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风病综合治疗研究述评(论文文献综述)
胡梦玲,任小巧,范佳佳,约日古丽·艾买提,刘媛媛,陈蔚[1](2021)在《基于中风病不同阶段热毒与炎症反应相关性探讨中医药防治中风思路》文中研究指明热毒是中风病诱发、病情险恶、发展迅速、难以治愈、预后不佳的关键原因,风、火、痰、瘀之毒交织在错综复杂的中风病网络结点中相互影响、最终造成动态、多维、复杂、多变的临床复杂证候特征,是形成中风病的热-毒-中风模式的重要病机,与中风病过程中一系列炎症反应及其并发症有相同或相似之处。本文拟从中风热毒论出发,探讨热毒在中风病不同发展阶段的产生和演变过程,以及分析中风病不同阶段热毒与炎症反应的内在联系。在中风病治疗的过程中,关注"热毒"证候的动态变化过程,在中风病不同阶段调控热毒,预防未生之毒、排除蓄积之毒、控制毒之伴侣,特别是要抓住热邪化毒的关键时期,清除热毒、减轻炎症级联反应,对于提高疗效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郑丹平[2](2021)在《基于AGREE系列评价工具的中医诊疗指南适用性研究 ——以中风病相关指南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背景:标准是技术竞争的制高点,指南是中医药核心技术标准的主体。指南的潜在益处主要取决于指南本身的质量,只有质量可靠的指南才能充分地发挥临床指导作用。指南评价可促进指南质量提高,有效提高指南的科学性与可信度[1]。因此,在把握“客观、科学”的评价原则下,开发符合中医技术特色的评价工具,科学有效的对中医临床诊疗指南进行评价已成为中医药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AGREE是目前国际公认、应用最广的指南评价工具。目的:比较AGREE系列评价工具对不同指南评价结果的影响,研究其对于中医诊疗指南质量评价的适用性,为AGREE系列工具在中医诊疗指南评价中的适当使用提供研究依据,为开发中医诊疗指南评价工具提供思路与方法。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调研法对中风(脑梗死)指南的制定情况进行调研,综合制定方法、学科领域等情况选取在指南发展历程中有较强代表性的指南;采取代表性、权威性、专业性的原则对评价专家进行遴选;严格按照AGREE系列评价工具要求的评价方法与计分方式对最终纳入示范研究的指南进行系统化评价;后期对评价结果的数据分析以及与中医诊疗指南适用性评价结果比较分析,采用SPSS20.0、Python、Excel2016进行统计描述、相关性检验及雷达图分析。结果:1.AGREE系列工具整体评分情况AGREE Ⅱ和AGREE GRS评价总体得分最高的指南均为《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AGREE-REX评价总体得分最高的指南是《脑梗死中医临床实践指南》;6部指南基于AGREE Ⅱ和AGREE-REX的推荐比例均超过80%,AGREE GRS的推荐程度得分中位数均为6.5分以上。2.同一工具评价不同指南得分情况2.1总体评分差异比较6部指南基于AGREE Ⅱ的总体得分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24);基于AGREEGRS的总体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0.019);基于AGREE-REX的总体得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177)。2.2不同领域指南评分差异比较6部指南基于AGREE Ⅱ的领域得分在同一领域不同指南及同一指南不同领域两种维度的比较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其中,“范围和目的”领域的平均分最高,为90%;“独立性”领域的平均分最低,为63%。基于AGREE GRS的得分在同一领域不同指南及同一指南不同领域两种维度的比较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其中,“临床有效性”领域的平均分最高,为6.3;“报告完整性”领域的平均分最低,为5.8。基于AGREE-REX的领域得分在同一领域不同指南及同一指南不同领域两种维度的比较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6部指南在“临床适用性”、“价值观和偏好”以及“可实施性”3个领域普遍表现良好,平均分均超过80%,其中,“临床适用性”领域的平均分最高,为88%。2.3差异较大的指南得分条目条目得分分布较为分散、具有统计学差异(P值<0.05)的条目共有6个:AGREEⅡ的条目8、9、10;AGREE GRS的条目1、2;AGREE-REX的条目1。其中,条目9得分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值<0.01)。3.不同工具评价同一指南得分情况3.1总体评分差异比较系列工具的评分较为一致,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指南《脑梗死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和《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的三个总体得分分布偏高,中位数分别为 92%、100%、98%和 93%、98%、96%。3.2不同工具相似领域评分差异比较AGREE Ⅱ与AGREE-REX在两个相似领域的评分较为一致,组间比较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3.3不同工具多维度综合评分差异比较除“独立性”与“可实施性”外(P>0.05),大部分维度之间具有显着差异,“GRS”维度与所有其他维度之间呈现高度正相关,AGREE-REX的维度彼此之间都具有较强相关性和显着的统计学差异,“独立性”维度与“范围和目的”(r=0.37)、“清晰性”(r=0.26)、“临床适用性”(r=0.3)、和“价值观和偏好”(r=0.32)的相关性相对较差。3.4中西医指南的AGREE系列工具评分差异比较AGREE Ⅱ评价结果显示,中医指南整体质量的平均分为76%,西医指南整体质量的平均分为82%;AGREE-REX评价结果显示,中医指南整体质量的平均分为85%,西医指南整体质量的平均分为87%;AGREEGRS评价结果显示,中医指南整体质量的平均分为84%,西医指南整体质量的平均分为87%。总体来看,西医指南的整体质量略高于中医指南,但不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3.5共识、循证指南的AGREE系列工具评分差异比较AGREE Ⅱ评价结果显示,共识指南整体质量的平均分为71%,循证指南整体质量的平均分为85%;AGREE-REX评价结果显示,共识指南整体质量的平均分为82%,循证指南整体质量的平均分为90%;AGREEGRS评价结果显示,共识指南整体质量的平均分为80%,循证指南整体质量的平均分为91%。总体来看,循证指南的整体质量明显高于中医指南,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AGREE GRS对共识、循证指南评分的差异尤为显着(P<0.01)。4.AGREE评价结果与中医诊疗指南适用性评价结果比较分析AGREE系列工具对《中风病中医诊疗指南》诊疗指南的推荐程度较中医诊疗指南适用性评价的适用性程度高,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脑梗死中医诊疗指南》诊疗指南总体评价较中医诊疗指南适用性的综合评价低,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中风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指南总体评价与中医诊疗指南适用性评价的综合评价结果基本完全一致(P=1)。结论:1.中医诊疗指南的制定证据从专家共识向循证证据转变,制定方法也更严谨规范,AGREE系列评价工具对循证指南的质量评价优于共识指南,对循证指南评价有更好的适用性。2.AGREE评价结果对于指南的制修订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医诊疗指南在“独立性”、“应用性”、“参与人员”和“严谨性”领域有待加强。3.联合并优化AGREE系列评价工具,可获得方法学质量以及推荐意见质量的系统性评价结果。
张成[3](2021)在《芪龙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的分子网络机制研究》文中指出1研究背景缺血性中风(ischemic stroke,IS)是全球关注的重大疾病,据柳叶刀杂志2019年3月的报道,中风病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其中IS占多数(84.4%)。在中国,IS的防治面临更大的挑战,《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9》指出中国IS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中医药防治IS有一定优势,其中益气活血法作为IS的基本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受到了广泛的运用与发展,是IS各个时期治疗的主线。芪龙胶囊源自经典名方补阳还五汤,是益气活血法的代表性中成药,课题组前期开展的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非随机对照研究,证明了芪龙胶囊能明显改善急性期IS气虚血瘀证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降低急性期患者P-选择素含量,发挥抑制血小板活化的作用。然而,芪龙胶囊治疗IS的作用优势与分子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网络药理学方法广泛用于中药复方机制的探索,为从整体层面揭示中药复方协同作用于复杂疾病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思路与可行的方案。2研究目的评价芪龙胶囊治疗IS的作用优势,并从中医整体观和病证结合角度出发,探索芪龙胶囊治疗IS气虚血瘀证的分子网络机制,为其临床精准定位提供依据。3研究方法与结果3.1评价作用优势参照PRISMA2009报告规范,共纳入6个RCT研究,进行定性的系统评价与定量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芪龙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IS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降低IS复发率、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改善血液流变学方面,均优于单纯常规西药,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2探索分子网络机制3.2.1数据获取检索OMIM数据库和GeneCards数据库,获得IS基因2623个;检索SymMap数据库和HPO数据库,获得IS相关气虚血瘀证证候基因398个;从2020年版《中国药典》和国家药品标准中收集到芪龙胶囊组成药物的有效成分12个;检索TCMSP数据库和GeneCards数据库,结合SEA平台预测和文献收集,获得芪龙胶囊药物靶标210个。应用UniProt数据库对收集到的基因数据进行标准化,最终得到三个数据集,用于后续分析:IS疾病基因集、IS相关气虚血瘀证基因集、芪龙胶囊药物靶标集。3.2.2网络构建与模块划分将上述三个靶标(基因)集分别上传至STRING数据库,下载基因相互作用数据,通过Cytoscape软件进行网络可视化,构建了 3个分子网络:IS疾病分子网络、IS相关气虚血瘀证分子网络、芪龙胶囊药物分子网络;分别运用MCODE算法、MCL算法、DCU算法,划分3个分子网络,并计算网络结构熵,选择熵值最小的算法划分模块,最终选用MCL法划分IS分子网络,得到129个疾病模块;MCODE法划分气虚血瘀证分子网络,得到18个证候模块;MCODE法划分芪龙胶囊分子网络,得到6个药物模块;应用g:Profiler平台对模块进行生物功能富集分析,以P<0.05为富集显着的阙值,GO生物过程与Reactom通路富集结果均显示,模块功能与IS相关,具有生物学意义。3.2.3识别与分析病证结合模块应用超几何分布函数,识别129个IS疾病模块中,气虚血瘀证基因显着富集的模块,以P<0.05为显着富集的阙值,得到8个IS气虚血瘀证的病证结合模块;通过2个步骤筛选病证结合模块的核心靶基因:首先,以至少满足大于节点betweenness 值中位数 0.00028548、closeness 值中位数 0.47262702、degree 值中位数 61中的两项为条件,筛选出25个节点;然后,以Cytoscape软件中的cytoHubba插件识别出 10 个核心靶基因:IL1B、FN1、INS、EGF、MAPK1、MMP2、VEGFA、CASP3、MAPK8、MMP9;应用g:profiler平台进行GO生物过程分析,结果显示,富集结果最显着的是细胞凋亡、氧化应激、白细胞分化,均与IS病理机制相关。3.2.4识别并分析药物与病证关联模块将3.2.3部分识别出的8个病证结合模块,分别与芪龙胶囊分子网络取交集,得到2个药物与病证关联模块:Module1和Module2,共包含98个靶标;根据国际权威蛋白质知识库UniProt中的分子功能,将98个芪龙胶囊与IS气虚血瘀证关联模块的靶标,按益气活血药治疗IS气虚血瘀证的药理作用归为抗血栓形成等1 1类。从整体上来看,芪龙胶囊治疗IS气虚血瘀证具有多靶标、多成分协同作用的特点;此外,黄芪主要有效成分黄芪甲苷的靶标数量最多(19),在抗血栓生成方面,黄芪甲苷和蚓激酶作用的靶标数量最多(6,3)。通过2个步骤筛选药物与病证关联模块的核心靶标(方法同3.2.3),得到芪龙胶囊治疗 IS 气虚血瘀证的核心靶标:SELP、MMP3、FGF2、JUN、FOS、HMOX1、PPARG、VCAM1、EGFR、PLG;对药物与病证关联模块,进行GO生物过程与Reactom通路富集分析(方法同3.2.2),结果显示,芪龙胶囊治疗IS气虚血瘀证参与30条生物过程,涉及生物调控、细胞过程、对刺激的反应、解剖结构发育4类,主要包括:细胞凋亡(apoptotic process)、调控细胞程序性死亡(regulation of programmed cell death)、炎症反应(inflammatory response)等;参与9条信号通路,涉及细胞信号转导、免疫调节、细胞外基质和代谢4类,主要包括:雌激素受体信号通路、EGFR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4研究结论(1)芪龙胶囊可能在改善IS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降低IS复发率、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改善血液流变学方面有一定优势;(2)IS气虚血瘀证的潜在核心靶基因可能为:MMP9、MAPK1,芪龙胶囊治疗IS气虚血瘀证的分子网络机制可能与抗炎、抗血栓形成、血管生成、抗细胞凋亡、抗氧化应激作用有关,主要通过黄芪甲苷、蚓激酶等多个有效成分协同干预SELP、FGF2等靶标,调控雌激素受体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发挥作用。5创新点(1)运用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方法评价了芪龙胶囊临床治疗IS的作用优势,并从中医整体观和病证结合角度出发,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索其治疗IS气虚血瘀证的分子网络机制,为其临床精准定位提供了客观依据,使其临床定位深入到分子水平;(2)通过计算机预测结合模块的拓扑分析,识别出芪龙胶囊主要有效成分黄芪甲苷的靶标PLG可能是治疗IS气虚血瘀证的新的潜在核心靶标,与血管生成作用相关。
