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纳百川 推陈出新——第四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开幕在即(论文文献综述)
闫若颖[1](2021)在《1950-1966年天津业余音乐艺术团体建设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刘荣荣[2](2018)在《古希腊戏剧在中国的接受研究 ——以罗锦鳞执导移植的古希腊戏剧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古希腊戏剧是欧洲戏剧发展史上一座高峰。古希腊戏剧在对后世欧洲戏剧产生影响的同时,也为中国的现代戏剧家们提供了精神食粮,罗锦鳞就是其中之一。罗锦鳞(1937)是我国着名的导演艺术家,国内首屈一指的古希腊戏剧研究专家。自1986年至今30年的导演生涯中,罗锦鳞共执导过11部古希腊剧作,对希腊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和传播做出卓越贡献。本文主要采用比较文学中“接受研究”理论和方法,以罗锦鳞执导的古希腊戏剧为研究个案,对古希腊戏剧在中国的接受进行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对罗锦鳞执导的古希腊戏剧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研究价值作简单介绍。第二部分探究古希腊戏剧在中国的接受语境。从文化政策、精神文化需求以及戏剧本体发展三个角度出发,分析古希腊戏剧在中国进行演出的条件。第三部分重点讨论罗锦鳞在执导古希腊戏剧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以罗氏家族两代人对古希腊的戏剧研究为关照对象,分章阐述罗念生翻译古希腊戏剧和罗锦鳞执导古希腊戏剧演出的成就。最后三个部分分别对《俄狄浦斯王》、《美狄亚》、《忒拜城》以及《城邦恩仇》的导演构思和舞台演出进行评论,对各个不同的剧种进行系统性的梳理。通过对罗锦鳞执导的四部古希腊戏剧的分析,探索出罗锦鳞在导演构思和舞台演出上的创新之处,分析得出古希腊戏剧在中国舞台演出的共性特征。古希腊戏剧与中国现代戏剧相结合所形成的精神特质,是研究未来戏剧发展的关键。
周慧[3](2017)在《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的导演探索与建构》文中研究表明有别于传统,甚或古典,同时又承续其本体精神的“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是以理解和适应现代(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点,通过“纵向继承”和“横向借鉴”的途径对各种艺术资源进行甄别、筛选与有效融合的产物。其不仅具备与时俱进的“开放”与“兼容”姿态,具有综合程度更强的艺术表现力,也拥有保证舞台演出实现整体性艺术要求的主创团队。由于题材内容的变化、文本体制的演进、舞台形态的更迭、观众审美取向的转换等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的探索与建构成为了一种不可避免的历史必然。历史与时代对中国戏曲提出这一要求的同时,也为其创造并提供了相应的可能:戏曲艺术本身即具备随历史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的特性,同时,两次国门打开为其提供了理论参考,科技的日新月异为其提供了物质准备,而新中国政府对戏曲的重视及相关“戏改”政策更为其提供了政治保障和外力支持。因为导演的自身能力,曾经的历史明证以及相应观念的形成等缘由,所以,“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探索与建构的重任,便有选择地落在了“导演”的身上。由此,所谓“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的导演探索与建构”,也即成为本文所要研究与探讨的内容。由于主、客观,内部、外界,自身、社会等多方因素的共同结果,原本分属两个不同审美系统、遵循不同美学原则、具有不同创作思维、运用不同方法手段和追求不同审美效果的戏曲导演和话剧导演,共同构成了“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的探索与建构主体。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延安时期“推陈出新”的初步尝试开始,经上世纪“改革开放”后八、九十年代的“全面探索”,直至新世纪以来的“整合回归”,“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的导演探索与建构”历经了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创作风貌,也相应地暴露出了不同的问题。从上述三个阶段,长达近百年的探索与建构过程中,本文总结归纳出了“继承传统精神与开拓现代品格”、“关注‘一度’文本与统筹‘二度’舞台”和“把握‘赛场’与抓住‘市场’”等三组具有对立统一关系和规律的“多维观照”之创作经验。如同任何事物都具有其两面性一样,“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的导演探索与建构”同样有其积极的、值得称道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引人深思的一面。本文以为,由于“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与时俱进、开放包容的艺术特征,所以,关乎此项内容的导演探索与建构,也依旧还在路上。同时,这一探索与建构也将永远处于“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两难与纠葛中。但无论如何,观众,永远都应该是探索与建构最重要的检验标准。
