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川东高陡构造成因地质模式与含气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杨庚,陈竹新,王晓波[1](2021)在《川东明月峡双重楔形构造叠加模式》文中研究表明川东隔挡式褶皱由一系列北东走向的线性褶皱带组成,为典型的高陡背斜构造带。该区油气勘探目的层主要集中在中浅层石炭系,而且钻井主要位于构造核部,钻井深度相对较浅,由于地震资料对构造陡翼地层的反射资料显示品质较差,从而对该构造认识出现了多种解释结果。笔者应用断层相关褶皱理论,依据钻井资料标定,对川东褶皱带典型构造明月峡背斜构造的二维地震剖面测网及两条宽线二维地震剖面重新进行详细构造分析及解释。解释结果表明,如果假定地层厚度不变,明月峡构造样式可以认为是两个楔形构造垂向上叠合而成,发育两期构造。据此本文提出了明月峡背斜双楔形构造发育几何学模式图,分析了两期楔形构造垂向上叠加模式。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地表变形是深部逆冲作用的结果,推测早期中浅层构造变形时间为中白垩世,晚期深层构造为晚新生代时期,而且晚期构造改造了早期构造。构造解释结果给出,剖面几何形态为浅层发育向东的反冲断层扩展褶皱,中深层分别以三叠系膏岩和志留系泥页岩为顶、底滑脱面的楔形构造,深层构造分别以志留系泥页岩和震旦系泥页岩为顶、底滑脱面的楔形构造。构造几何分析指出,深层楔形构造形成时间晚于中深层楔形构造,并改造了早期中深层楔形构造,从而出现了构造高点的向西偏移的现象。在平面分布上,明月峡背斜浅层高陡构造背斜东翼宽度从北向南逐渐变窄,深层楔形体楔形角度逐渐变大,构造缩短量相应增加。
张朝坤[2](2020)在《川东地区方斗山构造特征及形成演化研究》文中提出方斗山构造位于四川盆地东缘,构造主体为南东翼陡(50°-70°),北西翼缓(45°-60°)的NE-NEE向狭长的斜歪背斜。川东地区是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由于地震资料品质较差,同相轴杂乱,又经历了多期次的构造运动,构造特征无法准确的落实,使勘探工作受到限制。因此,本文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及区域地质资料、钻井资料、二维地震资料,通过对地震剖面的精细解释、剖面演化史分析、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研究,对方斗山构造的几何学特征、运动学特征及动力学特征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分析。取得了以下几点认识:方斗山构造呈西北向凸出的弧形构造,轴面倾向北西,方斗山构造分为南、中、北三段。分水岭-李家坪为方斗山南段,是方斗山构造主体,走向为NE向,与石柱向斜、齐岳山背斜南段汇聚;李家坪至金子坪为方斗山中段,轴线从北40°东弯转成北70°东,为突向北西的弧形;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在羊子嵌一带封闭,金子坪到羊子嵌为方斗山北段,与齐岳山北段汇聚。南段核部出露下二叠统,北段-中段核部出露下三叠统嘉陵江组。方斗山构造主要发育有中寒武统高台组膏岩和下三叠统嘉陵江膏岩两套主要滑脱层及一套志留系泥页岩的次要滑脱层。主要滑脱层上下地层构造特征差异明显,依此划分为上、中、下三个构造变形层。下构造层是中寒武统高台组膏岩层之下(Z-?1l)的变形层,基底未卷入变形,是挤压背景下形成的宽缓褶皱;中构造层是中寒武统高台组膏岩层-下三叠统嘉陵江组膏岩层之间(?2-3x-T1f)的变形层,该层变形最为复杂,主要发育逆冲断层及其相关褶皱,表现为复杂断褶带,是多期构造叠加的结果;上构造层是下三叠统嘉陵江组膏岩层之上(T2l-J)的变形层,构造特征以褶皱变形为主,断裂极少发育。方斗山构造形成演化可划分为四个阶段:(1)加里东-海西期伸张拉张环境下发育同沉积正断层;(2)印支期差异隆升,构造反转;(3)燕山晚期-喜山早期挤压构造成型;(4)喜山晚期的挤压改造定型。在构造几何学、运动学研究基础上,通过物理模拟实验对其动力学进行了研究。通过两组对比模拟实验,对其动力来源、影响构造样式的边界条件及其演化过程进行了构造物理模拟研究,揭示了方斗山构造是在燕山晚期受到江南-雪峰隆起SE-NW向挤压应力和先存断裂的控制下形成的。
唐华强[3](2020)在《川东地区大池干构造特征及成因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池干构造地处四川盆地东部,为川东NNE向隔挡式褶皱带中较为典型的一个高陡背斜构造,背斜主体位于忠县-涪陵一带,是目前已探明的一个大型含气构造带。本文在区域地质背景分析、总结基础上,通过野外剖面地质调查、地震剖面精细构造解释、构造演化史分析、构造物理模拟实验,对大池干背斜的构造特征、形成演化及成因机制进行了探讨,得出如下主要认识:1.大池干构造为一走向SW-NE的狭长不对称背斜,长约70余公里,宽约10余公里,北西翼缓,倾角约20~30°,南东翼陡,倾角可达84°,背斜核部出露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和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两翼地层为下侏罗统珍珠冲组至上侏罗统遂宁组,在龙头-吊钟坝一带出露一条长约23km的逆断层。2.根据钻井及地震剖面变形特征分析,研究区主要存在中三叠统嘉陵江组和中寒武统高台组两套滑脱层,它们将研究区沉积盖层在剖面上划分为上、中、下三套构造变形层,上构造变形层为中三叠统嘉陵江组膏盐岩之上的地层(T2l~J),该变形层中断裂基本不发育,仅在背斜北段断层突破地表,背斜紧闭高陡;中构造变形层是指中寒武统高台组膏盐岩与中三叠统嘉陵江组膏盐岩之间的地层(∈2g~T1j),该变形层中断裂极其发育,剖面中均发育由南西倾向的逆断层与北东倾向的逆断层组合成“Y”字形;下构造变形层是指中寒武统高台组膏盐岩之下的地层(An Z~∈1),该变形层几乎未发生褶皱,近乎水平,基底未发生卷入。3.大池干背斜的演化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a.加里东期至海西期,为拉张成盆动力学背景,主要接受早古生代-晚古生代的地层沉积;b.印支期至燕山早期,由拉张过渡为挤压,应力自南东向北西传播;c.燕山晚期至喜山期,南东-北西向挤压应力持续作用,在深部形成南东倾向逆冲构造,随着应力进一步作用,在浅部形成北西倾向反冲构造,喜马拉雅运动对前期形成的褶皱雏形进行改造,形成现今构造样式。4.通过构造物理模拟实验及前人研究成果,认为大池干背斜现今构造的形成是由于燕山早期,雪峰山-湘鄂西构造带持续隆升,在川东形成SE-NW向挤压动力学环境,大池干背斜在这种持续挤压构造环境下形成雏形,经喜山期强烈褶皱作用对先期构造进行改造,最终成型。