吕健[4](2021)在《芪龙胶囊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病的临床评价与疗效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芪龙胶囊(国药准字Z20000097,医保乙类)以“益气活血”立法,补气与活血并重,主要用于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病。但芪龙胶囊在真实世界临床实践中的临床疗效尚未有过评价,且疗效机制尚不清楚。中药复方具有成分复杂、靶点通路多样等特点。为解决芪龙胶囊在真实世界中临床疗效不明确的临床问题,及其疗效机制不清楚的科学问题,本研究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证明了芪龙胶囊在真实临床实践中的临床疗效,并采用 RNA 测序(RNA-sequencing,RNA-Seq)技术与实时荧光定量 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验证技术,筛选出芪龙胶囊发挥疗效所调控的关键基因以及信号通路与生物过程。本研究为芪龙胶囊临床精准定位于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病提供了真实世界证据,并从转录组学层面揭示了芪龙胶囊“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疗效机制,为临床精准定位于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病提供了生物学客观依据。目的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评价芪龙胶囊在真实临床实践中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病的临床疗效,并采用RNA-Seq高通量测序与RT-qPCR验证技术,筛选芪龙胶囊调控的关键基因以及信号通路与生物过程,阐释其疗效机制。方法1.芪龙胶囊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病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为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患者,以服用芪龙胶囊为暴露因素,形成暴露组与非暴露组,所有入组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总样本量不少于2249例;主要结局指标为Rankin评分量表(mR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和Barthel指数量表(BI评分),次要结局指标包括中医证候(气虚证评分、血瘀证评分)、心理指标(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血脂指标、凝血指标、同型半胱氨酸;分别于治疗结束后第12周、24周对患者进行现场随访以评估疗效。使用插补法处理缺失数据,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处理混杂因素,通过差值检验法、对齐秩转换方差分析(Aligned Ranks Transformation ANOVA,ART ANOVA)、广义线性混合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ixed Model,GLMM)评价临床疗效。研究结果遵循STROBE-cohort study规范进行报告。2.基于RNA-Seq高通量测序的芪龙胶囊干预后差异表达mRNA研究:(1)血样为临床试验中分别于基线与芪龙胶囊治疗12周后所取患者的全血,采血管为2.5ml Paxgene Blood RNA tube,依据患者12周治疗后NIHSS评分、mRS评分降低数值最大且BI评分提高数值最大筛选原则,选取了 20名患者治疗前后的全血,共计40个血样。(2)治疗前分组为20名患者治疗前血样(20个生物样本重复),治疗后分组为此20名患者服用芪龙胶囊治疗12周后血样(20个生物样本重复)。除主分析组外,还依据患者临床特征进行了亚组的设置,包括性别(男、女)、年龄(年龄≤60岁、年龄>60岁)、初发与复发。(3)实验方法主要为样本总RNA提取、总RNA质控、文库构建与测序、测序数据的过滤与质控、差异基因检测、差异基因富集分析6个过程。(4)差异基因筛选使用DEGseq方法,为了提高筛选的准确性,我们定义log2 Fold Change≥1并且Q-value≤0.001的基因,筛选为芪龙胶囊干预后显着差异表达基因。(5)对差异基因进行GO功能与KEGG Pathway富集分析,计算得到的P-value分别通过Bonferroni与FDR校正后,以P-value或Q-value(corrected P-value)<0.05为阈值,满足此条件的GO term和Pathway定义为在候选基因中显着富集的GO term与KEGG Pathway,通过GO功能与KEGG Pathway显着性富集分析能确定差异基因行使的主要信号转导途径与生物学功能。3.基于RT-qPCR的芪龙胶囊干预后关键基因与调控机制研究:(1)选取测序结果中差异表达显着性大且基因表达量较高的基因AREG、CAV2、PEDS1-UBE2V1、MYL9、ITGA2B、CXCL8、LY96、GNG10、CXCL10进行验证,以β肌动蛋白(β-actin)为内参基因。(2)选取RNA-Seq高通量测序部分同一批患者血样RNA进行验证实验,共10名患者(女性3例、男性7例;年龄≤60岁5例、年龄>60岁5例;初发6例、复发4例),20个血样RNA进行验证(治疗前、治疗后)。(3)实验方法包括样本总RNA质检、mRNA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序列与引物设计、PCR反应体系)。(4)使用2⊿⊿Ct法分析实时定量PCR实验中目标基因干预后表达相对变化,将治疗前和治疗后各10个样本的三次重复平均Ct与平均内参Ct统一计算为两组的均值,然后以治疗前为对照(2-⊿⊿Ct=1),计算每个目标基因在治疗后与治疗前中表达量比值2-⊿⊿Ct,若比值>1,则干预后此基因表达量上调;若比值<1,则表达量下调。以此判断验证的目标基因与转录组测序上下调趋势是否一致。同时结合转录组测序富集结果,阐释关键基因调控的主要信号通路与生物过程。结果1.芪龙胶囊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病的前瞻性队列研究:(1)从2016年11月3日~2019年1月16日,共筛选了 2468例患者,基线入组时因不符合入组标准排除97例,共2371例患者进入研究队列,第12周、24周随访共剔除与失访69例,最终纳入分析合格病例2302例(暴露组1260例、非暴露组1042例)。(2)2302例全数据集治疗前后差值组间比较:①在治疗后第24周,芪龙胶囊联合基础治疗在降低mRS评分、NIHSS评分、气虚证评分、血瘀证评分、SDS评分、SAS评分和提高BI评分方面优于单用基础治疗(P<0.05);②在治疗后第12周,芪龙胶囊联合基础治疗在降低总胆固醇含量方面优于单用基础治疗(P<0.05)。(3)PSM 600例子数据集治疗前后差值组间比较:①在治疗后第24周,芪龙胶囊联合基础治疗在降低mRS评分、NIHSS评分、气虚证评分、血瘀证评分、SAS评分和提高BI评分方面优于单用基础治疗(P<0.05);②在治疗后第12周,芪龙胶囊联合基础治疗在降低甘油三酯含量方面优于单用基础治疗(P<0.05)。(4)600例子数据集对齐秩转换方差分析模型:三次测量的主要结局指标分析结果显示,mRS评分和BI评分在分组的P值小于0.05,说明mRS评分和BI评分各组的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分组和测量次数交互作用的P值大于0.05,说明测量次数和分组无交互作用;NIHSS评分在测量次数的P值小于0.05,则说明NIHSS评分在各个测量时间的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分组和测量交互作用的P值大于0.05,说明测量次数和分组无交互作用。(5)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分别在2302例全数据与600例子数据集进行mRS评分、NIHSS评分、BI评分建模,结果显示:①在mRS评分方面,600例子数据集中暴露组受试者mRS评分的odds ratio的估计随时间每次下降99.83%,非暴露组的受试者mRS评分的odds ratio的估计随时间每次下降95.8%,暴露组患者的mRS评分下降速度快于非暴露组,且差异显着(P<0.05);2302例全数据集结果显示,暴露组受试者mRS评分的odds ratio的估计随时间每次下降99.82%,非暴露组受试者mRS评分的odds ratio的估计随时间每次下降97%,暴露组患者的mRS评分下降速度快于非暴露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NIHSS评分方面,600例子数据集结果显示,暴露组受试者NIHSS评分的odds ratio的估计随时间每次下降99.98%,非暴露组受试者NIHSS评分的odds ratio的估计随时间每次下降99.77%,暴露组受试者的NIHSS评分下降速度快于非暴露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02例全数据集结果显示,暴露组受试者NIHSS评分的odds ratio的估计随时间每次下降99.99%,非暴露组受试者NIHSS评分的odds ratio的估计随时间每次下降99.97%,暴露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下降速度快于非暴露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BI评分方面,600例子数据集结果显示,暴露组患者的BI评分上升速度快于非暴露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基于RNA-Seq高通量测序的芪龙胶囊干预后差异表达mRNA研究:(1)40个样本总RNA平均浓度为282.08 ng/μL,平均总量为5.61μg;RIN值除了两个样本为6.6和5.1,其余均高于7,28S/18S在1.3~2.9之间,表明40个总RNA纯度和完整度较高,符合后续建库与测序的要求。(2)使用DNBSEQ平台进行测序,40个样品共产出1869.27Mb原始数据,原始数据经过过滤后,共有1619.21Mb(86.62%)的原始数据作为高质量读段(Cleanreads)被保留下来,说明测序数据结果较好,大部分读段被保留下来,且样本间Clean reads差异较小,可用于后续分析。(3)显着差异基因检测结果显示,主分析组干预后检测到的差异基因有39个;男性亚组检测到的差异基因有40个;女性亚组检测到的差异基因有151个;年龄≤60岁亚组检测到的差异基因有61个;年龄>60岁亚组检测到的差异基因有84个;初发亚组检测到的差异基因有52个;复发亚组检测到的差异基因有102个。(4)富集分析显示,芪龙胶囊主要通过调控以下5个方面信号通路与生物功能改善患者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情况,修复神经功能缺损。分别为:①免疫反应(LY96、CXCL8、CXCL10等参与免疫反应调节,LY96、HP、HLA-DRB5等参与免疫系统过程);②炎症反应相关信号通路(LY96、CXCL8、CXCL10等参与炎症反应调控,AREG、ITGA2B、FN1等参与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ITGA2B、FN1、GP1BB等参与ECM-受体相互作用调控,AREG、CAV2参与MAPK级联反应的正调控,GNG10、CXCL10、CXCL8等参与趋化因子信号通路调控,PEDS1-UBE2V1、CXCL8、CXCL1等参与IL-17信号通路调控,LY96、CXCL8、CCL4L1等参与NF-κB信号通路调控,LY96、CXCL8、CAV1等参与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调控,CXCL8、CXCL1、CCL4L1等参与到细胞因子受体的相互作用,FN1、ARG1、CAV1等参与到TGF-β信号通路,DAAM2、CAV1、BAMBI等参与Wnt信号通路调控);③动脉粥样硬化调控(CAV2、ITGA2B、GSTT1等参与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调控);④细胞相关功能调控(AREG、CAV2、IGFBP2等参与到细胞增殖与分化调控,CXCL8、E2F1、KIR2DL1等参与到细胞衰老,HBA1、HBB、HP等参与到细胞凋亡及清除,CAV2、ITGA2B、CAV1等参与细胞粘附调控,ITGA2B、MYL9、FN1等参与白细胞迁移调控);⑤血压调节(AREG、KLK1、HBB等参与到血压调节)。3.