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沙旱生植物容器育苗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沈彪,高秉森[1](2019)在《沙冬青容器育苗及移植造林技术浅谈》文中研究表明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干旱少雨,风大沙多,土地荒漠化一直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基于此,结合近年来实施的甘肃省景泰县1万公顷国家翠柳沟沙化土地封禁项目,探讨沙冬青容器育苗及移植栽培技术,提高沙冬青造林成活率,为今后大规模开展沙冬青治沙造林奠定技术基础。
徐先英[2](2019)在《甘肃治沙研究60年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甘肃位于黄河上游,地处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交汇处,有山地、高原、河谷、平川、沙漠、戈壁等多种地貌类型,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呈狭长状,东西长1655公里,南北宽530公里,总面积42.58万平方公里,分为陇南山地、陇中黄土高原、甘南高原、河西走廊、祁连山地和河西走廊以北地区,其中沙漠、戈壁以及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及河西走廊以北地带,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库姆塔格沙漠、戈壁流沙和内陆河形成的沙漠是主要沙源。此外甘肃庆阳环县的沙源,主要来自于毛乌素沙地;甘南玛曲高寒草原沙化草地的沙源主要是就地起沙。据第五次荒
金红宇,徐文娣,陈国雄[3](2018)在《花棒生理生态研究及其展望》文中研究指明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 Fish. Et Mey.),又名细枝岩黄耆,沙漠中豆科大灌木,固沙先锋植物,种子可食,嫩枝叶是优良饲草,对沙区生态建设与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理生态学研究揭示了花棒对沙漠环境的适应性机理,为其固沙造林和引种驯化提供了理论依据。近年来,花棒生理生态学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在种子萌发方面,探明了果荚对"部分休眠"的物理限制作用、萌发所需环境条件、飞播及育苗的最佳时间;在生长发育发面,揭示了生长发育规律、繁殖策略、根际微生物及根瘤菌的促生作用;在耐逆性方面,发现了耐风蚀沙埋独特的克隆生长构型、C4途径生化亚型、耐旱光合生理及水分关系;在固沙造林方面,根据其生理生态学基础,提出了不同区域的合理布局和适宜密度,建立了固沙造林的成功案例。然而,花棒造林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耐盐性不够强、有病虫危害、易烂根等。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开展相应的生理机制和遗传育种研究,建立种质资源库,培育耐盐抗病虫害品种。花棒生理生态学进一步研究:比较不同沙区花棒的代谢组、转录组、基因组等组学特征,结合地理学和分子遗传学分析,揭示花棒在我国沙漠的进化历程。此外,花棒在沙区畜牧业、城镇园林绿化、食品与食用油等方面的开发利用研究亦具有广阔前景。
刘球[4](2018)在《外源多胺对红椿抗旱的调节响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红椿(Toona ciliata)是楝科香椿属落叶大乔木,国家二级保护濒危种,是湖南林业优先重点发展的珍贵用材树种之一。红椿作为重要的高档家具和装饰装璜用材树种,栽培前景广阔,市场需求迫切。湖南地区的6~9月容易出现季节性持续干旱,然而红椿生长旺盛期也是6~9月。为了有效地防御季节性持续干旱对红椿苗圃幼苗造成伤害,提高红椿幼苗造林成活率和抗旱能力,本研究从渗透调节系统、抗氧化酶系统、叶绿素荧光特性、叶片解剖结构以及TcSAMDC基因克隆和表达等多个方面入手,深入系统地研究外源多胺修复和防御红椿幼苗干旱伤害的机制,筛选出红椿抗旱的最佳多胺试剂和最佳试剂浓度。研究结果如下:(1)外源多胺对红椿干旱胁迫修复调节响应研究通过对24个指标的观测和分析发现,在对照、干旱胁迫和外源多胺修复调节处理之间,各指标值均呈现出显着(P<0.05)或极显着差异(P<0.01)。①3种外源多胺对轻度干旱胁迫修复调节如下:外源Put对POD活性、叶绿素含量和Yield等指标的修复调节效果最佳;外源Spd对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游离脯氨酸含量、SOD活性、Fm、ETR、qP、qN和TcSAMDC基因表达等指标修复调节效果最佳;外源Spm对MDA含量和F0修复调节效果最佳。②3种外源多胺对中度干旱胁迫修复调节如下:外源Put对相对含水量、POD活性、叶绿素含量、Yield和ETR等指标的修复调节效果最佳;外源Spd对相对电导率、SOD活性、qP和TcSAMDC基因表达等指标修复调节效果最佳;外源Spm对MDA含量、F0、Fm和qN等指标修复调节效果最佳。