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西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系蒋治良教授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周鸿雁[1](2011)在《仪式华盖下的传播:詹姆斯·W·凯瑞传播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诸多关于传播的描述中,最为普通和流行的解释就是,传播是信息的传递。近百年来,传播学研究的路径就一直这样延续下来,主宰了传播学研究的基本框架,时至今日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把传播界定为基本的信息传递的过程,其显见的好处是容易为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所感知,同时也容易为所谓的“科学的方法”所使用——越来越庞大的数据模型、专业团队,越来越精密细致的分析技巧——满足和服务于越来越官僚化或市场化的需求。传播学俨然成了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但也有一些“另类”的观点让人耳目一新,凯瑞的仪式传播观就是其中之一。从仪式的角度看,传播就不是至少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而是最基本的社会过程,是对社会的维系,是人类文化的生成,是人类文明的构成。这是一种传播学的新视野,传播学研究的新路径。这是一种对人类社会存在本质的终极的追问,凯瑞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关怀也嵌入其中:如何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人类世界?如同环境保护主义者致力于在日益恶劣的生态环境中拯救稀有动物一样,凯瑞想做的是,如何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免遭像自然环境一样的严重的污染和破坏,从而来拯救我们人类自身?把凯瑞的仪式传播思想进行系统地整理,引进到我国的传播学研究的学术领域,并期望对这一领域的国内的研究有所裨益,是本文的目的所在。然而,最根本的目标不仅如此,我还试图在此基础上,以纵横两条线展开我的研究:纵线是对仪式传播思想的起源进行学术整理,找出这一传播思想的源头;横线是对凯瑞所处时代的各种传播学的思潮进行剖析,找出他提出仪式传播观的时代背景。这显然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实际上涉及到对人类传播思想史的再思考。在本文中,我并非有意将道德和价值判断预置于仪式观的研究之上,只是想说明,如果脱离了道德和价值的考量,社会科学的研究也就失去了自身的价值和意义。为了完成这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在内容的安排上,我把本文除了绪论部分外分为七个大的部分。第一部分是凯瑞的生平和学术历程。了解凯瑞的生活经历和学术历程,便于加深对凯瑞仪式传播思想的含义的理解。根据我掌握的资料,本文把凯瑞的一生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神秘”的街头教育(1934-1948),从凯瑞出生写到他入学,这是凯瑞的少年时代。写这一部分的目的是,通过了解他的家庭背景和少年时代的独特经历来理解凯瑞为什么会提出仪式传播思想。第二阶段是“误入”传播学领域(1948-1963),从就读中学写到博士毕业,这一部分主要是叙述凯瑞接受的教育,目的是通过他的学科背景来理解他的学术思想的逐步形成的过程。第三阶段是执教伊利诺伊(1963-1979),这一阶段是凯瑞学术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凯瑞完成了他一生的学术转向,提出了两种传播观的划分,成为美国文化研究的代表人物和领军人物。第四阶段是转入哥伦比亚大学(1992-2006),在哥大执教期间,他主导了传播学博士项目,为传播学学科建设做出了贡献。同时,晚年的凯瑞更加关注宏观的问题,也对互联网表示出浓厚的兴趣,通过对他晚年的思想的梳理,便于从多个角度把握他的仪式传播思想。第二部分是对凯瑞仪式传播观概念的全面梳理。在第一节“对传播和仪式概念的考察”中,我力图通过对“仪式”、“传播”两个概念的历史学分析找出二者之间的重叠和交融之处,提出“作为传播的仪式”的命题。