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民应掌握七种信息(论文文献综述)
郭瑞[1](2020)在《中国高校智库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重要的决策咨询机构,高校智库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的高校智库评价有助于检视高校智库建设中的问题,为高校智库的发展诊断号脉,明确标准及树立标杆,推动我国高校智库的良性互动及整体实力提升。我国对高校智库的评价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评价主体单一及多元评价主体合作的缺失、评价工具理性不完善、评价指标体系科学性及共识度较低、评价结果的应用有待完善等问题制约了高校智库评价功能的发挥。因此,亟待完善高校智库评价及其体系精准把脉我国高校智库发展问题。2014年2月10日教育部印发《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对高校智库评价提出“改进科研评价”的指示。2015年1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强调深入实施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计划,推动高校智库的发展完善、学科优势发挥、管理体制改革及整体水平提升。以上文件为完善高校智库评价提供了顶层设计。本文在此背景下,立足于公共管理学、教育评估学,结合治理理论、第四代评估理论构建高校智库评价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问卷调查实证挖掘高校智库评价中的问题,理论工具分析其制约完善的内在机理。理论分析框架下将科学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作为高校智库评价要素维度中的“序参量”,协同、整合高校智库评价中其他要素,共同促进高校智库评价问题的解决。最后基于建构的指标体系,抽样选取18所典型高校智库进行实证评估,分析评估结果来进行实证检验,并提出提升高校智库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由绪论、四章、结束语六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提出本文研究的立意和主旨。详细梳理学界对智库评价及高校智库评价研究的现状,对本文的核心概念高校智库、智库评价、高校智库评价的内涵进行解释和界定。阐述本文运用的理论分析工具治理理论及第四代评估理论。厘清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创新和价值取向。第一章,详细阐述高校智库评价的要素维度和理论分析框架。首先,对高校智库评价涵括的主体维度、客体维度、工具维度、指标维度、结果维度等进行阐述。其次,通过治理理论、第四代评估理论来搭建高校智库评价的理论分析框架,对分析框架构建的前提高校智库评价制度环境的诱导、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及解析进行详细论述。理论分析框架的搭建为下文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指导。第二章,本部分设计调查方案,探求高校智库评价中的问题及相关机理。首先,对问卷设计、抽样方案、样本数据等进行阐述分析。其次,探求高校智库评价各维度对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的影响程度以及各个要素维度间的“耦合”关系。通过要素维度的相关分析发现:评价主体多元化程度对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程度影响较大,说明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能促进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及共识性;评价工具中评价方式方法对评价指标科学程度的影响最大;评价制度完善程度对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和评价结果公信影响都较大;评价程序的完善对评价结果的公信影响较大,但对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影响较小。最后,本部分通过问卷调查挖掘高校智库评价面临的诸如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指标体系针对性及科学性有待提升、评价工具理性不完善、评价结果应用不完善等问题,并通过理论分析制约其完善的机理。第三章,基于第二章高校智库评价中的问题及内在机理分析结合理论工具的指导,提出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科学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不是凭空而来,而是遵循《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中“改进科研评价”的政策导向及梳理智库评价、高校智库评价研究的基础上,关注政府部门、第三方评价机构、同行评议、高校智库、民众及社会等多元评价主体的价值诉求,完善评价工具的情况下,结合高校智库的功能和特征建构而成。其次,阐述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初始集、问卷设计及相关描述性统计。复次,通过问卷调查对评价指标体系的取舍进行筛选、因子分析技术修正指标结构并对其进行赋权。最后,论述评价指标体系对高校智库的功能回应及对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对比分析。第四章,基于第三章构建的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科学抽样选取18所高校智库进行实证评估。在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制定评估表,详细说明评估标准及评分细则。分析18所高校智库的评价结果,挖掘样本高校智库存在的普遍性问题,通过评价指标体系的导向作用,提出高校智库提升的策略路径。结束语,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归纳,对评价过程中指标体系及评估标准的应用,工具理性的完善,评价结果的应用,评价主客体诉求等进行总结和回顾。最后分析本文的研究不足,展望未来高校智库评价研究可能的研究焦点。本文的创新主要如下:1、基于治理理论、第四代评估理论建构高校智库评价的理论分析框架。目前学界较多运用知识管理理论、知识市场理论、公民参与理论、组织有效性理论来分析高校智库评价。本文运用治理理论、第四代评估理论搭建高校智库评价理论分析框架体系,对分析框架构建的前提和要件进行详细论述,将高校智库评价看做是评价主体维度、评价客体维度、评价指标维度、评价工具维度、评价结果维度等相互作用的系统工程,分析要素维度间的关系,基于治理理论中“序参量”对其他要素的协同、整合,决定系统的演变甚至结果的功能,以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作为高校智库评价中的“序参量”协同、整合其他要素维度,来发现和解决高校智库评价中的问题,以期探究高校智库评价系统的完善。2、研究视角及研究途径的创新。学界对高校智库评价的研究多关注指标体系的构建,对其他要素维度的研究和探讨关注较少,本文试图通过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以量化方式理性认知高校智库评价要素维度间的相关关系,探究评价主体维度、评价客体维度、评价工具维度、评价结果维度等,对高校智库评价指标构建的影响,挖掘各要素维度面临的问题,分析其制约完善的内在机理,以期达到显示、描述和推断被研究对象特征、趋势和规律性的相关目的,进而来论证高校智库评价研究的多维性和系统性,为高校智库评价中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证依据,这在当前的高校智库评价研究中较少出现。3、基于治理理论和第四代评估理论尊重、识别多元评价主体价值倾向,完善高校智库评价工具理性的导向下,建构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当前对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多基于单一评价主体的价值倾向而建立,而智库对于政府及社会影响程度的评判话语权实质应掌握在“用户手中”,“决策用户”的认可程度决定其价值的体现。本文通过文献梳理、问卷调查和相关访谈,尝试聚焦高校智库的用户主体如政府、媒体、社会公众、利益相关方,潜在评价主体中同行评议、第三方评价机构乃至高校智库本身等,他们对高校智库评价的价值理念,结合高校智库的功能和特征,建构涵括“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政府影响力、智库的对外合作交流情况、智库的组织情况”等共34个指标在内的定量评价指标集,通过因子分析技术的修正,最终确定了涵括“智库投入及平台建设因子、智库政府及社会影响力因子、智库合作和对外交流因子、智库学术生产能力因子”五个一级评价指标及29个二级指标在内的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因子分析而得的定量指标结构能够回应高校智库的各项功能,为衡量高校智库各项影响力的实现提供可供参考的维度。为完善评价方式,经过问卷调查的筛选确定11个定性指标集来弥补定量指标的不足。4、系统分析高校智库评价结果、总结高校智库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往高校智库评价研究多关注评价结果的排名,较少关注评价结果的分析、总结及探讨。本文通过科学抽样对18所高校智库进行实证评估,分析样本高校智库在基础建设、运营管理、影响力实现等方面的情况,挖掘出样本高校智库在实体化建设及内部组织管理不完善,高校智库政府及社会影响力的实现程度较低,高校智库学科间的协同有待进一步深化等问题。并参考评价指标提出:深化高校智库的实体化建设,完善高校智库的支撑体系;完善高校智库成果发布与转化机制,提升高校智库政府及社会影响力;从学科、项目、人员等方面深化高校智库的协同,扩大对外合作和交流等对策和建议。
韩璐明[2](2020)在《农业种业企业新品种推广模式优化研究 ——蒙新农公司案例分析》文中认为良种是现代农业生产的基础,我国优良品种对农作物增产的科技贡献率高达30%以上。但目前新育成品种多以改良、模仿为主,尚未实现大规模品种换代;而且品种选育单位选育的优良品种多停留在品种登记上,多数选育单位没有能力进行大面积的品种繁育和推广应用,使得优良新品种作为科研成果转化成实际生产力的速度变慢。所以新品种需要通过农业推广来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内蒙古蒙新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该企业拥有较好的种质资源,更应重视新品种农业推广的工作,具有典型性。本文选取内蒙古蒙新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单个案例研究,试图探究农业种业企业新品种农业推广模式的优化问题,从而寻求农业种业企业新品种的推广模式的普适性。基于此,本文梳理了农业推广的相关文献,总结了农业企业利用信息推广新品种的研究成果。以蒙新农种业公司作为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对比该公司的“企业+农户”、“企业+科技示范园+农户”、“企业+基地+农户”三种不同的农业推广模式优势,发现从订单量的增加效果看,“企业+基地+农户”的推广模式更好。之后分析三种农业推广模式所存在的问题,得出这三种推广模式在新品种推广的效果、示范园观摩效果、基层推广人员专业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从农业种业企业自身的角度,对推进新品种农业推广模式优化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便推动种业企业新品种的推广模式的优化,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推动乡村振兴进程。
