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美图书馆与情报学教育变革的比较与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刘浏,王东波,沈思,谢靖,陈昱成[1](2020)在《大数据时代情报学教育的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立足大数据时代情报学教育的新的发展态势,围绕情报学教育的内涵讨论、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对改革开放以来情报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完整的回顾,对各阶段的发展特点进行了深入的总结,重点考察了大数据时代情报学教育新的发展浪潮,为深入了解情报学教育的发展脉络提供了较为翔实的参考。
王丽培[2](2020)在《基于词频统计的中美图书馆自律规范及其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图书馆专门立法是制度层面的建构,而图书馆自律规范则是自发维护秩序的约束。图书馆自律规范体系的构建需要两方面内容支撑:一方面是自律到位;另一方面是他律奏效。目前,我国已陆续颁布实施有关图书馆行业多项制度规定,但整个图书馆自律规范体系仍略显单薄,因而可翘首跂踵于可期待性政策法规不断出台。文章利用直观的数据统计和可视化的知识图谱对中美两国图书馆自律规范文本进行定量分析,并对其在体系、特征及内容三方面的同异性进行定性比较,以期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我国图书馆领域自律规范体系的建设水平。本论文共有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阐述了文章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中美图书馆自律规范研究的现状、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二章文本选择与分词,主要阐述中美自律规范制度文本的选择、分词标准、分词方法与步骤。第三章词频统计与知识图谱分析,按照以字或词语为单位,依次对单项条款分词间、单部政策条款文本间、同一国别文本间的同异性进行研究的分析思路,并基于直观的数据统计和可视化知识图谱,分别阐述了中美两国图书馆自律规范文本各自的特征。第四章中美图书馆自律规范文本比较分析,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内容(道德理念、图书馆权利、馆藏建设、资源利用、社会责任);体系(图书馆的“誓约”方面、图书馆员的“誓约”方面、其他配套规范方面);特征(话语视角、主题视角、操作视角)。第五章总结与展望,归纳研究效果、研究优点与存在的不足、该课题持续研究的展望。
周亚,肖希明[3](2019)在《中外图书馆学教育比较研究:问题、方法与使命》文中认为文章借鉴比较教育学等学科理论,探讨中外图书馆学教育比较研究的问题、方法与使命等基本理论问题。在研究对象与问题方面,需要丰富比较国家选取的多样性,拓展比较的范畴和问题域,从现实困境中寻找研究课题,强化图书馆学教育史的比较研究,关注中外图书馆学教育中的共性问题、关涉"人"的问题。在研究方法与资料方面,除使用通用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外,亟待采用新方法,注重借鉴其他比较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加强社会与文化层面的考察,以及对于档案等原始资料和一手数据的使用。在研究使命与取向上,中外图书馆学教育比较研究的主要使命在于探索图书馆学教育中外融合的路径,因此要坚持本土关照的研究取向,将反思与"互鉴"贯穿其中,创新和丰富研究模式,从经验借鉴走向理论生成,以期获得对学科教育发展路径的深层认知,为探寻学科教育未来走向提供行动知识,从而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57。
吴拓[4](2019)在《美国图书情报学教育认证制度的演变、影响及启示》文中提出认证是透过非政府组织的评价,审查教育机构或专业课程是否符合既定的标准,而后给予合格单位许可的地位。美国政府对教育认证采取间接控制的手段,图书情报学教育认证制度是专业认证制度的一部分。凡是经过美国图书馆协会所认证的图书馆学院,其教育品质大都获得外界承认。该制度为学生择校和学分互换体系提供了参照,保证图书情报学教育维持在一定水准,促进了图书情报学的学科建设以及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本研究介绍了美国图情教育认证制度的七个标准的主要内容,将其归纳为四个阶段。对其原因、特点、影响进行了分析,并与我国评估制度相比较,得出对我国图书馆学教育的启示。美国图书情报认证制度,从学科层面上说,确立了图书馆学科的独立地位;从学术层面上说,促进了图书情报学领域的跨学科融合;从社会层面上说,回应了美国多元化、民主化社会以及数字时代对学科发展提出的要求。我国图书情报学教育要为图书馆转型提供充沛的、优质的人才支撑,推动新理念、新方法、新工具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促进图书馆向更广阔的信息机构转型。