第二节“仪式传播观的提出”,以电报为文本,以地图做隐喻,并把对话作为仪式观的开始。第三节“两种传播观的对比”,重点讨论仪式观与传递观的区别,即对二者的不同的源头、不同的关切、不同的作用进行划分,最后得出两种传播观既显着对立又高度统一的结论,回答传播到底是什么的问题:传播既是信息的传递,又是人们“共享信仰的表征”。第三部分是“作为文化的传播”。这部分实际上是第二部分的延续,进一步阐释与仪式观相关的几组概念:文化与传播、技术与传播、新闻与传播。通过对这几组概念的辨析,以加深对凯瑞仪式传播观的理解。第四部分着重对凯瑞的仪式传播观的理论渊源进行探讨。第一节提出了传播的传递观和传播的仪式观的对立早已有之,古希腊的民主自治思想是凯瑞仪式观的源头。第二节是关于凯瑞仪式传播思想与芝加哥学派的关系,重点是杜威、帕克、库利、米德对凯瑞的影响;美国的实用主义思想是凯瑞仪式传播观的直接来源。第三节是关于凯瑞仪式传播观与技术学派的关系,重点是英尼斯和麦克卢汉对凯瑞的影响;第四节是凯瑞仪式观与格尔茨“理解他人的理解”的关系,重点是格尔茨对凯瑞思想的影响;第五节是凯瑞仪式思想与英国文化研究“伯明翰学派”的关系,重点是威廉斯和霍尔对凯瑞的影响。第六节是凯瑞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特别是与英国政治经济学派的交锋,这种交锋对凯瑞的仪式传播思想的影响。第七节是宗教和凯瑞仪式传播思想的关系,主要是美国的宗教土壤、凯瑞自身的宗教信仰以及涂尔干的宗教思想对凯瑞的影响。第五部分是凯瑞仪式传播观的主要贡献。第一节是凯瑞仪式传播观对传播学研究的贡献。在对仪式传播观的价值进行评估时,主要从对美国传播学研究的历史回顾看待凯瑞仪式传播观对传统的、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经验主义实证研究提出的挑战,从而开辟了一条传播学研究的新的路径。第二节涉及到凯瑞仪式传播观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拓展,重点分析了传播学学者在凯瑞仪式传播观的启发下,对日常生活和大众传播中的仪式传播现象和行为的研究,阐明“媒介化的仪式”和“仪式化的媒介”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第六章是分析仪式传播观的主要缺陷。重点是对凯瑞的传播学思想,尤其是仪式传播观的许多矛盾、断裂处进行逐一分析和评论,指出其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之处。第七章是仪式传播观的借鉴意义。从回顾传播学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登陆中国大陆的30年的历史入手,反思中国传播学研究的问题和不足,在此基础上,研究探讨凯瑞仪式传播观对我国传播学研究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在“余论”中,对凯瑞的学术思想作了进一步的描述性的总结和概括。凯瑞的学术着作,按照发表的时间顺序,作为附录置于本文之后,供读者参阅。
陈媛媛,蒋治良,李振中,周苏梅,孙双娇[2](2006)在《维多利亚蓝B分光光度法测定硫酸软骨素》文中研究指明在pH 4.0醋酸-醋酸钠缓冲液中,阳离子染料维多利亚蓝B在614 nm处有一吸收峰。它与硫酸软骨素(Chs)反应生成缔合微粒后导致614 nm处的吸收峰降低,其吸光度差值与Chs浓度在0.15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一个简便、快速、准确测定硫酸软骨素含量的分光光度新方法。该法已用于合成样及康得灵注射液样品分析,结果满意。
康彩艳,陈媛媛,蒋治良,奚旦立[3](2006)在《银纳米微粒荧光猝灭法测定水中痕量ClO2》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pH 9.1的NH4Cl-NH3.H2O缓冲溶液中,银纳米微粒在470 nm处产生一个荧光峰;它能被ClO2氧化导致体系的荧光发生猝灭。ClO2浓度在0.001 10.185μg.mL-1范围内与荧光猝灭强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004 7μg.mL-1ClO2。据此建立了测定ClO2的荧光分析新方法,用于饮用水中ClO2的测定,结果满意。
