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融雪剂仍在污染

北京融雪剂仍在污染

一、北京融雪剂仍有污染(论文文献综述)

张涛,杨永利,张清,王国强,刘鑫,陈国强[1](2022)在《天津滨海新区行道树法桐衰弱成因分析》文中认为分析天津滨海新区中心商务片区行道树法桐长势衰弱的原因,可为法桐的养护管理以及类似地区的行道树衰弱问题提供参考及合理化的建议。文章以树木活力度作为评价指标,对调查区域内6 770株法桐的长势进行分级,同时对区域内的土壤、灌溉水、栽植立地空间进行调查,分析法桐长势衰弱的成因。结果表明:区域内高达75.21%的法桐长势衰弱,需要加强养护管理;另有11.79%的法桐长势较差,已失去养护价值。融雪剂污染引发的土壤盐化及灌溉淋洗后的脱盐碱化是法桐长势衰弱的主要原因。基于长势衰弱原因,建议在加强物理除雪的同时,选择醋酸钙镁盐等环保型融雪剂,以减轻融雪剂对行道树的危害;此外,市政与园林绿化部门应加强沟通协作,共同应对融雪剂污染问题。

夏金平[2](2021)在《环保型植物副产品有机融雪剂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冬季路表积雪和暗冰会降低路面抗滑性能,从而影响道路的行车安全及通行能力。相对于使用机械、热力等除冰雪方式,融雪剂具有成本低、高效且能有效破坏冰层与路面间粘结力的优点,被广泛用于冬季道路除冰雪,但会腐蚀道路沿线结构物及其附属设施、毒害动植物。本文将农产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料作为有机融雪剂展开应用技术研究,以便为冬季道路除冰雪作业提供一种兼具环保与经济优点的有机融雪剂。首先,论文对这种来源于植物加工副产品的环保型有机融雪剂的基本理化性质展开研究。发现此有机融雪剂是一种碱性、粘稠状、均质的红棕色液体,具有一定的吸水性,同时在高温环境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基于试验结果分析提出了一些技术指标要求,以确保不同批次出厂的有机融雪剂具有稳定的融雪抑冰性能。之后,基于融雪剂的凝固点降低效果,对比有机融雪剂与NaCl等常用融雪剂的除雪性能,发现有机融雪剂在-14.4℃以上环境中能实现与NaCl、Ca Cl2相同的除雪效果。采用化冰率指标,对比有机融雪剂原液与NaCl等常用融雪剂的融冰性能,发现有机融雪剂原液的融冰性能相对较差。相对化冰试验结果表明,加水制成的液体有机融雪剂的除冰效果劣于NaCl等氯盐类液体融雪剂,但优于乙二醇溶液。利用正交试验分析环境温度、融雪剂用量、冰层厚度对融雪剂除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温度是影响有机融雪剂除冰效果的主要因素,其次是融雪剂用量,最后是冰层厚度。然后,将有机融雪剂及NaCl等常用融雪剂溶于水中制成液体融雪剂用于降雪前喷洒。通过抑冰试验、粘结力试验及抗滑性能试验,对比分析液体有机融雪剂喷洒后的抑冰效果、结冰后去除的难易程度以及对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NaCl等液体融雪剂,液体有机融雪剂具有抑冰效果好、凝固后易清除以及对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较小的优点。为了进一步解决化学类抑冰路面中盐分析出后污染环境的问题,利用硅藻土吸附有机融雪剂制备有机抑冰材料,其中硅藻土与有机融雪剂的质量比为5:6(1:1.2)。将有机抑冰材料等体积置换75%的矿粉掺入沥青混合料后,混合料的马歇尔性能、低温抗裂性能、高温及水稳定性能均满足规范要求,同时具有较好的抑冰性能和抗滑性能。浸泡及剪切试验表明,掺有机融雪剂沥青混合料中有机融雪剂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析出,导致其抑冰耐久性较差。最后,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表明,将该农业废料作为有机融雪剂用于冬季道路除雪具有钢筋低腐蚀、植物低毒害和低成本的优点。论文针对不同的气温及降雪量,提出了液体有机融雪剂的喷洒方案,并简要介绍了有机抑冰材料及掺加有机融雪剂沥青混合料的制备工艺。

张子璐[3](2020)在《北方干旱城市道路与开放空间设计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海绵城市的推广是建立在低影响开发等既有理念的基础上,但由于城市水问题的多样性、区域性、复杂性,且涉及到多个不同行业和领域,大家对于海绵城市的基本理念、主要目标、建设途径、评价指标等均有不同认识,甚至有人对于推广海绵城市有一定的质疑。通过五年的努力,在国家层面的海绵技术标准、图集、绿化、定额等建设导则的基础上,每个城市都已经建立了基本的工作框架,逐步完成了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来指导后续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首先通过对目前论文选题的国内外研究背景的分析、对海绵城市建设概念的理解,提出了以海绵城市理念为基础的建设意义。其次,文中以北方城市太原的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潇河产业园区先期启动道路海绵技术设施的工程设计方案为例,从各级规划、方案与工程设计、实地效果评估、后期运营维护等多方面对海绵城市建设进行系统分析,并总结设计与施工经验,提出改进方法。接着,结合试点城市的建设成果,文中对海绵城市建设效能评估的主要内容、指标和评估方法进行了研究,确定了以查阅资料、模型模拟与长期现场检测检查相结合的综合评估方法。通过对北方其它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成果的考察和交流,进一步明确北方干旱城市应发展以蓄水、雨水回收再利用、增加水资源为主的海绵城市建设方向。论文尽量做到全面细致的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道路与开放空间建设中的注意事项和适用条件,为下一步海绵城市建设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宋连亮[4](2020)在《北京高速公路水资源综合回收循环利用相关问题的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与认识的提高,绿色公路成为高速公路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从规划、设计到施工、运营等各方,都在积极投入力量构建绿色公路,然而,由于各方对绿色公路的认识不同,对实现绿色公路的途径方法认识的不同;有些项目前期设计周期短,协同设计能力弱;再加上PPP建设模式的推广,很多绿色工程难以落实与实现。高速公路建设与运营需消耗大量的水资源,而由于季节和地形地质因素影响有大量的水资源未能利用。由于北京地区高速公路有全年全天候通行的需求,因此每年冬春季需要使用融雪剂,其形成的有害物质长期积累,给周边土壤、水体带来严重环境威胁。水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与废水资源的回收利用成为一项需要研究的问题,是绿色高速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针对北京高速公路建设运营的特点与现状,依托兴延高速公路水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课题的研究成果,对高速公路水资源及融雪剂回收利用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进行了论述,明确了高速公路综合回收循环利用概念,指出了高速公路资源循环利用的方法与途径。供同行作为参考。

