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无线局域网安全解决方案

下一代无线局域网安全解决方案

一、下一代无线局域网安全解决方案(论文文献综述)

王慕雪[1](2020)在《物联网英语术语特征与汉译方法 ——《物联网:技术、平台和应用案例》(节译)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物联网概念出现至今,我国一直十分注重物联网的发展,发展物联网已成为落实创新、推动供给侧改革、实现智慧城市的重要举措。学习借鉴国外物联网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对我国物联网研究与建设具有重要价值。本次翻译实践报告以《物联网:技术、平台和应用案例》(The Internet of Things:Enabling Technologies,Platforms,and Use Cases)为翻译素材,重点对科技术语翻译进行分析总结。物联网英语术语作为科技英语术语的一种,具有专业性强、语义严谨等特点,本次翻译实践报告将原文中出现的术语分为已有规范译文的物联网英语术语和未有规范译文的物联网英语术语两类,继而开展调查分析工作。对已有规范译文的术语,重点是甄别行业领域,选取规范译文,并从缩略词、复合词和半技术词三个方面总结术语的翻译方法,为术语翻译提供指导;对尚未有规范译文的术语,基于术语特征和已有术语翻译方法,提出直译法、拆译组合法、不译法以及多种译法结合等翻译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具体说明。希望本实践报告能够为从事科技类文献翻译工作的译者提供一定参考。

祁鹤鹏[2](2020)在《高铁无线网络覆盖及其上行链路切换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智能高铁”时代来临,高铁列车及旅客对车内无线通信网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GSM-R铁路专网已无法满足高带宽、低时延的多样化业务通信需求,因此向下一代铁路通信系统LTE-R的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趋势。而随着列车的不断提速,高速移动带来的网络频繁切换、链路掉线等问题给列车通信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如何保障高铁场景下的通信质量及稳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对高铁列车无线网络覆盖方案以及LTE链路切换算法进行研究,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针对高铁场景的通信难点,设计了基于中继网关结合Wi-Fi局域网的列车无线覆盖方案,中继网关上行通过LTE链路接入地面网络,为整列高铁提供外部互联网流量,下行利用Wi-Fi信号为旅客提供无线接入网络。采用双层组网架构可以有效规避车厢穿透损耗、群切换以及单链路故障对列车通信网络的影响。对比分析表明,所设计的中继网关加Wi-Fi覆盖的组网方案具有明显技术优势,可有效提升车内旅客的上网体验。(2)针对LTE链路频繁切换导致的掉线问题,对现有基于A3事件(目的基站接收功率大于源基站接收功率且超过一定门限值)的切换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了基于最佳切换位置的A3、A4事件(目的基站接收功率大于定义门限值)联合判决算法,将切换触发位置向最佳参考点进行收敛,以提升整体的切换成功率。理论分析和LTESim平台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切换算法可以将中高速场景下的切换失败概率由11%降低至6%,提升了单个天线的越区切换成功率。(3)在对单个天线切换性能优化的基础上,针对列车双天线组网架构,提出了基于车首、车尾天线联动的切换方案。通过车首天线切换结果对车尾天线的切换参数进行调整,使其具有更高的切换成功率及算法自适应能力,且相较于利用历史数据对切换参数进行优化,车首天线的切换结果更加具备参考意义。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双天线联动算法可以将车尾天线的切换成功率由93%提升至98%,提高了整车通信系统的链路稳定性。

吴振强[3](2007)在《无线局域网安全体系结构及关键技术》文中研究表明无线局域网(WLAN)与蜂窝网相比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好的灵活性,目前,WLAN已经在大学校园、咖啡厅、机场和一些企业等得到了初步的应用,未来这种具有移动Ad Hoc和无线Mesh网络功能的WLAN将会在一些特定的应用领域变得越来越普及。下一代的移动互联网将是基于Internet的核心网络和无线接入网络,它们需要高效地融合有线和无线网络基础设施,以支持新的网络体系结构、协议和控制机制,提供新的无线多媒体服务与应用。然而,无线传输介质具有在一定范围内提供开放接入特性,WLAN的安全性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论文对无线局域网安全体系结构的方法与技术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研究内容包括:WLAN安全体系结构框架、安全接入协议、快速切换安全协议、Mesh安全协议、WLAN的匿名协议与匿名度量模型、自适应安全策略、安全性能评估及可信的WLAN体系结构等。论文从设计、实现与评价一个WLAN安全系统的体系结构入手,重点对WLAN安全体系结构的“点、线、面、空间”等多个视角进行技术研究,主要成果有:(1)在“点”上对WLAN安全体系结构的横向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自验证公钥的认证和密钥协商协议、基于位置的快速切换安全方案、基于身份的Mesh认证协议、无线局域网动态混淆匿名算法与匿名连接协议、基于联合熵的多属性匿名度量模型等,并对Mesh网络的接入认证技术进行了原型实现;(2)在“线”上对WLAN安全体系结构的设计与实现技术进行研究,该研究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从无线局域网安全管理角度,提出了基于管理的无线局域网安全体系结构;另一方面从移动终端角度,提出了自适应终端集成安全认证体系结构方案,给出了方案的技术原理与原型实现,通过软件系统的原型实现,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3)在“面”上对WLAN安全体系结构的系统角度进行研究,重点对无线局域网安全体系结构的自适应安全策略和安全体系结构的安全性能评估两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基于策略的WLAN安全管理框架,并给出了基于熵权系数的WLAN安全威胁量化方案;(4)在“空间”上对WLAN安全的发展趋势和可信性体系结构进行了探索研究,结合安全体系结构的可生存性和TPM技术的发展,对服务可信的WLAN体系结构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提出了基于TPM的移动互联网可信体系框架。