李振中,蒋治良,陈媛媛,孙双娇,周苏梅[4](2005)在《蛋白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缔合微粒体系的光谱特性及分析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NaOH-EDTA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ation ic surfactant,CS.如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TDMBA)与蛋白质(Prote in,Pro.如人血清白蛋白,HSA;牛血清白蛋白,BSA;γ-球蛋白,γ-G和卵白蛋白,Ova)可缔合形成稳定的[Pro-(TDMBA)n]m缔合微粒,从而导致共振散射和界面荧光增强。它们最强共振散射峰均位于470 nm处,在340、400、420和520 nm处有4个共振散射峰。HSA缔合微粒体系用280 nm光激发时,在470 nm处产生1个较强的荧光峰,而在330 nm处蛋白质的荧光峰随着缔合微粒浓度的增大而猝灭。在选定实验条件下,0.168.0 mg/L HSA、0.0816.0 mg/L BSA、0.1616.0 mg/Lγ-G和0.660.0 mg/L Ova分别与共振散射强度(ΔI470 nm)之间呈较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3σ)分别为0.01 mg/L HSA、0.01 mg/L BSA、0.01 mg/Lγ-G和0.06 mg/L Ova。该方法用于人血清试样中总蛋白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周苏梅,陈媛媛,蒋治良,孙双娇,康彩艳[5](2005)在《金属(Ⅱ)-双硫腙螯合物微粒的共振散射光谱特性》文中研究表明
程云燕,章表明,蒋治良,陈振林,康彩艳,刘凤志[6](2005)在《硒纳米微粒的共振散射光谱特性及其应用(英文)》文中认为在盐酸介质中,维生素C还原Se()生成较稳定的硒纳米微粒.它在可见光范围内无明显特征吸收峰,在340,400,470和520 nm处产生4个共振散射峰.维生素C浓度在0.054.0 mg/L范围内与I340 nm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本文建立了一个检出限为0.01 mg/L维生素C的共振散射光谱新方法,并用于合成样品和药品中Vc含量的分析,结果满意.
翟好英,蒋治良[7](2005)在《金(Ⅲ)-卤化物-吖啶红体系的光谱特性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在pH 3.6的W a lpo le缓冲溶液中,吖啶红(ADR)在526 nm处有一吸收峰,在570 nm处有一荧光峰.A uC l4-与过量的I-反应生成A u I2-和I3-,二者与ADR缔合形成[(ADR)2-A u I2-I3]n缔合微粒.它在320,400和600 nm处产生3个共振散射峰,在570 nm处存在荧光猝灭,在526 nm处存在减色效应.A u(Ⅲ)浓度在0.0472.84 m g/L范围内与共振散射强度ΔI600 nm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011 m g/L.方法用于合成样和含金废水中金的测定,结果满意.
孙双姣,蒋治良[8](2005)在《金纳米微粒的制备和表征及其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综述了金纳米粒子的化学和物理制备方法,介绍了金纳米粒子的表征技术,以及金纳米微粒在生化免疫分析中的应用,引用文献102篇。
李振中,蒋治良,杨光,卢丹,刘绍璞[9](2005)在《罗丹明6G缔合微粒共振散射光谱法测定过氧化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0.020mol.L-1HCl-4.0×10-4mol.L-1KI-1.6×10-5mol.L-1Mo(Ⅵ)介质中,罗丹明6G(RhG)在540nm处有1个荧光峰,在540nm处有1个同步荧光峰。当有H2O2存在时,H2O2与过量的I-反应生成I3-,I3-与RhG形成缔合微粒,在320,400,595nm处产生3个共振散射(RS)峰;而在540nm处荧光峰猝灭。H2O2浓度在0.06834μg.mL-1范围内与400nm波长处的共振散射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一个测定水中H2O2的共振散射光谱分析法。光谱研究结果表明,(RhG-I3)n缔合微粒和界面的形成是导致体系RS增强和荧光猝灭的根本原因。