③3种外源多胺对重度干旱胁迫修复调节如下:外源Put对MDA含量、POD活性和qN等指标的修复调节效果最佳;外源Spd对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F0、Fv、Fv/Fm、上表皮厚度、叶肉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海和TcSAMDC基因表达等指标修复调节效果最佳;外源Spm对相对电导率、游离脯氨酸含量、SOD活性、Fm、Yield、ETR、qP、叶脉厚度和下表皮厚度等指标修复调节效果最佳。④基因克隆和测序:本实验完成了红椿TcSAMDC基因的克隆并测序出该基因的部分序列,经NCBI数据库比对可知,所得产物确实为红椿TcSAMDC基因片段。(2)外源多胺预处理对红椿干旱胁迫防御调节响应研究通过对16个指标的观测和分析发现,在对照、干旱胁迫和外源多胺防御调节预处理之间,各指标值均呈现出显着(P<0.05)或极显着差异(P<0.01)。①3种外源多胺预处理对轻度干旱胁迫防御调节如下:外源Put对SOD活性、叶绿素含量、Yield、ETR、qP和NPQ等指标的防御调节效果最佳;外源Spd对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和Fm等指标的防御调节效果最佳;外源Spm对相对含水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和POD活性等指标的防御调节效果最佳。②3种外源多胺预处理对中度干旱胁迫防御调节如下:外源Put对相对含水量、MDA含量、SOD活性、POD活性、F0、ETR和qP等指标的防御调节效果最佳;外源Spd对相对电导率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防御调节效果最佳;外源Spm对叶绿素含量和Fm的防御调节效果最佳。③3种外源多胺预处理对重度干旱胁迫防御调节如下:外源Put对游离脯氨酸含量、POD活性和F0等指标的防御调节效果最佳;外源Spd对相对含水量、SOD活性、ETR和NPQ等指标的防御调节效果最佳;外源Spm对相对电导率、MDA含量、Fm、Fv和Fv/Fm等指标的防御调节效果最佳。(3)主成分分析①通过对24个观测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外源多胺对红椿干旱胁迫修复调节指标体系的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高达86.21%。第1主成分主要体现红椿幼苗的膜系统、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响应,第2主成分主要体现红椿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和叶片保水能力响应,第3主成分主要体现红椿幼苗的光合能力、保水能力和水分运输能力响应。②通过对16个观测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外源多胺预处理对红椿干旱胁迫防御调节指标体系的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高达87.83%,第1主成分主要体现红椿幼苗的渗透调节系统、膜系统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响应,第2主成分主要体现红椿幼苗的渗透调节物质响应,第3主成分主要体现红椿幼苗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响应。(4)最佳试剂和最佳浓度筛选①采用模糊隶属函数法对外源多胺调节红椿抗旱的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可知,3种外源多胺的抗旱综合调节能力优劣顺序为Spd>Put>Spm,说明外源Spd对红椿抗旱的综合调节能力最高,为3种参试多胺中的最优多胺。②在0.1mmol/L、0.5mmol/L、1mmol/L和2mmol/L4种浓度中,1mmol/L的外源Spd浓度为对红椿抗旱调节的最佳试验浓度。
白潇[5](2014)在《河西走廊6个居群唐古特白刺叶片解剖特征与抗旱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按自然降水梯度沿河西走廊从东到西选择6个不同生境条件下的天然居群唐古特白刺为研究对象,其样地分别是武威市民勤县扎子沟(WMZ),武威市民勤县沙井子(WMS),张掖市临泽县(ZYL),张掖市甘州区龙渠(ZGL),酒泉市金塔县(JQJ),酒泉市瓜州县锁阳(JGS)。采用石蜡切片法,并应用光学显微技术,观察了不同居群叶片解剖结构特征。对6个居群唐古特白刺叶片长、宽、厚,表皮毛长、宽及密度,气孔器长、宽、面积及密度,角质层厚,表皮细胞厚,栅栏组织厚,海绵组织厚,主脉直径,支脉直径,含晶细胞直径,维管束鞘直径,粘液细胞长、宽,贮水组织长、宽,栅海比,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疏松度以及角质层厚度与叶片厚度比等指标进行显微观察,测定指标参数,结果表明6个天然居群唐古特白刺除叶片宽度外,其余各指标在居群间均存在不同程度差异,其中叶片厚度,叶片面积,上、下表皮毛长度及密度,上、下气孔器密度,海绵组织厚度在6个居群间均存在显着差异。