王琳[4](2020)在《渝东南地区重点层系页岩气富集条件及可采资源》文中认为渝东南地区是我国最早开展页岩气地质研究并获得勘探发现的地区,页岩气资源丰富,开展渝东南地区页岩气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该地区历经多期构造运动,处于隔档-档槽-隔槽褶皱带的复杂过渡地带,区内主要发育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和上奥陶统-下志留统五峰龙马溪组两套富有机质页岩,页岩气富集基础地质条件良好。论文通过页岩气成藏基础地质条件研究,总结了页岩气富集模式,通过对有利选区和可采资源评价方法的研究,对渝东南地区页岩气可采资源展开了系统评价。研究区牛蹄塘组和五峰-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层段主要位于残留向斜中,论文提出了向斜型和断层型两种页岩气富集模式。前者主要发育在规模较大的北东-南西向向斜中,富有机质页岩地层保存完整,埋藏深度适中,上覆地层厚度较大,有利于页岩气富集,凹陷中心处常是最好的页岩气富集有利区;后者可存在于向斜或斜坡带构造单元中,因断层-特别是逆冲推覆断层的存在为页岩气保存提供了良好的封闭条件。断层活动为页岩气创造了储集空间,特别是在埋藏深度较大、上覆地层封闭性较好条件下,可能形成页岩气富集。研究区页岩为典型的海相沉积类型,目前的勘探开发程度较低,适合采用关键参数叠加法进行页岩气有利选区。选用不同权重系数的关键地质参数进行叠加,开展页岩气有利选区,可实现简捷、快速、可信地有利区优选,满足实际工作需要。采用该方法优选了渝东南地区4个页岩气有利区,分别为下寒武统的酉阳-秀山有利区和下志留统的武隆-连湖有利区、彭水-黔江及龚滩有利区。渝东南地区页岩气资源丰富,分别采用概率体积法、类比法及现金流量法计算了研究区页岩气地质资源量、技术可采资源量及经济可采资源量,分别为20944亿立方米、3142亿立方米、262.42亿立方米。计算了五峰-龙马溪组技术可采系数为0.15,经济可采系数为0.10,实现了从地质、技术可采到经济可采的页岩气系列资源的连续评价。研究成果可以作为渝东南地区页岩气下一步勘探开发方向的重要参考,并可为中上扬子地区页岩气勘探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冯仁朋[5](2020)在《川东地区晚古生代至今构造-热演化研究》文中指出川东地区位于四川盆地东部,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勘探区域之一。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作为川东地区一个勘探开发历史最长的含油气层系,但气藏的主控因素等因素制约着嘉陵江组的勘探与开发,因此,开展该地区的构造-热演化史并且对其烃源岩热演化研究可以为嘉陵江组成藏提供重要的依据。本文利用了24口井的试油温度数据和5口井的系统稳态测温数据,结合岩石热导率,计算得到了川东地区的现今地温梯度以及大地热流;并利用了18口井的镜质体反射率数据恢复了川东地区晚古生代至今的构造-热演化历史,并以此为基础,通过48口井的嘉陵江组的气源对比分析,揭示了其烃源岩层系,最后根据盆地模拟技术恢复了烃源岩成熟度史,明确了地温场对烃源岩控制。研究结果表明:川东地区现今地温梯度在16.0~21.3°C/km,平均为18.3±1.59°C/km,大地热流在44.3~67.7m W/m2之间,平均为55.5±6.0m W/m2,表现为构造稳定区的低温型现今地温场特征,其分布表现为川东地区的西部大地热流值较高,东部偏低的特点。川东地区晚古生代至今热流值经历了三个阶段:早二叠世伊始,地幔柱上涌,地壳成穹状抬升,大地热流急剧升高,并在晚二叠世出现持续时间较短的热流峰值,此时的热流值为67~77m W/m2;早三叠世-晚三叠世:四川盆地岩浆活动与深部热作用逐渐稳定,岩石圈减薄造成的热扰动开始衰减,使得盆地基底热流持续降低,晚三叠世末热流值在54~65m W/m2;晚三叠世-现今:四川盆地的演化阶段为前陆盆地形成和盆山转换,基底埋深开始加厚,现今热流值为44~68m W/m2。通过气源对比,明确川东地区嘉陵江组天然气来自上二叠统的龙潭组以及长兴组,上二叠统成熟度演化过程为嘉陵江组沉积末期进入生烃门限,须家河沉积时期,海相沉积转变为陆相沉积,早二叠世的热流高峰基本消失殆尽,雷口坡组遭受区域性剥蚀后须家河组缓慢沉积,此阶段烃源岩成熟度热演化变缓。侏罗纪以及白垩纪地层快速沉积,烃源岩成熟度继续增加,增加趋势明显小于早三叠世。随后的燕山运动和喜山运动川东地区发生隆升,地层遭受巨厚的剥蚀,成熟度不再增加,成熟度热演化受白垩系沉积中期的古地温场控制。
陈茜茜[6](2020)在《基于地下水控制的假角山背斜高铁隧道选址研究》文中指出假角山背斜位于四川盆地东北缘,属川东平行岭谷一部分,其走向为北东—南西向,形成长约75km且连续的弧形山地,区内无大型河谷切入可溶岩,为一完整的褶皱区。区内可溶岩地层在非可溶岩地层的挟持形成相对独立的可溶岩含水系统,在川东平行岭谷隧道工程建设过程中遭遇不同程度的岩溶涌突水灾害,对地下水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拟建成达万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方案中,从工程经济效益来说,直穿假角山方案应为最优线位,但穿越假角山背斜山体区段岩溶强发育,易发生隧道涌突水灾害及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若采用绕行避开大面积的可溶岩方案,线位长度随之增加,从而增加工程投资成本,降低工程经济效益。本文旨在寻求一个线位长度适宜且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较小的最优线位,为穿越假角山背斜高铁隧道选址提供科学客观的理论支撑。