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锡林浩特市东山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于鹏飞[1](2021)在《半干旱内陆河生态安全评估研究 ——以锡林河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锡林河作为我国内蒙古高原典型的半干旱内陆河以及北方脆弱地区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流域内多个支流干涸,考核断面水质超标现象严重,水生态环境等也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对流域内农牧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干扰。针对上述情况,本研究建立锡林河流域生态安全体系,评估了生态安全水平,识别了影响生态安全水平的关键因子,并对水质变化特征和入河污染负荷量进行了进一步分析,提出了污染负荷减排方案。1、评估锡林河流域生态安全水平以锡林河流域为例,采用DPSIR概念模型,并将锡林河流域的生态安全分为生态环境压力、生态系统健康、生态服务功能、调控管理四个专项指标,通过计算相关指标的权重,确定相应指标的分值,得到锡林河流域生态安全得分。锡林河流域生态安全指数(ESI)为74.62,流域生态安全状况为较安全,在四个专项指标中,锡林河流域生态环境压力评估等级为“二级”,属于较轻程度;锡林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等级为“二级”,属于亚健康水平;锡林河流域生态服务功能评估等级为“二级”,属于高功能水平;锡林河流域调控管理评估等级为“一级”,属于高水平程度。2、分析锡林河流域水质时空的变迁特征锡林河水质春秋两季较好,夏季相对较差,影响夏季水质的主要因子为CODMn、COD和BOD5;锡林河中游河段水质优于上游和下游。上游和中游河段水质超标主要由于畜禽养殖和农村生活带来的面源污染;下游河段水质超标的主要原因为污水厂尾水中的氮磷浓度较高。3、估算国控断面水质达标情景下的污染负荷削减量结合锡林河流域生态安全评估结果,对锡林河国控断面水质达标下的污染负荷削减量进行估算。估算以流域统筹为基础,水陆耦合为导向、水质达标为目标,建立了行政区-流域控制单元-研究河段的耦合关系,通过实际监测点位与流域控制单元确定了河段的划分在面源污染负荷排放量方面。结果表明:畜禽养殖排放量占最大比重,其次是农村生活污染和化肥流失;各项污染物指标中,COD的排放量占最大比例,总氮次之。从时间上看,7月入河削减量大于4月,从行政区上看;白音锡勒牧场入河削减量最大。
邵亚琴[2](2020)在《基于多源动态监测数据的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扰动与修复评价研究》文中指出草原区煤电基地开发在满足我国能源战略需求的同时,给区域生态环境系统带来了巨大冲击,引发众多生态问题,如土地损毁、地下水位下降、大气污染等,生态扰动表现方式和演变机制各不相同,累积效应显着,严重影响区域能源保障和生态屏障作用的发挥,实现煤电基地生态环境实时监测和合理评价,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补偿监管提供依据,能够有效促进煤电基地生态文明建设。本文依托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东部草原区大型煤电基地生态修复与综合整治技术及示范》(2016YFC0501109),针对我国绿色开发能源战略的需求,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紧扣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的特点,选择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胜利煤电基地为典型研究区域,基于多源空间动态监测技术,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对该区域生态环境时空状况进行了扰动规律分析与监测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基于戴明环与生命周期理论构建煤电基地CE-PDST生态环境系统循环驱动机制。研究归纳了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的特点,分析了煤电基地煤矿、火电厂及煤炭城市三大扰动源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时空演变趋势,分阶段讨论了煤电基地时空发展的特点,揭示了煤电基地生态系统的周期性发展规律。针对煤电基地生命周期各阶段扰动源发展状态及对生态环境的扰动特征,构建了煤电基地CE-PDST生态系统循环驱动机制,分别从扰动源子循环和生态环境单元子循环两个角度进行了生态环境系统演化分析。(2)搭建多源异构数据“获取-处理-融合-分析”技术框架和体系。基于空间信息技术获取的空间数据及统计数据和调查数据等,提出了基于邻域信息约束的中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后处理方法、多源多尺度DEM融合方法和“暗像元法”与“深蓝算法”相结合的气溶胶厚度反演等方法,通过影像参数反演、数据融合、统计分析、空间数据挖掘与空间分析等技术手段,为在不同时空尺度下分析草原区煤电基地内土地环境、水环境和大气环境参数的扰动规律和变化特征以及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3)实现煤电基地尺度下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土壤侵蚀和大气环境的时空动态变化分析及扰动源识别。针对胜利煤电基地的特点构建土地利用分类体系,通过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和煤电开发驱动指数进行煤电开发土地利用类型转移驱动力分析;综合运用GIS空间相关性分析方法,分别从全局演变和局部效应进行植被覆盖时空变化检测;针对煤电基地土壤侵蚀的特点,建立土壤侵蚀风-水复合模型sA并实现总模数的估算,利用经验模型验证了其适用性;通过遥感反演获取了研究区域内SO2、NO2的柱状浓度和气溶胶厚度AOD,并利用地面观测站数据验证了其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煤电基地开发是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的主要驱动力,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大气污染均以露天矿区、电厂区及锡林浩特市城区为扰动热点,随着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扰动程度逐渐加强。(4)在典型扰动源-露天矿尺度下进行生态环境扰动规律及生态修复效益分析。根据露天矿土地单元扰动机理,归纳了7种土地利用类型转移方式,建立了扰动重心加权模型,通过不同阶段加权重心的转移距离和转移方向,验证了CE-PDST驱动规律。针对露天矿首采区已经形成的四种扰动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方式,研究其在转移过程中植被指数的时空演变规律,通过建立排土场NDVI与地形因子、气象因子和人为修复因子之间的驱动关系,提出了提高排土场土地复垦效益的有效建议。利用多孔监测井的多期监测数据分析了胜利一号露天矿开采过程中潜水位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回归趋势分析确定了露天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半径和静水位,为确定受地下水位下降影响的居民搬迁范围和研究基于影响半径分析地下水位变化对地表植被变化的影响规律提供了依据。(5)通过生态效益响应因子识别,参考《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2015》,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各项指标的权重,构建了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体系(MEICE),从煤电基地尺度、功能区单元和最适宜格网单元等多时空尺度,综合评价和分析了研究区域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的生态环境状况,探寻区域生态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表明,2000-2015年,研究区域生态环境整体处于良好状态;2005-2015年,煤电基地开发规模迅速扩大,恶化趋势明显,形成以露天矿区及电厂区、市区和居民点中心的阶梯状缓冲区,印证了露天矿开采及电厂开发、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扰动的累积效应;2010-2015年,露天矿区排土场复垦、电厂控排、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及省道S307沿线绿化有效改善了局部生态环境状况,体现了生态修复与监管对生态环境恢复的重要性。针对本文探索的胜利煤电基地生态扰动规律及生态环境评价结果,基于GMR模型对研究区域2020年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模拟,提出了草原区煤电基地开发弹性调控与生态环境修复管理对策,搭建了基于大数据平台的草原区煤电基地“监测-评价-管理”三位一体的多源动态监测平台基本架构,并提出了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修复CE-PDST-“5W+2H+E”循环管理模式,为煤电基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论文有图91幅,表65个,参考文献221篇。