倪弘[5](2019)在《美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对中国的启示》文中指出产生于图书馆员培训计划的图书情报学教育最初运用的教育方式是参与性的教育方法(community-based participatory research,CPBR),通过模拟研究场景和服务场景的方式完成图书情报教育。二战之后的图书情报学教育开始以对图书馆员开展职业认证体系和职业教育作为图书情报学教育的主要内容。随着信息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变,用户信息素质的提升和图书情报教育中信息技术以及其他学科专业的深度融合,使得图书情报学教育向着多元化、多层次、跨学科的方向发展。同时也给图书情报的学科教育带来一些新的挑战,使得图书情报学教育无论是在招生规模、课程设置、师资建设还是毕业生的就业形式上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美国作为世界上图书情报学教育经验最丰富的国家,研究美国的优秀图书情报高校所实行的教育教学方式会对我的图书情报学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本文着眼于教育的高度,结合当前我国图书情报学教育的发展态势以及信息社会下对图书情报专业人才提出的新要求与新需求,利用文献分析、内容分析、社会网络分析以及文本挖掘等方法,对经过美国图书馆协会认定的且在全美图书情报学教育中排名前二十的美国高校的基本学院介绍、院系设置、教学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师师资等情况进行细致的分析,最终为我国的图书情报学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与启示。
李林澳[6](2019)在《中美九所高校图书馆学硕士课程知识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图书馆学产生于具体的图书馆工作实践,历史长河中有关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利用等方面的知识为图书馆学的演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图书馆学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发展中学科,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融入多种学科知识,瞩望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当今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学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研究重点逐渐向信息资源的开发和使用方向转移,成为了用户利用信息网络的重要方式。图书馆学的盎然生机依托于图书馆学教育的发展。我国图书馆学教育起始于1920年的专科教育,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飘摇,图书馆学硕士点从无到有,于20世纪80年代正式步入硕士层次的高等教育。身为图书馆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学硕士教育是培养社会急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骨干力量。铸就什么类型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课程设置的影响,而课程知识体系又决定着课程设置的走向。图书馆学自身具有浓烈的人文气息,但在当前网络技术兴旺发达的背景下,开始向科学技术方面倾斜。如何明确学科定位,把握好两者的临界点,为图书馆学的蓬勃发展探索出一条切切实实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亟待探讨解决的难题。因此,本文以课程知识体系为切入点,将目光聚焦在9所高校图书馆学硕士课程知识内容上,目的在于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在研究过程当中,笔者坚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论,综合运用网络调研和内容分析,分四个部分展开具体研究。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首先从整体上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阐述了国内的相关研究现状,交代了基本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并对研究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其次,对相关研究概念进行了基础的界定,对课程改革相关理论展开了说明。这一部分为全文研究搭建了一个分析框架。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第三章选取了美国的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华盛顿大学以及雪城大学进行调查,调研内容包括培养方案、课程名称、课程性质、课程学分等。将课程分为理论与基础课程、技术与方法课程、综合与应用课程和与其他学科交叉课程这四个类型进行分析,意在厘清课程知识体系。