侯欢欢[3](2020)在《新型职业农民信息素养研究》文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要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因此,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最关键的是调动农民的主观能动性。信息化时代,信息素养已经成为劳动者必备的技能。新型职业农民信息素养培育,对于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至关重要。本研究试图构建一套新型职业农民信息素养测度体系,并通过实证研究,探讨培育提升新型职业农民信息素养的策略。首先,本研究对国内外信息素养的基础理论进行梳理,了解信息素养构建的过程,之后基于信息素养的过程-目标结构理论,一方面,通过对我国有关新型职业农民的相关政策进行梳理,分析了解新型职业农民信息素养培育目标,另一方面,基于信息行为理论和信息行为研究范式,构建了新型职业农民信息行为过程图,将这二者联结起来,形成新型职业农民信息素养的过程-目标结构。其次,一方面通过对现有的农民信息素养指标体系的总结,另一方面基于新型职业农民信息素养的过程-目标结构,初步构建新型职业农民信息素养测度体系。随后,采用层次分析法,设计指标权重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据此发放专家咨询调查问卷,请求专家对指标的必要性、明确性及指标权重进行判断和打分,利用yaahp软件进行指标权重的确定,优化构建了包含6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的新型职业农民信息素养测度体系。然后,根据构建的新型职业农民信息素养测度体系,开展实证研究,主要包含两部分:一是采用半结构化访谈的方式对新型职业农民、村干部等进行访谈,并采用三级编码的形式,对访谈结果进行分析;二是根据测度体系,设计新型职业农民信息素养调查问卷,利用问卷星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在线发放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总体来看,新型职业农民的信息素养处于中等水平,但是还有部分新型职业农民的信息素养水平偏低。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本研究对影响新型职业农民信息获取困难的成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个人层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层面和农业信息服务、图书馆层面及教育层面。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以及对新型职业农民信息获取困难成因的分析,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制度、我国农业信息服务、图书馆信息素养培育等方面探讨提升新型职业农民信息素养的策略。
李建程[4](2019)在《湖南省安化黑茶灾害风险保障体系研究》文中提出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风险问题一直困扰着农业生产发展的步伐,限制着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设并完善农业灾害风险保障制度是保障一个农业生产的前提。农业灾害风险保障体系对于促进农业发展,实现增产增收、提升经济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健全农业灾害风险保障体系,首先要考虑地区农业大环境。考虑到我国幅员辽阔,农业生产受气候、地质、地貌等多重因素影响,不同地区耕种的农产品种类不同,面临的风险迥异,各地农业灾害风险保障体系建设不能一概而论。在这种情况下,本文选取湖南省作为农业灾害风险保障体系研究载体,以安化黑茶为实物研究对象,分析政府、市场、茶农三大主体各自在灾前预防、防灾减灾、灾后救助各环节中的行为及存在的问题,以此为依据,为完整的、行之有效的区域性农业灾害风险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提出合理化建议,并为别的地区提供参考。本文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研究思路,以国内外农业灾害风险保障领域研究成果为基础,采用实地调研的方法,借鉴美国模式、日本模式及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着重阐述了农业政策、财政补贴、农业保险值得借鉴的部分。本文为建立健全湖南省安化黑茶农业灾害风险保障体系提出以下几方面建议。湖南省安化县应着力于救助体系建设、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农业保险的完善与推广,建立一个初级灾害风险保障体系,逐步引入多样性风险保障工具。政府要明确自己在体系中的职责,加强顶层设计、引导完善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大力支持农业保险发展,注重农业灾害风险基金和灾害信息化平台建设,强化和引导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完善其功能。农业保险市场应尝试“共保”发展模式,稳步增加特色险种,完善再保险机制以满足市场需求。要注重提高农户参与农业灾害风险保障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农户农业灾害风险管控意识。
褚楚[5](2019)在《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研究》文中提出乡村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微观基础。随着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关于如何加强乡村治理有效性问题的探讨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关注重点。与许多从转变乡村治理模式、调整乡村治理结构等视角出发展开的研究不同,本文从“现代国家的构建与有效运行依赖于一个规模庞大且素质优良的官僚组织”这一视角出发,探讨了基层官僚主要构成群体、党和国家治理乡村社会的主要力量——乡镇公务员其素质与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在“国家——社会”理论分析框架下,乡镇公务员是连接国家政治社会和乡村民间社会的纽带与桥梁,要完成乡村基层治理这样一种兼具政治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特殊社会分工,既应当具备坚定地政治素质、熟练于正式制度规则和政治权威的运用,发挥好政治传输功能,也应当具备合理运用手中的自由裁量权来化解地方利益冲突和治理困境的乡土智慧,为乡村百姓解决好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乡村治理现代化过程中乡镇政府的职能及其发挥职能的具体方式发生转变,对乡镇公务员观念意识、知识能力和心理素质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乡镇公务员的素质培育对于提升乡镇政府治理能力、构建现代化的乡村治理体系以及维护乡镇政权公信力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新制度主义理论为研究的总体分析框架,以乡村治理现代化为研究背景,以治理理论、街头官僚理论、理性行为选择理论、素质模型理论和培训的相关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综合运用了理论分析、实证研究法、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法,对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探讨。本文主要探讨和解决了如下几个问题:首先,探讨了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应当具备的素质内容。一方面基于治理理论,从乡村治理过程中乡镇政府承担职能的三个维度——即纵向维度的执行性职能、横向维度的协调性职能、以及前后维度上的规划引导与服务保障职能,探讨了乡村治理对乡镇公务员提出的基本素质要求,即应当具备坚定的政策执行素质、积极的三农服务素质和良好的统筹协调素质。另一方面依据善治和善政的相关理论,探讨了乡村治理现代化对乡镇公务员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即具备更强的基层组织建设素质、民主与法治素质、统筹规划与协调素质、运用现代治理技术和治理工具的业务能力素质、以及预防、化解和应对突发危机的素质等。其次,从理论逻辑和现实需求两方面探讨了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现实意义与必要性。从理论逻辑上,一是基于街头官僚理论和理性行为选择理论,在“工作环境—行为选择”分析框架下,以自由裁量权和行为选择空间为逻辑起点,探讨了乡镇公务员的几种典型行为选择模式,如政策的变通执行、规则依赖、一线弃权等;二是基于素质模型理论,乡镇公务员的外在行为表现是其素质构成的一部分,并且由其内在的观念意识、性格品质以及知识能力等素质综合作用而形成,进而结合素质是由“意识灌输、知识学习、能力锻炼和习惯养成四个环节反复循环而形成”的这一基本规律,论述了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对于矫正乡镇公务员在工作中的行为选择偏差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从现实需求的角度,本次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媒体案例分析等途径考察了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的现状,发现了当前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整体存在不足,例如政治意识和政治理论知识不足,民主素质和法治素质不高、职业道德责任亟需增强,文化业务素质有待提升、身体和心理素质仍需提高等,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因此迫切要求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提高乡镇公务员整体素质水平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要求相适应。第三,通过对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历史和现状的考察,分析了当前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中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例如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素质培育的方式较为单一、公务员培训教育资源供需不平衡等,究其原因:一是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体系不健全,导致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工作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二是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保障机制不健全,基层教育培训资源和经费拨付难以得到保障;三是由于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主体的观念意识淡薄,对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工作缺乏端正的态度和足够重视。第四,通过对比分析国外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几种主要的特征类型和主要做法,即以英国等英联邦国家为代表的“需求导向型”、以美国为代表的“能力导向型”、以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的“价值导向型”、以新加坡为代表的“人本导向型”和以日本为代表的“实践导向性”,总结了可供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借鉴的基本经验,例如加强公务员培训的法治与制度保障、分级分类建立公务员素质标准、对公务员进行定期素质测评、完善公务员道德行为规范建设、重视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以及注重公务员培训教育结果的考核与运用等。最后,基于前文论述提出在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基本路径。以可靠的政治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精湛的业务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主要目标,坚持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相结合、理论培训与实践养成相结合、规范约束与激励保障相结合、传统继承与时代创新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以加强构建完整的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体系为主要对策,通过丰富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内容与方式、加强乡镇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建立乡镇公务员素质跟踪评价系统、完善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配套制度保障、加强思想道德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等途径,提高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系统性、持续性和有效性。
