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渤构造带中东段二维P波速度结构——安新—香河—宽城剖面(论文文献综述)
戴盈磊,万永革,梁永朵,王承伟,惠杨[1](2021)在《应用综合震源机制解法对辽宁及邻区现今构造应力场的初步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根据辽宁测震台网最近10年记录到的6 245次天然地震,28 698个P波初动极性数据,在考虑不同震中距数据权重的同时给出辽宁及相邻地区0.25°×0.25°的精细构造应力场,并结合构造背景对反演结果进行分析。总体来看,反演得到的主压应力轴方位以NE、NEE向为主,倾伏角较小;主张应力轴方位以NW、NNW向为主,局部有近NS向分布,倾伏角近乎水平。该结果与之前学者的研究比较相近。大多数网格点的主张应力轴倾伏角小于主压应力轴倾伏角,表明辽宁及邻区处在拉张的应力状态。经分析,这与太平洋板块对亚欧板块NWW向的俯冲并导致上地幔软流圈上隆有关。此外,所得结果亦很好的呈现出在构造分区交界处局部构造应力场的相对复杂及不均匀性;综合震源机制解节面走向与研究区内主要断裂走向一致。
亓立苗[2](2020)在《中国东北地区地壳岩石学结构及热均衡研究》文中指出中亚造山带作为大陆动力学研究的重点构造单元,用于探究陆壳增生和构造演化史。华北克拉通则是研究地球克拉通化的关键地区。为更加了解中国大陆地壳的组成尤其是中、下地壳的岩石成分,本文选取中亚造山带东部和华北克拉通北部区域内的大兴安岭(狭义)、吉黑褶皱带、兴蒙造山带、海拉尔盆地、阴山褶皱带、燕山带和阿拉善地块七个构造单元来了解大陆地壳的岩石学组成。根据总结研究区各构造单元的地壳P波波速结构,依据波速(Vp)—密度(ρ)转换方法,计算中、下地壳的密度及在压力为600 MPa和温度为20℃时的校正P波波速结构,将波速与实验室岩石波速对比分析,得出各构造单元中、下地壳岩石组成。同时,根据各构造单元改正高程与热流值投图到“标准”热均衡曲线,进而判断其热均衡状态并简要分析热不均衡成因。通过热均衡分析结果显示大兴安岭(狭义)、吉黑褶皱带、阴山褶皱带处于热均衡状态,兴蒙造山带、海拉尔盆地和燕山带则处于热不均衡状态。导致热不均衡状态的原因有以下三方面原因:实际和标准地温线的差异;岩石圈地幔密度的差异;“拖拽”和“浮力”产生的动力学因素。P波波速和密度的对比结果都显示中亚造山带东部和华北克拉通北部各构造单元的中地壳成分是中性—基性过渡阶段,而下地壳物质成分是基性的。同时利用Behn和Kelemen(2003)提出的方法来分析地壳成分与地震P波波速之间的关系得出下地壳波速值在6.8 km/s左右,与实验室岩石波速对比结果也表明下地壳岩性是基性的,与高山提出的中国大陆下地壳成分为中性的结论是不同的。
夏冰[3](2018)在《华北地块岩石圈结构》文中研究指明岩石圈是位于地球最外层由地壳及岩石圈地幔组成的固体圈层,是固体地球科学研究中的热点。通过对大陆岩石圈进行岩石学及地球物理综合探索,可以揭示地球自形成以来的演化信息。华北地块岩石圈深部地质过程是我国固体地球科学研究的热点。本论文围绕华北地块及周边地区岩石圈结构进行深部地壳岩石捕虏体及地球物理学研究,岩石学研究针对华北地块东南缘不同时代深部地壳捕虏体展开,具体内容包括岩相学、锆石年代学及Hf同位素;地球物理学研究内容为,地震学地壳结构构建、热岩石圈地幔结构探究及岩石圈地幔密度计算。限定了华北地块壳幔性质并探讨岩石圈地幔演化的动力学意义。华北地块及周缘广泛出露自古生代至新生代各时期深部地壳捕虏体/捕虏晶。