基于RT-qPCR的芪龙胶囊干预后关键基因与调控机制研究:(1)20个样本浓度在200-700 ng/μl之间,纯度在2.0-2.3之间,浓度与纯度符合下一步反转录和扩增实验要求,且电泳检测所有样本RNA质量显示良好。(2)PCR扩增后,扩增曲线图显示目的基因和内参的扩增效率基本一致;熔解曲线是单峰,说明产物只有一条,特异性较好,PCR扩增结果较好。(3)RT-qPCR结果显示,基因AREG、CAV2、ITGA2B、PEDS1-UBE2V1、MYL9在治疗后的表达量比值2-⊿⊿Ct均大于1,即相对于治疗前在干预后的表达量上调;基因LY96、GNG10在治疗后的表达量比值2-⊿⊿Ct均小于1,即相对于治疗前在干预后的表达量下调。(4)基因AREG、CAV2、PEDS1-UBE2V1、MYL9、ITGA2B、LY96、GNG10的表达水平与RNA-Seq高通量测序相应基因的上下调趋势一致,一方面说明 AREG、CAV2、PEDS1-UBE2V1、MYL9、ITGA2B、LY96、GNG10可能是芪龙胶囊调控的关键基因;另一方面说明RT-qPCR验证结果与RNA-Seq高通量测序结果整体一致性较高,测序结果比较可靠。依据转录组测序富集分析结果发现,芪龙胶囊通过以上关键基因参与到免疫反应、炎症反应相关信号通路、动脉粥样硬化、细胞相关功能、血压调节等关键信号通路与生物过程调控。结论1.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芪龙胶囊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患者可显着降低mRS评分、NIHSS评分、气虚证评分、血瘀证评分、SDS评分、SAS评分、总胆固醇含量、甘油三酯含量并提高BI评分,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气虚血瘀与抑郁焦虑情况,降低患者血脂,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较好。真实世界临床实践中,芪龙胶囊临床精准定位于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病疗效显着。2.芪龙胶囊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患者主要通过调控AREG、CAV2、PEDS1-UBE2V1、MYL9、ITGA2B、LY96、GNG10等关键基因的表达,参与免疫反应、炎症反应相关信号通路(炎症反应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ECM-受体相互作用、MAPK级联反应的正调控、趋化因子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动脉粥样硬化调控、细胞相关功能(细胞增殖与分化、细胞粘附、白细胞迁移)、血压调节等关键信号通路与生物过程,改善患者的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情况,促进神经细胞与组织再生,恢复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其中君药黄芪与免疫反应、炎症反应相关信号通路与动脉粥样硬化调控相关,君药地龙与动脉粥样硬化调控、细胞相关功能、血压调节相关,臣药丹参、当归、赤芍、川芎、红花、桃仁与炎症反应相关信号通路、动脉粥样硬化调控、细胞相关功能、血压调节相关。芪龙胶囊在以上药物配伍作用下,以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立法,共同参与到以上5个关键信号通路与生物过程。本研究从转录组水平阐释了芪龙胶囊临床精准定位于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病的疗效机制。创新点1.将倾向性评分匹配法与对齐秩变换方差分析、广义线性混合模型相结合,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证实了真实临床实践中芪龙胶囊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精准定位于气虚血瘀证提供了真实世界证据;2.采用RNA-Seq高通量测序技术与RT-qPCR验证技术,发现芪龙胶囊主要通过调控 AREG、CAV2、PEDS1-UBE2V1、MYL9、ITGA2B、LY96、GNG10 等关键基因的表达,参与免疫反应、炎症反应相关信号通路、动脉粥样硬化、细胞相关功能、血压调节等关键通路与生物过程,初步阐释了芪龙胶囊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疗效机制,为临床精准定位提供了生物学客观依据。
胡明哲[5](2021)在《新型预测因子、幽门螺杆菌感染及中医证候要素与广东地区sICAS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研究一 新型炎症、脂质标记物与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及其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的回顾性分析目的:(1)通过对电子病案系统10年的信息回顾,总结广东地区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sICAS)患者临床资料特点以及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对比不同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以及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患者的临床资料、证候要素分布差异;(2)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ratio of neutrophils to lymphocytes,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ratio ofplatelets to lymphocytes,P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ratio of lymphocyte to monocyte,LMR)、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ratio of monocytes to HDL cholesterol,MHR)以及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AIP)等新型炎症、脂质标记物与sICAS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并评估其预测价值,挖掘简便、直观、稳定的血清学预测指标。方法:(1)回顾性收集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中心住院治疗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sICAS患者的电子病案资料。根据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狭窄3组;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神经功能缺损3组;(2)收集人口统计学信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中医四诊、证候要素等信息;(3)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或非参数检验分析不同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以及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sICAS患者临床资料、证候要素分布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上述新型炎症、脂质标记物对sICAS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预测价值,并判断其最佳切入点。结果:(1)本研究共筛选纳入 649例sICAS患者,其中男性患者比例高于女性;患者发病节气以立秋、夏至以及秋分为主;个人史以吸烟史为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为轻度或中度缺损;(2)所有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以中度及重度狭窄为主;责任血管Mori分型以A型为主;脑白质病变程度多为轻度;(3)所有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以风痰瘀血、肝阳上亢及气虚痰瘀证为主;舌象以淡暗舌、暗红舌及暗紫舌为主;苔象以白腻苔、黄腻苔及薄白苔为主;脉象以弦滑脉、数脉及弦脉为主;证候要素则以痰、瘀、风为主;(4)不同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3组患者在性别、责任血管Mori分型(A、B、C型)、脑白质病变分级(0、1、3级)、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1.2mm、>1.2mm)、中医辨证分型为风火痰瘀、气虚湿热痰阻证的患者人数构成比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发病时间、BM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水平、NLR、PLR比值等方面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多元无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仅有高同型半胱氨酸是sICAS患者责任血管中度及重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B=0.301,P=0.006;B=0.330,P=0.002);(6)神经功能轻度及中度缺损的sICAS患者在合并糖尿病病史、责任血管Mori分型(B型)、脑白质病变分级(1级)、合并颈动脉斑块、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1.2mm、>1.2mm)等方面的人数构成比以及BM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水平、NLR、PLR、MHR、AIP 比值等方面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二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提示高 NLR 比值(B=0.504,P=0.000)、高 LMR比值(B=0.293,P=0.008)以及合并糖尿病病史(B=1.055,P=0.009)、高甘油三酯(B=1.477,P=0.033)以及高同型半胱氨酸(B=0.093,P=0.000)等是影响sICA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提示高NLR比值对sICA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一定的预测价值(P=0.000);而高LMR比值对sICA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预测价值较低(P=0.489)。结论:本回顾性分析的主要研究结果提示广东地区sICAS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以痰、瘀、风为主;高同型半胱氨酸是影响sICAS患者责任血管中度及重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糖尿病病史、高甘油三酯、高同型半胱氨酸以及高NLR、LMR 比值是影响sICA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高NLR 比值对sICA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预测价值较高。研究二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缺血性脑卒中及其亚型发病风险相关性的Meta分析目的:通过实施观察性研究的Meta分析,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及其亚型发病风险的相关性,以期更新循证医学依据,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包括 CENTRAL 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万方、重庆VIP等数据库。纳入报告了多变量调整优势比(odds ratios,OR)及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的观察性研究。检索时限为自数据库成立至2020年4月。利用Stata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选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同时进行亚组分析、异质性检验、敏感性分析以及发表偏倚风险评估。结果:(1)共纳入24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观察性研究,其中17项为病例对照研究,7项为队列研究。效应量合并结果提示Hp感染与IS发病风险增加显着相关[OR(95%CI)=1.52(1.31-1.77)];(2)亚组分析结果提示研究类型、患者背景、Hp检验方式以及国家地域差异等因素可能是导致研究之间存在较大异质性的主要原因。其中以脑卒中分型及Hp感染检测手段为分组依据进行亚组分析的效应量合并结果提示Hp感染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增加显着相关[OR(95%CI)=2.69(1.63-4.44)];而IgG抗体阳性及CagA抗体阳性的Hp感染均与IS的发病风险呈正相关[OR(95%CI)=2.09(1.23-3.56);OR(95%CI)=1.42(1.18-1.70)];(3)尽管各研究之间存在较大的异质性(I2=65.8%,P=0.000),但敏感性分析提示效应量合并结果稳定,并且漏斗图未发现明显的发表偏倚(P=0.112)。