赵娜娜[6](2019)在《“大跃进”时期河南省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研究》文中认为农村公共食堂是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伴生物和重要构成内容,是一种曾经轰轰烈烈地改变中国农民传统生活方式的“新生事物”。它从1958年夏的迅速兴起到1961年初的悄然解散,走过了近四载的曲折历程。本文以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典型区域之一——河南省新乡专区武陟县作为特定的考察区域,梳理出河南省武陟县“大跃进”时期农村公共食堂的建立、巩固、发展和消亡的过程,考察19581961年间武陟县公共食堂兴起的背景、政策调整、强行恢复、艰难维持以及最终解散的过程,力求对三年困难时期武陟县公共食堂做出客观的历史评价。河南省是开展公共食堂最早的省份,武陟县又是河南省兴办公共食堂最早的县之一。本文根据武陟县档案馆保存的大量原始资料,包括当时保存下来的会议记录、调查报告、工作汇报、运动总结等资料,概述了该县县委主导的农村公共食堂兴衰的大致过程。通过这些档案中的大量细节,可以揭示县委、公社干部和大、小队干部、普通社员对公共食堂各自不同的立场以及彼此的互动,探讨各阶层的态度对农村公共食堂兴起、调整、解散所起的作用。这些档案资料,证明了中央、省委、地委宏观政策在地方贯彻的权威性和延续性,以及公共食堂在基层实践具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农村公共食堂是一件新生事物,要改变全县群众几千年来以家庭为单位的生活饮食习惯,取消私有小灶,集中到大食堂集体就餐,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它触及社员生活的方方面面。1958年7月,中共武陟县委在新乡地委的要求下开始筹备公共食堂,县委要求各乡镇上报创办大食堂(农忙食堂)的经验。接着,中共武陟县委树立詹店公社、城关公社两个典型,推广经验。8月23日,随着人民公社的成立,公共食堂在全县普及。11月初,县委采取一些措施对全县公共食堂进行了巩固提高。随着公共食堂的成立,全县也普及了供给制和集体福利事业。1959年初,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的弊病不断暴露出来。武陟县委对公共食堂进行了初步整顿,如实行“计划用粮、以人定量”;“允许社员在家吃饭”、自愿参加食堂;缩小食堂规模等。因为家庭副业是公共食堂的逻辑延伸,在初步整顿食堂的同时,县委还要求开展多种经营和副食品生产等措施来增加社员口粮。这些措施,使食堂初期的混乱局面有所改善。但是,公共食堂的整顿工作,因为庐山会议上的反右倾斗争而被迫停止下来。庐山会议后,武陟县再次出现大办公共食堂的高潮。公共食堂的强行恢复,“五风”盛行,加上反瞒产运动,给农村造成了很大破坏。1960年初,武陟县委对公共食堂进行再整顿。但这些措施不足以改善公共食堂的困难局面,全县普遍出现了浮肿病、人口外流、中毒事件、非正常死亡等严重的困难。县委不得不推行粮食增量法、代食品运动等措施维持公共食堂的运行。1961年初,中共武陟县委根据上级精神,在农村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了公共食堂中存在的诸多弊端,摸清了基层民众对公共食堂的真实态度,明白了停办食堂的好处,找到了食堂停伙的善后办法,在此基础上解散了全县的公共食堂。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是在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有领导、有步骤地分批分期散伙的,并且在食堂解散前和解散过程中甚至解散后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有许多工作需要去做,并非“一哄而散”。武陟县大办农村公共食堂浪费了大量粮食,挫伤了社员劳动积极性,剥夺了社员的自留地和家庭副业,恶化了干群关系,而且把社员置于非常恶劣的饮食环境中。公共食堂是“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左”的产物,它给武陟县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认真总结这一经验教训,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韦爱云[7](2019)在《壮语词汇系统的计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词是人类语言中最为基本的构成单位。人类不管习得、学习还是研究某种语言往往都从词汇开始,因而就语言研究而言,词汇方面的成果通常较为丰富。壮语是我国使用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语言,人们对壮语的研究已有近100年的历史,词汇也是其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以计量语言学理论为指导,对壮语词汇系统开展综合的计量研究。第1章概述国内外壮语研究现状、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三点不足并提出三个研究新思路及对应的研究问题。第2章介绍研究语料和方法,对相关计量指标和工具也一并进行详细介绍。第3章考察壮语的词频分布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壮语在词频分布上与汉语和英语等语言具有共性,都遵循齐普夫定律;基于自建壮语语料库统计的“h-点”和“a指数”值可以在分析性-综合性连续统上对语言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壮语与南岛语族最接近,这也许可以为我们探讨壮语的语系归属问题提供客观的依据。第4章讨论壮语的词长分布特征。研究结果显示,以音节为词长测量单位时,我们研究的所有壮语文本的动态和静态词长分布都符合Positive CohenPoisson模型,而以字母为单位时,我们所得出的所有文本类型的词长分布数据都无法用已验证的分布模型描述;但是,以音节数和字母数测量的词长分布都可以用Zipf-Alekseev统一长度公式进行描述,且参数a和b的值之间存在幂律关系。这种幂律关系说明语言系统的自组织自调节规律性在壮语中也存在,从而可以推断壮语词长与词频之间的关系符合协同语言学中的词汇子系统协同定律;另外,词长分布本身不是区分壮语文体的有效指标,但可能是区分不同壮语语体(口头语或书面语)的有效指标;此外,以音节为词长测量单位时,所研究的壮语文本中的词长与词频之间的关系都符合幂律分布,体现了“省力原则”的特点;而以字母数测量词长时,这些文本中的词频和词长关系都不符合这个规律。这也许说明音节才是壮语词长合适的测量单位。第5章探讨壮语常用词的计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壮语、汉语和英语的高频常用词具有一定共性,即单音节词占比最大,均符合“省力原则”;三种语言在频序前1000和“h-点”前的两组高频常用词中,名词都是占比最高的词类;另一方面,壮语的实/虚词占比与汉语和英语尤其英语有显着差异,分别高达85.63%和91.5%,功能词占比非常低。这说明壮语主要靠语序排列组合来表情达意。本研究从词频分布、词长分布和常用词的计量特征三方面探究壮语词汇系统与其它语言可能存在的共性和区别性特征,不仅为壮语的词汇统计研究开辟新的视角,有助于人们对壮语词汇系统有个总体的认识,而且也为计量语言学理论的验证提供新的语言种类。
周曼琪[8](2019)在《孙绍振文本解读理论探究及其教学矛盾与突围》文中研究说明如今,语文学科中最重要的基本理念就是解读文本。福建师大文学院的孙绍振教授在多年对理论及实践的研究中创立了孙氏文本解读学,为文本解读做出了重要贡献。孙绍振教授在操刀解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理论研究成果与研究方法,其核心就在于以还原作家创作过程与创作心理的“解写论”为依据,并在此基础所形成的具体的系统性的理论研究方法,具体包括矛盾法、错位美法、还原法等七种。笔者选择本论题进行研究,主要出于以下几点考虑:第一,理论自身的研究价值及重要性。他的文本解读理论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与意义。第二,就语文教学而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与此同时提升教师课堂阅读教学的实效。基于文本解读理论本身的特殊性,在中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中不一定能完全融入,甚至会与实际教学产生矛盾。在文本解读成为主流的今天,从矛盾中突围并找到解决措施显得十分有必要。笔者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文本分析法、个案研究法等分析方法,发现在教学中孙绍振先生的解读理论与实际语文教学具有矛盾与差异,但由于理论本身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并且具有现实意义,因此在矛盾中突围是十分有必要的。以此为基础,笔者从教师与学生两方面入手,细化措施,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合理化建议,从促进孙氏解读理论更好地融入教学实践,为教学提供借鉴。