针对深部地壳捕虏体/捕虏晶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在华北地块北缘汉诺坝建立起新生代岩石学地壳结构模型,华北地块南缘信阳建立中生代岩石学地壳结构模型。华北东南缘不同时代火成岩携带大量深部地壳捕虏体,为构建这一区域不同时期深部地壳岩石学结构模型并反演自晚中生代早期以来深部地壳演化提供了可能。徐淮地区的晚中生代早期(~132 Ma)闪长岩中含有大量深部地壳捕虏体,包括石榴辉石岩类、角闪岩类和片麻岩类。捕虏体多呈棱角状至次棱角状,样品大小约为4-10 cm。角闪岩类捕虏体为含石榴子石斜长角闪岩,全晶质细粒结构,主要矿物为角闪石,含少量石榴子石残留晶、金云母及锆石等副矿物。片麻岩类捕虏体为含石榴斜长角闪片麻岩和花岗质片麻岩,片麻构造,主要矿物为角闪石、斜长石,含少量石榴石等。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研究表明徐淮地区角闪岩类及片麻岩类捕虏体形成于2.6-2.5 Ga并经历了~1.85 Ga或~2.1 Ga的高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强烈改造。华北东南缘女山新生代火山岩中深部地壳捕虏体以二辉麻粒岩为主,样品手标本大小为5-15 cm,多数发育有块状或片麻状构造,细粒-中粒粒状变晶结构,主要组成矿物为斜长石、透辉石、紫苏辉石、石英,并含有少量Fe-Ti氧化物。捕虏体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研究表明,酸性麻粒岩形成于新太古代(~2.7 Ga)并在古元古代(~2.1 Ga)遭受变质作用改造;中性麻粒岩在古元古代经历多期热事件(~2.1 Ga及~1.9 Ga);基性麻粒岩主体记录了中生代年龄(140–115 Ma)并保留有少量古元古代-新太古代(~2.5 Ga)继承锆石。所有捕虏体锆石εHf(t)大多表现为负值,并具有较老(太古代)Hf模式年龄。中生代徐淮地区榴辉岩及石榴石辉石岩类捕虏体的出现,揭示了华北东南缘中生代地壳可能>45 km,女山新生代捕虏体则标明现今这一区域地壳厚度~30 km。中生代至新生代地壳厚度显着变化揭示了华北东南缘自中生代以来经历了强烈的地壳改造。由于深部地壳及岩石圈地幔捕虏体/捕虏晶出露多分布于地块边缘部位,难以反应整个华北地块,尤其是缺乏捕虏体/捕虏晶出露的块体内部及西部地块岩石圈结构。揭示整个华北地块地岩石圈性质及其反应的深部动力学过程,地震学及重力学等地球物理方法成为重要手段。其中地震学人工折/反射剖面在地壳层面具有较高的分辨率,且岩石圈地幔结构模型的构建强烈依赖于高精度地壳结构模型。为探明华北地块地壳及岩石圈地幔整体结构,首先利用地震学人工折/反射剖面限定高精度地壳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热岩石圈结构模型并计算岩石圈地幔密度。地震学地壳结构模型NCcrust依据区域内折反射剖面构建,并结合接受函数资料共同限定Moho面深度。该模型分辨率为0.25?×0.25?包括莫霍面深度,沉积层、上地壳、中地壳、下地壳厚度及平均P波波速,上地幔顶部Pn波波速并涵盖华北地块及其周边造山带地区(30?-45?N,100?-130?E),分辨率可达0.25?×0.25?。华北地块东部地块Moho面深度为30-35 km平均为33 km,中部带平均Moho面深度为38km,西部带Moho面深度为38-44 km。多数地区沉积层厚度为2-5 km,上中下地壳典型厚度分别为16-24 km、6-24 km及0-6 km。