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郧县乡镇金融档案管理达到省级标准

湖北省郧县乡镇金融档案管理达到省级标准

一、湖北郧县乡镇财政档案管理达到省级标准(论文文献综述)

刘铁诚[1](2021)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的影响因素及完善策略研究 ——以山东省济南市考核评价结果为实证》文中指出研究背景自2009年我国新医改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制度以来,有效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便成为政府重要的政策目标。为保证这一政策目标的有效落实,各级政府强化措施建设,保证了相关工作的有序推进。但由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涉及范围的广泛性和问题解决的复杂性,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的影响因素成为目前研究的短板。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和对实践工作的考察分析认为,服务项目政策目标在妇幼保健和预防接种等项目上落实良好,但在慢性病健康管理等方面始终较差。为此,从研究角度有必要弄清楚哪些因素是决定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的关键变量?供需双方在影响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过程中的作用关系及影响变量是什么?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有哪些?在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关键阶段,厘清这些影响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将有利于关键问题的解决。研究目的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探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从而为解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的关键问题、完善相应措施提供政策建议。具体研究目标包括:(1)分析典型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现状及实施问题;(2)明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的主要影响因素;(3)分析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过程中影响变量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4)提出解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关键问题的措施和政策建议。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本研究将山东省济南市作为典型地区开展研究。资料来源包括三部分,包括(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结果。内容包括2018年济南市15个区县和449家基层卫生机构的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情况以及组织管理和资金管理工作得分和扣分原因。(2)关键知情人访谈资料。选取市区两级卫生行政部门、市区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基层卫生机构的相关负责人和业务骨干35人作为供方关键知情人;采用偶遇抽样法收集基层卫生机构门诊患者90人作为需方关键知情人。采用半结构化访谈问卷进行深入访谈。(3)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相关影响因素数据。通过卫生统计年鉴和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提取区县和基层卫生机构的社会人口、卫生资源和医疗服务等指标数据。本研究首先采用方差分析和Student-Newman-Keuls检验分析比较各区县和机构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评估结果,总结典型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整合“结构-过程-结果”模型和安德森卫生服务利用行为模型,从供需双方角度构建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影响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形成影响因素分析的应用框架。通过文献研究收集既往研究结果中的影响因素,采用扎根理论质性分析方法对典型地区供需双方关键知情人访谈资料进行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和核心编码,梳理影响因素间的逻辑关系,形成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影响因素分析框架。最后基于分析框架筛选供需双方变量作为自变量,将以慢性病管理为核心的健康防控项目工作指标作为因变量,进行实证分析。先采用多水平线性模型分析区县和机构两层面上供需变量对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的影响方向和效应大小,再通过中介效应分析和交互作用分析探索机构层面供需双方变量间的影响路径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现状及实施问题。①各区县以慢性病健康管理为核心的项目工作指标距离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差距较大。健康档案管理、高血压健康管理、糖尿病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等服务项目政策目标未达标的区县比例分别为100%、66.67%、73.33%和86.67%,机构服务项目工作指标在各区县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妇幼保健、疾病防治、协查管理等服务项目政策目标在各区县间均已达成或超额达成。②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和基层卫生机构的组织管理工作绩效考核得分在区县间分布差异较大。区县组织管理平均得分11.4分(9-13.5分),主要问题是制度建设、分工协调和问题整改等方面落实不到位;机构组织管理平均得分8.13分(2-10分),主要问题为制度建设和绩效工作落实不到位。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绩效考核得分在区县层面无扣分,机构平均得分8.62分(5-10分),得分在区县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主要问题为预算执行不到位和资金使用不合规。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的影响因素。本研究首先构建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和形成分析框架。具体过程是通过研究整合相关卫生服务模型,构建了“供方影响因素-需方影响因素-项目政策目标”理论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系统收集影响因素建立分析框架。分析要素可以归纳为供方和需方两类,其中供方影响因素包括政策制度(配套政策、配套制度、项目设计)、资源保障(人力资源、项目经费、硬件设备)、组织保障(运行模式、部门协作、信息化建设);需方影响因素包括倾向特征(人口学、社会结构、健康信念)、促进资源(经济能力、社会组织)、健康需要(感知需要、评估需要、效果评价)。其次是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通过多水平线性模型分析发现,机构水平上健康档案管理、高血压健康管理、糖尿病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等四个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不同程度上受区县和机构层面供需双方因素的共同影响。人力资源(区县每千人护士数、区县每千人公共卫生人员和区县每万人全科医生数)、硬件设施(区县基层卫生机构平均床位数)、项目经费(机构资金管理得分)、组织保障(区县和机构组织管理得分)等供方要素与不同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间有统计学意义的关联均为独立正相关;机构公卫医师人均负担目标人群数与四个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均呈独立负相关。区县基层需方社会人口要素中,区县人均GDP和人口增长率与不同项目工作指标间有统计学意义的关联均为独立正相关,区县人口密度和死亡率均是独立负向影响因素。机构层面需方要素中,效果评价(辖区居民满意度)和健康信念(辖区居民知晓率)均是健康档案管理项目政策目标落实的正向影响因素,健康信念(辖区居民知晓率)同时是高血压健康管理、糖尿病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等项目政策目标落实的负向影响因素。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过程中影响变量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中介效应分析发现,辖区居民满意度和知晓率等需方变量在供方变量影响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过程中存在显着部分中介效应。在每机构公卫医师人均负担目标人群数、资金管理得分、组织管理得分、医生满意度等供方变量影响各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的总效应中,居民满意度的中介效应比例为50.30%~73.09%,居民知晓率的中介效应比例为13.04%~71.90%。交互作用分析发现,在影响健康档案管理、高血压健康管理和糖尿病健康管理等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过程中,居民满意度和知晓率等需方变量与机构供方变量间存在交互效应。居民满意度和知晓率高于全市平均值时,可以降低每机构公卫医师人均档案数对健康档案管理项目政策目标落实的负向阻碍作用、增强机构资金管理得分的正向促进作用、削弱医生满意度的正向促进作用。结论与建议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需要系统性制度安排。项目评估发现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项目建设的系统性措施落实不到位,包括项目设计结构与布局不尽合理、绩效考核制度不够完善等;(2)项目建设保障要素落实不协同,包括人力资源和硬件设施等基层卫生资源保障水平不足;(3)组织管理工作执行不到位;(4)资金管理制度执行不规范等,影响了以慢性病管理为核心健康防控项目政策目标的落实。这提示我国卫生行政部门需要从政策建设角度进行系统性制度安排,完善项目服务内容和绩效考核制度的制度设计,建立服务包动态调整机制,重视区县和机构间人力资源、硬件设施等方面的资源保障,加强区县和机构的组织管理和资金管理工作,促进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2.建立项目落实的动态评估模型,有助于及时发现项目政策目标落实和管理工作执行中的问题。本研究从供方和需方两个角度系统地整理了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影响因素分析框架的核心、模块和要素三级维度,并通过实证研究在典型地区区县和基层卫生机构两个层面验证了“结构-过程-结果”模型和安德森模型的理论整合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影响因素研究领域的适用性和有效性。以上研究结果可作为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动态评估模型构建的工作基础。3.政府牵头建立供需多方参与的协同机制可有效提高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的效率和质量。实证研究验证了区县和机构层面上人力资源、硬件设施、项目经费、组织保障等供方要素和社会人口、健康信念、效果评价等需方要素共同影响机构层面服务项目政策目标的落实,进一步揭示了辖区居民满意度和知晓率等需方变量作为中介变量在供方变量影响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过程中的中介作用和交互作用,探析了供需双方因素影响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的影响路径和潜在机制。研究结果提示应该重视需方要素在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中的重要作用,利用社区居民满意度和知晓率指标识别重点干预人群,切实提高居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认知水平和利用水平。创新性1.本研究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服务本质出发,整合“结构-过程-结果”模型和安德森模型,从供需双方角度系统梳理了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影响因素的指标维度,构建了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和分析框架。既考虑了影响因素分析理论上的规范性,也考虑到了分析过程中变量的可变性,为开展影响因素分析的系统研究提供了变量筛选工具,从方法学角度具有一定的创新性。2.本研究在区县和基层卫生机构两个层面上对供需双方影响因素在影响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过程中的作用强度和相互作用关系进行了定量测算,明确了供方因素影响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的直接作用路径和通过需方因素的间接影响路径,探讨了需方关键影响因素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服务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促进作用和政策干预意义。这对不同层面的政策制定者统筹卫生资源、制定干预策略、完善目标措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局限性本研究以山东省济南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的考核评估问题发现和影响因素分析为例进行的研究,研究结果虽具一定的代表性,但结论外推至客观条件差异较大的地区时存在一定局限性。实证分析时尽管对典型地区区县和基层卫生机构两级变量信息挖掘较为详尽,但区县和机构两个层面难以涵盖理论模型和分析框架涉及的全部影响领域。同时由于本研究是横断面研究,不能够反映时序变化的影响,也可能会对本研究方法学的推广应用带来一定的影响。

