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全喜教授与植物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雪菲[1](2020)在《红盖鳞毛蕨花青素合成关键酶DFR的功能研究》文中指出蕨类植物是一类通过孢子繁殖的维管束植物,它的进化地位位于苔藓植物和种子植物之间。根据报道蕨类植物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其总黄酮含量的平均值高于苔藓植物和种子植物,但在蕨类植物中关于黄酮类化合物重要类群的花青素类化合物的研究却很少。花青素类化合物不仅是重要的植物色素,还具有保护植物免受多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胁迫的功能,能够清除自由基,减少光损伤,保护植物光合作用的顺利进行。一些蕨类植物的叶片呈现出深红色,这些色素类物质是否为花青素类化合物此前并没有报道。由于大多数蕨类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多,已建立的可参考基因组较少等原因,目前对蕨类植物功能基因的研究还很少。尽管显花植物花青素合成途径及其分子机制研究已有一定基础,但在蕨类植物中的花青素类化合物合成过程还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尤其是参与花青素类化合物和原花青素合成的关键酶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ihydroflavonol 4-reductase,DFR),此前未有它在孢子植物中的功能报道。为了探讨蕨类植物中的花青素类化合物的成分以及其合成过程,本研究首先对44种蕨类的花青素含量和种类进行检测,分析花青素在蕨类中的分布情况。根据实验结果选择红盖鳞毛蕨(Dryopteriserythrosora)作为研究材料,采用转录组测序的方法从中筛选获得36条参与花青素类化合物合成的基因。最后,从蛋白结构预测、基因表达情况分析、体外酶活检测和转基因拟南芥等方面全面的分析红盖鳞毛蕨DFRs的功能。主要取得结果如下:1.分析了井冈山地区采集的7目,14科,44种蕨类植物的花青素、原花青素和总黄酮的含量。结果显示这些蕨类植物均含有花青素,其中乌毛蕨科植物中含有大量的矢车菊素(Cyanidin),而鳞毛蕨科植物中不仅有矢车菊素,还有较高含量的飞燕草素(Delphinidin),花青素的种类与科属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此外,在乌毛蕨科和鳞毛蕨科大部分样本中检测到较高含量的原花青素和总黄酮。总的来看,乌毛蕨科和鳞毛蕨科植物在花青素、原花青素和总黄酮含量上表现出优势,鳞毛蕨科植物中的主要花青素类型更多。2.通过Illumina Hiseq 2000平台对红盖鳞毛蕨的转录组进行分析。注释到花青素生物合成相关途径上的基因主要涉及查尔酮合成酶(CHS)、查尔酮异构酶(CHI)、黄烷酮3-羟化酶(F3H)、DFR、类黄酮3’-羟化酶(F3’H)、类黄酮3’,5’-轻化酶(F3’5’H)、花青素合成酶(ANS)和类黄酮3-O-葡糖基转移酶(UFGT)。通过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树分析,发现这些基因与种子植物已报道的功能基因的相似度低且分属于不同的进化枝,这可能与蕨类植物特殊的演化地位有关。3.分析了红盖鳞毛蕨转录组数据中获得的5条DFR基因的功能。结果显示5条DeDFRs的ORF区长度为972-1026 bp,编码的氨基酸同拟南芥的相似性为39.02-46.34%。DeDFR1蛋白和DeDFR2蛋白具有DFR催化功能,不同于已有的报道,它们仅能催化DHK和DHQ转化为目标产物,但对DHM没有作用。拟南芥DFR缺失突变体回补实验结果显示DeDFR2基因能够使拟南芥恢复表型,种皮颜色加深。DeDFR3蛋白不具有与种子植物相似的体外催化底物的功能,且回补拟南芥突变体后对花青素含量没有影响,但它在拟南芥野生型中的过表达将加速拟南芥发育,使种子颗粒增大为1.33倍左右。DeDFR4蛋白和DeDFR5蛋白同样不具有体外催化的功能,在红盖鳞毛蕨中的检测结果显示它们主要在低光照条件下表达,且这两条基因的过表达拟南芥在低光条件下表现出更好的成长状态。总体而言,5条DeDFRs基因对植物生长具有不同的调节功能,DeDFR1和DeDFR2参与花青素类化合物的合成过程。4.发现一种新的DFR功能类型,即Arg型DFR。除了鉴定到DFR功能的DeDFR1和DeDFR2外,满江红AfDFR1-6和槐叶萍ScDFR1-4也属于Arg型DFR,这是一种在种子植物中未有报道的类型,可能为蕨类植物中特有。通过定点突变技术和体外实验检测关键位点对DFR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关键位点更改为Asp后,催化DHQ的能力下降;当关键位点更改为Arg后,催化DHK的能力下降,催化DHM的功能丧失。因此,关键位点上氨基酸残基的侧链的不同是影响底物催化能力的重要原因,Arg类型DFR的特征是能够催化DHK和DHQ,不能催化DHM。综上所述,本研究首先分析蕨类植物中花青素的分布情况,以含量较高的红盖鳞毛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转录组测序方法挖掘其中参与花青素类化合物合成的基因。通过研究DeDFRs基因的功能,探讨蕨类植物中的DFR基因对花青素类化合物合成的影响。这些工作不仅对研究植物DFR的功能演化、开发利用蕨类植物花青素类化合物、探索蕨类植物花青素类化合物合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也为蕨类植物中其他功能基因的研究提供了资料和方法。
张潇月[2](2018)在《长江下游干流浮游植物多样性研究》文中提出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流,长江干流自西向东横贯中国中部,在江西湖口接纳了鄱阳湖水系后,便进入下游河段。长江下游干流全长938公里,经江西、安徽、江苏、上海,最后注入东海,主要支流,南岸有青弋江、水阳江水系和太湖水系,北岸则有皖河、滁河和巢湖水系,流域面积12万平方公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是一个生态学单位,是指在水中以浮游生活的微小植物,通常浮游植物就是浮游藻类。本论文首次对长江下游干流浮游植物全面系统的分类学研究,丰富我国和长江浮游植物多样性,为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为国家建立长江下游干流浮游生物资源基础数据库提供基础资料。2016年10月、2017年2月、5月、8月,先后采集标本406号,利用光镜(LM)对长江下游干流浮游植物(除硅藻门)进行显微观察及拍摄光学显微照片。主要结果如下:1.本文共鉴定浮游植物(除硅藻门)239种31变种,隶属于6门94属,其中蓝藻门13属21种1变种,金藻门6属9种,黄藻门2属2种,甲藻门2属5种,裸藻门6属64种(含变种),绿藻门65属168种(含变种)。对每个藻类的分类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附有清晰的光学显微镜照片,共47个图版,286张藻类图片。2.本文发现2个中国新记录属,19个中国新记录种。其中裸藻门1个中国新记录种,蓝藻门1个中国新记录种,绿藻门2个中国新记录属,17个中国新记录种,首次在长江下游干流报道的浮游植物种类有91种。3.本文对长江下游干流浮游植物(除硅藻门)进行了初步的生态分析:1)不同生境,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和分布不同,长江下游干流浮游藻类多样性低,大部分种类集中在长江下游支流入江口和外围河道。安庆-池州江段种类数最多,南通江段最少。2)不同季节,浮游植物的种类数也略有不同,夏季最多,冬季最少,在支流入江口处季节分布不明显,以绿藻目或裸藻的种类为明显的优势群体,说明支流入江口处水体营养丰富,适宜裸藻和绿藻的生活。3)长江下游浮游干流浮游植物种类丰富,既有淡水种,海水种,又有半咸水种。
董睿方[3](2016)在《沙棘叶品质评价及其降血脂抗疲劳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沙棘叶为胡颓子科沙棘属植物沙棘的干燥叶子,具有较高的活性成分和营养价值。目前全世界已知沙棘属植物7种11亚种,我国有7种7亚种,且分布广泛,华北、西北、西南均有分布。2010版药典收载品种是沙棘果,主要活性成分为黄酮类物质。研究表明,沙棘叶中黄酮成分较沙棘果中高,且沙棘叶资源更为丰富。但目前市场上沙棘叶品质参差不齐,使用混乱;沙棘叶保健产品缺乏相关理论指导。因此,本课题选取沙棘叶为研究材料,对不同产地沙棘叶质量进行评价,研究其辅助降血脂及缓解疲劳活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首次建立沙棘叶HPLC指纹图谱,用于沙棘叶质量控制和品质评价。运用化学计量学方法(相似度、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对建立的指纹图谱16个特征峰峰面积统计分析,对其中7个组分定量分析,包括芦丁、异槲皮苷、水仙苷、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槲皮素、山奈酚和异鼠李素;并运用UHPLC-QTOF-MS/MS对沙棘叶中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显示,不同产地沙棘叶存在显着差异,可能与其所处季风气候及地理位置有关,聚类分析将21批沙棘叶分为3类,其中西南部产区(四川、云南、西藏、青海南部)受西南季风影响,沙棘叶总黄酮含量较低;采收自5-6月份青海、甘肃一带的沙棘叶黄酮类成分较高,并且聚为一类;主成分分析结果与聚类分析相似;UHPLC-QTOF-MS/MS共分析鉴定12个化合物,均为黄酮类。