本论文基于岩溶区高速铁路建设实践,结合野外水文地质调查,归纳分析假角山背斜的岩溶发育特征、影响因素和地下水循环模式,从横切沟谷发育密度、泉点发育密度及岩溶洼地发育密度等指标划分岩溶发育强度。采用GMS—Modflow软件对假角山背斜地下水天然流场的反演分析,拟通过对拟建的成达万高铁假角山隧道不同方案线位进行隧道建设后地下水渗流场及环境影响的预测分析,研究寻求隧道工程建设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较小且工程投资低的线路优化选址方案,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区内的可溶岩占背斜山体总面积的35.9%,大面积出露的可溶岩具有强富水性,有利于岩溶的发育。区内可溶岩含水层组为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1j)、中统巴东组一段(T2b1)以及巴东组三段(T2b3),岩溶水类型分为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和碎屑岩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其中,嘉陵江组(T1j)和巴东组一段(T2b1)富水性强,为主要含水层,巴东组三段(T2b3)富水性中等~较强,为次要含水层。(2)从地下水系统理论的角度对假角山背斜地下水循环模式进行划分。假角山地区地下水循环主要受横向沟谷的控制,不同高程的排泄基准面控制不同的地下水循环模式,将假角山背斜地下水循环分为:双侧深切沟谷排泄型、单侧深切沟谷排泄型、单侧浅切沟谷排泄型。假角山背斜一级岩溶水系统,分为2个二级岩溶水系统,二级岩溶水系统分别为嘉陵江组岩溶水子系统和巴东组三段岩溶水子系统。(3)利用统计学手段对控制岩溶发育的要素:横切沟谷发育密度、泉点发育密度指标、岩溶洼地发育密度进行分析,根据横切沟谷发育密度、泉点发育密度及岩溶洼地发育密度三种指标将假角山背斜划分为三段,北部巴东组(T2b1)倾伏端往南20km内为发育程度最大,20~40km之间发育程度中等,40~50km发育程度最小,再结合模糊数学理论将研究区按照岩溶发育强度划分为三段:北段(茅坝—碑牌沟)为岩溶强发育区,中段(大垭村—茅坝)为岩溶中等发育区,南段(陶家坝—大垭村)为岩溶弱发育区。(4)根据地下水循环模式控制下的岩溶发育强度,建立了假角山背斜水文地质模型,对穿越背斜山体岩溶发育强度不同的3条拟建隧道线地下水渗流场的模拟,垂直于岩层走向在研究区范围共布置剖面,并在剖面线布置钻孔读取各岩层高程,统计整理高程数据,利用GMS—Modflow软件刻画三维水文地质模型,边界及初始条件输入模型,将野外调查泉点及勘探钻孔进行模型的识别和校验,随后反演出研究区的天然流场,结果显示其天然渗流场水头分布主要受地层变化及地形控制,西南部地区水头值高,为地下水补给区,向东北水头值逐渐降低。基于天然渗流场模型,再刻画岩溶发育程度不同隧道A、B方案建设后,对地下水环境受到扰动下地下水渗流场的概念模型,模拟结果显示隧道建设后对地下水的影响逐渐增大,最大降深可达到100~200m,影响范围在隧道两侧约3~4km部分泉点流量出现衰减或干涸。再对加密隧道方案1#~5#(大致按每5km一条隧道方案自A向南布设隧道群)进行地下水渗流场的模拟,模拟结果显示在巴东组一段倾伏端处,较A方案而言,2#隧道涌水量为39011.6m3/d,下降二分之一,影响范围约1km,下降三分之二,达州~万州隧道线路长度仅增加7km,其投资成本较低,对周围地下水环境影响较小,符合经济效益要求,因此,穿越假角山背斜高铁隧道选址宜选在距离方案A约15km处的五通庙附近。
赵安坤[7](2019)在《雪峰山西侧构造复杂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气有利区定量优选方法》文中提出本文以雪峰山西侧复杂构造区为研究区域,以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搜集、露头剖面测制与采样、构造路线地质调查、钻井岩心观察与采样、构造与水文点调查等野外工作,以及岩矿鉴定、地化、物性测试等室内测试分析等室内研究,开展复杂构造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地质特征分析,揭示四川盆地及周缘雪峰山西侧构造复杂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富集的关键主控因素;运用多种数学方法计算参数权重,建立多参数加权叠加公式进而定量预测优选页岩气有利区,探索建立一套适用于复杂构造区页岩气有利区优选的定量评价方法,主要成果和认识如下:研究区受多期构造运动影响,以加里东期及燕山期构造运动影响为甚,使得区内构造背景复杂。研究区内构造形迹的展布以北东向为主、次为近南北向,另发育有少量北西向构造,反映不同构造期次形成的构造相互叠加、限制和改造。区内五峰组-龙马溪组沉积体系划分为前滨、近滨、远滨、浅水陆棚、深水陆棚五个沉积亚相,其中深水陆棚相富有机质泥岩发育广泛,岩性为黑色薄层碳质硅质泥岩夹毫米级斑脱岩,黄铁矿结核发育。其页岩具高有机碳和高演化程度;脆性矿物含量高,以生物成因硅为主,笔石化石丰富,富有机质段以发育WF2-LM4笔石带为主;物性较差,裂缝较发育,为页岩气勘探的主要层段。针对页岩储层特征对含气性影响进行分析,总结研究四川盆地及周缘雪峰山西侧的页岩气储层参数(沉积相、厚度、TOC、Ro、孔隙度、渗透率、脆性矿物含量、含气量)、保存参数(埋深、露头距离、断裂分布、构造形态等)和压力系数参数等平面分布特征、量化各关键参数平面分布。其中,沉积相受构造影响,宜宾-重庆一线为深水陆棚相,向古陆边缘过渡为浅水陆棚和滨岸相沉积;埋深盆内较大,超过4000m,雪峰山西侧受后期构造影响,埋深总体小于3500m;富有机质页岩厚度在深水陆棚相区总体超过30m,最厚超过60m;TOC分布与深水陆棚相及厚度分布总体一致,最大值超过6%,位于宜宾-重庆一线,雪峰山西侧呈现自南向北逐渐增加的趋势;Ro受历史埋深影响,盆内演化程度最高,盆外相对适中,研究区呈现自北向南逐渐降低的趋势,孔隙度与脆性矿物含量由东向西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根据页岩气储层的基本特征,结合四川盆地及周缘地质特点,以地质参数特征为指导,选取三种数学算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客观数理统计参数权重,未涉及地质含义)、神经网络(计算机模拟类人思考识别影响因子权重并赋值)及多层次模糊识别(基于地质人员主观经验认识对参数赋值计算权重)等数学方法对页岩气有利区进行定量优选。结合四川盆地页岩气有利区实际勘探图对比分析,对三种数学模型效果进行评价。其预测结果与实际勘探总体相符,显示三种算法均预测四川盆地盆内有利区为主,主要集中在川南及川东位置,指出川东高陡构造带等可能存在的新的页岩气有利区。对比实际勘探图,BP神经网络相对吻合程度更高,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和多层次模糊识别方法存在一定适用范围。运用本次研究确定的页岩气有利区定量预测优选方法,对雪峰山西侧的构造复杂区页岩气有利区域进行了预测优选。结果表明,该方法量化计算的有利区位置与传统的页岩气有利区优选方法吻合性好,且其表现形式较现有方法更清晰、直观。同时,该方法计算获得的多个有利区之间可进行直观对比排序,单个有利区内可迅速判断最有利的程度分布。
