年代文学-文化在应对时代命题时所遭遇的困境。具体如下:论文第一章试图从话语变迁的角度呈现出人们对“接班人”问题的认识。此章以《中国青年》“问题讨论”栏目上的读者来信为例,揭示“个人话语”如何作为“小资产阶级的自我”被消解;通过新的政治话语对“问题青年”肖文的批判,呈现出人们对时代危机的认识以及处理危机的方式。第二章则揭示出“接班人”问题的“反修防修”的时代语境。主要通过围绕电影《早春二月》的讨论来呈现“反修防修”的时代话语并进一步揭示出这一话语的困境。这两章都试图讨论,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在话语层面建构、批判“接班人”这一新主体的他者。本文的第三、四章,则通过“就业”这一特定角度来切入“接班人”问题。选择“就业”问题,不仅因为“就业”问题本身能表征1960年代的危机,而且,青年人的“就业”问题也是人们对危机最易感知的领域。这两章所选择的三篇文本,《韩梅梅》《接班人》《年青的一代》,所展示的领域分别是农村、城市、以及更大的空间——由上海-青海所构成的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关联,场域的变化也昭示着“就业”问题的深化;前两个文本分别是专业作家、业余写作爱好者所创作,选择不同时期、名家和业余创作者的作品,也意图形成一个鲜明的对照。第四章意图围绕话剧《年青的一代》的创作从两个层面展开,一是通过创作过程来展现作家的创作初衷如何被时代话语、领导话语所改编,从而作品不得不被一套观念性的话语方式所规定;一是意图在第三章的基础上讨论,当新主体所获得的政治视野只能表现为一套观念性的话语时,没有能被感性化的“新自我”势必使得新主体流于空洞,而这也正体现了打造“接班人”的困境。论文的第五章讨论《红岩》现象,在一个隐喻的意义上,我把小说《红岩》的创作看作是对“接班人问题”的一个总体回应,认为《红岩》对英雄主体的塑造在1960年代的文学创作中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不过,小说《红岩》又是组织化的写作方式的产物,因此本章意图在此基础上以“组织与信仰”为框架,讨论把共产主义事业视为信仰的英雄主体,如何生长出了超越组织的力量——而这也构成了社会主义内部的文化困境。

刘莹[4](2015)在《文学期刊与新世纪文学趋向》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新世纪文学期刊为主要考察对象,将新世纪文学期刊置于新世纪文学场域中,通过对重要的期刊行为、期刊事件和期刊现象的梳理及与之相关的文学形态、文学思潮、文学体制的分析,以达到对新世纪文学整体面貌和走向的把握。进入新世纪后,文学期刊格局逐渐发生重大变动,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综合类文学杂志的兴起;通俗文学期刊的复兴以及青春杂志的遍地开花。而文学期刊审美理想的摇摆,“泛文学”路径的实践,文学期刊的类型化生产,青春作家办刊现象以及文学期刊的跨媒介互动,新世纪文学期刊的新趋向对文学生产和审美风尚形成反制作用,推动了文学审美的泛化、类型文学的盛行、青春文学的崛起。文学生产机制的转变则意味着对新世纪文学期刊的研究必须突破传统文学期刊研究方法,在把握文学本体的基础上,对影响文学期刊多种因素进行综合鉴别和考量。论文分为八个部分。绪论部分简要阐释了文学期刊对于新世纪文学的关键意义,对论文将要涉及的“新世纪文学”这一关键概念的来源、特质以及时间范围进行梳理并予以界定。此外,整理了学术界对此论题的相关研究现状。第一章着重描述新世纪文学期刊的新风貌和新走向。从新时期以来文学期刊的演变、文学期刊生产要素的变动、新世纪文学期刊动向三个方面把握新世纪文学期刊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展示新世纪文学期刊的整体风貌,并以此观察新世纪文学环境、格局、潮流的演变。第二章主要考察文学期刊审美理想的摇摆。新世纪的大部分文学期刊放弃了激进的形式实验,转向对日常生活的记录和描摹,现实主义成为创作主潮。消费市场的沉重压力致使部分文学期刊丧失审美自主性,造成创作的萎缩和重复。与此同时,一些文体意识鲜明的文学期刊定位准确,迅速崛起,促进多种文体发展,平衡了文学创作力量。第三章主要考察文学期刊“泛文学”路径的探索。面对严峻危机,新世纪部分期刊打破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四大板块的限制,通过日记、书信、采访、调查、回忆录等多种文本形式,向综合化文学杂志发展。同时,文化类杂志书、纪实文学、“非虚构写作”的悄然兴起都意味着新世纪文学的转型和新变。文学创作群体随之扩张,文学审美则从精英化转向民间化,单一性转向多元性。第四章主要考察文学期刊和类型文学之间的关系。类型文学的盛行对于文学期刊的内容、定位、格局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传统文学期刊的类型写作倾向愈加明显,通俗文学期刊和青春文学期刊则借此迅速抢占新世纪期刊市场份额。新世纪文学从中汲取创作养分,弥补自身缺陷,却又极易陷入类型化生产的泥沼中。第五章主要考察新世纪青春文学的发展和青春写手办刊现象。以《萌芽》《最小说》两本青春文学刊物为中心,通过对期刊作者群、文学赛事、经营方针等不同内容的分析,探讨了在新的文学生态环境下青春文学期刊的发展方式,它们孕育了青春作家,推动了青春文学创作,改写了传统的文学生产机制,甚至影响了当代文化产业的消费形态、产品构成及衍生途径。第六章主要考察新世纪文学期刊的跨媒介行为。一方面,文学期刊呈现出图像化趋势,注重视觉包装,增加图像类栏目,促进文字和影像艺术的融合。同时,新世纪文学期刊的影视化、动漫化趋势比较突出。另一方面,新世纪文学期刊和网络媒介互动频繁。文学期刊借助新媒体挖掘文学资源、扩大刊物影响。新世纪文学的题材、体裁、风格、传播也由此发生变化。结语部分从三个方面对全文进行归纳和总结,即新世纪文学期刊格局的变动,新世纪文学生产机制的转变,新世纪文学发展趋向。纯文学期刊、通俗文学期刊、青春文学期刊在文学题材、文学类型、文学资源上逐步走向分享和共生。介入文学生产的元素愈来愈多,政治、市场、资本、媒介等多种力量的共同参与致使新世纪文学生产关系愈加复杂,这必将深刻影响新世纪文学的形态和走向。