马国红[2](2020)在《固原市退耕还林的法律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退耕还林”是我国为积极应对生态环境恶化而于本世纪初推行的一套生态治理制度。本文作者曾实地参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的退耕还林工作。作为西部干旱地区,固原市的生态治理工作有着典型的标本意义,其具有积极的体系化治沙探索经验,但亦有诸多尚不完善之处。具体到法律层面,该市的法律规制与退耕还林实践有着明显的脱节现象。而这种制定法与社会实践的不协调并非仅在固原一地存在,国内外其他地区的相关治理实践中也或多或少存在着相似问题。对退耕还林工作中存在的实践与法律规制不协调的现象进行研究,有助于找寻到更为有效的法律管理方式。本文以作者在固原市实地调查取得的真实数据为依托,以思索法律规制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为逻辑进路,通过比照分析国内外其他地区的相关制度设计与实践,在理论上分析讨论生态治理中法律规制与治理实践的互动作用;再结合固原市生态治理实践中的本地特色及在退耕还林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具体对象加以分析讨论。在此基础之上,探讨固原市退耕还林的立法现状,肯定其本地化的立法特色,并评析其立法的不足之处,主要是从退耕还林的立法体系和配套制度两方面进行讨论分析。通过分析讨论,学习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经验教训以为借鉴,以期得出有助于固原市退耕还林工作中完善退耕还林的法律制度及当地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合理化建议,并最终提出对退耕还林制度的立法建议。希望能对固原市退耕还林法律制度的完善有所帮助。

胡少翔[3](2020)在《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管理研究 ——以ZHW抽水蓄能电站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是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它反映了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的全过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管理是贯穿整个移民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保证移民档案完整、准确和有效利用的基石。做好移民档案管理工作,对推进移民安置工作,服务移民群众具有重要作用。为规范移民档案管理,国家颁布了《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管理办法》,对移民档案的管理体制与职责、归档与移交、档案验收、归档范围与保管期限、奖励与处罚等作出了规定。但在移民档案管理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移民档案的完整性、系统性和有效利用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如何完善移民档案管理工作,是档案界和移民界亟待重视与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以ZHW抽水蓄能电站移民档案管理为例,通过实地参与归档工作,围绕实际归档情况,对照移民档案管理办法,识别其中需完善之处,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本文首先从移民档案管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展开,阐述了移民档案及管理的作用、意义,介绍了ZHW抽水蓄能电站工程、移民安置实施、移民档案管理的概况,梳理了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管理政策规定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为下文的研究做铺垫;其次,从前期工作、实施工作、管理监督、资金财务四个方面介绍ZHW抽水蓄能电站移民档案实际归档情况,并分别参照移民档案管理办法中对应的归档要求,指出档案中问题,分析成因,提出建议;最后,将问题进行归纳,结合J县移民档案管理实际情况,从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对移民档案归档范围中不完善之处的研究,提出了归档范围分类逻辑不清、指标设计深度不够、保管期限划分标准不清等问题,并提出对应的修订建议;二是针对移民档案管理办法中有关管理职责、人员、移交等方面的条款提出完善意见;三是根据J县移民档案管理工作实际情况,归纳出档案意识薄弱、档案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高、档案利用不善等问题,提出了增强档案意识、加强培训指导、完善档案利用制度等建议。

刘梦琪[4](2019)在《最低生活保障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社会安全网的“最后一道防线”的重要职责,对于充分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保证社会公平以及实现“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的目标都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我国在推行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过程中,不应当忽视对最低生活保障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研究。本文将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视角转入最低生活保障领域,结合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特点及其价值取向,对政府在此领域的职责进行分析,并对最低生活保障职责如何在各级政府之间分配进行了探讨。首先,本文归纳出最低生活保障事权的内涵及其特征,包括需求刚性、收益隐性、权益伦理性、信息复杂性。并结合公共产品理论、政府职能理论、财政分权理论,总结出最低生活保障政府间权责划分的理论操作原则,包括:公共产品受益范围原则、区域平衡原则、政府行政效率原则和政府行为激励原则,并对这些原则在最低生活保障中的应用进行了说明。其次,本文对目前国内最低生活保障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目前最低生活保障事权划分存在决策事权归属缺乏制度约束、执行和监督事权划分不清晰等问题,最低生活保障支出责任划分存在缺乏清晰的制度化规定、各级政府总体负担比重不合理、各地区支出责任划分差异巨大等问题。并且,本文还建立测算模型,利用县(区)级政府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和人口数据,对我国目前最低生活保障政府间支出责任划分的均衡性进行了测算,测算结果反映出我国目前的最低生活保障支出责任划分确实存在失衡问题,这种失衡主要体现在省级政府支出不足,而县级政府承担了过多的支出责任,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的公平性。随后,对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社会救助事权划分的实践,以及英国、俄罗斯、巴西等24个国家中央与地方政府支出责任划分的数据进行了分析,从国外的实践中,总结出社会救助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应当规范化、法律化,以及由中央承担决策事权、地方承担具体事务执行事权,并由中央承担主要支出责任等经验,为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革提供借鉴。最后,本文结合有关最低生活保障的理论分析以及国外的实践经验,针对现状分析中找出的问题,明确了最低生活保障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总体思路,并总结出最低生活保障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所依据的原则,最后提出了完善最低生活保障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政策建议,以及相关的配套改革措施。

郑艳[5](2019)在《面向卫生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应用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依托于我国卫生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项目建设,本研究旨在基于基层卫生事业发展的现状和目标,以“结构-过程-结果”为理论框架,构建一套科学、全面、有效的系统对接指标体系,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评价。该指标体系一方面需符合卫生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总体设计需求,指标数据可获得、可交换、可追踪到个案,另一方面,又应能反映基层医疗卫生主要业务领域的服务内容,包括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通过卫生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等信息化手段实现信息统一采集、多方共享、动态监测和量化考核,优化基层卫生资源配置,从根本上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方法】本研究通过专家深度访谈以及政策文件的阅读充分了解适用于卫生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指标的要求;运用文献分析法确定了构建指标体系的理论框架以及备选指标项目集,并初步构建指标体系;通过专家论证法论证指标数据的可得性,进一步细化数据的采集方式、频率、维度等内容,对指标体系进行修改形成指标体系初稿;通过两轮Delphi专家咨询和界值法筛选指标并确定最终纳入的指标,结合百分权重法和乘积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利用Kendall协调系数评价专家意见的协调性,确定专家意见基本达成一致,确保得到结果的可信性。【结果】本研究建立了一套适用于卫生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资源环境、过程服务、综合效益3个一级指标,卫生设施、人力配置、经费收支、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健康改善、费用控制、满意度9个二级指标,100个三级指标及各指标的权重。每个指标都明确了其定义和相关说明,指标的时间、区域等维度,数据采集的频率和系统来源以及指标的计算方式。【结论】基于前述研究结果,本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1)本研究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充分考虑了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并利用国家发布的数据集及相关标准表示出指标的计算方式,操作性强,可供指导我国卫生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研发。(2)根据“结构-过程-结果”理论框架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具有完整性和系统性,能够全面反映评价对象的质量、效果以及影响因素,有利于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进行综合评价。(3)百分权重法是计算指标权重时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由于本研究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具有三个等级,结合乘积法的使用来计算指标权重更为科学。(4)利用Kendall系数对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进行检验,本研究专家意见基本达成一致,指标体系信度较高。