华北地块整体地壳厚度及上中下地壳均有明显的西向增厚趋势,区域内地壳平均P波波速及Pn波波速与地壳构造无明显系统相关性。Moho面深度与地表起伏的强烈线性相关关系指示了区域内地壳均衡。根据华北地区最新地表热流及地壳结构模型NCcrust,探索华北岩石热岩石圈结构。华北地块除东部地块北缘燕山造山带,西部地块西缘,中部带南北缘地表热流值具有与部分典型前寒武克拉通地区相一致的较低地表热流值外(一般小于50m W/m 2,局部约为30-40 m W/m 2),包括西部地块在内大部分地区地表热流值均大于60 m W/m 2。与相对较高地表热流值对应的,华北地块热岩石圈厚度较小。东部地块大部分区域,中部带部分区域及西部带东缘这些具有高地表热流值区域,热岩石圈厚度为100-130 km,最薄可至约80 km。东部地块南缘及西部地块西缘具有较低地表热流值区域热岩石圈厚度可达140-150 km,东部地块北缘燕山造山带热岩石圈厚度厚达170 km。岩石圈地幔密度计算依据自由空气重力异常模型EGM2008并结合高分辨率地形模型ETOPO1、高分辨率地壳模型NCcrust、热岩石圈地幔厚度模型及地震学岩石圈厚度模型完成。从自由空气重力异常中依次扣除地表起伏、沉积层、Moho面、岩石圈-软流圈界面起伏变化引起的重力异常,得到岩石圈地幔残留重力异常,并依此来推算岩石圈地幔密度。沉积层密度变化于1.80-2.50 g/cm 3,沉积层密度与沉积岩类型密切相关。全地壳密度变化于2.70 g/cm 3及2.78 g/cm 3之间,与沉积层厚度相关并指示了偏中性的全地壳组成。沉积层、Moho面、岩石圈-软流圈界面起伏变化引起的重力异常分别为0到+150 m Gal,-20到-120 m Gal及+50 m Gal到-200 m Gal。热岩石圈及地震学岩石圈结构模型下,岩石圈地幔原位密度均为3.20g/cm 3-3.26 g/cm 3,温压矫正后密岩石圈地幔室温密度均为3.31 g/cm 3-3.41g/cm 3。岩石圈地幔密度计算结果显示,从侧面反映了华北地块岩石圈地幔横向上具有高度不均一性。综合深部地壳岩石圈地幔捕虏体及地球物理学岩石圈结构研究,华北地块深部地壳记载了华北自太古代至新生代多期构造热演化事件。虽然南缘深部地壳受中生代苏鲁-大别造山带俯冲碰撞作用发生过增厚减薄,但华北地块地壳整体组成与全球典型太古代克拉通地区具有相似性,受古生代以来多地块俯冲碰撞作用影响有限。此外,华北地块地表热流值、热岩石圈厚度及岩石圈地幔密度揭示了整个华北地块地区岩石圈地幔遭受不同程度的后期改造,其中东部地块受改造较为强烈,西部地块经历过后期改造,但改造范围有限或经历改造后岩石圈地幔再次增厚。华北地块岩石圈地幔经历的不同程度改造可能与周边多块体俯冲碰撞拼合相关。
林吉焱,段永红[4](2017)在《华北地区深地震测深成果库建设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对华北地区40多年来完成的50条深地震测深剖面的数据进行系统的分类和整理,利用分层插值并拼合的数值化方法对二维速度等值线图进行数字化,建立基于经纬度信息的二维速度结构模型和主要界面深度模型.基于MySQL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了web浏览器对模型数据的快速查询功能.华北深地震测深成果库的建设为深地震测深成果的转化提供条件,为地球科学相关领域提供精细的地壳模型参考,也提高了该项数据资料服务于社会的水平.地壳二维速度模型和主要界面深度模型数据为深入研究华北地区地震发震构造、华北克拉通破坏等科学问题提供最基础的资料.
