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堆积形态分析

泥石流堆积形态分析

一、泥石流堆积形态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于泽清[1](2021)在《基于点云数据处理的黏性泥石流堆积特征试验研究》文中提出泥石流作为山区频发的地质灾害,对其活动区域内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建构筑物及交通设施的安全运营造成极大威胁。冲击与淤埋是泥石流灾害最为显着的方式,目前对于泥石流冲击的研究已取得长足进展,而对于淤埋破坏仅见零星研究。两相物质组成直接影响泥石流沉积物流变特征、停积过程及堆积体的形态特征,本文即基于两相流理论分析两相物质组成对泥石流堆积特征的影响。论文遴选黏滞系数、体积浓度、颗粒粒径三个因素作为泥石流两相物质指标,遴选冲出距离、堆积面积、堆积厚度、堆积宽度为泥石流堆积特征参数,通过泥石流堆积特征室内模型试验进行4种黏滞系数、4种体积浓度、4种颗粒粒径组合下64组试验。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消费级无人机航拍获取堆积区点云数据及拍影像数据。针对点云数据通过Cyclone软件及基于Visual Studio 2017集成开发环境采用C++语言编程提取冲出距离、堆积面积、堆积厚度、堆积宽度等特征参数,据此分析两相物质指标对泥石流堆积地貌特征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两相物质组成影响泥石流堆积体形态特征。泥石流堆积区平面形态呈棒状、舌状、椭圆状、不规则形状等几何形态,当黏滞系数、体积浓度增大时,堆积体几何形态具有从“细长”特征转为“短宽”的变化趋势;堆积体随浆体的黏滞系数增加而呈现固液混合趋势,随颗粒粒径增大呈现固液分离趋势。(2)泥石流冲出距离(0~6.45m)受黏滞系数及体积浓度影响,随黏滞系数与体积浓度增加迅速减小。当黏滞系数η=0.3Pa·s、体积浓度Cv=0.3、粒径d=20mm组合条件时(T114工况)呈最大冲出距离6.45 m;泥石流堆积面积(0~11.529 m2)随黏滞系数增加、体积浓度增大、颗粒粒径减小而逐渐减小。当黏滞系数η=0.3Pa·s、体积浓度Cv=0.3、粒径d=20mm组合条件时(T114工况)呈最大堆积面积11.529 m2;泥石流堆积厚度(0~0.159 m)受体积浓度影响,随体积浓度增加而迅速增大,当黏滞系数η=0.7Pa·s、体积浓度Cv=0.6、粒径d=10mm组合条件(T343工况)达到最大值0.159m。颗粒粒径对堆积厚度影响较为复杂,与体积浓度交互作用于泥石流堆积体进而控制堆积厚度变化。泥石流平均堆积宽度(0~2.9m)随体积浓度增加而降低,随颗粒粒径增加而增大;泥石流最大堆积宽度(0~3.382m)随黏滞系数降低、颗粒粒径增大而逐渐增大。当黏滞系数η=0.3Pa·s、体积浓度Cv=0.6、粒径d=20mm组合条件时(T144工况)最大堆积宽度达到极值3.382m。(3)建立考虑交互作用的三因素固定效应线性模型,通过方差分析可得,泥石流体积浓度对堆积特征参数影响最强,而黏滞系数与颗粒粒径对于不同堆积特征参数显着程度不同。(4)通过绘制各堆积特征因子效应图并依据田口因子分类标准对各地貌特征参数的不同影响因子进行了重要、稳健、调节、次要因子类别划分。(5)通过非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考虑黏滞系数、体积浓度、颗粒粒径的泥石流冲出距离、最大堆积宽度、泥石流堆积面积预测公式,各拟合公式R2依次为0.95272、0.73024、0.92379。泥石流堆积物的冲出距离、堆积面积、堆积厚度、堆积宽度等特征参数直接影响泥石流致灾范围,对于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灾害预测预报、防治工程设计施工、土地规划及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可为泥石流堆积地貌研究、泥石流致灾范围预测等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杨腾飞[2](2021)在《高山峡谷水库区区域泥石流危险度评价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泥石流灾害以西部地区活动最为频繁,多发生在山区坡地和山区沟谷中,论文所研究区域为金沙江某水电站库区,该库区自库首至库尾长约180km。该地域地形复杂,泥石流爆发频繁,对财产、生命安全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对该区域的泥石流进行研究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而泥石流危险度评价是对泥石流定性定量分析的一种惯用方式。它可有效反应区域内泥石流目前状态以及流域内泥石流未来的发展趋势。论文以该库区流域内所发生的泥石流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对研究区域内的地貌地形,构造、气象水文、植被等条件进行分析,建立库区三维可视化模型,解译库区泥石流的发生情况,并通过现场勘探调查,确定解译成果的准确度。其次,基于解译成果及现场调查报告,大致明确影响库区泥石流发育的影响因素,同时建立合适的室内试验探究影响库区泥石流堆积的参数。最后通过以上方法综合确定库区泥石流危险度评价指标,计算各指标权重。引入可拓学理论,建立库区泥石流危险度评价模型,并分析库区内泥石流的危险度,同时对库区其他还未进行现场调查的河沟进行危险度评价。文章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前期整理归纳的资料,利用软件建立研究区域三维可视化模型对库区泥石流进行遥感影像解译,分析库区的泥石流发生情况。通过现场调查,对解译成果及准确度分析评价,进一步分析出研究区域内泥石流的特点及发育状况,大致确定影响库区泥石流发生的各个主要因素。(2)建立试验模型,通过设计室内试验进一步确认不同的泥石流变量对泥石流堆积的影响,以此为依据,对泥石流评价因子的选取进行佐证与优化。(3)分别运用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计算各评价因子的主客观权重值,并引用基于方差最大化的组合赋权法,对泥石流影响因子进行综合权重计算,其次,引入可拓学理论对研究区域内泥石流危险性进行评价分级。(4)结合现场调查成果,与论文所选方法的评价成果进行对比,判断其准确度,同时采用改进泥石流单沟评价方法对库区泥石流进行评价,判断文章所选评价模型对其的优化程度。