结论:Hp感染与IS及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密切相关,但Hp感染与单纯颅内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等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研究三 Hp感染与sICAS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及其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的相关性研究目的:基于Meta分析结论,通过前瞻性病例系列分析的形式,进一步评价Hp感染与广东地区sICAS患者发病特点及其中医证候要素、阴阳类证分布规律之间的相关性,为sICAS患者的病因防治、中医证候辨证思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连续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于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中心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sICAS患者;根据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将入组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狭窄三组;根据Hp毒力菌株感染情况将入组患者分为I型感染、II型感染及Hp阴性三组;(2)收集入组患者人口统计学信息、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中医证候要素、阴阳类证分布规律等信息;(3)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或非参数检验等分析不同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sICAS患者临床资料特征差异以及Hp感染与各类临床资料特征的相关性;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Hp感染与sICAS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1)共筛选纳入148例sICAS患者,其中颅内动脉轻度狭窄者49例,中度狭窄者27例,重度狭窄者72例;HpⅠ型感染者88例,Ⅱ型感染者12例,Hp阴性者48例;所有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以痰湿证、内火证为主,阴阳类证以阴证类为主;(2)不同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3组患者在职业为农民、HpⅠ型感染或Hp阴性的患者人数构成比以及脂蛋白a、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水平、ApoA1/ApoB 比值等方面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度狭窄组在职业为农民、Hp Ⅰ型感染或Hp阴性的人数构成比以及脂蛋白a水平、ApoA1/ApoB 比值等方面与轻度狭窄组相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Hp感染分型的3组患者在BMI评分、颈动脉等回声斑块检出率以及证候要素为内火证的人数构成比等方面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p Ⅰ型感染组在BMI评分、颈动脉等回声斑块检出率以及证候要素为内火证等方面的人数构成比与Hp阴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p Ⅱ型感染组在颈动脉等回声斑块检出率以及证候要素为内火证等方面的人数构成比与Hp阴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多元无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ApoA1/ApoB比值及Hp Ⅰ型感染是sICAS患者颅内动脉重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Hp感染程度与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B=0.959,P=0.038)。结论:Hp感染是sICAS患者颅内动脉重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感染程度越重,狭窄程度越高。合并Hp感染的sICAS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以痰湿及内火证为主,阴阳类证则以阴证类为主。
袁伟渠[6](2021)在《针刺对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及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价“调任通督”针刺法对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缺血性中风患者肠道菌群特点和“调任通督”针刺法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肠道菌群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第一部分临床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深圳市中医院缺血性中风患者作为研究队列,以“调任通督”针刺法作为暴露因素,按照是否使用针刺治疗分为针刺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康复训练联合基础治疗,针刺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调任通督”针刺法,疗程共为6周,留存治疗前后粪便标本。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改良Rankin量表作为疗效评价指标,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采用不良反应、不良事件对患者进行安全性评价。第二部分肠道菌群研究,在前期临床研究基础之上,招募非中风志愿者,采集肠道粪便标本,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从缺血性中风患者肠道菌群样本库中抽取30份粪便样本,分析缺血性中风患者与非中风人群的肠道菌群差异;在前期临床研究基础之上,抽取中医证型所占比重最高的两种,分析不同中医证型缺血性中风患者肠道菌群差异;分析治疗前后针刺组和对照组肠道菌群变化特点,探讨“调任通督”针刺法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第一部分临床研究,治疗前针刺组(n=127)与对照组(n=56)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SS-QOL评分、改良Rankin量表评级组间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针刺组、对照组NIHSS评分较前均有明显下降,组内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后组间NIHSS评分比较及治疗前后组间差值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针刺组、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较前均有明显提高,组内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针刺组Barthel指数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差值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后针刺组、对照组SS-QOL评分较前均有明显提高,组内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针刺组SS-QOL评分、SS-QOL评分差值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针刺组、对照组改良Rankin量表评级较前均有明显下降,组内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后针刺组平均秩和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安全性指标未见明显异常。第二部分肠道菌群研究,缺血性中风患者(n=30)与非中风人群(n=30)肠道菌群优势菌门构成一致,但优势菌门相对丰度存在显着性差异。缺血性中风患者与非中风人群肠道菌群优势菌属构成不一致,相对丰度比较有显着性差异的菌属共有52种。应用LEfSe分析挖掘出缺血性中风患者53个潜在生物标记物。气虚血瘀证与痰瘀阻络证肠道菌群优势菌门、优势菌属构成一致,优势菌门、优势菌属相对丰度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黏胶球形菌门、蓝藻菌门两个罕见菌门是气虚血瘀证特征性菌门。相对丰度比较有显着差异的菌属共有12种。应用LEfSe分析挖掘出气虚血瘀证7个潜在生物标记物,痰瘀阻络证20个潜在生物标记物。治疗前后针刺组肠道菌群相对丰度组内比较有显着性差异的菌门共有2种、菌属共有18种。应用DESeq2差异表达分析,针刺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组内比较,显着下调厚壁菌门、放线菌门等4个菌门;显着上调氨基酸球菌属、巨球型菌属、巨单胞菌属等17个菌属,显着下调放线菌属、魏斯氏菌属、不动杆菌属等20个菌属。治疗后针刺组(n=18)与对照组(n=18)组间比较,显着上调疣微菌门、艾克曼菌属、未分类的拟杆菌门,显着下调霍尔德曼氏菌。应用肠道菌群Picrust功能预测分析,治疗后针刺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共有353个蛋白基因存在显着差异,聚糖生物合成与代谢、溶酶体、糖胺聚糖降解、糖鞘脂的生物合成-神经节系列、细胞抗原、类固醇激素的生物合成等代谢通路存在显着差异。结论:1、“调任通督”针刺法联合常规治疗在改善Barthel指数评分、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方面优于单纯常规疗法,更能有效改善中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更能显着降低中风患者的残障残疾水平,且安全性良好。2、缺血性中风患者与非中风人群存在显着肠道菌群结构差异,缺血性中风患者的有益菌属相对丰度显着低于非中风人群,如Blautia菌属、罗斯拜瑞氏菌属、粪杆菌属等,存在区别缺血性中风患者和非中风人群的潜在生物标记物。3、缺血性中风患者气虚血瘀证与痰瘀阻络证存在显着肠道菌群结构差异,黏胶球形菌门、蓝藻菌门是气虚血瘀证特征性菌门,存在区别不同中医证型的潜在生物标记物。4、“调任通督”针刺法具有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上调疣微菌门、艾克曼菌属和抑制溶酶体代谢可能是“调任通督”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作用机制。
吴朦[7](2017)在《中风病气虚血瘀证中医复杂干预研究与综合评价》文中指出1 研究背景复杂干预是临床实践中极为普遍的干预模式,现代医学逐渐开始关注复杂干预问题。主要围绕干预实施过程的标准化、干预起效的作用机制等问题展开,涉及行为干预、健康管理、非药物治疗等多方面内容。中医药从来不乏在复杂干预上的探索与实践。中医理论体系是建立在古代哲学的整体观基础上的,重视天人合一,讲究因人、因时、因地施治。从汤药的创制到针药并用、内外合治,乃至治未病思想的医食同源、病后调理的治养结合等思想无不体现复杂干预的思维方式,这使得中医复杂干预还具有个性化、动态化、时空观的鲜明特点。此外,近百年来中成药、中药注射液等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运用中医治疗的同时亦不可避免的采用一些西医诊疗手段,临床实践中的复杂性可想而知。虽然中医药的复杂干预现象十分常见,但是对于惯常的干预方式却很少进行深入的剖析,或者说很难在此有所突破。从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现况看,相关的内容比较少,自身研究的科学问题不够明确,基于中医复杂干预中的诸多环节,该如何建立整个研究的思路与模式?均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根据现有的条件与研究的难度,初期的研究更多的是针对复杂干预的具体问题进行相关的探索与尝试,从而寻求研究的立足点与突破口。2研究目的立足于当前病证结合的诊疗模式,尝试对中、西医联合的复杂干预形式进行探讨,针对复杂干预中多结局、多指标的评价问题,从中医体系自身特点出发,建立适用于中医的综合结局评价方法。3研究内容选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以病证结合的模式展开,在西诊断的基础上,将中医的证候的因素融入设计中,以中医气虚血瘀证的证候评分作为分层指征,以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使用西医相关的量表与中医的证候积分量表对疗效进行测评,以研究中医辨证思想在治疗中的机制。运用统计分析的联合模型与二阶因子模型对临床研究的数据进行建模,从次要指标对主要指标的调整、潜变量的构建等角度着手进行中医中风病综合评价指标的架构。4研究方法4.1研究设计本次研究为多中心的前瞻性、分层、随机对照研究。