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落实“三贴近”要求 提高党报舆论引导水平(论文文献综述)
郑保卫[1](2021)在《论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思想的核心与精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围绕解决"为什么办报""为谁办报""办什么样的报纸"和"怎样办好报纸"这几个核心问题不断丰富、完善和创新、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理论内涵与思想精髓。把"党管媒体""人民中心""正确导向""正面宣传"和"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概括为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思想的精髓,提出认识和把握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思想的核心与精髓,有助于我们牢记传统、不辱使命、守正创新、继续前进,为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着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科体系、丰富发展世界新闻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胡娜[2](2020)在《全媒体时代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创新研究 ——以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大型采访活动为例》文中指出全媒体时代,新闻的传播方式和受众的信息需求日益多元化,对于传统媒体来说,为了能适应全媒体时代发展环境,提升新闻报道质量,适应受众的阅读习惯以及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也开始对新闻活动进行创新。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是传统主流媒体的主要报道形式之一,也是反映一个地区综合发展水平,传达党和政府主张,宣传主流思想的重要方式之一。传统媒体在全媒体时代创新大型主题采访活动的采访、生成以及报道模式,对于增强大型主题采访活动的发展活力和促进传统媒体在全媒体时代实现创新和转型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大型采访活动为研究案例,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分析文本内容、研究具体案例、调查实地情况和与活动人员进行访谈的方法,研究本次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在新闻采写、新闻生成,尤其是在新闻传播渠道上的创新之处,在此基础上分析其所产生的创新价值以及对于今后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创新发展和传统媒体转型发展带来的启示。本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首先为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交代选题原因,国内外研究状况,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分析本次研究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是概述,首先是从定义、要素、特点和活动准备四个方面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进行介绍和分析,其次是对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大型采访活动的概述,介绍其活动情况、活动发起原因以及活动报道理念。第三部分为本文的重点部分,从采访活动的采集、生成、传播三个角度出发,分析本次大型主题采访活动的创新之处,并对创新之处进行深度分析和理论概括。第四部分是从不同角度对本次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所产生的创新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最后一个部分是在分析本次大型主题采访活动采编与报道创新,以及价值创新的基础上,进行一个更深层次的思考,针对当前全媒体时代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开展和传统媒体转型中存在的问题,以小见大,提出笔者对于今后创新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模式和实现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启示和发展策略。研究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大型采访活动不仅仅只是为了研究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在发展上的创新,更重要的是可以从中看到传统媒体在全媒体时代的改变,尤其是山西本土传统媒体面对全媒体发展环境以及面对新媒体迅速发展所带来的冲击和压力,并没有故步自封、停滞不前,而是随媒介环境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灵活创新,以保持传统媒体的竞争力和发展活力,这是传统媒体转型所走出的坚实一步,然而这一步对于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发展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张雷[3](2020)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挺立,依靠的是脊梁;一个民族的崛起,支撑的是精神。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但需要遍地林立的物质大厦,更需要建造巍峨耸立的精神大厦。人是精神的载体,人物报道是传播和塑造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主流舆论的利器,也是建造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重要载体。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作为中国人民的“第一大报”,70多年来,一代代人民日报的新闻工作者,秉承党中央机关报的历史使命,书写着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战斗、生活、建设、发展的当代史,描绘着新中国精神大厦的图谱,形成了独特的人物报道传统。2014年8月18日,《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经由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这个指导意见的通过,标志着“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被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有了系统的顶层设计。在党中央领导下,打响了一场以传统主流媒体为主体、夺取移动互联网时代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主流媒体排头兵和主力军,人民日报抓住媒体融合的时代机遇,坚持“一手抓技术,一手抓内容”,在依托“中央厨房”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同时,不断提高优质内容生产能力,把人物报道这一传统优势和长处发挥到了极致,人物报道的栏目创新也进入了新的活跃期。根据本研究所做的全样本统计,2014年8月至2019年4月,人民日报共刊发人物报道9000多篇,月均150余篇,其中三分之二以上为栏目稿,涉及栏目387个,新开设栏目197个,人物报道由以往的“多栏目”格局演化为“多栏目集群”的新格局。以人物的精神为“特殊材料”,以栏目建设为主体,人民日报在其版面、网页、移动新媒体上构建起一种类似当今“摩天大楼”所普遍采用的“巨型框架+核心筒+加强桁架”结构,映射出“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生动镜像。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格局发生变化:首先是典型报道栏目多样化、立体化、系统化:重大典型报道以“时代楷模”宣传为核心,“时代先锋”、“先锋足印”、“最美基层干部”、“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四大栏目“鼎足之势”,各类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不断推陈出新。这四大栏目与“时代楷模”以及众多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结合在一起,就构筑起了一座精神大厦的“核心筒”。2013年之前,人民日报已经出现多个大型常设普通人故事栏目,并形成了“人生境界”、“劳动者之歌”、“身边的感动”、“暖流”等多个栏目“接力”的局面。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以“普通人”为报道对象的栏目由过去的“接力”,发展到“栏目集群”,“新春走基层”、“点赞中国”、“故事·百姓影像”、“守望”、“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发现身边”等新栏目与“劳动者之歌”齐头并进,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类似超高层建筑上围绕在“核心筒”周围的“巨型框架”结构。在人民日报四大类栏目集群当中,还有一类数量较大的“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基本上都是为了适应阶段性主题宣传而设置。这些人物报道栏目均为战役性主题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围绕特定主题,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故事,通过人的故事来鼓舞人心、凝聚人心、激励人心,形成了人民日报建设民族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人民日报上的人物报道,走过了70多年的光辉历程,书写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生动故事,树立了一个个光辉的典型、榜样、楷模。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之下,借助最新的“中央厨房”全媒体运行平台,人民日报的人物报道也探索出一条“用全媒体手段讲述人物故事”的新路径,开创出一个个全新的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构筑起中华民族精神大厦最具创新色彩、时代特色的“塔尖”。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的实践,为构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提供了宝贵的参照,也启发了更多的思考:任何一座高楼大厦,要想巍然耸立,矗立不倒,必须打好坚实深厚的基础。当代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深深植根于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巍然耸立在党心民心的基础之上。党心和民心,是这座大厦的基础和生命力所在。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不忘初心锤炼党魂,使精神大厦的“核心筒”根深蒂固;二是扎根人民凝聚民心,使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牢不可破;三是守正创新做强媒体,使精神大厦的“建筑师”坚强有力。