杨愧[3](2021)在《怒江东月各非冰川型高山泥石流的成浆与远程维持机理》文中指出

唐永俊[4](2020)在《怒江东月各非冰川型高山远程泥石流的扩散机理》文中研究表明怒江流域是云南省乃至我国泥石流灾害比较集中的地区,频发的泥石流已经成为了制约当地经济发展以及“脱贫攻坚战役”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怒江泥石流多启动于高海拔非冰川区,扩散距离远、搬运能力大、隐蔽性强、爆发突然、危害巨大。但是,到目前为止,既有相关研究还主要集中在冰川泥石流方面,泥石流远程扩散机理研究都是以典型黏土矿物浆体为基础进行的,其研究成果还无法解释包括怒江泥石流在内的非冰川型高山远程泥石流的远程扩散机理和奇异的流动行为,因此对此类灾害开展相关研究也更具有针对性和迫切性。本文以2010/08/18发生于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怒江左岸东月各河的灾难性泥石流(东月各泥石流)事件为依托,综合采用了现场调查、遥感影像和航片分析、室内观察与试验相结合等方法,对东月各非冰川型高山泥石流的远程扩散机理展开了研究,以深化人们对此类型泥石流灾害的理解,为其防灾减灾及风险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概括如下:1.东月各泥石流的启动主要与其主路径支流末端雪线前缘的冲沟壁斜坡失稳有关,为非冰川型高山泥石流。泥石流冲出方量大、密度高,属特大型粘性泥石流,但不含典型黏土矿物且砂质-粉砂质基质特征明显。总的运行距离为11.3 km,其中堆积扇上游低梯度(<5°)沟段连续扩散距离长达3.3 km,低梯度沟床远程扩散现象突出。2.孔隙水逃逸试验和超孔隙水压力监测试验共同表明,小木屑(small woody debris,SWD)有助于不含典型黏土矿物浆体孔隙水的保持和超孔隙水压力的维持(也即泥石流维持),促进了东月各泥石流在低梯度沟床上的远程扩散。3.由于SWD具有表面粗糙、比表面积大和密度低等特点,因此它能将吸附在其表面的细碎屑快速悬浮并在浆体中维持较长时间,有利于碎屑的维持。在植被发育山区泥石流的灾害评价中应将SWD考虑在内。4.一系列小尺度模型水槽对比试验表明,生物膜能显着降低床面阻力并促进试验泥石流的扩散。具有润滑作用的生物膜主要由硅藻及其胞外粘液组成。通过对水槽表面浅坑的填充和覆盖,生物膜显着降低了水槽表面摩擦,促进了水槽上覆流体的扩散。5.河床表面发育完好的生物膜就像润滑层一样,对东月各泥石流的扩散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现场调查结果表明,虽然大部分的碎屑都淤积在河漫滩,但部分泥石流还是通过覆盖有生物膜的河床才得以扩散至人口稠密的扇区并导致灾难的发生。通过对临时坝溃口宽度的控制,覆盖有生物膜的溪流河床成为了促进泥石流灾害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泥石流沟中发育的常年性溪流可以被视为威胁堆积扇灾难性泥石流易发性的一项重要指标。沟道横断面的水下区域应被视为滑移或低摩擦边界,而水位以上部分则应被看作无滑移边界。6.小体积流变仪和自制大体积流变仪的流变测试共同表明,东月各泥石流浆体具有剪切变稀的特性,且在低剪切速率区,剪切变稀性能更为明显。通过单筒搅拌装置对浆体的搅拌发现,对颗粒的剧烈扰动有助于超孔隙水压力的发育,颗粒间的相互作用有利于颗粒的脉动并漂浮在孔隙流体上,从而导致超孔隙水压力的上升。随着流速的增加,漂浮的颗粒更多、粒径也更大,超孔隙水压力进一步增加。7.提升后的超孔隙水压力作为一种正反馈机制降低了浆体粘度,使浆体变稀和流动性增加。而流动性的增加又反过来进一步促进超孔隙水压力的上升和浆体的持续变稀,该过程形成(流动性-流变特性)正反馈回路,回路上限是碎屑全部被液化。该正反馈回路有利于(临时坝窄溃口)溃坝泥石流流速和动量的进一步增加,从而使其在低梯度沟床上就像“喷流”一样快速涌出山口并将堆积扇迅速淹没,而也正是该“喷流”造就了东月各泥石流平均约为2°的缓扇面和扩散角达170°的大圆心角堆积扇,给当地居民及基础设施带来了毁灭性灾害。