王涛[3](2020)在《浑善达克沙区土地沙漠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文中指出土地沙漠化是现今人类面临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本文以我国浑善达克沙区为研究区,基于土壤、气象、植被、高程、土地利用、净初级生产力等数据,利用遥感和GIS技术,量化了2000-2015年浑善达克沙区的土地沙漠化时空格局,揭示了土地沙漠化过程中的生态环境效应,并对浑善达克沙区土地沙漠化管理进行了区划,针对不同区域提出差异化的管理对策。研究能够为区域土地沙漠化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5年,浑善达克沙区土地沙漠化总体呈逆转趋势。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来看,有林地、灌木林面积分别增加1937.24 km2和675.78 km2,沙地面积减少1141.32 km2;约21.46%的沙地转换为低覆盖度和中覆盖度草地。从沙漠化程度来看,中度和重度沙漠化土地面积分别减少了6202.19 km2和4820.58 km2。区域土地沙漠化逆转过程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2)土地沙漠化过程中,生态环境指标也呈现出空间异质性和显着的变化趋势。区域土壤保持服务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2000-2015年,区域平均土壤保持服务呈上升趋势,增加了近3倍,其中多伦县增加比例最大。净初级生产力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格局,15年间随时间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格局。多伦县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增加最多,克什克腾旗净初级生产力增加最多。2000年以来,区域沙尘天气总日数显着下降。(3)基于浑善达克沙区土地沙漠化和生态环境指标的时空格局,将区域划分为沙地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和农田生态区3个类型区和6个亚区。建议浑善达克沙区采用差异化的管理对策,沙地和草地应根据退化程度采用重点治理、平衡利用或轻度利用措施;同时,应注重“双评价”,科学量化土地承载力,确定合理开发利用程度,以实现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薛頔[4](2020)在《浑善达克沙地植物生长适宜性精准空间分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浑善达克沙地是内蒙古主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也是京津重要的生态屏障,因其生态脆弱、植被退化,政府部门力图快速恢复植被。面对这一需求,针对不同位置的不同生境及其群落演替阶段精准筛选出适宜生长的植物,对该区域人工植被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依据空间信息科学原理和地统计学方法,将样方调查数据和30m生态环境因子空间分布数据相结合,采用TWINSPAN模型划分该区域植物群落类型,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筛选与沙地植物适宜性相关的生态环境因子;通过最大熵模型模拟各类灌草群落生长适宜性分布;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结合的加权评价模型得到各乔木生长适宜性分布;通过GIS空间分析刻画出各地块适宜恢复的植物种和顶级演替植物群落空间分布格局。具体结论如下:1.将浑善达克沙地植物划分为8类群落,其中自然群落为分布于流动沙地的沙米、猪毛菜先锋群落,半流动沙地的披碱草、刺蓬等多年生草本群落,半固定沙地的以苔草、沙蒿等为建群种的灌草群落,固定沙地的以糙隐子草、羊草、沙蒿等为优势种的典型草原群落以及河泛地的芨芨草、地榆等群落;人工恢复的半固定沙地杨柴、黄柳等群落,固定沙地的飞播沙柳、柠条等群落,以及主要分布于沙地东部山地的樟子松、杨树人工林等。通过群落划分为不同演替阶段人工恢复植被精准提供适宜植物。2.以包含数据信息最大化且冗余最少为原则,筛选出影响该区域植物生长适宜性的生态环境因子为土壤p H(KCl)、土壤粘土含量、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年均降水量、积温、无霜期、大气干燥度、日照时数、年蒸发量、风速、大气气压、相对湿度、坡度、坡向、高程此15个因子。通过筛选为模拟植物生长适宜性分布提供生态环境因子。3.依据当前阶段生态环境条件的空间分布状况,苏尼特右旗及苏尼特左旗北部流动沙地海拔890~1305m、坡度15°以下区域适宜扦插黄柳,海拔978~1305m、坡度15°以下区域适宜设立沙米沙障,半流动沙地海拔890~1580m、坡度15°以下区域适宜栽种雾冰藜、猪毛蒿;正镶白旗、正蓝旗及锡林浩特市北部半固定沙地迎风坡适宜栽种小叶锦鸡儿、冷蒿、沙柳等,背风坡海拔1060~1485m、坡度18°以下区域适宜栽植柠条、杨柴、沙打旺等,丘间沟谷洼地汇水地段适宜种植金莲花、地榆;正蓝旗东南部、克什克腾旗以及多伦县山地阴坡、半阴坡海拔1196~1818m、坡度25°以下区域适宜种植新疆杨、河北杨,阳坡、半阳坡海拔1196~1760m、坡度25°以下区域适宜种植樟子松。4.遵循沙地群落演替规律,结合沙地产业建设,筛选各类生境不同演替阶段植被恢复适宜植物种。流动沙地种植黄柳、沙米;演替2a后进入一、二年生草本群落阶段,西部荒漠草原半流动沙地海拔890~1580m、坡度15°以下区域种植雾冰藜、猪毛蒿等,中部典型草原和东部草甸草原半流动沙地种植冰草、披碱草等乡土牧草封育保护;演替4a后到达多年生根基禾草群落阶段,半固定沙地适宜栽种小叶锦鸡儿、柠条、沙柳等灌木固定沙地;演替10a后荒漠草原以针茅属为主的多年生丛生禾草群落为演替顶级群落,典型草原和草甸草原于固定沙地阳坡、半阳坡海拔1100~1980m、坡度40°以下区域栽植小叶锦鸡儿、沙蒿,阴坡、半阴坡栽植柠条、杨柴等,东北部及东南部山地阴坡、半阴坡种植新疆杨、河北杨,阳坡、半阳坡种植樟子松;演替15a后典型草原和草甸草原将以乔灌草混生的沙地榆疏林为演替顶级群落。
薛浩[5](2020)在《内蒙古草原区河流碳逸出与碳输移的时空变化研究 ——以锡林河为例》文中提出内陆河连接陆地生物圈、岩石圈以及大气圈三大碳库,其碳循环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锡林河及其流域作为研究区,根据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沼泽、沙地、养殖区、草地、水库、景观湖和工厂)划分布设18个样点,在2018年4月、6月、8月、10月和2019年4月、6月进行野外采样,分析环境因子、碳分压(pCO2、pCH4)、碳通量(FCO2、FCH4)以及碳输移的时空变化特征,开展环境因子与碳逸出、碳浓度的相关性分析,阐明环境因子对碳逸出与碳输移的影响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锡林河CO2分压(pCO2)和通量(FCO2)变化呈现8月和6月高于4月和10月的趋势,河流水体CO2的时间差异性源于气温、径流量、降雨量、流速的共同影响。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影响下,p CO2和FCO2值均呈现:沙地>沼泽>养殖区>工厂>草地>水库>景观湖,陆源CO2输入、地下水补给以及人类活动影响造成河流水体CO2浓度变化,锡林河表现为CO2的“源”。CH4分压(pCH4)和通量(FCH4)变化呈现10月和6月较高,4月和8月较低,其时间差异性主要源于气温、溶解氧浓度、径流量的影响。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影响下,pCH4值和FCH4值呈现:养殖区>工厂>沼泽>沙地>草地>水库,CH4的空间差异性受水温、陆源有机质和微生物活动的共同影响。但在水库区域FCH4值为负值,表现为CH4的“汇”,原因在于CH4在水体内被氧化,导致水体CH4不饱和。综合而言,锡林河流域草地、水库和景观湖的碳逸出量占全流域水体逸出量的77.84%,其余土地利用类型影响下的碳逸出仅占22.16%,外源输入物质的差异是影响碳逸出量的主要原因。2.锡林河溶解无机碳(DIC)浓度和颗粒无机碳(PIC)浓度呈现:10月和6月高于8月和4月,水体中总无机碳(TIC)浓度变化的时间差异性主要源于径流影响。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影响下,DIC浓度呈现:工厂>水库>景观湖>草地>沙地>养殖区>沼泽;PIC浓度呈现:养殖区>沼泽>工厂>草地>水库>沼泽=沙地;无机碳主要来源于地下水补给、化学风化和物理侵蚀,城市建设、水利建设等人类活动也产生一定影响。溶解有机碳(DOC)浓度和颗粒有机碳(POC)浓度均为4月最高,总有机碳(TOC)浓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同时还受到径流、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影响。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影响下,DOC浓度呈现:景观湖>水库>工厂>草地>养殖区>沼泽>沙地,POC浓度呈现:沙地>沼泽>养殖区>工厂>草地>水库>景观湖,河流有机碳以陆源有机质输入为主,同时人类活动对其有一定影响。TOC/TIC呈现沼泽>养殖>景观湖>草地>水库>沙地的变化趋势,在所有土地利用类型影响下该比值均小于1,表明锡林河流域河流碳以无机碳为主,外源碳输入及生物化学反应的差异是导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TOC/TIC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3.在河流碳输移过程中,碳以不同的形式进行输送。锡林河DIC浓度和DOC浓度从上游到下游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陆源可溶性碳在河流侵蚀过程中被不断溶解带入河道,导致溶解碳浓度随着河流迁移逐渐增大,同时不同程度的人类活动对河流溶解碳的输移也产生一定影响;PIC浓度和POC浓度从上游到下游呈现波动型变化,颗粒碳随河流流动不断沉降于河流底部,加之河岸带受到不同程度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陆地土壤的颗粒碳被带入河流,造成河流碳输移过程中颗粒碳浓度不断变化。4.河流碳逸出及碳浓度影响机制研究表明,碳逸出主要受pH和DO影响,溶解碳浓度(DIC和DOC)主要受pH、Sal、EC、TDS、Alk和Vw影响,水化学参数通过影响水体内的生物化学进程来控制河流碳浓度。河流碳浓度与CO2、CH4紧密相关,相关性分析表明,碳浓度的增加会促进CO2、CH4的产生,而二者过度饱和则会造成水环境改变,继而通过一系列生物化学作用反作用于碳浓度。