2.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对沙棘叶中黄酮(以异鼠李素为指标)提取工艺优化,因素选取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结果显示,乙醇浓度影响最大,其次是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料液比影响较小,最佳提取工艺为:沙棘叶药材以70%乙醇85℃回流提取二次,第一次120min,第二次90min,两次料液比分别为1:10和1:8。3.本课题对沙棘叶辅助降血脂和缓解疲劳保健作用进行了研究。建立食源性高血脂大鼠模型,灌胃给予沙棘叶乙醇提取物30天,结果显示,沙棘叶提取物对高脂饲料所造成的血清TG、TC、LDL的升高有明显抑制作用,并使HDL的含量有一定程度的升高,表明沙棘叶提取物对改善高血脂大鼠的血脂水平紊乱的状态,对高血脂大鼠有辅助降低血脂的功能,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大鼠体重的增长。首次报道沙棘叶缓解运动疲劳活性,沙棘叶水提物低、中、高剂量组显着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其中高剂量组能够明显提高肝糖原储备以及降低血乳酸曲线下面积,显示出较强的缓解疲劳活性。为沙棘叶保健食品开发利用提供可靠了的理论依据。4.本课题还对沙棘叶发酵前后四种黄酮苷类成分含量变化进行了比较,芦丁含量有所下降,异槲皮苷含量略有上升,可能是由于芦丁失去一分子鼠李糖转化为异槲皮苷所致。以上研究为沙棘叶开发利用提供了可靠来源及质量保障。对十批沙棘叶茶中总黄酮和异鼠李素含量研究,并制定其黄酮含量标准:沙棘叶茶中总黄酮含量不少于0.4%,异鼠李素不少于0.12%,其异鼠李素含量要求略高于药典对沙棘果的要求。
黄小芳[4](2016)在《基于转录组测序的红盖鳞毛蕨类黄酮3’-羟化酶(F3’H)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文中认为黄酮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次生代谢产物,它具有抗氧化、抑菌消炎、抑制肿瘤细胞活性、抗HIV活性等功能,且毒性较小。相比于其他植物类群,蕨类植物中的黄酮具有含量高,种类多样的特点,但其黄酮的代谢途径仍不清楚,类黄酮3’-羟化酶(F3’H)属于细胞色素P450家族蛋白,是黄酮合成途径中重要的关键酶之一,主要催化柚皮素和二氢山柰酚,生成圣草酚和二氢槲皮素,而这两种产物是黄酮生物合成途径中重要的中间产物。研究蕨类植物F3’H基因,为阐明其代谢途径的分子机制提供基础资料,对揭示植物黄酮代谢的演化及调控机制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本研究以红盖鳞毛蕨为实验材料,利用转录组测序和PCR技术对F3’H基因进行克隆和表达分析,并对该序列在基因结构,蛋白结构和理化性质三方面做生物信息学分析。本研究的实验结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Hi-seq 2000平台测序,获得红盖鳞毛蕨总计8504366760nt转录组数据。对获得的短序列reads进行数据过滤、组装、拼接获得Unigene总共143604个,将这些Unigene注释到蛋白数据库中,可比对上的编码蛋白库(CDS)有69917个。根据注释结果分析获得F3’H可能性基因62条,从中选定7条作为F3’H候选基因。2.利用转录组测序获得的序列信息,从红盖鳞毛蕨中成功克隆获得7条F3’H候选基因的完整ORF区序列,命名为DeF3’H-1、DeF3’H-2、DeF3’H-3、DeF3’H-4、DeF3’H-5、DeF3’H-6、DeF3’H-7,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其基因ORF区长度分别为1533bp、1599bp、1539bp、1575bp、1455bp、1590bp、1491bp、分别编码510、532、512、524、484、529、496个氨基酸。3.本实验成功构建构建DeF3’H-3基因的重组子pET32a-DeF3’H-3,并成功转入表达感受态BL21中,使用IPTG诱导获得融合蛋白,经过SDS-PAGE鉴定获得的蛋白大小约为65kDa,与预期的蛋白大小相一致,这为后续的酶活功能鉴定工作奠定了基础。4、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对获得的DeF3’H-3基因的基因结构、蛋白理化性质方面进行预测。预测其分子式为C2605H4158N708O716S25,理论蛋白分子量为57653.48Da,等电点为8.05。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DeF3’H-3的氨基酸序列包含有F3’H蛋白的保守区域“LPPGP”和血红素结合域“AGTDT”,与水稻(Oryza sativa)、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野茶树(Camellia sinensis)相似性分别为46%、44%、42%,具有的相似性相对较低,DeF3’H-3基因在蕨类植物中的功能是否同种子植物中F3’H的相一致值得后续进一步实验验证。综上,本研究以红盖鳞毛蕨为研究材料,对其进行转录组测序,为红盖鳞毛蕨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数据。此外,对黄酮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之一——类黄酮3’-羟化酶基因进行克隆与表达分析,为研究黄酮途径中的功能基因的分子机制做铺垫。此外,也为该基因起源和进化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伊秀娟[5](2016)在《基于转录组测序的石斛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tenatum Lindley),兰科石斛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中国药典》收载的正品石斛之一。黄酮类化合物为铁皮石斛的次生代谢物质,是重要的药效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病毒等功效,同时也是植物自身抗病、抗逆的主要成分。目前对铁皮石斛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成分鉴定和种类分析上,对其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本文以为石斛黄酮类化合物代谢途径的研究提供依据为目的,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铁皮石斛转录组测序对人工栽培的普通和紫色植株叶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应用Illumina Hiseq 2000测序平台共得到独立基因64,195个,总长度,平均长度,N50以及GC含量分别为66,479,063 bp,1,035 bp,1,742 bp和42.47%;被注释到KEGG功能数据库的独立基因占35.92%。以普通叶为对照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得到差异表达基因7177个,其中表达为上调的有3155个,下调4022个,与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相关的差异基因有13个,选取差异表达明显且表现为上调的查尔酮合成酶(CHS)、黄烷酮-3-加氧酶(F3H)和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FR)基因进行克隆和表达研究。2.铁皮石斛查尔酮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以转录组测序结果为参照,选取差异表达明显的查尔酮合成酶基因进行研究。通过同源克隆和RACE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克隆得到了查尔酮合成酶基因的cDNA全长,命名为DcCHS(GenBank登录号为KR078267)基因。DcCHS基因全长1311bp,开放阅读框1188bp,编码395个氨基酸,预测相对分子质量为43.14Kda。BLAST和氨基酸序列多重比对结果显示Dc CHS基因编码的氨基酸与其他物种的同源度较高;系统进化同源性分析,显示Dc CHS基因与兰科植物(如白苇兰属)聚为一支,属于Orchid CHS group 1的成员,处于较高的进化地位;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DcCHS,利用IPTG诱导pET32aDcCHS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高效表达并进行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产生了一个大小为43KD左右的蛋白,与预期结果相符合。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表达的蛋白产物进行酶活鉴定,结果显示pET32a-Dc CHS原核表达产物具有查尔酮合成酶的活性。3.DcCHS、Dc F3H、DcDFR基因的定量表达分析克隆Dc F3H和DcDFR基因的保守序列,并对Dc CHS、DcF3H、DcDFR基因进行荧光定量PCR分析。以普通植株叶为对照,发现三个基因在紫色植株中的表达量高于普通植株,并且在叶中的表达量高于茎,而在原球茎和组培苗中的表达量较少,这与转录组测序结果相一致。