第四章选取了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华中师范大和黑龙江大学进行调查,从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领域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四个维度展开了分析,试图找出我国图书馆学课程知识体系存在的不足。这一部分为全文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第三部分为第五章,分别对中美两国图书馆学近5年的学科研究领域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希望能够通过分析研究热点与硕士课程设置之间的相关度来查验课程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分析发现美国图书馆学的研究热点和课程设置间重复率较高,而我国课程的设置则覆盖率不够,呈现出“重技术、轻人文”的倾向。这一部分充实了研究的可靠性。第四部分即第六章,指出目前我国图书馆学硕士课程知识体系存在的问题,针对基础课程过多、课程内容重复、忽视实践、知识范围狭窄等弊端提出了改善意见,希望能立足具体实际,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图书馆学的后续教育工作展开提供指导。这一部分对全文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综上所述,本文重点探讨了中美两国9所高校图书馆学硕士课程知识体系的发展概况,分析了学科研究热点和课程设置间的相关性,发现了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有指向性的改进意见。
吴拓,傅文奇[7](2018)在《美国图书情报学教育认证制度的演变及启示》文中研究表明采用文献调查法和历史研究法,对1925年以来美国图书馆协会图书情报学教育认证制度做了梳理,对7个图书情报学硕士认证标准的背景、主要内容、地位和意义做了归纳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认证标准演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归纳其特征,概述了认证制度对全球图书情报学教育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美国图书情报学教育认证制度对我国的几点启示。
徐晴[8](2016)在《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图书情报学具有鲜明的跨学科特征,在知识生产、积累与发展过程中,既有对其他学科基础理论、方法论、学术观点及实践的借鉴、引用、移植和整合,也有向外输出理论、方法和技术,对其他学科产生辐射和影响。这种跨越学科边界的知识交流与转移,是学科自身运行和发展规律的要求,也是学科不断转型和创新,提升学术竞争力和学科影响力的必然选择。本文综合运用图书情报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采用文献调研、演绎推理、文献计量、多元统计分析、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着力揭示我国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的状况与特征、效果、影响要素及内外部动力作用下的机制问题,研究包含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含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及述评、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创新点,形成整个研究的基础。第二部分为理论研究。第1章,明确跨学科研究、知识转移、跨学科知识转移的概念及内涵。在对跨学科研究与知识转移的关系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二者在方向性、目的性和要素性方面有共通之处,知识转移理论能够作为考察跨学科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工具,并对跨学科知识转移进行界定,认为该过程包含知识接收与知识发送两个方面,概念界定为下文奠定了逻辑基础。第2章,以知识转移理论为统领,以变化三角理论、竞合互动理论以及MOA框架理论为基础,构成了本文的理论支撑。知识转移理论是全文研究的指导理论和出发点,为跨学科知识转移提供了研究的基本框架;变化三角理论反映了考察跨学科知识转移的三个视角,即外部关注、系统实施和内部动力;竞合互动理论反映了图书情报学与相关学科间的相互竞争又共生互利的关系:MOA框架理论为考察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影响要素提供了具体的研究路径。第三部分为实证研究。其中第3章,第4章从学科组织层面对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进行外在刻画,第5章从研究人员个体层面对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进行内在剖析。第3章,对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状况与特征进行研究。