将患者入组时的气虚、血瘀证证候量化积分作为分层的指征,分为气虚血瘀证≥7分层与气虚血瘀证<7分层,再通过中央随机系统按比例进行随机分组。4.2干预方案全部患者均接受西医标准治疗,若患者气虚血瘀证≥7分,则随机接受丹红注射液+西医标准治疗、参麦注射液+西医标准治疗、丹红+参麦注射液+西医标准治疗、单纯西医标准治疗四种干预方案,随机比例是2:2:2:1;若患者气虚血瘀证<7分,则按1:2的比例随机接受丹红+参麦注射液+西医标准治疗、单纯西医标准治疗两种干预方案,干预用药14天。患者可自行选择是否使用针灸、康复治疗,非干预用药期间可合并使用其它治疗。西医标准治疗遵《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年》。4.3评价指标选择NIHSS量表、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级、mRS评分、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选用中医气虚、血瘀证证候积分量表作为证候的诊断与评价指标。4.4统计分析运用SPSS 21.0软件进行基本信息、各指标的统计描述与各组组间的差异性检验,运用MatLab R2016进行综合评价指标模型的建立,包括运用联合模型、二阶因子模型构建综合指标或对指标进行调整。5结果2013年05月-2016年04月期间,全国15家临床参研单位符合纳、排标准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共计313例。随访3月,其中脱落45例,违背方案37例。268例患者完成全部试验过程,238例患者遵循随机方案完成全部试验。从单一指标的比较看,NIHSS、Brunnstrom两项指标各干预组治疗前后的改善情况均显着,但是组间的差异不明显。从中医证候积分上看,以气虚血瘀证评分≥7分患者的证候改善的幅度更大。各组患者90天时的Barthel指数中值达到90分,mRS评分集中在0分上,说明治疗有较好的远期疗效,但组间的差异不显着。在西医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干预与单纯西医治疗人群的比较结果显示,中西医干预联用的患者在各项指标的改善上均优于单纯使用西医组,尤其是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善情况组间有显着差异(P<0.05)。综合评价部分,采用混合效应模型分析发现患者的年龄与合并疾病情况对治疗的结局有显着的影响。进一步通过联合模型分析,“是否为复发中风”这项因素变得更为显着。依据二阶因子模型,运用mRS、NIHSS、Brunnstrom三项指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比较中西医干预组与单纯西医干预组的综合得分,前者的疗效显着高于后者。6结论运用联合模型和二阶因子模型是实现复杂干预综合评价的可行方法。其中联合模型中将西医指标作为中风病的主要指标,中医证候指标作为次要指标,以次要指标对主要指标进行调整,是用于不同类型指标之间综合的可行方法,能够更准确的找出影响结局的因素,较混合效应模型的估计更好。二阶因子模型通过对多指标进行综合,以构建潜变量的方式实现指标的降维,综合性强,适用范围广。以上方法切实符合复杂干预的综合结局评价的要求,较传统的单一指标评价更加全面、客观。7创新点本项目以中风病气虚血瘀证患者作为实证研究的对象,通过分层随机的设计,对中医复杂干预的干预时点进行研究,并针对中医复杂干预结局指标多样的情况,开展综合评价的方法学研究,运用联合模型能够实现不同类型的主、次指标间的调整,运用二阶因子模型能够构建综合评价体系,实现对多指标的降维,在中医复杂干预综合结局评价的方法学上具有创新性。
于从从[8](2016)在《中风预后与中医综合康复方案依从性的相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中风患者预后与中医综合康复方案依从性的相关性,探索中风预后与中医综合康复治疗介入前因素的关系,初步建立基于社区中风病患者特点的预后判断模型,并通过ROC曲线评价其拟合度,为进一步开展中医综合康复及早期防治中风危险因素提供循证支持。方法:全国3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借助“中风病患者康复档案”于入组当天完成患者基本信息、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此次中风并发症,中医治疗措施、中医四诊信息,病程,NIHSS评分、BI评分、MRS评分、Fugl-Meyer评分、Brunnstrom评分采集;入组2周、4周、6周、8周、10周、12周、4个月、5个月、6个月时NIHSS评分、BI评分、MRS评分、Fugl-Meyer评分,中医综合康复频次采集。研究数据采用双人双盲录入方式录入数据库。根据本研究目的,借助SPSS17.0及EXCEL2010软件完成471例患者临床信息的统计分析。以入组6个月时的BI量表评分作为预后判断标准。以中风患者社区康复入组时的基本信息、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并发症,中医治疗措施,中医四诊信息,病程,NIHSS评分、BI评分、MRS评分、Fugl-Meyer评分、Brunnstrom评分、中医综合康复方案依从性为自变量,以患者预后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相关性分析。初步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ROC曲线进行模型的预测能力评价。结果: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中风病中脏腑、合并肩手综合征、曾用推拿、病程是患者入组6个月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中医综合康复方案依从性、曾用针灸、饮酒史、初始B1评分、FMA评分是中风预后不良的独立保护因素。中风患者预后判断模型:Ln[p/(1-p)]=4.756+2.496*中脏腑+0.829*肩手综合征+1.369*曾用推拿+0.009*病程-0.699*依从性好-1.065*曾用针灸-0.522*饮酒史-0.039*初始BI评分-0.016*初始FMA评分,(中脏腑 OR=12.130,95%CI 1.480~99.421,P=0.020)、(肩手综合征OR=2.290,95%CI 1.254~4.181,P=0.007)、(曾用推拿 OR=3.390,95%Cl 2.125~7.270,P=0.000)、(病程 OR=1.009,95%CI 1.003~1.015,P=0.004)、(依从性OR=0.497,95%CI 0.351~0.704,P=0.000)、(曾用针灸 OR=0.345,95%CI 0.195~0.610,P=0.000)、(饮酒史 OR=0.593,95%CI 0.373~0.944,P=0.028)、(初始 BI 评分 OR=0.962,95%CI 0.947~0.977,P=0.000)、(初始 FMA 评分 OR=0.984,95%CI 0.972~0.997,P=0.013)。用Cox and snell R2以及Nagelkerke R2的对回归方程进行拟合优度检验,其二者决定系数R2分别为0.296和0.404。ROC曲线下面积,AUC=0.821>0.7,该模型有中等程度预测能力。利用约登指数得出诊断界值为0.494,此时敏感度为79.7%,特异度为69.7%。结论:1中医综合康复方案依从性与中风患者预后相关:患者对中医综合康复方案依从性越好,预后情况越好。中风类型为中脏腑、合并肩手综合征、病程长者预后不良,提示有此预后危险因素的患者更应早期康复、积极康复,以改善预后、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同时,中风后曾用针灸者的预后好,提示中医针灸治疗在中风康复中可优先选用。2初步建立的中风患者预后判断模型有中等程度预测能力,并有较好的特异度、灵敏度和正确率。模型有助于医师对患者预后做出预估,指导针对中风预后危险因素实施早期干预。
阚保红[9](2013)在《基于脑梗死中医全程适时干预方案的实施过程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中风病以其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及越来越高的防治费用,给国家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已成为影响我国国计民生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中医防治中风病在综合治疗方案的优化、临床指南的形成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在成果转化应用方面尚不充分。近年来,依据大量包括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试验在内的循证医学证据明确了脑卒中的多种诊治措施,并形成了多个指南,但在临床实践和循证指南之间依然存在巨大的鸿沟。中风病综合治疗方案或指南的实施及过程评价研究相对较缺乏,方案或指南在形成后没有更好的进入临床,加速科研成果向临床应用的转化成为中风病防治中的关键环节。本研究基于脑梗死中医全程适时干预方案进行方案的实施过程评价研究,属于T3转化(将指南变成实践,推广性转化)研究的范畴。目的:初步建立“脑梗死中医全程适时干预方案”的实施过程评价指标,评价方案的执行情况,以期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提供参考意见。方法:1.通过文献研究,复习国内外关于中风病综合治疗方案的研究概况进而提出问题,通过对方案实施过程评价和依从性文献的学习,总结中医综合方案实施过程评价的方法和理念。2.借鉴现代医学研究结果,以两项中风病诊疗指南为依据,初步建立“脑梗死中医全程适时干预方案”的实施过程评价指标。3.采用初步建立的实施过程评价指标对“脑梗死中医全程适时干预方案”的实施过程进行评价,考评方案在临床中的执行情况并探讨指标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分析方案实施中存在的障碍及影响方案依从性的因素。结果:1.以循证医学证据和专家共识为基础形成的指南(WHO西太区资助发布的《脑梗死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和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主持发布的《中风病临床诊疗指南(ZYYXH/T22-2008)》)为依据,对“脑梗死中医全程适时干预方案”和SOP进行解析,提取关键环节形成11项核心评价指标:包括治疗方案执行指标和临床评价执行指标,具体指标为:证候判断评分、辨证选择中药配方颗粒评分、三七总皂苷注射液执行评分、针灸治疗执行评分、推拿治疗执行评分、康复训练治疗执行评分、抗血小板药执行评分、神经保护剂执行评分、康复评价执行评分、NIHSS评定执行评分和头颅影像学检查执行评分。2.对所纳入100个病例的方案实施过程进行评价,结果:“证候判断”执行得分均数为4.47,得分率为89.4%;“辨证选择中药配方颗粒”执行得分均数为7.90,得分率为79.0%;“三七总皂苷注射液”执行得分均数为4.08,得分率为81.6%;“针灸治疗”执行得分均数为6.42,得分率为64.2%;“推拿治疗”执行得分均数为5.02,得分率为50.2%;“康复训练”执行得分均数为7.20,得分率为72.0%;“抗血小板药”执行得分均数为3.53,得分率为88.3%;“神经保护剂”执行得分均数为1.20,得分率为60.0%;“头颅影像学检查”执行得分均数为1.67,得分率为83.5%;‘’NIHSS评定”执行得分均数为4.91,得分率为98.2%;“康复评定”执行得分均数为4.77,得分率为95.4%;总分均数为51.17,得分率为75.3%。11项评价指标得分率由高到低依次为:NIHSS评定、康复评定、证候判断、抗血小板药、头颅影像学检查、三七总皂苷注射液、辨证选择中药配方颗粒、康复训练、针灸治疗、神经保护剂、推拿治疗。临床评定方面的各项评价指标执行均较好,得分率均超过80%,其中NIHSS评定和康复评定两项指标执行得分率均超过95%;在治疗方面,抗血小板药、三七总皂苷注射液、辨证选择中药配方颗粒三项执行情况较好,康复训练、神经保护剂、针灸治疗和推拿治疗三项治疗内容的执行较差。3.采用了3种综合评价方法对5个临床研究中心的方案执行情况进行比较。综合指数法,A~E5个中心的综合指数Ⅰ依次为2.403、2.720、3.001、1.580、0.959,根据综合指数I对各临床研究中心进行评价排序,从高到低依次为中心C、中心B、中心A、中心D和中心E。TOPSIS法,A~E5个中心的Ci值依次为0.7310、0.5705、0.9158、0.5289、0.3410,根据Ci值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中心C、中心A、中心B、中心D和中心E。秩和比法,A~E5个中心的RSR值依次为0.6455、0.7545、0.7818、0.4727、0.3455,根据RSR值对评价对象的优劣进行排序,从高到低依次为中心C、中心B、中心A、中心D和中心E,对各中心进行分档排序,中心C为第1档,中心A、B为第2档,中心D、E为第3档。以上评价结果基本一致,可将上述3种方法联用,评价不同研究中心方案实施过程,特别是TOPSIS法与秩和比法结合应用,其结果既能排序又能合理分级,可更加全面的反应干预对象的实施过程。结论:通过文献研究、理论研究和临床研究建立的“脑梗死中医全程适时干预方案”的实施过程评价指标体系能够评价出研究方案执行情况及其变化,并分析方案实施中存在的障碍和影响方案依从性的因素。在复杂干预的多中心临床研究中,通过对各中心的方案实施过程进行评价,监测其各项诊治措施的执行程度,有助于及时、动态掌握项目执行情况,对项目进行反馈以便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