袁伟恩,蒋治良,潘宏程,康彩艳[10](2005)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液相银纳米微粒吸收光谱的影响》文中指出粒径为2 0nm的黄色银纳米微粒在4 0 0nm处有一吸收峰,当加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S)的浓度较低时,A4 0 0nm 减小,波长大于4 0 0nm以上的吸收增大且体系的吸收峰发生红;当CS浓度较高时,波长大于4 0 0nm以上的吸收减小,而在4 0 0nm处的吸收增大,体系的吸收峰发生蓝移。研究表明这是由于CS与带负电荷的银纳米存在较强的疏水和静电作用而导致银纳米微粒形貌的改变所致。
二、广西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系蒋治良教授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西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系蒋治良教授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仪式华盖下的传播:詹姆斯·W·凯瑞传播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
一、课题背景及意义 |
(一) 提出两种传播观的划分,开启传播学研究的新视野 |
(二) 提出“文化即为传播”,推动了传播学的文化转向 |
(三) 提出“技术即文化”,打破了“技术至上论”神话 |
(四) 提出“新闻是民主的表达”,推动了公共新闻运动 |
(五) 对凯瑞传播思想的一些评价 |
二、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课题研究发展趋势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点与研究意义 第一章 凯瑞的生平及学术历程 |
第一节 “神秘”的街头教育(1934-1948) |
第二节 “误入”传播学领域(1948-1963) |
第三节 执教伊利诺伊(1963-1979) |
第四节 转入哥伦比亚大学(1992-2006) 第二章 仪式传播观的概念体系 |
第一节 对传播和仪式概念的考察 |
一、无处不在有传播 |
(一) 众说纷纭的传播定义 |
(二) 对传播的词源学考察 |
(三) 凯瑞关于传播的定义 |
二、仪式是一个“巨大的话语系统” |
(一) 中国古代思想家的仪式观 |
(二) 西方语境下的仪式概念 |
(三) 人类学和宗教学对仪式的分析 |
1、涂尔干的社会整合理论 |
2、特纳的象征人类学理论 |
3、弗雷泽:“作为巫术的仪式” |
4、霍布斯鲍姆“传统的发明” |
5、格尔茨“可供解读的文本” |
6、戈夫曼的“互动仪式”概念 |
7、科林斯的“互动仪式链” |
8、巴特的仪式与意识形态分析 |
(四) 罗兰布勒对仪式研究的总结 |
1、仪式是普遍存在的 |
2、仪式的作用与功能 |
3、仪式与传播的关系 |
第二节 仪式传播观的提出 |
一、对电报的分析 |
二、地图就是仪式 |
三、传播始于会话 |
第三节 两种传播观的对比 |
一、信息传递与意义共享 |
二、实证主义与文化阐释 |
三、客观主义与表现主义 |
四、“社会的表征”与“个人的表征” 第三章 作为文化的传播 |
一、文化与传播 |
(一) 作为“生活方式”的文化 |
(二) 文化与传播 |
(三) 凯瑞的文化观 |
二、技术与传播 |
(一) 传播媒介的历史 |
(二) 技术即文化 |
三、新闻与传播 |
(一) 新闻是“民主话语的表达” |
(二) 新闻是个人或团体身份的确认 |
(三) 新闻是仪式和对话 |
(四) 新闻的本质是文化 |
(五) 新闻是符号建构过程 第四章 仪式传播观的理论渊源 |
第一节 凯瑞仪式观的源头:古希腊的民主自治思想 |
一、“对话”与“撒播”:两种古老的传播观 |
(一) 苏格拉底偏爱对话 |
(二) 耶稣喜爱撒播 |
(三) 仪式观源于对话,传递观源于撒播 |
(四) 对话是民主的基础 |
二、民主与规模:民主受规模的限制 |
(一) 地理和人口规模的限定 |
(二) 美国的民主有赖于对话 |
(三) “有机体”与“共同体” |
第二节 仪式传播观的源泉:美国实用主义哲学 |
一、芝加哥学派与传播 |
(一) 芝加哥学派产生的社会背景 |
(二) 芝加哥学派对传播学的贡献 |
二、杜威的社会建构论 |
(一) 传播建构社会 |
(二) 传媒是民主的产物 |
(三) 杜威与李普曼的交锋 |