跨学科引证是跨学科知识转移的重要表现形式,本章采用引文分析,在知识接受和知识发送两个视角中考察了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状况,从转移规模、转移分布、转移主体、转移情景(外部动力要素)几个方面揭示其特征,研究表明,(1)跨学科知识接收和知识发送的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增长,跨学科研究越来越活跃;(2)跨学科知识转移非均衡性特征明显,高度发散与高度聚合现象并存,产生有效吸收和辐射的学科数量并不多;(3)跨学科转移以双向互惠为主,主要发生在近邻学科,即同处社会科学领域的软-应用学科之间,对技术型、应用型知识的需求及辐射强烈;(4)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的外部动力要素包含知识距离、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社会需求。第4章,对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效果进行研究,侧重于知识引进效果的分析。以CSSCI建库以来,持续被“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收录的期刊所载论文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主题聚类、关键词与时间维度的关联以及外部学科实例,揭示了图书情报学通过理论借鉴和方法移植,促进了学科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的多样化。第5章,对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影响要素进行定量分析,立足于研究人员个体作为知识接收方,引入MOA(动机-机会-能力)分析框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影响因素的识别,提出相关假设,并通过调查问卷展开实证研究。研究表明,MOA框架理论适用于跨学科知识转移领域研究,除兴趣动机外,动机、机会、能力三个维度的要素与跨学科知识转移行为之间具有正向相关关系,跨学科知识转移行为主要受到学习倾向、交互能力、知识转移组织等因素的影响,实证研究为后文构建跨学科知识转移促进机制提供了现实依据。第四部分为应用研究。如何促进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是研究的落脚点,针对组织层面的外部动力要素,提出要从战略上重视和研究学科整体发展规划;针对个体层面的内部动力要素,如何激发动机、提升能力和创造机会是切入点,提出要建设跨学科知识转移开放环境、构建和完善知识转移激励机制、营造跨学科知识转移文化氛围。第五部分为研究总结及展望。归纳全文研究结论,指出研究不足,对后续研究着力点进行展望。研究在多学科的理论指导下,揭示我国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的现状、特征及效果,探索知识转移的内外部动力要素及其作用原理与影响,以激发动机、提升能力、创造机会为切入点,构建跨学科知识转移促进机制。研究对推动我国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交流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吴丹,余文婷[9](2015)在《近五年国内外图书情报学教育研究进展与趋势》文中研究说明2005年iSchools联盟正式成立后,图书情报学教育进入了新的改革期,成为国内外图情界人士共同关注的重点。本文首先回顾了图情教育理念的发展历程,并针对当前大数据时代和信息技术环境所产生的新挑战和新要求,对2010年到2014年图书情报学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并总结出主要的发展趋势,发现近五年来该领域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课程内容的变革、教学方式的革新和教育对象的多元化等。研究方法多实证研究,研究内容主题多样。随着iSchools运动的不断深入,今后我国图书情报学教育发展需要加强跨学科以及国际间的合作并且重视人、信息和技术融合,加快建设国际一流学科。
龚蛟腾[10](2015)在《改革开放后图书馆事业的复兴与开拓(续)》文中指出改革开放后,中国图书馆事业走上复兴与开拓之路,重归世界图书馆事业发展之途,并在诸多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图书馆资源建设从恢复到发展,管理规范从回归到新建,业务工作从变革到超越,发展阶段从传统到现代,图书馆学专业教育从普及到提高,图书馆学学术研究从引进到创新,图书馆事业合作交流从偶然走向常态,图书馆事业发展反思从感性迈向理性。
二、中美图书馆与情报学教育变革的比较与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美图书馆与情报学教育变革的比较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大数据时代情报学教育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情报事业与情报学教育的恢复 |
2.1 情报学教育的恢复 |
2.2 情报学教育的内涵和外延 |
3 信息技术革命下情报学教育的转型 |
3.1 情报学教育的转型 |
3.2 情报学教育内涵的讨论 |
4 进入21世纪后情报学教育的发展 |
4.1 i School与情报学教育新探索 |
4.2 信息技术与情报学教育 |
4.3 Intelligence Studies与情报学教育 |
5 大数据时代情报学教育的新浪潮 |
6 结语和展望 |