张修辉[8](2019)在《川东隔挡式褶皱构造特征及成因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川东隔挡式褶皱地处四川盆地东部,位于华蓥山断裂东侧,区内分布多排NE、NNE走向的高陡背斜,背斜核部出露地层主要为三叠系,两翼不对称,缓翼地层倾角在20°30°之间,陡翼地层倾角40°70°或直立倒转,背斜之间为宽缓的向斜,出露地层主要为侏罗系,背斜紧闭,向斜宽缓,呈现典型的隔挡式褶皱样式。通过研究川东隔挡式褶皱的构造特征及其成因机制可以为川东隔挡式褶皱地质资料的解释以及下一步的油气勘探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本文研究主要以基础地质资料、二维地震剖面解释和钻井资料等为基础,运用平衡剖面技术与构造物理模拟实验,对川东隔挡式褶皱的构造特征、演化及其成因机制进行研究分析,得到的认识如下:川东隔挡式褶皱盖层中发育三套滑脱层,滑脱层上下地层构造变形存在明显差异,可分为三个构造变形层:(1)下构造变形层层是寒武系下统及其下伏地层,地层未卷入变形,构造简单;(2)中部构造变形层为寒武系高台组膏盐岩到三叠系嘉陵江组膏盐岩,变形主要集中在该构造层,构造变形复杂,断层极发育;(3)上构造变形层为三叠系嘉陵江组以上地层,该构造层断层发育少,仅在局部地区发育小规模断裂,背斜高陡甚至地层倒转。川东隔挡式褶皱构造带形成演化过程中主要经历了加里东到海西期的拉张,印支期褶皱雏形,燕山期强烈变形,喜马拉雅期褶皱改造定型四个阶段。川东隔挡式褶皱构造带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早期拉张作用,后期受到多期次的挤压作用。川东隔挡式褶皱构造带遭受挤压作用在褶皱变形初期滑脱层上覆地层发育滑脱褶皱,伴随积压量的增加,褶皱翼部滑脱层中发育断层,浅层断裂上盘发育断展褶皱,背斜北西翼缓,南东翼陡,造成背斜轴面西倾,形成现今构造特征。川东隔挡式褶皱盖层内存在的多套滑脱层是控制构造变化的主要因素,滑脱层的埋深控制上部构造样式,埋深较浅的滑脱层其上覆盖层中发育隔挡式褶皱。隔挡式褶皱轴面西倾可能与华蓥山断裂西侧川中块体的阻挡有关。
宋达林[9](2019)在《渝东地区石炭系天然气成藏地质条件及主控因素研究》文中提出四川盆地东部渝东地区石炭系已经历了60多年的勘探开发,学者对构造气藏研究普遍较多,而对非构造气藏研究较少。在近期资源量评价中,川东石炭系目前尚未发现的资源量为4859×108m3,大部分都位于非构造圈闭中。加强对川东石炭系非构造圈闭的研,对四川盆地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四川盆地渝东地区石炭系黄龙组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以储层地质学、成藏动力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等学科为理论指导,结合钻井、测井、薄片观察等资料,重点研究构造低位石炭系天然气成藏烃源、储层、圈闭条件,分析非构造气藏控制因素。渝东地区黄龙组地层自下而上可分为黄龙组一段、黄龙组二段和黄龙组三段,其中黄龙组二段为石炭系主要储层,三段次之。黄龙组主要岩性为一套白云岩、角砾白云岩、灰岩和角砾灰岩组合。地层厚度在区内变化较大,一般为2060m。黄龙组储层的发育主要受到溶蚀作用的影响,在研究区内形成裂缝型储层和裂缝-孔隙型储层两类。在储层内部,由于溶蚀作用形成不同类型的储集空间,其中粒间溶孔和粒间孔则是黄龙组最重要的孔隙类型,控制着储层的发育。黄龙组总体孔隙度在2%6%之间,渗透率集中在(0.110)×10-3μm2之间,为低孔中-高渗储层。储层的分布受到沉积相和岩溶的影响,具有平面上差异性大,非均质强的特点。通过天然气常规组成、烷烃碳同位素组成对比研究,石炭系天然气来源于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和中二叠统栖霞-茅口组,其中龙马溪组烃源岩为黑色泥岩,有机质含量较高,有机质类型为Ⅰ型,处于过成熟阶段。渝东地区龙马溪优质烃源岩厚度在90130m之间,具有良好的生烃能力。栖霞-茅口组烃源岩以碳酸盐岩为主,有机碳含量较高,为0.4%0.7%,有机质类型为Ⅱ1型,总体处于高-过成熟阶段。栖霞组-茅口组烃源岩在渝东地区分布稳定,厚度在250m以上,生烃能力中等偏好。渝东地区石炭系构造低位地区气藏的发育主要受到地层厚度、封堵条件、储层发育规模和岩溶作用的控制,气藏仅在地层厚度大于10m地区发育。储层边界岩性致密,并且存在异常高的流体压力和尖灭带,能够形成良好侧向封堵条件。综合分析渝东地区黄龙组成藏条件及控制因素,建立构造低位地区成藏模式,指出构造斜坡区天然气主要来源于龙马溪组,向斜区主要来源于栖霞组-茅口组。