张冰[6](2019)在《齐齐哈尔市农村精准扶贫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86年我国开启了扶贫工作,脱贫的基本战略是精准减贫和精准消贫。2015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召开的会议上指出:“扶贫开发主要是精准,成败也取决于精准。”贫困是紧密相连的整体现象,如果制定的扶贫政策与贫困环境不一致,不深入到贫困地区调查贫困人口的需求,缺乏针对性,就很难实现脱贫。在扶贫实践的过程中,应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精准”的要求为基础,即精准扶持贫困对象、精准安排扶贫项目、精准使用扶贫资金、扶贫措施精准到户、派人精准到村到户、精准完成脱贫目标。明确贫困人口、贫困程度与致贫原因,以便制定精准的扶贫政策帮助贫困人口脱贫。齐齐哈尔市贫困人口多脱贫任务重属黑龙江省重点贫困区,因此研究齐齐哈尔市农村精准扶贫是至关重要的。根据新公共管理理论、善治理论、责任型政府理论和政府治理理论,采用问卷调查、对比分析、文献分析等方法,系统探索齐齐哈尔市农村精准扶贫的对策。该文系统梳理了贫困与精准扶贫、扶贫标准的内涵及相关基础理论,结合该市农村精准扶贫基层现状的调查,分析某深度贫困村精准扶贫现状,梳理与探究农村贫困户特征与根源,比较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现状及成效,如扶贫目标制定科学合理、政策管理体系逐渐完善、兜底保障政策逐渐完善等扶贫成果。通过调查分析深度贫困村贫困群体,总结农村精准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贫困户档案管理不规范、基础设施后期维护不及时、贫困户自主脱贫不积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稳定、驻村帮扶队伍职责不精准,并对其问题产生原因进行分析。选取印度新德里市、巴西巴西利亚市、智利利纳雷斯市与辽宁省抚顺市、山东省泰安市、湖北省黄冈市的农村扶贫经验,对政府采取的扶贫措施进行深入分析,总结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贫困户档案管理制度、科学配置扶贫项目资源、促进贫困村民发挥主体作用、提升村集体经济人才队伍水平、完善驻村队伍监督考核、提高深度贫困村扶贫效率等对策建议。

徐娇[7](2018)在《记忆工程视域下湖北省传统村落建档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传统村落蕴含大量珍贵的文化遗产,伴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现代化公共服务的加快,村庄的发展变迁已成为展现城镇化风貌的一大亮点。自上世纪80年代“社会记忆观”提出之后,档案学界也将社会记忆与档案工作有机联系起来,从理论新视角探讨“档案记忆观”。传统村落档案是乡村规划、建设及管理活动的真实记录者,它不仅是乡村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依据,而且也是科学研究工作直接获得的第一手材料。“乡村记忆工程”的实施改变并创新了乡村档案工作以往的服务观念,为推动档案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保存和传承社会历史文化记忆提供了有力支撑。传统村落档案作为乡村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村落文脉和建筑特色,是提升城乡竞争力和凝聚力的关键。本文以乡村记忆工程为切入点,根据笔者所学理论知识,结合实地调研和相关资料的分析比较,深入调查并讨论分析湖北省传统村落建档工作,针对不足之处给出相应的可行性建议。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系统介绍传统村落建档工作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等;第二部分阐述传统村落相关概念;第三部分论述记忆工程视角下传统村落建档的理论依据;第四部分剖析湖北省传统村落建档现状和改进策略;第五部分是研究结论与展望,探讨未来的研究方向。

童心玥[8](2018)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文中提出研究目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启动以来,各级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推动项目实施,对项目进行科学的绩效评价有助于总结成功经验,发现问题,推动项目可持续发展。本研究旨在明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思路,建立一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总结项目成效及不足,为各级地方政府完善项目绩效考核制度提供理论依据;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督导和评价项目提供有效工具;为基层卫生机构进一步规范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供建议。研究方法1、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系统梳理卫生服务领域的绩效与绩效评价的基本概念及内涵,确立指标体系的框架和结构;在回顾主要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专家讨论,筛选评价指标,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利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及克朗巴哈系数检验评价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2、通过基线调查,了解湖北省各区(县)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业务实施情况与项目经费的到位与支出情况;采取函调法,收集2013年度湖北省32个样本区(县)辖区内人口及健康状况、经济发展及卫生投入情况、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投入及管理情况,以及413家基层卫生机构的辖区人口、机构情况、项目经费使用、项目产出及效果、村卫生室或社区卫生站管理情况等数据资料。采用半结构化提纲,访谈6个样本区(县)的55名关键知情人,了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情况。通过现场调查,收集6个样本区(县)408名基层卫生机构职工的满意度资料,以及360名普通居民和360名慢病患者的健康素养形成情况和满意度资料。3、采用加权累计法对32个样本区(县)的投入、过程、产出、结果四个维度分别进行绩效评价;运用加权累计法、Topsis法、RSR法分别进行综合绩效评价,并以平均值法和模糊Borda法对三种评价结果进行组合;通过扎根理论法分析关键知情人现场访谈资料。结果1、构建了涵盖“投入-过程-产出-效果”四个维度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44个三级指标。所有三级指标权重系数均介于0.0038和0.0816之间,其中“居民人均基本公共卫生经费”项所占权重最大,为0.0816。指标权重一致性系数CI<0.1,信度系数Cronbach Alpha=0.889,Spearman相关性系数均介于0.703-0.935之间,指标体系内在一致性和结构效度较好。2、各维度的绩效评价结果表明,城乡样本区(县)的投入维度(0.1343,0.1060;P=0.056)、过程维度(0.1198,0.1198;P=0.50)和产出维度(0.2475,0.2443;P=0.30)无统计学差异,其中武汉市与其他城市地区在投入维度上具有统计学差异(0.2031,0.1067;P<0.001)。城乡样本区(县)的效果维度(0.3520,0.2725;P<0.001)和整体绩效指数(0.8354,0.7426;P=0.004)具有统计学差异,表现为城市地区优于农村地区。3、综合绩效评价结果表明,加权累计法、Topsis和RSR法三种不同的评价方法所得结果的Spearman相关性系数均介于0.446–0.622之间,结果具有较好一致性。对综合评价结果进行组合后,组合评价结果较单一评价结果更稳定。4、质性研究构建的模型表明,基层卫生机构服务意愿与服务能力的差异是造成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整体绩效不均等的重要原因。服务意愿受舆论宣传与引导、项目经费的投入与管理、基层卫生机构的职责定位、医务人员的待遇保障、职业发展前景和服务观念等因素影响;服务能力由项目保障性政策、财政投入与经费分配、基层卫生机构的建设水平与内部考核制度、公共卫生科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等方面共同决定。研究结论1、本研究采用的评价指标筛选方法和权重系数确定方法相对合理,构建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覆盖面广,切合实际,对于基层卫生机构规范开展项目有一定指导作用;易于操作,是评价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的一个有效工具。多种评价方式的组合评价结果更可信,且质性与量化研究方法的联合应是研究的发展方向。2、湖北省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整体水平较高。通过项目的持续实施,基层卫生机构的社会地位与建设水平得到提高,服务模式与定位得到转变,居民健康得到更好保障,项目经费拨付和考核机制基本成熟。同时也存在经费相对不足、管理细则欠缺、基层卫生机构社会地位相对较低、综合服务能力不足、人才缺乏且结构不合理、服务手段较单一、信息化水平滞后等问题。建议针对经费投入和管理、基层卫生机构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项目服务模式、舆论宣传与引导、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制定相应政策措施以推动项目绩效水平持续提升。