廖梓龙[6](2020)在《基于过程模拟的内蒙古高原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模型及应用》文中认为内蒙古高原是中国仅次于青藏高原的第二大高原,这一区域草原、沙漠、森林、煤矿等共存,既是京津冀和华北地区天然的生态屏障,也是国家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和能源工业基地。面对水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等严峻形势,内蒙古高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日益严峻的竞争性用水矛盾,迫切需要寻求一个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的折衷平衡点,开展“基于过程模拟的内蒙古高原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模型及应用”研究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本次着重聚焦内蒙古高原“植被生态系统对水循环过程如何响应,怎么确定地下水生态水位临界阈值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安全阈值;气候干暖化和强人类活动影响下维系何种水循环及其伴生的生态演变情势,怎么实施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以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两大关键科学问题,系统识别内蒙古高原生态水文过程演变机制,解析和提出内蒙古高原生态水文演变的“自然-社会”二元驱动模式;解构内蒙古高原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理论框架与调控机制,构建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拟模型和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模型,提出一种基于过程耦合模拟的多维协同调控迭代算法;最后,选择内蒙古高原--锡林河流域开展应用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1)鉴于内蒙古高原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和生态脆弱等特点,从“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角度和植被生态需水入手,系统解析内蒙古高原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机制,提出基于过程耦合模拟的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模式。(2)针对内蒙古高原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强烈互斥性,根据生态保护目标,探讨和研究确定河道生态流量、尾闾湖生态需水量和不同地下水依赖分区及其植被生态需水量,给出面向草原生态保护的地下水可开采量及地下水开发利用模式。(3)选择内蒙古高原--锡林河流域开展应用研究,得到以下结论:①锡林河属于典型的季节性河流,受春季融雪影响,春汛径流要大于夏秋汛期径流;锡林河流域1953-2017年降水量在年尺度下呈下降趋势,但降幅不显着;借助于降水-径流累积双曲线拐点将径流划分为:天然基准期、受气候主导的变化期Ⅰ、受人类影响主导的变化期Ⅱ和受气候-人类双重影响的变化期Ⅲ。其中,变化期Ⅲ径流量减小幅度最大、达到45.79%,降水量减少幅度为21.03%,潜在蒸发量有所上升、增幅6.15%;而变化期Ⅰ、变化期Ⅱ径流量、降水量和潜在蒸发量都呈现小幅下降态势。②构建基于GSFLOW的锡林河流域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拟模型,多目标率定的日径流NSE达到0.81,RMSE为0.21m3/s,PBIAS为-1.8%,验证期与率定期结果表明,模拟结果整体较优。③模型率定期2008-2012年,锡林河流域地下水总补给量为13028万m3/a,总排泄量为12869万m3/a,总补排差为159万m3/a;模型验证期2013-2017年,锡林河流域地下水总补给量为11698万m3/a,总排泄量为11578万m3/a,总补排差为120万m3/a。总之,地下水总体上处于准均衡状态。④基准年锡林河流域多年平均需水总量为8216万m3,供水总量为7051万m3,缺水量为1165万m3,缺水率为14.18%;P=50%需水总量为8152万m3,供水总量为7013万m3,缺水量为1139万m3,缺水率为13.97%;P=75%需水总量为8384万m3,供水总量为7132万m3,缺水量为1252万m3,缺水率为14.93%;P=95%需水总量为8729万m3,供水总量为7245万m3,缺水量为1484万m3,缺水率为17.00%。由此可看出,当前的发展模式是不健康的,是以局部超采地下水和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⑤根据不同方案有序度对比结果,选择方案4(高速发展+强化节水)为近期水平年(2025年)推荐方案:锡林河流域多年平均需水总量为10188万m3,供水总量为9733万m3,缺水量为455万m3,缺水率为4.47%;P=50%需水总量为10068万m3,供水总量为9657万m3,缺水量为411万m3,缺水率为4.08%;P=75%需水总量为10454万m3,供水总量为9919万m3,缺水量为535万m3,缺水率为5.12%;P=95%需水总量为10912万m3,供水总量为10182万m3,缺水量为730万m3,缺水率为6.69%。选择方案6(适度发展+强化节水)为远期水平年(2030年)推荐方案:锡林河流域多年平均需水总量为10819万m3,供水总量为10736万m3,缺水量为83万m3,缺水率为0.77%;P=50%需水总量为10655万m3,供水总量为10587万m3,缺水量为68万m3,缺水率为0.64%;P=75%需水总量为10930万m3,供水总量为10599万m3,缺水量为331万m3,缺水率为3.03%;P=95%需水总量为11273万m3,供水总量为10530万m3,缺水量为743万m3,缺水率为6.59%。总之,通过推广实施基于过程耦合模拟的内蒙古高原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模式,可有效扭转或缓解内蒙古高原长期以来水资源配置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有力支撑和保障当地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并极大地促进人水和谐的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武洁[7](2019)在《浑善达克沙地沙漠化时空格局及驱动力研究》文中认为沙漠化是当前国内外十分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对人类生存产生危机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浑善达克沙地地处中国北方沙漠化地区中部,是我国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典型的草原沙漠化地区,该沙地沙漠化状况不仅破坏当地生态环境,阻碍经济发展,对首都在内的京津冀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也有很大影响,因此,利用遥感技术在资源环境监测上的应用,在时间和空间上精准研判沙漠化变化过程及主要成因,对促进浑善达克沙地沙漠化的治理,恢复当地生态环境,保障生态脆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恢复首都生态屏障功能有重要价值。