刘学蔚[5](2014)在《文化旅居者的跨文化关系建构 ——基于在华西方亚文化乐手的调查》文中认为文化旅居者(cultural sojourner)被视为“陌生人”的一种类型,是持有文化交流目的在世界各地游走的国际流动人口群体。他们尝试着将自己的品质和文化带入客居社区,深度参与客居社区的社会文化生活,但他无意去同化他者,也不会轻易被他者同化。他们具有自由的特性,持有不确定的停留方式,不仅拥抱差异,而且生产差异,即使在某个阶段被某种文化影响,也随时有变化的可能性。他们具有共文化倾向,虽然是相互独立的个体,却因共享的文化符号而凝聚起来,在与异文化的交流过程中寻找和他者的共同点,并以此进一步建构与他者的跨文化关系。文化旅居者的跨文化关系建构的研究是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对国际流动人口跨国、跨文化的社会实践的关注,它在传统移民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去探讨来自不同国家、文化、种族和宗教的人群之间的交流与相处方式,因此它不受同化论的牵制,而是强调文化间性,让人们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介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东西,即交流主体如何通过相互之间的理解、协商及合作来共享意义和建构关系。研究者在与西方文化旅居者的四个交往阶段中均产生了不同的问题,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本文结合具体的案例从西方文化旅居者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这三个层面来讨论他们与中国人之间是如何建构跨文化关系的。为了达成上述研究目标,研究者一方面通过参与式观察法进入现场,以局内人的角度去直接观察、感受和记录这些西方文化旅居者和中国人之间的交流过程,另一方面则通过大量的深度访谈进入受访者的内心世界。文化旅居者的文化认知是一个符号的储存和积累的过程,并在其跨文化旅居和交流过程中持续地得到修正、补充和扩展。本论文的第一部分从三个层面来探讨文化旅居者的文化认知与跨文化关系的建构问题,首先是他们对中国的预先认知的设定和刻板印象的纠正,然后谈及了他们和中国人之间的文化距离以及交流过程中难以克服的心理障碍,最后以音乐亚文化场景为例探讨了他们对特定文化领域的认知。知识的储备是跨文化交流的基础,然而仅仅拥有丰富的认知是不足以为跨文化交流打开渠道的,更具主宰地位的是交流者的态度以及他们调整心态的能力。本论文的第二个部分探讨了文化旅居者与跨文化关系建构的情感层面,哪些态度是有利于跨文化关系的建构的,哪些情绪是我们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应该克服或避免的,并着重讨论了文化旅居者的文化移情能力。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认知是基础,态度是导向,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寻找和掌握操作文化工具箱的方法。本论文的最后一个部分探讨了文化旅居者的行为策略与跨文化关系的有效性,为了和中国人有效地建构跨文化关系,他们究竟是如何去行动的,他们如何在交流过程中使用语言和非语言符号,在遇到困难和交流障碍的时候又是如何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的。本论文的结语部分对西方文化旅居者的认知层面、情感层面和行为层面分别做出了总结,对他们如何认识差异、面对差异持有怎样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如何对待差异这三个问题给出了答案,并总结了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在与他者建构跨文化关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熊欣[6](2013)在《跨文化交际理论下的中国菜名英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菜肴名称在跨语言、跨文化交际和对外传播中的英译原则、方法和策略的研究之重要性,随着近些年来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和相关学术机构的高度关注和重视。这种跨语言和文化的交际活动,不仅仅只是涉及语符之间的转换,而且关乎到文化之间的交融。