吴航[10](2019)在《川东地区中—新生代构造隆升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川东地区是我国页岩气勘探的重点示范区。川东地区中-新生代经历了多阶段的构造隆升作用,形成了复杂的多层滑脱褶皱变形,导致下古生界页岩气赋存状态发生重大变化与调整。川东地区普遍缺失连续的新生代沉积记录,中-新生代的构造隆升期次、持续时间和地层剥蚀量难以系统的研究和恢复。同时,川东地区发育典型的“侏罗山式”褶皱,这种复杂褶皱变形的形成过程及其动力学机制尚不明确。本文通过联合构造运动学正演模拟技术(构造物理模拟和离散元数值模拟)和低温热年代学反演技术(裂变径迹和(U-Th)/He)的“热运动学”方法,恢复了川东地区中-新生代构造隆升期次、隆升时间及其剥蚀量,并探讨了川东地区多层滑脱褶皱形成过程及其动力学机制。研究表明,川东“侏罗山式”褶皱的形成机制是陡倾角的齐岳山断裂、华蓥山断裂、志留系滑脱层和基底拆离面组成的阶梯状体系受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产生的挤压应力后发生的断弯褶皱作用。先存断层倾角、先存断层间距、挤压速率和刚性层内摩擦系数都是“侏罗山式”褶皱发育的主控因素,这些主控因素影响多层滑脱褶皱变形的核心原因是在断展褶皱作用向断弯褶皱作用转化的过程中控制了深浅滑脱层的连接方式,从而导致先存断层对于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的转换效率发生改变。川东地区中-新生代经历了“快-慢-快”三段式的冷却过程。170~70 Ma为快速冷却阶段,该阶段是川东构造带的主要定型期;70~30 Ma为缓慢冷却阶段,各个构造部位冷却速率比较接近,稳定在0.5~0.8℃/Ma;30 Ma左右再次进入快速冷却阶段。这种三段式的隆升过程可能是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速率和方向发生变化所导致的。川东地区中-新生代构造隆升过程包括5个主要阶段:隔槽式褶皱形成阶段(170~125 Ma)、转换阶段(125~100 Ma)、隔挡式褶皱形成阶段和隔槽式褶皱定型阶段(100~70 Ma)、隔挡式褶皱定型阶段(70~30 Ma)和整体隆升阶段(30 Ma至今)。隔挡式褶皱带的地层剥蚀量约为4 km,背斜核部的剥蚀量可达5km;转换带的地层剥蚀量与川东褶皱带相近;湘鄂西褶皱带由于褶皱变形更复杂,地层剥蚀量在5~7 km内变化;雪峰隆起的剥蚀量超过8 km。
二、川东高陡构造成因地质模式与含气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川东高陡构造成因地质模式与含气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川东明月峡双重楔形构造叠加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明月峡楔形构造解释 |
2.1 楔形构造定义 |
2.2 明月峡构造解释 |
3 明月峡构造解释模式——双楔形构造 |
4 讨论 |
5 结论 |
(2)川东地区方斗山构造特征及形成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2.2 区域滑脱层研究现状 |
1.2.3 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研究现状 |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构造背景 |
2.2.1 四川盆地 |
2.2.2 大巴山构造带 |
2.2.3 江南-雪峰隆起带 |
2.2.4 区域构造演化阶段 |
2.3 区域地层概况 |
2.3.1 元古界 |
2.3.2 古生界 |
2.3.3 中生界 |
2.3.4 新生界 |
第3章 构造几何学分析 |
3.1 地表构造特征 |
3.1.1 方斗山南段 |
3.1.2 方斗山中段 |
3.1.3 方斗山北段 |
3.2 地腹构造特征 |
3.2.1 A-A′剖面构造解析 |
3.2.2 B-B′剖面构造解析 |
3.2.3 C-C′剖面构造解析 |
3.2.4 D-D′剖面构造解析 |
3.2.5 E-E′剖面构造解析 |
3.3 构造样式分析 |
第4章 构造运动学特征 |
4.1 方斗山构造隆升时间 |
4.2 平衡剖面技术原理及方法 |
4.3 剖面演化史分析 |
4.3.1 平衡剖面演化史制作步骤 |
4.3.2 剖面演化史分析 |
第5章 构造动力学特征及形成演化过程 |
5.1 动力学背景 |
5.1.1 燕山期动力学分析 |
5.1.2 喜山期动力学分析 |
5.2 构造物理模拟实验原理 |
5.2.1 实验材料的选择 |
5.2.2 实验相似性原则 |
5.3 研究区构造物理模拟 |
5.3.1 实验目的 |
5.3.2 实验一 |
5.3.3 实验二 |
5.3.4 实验对比分析 |
5.4 方斗山构造形成演化过程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3)川东地区大池干构造特征及成因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川东隔挡式褶皱带研究现状 |
1.2.2 大池干构造带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主要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工作量 |
1.4.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2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构造特征 |
2.3 区域构造演化 |
2.4 区域地层特征 |
第3章 构造几何学特征 |
3.1 地表构造特征 |
3.2 地腹构造特征 |
3.2.1 A-A’地震剖面解释 |
3.2.2 B-B’地震剖面解释 |
3.2.3 C-C’地震剖面解释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构造运动学特征 |
4.1 研究区南段构造演化 |
4.2 研究区主体构造演化 |
第5章 构造动力学特征—基于构造物理模拟实验 |
5.1 构造物理模拟实验模型设计 |
5.1.1 构造物理模拟实验流程 |
5.1.2 实验装置 |
5.1.3 实验材料 |
5.1.4 相似性分析 |
5.2 研究区构造物理模拟 |
5.2.1 实验一 |
5.2.2 实验二 |
5.2.3 实验三 |
5.3 研究区成因机制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4)渝东南地区重点层系页岩气富集条件及可采资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工作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认识及创新点 |
1.5.1 主要认识 |
1.5.2 创新点 |
2 渝东南地区页岩气发育地质背景 |
2.1 地层发育 |
2.1.1 区域地层发育 |