李伟征[4](2005)在《移动IP中的移动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个人通信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移动IP(Mobile IP)作为Internet的移动性支持技术,具备了利用各种可能的网络技术,以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任何人进行任何种类信息交换的个人通信的目的,目前移动IP技术正成为IETF和ITU-T两大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研究和关注焦点,存在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作为一种移动性管理技术,目前移动IP存在多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对多种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的支持是下一代无线/移动网络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在下一代无线/移动中需要提供一种能够支持多种无线接入网之间互联互通的通用接入基础平台,而IP技术被认为是实现这一平台最佳技术之一,因而下一代无线/移动网络中结合移动IP的移动管理方案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第二,集中式的移动管理方案具有实现简单、维护容易的优点,但其缺点也不容忽视,即区域中移动管理实体的单点故障会造成整个区域移动管理的灾难性后果。而分布式移动管理方案克服了集中式方案的上述缺点,采用多个区域移动管理实体实现分布式区域移动管理,从而提高了网络的稳健性。分布式移动管理方案很灵活,但是增加了实现的难度和各个管理实体之间联系的开销。它同按移动用户在不同时间、不同的移动和呼叫特征作自适应的动态调整的动态移动管理方案一起都是无线/移动网络中移动性管理方案的发展方向;第三,无线局域网是目前无线/移动网络中一种主要的无线接入技术,可以提供较高的网络速率和带宽,所以在一些热点区域和场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IPv6是未来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因此如何在无线局域网中提供对IPv6的移动性支持需要进行深入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着重在以下方面开展了研究工作,并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1)提出了下一代全IP无线/移动网络中基于移动IP的移动管理模型。由于各种无线接入技术的发展,移动用户在这些异构网络之间漫游的要求越来越迫切,而网络层的移动管理方案由于不依赖低层的无线接入技术,可以应用于各种有线和无线网络中,为此本文提出了下一代无线/移动网络中基于移动IP的移动管理模型,支持移动终端在异构网之间的无缝漫游和切换。(2)提出了区域注册移动IP中一种分布式位置管理方案。该方案基于区域网络逻辑上分层的结构特点,提出了在流量负载不超出一定流量门限的前提下,为移动节点选取不同层次上的外地代理FA作为网关外地代理GFA。通过对一种区域网络模型的研究,分析了不同层次上的FA作为GFA时的信令开销,并通过仿真计算得出了采用分布式位置管理方案时区域注册移动IP信令开销的数值结果。通过分析比较说明该方案相比于区域注册移动IP而言,可以节约10%以上的信令开销,并将有效流量分配由多个GFA承担,当某个GFA失效时将不会影响其它GFA工作,提高了网络的稳健性。(3)提出了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中,结合移动IP低延迟切换策略的平滑切换机制SHMTW。该机制缩减了不适用于无线局域网的链路层触发,结合已有的减少链路层、网络层切换时延的手段和代理缓存技术,在实现平滑切换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了切换时延,更好地接近无缝切换的要求。仿真实验表明,该机制不仅有效降低了切换过程中丢包的发生,同时也减少了平均500ms以上的切换时延,使TCP的有效吞吐量提高了70%左右,极大地改善无线局域网中站点的切换性能。(4)在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的基础上对移动IPv6及其两种扩展方案—分层的HMIPv6和快速切换的FMIPv6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包括信令开销、切换时延和丢包数等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比较,说明了在无线局域网的基础上,HMIPv6和FMIPv6相比于MIPv6在性能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改善,阐述了影响HMIPv6和FMIPv6在无线局域网中应用性能的因素,并概括了无线局域网中IPv6移动性协议的发展和改进方向。

张琼方[5](2019)在《《通信技术导论》第9至10章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在信息产业突飞猛进的今天,通信技术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科技毫无悬念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由它带来的一系列社会信息化,也迅速地影响和改变了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方式。纵观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在市场调节中显现的作用,其广阔的发展前景不言而喻。基于此,笔者选取《通信技术导论》一书第九章和第十章并借助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进行英汉翻译。该书以科普目的为主,是一本为非工科学生所编写的通信入门教材,同时也适合商业环境中的企业人员学习使用。在翻译实践中,笔者首先分析并梳理出了原文本的特征诸如长难句、被动句、术语、缩略语、计量单位、可读性分数等信息;继而借助计算机辅助工具创建翻译项目对原文本进行翻译。本次翻译实践项目在顺应论的指导下致力于确保译文忠实于原文,充分考虑上下文语境、目标受众的认知等诸多差异来做出各种适当的选择和顺应,同时保持原文固有的格式。本报告立足于科技英语的特点,选择对翻译实践中词汇和句法相关的重难点进行案例分析来探讨科技文本的翻译策略,从而弥补英汉科技翻译两种语言之间的鸿沟,同时也为未来的通信技术翻译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平行文本。

张雁鹏[6](2018)在《CBTC系统车地通信切换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飞速发展,有效地解决了由于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长所带来的城市内交通供需矛盾。安全、高效、绿色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发展的永恒主题,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ommunications Based Train Control,CBTC)是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的关键技术。CBTC系统充分利用现代无线通信技术,将列车和地面设备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控制过程,保障列车安全高效运行。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分布在隧道、高架桥和地面,CBTC系统车地通信传输媒介通常采用自由空间、漏泄电缆、漏泄波导等,无线信道复杂,存在信号衰落与干扰的现象。而且,在运营高峰时期,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可以达到90s、甚至更小的安全追踪间隔,这对列车安全防护能力和城市轨道交通高效运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列车在运行过程中频繁切换,会发生传输时延增大或数据包丢失的情形,降低了CBTC系统车地通信性能,影响CBTC系统中控制信息和表示信息的实时可靠传递,严重时会导致列车实施计划外的常用制动甚至紧急制动,制约了列车运行平稳性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效率的提升。研究表明切换时延是影响CBTC系统车地通信最为关键的因素,切换造成的丢包总数要远远大于正常无线传输导致的丢包数。因此,合理利用通信资源,优化CBTC系统车地通信切换策略,提高车地通信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和可用性,已经成为当前CBTC系统车地通信的主要问题。本文以CBTC系统车地通信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车地通信和列车控制的关系,从主流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技术、最新应用的铁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 for Railway,LTE-R)技术、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技术等方面,运用博弈理论对车地通信切换策略进行深入分析和优化研究,旨在充分利用无线通信资源、提高车地通信网络性能、满足列车安全高效运行的要求。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1)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和运营特征,建立了车地通信和列车控制相结合的模型,分析了列车速度对车地通信切换的影响。结合现场实际工程应用,提出了WLAN环境下频率组合切换算法,利用检测到的频率数目,提前获知目标接入点(Access Point,AP),实现平稳切换;推导出列车速度与切换迟滞参数之间的约束关系,动态调整迟滞参数,满足列车在不同速度下的车地通信要求。(2)针对WLAN环境下的CBTC系统车地通信切换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协作分集技术的列车越区切换算法。利用具有竞争机制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综合考虑WLAN的带宽资源、列车带宽需求、协作分集、参数设置等因素,构建列车连续经过两个无线AP时越区切换的数学模型,为每个AP引入价格和收益参数,通过迭代学习法更新移动节点策略,发挥网络中所有参与者的最大效用。仿真结果验证了该博弈策略最大化网络收益,实现网络资源的合理分配,有效提高了CBTC系统性能。(3)针对WLAN和LTE共存环境下的CBTC系统车地通信切换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价格机制的垂直切换算法。利用拍卖理论,将列车和基站之间的关系以价格的形式考虑,建立了列车偏好和基站偏好的数学模型,以可用的数据传输速率、基站功率分配和货币成本作为判决标准,评估候选节点的处理能力,检测信号强度,在拍卖中动态选择网络。仿真结果验证了该博弈策略能够最大化拍卖双方的总收益,适应车地通信网络的动态变化。(4)针对可见光通信环境下的CBTC系统车地通信切换问题,提出了一种图像式可见光通信切换算法。由于WLAN和LTE环境存在固有的不足,因而VLC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备受关注,可为多种车地通信网络融合以及互联互通提供一些思路。在分析列车切换过程和可见光通信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距离的概率算法,确定列车切换时机,以满足信号质量的最大化和较高的切换成功率。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提高信号质量和切换成功率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更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隧道运营场景。