虽然说语言承载着文化,但是,中国餐饮业的海外发展和壮大作为世界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所涵括的菜肴名称英译就不再是纯文学意义上的文本翻译行为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应属于外宣性质意义上的一种对外传播活动,甚或可以说得上是一种完全的对外经济活动,因为菜名的英译质量很大程度上将直接影响到中国餐饮业在海外发展的规模和效益,从而反刍国内相关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这就需要在菜肴名称的英译活动中运用必要的增译和凸显等翻译手法,确保译名能充分体现出菜肴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中国的民族文化是否能够在菜肴名称(尤其是对于那些纯写意型的菜名)英译过程中向译语受众充分传播,成为了衡量众多译名适切与否的一个核心要素。当然,中国菜名英译活动中,无论是从文化层面的考量还是从经济角度的权衡,都必须以语符意义(非语符的表层语义)的切近传递为归依。因此释译方法(解释、说明和补充等译法)的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帮助译语受众更好地获取原语的语义信息和文化信息。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菜肴名称的英译活动不仅承担着语符意义的切近传递和民族文化的最大传播,同时还担当着汉语的世界推广这一重任。音译和零翻译常常被认为是对原语意义和原语文化最本真的传递和传播,它可以完全确保译文的“不失真”或“等值”。在文学作品的对外传播英译中,常常被广泛使用,并已取得了可喜成就,使许多富含中国文化特色的汉语词汇以其最本原的拉丁字母拼音拼写形式进入到了译语(英语)语言,获得了世界的广泛认可和推广。饮食,国计民生也。适切的中国菜肴名称的英译名,可以使译语受众更为贴切地了解到译出语的语言和文化魅力,在不造成理解中产生歧义和不增加译语受众接受困难的前提下,如果能辅以视觉非语言的图示,适当的音译将更加有助于原语语言和文化的世界传播。跨文化交际翻译学强调了译文对译语受众与原文对原语受众所产生的等效性。就菜名的跨文化交际翻译来看,既有其文学性和文化性,也有其知识性和专业性,更有其经济性和传播性,它涉及了翻译学的每一个层面,单纯地使用某一种翻译理论或翻译方法以穷尽该实用翻译领域的方方面面是有失偏颇的。故而,在菜名的英译实践中,将中国菜肴名称按照传统的区分办法分为写实型和写意型(含实意兼顾型)两大类,结合西方菜名的表述形式和突出特点,采取写实性菜名直译,写意型(含实意兼顾型)菜名音译加释译的方法进行英译。某种程度上来说,翻译就是另外一种形式上的创造,对于那些已经约定俗成之菜肴音译名直接沿用,而对于某些中国特色鲜明的菜肴名称,译者应充分发挥译者主体性,采取借用、谐音等手段,勇于创新,从节约的原则和品牌树立的原则出发,创造出易于为广大译语受众所能接受和传播的,如Gobelive(狗不理)、Longkudo(龙虎斗)等菜肴的经典译名。本课题的研究将从以下八个方面对中国菜肴名称的跨文化交际英译中的诸多问题进行探讨,试图找出其中的某些共性,区别其个性,进而使菜名的跨文化交际英译译名达到效度和信度的最佳近似。绪论:主要阐述选题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研究目的及创新之处、文献综述及理论框架第一章: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本章主要讲述中西饮食文化差异产生的背景及差异的表现:饮食观念、社会文化内涵、原料结构和种类、菜肴名称命名特征、菜单设计、烹饪方式和刀工上。第二章: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菜名译名规范——本章内容主要分析菜肴译名研究的现状及问题,提出菜肴名称译名规范的必要性、译名规范的原则、方法与内容,并在本章第四部分专门给出了几个具体菜肴译名的分析。第三章:菜名英译的目的与原则——本章主要就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的原则与方法,分析菜名英译的目的定位及菜名英译的基本原则,并专门探讨了经济原则下的菜名英译。第四章:菜名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适应论——本章首先分析传播与翻译的概念,然后探讨了跨文化交际语境中的菜名英译和跨文化交际适应论下的菜名英译:复合型菜名英译适应、写实型菜名直译适应、写意型菜名音译适应。第五章:菜肴制作的刀工及烹饪方法的英译——首先分析了刀工的英译(含与菜形密切相关的刀工英译和与菜形无关的刀工英译);其次,对中、西烹饪方法词的语义进行了对比及英译探讨(通过探讨火候、刀工与烹饪方法等分析了烹饪方法的英译)。第六章:菜名翻译中的跨文化策略——本章首先对释译、变译、音译、图示及翻译中的取义角度的转换等翻译策略和技巧进行了探讨,提出菜名英译中通过归化和异化的英译手段以达到菜肴译名的信度与效度;同时分别探讨了写意型菜名和纯写实型菜名的相关翻译策略。第七章:菜名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药膳名称英译——本章主要分析了中西食补观念的差异、药膳发展的历史及理论依据和药膳的功效与名称构成,提出了药膳名称英译的原则及方法及药膳译名的结构模式和处理方法。第八章:中国菜肴名称中的修辞特色及英译——主要探讨了暗喻型菜名、借喻型菜名、象征型菜名、典故型菜名和夸张型菜名等的英译问题。结束语部分指出了本研究中某些英译方法的局限,再次提出音译方法在菜肴名称英译中的重要作用,就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对后学提出希冀。