闫循齐[6](2016)在《肾蕨查尔酮合成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影响因素》文中指出蕨类植物具有丰富黄酮类化合物,是蕨类中重要的药用成分;蕨类黄酮的代谢途径仍不清楚,阐明其代谢途径对解释蕨类植物黄酮代谢的机制,调控黄酮的表达具有重要意义;肾蕨(Nephrolepis auriculata(Eaton)O.Ktze)是传统的中药材,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治疗感冒发烧、咳嗽、痢疾及抗癌等功能。肾蕨具有容易采集、培养的特点,本文以肾蕨为材料,对其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克隆到其查尔酮合成酶(chalcone synthase,CHS)基因,并对该基因做了原核表达,对其进行原核表达条件进行了优化及基因功能的分析。本研究对阐明蕨类植物黄酮代谢及调控的机制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本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分别对肾蕨的根茎、叶轴、羽片总黄酮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肾蕨含有丰富的黄酮,叶轴和羽片中的黄酮含量均为2%左右,根茎中的黄酮含量显着高于地上部分,达到6%。由此肾蕨可作为试验材料进行黄酮代谢途径分子生物学研究。2.对肾蕨的查尔酮合成酶进行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以肾蕨叶中提取的RNA为模板,通过PCR技术获得肾蕨的查尔酮合成酶基因ORF序列和基因组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ORF区为1209 bp,编码402个氨基酸,蛋白酶分子量为44 KD。含有一个内含子并且遵循gt/ag剪切规则。BLAST序列比对发现肾CHS基因(Na CHS)与其它物种的该基因同源,通过构建进化树进行同源性分析,表明Na CHS基因与渐尖毛蕨、槐叶萍、水蕨等蕨类的CHS基因亲缘关系更近。分析表明不同物种CHS基因在序列上有差异,这种差异对揭示物种间亲缘关系有重要意义,或者对基因功能有一定影响。将CHS目的片段与Pet32a载体连接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中,使用IPTG诱导蛋白表达,进行SDS-PAGE分析,肾蕨CHS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得到表达,形成了一个大小为63 KD的蛋白,与预期结果相符合。体外酶活实验验证了原核表达的肾蕨CHS蛋白具有活性,能催化底物生成柚皮素,进一步说明表达的蛋白为Na CHS。3.原核表达影响因素。(1)以IPTG为诱导剂诱导蛋白表达,对表达的蛋白进行定量检测,蛋白表达量呈增长趋势,且在表达1 h时蛋白表达变化量最明显,4 h时累计蛋白表达量最多;(2)设置IPTG浓度梯度,在诱导表达4h时取样检测菌体浓度及进行蛋白定量检测,随着IPTG浓度增大,菌体生长有受到抑制趋势,加入IPTG浓度至0.1-0.2 mmol/L蛋白表达量较大;(3)设置温度梯度,分别为25℃、28℃、31℃、34℃、37℃及40℃,随温度增高表达蛋白总量有增大趋势,其他实验证实在37℃时菌体生长最快,且本实验证实在37℃表达的CHS中依然有一部分具有可溶性,最适表达温度为37℃;(4)设置菌体诱导表达前浓度梯度,浓度分别为0.224,0.385,0.621,1.120。在菌体浓度为0.621和1.120表达量较高。综上所述,黄酮含量测定表明肾蕨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克隆到的Na CHS基因表达的CHS是肾蕨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功能分析表明Na CHS基因原核表达产物具有较高的酶活性;经实验分析CHS最佳诱导条件为:菌体生长至OD600=0.6左右,以0.1 mmol/L IPTG在37℃诱导1 h为最佳表达条件。本研究为蕨类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对阐明蕨类植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调控机制也具有一定意义。
程薪宇[7](2015)在《中国毛茛科植物形态结构的系统学价值》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通过观察器官外部形态,并利用GMA半薄切片法深入研究了我国毛莨科(Ranunculaceae)植物的种苗,成株营养器官(根、茎、叶及种苗),雄蕊,花粉及果实的结构,并探讨了这些结构的系统学价值。种苗:根据毛茛科10属植物种苗发育中子叶是否留土萌发,初生根有无根环等特征,将种苗分为3种类型:(Ⅰ)子叶留土,无根环,子叶柄离生,真叶互生(Ⅱ)子叶出土,具地上根—子叶节过渡区,子叶柄离生:A.具根环。B.无根环;(Ⅲ)子叶出土,无地上根—子叶节过渡区,无根环:A.子叶柄合生。B.子叶柄离生,第1,2枚真叶互生。C.子叶柄离生,第1,2枚真叶对生。根至子叶节区(含子叶)为一个整体,其维管系统在种苗发育初期与上胚轴苗区不连续。毛莨科种苗可能无过渡性的“下胚轴”。根:根据次生木质部及髓的有无等特征可将毛茛科的根分为4种类型:(Ⅰ)根皮层发达或极发达,无次生木质部管状分子及髓;(Ⅱ)根无次生木质部管状分子,具髓:A.皮层不发达。B.皮层发达或及发达;(Ⅲ)根具次生木质部管状分子,无髓:A.皮层不发达或脱落。B.皮层发达或极发达;(Ⅳ)根具次生木质部管状分子及髓:A.皮层不发达。B.皮层发达。依据次生木质部管状分子及髓的有无,推测类型Ⅱ可能为毛莨科中较进化的根类型,类型Ⅲ可能较为原始。茎及叶:研究显示毛莨科茎表皮的毛状体(如腺毛,非腺毛)及皮层组织类型(如通气组织、厚角组织、厚壁组织),维管束附近纤维的分布,束间形成层及髓腔是否存在等均可作为种或种以上单位的分类依据。叶柄维管束分布分为辐射型、弧型和分散型。叶片表皮细胞形状(主要为深波、中波、浅波),气孔的分布可作为属的分类特征。基于营养器官结构的聚类分析:分子系统中的毛莨族(Ranunculeae)和银莲花族(Anemoneae)得到了营养器官结构聚类树状图内Group 1中两大分支的支持。Group2虽未得到现有分子系统结论的完全支持,但菟葵属(Eranthis)—唐松草属(Thalictrum)分支和翠雀属(Delphinium)—乌头属(Aconitum)分支分别与分子系统中的扁果草族(Trib. Isopyreae)及翠雀族(Trib.Delphinieae)较为相似。雄蕊:毛茛科植物花丝为丝状、条状、棒状、长三角形或短柱状。花药侧面观为∞形、椭圆形、近圆形或条形。幼嫩花药横切面V形、Λ形、椭圆形、方形、∞形或蝶形。花粉囊间薄壁细胞排列呈V形、A形或直线形。横切面为V形、A形和椭圆形的幼嫩花药,其形态在花药发育中无明显变化。横切面为∞形的幼嫩花药,成熟时常变为椭圆形,而蝶形和方形的幼嫩花药成熟时则变为∞形。雄蕊特征可作为毛莨科多数类群属的分类特征。花粉:毛茛科物种多具三沟花粉,少数物种的花粉具多沟、散沟及散孔。除金莲花属(Trollius)的花粉具条纹状纹饰外,其余物种花粉表面具颗粒状或刺状纹饰。由于属内不同物种的花粉粒形态可能不同,因而花粉外形通常可作为毛莨科种的鉴别依据,但唐松草属及金莲花属内物种的花粉粒外形相似,可作为属的分类依据。花粉形态支持唐松草属提升为亚科。基于果实结构的聚类分析:毛莨科果实表面附属物及部分内部结构特征(如维管束分布方式,中果皮及内果皮细胞类型等)可作为毛莨科属的鉴别依据。利用果实及相关特征构建了毛莨科树状图(含27属),将毛莨科划分为4个类群,及7个亚类群。Group 1:蓇荚果或瘦果,中果皮多由薄壁细胞组成,维管束分支或分支兼网状,内果皮木化,包括翠雀属等20个属;Group 2:具瘦果,木化中果皮,维管束分支状,内果皮由不规则形并部分木化的细胞组成,仅含唐松草属;Group 3:含侧金盏花属(Adonis)等3个属,瘦果,维管束分支或不分支,内果皮由多层厚壁细胞组成;Group 4:瘦果,维管束(2条)不分支,内果皮由单层纤维组成,包括白头翁属(Pulsatilla)等3个属。经典分类系统中的金莲花亚科(Helleboroideae)、唐松草亚科(Thalictroideae)得到了Group 1和Group 2的支持。而Sub-group 1与分子系统中的翠雀族完全一致,Sub-group 2和Sub-group 5与分子系统构建扁果草族、毛莨族较为相似。本研究显示毛莨科营养器官、生殖器官的解剖结构(质量性状)可作为判断种群间亲缘关系的依据,并可为毛莨科分子系统提供新的形态学证据。且认为生殖器官解剖结构较营养器官具有更高的系统学研究价值。本研究最终为建立自然的毛茛科系统提供了新形态学依据。