马原[10](2013)在《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互结兼气虚证综合治疗方案评价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互结兼气虚证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的疗效以及安全性。研究内容:(1)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案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互结兼气虚证)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观察;(2)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案改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互结兼气虚证)生存质量的疗效观察;(3)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案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互结兼气虚证的疗效评价;(4)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案干预缺血性中风安全性考察。方法:采用多中心、区组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试验。研究者为各分中心从事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临床医生,采用的随机分组软件DAS forIWRS系统将合格的受试者按1:1比例按入组顺序随机分配。试验组治疗包括口服中成药治疗、中药注射液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治疗、西医内科基础治疗、现代康复治疗及常规护理;对照组治疗包括西医内科基础治疗、现代康复治疗、常规护理,疗程4周。选取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互结兼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员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Barthel指数、改良Rankin量表(MRS)作为疗效评价指标,观察记录入选期、第2周、第4周、随访期(随访90天、180天)不同时间点上各量表分值变化,进行试验组、对照组干预措施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评价。采用SAS统计软件,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卡方检验、独立样本配对t检验统计方法,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评价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总分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在入组,2周,4周,90天180天后P值分别为0.360,0.372,0.239,0.092,0.432,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DL总分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在入组,2周,4周,90天180天后P值分别为0.549,0.856,0.887,0.394,0.398,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90天-180天试验组和对照组变化值P=0.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RS总分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在入组,2周,4周,90天180天后P值分别为0.448,0.379,0.084,0.158,0.066,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ATHEL指数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在入组,2周,4周,90天180天后P值分别为0.727,0.888,0.434,0.432,0.199,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缺血性中风病恢复期痰瘀互结兼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总分0周试验组Mean±SD为42.53±6.12,对照组Mean±SD为43.21±6.69,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424)>0.05。治疗第2周疗效评价量表总分Mean±SD为39.30±5.88,对照组Mean±SD为40.48±6.46,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151)>0.05。第4周疗效评价量表总分试验组Mean±SD为35.40±6.00,对照组Mean±SD为37.56±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0.05,随访90天疗效评价量表总分试验组Mean±SD为34.57±6.99,对照组Mean±SD为37.78±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0.05,180天疗效评价量表总分试验组Mean±SD为33.60±7.08,对照组Mean±SD为35.83±8.17,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0.05。恢复期痰瘀互结兼气虚证总积分变化值的历时性变化试验组与对照组P值在0-2w时为0.316,2-4w为0.047,4w-90天为0.016,90天-180天为0.097,在2-4w为4w-90天试验组与对照组P<0.05,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缺血性中风病恢复期痰瘀互结兼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主证积分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入组,2周,4周,90天,180天的P分别为0.795,0.919,0.347,0.251,0.173,>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主证积分变化值的历时性变化试验组与对照组P在0-2w时为0.455,2-4w为0.134,4w-90天为0.077,90天-180天为0.088,试验组与对照组P<0.05,结果无统计学意义。痰积分在入组,2周,4周,90天,180天的P分别为0.201,0.055,0.003,0.031,0.020,其中入组P>0.05无统计学差异,在第2周,4周,90天,180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痰积分变化值的历时性变化试验组与对照组P值在0-2w时为0.483,2-4w为0.071,4w-90天为0.073,90天-180天为0.194,试验组与对照组P>0.05,结果无统计学意义。瘀积分在入组,2周,4周,90天,180天的P分别为0.478,0.760,0.212,0.152,0.261,>0.05,显示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瘀维度积分变化值的历时性变化试验组与对照组P值在0-2w时为0.52,2-4w为0.449,4w-90天为0.225,90天-180天为0.433,试验组与对照组P值>0.05,结果无统计学意义。气虚积分在入组,2周,4周,90天,180天P值分别为0.497,0.069,0.013,0.002,0.019,显示第2周,4周,90天,180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维度积分变化值的历时性变化试验组与对照组P值在0-2w时为0.1,2-4w为0.048,4w-90天为0.004,90天-180天为0.143,试验组与对照组P<0.05,结果有统计学意义。4.安全性试验组无不良事件发生;对照组有2例不良事件,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7%,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1.课题组构建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能有效地改善缺血性中风病恢复期痰瘀互结兼气虚证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2.课题组构建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比较西医基础治疗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方面无明显优势。3.课题组构建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比较西医基础治疗更具有安全性。
二、中风病综合治疗研究述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风病综合治疗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中风病不同阶段热毒与炎症反应相关性探讨中医药防治中风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中风热毒论”是中风病的重要病机 |
1.1“中风热毒论”的提出 |
1.2中风病热毒的产生和演变过程 |
2 热毒在中风病不同阶段与炎症反应的关系分析 |
2.1 中风先兆期与炎症反应 |
2.2 中风急性期与炎症反应 |
2.3 中风恢复期和后遗症期与炎症反应 |
3 中风病不同阶段调控“热毒”对中风病治疗的意义 |
(2)基于AGREE系列评价工具的中医诊疗指南适用性研究 ——以中风病相关指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AGREE系列评价工具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 |
1.1 AGREE评价工具的发展概况 |
1.2 AGREE系列评价工具应用现状 |
2 中医诊疗指南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二部分 基于AGREE系列评价工具的中风病相关诊疗指南示范评价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示范评价指南筛选 |
2.2 专家遴选 |
2.3 评价方法 |
2.4 统计分析方法 |
3 结果 |
3.1 AGREE系列工具整体评分情况 |
3.2 同一工具评价不同指南 |
3.3 不同工具评价同一指南 |
3.4 AGREE评价结果与中医诊疗指南适用性综合评价结果比较 |
4 讨论 |
4.1 AGREE系列工具评价中风相关指南的总体结果分析 |
4.2 同一工具对不同指南质量评价影响分析 |
4.3 不同工具对同一指南质量评价影响分析 |
4.4 AGREE评价结果与中医诊疗指南适用性评价结果比较分析 |
4.5 AGREE系列评价工具对中医指南评价的启示 |
结论 |
创新点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 |
附件1: 指南评价专家信息表 |
附件2: AGREEII条目清单 |
附件3: AGREE GRS条目清单 |
附件4: AGREE-REX条目清单 |
(3)芪龙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的分子网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一、芪龙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综述 |
1 中医理论基础 |
2 有效性综述 |
2.1 与单纯常规西药的疗效比较 |
2.2 与康复训练的疗效比较 |
2.3 与传统医药的疗效比较 |
3 安全性综述 |
4 作用机制综述 |
4.1 抗脑水肿 |
4.2 溶栓与抗栓 |
4.3 抑制血小板活化 |
4.4 改善血液流变学 |
二、网络药理学在益气活血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病中的应用综述 |
1 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综述 |
1.1 筛选中药活性成分 |
1.2 构建生物分子网络 |
1.3 识别功能模块 |
1.3.1 模块识别算法 |
1.3.1.1 MCODE算法 |
1.3.1.2 MCL算法 |
1.3.1.3 G-N算法 |
1.3.1.4 DCU算法 |
1.3.2 模块划分的质量评价 |
1.4 分子网络的生物功能分析 |
1.4.1 GO数据库 |
1.4.2 KEGG数据库 |
1.4.3 David分析工具 |
1.4.4 g: Profiler分析工具 |
2 益气活血药与缺血性中风病分子网络关联的研究综述 |
2.1 缺血性中风病的基因预测及分子网络分析 |
2.2 益气活血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分子网络机制综述 |
2.2.1 单用益气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分子网络机制预测 |
2.2.2 单用活血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分子网络机制预测 |
2.2.3 益气活血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分子网络机制预测 |
三、小结 |
第二部分 芪龙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
一、研究目的 |
二、资料与方法 |
1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结局指标 |
2 方案注册 |
3 文献检索 |
4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
5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
6 统计学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1 文献筛选结果 |
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3 纳入研究的风险偏倚评估 |