白倩倩[5](2020)在《丛枝菌根真菌对绿化植物耐融雪剂胁迫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融雪剂是我国北方冬季不可或缺的物质,其中氯盐融雪剂用量最大。然而,氯盐融雪剂在保障城市安全的同时,也对城市生态环境产生了较大影响,如土壤盐化、地下水污染、绿化植物死亡、道路腐蚀等。虽然环保型融雪剂一直被提倡使用,但由于价格昂贵,应用有限。在不得不使用氯盐融雪剂的背景下,如何增强绿化植物的耐盐胁迫能力成为降低氯盐融雪剂植物危害的有效措施之一。AM真菌是环境中分布最广的土壤真菌之一,具有提高植物抗盐碱胁迫、促进植物生长等作用,然而,AM真菌是否能增强城市绿化植物耐融雪剂胁迫能力还了解甚少。本论文通过土壤-融雪剂培养实验分析传统氯盐融雪剂与环保融雪剂对土壤生物性质的影响差异,通过城市绿化植物盆栽实验研究接种AM真菌对植物耐受融雪剂胁迫的影响及机制,通过AM真菌+聚天冬氨酸协同作用实验阐明复合措施在提高植物融雪剂胁迫中的可行性,以期为减小融雪剂对绿化植物的危害、降低城市绿化维护成本提供参考。主要结果如下:(1)土壤-融雪剂培养实验表明,氯盐型传统融雪剂低浓度(150g/m2)时刺激土壤脲酶活性,但高浓度(300g/m2)时抑制脲酶活性;醋酸钾型环保融雪剂在低浓度(150g/m2)时对土壤脲酶无显着影响,但高浓度(300g/m2)时刺激土壤脲酶活性。低浓度(150g/m2)环保融雪剂对微生物的群落结构没有显着影响,但高浓度(300g/m2)环保融雪剂和低、高浓度传统融雪剂显着改变微生物的群落结构。两种融雪剂对土壤中G+、G-细菌及真菌的微生物生物量影响较大,但对放线菌生物量影响甚微。(2)城市绿化植物盆栽实验表明,沙地柏、马莲、冬青根系菌根侵染率随融雪剂胁迫增加呈下降趋势。AM真菌增强了绿化植物耐受融雪剂胁迫的能力,沙地柏生物量在400g/m2时达到最大增幅69.35%;融雪剂胁迫增加导致沙地柏和马莲SOD酶活、MDA含量升高,叶绿素下降,但接种AM真菌降低了上述指标升高或下降的幅度,表明AM真菌缓解了融雪剂对植物的胁迫影响。AM真菌还缓解了融雪剂对冬青生理代谢的胁迫影响,如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回升,胞间CO2下降。AM真菌提高了植物地上、地下部K+、Ca2+、Mg2+的含量,但降低了其中Na+含量,这可能是AM提高植物耐受融雪剂胁迫能力的途径之一。(3)对沙地柏根际生物性质的测试表明,融雪剂胁迫增加(0、300、400g/m2)导致根际土壤OTU数量、Chaol指数、ACE指数、Shannon指数降低,Simpson指数升高,表明融雪剂对根际微生物有抑制作用。接种AM真菌后,上述指标下降或升高的幅度变小,表明AM真菌缓解了融雪剂对根际微生物的抑制作用。根际土壤脲酶随融雪剂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表明适度融雪剂对脲酶活性有刺激作用高浓度融雪剂对脲酶有抑制作用。接种AM真菌后融雪剂抑制作用减弱,表明AM真菌降低了融雪剂对根际脲酶的抑制。(4)AM和PASP协同作用实验表明,融雪剂(300g/m2)抑制AM真菌对向日葵的侵染,PASP(10、20g/kg)则能促进AM结构的形成。PASP单独或与AM共存均可提高向日葵对融雪剂胁迫的耐受能力,且PASP浓度越高促进作用越明显,株高、生物量均在PASP 20g/kg时达到最大。在融雪剂胁迫下,单独AM、PASP均可提高向日葵植物氮含量,两者共存时AM的作用得到增强,但PASP 20g/kg时的协同作用低于10g/kg。向日葵地上、地下部K+、Ca2+、Mg2+含量变化趋势与氮素类似。单独AM、PASP均可降低Na+含量,两者共存时AM的降低作用更明显,但PASP 20g/kg时的协同作用小于10g/kg。这表明AM与PASP在提高植物耐融雪剂胁迫方面有协同作用。

王奇凯[6](2020)在《基于HYDRUS-1D模型的融雪剂对生物滞留池影响研究》文中指出伴随海绵城市建设进程加快,北方地区海绵设施数量逐渐增加,其中,生物滞留池是海绵城市建设设施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但北方冬季常施用融雪剂使得海绵城市设施受到盐渍化威胁。研究融雪剂对生物滞留池的盐化影响,在生物滞留池的研发、建设和管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基于辽宁省大连市春、冬季的降水数据和融雪剂施用情况,利用HYDRUS-1D软件构建了不同融雪和降雨条件下的生物滞留池水盐运移模型,研究了融雪剂对生物滞留池的盐化影响,并提出合理的减轻盐危害建议。首先,本文设置了不同岩性种植土层的小型生物滞留池物理模型,通过对比不同深度电导率实测值和软件模拟值,验证数学模型模拟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数学模型与物理模型拟合度较高,在考虑蒸发情况下的数学模型模拟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且对种植土层的模拟偏差低于砂层,种植土层最小偏差和最大偏差分别为1%和28%,砂层最小偏差和最大偏差分别为1%和39%。为了降低融雪剂积累的盐危害,选择合适的种植土壤类型和融雪剂类型,对大连市2015年冬季生物滞留池电导率(ECe)逐日变化情况进行了模拟。发现,钙镁混合盐融雪剂对滞留池盐化威胁相对较小。种植土层表层ECe值与含盐量成正比与含水量成反比,盐分越高而含水率越低则ECe值越大,干旱期越长土壤蒸发量越大,ECe值越高,但干旱期对砂填料层ECe值直接影响很小。选择砂壤土作为生物滞留池的种植土更易于在小降水量时排放盐分,减小盐分滞留量,且春季降水量一定时,有利于通过雨水冲刷排盐。为进一步研究冬季融雪剂施用量、降水量和蒸发量对滞留池盐化程度影响和春季降雨淋溶的脱盐排盐效果,基于大连市2008-2017年降水数据,进行了砂壤土滞留池盐分积累和冲刷模拟。结果表明,各年份冬季结束后,不同年份滞留池均整体处于盐化状态,植物需春季补种。对春季降水淋溶作用模拟发现,春季降水对除盐有明显作用,且累积降水量更大的5月份比4月份除盐更彻底。植物补种应合理考虑降水量的时间和数量分布,对降水量前期较集中的年份,补种日期可相对提前,否则应考虑将补种时间延后或在补种前进行适量灌溉。针对春季降水未能有效脱盐的情况,利用软件模拟不同灌溉水量的脱盐排盐效果,寻求合理有效的灌溉管理措施,保证补种植物时土层处于合适状态。发现灌溉水量越大排盐效果越好,春季干旱期较长时,采用最大的8.91 cm灌溉水量,可将盐分充分淋出,且后续滞留池不会随干旱期到来重新盐化,干旱期较短的年份可采用多次小水量灌溉,通过将盐分向下冲移,将土壤上层ECe值保持在4 ds/m以下,利用后续春季降水量更大月份的天然降水来有效除盐,以减少灌溉用水。