吴昉[4](2016)在《“海派剪纸艺术”传承与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以“海派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为主题。从溯源与传承、都市非遗保护机制、表现形式与风格特色、都市特征与海派文化,以及传承困境与策略等方面,论述上海现代都市文化环境中,“海派剪纸艺术”作为传统民俗文化及非遗名录项目的传承、保护、发展特色。论文将上海都市非遗名录项目“海派剪纸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划分为四个时间阶段。前创始阶段——1930-1950年,介绍早期“海派剪纸艺术”形成的渊源与发展环境;创始阶段——1950-1980年,描述“海派剪纸艺术”在两位创始人王子淦与林曦明各自的艺术探索中,逐渐形成具地方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发展阶段——1980-2007年,论述“海派剪纸艺术”经由传承人群体的共同努力,奠定其体现海派文化特色的艺术地位;非遗阶段——2007-2016年,分析“海派剪纸艺术”入选非遗名录项目后的保护与发展情况,包括绘制传承谱系、整理各代表性传承人非遗大事记、介绍代表性传承基地等。从海派文化的角度分析“海派剪纸艺术”的独特性。论文归纳“海派剪纸艺术”体现在保护形式、保护组织、传承方式三方面的都市非遗保护机制。分别介绍各传承人及传承区域的剪纸艺术特色,比较其异同,概括“海派剪纸艺术”体现在表现形式与风格特色上的多元风貌。分析“海派剪纸艺术”传承与上海都市特有文化环境的关联性。从上海都市民俗文化的乡土与民间特征、都市记忆与传承意义方面,总结“海派剪纸艺术”在传承发展过程中体现的都市特征。论文论述了“海派剪纸艺术”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境。探索基于都市发展模式、非遗“文化空间”、都市多样化创新形式、非遗文化记忆系统四方面的未来发展策略。从而为“海派剪纸艺术”下一个十年的非遗文化发展,提供有据可依的参考价值与持续发展的可行方案。
王玉坤[5](2014)在《戏曲电视节目研究》文中认为戏曲作为中国传统大众艺术的代表之一,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形成了以“戏台”为中心的传播方式,以及建立在此种传播方式上的成熟而精湛的表演形式。随着科技的发展、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变,新媒介出现,多元化传播格局逐渐形成。电影、电视、互联网、移动终端等传播媒介,对戏曲固有的以“戏台”为中心的传播方式产生了冲击。“后戏台”传播时代的来临,使传统戏曲文化面临重大挑战。本文以戏曲电视节目为主体,探讨戏曲与电视融合的必然性,梳理戏曲电视节目的发展历程,总结戏曲电视节目的类型与形态特征,以受众调查分析为基础,剖析戏曲电视节目的现状与争议,探究戏曲电视节目的传承意义。戏曲在当今社会的生存状况成为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戏曲传播的方式经历了从戏台到电子媒介的电影、电视、互联网、移动终端的变迁。在现代都市中,“家庭”观看正取代“剧场”成为人们新的选择,电视媒介则在多屏化的格局中居于主导地位,为戏曲传播提供了最高的普及率和最多的潜在受众。戏曲在剧场演出遭遇瓶颈之后必然会选择新媒介寻求突破,而电视正处在当前消费文化和娱乐文化泛滥的时期,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戏曲艺术加盟有助于提升电视节目的文化品位。戏曲电视经历了节目化、栏目化、频道化的三个发展阶段。不同阶段戏曲电视节目的类型、特征与播出方式差异显着,透露其背后迥然相异的电视营销手段和文化背景。三阶段的发展历程在时间上相互重叠,栏目化建立在丰富的节目类型上,频道化也要求更多的栏目契合频道的定位,承载频道的播出内容。三者垂直分布、互为补充,形成了戏曲电视的节目组织样态。以节目功能为划分标准,戏曲电视节目可分为欣赏类戏曲电视节目、竞赛类戏曲电视节目、专题类戏曲电视节目、晚会类戏曲电视节目四个类型。梳理节目理念的更迭更有助于把握当下节目类型突出的传播特征。欣赏类戏曲电视节目根据电视手段的介入程度不同,分为“原生态”的直播、录播类节目和虚实相生的戏曲电视剧。二者差别在于舞台演出与非舞台演出,但两种形态时有交叉,界线并不明晰。戏曲电视剧尽管有实景拍摄、故事性强等特点,但核心仍是完整的戏曲演出,所以将其纳入欣赏类戏曲电视节目。此类节目创作的核心问题是在戏曲艺术的写意性与电视表现手法的写实性之间寻求平衡。竞赛类戏曲电视节目从较为封闭的行业内部比赛转变为参与性更强的全民选秀模式,出现了“专业秀”“平民秀”“明星秀”选秀热潮;本土化的节目移植,开放化的媒体姿态,整体化的营销策略为其它类型的戏曲电视节目创新提供具有参考借鉴价值的范本。同时应遏制“泛娱乐化”的倾向,不断提升节目的文化品位。专题类戏曲电视节目经历了从文献纪录到文化诉求的嬗变,当下的创作呈现出多维度的题材探索,“故事化”的叙事策略,“相对真实”的创作理念,精致的影像、深邃的历史文化涵义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在文化诉求的背景下,节目应更加关注戏曲艺术真实的生存语境,避免创作“失焦”,将戏曲淹没于精美画面和历史文化的滥觞之中。