林阳[4](2019)在《省级党报践行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研究 ——以《江西日报》为例》文中认为习近平的新闻舆论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是基于党中央历代领导人就新闻工作方面的发展理念并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创新而形成的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特色的理论成果,作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而存在。对于党的新闻媒体而言,学习践行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是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讲话进行了研究。习近平所提出的新闻舆论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创新,是新时代的重要的思想理论成果。习近平指出了新闻舆论工作在指导中国市场经济将发展的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强调了新闻舆论工作对于我国政治稳定方面具有的深远意义;习近平就新闻舆论的工作性质以及在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性进行了准确的定位,强调了“48字”发展方针;他认为新闻舆论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中共中央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并着重强调正确舆论导向的作用,长期围绕正面宣传基本路线;他十分重视网信工作,明确了互联网在舆论引导中的作用,提出要加强内容建设,形成综合治网格局;他对人才队伍建设提出希望和要求,认为新闻工作者要“政治坚定、引领时代、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在归纳总结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后,本文对2013-2017年《江西日报》的进行了抽样调查和案例分析,通过柱状图、饼状图等数据图表,报纸版面对比图,语言句式解析等详细分析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西日报》践行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的主要表现,包括牢牢坚持党性原则,彰显党报“红色基因”;舆论引导“主动出击”;融媒体“赣鄱云”将媒体融合从“相加”迈向“相融”。在分析了《江西日报》践行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的主要表现后,也找出了其在践行过程中存在的“八股文”现象、内容形式缺乏创新、采编经营交织、“编内编外双轨制”等问题,并针对问题给出了原汁原味学习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坚持群众路线改进文风、体制改革激发活力的几个优化路径。
刘清华[5](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社论”舆论引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了解中国史,不能不提及《人民日报》社论。学习国史、党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必修课不仅要修,而且要修得好。《人民日报》始终坚持为党和国家发声,为人民立言,是了解中国史的重要参考资料。自1978年12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改革开放已走过40年风雨历程。这40年里,《人民日报》共发表社论1844篇,用文字记录着中国的繁荣辉煌,谱写着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思维愈加活跃,民意表达空间愈加广阔。在当前的信息环境中,不乏的是各类信息,但“理性”与“非理性”并存,“好的”与“不好的”信息交织,很有可能带来的后果是缺少在复杂信息环境中明辨是非、激浊扬清、指引并引领正确价值观的“探照灯”。社论,被人们称之为是最具指导性作用的“评论”,恰能满足这种需求,其能够有效地搭载党报这一公平性、权威性平台,很好地进行舆论引导。《人民日报》创刊70多年来,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是党和国家引导舆论的重要途径与方式。《人民日报》社论反映着党和国家思想路线和方针政策,是代表媒体编辑部对当前时事和重大问题有所解释、评论及主张,其最终目的是有效地实现引导广大受众。在进行引导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中,社论的重要性地位得以凸显,较强的政策性也得以体现出来。本文选取了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社论,从1978年12月18日到2018年12月18日,40年里共计1844篇文章,通过分层抽样和立意抽样的方法,选取有效样本466篇。通过内容分析、文献研究、个案研究等方法,以舆论、舆论引导、马克思主义的舆论引导理论等作为理论支撑进行研究。文章首先对《人民日报》社论概况进行介绍;然后分析社论的内容,分别从社论形式与社论内容两大方面进行分析。在社论形式分析方面主要对社论的“社标”以及社论所在版面分析;社论的内容分析方面主要是从社论的论题、社论结构、社论文本特征以及社论编辑作者群等角度进行分析。整个分析过程,笔者始终沿着马克思主义的舆论引导理论,探究并得出《人民日报》社论的舆论引导方式:依托《人民日报》平台,提高舆论引导力;构筑社会认同,政策方针“通俗化”表达;发挥“议程设置”功能,凝聚社会共识;发挥舆论领袖作用,观点集束式传达;以及社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舆论引导思想的特色。《人民日报》社论始终以正面的积极宣传为主,引领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最后,基于上述沿着马克思主义舆论引导理论和思想对《人民日报》社论分析的研究成果,笔者将之进一步与我国先进主流媒体在舆论引导方面的情况结合进行分析,分别从“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及把握好舆论工作的“时度效”三方面进行分析,使本文的研究成果更加具有社会现实意义,以推动我国良好社会舆论环境的形成,这对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周吉林[6](2019)在《移动互联环境下政务信息传播的亲和力研究》文中认为政务信息的传播与国家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政务信息传播的主战场也从线下发展到线上,从传统媒体往新媒体延伸。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使得民众对政务信息的需要也越来越强烈。而我们的政务信息在移动互联环境下却遭遇了种种问题,其中不乏只建不管、态度高高在上、信息公开不及时等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可以从提升政务信息传播的亲和力入手。由于目前学术对政务信息传播的亲和力还没有做出明确概念界定的情况下,笔者的研究将分为两个部分展开。首先,在绪论中对政务信息的概念、政务信息的传播、新闻传播的亲和力和移动互联环境下对信息传播的影响力因素等相关研究做出梳理,以寻找出移动互联环境下政务信息传播与亲和力之间的关系。第一章在绪论的基础上从信息传播的四个阶段:接触,接受,保持,提升来分析政务信息传播的亲和力产生过程。然后,通过对产生过程的解析对政务信息的广度、强度、深度、效度做出分析。然后再分析移动互联环境下的相关影响因素。此为本文研究的第一个方面。第二部分落实到实践层面,通过案例分析法对近年来经典的政务信息传播案例做出分析。对目前政务信息传播的现状做出总结,分析成功的案例背后有哪些亲和力相关的因素,而反面的案例中又有哪些没有做到位。并在最后一章,结合之前的分析给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荣翌[7](2017)在《《人民日报》群众路线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也是党报的生命线。从红色年代到融合时代,党报新闻实践活动的理念内容历经更迭,形式手段更是发生了颠覆性、创造性的剧变。在瞬息万变的媒介镜像中,有一根红线自始至终贯穿着党报历史,那就是党报的群众路线。在新闻活动中自觉践行群众路线、多方位实践群众性原则,是党报的立身之本、活力之源。在深度融合与市场化的媒介语境下,回顾党报群众路线的历史实践,探讨这一党报基因的时代传承,紧握这根党报文化品格的血脉,应是一项长期课题。群众路线是一条党性与群众性相结合的路线。它既是为党服务的路线,也是为人民服务的路线,这与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相契合。同时,这与《人民日报》“既是党的报纸,也是人民的报纸”的定位不谋而合。《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和广大人民的报纸,理所当然地成为党报群众路线实践中的“领跑者”,将群众路线贯穿在各时期、各阶段、各环节的新闻实践活动中,书写了党报群众路线的实践范本。因此本文将《人民日报》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作为具体研究对象,聚焦《人民日报》这一极具代表性的党报个体,围绕党报群众路线这一重要主题,在大量相关历史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对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16)中一千余篇报道进行量化统计或文本分析,结合与人民日报社工作人员的访谈交流,力图系统呈现《人民日报》群众路线实践的历史图景与时代面貌。研究工作致力于解决几个方面的问题:在不同历史时期,《人民日报》如何将抽象的党报群众路线具体化为新闻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怎样的历史规律?党报群众路线实践的基本模式和核心环节是什么?实践动力包括哪些因素?党报群众路线和党的群众路线之间关系如何?新的媒介环境为党报群众路线赋予了怎样的时代内涵?传承群众路线这一党报血脉的当代价值何在?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展开了层层剥茧式的论述。围绕《人民日报》群众路线实践这一中心,各相关侧面由一点发散、以扇形打开,各章节之间基本呈并列式结构。