2.1.2 富有机质页岩地层 |
2.2 富有机质页岩沉积环境 |
2.2.1 早寒武世 |
2.2.2 早志留世 |
2.3 构造特征 |
2.3.1 区域构造演化 |
2.3.2 区域构造特征 |
3 渝东南地区页岩气富集条件与富集模式 |
3.1 页岩空间展布 |
3.1.1 页岩厚度 |
3.1.2 页岩埋深 |
3.2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3.2.1 干酪根类型和显微组分 |
3.2.2 有机碳含量 |
3.2.3 有机质成熟度 |
3.3 页岩储层 |
3.3.1 页岩矿物学 |
3.3.2 页岩储集物性 |
3.3.3 页岩含气性分析 |
3.4 渝东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富集模式 |
3.4.1 向斜页岩气富集模式 |
3.4.2 断层控制页岩气富集模式 |
4 渝东南地区页岩气有利区优选 |
4.1 页岩气有利选区 |
4.1.1 页岩气有利选区类型 |
4.1.2 页岩气有利选区方法 |
4.1.3 有利选区参数 |
4.2 渝东南地区有利区优选结果 |
4.2.1 优选结果 |
4.2.2 牛蹄塘组有利区优选 |
4.2.3 龙马溪组有利区优选 |
4.3 可信度分析 |
5 页岩气可采资源评价方法 |
5.1 地质资源 |
5.1.1 资源评价方法 |
5.1.2 页岩气资源评价流程 |
5.1.3 页岩气资源评价关键参数获取 |
5.2 技术可采资源 |
5.2.1 技术可采系数获得方法 |
5.2.2 渝东南地区页岩气技术可采系数赋值 |
5.3 经济可采资源 |
6 渝东南地区页岩气可采资源量 |
6.1 渝东南地区地质与技术可采资源 |
6.1.1 酉阳-秀山牛蹄塘组页岩气有利区 |
6.1.2 武隆-连湖龙马溪组页岩气有利区 |
6.1.3 彭水-黔江龙马溪组页岩气有利区 |
6.1.4 龚滩龙马溪组页岩气有利区 |
6.1.5 有利区资源量及可信度 |
6.2 渝东南地区经济可采资源量 |
6.2.1 开发方案简介 |
6.2.2 现金流量法经济评价方法和参数 |
6.2.3 经济有效性分析 |
6.2.4 经济可采资源量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川东地区晚古生代至今构造-热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1 现今地温场研究现状 |
1.2.2 构造-热演化研究现状 |
1.2.3 川东地区现今地温场及构造-热演化研究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主要完成工作量 |
1.6 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 |
第2章 川东地区地质概况 |
2.1 地质背景 |
2.2 地层特征 |
2.3 构造演化特征 |
2.4 岩浆活动特征 |
第3章 现今地温场研究 |
3.1 研究方法及基本参数 |
3.1.1 研究方法 |
3.1.2 基本参数 |
3.2 现今地温场特征 |
3.2.1 单井地温梯度及大地热流计算结果 |
3.2.2 现今地温场分布特征 |
3.3 现今地温场性质及控制因素 |
3.3.1 现今地温场性质 |
3.3.2 现今地温场控制因素 |
第4章 晚古生代至今构造-热演化研究 |
4.1 构造-热演化恢复方法 |
4.2 基本参数及古温标 |
4.2.1 基础地质参数 |
4.2.2 地质温度计 |
4.3 晚古生代至今热演化史 |
4.4 沉降史特征 |
4.5 构造-热演化与构造运动的耦合关系 |
第5章 气源对比及烃源岩成熟度演化史研究 |
5.1 气源对比研究 |
5.1.1 天然气组分特征 |
5.1.2 天然气碳同位素 |
5.1.3 天然气成因 |
5.1.4 天然气来源分析 |
5.2 烃源岩成熟度演化史 |
5.2.1 模拟方法和原理 |
5.2.2 基本参数 |
5.2.3 典型井烃源岩成熟度演化史特征 |
5.2.4 烃源岩成熟演化与构造-热演化的耦合关系 |
5.3 单井天然气成藏综合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6)基于地下水控制的假角山背斜高铁隧道选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溶区高速铁路建设地下水灾害问题研究现状 |
1.2.2 川东隔挡式背斜区岩溶发育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概况 |
2.1 自然地理条件 |
2.1.1 自然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象水文 |
2.2 区域地质条件 |
2.2.1 地层岩性 |
2.2.2 地质构造 |
第3章 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 |
3.1 可溶岩分布及含水结构 |
3.1.1 可溶岩分布 |
3.1.2 含水结构 |
3.2 研究区岩溶发育特征 |
3.2.1 地表岩溶发育形态 |
3.2.2 地下岩溶发育形态 |
3.2.3 浅表岩溶平面分布特征 |
3.3 岩溶水出露特征及补径排特征 |
3.3.1 岩溶水出露特征 |
3.3.2 岩溶水补径排特征 |
3.4 岩溶水化学特征 |
3.5 岩溶水系统特征 |
3.5.1 嘉陵江组岩溶水子系统 |
3.5.2 巴东组三段岩溶水子系统 |
3.6 小结 |
第4章 研究区地下水循环及岩溶分异特征 |
4.1 选取统计控制岩溶发育要素 |
4.2 背斜两翼横切沟谷特征分析 |
4.2.1 横切沟谷发育密度 |
4.2.2 泉点发育密度 |
4.3 研究区地下水循环特征分析 |
4.4 岩溶负地形量化特征 |
4.5 地下水循坏模式下的岩溶发育模式 |
第5章 穿越假角山背斜高铁隧道地下水渗流场模拟 |
5.1 研究区模型的概化 |
5.1.1 模型范围 |
5.1.2 边界条件及模拟方案 |
5.1.3 水文地质参数的选取 |
5.1.4 模型识别与检验 |
5.2 模拟隧道 A、B 方案地下水渗流场的变化 |
5.2.1 方案 A 地下水渗流场预测分析 |
5.2.2 方案 B 的地下水渗流场预测分析 |
5.3 基于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各方案的影响半径及疏干范围 |