晚会类戏曲节目是电子媒介时代、城市化进程中民间狂欢延伸到电视空间之中的拟真集会。在电视媒介形成的公共空间中,人们拟真性参与荧屏中的全民狂欢仪式,在观看中完成个体与集体的认同。狂欢背后承载着主流媒体的官方宣教功能,形成了以国家、民族为核心的叙事体系。在节目类型的基础上归纳了戏曲电视节目专业性、地域性和多元性形态特征。戏曲艺术的专业性形成了节目专业性的形态特征;特定区域的人文生态环境中受众根据自身的经验、知识、兴趣选择节目的偏好形成了节目的地域性;戏曲艺术的综合性、受众需求分化和复杂的制播环节则形成了戏曲电视节目的多元性。本文力求关照与解读当下戏曲电视节目生存状况和争议话题。电视对戏曲本体的影响究竟是创新还是消解;戏曲电视传播冲击还是促进了戏曲剧场演出;隔着电视屏幕的演员与观众亲近还是疏远了;戏曲电视节目评奖是热闹还是萧条。通过对现状与争议的探索与研究,明确戏曲电视节目发展的方向和对策。在分众化传播语境下,戏曲电视节目对细化的受众市场深入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文中受众分析以受众“使用—满足”模式为基础,设计调查问卷对戏曲电视受众进行入户调查,收集并处理数据,依据数据形成受众分析调查报告。受众调查及分析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受众观看戏曲的渠道状况调查,受众戏曲电视节目收视状况调查,受众剧场观戏状况调查,并形成分析报告。戏曲电视节目的受众群体呈现诸多特点:城乡戏曲传播均以电视媒介为主导,农村的戏曲演出市场更活跃;戏曲电视节目受众老年化特征突出,高学历受众则远离电视;现实受众偏爱欣赏类、专题类节目,戏曲晚会受潜在受众青睐;戏曲剧场演出票价为关键因素,且针对不同受众实行差异化营销等。戏曲电视节目应以戏曲艺术本体为中心,尊重其艺术特征,明确自身的节目定位。通过受众分析和研究,运用反馈机制调整节目编排。使节目、栏目、频道三个层次有序互补,突出戏曲电视节目专业性、地域性和多元性的节目特点,形成整体化的营销策略和品牌效应。把握分众化传播语境下的受众细分市场,丰富节目层次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需求。以戏曲电视节目为中心,传承戏曲文化,培养年轻观众,修复戏曲文化生态环境。
杨亮[6](2012)在《淄博民间工艺文化与当代产业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淄博——海岱之间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曾经哺育出辉煌灿烂的齐文化,而齐文化不仅是我国一支优秀的传统地域文化,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来源之—和重要组成部分。务实、开放、多元、变革、兼容并蓄的文化品格在“膏壤千里,粟如丘山”且风炎土灼的齐国大地焕发出强大生命力和辐射力,品类繁复、工艺精湛、独树一帜的民间工艺文化便是孕育其中、颇具特色的一枝奇葩。齐文化“重农兴商”的历史传统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在21世纪“全球化”的新型经济、文化格局中依然不失借鉴和启迪意义。民间工艺文化更是持续不断地探索新环境中行之有效的发展模式,明晰如何变革民间工艺的传统文化优势形成淄博文化资源的产业优势、如何借助民间工艺的大众文化力量培育出现代化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是本文研究的基本目的。在选题、调研和撰写论文的过程中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是定性研究中的内容分析法,获得资料的途径包括:实地调查法(与当地的民间艺术家或手工艺者面谈并做记录)、函询法(向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或民间协会组织发放咨询信函、电子邮件或者打电话)、查阅法(图书馆、民艺馆、博物馆、档案馆和电子资源)等等。历史研究中的时空结合法,在时间与空间的范畴内探索淄博民间工艺文化的发展脉络,阐述事实、揭示意义、解释原因、预测趋势。下面是各部分内容的提要:在引论中明示出淄博民间工艺文化和产业化研究选题的原因和依据。界定民间工艺、文化和产业化等相关概念,并对学术界研究现状进行简要的综述。首先对淄博民间工艺进行类别研究。按照重要性程度依次递减的次序对淄博当地的民间工艺品类进行全面的、客观的历史梳理,理清每种民间工艺的起源、鼎盛、衰落或者消失的时间、地点和代表性事件,由此证明淄博有史以来确实是民间工艺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具体民间工艺品类包括最主要的陶瓷和丝绸(此亦为中国最为典型的传统手工艺)及其衍生品刻瓷工艺、琉璃工艺以及内画工艺、淄砚工艺、铜响乐器、蹴鞠制造工艺等等不一而足。其次深入分析了博民间工艺发展的原因。主要是针对淄博各种民间工艺,分析其产生、鼎盛、衰落和消亡的原因,包括自然地理因素和社会历史因素两部分。比如地理位置、地质地貌、气候气象和自然资源禀赋优势,尤其是煤炭、矿石、铁、铜等主要矿产资源以及农副产品资源等,此为相对稳定的地理决定性。而社会历史因素比之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更为深刻、复杂和富于变化,诸如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状态、国家政治制度、阶级阶层关系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影响和制约。