第三章至第五章将群众路线实践的完整体系拆分为通讯员、读报组、读者来信、批评与自我批评、群众言论等不同环节和要素,分别呈现《人民日报》在制度保障、内容生产、作风建设等各方面如何保证党报群众路线的贯彻实施。第二章、第六章和第七章则是每章剖析一个群众路线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以土地改革、“走转改”活动、教育实践活动等标志性事件中的群众路线实践来说明问题。这样,党报群众路线这一抽象概念就在《人民日报》的各种具体新闻活动中具象化、具体化了。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文将各个时期的《人民日报》均纳入研究范围,但并不是按照时间发展顺序对各个时期内的《人民日报》活动逐一分期描述,而是依据《人民日报》在群众路线实践中的若干重要问题结构全文,打破时间界限,打通历史空间,再围绕每个问题对各时期的活动材料择其典型、信手拈来,不求绝对完备、面面俱到。第一章绪论部分阐述研究对象和问题、选题意义、内容框架以及采用的研究方法,对相关研究进行文献梳理和综述,并对选题涉及的关键核心概念予以界定;第二章关注农村办报时期的《人民日报》如何通过参与土地改革、设立大众黑板等途径,在乡村传播中践行党报群众路线,并将历史经验联系新时期以来的对农传播和农村报道;第三章研究新中国成立前后《人民日报》的通讯员、读报组、读者来信三大工作,如何合力为群众办报这一核心原则提供制度保障、搭建制度框架,并呈现这三大制度的历史变迁与现状;第四章探析《人民日报》如何运用报纸批评这一武器,联系实际、联系群众,开展群众监督,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党报传统,并对新时期以来的舆论监督与传统的报纸批评展开辨析;第五章聚焦《人民日报》核心业务——评论创作中的群众路线实践,集中研究了八十年代以来兴起的群言型评论中的群众性评论生产;第六章从党报宣传党的群众路线和自我践行群众路线两个方面出发,以《人民日报》先后在“走转改”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报道活动为例,探讨党报群众路线和党的群众路线之间的互动关系;第七章考察媒介技术因素对党报群众路线实践的影响,呈现融合时代的底色上,“互联网+群众路线”和“互联网+新闻生产”为党报群众路线实践赋予的新色彩;第八章结语部分在前几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性分析,归纳出党报群众路线实践的基本模式、主要动力、嬗变轨迹等历史规律,并将落点置于党报群众路线实践的当代价值,为今后的党报活动提供思考角度。最后一章也是全文的结论部分,通过对《人民日报》群众路线实践活动的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群众办报是党报群众路线实践的核心,通讯员制度、读者来信、批评与自我批评构成了党报群众路线实践的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党报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实践需要,通过增减一些环节和要素,比如农村办报时期的大众黑板、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读报组、新时期以来的群言型评论,以及媒体融合时代的用户生产内容,构成不同阶段的群众路线实践模式。第二,群众运动、新闻改革、媒介技术和党内建设构成了党报群众路线的主要实践动力。其中,群众运动和党内建设属于政治性主导的外部动力,新闻改革和媒介技术则是出于媒介自身发展需要的内生动力,在不同历史时期,四种动力因素的力量对比有所变化。第三,在党报群众路线实践的历史进程中,实践对象、实践目的、实践方式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嬗变。群众从一个阶级概念发展到一个民主政治概念,内涵与外延都极大拓展;实践群众路线的目的从政治本位过渡到以人为本,人本意识显着增强;实践群众路线的姿态也随之从自上而下的发动到主动贴近,群众的主体性明显提高。第四,党报实践群众路线的当代价值在于唤起新闻学界与业界的“双重自觉”,即中国新闻媒体实践的伦理自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理论自觉,为当下中国新闻界治理媒介伦理失范、增强文化理论自信提供了根本思路。
刘卓[8](2017)在《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能力建设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能力建设的理论依据主要有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报刊思想,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运用媒体宣传并加强管理的思想,毛泽东关于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要发挥媒体政治功能的思想,邓小平关于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宣传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与原则的思想,江泽民关于中国共产党应对新媒体“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的思想,胡锦涛关于党提高媒体舆论引导能力的思想以及习近平关于党和政府主办媒体必须姓党的思想。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能力建设的历史考察主要分建党初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六个时期进行考察。通过历史考察总结了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能力建设的特点与经验教训,其特点在于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能力建设的形式日益多样化,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能力建设的功能日趋全面化,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能力建设的要求日趋严格化。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塑造良好形象的能力建设,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引导舆论的能力建设,中国共产党善于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建设,中国共产党在突发事件中媒体应对的能力建设,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对外传播的能力建设。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能力建设的现实挑战有六个方面:一是政党与媒体关系的变化对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能力建设的挑战,二是多元化社会的政党政治对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能力建设的挑战,三是网络对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能力建设的挑战,四是非公共理性对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能力建设的挑战,五是信息沟通渠道对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能力建设的挑战,六是网络群体性事件对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能力建设的挑战。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能力建设的路径选择。一是坚持五个“转变”的党管媒体的工作思路:从党管党报党刊转变为党管媒体,从党管“四权”转变为管导向、管宏观,从党政主导的“管制”模式转变为多方参与的“治理”模式,从对舆论的刚性控制转变为遵循舆论规律的柔性引导,从主要依靠政策进行管理转变为依法管理、规范管理。二是创新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的运行方式:创新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进行意识形态引导的方式,创新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搜集、整合社会利益的方式,创新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与外部环境的交流、沟通方式。三是积极应对多元社会思潮对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能力建设的挑战。要加强舆论导向力建设、理论透析力建设、洞察预见力建设、媒体传播力建设、国际影响力建设。四是增强中国共产党运用新媒体的能力。要树立正确的新媒体观,培育广大领导干部的新媒介素养,提高领导干部驾驭新媒体的能力,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借鉴国外政党运用新媒体的成功经验。五是积极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对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能力建设的挑战。要引导网民理性对待网络群体性事件,畅通信息传播渠道及时公开信息,注意培养并发挥网络“意见领袖”的作用,正确对待网民的政治诉求,建立网络群体性事件预警机制。
曹征海[9](2015)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理论的建构》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新闻传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理论建设相对滞后。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理论,是理论创新和指导实践的需要,是适应新闻传播格局和舆论生态深刻变革的需要,也是有效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需要。这一理论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实践,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理论基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丰富滋养,以国内外新闻学、传播学等理论成果为有益借鉴,重点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本质与作用、制度与控制、内容与导向、手段与功能、对象与需求、艺术与效果等方面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具有鲜明特色与独特内涵,构成了逻辑严密、自成一体、开放发展的完整理论体系。