(四) 关于语言的本质 |
二、米德的“符号互动论” |
(一) 意义的基础是主体间性 |
(二) “自我”、“主我”与“客我” |
(三) 个体与社会的互动 |
三、库利的“自我的形成” |
(一) “自我”在与他人互动中形成 |
(二) “初级群体”传播具有决定性影响 |
(三) “镜中自我”帮助个人自我的形成 |
(四) 库里传播思想对仪式传播观的影响 |
四、帕克的“竞争与冲突” |
(一) 传播是人类最基本的行为方式 |
(二) 传播有助于创造和维系社会 |
五、对凯瑞与芝加哥学派的关系的评价 |
第三节 仪式传播观的技术维度:北美技术学派 |
一、英尼斯与麦克卢汉 |
二、凯瑞与英尼斯 |
(一) 英尼斯简介及凯瑞的评论 |
(二) 传播的“时空偏向”理论 |
(三) 媒介的偏向与文明的兴衰 |
(四) 对“技术至上论”的批评 |
三、凯瑞与麦克卢汉 |
(一) 凯瑞与麦克卢汉的共同点 |
(二) 凯瑞对麦克卢汉的批评 |
四、凯瑞与媒介环境学派的互动 |
(一) 媒介环境学派的学术旨趣 |
(二) 爱德华?霍尔的“仪式观” |
(三) 梅洛维茨“消失的地域” |
(四) 沃尔特?翁“次生口语文化”概念 |
第四节 仪式传播观的文化视野:格尔茨的“深描”说 |
一、报纸就像“巴里人的斗鸡” |
二、关于死亡场景的隐喻 |
三、文化是人编制的意义之网 |
四、“深描”说:理解他人的理解 |
第五节 仪式传播观的英国元素:英国的文化研究 |
一、凯瑞与雷蒙?威廉斯 |
二、凯瑞与斯图加特?霍尔 |
三、凯瑞与英国同行的不同 |
第六节 凯瑞与马克思主义之间:对话与张力 |
一、凯瑞与马克思主义者的对话 |
二、凯瑞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张力 |
三、凯瑞与政治经济学派的交锋 |
第七节 仪式传播观的宗教根源:共同理想的投影 |
一、传播即为布道:两种传播观都有宗教根源 |
二、涂尔干对凯瑞的影响:仪式的社会整合功能 |
(一) 涂尔干的关于宗教本质的研究 |
(二) 凯瑞的“新涂尔干主义” |
(三) 凯瑞与涂尔干宗教思想的区别 第五章 仪式传播观的主要贡献 |
第一节 仪式传播观的学术贡献 |
一、传播学科学范式的危机 |
(一) 现代传播学的诞生:两个源头之争 |
(二) 传播学的研究路径:两种方法之争 |
二、传播学的文化转向 |
(一) 对主流范式的批判 |
(二) 传播学的文化转向 |
三、凯瑞文化研究的贡献 |
(一) 仪式观拓展了传播学研究的领域 |
1、传播学的文化转向的价值和意义 |
2、仪式传播观的价值与意义 |
(二) 对大众传播学历史的重新解读 |
第二节 仪式传播观的实践运用 |
一、日常生活中的仪式和仪式传播 |
(一) 仪式是社会生活的主要特征 |
(二) 仪式涵盖所有的社会行动 |
(三) 作为名词的仪式和作为形容词的仪式 |
(四) 仪式传播形式是无处不在的 |
二、媒介化的仪式:媒介事件与媒介仪式 |
(一) 媒介事件:当代的文化景观 |
1、媒介事件的定义 |
2、媒介事件的特点 |
3、媒介事件的形成 |
4、媒介事件的功能 |
(二) 媒介仪式:社会的“媒介化” |
1、媒介仪式的概念 |
2、对“新涂尔干主义”的批评 |
(三) 作为现代宗教的电视 |
1、电视播出神话的内容 |
2、电视神话是口语文化的产物 |
3、电视:走向现代世俗宗教 |
4、电视的道德扮演功能 |
三、仪式化的媒介:大众传播中的仪式化 |
(一) 新闻就是讲故事 |
1、新闻与故事都具有仪式的特点 |
2、新闻具有神话的性质 |
3、受众对媒介的仪式化使用 |
4、新闻职业的仪式化特征 |
5、仪式观对新闻真实性的挑战 |
四、媒介技术与仪式传播 |
(一) 新媒介对仪式传播的影响 |
(二) 网络传播中的仪式研究 |
1、网络传播中的仪式 |
2、网络仪式传播的作用 |
3、网络语言的仪式化使用 |
4、网络中图像传输的仪式象征 第六章 仪式传播观的主要缺陷 |
第一节 仪式传播观的本体论问题:在柏拉图主义中打转转? |
第二节 仪式传播观的认识论问题:意识形态成为宿命陷阱? |
第三节 仪式传播观的方法论问题:到底拿什么来拯救文化? |
第四节 仪式传播观的目的论问题:对话是不是民主的灵魂? |
第五节 仪式传播观的类宗教问题:概念在本质上是隐喻的? |
第六节 仪式传播观的跨学科问题:文化研究成了“附带现象”? |
第七节 仪式传播观的相对论问题:有没有普遍的价值体系? |
第八节 仪式传播观的二元论问题:模式是折磨自己的发明? 第七章 仪式传播观的借鉴意义 |
第一节 中国传播学研究的历史 |
一、前十年(1978—1989):借改革开放东风登陆中国 |
二、后十年(1989—2000):在争议和质疑中蓬勃发展 |