王丽琴[7](2005)在《秩序校园 ——中小学教学秩序的田野考察》文中研究说明“教学秩序”是一个熟悉又陌生的日常概念,课程与教学论的经典范畴中尚缺少这方面的专题研究。本研究选择“教学秩序”为关键词,就是想充分吸收“课堂纪律”、“课堂管理”等方面的已有研究成果,试图运用更广阔的学术视野对影响教学秩序形成与发展的诸因素做深入的梳理,并努力采用更务实的研究方法对教学秩序发生与发展的进程做真实的描摹。 本论文的主体部分由上下两编组成:上编为针对中小学生的教学秩序而进行的田野考察,重点在“拂晓小学”、“霞光中学”等学校展开,描摹了中小学生教学秩序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并对其中的若干问题如“小学阶段教学秩序的总体特征”、“中国特色的‘秩序教育’之路”等进行了讨论与反思。 下编的考察重点是中小学教师的教学管理言行,考察方法除了倚重前文中的“现场考察”外,也把各种中小学教师在网络环境下写作的教学随笔作为考察与分析对象,分别探讨了中小学教师日常教学管理方法、教学管理特色与风格、教学管理角色与效果、教学管理能力等问题,并通过对一个特殊教育机构教学秩序的探访,对普通学校中普遍存在的“差生”教育等问题进行讨论。 除了前言、主体部分之外,论文还提供了8个小学和初中的学生个案,通过这几个典型的秩序教育故事,讨论“个性化”、“人性化”的秩序教育取向问题。

二、2002年第十一期词语麻辣串选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2年第十一期词语麻辣串选登(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日报》“沙枣花”漫画专版研究(1994-200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来源与依据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现状
    1.4 创新之处
    1.5 研究方法
2 《新疆日报》“沙枣花”漫画专版概述
    2.1 《新疆日报》“沙枣花”漫画专版的由来
    2.2 《新疆日报》“沙枣花”漫画与报刊的关系
    2.3 《新疆日报》“沙枣花”漫画专版的性质定位
3 《新疆日报》“沙枣花”漫画分类研究
    3.1 表现方法分类
        3.1.1 黑白漫画
        3.1.2 彩色漫画
    3.2 内容分类
        3.2.1 新闻漫画
        3.2.2 世态漫画
        3.2.3 旅游漫画
4 《新疆日报》“沙枣花”漫画专版的社会功能
    4.1 传播新闻信息,拓宽传播效应
    4.2 反映社会问题,进行舆论监督
    4.3 提高大众对漫画审美认知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李瑞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作为社会人的李瑞年
    1.1 李瑞年的生平
    1.2 李瑞年的社会关系
    1.3 李瑞年的经济状况
    1.4 李瑞年的社会活动
第二章 李瑞年所处的时代
    2.1 大变革的时代
    2.2 西学的引入和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资源
    2.3 时代变迁中的文艺政策
    2.4 作为大变局中知识分子
第三章 李瑞年的艺术道路
    3.1 两大艺术阵营的论争
    3.2 李瑞年的西画启蒙
    3.3 负笈比利时与法国的学艺
    3.4 中国早期写实主义团体的建立
第四章 对学习苏联美术的保留态度
    4.1 回避用"写实主义"一词,提倡具有意识形态性的词语"现实主义"
    4.2 李瑞年和批判"印象派"
    4.3 苏派美术和西欧学派的同与异
    4.4 李瑞年的革命历史题材创作
第五章 李瑞年与油画民族化
    5.1 抗日战争时期提倡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声音
    5.2 50、60年代提出的油画民族化
    5.3 李瑞年与中国传统文化
    5.4 李瑞年油画艺术的民族化尝试:追求意境与中国画之"空灵"
第六章 李瑞年艺术的价值和意义
    6.1 "写实主义"乃"智之美术"的理念
    6.2 李瑞年的素描与教学
    6.3 "真实感"与"艺术性"的结合
    6.4 独树一帜的风景画创作
结论
参考文献
李瑞年年表
后记

(3)“接班人”问题与1960年代初的文学—文化想象(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十七年文学”研究视野下的“1960年代”文学
    二、“接班人”问题与1960年代中国“危机感”的形成
    三、“1960年代”的危机感与文学-文化想象的转化
第一章 “教育”青年:《中国青年》的两次“问题讨论”与“接班人”话语
    第一节 “个人自由”还是“官僚主义”?