该文以浑善达克沙地为研究区,利用1986、1990、1995、2000、2004、2007、2011、2016年共8期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以归一化植被指数为参数指标构建沙漠化指数,通过指数分级、Theil-Sen趋势度分析、Mann-Kendall显着性检验方法分析近30年浑善达克沙地沙漠化的时空分布、演化、趋势特征,并以1986-2016年的年平均气温、年降雨量为主要的气象影响因素指标,通过线性回归克里金插值方法获得沙地历年平均气温和降雨量的空间分布数据,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方法在时空尺度上分析气象因子对于沙漠化演变规律驱动作用的时空差异性,并以1986-2016年浑善达克沙地所在旗县的人口、国民生产总值、耕地面积及牲畜数量为人类活动因素影响指标,探究人类活动对于浑善达克沙漠化演变规律的驱动机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在空间分布上,浑善达克沙地东西分布差异明显,沙漠化由西向东程度减轻,这种分布格局在时间上较为稳定,各旗县中沙漠化程度最严重的区域位于沙地最西部的苏尼特右旗,最轻的区域位于沙地最东部的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2)近30年浑善达克沙地沙漠化的演化经历了五个时期,1986-1990年重度沙漠化和极重度沙漠化面积减少,沙地整体处于恢复期;1990-2000年沙漠化开始从西向东扩张,重度沙漠化和极重度沙漠化增加,沙地处于沙漠化发展期;2000-2004年整体沙漠化程度减轻,未沙漠化、轻度沙漠化增加,沙地处于沙漠化逆转期;2004-2007年,高等级沙漠化面积快速增加,重度沙漠化和极重度沙漠化增加面积达到了总面积的26.13%和36.29%,沙漠化处于急剧发展期;2007-2016年沙漠化程度减轻,重度沙漠化和极重度沙漠化降低,沙地处于沙漠化逆转期。(3)浑善达克沙地沙漠化变化趋势以非显着趋势为主,其面积达到了沙地整体面积的0.73;显着性水平P<0.05的显着变化趋势中上升趋势类型占沙地面积的0.2,其中中北部边界阿巴嘎旗和苏尼特左旗交界处是上升趋势最明显的区域,下降趋势类型占沙地面积的0.07,主要分布于沙地西部苏尼特右旗(4)从时间上来说,近30年浑善达克沙地沙漠化的演化过程中,人类活动是推动沙漠演化的最主要原因,其中牲畜数量是影响沙漠化最重要的人类活动因素;气象变化与沙漠化演化的相关关系较为微弱,是推动沙漠化的次要原因,且降雨量对于沙漠化的驱动作用强于气温。(5)从空间分布上来说,根据气象对沙漠化的影响作用等级及气象作用与人类活动在浑善达克沙地沙漠化过程中的相对影响,将沙地划分为气象因素一、二、三级影响作用区域,发现近30年浑善达克沙地,19.14%的区域是气象驱动作用的一级影响区,气象和人类活动对于沙漠化的驱动贡献率难以衡量,气象的影响强于其它区域,主要分布在沙地北部的苏尼特左旗和阿巴嘎旗相接的区域;73.85%的区域是气象驱动作用的二级影响区,气象对于沙漠化的影响较弱,人类活动因素是沙漠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在空间分布均匀;7.01%是三级影响区,气象的影响因素是最弱的,人类活动对于沙漠化的影响覆盖了气象的影响作用,是沙漠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主要分布在沙地西部的苏尼特右旗。
韩鹏[8](2019)在《基于牧户的草地退化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研究 ——以锡林浩特市为例》文中提出我国是世界草地资源大国,草地生态系统在我国生态安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由于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大面积草地发生了退化,严重影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北方生态屏障构筑。锡林浩特市位于锡林郭勒盟中部,地处欧亚草原东端的典型区域,近几十年来其草地生态系统经历了退化与恢复的过程,因此,研究该地区的草地退化及动态,明确其驱动力,刻画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动态,探究草地恢复/退化过程中其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本文以锡林浩特市为研究区域,基于2000年、2017年遥感植被解译结果,利用草地退化指数(GDI)对141户家庭牧场的草地退化情况进行了计算;结合牧户调查数据、气候数据、地形数据等,通过方差分解与随机森林方法明确了草地退化现状与动态的关键驱动因子;利用遥感估产模型、RUSLE模型、InVEST模型等量化了产草量、土壤保持、水源涵养、碳储量等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分析了不同生态系统服务间的关系,探讨了草地退化现状与动态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2000年锡林浩特市北部牧户草场退化程度较高,南部部分牧户草场退化程度较低;截至2017年,锡林浩特市中部及北部牧户草场恢复明显,南部草场呈现轻度退化。2.气候因子、地形因子、牧户社会经济因子三者协同对草地退化产生影响。对牧户草地退化现状而言,气候、海拔等是主要的影响因子,同时还受到打草量等社会经济因子的影响;对牧户草地恢复/退化动态而言,海拔、年日照时数、化石燃料使用总金额、畜牧业技术培训次数、土地流转次数等因子产生的影响较大。3.2000年牧户草场的产草量、土壤保持、水源涵养、碳储量水平均较低,空间上呈现从东南到西北递减的趋势。截至2017年,锡林浩特市中部及中西部牧户草场的产草量、土壤保持、水源涵养、碳储量上升明显,南部及北部部分牧户草场上述生态系统服务出现下降。4.2017年牧户草场的产草量、土壤保持、水源涵养、碳储量均呈现出协同关系;就动态而言,碳储量与土壤保持在2000年呈现权衡关系,2017年则转化为协同关系。产草量与土壤保持由2000年的不显着协同关系转变为2017年的极显着协同关系(p<0.01)。其他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关系在2000年也为极显着协同关系(p<0.01),在2017年没有发生转化。5.相关分析表明,2000年至2017年间,草地退化指数(GDI)变化与牧户草场的产草量、土壤保持、水源涵养、碳储量等生态系统服务的增量具有负相关关系,表明草地恢复/退化过程对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具有重要影响。
殷强[9](2018)在《农户的生计链贫困与精准扶贫路径研究 ——以湖南省吉首市L村为个案》文中认为利用文化整合理论,借鉴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以及“链”概念的特点,提出生计链分析框架,并从农户生计链的视角探讨贫困的形成机理。同时,选择湖南省吉首市L村为个案,运用生计链分析框架解读和分析L村生计链贫困的精准扶贫化解路径,以期为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扶贫成果的巩固以及全面小康的实现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本研究旨在实现两个目标:一是在对贫困认识以及贫困化解路径的既有研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从当前精准扶贫面临的现实问题入手,从文化整合的角度对既有研究进行建设性地扬弃,提出综合性的生计链分析框架。同时,以生计链分析框架为观察和分析的视角,探析贫困陷阱的形成机理;二是深入考察湖南省吉首市L村生计链的历史和现状、生计链贫困的成因以及精准扶贫与生计链化解路径,以期理解并解释现阶段贫困和贫困化解路径。本研究需要证明的核心假设是现阶段的贫困问题与生计环境、生计资本、生计策略和生计产出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贫困的化解应该从生计环境、生计资本、生计策略和生计产出四个方面进行综合干预。本研究一共有六章,除导论和结尾部分外,主体部分共有四个章节,分两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是理论研究,包括第二章,主要是提出生计链分析框架,并运用生计链分析框架阐释贫困的形成机理。第二部分是经验研究,包括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旨在运用生计链分析框架对田野点L村的贫困问题以及贫困化解路径进行分析和解释。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绪论。主要对贫困认识与贫困化解路径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回顾,同时提出本研究的研究议题、界定相关概念,并介绍田野点概况、选点的理由及研究方法,最后对其他相关问题进行说明。第二章的题目是生计链分析框架的提出。首先介绍生计链分析框架的基本要素,再细分生计链分析框架的环节及贫困类型,最后介绍生计链分析框架各要素的测度。第三章的题目是L村生计链的历史与现状。分别从生计环境、生计资本、生计策略、生计产出四个方面剖析L村生计链的历史与现状。第四章的题目是L村生计链贫困的成因。分别从生计环境、生计资本、生计策略和生计产出四个方面探析L村生计链贫困的成因。对成因的探析,从主位和客位两个侧面进行分析,主位分析即立足于农户的立场,客位分析主要是根据田野调查的实际情况,结合农户的立场,运用基于生计链的贫困形成机理进行分析。第五章的题目是L村精准扶贫与生计链贫困的化解。主要是结合L村精准扶贫工作的实际,运用生计链分析框架,从生计环境、生计资本、生计策略和生计产出四个维度解读与分析精准扶贫中L村农户生计链贫困的化解情况。第六章的题目是生计链脱困的总结、讨论与反思。主要包括对生计链相关理论、实践及研究发现进行概括和总结,并对本研究所涉及到的方法论进行检讨和反思。研究发现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生计链是贫困的本土化理论范式;二是L村的贫困问题应围绕农户的生计链进行综合干预;三是精准扶贫需将显性贫困的化解与隐性贫困的预防并重;四是精准扶贫化解生计链贫困要尊重农户意愿;五是稳定脱贫需要建立生计链脱贫长效机制。