三、近十年(2000—):传播学的“骚动”和“发酵” |
第二节 对我国传播学研究的反思 |
一、传播学的基础建设仍然薄弱 |
二、传播学研究的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 |
三、传播学研究缺乏创新 |
第三节 仪式传播观对我国传播学研究的借鉴意义 |
一、传播学的想象力之一:关于传播的本质的思考 |
二、传播学的想象力之二:关于传播学中国化的思考 |
三、传播学的想象力之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余论 参考文献 凯瑞着作目录 致谢 |
(2)维多利亚蓝B分光光度法测定硫酸软骨素(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1 实验部分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体系的吸收光谱和共振散射光谱 |
2.2 pH值的影响 |
2.3 维多利亚蓝B浓度的影响 |
2.4 反应时间的影响 |
2.5 共存物质的影响 |
2.6 工作曲线 |
2.7 合成样和康得灵注射液样品分析 |
(3)银纳米微粒荧光猝灭法测定水中痕量ClO2(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1 实验部分 |
1.1 仪器和试剂 |
1.1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荧光光谱 |
2.2 条件优化 |
2.2.1 pH值的影响 |
2.2.2 银纳米微粒浓度的影响 |
2.2.3 体系的稳定性 |
2.3 共存物质的影响 |
2.4 工作曲线 |
2.5 样品的测定 |
3 结果与讨论 |
(4)蛋白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缔合微粒体系的光谱特性及分析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仪器和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共振散射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 |
2.2 分析条件的优化 |
(6)硒纳米微粒的共振散射光谱特性及其应用(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 Experimental |
1.1 Apparatus and reagents |
1.2 General procedure |
2 Results and discussion |
2.1 Absorption spectra |
2.2 Resonance scattering spectra |
2.3 Effect of HCl concentration |
2.4 Effect of Se (Ⅳ) concentration |
2.5 Stability of the scattering and fluorescence intensities |
2.6 Selectivity of the method |
2.7 Calibration graphs |
2.8 Analytical application |
2.8.1 Determination of Vc in synthetic samples |
2.8.2 Determination of Vc in tablets and injections |
(7)金(Ⅲ)-卤化物-吖啶红体系的光谱特性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讨论 |
2.1 方法原理 |
2.2 吸收光谱 |
2.3 共振散射光谱 |
2.4 酸度的影响 |
2.5 卤化物浓度的影响 |
2.6 ADR浓度的影响 |
2.7 工作曲线 |
2.8 共存离子的影响 |
2.9 样品分析 |
2.9.1 合成样分析 |
2.9.2 含金废水中金的测定 |
3 ADR-AuCl-4-I-缔合微粒体系共振散射增强机理 |
(8)金纳米微粒的制备和表征及其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金纳米粒子的制备 |
1.1 化学法 |
1.1.1 氧化还原法: |
1.1.2 电化学法: |
1.1.3 晶种法: |
1.1.4 模板法: |
1.1.5 反胶团法或微乳液法: |
1.1.6 微波合成法: |