同时,每个不同的历史阶段所处的社会环境包括流行时尚、风俗习惯等外部因素以及淄博地区广大民众的品格气质、心理素质和价值观念等内在因素都会共同作用于民间工艺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再次全面分析了是淄博民间工艺文化的内涵。第一触及淄博民间工艺文化的精神内核,亦即造物思想。淄博民间工艺文化的造物思想包含民众的智慧与理想,或“备物致用”的实用诉求或“文质彬彬”的审美意趣或“心手相传”的技能巧思,民间工艺匠人借用材质、配方、色彩、线条、形体等工艺语言表达出内心情感和精神追求。第二在淄博民间工艺文化与地方民族传统文化关系的解读中勾勒出淄博民众典型性格特征,摹写民间艺人传统的社会生活与生产状况,关照民间工匠的艰苦奋斗与执着信念。第三归纳淄博民间工艺文化的生命周期性规律,描绘主流民间工艺文化生命中历经“缓慢积累的成长期——理性选择的成熟期——无奈蛰伏的衰退期——华丽转身的复兴期——不可限量的再生期”的跌宕路径,‘藉此在思想上对民间工艺文化发展产业化做出准备。复次是对淄博民间工艺文化当代产业化的研究。首先将上述各种淄博民间工艺再次进行分类,明确不同民间工艺文化资源的归宿问题;然后基于对选择性产业化理念的认同解决“产业化”的道路选择问题。按照选择性开发战略思路进行市场客体分类——文化标本、文化作品抑或文化产品;按照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宏观思路进行淄博民间工艺文化产业的市场角色定位——政府、投资者、劳动者和消费者如何定位;按照多元化市场发展多维思路进行民间工艺文化产业的市场开拓,旅游业、体育娱乐业、艺术品行业、网络市场范畴、国际贸易领域等等。最后对全文内容进行总结并对该选题展开进一步思考。主要结论是:结论之一:淄博民间工艺文化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其发展动因基本确证。结论之二:淄博民间工艺文化有着深刻而独特的内涵。结论之三:淄博民间工艺文化发展产业化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结论之四:淄博民间工艺文化产业化之路需要采取选择性战略并重新进行市场主体界定和有针对性的市场开拓。本文的创新点在:1.研究视角的创新。本论题试图站在社会文化的基点上,将视线向下投射,着眼于一个城市的“小传统”即大众文化,但是并不是回避和排斥“大传统”即精英文化,反而是要努力在精英文化的脉络中摸到大众文化的脉搏,亦即尝试在正统的历史研究成果中找到同时代的大众文化尤其是民间工艺文化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2.对淄博城市形象评价的创新。淄博自古为齐国封地,“五霸之首”、“战国七雄”是其鼎盛的标志性形象。曾经“泱泱大风”的齐国所恃“鱼盐之利”随属地减少逐渐转型成为现代山东一内陆城市,传统的纺织工业、陶瓷工业联合新型煤炭工业和石油工业树立起淄博“工业城市”的形象,然淄博凭借曾经辉煌之“齐国”遗风,欲将重振其文化与经济并立之形象,还原本来应有之面目亦非不可能之事。3.淄博民间工艺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创新。淄博的民间工艺文化以传统陶瓷和丝织工艺为轴心随时代不断演化出新的民间工艺品类,但是现代化机器大生产模式在陶瓷和纺织行业的成功并不能成为其他民间工艺同样可以效仿的佐证。为此本论文提出了“淄博民间工艺文化产业化发展的选择性战略”。简言之,在开发和利用文化产业资源的淄博民间工艺文化资源时要基于“选择性”原则区别对待,多元并行,方能取长补短各得其所。4.淄博民间工艺产业市场道路选择的创新。本论文提出“继续发展轻工制造业(陶瓷工业、丝绸纺织业)、重点开创商业和服务业的创新协作,同时加强外围产业的辅助和保护”的市场开拓思路。特别是民间工艺文化与艺术品市场、旅游业和旅游商品市场、专业批发市场以及国际市场的层次化结合,同时兼顾金融、广告、教育和法律等环境建设。新模式、新思路、新策略和新方法在文化产业战略的大背景下显得益发突出和紧迫。
李萌[7](2011)在《基于文化创意视角的上海文化旅游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也是最能体现近代以后中国发展变迁历程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上海文化有个性、有特色,发展文化旅游是上海建设世界着名旅游城市的必然路径,是有战略意义的。本文首先对上海文化旅游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考查与分析,明确了上海文化旅游的本质内涵及其内容所指;其次剖析了文化创意产业理论,深入论述了文化旅游与上海都市旅游、文化创意与上海文化旅游之间的深层关系;继而从现实出发全面分析了上海文化旅游资源基础、上海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而后在此基础上,对上海文化旅游创新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创意路径与策略等问题提出一系列思考与构想;最后以“上海之根、都市新城”——上海松江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文章按照管理学学科的要求,在对相关理论文献做综合、深入分析的同时,为获取尽可能多的原创性一手文献资料做了大量调研工作,付出了艰苦努力。