采用方差分析,结合显着程度、F值及变异系数对各项指标进行筛选,最终筛出12项能全面体现抗旱能力的指标,分别是叶厚和叶面积,反映了叶片形态结构特征;上、下表皮毛长度,上、下表皮毛密度以及上、下表皮气孔器密度,下角质层厚,反映了叶片表皮结构特征;上栅栏组织厚,海绵组织厚以及栅栏组织总厚,反映了叶片解剖结构特征。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6个居群唐古特白刺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6个居群唐古特白刺抗旱性顺序为:ZYL>JQJ>JGS>WMS>WMZ>ZGL。ZYL和JQJ两居群除自然降雨外能从周围环境中得到水分补给,这两个居群植株长势良好,叶片组织细胞发达,相对应的指标参数较高,抗旱综合值较高;JGS、WMS、WMZ和ZGL居群均分布于开阔无遮挡的戈壁荒漠,植物吸收水分全靠自然降雨,抗旱排序表明随着降雨递减,温度升高,蒸发量增大,即干旱程度加剧,唐古特白刺表现出越强的抗旱性能。应用变异系数和可塑性指数,探讨其叶片的形态解剖特征对不同生境的适应性响应机制,结果表明6个居群的变异系数和可塑性指数的均值排序一致,指标均值的排序均为JGS>ZGL>WMS>WMZ>ZYL>JQJ,表明6个居群唐古特白刺的生态适应性强弱为JGS>ZGL>WMS>WMZ>ZYL>JQJ。生境不同,表现出不同的适应机制,其中ZYL和JQJ居群,叶片海绵组织,主脉、支脉、粘液细胞和贮水组织高度发育,参数值明显较高,这对水分运输和贮藏有积极作用,是植物对水分较充足生境的响应;其他4个居群中,表皮毛、气孔器密度、栅栏组织、海绵组织以及角质层等相关指标的变异系数和可塑性指数值均相对较高,说明在应对不同环境时这些组织起着主导作用,表明叶片更能通过以上指标的变化来适应干旱生境。综述,唐古特白刺通过调整叶片解剖结构来适应环境,根据不同生境条件作出适应性响应。
王武成[6](2015)在《钠复合肥在凉州区梭梭育苗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是干旱荒漠区具有极强抗旱性的优良灌木。近年来人工育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受到苗期干旱的影响,导致育苗成活率不高。本研究以Na+能提高荒漠植物抗旱性的理论基础,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凉州区钠复合肥对梭梭幼苗生长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钠复合肥可提高梭梭幼苗抗旱性、促进幼苗生长施用钠复合肥进行梭梭育苗,在不同地区育苗结果均表现出梭梭株高、分支数、层数、主茎直径和冠幅与对照和施磷酸二胺肥相比均显着增加。说明在苗期,梭梭幼苗受到干旱胁迫的影响,钠复合肥的施用能有利于促进梭梭的生长。2、不同育苗区对梭梭育苗影响较大在同样的施肥条件下,中沙村梭梭育苗试验各项形态指标均高于王庄村梭梭育苗试验的形态指标,这主要是由于植物苗期受环境因子及水分的影响较大,中沙村更具有适合梭梭育苗的生态条件。具体哪种因子起主导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3、钠复合肥可显着提高梭梭体内Na+、K+含量与对照和施磷酸二胺肥的处理相比,钠复合肥显着提高了梭梭体内Na+含量,与单施磷酸二胺的处理相比,钠复合肥培育的梭梭地上部分积累的Na+增加了24.30%,根中积累的Na增加了3.85%;施钠复合肥处理地上部分对K+的吸收降低,磷酸二胺可增加梭梭对K+的吸收,不同施肥处理根中K+含量差异不显着。同时还发现,不同施肥处理土壤氮含量、速效钾含量、钠含量、土壤pH值和有效磷的含量差异不显着,磷酸二胺与钠复合肥配施显着增加了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
袁云香,赵小静,南方,王栋[7](2013)在《超旱生植物抗逆性及综合育苗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干旱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超旱生植物在抵抗干旱的问题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对超旱生植物的概念、抗逆性研究、综合育苗技术及应用价值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综述。