唐尚锋[9](2018)在《公共卫生服务公私协作机制与系统绩效的循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旨在梳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迁移路径,构建乡村基本公共卫生协作系统绩效评估模型并对分别由公立卫生院和民营医院主导的主流和特殊公私协作模式进行绩效循证比较,明确项目绩效的内生规律和公私协作机制与绩效之间关系,提出以系统绩效改善为导向的公共卫生公私协作管理策略,为完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制度提供理论支持。【方法】(1)文献研究法。基于英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和中文数据库CNKI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明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制度变迁,分析系统动力学理论,并分别通过词频分析法和Citespace引文可视化图谱分析法界定公私伙伴关系内涵和探索公私合作研究前沿。(2)现场调查法。第一阶段于广东、湖北、河南和重庆进行公共卫生服务公私协作过程和项目绩效的基线调查;第二阶段于湖北、河南和贵州的12个农村公私协作系统收集最新的绩效数据;第三阶段于对河南某案例乡镇分别由民营医院和公立卫生院主导的公私协作模式绩效进行监测,为绩效循证提供数据支撑。(3)德尔菲法与熵值法。通过德尔菲法评价协作系统绩效评价指标框架,筛选绩效评价指标和确定权重,并运用熵值法优化部分客观绩效指标权重系数。(4)数理统计方法。在公私协作要素与项目工作绩效关系的研究中运用相关性分析。运用加权TOPSIS法综合比较主流和特殊公私协作模式绩效,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别分析慢性病患者积极性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绩效的影响。(5)定性比较分析法。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法验证培训、分工协作、督导考核、激励约束、沟通反馈等五大公私协作机制与绩效之间关系的假设。(6)系统基模分析与流位流率基本入树建模法。彼德·圣吉系统基模诊断公共卫生绩效增长问题,并借助流位流率入树建模法规范构建公共卫生绩效系统动力结构流图。(1)农村地区存在分别由乡级公立卫生院和民营医院主导,私立村医参与,政府部门监管的主流和特殊类型的两种公私协作模式。为达到多方共赢目标,乡村主体间探索形成了包含业务培训、监督考核、沟通交流、激励约束等在内的公私协作机制。(2)公私协作系统公共卫生绩效概念框架结构、过程、结果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构成。公共卫生项目绩效内生主线是通过扩大重点人群覆盖面、个体项目的服务内容以及群体项目绝对数量,增加服务相对数量和规范性等来获得服务对象的满意度、重点人群健康、群体项目效果等。源于外生变量对中间变量的作用以及中间变量、过程变量以及结果变量内外部相互影响,公私协作机制直接对中间变量和过程结果变量产生影响。(3)在排除干扰因素后,典型案例的公私协作系统综合绩效随着时间向后推移而呈现逐渐递增关系,主流模式绩效整体优于特殊协作模式,主要源于结构绩效上的绝对优势。然而,尽管特殊模式在结果绩效呈现下滑趋势,但仍然优于主流模式。两者在协作制度要素直接产生的绩效上差异不明显。(4)公私协作紧密程度、激励机制和督导考核影响项目绩效的根本因素,高绩效结果受监督考核机制的影响。在协作不紧密或监督考核强度较弱的情况下缺乏激励与约束机制导致低项目绩效,而高绩效结果与激励约束机制无关。服务能力影响绩效的前提是开展紧密协作,与经费激励挂钩的高强度督导考核和高强度技能培训是提高服务能力的重要方式。【结论】过程和结果绩效源于有效的公私协作机制,协作紧密度与督导考核机制影响较大。案例表明中卫生院主导的协作模式绩效优于社会资本主导的特殊模式,但其所在特殊地理位置、积极性不容忽视。时间是决策者采用社会资本主导提供公益性服务不得不面临的风险,同时决策者需要关注由于潜在重点人群基数的不确定可能导致出现牺牲重点人群筛查绩效来维持较高的管理水平,进而将新晋重点人群拒绝在免费项目之外的现象。为了提高协作绩效水平,本研究建议合理设定绩效目标,加强关系治理,提高乡级协作管理水平,奖励和约束机制并重,加【主要结果】强人才内涵建设,准确把握重点人群对项目的合理需求。【创新与不足】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1)基于定量比较为主流公私协作模式绩效优于特殊型协作模式以及发现时间是社会办医疗机构公益行为的关键风险因素提供了证据支撑。(2)基于定性比较分析论证了公私协作机制与绩效的循证关系,并运用系统动力学结构流图提出了针对性的策略建议本研究的不足之处:(1)熵值法仅对部分客观指标权重进行了优化,部分主观性指标赋分值得进一步推敲。(2)受样本量限制而设计的公私协作机制解释变量有限,公私协作机制对绩效的作用难以完全避免受研究者主观影响。

方坤[10](2018)在《县级宣传系统运行机制研究 ——以县委宣传部为中心的考察》文中认为宣传工作作为县级政治的一个重要方面,广泛存在于县级公共生活的各个领域。通过宣传工作,县委不仅将中央和上级政策与主张贯彻到县级政治的各个方面,而且努力将自身意志转化为基层民众的共同意愿。县委对中央和上级主张以及自身意志的传达,主要依靠以县委宣传部为中心的县级宣传系统来实现。在县委宣传部的统一领导与推动下,宣传工作已经进入到基层政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不同层面。由此,我们的基本观点就是,县级宣传系统并不仅仅是一种宣传手段或宣传形式,其本身也是一种权力建构的方式和国家治理机制。党通过县级宣传系统这一“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实现对基层国家和社会的全面治理与整合。因此,县级宣传系统的组织形态及其职责,只是党在基层实现意识形态权力控制的一种外化形式和具体方式。县是我国政治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县委宣传部在县级政治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独特的职能。我们选择了县级宣传系统这一相对独特的研究对象,力图深化对县级政治运行和党的宣传工作的认识。为弄清县级宣传权力运行机制问题,我们主要从如下四个不同维度对县级宣传系统运行进行具体切入:一是如何从宣传系统这一具体对象的角度出发来解释县级宣传权力运行的问题;二是如何从宣传系统的权力与制度基础来探讨县级宣传权力运行的问题;三是如何从动态的角度解释县级宣传权力运行的制度行为问题;四是如何从政党—国家关系这条权力主线来研究县级宣传权力运行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必须将县级宣传权力运行与县级宣传系统行动及其所处的制度环境相结合进行分析,而压力型体制无疑是理解政治制度环境和政治组织行为的一个很好的视角。在压力型体制的研究视角下,上述四个不同维度问题的分析是统一于对县级宣传权力的政治制度分析过程中的,其关键点有两个,一是宣传系统的基本组织结构,二是宣传系统的运行。首先,通过对县级宣传系统基本组织形态的分析,我们发现县委宣传部的权力限度并不能满足县级宣传工作的组织需求,其部门支配能力十分有限,这是县级宣传工作中党组织内部关系的集中反映。其次,通过对县级宣传系统权力来源与分配机制的考察,我们发现县级宣传系统作为整个国家宣传体系的一部分,同样面临着“条块关系”的冲突,上级部门对下级部门权力挤压的现象普遍存在。再次,通过对县委宣传部常规工作运行面向的动态分析,我们发现县委宣传部在具体的日常管理过程中,主要采取任务细化和分解的方式实现政策执行,但这种执行往往陷入形式大于实质的困境。最后,通过对精神文明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两种政治任务的动态考察,我们发现县委政治压力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县级宣传工作的全员参与,但这种参与主要集中在党政系统内部,其实际执行情况也缺乏有效约束。县级宣传系统的运行离不开其所处的压力型体制的整体制度环境,其运行机制也受到这一制度环境的影响。但县委宣传部对各级党政机关相对弱势的权力支配关系,使得县级宣传系统呈现出一种相对独特的“弱压力型体制”运行态势。在弱压力型体制下,作为施压主体的县委宣传部和作为执行主体的各级党政机关都呈现出相对独特的运行机制。在这两种不同运行机制的相互作用下,县级宣传系统的运行结果以宣传工作困境的形式得以呈现。以县级宣传系统为典型的弱压力型体制,在县级政治运行中普遍存在,对这一系统运行机制的分析也使得“弱压力型体制”具有了普遍的类型化的意义。县级宣传系统不仅是一种政治制度或政治形式,而且是一种权力结构或统治形式。我们对县级宣传系统运行的考察始终围绕党政关系、党-国家-社会关系、党组织内部关系、上下层级关系等四组关系展开。县级宣传系统运行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推进国家政权建设,县级政治权力结构决定了县级宣传的本质特征,弱压力型体制则是县级宣传系统运行的基本逻辑。只有从上述四组关系入手,才能促进县级宣传工作的发展。