陶韶菁[10](2014)在《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党报传播研究》文中认为党报是中国共产党利用媒介传播、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载体,是解决中国当前具体问题的思想武器。新媒体是基于数字技术而产生的信息传播方式,其本质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和知识技术而形成的信息价值系统。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的勃兴,改变了中国传媒的生态环境,也重构了信息传播与接受的方式。党报传播肩负着意识形态宣传和传媒事业发展的双重使命,在新的传播生态下进行适应性变革与调整以便更好地履行使命就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坚持问题导向,开展实证研究,构建了新媒体环境下党报传播的“新闻立体三角关系理论”,从党报与公众、党报与现实生活、党报与政党、党报与国家等关系层面,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党报传播体系的发展趋势;对传统的“信息—新闻—传媒新闻”的“新闻三环理论”传播模式进行了研究拓展,创造性地提出了“信息—舆论—新闻”的“新三环新闻理论”传播模式,并指出将新闻传播注入和赋予主流意识形态从而引导社会舆论,应该成为新业态环境下党报传播体系的发展目标。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党报传播体系在维护社会秩序和推动社会进步中的功能,党报传播体系的结构与功能需要进行重组和优化:一是在结构上实现从宣传主导向信息分享的发展变迁。在结构转变过程中,要夯实党报传播体系的组织因素、管理因素、制度环境因素和价值因素构成的基础结构,要不断完善党报内部行政管理和技术管理互构、党报运行过程中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形成的交互结构,从而实现整合秩序的目的,既包括党报内部的组织管理和制度设置为党报运行提供的基础秩序整合,也包括通过党报的传播和运行建构出大社会秩序的稳定。最终实现传递主流社会价值、子系统秩序与社会整体系统秩序的兼容与和谐。二是在功能上做到从总体性支配到综合性干预的发展路径转移。在功能嬗变上,要对党报传播期望达到的状态与结果(含党报传播的主体目标和客观目标)做好目标评价,要对党报运行实际产生的效果和状态(指党报传播体系在内外环境的作用下所能够发挥的社会功能)进行状态评估,从而推动社会进步,既包括推动基础秩序的社会进步(指维护和建设现有的社会秩序,为社会整体进步提供保障),也包括推进基础秩序的革新和完善,创造向更加和谐状态和科学状态的社会秩序迈进的基础。最终实现建立整合政治、经济和公共功能的文化运行机制,子系统的动态进步和社会整体系统的稳步向前推进。三是在模式上逐步形成基于“信息—舆论—新闻”的三元互动和双向反馈的传播模式。首先是信息舆论替代信息传播,在“新三环新闻理论”模式中,传播的不仅仅是信息,更多的是舆情符号,承载着信息和价值双重要素,赋予了信息以价值判断和社会评价的功能;其次是双向反馈替代单向传播,在“新三环新闻理论”模式中,新闻传递出的信息会激活或演变成为某种舆论,这种舆论既是党报传播的目的,也是党报传播的反馈机制,通过与其他言论互动和竞争之后形成信息场,进而反作用于党报传播体系,为党报主导和控制舆论提供了坚实基础;最后是多元互动替代静态输出。在“新三环”模式中,信息不是片段式、静态的和稳定的,而是链条式、动态的和多变的,信息之间会发生相互作用,信息与环境之间也会发生互动,信息与受众之间也会形成竞争,从而建构出一个复杂的、多元的、能动的信息竞争格局。此外,为了适应新媒体发展态势下,并将党报“新三环新闻理论”传播模式落到实处,党报传播体系需要以全媒体发展模式夯实党报主流地位,以新媒体技术重构党报传播的生态环境,逐步建立消费者主权与生产者主权相统一的传播格局,最终逐渐融入国际化和适应“地球村”。
二、落实“三贴近”要求 提高党报舆论引导水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落实“三贴近”要求 提高党报舆论引导水平(论文提纲范文)
(1)论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思想的核心与精髓(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思想的核心 |
(一)“为什么办报”:解决办报宗旨和任务问题 |
(二)“为谁办报”:解决党报服务和依靠对象问题 |
(三)“办什么样的报纸”:解决党报性质和功能定位问题 |
(四)“怎样办好报纸”:解决办报的路径方法和原则策略问题 |
二、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思想的精髓 |
(一)“政治家办报”:毛泽东新闻思想的精髓 |
(二)党报要成为“思想中心”:邓小平新闻思想的精髓 |
(三)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江泽民新闻观的精髓 |
(四)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胡锦涛新闻观的思想精髓 |
(五)“党媒姓党”“人民至上”“党性人民性相统一”:习近平新闻观的思想精髓 |
三、总结与思考 |
(一)党管媒体 |
(二)人民中心 |
(三)正确导向 |
(四)正面宣传 |
(五)全党办报、群众办报 |
(2)全媒体时代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创新研究 ——以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大型采访活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大型主题采访活动研究 |
1.3.2 传统媒体转型研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7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概述 |
2.1 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概述 |
2.1.1 定义 |
2.1.2 要素 |
2.1.3 特点 |
2.1.4 活动准备 |
2.2 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大型采访活动概述 |
2.2.1 活动发展情况介绍 |
2.2.2 活动发起原因分析 |
2.2.3 活动报道理念诠释 |
第三章 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大型采访活动采编与报道创新研究 |
3.1 全媒体“一次采集” |
3.2 全媒体“多种生成” |
3.3 全媒体“多元传播” |
3.3.1 报纸版面报道分析 |
3.3.2 微信公众号报道分析 |
3.3.3 网络直播报道分析 |
3.3.4 其他报道形式 |
3.4 对采编与报道创新的深度分析与理论概括 |
3.4.1 横向 |
3.4.2 纵向 |
第四章 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大型采访活动价值创新研究 |
4.1 对于媒体自身发展的价值 |
4.1.1 使山西晚报在创新报道形式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4.1.2 使山西晚报在践行媒体职责上收获了肯定和关注 |
4.1.3 使山西晚报在转型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有力的一步 |
4.2 对于新闻队伍发展的价值 |
4.2.1 在脑力上,更新了新闻工作者在全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 |
4.2.2 在眼力上,拓宽了新闻工作者报道和思考的视野 |
4.2.3 在笔力上,增强了新闻工作者在不同媒介上讲故事的能力 |
4.2.4 在脚力上,锻炼了新闻工作者的基层新闻业务能力和吃苦奉献精神 |
4.3 对于社会人文发展的价值 |
4.3.1 是透视山西沿黄地区社会发展状况的万花筒 |
4.3.2 是宣传普及晋黄河文化的生动课堂 |
4.3.3 是密切党和山西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 |
4.4 对于文旅产业发展的价值 |
4.4.1 介绍展示重宣传,扩大了山西沿黄文旅景点的知名度 |
4.4.2 出谋划策深思考,提升了山西沿黄文旅产业的发展力 |
4.5 对于资源保护发展的价值 |
4.5.1 开辟了了解和认识黄河资源的有效渠道 |
4.5.2 营造了保护和合理开发黄河资源的良好风气 |
第五章 由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大型采访活动所引发的思考 |
5.1 全媒体时代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开展和传统媒体转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5.1.1 全媒体时代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
5.1.2 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转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5.2 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大型采访活动的启示 |
5.2.1 对于在全媒体时代创新大型主题采访活动的启示 |
5.2.2 对于在全媒体时代促进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选题背景与文献综述 |
1.1 媒体融合是一场巩固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 |
1.1.1 媒体融合的背景:主流媒体面临空前挑战 |
1.1.2 媒体融合的手段: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
1.1.3 媒体融合的目的:传播和塑造主流价值观 |
1.2 人民日报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
1.2.1 独特地位:党中央机关报的使命与担当 |
1.2.2 重要作用:从主流媒体到新型主流媒体 |
1.2.3 具体实践:用主流新闻塑造传播主流价值观 |
1.3 人物报道对传播塑造主流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
1.3.1 人物报道溯源:东方纪传体史书与西方人物传记 |
1.3.2 中国特色人物报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体现 |
1.3.3 西方特色人物报道:现代传播学的借鉴 |
1.4 栏目创新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 |
1.4.1 栏目:也是一种系统化的框架结构 |
1.4.2 人民日报的栏目创新:正处在新的活跃期 |
1.4.3 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尚待深耕的“沃土” |
1.5 本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结构 |
1.5.1 本研究选题的目的 |
1.5.2 本研究选题的意义 |
1.5.3 本研究的基本方法 |
1.5.4 本研究的逻辑结构 |
第二章 媒体融合阶段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多维分析 |
2.1 文本分析:对9462篇人物报道的量化分析 |
2.1.1 人物报道日均发稿量在5篇以上 |
2.1.2 人物报道发稿的主阵地在要闻版 |
2.1.3 人物报道的主旋律是核心价值观 |
2.1.4 人物报道是人民日报的核心优势 |
2.2 栏目分析: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空前活跃 |