郭严冬[8](2014)在《海金沙配子体发育和卵发生的细胞学研究》文中认为蕨类植物配子体发育和卵发生研宄是有性生殖研宄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颈卵器是是产生卵细胞的生殖器官,从苔藓植物开始形成、经蕨类植物、到裸子植物颈卵器相继退化直至被子植物的消失,表明颈卵器和卵发生过程与植物演化密切相关,而蕨类植物卵发生是其中的过渡类型。本实验室的系列研究表明核心薄囊蕨都具有明显的卵膜及受精孔结构,而薄囊蕨中最原始类群紫萁无典型卵膜结构且未见受精孔形成。因而,卵膜和受精孔的系统发生尚未可知。海金沙在演化介于紫萁与核心薄囊蕨之间,演化地位特殊。对海金沙卵发生的研究对揭示卵膜和受精孔的形成可能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为此,本论文挑选了海金沙科的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对其进行配子体发育和卵发生的研究,对完善植物生殖生物学和探讨植物有性生殖的演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的主要结果如下:1.配子的发育经历了孢子萌发、丝状体、片状体、原叶体等阶段,雄配子体形状多不规则且容易产生分枝,精子器数量较多;成熟雌配子体呈心形,播种50d左右在雌配子体生长点下方产生颈卵器,侧面观为圆筒形,向基部弯曲。2.切片观察表明海金沙颈卵器产生于生长点下方表面细胞,该细胞经两次分裂形成了顶细胞、初生细胞(primary cell)和基细胞。其中初生细胞再经两次不等分裂产生卵细胞、腹沟细胞和颈沟细胞,此三个细胞紧密相连,随发育,颈沟细胞和和腹沟细胞退化,卵周围形成了分离腔。3.海金沙卵发生的超微结构研宄表明,卵细胞刚产生时,卵细胞与腹沟细胞,颈沟细胞之间具通过胞间连丝紧密相连,卵细胞内质体、线粒体、高尔基体发达,质体内淀粉粒发达。发育早期,卵细胞与腹沟细胞之间形成了分离腔,然而,在卵细胞上表面中央处,卵细胞与腹沟细胞仍相连,此为联接区或称孔区,随发育,分离腔内充满了大量不定性物质,质体内淀粉粒数量逐渐减少,细胞核逐渐由圆形变为碗形。卵发育中期,卵细胞上部细胞质内形成大量囊泡,细胞核表面形成了多数核外突,卵细胞上表面尽管有不定性物质沉积,但未见卵膜形成。卵细胞近成熟时,分离腔内仍含有大量不定性物质,但这些物质仍未沉积到卵细胞上表面,但此时卵细胞与腹沟细胞的连接己经分开。卵完全成熟时,细胞内线粒体发达,细胞周围常见大量内质网,卵细胞质膜颜色加深,外侧常沉积一层不定性物质,该结构与薄囊蕨典型的卵膜结构不同。在卵发育过程中,腹沟和颈沟细胞会逐渐退化形成大量粘性物质,细胞内产生较多的高尔基体和囊泡,造粉体内淀粉粒逐渐消失,细胞外形变得极不规则,最终完全退化消失。4.海金沙卵发生组织化学研宄表明沟细胞外产生的粘性物质为PAS反应阳性,表明这些物质为多糖类物质;在卵细胞发生早期细胞均含有造粉体,内含淀粉粒,但随着发育卵细胞和沟细胞内淀粉粒数量和体积逐渐减少,最后退化消失。Sudan黑B研宄表明海金沙沟细胞外产生的粘性物质也含有脂类物质而卵细胞内并未有明显脂类物质产生,本研宂首次阐明了海金沙颈卵器和卵细胞发生的详细过程和细胞化学变化,这些研究表明海金沙卵细胞发生经历了新卵、发育卵(包括分离腔、孔区、核外突形成以及细胞器变化)、成熟卵等过程,但卵细胞外未产生卵膜,这些时征表明海金沙介于紫萁与核心薄囊蕨之间,为揭示海金沙受精作用和有性生殖的机制及蕨类有性生殖的演化奠定了基础。
季艳秋[9](2014)在《孢子形态、配子体发育和叶表皮特征对叉蕨科系统演化的指示意义》文中认为叉蕨科曾经是一个庞杂的混合体,属间和科间关系争议较大。秦仁昌(1978)依据孢子体特征将叉蕨科分成8属,刘红梅(2007)、Smith(2006)和Maarten(2011)依据分子特征将叉蕨科分为叉蕨属和牙蕨属两个属,其中叉蕨属包含秦仁昌系统的叉蕨属、轴脉蕨属、沙皮蕨属和地耳蕨属。本文从孢子形态、配子体发育和叶表皮特征三个方面对叉蕨科植物的系统演化关系进行探讨,研究结果如下:①利用扫描电镜对国产叉蕨科7属34种植物的孢子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它们的孢子为左右对称,极面观为椭圆形,赤道面观为半圆形、超半圆形或豆形;极轴长为18-38μm,赤道轴长为23-57μm;单裂缝,裂缝长度为孢子全长的1/2-2/3;孢子具脊状、翅状、刺状和耳状4种纹饰,孢子表面有时具细刺、颗粒或孔。通过孢粉学分析,支持Maarteen(2011)的分类,将叉蕨科分为叉蕨属和牙蕨属两个属。②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国产叉蕨科4属9种植物的配子体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它们的孢子吸水膨胀,在原叶体原始细胞中先充满一个巨大的油滴,一般先形成初生假根,标志萌发,然后在与初生假根成钝角方向产生原叶体原始细胞,所以孢子的萌发类型为向心型;丝状体细胞2-9个,丝状体细胞有三种类型:直桶状、圆桶状和扁圆桶状,丝状体先端细胞经过两次斜分裂形成楔形顶端细胞;片状体形态多样,为舌形、匙形或倒卵形;成熟原叶体为两侧对称的心脏形,中肋不明显,一般原叶体横轴大于纵轴,两翼上延、外展或向内交错;原叶体发育方式为三叉蕨型;颈卵器分布于分生组织下方,颈部圆柱状,向原叶体基部略微弯曲,颈卵器颈部四列细胞,成熟时颈卵器顶端四裂;精子器生长在两性配子体的基部或雄配子体的表面,精子器球形或漏斗状,盖细胞圆形,盖细胞破碎或形成小孔释放精子;毛状体多在原叶体阶段出现,少数在片状体阶段出现,单细胞乳突状毛状体多分布在原叶体边缘,少数生长在表面,多细胞分枝毛状体生长在原叶体表面,多分布在分生组织下方,与颈卵器伴生。根据本文的观察结果,结合前人的研究,配子体发育及形态特征在叉蕨科属间的差别不大。③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国产叉蕨科7属31种植物的叶表皮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它们的表皮细胞为不规则型,表皮细胞垂周壁呈浅波状或深波状,上下表皮细胞中含有针晶或单晶;气孔为下生型,具7种气孔器类型,即极细胞型、聚合极细胞型、腋下细胞型、聚腋下细胞型、不等细胞型、无规则四细胞型和不规则型,每种植物具4-7种气孔器,在气孔器组成上具多型现象,气孔指数在3.9%-25.7%之间,气孔密度在8-76个/mm2之间。轴脉蕨属、叉蕨属、黄腺羽蕨属、地耳蕨属和沙皮蕨属的叶表皮特征具有交叉性,可归为广义的叉蕨属,将肋毛蕨属从叉蕨科中分离出来。根据上述三方面的研究结果,本文支持Maarten(2011)系统对叉蕨科的划分,赞同将叉蕨科分为叉蕨属和牙蕨属2个属的观点。
夏漪[10](2014)在《三种观赏蕨类植物配子体发育及卵发生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配子体发育及卵发生是植物生殖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面,是阐明蕨类繁殖特性和濒危机制的重要依据。本研究以披针观音座莲(Angiopteris caudatiformisHieron.)、苏铁蕨(Brainea insignis(Hook.)J.Sm.)和中华桫椤(Alsophila costularisBaker)三种不同演化地位的观赏蕨类植物为研究对象,研究它们的配子体发育和卵发生特征,对阐明三种观赏蕨类植物繁殖特点和探讨它们濒危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对揭示有性生殖的进化也有重要的指示价值。本文的主要结果如下:1.披针观音座莲配子的发育所需时间长,且发育过程中无丝状体阶段,在配子体的片状体和幼原叶体阶段,配子体厚度大,通常有4-5层细胞厚,精子器和颈卵器陷于配子体中,整个培养过程中,精子器产生多,颈卵器产生少,未见受精作用和胚胎形成,有性生殖阶段受阻可能是导致其濒危的原因之一。2.苏铁蕨配子体发育所需时间最短,经历孢子萌发、片状体、原叶体等阶段,有毛状体生成。染色切片显示苏铁蕨的颈卵器起源于原始细胞,原始细胞经一次分裂产生上下两层细胞,上方为颈卵器壁母细胞,将来发育为颈卵器壁,下层细胞为初生细胞。初生细胞再进行一次不等平周分裂形成2个细胞,上部为颈沟母细胞,下部为中央细胞。中央细胞经一次平周分裂产生一个腹沟细胞和一个卵细胞,由此进入卵细胞发育阶段。随着颈卵器的不断发育,卵细胞从两端朝中间慢慢与腹沟细胞分离,并且开始形成孔区,卵细胞和腹沟细胞之间通过孔区相连接。在卵细胞成熟时,分离腔扩大,卵细胞上表面有一层卵膜,颜色较深。3.中华桫椤通常在接种后15天左右开始萌发,40天左右精子器开始出现,50天左右颈卵器开始产生。中华桫椤的颈卵器起源于原始细胞,原始细胞进行两次平周分裂后,分化最终形成三层细胞,上层为顶细胞,中层为初生细胞,下层为基细胞。在初生细胞时期,各细胞中均含有丰富的细胞器和原生质体,液泡数量多且体积较小,囊泡数量相对较多。中央细胞通过一次平周分裂形成两个细胞,上部细胞为腹沟细胞,下部为卵细胞,随着颈卵器的不断发育,形成双核颈沟细胞。腹沟细胞中有淀粉粒、线粒体存在。卵细胞中有大量的细胞器和发达的质体,小囊泡数量较多。在发育卵阶段,分离腔开始逐渐形成于卵细胞和腹沟细胞之间,双核颈沟细胞细胞核中,染色质出现异质化现象。腹沟细胞的细胞核开始出现核外突现象,细胞内线粒体数量增多,质体数量减少,有明显的核外突现象。卵细胞上方有卵膜出现并加厚,在分离腔附近有大量质体和囊泡堆叠。4.通过研究发现,三种不同演化地位的蕨类植物在配子体发育和卵发生方面都有很明显的不同,较进化的蕨类植物配子体发育完成所需时间较短,毛状体也能成为判断其进化与否的标志之一,较为原始的蕨类植物配子体发育过程特殊,甚至无丝状体阶段;较进化的蕨类植物在卵发生过程中,会形成受精孔、分离腔和卵膜等。