裴玉亮[8](2012)在《新疆不同地理种源梭梭属植物的生长特性比较及优良种源选择》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基于4种梭梭属植物地理种源室内实验与室外人工造林试验,通过调查种子千粒重、发芽率和1年生容器苗生长性状指标,分析了梭梭属不同种源的种子特性和幼苗生长情况及其与地理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设计3因素(种源、基质配方、GGR浓度)4水平的正交试验,分析了不同基质配方、GGR浓度对不同梭梭属植物生长的影响;通过在室外对梭梭属植物进行人工造林试验,比较了4种梭梭属种源在野外的生长情况。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千粒重和发芽率方面,吐鲁番白梭梭>精河梭梭>奇台梭梭>吐鲁番梭梭;1年生容器苗的生长性状方面(苗高、地径、根长、毛根数、地上部分鲜重、地下部分鲜重),吐鲁番白梭梭>吐鲁番梭梭>精河梭梭>奇台梭梭。(2)4种梭梭种源植物的1年生容器苗生长性状表现出了对环境因子较强的响应,苗高、地径、根长、毛根数与种源地的海拔、年降雨量、年均温度、一月气温、七月气温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性。表明梭梭属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为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而产生与之相适应的遗传变异,不同种源植株为了适应环境变化也会产生遗传变异,并将稳定的遗传变异性状传递给后代。(3)在容器育苗方面,种源、基质配方、GGR处理对梭梭苗木的生长有显着的影响,在地理种源方面,白梭梭>吐鲁番梭梭>精河梭梭>奇台梭梭;在基质配方方面,5(苗圃土):3(沙子):2(锯末和羊粪)>5:4:1>5:3:2>4:2:4;在GGR方面,浓度为20mg/kg的幼苗各项生长指标较好,0mg/kg、10mg/kg、30mg/kg各个处理的影响不明显。因此,容器苗育苗宜选用白梭梭作为种源、基质配比5:3:2、GGR药剂浓度20mg/kg的组合。(4)不同种源的梭梭属植物容器苗人工造林试验结果表明,3年生的不同梭梭种源生长量具体说明指标表现为白梭梭>精河梭梭>吐鲁番梭梭>奇台梭梭。因此,在4种梭梭属植物中,吐鲁番白梭梭可以优良种源进行推广,吐鲁番梭梭作为中等种源,精河梭梭和奇台梭梭种源质量相对较差。
赵旭珍[9](2012)在《辽西地区四翅滨藜的抗旱适应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辽西地区气候干旱,风沙较大,水土流失及土地荒漠化严重影响辽西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对如此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引进优良水土保持灌木树种,提高荒山植被盖度一直本地区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从宁夏引进四翅滨藜种子,通过室内种子催芽试验确定四翅滨藜种子在辽西地区的最适发芽温度,并总结出不同的赤霉素(GA3)处理浓度对四翅滨藜种子发芽的影响;在辽西地区分别进行四翅滨藜容器育苗和大田育苗,总结出适宜辽西地区的四翅滨藜育苗技术;采用盆栽自然干旱法,对四翅滨藜一年生苗进行抗旱试验,归纳总结出四翅滨藜在辽西地区的抗旱特性;选择不同的立地条件进行山坡造林,确定四翅滨藜在辽西地区的生长特性及其生长规律;采用方差分析等数学分析方法对试验的结果进行数学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催芽试验初步得出适宜四翅滨藜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在15℃和30℃下,适宜四翅滨藜种子萌发的赤霉素处理浓度为80mg/L,赤霉素浓度过高(150mg/L)时,对四翅滨藜种子的萌发无明显促进作用。本次发芽试验赤霉素浓度梯度设置不明显,试验结果有待进一步检验。对四翅滨藜种子来说,用赤霉素对四翅滨藜种子进行催芽处理时,其处理浓度不宜太高,在低温和高温条件下的适宜浓度为80mg/L,在适温(25℃)条件下不建议采用赤霉素进行催芽。育苗试验得知四翅滨藜在辽西地区的适宜育苗时间为5月初,大田育苗时需要遮荫。四翅滨藜生长调查得出四翅滨藜在辽西地区的生长形态表现为:生长速度快,无明显主干,分枝较多,叶互生,条形,叶片颜色正面呈绿色,背面颜色稍浅,呈灰绿色,叶片表面有白色绒粒。四翅滨藜生长后期容易出现倒伏现象,直接影响了四翅滨藜叶片、根茎的生物量。抗旱性试验初步得知四翅滨藜一年生苗具有较强的抗旱性。在停止浇水的不同胁迫条件下,四翅滨藜叶片保水力仍较高,说明其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树木叶片保水力大小与叶片的结构也有关联。四翅滨藜的叶片细小,并且形状为条形,叶片角质层也较厚,而且还有被覆物,因此四翅滨藜叶片的保水力较强,这也是四翅滨藜的抗旱性较强的一种表现。造林试验初步了解四翅滨藜裸根苗在辽西地区的造林成活情况,调查可知四翅滨藜在辽西石质山地和土质荒坡上均可成活,成活率较高,但生长较弱。四翅滨藜作为辽西地区的水土保持新树种,具有一定的推广性。具体的推广范围,仍需进一步的试验研究和科学论证。
景宇晨[10](2012)在《互叶紫花醉鱼草扦插繁育试验》文中认为互叶紫花醉鱼草是宁夏经多年引种选育出的优良观赏型沙旱生花灌木,为寻求互叶紫花醉鱼草快速繁育的最佳方法,满足园林绿化种苗的需求,对互叶紫花醉鱼草进行了不同浓度生根剂嫩枝扦插生根试验,不同基质嫩枝扦插生根对比试验,不同时期半硬枝扦插生根对比试验,不同浓度生根剂硬枝扦插对比试验,穴盘育苗与营养袋、苗床育苗生根比较试验,以及不同时期的硬枝扦插试验.结果表明:互叶紫花醉鱼草嫩枝扦插生根快,成活率高;硬枝扦插生根时间长,成活率较低;容器育苗利于苗木根系生长,育苗期短,成活率高.扦插育苗中采用基质育苗,利用生根剂处理,可明显提高互叶紫花醉鱼草扦插繁殖成活率,缩短育苗时间,实现互叶紫花醉鱼草扦插快速繁育.