    第二节 “问题青年”的理想生活
    第三节 一种激进话语方式的兴盛
    第四节 探索新生活的可能性
第二章 围绕电影《早春二月》的讨论与“反修防修”的时代话语
    第一节 “反修防修”的时代话语与“调整时期”的文艺政策
    第二节 另一种政治性:从小说到电影
    第三节:“反修防修”话语的批判困境
第三章 “毕业之后”:知识青年的“成长”与“出路”
    第一节 《韩梅梅》:教育革命与农村、知识、青年
    第二节 《接班人》:业余写作、教育革命与“时代话语”的限度
第四章 《年青的一代》:“革命接班人”表达的“限制”与“可能”
    第一节 《年青的一代》的诞生:作家话语的改写
    第二节 问题焦点的位移:从“特权”到“日常生活”
    第三节 电影改编:从“揭示问题”到“歌颂革命接班人”
第五章 《红岩》现象:英雄主体的构建与“继续革命”的构想
    第一节 从个人的“个人”到阶级的“个人”
    第二节 组织与信仰
    第三节 歌剧《江姐》:英雄主体的进一步“崇高化”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4)文学期刊与新世纪文学趋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新世纪文学期刊的新风貌和新走向
    第一节 新时期以来文学期刊的演变
        一、20世纪80年代:文学期刊勃兴
        二、20世纪90年代:文学期刊的产业化改革
        三、新世纪以来:文学期刊新变
    第二节 文学期刊生产要素的变动
        一、走向市场:作家心态和代群的裂变
        二、掌握主动:编者角色的强化
        三、趋于中心:读者位置的转移
    第三节 新世纪文学期刊动向
        一、文学期刊经营策略的调整
        二、文学期刊与文学潮流的嬗变
第二章 文学期刊审美理想的摇摆
    第一节 “现实”兴盛与“先锋”式微
        一、现实书写的“全面胜利”
        二、审美困境
    第二节 文体风尚
        一、选刊趣味的倾斜
        二、创作的重复与萎缩——长篇小说的繁荣和短篇小说的衰落
    第三节 文体细分——市场和读者的双重认可
        一、新世纪小小说类文学期刊的繁荣
        二、雅俗共赏的审美追求
第三章 文学期刊“泛文学”路径的探索
    第一节 新世纪纯文学突围
        一、世纪末的生存焦虑——“跨文体写作”
        二、填补市场空白——“大文学”策略的确立
    第二节 “泛文学”路径的探索
        一、《天涯》:一种文学期刊新模式
        二、文化类杂志书的悄然兴起
        三、报告文学的衰落和纪实文学的崛起
        四、成长之中的“非虚构写作”
    第三节 从“泛文学”期刊看新世纪文学的演进
        一、纯文学审美经验的泛化
        二、文学创作力量的多元化
第四章 文学期刊与类型写作的盛行
    第一节 日益消弭的距离——纯文学与类型文学
        一、消费语境中的传统文学和类型文学
        二、《当代》与类型小说
    第二节 文学期刊的精神传播策略
        一、一刊多版的通俗文学期刊
        二、年龄细分的类型优势
    第三节 从文学期刊类型化生产看新世纪文学
        一、丰富整体文学布局
        二、市场主导的文本复制
第五章 青春路线的文化狂欢
    第一节 青春文学刊物的自救之路——以《萌芽》为中心
        一、“新概念作文大赛”——“青春文学”的流水线
        二、产业化经营的初步尝试
    第二节 青春偶像办刊热潮——以《最小说》为中心
        一、以偶像引领市场
        二、打造专属作者群
        三、跨界经营:培育完整的产业链条
    第三节 从青春文学观察新世纪文学动向
        一、作家明星化和读者粉丝化
        二、分化与融合
第六章 媒介互动中的新世纪文学期刊
    第一节 新世纪文学期刊的影像化趋势
        一、文学期刊的视觉形象设计
        二、文学文本的影视化书写
        三、文学文本的动漫化书写
    第二节 网络资源的开辟与整合
        一、传统文学期刊的网络试水
        二、媒介激活——以文学期刊的新媒体平台为中心
    第三节 从文学期刊媒介交融现象看新世纪文学走势
        一、视觉文化语境中的文本美学
        二、孕育文学新兴力量
结语
参考文献

(5)文化旅居者的跨文化关系建构 ——基于在华西方亚文化乐手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文化旅居者与跨文化关系建构的问题
    1.1 与文化旅居者相遇:问题的产生
        1.1.1 陌生
        1.1.2 信任
        1.1.3 平等
        1.1.4 面纱
    1.2 跨文化关系的建构
    1.3 文化旅居者研究的意义