张勇[5](2020)在《凹槽土体失稳起动泥石流的力学机制与规模放大过程》文中认为泥石流起动的力学机制和运动特征对于泥石流的防治与预判十分关键,过去更多地研究泥石流形成后的演进机制,而对泥石流的形成规律研究相对少,研究的重心实时地前移到起动阶段已成为必然。诸多的灾害案例显示凹槽土体是降雨过程中起动泥石流的先驱物源,但其重要性在国内被忽略,所以需加强研究凹槽土体起动泥石流灾害事件的案例,分析凹槽土体起动泥石流的力学机制。本文收集了国内五起典型的凹槽土体起动泥石流灾害的案例。采用野外实地调查、遥感解译、数值模拟和室内外试验等方法,研究该类泥石流起动的力学机制与规模放大过程。该研究成果使得研究链条迁移到沟道源区的凹槽土体滑坡,有利于填补泥石流灾害全链条过程的源区缺陷,实现单沟泥石流的精准预判,推动防灾减灾理论与技术的进步。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凹槽土体失稳起动泥石流的灾害案例遍布于我国不同的地貌单元、气候带与构造带,该类泥石流具有成灾规模大和暴发频率低的特点。通过对闽、浙、湘南、川南等区域凹槽土体失稳起动泥石流灾害数据分析,发现该类泥石流的发生频率通常在50年一遇以上,属于稀遇低频并具有良好的隐蔽性。良好的隐蔽性和低频率性降低了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该类泥石流裹挟着巨石以直接冲毁建筑物的形式造成群死群伤的后果。(2)该类泥石流灾害主要发育于硬质岩区,流域面积小,植被覆盖率高。沟道源头的凹槽内分布着大量风化残坡积土,在极端强降雨作用下发生滑坡并转化为泥石流。该类泥石流流域内硬岩面积占流域面积的80%以上,部分流域的植被覆盖率高可达100%。统计显示93%的泥石流流域面积小于1km2,75%的泥石流沟道介于“坡面—沟道”之间,主沟纵坡形态呈“上陡—中缓—下陡”的地形特点。源区凹槽土体呈点状分布,平面形态为圆叶状和漏斗状。极端强降雨是诱发该类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因素。(3)凹槽土体在降雨和后端地貌径流放大的作用下发生滑坡并转化成泥石流。中等粘粒含量的凹槽密实土体在极端降雨和后端地貌径流放大的联合作用下,土体经历剪胀破坏。凹槽地形和植被的滞水效应增加了入渗量,使得根系层剪切强度τ大于抗剪强度τf,凹槽土体整体液化,向下游运动过程中浆体与流域内的固体物质混合转化为泥石流。凹槽土体的堆积坡度和厚度是控制其稳定性的关键因素。(4)干旱和地震作用通过影响源区土体的物理性质,有利于泥石流灾害的形成。湖南贺畈沟泥石流暴发前经历了长历时的干旱事件,导致凹槽土体表层产生裂隙,利于雨水入渗,在强降雨作用下凹槽土体饱和失稳破坏并转化为泥石流。矮子沟泥石流受到早期干旱和地震事件的影响,流域内的增加了大量松散固体物源,为泥石流的起动奠定了物源基础。在强降雨的作用下冲切沟沟道源头的凹槽土体经历剪缩破坏并形成坡面泥石流。(5)该类泥石流的规模放大过程可以经历支沟泥石流汇入主沟泥石流和主沟狭窄处巨石堵溃两个过程。支沟泥石流汇入后矮子沟泥石流流量扩大了近7倍,经历巨石堵溃后泥石流流量扩大了3.3倍。芦庵坑沟泥石流经历巨石堵溃后,泥石流流量扩大了6.5倍。造成巨石堵溃的原因是由于粘性泥石流无法顺利通过巨石堵塞体间的微小缝隙,随着泥石流持续淤积至漂砾起动的临界泥深时临时坝体溃决。

刘晶晶,马春,李春雨[6](2020)在《粘性泥石流入汇区河床堆积动力学研究的问题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粘性泥石流入汇主河极大地改变了入汇区的河床堆积地貌,其动力学实质是非牛顿流体与牛顿流体的交互作用,合理描述粘性泥石流入汇区河床堆积动力过程对于划定粘性泥石流风险区范围和认知流域地貌演化具有重大意义。粘性泥石流入汇区河床堆积体时空演化过程有别于粘性泥石流在地表的纯堆积过程,通过回顾国内外学者在泥石流入汇区堆积动力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在粘性泥石流入汇区内堆积现象复杂,存在"阵性"输移、"元堆积"和龙头"水滑"等特殊现象。但目前的研究对泥石流和水流交互机制都进行了简化,一是将粘性泥石流视为挟沙水流,直接采用异重流方法;二是将粘性泥石流视为"半固态",只考虑水流的输沙特征,研究认为基于这样的简化不足以描述粘性泥石流入汇的物理过程和特殊现象,也低估了粘性泥石流交汇区冲击速度和堆积范围。同时,根据粘性泥石流入汇区河床堆积动力过程的研究现状,结合粘性泥石流入汇的特殊运动过程,提出未来可开展的工作:一是粘性泥石流入汇的物理过程和其交互机制的合理简化;二是普适性高的粘性泥石流-水流堆积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王运兴,周自强,白晓华,张国信,贾雪梅[7](2020)在《泥石流堆积区粒度分布特征》文中研究指明为研究泥石流堆积区单期和多期粒度分布及其关系,通过现场调查和颗粒分析试验,采用统计法分析泥石流堆积区形态特征、平面和垂向粒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泥石流堆积区呈中间高两侧低,横轴与纵轴长度基本一致;平面上纵向从沟口到堆积扇前缘粒径逐渐增大,曲线范围峰值粒径百分含量中轴线最大,向两侧逐渐减小,中轴线粒径集中性强;平面上横向从沟口到堆积扇前缘粒径呈增大的趋势,曲线范围峰值逐渐变大,曲线范围峰值粒径百分含量逐渐增加,堆积区中部粒径集中性强;垂向上自上而下厚度逐渐增大,粒径曲线范围峰值主要为10~20 mm,具有较好的集中性。研究成果可为泥石流形成机理研究和泥石流防治规划等提供参考。