二、沙旱生植物容器育苗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沙旱生植物容器育苗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沙冬青容器育苗及移植造林技术浅谈(论文提纲范文)
1 容器育苗技术 |
1.1 采种 |
1.2 育苗时间 |
1.3 育苗地选择 |
1.4 营养土配制 |
1.5 整床装袋 |
1.6 安装微喷设备 |
1.7 播种 |
1.8 幼苗抚育管理 |
2 移植造林技术 |
2.1 造林时间 |
2.2 移植造林方法 |
2.3 幼林抚育 |
2.4 管护措施 |
2.5 病虫害防治 |
(2)甘肃治沙研究60年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甘肃治沙研究的发展阶段 |
(一)沙漠考察与定位、半定位试验阶段(1959—1964) |
(二)大规模治沙工程建设阶段(1964—1979) |
(三)治沙科研进入新发展阶段(1980—1993) |
(四)治沙科研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993—2008) |
(五)治沙科研再上新台阶(2009—至今) |
二、治沙科研主要进展 |
(一)科学考察 |
1. 对河西走廊沙区的考察(50年代末—60年代) |
2. 区域性专题考察(70年代中—80年代末) |
3. 沙区农业系统调查(90年代—2000年) |
4. 沙漠、戈壁和高寒沙化草地科学考察(2000年—2019年) |
(二)代表性研究 |
1. 治沙理论研究 |
2. 风沙运动规律与近地表沙尘研究 |
3. 沙旱生植物引种驯化研究 |
4. 绿洲边缘积沙带研究 |
5. 沙地水分平衡与固沙造林研究 |
6. 固沙植被水文过程研究 |
7. 青土湖输水的生态响应研究 |
8. 逆境胁迫下沙旱生植物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
9. 民勤绿洲生态环境演变研究 |
1 0. 沙旱生植物物候研究 |
1 1. 荒漠生态定位观测研究 |
1 2. 区域荒漠化监测研究 |
1 3. 退化植被恢复研究 |
(三)主要治沙措施 |
1.“固身消顶、截腰分段”治沙技术 |
2.“前挡后拉”固沙技术引进与应用 |
3. 植物治沙技术 |
4. 机械固沙技术 |
5. 化学治沙技术 |
6. 综合治沙技术与模式 |
7. 沙旱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与沙产业发展 |
(四)合作与交流 |
1. 国内合作与交流 |
2. 国际合作与交流 |
三、存在主要问题 |
四、研究展望 |
(一)加强治沙理论研究。 |
(二)加强退化防护体系自我恢复与人工修复机制及稳定性调控技术研究。 |
(三)加强防沙治沙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研究与应用。 |
(四)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
(五)加强防沙治沙平台与人才队伍建设。 |
(六)积极加强国际合作与技术交流。 |
(3)花棒生理生态研究及其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种子萌发 |
2 生长发育 |
3 耐逆性 |
4 固沙造林 |
5 展望 |
(4)外源多胺对红椿抗旱的调节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植物抗旱机理研究进展 |
1.1.1 植物阶段性抗旱研究进展 |
1.1.2 植物生理特性与抗旱 |
1.1.3 植物叶绿素荧光特性与抗旱 |
1.1.4 植物叶片解剖结构特性与抗旱 |
1.1.5 植物S-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基因与抗旱 |
1.2 多胺对植物逆境胁迫影响研究进展 |
1.2.1 多胺 |
1.2.2 植物体内多胺的合成与分解 |
1.2.3 多胺与植物的生长发育 |
1.2.4 多胺与植物抗旱 |
1.3 红椿研究进展 |
1.3.1 红椿种群结构 |
1.3.2 红椿生长和遗传特性 |
1.3.3 红椿苗木繁育 |
1.3.4 红椿栽培技术 |
1.3.5 红椿生理特性 |
1.3.6 红椿污染修复功能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1.4.1 目的意义 |
1.4.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外源多胺对干旱胁迫下红椿细胞渗透调节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外源多胺对干旱胁迫下红椿细胞渗透调节的修复响应研究 |
2.1.2 外源多胺预处理下红椿细胞渗透调节应对干旱胁迫的防御响应研究 |
2.1.3 数据处理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外源多胺对干旱胁迫下红椿细胞渗透调节的修复响应 |
2.2.2 外源多胺预处理下红椿细胞渗透调节应对干旱胁迫的防御响应 |
2.3 小结 |
2.3.1 外源多胺对干旱胁迫下红椿细胞渗透调节的修复研究小结 |
2.3.2 外源多胺预处理下红椿细胞渗透调节应对干旱胁迫的防御研究小结 |