郑川[9](2019)在《我国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历史演进和当代效果评价》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为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市场机制中的价格改革,尤其是农产品价格政策改革。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研究出台了《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快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注重发挥市场形成价格作用,农产品价格主要由市场决定。2019年初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6年聚焦“三农问题”,依然将农产品价格政策放在了重要位置。如何让市场在农产品价格上发挥正确的作用,维护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是当前中国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关键所在。然而,当今国际大宗产品价格大幅震荡,国内玉米、大豆等农产品价格波动剧烈,且在国际竞争中不占优势,对经济的平稳运行和国家的安全稳定造成一定的影响,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值得探讨。因此,基于我国国情,正确理解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实施背景、历史演进、政策效果,可以使我国农业政策的制定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能够更好的扬长避短,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同时充分利用价格政策对我国带来的正面效应,从而保障农业生产、粮食安全和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本研究的主要目标包括:一是研究中国从古至今农产品价格政策的探索、当代政策的效果,以及国外政策的对比。二是梳理我国农产品政策的问题,探索政策改进的可能性。三是优化农产品市场价格政策,为政府制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必要参考。本研究针对近年来农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以及受之影响的农民收入波动、国家粮食安全和市民消费成本上升等问题,在探索国内农产品价格政策演进的基础上,研究国家和市场在价格形成中发挥的作用和效果。具体结构:首先,提出当前世界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下我国农产品价格政策面临的严峻形势,并总结学者在农产品价格及其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随后,研究中国古今在农产品价格政策上进行持续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证方法,对我国农产品价格政策的效果进行评价,包括价格支持政策和农业补贴政策。同时,选取发达、中等发达国家为对象,分析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在农产品价格政策实行的背景、产生和发展。最后,研究我国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制度设计和具体优化建议。为达到研究目标,本研究涉及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一是定量分析法,通过双重差分法建立模型,分析我国农产品中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效果;选取数据交络模型方法计算农业补贴的政策效果。二是通过历史分析法,深入分析中外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历史背景、产生原因、目的、产生过程、框架体系、历史影响、意义和教训。三是政策分析法,探索价格调控政策产生的原因,评价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和农业补贴政策效果,对国内外政策进行筛选,以探索新的政策方案。四是以比较法,从中国古代与当代之间、国外国家之间、中外之间等不同的角度进行比较,从而为系统、全面理解政策、改进政策提供有益启示。五是采取机制设计法,通过设定农产品价格政策的总体目标,把价格调控政策放在一起进行研究,最终寻求适合我国现阶段农产品价格调控目标的最佳政策组合。主要结论包括:一是充分肯定我国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原创性的古代理论和实践,以及当代政策的斐然成果。通过梳理中国农产品价格管理的历史演进,我们发现,中国在农产品价格管理上形成了一系列原创的理论,也形成了一系列与时俱进的稳定农产品价格和保障主粮供给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政策。前者是理论的一般,后者是理论应用。这些中国原创的理论、方案、政策在农业价格管理领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人类贡献了中国智慧,需要我们继承、发展,推陈出新,也给后人这样的一些启示。在此基础上,我们发现:只有根植于中国实践的原创性理论发展,才能为经济学发展做出中国人的应有贡献;只有通过政策体系的连续调整与边际改进,才能实现中国粮价的持续稳定;从历史与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外市场变化中找准定位,完善政府定价,使我国的农业发展走向新的辉煌。二是通过定量方法评价发现,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在实施的8年间,确实显着提高了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地区的玉米价格。由于主产区农民收入中的一半以上来源于玉米,玉米价格的提升意味着农民收入的增加。该政策对玉米价格提升幅度为每50千克8.084元,以2015年为例,可使农民增收161亿元。增收会极大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粮食产量来看,我国2015年粮食总产量比2007年增加了1.19亿吨,主粮玉米增产0.72亿吨,占粮食增产的六成。玉米产量的增加对于全国粮食总产量实现“连增”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从另一方面来看,随着临时收储政策的持续实施,我国玉米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害,包括玉米市场价格被扭曲等问题。三是我国实行的农业补贴是非常有效的,但存在效益递减的趋势。综合效率均能达到0.9以上,说明农资综合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的相继推出和额度的增加,对于稳定农产品价格、提高粮食产量、提高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补贴政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开始减弱,政策对农村居民的吸引力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但下滑程度并不明显。各年度农业补贴在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益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未来的政策调整中可以进一步进行调整和细化,提高财政补贴效率,包括需要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功能,以及分区域实施农业补贴政策。四是国外价格政策方向调整较大。通过分析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等发达国家经验,以及巴西等典型中等发达国家的主要做法,发现国外农业补贴程度不降反增。政策方式从价格补贴转向收入补贴,政策目标从生产支持转向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政策对象从高保护普惠政策调整为支持创新、专用性、高附加值和多元化的农产品。五是加强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制度设计。要理顺国家和市场的关系,制定政策时需要充分尊重市场规律,根据国家和市场的关系分层次安排制度。要处理好政府、企业、家庭和个人的关系,做到四个经济主体的利益平衡,核心和关键是保障粮食供给与价格稳定。要统筹各项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按照WTO农业规则,逐步削减农产品的价格支持程度,转向收入补贴政策。价格支持以价补分离形式开展,支持价格损失保障补贴,以市场为主、国家政策为辅开展定价。补贴政策以支持地力保护、藏粮于地的政策目标为主。要逐步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改革土地制度,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发挥市场主体活力,从而提高农产品的价格优势,推动我国农业稳步向前发展。主要的创新点和见解:一是补充农产品价格政策在历史研究上的不足。指出中国在农产品价格调控政策上的重要地位,通过梳理我国价格管理的历史演进,验证中国在农产品价格管理上形成的一系列原创理论,以及一系列与时俱进的稳定农产品价格和保障主粮供给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政策。具体政策包括轻重理论、平籴论、常平仓、青苗法等原创性政策。二是从农产品价格的角度丰富国家理论和市场理论。由于农产品价格政策过度干预市场容易产生市场紊乱和调控时滞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制定政策时就需要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对农产品价格这一极具代表性的对象进行研究,更加深刻的理解国家与市场的理论关系。将市场与国家放在同一层次研究两者关系,在经济运转中本质上研究政府与企业、家庭、个人的关系。三是从机制设计的角度提出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建议。提出要处理好政府、企业、家庭和个人的关系,做到四个经济主体的利益平衡,核心和关键是保障粮食供给与价格稳定。要统筹各项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逐步削减农产品的价格支持程度,转向收入补贴政策。需要逐步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改革土地制度,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从根本上提高价格竞争力。
赵玉石[10](2019)在《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三农”问题是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最大发展难题,表明在新的资源环境下农村原有的发展模式出现了适应性问题,需要探求破解发展困境、推进农村现代化的新路径。这一方面离不开国家建构力量,需要政府在宏观层面主导农村的发展、建设,另一方面离不开农村内生力量,由熟悉农村、对农村有着特殊情感的农民来担任农村发展、建设的主体,才能将农村建设成为农民想要的样貌。然而自人民公社解体后,以家户为经营基本单位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进一步“原子化”(1),特别是随着人口流动的加速,农村呈现出较大的动态变化性,农村内生力量的聚合愈发困难。“将农民组织起来”成为增强农村内生力量、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的关键。作为全新的组织载体,新型农村合作社是分散经营的农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运用组织化手段降低风险的理性选择,相比于传统合作社具有自发性、民主性、服务性、独立性等特点,不仅承担着发展农村经济、保障农民利益的责任,而且在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提升农村民主化水平方面被寄予厚望,已经被列为国家着力培养的重要新型农村经营主体之一。但由于我国农民善分不善合的特性和国家政权建设过程中国家权力强势整合农村产生的权力惯性,新型农村合作社在产生和发展初期对政府有较强的依赖性,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制度嵌入的结果,因此,新型农村合作社与政府之间必然存在着深刻的内在关联。在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过程中,政府扮演着规划者、服务者、协调者、规范者的角色,但基于压力型体制下的政绩考核、利益权衡、人情关系等因素,政府行为却往往有着更加复杂的展现,有时甚至背离了公共角色的内在要求。