赵岩[8](2020)在《基于机器学习的白龙江流域潜在低频泥石流沟识别》文中研究表明泥石流是山区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对于不同发生频率的泥石流沟,中高频泥石流沟由于受重视程度较高,防灾措施相对完善,但潜在的低频泥石流沟容易被忽视,特别是随着山区人口增加,这些沟沟口较平坦的地方成为居民的理想居住环境,然而一旦遭遇罕见暴雨激发泥石流,常造成严重的灾害。这类泥石流沟因其隐蔽性而常被忽视,相关研究薄弱,特别是在山区勘察困难的条件下,如何快速有效的对其识别显得尤为迫切。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资料收集、野外调查、数据建库和模型构建等方法,基于机器学习技术,对白龙江流域潜在低频泥石流沟进行识别和预测,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基于泥石流形成条件分析,认为地貌条件是泥石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主控因子”,物质条件为“相对动态的控制因子”,激发条件为“相对随机的激发因子”。并基于地貌参数对泥石流沟发育阶段进行了定量划分。(2)基于空间深度学习模型构建了泥石流堆积扇遥感影像自动识别模型,在训练区模型的召回率为93.8%,在检测区模型的召回率为90.9%,并新发现泥石流沟20个。表明泥石流堆积扇识别模型总体识别效果较好,尤其是对坡面泥石流的识别,是现有方法的重要补充。(3)基于机器学习回归模型构建了泥石流发生频率的预测模型,并发现对泥石流发生频率影响最大的因子是10分钟平均降水量,次之的是植被覆盖指数。总体上,在研究区对泥石流发生频率影响最大的是激发条件,物质条件次之。模型预测的研究区泥石流发生频率分布图可为泥石流减灾做科学指导。(4)基于机器学习分类模型构建了低频泥石流沟识别模型,可对研究区低频泥石流沟进行快速识别。研究发现综合物质条件是低频泥石流沟的主要影响因子,低频泥石流沟主要发育在岩性较弱,滑坡较少,以及植被覆盖较高的地方。模型预测的研究区低频泥石流沟分布可为泥石流隐患点勘察和预防提供支持。综上,通过建立的潜在低频泥石流沟识别方法和模型,深入了解了低频泥石流沟的发育条件,是对潜在低频泥石流灾害预防的有效对策。可以对研究区内潜在的低频泥石流沟进行快速有效的识别,弥补现有方法的不足,可为泥石流隐患点勘察和预防、危险性评价以及国土空间规划等提供新的技术和理论支撑。

陈恒强[9](2020)在《基于GIS与Flow-R的沟谷型泥石流冲出量预测》文中指出2008年汶川发生8.0级地震后,震区发生大量的崩塌滑坡灾害,致使流域内松散堆积物增加,随后受连续强降雨影响,区内汇水量陡增,触发了大规模群发性泥石流灾害。本文以都江堰龙池镇龙溪河流域为研究区,利用Flow-R数值模拟方法预测泥石流堆积区范围,并建立了基于GIS与Flow-R数值模拟的沟谷型泥石流冲出量预测模型,旨在为早期的泥石流识别和危险性分析提供参考,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结合Flow-R数值模拟方法,基于DEM数据及地质条件选取坡度、坡向、岩性、平面曲率和汇流累积量作为泥石流启动区识别影响因子。利用因子多重共线性分析、Mann-Whitney U检验对影响因子进行筛选。通过分析研究区15条泥石流沟启动区解译结果,确定启动区识别因子阈值,查阅相关文献获取泥石流运动模拟参数。基于Flow-R数值模拟预测研究区15条泥石流淹没区范围,并采用准确率和敏感度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在Flow-R数值模拟基础上,建立基于GIS和数值模拟的泥石流冲出量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误差分析及适用性讨论,得出以下结论:(1)因子多重共线性分析能够在多因子分析中筛选掉多余的不必要的因子,避免过多的因子造成模型的复杂性和不准确性,而Mann-Whitney U检验采用定量的方法筛选因子,能够更直观有效的遴选出对泥石流有重要影响的因子,提高模型的精确度。(2)坡度、岩性、汇流累积量分别代表影响泥石流启动区形成的地形、物源和水源三大条件,因子筛选结果表明这三个因子同样对泥石流启动有重要影响,因此将坡度、岩性和汇流累积量作为泥石流启动因子。(3)利用泥石流启动区解译结果,分析泥石流启动区坡度分布特征、岩性特征及由汇流累积量提取的河网分布特征,为泥石流启动因子阈值设定提供依据。查阅相关文献获取研究区泥石流运动参数,利用Flow-R进行数值模拟,得到泥石流启动区分布图和泥石流淹没区概率图。采用准确率和敏感度对淹没区模拟结果进行验证,验证结果显示平均准确率为86.79%,平均敏感度为78.64%,表明模拟精度高,模拟效果好。(4)在泥石流淹没区模拟结果基础上,结合泥石流堆积区划分方法确定泥石流堆积区数值模拟预测范围,基于GIS平台和堆积区预测结果,建立泥石流冲出量预测模型,将冲出量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相比较,结果显示相对误差在-21.9%~32.76%之内,误差值在可接受范围之内,表明预测模型可用于泥石流冲出量预测。(5)对冲出量预测模型进行了误差分析,结果显示泥石流堆积区的剖面类型和经模型简化后的泥石流堆积表面是导致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存在较大偏差的原因。基于遥感影像估算了八一沟的实际冲出量,结果显示估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相近,相对误差仅4.26%,表明预测模型在泥石流实际冲出量的估算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也表明数值模拟预测堆积区的面积大小也是影响预测模型准确性的关键原因之一。