3 外源多胺对干旱胁迫下红椿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外源多胺对干旱胁迫下红椿抗氧化酶系统的修复响应研究 |
3.1.2 外源多胺预处理下红椿抗氧化酶系统应对干旱胁迫的防御响应研究 |
3.1.3 数据处理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外源多胺对干旱胁迫下红椿抗氧化酶系统的修复响应 |
3.2.2 外源多胺预处理下红椿抗氧化酶系统应对干旱胁迫的防御响应 |
3.3 小结 |
3.3.1 外源多胺对干旱胁迫下红椿细胞抗氧化酶系统的修复研究小结 |
3.3.2 外源多胺预处理下红椿细胞抗氧化酶系统应对干旱胁迫的防御研究小结 |
4 外源多胺对干旱胁迫下红椿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外源多胺对干旱胁迫下红椿叶绿素荧光特性的修复响应研究 |
4.1.2 外源多胺预处理下红椿叶绿素荧光特性应对干旱胁迫的防御响应研究 |
4.1.3 数据处理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外源多胺对干旱胁迫下红椿叶绿素荧光特性的修复响应 |
4.2.2 外源多胺预处理下红椿叶绿素荧光特性应对干旱胁迫的防御响应 |
4.3 小结 |
4.3.1 外源多胺对干旱胁迫下红椿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修复研究小结 |
4.3.2 外源多胺预处理下红椿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应对干旱胁迫的防御研究小结 |
5 外源多胺对干旱胁迫下红椿叶片解剖结构的修复调节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地概况 |
5.1.3 试验设计与处理 |
5.1.4 试验指标测定与方法 |
5.1.5 数据处理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处理下红椿叶片解剖结构特征的适应性变化 |
5.2.2 外源多胺对干旱胁迫下红椿叶片主脉厚度的修复调节 |
5.2.3 外源多胺对干旱胁迫下红椿叶片上表皮厚度的修复调节 |
5.2.4 外源多胺对干旱胁迫下红椿叶片下表皮厚度的修复调节 |
5.2.5 外源多胺对干旱胁迫下红椿叶片叶肉组织厚度的修复调节 |
5.2.6 外源多胺对干旱胁迫下红椿叶片栅栏组织厚度的修复调节 |
5.2.7 外源多胺对干旱胁迫下红椿叶片海绵组织厚度的修复调节 |
5.2.8 外源多胺对干旱胁迫下红椿叶片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比值的修复调节 |
5.3 小结 |
6 红椿S-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TcSAMDC)基因克隆及表达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地概况 |
6.1.3 试验设计与处理 |
6.1.4 试验步骤 |
6.1.5 数据处理与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引物设计结果 |
6.2.2 红椿SAMDC基因克隆结果 |
6.2.3 TcSAMDC基因测序及序列比对 |
6.2.4 外源多胺对干旱胁迫下红椿叶片TcSAMDC基因表达的影响 |
6.2.5 外源多胺对干旱胁迫下红椿叶片SAMDC基因表达的修复调节效果比较 |
6.3 小结 |
7 外源多胺调控红椿抗旱机制综合分析 |
7.1 分析方法 |
7.1.1 红椿各指标相关性分析 |
7.1.2 主成分分析 |
7.1.3 逐步回归分析 |
7.1.4 外源多胺调控红椿抗旱能力综合评价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红椿各指标相关关系 |
7.2.2 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分析外源多胺调控红椿抗旱的指标体系 |
7.2.3 逐步回归分析 |
7.2.4 用模糊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外源多胺调节红椿抗旱能力 |
8 外源亚精胺(Spd)对红椿抗旱调节的最佳浓度筛选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不同浓度外源Spd对红椿干旱胁迫的修复调节研究 |
8.1.2 不同浓度外源Spd对红椿干旱胁迫的防御调节研究 |
8.1.3 数据处理与方法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不同浓度外源Spd对红椿干旱胁迫的修复调节 |
8.2.2 不同浓度外源Spd对红椿干旱胁迫的防御调节研究 |
8.3 外源Spd抗旱调节最佳浓度筛选 |
8.3.1 筛选方法 |
8.3.2 用模糊隶属函数法筛选外源Spd抗旱调节最佳浓度 |
8.4 小结 |
9 讨论和结论 |
9.1 讨论 |
9.1.1 外源多胺对干旱胁迫下红椿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9.1.2 外源多胺对干旱胁迫下红椿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