本文以合作社经典理论和政府行为基本理论为理论依托,以我国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与政府行为间的深刻关联为逻辑基点,运用文献研究、规范研究、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在分析新型农村合作社生长的内在机理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政府在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作用模式、行为机制,并着重对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行为做了现实考量,提出“以法治为根基,以需求为导向”的政府行为优化路径,力图客观还原政府在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行为全貌,寻找政府作用于合作社的适当行为着力点。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阐明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设计、创新与不足等内容。第二部分为论文主体,共分六章。第一章是本文的理论基础,系统梳理了合作社理论和政府行为理论,明晰了本文的核心概念,为后续研究确立了理论支撑和分析框架。第二章重点剖析了新型农村合作社的内在生长机理及对政府行为的类型化需求,通过分析新型农村合作社的概念、性质、特点、社会基础等生长机理,对合作社进行分类并对不同类型合作社的政府行为需求进行了类型化分析。第三章主要分析和提炼出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政府的作用与行为机制。在回溯建国后政府行为对农村合作组织作用变迁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合作社发展实际,提炼出政府行为对新型农村合作社的不同作用模式,以及包括动机、方式、内容、绩效在内的政府行为机制。第四章基于对政府行为的现实考量和个案分析,阐述了新型农村合作社与政府行为互动的非均衡现状,并揭示政府在新型合作社发展中的行为困境。第五章比较分析了国外农村合作社发展进程中的政府行为,总结各国政府基于不同国情下的行为差异和可供我国借鉴的经验。第六章在前面各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政府行为优化的路径,必须理清政府行为的“度”,完善相关法律规范,划清政府行为边界,并将政府行为由供给主导向需求主导转变,以增效为目标取向,通过搭建新型农村合作社与政府行为的互动平台,统合政府在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各种行为,凝结成契合合作社需求的政府行为合力。第三部分为结论,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得出相关结论。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第一,新型农村合作社根据生发模式、资源与运营环境的差异可以分为企业带动型、大户带动型、村治组织带动型和政府带动型四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合作社对政府行为既有着共性需求,又存在个性差异需求。第二,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行为基于不同的作用程度和实施方式呈现出三种不同的模式,即国家主义模式、放任主义模式和混合模式,不同模式各有其形成机制,是一定条件、环境下的产物,需要依据不同地域环境、农村合作社发展的不同阶段来评判政府行为模式的合理性和正当性。第三,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行为是一个涵盖动机、方式、内容、绩效的有机系统。在行为动机上,行政环境的差异会使不同层级的政府在行为的内外动机上存在较大差异,出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行为动机的层级分化;在行为方式上,政府在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行为存在正向和反向两种方式,即“政府规制”行为和“政府俘获”行为;在行为内容上,政府行为涵盖制度建构、服务供给、监管规范等多方面、各环节;在行为绩效上,政府行为绩效由行为因素、能力因素、环境因素三个变量构成的函数关系所决定,必须依靠三个因素的相互配合、相互作用才能实现整体提升。第四,新型农村合作社与政府行为非均衡的博弈地位使政府时常出现越位、错位、缺位行为,越位行为挤压了合作社发展的空间,造成合作社独立性的丧失;错位行为使合作社混淆了发展内源动力和外部助力的边界,增加了合作社内外整合的难度;缺位行为造成了政府对农村合作社治理出现“真空”,导致合作社发展乏力。第五,政府在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面临“上热下冷”、条块管理、制度不足、村庄空壳化等带来的行为困境,一些基层政府还缺乏为新型农村合作社提供扶持和帮助的权能和资源,这些现实困境成为政府作用发挥的掣肘,影响了政府在合作社发展中的行为能力。第六,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政府行为优化的路径要“以法治为根基,以需求为导向”,一是在法治政府建设这一宏观语境之下规范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行为,明确其行为依据、原则,梳理“行为清单”,同时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二是实现政府行为和职能从供给导向向需求导向的转变,拓宽农村合作社需求表达渠道,并通过制度设计加速政府职能转变,增进政府行为与合作社需求融合的可能性;三是凝合政府行为与合作社发展的目标取向,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理念下建构新型农村合作社与政府行为互动平台,将互动、服务意识输送至政府的行为理念中,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行为优化。
二、农民应掌握七种信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民应掌握七种信息(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高校智库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 国内外智库评价研究的发展与聚焦 |
(二) 我国高校智库评价研究的发展与聚焦 |
(三) 研究文献评述及进一步扩展的空间 |
三、核心概念 |
(一) 高校智库 |
(二) 高校智库评价的内涵 |
四、理论分析工具 |
(一) 治理理论及其应用阐述 |
(二) 第四代评估理论及其应用阐述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六、研究内容与研究创新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创新 |
(三) 本研究的价值取向 |
第一章 高校智库评价的要素维度及理论分析框架 |
一、高校智库评价的要素维度与制度环境 |
(一) 高校智库评价的要素维度 |
(二) 高校智库评价的制度环境 |
二、理论分析框架构建的前提 |
(一) 制度环境的诱导 |
(二) 治理主体协作的动力和基础 |
(三) 治理主体的多元诉求和资源互赖 |
(四) 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存在 |
三、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与解析 |
(一) 高校智库评价分析框架的构建 |
(二) 高校智库评价分析框架的解析 |
第二章 高校智库评价的问题审视 |
一、调研方案设计 |
(一) 高校智库评价现状的问卷设计 |
(二) 抽样方案与样本规模的估计 |
(三) 问卷的发放与数据收集 |
二、数据分析 |
(一) 问卷的描述性统计 |
(二) 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 |
(三) 要素维度的相关关系 |
三、高校智库评价的问题表征 |
(一) 高校智库评价主体单一,降低评价指标体系的共识性 |
(二) 对高校智库分类评价不完善,降低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程度 |
(三) 评价工具理性不完善,降低评价过程的公信力 |
(四) 评价结果应用不完善,降低评价功能的有效性 |
四、制约高校智库评价完善的内在机理 |
(一) 多元评价主体协同与合作的缺失 |
(二) 评价偏好不一致,价值冲突与价值均衡共存 |
(三) 制度规范的缺失,弱化智库评价的共识性 |
(四) 信息不对称,降低评价结果的科学及共享 |
第三章 高校智库评价的指标体系建构 |
一、响应式聚焦,树立高校智库评价导向 |
(一) 关注多元评价主体价值诉求 |
(二) 完善评价工具理性 |
(三) 遵循指标体系多维性及动态发展的规律 |
二、确定指标体系选取的原则 |
(一) 系统原则 |
(二) 直接指标和间接指标及特殊指标互为补充的原则 |
(三) 简明性原则 |
(四) 可操作性原则 |
(五) 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
三、指标体系初始集设置的阐释和说明 |
(一) 指标体系建立的程序 |
(二) 定量指标体系初始集的设置 |
(三) 定性指标体系初始集的设置 |
四、指标体系的问卷设计及相关描述性统计 |
(一) 指标体系的问卷设计 |
(二) 相关描述性统计 |
五、指标体系的实证检验 |
(一) 因子分析 |
(二) 定量指标体系的信度与效度 |
(三) 定量指标体系的修正 |
(四) 定量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 |
(五) 定性指标体系的筛选 |
六、指标体系对高校智库的功能回应及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对比分析 |
(一) 指标体系对高校智库的功能回应 |
(二) 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对比分析 |
第四章 高校智库评价的实证评估 |
一、评估标准的制定 |
(一) 评估表的制定 |
(二) 评估标准及评估细则 |
二、基于18所高校智库的数据采集 |
(一) 样本容量 |
(二) 样本选取 |
(三)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
三、评估结果的比较及分析 |
(一) 总分及一级指标得分分析 |
(二) 二级指标得分分析 |
(三) 三级指标得分分析 |
四、高校智库面临的问题及提升的策略路径 |
(一) 高校智库面临的问题 |
(二) 高校智库提升的策略路径 |
结束语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校智库评价现状的调查问卷 |
附录2: 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的论文情况及科研情况 |
后记 |
(2)农业种业企业新品种推广模式优化研究 ——蒙新农公司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本文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农作物新品种推广 |
2.1.2 农业推广 |
2.1.3 农业推广模式 |
2.1.4 农业推广的框架模型 |
2.2 相关理论 |
2.2.1 创新扩散理论 |
2.2.2 农户行为改变理论 |
2.2.3 辐射带动理论 |
3 农业种业企业新品种推广模式的案例分析 |
3.1 研究方法的选择与案例企业的选取 |
3.1.1 研究方法的选择 |
3.1.2 案例企业选取与介绍 |
3.2 蒙新农种业公司农业推广模式的实践成效分析 |
3.2.1 蒙新农种业公司基本情况 |
3.2.2 蒙新农公司新品种农业推广的优势分析 |
3.2.3 蒙新农种业公司新品种农业推广的主要模式 |
3.2.4 蒙新农种业公司新品种农业推广模式的实践成效 |
3.3 蒙新农种业公司三种新品种农业推广模式的对比分析 |
4 农业种业企业新品种推广模式存在问题 |
4.1 “企业+农户”推广模式存在的问题 |
4.1.1 企业客户接受新品种意愿不强,推广成效不明显 |
4.1.2 企业合作的经销商缺少有效管理,降低农业推广的效果 |
4.2 “企业+科技示范园+农户”模式存在的问题 |
4.2.1 企业客户接受新模式程度低 |
4.2.2 企业科技示范园缺乏观摩作用 |
4.3 “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存在的问题 |
4.3.1 企业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基层推广人员专业性低 |
4.3.2 农村信息化建设不足,互联网接受程度过低 |