二、湖北郧县乡镇财政档案管理达到省级标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北郧县乡镇财政档案管理达到省级标准(论文提纲范文)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的影响因素及完善策略研究 ——以山东省济南市考核评价结果为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
    1.5 结构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公共卫生服务实施状况的国际研究
    2.2 公共卫生服务实施状况的国内研究
    2.3 国内外同类研究的借鉴与启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3.1 相关概念
    3.2 理论基础
    3.3 资料来源
    3.4 质量控制
    3.5 研究方法
    3.6 技术路线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本公卫项目政策目标落实现状
    4.1 基本公卫项目绩效考核结果
    4.2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现状
    4.3 基本公卫项目建设存在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本公卫项目政策目标落实影响因素分析框架构建
    5.1 影响因素文献研究
    5.2 关键知情人访谈
    5.3 扎根理论质性分析
    5.4 影响因素分析框架构建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本公卫项目政策目标落实影响因素作用关系研究
    6.1 研究对象的确定
    6.2 影响因素描述性分析
    6.3 多水平模型分析结果
    6.4 中介效应分析结果
    6.5 交互作用分析结果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讨论
    7.1 研究方法学选择与应用
    7.2 基于研究发现有关问题的明确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完善项目政策目标落实措施的策略
研究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件1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方案(济南市)
附件2 关键知情人访谈问卷
附件3 关键知情人访谈资料整理示例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固原市退耕还林的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退耕还林实施现状及其法律规范概述
    第一节 退耕还林历史演变及其发展现状
        一、退耕还林政策演变
        二、我国退耕还林发展现状概述
    第二节 域外退耕还林相关法律制度
        一、各国退耕还林立法体系
        二、域外退耕还林的相关制度
    第三节 我国全国性退耕还林的法律规范
        一、退耕还林的立法体系
        二、退耕还林的技术规定
        三、退耕还林的管理规定
    第四节 我国地方性的退耕还林规范及其评价
        一、退耕还林的管理规范
        二、退耕还林的成果巩固及其他规范
第二章 固原市退耕还林实施现状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农户参与退耕还林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农户基本情况
        二、对退耕还林的认知程度和参与自主权
        三、参与退耕土地的质量与面积变化
    第二节 退耕还林的管理情况
        一、退耕还林的作业技术与成活率
        二、退耕还林的管护与林权问题
        三、退耕还林的补助情况
    第三节 退耕前后效益变化及农户的期望
        一、退耕前后效益情况
        二、农户对退耕还林的评价及期待
    第四节 固原市退耕还林实践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固原市退耕还林法律制度评析
    第一节 固原市退耕还林管理规范的优势
        一、较为科学的补植补造与检查验收规范
        二、管护等管理规范比较健全
        三、新一轮退耕还林实施管理规范具针对性
    第二节 固原市退耕还林法律与管理规范存在不足
        一、退耕还林法律规范不健全
        二、退耕还林管理规范不完善
    第三节 退耕还林相关配套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补偿制度尚不健全
        二、管护制度不完善
        三、公众参与制度不完善
第四章 固原市退耕还林法律制度的合理化建议
    第一节 退耕还林法律与管理规范的完善
        一、出台《固原市退耕还林保护条例》
        二、补充管理规范的具体内容
    第二节 退耕还林重点配套制度的完善
        一、健全和落实退耕还林生态补偿制度
        二、完善退耕还林管护制度
        三、公众参与制度的改进
    第三节 借鉴域外及我国地方性法律制度的先进经验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一 关于固原市退耕还林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二 访谈提纲:对农户和村委干部的访谈

(3)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管理研究 ——以ZHW抽水蓄能电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及成果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2 移民档案管理制度建设及研究现状
    2.1 上位法及规范
    2.2 制度建设
        2.2.1 移民档案的定义
        2.2.2 移民档案管理体制及职责
        2.2.3 移民档案归档范围
    2.3 重点工程及省级移民档案管理
        2.3.1 部分重点工程移民档案管理
        2.3.2 部分省移民档案管理办法
    2.4 国内研究现状
        2.4.1 文献研究统计分析
        2.4.2 文献研究内容分析
    2.5 国外研究现状
    2.6 小结
3 ZHW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及移民工作概况
    3.1 工程及移民概况
        3.1.1 工程概况
        3.1.2 电站规划情况
        3.1.3 移民安置规划情况
    3.2 ZHW抽水蓄能电站移民安置实施概况
        3.2.1 农村移民安置
        3.2.2 专业项目处理
        3.2.3 库底清理
        3.2.4 环境保护
        3.2.5 投资完成情况
    3.3 ZHW抽水蓄能电站移民档案管理概况
        3.3.1 档案管理体制
        3.3.2 移民安置前期工作档案成果
        3.3.3 移民安置实施工作档案成果
        3.3.4 移民工作管理监督档案成果
        3.3.5 移民资金财务管理档案成果
        3.3.6 档案分类整理立卷
        3.3.7 评价和问题
4 移民安置前期工作档案管理研究
    4.1 前期工作应归档要求
    4.2 前期工作实际归档情况
    4.3 实际归档符合性分析
    4.4 对策建议
5 移民安置实施工作档案管理研究
    5.1 综合文件档案管理
        5.1.1 综合文件应归档要求
        5.1.2 综合文件实际归档情况
        5.1.3 实际归档符合性分析
        5.1.4 对策建议
    5.2 农村移民安置档案管理
        5.2.1 农村移民安置应归档要求
        5.2.2 农村移民安置实际归档情况
        5.2.3 实际归档符合性分析
        5.2.4 对策建议
    5.3 专业项目档案管理
        5.3.1 专业项目应归档要求
        5.3.2 专业项目实际归档情况
        5.3.3 实际归档符合性分析
        5.3.4 对策建议
    5.4 库底清理档案管理
        5.4.1 库底清理应归档要求
        5.4.2 库底清理实际归档情况
        5.4.3 实际归档符合性分析
        5.4.4 对策建议
6 移民工作管理监督档案管理研究
    6.1 移民工作管理监督应归档要求
    6.2 移民工作管理监督实际归档情况
    6.3 实际归档符合性分析
    6.4 对策建议
7 移民资金财务管理档案管理研究
    7.1 移民资金财务管理应归档要求
    7.2 移民资金财务管理实际归档情况
    7.3 实际归档符合性分析
    7.4 对策建议
8 移民档案管理问题研究
    8.1 移民档案归档范围分类下的指标设计深度问题
    8.2 移民档案归档范围分类逻辑不清问题
    8.3 移民档案重要资料和一般资料的划分标准问题
    8.4 个别归档文件分类不恰当问题
    8.5 归档范围未包含部分重要档案问题
    8.6 移民档案管理职责不够明确问题
    8.7 人员制度不完善问题
    8.8 缺少预立卷和检查制度的问题
    8.9 移民工作单位档案管理问题
9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局限及展望
        9.2.1 研究局限
        9.2.2 研究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4-1 ZHW移民安置前期工作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1 ZHW移民安置实施工作综合文件归档资料清单
    附表5-2-1 ZHW北蒿亭新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2-2 ZHW南蒿亭新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2-3 ZHW石门新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2-4 ZHW南寺新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2-5 ZHW张河湾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2-6 ZHW沿庄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2-7 ZHW南蒿亭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2-8 ZHW测鱼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2-9 ZHW西沟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3-1-1 ZHW移民安置交通专项招投标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3-1-2 ZHW移民安置交通专项朱王主线公路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3-1-3 ZHW移民安置交通专项西沟村对外交通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3-1-4 ZHW移民安置交通专项南寺村对外交通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3-2 ZHW移民安置电力专业设施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3-3 ZHW移民安置电信专业设施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3-4 ZHW移民安置广播电视专业设施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3-5 ZHW移民安置水利专业设施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3-6 ZHW移民安置文物保护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4 ZHW移民安置库底清理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6-1 ZHW移民工作管理监督文件归档资料清单
    附表7-1 ZHW移民资金财务管理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4)最低生活保障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文献综述
        1.3.2 国内文献综述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5 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2.最低生活保障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理论分析
    2.1 事权与支出责任的界定
        2.1.1 事权的内涵
        2.1.2 最低生活保障事权的内涵及特征
        2.1.3 支出责任及其与事权的联系
    2.2 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理论基础
        2.2.1 公共产品理论
        2.2.2 政府职能理论
        2.2.3 财政分权理论
    2.3 最低生活保障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理论应用
        2.3.1 政府在最低生活保障中的职能定位
        2.3.2 最低生活保障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操作原则
        2.3.3 最低生活保障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原则应用
3.我国最低生活保障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历史与现状
    3.1 我国最低生活保障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历史沿革
        3.1.1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
        3.1.2 最低生活保障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发展历程
    3.2 我国最低生活保障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现状
        3.2.1 最低生活保障事权划分
        3.2.2 最低生活保障支出责任划分
4.我国最低生活保障政府间支出责任划分均衡性的测算分析
    4.1 数据来源
    4.2 测算方法——二阶段嵌套分解的泰尔指数
    4.3 测算结果
        4.3.1 区域间和区域内不平等性
        4.3.2 省际和省内不平等性
    4.4 相关结论
5.社会救助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国际视角
    5.1 国外社会救助政府间事权划分的实践
        5.1.1 典型国家社会救助政府间事权的划分
        5.1.2 典型国家社会救助政府间事权划分的特点分析
        5.1.3 典型国家社会救助政府间事权划分的共性分析
    5.2 国外社会救助政府间支出责任划分的实践
    5.3 国外社会救助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对我国的启示
6.完善我国最低生活保障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途径
    6.1 最低生活保障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总体思路和原则
        6.1.1 最低生活保障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总体思路
        6.1.2 最低生活保障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原则
    6.2 完善我国最低生活保障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政策建议
        6.2.1 完善我国最低生活保障政府间事权划分的政策建议
        6.2.2 完善我国最低生活保障政府间支出责任划分的政策建议
        6.2.3 完善我国最低生活保障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配套改革措施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面向卫生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应用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相关概念
    2.2 卫生综合管理信息平台
    2.3 卫生服务评价理论框架
        2.3.1 平衡计分卡(BSC)
        2.3.2 WHO卫生服务评价框架(WHO Framework)
        2.3.3 结构-过程-结果
3 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发展及评价现状
    3.1 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现状
        3.1.1 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基本情况
        3.1.2 基本医疗服务提供情况
        3.1.3 公共卫生服务提供情况
    3.2 我国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现状
    3.3 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评价现状
        3.3.1 经济发展差异导致考核内容和方式不统一
        3.3.2 信息化手段应用不充分限制评价范围
        3.3.3 指标体系缺乏科学的理论支撑
        3.3.4 指标实际操作性不强
4 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指标构建原则
        4.1.1 全面性原则
        4.1.2 代表性原则
        4.1.3 科学性原则
        4.1.4 指引性原则
        4.1.5 可操作性原则
    4.2 初选指标
        4.2.1 文献回顾和政策梳理
        4.2.2 专家论证
    4.3 德尔菲法(DELPHI)筛选和确定指标
        4.3.1 专家遴选
        4.3.2 指标筛选和确定
    4.4 确定指标权重
5 讨论与建议
    5.1 讨论
        5.1.1 “结构-过程-结果”理论框架的适用性
        5.1.2 指标体系能够充分反映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内容
        5.1.3 指标可操作性强
    5.2 建议
        5.2.1 加快信息化建设助推发展
        5.2.2 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评价机制
        5.2.3 加强对基层卫生人员的培训
    5.3 研究成果与局限
        5.3.1 研究成果
        5.3.2 研究局限
致谢
参考文献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件2 指标体系
附件3 专家咨询问卷(第一轮)
附件4 专家咨询问卷(第二轮)