木拉提百克·木沙江[7](2020)在《绿化带土壤中氯离子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估 ——以乌鲁木齐市河滩快速路为例》文中提出在土壤环境中氯主要以离子形态存在,土壤中氯的累积会在一定程度影响着周边的环境。元素氯是植物生长发育中有着重要作用的营养元素,但是氯在植物体内过多富集也会产生氯毒作用,对植物的生理造成危害,严重时会使植物生长受到阻碍,甚至中毒。使用氯盐类融雪剂(Deicing salt)是北方城市除雪化冰、保证交通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多年来,含氯的融雪剂因为其来源广泛、价格便宜、操作简单、除冰效果良好而被大部分城市所应用。但是由于此类融雪剂的大量使用,对道路周边的土壤和植被甚至水源等造成的环境负面影响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本文选取乌鲁木齐市河滩快速路(燕北立交桥--三屯碑立交桥间路段)绿化带土壤为研究对象,以融雪剂中主要的成分氯为研究线索,通过现场调研,根据研究区不同绿化带的位置,将研究区划分为三个小区,即分道绿化带、桥区绿化带和主绿化带,在进行样品采集、室内实验、分析对比和污染评价等过程后,对研究区土壤环境中主要盐离子的分布特征和环境效应进行系统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区土壤中离子含量空间分布特征结果:Cl-的含量在研究区绿化带中分布大小规律为分道绿化带>桥区绿化带>主绿化带≈对照点。Cl-、Na+、Mg2+、Ca2+的含量分布呈现出较为显着的分布规律,即离子含量的峰、谷值出现的点普遍一致,其中分道绿化带距离道路0.5m处和桥区绿化带距离引桥边垂直投影点1m处离子含量值较高,主绿化带土壤则离子累积影响并不显着。Cl-含量最高值为1735mg/kg,在分道绿化带出现,是对照点数值的14.6倍;Na+、Mg2+、Ca2+和K+含量值分别是对照点数值的1-3、1-7、1-4、1-4倍。(2)离子含量分布特征与绿化带植物长势关联性:分道绿化带靠近主道的采样点各离子含量值普遍较高,分道绿化带靠近主道的金叶榆树高相比正常生长的金叶榆低20cm,枝条冠幅平均值相差18cm,胸径相差2cm,枝下高差距并无明显差异,并且迟滞发芽时间相差为15日左右,叶片量相差明显。绿篱在距离主道1.5m范围内生长状况极差,枝条压塌、干枯、颜色发灰类似烧灼状,萌芽期推迟30天左右。2.5m处的绿篱和金叶榆都表现正常生长状态,而各离子含量在此位置含量值普遍偏低且与对照点数值持平。(3)研究区的污染水平结果表明:单因子污染水平评价中Cl-、Na+、Mg2+、Ca2+以及K+普遍在分道绿化带距离主道0.5m、1.5m处和桥区绿化带表现为有污染,其中Cl-和Mg2+的污染最严重,指数最高。分道绿化带0.5m处深度为0-20cm的土壤中的Na+、Ca2+和Mg2+污染指数均比各自在其他位置的高,亦表现为污染重,2.5m处各离子单因子污染指数相比于其他位置接近1,处于较轻污染程度。内梅罗综合污染水平评价结果中,分道绿化带和桥区绿化带土壤表现为重污染,主绿化带表现为轻度污染但也接近尚清洁水平,研究区整体表现重度污染,以上污染结果只是相对于对照点而言。(4)研究区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根据离子含量分布的风险划分,分道绿化带、桥区绿化带和主绿化带均表现为轻微危害,整体亦为轻微危害。

陈旭[8](2019)在《有机环保道路融雪除冰剂研发及性能评价》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进行了以工业矿粉和工业醋酸合成有机环保道路融雪除冰剂的主要成分醋酸钙镁盐(CMA)的研究,并采用单因素优化和正交试验优化方法进行制备条件的优化,对制备的CMA复配得到3种不同的CMA型环保融雪除冰剂。以传统氯盐类融雪除冰剂作对照,借助沥青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和红外光谱试验研究了3种不同的CMA型环保融雪除冰剂对沥青性能的影响;借助集料压碎值和集料与沥青黏附性试验研究了3种不同的CMA型环保融雪除冰剂对集料性能的影响;借助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小梁弯曲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和抗滑试验研究了3种不同的CMA型环保融雪除冰剂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通过现场融冰雪试验得出了有机环保型道路融雪除冰剂的撒布时机、撒布量和撒布频次等撒布工艺;进行了CMA型环保融雪除冰剂撒布后对周围土质和水质的影响研究;借助小麦种子和小叶黄杨进行了不同融雪除冰剂对植物的影响研究。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环保型道路融雪除冰剂具有良好的融冰雪效果;不同融雪除冰剂影响后沥青、集料和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均发生变化;三种CMA型环保融雪除冰剂撒布后对周围土质和水质影响极小;三种CMA型环保融雪除冰剂对植物的影响远小于传统氯盐类融雪除冰剂。

商晓儒[9](2019)在《水泥稳定建筑垃圾路面基层的技术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建筑物的拆除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建筑垃圾通常采用就地露天堆放和垃圾场填埋的处理方式,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还可能污染土地、水域和空气,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需要消耗大量天然石料,导致天然石料资源匮乏,如何循环利用建筑垃圾已成为研究热点。研究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替代天然碎石骨料应用于道路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研究建筑垃圾应用于路面基层的技术性能。论文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机械设备将建筑垃圾加工分拣为砖骨料和混凝土骨料,试验分析了这两种骨料的技术性能;配制了不同配合比(6种混凝土骨料掺量和4种水泥剂量)的水泥稳定混凝土骨料混合料,通过击实试验和7d抗压强度试验,分析了混凝土骨料掺量和水泥剂量对击实特性和抗压强度的影响,并推荐路面基层适用的混凝土骨料掺量和水泥剂量;试验研究了混凝土骨料掺量对混合料强度(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弯拉强度)、模量(抗压回弹模量和弹性模量)、收缩性能(干缩性能和温缩性能)和耐久性能(抗冻性、水稳定性、干湿循环特性、抗冲刷性能)的影响,以及融雪剂对混合料抗冻性、水稳定性和干湿循环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建筑垃圾宜加工分拣为砖骨料和混凝土骨料,砖骨料可用于路基填筑,混凝土骨料可用于路面基层及底基层;随着混凝土骨料掺量的增加,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减小,最佳含水率增大。采用100%混凝土骨料和5%水泥剂量时,混合料的强度满足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极重、特重交通等级路面基层的强度要求;随混凝土骨料掺量的增加,混合料的抗压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和弹性模量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微弱变化,劈裂强度和弯拉强度则逐渐增大;混凝土骨料掺量的增加,对混合料的抗冻性、水稳定性和干湿循环特性影响较小,但会使混合料的收缩性能和抗冲刷性能显着下降,在路面结构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融雪剂会削弱混合料的抗冻性,应注意防止融雪剂渗入路面基层。

马建,孙守增,芮海田,王磊,马勇,张伟伟,张维,刘辉,陈红燕,刘佼,董强柱[10](2018)在《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文中研究指明为了促进中国筑路机械学科的发展,从土石方机械、压实机械、路面机械、桥梁机械、隧道机械及养护机械6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筑路机械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土石方机械方面综述了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平地机技术等;压实机械方面综述了静压、轮胎、圆周振动、垂直振动、振荡压路机、冲击压路机、智能压实技术及设备等;路面机械方面综述了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水泥混凝土摊铺设备、稳定土拌和设备等;桥梁机械方面综述了架桥机、移动模架造桥机等;隧道机械方面综述了喷锚机械、盾构机等;养护机械方面综述了清扫设备、除冰融雪设备、检测设备、铣刨机、再生设备、封层车、水泥路面修补设备、喷锚机械等。该综述可为筑路机械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二、北京融雪剂仍有污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融雪剂仍有污染(论文提纲范文)

(1)天津滨海新区行道树法桐衰弱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1.1 调查区概况
    1.2 行道树法桐长势分级
    1.3 样品采集与分析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区域法桐长势
    2.2 法桐苗木选择及植被群落构成
    2.3 灌溉水水质
    2.4 土壤理化性质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2 建议