4 分析结果 |
4.1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
4.2 IS复发率 |
4.3 临床总有效率 |
4.4 Barthel指数评分 |
4.5 血液流变学 |
4.6 不良反应/不良事件发生率 |
4.7 发表偏倚 |
四、讨论与小结 |
1 芪龙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有效性 |
2 芪龙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安全性 |
3 研究的意义及不足 |
4 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
第三部分 芪龙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的分子网络机制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1 数据获取 |
1.1 获取疾病基因 |
1.2 获取证候基因 |
1.2.1 获取证候英文主题词 |
1.2.2 收集证候基因 |
1.3 获取药物靶标 |
1.3.1 获取药物有效成分 |
1.3.2 收集药物靶标 |
1.4 基因名称标准化 |
2 网络构建 |
3 网络分析 |
3.1 网络拓扑属性分析 |
3.2 网络模块划分 |
4 识别病证结合模块 |
5 药物与病证关联模块 |
6 构建多层网络 |
7 核心靶标筛选 |
8 生物功能注释 |
9 技术路线图 |
三、研究结果 |
1 数据获取 |
1.1 获取缺血性中风病基因 |
1.2 获取气虚血瘀证基因 |
1.2.1 获取气虚血瘀证证候英文主题词 |
1.2.2 收集气虚血瘀证基因 |
1.3 获取芪龙胶囊药物靶标 |
1.3.1 获取芪龙胶囊有效成分 |
1.3.2 收集有效成分靶标 |
2 网络构建 |
3 网络分析 |
3.1 网络拓扑属性分析 |
3.2 模块划分及核心模块识别 |
3.2.1 划分三个分子网络模块 |
3.2.2 识别分子网络核心模块 |
3.3 核心模块的生物功能注释 |
4 识别与分析病证结合模块 |
4.1 识别病证结合模块 |
4.2 筛选病证结合模块的核心靶基因 |
4.3 病证结合模块的GO富集分析 |
5 识别与分析药物与病证关联模块 |
5.1 识别药物与病证关联模块 |
5.2 构建“药物-成分-靶标-药理作用”多层网络 |
5.3 筛选药物与病证关联模块的核心靶标 |
5.4 药物与病证关联模块的生物功能注释 |
5.4.1 GO生物过程富集分析 |
5.4.2 Reactom信号通路富集分析 |
四、讨论 |
1 缺血性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的核心靶基因 |
1.1 已验证的核心靶基因 |
1.1.1 MMP9 |
1.1.2 MAPK1 |
1.2 待验证的核心靶基因 |
2 芪龙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的分子网络机制 |
2.1 抗炎作用 |
2.1.1 TNF与抗炎作用 |
2.1.2 IL6与抗炎作用 |
2.1.3 VCAM1与抗炎作用 |
2.1.4 雌激素受体信号通路与抗炎作用 |
2.2 抑制血小板活化、抗血栓形成与抗炎作用 |
2.3 血管生成作用 |
2.3.1 AKT1、FGF2与PI3K/AKT信号通路 |
2.3.2 MMP2、PLG、NOS3与血管生成作用 |
2.4 抗细胞凋亡作用 |
2.5 抗细胞铁死亡与抗氧化作用 |
五、小结 |
研究结论 |
创新点 |
局限性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 计算网络结构熵的python代码 |
(4)芪龙胶囊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病的临床评价与疗效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芪龙胶囊的研究进展 |
1.1 芪龙胶囊组成与功效 |
1.2 芪龙胶囊药理与毒理 |
1.3 芪龙胶囊的临床研究 |
2 缺血性中风病的研究进展 |
2.1 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 |
2.2 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相关信号通路与生物过程 |
2.3 西医对缺血性中风的治疗现状 |
2.4 中医对缺血性中风的认识与治疗 |
3 队列研究与混杂因素的处理方法 |
3.1 前瞻性队列研究与混杂控制 |
3.2 差值检验法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 |
4 重复测量数据的分析方法 |
4.1 重复测量数据定义与常见分析模型 |
4.2 对齐秩转换方差分析与广义线性混合模型 |
5 转录组测序与RT-qPCR技术 |
5.1 转录组学与常见研究方法 |
5.2 RNA-Seq与RT-qPCR技术 |
5.3 基于RNA-Seq与RT-qPCR技术的中药复方疗效机制研究探索 |
参考文献 |
前言 |
技术路线 |
第二部分 芪龙胶囊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病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2 研究人群 |
2.3 受试者来源 |
2.4 暴露因素 |
2.5 随访内容与随访时点 |
2.6 结局指标 |
2.7 样本量计算 |
2.8 生物样本采集 |
2.9 知情同意、伦理与国际注册 |
2.10 质量控制与数据管理 |
2.11 数据预处理与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队列建立流程图 |
3.2 招募与纳入分析情况 |
3.3 全数据集基线特征 |
3.4 基础治疗情况 |
3.5 全数据集差值检验分析结果 |
3.6 PSM子数据集基线特征 |
3.7 子数据集差值检验分析结果 |
3.8 子数据集对齐秩转换方差分析结果 |
3.9 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结果 |
3.10 安全性分析 |
4 讨论 |
4.1 研究的主要发现 |
4.2 研究的优势与不足 |
4.3 临床应用与未来研究的指导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基于RNA-Seq高通量测序的芪龙胶囊干预后差异表达mRNA研究 |
1 实验目的 |
2 实验材料 |
2.1 实验血样 |
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仪器 |
3 实验方法 |
3.1 实验分组 |
3.2 总RNA提取 |
3.3 总RNA质控 |
3.4 文库构建与测序 |
3.5 测序数据的过滤和质控 |
3.6 数据分析与统计 |
4 结果 |
4.1 总RNA纯度和完整性测定结果 |
4.2 测序数据结果 |
4.3 基因表达量分析结果 |
4.4 差异基因分析结果 |
4.5 差异基因功能富集结果 |
5 讨论 |
5.1 转录组测序技术在中药复方作用机制研究中的适用性 |
5.2 实验血样总RNA质量与测序数据质量 |
5.3 实验各组显着差异基因与功能富集 |
5.4 芪龙胶囊调控的主要差异基因及信号通路与生物过程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基于RT-qPCR的芪龙胶囊干预后关键基因与调控机制研究 |
1 实验目的 |
2 实验分组 |
3 实验材料 |
3.1 实验试剂 |
3.2 实验仪器 |
4 实验方法 |
4.1 样本总RNA提取 |
4.2 样本总RNA质检 |
4.3 mRNA逆转录 |
4.4 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 |
4.5 统计分析 |
5 实验结果 |
5.1 总RNA质量检测结果 |
5.2 扩增曲线及溶解曲线 |
5.3 两组间目标基因相对表达量比较 |
6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查新报告 |
附件 |
(5)新型预测因子、幽门螺杆菌感染及中医证候要素与广东地区sICAS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中医学对中风病的认识 |
1.1.1 中医学对中风病的病名认识 |
1.1.2 中医学对中风病的病位认识 |
1.1.3 中医学对中风病的病因病机认识 |
1.1.4 中医学对中风病的辨证论治认识 |
1.2 中医学对血脉病的认识 |
1.3 中医学对sICAS的认识 |
1.3.1 中医学对sICAS的病因认识 |
1.3.2 中医学对sICAS的病机认识 |
1.4 现代医学对sICAS的认识 |
1.4.1 sICAS的流行病学特征 |
1.4.2 sICAS的病因及危险因素研究 |
1.4.3 sICAS的病理生理学研究 |
1.4.4 炎症反应与sICAS |
1.4.5 菌群感染与sICAS |
1.4.6 临床分型标准 |
1.4.7 sICAS的现代医学诊疗进展 |
第二章 新型炎症、脂质标记物与sICAS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及其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的回顾性分析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方案 |
2.2.1 研究目的 |
2.2.2 研究设计 |
2.2.3 研究对象 |
2.2.4 诊断标准 |
2.2.5 纳入标准 |
2.2.6 排除标准 |
2.2.7 数据采集标准 |
2.2.8 数据录入标准 |
2.2.9 质量控制标准 |
2.2.10 伦理考虑 |
2.2.11 统计学方法 |
2.3 研究结果 |
2.3.1 数据筛选流程图 |
2.3.2 人口统计学信息分布情况 |
2.3.3 中医四诊信息、辨证分型及证候要素分布情况 |
2.3.4 发病节气分布规律 |
2.3.5 不同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sICAS患者临床资料对比结果 |
2.3.6 sICAS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2.3.7 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sICAS患者临床资料对比结果 |
2.3.8 sICA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2.3.9 NLR、LMR比值对sICA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预测价值 |
2.4 讨论 |
2.4.1 研究背景及主要研究结果 |
2.4.2 新型炎症标记物与sICAS患者发病特点的相关性 |
2.4.3 新型脂质标记物与sICAS患者发病特点的相关性 |
2.4.4 sICAS患者24节气发病规律探讨 |
2.4.5 sICAS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探讨 |
2.4.6 研究优势及局限性 |
2.5 结论 |
第三章 Hp感染与缺血性脑卒中及其亚型发病风险相关性的Meta分析 |
3.1 研究背景 |
3.2 研究目的 |
3.3 资料与方法 |
3.3.1 文献检索策略 |
3.3.2 文献纳入标准 |
3.3.3 文献排除标准 |
3.3.4 文献资料提取及评价标准 |
3.3.5 统计学方法 |
3.4 结果 |
3.4.1 文献检索及筛选结果 |
3.4.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3.4.3 Hp感染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
3.4.4 亚组分析结果 |
3.4.5 敏感性分析及发表偏倚分析结果 |
3.5 讨论 |
3.5.1研究背景及主要研究结果 |
3.5.2 研究优势及局限性 |
3.6 结论 |
第四章 Hp感染与sICAS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及其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的相关性研究 |
4.1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 |
4.2 研究设计 |
4.3 材料与方法 |
4.3.1 研究对象 |
4.3.2 诊断标准 |
4.3.3 纳入标准 |
4.3.4 排除标准 |
4.3.5 数据采集项目 |
4.3.6 样本含量估计 |
4.3.7 数据录入标准 |
4.3.8 质量控制标准 |
4.3.9 伦理考虑 |
4.3.10 统计学方法 |
4.4 研究结果 |
4.4.1 不同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sICAS患者临床资料对比结果 |
4.4.2 Hp感染与sICAS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
4.4.3 Hp感染与sICAS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相关性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
4.5 讨论 |
4.5.1 研究背景及主要研究结果 |
4.5.2 Hp感染与sICAS患者发病特点的相关性 |
4.5.3 Hp感染与sICAS患者凝血功能的相关性 |
4.5.4 合并Hp感染的sICAS患者中风病阴阳类证分布规律 |
4.5.5 合并Hp感染的sICAS患者中风病证候要素分布规律 |
4.5.6 研究优势及局限性 |
4.6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6)针刺对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及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中风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