二、王全喜教授与植物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王全喜教授与植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红盖鳞毛蕨花青素合成关键酶DFR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部分 |
1.1 黄酮类化合物简介 |
1.2 花青素类化合物简介 |
1.2.1 花青素类化合物的性质和分类 |
1.2.2 花青素类化合物的主要分布 |
1.2.3 花青素类化合物的生物学功能 |
1.3 花青素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 |
1.3.1 花青素类化合物早期生物合成基因 |
1.3.2 花青素类化合物晚期生物合成基因 |
1.3.3 转录因子 |
1.4 DFR基因研究进展 |
1.4.1 DFR基因的功能 |
1.4.2 DFR蛋白结构与底物特异性结合能力 |
1.4.3 DFR基因的进化 |
1.5 蕨类植物研究简介 |
1.5.1 蕨类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 |
1.5.2 蕨类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1.5.3 蕨类植物中花青素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菌种 |
2.1.3 载体 |
2.1.4 主要试剂 |
2.2 研究方法 |
2.2.1 花青素含量测定 |
2.2.2 原花青素含量测定 |
2.2.3 总黄酮含量测定 |
2.2.4 植物RNA的提取 |
2.2.5 转录组测序分析 |
2.2.6 构建进化树 |
2.2.7 3'RACE及全长克隆 |
2.2.8 基因表达检测 |
2.2.9 重组蛋白诱导表达 |
2.2.10 DFR酶活检测 |
2.2.11 定点突变 |
2.2.12 拟南芥侵染及鉴定 |
2.2.13 染色体步移 |
第三章 44种蕨类植物中花青素及相关化合物含量研究 |
3.1 44种蕨类植物花青素含量及成分的比较研究 |
3.2 44种蕨类植物原花青素含量的比较研究 |
3.3 44种蕨类植物总黄酮含量的比较研究 |
3.4 蕨类植物中花青素、原花青素和总黄酮的相关性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红盖鳞毛蕨的转录组分析 |
4.1 转录组的质量控制 |
4.2 转录组数据分析 |
4.2.1 序列分析、组装和注释 |
4.2.2 简单序列重复(SSR)分析 |
4.2.3 COG分析 |
4.2.4 GO分析 |
4.2.5 KEGG分析 |
4.3 红盖鳞毛蕨中参与花青素类化合物合成的基因 |
4.4 花青素类化合物合成基因的进化分析 |
4.4.1 查尔酮合成酶 |
4.4.2 查尔酮异构酶 |
4.4.3 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 |
4.5 小结 |
第五章 红盖鳞毛蕨DeDFRs基因功能研究 |
5.1 DeDFRs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5.1.1 5条DeDFRs基因的克隆 |
5.1.2 多重序列比对 |
5.1.3 结构域分析 |
5.1.4 蛋白结构预测 |
5.2 DeDFRs在红盖鳞毛蕨中的表达情况分析 |
5.2.1 叶片发育过程中DeDFRs的表达情况分析 |
5.2.2 在不同光照影响下DeDFRs的表达情况分析 |
5.3 DeDFRs体外酶活分析 |
5.3.1 原核载体构建及获得重组蛋白 |
5.3.2 DeDFRs体外酶活分析 |
5.3.3 定点突变修改AtDFR |
5.3.4 三种类型DFR的体外酶活分析 |
5.4 DeDFRs过表达对拟南芥生长的影响 |
5.4.1 DeDFRs过表达拟南芥植株的获得 |
5.4.2 DeDFRs过表达拟南芥植株的表型分析 |
5.4.3 光照对DeDFRs过表达拟南芥植株生长的影响 |
5.4.4 过表达拟南芥植株中的DeDFRs表达情况分析 |
5.4.5 DeDFR3对过表达拟南芥植株的生长有显着影响 |
5.5 DeDFRs过表达对拟南芥tt3-1突变体生长的影响 |
5.6 小结 |
第六章 讨论 |
6.1 大多数蕨类植物中可能不含有锦葵素或矮牵牛素 |
6.2 Arg类型DFR可能是藤类植物中特有的功能类型 |
6.3 底物结合关键位点可能决定了DFR的酶活 |
6.4 蕨类植物中花青素类化合物合成途径的推测 |
6.5 DeDFR3可能具有TKPR的功能 |
第七章 总结、创新点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长江下游干流浮游植物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浮游植物概述 |
1.2 浮游植物分类学的研究概况 |
1.3 长江下游干流自然概况 |
1.4 长江下游浮游植物研究概况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标本采集时间 |
2.2 样点设置 |
2.3 标本采集方法 |
2.4 标本处理 |
2.5 标本观察和摄影 |
第3章 长江下游干流浮游植物(除硅藻门)分类学研究 |
3.1 蓝藻门Cyanophyta |
3.1.1 微囊藻属Microcystis |
3.1.2 色球藻属Chroococcus |
3.1.3 平裂藻属Merismopedia |
3.1.4 腔球藻属Coelosphaerium |
3.1.5 罗氏藻属Romeria |
3.1.6 双尖头藻属Hammatoidea |
3.1.7 颤藻属Qscillatoria |
3.1.8 节旋藻属Arthrospira |
3.1.9 席藻属Phormidium |
3.1.10 项圈藻属Anabaenopsis |
3.1.11 束丝藻属Aphanizomenon |
3.1.12 鱼腥藻属Anabaena |
3.1.13 Planktomyces |
3.2 金藻门Chrysophyta |
3.2.1 锥囊藻属Dinobrynon |
3.2.2 金瓶藻属Laginion |
3.2.3 双角藻属Bitrichia |
3.2.4 硅鞭藻属Dictyocha |
3.2.5 黄群藻属Synura |
3.2.6 鱼鳞藻属Mallomonas |
3.3 黄藻门Xanthophyta |
3.3.1 刺棘藻属Centritractus |
3.3.2 角绿藻属Goniochloris |
3.4 甲藻门Pyrrophyta |
3.4.1 拟甲藻属Peridiniopsis |
3.4.2 角甲藻属Ceratium |
3.5 裸藻门Euglenophyta |
3.5.1 裸藻属Euglena |
3.5.2 柄裸藻属Colacium |
3.5.3 囊裸藻属Trachelomonas |
3.5.4 陀螺藻属Strombomonas |
3.5.5 鳞孔藻属Lepocinclis |
3.5.6 扁裸藻属Phacus |
3.6 绿藻门Chlorophyta |
3.6.1 衣藻属Chlamydomonas |
3.6.2 叶衣藻属Lobomonas |
3.6.3 拟球藻属Sphaerellopsis |
3.6.4 异形藻属Dysmorphococcus |
3.6.5 翼膜藻属Pteromonas |
3.6.6 盘藻属Gonium |
3.6.7 实球藻属Pandorina |
3.6.8 空球藻属Eudorina |
3.6.9 团藻属Volvox |
3.6.10 微芒藻属Micractinium |
3.6.11 多芒藻属Golenkinia |
3.6.12 粗刺藻属Acanthosphaera |
3.6.13 弓形藻属Schroederia |
3.6.14 小球藻属Chlorella |
3.6.15 集球藻属Palmellococcus |
3.6.16 顶棘藻属Lagerheimiella |
3.6.17 四角藻属Tetraedron |
3.6.18 多突藻属Polyedriopsis |
3.6.19 单针藻属Monoraphidium |
3.6.20 月牙藻属Selenastrum |
3.6.21 纤维藻属Ankistrodesmus |
3.6.22 蹄形藻属Kirchneriella |
3.6.23 纺锤藻属Elakatothrix |
3.6.24 缢带藻属Desmatractum |
3.6.25 四棘藻属Treubaria |
3.6.26 厚枝藻属Pachycladella |
3.6.27 拟粒囊藻属Granulocystopsis |
3.6.28 辐球藻属Radiococcus |
3.6.29 Coenochloris |
3.6.30 Oocystidium |
3.6.31 Eutetramorus |
3.6.32 卵囊藻属Oocystis |
3.6.33 Keriochlamys |
3.6.34 Schizochlamydella |
3.6.35 Coenocystis |
3.6.36 肾形藻属Nephrocytium |
3.6.37 胶囊藻属Gloeocystis |
3.6.38 葡萄藻属Botryococcus |
3.6.39 网球藻属Dictyosphaerium |
3.6.40 盘星藻属Pediastrum |
3.6.41 空星藻属Coelastrum |
3.6.42 集星藻属Actinastrum |
3.6.43 四粒藻属Tetrachlorella |
3.6.44 四月藻属Tetrallantos |
3.6.45 四链藻属Tetradesmus |
3.6.46 四星藻属Tetrastrum |