但峰[7](2013)在《异构无线网络切换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无线网络的飞速发展,各种不同类型的网络技术越来越多,下一代无线网络是一个多种无线接入技术共存的异构网络,异构无线网络的融合变得越来越复杂。异构无线网络移动性管理方面的研究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相关机构和研究组织都对其关键技术展开了研究。垂直切换是异构无线网络中移动性管理的关键技术之一,用于保证用户在异构网络中漫游时连接的连续性。目前垂直切换仍然缺乏高效可信的切换算法,并且如何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也是切换决策时应该考虑的问题。针对目前的切换算法的不足,本文拟从满足用户需求、传输模式和改进认证协议几个方面入手,提高切换算法的性能和网络资源的利用率。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以下3个部分:(1)异构无线网络环境下基于用户需求、面向应用特性的垂直切换决策方法的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需求的切换算法,基于用户需求的切换决策方法在网络感知阶段,首先区分用户类型,根据用户类型剔除一些不合适候选网络。由于移动节点在感知候选接入点状态时无法收发数据包,因此这种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网络性能,而且移动节点切换到一些明显不合适的网络也会造成不必要切换,例如,高速移动节点切换到WLAN将会很快切换出来。进行切换决策时基于用户当前运行的所有应用程序对于网络属性的不同需求,综合计算权重,最后利用多属性决策方法计算最优候选网络。(2)允许多跳转发的异构无线网络环境下可信的切换算法的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支持多跳转发的可信切换算法,当前研究已经证明多跳转发和协作通信可以提高网络的整体性能。以当前异构无线网络中两个典型的网络技术WiMAX和WLAN为例(两种网络技术特点互补,WiMAX具有较大的覆盖范围与相对较小的带宽,WLAN具有较小的覆盖范围与较大的带宽),通过多跳转发来提高网络整体性能和WLAN的覆盖范围,同时为了降低节点多跳转发带来的安全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节点相似性的信任模型来提高算法的安全性。该算法能够有效的缓解资源预留的需求,并在保留较高频谱效率的同时降低访问阻塞的概率,并在寻找中继转发节点时也能抵制恶意节点加入到转发列表中,剔除恶意链路加入到链路的建立过程,在吞吐量端到端时延方面有很大的提高。(3)异构网络快速切换认证的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无线局域网快速切换认证方法,由于节点在完成认证后才能开始通信也就是完成切换操作,而现有的研究已经证明节点认证所造成的延迟在切换时延构成中占有较大的比重。EAP-AKA是EAP认证框架中的一种,它使用从移动网络中获得的五元组(aka),得到认证需要MAC值,以及加密用的密钥,是无线局域网的典型认证协议。但是EAP-AKA协议缺少快速和重新认证方法。其延迟主要是由于认证时移动节点(MN)、无线局域网认证服务器(WAAA)、HAAA/HSS之间认证信息的传输导致。因此修改EAP-AKA协议,重新设计无线局域网的切换认证流程,并将无线局域网的切换认证分为三种类型:初始化认证、域间快速认证和域内快速认证。修改后的认证协议,能够减少与internet上的HAAA/HSS通信,降低认证信息在传输上导致的延迟,提高切换性能。综上所述,本文在异构无线网络中的切换技术进行了相关的研究,该项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异构网络融合及异构网络中的移动性管理方面具有很好的理论指导意义。

张轩[8](2011)在《面向下一代网络的AAA移动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于移动IPv6的移动互联网是下一代网络的发展方向,为了保证网络安全,对接入用户实施认证、授权和计费(AAA)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然而,原有的Radius AAA标准协议已不能满足现有的网络安全需要,显示出越来越多的安全弊端。Diameter作为新一代AAA标准协议,不但解决了传统AAA协议中出现的问题,而且同它们完全兼容,可以对不断增加的无线移动用户进行有效认证,因而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和推广。EAP扩展认证是基于Diameter出现的一种网络认证技术,他确保通信双方是合法用户,并在身份验证过程中产生密钥,并用此密钥对通信内容进行加密。传统使用的EAP-TLS认证方案由于存在假冒AP,假冒STA,以及缺少接入节点认证等缺陷,存在不少的安全漏洞,如何进行改善,便成为了本文研究的重点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IEEE 802.11标准的安全缺陷,详细描述了基于端口访问控制的IEEE 802.1X协议,EAP-TLS, EAP-AKA认证方式。并在EAP-TLS认证基础上,提出改进更新的EAP-TLSU认证方法,并在Ad hoc网络中对两者认证时延,更新效率,更新成功率等性能指标进行仿真对比。在EAP-TLSU认证方法中,基于Client客户端与AP之间的共享密钥,实现了对AP的认证,并对Diameter服务器传送的共享密钥进行安全处理,从而有效提高了网络传输的安全性能。最后本文在移动IPv6实验床上采用扩展EAP消息的方式实现了EAP-TLSU认证的部署,并且与采用EAP-TLS认证的切换时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EAP-TLSU认证在网络延迟较大时可以显着减少漫游时的切换时延。

