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方后现代理论与后现代教育管理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高嘉敏[1](2020)在《基于后现代教育学的音乐课堂教学研究》文中提出在现代性范式下的音乐教学中,大量的音乐课堂存在“独白”的教学模式。在学科理念创新发展的过程中,这种音乐教学模式的弊端日渐突出,主要表现在其课程理念知识中心论与知识割裂论;课堂表现形式凝固的、静态的;内容构成标准化与客观化。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表现为现代思维模式的限制和制约,僵化的、封闭的思维方式将严重影响音乐教学模式的灵活性与针对性。为了克服上述缺陷的不利影响,本文以后现代思维理念为科学指导,综合利用后现代教学的课程观、教学观、教学评价去讨论研究后现代教学范式下的音乐教学研究。这将促使音乐课堂教学的教学理念、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各个层面发生一系列变化。本文将在第一章中阐述后现代思想的思想概述,从后现代思想的概念及基本内容两大方面来阐述。并提出其在教学中的教学理念,从认知过程到知识建构途径来一一说明。第二章将重点分析基于后现代教学的音乐教学理论基础。主要从其人类学基础、哲学基础以及音乐美学的基础上来论述。第三章中,将结合第七届音乐课获奖课例来讨论后现代教育理念在音乐课堂中的实际应用。以及在本文的最后一章节,我们从课程观、教学观、教学评价几个方面对后现教育观下的音乐课堂展开评价,并与现代性教育范式下的课堂教学作对比。
刘锦诺[2](2020)在《教学理论的美学意蕴—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视域》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教学理论发展过程中,受现代教学理论、苏联教学论的影响,在本土化探索中表现出对教学活动中诸美学因素的忽视。以致教学理论体系建构在对本质、规律的追求中忽视了情感、价值、意义等美学因素的关照。而教学活动中生动的美学因素是真实存在的,但在理性精神引导下发展的教学理论,一方面将教学活动中真实的美学因素排除在研究对象的界定之外,另一方面在教学内容中将对美学维度的探索放置于理性思维研究范式之下展开,导致理性对感性、真对美、事实对价值的压抑。受解构性后现代思潮的影响,教学理论通过消解确定性、拒斥体系、瓦解中心等解构的方式来消解理性的权威,从而使教学理论美学维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然而通过消解真来追求美,却只能得到感性狂欢式的“虚无之美”。于是,力图从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中对“静态之美”与“虚无之美”批判,反思现代教学理论的“以真抑美”与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的“去真求美”中真与美的对立与失衡等现实问题,并通过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中从本体论出发对“经验事态”中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入手,寻求教学理论美学维度的合理建构。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从过程本体论基础上对“美”提出了新的规定。通过微观、宏观以及美与真的关系三个方面厘清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其中,从微观角度看,分析“美”的本体论在于“现实实有”作为美之存在的唯一理由,美的存在在于“现实实有”的发生,这一发生过程通过“摄入”来实现。在“摄入”的过程中当该“经验事态”实现了适应性的和谐便能够产生完善的和谐之美。该适应性和谐之美的实现是通过“摄入”中的“主观形式”的完善程度进行判断的,以此明晰美的“是其所是”。从宏观的角度看,一方面从经验事态发展、过程的宏观视角出发明晰和谐之美的动态发展性;另一方面,分析“美”作为文明发展的一个方面,对推动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与作用。最后,讨论美与真的关系,在对比传统美学中真对美的压抑与后现代美学中真的反叛而导致的美与真分离的加剧等现实问题的基础之上,探讨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中从本体论出发寻求真与美的平等与共生,寻求经验事态发展过程中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以此揭示美的“在其所在”。从这三个方面明晰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现代感性学美学以及后现代艺术哲学的超越。为解决教学理论研究中的现实问题及探索教学理论的美学意蕴奠定理论基础。在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视域下,反思现代教学理论与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真与美的不协关系,进而探讨如何在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中建构教学理论的美学维度。首先,探讨现代教学理论的美学之维。从理性精神、科学精神以及主体精神这三个现代性的基本精神出发,通过分析具有理性精神的本质主义教学理论、有效教学理论;具有主体性精神的主体性教学理论以及具有科学精神的心理学影响下的教学理论的主要观点,明晰现代教学理论的基本主张。在此基础之上,探究现代教学理论对静态的和谐之美、服务于理性的感性之美以及艺术之美的追求。并进一步反思,现代教学理论在科学化发展中以真抑美而产生的静态和谐之美对教学理论发展的阻碍、逻辑之真对存在之美的压抑以及教学艺术性的消解等现实问题。其次,探讨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的美学之维。从解释学、复杂性以及建构主义等思想中对理性的解构出发探讨三种理论下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对我国教学理论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的生成之美、生命之美以及生活之美,展现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通过消解理性实现的感性维度的发展。以及反思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在对美学维度的过度高扬中容易导致的虚无主义、人的片发展以及崇高的消解等现实问题。最后,在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视域下探讨教学理论美学维度的建构,在真与美、事实与价值、逻辑与审美、理性与感性的关系之中去建构教学理论的美学维度。而美与真之间的关系通过教学理论发展的目的性从过程美学的宏观角度以更高的发展性目的引领教学理论美学维度的和谐发展。于是,从过程美学的微观论出发,探讨教学理论美学维度建构的主要内容;从过程美学中的真美平等、和谐的关系出发,探讨美学维度建构的关系性要求;最后从过程美学的宏观论出发,以教学理论的发展性目的引领与规范教学理论美学维度的建构。