5 农业种业企业新品种推广模式优化建议 |
5.1 “企业+农户”推广模式优化建议 |
5.1.1 增加示范户,加强与农户合作 |
5.1.2 企业与经销商共同发展 |
5.2 “企业+科技示范园+农户”模式优化建议 |
5.2.1 企业调动农民参与积极性,建立专业培训平台 |
5.2.2 企业加快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 |
5.3 “企业+基地+农户”模式优化建议 |
5.3.1 企业储备高校人才,建立激励机制 |
5.3.2 企业提升信息技术,提供精准农业服务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3)新型职业农民信息素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思路 |
1.4 关键概念说明 |
1.4.1 信息素养 |
1.4.2 新型职业农民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新型职业农民研究现状 |
2.1.1 新型职业农民内涵及特点概述 |
2.1.2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
2.2 信息素养研究现状 |
2.2.1 信息素养研究概述 |
2.2.2 信息素养基础理论研究 |
2.2.3 信息素养测度体系研究 |
2.3 研究现状的局限性分析 |
2.3.1 缺少专门针对新型职业农民的信息素养研究 |
2.3.2 信息行为过程和信息素养培育目标的结合较为欠缺 |
2.4 未来研究的突破点思考 |
2.4.1 关注新型职业农民信息素养的研究 |
2.4.2 基于信息行为过程开展信息素养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型职业农民信息素养内涵 |
3.1 理论基础 |
3.1.1 新型职业农民信息素养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2 新型职业农民信息素养内涵研究的理论基础 |
3.2 新型职业农民信息素养的目标结构内涵 |
3.2.1 政策样本选择与筛选 |
3.2.2 新型职业农民政策文本内容分析 |
3.2.3 新型职业农民信息素养的目标内涵 |
3.3 新型职业农民信息素养的过程结构内涵 |
3.3.1 新型职业农民工作任务分析 |
3.3.2 新型职业农民信息行为模型 |
3.3.3 新型职业农民信息行为模型描述 |
3.4 新型职业农民信息素养的过程-目标结构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信息素养能力测度体系构建 |
4.1 现有的农民信息素养测度体系 |
4.2 信息素养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3 新型职业农民信息素养测度体系初步构建 |
4.4 新型职业农民信息素养指标体系评议 |
4.4.1 研究方法 |
4.4.2 选择专家组并发放问卷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证研究 |
5.1 新型职业农民信息素养现状半结构化访谈 |
5.1.1 半结构化访谈设计 |
5.1.2 半结构化访谈结果描述 |
5.1.3 小结 |
5.2 新型职业农民信息素养现状调查问卷设计 |
5.2.1 调查问卷设计 |
5.2.2 调查问卷的科学性检验 |
5.2.3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分析 |
5.2.4 新型职业农民信息素养能力差异性分析 |
5.2.5 小结 |
5.3 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
5.3.1 农业信息服务模式 |
5.3.2 农业信息服务内容 |
5.4 新型职业农民信息获取困难成因分析 |
5.4.1 新型职业农民信息素养有待提高 |
5.4.2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考核制度尚待完善 |
5.4.3 农业信息服务渠道不通畅 |
5.4.4 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作用有限 |
5.4.5 新型职业农民的受教育水平有待提高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型职业农民信息素养能力培育策略 |
6.1 制度层面: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
6.1.1 细化认定标准,提升准入门槛 |
6.1.2 优化培育内容,完善考核制度 |
6.1.3 追踪后续发展,提供持续服务 |
6.2 信息服务层面:畅通农业信息服务渠道 |
6.2.1 加强农业信息资源建设 |
6.2.2 培育农业信息服务人才 |
6.2.3 创新农业信息服务模式 |
6.3 文化层面:发挥图书馆教育服务职能 |
6.3.1 加强馆藏资源建设 |
6.3.2 提升信息服务质量 |
6.3.3 开展信息素养培训 |
6.4 教育层面: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受教育水平 |
6.5 个人层面:发挥主观能动性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工作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新型职业农民政策梳理 |
附录2 新型职业农民信息素养调查问卷 |
附录3 新型职业农民信息素养访谈提纲 |
附录4 新型职业农民信息素养指标相对重要性专家判断表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湖南省安化黑茶灾害风险保障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创新之处 |
2 农业灾害风险保障体系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农业灾害风险和农业灾害风险保障体系的概念 |
2.1.1 农业灾害风险的概念和特征 |
2.1.2 农业灾害风险保障体系的概念 |
2.2 农业灾害风险保障体系理论基础 |
2.2.1 风险理论 |
2.2.2 制度变迁理论 |
2.2.3 再保险理论 |
3 湖南省安化黑茶灾害风险保障体系现状 |
3.1 安化黑茶产业现状 |
3.2 安化黑茶农业灾害风险的特点 |
3.2.1 洪涝 |
3.2.2 冰冻和雪灾 |
3.2.3 干旱与高温酷热 |
3.3 农业灾害风险保障体系主体-农户行为与意愿调查分析 |
3.3.1 调查问卷设计及基本情况 |
3.3.2 调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
3.4 安化黑茶农业灾害风险保障参与主体现状 |
3.4.1 政府及相关机构 |
3.4.2 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
3.4.3 农业生产者现状 |
4 湖南省安化黑茶灾害风险保障体系存在问题 |
4.1 政府机构在农业灾害风险保障中存在的问题 |
4.1.1 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
4.1.2 防灾减灾体系不健全 |
4.1.3 地方政府财力不足 |
4.1.4 农业灾害服务信息平台建设滞后 |
4.2 当地农业保险及农业合作组织存在的问题 |
4.2.1 农业保险业务开展不规范 |
4.2.2 缺乏专业型保险人才 |
4.2.3 组织协调机制不健全 |
4.2.4 农业合作社存在多种问题 |
4.3 农户在农业灾害风险保障中存在的问题 |
4.3.1 农户防范灾害意识与避灾能力薄弱 |
4.3.2 大部分农户购买农业保险意愿不足 |
5 国外先进农业灾害风险保障体系经验借鉴与启示 |
5.1 美国模式分析 |
5.1.1 政府管理与政策支持 |
5.1.2 农业灾害风险保障工具 |
5.1.3 第三方管理TPA |
5.1.4 美国模式的启示 |
5.2 日本模式分析 |
5.2.1 财政补贴 |
5.2.2 农业保险分析 |
5.2.3 日本模式的启示 |
5.3 国外农业灾害风险管理的思考与启示 |
6 完善湖南省安化黑茶农业灾害风险保障体系的建议 |
6.1 明确政府在农业灾害风险保障体系中的职能与责任 |
6.1.1 完善农业风险保障法律体系建设 |
6.1.2 加强政府在农业灾害风险中的顶层设计 |
6.1.3 政府应完善财政补贴、政策性保险、再保险体系 |
6.1.4 建设系统的农业灾害信息服务平台 |
6.2 完善农业保险及合作组织在农业灾害风险保障体系中的职能 |
6.2.1 完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规范农业保险管理 |
6.2.2 加大农业保险宣传力度 |
6.2.3 完善监督管理体系 |
6.2.4 探索再保险的降低风险机制 |
6.2.5 完善农业合作社职能 |
6.3 引导农户在农业灾害风险保障体系中发挥主动性 |
6.3.1 提高农户参与农业灾害风险保障的主观能动性 |
6.3.2 积极培养农户的风险管控意识和能力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湖南省安化黑茶农业灾害风险保障情况问卷调查 |
附录二 安化地区黑茶农业灾害风险保障咨询调查 |
致谢 |
(5)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 |
(一)研究背景 |
(二)理论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一)国内研究述评 |
(二)国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内容 |
四、拟创新之处、难点与不足 |
(一)拟创新之处 |
(二)研究的难点 |
(三)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乡村治理现代化与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理论基础 |
一、基本概念阐释 |
(一)治理、乡村治理与乡村治理现代化 |
(二)公务员与乡镇公务员 |
(三)素质、公务员素质与乡镇公务员素质 |
二、理论基础 |
(一)治理与善治理论 |
(二)素质模型理论 |
(三)新制度主义理论 |
(四)街头官僚与行为选择理论 |
(五)学习和培训的相关理论 |
三、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对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现实意义 |
(一)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是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的现实需求 |
(二)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是提高乡镇政府治理能力的基本前提 |
(三)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是维护乡镇政权公信力的重要保障 |
小结 |
第二章 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内在逻辑 |
一、乡镇政府职能定位与乡镇公务员素质要求 |
(一)乡镇政府职能定位 |
(二)乡村治理对乡镇公务员的素质要求 |
(三)乡镇公务员素质的形成过程 |
二、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理论逻辑 |
(一)基层治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分工 |
(二)现代化治理价值与技术需要培育养成 |
(三)乡镇公务员的行为选择逻辑 |
三、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必要性 |
(一)乡村治理现代化对乡镇公务员的现实要求 |
(二)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总体状况考察 |
(三)当前乡镇公务员素质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小结 |
第三章 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状况考察 |
一、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历史考察 |