李惠[10](2020)在《沟谷型泥石流演化及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 ——以岷江白水寨沟为例》文中提出泥石流是我国西部山区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类型,通常具有突发性、群发性、破坏力强的灾害特点。鉴于沟谷型泥石流构成的严重危害,对其评价预测具有极为重要的实际意义。由于沟谷型泥石流灾害形成条件的复杂性,泥石流的评价预测始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科学难题。由此可见,进一步认识沟谷型泥石流形成条件及动力特性,对该类泥石流的评价预测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茂县南新镇白水寨沟为典型实例,通过资料收集、现场调查、工程地质分析以及数值仿真模拟等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沟谷型泥石流的形成条件以及沟谷特征,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了流域的地貌演化,总结古泥石流的发育特征以及古泥石流演化历史,计算出现代泥石流的容重、流量等动力学参数以及运用CFX软件对现代泥石流动力学进行三维流场数值模拟,在古泥石流演化的基础上,利用遥感技术划分出物源的演化规律,综合评价预测了沟谷型泥石流的发展趋势以及提出相应的工程治理措施。取得主要成果如下:(1)白水寨沟泥石流沟流域呈扇形状,面积为68.2km2,主沟纵长12.8km。泥石流物源以滑坡为主,固体物质静储量为27295.18×104m3,可能参与泥石流活动的动储量为774.13×104m3,主要分布在左沟大水沟及主沟中下游段。(2)由计算熵值的定量分析可知,研究区在地形地貌上具有发生泥石流的条件。其中主沟的熵值H=0.67,地貌演化阶段为老年期,支沟大水沟的熵值H=0.36,地貌演化阶段为壮年期。(3)沟口堆积地貌显示白水寨沟是一条多期次发生的泥石流沟,历史上发生过Ⅳ期泥石流,堆积扇为扇套扇特征。Ⅰ期泥石流规模最大,方量约925.10×104m3,后几期规模方量分别为388.30×104m3、108.62×104m3、45.13×104m3,而最近“7.10”泥石流的方量约19.29×104m3,规模逐渐减小。该沟在历史上至少经历过一次从形成—发展—衰退—停歇的演化,是一条衰退期的泥石流沟。(4)通过ANSYS中的CFX模拟结果得:当降雨为10年一遇(P=10%)时,白水寨沟泥石流最大流速为11.39m/s,平均流速为4.32m/s,沟口的流速为1.28 m/s;当降雨为20年一遇(P=5%)时,白水寨沟泥石流最大流速为13.18m/s,平均流速为4.67m/s,沟口的流速为1.39m/s;当降雨为50年一遇(P=2%)时,白水寨沟泥石流最大流速为14.78m/s,平均流速为5.96m/s,沟口的流速为1.98m/s;当降雨为100年一遇(P=1%)时,白水寨沟泥石流最大流速为15.91m/s,平均流速为6.73m/s,沟口的流速为2.53m/s,与稀性泥石流计算公式所得值2.41 m/s基本吻合。(5)白水寨沟的泥石流易发程度的量化分值为100,该沟泥石流的易发程度为易发。白水寨沟仍具备再次爆发泥石流灾害的物源、地形的内在条件,且伴随全球气候环境的不断恶化,极端气候出现的强度和频率逐渐增大,该地域今后仍存在出现更大降雨强度的可能,且极可能再次发生泥石流灾害,泥石流规模可能随降水量增大而增大。(6)当白水寨沟暴发100年一遇的大规模泥石流时,其造成岷江的全部堵断可能性较大;当白水寨沟暴发50年一遇的泥石流及以下时,会不同程度的淤积岷江以及填充下游铜钟电站的库区。因此,对流域提出的工程治理措施建议为:采取拦挡、排导以及生物工程等综合治理。

二、泥石流堆积形态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泥石流堆积形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点云数据处理的黏性泥石流堆积特征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及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泥石流堆积区特征
        1.2.2 泥石流堆积特征影响因素
        1.2.3 模型试验
        1.2.4 点云分析在泥石流研究中的应用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泥石流堆积过程模型试验
    2.1 试验模型设计
        2.1.1 试验模型
        2.1.2 物源补给装置
        2.1.3 水槽模型
    2.2 试验工况
        2.2.1 黏滞系数
        2.2.2 粗颗粒体积浓度
        2.2.3 颗粒粒径
        2.2.4 组合工况
    2.3 数据采集装置
    2.4 试验过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泥石流堆积地貌特征提取
    3.1 预处理
        3.1.1 点云配准与合并
        3.1.2 点云噪点处理与裁切
        3.1.3 局部坐标系转换
    3.2 参数提取
        3.2.1 冲出距离
        3.2.2 堆积面积
        3.2.3 堆积厚度
        3.2.4 堆积宽度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泥石流堆积地貌特征分析
    4.1 泥石流堆积区形态特征
        4.1.1 按堆积区平面形态特征
        4.1.2 两相物质混合状态
    4.2 物质组成对泥石流堆积特征的影响
        4.2.1 冲出距离
        4.2.2 堆积面积
        4.2.3 堆积厚度
        4.2.4 堆积宽度
    4.3 显着性分析与因素类型判别
        4.3.1 统计模型
        4.3.2 显着性检验
        4.3.3 因素类型判别
    4.4 堆积范围预测
        4.4.1 冲出距离预测
        4.4.2 最大堆积宽度预测
        4.4.3 堆积面积预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主要取得的科研成果