2.2.1 栏目众多:涉及人物报道的栏目多达387个 |
2.2.2 创新活跃:新开设人物报道栏目多达197个 |
2.2.3 结构有序:人物报道栏目呈现四大集群现象 |
2.3 模式分析:媒体融合催生人物报道新模式 |
2.3.1 “扫一扫”背后:媒体融合带来新闻模式之变 |
2.3.2 人物报道新体验:“扫描二维码体验更丰富” |
2.3.3 人物报道新映像:“看人民映像品百味人生” |
2.3.4 人物报道新呈现:“扫一扫与人物面对面” |
2.4 理论分析:社会文化空间的重构与精神交往升级 |
2.4.1 文化空间重构呼唤精神交往升级 |
2.4.2 人类精神交往具有“多层次性”特征 |
2.4.3 高层次精神交往追求人与人的默契、心与心的和谐 |
2.4.4 高层次精神交往的价值在于构建心灵相通的意义世界 |
2.4.5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精神交往意义 |
第三章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历程:久久为功的铸魂工程 |
3.1 纸媒体阶段:树立重大典型,报道新人新事 |
3.1.1 典型人物报道的三次高潮(1949—1989) |
3.1.2 典型人物报道的栏目化趋势(1990-1996) |
3.1.3 “新人新事”类栏目的演化(1951—1996) |
3.2 报网互动阶段:弘扬时代先锋,讲述百姓故事(1997—2013) |
3.2.1 报网互动开启典型报道“新模式” |
3.2.2 “时代先锋”栏目成为典型报道“顶梁柱” |
3.2.3 普通人物报道栏目成为“新常态” |
3.3 媒体融合阶段:讴歌时代楷模,构建精神大厦(2014——2019) |
3.3.1 典型报道栏目集群:矗立起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3.3.2 普通人报道栏目集群:编织起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3.3.3 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构造出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
3.3.4 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突出为精神大厦的“塔尖” |
第四章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4.1 时代楷模报道:铸就“核心筒”的“中心柱” |
4.1.1 “时代楷模”的来龙去脉 |
4.1.2 “时代楷模”的“全媒体交响” |
4.1.3 人民日报上的“时代楷模” |
4.2 四大典型报道栏目:“核心筒”的“四大支柱” |
4.2.1 “时代先锋”栏目:先锋模范的典型事迹 |
4.2.2 “先锋足印”:践行核心价值观 |
4.2.3 “最美基层干部”:扎根基层的颂歌 |
4.2.4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永恒的英烈精神 |
4.3 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群:“核心筒”的有机结构 |
4.3.1 多姿多彩的“典型风采” |
4.3.2 别出心裁的“典型呈现” |
4.3.3 各式各样的“典型故事” |
4.4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为国家立心,为时代铸魂 |
4.4.1 典型人物:体现“榜样的力量” |
4.4.2 典型人物报道:体现党报的担当 |
4.4.3 栏目创新:为典型人物报道开辟新空间 |
第五章 人民日报普通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5.1 大型栏目:“巨型框架”的“巨型柱” |
5.1.1 “走转改”系列:歌颂基层一线的普通劳动者 |
5.1.2 “微故事”系列:微小故事里的伟大进程 |
5.1.3 “影像”系列:镜头里的百姓故事 |
5.1.4 “青春派”:青春飞扬的新一代 |
5.2 中小型栏目群:“巨型框架”的“二级柱” |
5.2.1 “发现”系列:挖掘生活深处的精神之美 |
5.2.2 “生活”系列:老百姓的美好新生活 |
5.2.3 “法治”系列:见证法治进程 |
5.2.4 “青春”系列:新生代的故事 |
5.3 人民日报普通人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 |
5.3.1 用“新人新事”反映“新时代新风尚” |
5.3.2 讲述普通人身边的感人故事 |
5.3.3 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第六章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
6.1 新时代主题人物报道栏目群:四大“腰桁架” |
6.1.1 中国梦系列栏目:用“中国梦”凝聚人心 |
6.1.2 新时代系列栏目:演奏新时代交响 |
6.1.3 脱贫攻坚系列栏目:脱贫攻坚的故事 |
6.1.4 中国故事系列栏目: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
6.2 纪念性栏目群:四大“伸臂桁架” |
6.2.1 抗战主题系列人物栏目:传承抗战精神 |
6.2.2 长征主题系列栏目:重温长征精神 |
6.2.3 改革开放系列栏目:坚定改革开放的脚步 |
6.2.4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栏目:掀起爱国主义的高潮 |
6.3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智媒时代尤需“以情动人” |
6.3.1 重大主题报道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 |
6.3.2 不断提高重大主题报道的“人气指数” |
6.3.3 “以情动人”是重大主题报道的最高境界 |
第七章 人民日报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塔尖” |
7.1 在媒体融合大潮中开创人物报道新栏目 |
7.1.1 “点赞中国”:第一个大型全媒体互动人物报道栏目 |
7.1.2 “工匠绝活”栏目:用绝活表现“绝活” |
7.1.3 “暖闻热评”栏目:用评论传播“人物” |
7.1.4 “中国有我”栏目:用故事为奋斗者喝彩 |
7.2 在“中央厨房”支撑下讲述全国两会“融故事” |
7.2.1 “融·两会”栏目:中央厨房的新呈现新体验 |
7.2.2 “融两会”栏目: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讲述 |
7.2.3 “我当融记者”栏目:人民日报记者的“融故事” |
7.3 在媒体融合时代讲好“总书记”的“微故事” |
7.3.1 “我和总书记面对面”栏目:“大主题”的“全媒体呈现” |
7.3.2 “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栏目:脱贫攻坚最前沿的故事 |
7.3.3 总书记的“微镜头”:“大人物”的“微视角” |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 |
8.1 铸党魂:强化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8.1.1 活力的源泉:党的主题教育活动接力 |
8.1.2 永远的初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8.1.3 榜样的力量:用英烈先锋教育全党 |
8.2 聚民心:优化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8.2.1 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
8.2.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民心” |
8.2.3 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8.3 砺铁军:锤炼精神大厦的“铸魂人” |
8.3.1 新闻工作者也是“铸魂人” |
8.3.2 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新闻工作者 |
8.3.3 担当起“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历史重任 |
8.3.4 书写好当代中国人民的奋斗史、生活史、心灵史 |
参考文献 |
致谢:一个新闻记者的心路 |
个人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省级党报践行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研究 ——以《江西日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关于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研究 |
1.2.2 关于《江西日报》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 |
2 习近平对新闻舆论工作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 |
2.1 对新闻舆论工作性质地位的新定位 |
2.2 对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的新表述 |
2.3 对新闻舆论工作方针原则的新论断 |
2.3.1 牢牢坚持党性原则 |
2.3.2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
2.3.3 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
2.3.4 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 |
2.4 对新闻舆论工作创新发展的新擘画 |
2.5 对网上新闻舆论工作的新部署 |
2.6 对加强新闻舆论工作队伍建设的新要求 |
3 党的十八以来《江西日报》践行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的主要表现与做法 |
3.1 坚持党性原则,彰显党报“红色基因” |
3.1.1 忠实反映党的声音 |
3.1.2 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 |
3.2 舆论引导“主动出击” |
3.2.1 以评论引领舆论 |
3.2.2 重大主题报道形成“舆论强势” |
3.2.3 热点、突发事件把握“时度效” |
3.2.4 舆论监督“有理有力有节” |
3.3 融媒体“赣鄱云”:从“相加”迈向“相融” |
3.3.1 “赣鄱云”:统一供给助推媒体融合 |
3.3.2 “中央厨房”:采编流程的再造与重构 |
4 《江西日报》践行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路径 |
4.1 存在的问题 |
4.1.1 存在一定的“八股文”现象,内容形式缺乏创新 |
4.1.2 采编与经营交织,影响党报权威性和公信力 |
4.1.3 “编内编外双轨制”影响队伍归属感责任心忠诚度 |
4.2 优化路径 |
4.2.1 原汁原味学习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 |
4.2.2 坚持群众路线,持续改进文风 |
4.2.3 以体制改革激发新闻工作者队伍活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社论”舆论引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现状 |