陈楚伦[3](2019)在《地方性知识视阈下民族职业教育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当前,民族职业教育出现的“普遍性发展”和“地方性发展”两种行动路径矛盾突出。普遍性发展致力于从提高资金投入、提高办学层次、优化师资结构等可量化、可操作的方面入手,着眼于缩小民族职业教育与发达地区职业教育的差距;地方性发展希望凸显地方性少数民族文化与技艺的特色,民族职业教育的特殊性,遵循个性化的发展路向,从民族知识的复杂性、不可复制性、非量化性等方面着手。如何实现质量与特色的合和,怎样找到民族教育优势的生发点,成为少数民族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亟待探索的问题。通过文献法、观察法、比较法等方法考察民族职业教育的历史发展进程及表现特征,厘清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状况,深入分析“普遍性”和“地方性”两种发展模式的相对合理性与局限性,构建“普遍性”和“地方性”两种模式优势互补的行动框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地方性”与“普遍性”两种解释体系贯穿于民族职业教育发展的始终。提出对“地方性”的强调与重视并非意味着“普遍性”的淡化与消解,而是在这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加强对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质量与文化留存创新的关注与重视;第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应从线性发展转向螺旋上升式发展,从特殊性先决条件、客观性适宜条件、价值性复杂条件三个层次进行动态构建。应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充分关注其文化的特色性与职业教育类型的特殊性,既重视职业教育的层次、定位、机制,又重视民族文化的挖掘、传承与创新。第三,民族职业教育发展应秉承求同存异的共生理念协助民族成员走向生命的卓越,促进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
崔秀兰[4](2019)在《二战后英国卓越教师政策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钱乘旦在《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中说:“在世界各民族中,英国算得上一个典型,它体现着一种独特的发展方式——英国发展方式。这种方式以和缓、平稳、渐进为主要特色,即使对世界事务不甚了解的人,也会有一种模糊的印象,即英国是一个稳重的民族,它注重实际而不耽于空想,长于宽容而不爱走极端。”在英国人的民族性格中,有着鲜明的特质,保守中内蕴着开拓、进取,有敢为天下先的霸气;开拓中坚守着渐进,有顺应潮流的稳健。这种独特的民族性格决定着英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也影响着英国卓越教师政策的发展。因此,在传统与变革中,英国卓越教师政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循着本国历史的连续性和现实世界的可能性,沿着一条开拓、渐进、稳健的路径向前发展。同时,在卓越教师的“教师专业标准”“校本培训”“职业生涯规划”“卓越教育无处不在”等方面引领世界。二战后70多年来,英国卓越教师从理念上的价值追求走向课堂、走向教学实践,卓越教师的内涵和意义不断丰富发展,引领世界卓越教师培养的方向。因此,本文基于长期以来对我国特级教师,即中国卓越教师的关注,进而从比较的视野追寻英国卓越教师政策的发展变迁,从政策文本分析出发,对英国卓越教师政策的出台背景、发展历程、主要内容、价值变迁、实施效果及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研究,不仅探问源头,回眸英国卓越教师政策的社会历史根基,而且问道求索,审视英国乃至世界的现实发展状况,同时关注政策制定的政治变革、经济需求、文化传承、教育思潮、改革诉求等社会发展背景,进而研究探索思考、总结、归纳英国卓越教师政策发展的特征。其特征具体来讲,主要是第一,二战后英国卓越教育政策发展的历程是英国人追求卓越的过程;第二,二战后英国卓越教育政策发展过程中有一条隐形的人文主义教育主线;第三,二战后英国卓越教育政策发展与英国社会发展与时俱进;第四,二战后英国卓越教育政策是在传承、发展、批判、反思、创新和超越中不断地渐进式发展,绵延向前,引领世界。同时,本文还在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和探问中国教育历史与现实的基础上,希望得到对我国卓越教师政策的深刻启示和有益借鉴,努力践行比较教育家贝雷迪(G.Z.F.Bereday)的观点:“从认识别人而得到自我认识,是比较教育所能提供的最有价值的教育。”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的缘起、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范围及概念的界定和研究方法。第一章文献综述阅读和研究了国内外对英国卓越教师政策的研究现状,主要是对英国卓越教师的内涵、标准、评价和问题对策等内容进行文献收集、整理、归纳和分析研究。第二章分析了二战后英国卓越教师政策出台的背景和英国卓越教师政策之间的联系。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耗尽了大英帝国国力,特别是二战后,英国从世界帝国的顶峰跌落,由英帝国变成英联邦。丢掉帝国并不情愿,英国人不断努力变革,因此英国虽然衰落却并不落后,仍然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在教育方面,首先,追求卓越是二战后英国教育变革的价值选择和实践探索。其次,教师专业主义盛行。第三,二战后工党的“社会民主主义”、撒切尔等保守党的“新自由主义”、布莱尔新工党的“第三条道路”、卡梅伦一克莱格联合政府的兼顾公平与卓越的执政理念,都是影响二战后英国卓越教师政策形成和发展的主要背景。第三章梳理了二战后英国卓越教师政策发展的历程,并对代表性文本。按时间顺序进行述要,主要是对:1945-1979年萌芽期的《詹姆斯报告》、1979-2016年形成期的《高级技能教师计划》《高级技能教师标准》、2006-2015年发展期的《优秀教师计划》《优秀教师标准》、2011年《培养下一代卓越教师计划》《杰出教师标准》和2016-2019年深化期的《卓越教育无处不在》《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等一系列政策文本的主要内容进行叙述和简要分析。第四章探讨了卓越教师政策的实施过程、积极成效及存在问题,分析了对卓越教师专业发展的历史贡献,以及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其中,第一部分总结英国卓越教师政策实施过程中实现的变革期盼,主要包括政策实施主体获得了政策保障、政策实施取得较快进展。第二部分总结英国卓越教师政策实施获得的积极成效,包括优化了教师结构、提高了教师效能和增强了教师职业的吸引力。第三部分总结英国卓越教师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反应的现实诉求,包括标准与职责的问题、资金与管理的问题和计划与现实存在一定的“落差”等。第五章阐述了英国卓越教师政策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对我国培养卓越教师、建设高质量师资队伍的启示。其中,第一部分主要分析英国卓越教师政策的优势。主要有:以法律政策为机制保障、以追求卓越为价值取向、以教师专业标准为引领、以校本培训为精准模式、以评估问责为促进手段等。第二部分总结英国卓越教师政策对我国的相关启示和借鉴:“教育优先”的国家战略不是口号是行动、“卓越教师计划2.0”缩小政策和实施的落差、“教师专业发展标准2.0”的前瞻性设计与“教师幸福感”的卓越教师政策吸引和防止基层“政策失灵”的中国特色卓越教师政策的研制等,旨在积极努力地探寻我国卓越教师培养的成功机制与路径。