(2)高山峡谷水库区区域泥石流危险度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泥石流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内容及路线图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路线图
第2章 库区地质概况
    2.1 自然条件
        2.1.1 地理位置与交通
        2.1.2 气象条件
    2.2 水文地质条件
        2.2.1 地下水类型
        2.2.2 地下水分布
    2.3 地震
    2.4 地形地貌
    2.5 地层岩性
    2.6 地质构造
    2.7 新构造运动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判别解译库区泥石流
    3.1 建立三维可视化模型
        3.1.1 影像解译与信息提取
        3.1.2 DEM影像图处理
        3.1.3 建立三维可视化模型
    3.2 解译库区泥石流
    3.3 现场调查
    3.4 库区典型泥石流发育特征分析
        3.4.1 小江泥石流发育分析
        3.4.2 海子沟泥石流发育分析
        3.4.3 大寨沟泥石流发育分析
    3.5 泥石流特征总结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泥石流堆积形态室内试验
    4.1 试验目的
    4.2 试验器材
    4.3 试验方案
    4.4 试验成果
        4.4.1 一次冲出量与堆积范围关系
        4.4.2 流通区坡度与堆积范围关系
        4.4.3 容重与堆积范围关系
        4.4.4 弯曲系数与堆积范围关系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泥石流评价因子权重计算
    5.1 泥石流影响因子选取原则
    5.2 组合赋权
        5.2.1 熵值法
        5.2.2 层次分析法
        5.2.3 组合赋权法
    5.3 权重计算
        5.3.1 熵值法
        5.3.2 层次分析法
        5.3.3 组合赋权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泥石流危险度评价
    6.1 泥石流危险性可拓学评价
        6.1.1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6.1.2 改进泥石流评价
    6.2 不同模型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6.3 对库区其他泥石流进行评价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怒江东月各非冰川型高山泥石流的成浆与远程维持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及评价
    1.3 既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 本文特色和创新之处
第二章 东月各泥石流发生背景及其特征
    2.1 自然地理背景
    2.2 工程地质背景
    2.3 东月各泥石流的基本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小木屑对东月各泥石流成浆及远程维持的贡献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细碎屑矿物成分对东月各泥石流成浆及远程维持的控制
    4.1 试验材料和方法
    4.2 试验方法
    4.3 试验结果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粗碎屑岩石类型对东月各泥石流碎屑液化与维持的影响
    5.1 试验材料
    5.2 试验方法
    5.3 试验结果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东月各泥石流堆积的物理-水理-力学行为
    6.1 试验材料和方法
    6.2 测试结果
    6.3 讨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科研成果和奖励)

(4)怒江东月各非冰川型高山远程泥石流的扩散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及评价
        1.2.1 高山泥石流方面
        1.2.2 远程泥石流扩散方面
        1.2.3 黏土矿物与泥石流扩散
        1.2.4 木屑与泥石流扩散
        1.2.5 沟床表面生物膜与泥石流扩散
        1.2.6 泥石流致灾与临时坝溃决
    1.3 既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 本文特色和创新点
第二章 东月各泥石流的形成背景及其概况
    2.1 东月各泥石流的成灾背景
        2.1.1 自然地理背景
        2.1.2 工程地质背景
    2.2 东月各泥石流成因分析
        2.2.1 地形特征
        2.2.2 物源特征
        2.2.3 水源条件
    2.3 东月各泥石流的启动、扩散及堆积特征
    2.4 东月各泥石流堆积体物理特性
        2.4.1 颗粒尺度分布
        2.4.2 粘粒矿物成分
        2.4.3 容重
    2.5 东月各泥石流的动力学特征
        2.5.1 流速
        2.5.2 峰值流量
        2.5.3 泥石流历时和一次冲出固体物质总量
        2.5.4 泥石流冲击力计算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小木屑对东月各泥石流远程维持和扩散的影响
    3.1 试验材料
        3.1.1 样品采集
        3.1.2 粒度分布
        3.1.3 无SWD碎屑材料的制备
    3.2 试验方法
        3.2.1 孔隙水逃逸试验
        3.2.2 超孔隙水压力监测试验
    3.3 试验结果
        3.3.1 孔隙水逃逸试验
        3.3.2 超孔隙水压力监测试验
    3.4 讨论
        3.4.1 东月各泥石流的维持机理
        3.4.2 SWD对东月各泥石流的维持作用
        3.4.3 SWD促进东月各泥石流维持的机理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河床表面生物膜对东月各泥石流扩散的控制作用
    4.1 材料和方法
        4.1.1 颗粒分布曲线
        4.1.2 试验装置
        4.1.3 试验步骤
        4.1.4 动态特性
    4.2 试验结果
        4.2.1 KMnO_4溶液流动试验
        4.2.2 泥石流流动试验
        4.2.3 无量纲参数
    4.3 讨论
        4.3.1 流态分析
        4.3.2 生物膜的减阻机理分析
        4.3.3 东月各天然河床表面的生物膜
        4.3.4 河床表面生物膜润滑效应的持久性
        4.3.5 基于FLO-2D的泥石流数值模拟分析
        4.3.6 沟道横截面摩擦的变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东月各溃坝泥石流流动行为的演化特征及其灾害效应
    5.1 试验材料
    5.2 试验方法
        5.2.1 流变试验
        5.2.2 单筒搅拌试验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5.3.1 剪切稀化特征分析
        5.3.2 动态超孔隙水压力的发育特征
        5.3.3 动态超孔隙水压力的产生机制
        5.3.4 超孔隙水压力的正反馈与浆体扰动变稀
        5.3.5 东月各溃坝泥石流流动-流变行为的演化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I(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科研成果和奖励)
附录II(大流变仪、小流变仪和塌落度方法获得流变参数)