(2)环保型植物副产品有机融雪剂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超疏水抑冰涂层的研究
        1.2.2 融雪抑冰混合料的研究
        1.2.3 抑冰雾封层的研究
        1.2.4 高效环保低腐蚀融雪剂的研发
        1.2.5 研究现状评析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本试验用原材料技术性能分析
    2.1 本试验用融雪剂技术性质
    2.2 有机融雪剂理化性质研究
        2.2.1 酸碱度
        2.2.2 均质性
        2.2.3 流动性
        2.2.4 吸水性
        2.2.5 高温稳定性
        2.2.5.1 质量及凝固点分析
        2.2.5.2 红外光谱分析
        2.2.6 作为有机融雪剂的植物副产品技术指标要求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有机融雪剂与其他融雪剂除冰雪性能对比研究
    3.1 除雪效果对比研究
        3.1.1 稀溶液依数性定理
        3.1.2 凝固点测试方法
        3.1.3 有机融雪剂与其他融雪剂除雪效果对比
        3.1.4 凝固点线性回归方程
    3.2 除冰效果对比研究
        3.2.1 融雪剂最佳使用量计算公式
        3.2.2 化冰效果对比分析
        3.2.2.1 有机融雪剂原液与其他融雪剂除冰效果对比
        3.2.2.2 流动性对有机融雪剂除冰效果的影响
        3.2.2.3 液体有机融雪剂与其他融雪剂除冰效果对比
    3.3 除冰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3.3.1 正交试验设计
        3.3.2 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液体有机融雪剂抑冰性能研究
    4.1 试验用上面层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4.1.1 原材料简介
        4.1.1.1 沥青
        4.1.1.2 集料
        4.1.2 AC-13 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
        4.1.2.1 目标配合比设计
        4.1.2.2 路用性能检验
        4.1.3 NC-13 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
        4.1.3.1 目标配合比设计
        4.1.3.2 路用性能检验
    4.2 液体有机融雪剂的抑冰性能研究
        4.2.1 液体融雪剂喷洒量研究
        4.2.2 液体融雪剂使用浓度研究
        4.2.3 液体有机融雪剂的抑冰性能研究
        4.2.3.1 试验方法
        4.2.3.2 结果分析
    4.3 液体有机融雪剂与路面粘结力的试验研究
        4.3.1 试验方法
        4.3.2 结果分析
    4.4 液体有机融雪剂对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研究
        4.4.1 试验方法
        4.4.2 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掺加有机融雪剂的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
    5.1 掺加有机融雪剂的沥青混合料组成与设计
        5.1.1 载体选择
        5.1.2 有机抑冰材料制备工艺研究
        5.1.2.1 硅藻土与有机融雪剂配比研究
        5.1.2.2 有机抑冰材料密度研究
        5.1.3 掺加有机融雪剂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5.1.3.1 等体积替换法
        5.1.3.2 掺加有机融雪剂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5.1.4 抑冰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
        5.1.4.1 掺加有机融雪剂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
        5.1.4.2 MFL混合料马歇尔试验
    5.2 掺加有机融雪剂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5.2.1 高温稳定性
        5.2.2 低温性能
        5.2.3 水稳定性
        5.2.3.1 浸水马歇尔试验
        5.2.3.2 冻融劈裂试验
        5.2.4 抗滑性能
    5.3 掺加有机融雪剂沥青混合料抑冰性能研究
        5.3.1 有效抑冰成分融析机理分析
        5.3.2 掺加有机抑冰材料沥青混合料融析试验
        5.3.2.1 全溶法
        5.3.2.2 喷洒法
        5.3.3 掺加有机融雪剂沥青混合料使用温度研究
        5.3.4 掺加有机融雪剂沥青混合料破冰性能研究
        5.3.4.1 剪切试验
        5.3.4.2 锤击试验
        5.3.5 掺加有机融雪剂沥青混合料抑冰耐久性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效益及技术分析
    6.1 环境效益分析
        6.1.1 有机融雪剂对钢筋的腐蚀性研究
        6.1.2 有机融雪剂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6.2 经济效益分析
    6.3 技术方案
        6.3.1 液体有机融雪剂的使用方案
        6.3.2 掺加有机融雪剂沥青混合料工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北方干旱城市道路与开放空间设计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现状
    1.3 现阶段海绵城市发展的不足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海绵城市的规划体系
    2.1 海绵城市及低影响开发
    2.2 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定位
    2.3 相关规划分析
    2.4 其它专项规划层面
第三章 北方干旱城市道路与开放空间的特点
    3.1 北方城市地理环境
    3.2 城市雨水特征和排水体制
    3.3 道路与开放空间体系的建设模式
第四章 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潇河产业园区的海绵城市建设设计
    4.1 设计理念
    4.2 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潇河产业园区概况
    4.3 城市道路形式
    4.4 道路排水模式
    4.5 下沉式空间的设计方案
    4.6 潇河产业园区海绵城市设计与建设经验
第五章 道路与开放空间海绵城市理念应用的效能评估
    5.1 效能评估的主要内容和指标
    5.2 评估方法
    5.3 实例效能评估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丛枝菌根真菌对绿化植物耐融雪剂胁迫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丛枝菌根(AM)真菌概述
        1.1.1 AM真菌
        1.1.2 AM真菌的系统分类
        1.1.3 AM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分布
        1.1.4 AM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多样性
    1.2 丛枝菌根(AM)真菌对宿主植物耐盐胁迫能力的影响
        1.2.1 盐胁迫对AM真菌的影响
        1.2.2 AM真菌对宿主植物耐盐胁迫能力的影响
    1.3 融雪剂的使用情况及环境危害
        1.3.1 融雪剂的使用情况
        1.3.2 融雪剂的危害
        1.3.3 融雪剂危害的应对办法
    1.4 课题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传统融雪剂和环保融雪剂对土壤生物性质的影响差异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处理
        2.2.3 测试分析方法
        2.2.4 数据统计方法
    2.3 结果分析
        2.3.1 两种融雪剂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2.3.2 两种融雪剂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2.3.3 两种融雪剂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2.4 小结
第三章 AM真菌对城市绿化植物耐传统融雪剂胁迫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处理
        3.2.3 测试分析方法
        3.2.4 数据统计方法
    3.3 结果分析
        3.3.1 融雪剂胁迫对绿化植物菌根侵染率的影响
        3.3.2 AM真菌对融雪剂胁迫下绿化植物生长的影响
        3.3.2.1 植物生物量
        3.3.2.2 植物SOD酶活性
        3.3.2.3 植物MDA含量
        3.3.2.4 植物叶绿素含量
        3.3.2.5 植物叶绿素荧光参数
        3.3.3 AM真菌对融雪剂胁迫下绿化植物吸收盐离子的影响
        3.3.4 AM真菌对融雪剂胁迫下绿化植物根际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3.3.5 AM真菌对融雪剂胁迫下绿化植物根际土壤酶活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添加聚天冬氨酸对AM植物耐传统融雷剂胁迫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处理
        4.2.3 测试分析方法
        4.2.4 数据统计方法
    4.3 结果分析
        4.3.1 融雪剂胁迫下添加聚天冬氨酸对AM真菌侵染植物的影响
        4.3.2 融雪剂胁迫下添加聚天冬氨酸对AM植物生长的影响
        4.3.3 融雪剂胁迫下添加聚天冬氨酸对AM植物氮养分含量的影响
        4.3.4 融雪剂胁迫下添加聚天冬氨酸对AM植物吸收盐离子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创新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与作者简介
附件