(2)基于词频统计的中美图书馆自律规范及其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中美图书馆自律规范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词频统计法 |
二、TF-IDF算法 |
三、共词分析法 |
四、社会网络分析法 |
五、维恩图 |
六、对比分析法 |
第四节 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上的规范与多样性 |
二、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定量研究 |
第二章 文本选择与分词 |
第一节 文本选择 |
一、中国图书馆自律规范文本选择 |
二、美国图书馆自律规范文本选择 |
第二节 分词标准、方法与步骤 |
一、分词标准 |
二、分词方法 |
三、分词步骤 |
第三章 自律规范文本的词频统计与知识图谱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图书馆自律规范 |
一、《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试行)》 |
二、《图书馆服务宣言》 |
三、《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标准》 |
第二节 中国图书馆自律规范文本网络体系特征 |
一、中国图书馆自律规范文本知识图谱特征 |
二、中国图书馆自律规范文本间差异性 |
三、中国图书馆自律规范文本间关联性 |
第三节 美国图书馆自律规范文本 |
一、《图书馆权利法案》 |
二、《道德规范》 |
三、《观赏自由声明》 |
四、《图书馆:美国价值观》 |
五、《阅读自由声明》 |
第四节 美国图书馆自律规范文本网络体系特征 |
一、美国图书馆自律规范文本知识图谱特征 |
二、美国图书馆自律规范文本间差异性 |
三、美国图书馆自律规范文本间关联性 |
第四章 中美图书馆自律规范文本比较分析 |
第一节 体系主体构成比较 |
一、图书馆的“誓约”方面 |
二、图书馆员的“誓约”方面 |
三、配套规范方面 |
第二节 文本视角特征比较 |
一、话语视角 |
二、主题视角 |
三、操作视角 |
第三节 文本语义内容比较 |
一、道德理念 |
二、图书馆权利 |
三、馆藏建设 |
四、资源利用 |
五、社会责任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总结 |
一、研究总结 |
二、存在的优点与不足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3)中外图书馆学教育比较研究:问题、方法与使命(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中外图书馆学教育比较研究的对象与问题确立 |
2 中外图书馆学教育比较研究的方法与资料拓新 |
3 中外图书馆学教育比较研究的使命与取向 |
4 结语 |
(4)美国图书情报学教育认证制度的演变、影响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2.3 评述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路线 |
1.4 研究创新点 |
2 美国图书情报学教育认证制度历次标准概述 |
2.1 美国图书情报学教育认证制度概况 |
2.1.1 美国高等教育认证体系与认证制度 |
2.1.2 认证标准、认证体系与认证制度 |
2.1.3 认证机构、认证流程与认证结论 |
2.2 认证制度起步时期 |
2.2.1 “1925 年标准”概述 |
2.2.2 “1933 年标准”概述 |
2.3 认证制度发展时期 |
2.3.1 “1951 年标准”概述 |
2.3.2 “1972 年标准”概述 |
2.4 认证制度变革时期 |
2.4.1 “1992 年标准”概述 |
2.5 认证制度完善时期 |
2.5.1 “2008 年标准”概述 |
2.5.2 “2015 年标准”概述 |
2.6 七版认证标准比较 |
3 美国图书情报学教育认证制度演变的原因 |
3.1 专业教育自身变革的需要 |
3.1.1 学制的统一与提升 |
3.1.2 课程理念的变革与确立 |
3.2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
3.2.1 推动学科整合 |
3.2.2 改善教学环境 |
3.3 社会环境的变化 |
3.3.1 美国图书馆协会的引导 |
3.3.2 卡耐基基金会的推动 |
3.3.3 社会需要的驱动 |
3.4 图书馆事业的转型 |
3.4.1 从传统图书馆到复合图书馆 |
3.4.2 服务功能的扩展与细化 |
3.5 小结 |
4 美国图书情报学教育认证制度演变的特点 |
4.1 课程设置依信息科学的发展而调整 |
4.2 师资标准要求趋于严格,入学资格条件趋于简单 |
4.3 强调学科整合和跨学科交流 |
4.3.1 学科整合 |
4.3.2 跨学科交流 |
4.4 小结 |
5 美国图书情报学教育认证制度对美国图情事业发展的影响 |
5.1 对图书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支撑作用 |
5.2 对iSchool运动的影响 |
6 美国图书情报学教育认证制度对全球图情教育的影响 |
6.1 树立多元化和办学自主化的理念 |
6.2 引领学科研究范式变革 |
6.3 促进远程教育的发展 |
6.3.1 函授阶段 |
6.3.2 教学平台 |
6.4 小结 |
7 美国图书情报学教育认证制度对我国教育评估制度的启示 |
7.1 我国图书馆学教育评估制度的演变及比较 |