马超[10](2017)在《基于生物量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生态恢复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灌草地上生物量是反映植被生长状况的重要指标,是评价区域植被恢复情况的重要手段,植被恢复又是区域生态恢复状况的直观体现,以灌草地上生物量为基础评价区域生态恢复情况是可行的。本文以位于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二副区的彭阳县不同生态分区8个典型小流域为研究区,以2005年、2014年两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数据,基于RS、GIS技术,在R软件支持下,应用GAM模型、空间分析等方法,利用灌草地上生物量评价小流域生态恢复情况。首先,通过目视解译2005年和2014年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获取小流域两年的土地利用一级分类现状数据,在ArcGIS平台下,分析不同生态分区中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其次,在ENVI软件支持下,提取各小流域植被指数,将实地调研数据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进行回归分析,建立灌草地上生物量估测模型,估算小流域灌草地上生物量,分析在土地利用变化下灌草地上生物量变化情况,得到不同生态分区中各小流域灌草地上生物量变化情况。最后,根据小流域自身地貌特征,利用ArcGIS软件地形分析,提取各小流域海拔、坡度、坡向等地形因子,在R软件支持下,将地形因子与2014年实地调研得到灌草地上生物量构建GAM模型,分析灌草地上生物量与地形之间的关系。利用ENVI软件,制作灌草地上生物量空间分布图,分析各小流域灌草地上生物量空间分布异同,并根据各小流域不同的生态恢复措施、水土保持治理方式,分析灌草地上生物量与生态恢复措施、土地利用类型间的关系。研究从土地利用变化角度入手,分析小流域植被覆盖变化情况,利用NDVI估算小流域灌草地上生物量,显示其空间分布状况,最后通过研究灌草地上生物量与地形因子、生态恢复措施之间的关系,评价小流域生态恢复状况,为小流域植被恢复、水土保持治理、生态恢复提供支持。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方面,彭阳县8个典型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明显,耕地面积显着减少,草地、林地面积增加。对于处在不同生态分区的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各有特点:位于北部丘陵沟壑水土流失治理区的安家川流域,沟道纵横,传统耕作模式不仅效率低下,且易造成水土流失,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坡改梯等生态恢复工程,耕地明显减少,林地增幅最大。位于中西部台地旱作农业保护区中的王洼沟、高建堡、李家沟流域,此区域地势相对平缓,草地面积增加的同时,根据区域特色,区域内园地面积有所增加;李家沟流域治理更多采用灌草混交的模式,林地面积转化为草地。位于南部河谷残塬农业耕作区罗堡子沟、后沟、茹河流域,受生态移民安置等方面影响,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有所增加,未利用地等其他土地面积显着减少。位于西南部森林水源涵养区的红河流域,属六盘山山区,水源充足,土壤含水量较高,更宜乔木等大型树木生长,林地面积增加明显。(2)小流域灌草地上生物量变化方面,彭阳县8个典型小流域灌草地上生物量显着增加。其中,高建堡流域、王洼沟流域、罗堡子沟流域灌草地上生物量增加较为突出,增幅分别为48.87%、38.35%、28.19%;红河流域、后沟流域灌草地上生物量增长幅度最小,增幅分别为7.49%、8.92%。说明10年间彭阳县植被恢复整体较好,4个生态分区植被覆盖度均有增加。其中植被恢复程度最好的为中西部台地旱作农业保护区,在实施“88542”、水平阶等整地措施下,植被生境得到有效保护;北部丘陵沟壑水土流失治理区因其自然环境相对恶劣,在生态恢复措施实施下,灌草地上生物量也有增长;南部河谷残塬农业耕作区、西南部森林水源涵养区灌草地上生物量增幅较小,但其土壤水分条件相对较好,植被覆盖基础较好,在生态恢复措施的实施下,植被生境得到进一步保护,灌草地上生物量同样有所增加。(3)应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别提取2005年、2014年4个不同生态分区的8个小流域提取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对两期影像NDVI值通过建立回归模型,探寻其函数关系,建立转换方程SPOTNDvI = 0.8983 ZY-3NDVI +0.0598(R2 = 0.805),减小不同传感器遥感影像由于定标参数不同产生的差异,为估算各小流域灌草地上生物量提供可靠数据。(4)小流域灌草地上生物量与地形因子相关性明显,地形因子影响灌草地上生物量分布大小依次为坡向、海拔、坡度。海拔在1470~1620m、1750~1840m之间正东坡区域植被生物量分布较多,植被生长情况较好:海拔在1620~1750m之间的正南、正北坡,灌草地上生物量分布较少,植被生长状况相对较差。这同时也反映出随地形变化,植被生长所需的光、水、热等要素也随之变化,进一步影响植被生长。(5)各小流域2014年灌草地上生物量均高于2005年,灌草地上生物量空间分布特点与小流域土地利用状况联系密切,土地利用方式决定区域灌草地上生物量分布情况,林地地上生物量最高,其次为草地,耕地。各小流域土地利用方式得到有效利用,林地、草地面积增加,植被覆盖度增加明显,流域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实施生态恢复措施对小流域生态恢复作用显着。
二、锡林浩特市东山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锡林浩特市东山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半干旱内陆河生态安全评估研究 ——以锡林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性 |
第2章 流域生态安全评估方法 |
2.1 流域生态安全评估模型的建立 |
2.2 流域生态安全评估调查指标体系 |
2.3 流域生态安全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 |
2.3.1 层次分析法概述 |
2.3.2 确定指标权重的基本步骤 |
2.4 评估指标赋分的确定 |
2.4.1 评估指标分值计算方法 |
2.4.2 分项指标计算方法 |
2.4.3 流域生态环境压力专项综合评估 |
2.5 生态安全等级标准 |
第3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自然环境 |
3.1.3 锡林河流域水系 |
3.1.4 行政区划和人口 |
3.1.5 经济发展 |
3.1.6 农牧业发展 |
3.2 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
3.2.1 水资源量及利用现状 |
3.2.2 地表水环境质量调查分析 |
3.2.2.1 水功能区划 |
3.2.2.2 国控断面水质状况 |
3.2.2.3 锡林河干流水质状况 |
3.2.3 水源地水质现状调查分析 |
3.2.4 水生生物调查分析 |
3.2.4.1 采样点位信息 |
3.2.4.2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
3.2.4.3 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
3.2.4.4 底栖动物群落特征 |
3.2.4.5 鱼类资源 |
3.2.5 土地利用调查分析 |
第4章 生态安全综合评估 |
4.1 生态环境压力调查与评估 |
4.1.1 评估体系的建立与权重的确定 |
4.1.2 评估方法 |
4.1.3 评估指标的数据确定 |
4.1.4 生态环境压力专项综合评估 |
4.2 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指标分析 |
4.2.1 评估体系的建立与权重的确定 |
4.2.2 评估方法 |
4.2.3 评估指标的数据确定 |
4.2.4 生态系统健康专项综合评估 |
4.3 生态服务功能评估指标分析 |
4.3.1 评估体系的建立与权重的确定 |
4.3.2 评估方法 |
4.3.3 评估指标的数据确定 |
4.3.4 生态服务功能专项综合评估 |
4.4 调控管理与评估 |
4.4.1 评估体系的建立与权重的确定 |
4.4.2 评估方法 |
4.4.3 评估指标的数据确定 |
4.4.4 调控管理专项综合评估 |
4.5 锡林河流域生态安全综合评估 |
第5章 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的污染负荷削减量计算 |
5.1 控制单元划分 |
5.2 面源污染物入河量估算方法研究 |
5.2.1 源强系数法 |
5.2.2 基于入河系数的面源入河量估算 |
5.3 基于国控断面水质达标负荷削减量估算 |
5.3.1 河流纳污能力计算模型选取 |
5.3.2 相关参数的确定 |
5.3.3 分情景估算 |
5.3.4 面源污染负荷削减对策建议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基于多源动态监测数据的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扰动与修复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科学问题的提出(Presentation of Scientific Issues) |
1.2 研究的科学意义与项目依托(Scientific Significance and Project Support) |
1.3 研究动态分析(Dynamic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Research Objectives and Contents) |
1.5 研究区域(Study Area) |
1.6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Research Ideas and Technical Routes) |