9.1.3 外源多胺对红椿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 |
9.1.4 红椿叶片TcSAMDC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
9.1.5 外源多胺调节红椿抗旱的机制研究试验浓度设置的合理性探讨 |
9.2 结论 |
9.2.1 外源多胺对红椿干旱胁迫的修复调节响应研究 |
9.2.2 外源多胺预处理对红椿干旱胁迫的防御调节响应研究 |
9.2.3 外源多胺调控红椿抗旱机制综合分析 |
9.2.4 外源Spd对红椿抗旱调节的最佳浓度筛选 |
9.3 创新点和存在的问题 |
9.3.1 创新点 |
9.3.2 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缩略表 |
附图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5)河西走廊6个居群唐古特白刺叶片解剖特征与抗旱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前言 |
1.1 植物解剖学研究 |
1.1.1 生态解剖学研究 |
1.2 抗旱性研究 |
1.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生态解剖学 |
2.2 植物化学 |
2.3 遗传多样性 |
2.4 种子萌发 |
2.5 组织培养 |
2.6 生理生化 |
2.7 生态作用 |
2.8 经济价值及开发利用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材料 |
3.3 石蜡切片 |
3.4 测定方法 |
3.4.1 形态指标测定 |
3.4.2 表皮指标测定 |
3.4.3 解剖指标测定 |
3.5 数据处理 |
3.5.1 方差分析 |
3.5.2 主成分分析 |
3.5.3 变异系数和可塑性指数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4.1 叶片形态、解剖特征 |
4.1.1 叶片形态特征 |
4.1.2 叶片表皮特征 |
4.1.3 叶片解剖特征 |
4.2 抗旱性综合评价 |
4.2.1 抗旱指标筛选 |
4.2.2 抗旱性评价 |
4.3 生态适应性研究 |
4.3.1 变异系数和可塑性指数 |
4.3.2 生态适应性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1.1 抗旱性 |
5.1.2 适应性响应 |
5.2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发表论文 |
导师简介 |
(6)钠复合肥在凉州区梭梭育苗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梭梭概况 |
1.1.1 梭梭的地理分布 |
1.1.2 梭梭的生物学特征 |
1.1.3 梭梭的适生环境 |
1.1.4 梭梭群落特征 |
1.2 梭梭研究进展 |
1.2.1 国外梭梭研究进展 |
1.2.2 国内梭梭研究进展 |
1.3 N~+对植物的逆境调节作用 |
1.3.1 Na~+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及产量提高方面的研究 |
1.3.2 Na~+对调节渗透压及其水分平衡作用的影响 |
1.3.3 Na~+对植物的抗逆性调节作用 |
1.3.4 Na~+的应用前景 |
1.4 钠复合肥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1.6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钠复合肥对梭梭育苗的影响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区概况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钠复合肥对梭梭育苗密度的影响 |
2.2.2 钠复合肥对梭梭育苗株高的影响 |
2.2.3 钠复合肥对梭梭育苗分支的影响 |
2.2.4 钠复合肥对梭梭育苗层数的影响 |
2.2.5 钠复合肥对梭梭育苗直径的影响 |
2.2.6 钠复合肥对梭梭育苗冠幅的影响 |
2.2.7 不同处理对梭梭苗根鲜重和干重的影响 |
2.2.8 不同处理对植株体内Na和K含量的影响 |
2.2.9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第三章 讨论 |
3.1 钠复合肥可促进梭梭幼苗生长 |
3.2 不同育苗区对梭梭育苗影响较大 |
3.3 钠复合肥提高了梭梭的抗性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1.1 钠复合肥促进了梭梭的生长 |
4.1.2 钠复合肥提高了梭梭的耐早性 |
4.1.3 钠复合肥提高了梭梭的经济效益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新疆不同地理种源梭梭属植物的生长特性比较及优良种源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不同种源梭梭属植物生长特性及其与地理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3章 不同种源梭梭属植物容器育苗试验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小结 |