王椿镛,吴庆举,段永红,王志铄,楼海[5](2017)在《华北地壳上地幔结构及其大地震深部构造成因》文中研究指明华北克拉通是中国大陆东部的一个重要的大地构造单元.20世纪6070年代,华北地区发生了一系列强烈地震.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地震学家对华北地区地壳上地幔结构开展了大量的探测和研究,在地壳上地幔结构以及与强烈地震相关的深部构造环境等重大地球科学问题上取得了显着的进展.华北大震区的深地震剖面探测显示了地壳上部铲式正断层和低角度的滑脱构造与震源下方贯通下地壳直至莫霍面的高角度深断裂共存的复杂构造图像.地震层析成像揭示,华北大震大多都发生在高速与低速区的过渡带上,而唐山地震区中-下地壳存在明显的低速异常.震源区下方的低速异常带,地壳深浅构造不一致,高角度超壳深断裂,上地幔顶部速度偏低,以及莫霍界面局部隆起等,是华北伸展构造区深部孕震环境的共同特征,表明华北岩石圈结构具有高度不均匀性.华北克拉通现今的强烈地震活动性以及偏低的下地壳速度,显着区别于世界上其他稳定克拉通.所有这些都是华北克拉通破坏的重要证据.尽管深地震探测和地震层析成像研究大大丰富了深部构造和孕震环境的知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段永红,王夫运,张先康,林吉焱,刘志,刘保峰,杨卓欣,郭文斌,魏运浩[6](2016)在《华北克拉通中东部地壳三维速度结构模型(HBCrust1.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华北克拉通中东部岩石圈减薄研究已经成为近年固体地球科学研究的热点,同时该区域也是中国强震的多发区.在华北及邻近地区已完成了二维人工地震宽角反射/折射探测(简称DSS剖面探测)剖面42条,文章收集了这些二维探测剖面的研究成果,在对二维剖面速度结构和界面结构进行网格化处理的基础上,采用克里金(Kriging)插值方法构建了华北克拉通中东部地壳三维速度结构模型HBCrust1.0.采用走时拟合的办法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用HBCrust1.0地壳模型计算得到的初至波走时与实际台站观测到的初至波走时之间拟合良好.研究结果表明,上地壳是主要的孕震层,C界面(上、下地壳分界面)附近区域是地壳内部的脆韧转换带.唐山地震震源区下方Moho面深度有明显的变化,其低速结构一直延续到下地壳,推断唐山地震的应力积累与地幔物质运移和变形密切相关.克拉通东部华北盆地中心区域的下地壳平均速度明显要高于周围地区,可能是地幔岩浆长期底侵作用的结果.
李祥[7](2016)在《晋冀蒙交界地区一维速度模型及构造应力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晋冀蒙交界地区位于山西地震带和张家口—渤海地震带的交接部位,由于其地理和构造位置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区域地震台网布设不断优化加密,中小地震信息得到更为完整的记录,为计算区域一维速度模型和求解应力场提供可靠的数据,对区域动力学等地球科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研究区域20102014年记录的490个地震事件的波形资料,本文主要开展以下两部分研究。(1)基于观测质量较高的490个地震的5216条P波走时,采用最小一维速度模型方法计算研究区域的一维P波速度结构。重定位后地震走时残差有了显着的降低,台站校正值很好地表现了研究区域地质构造的大致特征,表明优化后的一维速度模型是稳定可靠的,为接下来开展精细地壳应力场研究打下了基础。(2)基于地震重定位的结果和优化后的速度结构重新计算3413个P波初动的方位角和离源角,采用综合震源机制解法获得晋冀蒙交界地区应力场。