(6)齐齐哈尔市农村精准扶贫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文献简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路径与创新点
        1.4.1 研究路径
        1.4.2 研究创新点
2 精准扶贫的理论基础
    2.1 精准扶贫概念界定
        2.1.1 中国农村扶贫标准
        2.1.2 扶贫的概念
        2.1.3 精准扶贫的概念
    2.2 精准扶贫相关理论基础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2 善治理论
        2.2.3 责任型政府理论
        2.2.4 政府治理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齐齐哈尔市农村精准扶贫的现状与症结
    3.1 齐齐哈尔市农村贫困现状与精准扶贫现状
        3.1.1 齐齐哈尔市贫困现状
        3.1.2 齐齐哈尔市贫困农村现状
        3.1.3 齐齐哈尔市农村精准扶贫现状
        3.1.4 齐齐哈尔市农村精准扶贫成果
    3.2 齐齐哈尔市实施农村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
        3.2.1 贫困户档案管理不规范
        3.2.2 基础设施后期维护不及时
        3.2.3 贫困户自主脱贫不积极
        3.2.4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稳定
        3.2.5 驻村帮扶队伍职责不精准
    3.3 齐齐哈尔市农村精准扶贫问题的成因
        3.3.1 贫困户档案监管力度弱
        3.3.2 政府扶贫资金投入少
        3.3.3 农村贫困户思想依然落后
        3.3.4 村集体经济管理人才少
        3.3.5 驻村帮扶人员素质偏低
    3.4 本章小结
4 国内外扶贫的实践与经验借鉴
    4.1 国外反贫困工作的经验
        4.1.1 印度新德里反贫困经验
        4.1.2 巴西巴西利亚市反贫困经验
        4.1.3 智利利纳雷斯反贫困经验
    4.2 国内精准扶贫经验
        4.2.1 辽宁省抚顺市农村精准扶贫经验
        4.2.2 山东省泰安市农村精准扶贫经验
        4.2.3 湖北省黄冈市农村精准扶贫经验
    4.3 国内外扶贫经验对齐齐哈尔市农村精准扶贫的经验借鉴
        4.3.1 健全社会救助机制
        4.3.2 完善政府扶贫政策
        4.3.3 创新精准扶贫举措
        4.3.4 统筹建设基础设施
        4.3.5 制定扶贫考核指标
    4.4 本章小结
5 齐齐哈尔市农村精准扶贫的对策建议
    5.1 完善贫困户档案管理制度
        5.1.1 提高扶贫对象识别精准度
        5.1.2 明确贫困户档案管理职责
    5.2 科学配置扶贫项目资源
        5.2.1 多方整合扶贫项目资源
        5.2.2 提升扶贫项目监督水平
    5.3 促进贫困村民发挥主体作用
        5.3.1 增强宣传教育力度
        5.3.2 强化贫困人口脱贫本领
        5.3.3 提高群众自我管理能力
    5.4 提升村集体经济人才队伍水平
        5.4.1 壮大村集体经济人才队伍
        5.4.2 优化贫困村集体经济结构
        5.4.3 完善村级集体经济监管制度
    5.5 完善驻村工作队监督考核制度
        5.5.1 优化驻村工作队伍结构
        5.5.2 明确驻村工作队伍职责
        5.5.3 增强驻村工作队考核力度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记忆工程视域下湖北省传统村落建档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记忆工程的研究
        1.2.2 关于传统村落建档的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思路
    1.5 主要创新点
2 传统村落建档概述
    2.1 传统村落
        2.1.1 传统村落的界定
        2.1.2 传统村落评判标准
    2.2 传统村落建档
        2.2.1 传统村落建档的有关概念
        2.2.2 传统村落建档的工作原则
    2.3 传统村落建档和记忆工程的关系
        2.3.1 全面加快村落建档进程,增添记忆工程档案资源
        2.3.2 科学建立传统村落档案,进一步推动建设新家园
        2.3.3 有效管理利用村落档案,切实保护珍贵文化记忆
        2.3.4 稳步实施乡村记忆工程,完善传统村落建档工作
3 记忆工程视角下传统村落建档的基本依据
    3.1 档案记忆观的引入
        3.1.1 集体记忆到“乡村记忆”
        3.1.2 乡村记忆工程扩大化
    3.2 档案管理学的借鉴
        3.2.1 符合档案管理的一般性内在规律
        3.2.2 为传统村落档案管理提供有益指导
    3.3 民俗文化学的融合
        3.3.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
        3.3.2 文化发展繁荣兴盛的强大支撑
    3.4 村落保护的迫切需要
        3.4.1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3.4.2 美丽新中国建设的现实要求
4 湖北省传统村落建档概况与剖析
    4.1 建档前期准备
        4.1.1 政策导向宣传
        4.1.2 目的与要求
    4.2 建档工作调查
        4.2.1 建档素材来源
        4.2.2 建档内容划分
        4.2.3 建档进度安排
    4.3 建档现状分析
        4.3.1 主要成绩
        4.3.2 不足之处
5 记忆工程视域下湖北省传统村落建档对策
    5.1 明确多元主体权责分工
        5.1.1 树立档案意识,确定行动主体
        5.1.2 职责定位准确,促进多方合作
    5.2 做到制度规范标准统一
        5.2.1 编制方案设计,优化管理制度
        5.2.2 统一建档标准,保障顺利实施
    5.3 加大归档资料整合力度
        5.3.1 明确归档范围,夯实物质基础
        5.3.2 遵循内在联系,分类有效整理
    5.4 多层次保护并开发档案
        5.4.1 运用现代技术,践行双重保护
        5.4.2 挖掘多重价值,合理开发利用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内涵与发展
    2、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背景与经费保障
    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的目的与意义
第一部分 研究理论与方法学基础
    1、绩效及绩效评价的内涵
        1.1 绩效的定义
        1.2 绩效评价的界定
    2、绩效评价研究
        2.1 卫生服务领域的绩效评价研究
        2.2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绩效评价研究
    3、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3.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3.2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学基础
        3.3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4、绩效评价研究方法的分类
        4.1 常见的量化分析方法与特点
        4.2 常用的质性研究方法与特点
第二部分 研究设计和方法
    1、资料来源
        1.1 文献资料
        1.2 调查资料
    2、研究内容
        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2 指标数据的调查
        2.3 实证研究
    3、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3.1 文献研究法
        3.2 头脑风暴法
    4、调查方法
        4.1 基线调查
        4.2 函调
        4.3 现场调查
        4.4 质量控制
    5、实证研究方法
        5.1 加权累计法
        5.2 Topsis法
        5.3 RSR法
        5.4 扎根理论法
    6、数据分析和处理
        6.1 数据处理
        6.2 数据分析软件
    7、研究路线
    8、评价原则
第三部分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绩效评价概念框架的形成
    2、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1 指标的初步筛选
        2.2 专家咨询
        2.3 指标体系的修订
    3、指标权重的确定
        3.1 指标成对判断优选矩阵
        3.2 计算结果
第四部分 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
    1、现场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1.1 数据的采集
        1.2 指标归一化
    2、指标体系的有效性检验
        2.1 指标信度检验
        2.2 指标效度检验
    3、综合评价方法的实证研究
        3.1 各维度绩效评价及城乡绩效指数对比
        3.2 综合评价方法评价总体绩效
        3.3 综合评价结果的组合
    4、质性研究方法的应用
        4.1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影响因素理论模型构建
        4.2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影响因素评价
第五部分 讨论
    1、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方法的科学性
        1.1 框架概念的完整性
        1.2 指标筛选方法的科学性
        1.3 确定权重系数方法的合理性
    2、综合评价方法的可靠性
        2.1 组合评价结果的稳定性
        2.2 质性与量化研究方法结合的优势
    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现状与成效
        3.1 城市绩效指数高于农村绩效指数
        3.2 基层卫生机构的定位和服务模式得到转变
        3.3 基层卫生机构的绩效考核与经费拨付机制逐渐完善
        3.4 城乡项目服务水平差距缩小,居民健康得到保障
    4、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4.1 项目经费总体投入仍不足,且使用缺乏管理
        4.2 部分基本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不足以满足项目要求
        4.3 基层卫生机构人力资源配置不足且结构不合理
        4.4 现有的公共卫生服务干预手段较单一
        4.5 基层卫生机构信息化水平滞后
    5、提高项目绩效的途径
        5.1 加强项目经费投入与管理
        5.2 提升基层卫生机构服务能力
        5.3 强化基层卫生机构人员队伍建设
        5.4 创新服务模式,提升项目服务质量
        5.5 整合基层卫生机构信息系统
第六部分 结论与建议
    1、研究结论
        1.1 评价指标的筛选方法和权重系数的确定方法科学合理,结果相对准确
        1.2 本研究构建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3 组合评价方式的研究结果更稳定全面
        1.4 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的联合运用有助于完善研究结果
        1.5 湖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水平较高,城市优于农村
        1.6 项目的持续实施保障了居民健康,获得较好社会评价
        1.7 项目经费逐年增长,但整体投入仍不足
        1.8 项目经费的拨付和考核机制基本成熟,但缺乏管理细则
        1.9 基层卫生机构建设水平得到提高,但服务能力仍显不足
        1.10 基层卫生机构的社会地位得以树立,但仍需进一步提升
        1.11 各地区信息化建设水平参差不齐,“信息孤岛”现象突出
    2、政策建议
        2.1 科学测算项目成本,加大项目经费投入
        2.2 强化绩效考核制度,细化经费使用管理制度
        2.3 推行项目经费的专账管理,确保专款专用
        2.4 加强基层卫生机构设施建设,创新服务模式,提高项目服务质量
        2.5 畅通人才引进和培养渠道,强化基层卫生机构人员队伍建设
        2.6 强化宣传与舆论引导,减少服务阻力
        2.7 加快整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系统,提高项目服务效率
    3、本研究的创新性与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附录B:社会调查表
附录C:现场调查访谈问卷
附录D:社区居民健康素养形成及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录E: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评价初筛指标体系
附录F:指标归一化结果