马鸿洋[9](2011)在《基于量子信息技术的网络安全协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无线局域网WLAN (wireless LAN)是利用电磁波技术取代旧式碍手碍脚的双绞铜线所构成的方便快捷的数据传输系统,达到“信息随身化、便利走天下”的理想境界。与蜂窝网络比较,WLAN具有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更适合在政府机构、企业公司、国防军事等地方使用。WLAN由于在数据链路层中使用开放性媒介,信息“散布于空气中”(in the air),很容易引起非法者恶意的窃听、攻击,所以WLAN安全性较弱。目前,WLAN安全加密协议为:有线等效保密(WEP)、临时密钥完整性协议(TKIP)、计数器模式及密码块链消息认证协议(CCMP)。本文研究的领域为无线局域网及其扩展的量子网络,共六个分支。第一个分支,为了弥补WLAN安全的缺陷,将量子密码术引入其中,提出基于量子技术—GHZ态的无线局域网安全密钥方案。在802.1x认证基础上,使用经典和量子密钥共同管理的模式。在四步握手过程中,将原有密钥结构改进为量子化的成对密钥层次结构,从而解决TKIP、CCMP协议安全性差的缺点,既兼容现有的网络协议,又为网络提供更高安全保障。研究的第二个分支,借鉴蓝牙网络中簇的概念,扩展网络的复杂度。在量子信道不含噪声情况下,提出多簇多方的量子网络密钥共享协议。量子网络中所有的节点构建簇S、M、D,三个簇中的节点为S1、S2、...、Sn,M1、M2、...、Mw, D1、D2...、Dm。S1、S2、...、Sn-1将密钥信息编码并传输给Sn。Sn通过M簇中任选的节点M1,利用GHZ态,再将密钥信息传递给D簇中每一个节点D1、D2...、Dm。特点:S、M、D中的一个或几个节点都无法得知密钥,只有S、D中的所有的节点同意下才能共享密钥。研究的第三个分支,深入研究下一代网络的发展脉络和量子密码学的实际应用。在量子信道不含噪声情况下,提出了N+1个节点组成的星型量子网络模型,并对该网络设计了两种安全协议。第一个协议应用于由2+1个节点组成。一个主节点、两个从节点,分别用M、S1、S2表示。其中主节点M为可信节点。S1向S2发送量子签名密钥,三个节点共享2N个GHZ-like states,利用GHZ-like states特性保证量子签名密钥的安全性。第二个协议应用于3+1个节点组成的量子星型网络模型,一个主节点、三个从节点,分别用M、S1、S2、S3表示。四个节点通过分别共享Smolin states态,保证星型网络的安全性。理论分析证明,两个协议对于窃听者都具有很高的安全性。第四个分支,在量子信道不含噪声情况下,提出了2N+1个节点组成的环形量子网络模型,并对该网络设计密钥传输协议。量子节点t0利用CONT门、H门操作,将密钥通过t1传递给t2,再多跳的依次通过t3,...,t2N-1传递给量子节点t4,...,t2N,将密钥传递给最后的节点。该协议依靠EPR纠缠对密钥的安全性来保障。。第五个分支,实际情况中量子信道不可能无噪声,针对有噪声的量子网络中密钥广播的可靠性问题,设计了单簇多方的量子密钥纠错共享协议。协议中主节点群发到任一从节点,并设定数据错误的上限数值,如果超过上限数值,密钥数据将被丢弃。如果,在上限数值范围内,节点利用量子CSS纠错码对其出现的位反转错、位相错、位反转错和位相错三种错误进行纠错,从而获得发送的正确密钥数据。该协议解决了密钥在群发过程中因噪声产生的误码,实现密钥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第六个分支,对比经典网络,提出包含量子网络的下一代无线网络概念和相关的要素。首先,分析下一代无线网络研究现状,接着提出包括量子网络在里面的下一代无线网络概念,并提出量子网络的五层协议:异构的物理层、量子信息的数据链路层、量子信息的网络层、量子信息和经典信息传输层、量子软件的应用层。目的构建合适的量子网络模型,从而适应下一代网络的发展需要,提高其网络的安全性。

谷晨[10](2010)在《下一代无线融合网络中移动性管理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将是一个无处不在的、支持多种接入技术的、提供多样化业务的、具有智能特性的全IP融合网络。由于不同无线技术所使用的空中接口标准及相关的协议实现方式上具有差异性和不可兼容性,需要一套通用的、开放的技术实现异构网络之间的协同工作、互融互通。本文针对下一代无线融合网络中的移动性管理问题展开深入探讨。本文将采用一种理论和实验并进的研究方法。首先对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研究,提出新的模型、设计思路以及具体的算法,然后通过仿真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仿真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全文首先对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进行阐述,对现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与演进进行总结,研究现有异构融合网络中的移动性解决方案,跟踪国内外相关标准化组织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方向,分析了该领域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本文针对基于松散耦合模式的异构融合网络中的网络层移动性管理技术进行了探讨。研究了网络层移动性管理方案的主流切换技术--移动IP系列标准及其改进方案,对不同切换机制对性能的改进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此外,借鉴引入底层触发事件的优化机制,对传统的快速切换进行了改进。仿真结果表明,优化的快切机制对基于TCP协议的业务和基于UDP协议的业务都可以获得性能上的改进。借鉴快速切换机制,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分层移动IP架构的,基于切换场景区分策略的自适应网络层切换方案。基于分层移动IPv6设计了改进的网络架构,在网络侧引入了新的功能实体,并研究了多模终端的切换管理机制,定义了各模块以及子模块的功能以及对外接口。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切换场景区分机制(HSC:Handover Scenario Classification),将传统的边缘覆盖场景和重叠覆盖场景进一步细化为四类典型的切换场景,定义了每一类的判别方法和应用场景,研究了不同场景下优化的移动性解决方案。最后,在切换场景区分机制的基础上,结合IEEE 802.21协议,针对下一代无线融合网络设计了优化的网络层移动性解决方案。仿真实验结果显示,提出的移动性解决方案能够明显改善切换过程中的丢包率,并可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灵活选择不同的优化策略,从而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减少额外的信令开销。此外,本文提出了一种通用的基于多目标优化模型的网络多接入选择解决方案。首先在综合研究各层协议栈的性能指标以及指标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设计了网络的评价机制。提取跨层参数,对其进行系统的分类,统一定义了参数的使用规则。引入多目标优化理论,通过网络的评价机制来描述决策向量,针对下一代无线融合网络设计了优化目标函数,将网络的多接入选择问题转化为典型的多目标优化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计了合理高效的接入选择算法,综合了层次分析法、熵值法、非劣群体排序遗传算法以及直接搜索方法,提高接入选择的效率和准确性。最后,本文基于核心网融合采用的IMS体系架构,设计了具有认知特性的下一代无线融合网络的网络架构,在分层的网络架构中引入了关键实体以及认知过程,对认知过程的行为模型进行了研究和细化,实现了认知移动终端的功能模块设计。本文研究了认知异构网络中的认知接入控制问题,结合传统异构融合网络的网络多接入选择技术和接纳控制技术,实现了在接入控制过程中综合考虑终端的服务体验及网络性能,通过动态的调整实现自优化功能。本文还研究了认知切换机制,对网络完成了基于六边形覆盖模型的建模以及基于圆形覆盖模型的建模,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移动分类辅助策略(MCAS:Motion Classification Assisted Strategy),仿真分析验证了在实际应用中,基于移动分类辅助策略的认知切换机制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调整相应的参数,灵活控制切换的信令开销与性能优化之间的平衡,从而实现认知特性。