(一)舆论引导研究现状 |
(二)《人民日报》社论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
第一节 舆论及舆论引导 |
一、舆论及舆论引导界定 |
二、马克思主义舆论引导理论 |
第二节 党报与社论 |
一、党报 |
二、社论 |
第二章 《人民日报》社论概况 |
第一节 《人民日报》社论简述 |
一、《人民日报》社论的创办 |
二、《人民日报》社论的制度性特征 |
三、《人民日报》社论是媒体舆论功能的重要载体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各时期之社论 |
一、1978.12.18-1991:改革开放启动和目标探索阶段 |
二、1992-2002:改革开放加速发展阶段 |
三、2003-2011:改革开放全面推进阶段 |
四、2012-2018.12.18: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时代 |
第三章 《人民日报》社论舆论引导的内容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样本概况 |
二、类目建构 |
第二节 《人民日报》社论的形式分析 |
一、《人民日报》社论“社标”分析 |
二、《人民日报》社论版面分析 |
第三节 《人民日报》社论论题分析 |
一、社论论题来源:广泛而有集中 |
二、社论论题类型:重阐释与评论,党的政治宣传 |
三、社论论题选择具有层次性:不均衡、不规律的特点 |
第四节 《人民日报》社论的结构分析 |
一、《人民日报》社论标题 |
二、《人民日报》社论开头 |
三、《人民日报》社论论证方法 |
四、《人民日报》社论结尾的艺术 |
第五节 《人民日报》社论文本特征分析 |
一、社论语言风格:大气公正,鼓舞人心 |
二、社论价值倾向:正面宣传与反面批评 |
第六节 《人民日报》社论内容作者群分析 |
一、社论作者群:非一人一“笔”定稿 |
二、社论作者群有政治家素养:目光四射,勇担重任 |
三、社论作者群有理论家头脑: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 |
四、社论作者群贯通杂家之技巧:视野开阔,知识渊博 |
第四章 《人民日报》社论舆论引导方法与方式研究 |
第一节 依托《人民日报》平台,提高社论舆论引导力 |
第二节 贴近群众,政策方针“通俗化”表达 |
第三节 主动设置“议程”,引领正确导向 |
第四节 发挥舆论领袖作用,观点集束式传达 |
第五节 《人民日报》社论的舆论引导特色 |
一、始终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
二、“好的”、“不好的”都要“上榜” |
三、遵循新闻传播的规律:真实、客观、全面 |
四、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舆论引导思想在我国主流媒体中的践行 |
第一节 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主流媒体扛大旗 |
一、打造主流媒体“公信力”与“权威性” |
二、始终为了人民,落实“三贴近”原则 |
三、主流媒体起引导性作用 |
第二节 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与时俱进跟形式 |
一、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
二、把握正确“舆论导向”,讲究时机与方法 |
第三节 坚持“时度效”原则,严把舆论引导工作 |
一、“时”,把握舆论引导的最佳时机 |
二、“度”,综合把握好舆论引导力度 |
三、“效”,最终达成有效的舆论引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移动互联环境下政务信息传播的亲和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政务信息传播与亲和力的关系 |
第一节 政务信息传播亲和力的发生机制 |
一、接触环节:权威性是政务信息的亲和力发生保障 |
二、接受环节:受众需求,政务信息与受众的关系定位 |
三、保持环节:提高内容“必读性”,降低受众媒介接触成本 |
四、提升环节:聚焦自身特色,提升政务信息亲和力 |
第二节 移动互联环境下传播方式和受众的变化 |
一、移动互联环境下的传播方式改变 |
二、用户的草根属性 |
三、基于“熟人”属性的社交化传播 |
第三节 移动互联环境下政务信息传播亲和力的要求 |
一、广度:打造媒介品牌,扩大政务信息的亲和力范围 |
二、深度:深入挖掘政务信息与民众的联系 |
三、强度:多样化传播手段,丰富政务信息的亲和力 |
四、效度:多向互动传播,提升政府信息的亲和力 |
第二章 移动互联环境下的亲和力成果探究 |
第一节 提升政务信息传播的亲和力的发展需求 |
一、提升政务信息传播亲和力是我国舆论工作的必然要求 |
二、政务信息传播中亲和力提升的现实需求 |
三、技术发展促进政务信息传播的亲和力 |
第二节 保证内容:确保政务信息传播的亲和力 |
一、思维转变:坚持以人为本的传播思维 |
二、信息公开:保障公民知情权 |
三、细分受众:增加内容的可读性和必读性 |
四、高效运营:政务信息与民众生活结合 |
第三节 形式创新:提高政务信息传播的亲和力 |
一、打通生活服务,拉近政务信息与民众的关系 |
二、脱下严肃外衣,展现政务信息的亲和力 |
三、读图与短视频:丰富政务信息的传播亲和力形式 |
第四节 促进转发:扩散政务信息传播的亲和力 |
一、设计活动,让用户感受到亲和力 |
二、受众参与,搭建“政府—民众”沟通桥梁 |
第三章 移动互联环境下政务信息传播亲和力的困境 |
第一节 平台:缺乏顶层设计,传播通道受阻 |
一、管理机制缺失,损害政府形象 |
二、传播思维模式缺陷,沟通渠道受阻 |
第二节 内容:缺少深度挖掘,原创内容不足 |
一、内容挖掘不深,态度随意敷衍 |
二、原创内容不足,缺少自己的特色 |
三、形式大于内容,传播效度低 |
第三节 运营:专业机制不足,保障缺失 |
一、自身定位偏移,亲和力无效提升 |
二、专业程度不足,影响发展后劲 |
三、缺乏制度保障,限制发展 |
第四章 政务新媒体政务信息的亲和力提升策略 |
第一节 明确定位,完善机制:保证政务信息传播的亲和力 |
一、明确自身定位,发展政务信息传播的亲和力 |
二、设立机制保证政务信息传播的亲和力 |
三、用户思维,增进政务信息传播的亲和力 |
第二节 重视内容,创新形式:提升政务信息传播的亲和力 |
一、发掘特色内容,确保政务信息的强度和深度 |
二、形式创新,提升政务信息的广度和效度 |
第三节 专业运营、制度建设:保障政务信息传播的亲和力 |
一、转变理念,充分发挥服务功能 |
二、形成对话互动机制,确保“政府—民众”沟通顺畅 |
三、多方联动,充分扩大影响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庐阳发布微矩阵”的公众号分析 |
附录二 政务微信公众号数据分析 |
附录三 政务微信运营人员访谈记录 |
致谢 |
(7)《人民日报》群众路线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问题、目的及意义、方法与框架 |
一、研究对象和问题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人民日报》历史的研究 |
二、关于党报群众路线的研究 |
第三节 相关概念辨析与界定 |
一、群众:一个进步性与落后性并存的概念 |
二、群众路线:党性与群众性相结合的路线 |
第二章 农村办报时期《人民日报》群众路线实践与乡村传播 |
第一节 土改宣传中群众路线实践的正反经验 |
一、《人民日报》前期土地改革报道中的左倾偏向 |
二、人民日报土改工作团与“土改复查”中的路线纠偏 |
第二节 大众黑板:深入农村群众的传播方式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通讯员、读者来信、读报组:群众办报的制度保障 |
第一节 通讯员制度:群众性的新闻生产机制 |
一、人民日报农村办报时期的通讯员队伍建设 |
二、人民日报城市办报时期的通讯员制度演变 |
第二节 读者来信:联系群众的报纸窗口 |
一、群众来信+编者按:受群众欢迎的“豆腐块”专栏 |
二、从服务性到思想性:读者来信的形态与功能演变 |
第三节 读报组:一种群众性的传播组织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批评与自我批评:群众监督的有效形式 |
第一节 “黄金时代”: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日报》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
一、20世纪50年代报纸批评繁荣的背景 |
二、20世纪50年代《人民日报》批评实践的特点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党报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历史演变 |
一、20世纪80年代后期“报纸批评”让位“舆论监督” |
二、2013年以来“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话语回归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群言型评论:改革开放以来的群众性评论生产 |
第一节 群众作者、群众话题、群众语言、群众观点:群言型评论的基本特征 |
一、广泛的群众作者 |
二、开放的群众话题 |
三、朴素的群众语言 |
四、小中见大、参差多态的群众观点 |
第二节 引导群众参与,凝聚群众共识:群言型评论的运作路径 |
一、策划系列征文,引导群众参与 |
二、开展特别策划,集中凝聚共识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党的群众路线与党报群众路线的同构:“走转改”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宣传报道 |
第一节 “走转改”:党报群众路线的一次生动实践 |
一、走基层、访群众,建立党报与群众的“命运共同体” |
二、说真话、写实情,透视中国社会的“时代景深” |
三、群众话、百姓事,捕捉丰满生动的“百姓相册” |
第二节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的群众路线的一次大规模宣传战役 |
一、集中策划、广开专栏,打好主题宣传“攻坚战” |
二、点面结合、今昔对比,绘出群众路线实践“长画卷” |
三、配合阶段、分步推进,跑好活动宣传“接力赛” |
四、正反典型、对照并举,树立批评表扬“红黑榜”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媒体融合时代的《人民日报》群众路线实践 |
第一节 “互联网+群众路线”:为党的群众工作开辟网络新阵地 |
一、搭建网络问政平台,为群众提供政务信息服务 |
二、构建网络监督平台,为群众监督开辟新渠道 |
三、打造公益帮扶与便民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公益和生活服务 |
第二节 “互联网+新闻生产”:为新闻工作的群众性开拓新路径 |
一、人格化交往,与群众构建“亲密关系” |
二、多元化互动,让用户生产群众性内容 |
三、可视化传播,为群众语言增添色彩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党报群众路线实践的历史规律与当代价值 |
第一节 党报群众路线实践的基本模式和主要动力 |
一、基本模式 |
二、主要动力 |
第二节 党报群众路线实践的历史嬗变和当代价值 |
一、历史嬗变 |
二、当代价值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8)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能力建设的理论依据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报刊思想 |