(5)凹槽土体失稳起动泥石流的力学机制与规模放大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依据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凹槽土体起动泥石流的研究
        1.2.2 泥石流起动机理的研究
    1.3 关键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
        1.3.1 关键科学问题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典型凹槽土体起动泥石流的灾害事件
    2.1 泥石流事件分布
    2.2 典型凹槽土体起动泥石流灾害事件
        2.2.1 浙江乐清“8.13”群发性泥石流灾害
        2.2.2 湖南临湘“6.10”贺畈沟泥石流灾害
        2.2.3 四川宁南“6.28”矮子沟泥石流灾害
        2.2.4 西藏林芝“8.19”群发性泥石流
        2.2.5 福建泰宁“5.8”群发性泥石流灾害
第3章 凹槽土体起动泥石流事件的成灾特征与发育背景
    3.1 凹槽土体起动泥石流事件的成灾特征
        3.1.1 成灾规模大
        3.1.2 泥石流的暴发频率低
    3.2 凹槽土体起动泥石流事件的发育背景
        3.2.1 地形地貌特征
        3.2.2 降雨特征
        3.2.3 植被覆盖率特征
        3.2.4 地质构造与岩性特征
        3.2.5 前期干旱和地震
第4章 凹槽土体失稳起动泥石流的力学机制
    4.1 凹槽后端地貌径流放大
    4.2 凹槽土体特征
    4.3 凹槽土体的临界厚度与堆积坡度
    4.4 数值模型
    4.5 凹槽土体失稳的力学机制
    4.6 泥石流的产流机制
    4.7 前期干旱地震对泥石流起动机制的影响
        4.7.1 前期干旱的影响
        4.7.2 前期干旱与地震的影响
第5章 泥石流规模的放大过程
    5.1 支沟汇入主沟放大泥石流规模
    5.2 巨石堵溃放大泥石流规模
    5.3 巨石堵溃的讨论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6.3.1 研究不足
        6.3.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粘性泥石流入汇区河床堆积动力学研究的问题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粘性泥石流入汇典型现象
    1.1“阵性”输移和“元堆积”现象
    1.2 入汇区龙头“水滑”现象
2 泥石流入汇区堆积动力学
    2.1 自由边界下的泥石流堆积形态和过程
    2.2 泥石流与主河的交汇
    2.3 泥石流入汇过程的动力学模拟
3 问题与展望
    3.1 目前存在的研究问题
    3.2 研究展望与建议

(7)泥石流堆积区粒度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研究方法
    (1)形态特征。
    (2)室内试验。
3 泥石流堆积特征
    3.1 堆积区平面特征
    3.2 堆积区平面分布特征
        3.2.1 泥石流纵向粒度分布特征
        3.2.2 泥石流横向粒度分布特征
    3.3 堆积区垂向分布特征
4 结论

(8)基于机器学习的白龙江流域潜在低频泥石流沟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泥石流形成条件与学科概述
        1.2.2 泥石流发生频率与活动性
        1.2.3 泥石流识别、分类与人工智能
        1.2.4 研究区泥石流减灾措施概述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科学问题与论文创新
        1.4.1 科学问题
        1.4.2 论文创新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质地貌
    2.2 气象水文
    2.3 植被土壤
    2.4 土地利用
    2.5 泥石流灾害
第三章 白龙江泥石流形成条件与演化
    3.1 白龙江泥石流的现状与形成条件
        3.1.1 地貌条件
        3.1.2 物质条件
        3.1.3 激发条件
        3.1.4 三个条件的不同组合
    3.2 白龙江泥石流的历史演化
    3.3 白龙江石流的演化趋势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泥石流参数体系与数据库构建
    4.1 泥石流参数体系构建
        4.1.1 泥石流灾害数据与处理
        4.1.2 地貌条件相关数据与处理
        4.1.3 物质条件相关数据与处理
        4.1.4 激发条件相关数据与处理
    4.2 泥石流沟参数空间数据库构建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空间深度学习的泥石流堆积扇遥感自动识别
    5.1 泥石流堆积扇样本的目视解译
        5.1.1 泥石流堆积扇形状特征
        5.1.2 泥石流堆积扇演化特征
        5.1.3 泥石流堆积扇解译结果
    5.2 泥石流堆积扇训练样本数据生成
    5.3 泥石流堆积扇识别模型训练
    5.4 泥石流堆积扇模型评估与优化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机器学习回归模型的泥石流发生频率预测
    6.1 参数选取
    6.2 数据处理
    6.3 初始模型
    6.4 参数优化
    6.5 模型评估
    6.6 模型预测
    6.7 参数重要性
    6.8 本章小节
第七章 基于机器学习分类模型的低频泥石流沟识别
    7.1 低频泥石流主控因素分析
    7.2 参数选择与数据探索
        7.2.1 参数选择
        7.2.2 数据质量
        7.2.3 数据探索
    7.3 数据准备与处理
        7.3.1 数据清洗
        7.3.2 特征选择
    7.4 训练模型与评估优化
        7.4.1 模型介绍
        7.4.2 评价参数
        7.4.3 情景设计
        7.4.4 模型建立
        7.4.5 模型评估与优化
        7.4.6 最终模型
    7.5 模型预测
    7.6 低频泥石流沟参数特征与模型实用性
        7.6.1 低频泥石流沟的物质条件特征
        7.6.2 低频泥石流沟的地貌条件特征
        7.6.3 最终模型的实用性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1.各类文献、资料记录白龙江流域泥石流事件汇总表
    2.缩写词对照表