    1.4 “旅居者”研究的思想源流及发展方向
        1.4.1 “陌生人”:心灵的流浪者
        1.4.2 “边缘人”:缺失认同感的混血儿
        1.4.3 “旅居者”:怀有乡愁的异族人
        1.4.4 “文化旅居者”及移民研究的发展方向
    1.5 作为研究对象的文化旅居者
    1.6 研究方法
        1.6.1 参与式观察法
        1.6.2 深度访谈
        1.6.3 多样的资料采集途径及多视角的分析
2 文化旅居者的文化认知与跨文化关系的建构
    2.1 预先认知及刻板印象
        2.1.1 预先认知的设定及东西方权力关系
        2.1.2 刻板印象、偏见及其变化
    2.2 文化距离的建构:IT'S SO CHINESE!
        2.2.1 中国的现代化景观:表层印象
        2.2.2 社会文化生活体验及难以克服的心理障碍
    2.3 对特定文化领域的认知:以音乐亚文化场景为例
        2.3.1 亚文化音乐传播与文化间性
        2.3.2 西方摇滚乐的东方叙事
        2.3.3 西方摇滚乐对中国亚文化场景的影响:以前卫艺术音乐家小河为例
3 文化旅居者与跨文化关系建构的情感层面
    3.1 跨文化敏感度与跨文化关系的建构
        3.1.1 对“跨文化敏感的发展模式”的反思及探讨
        3.1.2 跨文化敏感的弹性限度
        3.1.3 全球化心态:跨文化关系建构的心智框架
    3.2 文化移情能力
        3.2.1 从“同情”(sympathy)到“移情”(empathy)
        3.2.2 文化距离:移情的阻力
        3.2.3 高移情能力的表现
4 文化旅居者的行为策略与跨文化关系的有效性
    4.1 语言、非语言与跨文化理解
        4.1.1 语言与跨文化理解
        4.1.2 非语言与跨文化理解
    4.2 行为技巧:有效跨文化交际的高级层面
        4.2.1 “在场”与“靠近”
        4.2.2 “圈子”和文化身份
        4.2.3 几条重要的交际技巧
5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主要受访者的基本信息
附录二:受访者基本信息问卷
附录三:访谈提纲
附录四:访谈、参与式观察及其它资料目录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6)跨文化交际理论下的中国菜名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选题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
    2 理论框架及文献综述
    3 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4 研究目的及创新之处
1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1.1 饮食文化差异产生的背景
    1.2 饮食文化差异的表现
        1.2.1 饮食观念的差异
        1.2.2 社会文化内涵差异
        1.2.3 原料结构和种类的差异
        1.2.4 菜肴名称命名特征的差异
        1.2.5 烹饪方式和刀工上的差异
        1.2.6 菜单设计的差异
    1.3 小结
2 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菜名译名规范
    2.1 菜肴译名研究的现状及问题
        2.1.1 译名研究的现状
        2.1.2 译名研究中的问题与不足
    2.2 菜名译名现状及译名规范的必要性
        2.2.1 译名使用的无序性
        2.2.2 生硬直译性
        2.2.3 译名中的文化亏损与意象错位
        2.2.4 译名规范的必要性
    2.3 译名规范的原则、方法与内容
        2.3.1 译名规范的原则与方法
        2.3.1.1 音译的原则
        2.3.1.2 音译加释译的方法
        2.3.1.3 沿袭的方法
        2.3.2 规范的内容
        2.3.2.1 特色词的规范
        2.3.2.2 译名中的语词及结构规范
        2.3.2.3 佐料等的规范
    2.4 具体菜肴名称译名分析
    2.5 小结
3 菜名英译的目的与原则
    3.1 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的原则与方法
    3.2 菜名英译的目的定位
    3.3 菜名英译的基本原则
        3.3.1 语义切近原则
        3.3.2 文化传播原则
        3.3.3 经济发展原则
        3.3.4 美学原则