一、人民报刊是是人民精神、人民日常思想和感情的表达者 |
二、人民报刊是“第三个因素”、具有诚实品质和内在规律性 |
三、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必须“夺取舆论阵地” |
四、党的机关报必须忠实地宣传党的观点 |
五、“党的机关报必须由站在党的中心和斗争的中心的人来编辑” |
第二节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运用媒体宣传并加强管理的思想 |
一、要运用媒体加强共产主义教育 |
二、系统提出“理论灌输”论并特别重视媒体在理论灌输中的作用 |
三、媒体要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党性原则 |
四、加强对传播媒体的管理 |
第三节 毛泽东关于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要发挥媒体政治功能的思想 |
一、宣传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 |
二、宣传、动员、组织群众,提高群众斗争情绪 |
三、教育群众、提高群众文化水平 |
四、批评监督和自由讨论 |
第四节 邓小平关于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宣传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与原则的思想 |
一、理直气壮地宣传四项基本原则 |
二、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
三、坚持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和党性原则 |
四、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
五、坚持维护安定团结政治局面原则 |
六、坚持群众路线原则 |
第五节 江泽民关于中国共产党应对新媒体“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的思想 |
一、“积极发展”——充分肯定网络等新媒体的积极意义 |
二、“加强管理”——不可忽视网络等新媒体的负面影响 |
三、“趋利避害”——党和政府应对网络等新媒体的基本态度 |
四、“为我所用”——领导干部要高度关注网络等新媒体 |
第六节 胡锦涛关于党提高媒体舆论引导能力的思想 |
一、“必须坚持党性原则,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
二、“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
三、“必须不断改革创新,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四、“必须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 |
五、“必须切实抓好队伍建设,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 |
第七节 习近平关于党和政府主办媒体必须姓党的思想 |
一、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 |
二、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 |
三、新闻媒体要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激浊扬清 |
四、要深化新闻单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
五、领导干部要增强同媒体打交道能力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能力建设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能力建设 |
一、关于党运用媒体宣传的性质与作用 |
二、关于党运用媒体宣传的任务与工作方法 |
三、关于党运用媒体宣传的工作管理体制 |
四、关于党报工作者的素质修养 |
第二节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能力建设 |
一、对党报功能和作用的新认识 |
二、对党运用媒体宣传任务和方法的新思路 |
三、对党运用媒体宣传内容和形式的新看法 |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能力建设 |
一、强调新闻媒体宣传内容必须完全真实 |
二、明确党报应该具备的品质 |
三、提出“全党办报”的口号和主张 |
四、批判资产阶级新闻理论 |
五、确立党对外宣传的思想和方针 |
第四节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能力建设 |
一、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宣传面临的任务 |
二、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宣传的特点 |
三、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必须遵循的方针 |
第五节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能力建设 |
一、党运用媒体能力建设的改革发展时期:1949 年—1956 年 |
二、党运用媒体能力建设出现偏差时期:1957 年—1976 年 |
第六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能力建设 |
一、党的新闻媒体工作的拨乱反正和发展时期:1978 年—1989年 |
二、党的新闻媒体工作的完善与成熟时期: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 |
第七节 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能力建设的特点 |
一、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能力建设的形式日益多样化 |
二、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能力建设的功能日趋全面化 |
三、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能力建设的要求日趋严格化 |
第八节 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能力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
一、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能力建设的经验总结 |
二、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能力建设的教训反思 |
第三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塑造良好形象的能力建设 |
一、政党形象及塑造良好政党形象的意义 |
二、媒体影响力是塑造良好政党形象的重要能力 |
三、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塑造良好形象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引导舆论的能力建设 |
一、坚持“三贴近”引导舆论能力建设 |
二、坚持“三结合”引导舆论能力建设 |
三、坚持“传递社会好声音、集聚发展正能量”引导舆论能力建设 |
四、坚持提高公信力引导舆论能力建设 |
五、创新和改进网上宣传引导舆论的能力建设 |
六、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引导舆论的能力建设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善于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建设 |
一、中国共产党善于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课题 |
二、中国共产党善待媒体能力建设 |
三、中国共产党善用媒体能力建设 |
四、中国共产党善管媒体能力建设 |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在突发事件中媒体应对的能力建设 |
一、中国共产党在突发事件中媒体应对的能力建设亟待加强 |
二、建立突发事件报道的快速反应机制 |
三、建立高效透明的信息发布机制 |
四、面对突发事件分阶段采取不同的媒体应对策略 |
第五节 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对外传播的能力建设 |
一、“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建设 |
二、深耕议题“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能力建设 |
三、对外传播话语权构建的能力建设 |
四、对外传播公信力建设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能力建设的现实挑战 |
第一节 政党与媒体关系的变化对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能力建设的挑战 |
一、改革开放以前政党与媒体关系 |
二、改革开放以来政党与媒体关系的变化 |
三、政党与媒体关系的变化对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能力建设的挑战 |
第二节 多元化社会的政党政治对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能力建设的挑战 |
一、身陷多元化社会的政党政治 |
二、多元化社会的政党政治对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能力建设的挑战 |
第三节 网络对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能力建设的挑战 |
一、网络媒体对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能力建设的挑战 |
二、网络社会思潮对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能力建设的挑战 |
三、网络共同体对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能力建设的挑战 |
四、网民的政治诉求对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能力建设的挑战 |
第四节 非公共理性对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能力建设的挑战 |
一、理性选择、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 |
二、理性悖论对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能力建设的挑战 |
三、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能力建设呼唤公共理性 |
第五节 信息沟通渠道对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能力建设的挑战 |