(一)新中国成立后乡镇干部的素质培育 |
(二)改革开放后乡镇干部的素质培育 |
(三)《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实施后的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 |
(四)《公务员法》实施之后乡镇公务员的素质培育 |
二、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现状考察 |
(一)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状况调查问卷 |
(二)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三)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
(一)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主体的观念意识淡薄 |
(二)乡镇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不健全 |
(三)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保障机制不完善 |
小结 |
第四章 国外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经验 |
一、国外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特征类型 |
(一)以英国为代表的“需求导向型” |
(二)以美国为代表的“能力导向型” |
(三)以加拿大为代表的“价值导向型” |
(四)以新加坡为代表的“人本导向型” |
(五)以日本为代表的“实践导向型” |
二、国外公务员素质培育的主要做法 |
(一)建立公务员素质标准 |
(二)分级分类对公务员进行培训 |
(三)重视对公务员进行素质测评 |
(四)加强培训教育机构建设 |
三、国外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基本经验 |
(一)建立公务员培训的法律与制度保障 |
(二)完善公务员的道德行为准则 |
(三)重视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 |
(四)注重公务员培训考核结果的运用 |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路径 |
一、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基本思路 |
(一)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主要目标 |
(二)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基本要求 |
(三)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基本原则 |
二、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内容要求 |
(一)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构成要素 |
(二)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具体内容 |
三、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途径 |
(一)构建完善的乡镇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 |
(二)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配套制度保障 |
(三)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和文化环境 |
(四)建立乡镇公务员素质跟踪评价系统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大跃进”时期河南省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公共食堂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资料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武陟县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历史状况 |
第一节 武陟县的地理环境和经济状况 |
第二节 公共食堂兴办前的社会状况 |
一、公共食堂兴办前的经济状况 |
二、公共食堂兴办前的政治形势 |
第二章 兴起的背景 |
第一节 公共食堂兴起的原因 |
一、“大跃进”运动 |
二、人民公社化运动 |
第二节 公共食堂兴起的条件 |
一、“合伙吃饭” |
二、部分农民的积极拥护 |
三、粮食大丰产 |
第三章 一哄而起 |
第一节 公共食堂的建立与普及 |
一、公共食堂的筹备 |
二、推广经验 |
三、人民公社的成立和公共食堂的普及 |
四、公共食堂的大致面貌 |
五、食堂化的实质 |
第二节 供给制与其他各项福利事业 |
一、供给制 |
二、各项福利事业的建立 |
第三节 公共食堂的巩固提高 |
一、出现问题 |
二、公共食堂的巩固提高 |
第四章 初次整顿 |
第一节 食堂出现了问题 |
第二节 有限的政策调整 |
一、整顿人民公社 |
二、整顿公共食堂 |
第三节 生产救灾 |
一、开展多种经营和副食品生产 |
二、救助灾荒队 |
三、安排穷队发展生产 |
第四节 东石寺样板食堂 |
一、基本概况 |
二、初步整顿 |
第五章 强行恢复 |
第一节 庐山会议后公共食堂的再恢复 |
一、庐山会议的召开与公共食堂的转向 |
二、反右倾,办食堂 |
三、继续“大跃进” |
四、“五风”的再度泛滥 |
五、反瞒产私分 |
第二节 、再次整顿 |
一、学习林县 |
二、整顿措施 |
第三节 公共食堂的被迫坚持 |
一、保粮运动 |
二、安排社员生活 |
第四节 生存危机 |
一、口粮标准一再压低 |
二、中毒事件 |
三、人口外逃、浮肿病和非正常死亡 |
第五节 “渡荒”难度 |
一、艰难的维持 |
二、保人保畜 |
第六章 决策解散 |
第一节 中共中央政策的转向 |
一、宣传贯彻“十二条” |
二、宣传贯彻“六十条(草案)” |
第二节 调查研究 |
一、群众疾病调查 |
二、供给制不得人心 |
三、公共食堂存在的问题 |
四、解散食堂的经验 |
五、调查研究与公共食堂的解散 |
第三节 决策解散 |
第七章 公共食堂的教训与启示 |
第一节 从口粮标准看武陟县公共食堂与“大饥荒”的关系 |
一、供给不足 |
二、分配不均 |
第二节 公共食堂的弊端 |
一、浪费了大量粮食 |
二、挫伤了社员劳动积极性 |
三、自留地和家庭副业的剥夺 |
四、恶化了干群关系 |
五、公共食堂饮食环境恶劣 |
第三节 公共食堂失败的原因 |
第四节 公共食堂失败的教训与启示 |
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
二、正确认识共产主义 |
三、应重视调查研究 |
四、必须健全党内民主 |
五、必须尊重个人自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壮语词汇系统的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国内外壮语词汇研究述评 |
1.1.1 国内壮语词汇研究进展 |
1.1.2 国外壮语词汇研究进展 |
1.1.3 国内外常用词研究进展 |
1.1.4 研究现状小结 |
1.2 基于真实语料的壮语词汇研究新思路 |
1.3 研究问题 |
1.4 本研究的框架结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语料来源 |
2.1.1 语料来源和语料库建库情况 |
2.1.2 语料处理情况介绍 |
2.2 研究方法和计量指标 |
2.2.1 词频统计和平均词频 |
2.2.2 词频分布定律 |
2.2.3 型/例比 |
2.2.4 高频词 |
2.2.5 单现词 |
2.2.6 词长测量单位及平均词长 |
2.2.7 词长分布定律 |
2.2.8 词长和词频协同定律 |
2.3 计量工具 |
2.3.1 获取数据的工具 |
2.3.2 分析数据的工具 |
3 壮语词频分布特征考察 |
3.1 国内外语言词频研究现状及壮语词频研究现状 |
3.1.1 国外语言词频研究现状概述 |
3.1.2 国内语言词频研究现状概述 |
3.1.3 国内外壮语词汇统计及词频研究现状概述 |
3.1.4 壮语词频考察研究问题 |
3.2 壮语词频分布考察的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3.2.1 数据来源 |
3.2.2 研究方法 |
3.3 壮语在词频分布上体现的语言共性 |
3.4 壮语在词频分布上体现的区别性特征 |
3.5 壮语词频研究小结 |
4 壮语词长分布特征研究 |
4.1 国内外词长研究综述 |
4.2 壮语词长考察研究问题 |
4.3 壮语词长分布考察的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4.3.1 数据来源与语料处理情况 |
4.3.2 研究方法 |
4.4 壮语词长分布特征考察 |
4.4.1 大规模混合壮语文本的词长分布特征 |
4.4.2 同质性壮语文本的词长分布特征 |
4.4.3 不同文体壮语文本的词长分布特征 |
4.4.4 不同壮语文本的词长分布考察讨论 |
4.4.5 壮语词频与词长关系 |
4.5 壮语词长分布特征考察小结 |
5 壮语常用词计量特征研究 |
5.1 国内外常用词研究综述 |
5.2 壮语常用词考察研究问题 |
5.3 壮语常用词考察的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5.3.1 数据来源于语料处理情况 |
5.3.2 研究方法 |
5.4 壮语常用词特征考察 |
5.4.1 壮语常用词的界定及常用词表的编制 |
5.4.2 词频序前1000 的壮语常用词特征 |
5.4.3 词频序在“h-点”之前的壮语常用词特征 |
5.5 壮语常用词计量特征考察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以音节为测量单位的动态壮语语料文本词长分布拟合结果 |
附录2 以音节为测量单位的静态壮语语料文本词长分布拟合结果 |
附录3 CZL中词频序在1000 之前的常用词统计表 |
(8)孙绍振文本解读理论探究及其教学矛盾与突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章 孙绍振的文本解读理论概述 |
第一节 孙式解读学的建构与发展 |
第二节 孙式解读学对理论及实践的贡献 |
第三节 孙式文本解读方法探究 |
一、矛盾法 |
二、还原法 |
三、错位美法 |
四、替换法 |
五、比较法 |
六、文献资料调研法 |
七、形象三维组合分析法 |
小结 |
第二章 孙绍振文本解读理论的教学矛盾 |
第一节 与课文解读的差别 |
第二节 与主流解读的出入 |
第三节 教师解读能力的欠缺 |
一、浅表滑行的无效解读 |
二、依赖教辅的非自主解读 |
三、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功利化分析 |
四、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期待 |
第四节 对多元解读的错位理解 |
第五节 机械的唯物主义反映论 |
第六节 学生阅读能力的不足 |
小结 |
第三章 孙绍振的文本解读理论在矛盾中突围的有效性探究 |
第一节 新课改与《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是文本解读理论的有力依托 |
一、新课改的背景提供了环境支持 |
二、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提供了有力依托 |
第二节 文本解读是当今语文界研究的主流方向 |
一、大批专业学者的研究 |
二、诸多名师的倡导与实践 |
第三节 理论本身的可操作性强 |
一、经典作品是细读理论的物质基础 |
二、解读方法为课文分析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
第四节 应试教育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 |
小结 |
第四章 孙绍振的文本解读理论在矛盾中突围的重要意义 |
第一节 对学生的意义 |
第二节 对文本的意义 |
第三节 对教师的意义 |
小结 |
第五章 孙绍振的文本解读理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突围之路 |