是组织复旦大学旅游系部分学生就上海文化旅游的市场发展背景问题专门做了700份规模的市场问卷调查,获得大量的有效信息;二是对国内10位文化、旅游领域的专家做了专题访谈调查,深化了对上海文化旅游发展问题的认识;三是对上海所有区县旅游局领导做了专题访谈调查,全面、深入地了解了区县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四是对作者工作的松江区的文化旅游发展问题做了集中的一线调研,形成了完整的案例,从实证分析的角度丰富了文章的研究维度。基于文化创意视角提出的上海文化旅游发展理论的创新点主要有:一是从“文化交往”的角度揭示了文化旅游的社会文化属性,把文化旅游作为建构、表达、阅读城市“文本”及“文化空间”的新途径,在文化旅游与城市发展的深层动态关系中揭示其自身的运行逻辑;二是把社会文化分析、经济产业分析有机融合,提出了“想象性资源、实体性资源、活动性资源”的上海文化旅游资源新框架,以及文化旅游发展中的文化资本战略;三是把文化创意作为一种指向未来的新的旅游产业发展观、新的发展方式与手段内化于上海文化旅游的发展过程;四是从全球交往语境下城市根本价值的角度,对上海城市价值进行再认识、再解读、再表达,明确上海作为“中国城市化、现代化、全球化最佳样本”的价值定位,提出“发现上海、体验上海、理解中国”的上海文化旅游新的形象理念;五是沿着“文化旅游价值的生成”、“人与地方的文化交往”两条主线,按照“文化吸引——文化体验——文化表达与传递——文化欣赏、接受与反馈——新的文化吸引”的运行路径,指出上海需要提炼城市根本价值构建新形象、优化文化旅游空间格局、打造文化旅游核心吸引物体系、完善文化旅游服务体系、加强文化旅游市场营销、推进文化旅游区域合作、深化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作为从文化创意新视角全面研究上海文化旅游发展问题的积极尝试,本文存在以下局限与不足:对上海历史文化的研究深度不够,可能影响对上海城市文化精神、文化性格的准确把握;跟国际着名文化旅游城市之间的“对标研究”还不够深入详细;从视觉文化、象征(符号)经济、消费文化角度对上海文化旅游景观、文化旅游产品、文化旅游解说等的研究需要深化;对文化创意、文化旅游生产、社会文化变迁三者之间内在动态关系的分析还不够深刻。
梁睿[8](2010)在《水墨雄风——周韶华绘画艺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就20世纪中国画发展来说融合与革新是主流倾向,无论是“中西结合”还是“借古开今”均对中国画的现代转型做出卓越的贡献。可以说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国画始终在为建立独立成熟的语言体系而探索着。到了80年代,随着社会的开放与思想的自由,中国画如何完成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化成为时代的命题。周韶华便是这一轮中国画革新大潮中,突出而重要的一位画家。周韶华艺术之革新可以说是有意识突破文人画审美情趣的理性思考,主张跨越元明清以降的文人画传统,上溯汉唐、先秦以远的中华文化宏伟厚重与博大精深之源。在一个新的时代实现了传统内蕴与现代风格的统一,也进一步推动了山水画从古典样式向现代形态的转化,被誉为“气势派”的代表。其作品中洋溢出一种特有的大美和壮美,在我们这个时代中国画创作中显得弥足珍贵。周韶华的创作与革新基于一种对历史文化与生命存在的全方位观照和解读的艺术理念,强调历史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沟通与整合。并创造性地提出所谓“隔代遗传”与“横向移植”等理论,对中国当代水墨画的创作影响深远。毋庸置疑,周韶华的艺术风格与理念在中国画的精神层面和文化层面对当代中国画的创作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对于周韶华的研究对我国当代美术创作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费泳[9](2010)在《戏曲电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戏曲在当代的生存状况是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自80年代戏曲与电视“结缘”、“联姻”后,更是引发了人们对两者结合的探索与实践。30年过去了,对于“戏曲电视”的研究,无论是理论积累还是实践探索,都需要梳理与总结。本文试图以戏曲电视为主体,以戏曲电视栏目为案例,以收视率等社会效果为客观依据,对戏曲和电视的结合作一“解剖式”研究,以探求戏曲电视之未来走向以及戏曲应如何借用现代传媒力量吸引当代观众。第一章“电视戏曲”与“戏曲电视”。旨在梳理戏曲与电视各自的特点,廓清“电视戏曲”与“戏曲电视”的概念,对戏曲与电视的结合作一历史回顾,并回答在不同阶段,戏曲与电视的结合给双方发展带来的影响。第二章“戏曲电视栏目”。意在通过考察全国戏曲电视栏目,试对其进行分类,并对全国有较高收视率的两个戏曲栏目进行剖析探究,总结其成功之道。第三章“戏曲电视人”。将目光聚焦在戏曲电视编导和戏曲节目主持人身上,充分分析人的因素,以期挖掘戏曲电视栏目的生命力与影响力。第四章“戏曲电视艺术”。力图从大众审美取向的流动性、大众与精英的审美互动角度,探析戏曲电视之未来走向。结语:本文认为在当今信息多元时代,只有对“戏曲电视”、“剧场戏曲”、“网络戏曲”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才能不断吸引当代观众。并再次重申中国传统戏曲必须紧密依附于时代才能得到时代回应这一理念。