2 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演化机理 |
2.1 相关术语(Relative Terms) |
2.2 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扰动源时空演变(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of Eco-environment Disturbance Sources in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
2.3 基于戴明环与生命周期的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系统演化PDST循环驱动机制(PDST Cyclic Driving Mechanism of Eco-environment Evolution in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Based on PDCA and Life Cycle) |
2.4 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系统SA-PDST驱动模型(The SA-PDST Driving Model of Eco-environment System of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
2.5 煤电基地开发扰动下的草原区生态环境变化(Prairie Eco-environment Changes Disturbed by Development in Coal-Electricity Base) |
2.6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
3 多源异构数据的获取、处理及融合 |
3.1 多源异构数据的类型(Types of Multi-source Heterogeneous Data) |
3.2 多源异构数据处理平台(Multi-source Heterogeneous Data Processing Software) |
3.3 多源异构数据处理(Multi-source Heterogeneous Data Processing) |
3.4 多源异构数据融合(Multi-source Heterogeneous Data Fusion) |
3.5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
4 胜利煤电基地生态环境要素时空动态变化分析及扰动源识别 |
4.1 土地利用类型时空演变格局分析(Analysis of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Patterns of Land Use Types) |
4.2 植被覆盖时空变化检测(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 Detection of Vegetation Coverage) |
4.3 草原区煤电基地土壤风-水复合侵蚀估算(Soil Water-Wind Compound Erosion Estimation in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
4.4 煤电基地大气数据监测与分析(Atmospheric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in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
4.5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
5 煤矿尺度生态环境扰动规律研究及修复效益分析 |
5.1 胜利一号露天矿土地单元转移模式(Land Unit Transfer Mode of Shengli No.1 Open-pit Mine) |
5.2 露天矿首采区扰动土地类型转移(Disturbed Land Types Transfer in the First Mining of Open-pit Mine) |
5.3 NDVI扰动规律及排土场复垦效益分析(Analysis of NDVI Disturbance Law and Reclamation Benefit of Dump) |
5.4 潜水位时空变化及其对地表生态的扰动分析(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s of Phreatic Water Level and Disturbance Analysis of Surface Ecology) |
5.5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
6 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
6.1 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Construction of Eco-environment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
6.2 多时空尺度生态评价单元的划分(Division of Multiple Temporal and Spatial Scale Ecological Evaluation Unit) |
6.3 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技术流程(Evaluation Criterion, Evaluation Method and Technical Process) |
6.4 胜利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状况综合评价(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n Eco-environment of Shengli Coal-electricity Base) |
6.5 基于GWR模型的胜利煤电基地生态演变情景模拟(Ecological Evolution Scenario Simulation of Shengli Coal-electricity Base based on GWR Model) |
6.6 草原区煤电基地开发弹性调控与生态环境修复管理对策(Elastic Regulation and Eco-environment Restoration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of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Development) |
6.7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成果与结论(Research Results and Conclusions) |
7.2 主要创新点(Main Innovations) |
7.3 研究展望(Prospects)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锡林郭勒盟植被代码表 |
附录2 胜利煤电基地开发生态环境影响调查表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浑善达克沙区土地沙漠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沙漠化过程研究进展 |
1.2.2 沙漠化过程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
1.2.3 浑善达克沙地相关研究进展 |
1.2.4 当前研究不足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特征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 |
2.1.4 植被 |
2.1.5 水文 |
2.2 社会经济特征 |
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技术路线 |
3.3 研究方法 |
3.3.1 数据来源 |
3.3.2 土地沙漠化过程的评价 |
3.3.3 沙漠化土地生态环境效应的评估 |
3.3.4 生态系统修复区划分区方法 |
4 浑善达克沙区土地沙漠化过程 |
4.1 区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特征 |
4.1.1 区域土地利用/覆盖格局 |
4.1.2 2000-2015年土地利用动态 |
4.1.3 土地利用转换关系 |
4.2 区域土地沙漠化过程 |
4.3 区域土地沙漠化主要驱动力 |
4.3.1 气候变化 |
4.3.2 人类活动 |
5 浑善达克沙区土地沙漠化的生态环境效应 |
5.1 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 |
5.2 土壤保持服务时空变化 |
5.3 沙尘天气变化趋势 |
6 浑善达克沙区生态修复区划 |
6.1 生态修复区划 |
6.2 差异化的管理对策 |
6.2.1 沙地生态修复技术措施 |
6.2.2 草原综合治理技术措施 |
6.2.3 农田生态保护技术措施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与建议 |
7.2.1 开展“双评价”基础上的科学规划 |
7.2.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浑善达克沙区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 |
附录B 土壤可蚀性因子与坡长坡度因子空间分布 |
附录C 植被因子空间分布 |
附录D 土壤保持因子空间分布 |
附录E 专家打分表及层次分析结构 |
个人简介 |
第一导师简介 |
第二导师简介 |