第一节 教师进行文本细读的策略 |
一、多元有界,文本中心 |
二、落实方法,微观分析 |
三、巧用“解写”,还原创作 |
第二节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的途径 |
一、注重真实的阅读情境与独特的阅读体验 |
二、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培养鉴赏能力与文化修养 |
三、引导学生大量阅读,培养文本感知能力 |
四、提问讲求策略,培养学生逻辑思辨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我国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历史演进和当代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基本概念界定 |
1.2.1 农产品 |
1.2.2 价格 |
1.2.3 农产品价格政策 |
1.3 文献综述 |
1.3.1 农产品价格波动与影响因素 |
1.3.2 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发展 |
1.3.3 农产品价格政策评价 |
1.3.4 研究评论 |
1.4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1.5 创新点及不足 |
1.5.1 本研究的创新点 |
1.5.2 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中国农产品价格管理的理论和政策演进 |
2.1 农产品价格管理的中国古代理论及政策演进 |
2.1.1 古代理论演进 |
2.1.2 古代政策与方案 |
2.2 农产品价格管理当代理论和政策的形成 |
2.2.1 当代理论发展 |
2.2.2 当代政策实践措施及成果 |
2.3 我国农产品价格管理理论与政策的启示和改进建议 |
2.3.1 基于中国实践的原创性理论,为经济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2.3.2 只有通过政策体系的边际改进,才能实现粮价的持续稳定 |
2.3.3 完善政府定价,使我国的农业发展走向新的辉煌 |
第3章 当代农产品价格政策的效果评价 |
3.1 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效果评价 |
3.1.1 效果评价研究进展 |
3.1.2 建立模型 |
3.1.3 实证分析 |
3.2 农业补贴政策的效果评价研究 |
3.2.1 农业补贴政策的效果评价 |
3.2.2 模型构建 |
3.2.3 实证分析 |
3.3 结论与政策优化措施 |
3.3.1 妥善处理国家和市场的关系 |
3.3.2 市场化方向改进支持政策 |
3.3.3 补贴政策应发挥社会综合功能 |
3.3.4 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发挥市场活力 |
第4章 国外农产品价格政策分析 |
4.1 各国政策体系发展和构成 |
4.1.1 美国农产品价格政策 |
4.1.2 欧盟农产品价格政策 |
4.1.3 日本农产品价格政策 |
4.1.4 韩国农产品价格政策 |
4.1.5 巴西农产品价格政策 |
4.2 政策分析 |
4.2.1 国外农产品价格政策的特点 |
4.2.2 政策趋势 |
4.3 对我国的启示 |
4.3.1 调整政策的方向 |
4.3.2 分类改革价格支持政策 |
4.3.3 加强政策对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支持 |
4.3.4 加大对产业链各政策对象的支持 |
第5章 农产品价格政策建议 |
5.1 农产品价格政策主要问题 |
5.1.1 政策理论的缺陷 |
5.1.2 政策目标的局限性 |
5.1.3 政策制定的不足 |
5.1.4 制度执行的漏洞 |
5.1.5 政策实施效果的问题 |
5.2 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制度设计 |
5.2.1 理顺国家和市场的关系 |
5.2.2 创新价格政策体制机制设计 |
5.2.3 提高农产品价格内生竞争力的制度设计 |
5.3 政策实施具体建议 |
5.3.1 价格支持政策 |
5.3.2 农业补贴政策 |
5.3.3 加强金融支农制度的作用 |
5.3.4 统筹使用贸易政策 |
5.3.5 提高农业内生竞争力 |
5.3.6 配套制度保障措施 |
参考文献 |
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述评 |
(二)国内研究述评 |
三、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一)本文的创新之处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农村合作社与政府行为的相关理论 |
一、关于合作社的经典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合作社理论 |
(二)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合作社理论 |
(三)博弈论对合作社理论的创新发展 |
(四)具有中国特色的合作社理论 |
二、政府行为的基本理论 |
(一)政府行为的内涵 |
(二)近代政府行为理论 |
(三)现代政府行为理论 |
第二章 新型农村合作社生长的内在机理及对政府行为的类型化需求 |
一、新型农村合作社生长的内在机理 |
(一)新型农村合作社的概念 |
(二)新型农村合作社的性质和特点 |
(三)新型农村合作社生长的社会基础 |
(四)影响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的因素 |
二、新型农村合作社对政府行为需求的类型化分析 |
(一)新型农村合作社的类型 |
(二)不同类型新型农村合作社对政府行为需求的差异 |
第三章 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作用与行为机制 |
一、建国后政府行为对农村合作组织的作用变迁 |
(一)农业合作化时期:由自发到行政主导的农村合作社 |
(二)人民公社化时期:国家对农村合作社的全面控制 |
(三)改革开放后:主体意识觉醒下的农村合作社 |
(四)新农村建设时期:市场导向型农村合作社的萌芽 |
二、政府行为对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的作用模式 |
(一)国家主义模式及其形成机制 |
(二)放任主义模式及其形成机制 |
(三)混合模式及其形成机制 |
三、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行为机制 |
(一)行为动机 |
(二)行为方式 |
(三)行为内容 |
(四)行为绩效 |
第四章 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政府行为的现实考量 |
一、政府扶持新型农村合作社的尝试与努力 |
(一)以政策法规引导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 |
(二)以资源输出帮扶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 |
(三)以监督管理规范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 |
(四)以宣传教育助推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 |
二、新型农村合作社与政府行为互动的非均衡现状 |
(一)新型农村合作社与政府博弈地位的失衡 |
(二)越位行为导致新型农村合作社丧失独立性 |
(三)错位行为影响新型农村合作社的有序运作 |
(四)缺位行为致使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乏力 |
三、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行为困境 |
(一)“上热下冷”夹缝中的尴尬 |
(二)条块分割体制下的权力虚化 |
(三)制度供给不足引起的行为失范 |
(四)农村社会流动增加与村庄空壳化 |
四、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政府行为的个案研究 |
(一)J省CL乡玉米制种专业合作社个案简介 |
(二)J省 CL乡玉米制种专业合作社个案分析 |
第五章 国外农村合作社发展中政府行为的比较与借鉴 |
一、国外农村合作社与政府行为互动的基本经验 |
(一)美国经验 |
(二)日本经验 |
(三)以色列经验 |
二、各国农村合作社发展与政府行为互动关系的差异 |
(一)美国——松散外源型关系 |
(二)日本——致密主导型关系 |
(三)以色列——混合交互型关系 |
三、各国农村合作社发展中政府行为的主要启示 |
(一)政府角色不可或缺,政府行为须兼顾共性与个性 |
(二)市场机制是主要动因,政府行为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
(三)社员需求是价值归宿,政府行为须尊重“人”的意愿 |
第六章 以法治为根基,以需求为导向的政府行为优化路径 |
一、以法治规范行为,限定政府行为的“度” |
(一)法治政府建设语境中政府行为的规范与梳理 |
(二)实践回应视角下《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审视与完善 |
二、以需求引导扶持,建构需求导向的政府行为模式 |
(一)“发声”与“倾听”——构建合作社需求表达的有效机制 |
(二)“约束”与“激励”——促进双重角色下政府行为的优化融合 |
(三)“理念更新”与“制度设计”——推动基于需求导向的政府职能转变 |
三、以扶持增强绩效,统合政府行为与新型农村合作社的发展 |
(一)政府行为与新型农村合作社互动基础的变化 |
(二)政府行为与新型农村合作社互动机制的目标取向 |
(三)政府行为与新型农村合作社互动平台的建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调研样本B市典型合作社发展情况汇总 |
附录二:历年中央一号文件有关农村合作社的政策内容 |
附录三:“十五”以来国家出台有关农村合作社的政策文件 |
附录四:地方政府出台有关农村合作社的法规及指导性文件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农民应掌握七种信息(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高校智库评价研究[D]. 郭瑞.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2]农业种业企业新品种推广模式优化研究 ——蒙新农公司案例分析[D]. 韩璐明.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3]新型职业农民信息素养研究[D]. 侯欢欢.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2020
- [4]湖南省安化黑茶灾害风险保障体系研究[D]. 李建程.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2)
- [5]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研究[D]. 褚楚.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6]“大跃进”时期河南省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研究[D]. 赵娜娜.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2)
- [7]壮语词汇系统的计量研究[D]. 韦爱云. 浙江大学, 2019(08)
- [8]孙绍振文本解读理论探究及其教学矛盾与突围[D]. 周曼琪.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9]我国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历史演进和当代效果评价[D]. 郑川.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8)
- [10]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 赵玉石.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