邹之瑞[10](2008)在《新中国芭蕾舞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的芭蕾舞史,从20世纪初叶至今,已逾一个世纪。本文从浩繁的资料中收集并运用大量的证据,对自裕容龄以来至2007年百余年中国芭蕾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尽可能全面和客观的描述。对其中重大历史事件、人物、以及重要作品,在广泛深入研究及大量数据采集和对相关专家学者资深从业人员的大规模访谈讨论后,给出了清晰的独立分析与评价。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探求芭蕾艺术的发展规律,力图梳理出一部比较完整的芭蕾舞在新中国的发展史。其意义在于反思一个外来文化怎样被中国人所接受,并且与古老的中华民族文化相结合,生长出具有独特芬芳气息的艺术果实;追溯芭蕾艺术在中国播种、发芽、生长的百余年漫漫岁月和起伏变迁,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也为我们今后对芭蕾舞蹈更深入的研究抛砖引玉。(一)本文的研究目标是:1、新中国芭蕾发展的重大事件。2、建国以来芭蕾在教育、剧目、演员、编导、市场等方面的发展状况。3、新中国芭蕾舞发展过程中,文化思潮、社会环境、经济发展等对其所产生的影响。4、尝试从历史走向上分析出中国芭蕾的未来发展道路。(二)本文的研究内容是:1、芭蕾艺术在中国的主要发展历史。2、中国芭蕾舞发展历程上的重要人物之作用。3、中国芭蕾舞教育事业的发展历史及其历史成绩。4、西方经典舞剧的学习演出,对于中国芭蕾舞的示范意义。5、中国芭蕾舞团体的发展历史。6、中国芭蕾舞的创作及其主创人员的艺术追求。7、中国芭蕾舞表演艺术的发展历史。(三)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1、完成一篇具有独立和完整意义的首部新中国芭蕾舞史。2、将中国芭蕾舞艺术历史上的教育、创作、演出等情况与当时的社会评价结合,并从今天的视角分析反思。3、特别注意中国芭蕾舞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芭蕾舞发展之间通过文化交流所产生的相互影响,揭示中国芭蕾发展的外部文化动力。本文的一条主要线索是以剧带史,即围绕着芭蕾剧作的介绍评说来展开对中国芭蕾舞史的叙述。因为芭蕾艺术发展的最高成果就是创作芭蕾舞剧。所有演员的培养、教育机构的建设、演出团体的成立与发展,等等,都是为了最终创作出杰出的芭蕾剧作。本文按四个历史分期分述为下列五大部分:第一章新中国芭蕾事业的奠基(1950—1965)第二章“文革”时期的中国芭蕾(1966—1976)第三章中国芭蕾的复苏与繁荣(1976—1989)第四章中国芭蕾的繁盛期:市场经济下的发展(1990—2007)第五章关于建立中国芭蕾学派的问题及对策性建议每章内容一般都包括时代背景分析(政治和文化)、代表性芭蕾舞剧作品的介绍与评论、芭蕾专业教育机构的发展、演出团体的情况介绍和中国芭蕾对外交流情况等几大部分。在芭蕾舞剧作品介绍方面,主要包括剧情介绍、艺术成就评析(音乐、舞蹈、舞台美术和服装等)。在了解中国芭蕾舞发展的同时,我们看到中国人在学习西方芭蕾舞的过程中吸收到了什么?强调了什么?在西方芭蕾进入中国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中国文化所具有的包容与改造能力。
二、海纳百川 推陈出新——第四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开幕在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纳百川 推陈出新——第四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开幕在即(论文提纲范文)
(2)古希腊戏剧在中国的接受研究 ——以罗锦鳞执导移植的古希腊戏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价值 |
2 古希腊戏剧在中国的接受语境 |
2.1 文化政策促进古希腊戏剧交流 |
2.1.1 文艺领域的拨乱反正 |
2.1.2 文艺思想的现代化 |
2.1.3 文化政策的市场导向 |
2.2 大众精神文化需求推进古希腊戏剧改编 |
2.2.1 精神文化生活的贫瘠 |
2.2.2 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冲突 |
2.2.3 雅俗文化的碰撞 |
2.3 戏剧发展推动中国戏剧艺术的变革 |
2.3.1 中国戏剧的传承 |
2.3.2 外来戏剧的借鉴 |
2.3.3 从姊妹艺术借鉴表现形式 |
3 罗锦鳞执导古希腊戏剧的演出成就 |
3.1 罗念生翻译古希腊戏剧 |
3.2 罗锦鳞执导古希腊戏剧演出 |
3.2.1 导演理论 |
3.2.2 罗锦鳞执导古希腊戏剧的演出成就 |
4 话剧的当下阐释:《俄狄浦斯王》的改编和演出 |
4.1 缘起 |
4.2 演出概况 |
4.3 导演构思 |
4.3.1 作品主题 |
4.3.2 情节与结构 |
4.3.3 作品语言 |
4.4 舞台呈现 |
4.4.1 舞台布景的虚实风格 |
4.4.2 刺目行为的写意呈现 |
4.5 小结 |
5 河北梆子形式的新探索:从《美狄亚》到《七雄攻忒拜》 |
5.1 缘起 |
5.2 河北梆子《美狄亚》 |
5.2.1 演出概况 |
5.2.2 导演构思 |
5.2.3 舞台呈现 |
5.2.4 小结 |
5.3 河北梆子《忒拜城》 |
5.3.1 演出概况 |
5.3.2 导演构思 |
5.3.3 舞台呈现 |
5.3.4 小结 |
6 评剧移植的现代表达:《俄瑞斯特亚》改编和演出 |
6.1 缘起 |
6.2 演出概况 |
6.3 导演构思 |
6.3.1 作品主题 |
6.3.2 人物分析 |
6.4 舞台呈现 |
6.4.1 舞台布景的写意风格 |
6.4.2 唱腔伴奏的现代化特征 |