1.1.1 中医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 |
1.1.2 中医药对中风的治疗概况 |
1.1.3 小结 |
1.2 中风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2.1 中风的流行病学研究 |
1.2.2 中风发病的危险因素 |
1.2.3 缺血性中风的治疗与康复 |
1.2.4 小结 |
1.3 肠道菌群与缺血性中风危险因素的联系 |
1.3.1 肠道菌群与高血压 |
1.3.2 肠道菌群与2型糖尿病 |
1.3.3 肠道菌群与高脂血症 |
1.3.4 肠道菌群与吸烟 |
1.3.5 肠道菌群与酒精摄入 |
1.3.6 肠道菌群与不合理膳食 |
1.3.7 小结 |
1.4 针灸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
1.4.1 针灸调控肠道菌群的中医基础理论 |
1.4.2 针灸调控肠道菌群治疗神经系统疾病 |
1.4.3 针灸调控肠道菌群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
1.4.4 针灸调控肠道菌群治疗内分泌系统疾病 |
1.4.5 小结 |
第二章 “调任通督”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方案 |
2.2.1 研究设计 |
2.2.2 受试者选择及分组 |
2.2.3 样本量计算 |
2.2.4 偏倚控制 |
2.2.5 病例选择 |
2.2.6 干预措施 |
2.2.7 观察指标 |
2.3 统计分析 |
2.4 伦理学要求 |
2.5 结果 |
2.5.1 研究入组、脱落及研究完成情况 |
2.5.2 基线情况 |
2.5.3 疗效评价 |
2.5.4 安全性指标及基础治疗情况 |
2.6 讨论 |
2.6.1 队列研究在中风临床疗效评价中的意义 |
2.6.2 中风中医病因病机 |
2.6.3 “调任通督”针刺法在中风的运用 |
2.6.4 “调任通督”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分析 |
第三章 缺血性中风患者肠道菌群特点及针刺对肠道菌群影响 |
3.1 病例选择 |
3.1.1 研究对象 |
3.1.2 纳入标准 |
3.1.3 排除标准 |
3.1.4 样本要求及采集 |
3.1.5 技术路线图 |
3.1.6 实验步骤 |
3.1.7 生物信息学分析 |
3.1.8 统计学处理 |
3.2 结果 |
3.2.1 一般信息 |
3.2.2 菌群物种注释、菌群分类学分析及组别注释 |
3.2.3 缺血性中风组与非中风组肠道菌群差异 |
3.2.4 不同中医证型缺血性中风肠道菌群差异 |
3.2.5 治疗前针刺组与对照组肠道菌群差异 |
3.2.6 治疗前后针刺组肠道菌群差异 |
3.2.7 治疗前后对照组肠道菌群差异 |
3.2.8 针刺组、对照组肠道菌群DESeq2差异表达分析 |
3.3 讨论 |
3.3.1 缺血性中风患者的肠道菌群特点 |
3.3.2 不同中医证型缺血性中风患者肠道菌群特点 |
3.3.3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调任通督”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作用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附件 |
(7)中风病气虚血瘀证中医复杂干预研究与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中、西医复杂干预研究进展 |
1 医学复杂干预的内涵 |
1.1 复杂干预的语义溯源 |
1.2 关于复杂干预的概念与探讨 |
1.3 复杂干预与复杂性科学 |
1.4 复杂干预与整体医学 |
2 复杂干预的试验设计 |
2.1 随机对照试验 |
2.2 非随机试验的设计与应用 |
3 复杂干预研究与实施的方法学应用 |
4 对复杂干预的分析与评价 |
5 中医复杂干预的研究进展 |
5.1 中医复杂干预的范畴 |
5.2 中医复杂干预研究的现况 |
6 中西医复杂干预研究的异同 |
6.1 中、西医医学干预模式与思维的不同 |
6.2 中、西医复杂干预研究重点的不同 |
6.3 中、西医复杂干预的表现形式不同 |
第二节 中风病中医干预与评价研究概述 |
1 古代文献中关于中风病的理论沿革与治疗 |
1.1 中医认识中风病的发展与演变 |
1.2 中风病的中医治疗 |
2 中风病的现代中医研究概况 |
2.1 中风病的中医证分布 |
2.2 中风病(缺血性)治疗的现代研究 |
3 中风病综合干预治疗概况 |
4 中风病的常用疗效评价指标 |
4.1 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价指标 |
4.2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的评价指标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中风病气虚血瘀证中医复杂干预临床研究 |
1 病例选择 |
1.1 诊断标准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2 病例来源与随机化 |
2.1 病例来源 |
2.2 随机化方法 |
3 试验设计 |
3.1 试验分组 |
3.2 干预方案 |
3.3 评价指标与方法 |
4 临床试验的质量控制 |
4.1 研究者培训 |
4.2 实验室检查的质控 |
4.3 实施二级监查制度 |
5 数据管理与数据库建立 |
6 统计方法 |
7 结果 |
7.1 病例入组情况与数据说明 |
7.2 基本信息情况 |
7.3 基线资料情况 |
7.4 疗效评价指标的分布与比较 |
7.5 中西医复杂干预与西医标准治疗的比较 |
7.6 合并使用针灸与康复治疗的情况 |
8 结局的影响因素分析 |
8.1 初、复发患者的比较 |
8.2 合并疾病与未合并疾病患者的比较 |
8.3 混合效应模型分析 |
9 结论 |
第二节 综合评价方法学应用与研究 |
1 运用联合模型研究中风病的评价 |
1.1 研究目的 |
1.2 模型 |
1.3 指标的选择与处理 |
1.4 运用联合模型的分析结果 |
1.5 联合模型的方法学 |
1.6 结论 |
2 运用二阶因子模型的综合评价 |
2.1 模型 |
2.2 数据的选择与处理 |
2.3 结果 |
2.4 二阶因子模型的方法学特点 |
2.5 结论 |
讨论 |
结论 |
创新点 |
问题与展望 |
1 研究存在的不足 |
2 未来的研究方向与展望 |
附表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参考文献 |
中医药科研项目查新报告书 |
(8)中风预后与中医综合康复方案依从性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对中风预后相关因素研究 |
1 中医对中风病因病机认识 |
2 中医对中风证候认识及研究现状 |
3 中风病中医治疗相关研究现状 |
4 总结与展望 |
综述二 西医对脑卒中预后相关因素研究 |
1 脑卒中预后相关因素的研究现状 |
2 脑卒中结局评价量表简述 |
3 总结与展望 |
综述三 中风病中医综合康复方案研究 |
1 中风康复的现代医学理论 |
2 中风中医综合康复理论与研究现状 |
3 中风康复治疗依从性的研究现状 |
4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资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小结 |
5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中风病中医综合康复方案 |
附录2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
附录3 Barthel指数(BI) |
附录4 改良Rankin量表(MRS) |
附录5 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简式FMA) |
附录6 Brunnstrom评定法 |
附录7 修订的Ashworth量表(MAS) |
附录8 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 |
附录9 ROC曲线坐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基于脑梗死中医全程适时干预方案的实施过程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上篇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风病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的研究现状 |
1 中风病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形成基础 |
2 中风病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的研究 |
3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风病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实施过程评价研究概况 |
1 过程评价的概念及意义 |
2 过程评价方法研究 |
3 中风病治疗实施过程评价研究 |
4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依从性概况及其评价研究进展 |
1 研究者依从性 |
2 受试者依从性 |
3 依从性评价 |
4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下篇临床研究 |
前言 |
第一章 脑梗死中医全程适时干预方案优化与SOP建立过程简述 |
1 脑梗死中医全程适时干预方案优化 |
2 标准操作流程的建立 |
第二章 脑梗死中医全程适时干预方案实施过程评价指标的建立 |
1 治疗方案执行指标 |
2 临床评价执行指标 |
小结 |
第三章 脑梗死中医全程适时干预方案的实施过程评价研究临床材料与研究方法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研究设计方案 |
6 统计学方法 |
7 质量控制 |
结果 |
1 一般资料统计 |
2 “脑梗死中医全程适时干预方案”的实施过程评价及实施障碍分析 |
3 各临床研究中心“脑梗死中医全程适时干预方案”执行情况比较 |
4 方案执行情况-疗效分析 |
讨论 |
1 一般资料分析 |
2 “脑梗死中医全程适时干预方案”的实施过程评价 |
3 各临床研究中心“脑梗死中医全程适时干预方案”执行情况综合评价 |
4 方案执行情况-疗效分析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一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
附件二 Brunnstrom评定法 |
附件三 改良的Ashworth量表(MAS) |
附件四 简式Fugl-Meyer评定法(简式FMA) |
附件五 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 |
附件六 主要诊疗措施执行情况单 |
附件七 诊治记录 |
附件八 牛津郡社区卒中研究分型(OCSP分型)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互结兼气虚证综合治疗方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引言 |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
2. 研究设计 |
3.结果 |
分析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中风病综合治疗研究述评(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中风病不同阶段热毒与炎症反应相关性探讨中医药防治中风思路[J]. 胡梦玲,任小巧,范佳佳,约日古丽·艾买提,刘媛媛,陈蔚. 环球中医药, 2021(10)
- [2]基于AGREE系列评价工具的中医诊疗指南适用性研究 ——以中风病相关指南为例[D]. 郑丹平.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3]芪龙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的分子网络机制研究[D]. 张成.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4]芪龙胶囊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中风病的临床评价与疗效机制研究[D]. 吕健.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5]新型预测因子、幽门螺杆菌感染及中医证候要素与广东地区sICAS的相关性研究[D]. 胡明哲.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6]针刺对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及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D]. 袁伟渠.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7]中风病气虚血瘀证中医复杂干预研究与综合评价[D]. 吴朦.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7(12)
- [8]中风预后与中医综合康复方案依从性的相关研究[D]. 于从从.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4)
- [9]基于脑梗死中医全程适时干预方案的实施过程评价研究[D]. 阚保红.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08)
- [10]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互结兼气虚证综合治疗方案评价研究[D]. 马原.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