结果显示区域内综合震源机制解结果以正断型和走滑型为主,综合震源机制解节面走向与盆地边缘主要断裂走向相一致,张轴方位与盆地两侧断裂垂直,压轴方位自西向东呈现北东向—北东东向—近东西向变化。与前人研究相比,本研究使用了较新的波形数据,在一维速度模型求取的基础上,更为精细的(0.25°×0.25°)求取了区域应力场方向。综合本次应力场结果以及前人对邻区应力场的研究结果推断,晋冀蒙交界地区的构造变形受到了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北东向推挤和太平洋板块对欧亚板块西向俯冲的联合作用。
段永红,刘保金,赵金仁,刘保峰,张成科,潘素珍,林吉焱,郭文斌[8](2015)在《华北构造区岩石圈二维P波速度结构特征:来自盐城-包头深地震测深剖面的约束》文中研究表明从长1300余公里的盐城-包头深地震宽角反射/折射剖面21次爆破所得到的地震记录截面中,识别出6组清楚的壳内震相和1组岩石圈界面反射震相,采用射线追踪技术得到了华北克拉通东部、山西断陷带和银川-河套裂陷带岩石圈二维P波速度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太行山东、西两侧岩石圈结构差异明显,太行山不仅是重力梯度带,也是一条岩石圈厚度的突变带和岩石成分分隔带.太行山以东的华北克拉通东部中新生代岩石圈结构遭受强烈改造和破坏,岩石圈厚度减薄至7080 km;华北盆地有巨厚的新生代沉积盖层,结晶基底最深处约7.0 km,地壳厚度减薄至约31.0 km;鲁西隆起区结晶基底相对较浅,埋深1.02.0 km,地壳厚度33.035.0 km;苏北盆地有较厚的新生代沉积,结晶基底最大埋深5.06.0 km,地壳厚度31.032.0 km;郯庐断裂是一条岩石圈级别的深大断裂,其两侧速度结构差异明显,在华北克拉通东部的岩石圈破坏中起着重要作用.太行山以西地壳厚度明显增厚,山西断陷带下方地壳厚度约46 km,且其下方中地壳上部存在速度小于6.1 km s?1的低速结构.结合其他地球物理探测研究成果,环鄂尔多斯块体的陕西-山西断陷带和银川-河套裂陷带岩石圈遭受的破坏是不均匀的,其岩石圈厚度在大同-包头附近约为8090 km,在定襄-神木附近为75137 km,在安阳-宜川附近为80120 km.造成岩石圈不均匀破坏的原因可能是环鄂尔多斯古老的构造带在长期的构造演化过程中,受多期构造事件影响而活化,被多次改造弱化,弱化的程度与鄂尔多斯块体的作用有关,在新生代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的陆-陆碰撞和青藏高原块体北东向推挤的作用下,其岩石圈受到进一步改造减薄.
王帅军,王夫运,张建狮,嘉世旭,张成科,赵金仁,刘宝峰[9](2014)在《华北克拉通岩石圈二维P波速度结构特征——文登-阿拉善左旗深地震测深剖面结果》文中提出利用超长观测距地震宽角反射/折射剖面探测技术,获得了近东西向横穿华北克拉通不同块体的反映地壳-上地幔岩石圈结构的不同深度、不同属性地震波震相特征数据.通过对各个块体内的地震波震相特征对比分析研究,除识别出地壳内常规的Pg波、Pci波、Pm P波和Pn波外,还清楚的对比出了岩石圈尺度的两组震相PL1和PL2波.经过一维、二维地震走时及波形拟合,获得了沿剖面长约1500 km的不同块体的壳幔二维速度结构与构造特征.结果表明:沿剖面地壳及岩石圈自东向西加厚趋势的明显,但各组地震波反、折射界面在各个块体内又显示出局部变化明显等特征.结晶基底在各个块体内变化较大,在华北凹陷盆地内最深达到7.8 km,在胶东半岛及太行吕梁地块较浅约2.0 km;莫霍界面形态整体显示出东浅西深,在鄂尔多斯块体内最深达到46 km,而在华北断陷盆地内显示隆起特征;L1界面仅在太行山以西区域显示,深度约为80 km,变化较缓.岩石圈L2界面东浅西深在75160 km范围内变化,在太行山以西有一急剧加深趋势,形成一个陡变带.