        3.3.5 创新原则
        3.3.6 简洁原则
        3.3.7 品牌树立原则
    3.4 经济原则下的菜名英译
    3.5 小结
4 菜名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适应论
    4.1 传播与翻译
    4.2 跨文化交际语境中的菜名英译
    4.3 跨文化交际适应论下的菜名英译
        4.3.1 写意型菜名音译适应
        4.3.2 写实型菜名直译适应
        4.3.2.1 译名语序适应目标语语法
        4.3.2.2 烹调方法增译
        4.3.3 复合型菜名英译适应
5 菜肴制作的刀工及烹饪方法的英译
    5.1 刀工的英译
        5.1.1 与菜形无关的刀工英译
        5.1.2 与菜形密切相关的刀工英译
    5.2 烹饪方法的英译
        5.2.1 火候、刀工与烹饪方法
        5.2.2 中、西烹饪方法词的语义对比及英译
6 菜名翻译中的跨文化策略
    6.1 释译
        6.1.1 释译的内容
        6.1.2 释译的结构
    6.2 变译
    6.3 音译
        6.3.1 音译理论及音译产生的背景
        6.3.2 音译的定义及作用
        6.3.3 音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6.3.4 音译中存在的问题
    6.4 归化与异化 VS 信度与效度
        6.4.1 翻译生态学下的“信”与“效”
        6.4.2 菜肴译名的“忠实”与“有效”
        6.4.3 归化与异化的基本定义及特征
        6.4.4 菜名英译中归化与异化的应用及问题
        6.4.5 归化和异化在菜名英译中的辩证统一
    6.5 写意型菜名的翻译策略
        6.5.1 文化禁忌的处理
        6.5.2 典故的处理
        6.5.3 历史文化信息的处理
        6.5.4 共通文化的处理
        6.5.5 比喻型菜名的处理
    6.6 取义角度的转换
    6.7 图示的策略
    6.8 纯写实型菜名的英译
7 菜名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药膳名称英译
    7.1 中西食补观念的差异
    7.2 药膳发展的历史及理论依据
    7.3 药膳的功效与名称构成
    7.4 药膳名称英译的原则及方法
        7.4.1 译名的简约性
        7.4.2 译名的有效性
        7.4.3 植物药材的“野生性”处理
        7.4.4 动物药材的“圈养性”处理
        7.4.5 忌讳词的处理
    7.5 药膳译名的结构模式及处理方法
    小结
8 中国菜肴名称中的修辞特色及英译
    8.1 暗喻型菜名的英译
    8.2 借喻型菜名的英译
    8.3 象征型菜名的英译
    8.4 夸张型菜名的英译
    8.5 典故型菜名的英译
结束语
参考文献

(7)秩序校园 ——中小学教学秩序的田野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一、选题缘由:一个从“私己”走向“连通”的问题
    二、主题词解: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概念
    三、相关研究:一片“贫瘠”而又丰饶的研究土壤
    四、研究方法:一道“流行”而又寂寞的研究旅程
上编 学“秩序”的那群孩子——中小学教学秩序的发生与发展研究
    第一章 课堂内外的秩序图景——小学新生教学秩序的主要表现形态
        一、“向40分钟要质量”:一年级的课堂并不轻松
        二、“先作业,再革命”:一年级的作业是道坎
        三、“美好的时光总是特别短暂”:课间十分钟印象记
        四、考场初体验:站在考选起跑线上
        五、“特殊与例外”:校园生活的另一番景象
        讨论:告别“幼儿”,走向“学生”——小学生“秩序感”的基本特征及其反思
    第二章 看得见的进步——小学新生“入序”过程的主要阶段、特征及机制
        一、“渐入佳境”:新生“入序”的各个阶段及具体特征
        二、秩序的背后:新生“入序”具象后的机制
        讨论:秩序的代价——“入序”的副作用及其反思
    第三章 “你看看这些孩子!”——小学新生主要“失序”行为及成因
        一、课堂“失序”行为及相应的管理策略
        二、课外“失序”行为扫描:
        三、“不能全怪孩子”——影响新生教学秩序的主要因素
        讨论:“有序”的理由与“无序”的价值——以“举手”和“插嘴”为例
    第四章 我们不再是新生——小学生教学秩序的后续考察
        一、“小不点”长大了:跟踪二(1)班
        二、高年级的哥哥姐姐们——探访五(1)班