商应丽[5](2019)在《建构高校艺术教育管理的生成之维》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将法国哲学家吉尔·德勒兹(Gilles Deleuze)的“生成”(becoming)思想运用于艺术教育管理学,尝试提出“建构高校艺术教育管理的生成之维”命题,赋予艺术教育管理以“生成性品格”,以生成性思维来重新定位、描述艺术教育管理学的理念,重塑组织管理活动的形态,重构组织管理系统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模式。这既是为“生成”而管理,也是“生成”地去管理。其目标在于唤醒沉睡已久的自我、疗愈内心深处的本我、创生生命俱足的真我,从而达到人美人,人爱人的管理情境,并呈现出更为自由的生命状态。然而,对于艺术教育管理而言,走向生成是历史与逻辑发展的必然,是其自身嬗递不已之中所内蕴的品性,也是基于现状反思而应当选择的变革路径。通过探讨如何在艺术教育管理中建构生成之维,建立一种具有较高生命境界的思维意识状态,期望促进艺术教育管理在理论与方法上的革新,开启新的论述空间及实践可能。论文由五部分构成:导论部分,通过对教育管理理念的变革、现代艺术教育发展的需要和教师专业发展创生之道三个方面的分析,阐述出研究的缘起,进而界定艺术教育、艺术教育管理、高校艺术教育管理、教育管理的生成之维四个概念,从而明确了本研究的主要对象。同时,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阐明了其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并概述了本研究的基本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是对德勒兹生成思想的解读。首先通过生成与存在、生成-他者、生成与创造三个方面阐释其如何生成。即德勒兹生成思想的本体论研究,回答了什么是生成的问题。其次,对德勒兹的“生成”概念及关联的概念工具进行界定与辨析,梳理出教育管理中各要素关于生成概念及关联的概念工具之间的关系,以此构成德勒兹生成思想介入艺术教育管理的前提,为本研究的研究视域提供坚实的哲学理论基础及论述的空间。最后,通过德勒兹生成思想与艺术教育之间关系的阐述,明晰了德勒兹哲学思想与艺术及艺术教育之间的互生关系,明确了艺术教育管理之中存在的生成性取向,从而确认德勒兹生成思想与艺术教育管理之间的必然链接关系。第二章阐释了艺术教育管理历史演变规律。基于德勒兹生成思想的视域,从历史演进与价值意义两个角度来论证,“走向生成”是艺术教育管理变革的选择。一方面,从历史演进的角度,来考察艺术教育管理理论流变与范式转换的轨迹(由科学范式、人本范式再到后现代多元范式),论证艺术教育管理的历史态势在总体上体现为“生成运动”(不断解辖域化的运动),指明“生成性”是艺术教育管理学历史内蕴的品格。另一方面,论证生成思想之于艺术教育管理的意义与启示,从而揭示出艺术教育管理生成之维建构的必要性。第三章主要是基于艺术教育管理历史演变客观规律,即“走向生成”是艺术教育管理变革的选择,来考察当前高校艺术教育管理现实状况并得出基本认识,即对高校艺术教育管理现状的反思,而呈现出的生成状况。通过对高校艺术教育管理现状进行大量的实证访谈调查研究,归纳其存在较为突出的现实问题及“阻断生成”之处,亦即反生成性的表征。其中潜在的反生成性表征主要体现在预成可控的教育管理过程、以效率为轴心的管理目标、树状化的教育管理组织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分析判断出当前高校艺术教育管理存在现实问题的传统与现代的根源。就其传统根源而言,主要包括官本位思想的根深蒂固与传统文化的影响;就其现代根源而言,主要包括现代哲学思想的渗透(规训社会的现实)与工具理性的支配。第四章主要是基于德勒兹生成思想的视域,在“走向生成”的变革选择之下,针对高校艺术教育管理存在的现实问题及生成状况,提出“高校艺术教育管理的生成之维”理论事实存在的可能。具体而言,以“生成”作为一个重要尺度、取向与参数,提出激发生成实施的具体路径,重新定位和描述艺术教育管理的理念、组织、过程及评价。即艺术教育管理的生成性维度,其在管理理念上应是激发生成的,在管理组织上应是块茎化的,在管理过程上应强调以过程为导向,在管理评价上应采取生成性的取向与方法。结语部分,通过以上对“建构高校艺术教育管理的生成之维”研究,首先指出德勒兹生成思想与相关概念介入到艺术教育管理领域时,确立了“建构高校艺术教育管理的生成之维”的命题,势必能够在该领域产生新的变化,从而由不同的群体集合,建立综合的“学科共同体”,实现艺术教育管理学科本质力量的呈现,并给予艺术教育管理以新的责任和使命。其次,提出在高校艺术教育管理生成之维构建的过程中,在理念、组织、过程及评价等方面所体现出的重要价值,是对当前教育管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及突破口。除此之外,虽然我们反复强调生成之维,致力于构造生成的艺术教育管理,但这不意味着将生成作为唯一的维度或参数,而是应注重艺术教育管理中诸要素的积极互动,把握多维间的动态平衡。进而在生成思想的视域下,将对艺术教学管理的实践探索中,充分认知到生成的必要性所在。因此,中国艺术教育管理要真正具有精神强度和思想深度,及具有真正意义的前卫性,必须在教育管理的智识系统上重建独特美学,即人需要美人之美,人应该爱人之爱,人使人成为“人”。它的意义在于必须超出传统美学的训练意义。因为它的目的不是为了美,也不是为了艺术——目的是具有生成意义的人的生命状态,让人成为“人”,而提出的建构高校艺术教育管理的生成之维。
喻聪舟,温恒福[6](2018)在《现代化理论视角下教育现代化问题研究述评》文中提出经典现代化、后现代与新现代化理论是理解现代化问题的三个重要视角,梳理上述三个视角对教育现代化问题的不同理解,有助于厘清教育现代化理论的发展脉络,为定位新时代教育现代化问题提供理论资源。从经典现代化角度理解教育现代化,主要从工业化、民主化的追求理解教育现代化,这是理解教育现代化问题的基本视角。后现代视角表达了对教育中"狂妄的理性"与"无人身的理性"的批判。从新现代化角度理解教育现代化是基于特定时期的历史定位,借鉴知识化、信息化等社会发展新趋势以达到以世界一流水平为标准对教育现代化的理解。新时代的中国教育现代化应当立足新时代国情,借鉴上述视角探索能够解决中国问题的教育现代化理论。
喻聪舟,温恒福[7](2018)在《融合式教育现代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的新趋势》文中研究说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应当以实现理性精神为核心的经典现代化诉求为当前阶段基本任务,着力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仅从经典现代化的诉求去理解新时代的教育现代化是不够的,后现代理论对教育现代性过盛的危机提出了有益的警示,新现代化理论反应了当今时代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新趋势,为超越经典现代化、实现对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引领提供了两种可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应当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立足我国教育传统,集西方经典现代化宝贵经验、后现代批判与建设中的合理因素与新教育现代化趋势于一体的融合式教育现代化。