5.4 研究区最优线路的选址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7)雪峰山西侧构造复杂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气有利区定量优选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来源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页岩气有利区优选与甜点预测研究现状 |
1.3.2 数学定量分析方法应用进展 |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2 研究内容 |
1.5 完成的工作量 |
1.6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层 |
2.1.1 四川盆地地层概述 |
2.1.2 研究区地层分布 |
2.2 区域构造 |
2.2.1 四川盆地构造变形特征 |
2.2.2 研究区构造特征 |
2.3 沉积构造演化 |
第3章 页岩气储层特征 |
3.1 储层岩性与生物特征 |
3.1.1 储层岩性 |
3.1.2 储层笔石带分布 |
3.2 储层岩石学特征 |
3.2.1 薄片特征 |
3.2.2 矿物组分特征 |
3.3 储层物性特征 |
3.3.1 孔隙类型 |
3.3.2 孔隙度特征 |
3.3.3 渗透率特征 |
3.3.4 比表面积特征 |
3.4 储层地化特征 |
3.4.1 元素特征 |
3.4.2 有机地化特征 |
3.5 储层含气性与露头距离的关系 |
3.6 储层测井响应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4章 页岩气富集关键因素量化分析 |
4.1 页岩分布特征 |
4.1.1 富有机质页岩沉积相分布 |
4.1.2 富有机质页岩厚度与埋深分布 |
4.2 有机地化 |
4.2.1 TOC分布 |
4.2.2 Ro分布 |
4.3 物性特征 |
4.4 脆性矿物及裂缝 |
4.4.1 脆性矿物含量平面分布 |
4.4.2 裂缝发育特征分析 |
4.5 保存条件 |
4.5.1 断裂展布分析 |
4.5.2 地层倾角分析 |
4.5.3 不整合面分析 |
4.5.4 岩溶作用分析 |
4.5.5 保存条件综合分析 |
4.6 含气量 |
4.7 压力系数 |
4.8 典型页岩气藏解剖 |
4.8.1 彭水页岩气藏 |
4.8.2 正安页岩气藏 |
4.9 富集规律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5章 页岩气有利区优选方法研究 |
5.1 页岩气有利区优选方法与数学算法选取 |
5.1.1 页岩气有利区优选方法 |
5.1.2 有利区优选中数学算法比较与选取 |
5.2 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 |
5.2.1 基本方法 |
5.2.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应用 |
5.2.3 页岩气有利区量化优选 |
5.3 多层次模糊识别方法分析 |
5.3.1 基本原理 |
5.3.2 多层次模糊识别模型 |
5.3.3 页岩气有利区参数优选 |
5.4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分析 |
5.4.1 基本原理 |
5.4.2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
5.4.3 页岩气有利区参数优选 |
本章小结 |
第6章 页岩气有利区预测方法应用 |
6.1 页岩气有利区定量优选方法 |
6.1.1 地质参数平面图数据化 |
6.1.2 地质参数平面图数据标准化 |
6.1.3 地质参数平面图量化叠加 |
6.1.4 页岩气有利区优选评价 |
6.2 多种数学方法有利区预测与勘探实践对比 |
6.3 雪峰西侧页岩气有利区预测应用 |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
(8)川东隔挡式褶皱构造特征及成因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 |
1.2.1 川东地区研究现状 |
1.2.2 断层相关褶皱研究方法现状 |
1.2.3 滑脱层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川东隔挡式褶皱构造特征研究 |
1.3.2 川东隔挡式褶皱构造演化研究 |
1.3.3 川东隔挡式褶皱成因机制研究 |
1.3.4 研究技术路线图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四川盆地构造划分 |
2.1.1 川西北坳陷区 |
2.1.2 川中低缓隆起带 |
2.1.3 川东南高褶区 |
2.2 盆地内主要深大断裂 |
2.3 盆地演化 |
2.4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4.1 区域地层 |
2.4.2 区域滑脱层 |
第3章 川东隔挡式褶皱构造特征 |
3.1 构造分层 |
3.2 构造形态特征 |
3.2.1 铁山背斜 |
3.2.2 蒲包山背斜 |
3.2.3 七里峡背斜 |
3.2.4 大天池背斜 |
3.2.5 南门场背斜 |
3.2.6 黄泥堂背斜 |
3.2.7 云安场背斜 |
3.3 小结 |
第4章 川东隔挡式褶皱构造演化 |
4.1 平衡剖面技术 |
4.1.1 理论基础 |
4.1.2 平衡剖面的几何学法则 |
4.2 川东隔挡式褶皱构造演化 |
4.3 蒲包山背斜构造演化 |
第5章 川东隔挡式褶皱成因机制研究 |
5.1 构造物理模拟 |
5.1.1 相似性原则 |
5.1.2 实验装置及实验材料 |
5.2 物理模拟实验 |
5.2.1 实验一 |
5.2.2 实验二 |
5.2.3 实验三 |
5.2.4 实验四 |
5.3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9)渝东地区石炭系天然气成藏地质条件及主控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2.1 油气成藏理论研究现状 |