(6)基于HYDRUS-1D模型的融雪剂对生物滞留池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融雪剂概述
        1.2.1 融雪剂分类
        1.2.2 融雪剂的融雪基理
        1.2.3 氯盐型融雪剂使用对环境影响研究进展
    1.3 生物滞留技术概述
        1.3.1 生物滞留池结构及参数
        1.3.2 生物滞留池对径流污染物去除效果研究进展
        1.3.3 北方生物滞留设施面临问题
        1.3.4 融雪剂对生物滞留池影响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及内容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方法
    2.1 生物滞留池物理模型实验
        2.1.1 生物滞留池物理模型模拟装置
        2.1.2 填料选择
        2.1.3 实验试剂
        2.1.4 实验仪器
        2.1.5 实验电导率测定方法
        2.1.6 实验方案
    2.2 基于HYDRUS-1D的生物滞留池数字模型研究方法
        2.2.1 HYDRUS-1D简介及模型模块选择
        2.2.2 水分运动模型简介及参数选择
        2.2.3 溶质运移模型简介及参数选择
        2.2.4 蒸散发的计算
第3章 HYDRUS-1D模型的可行性验证
    3.1 引言
    3.2 数学模型输入
        3.2.1 模型离散
        3.2.2 水分运移模型输入
        3.2.3 溶质运移模型输入
    3.3 数字模型和物理模型结果对比
        3.3.1 实验结果
        3.3.2 蒸发对模拟结果的影响
        3.3.3 不同生物滞留池实验和模拟结果比较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同生物滞留池盐分积累逐日变化数值模拟
    4.1 引言
    4.2 模型输入
        4.2.1 模拟时间
        4.2.2 气象数据资料模型化
    4.3 冬季生物滞留池盐分逐日变化数值模拟
        4.3.1 冬季不同融雪剂对砂壤土滞留池各层盐分影响
        4.3.2 冬季降水对不同生物滞留池各层盐分的影响
        4.3.3 冬季降水对不同生物滞留池各层体积含水率的影响
    4.4 春季生物滞留池盐分逐日变化数值模拟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不同年份砂壤土滞留池盐分积累和冲刷模拟
    5.1 引言
    5.2 模型准备
        5.2.1 模拟城市资料
        5.2.2 数据模型化
    5.3 不同年份生物滞留池盐分模拟
        5.3.1 不同年份冬季降水和融雪剂对砂壤土滞留池盐分的影响
        5.3.2 不同年份春季雨水淋溶对砂壤土种植土层盐分变化影响
    5.4 春季灌溉对生物滞留池盐分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7)绿化带土壤中氯离子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估 ——以乌鲁木齐市河滩快速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氯在植物体内和土壤中的迁移和积累
        1.2.2 融雪剂概述
        1.2.3 融雪剂在生态环境中的污染行为特征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实验方案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环境
        2.1.2 社会环境
    2.2 靶区概况
    2.3 各绿化带植物状况调查
        2.3.1 绿化带种植植物状况
        2.3.2 绿化带植物生长状况
    2.4 实验方案
        2.4.1 采样
        2.4.2 测试
        2.4.3 数据处理
        2.4.4 实验时间、地点
第3章 离子含量空间分布特征
    3.1 残雪Cl~-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3.1.1 残雪pH值的分布特征
        3.1.2 残雪Cl~-的含量分布特征
    3.2 各绿化带土壤中Cl~-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3.2.1 分道绿化带土壤中Cl~-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3.2.2 桥区绿化带土壤中Cl~-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3.2.3 主绿化带土壤中Cl~-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3.3 各绿化带土壤中金属离子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3.3.1 Na~+含量分布特征
        3.3.2 Mg~(2+)含量分布特征
        3.3.3 Ca~(2+)含量分布特征
        3.3.4 K~+含量分布特征
    3.4 离子含量分布与植物生长状况的关联性分析
        3.4.1 相关性分析
        3.4.2 离子含量分布与植物长势对比分析
    3.5 小结与讨论
        3.5.1 小结
        3.5.2 讨论
第4章 污染评价及生态风险评价
    4.1 污染评价
        4.1.1 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法与标准
        4.1.2 采样点土壤各离子的单因子污染水平
        4.1.3 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法与标准
        4.1.4 绿化带土壤内梅罗综合污染水平
    4.2 生态风险评价
        4.2.1 生态风险评价法
        4.2.2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
    4.3 小结与讨论
        4.3.1 小结
        4.3.2 讨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5.3.1 不足点
        5.3.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8)有机环保道路融雪除冰剂研发及性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道路融雪除冰剂产品及市场现状
        1.2.2 传统融雪除冰剂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2.3 环保型融雪除冰剂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醋酸钙镁型复合有机环保融雪除冰剂的制备
    2.1 融雪除冰剂的作用机制
        2.1.1 盐类溶解放热
        2.1.2 冰点降低
        2.1.3 其它
    2.2 CMA有机环保融雪除冰剂的制备
        2.2.1 合成原理
        2.2.2 原料中有效物质含量的测定
    2.3 CMA有机环保融雪除冰剂合成工艺优化
        2.3.1 单因素条件的优化
        2.3.2 正交试验条件优化
        2.3.3 CMA合成放大试验
    2.4 CMA型复合环保融雪除冰剂组成优化方法
        2.4.1 复配组份的筛选
        2.4.2 溶解热评价
        2.4.3 冰点评价
        2.4.4 融冰速率评价
        2.4.5 铁钉腐蚀率
    2.5 CMA型复合环保融雪除冰剂的组成优化
        2.5.1 二元CMA的筛选
        2.5.2 CMA融雪除冰剂抗蚀组分的优化
        2.5.3 CMA多组分复合融雪除冰剂的组成优化
    2.6 有机环保融雪除冰剂的批量及扩大化生产
        2.6.1 CMA的扩大化生产
        2.6.2 CMA多元复合融雪除冰剂的复配
    2.7 本章小结
3.有机环保型融雪除冰剂对路面材料腐蚀性分析
    3.1 融雪除冰剂对沥青性能的影响
        3.1.1 沥青试样的制备
        3.1.2 融雪除冰剂对沥青低温性能的影响
        3.1.3 融雪除冰剂对沥青高温性能的影响
        3.1.4 融雪除冰剂对沥青影响的红外光谱测试
    3.2 融雪除冰剂对集料性能的影响
        3.2.1 融雪除冰剂对集料压碎值的影响
        3.2.2 融雪除冰剂对集料与沥青黏附性的影响
    3.3 融雪除冰剂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
        3.3.1 集料技术指标及沥青混合料级配
        3.3.2 融雪除冰剂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影响
        3.3.3 融雪除冰剂对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的影响
        3.3.4 融雪除冰剂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的影响
        3.3.5 融雪除冰剂对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环保融雪除冰剂融冰雪能力的现场评估及撒布工艺
    4.1 融雪除冰剂试验场地及设计说明
        4.1.1 融雪试验场地图解
        4.1.2 施工现场天气条件及气候状况
        4.1.3 融雪除冰剂作业工艺设计
    4.2 融雪除冰剂撒布试验及融雪性能评价
        4.2.1 2-3cm厚初雪融雪的撒布试验
        4.2.2 模拟雪前撒布的融雪试验
        4.2.3 对降雪期内积雪的融雪试验
        4.2.4 人工堆雪+结冰的融冰雪撒布试验
        4.2.5 融雪除冰剂实地融冰试验
    4.3 有机环保融雪除冰剂撒布技术建议
        4.3.1 融雪除冰剂融冰雪能力对比分析
        4.3.2 有机环保融雪除冰剂撒布时机
        4.3.3 有机环保融雪除冰剂撒布量
        4.3.4 有机环保融雪除冰剂撒布频次
    4.4 本章小结
5.有机环保融雪除冰剂环境效应及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5.1 有机环保融雪除冰剂对撒布区水土资源影响评价
        5.1.1 检测背景
        5.1.2 融雪撒布区域土壤及水体样品采集说明
        5.1.3 土壤样品处理及检测说明
        5.1.4 水质样品处理及检测说明
        5.1.5 土质影响评估的样品检测方法
        5.1.6 融雪除冰剂对撒布区土质的影响评估
        5.1.7 融雪除冰剂对撒布区水质的影响评估
        5.1.8 融雪除冰剂对撒布区水土资源影响评价结论
    5.2 有机环保融雪除冰剂对植物的影响分析
        5.2.1 有机环保融雪除冰剂对农作物的影响分析
        5.2.2 有机环保融雪除冰剂对绿化带植物的影响分析
    5.3 有机环保融雪除冰剂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5.3.1 减轻减少对道路设施的损坏
        5.3.2 降低对道路沿线环境不良影响
        5.3.3 其它影响方面
        5.3.4 成本方面
    5.4 本章小结
6.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进一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水泥稳定建筑垃圾路面基层的技术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建筑垃圾的路用研究现状
        1.2.1 路面面层中的应用
        1.2.2 路面基层及底基层中的应用
        1.2.3 路基填筑中的应用
        1.2.4 研究现状评述
    1.3 论文研究内容
第2章 建筑垃圾的加工与骨料制备
    2.1 建筑垃圾的一般组成
    2.2 建筑垃圾的分拣加工
    2.3 建筑垃圾骨料的加工
    2.4 试验用砖骨料和混凝土骨料的加工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建筑垃圾骨料的技术性能
    3.1 骨料的种类
    3.2 密度与吸水率
    3.3 压碎值
    3.4 针片状含量
    3.5 细粉的界限含水率
    3.6 基层混凝土骨料的选定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水泥稳定混凝土骨料配合比设计
    4.1 试验材料及配合比设计方案
        4.1.1 水泥与骨料
        4.1.2 骨料级配
        4.1.3 配合比设计方案
    4.2 不同配合比混合料的击实试验
        4.2.1 击实试验