顾凯军[8](2017)在《中国书院文化与后现代教育》文中研究指明一、中国的书院文化起源(一)"书院"名称的由来我们讨论"书院"名称的由来一般都会追溯到唐朝的"丽正修书院"。开元五年(717),唐玄宗任命马怀素为修图书使,专门负责整理和编辑国家藏书。还委派了官员负责管理,设立了乾元院。第二年,乾元院改名为丽正修书院。后来,在长安的光顺门外、东都洛阳的明福门外,也设立了丽正书院。开元十三年(725),唐玄宗召集
田仕芹[9](2017)在《建设性后现代视野下高等数学课程问题与改进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高等数学》是高等院校理工、农、林、医、经管等学科的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抽象性、逻辑性和应用性,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和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目前,高等数学教材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的联系不够紧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存在照本宣科、知识本位、预定程序、自导自演等现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初等数学思维向高等数学思维的转变困难、学习方法与策略不当等问题。综观国内外对高等数学课程的研究,已有研究大多以传统的课程和教学理论为指导,对解决当前高等数学课程存在的许多矛盾,有一定的局限性;定性的研究多于定量的研究,在定量研究方面,对高等数学课程现状缺乏有针对性的调查统计数据;对高等数学课程的研究有待深入和细化。建设性后现代哲学在有机、整合思维框架下构建一种超越现代性的世界观,建设性后现代教育学家关注课程理解和课程对人心灵的启迪与解放,倡导课程的开放性、多元性、过程性,有力地推动了现代课程理念的变革与创新。建设性后现代哲学与教育思想虽不能为高等数学课程提供具体的模式,但是它可以促使高等数学教育工作者积极反思和自我批判,获得对高等数学教学实践的深层次理解,化高等数学课程的现实困惑为课程新进步的实际开端。建设性后现代教育思想的核心观点可概括为:(一)教育要培养文化与专门知识兼备的人才,提倡课程目标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结合。(二)建设性后现代教育倡导复杂性思维和一切有利于催生建设性后现代教育世界的思维方式。(三)强调教育过程必须保持有张力的节奏,经验在师生对话性交互作用中转变,意义在阐释与理解中建构,能力在回归性反思中发展,教师应成为有责任和智慧的舞伴和导师。(四)将课程理解为达成个体经验转变的过程,倡导用“自组织”作为基本假设设计非线性的开放性课程,强调评价应成为共同背景之中以转变为目的的协调过程。本研究采用文献法、观察法、比较法、调查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通过对高等数学课程大纲、教材、教师、学生的调查,分析高等数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调查发现,高等数学课程目标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同院校或专业的高等数学课程目标趋同、高等数学课程目标过于宽泛、重预设轻生成、重知识轻情感、表述不清。高等数学课程内容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数学理论与数学应用比例失调、重数学知识而轻数学思想方法、缺乏与相关专业课程的融合、呈现形式单一。高等数学课程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学内容拘泥于课本知识、教学过程缺乏师生间的对话与交流、实践教学环节薄弱。高等数学课程评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评价方式、主体和内容单一,缺乏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和反馈。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高等数学课程的价值取向偏失、外部需求在高等数学教育领域的反映具有滞后性、教师的观念更新缓慢。针对高等数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在建设性后现代视野下探讨高等数学课程的改进策略。一是设计预设性与生成性相结合的多元化高等数学课程目标。二是构建KTAC一体化的高等数学课程内容体系(K-数学知识、T-数学思想、A-数学应用、C-数学文化)。三是开展过程教学,主要包括促进高等数学教学系统的自组织性,在节奏性对话教学中发展学生智慧,在展现数学思维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四是实施多元动态评价,学生参与评价,全面评价学生的数学素质,注重过程评价。五是教师树立过程教育理念,通过反思转变观念,借助研究提升经验。基于建设性后现代哲学与教育思想对高等数学课程问题与改进策略进行研究,有助于高等数学课程理论的丰富和完善,又有助于高等数学课程研究的深入和细化,同时为指导和改善高等数学教学实践提供借鉴,为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具体落实提供一定参考,促进高等数学与学科教学的有效对接、高等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学生的发展。
郭韵杰[10](2017)在《史蒂文·塞德曼后现代理论核心术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十世纪后半叶,后现代主义在欧美大陆流行开来,这一时期涌现出一大批后现代主义学者,史蒂文·塞德曼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之一。从1983年至今,塞德曼先后出版过16部专着和100余篇论文,其中涉及到种族,民族,女权主义,黑人运动和后现代转向等热点问题。在哈贝马斯,福柯等人的基础上,塞德曼研究出一套独特的知识体系,对酷儿理论,赛博格思想等后现代概念有深入的研究。塞德曼的学术成果对后现代哲学和社会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本论文从四个方面阐释了史蒂文·塞德曼后现代主义核心术语,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史蒂文·塞德曼的生平简介和十余部着作的简要概述以及核心术语的理论背景和社会背景;第二部分分为了三个小的章节,分别是从理性时代到写实主义,后现代转向和后现代主义科学与道德的重铸,其中包括谱系学,规训秩序,工具理性等十个后现代术语。这一部分主要针对十个后现代核心术语进行系统剖析,包括其历史来源,发展过程,重要的相关历史人物和塞德曼对术语所作的诠释;第三部分将塞德曼术语的精华总结成为三个理论特征即:历史性,重构后现代主体性和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交叉性;第四部分从建设性、局限性和启示三个方面对史蒂文·塞德曼核心术语进行综合评价。