6.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的导演探索与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分析 |
三、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一章 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导演探索与建构的出现 |
第一节 何为“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 |
一、关于“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的阐述与说明 |
二、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之于传统,甚或古典叙述方式的同与异 |
三、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所显现出的艺术优长 |
第二节 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探索与建构的原因及可能 |
一、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探索与建构的原因 |
二、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探索与建构的可能 |
第三节 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的导演探索与建构 |
一、看似多余的说明——中国戏曲是否还需要专职导演 |
二、自身的可能 |
三、历史的明证 |
四、观念的形成 |
第二章 探索与建构之二元主体:戏曲—话剧导演 |
第一节 戏曲导演与话剧导演创作思维之异同 |
一、所秉持的美学观念不同 |
二、所遵循的假定性原则不同 |
三、所凭借的创作方法不同 |
四、所追求的审美效果不同 |
第二节 话剧导演介入戏曲创作 |
一、话剧导演介入戏曲创作所引发的质疑和批评 |
二、话剧导演介入戏曲创作之缘由所在 |
三、话剧导演介入戏曲创作的应有姿态和必要准备 |
第三节 参与探索与建构之戏曲、话剧导演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类型特征 |
一、戏曲导演的主要代表及其类型特征 |
二、话剧导演的主要代表及其类型特征 |
三、戏曲、话剧导演之外 |
第三章 导演探索与建构的三重阶段:“出新”—“探索”—“回归” |
第一节“推陈出新”阶段——从延安时期至“文革”之前 |
一、“推陈出新”阶段的时代特征 |
二、探索和建构于这一阶段的成功经验 |
三、探索和建构的基本方法 |
第二节“全面探索”阶段——“改革开放”至上世纪末 |
一、“全面探索”阶段的时代氛围 |
二、中国戏曲在这一时期的命运遭际 |
三、探索和建构的主要特征 |
四、此一阶段暴露出的问题 |
第三节“整合回归”阶段——新世纪以来至今 |
一、“整合回归”阶段的时代风貌 |
二、探索和建构的整体表现 |
三、这一时期显现出的不足 |
第四章 导演在探索与建构过程中的“多维观照”:“承前启后”—“左顾右盼”—“上下求索” |
第一节 承前启后:继承传统精神 开拓现代品格 |
一、风格品貌上:民间色彩与人文情怀的交汇 |
二、艺术本质上:抒情传统与叙事因素的均衡 |
三、美学观念上:写意精神与写实原则的融合 |
第二节 左顾右盼:关注“一度”文本 统筹“二度”舞台 |
一、关注“一度”文本创作 |
二、统筹“二度”舞台呈现 |
第三节 上下求索:把握“赛场”抓住“市场” |
一、把握“赛场” |
二、抓住“市场” |
三、力求“赛场”叫好,“市场”叫座 |
第五章 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导演探索与建构的成就和不足 |
第一节 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导演探索与建构的意义和成就 |
一、激活并促进了已渐趋固化状态之戏曲艺术的持续发展 |
二、为戏曲艺术的现实存在找寻到了另外一种可能 |
三、拉近了戏曲艺术与当下观众之间的距离 |
第二节 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导演探索与建构的问题和不足 |
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改变着戏曲艺术的原有美学特征 |
二、在一定程度上动摇并置换着戏曲艺术的传统精神内核 |
三、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并限制着戏曲演员自身的艺术创造力 |
余论 |
一、探索和建构依旧在路上 |
二、永远无法避免的“两难”纠葛 |
三、观众,永远是最重要的检验标准 |
结语 |
一、本文的核心观点 |
二、尚待进一步思考的现象——“主流戏曲”之外 |
三、对未来研究的构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 |
一、作者简历 |
二、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 |
(4)“海派剪纸艺术”传承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1.2.1 对社会的意义 |
0.1.2.2 对经济的意义 |
0.1.2.3 学术上的意义 |
0.2 当前研究概况 |
0.2.1 目前研究的问题、局限与不足 |