第4章 不同种源梭梭属植物人工造林试验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发表科研论文情况 |
(9)辽西地区四翅滨藜的抗旱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提出的背景 |
1.1.2 选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引种的相关研究 |
1.2.2 四翅滨藜在国内外的引种情况 |
1.2.3 植物抗旱性相关研究 |
1.3 本选题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与步骤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设计 |
2.1 种源产地及试验区概况 |
2.1.1 种源产地 |
2.1.2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四翅滨藜种子催芽试验 |
2.2.2 四翅滨藜苗木培育研究 |
2.2.3 四翅滨藜幼苗耐旱性评价试验 |
2.2.4 生长调查和物候观测 |
2.2.5 四翅滨藜造林试验及推广研究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四翅滨藜种子发芽试验 |
3.1.1 不同温度下赤霉素不同处理浓度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3.1.2 不同温度下赤霉素不同处理浓度对种子发芽势的影响 |
3.1.3 不同温度对四翅滨藜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3.1.4 不同温度对四翅滨藜种子发芽势的影响 |
3.2 苗木培育研究 |
3.2.1 容器育苗技术 |
3.2.2 大田育苗技术 |
3.3 四翅滨藜一年生苗抗旱性评价 |
3.3.1 干旱胁迫对四翅滨藜幼苗水分状况的影响 |
3.3.2 抗旱性评价 |
3.4 四翅滨藜生长调查及物候观察 |
3.4.1 形态表现 |
3.4.2 生长调查 |
3.5 苗木成活率调查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关于温度与种子发芽的讨论 |
4.1.2 关于药物浓度与种子发芽的讨论 |
4.1.3 关于四翅滨藜种子质量的讨论 |
4.1.4 关于四翅滨藜幼苗抗旱性的讨论 |
4.1.5 关于试验苗木的讨论 |
4.1.6 关于四翅滨藜造林试验的讨论 |
4.2 结论 |
4.3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互叶紫花醉鱼草扦插繁育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场地概况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不同浓度生根剂嫩枝扦插生根试验 |
2.2.2 不同基质嫩枝扦插生根对比试验 |
2.2.3 不同时期半硬枝扦插生根对比试验 |
2.2.5 穴盘育苗与营养袋、苗床育苗生根比较试验 |
2.2.6 不同时期的硬枝扦插试验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浓度生根剂嫩枝扦插试验 |
3.2 不同基质嫩枝扦插生根对比试验 |
3.3 不同时期半硬枝扦插生根对比试验 |
3.4 不同浓度生根剂的硬枝扦插对比试验 |
3.5 穴盘、营养袋和苗床育苗生根比较 |
3.6 不同时期的硬枝扦插试验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四、沙旱生植物容器育苗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沙冬青容器育苗及移植造林技术浅谈[J]. 沈彪,高秉森. 南方农业, 2019(Z1)
- [2]甘肃治沙研究60年回顾与展望[J]. 徐先英. 甘肃林业, 2019(04)
- [3]花棒生理生态研究及其展望[J]. 金红宇,徐文娣,陈国雄. 西北农业学报, 2018(11)
- [4]外源多胺对红椿抗旱的调节响应研究[D]. 刘球.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8(01)
- [5]河西走廊6个居群唐古特白刺叶片解剖特征与抗旱性研究[D]. 白潇. 甘肃农业大学, 2014(05)
- [6]钠复合肥在凉州区梭梭育苗中的应用研究[D]. 王武成. 兰州大学, 2015(01)
- [7]超旱生植物抗逆性及综合育苗技术研究[J]. 袁云香,赵小静,南方,王栋. 湖北农业科学, 2013(11)
- [8]新疆不同地理种源梭梭属植物的生长特性比较及优良种源选择[D]. 裴玉亮. 新疆农业大学, 2012(01)
- [9]辽西地区四翅滨藜的抗旱适应性研究[D]. 赵旭珍.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10)
- [10]互叶紫花醉鱼草扦插繁育试验[J]. 景宇晨. 宁夏工程技术, 2012(01)
标签:农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