二、西方后现代理论与后现代教育管理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方后现代理论与后现代教育管理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后现代教育学的音乐课堂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文的研究价值 |
(一) 理论价值 |
(二) 实践价值 |
二、国内外发展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及综述 |
第一章 后现代思想及其视野下的教学理念 |
一、后现代思想概述 |
(一) 后现代思想 |
(二) 后现代思想的基本内容 |
(三) 后现代思想评析 |
二、后现代思想下的教学理念 |
(一) 教学是一种复杂的活动 |
(二) 教学认识活动是师生共同建构知识的过程 |
第二章 音乐教学现代性的困境 |
(一) 现代课程观的缺陷 |
(二) 现代教学观的缺陷 |
(三) 评价标准的误区 |
第三章 后现代教育理念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以第七届音乐课获奖课例为例 |
一、后现代课程观在获奖音乐课中的应用体现 |
(一) 后现代课程观 |
(二) 后现代视野中的课程设计 |
二、后现代课堂教学设计在获奖音乐课中的应用体现 |
(一) 为学生的“学”而设计课堂教学 |
(二) 为创设问题情境而设计课堂教学 |
(三) 注重在教学情境中评价学生学习的设计 |
(四) 关注生成性,形成开放的教学设计方案 |
三、后现代教育观下的音乐课堂评价 |
(一)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特征 |
(二) 注重音乐课的本体一音乐 |
(三) 教学过程中教师专业水平显着提高 |
(四) 教学多元化和教学资源的合理运用 |
(五) 教师艺术素养普遍升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教学理论的美学意蕴—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视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教学理论中美学维度研究的困境 |
(二)怀特海的过程美学思想的时代意义及启示 |
(三)对有机教学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一)理论 |
(二)教学理论 |
(三)美学 |
五、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教学理论中美学维度研究的文献综述 |
(一)教学理论着作的文本分析 |
(二)教学理论中美学维度发展的三重路径 |
(三)教学理论中美学维度研究的反思 |
二、其它教学研究中美学因素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一)其它教学研究中美学因素相关研究的文献概况 |
(二)其它教学研究中美学因素相关研究的内容分析 |
(三)对其它教学研究中美学因素相关研究的反思 |
三、国内外关于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研究的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关于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研究的文献概况 |
(二)国内外关于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研究的内容分析 |
第三章 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 |
一、“美”的微观论 |
(一)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本体论 |
(二)美在适应性和谐 |
(三)美在适应性和谐的自发性 |
(四)过程美学对感性学的超越 |
二、“美”的宏观论 |
(一)传统美学观及其问题批判 |
(二)后现代美学观及其问题批判 |
(三)动态和谐之美对于传统美学与后现代美学的超越 |
(四)动态和谐之美的实现 |
三、美与真的关系 |
(一)传统美学中真对美的压抑 |
(二)后现代美学中美对真的反叛 |
(三)在“存在之美”中寻求真与美的和解 |
(四)经验事态中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 |
第四章 现代教学理论的美学之维 |
一、现代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
(一)本质主义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
(二)主体性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
(三)有效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
(四)现代心理学视域下的教学理论 |
二、现代教学理论的审美追求 |
(一)现代教学理论的和谐之美 |
(二)现代教学理论中服务于理性的感性之美 |
(三)现代教学理论的艺术之美 |
三、现代教学理论的审美追求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
(一)现代教学理论陷入静态和谐之美将阻碍理论的持续发展 |
(二)现代教学理论中逻辑之真对存在之美的压抑 |
(三)现代教学理论中教学艺术的工具化导致艺术性的消解 |
第五章 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的美学之维 |
一、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
(一)解构性后现代视域下的教学理论 |
(二)解释学视域下的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
(三)复杂性思维下的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
(四)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
二、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对美的关照 |
(一)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的生成之美 |
(二)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的生命之美 |
(三)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的生活之美 |
三、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美学相关研究的问题 |
(一)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对夸大生成之美导致虚无主义倾向 |
(二)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生命之美过剩导致人的片面发展 |
(三)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生活之美的扩张导致崇高的消解 |
第六章 教学理论中美学维度的建构 |