致谢 |
(4)浑善达克沙地植物生长适宜性精准空间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沙地植物适宜性研究进展 |
1.2.1 栽种试验阶段 |
1.2.2 地理区划阶段 |
1.2.3 定量分析阶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1.3.4 研究方法 |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1 空间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2 样本数据调查与处理 |
3 浑善达克沙地植物群落分类 |
3.1 植物群落分类方法 |
3.2 植物群落分类结果 |
4 沙地植物生长适宜性生态环境因子筛选 |
4.1 沙地植物影响因子初选 |
4.2 生态环境因子筛选方法 |
4.2.1 植物适宜性影响因子筛选 |
4.2.2 生态环境因子冗余分析 |
4.3 生态环境因子筛选结果 |
5 灌草群落生长适宜性精准空间分析 |
5.1 灌草群落适宜生长空间分布初选 |
5.2 各类植物群落主导生态环境因子提取 |
5.3 各类植物群落生态环境因子适宜范围分析 |
5.4 各类灌草群落生长适宜性地块精准空间分布 |
5.5 浑善达克沙地灌草适宜生长空间分布 |
5.6 各类生境灌草群落适宜生长空间分布 |
5.7 本章小结 |
6 乔木种生长适宜性精准空间分析 |
6.1 乔木种生长适宜性空间分布初选 |
6.2 沙地乔木生态环境因子权重确定 |
6.2.1 层次分析法定权 |
6.2.2 熵权法定权 |
6.3 生长适宜性生态环境因子等级划分 |
6.4 各乔木种生态环境因子等级划分 |
6.5 生长适宜性评价模型的建立与适宜性分级 |
6.6 各乔木种生长适宜性地块精准空间分布 |
6.7 浑善达克沙地乔木适宜生长空间分布 |
6.8 本章小结 |
7 当前阶段适宜生长植物空间选择 |
7.1 当前阶段适宜生长植物空间分布 |
7.2 地块植物种生长适宜性空间查询 |
7.3 地块植物种生长适宜性空间选择 |
8 不同演替阶段适宜植物空间布局 |
8.1 不同群落演替阶段的植物适宜性 |
8.1.1 荒漠草原植物群落演替 |
8.1.2 典型草原植物群落演替 |
8.1.3 草甸草原植物群落演替 |
8.2 沙地演替过程适宜植物种变化 |
8.3 演替过程中地块适宜植物种空间选择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清单 |
致谢 |
(5)内蒙古草原区河流碳逸出与碳输移的时空变化研究 ——以锡林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河流碳逸出时空变化研究 |
1.2.2 河流碳输移时空变化研究进展 |
1.2.3 环境因子对碳逸出和碳输移的影响 |
1.2.4 人类活动对碳逸出和碳输移的影响 |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2 实验方法 |
2.2.1 采样时间和采样点设置 |
2.2.2 气样的采集与测定 |
2.2.3 水样的采集与测定 |
2.3 计算和分析方法 |
2.3.1 温室气体通量 |
2.3.2 二氧化碳当量 |
2.3.3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锡林河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影响下碳逸出的时空变化研究 |
3.1 CO_2逸出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3.1.1 CO_2逸出的时间分布特征 |
3.1.2 CO_2逸出的空间分布特征 |
3.2 CH_4逸出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3.2.1 CH_4逸出的时间分布特征 |
3.2.2 CH_4逸出的空间分布特征 |
3.3 土地利用类型对碳逸出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锡林河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影响下碳输移的时空变化研究 |
4.1 TIC时空分布特征 |
4.1.1 DIC、PIC和 TIC的时间分布特征 |
4.1.2 DIC、PIC和 TIC的空间分布特征 |
4.2 TOC时空分布特征 |
4.2.1 DOC、POC和 TOC的时间分布特征 |
4.2.2 DOC、POC和 TOC的空间分布特征 |
4.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TOC和 TIC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锡林河碳逸出与碳输移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机制研究 |
5.1 环境因子的时空变化特征 |
5.1.1 水质因子 |
5.1.2 水文气象因子 |
5.1.3 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分析 |
5.2 碳逸出与碳输移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机制 |
5.2.1 碳逸出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5.2.2 不同形式碳浓度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5.2.3 不同形式碳浓度与碳逸出的相关性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基金项目资助 |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6)基于过程模拟的内蒙古高原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模型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暨创新点 |
第二章 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理论基础与调控模式 |
2.1 理论基础 |
2.2 调控原则与机制 |
2.3 基于过程耦合模拟的多维协同调控模式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多源数据处理 |
第四章 研究区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与效果分析 |
4.1 生态系统对水循环过程的响应 |
4.2 生态水位与生态需水量 |
4.3 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拟模型构建 |
4.4 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模型构建 |
4.5 水资源调控推荐方案及效果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几点展望 |
参考文献 |
科研及发表论着等情况 |
致谢 |
附表 |
附表1 基准年保证率P=50%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结果 |
附表2 基准年保证率P=75%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结果 |
附表3 基准年保证率P=95%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结果 |
附表4 2025年保证率P=50%推荐方案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结果 |
附表5 2025年保证率P=75%推荐方案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结果 |
附表6 2025年保证率P=95%推荐方案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结果 |
附表7 2030年保证率P=50%推荐方案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结果 |
附表8 2030年保证率P=75%推荐方案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结果 |
附表9 2030年保证率P=95%推荐方案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结果 |
(7)浑善达克沙地沙漠化时空格局及驱动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沙漠化监测研究 |
1.2.2 沙漠化驱动力研究 |
1.3 技术路线及主要研究内容 |
2. 研究区及数据来源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2.2.1 遥感数据来源 |
2.2.2 遥感数据预处理 |
2.2.3 气象数据 |
2.2.4 地形数据 |
2.2.5 社会经济数据 |
3. 研究方法 |
3.1 数据获取方法 |
3.1.1 沙漠化表征指数获取 |
3.1.2 气象数据时空分布获取 |
3.2 数据分析方法 |
3.2.1 Theil-Sen趋势度分析 |
3.2.2 Mann-Kendall趋势检验 |
3.2.3 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 |
4. 沙漠化时空格局研究 |
4.1 沙漠化指数时空分布 |
4.2 沙漠化指数演化特征 |
4.3 沙漠化指数时空趋势特征 |
4.4 小结 |
5. 驱动因素分析 |
5.1 气象驱动因素分析 |
5.1.1 气象因子时空分布 |