王帅军,王夫运,张建狮,郑彦鹏,张成科,赵金仁,刘宝峰,黄灿[10](2013)在《渤海湾西南缘及其邻近地区地壳结构特征》文中认为利用2011年8月在渤海湾的探测剖面资料及其周缘地震测深剖面的结果,对渤海湾探测剖面的数据资料进行一、二维处理,计算和综合解释研究,获得了渤海湾西南缘及其邻近地区二维地壳速度结构和构造的基本特征、断层的空间展布特征和深浅部地质构造环境等。研究结果表明,沿剖面具有明显的层状结构,不同区域的地壳速度结构在纵向和横向上均具有明显的非均匀性。基底厚度由渤海湾附近向SW方向逐渐减薄,在220km桩号下方G界面的埋深为7.4km。中间层厚度变化较大,变化幅度达4.0km。莫霍面由沿海向SW方向逐渐加深,变化幅度为2.0km左右。
二、张渤构造带中东段二维P波速度结构——安新—香河—宽城剖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张渤构造带中东段二维P波速度结构——安新—香河—宽城剖面(论文提纲范文)
(1)应用综合震源机制解法对辽宁及邻区现今构造应力场的初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辽宁及邻区地质构造环境 |
2 研究方法 |
3 数据资料 |
4 权重的确定和速度模型的选取 |
5 应力场计算结果及分析 |
5.1 吉黑褶皱系应力场计算结果分析 |
5.2 中朝准地台应力场计算结果分析 |
6 结论与讨论 |
(2)中国东北地区地壳岩石学结构及热均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中、下地壳物质组成 |
1.2.2 热均衡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 |
1.5 论文实物工作量 |
2 研究方法 |
2.1 岩石圈组分的研究方法 |
2.1.1 观测P波速度 |
2.1.2 校正P波速度 |
2.1.3 Vp与实验室岩石波速对比 |
2.1.4 P波波速与密度的关系 |
2.1.5 温压估计 |
2.1.6 误差估计 |
2.1.7 P波波速与地壳主要元素的关系 |
2.2 判断大陆热均衡的方法 |
2.2.1 提取观测高程 |
2.2.2 高程标准化 |
2.2.3 热均衡状态判断 |
3 研究区背景 |
3.1 构造演化 |
3.2 各单元地质特征 |
3.2.1 大兴安岭(狭义) |
3.2.2 吉黑褶皱带 |
3.2.3 兴蒙造山带 |
3.2.4 海拉尔盆地 |
3.2.5 阴山褶皱带 |
3.2.6 燕山带 |
3.2.7 阿拉善地块 |
4 数据处理 |
4.1 地表热流值 |
4.2 各构造单元的观测高程 |
4.3 人工地震测深剖面波速汇总 |
4.3.1 大兴安岭(狭义)地壳P波波速 |
4.3.2 吉黑褶皱带地壳P波波速 |
4.3.3 兴蒙造山带地壳P波波速 |
4.3.4 海拉尔盆地地壳P波波速 |
4.3.5 阴山褶皱带地壳P波波速 |
4.3.6 燕山带地壳P波波速 |
4.3.7 阿拉善地块地壳P波波速 |
4.4 讨论与小结 |
4.5 校正P波波速 |
4.5.1 大兴安岭(狭义)地壳校正P波波速 |
4.5.2 吉黑褶皱带地壳校正P波波速 |
4.5.3 兴蒙造山带地壳校正P波波速 |
4.5.4 海拉尔盆地地壳校正P波波速 |
4.5.5 阴山褶皱带地壳校正P波波速 |
4.5.6 燕山带地壳校正P波波速 |
4.5.7 阿拉善地块地壳校正P波波速 |
4.6 讨论与小结 |
5 热均衡状态 |
5.1 热均衡状态判断 |
5.2 讨论与小结 |
6 地壳岩石成分结构 |
6.1 地壳P波波速与岩性解释 |
6.1.1 地壳岩性分析—地壳Vp |
6.1.2 地壳岩性分析—地壳校正Vp |
6.2 地壳密度与岩性解释 |
6.3 讨论与小结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华北地块岩石圈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 |
1.2 前人研究现状 |
1.2.1 大陆岩石圈演化研究 |
1.2.2 华北地块岩石圈性质及演化 |
1.3 关键科学问题 第二章 地质背景 |
2.1 华北地块地壳演化 |
2.2 华北地块岩石圈地幔演化 |
2.3 周边造山带 第三章 华北地块东南缘深部地壳捕虏体 |
3.1 华北地块深部地壳捕虏体研究现状 |
3.1.1 深部地壳捕虏体/捕虏晶分布 |