一、教学理论美学维度建构的基本内容 |
(一)教学理论应加强对教学非理性因素的研究 |
(二)教学理论应提升对教学伦理的关照 |
(三)教学理论应深入对教学艺术的探究 |
(四)教学理论应增加对教学智慧的关注 |
二、教学理论在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中建构美学维度 |
(一)教学理论中“平庸之真”的表现及批判 |
(二)教学理论中“静态之美”的表现及批判 |
(三)教学理论中“虚无之美”的表现及批判 |
(四)教学理论美学维度建构应追求真与美的和谐 |
三、教学理论以教学目的引导美学维度的建构 |
(一)以目的的发展性引导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 |
(二)以目的的决断性实现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 |
(三)以目的的自发性规范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地方性知识视阈下民族职业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危机: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性知识传承发展的境遇艰难 |
1.1.2 困惑: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发展的路径迷茫 |
1.1.3 冲突:民族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话语焦虑 |
1.2 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2 研究的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3.3 对现有研究的评价 |
1.4 研究方法 |
1.4.1 历史文献法 |
1.4.2 调查法 |
1.4.3 比较法 |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1.1 地方性知识 |
2.1.2 职业教育 |
2.1.3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 |
2.2 理论基础 |
2.2.1 知识论 |
2.2.2 后现代主义教育观 |
第三章 地方性知识在民族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内在价值 |
3.1 历史回省:地方性知识与民族职业教育的交叉演变 |
3.1.1 差异:古代少数民族职业技艺的传承 |
3.1.2 统一:少数民族“现代性”的职业教育发展的形态 |
3.2 价值澄清:地方性知识对民族职业教育的促进作用 |
3.2.1 知识分类与民族职业教育的特性彰显 |
3.2.2 地方性知识与民族职业教育的哲学关系 |
第四章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现状与省思 |
4.1 东西部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
4.1.1 办学规模 |
4.1.2 专业设置 |
4.1.3 课程设置 |
4.1.4 师资结构来源 |
4.1.5 职业院校与地方经济的互动 |
4.2 普遍性与地方性的失衡: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现状的省思 |
4.2.1 民族职业教育发展的“普遍性”期待 |
4.2.2 民族职业教育发展的“地方性”理解 |
4.2.3 民族职业教育发展的两难选择 |
第五章 地方性知识视阈下的民族职业教育的路径选择 |
5.1 民族职业教育发展的价值皈依 |
5.1.1 “普遍性”的追寻 |
5.1.2 “地方性”的守望 |
5.2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 |
5.2.1 价值理念的设计 |
5.2.2 制度框架的建构 |
5.3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微观行动 |
5.3.1 “双向度”对接支撑专业结构建设 |
5.3.2 融合优质地方资源,加强课程内涵建设 |
5.3.3 交互式教学:传统与现代创新融合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4)二战后英国卓越教师政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一)培养卓越教师是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 |
(二)培养卓越教师是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追求 |
(三)二战后英国卓越教师政策的借鉴价值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
四、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研究范围的界定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政策分析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
(一)英国卓越教师相关政策研究 |
(二)对英国卓越教师的内涵研究 |
(三)对英国卓越教师的特质研究 |
(四)对英国卓越教师的实践指导研究 |
二、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一)英国卓越教师相关政策研究 |
(二)英国卓越教师内涵研究 |
(三)英国卓越教师专业标准研究 |
(四)英国卓越教师评价体系研究 |
(五)英国卓越教师培养模式及机制实践探索研究 |
(六)国外卓越教师对我国启示的研究 |
(七)卓越教师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
第二章 二战后英国卓越教师政策出台的背景 |
一、二战后国际教育思潮促进卓越教师政策萌发 |
(一)二战后终身教育思潮的卓越教师需求凸显 |
(二)二战后国际教育思潮的优质化发展特征诉求 |
二、二战后英国追求卓越教育的价值选择 |
(一)英国卓越教师思想溯源再现卓越教师传统价值观 |
(二)二战后初期英国卓越教师政策的酝酿助推政策出台 |
(三)二十世纪末英国教育改革追求卓越的价值选择 |
三、新教师专业主义理念催生卓越教师政策 |
(一)教师专业地位的确认开启卓越教师新起点 |
(二)教师专业主义反映卓越教师专业化倾向 |
(三)新教师专业主义促进卓越教师政策发展 |
四、英国政府执政党更迭与教育战略的变化 |
(一)撒切尔—梅杰保守党政府开启卓尔不群教师专业化运动(1979-1997) |
(二)布莱尔—布朗工党政府实施效益取向的教育优先发展战略(1997-2010) |
(三)卡梅伦—克莱格联合政府强调公平取向的卓越教育(2010-2016) |
(四)特蕾莎×梅保守党政府脱欧与卓越教师政策的新困境(2016-2019) |
第三章 二战后英国卓越教师政策发展的历程与代表性文本述要 |
一、萌芽期的教育法提供英国卓越教师政策发展的法律保障(1944-1979) |
(一)《1944 年教育法》为教师政策提供法律基础(1944) |
(二)《詹姆斯报告》推进教师政策进入新时代(1972) |
二、形成期的教育优先战略助推英国卓越教师政策出台(1979-2006) |
(一)撒切尔时期英国教育市场化理念下的《1988 年教育法》(1988) |