5.1.2 气象因子驱动作用时空规律研究 |
5.2 人类活动驱动因素分析 |
5.2.1 人口与经济发展对沙漠化驱动分析 |
5.2.2 农牧业对沙漠化驱动分析 |
5.3 小结 |
6. 总结与讨论 |
6.1 总结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清单 |
致谢 |
(8)基于牧户的草地退化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研究 ——以锡林浩特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意义 |
1.2 草地退化研究进展 |
1.2.1 草地退化定义 |
1.2.2 草地退化研究概述 |
1.3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 |
1.3.1 生态系统服务定义 |
1.3.2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概述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第三章 基于牧户的草地退化与动态 |
3.1 研究方法 |
3.1.1 数据获取及预处理 |
3.1.2 研究方法 |
3.2 研究结果 |
3.2.1 牧户草地退化状况 |
3.2.2 牧户草地恢复/退化趋势 |
3.2.3 影响牧户草地恢复/退化的因素 |
3.3 讨论 |
3.3.1 草地退化现状与动态 |
3.3.2 草地退化现状与恢复/退化动态驱动因子 |
3.3.3 存在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牧户的草地生态系统服务 |
4.1 研究方法 |
4.1.1 数据获取及预处理 |
4.1.2 生态系统服务定量化方法 |
4.2 研究结果 |
4.2.1 产草量时空分布特征 |
4.2.2 土壤保持时空分布特征 |
4.2.3 水源涵养时空分布特征 |
4.2.4 碳储量时空分布特征 |
4.2.5 生态系统服务间的关系 |
4.3 讨论 |
4.3.1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动态 |
4.3.2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关系 |
4.3.3 草地恢复/退化过程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
4.3.4 存在问题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基金资助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农户的生计链贫困与精准扶贫路径研究 ——以湖南省吉首市L村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文献回顾 |
一、对贫困认识的研究 |
二、对贫困化解路径的研究 |
第二节 研究议题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生计链分析框架的提出 |
第一节 生计链的概念及其相关特征 |
第二节 贫困理论本土化的有益尝试:生计链视角下的贫困 |
一、“负向循环积累”过程 |
二、“负向相互强化”过程 |
第三节 生计链分析框架的构成要素 |
一、生计环境 |
二、生计资本 |
三、生计策略 |
四、生计产出 |
第四节 生计链分析框架的环节与贫困类型 |
一、生计链单环节和贫困类型 |
二、生计链多环节和贫困类型 |
三、生计链全环节与贫困类型 |
四、生计链零环节与贫困类型 |
第五节 生计链分析框架各要素的测度 |
一、生计链各要素的访谈问项、问项赋值和各要素的权重 |
二、生计链各要素贫困指数的计算 |
三、总体贫困状况的识别 |
四、要素贫困状况的识别 |
五、贫困类型的判断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L村生计链的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L村生计链的历史 |
一、L村生计环境的历史 |
二、L村生计资本的历史 |
三、L村生计策略的历史 |
四、L村生计产出的历史 |
第二节 L村生计链现状 |
一、L村生计链总体贫困 |
二、L村生计链要素贫困 |
三、L村生计链贫困类型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L村生计链贫困的成因 |
第一节 L村生计环境贫困的成因 |
一、生计环境贫困的农户立场及主位解释 |
二、基于生计链贫困:制度失灵效应的解释 |
第二节 L村生计资本贫困的成因 |
一、生计资本贫困的农户立场及主位解释 |
二、基于生计链贫困:临界门槛效应的解释 |
第三节 L村生计策略贫困的成因 |
一、生计策略贫困的农户立场及主位解释 |
二、基于生计链贫困:邻里效应的解释 |
第四节 L村生计产出贫困的成因 |
一、生计产出贫困的农户立场及主位解释 |
二、基于生计链贫困:路径依赖效应的解释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L村精准扶贫与生计链贫困的化解 |
第一节 精准扶贫与生计环境贫困的化解 |
一、自然环境贫困的化解 |
二、社会环境贫困的化解 |
第二节 精准扶贫与生计资本贫困的化解 |
一、人力资本贫困的化解 |
二、社会资本贫困的化解 |
三、自然资本贫困的化解 |
四、物质资本贫困的化解 |
五、金融资本贫困的化解 |
第三节 精准扶贫与生计策略贫困的化解 |
一、多样化贫困的化解 |
二、包容性贫困的化解 |
三、现代化贫困的化解 |
四、高效化贫困的化解 |
五、绿色化贫困的化解 |
第四节 精准扶贫与生计产出贫困的化解 |
一、收入状况贫困的化解 |
二、生活水平贫困的化解 |
三、健康状况贫困的化解 |
四、教育程度贫困的化解 |
五、资源利用贫困的化解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生计链脱困的总结、讨论与反思 |
一、生计链脱困:理论、实践及研究发现 |
二、方法论的检讨和反思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A 访谈提纲 |
附录 B 田野调查图片 |
(10)基于生物量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生态恢复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3 数据收集 |
2.4 数据处理 |
2.5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恢复措施空间分布 |
3.1 研究区典型小流域简介 |
3.2 小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分析 |
3.3 小流域生态恢复措施空间分布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小流域NDVI提取 |
4.1 小流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
4.2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NDVI提取 |
4.3 NDVI数据与土地利用数据综合分析 |
4.4 NDVI数据转换 |
4.5 小结 |
第五章 灌草地上生物量估算 |
5.1 灌草地上生物量估算模型 |
5.2 地上生物量估算结果 |
5.3 结果与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灌草地上生物量估测的生态恢复评价 |
6.1 灌草地上生物量与地形因子关系研究 |
6.2 小流域灌草地上生物量空间分布模拟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锡林浩特市东山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半干旱内陆河生态安全评估研究 ——以锡林河为例[D]. 于鹏飞. 河北工程大学, 2021
- [2]基于多源动态监测数据的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扰动与修复评价研究[D]. 邵亚琴.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3]浑善达克沙区土地沙漠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D]. 王涛.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4]浑善达克沙地植物生长适宜性精准空间分布研究[D]. 薛頔.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5]内蒙古草原区河流碳逸出与碳输移的时空变化研究 ——以锡林河为例[D]. 薛浩. 内蒙古大学, 2020
- [6]基于过程模拟的内蒙古高原水资源多维协同调控模型及应用[D]. 廖梓龙.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20
- [7]浑善达克沙地沙漠化时空格局及驱动力研究[D]. 武洁.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8]基于牧户的草地退化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研究 ——以锡林浩特市为例[D]. 韩鹏. 内蒙古大学, 2019(09)
- [9]农户的生计链贫困与精准扶贫路径研究 ——以湖南省吉首市L村为个案[D]. 殷强. 吉首大学, 2018(01)
- [10]基于生物量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生态恢复评价[D]. 马超. 宁夏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