7.1.1 我国图书馆学教育评估制度的演变 |
7.1.2 我国图书馆学教育评估条件 |
7.2 对我国图书馆学教育评估制度发展的启示 |
7.2.1 构建使命导向的教学培养机制 |
7.2.2 支持跨学科交流 |
7.2.3 加强师资建设 |
8 结论、不足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附录1 1925 年标准认证名单 |
附录2 1933 年标准认证名单 |
附录3 1952 年标准认证名单 |
附录4 1972 年标准认证名单 |
附录5 1992 年标准认证名单 |
附录6 2008 年标准认证名单 |
附录7 2015 年标准认证名单 |
附录8 2015 年标准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个人简历 |
致谢 |
(5)美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对中国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图书情报学教育现状 |
1.2.1 国内图书情报学教育 |
1.2.2 国外图书情报学教育研究的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美国图书情报学专业排名前二十高校专业教育现状 |
2.1 美国专业排名前二十高校简介 |
2.2 培养目标分析 |
2.3 美国图书情报学高校的院系结构分析 |
2.3.1 美国图书情报学专业的学位教育 |
2.3.2 美国图书情报学专业的双学位教育 |
2.3.3 美国图书情报学专业证书教育 |
2.4 入学要求 |
2.5 课程体系分析 |
2.5.1 专业课 |
2.5.2 相关专业课程 |
2.5.3 宏观综合类课程 |
第3章 美国图书情报学专业排名前二十高校师资队伍现状分析 |
3.1 师资队伍专业背景图谱分析 |
3.2 师资队伍研究兴趣研究领域分析 |
第4章 美国图书情报学专业排名前二十高校毕业生就业分布 |
4.1 图书情报机构就业岗位分析 |
4.2 面向企业就业职位与行业分析 |
4.3 面向政府部门就业岗位分析 |
第5章 我国图书情报学教育完善建议 |
5.1 健全师资队伍专业背景与知识结构 |
5.2 规范各培养单位课程体系设置 |
5.3 建立就业指导体系,提升就业竞争力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中美九所高校图书馆学硕士课程知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1.3.5 可行性分析 |
1.4 本文创新点 |
2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知识体系 |
2.1.2 课程体系 |
2.1.3 课程知识体系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多元智力理论 |
2.2.3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 |
3 美国图书馆学硕士课程知识体系的调査分析 |
3.1 调查对象的选择 |
3.2 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 |
3.2.1 培养方案 |
3.2.2 核心课程 |
3.2.3 选修课程 |
3.2.4 课程知识体系 |
3.3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 |
3.3.1 培养方案 |
3.3.2 核心课程 |
3.3.3 选修课程 |
3.3.4 课程知识体系 |
3.4 华盛顿大学 |
3.4.1 培养方案 |
3.4.2 核心课程 |
3.4.3 选修课程 |
3.4.4 课程知识体系 |
3.5 雪城大学 |
3.5.1 培养方案 |
3.5.2 核心课程 |
3.5.3 选修课程 |
3.5.4 课程知识体系 |
3.6 本章小结 |
4 中国图书馆学硕士课程知识体系的调查分析 |
4.1 调查对象的选择 |
4.2 南京大学 |
4.2.1 培养方案 |
4.2.2 必修课程 |
4.2.3 选修课程 |
4.2.4 课程知识体系 |
4.3 中山大学 |
4.3.1 培养方案 |
4.3.2 必修课程 |
4.3.3 选修课程 |
4.3.4 课程知识体系 |
4.4 吉林大学 |
4.4.1 培养方案 |
4.4.2 必修课程 |
4.4.3 选修课程 |
4.4.4 课程知识体系 |
4.5 华中师范大学 |
4.5.1 培养方案 |
4.5.2 必修课程 |
4.5.3 选修课程 |
4.5.4 课程知识体系 |
4.6 黑龙江大学 |
4.6.1 培养方案 |
4.6.2 必修课程 |
4.6.3 选修课程 |
4.6.4 课程知识体系 |
4.7 本章小结 |
5 中美图书馆学硕士课程设置和学科研究领域相关性探讨 |
5.1 美国图书馆学研究热点及相关性分析 |
5.1.1 近5年美国图书馆学学术论文的研究领域与主题 |
5.1.2 美国图书馆学硕士课程设置和学科研究领域的相关性分析 |
5.2 中国图书馆学研究热点及相关性分析 |
5.2.1 近5年中国图书馆学学术论文的研究领域与主题 |
5.2.2 中国国图书馆学硕士课程设置和学科研究领域的相关性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中国图书馆学硕士课程知识体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
6.1 中国图书馆学硕士课程知识体系存在的问题 |
6.1.1 过于重视基础课程 |
6.1.2 教学课程趋同化 |