(二)布莱尔时期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下的《高级技能教师计划》(1998) |
(三)《高级技能教师计划》(1998)文本述要 |
三、发展期的兼顾效益取向推进英国卓越教师政策完善(2006-2015) |
(一)布朗时期帮助教师持续专业发展的《优秀教师计划》(2006) |
(二)《优秀教师计划》(2006)文本述要 |
(三)卡梅伦时期吸引最优生从教的《培养下一代卓越教师计划》(2011) |
(四)《培养下一代卓越教师计划》(2011)文本述要 |
(五)《杰出教师标准》(2011)文本述要 |
四、深化期的兼顾公平取向反映英国卓越教师政策公平愿景(2016-2019) |
(一)卡梅伦政府发布兼顾公平与卓越的《卓越教育无处不在》(2016) |
(二)《卓越教育无处不在》(2016)文本述要 |
(三)《教师专业发展标准》(2016)文本述要 |
五、教师专业标准引领下的英国卓越教师政策变迁 |
(一)英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出台与修订背景的变化 |
(二)英国教师专业标准的修订历程及其价值取向的变化 |
(三)英国教师专业标准主要评价指标的变化 |
(四)英国教师专业标准的继承与超越 |
(五)对完善我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启示 |
第四章 二战后英国卓越教师政策实施的成效与问题 |
一、英国卓越教师政策的实施实现变革期盼 |
(一)英国卓越教师政策的实施主体获得政策保证 |
(二)英国卓越教师政策的实施进程快速推进 |
二、英国卓越教师政策的实施获得积极成效 |
(一)优化教师结构 |
(二)提高教师效能 |
(三)增强职业吸引力 |
三、英国卓越教师政策的实施问题反应现实诉求 |
(一)标准与职责的问题 |
(二)资金与管理的问题 |
(三)计划与现实的落差 |
第五章 二战后英国卓越教师政策研究的思考与启示 |
一、英国卓越教师政策的优势 |
(一)以法律政策为机制保障 |
(二)以追求卓越为价值取向 |
(三)以教师专业标准为引领 |
(四)以校本培训为精准模式 |
(五)以督查评估为促进手段 |
二、英国卓越教师政策的启示 |
(一)“教育优先”国家战略不是口号是行动 |
(二)“卓越教师计划2.0”缩小政策实施的落差 |
(三)“教师专业发展标准2.0”要为明日的学生设计 |
(四)“教师幸福感”政策多渠道吸引优秀人才从教 |
(五)“双向人性化”评估引导卓越教师能力建设 |
(六)防止“政策失灵”的中国特色卓越教师政策研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参与的研究项目 |
致谢 |
(5)建构高校艺术教育管理的生成之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教育管理理念的变革 |
(二)现代艺术教育发展的需要 |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创生之道 |
二、概念界定 |
(一)艺术教育 |
(二)艺术教育管理 |
(三)高校艺术教育管理 |
(四)教育管理的生成之维 |
三、研究综述 |
(一)关于生成论思想的相关研究 |
(二)关于高校艺术教育管理的相关研究 |
四、研究价值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价值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访谈法 |
(三)逻辑分析与历史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四)实地研究法 |
六、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德勒兹生成思想的解读 |
一、什么是生成 |
(一)生成与存在 |
(二)生成-他者 |
(三)生成与创造 |
二、与“生成”联动的概念工具 |
(一)树形与根茎 |
(二)辖域化与解辖域化 |
(三)游牧与定居 |
(四)平滑空间和纹理化空间 |
三、德勒兹生成思想与艺术教育关系的阐述 |
(一)德勒兹生成思想与艺术形象的互生关系 |
(二)德勒兹生成思想与艺术教育的互生关系 |
(三)艺术教育管理过程之中的生成性取向 |
第二章 走向生成:艺术教育管理变革的选择 |
一、教育管理的生成运动:教育管理范式的历史发展和内蕴品性 |
(一)传统时期,以教育管理科学范式为主 |
(二)过渡时期,以教育管理人本范式为主 |
(三)现代时期,以教育管理多元范式为主 |
(四)生成性:教育管理的内在品性与发展趋势 |
二、确立艺术教育管理生成之维的意义 |
(一)有利于形成一种新的教育本质观 |
(二)有利于形成一种开放生成的教育体系 |
(三)有利于认清和克服各种教育异化现象 |
(四)生成性:对于艺术教育管理的启示 |
第三章 阻断生成:高校艺术教育管理现状的反思 |
一、高校艺术教育管理现状的认识 |
(一)高校艺术教育管理的研究过程 |
(二)高校艺术教育管理的现状分析 |
二、艺术教育管理领域反生成性的表征 |
(一)预成可控的教育管理过程 |
(二)以效率为轴心的管理目标 |
(三)树状化的教育管理组织 |
三、艺术教育管理反生成性的根源 |
(一)传统根源 |
(二)现代根源 |
第四章 高校艺术教育管理的生成之维 |
一、激发生成:高校艺术教育管理理念的生成之维 |
(一)确立建构特性,坚持创新理念 |
(二)构建生态机制,和谐关系生成 |
(三)坚持民主平等,构筑主体关系 |
(四)建立批判机制,实现意义创生 |
二、块茎化组织:高校艺术教育管理组织的生成之维 |
(一)网络化组织建构 |
(二)学习型组织的生成 |
三、游牧式过程:高校艺术教育管理过程的生成之维 |
(一)开放生成过程 |
(二)多元互动过程 |
(三)共建共享过程 |
四、生成性取向与方法:高校艺术教育管理评价的生成之维 |
(一)生成的教育管理的评价取向 |
(二)生成的艺术教育管理的评价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校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创作情况 |
(6)现代化理论视角下教育现代化问题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经典现代化理论出发对教育现代化的理解 |
二、从后现代视角对教育现代化的批判与建构 |
(一) 从解构性后现代理论出发对教育现代化的反思 |
(二) 从建设性后现代理论视角出发对教育现代化的思考 |
三、基于新现代化理论的教育现代化研究 |
(一) 从新时代历史方位理解教育现代化 |
(二) 以世界先进水平为标准定位教育现代化 |
(三) 从社会发展新趋势理解教育现代化 |
四、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对教育现代化的思考 |
(7)融合式教育现代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的新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一、实现经典现代化的诉求仍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任务 |
二、后现代理论对教育现代性过盛的危机提出了警示 |
三、新现代化理论反应了新时代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新趋势 |
四、振兴教育需要探索符合新时代发展需要的融合式教育现代化 |