        讨论:“小学”不小——小学阶段教学秩序的总体特征与反思
    第五章 走进中学——中学生教学秩序一瞥
        一、城市的边缘——一所转制初中新生班主任工作田野考察
        二、回望高中那三年——关于高中教学秩序的间接研究
        讨论:长大到底意味着什么?——中国特色的“秩序教育”之路及其反思
下编 秩序是怎样制成的?——中小学教师教学管理言行研究
    第六章 “我们有办法”——中小学教师日常教学管理方法与策略扫描
        一、“一二三、坐端正”:中小学教师眼中的“组织教学”
        二、苦口婆心:中小学教师的“说功”小议
        三、赏罚分明:中小学教师眼中的赏识与惩戒
        四、见贤思齐:榜样与偶像在“制序”过程中的作用
        五、教室里的“孟母三迁”:班级座位的编排
        讨论:明天这些办法是否依然有效?——教师教学管理方法的局限性分析
    第七章 “办法差异的背后”——不同年级教师的教学管理特色与风格
        一、“火眼金睛”:小学教师的课堂监控与反馈能力印象
        二、“课堂骗术”:小学低年级教师的教学管理技艺
        三、“个人魅力”:高年级段教师教学管理特色
        四、“走进心灵”:中学教师教学管理的信念及其反思
        五、“顺其自然”还是“放任自流”:大学教师教学管理观一瞥
        讨论:“我不喜欢这样”——中小学教师“制序”风格的三维模型
    第八章 “县官不如现管”——不同岗位教学管理角色与效果
        一、大权在握、不堪负重:班主任的角色与作用反思
        二、“三足鼎立,三分天下”: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科课堂印象
        三、“我有我的美”:各种副科的课程魅力浅谈
        四、“我也是老师”:校长、主任们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
        五、红领巾的N种用途:少先队组织在小学教学秩序形成中的地位与价值
        六、“成长驿站”哪天开门:心理辅导员走进中小学
        讨论:我们都是教学的管理者——教师的管理者角色刍议
    第九章 从“新手”到“专家”——不同专业化发展阶段教师教学管理能力概览
        一、新手上路,请多关照:新手时期教师教学管理状况及其困惑
        二、“我们那时候”:老中青年教师教学管理理念的比较
        三、“骨干、骨干,骨头榨干”:走近“骨干教师”的教学管理世界
        四、名、特教师教给我们什么?:特级教师课堂的“特级管理”一瞥
        讨论:教师是天生的管理者吗?——教师教学管理能力形成过程初探
    第十章 特殊的学校、特殊的秩序——“行走学校”探访记
        一、慕名而来:媒体对“行走学校”的关注
        二、目击“训练”:初识“择差教育”
        三、各抒己见:普通学校老师们的讨论
        四、与“差生”零距离:短暂而诚恳的观察与交流
        五、“仓皇”而去:离开“行走学校”后的情感历程
        讨论:“差生”需要什么样的教学秩序?——兼议中小学教师的“惩戒权”及与“体罚”的界限
个案
    一、“我一分钟都坐不住,怎么办?”——小亮的故事
    二、快乐的小麻雀——小倩的故事
    三、“一二三,不坐端正”——小舟的故事
    四、“不知道”也会告状了——小静的故事
    五、徘徊于边缘的女孩——关于小丹的通信
    六、不能忽视孩子心灵深处的温泉——小杰印象
    七、爱哭的女孩——初一女生小莹的故事
    八、我们班的“笑神经”——小骏的故事
附录
参考文献
代后记:怎样爱你最合适?

四、2002年第十一期词语麻辣串选登(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日报》“沙枣花”漫画专版研究(1994-2004)[D]. 丰雪. 新疆艺术学院, 2019(09)
  • [2]李瑞年研究[D]. 季海洋. 中央美术学院, 2017(08)
  • [3]“接班人”问题与1960年代初的文学—文化想象[D]. 黄蕾.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8)
  • [4]文学期刊与新世纪文学趋向[D]. 刘莹. 南京大学, 2015(01)
  • [5]文化旅居者的跨文化关系建构 ——基于在华西方亚文化乐手的调查[D]. 刘学蔚. 武汉大学, 2014(06)
  • [6]跨文化交际理论下的中国菜名英译研究[D]. 熊欣.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3(04)
  • [7]秩序校园 ——中小学教学秩序的田野考察[D]. 王丽琴. 南京师范大学, 2005(03)

标签:;  ;  ;  ;  ;  

2002年第11期字麻串入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