一、传统信息沟通渠道失灵 |
二、现代信息沟通渠道对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能力建设的挑战 |
第六节 网络群体性事件对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能力建设的挑战 |
一、网络群体性事件分类 |
二、网络群体性事件对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能力建设的挑战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能力建设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坚持五个“转变”的党管媒体的工作思路 |
一、从党管党报党刊转变为党管媒体 |
二、从党管“四权”转变为管导向、管宏观 |
三、从党政主导的“管制”模式转变为多方参与的“治理”模式 |
四、从对舆论的刚性控制转变为遵循舆论规律的柔性引导 |
五、从主要依靠政策进行管理转变为依法管理、规范管理 |
第二节 创新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的运行方式 |
一、创新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进行意识形态引导的方式 |
二、创新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搜集、整合社会利益的方式 |
三、创新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与外部环境的交流、沟通方式.134 |
第三节 积极应对多元社会思潮对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能力建设的挑战 |
一、加强舆论导向力建设 |
二、加强理论透析力建设 |
三、加强洞察预见力建设 |
四、加强媒体传播力建设 |
五、加强国际影响力建设 |
第四节 增强中国共产党运用新媒体的能力 |
一、树立正确的新媒体观 |
二、培育广大领导干部的新媒介素养 |
三、提高领导干部驾驭新媒体的能力 |
四、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 |
五、借鉴国外政党运用新媒体的成功经验 |
第五节 积极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对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能力建设的挑战 |
一、引导网民理性对待网络群体性事件 |
二、畅通信息传播渠道及时公开信息 |
三、注意培养并发挥网络“意见领袖”的作用 |
四、正确对待网民的政治诉求 |
五、建立网络群体性事件预警机制 |
参考文献 |
(9)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理论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理论的必要性 |
( 一) 推进新闻传播理论创新的需要 |
( 二) 适应中国特殊国情的需要 |
( 三) 应对传媒格局和舆论生态深刻变革的需要 |
( 四) 有效解决新闻传播实践问题的需要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理论的主要来源 |
( 一) 理论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 二) 哲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
( 三) 实践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实践 |
( 四) 文化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 五) 有益借鉴: 国内外新闻学、传播学研究成果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理论的框架内容 |
( 一) 新闻传播本质与作用 |
( 二) 新闻传播制度与控制 |
( 三) 新闻传播内容与导向 |
( 四) 新闻传播手段与功能 |
( 五) 新闻传播对象与需求 |
( 六) 新闻传播艺术与效果 |
(10)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党报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主要概念界定 |
一、 党报 |
二、 党报传播 |
三、 新媒体 |
第二节 研究背景 |
一、 党报传播的新媒体生态环境 |
二、 党报传播面临的兼容性冲突 |
三、 党报传播的使命和责任 |
第三节 研究综述与意义 |
一、 研究综述 |
二、 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三、 章节分布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党报传播理论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家的党报传播理论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建立的党报传播理论 |
二、 列宁对党报传播理论的发展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党报传播理论 |
一、 革命时期的党报传播理论 |
二、 新中国成立后的党报传播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西方主要新闻传播理论及其启示 |
第一节 西方新闻传播理论的发展回顾 |
第二节 自由主义理论 |
一、 理论发展脉络与基本观点 |
二、 理论评析与启示 |
第三节 社会责任理论 |
一、 理论发展脉络与基本观点 |
二、 理论评析与启示 |
第四节 大众传播理论 |
一、 理论发展脉络与基本观点 |
二、 理论评析与启示 |
第五节 发展传播学 |
一、 理论发展脉络与基本观点 |
二、 理论评析与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媒体发展对党报传播的双重效应 |
第一节 新媒体对网民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
一、 新媒体的特点与本质 |
二、 新媒体下网络行为调查分析 |
第二节 新媒体发展给党报传播带来的机遇 |
一、 实时性提高了党报干预生活能力 |
二、 社交媒体成为党报舆论引导新场域 |
三、 新媒体提高党报受众的参与能力 |
四、 新媒体融入党报传播大格局 |
五、 新媒体对人的精神交往的促进 |
第三节 新媒体发展给党报传播带来的挑战 |
一、 党报的政治传播与市场营销的失衡 |
二、 开放信息系统改变新闻传播格局 |
三、 新媒体带来党报受众的社群化困境 |
四、 “碎片化”语境弱化党报主导地位 |
五、 新媒体对人的精神交往的干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媒体环境下党报功能与党报传播体系的结构功能分析 |
第一节 新媒体环境下党报的功能与定位 |
一、 新媒体环境下党报的功能 |
二、 新媒体环境下党报的定位 |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党报传播体系的结构功能分析 |
一、 党报传播体系的结构功能的总体概述 |
二、 党报传播体系的静态结构 |
三、 党报传播体系的动态功能 |
四、 党报传播体系的静态结构、动态过程及逻辑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媒体环境下党报传播体系的构建与创新 |
第一节 “新闻立体三角关系理论” |
一、 概念提出 |
二、 党报与公众的关系 |
三、 党报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
四、 党报与政党的关系 |
五、 党报与国家的关系 |
第二节 公众层面:增强党报的舆论引导力 |
一、 舆论及舆论形成过程 |
二、 纸媒舆论引导发展轨迹 |
三、 案例分析:《人民日报》重构意识形态和舆论引领的主导地位 |
四、 增强党报舆论引导力的制度设计 |
第三节 现实生活层面:扩展党报的新闻传播力 |
一、 新闻传播力与党报干预生活能力的关系 |
二、 扩展党报新闻传播力的制度设计 |
第四节 政党层面:发挥党报的舆论监督与社会引导作用 |
一、 维护公权力下的舆论监督和社会引导机制 |
二、 发挥党报的舆论监督与社会引导力的制度设计 |
第五节 国家层面:提升党报的主流价值影响力 |
一、 党报传播与国家软实力的现实互动状态 |
二、 西方巧实力战略背后的意识形态斗争 |
三、 提升党报主流价值影响力的制度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新媒体环境下党报传播模式的发展趋势 |
第一节 “新三环新闻理论”的提出 |
一、 “新三环新闻理论”理论模型 |
二、 “新三环新闻理论”的具体内容 |
第二节 党报传播模式重构 |
一、 传播结构从宣传主导向信息共享转变 |
二、 传播功能从总体支配向综合干预转变 |
三、 传播过程强化舆论引导新闻和传播信息 |
第三节 党报传播的发展态势 |
一、 以全媒体发展模式夯实党报主导地位 |
二、 新媒体技术重构党报传播的生态环境 |
三、 信息消费与信息生产的互利发展 |
四、 积极推进交流融合,走向国际化发展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IV - 2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四、落实“三贴近”要求 提高党报舆论引导水平(论文参考文献)
- [1]论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思想的核心与精髓[J]. 郑保卫. 新闻爱好者, 2021(09)
- [2]全媒体时代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创新研究 ——以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大型采访活动为例[D]. 胡娜. 山西大学, 2020(01)
- [3]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D]. 张雷. 河北大学, 2020(02)
- [4]省级党报践行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研究 ——以《江西日报》为例[D]. 林阳.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
- [5]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社论”舆论引导研究[D]. 刘清华. 新疆财经大学, 2019(01)
- [6]移动互联环境下政务信息传播的亲和力研究[D]. 周吉林. 安徽师范大学, 2019(01)
- [7]《人民日报》群众路线实践研究[D]. 荣翌. 中国传媒大学, 2017(02)
- [8]中国共产党运用媒体能力建设研究[D]. 刘卓.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6)
- [9]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理论的建构[J]. 曹征海. 学术界, 2015(09)
- [10]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党报传播研究[D]. 陶韶菁.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