二、下一代无线局域网安全解决方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下一代无线局域网安全解决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物联网英语术语特征与汉译方法 ——《物联网:技术、平台和应用案例》(节译)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翻译任务与过程描述
    1.1 翻译任务介绍
    1.2 翻译文本描述
    1.3 翻译工具介绍
    1.4 翻译过程设计
第二章 术语与物联网英语术语
    2.1 术语及术语翻译方法
    2.2 物联网英语术语特征
    2.3 物联网英语术语翻译方法
第三章 翻译案例分析
    3.1 已有规范译文的物联网英语术语
        3.1.1 缩略词术语
        3.1.2 术语中的复合词
        3.1.3 术语中的半技术词
    3.2 未规范的物联网英语术语
        3.2.1 直译法
        3.2.2 拆译组合法
        3.2.3 不译法
        3.2.4 多种译法结合法
第四章 总结与反思
    4.1 翻译总结
    4.2 翻译问题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1 术语表
附录2 原文
附录3 译文
致谢

(2)高铁无线网络覆盖及其上行链路切换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二章 高铁列车Wi-Fi覆盖方案
    2.1 铁路覆盖方案对比
    2.2 高铁场景网络覆盖难点
    2.3 高铁列车Wi-Fi组网方案设计
        2.3.1 方案需求分析
        2.3.2 总体方案设计
        2.3.3 各功能模块设计
    2.4 方案比较
    2.5 本章小节
第三章 基于A3事件的切换算法优化
    3.1 LTE网络架构及越区切换技术研究
        3.1.1 LTE系统网络架构
        3.1.2 LTE无线接口协议
        3.1.3 LTE越区切换技术
    3.2 基于A3事件切换算法的改进
        3.2.1 现有算法缺陷分析
        3.2.2 算法优化思路
        3.2.3 优化算法设计
        3.2.4 切换参数选择
    3.3 切换性能分析
    3.4 仿真环境搭建
        3.4.1 仿真软件介绍
        3.4.2 仿真环境搭建
        3.4.3 仿真参数选择
    3.5 仿真结果及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双天线联动的切换算法
    4.1 引言
    4.2 基于双播技术的切换方案
    4.3 基于双天线联动的切换算法
        4.3.1 算法创新点
        4.3.2 算法组网方案
        4.3.3 算法设计
        4.3.4 信令交互流程
    4.4 仿真结果及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无线局域网安全体系结构及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无线局域网概述
        1.1.1 基本的网络结构
        1.1.2 主要传输技术规范
        1.1.3 IEEE802.11系列规范
        1.1.4 应用现状
        1.1.5 未来发展趋势
    1.2 无线局域网面临的主要技术问题
        1.2.1 安全接入
        1.2.2 路由与服务质量的保障
        1.2.3 快速漫游切换
        1.2.4 无线Mesh接入
        1.2.5 异构无线网络的安全融合
    1.3 无线局域网安全体系结构的现状与趋势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安全体系结构的发展趋势
    1.4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1.4.1 选题背景
        1.4.2 主要工作与贡献
        1.4.3 结构安排
第二章 无线局域网安全体系结构框架
    2.1 无线局域网安全接入体系结构概述
        2.1.1 WLAN受到的攻击威胁
        2.1.2 IEEE802.11安全接入体系框架
        2.1.3 WLAN安全体系结构关键技术
    2.2 基于管理的无线局域网安全体系结构
        2.2.1 安全体系结构框架
        2.2.2 关键组件的实现
        2.2.3 体系结构框架分析
    2.3 WLAN集成终端安全接入体系结构方案及原型实现
        2.3.1 集成安全接入体系结构的设计原理
        2.3.2 WLAN集成安全认证体系结构方案
        2.3.3 集成认证控制流程
        2.3.4 集成安全认证体系结构的原型实现
    2.4 小结
第三章 无线局域网接入安全协议
    3.1 无线局域网安全协议概述
        3.1.1 WPA安全机制
        3.1.2 IEEE802.11i安全机制
        3.1.3 WAPI安全机制
    3.2 自验证公钥的WAPI认证和密钥协商协议
        3.2.1 自验证公钥认证框架
        3.2.2 认证和密钥协商协议
        3.2.3 客户端自验证公钥证书的认证和密钥协商
        3.2.4 协议的安全分析
        3.2.5 协议特点与性能分析
    3.3 小节
第四章 无线局域网快速切换安全协议
    4.1 WLAN快速切换草案概述
        4.1.1 IEEE 802.11r草案简介
        4.1.2 IEEE 802.11r草案的安全缺陷
    4.2 基于位置的快速切换安全解决方案
        4.2.1 基于移动方向和QoS保障的先应式邻居缓存机制
        4.2.2 位置辅助的主动扫频算法
        4.2.3 基于位置的快速安全切换方案
    4.3 小结
第五章 无线局域网MESH安全协议
    5.1 IEEE 802.11 Mesh网络概述
    5.2 WLAN Mesh网络认证技术
        5.2.1 集中认证
        5.2.2 分布式认证
        5.2.3 预共享密钥认证
        5.2.4 四步Mesh握手
        5.2.5 EMSA认证
        5.2.6 基于身份密码系统的认证协议
    5.3 WLAN Mesh接入认证技术的设计与实现
        5.3.1 技术基础
        5.3.2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4 小结
第六章 无线局域网匿名协议与匿名度量模型
    6.1 无线局域网匿名需求概述
    6.2 无线局域网动态混淆匿名算法
        6.2.1 匿名混淆算法现状
        6.2.2 无线局域网动态混淆匿名框架
        6.2.3 RM算法的形式化描述
        6.2.4 RM算法的安全性分析
        6.2.5 RM算法的性能与仿真分析
        6.2.6 RM算法与SGM算法比较
    6.3 基于IPsec的无线局域网匿名连接协议
        6.3.1 匿名体系结构模型
        6.3.2 匿名通信工作原理
        6.3.3 匿名通道建立协议
        6.3.4 匿名协议的实现
        6.3.5 匿名协议分析
    6.4 基于条件熵的匿名模型优化方案
        6.4.1 匿名度量模型研究现状
        6.4.2 基于条件熵的匿名度量模型分析
        6.4.3 条件熵匿名模型的优化
    6.5 基于联合熵的多属性匿名度量模型
        6.5.1 基于联合熵的匿名度量模型
        6.5.2 模型分析
    6.6 小结
第七章 安全体系结构的自适应性安全策略
    7.1 自适应安全策略概述
        7.1.1 自适应安全概念
        7.1.2 自适应安全体系结构的演化
        7.1.3 自适应安全模型
        7.1.4 动态安全策略框架
    7.2 WLAN自适应安全策略框架及实现
        7.2.1 WLAN自适应安全策略需求分析
        7.2.2 WLAN自适应安全体系结构框架
        7.2.3 基于策略的WLAN网络安全管理框架
    7.3 小结
第八章 安全体系结构性能评估方法
    8.1 安全服务概述
        8.1.1 安全服务分类
        8.1.2 QoSS安全服务视图模型
    8.2 WLAN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8.2.1 WLAN安全风险参数描述
        8.2.2 基于熵权系数的WLAN安全威胁量化方案
        8.2.3 模型分析
    8.3 小结
第九 基于TPM的可信无线局域网络体系结构
    9.1 安全体系结构研究的新方向
    9.2 可信计算概述
        9.2.1 可信计算的形式化描述
        9.2.2 可信平台模块TPM
        9.2.3 可信移动平台TMP
        9.2.4 TNC架构
    9.3 无线局域网络可信体系结构
        9.3.1 无线局域网络可信计算模型
        9.3.2 基于TPM的移动终端可信体系结构
        9.3.3 基于TPM的可信网络体系结构
    9.4 小结
第十章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和科研工作