3.1.2 华北地块不同时期岩石学地壳厚度 |
3.1.3 华北地块深部地壳复杂构造热演化 |
3.2 分析方法 |
3.3 徐淮中生代闪长岩中深部地壳捕虏体 |
3.3.1 岩石学特征 |
3.3.2 锆石研究 |
3.3.3 中生代徐淮深部地壳岩石学结构 |
3.4 女山新生代火山岩中深部地壳捕虏体 |
3.4.1 岩石学特征 |
3.4.2 锆石研究 |
3.4.3 新生代女山深部地壳岩石学结构 |
3.5 华北东南缘中新生代深部地壳演化 第四章 地震学地壳结构 |
4.1 华北地块及南缘造山带深地震探测进展 |
4.1.1 地震宽角反射/折射剖面 |
4.1.2 Moho面深度模型 |
4.1.3 地壳内部结构模型 |
4.2 数据 |
4.2.1 数据获取 |
4.2.2 数据结构 |
4.2.3 插值方法 |
4.3 华北地块地震学地壳结构 |
4.3.1 Moho面深度 |
4.3.2 Moho面厚度与地表起伏关系 |
4.3.3 地壳内部结构 |
4.3.4 上地幔顶部Pn波波速 |
4.4 周缘造山带地壳结构 |
4.4.1 Moho面深度 |
4.4.2 内部地壳结构 |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华北地块热岩石圈结构 |
5.1 热岩石圈研究现状 |
5.1.1 地表热流值测量 |
5.1.2 热岩石圈结构构建 |
5.2 热岩石圈厚度计算 |
5.2.1 计算方程 |
5.2.2 热岩石物理参数 |
5.2.3 地壳结构模型 |
5.3 热岩石圈结构及地质意义 |
5.3.1 地表热流值 |
5.3.2 Moho面热流值 |
5.3.3 Moho面温度 |
5.3.4 热岩石圈厚度 |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华北地块岩石圈地幔密度 |
6.1 华北地块岩石圈地幔研究进展 |
6.1.1 地震学研究 |
6.1.2 地幔捕虏体研究 |
6.2 模型参数及计算 |
6.2.1 自由空气重力异常 |
6.2.2 地表起伏模型 |
6.2.3 地壳结构模型 |
6.2.4 岩石圈地幔厚度 |
6.2.5 参考模型 |
6.3 地幔残留密度计算 |
6.3.1 地壳层影响 |
6.3.2 岩石圈-软流圈界面起伏影响 |
6.3.3 岩石圈地幔残留重力异常 |
6.4 岩石圈地幔密度 |
6.4.1 热岩石圈 |
6.4.2 地震学岩石圈 |
6.5 由岩石圈地幔密度推测华北地块岩石圈地幔属性 |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华北地块岩石圈 |
7.1 华北地块地壳性质 |
7.1.1 地壳捕虏体建立华北地块不同时代深部地壳精细结构 |
7.1.2 通过地震学剖面建立的华北地块地壳结构 |
7.1.3 华北地块地壳结构小结 |
7.2 华北地块岩石圈地幔性质 |
7.2.1 东部地块岩石圈地幔属性 |
7.2.2 中部带岩石圈地幔属性 |
7.2.3 西部地块岩石圈地幔属性 |
7.2.4 块体俯冲碰撞与岩石圈地幔改造 |
7.2.5 华北地块岩石圈地幔小结 第八章 结论、创新点和存在的问题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存在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
(4)华北地区深地震测深成果库建设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
2 二维速度等值线图数字化 |
3 数据库管理 |
4 结论 |
(6)华北克拉通中东部地壳三维速度结构模型(HBCrust1.0)(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DSS测深剖面及三维地壳模型建立 |
2.1 DSS剖面分布、地震震相和地壳结构分析 |
2.2 三维地壳模型的建立 |
2.2.1 坐标转换 |
2.2.2 二维剖面速度和界面网格化 |
2.2.3 剖面交叉点的处理 |
2.2.4 三维网格化插值 3 三维地壳速度结构模型的评估 |
3.1 空间采样间隔 |
3.2 走时拟合评估 4 HBCrust1.0地壳模型P波速度结构特征 |
4.1 模型的总体特征 |
4.2 界面结构特征 |
4.3 地壳速度结构特征 |
4.3.1 沉积盖层速度结构特征 |
4.3.2 上地壳速度结构特征及地震分布特征 |
4.3.3 下地壳速度结构特征 |