1.2.2 川东构造带研究现状 |
1.2.3 川东地区石炭系成藏条件研究现状 |
1.2.4 非构造圈闭研究现状 |
1.2.5 非构造圈闭研究方法 |
1.2.6 石炭系成藏时期研究 |
1.2.7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主要成果及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区域构造演化 |
2.3 区域地层特征 |
2.3.1 地层划分 |
2.3.2 地层分布 |
2.4 区域沉积相特征 |
第3章 储层特征及分布特征 |
3.1 储层特征 |
3.1.1 岩性特征 |
3.1.2 储集空间 |
3.1.3 物性特征 |
3.1.4 储层类型 |
3.2 储层分布特征 |
3.2.1 纵向分布特征 |
3.2.2 横向分布特征 |
第4章 烃源岩条件 |
4.1 烃源岩类型 |
4.1.1 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烃源岩 |
4.1.2 中二叠统烃源岩 |
4.2 天然气成因及气源对比 |
4.2.1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
4.2.2 天然气成因 |
4.2.3 气源对比 |
第5章 圈闭及保存条件 |
5.1 圈闭条件 |
5.2 盖层条件 |
第6章 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 |
6.1 典型气藏与失利圈闭解剖 |
6.1.1 建南构造带 |
6.1.2 云安厂构造带 |
6.1.3 硐村西-三岔坪构造带 |
6.2 主控因素 |
6.2.1 地层厚度 |
6.2.2 侧向封堵 |
6.2.3 岩溶作用 |
6.2.4 储层分布规模 |
6.3 成藏模式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川东地区中—新生代构造隆升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题目来源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存在问题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7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8 主要认识与成果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构造发育特征 |
2.1.1 川东褶皱带 |
2.1.2 湘鄂西褶皱带 |
2.2 沉积地层特征 |
2.2.1 沉积盖层特征 |
2.2.2 主要滑脱层 |
2.3 构造演化特征 |
第3章 构造隆升过程的研究方法 |
3.1 低温热年代学方法 |
3.1.1 磷灰石裂变径迹 |
3.1.2 锆石(U-Th)/He |
3.2 构造物理模拟 |
3.3 离散元数值模拟 |
第4章 川东构造带热演化历史 |
4.1 样品采集与测试 |
4.2 川东地区中-新生代热历史 |
4.2.1 磷灰石裂变径迹和锆石(U-Th)/He年龄 |
4.2.2 中-新生代热演化历史 |
4.3 存在问题及讨论 |
第5章 川东构造带形成过程和变形机理 |
5.1 构造物理模拟和离散元数值模拟 |
5.1.1 模型设计 |
5.1.2 实验材料和力学参数选取 |
5.2 隔槽式褶皱和隔挡式褶皱的转换机制 |
5.2.1 实验设计 |
5.2.2 多层滑脱层褶皱的影响因素 |
5.2.3 隔槽式褶皱向隔挡式褶皱转换的模式 |
5.3 川东构造带形成机理 |
5.3.1 实验设计 |
5.3.2 川东侏罗山式褶皱带形成机理 |
5.3.3 缩短量和缩短率 |
第6章 川东地区中-新生代构造隆升过程及动力学机制 |
6.1 川东地区中-新生代构造隆升过程 |
6.1.1 燕山期构造隆升正演约束 |
6.1.2 中-新生代构造-热演化 |
6.1.3 构造隆升过程 |
6.2 川东地区中-新生代构造隆升动力学机制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专利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川东高陡构造成因地质模式与含气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川东明月峡双重楔形构造叠加模式[J]. 杨庚,陈竹新,王晓波. 地质论评, 2021(04)
- [2]川东地区方斗山构造特征及形成演化研究[D]. 张朝坤.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3]川东地区大池干构造特征及成因机制研究[D]. 唐华强.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4]渝东南地区重点层系页岩气富集条件及可采资源[D]. 王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5]川东地区晚古生代至今构造-热演化研究[D]. 冯仁朋.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6]基于地下水控制的假角山背斜高铁隧道选址研究[D]. 陈茜茜.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7]雪峰山西侧构造复杂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气有利区定量优选方法[D]. 赵安坤.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4)
- [8]川东隔挡式褶皱构造特征及成因机制研究[D]. 张修辉.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9]渝东地区石炭系天然气成藏地质条件及主控因素研究[D]. 宋达林.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10]川东地区中—新生代构造隆升过程研究[D]. 吴航.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