6.1.3 综合与应用课程不足 |
6.1.4 课程知识覆盖面窄 |
6.1.5 轻视实践课程 |
6.2 中国图书馆学硕士课程知识体系问题解决对策 |
6.2.1 设立补修制度 |
6.2.2 整合选修课程 |
6.2.3 增加研究方法与学术前沿方面的课程 |
6.2.4 重视实践课程 |
6.2.5 调整知识比例 |
6.3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的主要工作总结 |
7.2 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下一步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成果 |
致谢 |
(7)美国图书情报学教育认证制度的演变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美国图书情报学教育认证制度历次标准的主要内容 |
2.1“1925年标准” |
2.2“1933年标准” |
2.3“1952年标准” |
2.4“1972年标准” |
2.5“1992年标准” |
2.6“2008年标准” |
2.7“2015年标准” |
3 美国图书情报学教育认证制度演变的原因分析 |
3.1 专业教育自身变革的需要 |
3.2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
3.3 社会环境的变化 |
3.4 图书馆事业的转型 |
4 美国图书情报学教育认证制度演变的特点 |
4.1 课程设置依信息科学的发展进行调整 |
4.2 师资标准要求趋于严格, 入学资格条件趋于简单 |
4.3 强调学科整合和跨学科交流 |
5 对全球图书情报学教育的影响 |
5.1 树立多元化和办学自主化的理念 |
5.2 与iSchool运动有所冲突, 影响力正逐步衰落 |
5.3 促进远程教育的发展 |
6 对我国的启示 |
6.1 构建使命导向的教学培养机制 |
6.2 支持跨学科交流 |
6.3 加强师资建设 |
6.4 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
7 结语 |
(8)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0.2.1 知识转移研究现状 |
0.2.2 跨学科知识转移研究现状 |
0.2.3 述评 |
0.3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
0.3.1 研究目标 |
0.3.2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0.3.3 研究方法 |
0.3.4 本文主要贡献 |
1 跨学科知识转移概念界定 |
1.1 跨学科的相关概念及内涵 |
1.1.1 学科 |
1.1.2 跨学科 |
1.1.3 跨学科研究 |
1.2 知识转移 |
1.3 跨学科知识转移的内涵 |
1.3.1 跨学科研究与知识转移的关系 |
1.3.2 跨学科知识转移的内涵及特点 |
1.3.3 跨学科知识转移要素 |
1.3.4 跨学科知识转移动力 |
2 本文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知识转移理论 |
2.1.1 信息网络视角中的知识转移理论 |
2.1.2 社会关系视角中的知识转移理论 |
2.1.3 社会认知视角中的知识转移理论 |
2.1.4 知识转移理论在本研究中的运用 |
2.2 变化三角理论 |
2.3 竞合理论 |
2.4 动机-机会-能力(MOA)框架理论 |
3 我国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状况与特征 |
3.1 相关界定 |
3.1.1 供体学科与受体学科 |
3.1.2 知识转移宽度与知识转移深度 |
3.1.3 亲缘学科 |
3.2 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规模 |
3.2.1 知识存量 |
3.2.2 知识流量 |
3.3 知识接收视角中的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 |
3.3.1 知识转移宽度与深度 |
3.3.2 图书情报学供体学科识别与分布 |
3.3.3 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接收特征 |
3.4 知识发送视角中的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 |
3.4.1 知识转移宽度与深度 |
3.4.2 图书情报学受体学科识别与分布 |
3.4.3 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发送特征 |
3.5 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亲缘学科类别 |
3.5.1 学科分类框架 |
3.5.2 图书情报学亲缘学科类别分析 |
3.6 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外部动力 |
4 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效果 |
4.1 基于学科研究主题演化的观察 |
4.1.1 数据来源 |
4.1.2 方法与过程 |
4.1.3 研究主题分析 |
4.1.4 研究主题演化 |
4.2 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实践 |