3.6.47 十字藻属Crucigenia |
3.6.48 贺氏藻属Hofmania |
3.6.49 Willea |
3.6.50 双形藻属Dimorphococcus |
3.6.51 双月藻属Dicloster |
3.6.52 栅藻属Scenedesmus |
3.6.53 韦氏藻属Westella |
3.6.54 肾卵藻属Oonephris |
3.6.55 绿星球藻属Asterococcus |
3.6.56 毛枝藻属Stigeoclonium |
3.6.57 刚毛藻属Cladophora |
3.6.58 水棉藻属Spirogyta |
3.6.59 转板藻属Mougeotia |
3.6.60 柱胞藻属Cylindrocystis |
3.6.61 鼓藻属Cosmarium |
3.6.62 新月藻属Closterium |
3.6.63 角星鼓藻属Staurastrum |
3.6.64 四棘鼓藻属Arthrodesmus |
3.6.65 叉星鼓藻属Staurodesmus |
第4章 长江下游干流浮游植物的生态分布 |
4.1 长江下游干流浮游植物的种类多样性 |
4.2 浮游藻类季节变化 |
4.3 浮游植物生态分布及环境的相关性 |
4.4 长江下游干流浮游植物的生态特点 |
第5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图版和图版说明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沙棘叶品质评价及其降血脂抗疲劳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沙棘的资源分布概述 |
1.2 沙棘的历史背景与传统应用 |
1.3 沙棘植物学研究 |
1.4 沙棘中化学成分研究 |
1.5 沙棘叶药理作用研究 |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沙棘叶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和品质评价 |
第一节 沙棘叶黄酮指纹图谱建立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3 数据分析方法 |
2.4 实验结果分析 |
2.5 讨论 |
第二节 沙棘叶中7中黄酮类成分含量测定 |
2.6 实验材料 |
2.7 实验条件 |
2.8 实验方法 |
2.9 方法学验证 |
2.10 含量测定 |
2.11 讨论 |
第三节 沙棘叶UHPLC-ESI-QTOF-MS/MS分析 |
2.12 实验材料 |
2.13 液相-质谱条件 |
2.14 实验方法 |
2.15 实验结果 |
2.16 讨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沙棘叶黄酮提取工艺优化 |
第一节 沙棘叶提取工艺优化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3 单因素分析结果 |
3.4 正交实验设计 |
3.5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3.6 讨论 |
第二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沙棘叶保健作用研究 |
第一节 沙棘叶提取物辅助降血脂功能研究 |
4.1 药物、试剂和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 |
4.4 讨论 |
第二节 沙棘叶提取物缓解体力疲劳功能研究 |
4.5 药物、试剂和材料 |
4.6 实验方法 |
4.7 实验结果 |
4.8 讨论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沙棘叶保健茶研究 |
第一节 沙棘叶发酵前后4种黄酮苷类成分含量变化 |
5.1 仪器与材料 |
5.2 方法与结果 |
5.3 方法学考察 |
5.4 样品测定 |
5.5 讨论 |
第二节 沙棘叶茶中黄酮含量研究 |
5.6 总黄酮含量测定 |
5.7 异鼠李素含量测定 |
5.8 实验方法 |
5.9 系统适应性试验 |
5.10 不同批次沙棘叶茶中异鼠李素含量测定 |
5.11 讨论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课题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基于转录组测序的红盖鳞毛蕨类黄酮3’-羟化酶(F3’H)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蕨类概述 |
1.1.1 蕨类植物的分布及分类地位 |
1.1.2 蕨类植物的主要应用价值 |
1.1.3 蕨类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1.2 红盖鳞毛蕨 |
1.2.1 红盖鳞毛蕨的分类地位与分布 |
1.2.2 红盖鳞毛蕨的形态特征与生境 |
1.2.3 红盖鳞毛蕨的研究进展 |
1.3 黄酮类化合物 |
1.3.1 黄酮的结构和分类 |
1.3.2 黄酮类化合物的功能与应用 |
1.3.3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 |
1.3.4 黄酮的研究进展 |
1.4 类黄酮 3’-羟化酶 |
1.4.1 类黄酮 3’-羟化酶基因结构 |
1.4.2 类黄酮 3’-羟化酶的表达调控 |
1.4.3 类黄酮 3’-羟化酶的转录调控 |
1.4.4 类黄酮 3’-羟化酶的研究进展 |
1.5 转录组测序简介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实验采用植物材料 |
2.1.2 引物合成及基因测序 |
2.1.3 质粒 |
2.1.4 菌株 |
2.1.5 酶 |
2.1.6 实验采用的分子和生化试剂 |
2.1.7 仪器及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红盖鳞毛蕨的转录组测序 |
2.2.2 红盖鳞毛蕨F3’H基因家族的克隆 |
2.2.3 红盖鳞毛蕨F3’H基因的表达 |
2.2.4 红盖鳞毛蕨F3’H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
3.1 红盖鳞毛蕨转录组测序结果 |
3.1.1 转录组数据项目结果总结 |
3.1.2 转录组数据产量统计 |
3.1.3 组装质量统计 |
3.1.4 Unigene功能注释及COG分类 |
3.1.5 Unigene的GO分类 |
3.1.6 Unigene的代谢通路分析 |
3.1.7 预测编码蛋白框 |
3.2 红盖鳞毛蕨F3’H基因家族全长的克隆 |
3.2.1 红盖鳞毛蕨总RNA的提取 |
3.2.2 DeF3’H基因家族序列ORF区的克隆 |
3.2.3 DeF3’H-3 的表达载体的构建 |
3.2.4 DeF3’H-3 的诱导表达 |
3.3 DeF3’H-3 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3.1 DeF3’H-3 蛋白的理化性质预测 |
3.3.2 DeF3’H-3 蛋白亲/疏水性的预测 |
3.3.3 DeF3’H-3 蛋白的二级结构预测 |
3.4 讨论 |
3.4.1 基于Hi-seq 2000测序的DeF3’H基因的分析 |
3.4.2 DeF3’H氨基酸序列的探讨 |
3.4.3 DeF3’H基因进化的探讨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基于转录组测序的石斛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铁皮石斛研究概况 |
1.1.1 铁皮石斛的分类地位与分布 |
1.1.2 铁皮石斛的生境与形态特征 |
1.1.3 铁皮石斛的研究现状 |
1.2 药用植物转录组学的研究进展 |
1.2.1 转录组学及其研究方法 |
1.2.2 药用植物转录组学的研究意义 |
1.2.3 转录组测序技术在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
1.2.4 铁皮石斛的转录组学研究进展 |
1.3 药用植物黄酮类化合物生物代谢途径的研究进展 |
1.3.1 黄酮类化合物及其分布 |
1.3.2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及分类 |
1.3.3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理和药理功能研究 |
1.3.4 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及相关功能基因的研究 |
1.3.5 查尔酮合成酶基因的研究进展 |
1.3.6 石斛属植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仪器设备 |
2.1.3 酶与分子生物学试剂 |
2.1.4 菌株与载体 |
2.2 铁皮石斛转录组测序 |
2.2.1 铁皮石斛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2.2.2 铁皮石斛总RNA的提取 |
2.2.3 转录组文库的建立与测序 |
2.3 铁皮石斛CHS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
2.3.1 铁皮石斛总RNA的提取 |
2.3.2 CHS基因保守片段cDNA序列的获得 |