(4)移动IP中的移动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索引
表索引
缩略语
第一章 绪论
    1.1 移动IP的产生
    1.2 移动IP及相关协议的研究现状
        1.2.1 移动IP及其相关协议
        1.2.2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工作
        1.2.3 赖斯大学的研究工作
        1.2.4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工作
        1.2.5 芬兰赫尔辛基技术大学的研究工作
        1.2.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研究工作
        1.2.7 世界上各大公司的研究成果
    1.3 移动IP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第二章 蜂窝移动通信中移动管理概述
    2.1 引言
    2.2 蜂窝移动通信中的蜂窝技术
    2.3 蜂窝移动通信中的移动管理策略
        2.3.1 蜂窝移动通信中的位置管理
        2.3.2 蜂窝移动通信中的切换管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下一代无线/移动网络中移动管理方案
    3.1 引言
    3.2 下一代无线/移动网络中移动管理
    3.3 网络层(L3)解决方案
        3.3.1 宏观移动协议
        3.3.2 微观移动协议
    3.4 链路层(L2)解决方案
        3.4.1 L2移动管理方案中位置管理
        3.4.2 L2解决方案中切换管理
    3.5 跨层(L3+L2)解决方案
        3.5.1 S-MIP
    3.6 下一代无线/移动网络中的移动性管理模型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区域注册移动IP中的分布式位置管理方案
    4.1 引言
    4.2 区域注册移动IP协议概述
    4.3 区域注册移动IP中的分布式位置管理方案
    4.4 区域注册移动IP中分布式位置管理方案性能分析
        4.4.1 位置更新注册开销
        4.4.2 分组发送开销
    4.5 数值计算与结果分析
        4.5.1 用户驻留时间服从同一分布
        4.5.2 用户驻留时间服从不同分布
        4.5.3 用户分组到达率服从同一分布
        4.5.4 用户分组到达率服从不同分布
        4.5.5 用户平均驻留时间变化
        4.5.6 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移动IP中低延迟切换技术研究
    5.1 引言
    5.2 802.11W WLAN的具体切换过程
    5.3 802.11W WLAN的平滑切换机制
        5.3.1 减少MAC切换时延的策略
        5.3.2 减少网络层切换时延的策略
        5.3.3 基于隧道的平滑切换机制
    5.4 仿真和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无线局域网的IPV6移动性支持协议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移动行为模型
        6.2.1 报文流量模型
        6.2.2 MH的移动行为模型
    6.3 性能分析
        6.3.1 信令开销
        6.3.2 切换延迟、丢包和缓存
    6.4 信令开销函数
        6.4.1 MIPv6的信令开销
        6.4.2 MIPv6的切换时延和丢包
        6.4.3 HMIPv6的信令开销
        6.4.4 HMIPv6的切换时延和丢包
        6.4.5 FMIPv6的信令开销
        6.4.6 FMIPv6的切换延迟和丢包
    6.5 数值计算与结果分析
        6.5.1 MN移动模式的影响
        6.5.2 CN 和 MN之间距离的影响
        6.5.3 FBU发送和L2-LD触发之间的延迟的影响
        6.5.4 地址确认延迟的影响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论文已取得的研究成果
    7.2 可以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已录用和已投出的文章