1.1.7 ?射线辐射法: |
1.1.8 光化学合法: |
1.1.9 相转移法: |
1.2 物理法 |
1.2.1 真空沉积法: |
1.2.2 电分散法: |
1.2.3 激光消溶法: |
2 金纳米粒子的表征 |
2.1 透射电镜 (TEM) 法 |
2.2 X射线衍射法 (XRD) |
2.3 表面光电压光谱 (SPS) |
2.4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SERS) 光谱 |
2.5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2.6 共振散射光谱 |
3 金纳米微粒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 |
3.1 光学探针 |
3.2 电化学探针 |
3.3 斑点免疫金渗滤分析 |
3.4 胶体金免疫层析分析 (GICA) |
3.5 葡萄糖传感器 |
(9)罗丹明6G缔合微粒共振散射光谱法测定过氧化氢(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仪器和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方法原理 |
2.2 体系的发射光谱 |
2.3 体系的共振散射光谱 |
2.4 测量条件选择 |
2.5 工作曲线 |
2.6 共存物质的影响 |
2.7 样品分析 |
(10)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液相银纳米微粒吸收光谱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仪器 |
1.2 主要试剂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体系的吸收光谱 |
2.2 CS的影响 |
2.2.1 CS对A400 nm影响 |
2.2.2 CS疏水性的影响 |
2.3 CS的减色和增色原因探讨 |
四、广西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系蒋治良教授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仪式华盖下的传播:詹姆斯·W·凯瑞传播思想研究[D]. 周鸿雁. 上海大学, 2011(11)
- [2]维多利亚蓝B分光光度法测定硫酸软骨素[J]. 陈媛媛,蒋治良,李振中,周苏梅,孙双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6(06)
- [3]银纳米微粒荧光猝灭法测定水中痕量ClO2[J]. 康彩艳,陈媛媛,蒋治良,奚旦立.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6(06)
- [4]蛋白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缔合微粒体系的光谱特性及分析应用[J]. 李振中,蒋治良,陈媛媛,孙双娇,周苏梅. 应用化学, 2005(12)
- [5]金属(Ⅱ)-双硫腙螯合物微粒的共振散射光谱特性[J]. 周苏梅,陈媛媛,蒋治良,孙双娇,康彩艳. 应用化学, 2005(11)
- [6]硒纳米微粒的共振散射光谱特性及其应用(英文)[J]. 程云燕,章表明,蒋治良,陈振林,康彩艳,刘凤志.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3)
- [7]金(Ⅲ)-卤化物-吖啶红体系的光谱特性及应用[J]. 翟好英,蒋治良.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3)
- [8]金纳米微粒的制备和表征及其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J]. 孙双姣,蒋治良. 贵金属, 2005(03)
- [9]罗丹明6G缔合微粒共振散射光谱法测定过氧化氢[J]. 李振中,蒋治良,杨光,卢丹,刘绍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5(08)
- [10]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液相银纳米微粒吸收光谱的影响[J]. 袁伟恩,蒋治良,潘宏程,康彩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