        4.2.2 击实试验结果及分析
    4.3 不同配合比混合料的实际需水率
    4.4 不同配合比混合料的7d抗压强度
        4.4.1 试件制备及抗压强度试验
        4.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4.4.3 推荐水泥剂量和混凝土骨料掺量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混凝土骨料掺量对混合料强度和模量的影响
    5.1 不同龄期的抗压强度
        5.1.1 抗压强度试验及结果
        5.1.2 混凝土骨料掺量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5.1.3 养生龄期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5.2 不同龄期的劈裂强度
        5.2.1 劈裂强度试验及结果
        5.2.2 混凝土骨料掺量对劈裂强度的影响
        5.2.3 养生龄期对劈裂强度的影响
    5.3 弯拉强度
        5.3.1 梁式试件成型
        5.3.2 弯拉强度试验及结果
        5.3.3 混凝土骨料掺量对弯拉强度的影响
    5.4 抗压回弹模量
        5.4.1 抗压回弹模量试验及结果
        5.4.2 混凝土骨料掺量对抗压回弹模量的影响
    5.5 弹性模量
        5.5.1 弹性模量试验及结果
        5.5.2 混凝土骨料掺量对弹性模量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混凝土骨料掺量对混合料收缩性能的影响
    6.1 干缩性能
        6.1.1 干缩试验及结果
        6.1.2 混凝土骨料掺量对干缩性能的影响
        6.1.3 干燥失水率、干缩应变和干缩系数随测试天数的变化
    6.2 温缩性能
        6.2.1 温缩试验及结果
        6.2.2 混凝土骨料掺量对温缩性能的影响
        6.2.3 温缩系数随试验温度的变化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混凝土骨料掺量对混合料耐久性能的影响
    7.1 不同冻融次数的抗冻性
        7.1.1 冻融试验及结果
        7.1.2 养生龄期对抗冻性的影响
        7.1.3 混凝土骨料掺量对抗冻性的影响
        7.1.4 冻融次数对抗冻性的影响
        7.1.5 融雪剂对抗冻性的影响
    7.2 水稳定性
        7.2.1 水稳定性试验及结果
        7.2.2 混凝土骨料掺量对水稳定性的影响
        7.2.3 融雪剂对水稳定性的影响
    7.3 干湿循环特性
        7.3.1 干湿循环试验及结果
        7.3.2 混凝土骨料掺量对干湿循环特性的影响
        7.3.3 融雪剂对干湿循环特性的影响
    7.4 抗冲刷性能
        7.4.1 抗冲刷试验及结果
        7.4.2 混凝土骨料掺量对抗冲刷性能的影响
    7.5 本章小结
结论及建议
    主要结论
    创新点
    进一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0引言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提供初稿)
1 土石方机械
    1.1 推土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肖茹硕士生, 吉林大学赵克利教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统稿)
        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1 国外研究现状
        1.1.1. 2 中国研究现状
        1.1.2 研究的热点问题
        1.1.3 存在的问题
        1.1.4 研究发展趋势
    1.2 挖掘机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团队、华侨大学林添良副教授提供初稿;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统稿)
        1.2.1 挖掘机节能技术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刘昌盛博士、郝鹏博士, 华侨大学林添良副教授, 中南大学胡鹏博士生、林贵堃硕士生提供初稿)
        1.2.1. 1 传统挖掘机动力总成节能技术
        1.2.1. 2 新能源技术
        1.2.1. 3 混合动力技术
        1.2.2 挖掘机智能化与信息化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 中南大学胡鹏、周烜亦博士生、李志勇、范诗萌硕士生提供初稿)
        1.2.2. 1 挖掘机辅助作业技术
        1.2.2. 2 挖掘机故障诊断技术
        1.2.2. 3 挖掘机智能施工技术
        1.2.2. 4 挖掘机远程监控技术
        1.2.2. 5 问题与展望
        1.2.3 挖掘机轻量化与可靠性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王德军副总工艺师, 中南大学刘强博士生、万宇阳硕士生提供初稿)
        1.2.3. 1 挖掘机轻量化研究
        1.2.3. 2 挖掘机疲劳可靠性研究
        1.2.3. 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1.2.4 挖掘机振动与噪声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 中南大学刘强博士生、万宇阳硕士生提供初稿)
        1.2.4. 1 挖掘机振动噪声分类与产生机理
        1.2.4. 2 挖掘机振动噪声信号识别现状和发展趋势
        1.2.4. 3 挖掘机减振降噪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1.2.4. 4 挖掘机振动噪声存在问题与展望
    1.3 装载机 (吉林大学秦四成教授, 博士生遇超、许堂虹提供初稿)
        1.3.1 装载机冷却系统散热技术研究
        1.3.1.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2 研究发展趋势
        1.3.2 鱼和熊掌兼得的HVT
        1.3.2. 1 技术原理及结构特点
        1.3.2. 2 技术优点
        1.3.2. 3 国外研究现状
        1.3.2. 4 中国研究现状
        1.3.2. 5 发展趋势
        1.3.2. 6 展望
    1.4 平地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赵睿英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1.4.1 平地机销售情况与核心技术构架
        1.4.2 国外平地机研究现状
        1.4.2. 1 高效的动力传动技术
        1.4.2. 2 变功率节能技术
        1.4.2. 3 先进的工作装置电液控制技术
        1.4.2. 4 操作方式与操作环境的人性化
        1.4.2. 5 转盘回转驱动装置过载保护技术
        1.4.2. 6 控制系统与作业过程智能化
        1.4.2. 7 其他技术
        1.4.3 中国平地机研究现状
        1.4.4 存在问题
        1.4.5 展望
2压实机械
    2.1 静压压路机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2.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2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2.2 轮胎压路机 (黑龙江工程学院王强副教授提供初稿)
        2.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2 热点研究方向
        2.2.3 存在的问题
        2.2.4 研究发展趋势
    2.3 圆周振动技术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2.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1 双钢轮技术研究进展
        2.3.1. 2 单钢轮技术研究进展
        2.3.2 热点问题
        2.3.3 存在问题
        2.3.4 发展趋势
    2.4 垂直振动压路机 (合肥永安绿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宋皓总工程师提供初稿)
        2.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4.2 存在的问题
        2.4.3 热点研究方向
        2.4.4 研究发展趋势
    2.5 振动压路机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杂志社万汉驰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2.5.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5.1. 1 国外振动压路机研究历史与现状
        2.5.1. 2 中国振动压路机研究历史与现状
        2.5.1. 3 特种振动压实技术与产品的发展
        2.5.2 热点研究方向
        2.5.2. 1 控制技术
        2.5.2. 2 人机工程与环保技术
        2.5.2. 3 特殊工作装置
        2.5.2. 4 振动力调节技术
        2.5.2. 4. 1 与振动频率相关的调节技术
        2.5.2. 4. 2 与振幅相关的调节技术
        2.5.2. 4. 3 与振动力方向相关的调节技术
        2.5.2. 5 激振机构优化设计
        2.5.2. 5. 1 无冲击激振器
        2.5.2. 5. 2 大偏心矩活动偏心块设计
        2.5.2. 5. 3 偏心块形状优化
        2.5.3 存在问题
        2.5.3. 1 关于名义振幅的概念
        2.5.3. 2 关于振动参数的设计与标注问题
        2.5.3. 3 振幅均匀性技术
        2.5.3. 4 起、停振特性优化技术
        2.5.4 研究发展方向
    2.6 冲击压路机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2.6.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6.2 研究热点
        2.6.3 主要问题
        2.6.4 发展趋势
    2.7 智能压实技术及设备 (西南交通大学徐光辉教授, 长安大学刘洪海教授、贾洁博士生, 国机重工 (洛阳) 建筑机械有限公司韩长太副总经理提供初稿;西南交通大学徐光辉教授统稿)
        2.7.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7.2 热点研究方向
        2.7.3 存在的问题
        2.7.4 研究发展趋势
3路面机械
    3.1 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 (长安大学谢立扬高级工程师、张晨光博士生、赵利军副教授提供初稿)
        3.1.1 国内外能耗研究现状
        3.1.1. 1 烘干筒
        3.1.1. 2 搅拌缸
        3.1.1. 3 沥青混合料生产工艺与管理
        3.1.2 国内外环保研究现状
        3.1.2. 1 环保的宏观管理
        3.1.2. 2 沥青烟
        3.1.2. 3 排放因子
        3.1.3 存在的问题
        3.1.4 未来研究趋势
    3.2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周小浩硕士生提供初稿)
        3.2.1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近几年销售情况
        3.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2.2. 1 国外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发展现状
        3.2.2. 2 中国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的发展现状
        3.2.2. 3 国内外行驶驱动控制技术
        3.2.2. 4 国内外智能化技术
        3.2.2. 5 国内外自动找平技术
        3.2.2. 6 振捣系统的研究
        3.2.2. 7 国内外熨平板的研究