2.3.3 DcCHS基因全长cDNA序列的获得 |
2.3.4 DcCHS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检测 |
2.4 铁皮石斛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荧光定量表达 |
2.4.1 材料选取 |
2.4.2 不同组织总RNA的提取 |
2.4.3 DcF3H和DcDFR基因保守序列的克隆 |
2.4.4 DcCHS、DcF3H和DcDFR基因的荧光定量表达 |
第三章 铁皮石斛转录组测序结果分析 |
3.1 RNA样品的检测 |
3.2 转录组测序结果的组装与注释 |
3.3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3.3.1 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分析 |
3.3.2 差异表达基因Pathway功能分析 |
3.4 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筛选 |
第四章 铁皮石斛CHS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分析 |
4.1 铁皮石斛总RNA检测 |
4.2 DcCHS基因的cDNA序列 |
4.3 DcCHS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4.3.1 DcCHS基因cDNA全长序列分析 |
4.3.2 DcCHS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及蛋白特性分析 |
4.3.3 DcCHS基因的进化分析 |
4.4 PET32a-DcCHS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4.5 DcCHS蛋白的诱导表达和酶活鉴定 |
第五章 DcCHS、DcF3H和DcDFR基因的荧光定量表达分析 |
5.1 RNA的检测 |
5.2 DcF3H和DcDFR基因的保守序列 |
5.3 DcCHS、DcF3H和DcDFR基因的荧光定量表达分析 |
第六章 讨论 |
6.1 转录组测序与功能注释的探讨 |
6.2 铁皮石斛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探讨 |
6.3 DcCHS基因及其进化的探讨 |
6.4 DcCHS基因的原核表达及产物检测的探讨 |
6.5 利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基因表达的探讨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肾蕨查尔酮合成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蕨类植物概述 |
1.1.1 蕨类植物的分类地位与分布 |
1.1.2 蕨类植物的综合利用价值 |
1.1.3 蕨类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1.1.4 肾蕨 |
1.1.4.1 肾蕨的分类地位与分布 |
1.1.4.2 肾蕨的形态特征与生境 |
1.1.4.3 肾蕨的研究进展 |
1.2 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
1.2.1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 |
1.2.2 黄酮类化合物的功能 |
1.2.3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 |
1.2.4 蕨类植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1.3 查尔酮合成酶研究进展 |
1.3.1 查尔酮合成酶基因的结构 |
1.3.2 查尔酮合成酶蛋白的结构和作用底物 |
1.3.3 查尔酮合成酶基因的进化 |
1.3.4 查尔酮合成酶基因的表达调控 |
1.3.5 查尔酮合成酶在植物防御中的作用 |
第二章 肾蕨查尔酮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及条件优化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1.1 植物材料 |
2.2.1.2 实验使用设备 |
2.2.1.3 酶与分子生物学试剂 |
2.2.1.4 实验菌株 |
2.2.1.5 实验质粒 |
2.2.1.6 实验重组质粒 |
2.2.1.7 引物合成与测序 |
2.2.2 方法 |
2.2.2.1 肾蕨各部分样品总黄酮提取液含量的测定 |
2.2.2.2 肾蕨总RNA的提取 |
2.2.2.3 cDNA的合成 |
2.2.2.4 设计简并引物 |
2.2.2.5 PCR获得核心片段 |
2.2.2.6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
2.2.2.7 核心片段的回收纯化 |
2.2.2.8 核心片段的连接、转化及鉴定 |
2.2.2.9 NaCHS基因的 3’RACE |
2.2.2.10 NaCHS基因的 5’RACE |
2.2.2.11 肾蕨查尔酮合成酶基因ORF序列的获得 |
2.2.2.12 构建原核表达载体 |
2.2.2.13 诱导蛋白表达和鉴定 |
2.2.2.14 肾蕨查尔酮合成酶活性测定 |
2.2.2.15 肾蕨查尔酮合基因原核表达条件优化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蕨各部位总黄酮提取液含量的测定 |
3.2 肾查尔酮合成酶(NACHS)基因的克隆 |
3.2.1 肾蕨总RNA的提取 |
3.2.2 肾蕨查尔酮合成酶基因核心片段克隆结果 |
3.2.3 3'端基因序列的克隆 |
3.2.4 5'端基因序列的克隆 |
3.2.5 肾蕨查尔酮合成酶ORF序列的获得 |
3.3 肾查尔酮合成酶(NACHS)基因的生物学分析 |
3.3.1 肾蕨查尔酮合成酶ORF序列分析 |
3.3.2 肾蕨查尔酮合成酶DNA man软件分析 |
3.3.3 肾蕨查尔酮合成酶Proteinblast分析 |
3.4 肾查尔酮合成酶(NACHS)基因的原核表达 |
3.4.1 载体和目的基因双酶切鉴定 |
3.4.2 诱导蛋白表达和鉴定 |
3.4.3 肾蕨查尔酮合成酶酶活测定 |
3.5 肾查尔酮合成酶(NACHS)基因的原核表达条件优化 |
3.5.1 不同浓度IPTG对菌体生长和蛋白表达影响 |
3.5.2 诱导时间对蛋白酶表达量影响 |
3.5.3 诱导温度对蛋白酶表达量影响 |
3.5.4 诱导前菌体浓度对表达影响 |
3.6 讨论 |
3.6.1 肾蕨中的黄酮化合物 |
3.6.2 查尔酮合成酶基因的进化 |
3.6.3 查尔酮合成酶蛋白特性 |
3.6.4 肾蕨查尔酮合成酶基因原核表达条件优化探讨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中国毛茛科植物形态结构的系统学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毛茛科形态学及系统学研究概述 |
1.1.1 种苗形态结构 |
1.1.2 营养器官形态结构 |
1.1.3 生殖器官形态结构 |
1.1.4 孢粉学 |
1.1.5 染色体 |
1.1.6 典分类 |
1.1.7 分子系统学 |
1.2 研究材料 |
1.3 研究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1.3.1 目的及意义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毛茛科种苗发育特征及其系统学价值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 |
2.2.2 方法 |
2.3 结果 |
2.3.1 种苗发育外部特征 |
2.3.2 种苗初生结构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毛莨科根结构及其系统学价值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 |
3.2.2 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毛莨科茎和叶结构的系统学价值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 |
4.2.2 方法 |
4.3 结果 |
4.3.1 茎的结构 |
4.3.2 叶的结构 |
4.3.3 基于营养器官结构构建UPGMA聚类树状图 |
4.4 讨论 |
4.4.1 茎叶结构的系统学价值 |
4.4.2 营养器官结构的聚类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毛莨科雄蕊结构及其系统学价值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 |
5.2.2 方法 |
5.3 结果 |
5.3.1 雄蕊外形及毛状体形态 |
5.3.2 花丝及花药结构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毛莨科花粉形态特征及其分类学价值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材料 |
6.2.2 方法 |
6.3 结果 |