(5)《通信技术导论》第9至10章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Project
    1.2 Purpose of Project
    1.3 Structure of Report
2.Procedures of Translation Project
    2.1 Preparation Before Translating
        2.1.1 Analysis of Source Texts
        2.1.2 Obtainment of Parallel Texts
        2.1.3 Creation of Translation Project
    2.2 Process of Translating
    2.3 Quality Control After Translating
    2.4 Miscellaneous Tasks After Translating
3.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Adaptation Theory
    3.2 Domestic Studies on Adaptation Theory in Technical Translation
4.Case Analy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daptation Theory
    4.1 Contextual Correlates of Adaptability
        4.1.1 Translation of Prepositions
        4.1.2 Translation of Passive Sentences
        4.1.3 Translation of Acronyms
    4.2 Structural Objects of Adaptability
        4.2.1 Conversion of Part of Speech
        4.2.2 Translation of Periphrastic Sentences
5.Summary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Appendix A Term Base
Appendix B Source Text and Target Text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6)CBTC系统车地通信切换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CBTC系统简介
        1.2.2 CBTC系统车地通信存在的问题
        1.2.3 CBTC系统车地通信越区切换研究现状
        1.2.4 博弈论在车地通信中的应用分析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3 论文结构
2 CBTC系统车地通信切换原理
    2.1 引言
    2.2 CBTC系统体系结构及功能
    2.3 CBTC系统数据传输方式
        2.3.1 DCS网络结构
        2.3.2 DCS无线网络频段
    2.4 车地无线通信网络配置
        2.4.1 AP间距配置
        2.4.2 天线配置
        2.4.3 冗余设计
        2.4.4 IEEE802.11 参数配置
        2.4.5 安全性管理
    2.5 无线通信网络切换机理
        2.5.1 切换类型
        2.5.2 切换流程
        2.5.3 影响切换性能的参数
    2.6 车地通信与列车控制一体化模型
    2.7 频率组合切换算法
        2.7.1 切换算法的提出
        2.7.2 切换算法分析
        2.7.3 仿真结果与分析
    2.8 本章小结
3 列车速度对CBTC系统车地通信切换性能的影响
    3.1 引言
    3.2 系统模型与问题描述
        3.2.1 CBTC系统车地通信模型
        3.2.2 WLAN覆盖方式
    3.3 切换算法分析
        3.3.1 列车越区切换过程
        3.3.2 算法的基本思想
        3.3.3 CBTC系统无线传播特性分析
        3.3.4 迟滞参数与列车速度的关系
        3.3.5 切换迟滞参数H的优化
    3.4 仿真结果与分析
        3.4.1 仿真场景与仿真参数
        3.4.2 列车速度对CBTC系统车地通信无缝切换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Stackelberg博弈的CBTC系统无线局域网切换算法
    4.1 引言
    4.2 系统模型与问题描述
        4.2.1 CBTC系统各部分之间信息传输
        4.2.2 列车越区切换模型
    4.3 基于Stackelberg博弈的切换算法
        4.3.1 效用函数
        4.3.2 纳什均衡
        4.3.3 Stackelberg博弈问题的求解
    4.4 仿真结果与分析
        4.4.1 仿真场景与仿真参数
        4.4.2 CBTC系统车地通信网络资源高效分配
        4.4.3 CBTC系统车地通信切换性能提升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双边拍卖的CBTC系统垂直切换算法
    5.1 引言
    5.2 拍卖理论及其特征
    5.3 垂直切换算法的数学模型
        5.3.1 算法结构设计
        5.3.2 算法数学模型
    5.4 仿真结果与分析
        5.4.1 仿真场景与仿真参数
        5.4.2 CBTC系统车地通信切换性能提升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可见光通信的CBTC系统切换算法
    6.1 引言
    6.2 系统模型与问题描述
        6.2.1 基于可见光的CBTC系统车地通信网络结构
        6.2.2 基于VLC网络的CBTC系统切换过程
    6.3 基于距离的切换算法
        6.3.1 剩余距离的估算
        6.3.2 切换时机的确定
    6.4 仿真结果与分析
        6.4.1 仿真场景与仿真参数
        6.4.2 CBTC系统车地通信切换性能分析
    6.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异构无线网络切换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本文的研究内容
    1.3 论文成果与创新点
        1.3.1 论文成果
        1.3.2 论文创新点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异构无线网络的切换管理概述
    2.1 异构网络的融合
    2.2 移动性管理技术
        2.2.1 异构无线网络环境下的移动性管理
        2.2.2 基于分层管理的移动性管理
        2.2.3 异构无线网络移动性管理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3 无线网络中的切换技术
        2.3.1 切换类型
        2.3.2 切换流程
    2.4 无线网络中的安全现状
        2.4.1 无线网络环境下的安全问题
        2.4.2 无线网络中的安全攻击
        2.4.3 异构网络环境下的接入安全
    2.5 其他的研究现状
第3章 基于用户需求的切换算法
    3.1 问题描述和算法的基本思想
    3.2 基于用户需求的垂直切换算法
        3.2.1 基于用户需求的权重向量的计算
        3.2.2 多属性的网络决策
        3.2.3 算法伪代码
    3.3 算法分析
    3.4 仿真实验
        3.4.1 仿真环境设定
        3.4.2 仿真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支持多跳转发的可信切换算法
    4.1 问题描述与解决思路
    4.2 异构无线网络中支持多跳转发的切换算法
        4.2.1 切换决策属性的计算
        4.2.2 切换决策
    4.3 算法分析
        4.3.1 算法复杂度分析
        4.3.2 算法性能分析
    4.4 仿真与分析
        4.4.1 仿真环境设置
        4.4.2 仿真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无线局域网的快速切换认证
    5.0 问题描述与解决思路
    5.1 网络模型
    5.2 基于EAP-AKA无线局域网快速切换认证
        5.2.1 修改的EAP-AKA协议
        5.2.2 无线局域网快速切换协议
    5.3 安全性分析
    5.4 仿真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未来的工作展望
缩略语索引
参考文献
附录:发表的论文与本文的关系
致谢

(8)面向下一代网络的AAA移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1.3 本文所做的工作
第二章 无线局域网安全机制及AAA介绍
    2.1 IEEE 802.1x协议特点
        2.1.1 IEEE 802.11
        2.1.2 IEEE 802.11安全解决方案
    2.2 IEEE 802.1x认证协议
        2.2.1 802.1x的体系结构
        2.2.2 802.1x的认证过程
    2.3 AAA概念介绍
        2.3.1 AAA基本架构模型
        2.3.2 基于移动IP的AAA服务模型
        2.3.3 两种基于移动IPv6的AAA协议
        2.3.4 Diameter协议与RADIUS协议对比
    2.4 Diameter协议与移动网络结合方式
        2.4.1 移动网络下的认证/授权需求
        2.4.2 模型和假定
        2.4.3 移动节点AAA注册流程
第三章 EAP-TLS更新方案设计
    3.1 EAP-TLS认证
        3.1.1 EAP-TLS协议流程
        3.1.2 EAP-TLS认证的不足之处
    3.2 EAP-AKA协议流程
        3.2.1 基本标识符
        3.2.2 EAP-AKA协议流程
        3.2.3 EAP-AKA协议应用优点与不足
    3.3 基于EAP-TLS的改进安全认证设计
        3.3.1 EAP-TLSU特点
        3.3.2 TLS Updating的使用
        3.3.3 门限t
    3.4 仿真测试与性能分析
        3.4.1 仿真环境
        3.4.2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第四章 DIAMETER在无线网络实验床的实现
    4.1 移动IPv6技术
        4.1.1 移动IPv6技术简介
        4.1.2 移动IPv6协议结构
    4.2 试验床的搭建
        4.2.1 实验床的拓扑结构
        4.2.2 实验床的安装
        4.2.3 实验床的配置和运行
    4.3 DIAMETER服务器在移动IPv6实验床上的部署
        4.3.1 Openssl MIPv6模块体系结构
        4.3.2 各模块在移动IPv6实验床上的部署
    4.4 EAP协议在Openssl中的实现
        4.4.1 Openssl软件体系结构
        4.4.2 在Openssl中EAP-TLSU的实现
        4.4.3 EAP-TLSU方法在移动IPv6环境下的实现
    4.5 性能测试
        4.5.1 测试方法及所用参数
        4.5.2 测试结果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总结
    5.2 论文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缩略语
已发表论文
致谢