        3.2.2. 8 国内外其他技术的研究
        3.2.3 存在的问题
        3.2.4 研究的热点方向
        3.2.5 发展趋势与展望
    3.3 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 (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冯忠绪教授、赵凯音博士生提供初稿;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统稿)
        3.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3.3.1. 1 搅拌机
        3.3.1. 2 振动搅拌技术
        3.3.1. 3 搅拌工艺
        3.3.1. 4 搅拌过程监控技术
        3.3.2 存在问题
        3.3.3 总结与展望
    3.4 水泥混凝土摊铺设备 (长安大学胡永彪教授提供初稿)
        3.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3.4.1. 1 作业机理
        3.4.1. 2 设计计算
        3.4.1. 3 控制系统
        3.4.1. 4 施工技术
        3.4.2 热点研究方向
        3.4.3 存在的问题
        3.4.4 研究发展趋势[466]
    3.5 稳定土厂拌设备 (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李雅洁研究生提供初稿)
        3.5.1 国内外研究现状
        3.5.1. 1 连续式搅拌机与搅拌工艺
        3.5.1. 2 振动搅拌技术
        3.5.2 存在问题
        3.5.3 总结与展望
4桥梁机械
    4.1 架桥机 (石家庄铁道大学邢海军教授提供初稿)
        4.1.1 公路架桥机的分类及结构组成
        4.1.2 架桥机主要生产厂家及其典型产品
        4.1.2. 1 郑州大方桥梁机械有限公司
        4.1.2. 2 邯郸中铁桥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4.1.2. 3 郑州市华中建机有限公司
        4.1.2. 4 徐州徐工铁路装备有限公司
        4.1.3 大吨位公路架桥机
        4.1.3. 1 LGB1600型导梁式架桥机
        4.1.3. 2 TLJ1700步履式架桥机
        4.1.3. 3 架桥机的规范与标准
        4.1.4 发展趋势
        4.1.4. 1 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
        4.1.4. 2 智能安全监测系统的应用
        4.1.4. 3 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
    4.2 移动模架造桥机 (长安大学吕彭民教授、陈一馨讲师, 山东恒堃机械有限公司秘嘉川工程师、王龙奉工程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吕彭民教授统稿)
        4.2.1 移动模架造桥机简介
        4.2.1. 1 移动模架造桥机的分类及特点
        4.2.1. 2 移动模架主要构造及其功能
        4.2.1. 3 移动模架系统的施工原理与工艺流程
        4.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4.2.2. 1 国外研究状况
        4.2.2. 2 国内研究状况
        4.2.3 中国移动模架造桥机系列创新及存在的问题
        4.2.3. 1 中国移动模架造桥机系列创新
        4.2.3. 2 中国移动模架存在的问题
        4.2.4 研究发展的趋势
5隧道机械
    5.1 喷锚机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谷立臣教授、孙昱博士生提供初稿)
        5.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1.1. 1 混凝土喷射机
        5.1.1. 2 锚杆钻机
        5.1.2 存在的问题
        5.1.3 热点及研究发展方向
    5.2 盾构机 (中南大学易念恩实验师, 长安大学叶飞教授, 中南大学王树英副教授、夏毅敏教授提供初稿)
        5.2.1 盾构机类型
        5.2.1.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5.2.1. 2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热点
        5.2.1. 3 研究发展趋势
        5.2.2 盾构刀盘
        5.2.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2.2. 2 热点研究方向
        5.2.2. 3 存在的问题
        5.2.2. 4 研究发展趋势
        5.2.3 盾构刀具
        5.2.3.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2.3. 2 热点研究方向
        5.2.3. 3 存在的问题
        5.2.3. 4 研究发展趋势
        5.2.4 盾构出渣系统
        5.2.4. 1 螺旋输送机
        5.2.4. 2 泥浆输送管路
        5.2.5 盾构渣土改良系统
        5.2.5.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5.2.5. 2 存在问题与研究热点
        5.2.5. 3 研究发展趋势
        5.2.6 壁后注浆系统
        5.2.6.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5.2.6. 2 研究热点方向
        5.2.6. 3 存在的问题
        5.2.6. 4 研究发展趋势
        5.2.7 盾构检测系统
        5.2.7.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2.7. 2 热点研究方向
        5.2.7. 3 存在的问题
        5.2.7. 4 研究发展趋势
        5.2.8 盾构推进系统
        5.2.8.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2.8. 2 热点研究方向
        5.2.8. 3 存在的问题
        5.2.8. 4 研究发展趋势
        5.2.9 盾构驱动系统
        5.2.9.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2.9. 2 热点研究方向
        5.2.9. 3 存在的问题
        5.2.9. 4 研究发展趋势
6养护机械
    6.1 清扫设备 (长安大学宋永刚教授提供初稿)
        6.1.1 国外研究现状
        6.1.2 热点研究方向
        6.1.2. 1 单发动机清扫车
        6.1.2. 2 纯电动清扫车
        6.1.2. 3 改善人机界面向智能化过渡
        6.1.3 存在的问题
        6.1.3. 1 整车能源效率偏低
        6.1.3. 2 作业效率低
        6.1.3. 3 除尘效率低
        6.1.3. 4 静音水平低
        6.1.4 研究发展趋势
        6.1.4. 1 节能环保
        6.1.4. 2 提高作业性能及效率
        6.1.4. 3 提高自动化程度及路况适应性
    6.2 除冰融雪设备 (长安大学高子渝副教授、吉林大学赵克利教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高子渝副教授统稿)
        6.2.1 国内外除冰融雪设备研究现状
        6.2.1. 1 融雪剂撒布机
        6.2.1. 2 热力法除冰融雪机械
        6.2.1. 3 机械法除冰融雪机械
        6.2.1. 4 国外除冰融雪设备技术现状
        6.2.1. 5 中国除冰融雪设备技术现状
        6.2.2 中国除冰融雪机械存在的问题
        6.2.3 除冰融雪机械发展趋势
    6.3 检测设备 (长安大学叶敏教授、张军讲师提供初稿)
        6.3.1 路面表面性能检测设备
        6.3.1. 1 国外路面损坏检测系统
        6.3.1. 2 中国路面损坏检测系统
        6.3.2 路面内部品质的检测设备
        6.3.2. 1 新建路面质量评价设备
        6.3.2. 2 砼路面隐性病害检测设备
        6.3.2. 3 沥青路面隐性缺陷的检测设备
        6.3.3 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6.4 铣刨机 (长安大学胡永彪教授提供初稿)
        6.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6.4.1. 1 铣削转子动力学研究
        6.4.1. 2 铣削转子刀具排列优化及刀具可靠性研究
        6.4.1. 3 铣刨机整机参数匹配研究
        6.4.1. 4 铣刨机转子驱动系统研究
        6.4.1. 5 铣刨机行走驱动系统研究
        6.4.1. 6 铣刨机控制系统研究
        6.4.1. 7 铣刨机路面工程应用研究
        6.4.2 热点研究方向
        6.4.3 存在的问题
        6.4.4 研究发展趋势
        6.4.4. 1 整机技术
        6.4.4. 2 动力技术
        6.4.4. 3 传动技术
        6.4.4. 4 控制与信息技术
        6.4.4. 5 智能化技术
        6.4.4. 6 环保技术
        6.4.4. 7 人机工程技术
    6.5 再生设备 (长安大学顾海荣、马登成副教授提供初稿;顾海荣副教授统稿)
        6.5.1 厂拌热再生设备
        6.5.1.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6.5.1. 2 热点研究方向
        6.5.1. 3 存在的问题
        6.5.1. 4 研究发展趋势
        6.5.2 就地热再生设备
        6.5.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6.5.2. 2 热点研究方向
        6.5.2. 3 存在的问题
        6.5.2. 4 研究发展趋势
        6.5.3 冷再生设备
        6.5.3.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6.5.3. 2 热点研究方向
    6.6 封层车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杨光兴硕士生提供初稿)
        6.6.1 前言
        6.6.2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与设备
        6.6.2. 1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简介
        6.6.2. 2 国外研究现状
        6.6.2. 3 中国研究现状
        6.6.2. 4 研究方向
        6.6.2. 5 存在的问题
        6.6.3 稀浆封层技术与设备
        6.6.3. 1 稀浆封层技术简介
        6.6.3. 2 国外研究现状
        6.6.3. 3 中国发展现状
        6.6.3. 4 热点研究方向
        6.6.3. 5 存在的问题
        6.6.4 雾封层技术与设备
        6.6.4. 1 雾封层技术简介
        6.6.4. 2 国外发展现状
        6.6.4. 3 中国发展现状
        6.6.4. 4 热点研究方向
        6.6.4. 5 存在的问题
        6.6.5 研究发展趋势
    6.7 水泥路面修补设备 (长安大学叶敏教授、窦建明博士生提供初稿)
        6.7.1 技术简介
        6.7.1. 1 施工技术
        6.7.1. 2 施工机械
        6.7.1. 3 共振破碎机工作原理
        6.7.2 共振破碎机研究现状
        6.7.2. 1 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6.7.2. 2 中国研究发展现状
        6.7.3 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6.7.3. 1 研究热点
        6.7.3. 2 发展趋势
7 结语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提供初稿)