(9)基于GIS与Flow-R的沟谷型泥石流冲出量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泥石流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2.2 泥石流冲出规模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气象水文条件
    2.4 地层岩性
    2.5 地质构造与地震
    2.6 流域分布特征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泥石流启动识别因子与启动点分析
    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3.2 泥石流启动的影响因子
        3.2.1 坡度
        3.2.2 坡向
        3.2.3 岩性
        3.2.4 平面曲率
        3.2.5 汇流累积量
    3.3 泥石流启动因子选取
        3.3.1 因子筛选数据集建立
        3.3.2 影响因子多重共线性分析
        3.3.3 Mann-Whitney U检验
        3.3.4 泥石流启动因子分析
    3.4 泥石流启动区识别
        3.4.1 泥石流启动区识别
        3.4.2 泥石流启动区识别阈值分析
        3.4.3 泥石流启动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Flow-R的泥石流堆积区预测
    4.1 Flow-R运动方程
    4.2 基于Flow-R的泥石流淹没区模拟
        4.2.1 泥石流运动参数设置
        4.2.2 泥石流运动模拟
        4.2.3 泥石流淹没区模拟
    4.3 泥石流淹没区模拟结果验证
    4.4 泥石流堆积区划分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泥石流冲出量预测模型研究
    5.1 泥石流冲出量模型的构建
        5.1.1 建模数据获取
        5.1.2 泥石流冲出量预测模型原理
        5.1.3 泥石流冲出量预测模型验证
    5.2 泥石流冲出量预测模型性能分析
        5.2.1 泥石流冲出量计算
        5.2.2 误差分析
    5.3 泥石流冲出量预测模型在实测体积计算上的应用
    5.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10)沟谷型泥石流演化及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 ——以岷江白水寨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沟谷型泥石流演化历史研究现状
        1.2.2 泥石流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2.3 沟谷型泥石流发展趋势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自然和地质环境条件
    2.1 自然环境
        2.1.1 地理位置及交通
        2.1.2 气象水文
    2.2 地形地貌
    2.3 地层岩性
    2.4 地质构造
    2.5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2.6 水文地质条件
    2.7 人类工程活动概况
第3章 沟谷型泥石流形成条件分析
    3.1 流域地形地貌条件
    3.2 流域沟谷特征
        3.2.1 清水区特征
        3.2.2 形成区特征
        3.2.3 形成流通区特征
        3.2.4 堆积区特征
    3.3 物源条件
        3.3.1 松散固体物质概述
        3.3.2 滑坡堆积体物源
        3.3.3 沟道堆积体物源
        3.3.4 其他物源
    3.4 水源条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泥石流演化历史及规律分析
    4.1 沟谷地貌演化及熵值分析
        4.1.1 区域地貌背景分析
        4.1.2 研究区沟谷地形特征
        4.1.3 沟谷地貌演化的熵值分析
    4.2 古泥石流发育特征及其演化史分析
        4.2.1 古泥石流发育特征
        4.2.2 古泥石流物源分析
        4.2.3 白水寨沟泥石流堆积体叠置关系及演化规律
    4.3 近期泥石流发育特征分析
        4.3.1 近期泥石流风发育特征
        4.3.2 堆积范围及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研究区泥石流灾害动力学数值模拟
    5.1 白水寨沟泥石流运动特征值计算
        5.1.1 泥石流容重
        5.1.2 泥石流流速
        5.1.3 泥石流流量
    5.2 模拟软件简介
        5.2.1 CFD介绍
        5.2.2 CFX介绍
    5.3 泥石流模拟过程
        5.3.1 假设条件
        5.3.2 模型的建立以及网格的划分
        5.3.3 前处理过程
        5.3.4 求解过程
        5.3.5 后处理
    5.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沟谷型泥石流的发展趋势预测
    6.1 沟谷近期物源演化分析
        6.1.1 泥石流的物源解译结果
        6.1.2 物源的分布规律
        6.1.3 物源的演化规律
        6.1.4 泥石流物源转化关系
    6.2 研究区泥石流的发生频率及规模预测
        6.2.1 研究区泥石流易发程度分析与评价
        6.2.2 研究区发展趋势预测
    6.3 研究区泥石流堵断岷江的可能性预测
        6.3.1 定性分析
        6.3.2 定量分析
    6.4 研究区流域工程治理措施建议
    6.5 沟谷型泥石流的发展趋势分析
    6.6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四、泥石流堆积形态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点云数据处理的黏性泥石流堆积特征试验研究[D]. 于泽清. 重庆交通大学, 2021
  • [2]高山峡谷水库区区域泥石流危险度评价研究[D]. 杨腾飞. 燕山大学, 2021(01)
  • [3]怒江东月各非冰川型高山泥石流的成浆与远程维持机理[D]. 杨愧.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4]怒江东月各非冰川型高山远程泥石流的扩散机理[D]. 唐永俊.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5]凹槽土体失稳起动泥石流的力学机制与规模放大过程[D]. 张勇.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020(01)
  • [6]粘性泥石流入汇区河床堆积动力学研究的问题与展望[J]. 刘晶晶,马春,李春雨. 地质力学学报, 2020(04)
  • [7]泥石流堆积区粒度分布特征[J]. 王运兴,周自强,白晓华,张国信,贾雪梅.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0(20)
  • [8]基于机器学习的白龙江流域潜在低频泥石流沟识别[D]. 赵岩. 兰州大学, 2020(01)
  • [9]基于GIS与Flow-R的沟谷型泥石流冲出量预测[D]. 陈恒强.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10]沟谷型泥石流演化及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 ——以岷江白水寨沟为例[D]. 李惠.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标签:;  

泥石流堆积形态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