(9)公共卫生服务公私协作机制与系统绩效的循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卫生领域公私合作热点研究
        1.2.1 国外卫生领域公私合作文献计量分析
        1.2.2 国内卫生领域公私合作文献计量分析
        1.2.3 国内外卫生领域公私合作研究的述评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论文结构
2 相关概念与理论概述
    2.1 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制度建设路径演变
        2.1.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引入阶段
        2.1.2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探索阶段
        2.1.3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制度建设阶段
        2.1.4 农村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分析
    2.2 基本公共服务公私协作内涵界定
        2.2.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私协作内涵
        2.2.2 农村公共卫生供给的公私主体界定
    2.3 农村地区公共卫生服务公私协作供给系统
        2.3.1 系统动力学中的系统观点
        2.3.2 绩效理论中的卫生系统
        2.3.3 农村地区公共卫生服务公私协作系统
        2.3.4 协作行为与博弈论思想
    2.4 系统动力学理论
        2.4.1 系统动力学概述
        2.4.2 系统基模分析工具
        2.4.3 系统动力学流率基本入树建模
        2.4.4 入树基模集的生成
    2.5 本章小结
3 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评估模型研究
    3.1 农村地区公私协作系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理论框架
        3.1.1 宏观系统绩效评估框架
        3.1.2 中国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评估框架
        3.1.3 农村公共卫生公私协作系统绩效框架
    3.2 公共卫生系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3.2.1 项目绩效备选指标
        3.2.2 专家的基本情况
        3.2.3 基于德尔菲法的指标权重
    3.3 基于熵值法的公共卫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优化
        3.3.1 指标优化方法的选择
        3.3.2 基于熵值法的指标权重优化
        3.3.3 基于熵值法的指标优化
    3.4 本章小结
4 公私协作机制与绩效相关关系研究
    4.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私协作现状
        4.1.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私协作的组织管理模式
        4.1.2 农村基层卫生系统公私协作机制
        4.1.3 农村公私协作机制运行的问题
    4.2 公共卫生服务公私协作系统要素
        4.2.1 公私协作的结构要素分析
        4.2.2 农村公私协作系统服务能力
        4.2.3 乡村两级公私协作主体协作的主观意愿调查及因素分析
    4.3 公私协作系统要素与绩效间的相关性分析
        4.3.1 社会条件与项目过程绩效之间的关系
        4.3.2 管理制度与项目绩效相关性
        4.3.3 项目数量、质量和效果的相关性分析
        4.3.4 乡村公私协作系统项目绩效内生机理框架
    4.4 本章小结
5 公私协作模式与公共卫生系统绩效的循证研究
    5.1 典型公私协作模式
        5.1.1 概述
        5.1.2 样本乡镇乡村两级公共卫生协作模式
    5.2 公私协作机制与基本公共卫生绩效的循证分析
        5.2.1 结构绩效分析
        5.2.2 过程绩效分析
        5.2.3 结果绩效分析
    5.3 公共卫生绩效综合比较
        5.3.1 基于加权TOPSIS法的绩效评估
        5.3.2 公私协作系统公共卫生综合绩效的比较
        5.3.3 公共卫生服务绩效增长类系统基模分析
        5.3.4 问题类系统分析基模
    5.4 公私协作模式的形成、发展与组织管理挑战
        5.4.1 主流模式与特殊模式的形成契机
        5.4.2 两种公私协作模式的SWOT比较
        5.4.3 两种公私协作模式组织管理的问题、风险和挑战
    5.5 本章小结
6 公私协作系统公共卫生绩效机理与改进策略研究
    6.1 公私协作系统公共卫生绩效机理
        6.1.1 项目工作绩效的表现形式
        6.1.2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的共生关系
        6.1.3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内生规律
    6.2 公私协作机制对项目绩效影响的验证
        6.2.1 定性比较分析(QCA)方法
        6.2.2 公私协作机制对公共卫生绩效影响结果
        6.2.3 公私协作机制对公共卫生绩效影响分析
    6.3 基于系统动力学反馈结构的绩效改进策略
        6.3.1 基于项目绩效机理的因果关系
        6.3.2 公共卫生系统绩效的反馈基模生成集
        6.3.3 公共卫生项目绩效系统动力流图
        6.3.4 改善项目绩效的策略建议
7 研究结论
    7.1 主要结论
        7.1.1 公共卫生公私协作系统与项目制度变迁
        7.1.2 公共卫生绩效概念框架与项目绩效机理
        7.1.3 公私协作主流模式与特殊模式绩效循证
        7.1.4 公私协作机制对公共卫生绩效影响路径
    7.2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7.2.1 研究的创新
        7.2.2 研究的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件2 指标体系专家咨询表与调查问卷