6.4 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毛莨科果实结构及其系统学价值 |
7.1 引言 |
7.2 材料和方法 |
7.2.1 材料 |
7.2.2 方法 |
7.3 结果 |
7.3.1 果实结构 |
7.3.2 基于果实结构构建UPGMA聚类树状图 |
7.4 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海金沙配子体发育和卵发生的细胞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名词缩写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蕨类植物有性生殖生物学研究概况 |
1.1.1 蕨类植物精子发生研究概况 |
1.1.2 蕨类植物卵发生研究进展 |
1.2 组织化学的研究进展 |
1.3 海金沙研究概况 |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孢子的采集 |
2.2.2 配子体培养 |
2.2.3 配子体观察 |
2.2.4 样品制备 |
第三章 海金沙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
3.1 海金沙孢子及孢子萌发 |
3.2 丝状体、片状体、配子体及性器官的形成 |
3.3 有性生殖与孢子体 |
第四章 海金沙颈卵器发育的显微研究 |
4.1 原始细胞时期 |
4.2 初生细胞时期 |
4.3 中央细胞时期 |
4.4 卵细胞的发育 |
4.4.1 幼卵阶段 |
4.4.2 发育卵阶段 |
4.4.3 成熟卵阶段 |
第五章 海金沙卵发生的超微结构及组化研究 |
5.1 海金沙卵发生前期 |
5.1.1 原始细胞时期 |
5.1.2 初生细胞时期 |
5.1.3 中央细胞时期 |
5.2 幼卵阶段 |
5.3 发育卵阶段 |
5.3.1 发育卵早期 |
5.3.2 发育卵中期 |
5.3.3 发育卵后期 |
5.4 成熟卵阶段 |
5.4.1 成熟卵早期 |
5.4.2 成熟卵后期 |
5.5 海金沙卵发生的组化研究 |
第六章 讨论 |
6.1 海金沙颈卵器的发育 |
6.2 分离腔和孔区的形成 |
6.3 卵发生的细胞器变化特点 |
6.4 核外突的意义 |
6.5 腹沟细胞与颈沟细胞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图版说明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孢子形态、配子体发育和叶表皮特征对叉蕨科系统演化的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前言 |
1.1 我国蕨类植物研究概况 |
1.2 叉蕨科植物的分类与系统演化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目的意义 |
第二章 叉蕨科植物孢子形态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方法 |
2.2.1 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2.2.1 孢子形态的观察 |
2.2.2.2 孢子特征的描述 |
2.3 结果 |
2.3.1 叉蕨科植物孢子形态特征及基本类型 |
2.3.2 叉蕨科 7 属 34 种植物孢子形态特征 |
2.4 讨论 |
2.4.1 叉蕨科孢子形态特征及其属间关系 |
2.4.2 叉蕨科与鳞毛蕨科的亲缘关系 |
图版 |
第三章 叉蕨科植物的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 |
3.2.2 方法 |
3.2.2.1 配子体的培养 |
3.2.2.2 配子体的观察 |
3.2.2.3 配子体发育形态特征的描述 |
3.3 结果 |
3.3.1 叉蕨科 4 属 9 种植物的配子体发育 |
3.3.2 叉蕨科植物配子体发育的类型 |
3.4 讨论 |
3.4.1 基于叉蕨科植物配子体特征的分类 |
3.4.2 基于叉蕨科植物配子体特征探讨属间系统演化关系 |
图版 |
第四章 叉蕨科植物的叶表皮特征观察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 |
4.3.1 叉蕨科植物的叶表皮气孔器类型 |
4.3.2 叉蕨科上下表皮的特征 |
4.4 讨论 |
4.4.1 叉蕨科植物的叶表皮特征 |
4.4.2 叉蕨科和鳞毛蕨科的关系 |
图版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三种观赏蕨类植物配子体发育及卵发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名词缩写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蕨类植物的运用历史与研究现状 |
1.1.1 蕨类植物的观赏多样性与运用价值 |
1.1.2 蕨类植物有性生殖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
1.2 观赏蕨类植物研究概况 |
1.3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孢子的采集 |
2.2.2 配子体培养 |
2.2.3 配子体观察 |
2.2.4 样品制备 |
第三章 三种观赏蕨类植物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
3.1 披针观音座莲配子体发育 |
3.1.1 孢子萌发 |
3.1.2 片状体及幼原叶体 |
3.1.3 原叶体及性器官 |
3.2 苏铁蕨配子体发育 |
3.2.1 孢子萌发 |
3.2.2 丝状体及片状体 |
3.2.3 原叶体及性器官 |
3.3 中华桫椤配子体发育 |
3.3.1 孢子萌发 |
3.3.2 丝状体及片状体 |
3.3.3 原叶体及性器官 |
第四章 苏铁蕨颈卵器发育的显微研究 |
4.1 原始细胞时期(The stage of initial cell) |
4.2 初生细胞时期(The stage of primary cell) |
4.3 中央细胞时期(The stage of central cell) |
4.4 卵细胞的发育(The development of egg) |
第五章 中华桫椤卵发生的显微与超微结构研究 |
5.1 原始细胞时期(The stage of initial cell) |
5.2 初生细胞时期(The stage of primary cell) |
5.3 中央细胞时期(The stage of central cell) |
5.4 卵细胞的发育(The development of egg) |
5.4.1 幼卵阶段(The stage of young egg) |
5.4.2 发育卵阶段(The stage of maturing egg) |
5.4.3 成熟卵阶段(The stage of mature egg) |
第六章 讨论 |
6.1 三种观赏蕨类植物配子体发育的特点 |
6.2 不同演化地位观赏植物卵发生的特点 |
6.3 卵发生的物质变化特点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图版及说明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王全喜教授与植物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红盖鳞毛蕨花青素合成关键酶DFR的功能研究[D]. 陈雪菲.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2]长江下游干流浮游植物多样性研究[D]. 张潇月. 上海师范大学, 2018(11)
- [3]沙棘叶品质评价及其降血脂抗疲劳作用研究[D]. 董睿方.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2)
- [4]基于转录组测序的红盖鳞毛蕨类黄酮3’-羟化酶(F3’H)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D]. 黄小芳.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2)
- [5]基于转录组测序的石斛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D]. 伊秀娟.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2)
- [6]肾蕨查尔酮合成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影响因素[D]. 闫循齐.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2)
- [7]中国毛茛科植物形态结构的系统学价值[D]. 程薪宇.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5(06)
- [8]海金沙配子体发育和卵发生的细胞学研究[D]. 郭严冬. 上海师范大学, 2014(01)
- [9]孢子形态、配子体发育和叶表皮特征对叉蕨科系统演化的指示意义[D]. 季艳秋. 上海师范大学, 2014(01)
- [10]三种观赏蕨类植物配子体发育及卵发生的研究[D]. 夏漪. 上海师范大学,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