4.3.4 典型纵剖面的速度结构特征 |
4.3.5 地壳各层平均P波速度特征及构造意义 5 主要结论 |
(7)晋冀蒙交界地区一维速度模型及构造应力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一维速度模型研究综述 |
1.3 构造应力场研究综述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论文框架与特色 |
第二章 晋冀蒙交界地区研究概况 |
2.1 晋冀蒙交界地区一维速度结构研究现状 |
2.2 晋冀蒙交界地区构造应力场研究现状 |
第三章 数据处理与本文研究方法 |
3.1 数据预处理 |
3.2 最小一维速度模型概述 |
3.3 综合震源机制解法求解构造应力场 |
第四章 晋冀蒙交界地区地壳一维速度结构研究 |
4.1 资料选取与研究步骤 |
4.2 结果和讨论 |
4.3 小结 |
第五章 晋冀蒙交界地区现今地壳应力场 |
5.1 应力场计算 |
5.2 计算结果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讨论 |
6.3 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华北构造区岩石圈二维P波速度结构特征:来自盐城-包头深地震测深剖面的约束(论文提纲范文)
1地质构造背景和数据采集 |
2震相分析 |
3人工地震剖面的岩石圈二维P波速度结构的反演 |
4主要结果和讨论 |
4.1主要地质单元的地壳结构特征 |
4.2沿剖面岩石圈厚度变化特征 |
4.3郯庐断裂及两侧构造特征 |
4.4太行山两侧地壳速度构造差异 |
4.5太行山两侧岩石圈厚度变化及意义 |
5主要结论 |
(10)渤海湾西南缘及其邻近地区地壳结构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地质构造概况 |
2 剖面位置及观测系统 |
3 波组特征 |
4 结果 |
4.1 地壳速度结构特征 |
4.1.1 上地壳 |
4.1.2 中地壳 |
4.1.3 下地壳 |
4.2 地壳断裂带特征 |
5 结论与讨论 |
四、张渤构造带中东段二维P波速度结构——安新—香河—宽城剖面(论文参考文献)
- [1]应用综合震源机制解法对辽宁及邻区现今构造应力场的初步分析[J]. 戴盈磊,万永革,梁永朵,王承伟,惠杨. 地震工程学报, 2021(03)
- [2]中国东北地区地壳岩石学结构及热均衡研究[D]. 亓立苗.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3]华北地块岩石圈结构[D]. 夏冰. 中国地质大学, 2018(07)
- [4]华北地区深地震测深成果库建设及应用[J]. 林吉焱,段永红.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7(05)
- [5]华北地壳上地幔结构及其大地震深部构造成因[J]. 王椿镛,吴庆举,段永红,王志铄,楼海.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7(06)
- [6]华北克拉通中东部地壳三维速度结构模型(HBCrust1.0)[J]. 段永红,王夫运,张先康,林吉焱,刘志,刘保峰,杨卓欣,郭文斌,魏运浩.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6(06)
- [7]晋冀蒙交界地区一维速度模型及构造应力场研究[D]. 李祥. 防灾科技学院, 2016(02)
- [8]华北构造区岩石圈二维P波速度结构特征:来自盐城-包头深地震测深剖面的约束[J]. 段永红,刘保金,赵金仁,刘保峰,张成科,潘素珍,林吉焱,郭文斌.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5(08)
- [9]华北克拉通岩石圈二维P波速度结构特征——文登-阿拉善左旗深地震测深剖面结果[J]. 王帅军,王夫运,张建狮,嘉世旭,张成科,赵金仁,刘宝峰.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4(12)
- [10]渤海湾西南缘及其邻近地区地壳结构特征[J]. 王帅军,王夫运,张建狮,郑彦鹏,张成科,赵金仁,刘宝峰,黄灿. 地震地质,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