(10)县级宣传系统运行机制研究 ——以县委宣传部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一、作为现实问题的宣传系统行动
        二、作为理论问题的宣传系统行动
        三、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的衔接及操作化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一、关于县级政治的研究
        二、关于党的宣传工作的研究
    第三节 理论基础、论述框架与核心概念
        一、相关理论基础
        二、研究视角与论述框架
        三、核心概念界定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一、研究方法的选择
        二、研究资料来源
第二章 组织形态:县级宣传系统的基本构成
    第一节 县委宣传部的组织架构与基本职责
        一、县委与县委宣传部
        二、县委宣传部的基本职责
        三、县委宣传部的级别和内设机构
    第二节 县级宣传口的基本构成与职责
        一、县委宣传部直接管理的二级单位
        二、县直广电新闻事业单位
        三、县政府文教口相关单位
        四、上级文宣单位分支机构
    第三节 县级党政系统中的其他宣传主体与职责
        一、县级组工系统及其群团组织
        二、县级机关单位中的党组织
    第四节 乡镇和社区中的宣传组织与职责
        一、乡镇的宣传主体与阵地
        二、社区的宣传主体与阵地
    第五节 “名实分离”: 宣传工作的组织需求与权力限度
第三章 权力基础: 县级宣传系统的权力来源与分配
    第一节 县级宣传系统的权力来源
        一、政治授权的方式
        二、行政分权的方式
    第二节 县级宣传系统中的权力关系类型
        一、党组织之间自上而下的组织领导权
        二、不同行政层级对宣传工作的资源控制权
    第三节 县级宣传系统权力分配的影响
        一、事权多元与多头管理
        二、职能重合与权力分割
        三、权责分离与责任推诿
        四、外部冲击与机构变动
    第四节 “条块冲突”:宣传工作权力基础与任务来源之间的矛盾
第四章 日常宣传:县委宣传部的常规工作表达
    第一节 意识整合:面向各级党组织的理论教育
        一、服务县委主要领导理论学习
        二、指导全县机关单位理论学习
        三、开展基层理论培训与宣讲
    第二节 信息管控:县级新闻管理与新闻宣传
        一、新闻策划与相关活动
        二、新闻管理与业务联系
        三、县级通讯员培训
        四、党报党刊征订
    第三节 价值引导:县级社会文化宣传
        一、“双宣讲”活动
        二、文明创建:
        三、文艺宣传
    第四节 舆情调控:县级网络信息管理
        一、网络新闻宣传
        二、网络舆情管理
    第五节 “虚事做实”:县委宣传部日常权力的表达
第五章 政治任务:围绕中心工作的宣传表达
    第一节 以对象为中心的政治任务:县级精神文明建设
        一、精神文明建设的提出与内涵
        二、县级精神文明建设向文明单位创建的集中
        三、县级文明单位创建的实施重点与考核程序
        四、县级文明单位创建在部门中的动员与实施机制
        五、弱政治压力向部门间竞争压力的转化
    第二节 以主体为中心的政治任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
        一、从宣传工作责任到意识形态工作责任
        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文本内容与责任清单
        三、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在基层的实施与考核
        四、强政治压力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的消解
    第三节 政治任务沟通的形式与变异:宣传系统中的压力传导
        一、宣传任务分配中的动员、传达与沟通形式
        二、宣传任务执行中的沟通与督导形式
        三、宣传工作运行的程式化与压力的制度化
        四、宣传工作的泛政治化与执行的形式化
    第四节 “全员参与”:宣传中心工作中的压力动员及其限度
第六章 弱压力型体制:县级宣传权力运行机制的初步总结
    第一节 弱压力型体制运行的制度基础
        一、县级宣传系统压力化运行的基本层级
        二、县级宣传系统压力化运行的制度环境
        三、弱压力型体制形成的制度根源
    第二节 弱压力型权力主体的施压机制
        一、县级宣传工作的执行模式
        二、弱压力型体制下政策工具的选择
        三、弱压力型体制下权力主体对施压机制的选择
        四、施压主体的制度困境与施压机制的选择
    第三节 弱压力型执行主体的应对机制
        一、县级宣传工作中的执行主体偏好
        二、宣传工作过程中执行主体的行为选择
        三、执行主体权力处境对宣传系统行动的影响
    第四节 弱压力型体制运行的政治社会后果
        一、上下一体化:上级宣传对本级宣传的挤压
        二、权力内卷化:社会影响的缺失与本级宣传的困境
        三、地位边缘化:信息时代县级宣传的功能缺失
        四、运行部门化:县级宣传权力的双重“脱嵌”
第七章 余论
    第一节 基本结论
        一、县级宣传系统运行的基本逻辑是“弱压力型体制”
        二、县级政治权力结构决定了县级宣传的本质特征
        三、县级宣传系统运行的根本目的是国家政权建设
    第二节 县级宣传系统运行再审视
        一、政党、国家与社会关系中的宣传系统运行
        二、宣传系统运行与国家基础权力的增长
        三、弱压力型体制与国家治理困境
    第三节 县级宣传工作发展
        一、上下层级关系的明确
        二、党组织内部关系的整合
        三、党政关系的调整
        四、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构
参考文献
后记

四、湖北郧县乡镇财政档案管理达到省级标准(论文参考文献)

  •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目标落实的影响因素及完善策略研究 ——以山东省济南市考核评价结果为实证[D]. 刘铁诚. 山东大学, 2021(12)
  • [2]固原市退耕还林的法律制度研究[D]. 马国红. 兰州大学, 2020(01)
  • [3]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管理研究 ——以ZHW抽水蓄能电站为例[D]. 胡少翔.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4]最低生活保障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研究[D]. 刘梦琪.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9(02)
  • [5]面向卫生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应用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郑艳.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6]齐齐哈尔市农村精准扶贫问题研究[D]. 张冰.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9(01)
  • [7]记忆工程视域下湖北省传统村落建档策略研究[D]. 徐娇. 武汉大学, 2018(06)
  • [8]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D]. 童心玥.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5)
  • [9]公共卫生服务公私协作机制与系统绩效的循证研究[D]. 唐尚锋.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3)
  • [10]县级宣传系统运行机制研究 ——以县委宣传部为中心的考察[D]. 方坤.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湖北省郧县乡镇金融档案管理达到省级标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