(9)基于量子信息技术的网络安全协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
2. 基于量子信息技术的网络概述
    2.1 无线局域网
    2.2 量子信息技术
    2.3 量子通信系统模型
3. 基于量子密钥的无线网络密钥传输协议
    3.1 网络协议的挑战
    3.2 协议原理
    3.3 协议的详细设计
        3.3.1 网络构成要素
        3.3.2 握手协议
    3.4 安全性分析
4. 多簇多方量子网络密钥共享协议
    4.1 网络模型
    4.2 协议的详细设计
        4.2.1 初始化阶段
        4.2.2 密钥传输阶段
    4.3 安全分析
5. 多方星型量子网络协议
    5.1 网络模型
    5.2 基于三态纠缠的量子密钥协议
        5.2.1 协议初始化阶段
        5.2.2 传输阶段
        5.2.3 安全性分析
    5.3 基于SMOLIN态量子密钥协议
        5.3.1 协议的初始化阶段
        5.3.2 协议共享签名阶段
        5.3.3 协议验证阶段
        5.3.4 安全分析
6. 基于EPR的环形量子网络协议
    6.1 协议模型
    6.2 协议原理
    6.3 协议的详细设计
        6.3.1 协议初始化
        6.3.2 量子密钥多跳传输
    6.4 安全分析
7. 量子网络密钥纠错协议
    7.1 量子纠错码原理
    7.2 协议模型
    7.3 安全分析
8. 量子网络体系协议研究
    8.1 协议设计的出发点
    8.2 融合量子网络的下一代无线网络模型
    8.3 量子网络五层协议模型
9.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与的科研工作
致谢
个人简历

(10)下一代无线融合网络中移动性管理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1. 现代移动通信的发展
        1.2.1.1.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与演进
        1.2.1.2. 宽带通信系统的发展
        1.2.1.3. 小结
        1.2.2. 现有异构融合网络中的移动性解决方案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1.2.4. 所面临的挑战
    1.3. 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1.3.1.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主要工作
        1.3.2.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网络层移动性解决方案的建模和性能分析
    2.1. 引言
    2.2. 下一代无线网络的融合架构
        2.2.1. 下一代无线网络不同层面的融合
        2.2.2. 下一代无线网络不同程度的融合
    2.3. 下一代无线融合网络中的切换机制研究
        2.3.1. 移动IP机制及其优化方案的研究
        2.3.1.1 移动IPv4机制的研究与分析
        2.3.1.2 移动IPv6机制的研究与分析
        2.3.1.3 分层移动IPv6机制的研究与分析
        2.3.1.4 快速切换机制的研究与分析
        2.3.1.5 快速分层移动IPv6
        2.3.1.6 性能比较分析
        2.3.2. 网络层切换机制的性能分析
        2.3.3. 网络层切换机制的改进方案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切换场景区分策略的自适应切换机制
    3.1. 引言
    3.2. IEEE 802.21介绍
    3.3. 网络架构与多模终端设计
        3.3.1. 网络架构设计
        3.3.2. 多模终端设计
    3.4. 基于MIH的优化切换机制
        3.4.1. 切换场景区分(HSC)方案
        3.4.2. 基于HSC的切换实例分析
        3.4.3. HSC辅助的自适应切换方案
    3.5. 仿真分析
    3.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基于多目标优化模型的通用多接入选择方案
    4.1. 引言
    4.2. 研究现状
    4.3. 接入选择的功能架构及通用模型设计
        4.3.1 接入选择的功能架构
        4.3.2 接入选择的通用模型设计
    4.4. 基于多目标优化模型的通用网络多接入选择方案
        4.4.1 网络的评估机制
        4.4.2 多接入选择的MOO建模
        4.4.3 多接入选择的MOO求解
        4.4.3.1 评价权重向量的确定
        4.4.3.2 多接入选择问题的MOO优化算法
        4.4.4 仿真分析
        4.4.4.1 单个用户的接入选择仿真分析
        4.4.4.2 不同用户的接入选择仿真分析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下一代无线融合网络中具有认知特性的移动性管理技术
    5.1. 引言
    5.2. 研究现状
    5.3. 认知异构网络架构和行为模型
    5.4. 下一代无线融合网络中具有认知特性的接入控制机制
        5.4.1 基于终端的认知接入控制机制
        5.4.2 基于网络的认知接入控制机制
    5.5. 下一代无线融合网络中具有认知特性的切换机制
        5.5.1 移动分类辅助策略
        5.5.1.1. 基于六边形覆盖模型的移动分类辅助策略
        5.5.1.2. 基于圆形覆盖模型的移动分类辅助策略
        5.5.2 基于移动分类辅助策略的认知切换机制
        5.5.2.1. 基于移动分类辅助策略的认知切换方案
        5.5.2.2. 基于移动分类辅助策略的认知切换方案的开销分析
        5.5.3 仿真与分析
    5.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附录 缩略语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下一代无线局域网安全解决方案(论文参考文献)

  • [1]物联网英语术语特征与汉译方法 ——《物联网:技术、平台和应用案例》(节译)翻译实践报告[D]. 王慕雪. 青岛大学, 2020(02)
  • [2]高铁无线网络覆盖及其上行链路切换技术研究[D]. 祁鹤鹏.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3]无线局域网安全体系结构及关键技术[D]. 吴振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7(12)
  • [4]移动IP中的移动管理研究[D]. 李伟征. 东南大学, 2005(01)
  • [5]《通信技术导论》第9至10章翻译实践报告[D]. 张琼方. 重庆邮电大学, 2019(02)
  • [6]CBTC系统车地通信切换策略研究[D]. 张雁鹏.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3)
  • [7]异构无线网络切换方法研究[D]. 但峰. 武汉大学, 2013(01)
  • [8]面向下一代网络的AAA移动性研究[D]. 张轩. 北京邮电大学, 2011(05)
  • [9]基于量子信息技术的网络安全协议研究[D]. 马鸿洋. 中国海洋大学, 2011(07)
  • [10]下一代无线融合网络中移动性管理技术的研究[D]. 谷晨. 北京邮电大学, 2010(11)

标签:;  ;  ;  ;  ;  

下一代无线局域网安全解决方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