四、北京融雪剂仍有污染(论文参考文献)

  • [1]天津滨海新区行道树法桐衰弱成因分析[J]. 张涛,杨永利,张清,王国强,刘鑫,陈国强. 中国城市林业, 2022
  • [2]环保型植物副产品有机融雪剂的应用研究[D]. 夏金平. 长安大学, 2021
  • [3]北方干旱城市道路与开放空间设计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研究[D]. 张子璐.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1)
  • [4]北京高速公路水资源综合回收循环利用相关问题的探讨[A]. 宋连亮. 202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 2020
  • [5]丛枝菌根真菌对绿化植物耐融雪剂胁迫的影响[D]. 白倩倩.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6]基于HYDRUS-1D模型的融雪剂对生物滞留池影响研究[D]. 王奇凯.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7]绿化带土壤中氯离子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估 ——以乌鲁木齐市河滩快速路为例[D]. 木拉提百克·木沙江. 新疆大学, 2020(07)
  • [8]有机环保道路融雪除冰剂研发及性能评价[D]. 陈旭.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9]水泥稳定建筑垃圾路面基层的技术性能研究[D]. 商晓儒. 长安大学, 2019(01)
  • [10]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J]. 马建,孙守增,芮海田,王磊,马勇,张伟伟,张维,刘辉,陈红燕,刘佼,董强柱. 中国公路学报, 2018(06)

标签:;  ;  ;  ;  ;  

北京融雪剂仍在污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