(9)建设性后现代视野下高等数学课程问题与改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高等数学课程现状引发的思考 |
(二)开放的数学教育哲学研究背景 |
(三)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对高等数学课程研究的意义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
四、有关概念界定 |
(一)课程 高等数学课程 |
(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 |
(三)其他有关概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高等数学课程研究综述 |
(一)国外高等数学课程研究综述 |
(二)国内高等数学课程研究综述 |
二、建设性后现代思想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三章 建设性后现代哲学与教育思想 |
一、建设性后现代哲学 |
(一)怀特海及其过程哲学 |
(二)大卫·格里芬及其后现代精神 |
二、建设性后现代教育思想的核心观点 |
(一)建设性后现代教育目的 |
(二)建设性后现代教育思维 |
(三)建设性后现代教育实践 |
(四)建设性后现代课程思想 |
第四章 高等数学课程现状调查 |
一、高等数学课程现状调查方案设计与实施 |
(一)课程大纲与教材的调查设计 |
(二)调查问卷设计与样本选取 |
(三)访谈提纲设计与样本选取 |
(四)课堂观察 |
二、高等数学课程现状调查结果 |
(一)对课程大纲的调查结果 |
(二)对教材的调查结果 |
(三)对教师的调查结果 |
(四)对学生的调查结果 |
第五章 高等数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高等数学课程存在的问题 |
(一)课程目标趋同、宽泛、轻生成与情感、表述不清 |
(二)课程内容结构不协调 |
(三)课程实施以教师为中心、教学内容局限、教学方法单一、实践环节薄弱 |
(四)课程评价主体、内容、方式单一 |
二、高等数学课程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高等数学课程的价值取向偏失 |
(二)外部需求在高等数学教育领域的反映具有滞后性 |
(三)教师的观念更新缓慢 |
第六章 建设性后现代视野下高等数学课程的改进策略 |
一、设计预设性与生成性相结合的多元化课程目标 |
(一)注重预设性目标与过程性目标的结合 |
(二)设计多维度、多层次的高等数学课程目标 |
二、构建KTAC一体化高等数学课程内容体系 |
(一)体现数学知识的确定性、不确定性和过程性 |
(二)渗透数学思想 |
(三)突出数学应用 |
(四)融入数学文化 |
三、开展过程教学 |
(一)促进高等数学教学系统的自组织 |
(二)在节奏性对话教学中发展学生智慧 |
(三)在展现数学思维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
四、实施多元动态的发展性评价 |
(一)学生参与评价 |
(二)全面评价学生的数学素质 |
(三)注重过程评价 |
五、教师树立过程教育理念 |
(一)在反思中转变观念 |
(二)在研究中提升经验 |
结论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史蒂文·塞德曼后现代理论核心术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 |
(一)国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 |
(二)国内同类课题研究现状 |
二、本论文的基本内容、创新点和研究方法 |
(一)本论文的基本内容 |
(二)本论文的创新点 |
(三)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
三、本论文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第一章 塞德曼后现代理论核心术语产生的背景 |
一、生平及着作 |
二、社会背景 |
三、理论背景 |
第二章 塞德曼后现代理论核心术语的基本内容 |
一、从理性时代到现实主义 |
(一)启蒙主义(Enlightenment) |
(二)自由主义 (Liberalism) |
(三)现实主义(Realism) |
二、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 |
(一)后现代转向(The Postmodern Turn) |
(二)科学社会学(Sociology of Science) |
(三)谱系学(Genealogy) |
三、后现代主义科学与道德的重铸 |
(一)规训秩序(Disciplinary Order) |
(二)工具理性(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
(三)后结构主义(Post-structuralism) |
(四)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 |
第三章 塞德曼后现代理论核心术语的理论特征 |
一、历史性 |
二、重构后现代主体性 |
三、跨学科交叉性 |
第四章 关于塞德曼后现代理论核心术语的简要评价 |
一、建设性 |
(一)对文化教育的推动 |
(二)对女性主义的发展 |
(三)对社会批判的重塑 |
二、局限性 |
三、启示 |
(一)对人文道德研究的启示 |
(二)对后现代分析方式的启示 |
(三)对文艺理论的启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四、西方后现代理论与后现代教育管理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后现代教育学的音乐课堂教学研究[D]. 高嘉敏. 扬州大学, 2020(05)
- [2]教学理论的美学意蕴—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视域[D]. 刘锦诺.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3]地方性知识视阈下民族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 陈楚伦.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2)
- [4]二战后英国卓越教师政策发展研究[D]. 崔秀兰.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2)
- [5]建构高校艺术教育管理的生成之维[D]. 商应丽.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6]现代化理论视角下教育现代化问题研究述评[J]. 喻聪舟,温恒福. 现代教育管理, 2018(08)
- [7]融合式教育现代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的新趋势[J]. 喻聪舟,温恒福. 教育学报, 2018(01)
- [8]中国书院文化与后现代教育[A]. 顾凯军. 中国书院论坛(第十辑), 2017
- [9]建设性后现代视野下高等数学课程问题与改进策略研究[D]. 田仕芹.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05)
- [10]史蒂文·塞德曼后现代理论核心术语研究[D]. 郭韵杰.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