4.2.1 图书情报学引进计算机科学知识 |
4.2.2 图书情报学引进新闻传播学知识 |
4.3 讨论与分析 |
4.3.1 注重学术积累与前沿拓展 |
4.3.2 理论借鉴与学科体系的完善 |
4.3.3 方法移植与研究思路的创新 |
5 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影响要素识别与验证 |
5.1 影响要素识别 |
5.1.1 跨学科知识转移影响要素的MOA框架 |
5.1.2 动机(M)维度的影响要素识别 |
5.1.3 机会(O)维度的影响要素识别 |
5.1.4 能力(A)维度的影响要素识别 |
5.1.5 习惯域对跨学科知识转移行为的影响 |
5.2 影响要素理论框架及假设 |
5.3 实证研究过程 |
5.3.1 问卷测量条款 |
5.3.2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5.3.3 样本情况的描述性统计 |
5.3.4 信度与效度分析 |
5.3.5 知识转移行为与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
5.3.6 各因素协同作用对知识转移行为的影响 |
5.4 影响要素的讨论 |
6 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促进机制 |
6.1 设计跨学科发展战略机制 |
6.1.1 明确学科发展环境 |
6.1.2 加强学科理论建设 |
6.2 建立跨学科知识转移开放机制 |
6.2.1 面向宽广的信息职业 |
6.2.2 发展多元化的研究队伍 |
6.2.3 寻求多领域的应用与合作 |
6.2.4 保持跨界和聚焦的平衡 |
6.3 构建跨学科知识转移激励机制 |
6.3.1 知识转移激励机制的制度化 |
6.3.2 发挥学术成果跨学科评议激励作用 |
6.4 完善跨学科知识转移交流机制 |
6.4.1 引导跨学科交流意愿 |
6.4.2 丰富跨学科交流渠道 |
6.4.3 设跨学科交流环境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博期间相关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9)近五年国内外图书情报学教育研究进展与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图书情报学教育理念的变化 |
3 图书情报学课程内容的变革 |
3.1 传统核心课程的变革 |
3.2 数字环境下新课程的发展 |
4 图书情报领域教学方式的革新 |
4.1 教学思想的革新 |
4.2 教学工具的革新 |
5 图书情报领域教育对象的多元化 |
5.1 学生与能力需求、培养 |
5.2 图书馆员与继续教育 |
5.3 特殊群体与信息素养 |
6 展望 |
(10)改革开放后图书馆事业的复兴与开拓(续)(论文提纲范文)
5 图书馆学的专业教育:从普及到提高 |
5.1 图书馆学专业的学校教育 |
5.2 图书馆学专业的社会教育 |
5.3 图书馆学专业的教育改革 |
6 图书馆学的学术研究:从引进到创新 |
6.1 图书馆学研究的依托平台 |
6.2 图书馆学探索的本体回归 |
6.3 图书馆学学科的自主发展 |
7 图书馆事业的合作交流:从偶然到常态 |
7.1 图书馆交往合作日益密切 |
7.2 图书馆资源共享逐步扩大 |
7.3 图书馆学学术交流愈发频繁 |
8 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反思:从感性到理性 |
8.1 图书馆事业的纠偏与发展 |
8.2 图书馆理念的自省与升华 |
8.3 图书馆学研究的反思与创新 |
9 结语 |
四、中美图书馆与情报学教育变革的比较与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大数据时代情报学教育的回顾与展望[J]. 刘浏,王东波,沈思,谢靖,陈昱成. 情报学报, 2020(12)
- [2]基于词频统计的中美图书馆自律规范及其对比研究[D]. 王丽培.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3]中外图书馆学教育比较研究:问题、方法与使命[J]. 周亚,肖希明.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9(05)
- [4]美国图书情报学教育认证制度的演变、影响及启示[D]. 吴拓.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5]美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对中国的启示[D]. 倪弘. 山西财经大学, 2019(01)
- [6]中美九所高校图书馆学硕士课程知识体系研究[D]. 李林澳.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8)
- [7]美国图书情报学教育认证制度的演变及启示[J]. 吴拓,傅文奇.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8(05)
- [8]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研究[D]. 徐晴. 武汉大学, 2016(02)
- [9]近五年国内外图书情报学教育研究进展与趋势[J]. 吴丹,余文婷. 图书情报知识, 2015(03)
- [10]改革开放后图书馆事业的复兴与开拓(续)[J]. 龚蛟腾. 图书馆,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