0.2.2 造成当前研究局限的原因 |
0.3 研究方法 |
0.4 基本框架 |
0.5 研究难点 |
注释 |
第一章 从上海民间剪纸到“海派剪纸艺术” |
1.1 上海民间剪纸的发展 |
1.1.1 前创始阶段(1930-1950) |
1.1.2 创始阶段(1950-1980) |
1.1.3 发展阶段(1980-2007) |
1.1.4 非遗阶段(2007-2016) |
1.2 “海派剪纸艺术”的海派特征 |
1.2.1 海派文化的影响力 |
1.2.2 海派剪纸的独特性 |
第一章 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作为非遗名录项目的“海派剪纸艺术” |
2.1 “海派剪纸艺术”的非遗传承情况 |
2.1.1 传承谱系与传承形式 |
2.1.2 代表性传承人 |
2.1.3 代表性传承基地 |
2.2 “海派剪纸艺术”的非遗保护机制 |
2.2.1 多元保护形式 |
2.2.2 民间保护组织 |
2.2.3 都市传承方式 |
第二章 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海派剪纸艺术”的艺术特色 |
3.1 传统视野的拓展 |
3.1.1 王氏“海派剪纸艺术” |
3.1.2 程式与创新 |
3.1.3 生活与创意 |
3.1.4 剪纸艺术的局限性 |
3.2 摩登立意的表现 |
3.2.1 新剪纸艺术风貌 |
3.2.2 时代的叙述性 |
3.2.3 实用美术功能 |
3.3 民间意趣的追求 |
3.3.1 松江剪纸:天真随性、即兴想象 |
3.3.2 颛桥剪纸:百姓生活、时代风貌 |
第三章 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海派剪纸艺术”的都市特征 |
4.1 都市民俗文化的乡土与民间 |
4.1.1 民俗文化形态比较 |
4.1.2 传统民间和当代民间 |
4.2 都市记忆与海派剪纸 |
4.2.1 “乡痛”——上海的都市记忆 |
4.2.2 “月海”——持续的民间摹拟 |
第四章 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海派剪纸艺术”传承策略 |
5.1 “海派剪纸艺术”传承困境 |
5.1.1 迷失“后乡土” |
5.1.2 传承人保护 |
5.1.3 “表演性”缺失 |
5.1.4 维权与原创 |
5.2 “海派剪纸艺术”发展策略 |
5.2.1 中心与边郊城区双重发展模式 |
5.2.2 打造都市非遗“文化空间” |
5.2.3 开发都市多样化创新形式 |
5.2.4 创建都市非遗文化记忆系统 |
第五章 小结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出版的教材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5)戏曲电视节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戏曲电视节目概述 |
1.1 “后戏台”时代——戏曲传播方式的变迁 |
1.1.1 戏曲电影传播 |
1.1.2 戏曲电视传播 |
1.1.3 戏曲互联网传播 |
1.1.4 戏曲移动终端传播 |
1.2 从剧场走进家庭——戏曲与电视“初识” |
1.2.1 电视媒介的传播特性 |
1.2.2 剧场与家庭的传受差异 |
1.3 分化与融合的多屏化传播格局——电视媒介在戏曲传播中的地位 |
1.3.1 新媒介冲击下戏曲剧场演出、戏曲电影传播的边缘地位 |
1.3.2 多屏环伺下戏曲电视传播的主导地位 |
2 戏曲电视节目的发展历程 |
2.1 戏曲电视节目化 |
2.2 戏曲电视栏目化 |
2.3 戏曲电视频道化 |
3 戏曲电视节目类型 |
3.1 从写意到写实——欣赏类戏曲电视节目 |
3.1.1 “原生态”的直播、录播类戏曲电视节目 |
3.1.2 虚实相生的戏曲电视剧 |
3.2 从行业大赛到全民选秀——竞赛类戏曲电视节目 |
3.2.1 本土化的节目移植 |
3.2.2 开放化的媒体姿态 |
3.2.3 整体化的营销策略 |
3.3 从文献纪录到文化诉求——专题类戏曲电视节目 |
3.3.1 多维度的题材探索 |
3.3.2 “故事化”的叙事策略 |
3.3.3 “相对真实”的创作理念 |
3.4 从民间狂欢到拟真集会——晚会类戏曲电视节目 |
3.4.1 全民参与的狂欢仪式 |
3.4.2 主流媒体的官方宣教 |
4 戏曲电视节目形态特征 |
4.1 专业性 |
4.2 地域性 |
4.3 多元性 |
5 戏曲电视节目现状与争议 |
5.1 创新还是消解——电视化对戏曲本体的影响 |
5.2 促进还是冲击——电视传播语境下的戏曲剧场演出 |
5.3 亲近还是疏远——演员与观众的双向交流 |
5.4 热闹还是萧条——戏曲电视节目评奖 |
6 戏曲电视节目受众分析 |
6.1 收视率调查的应用局限与市场困境 |
6.2 受众分析的现实依据与理论基础 |
6.3 戏曲传播渠道状况分析 |
6.3.1 电视在戏曲传播中的媒介地位分析 |
6.3.2 城乡戏曲传播渠道差异的交叉分析 |
6.4 戏曲电视节目受众收视状况分析 |
6.4.1 受众群体特征与戏曲电视节目收视倾向交叉分析 |
6.4.2 影响受众选择戏曲电视节目的若干因素分析 |
6.4.3 戏曲电视节目受众收视习惯 |
6.4.4 戏曲电视节目受众满意度 |
6.4.5 戏曲频道付费模式的受众接收度 |
6.5 戏曲剧场演出受众观看状况分析 |
6.5.1 受众群体特征与剧场看戏倾向交叉分析 |
6.5.2 影响受众选择剧场看戏的若干因素分析 |
6.5.3 戏曲剧场演出的票价因素分析 |
6.6 戏曲电视节目受众分析调查报告 |
6.6.1 城乡戏曲传播均以电视媒介为主导,农村戏曲演出市场更活跃 |
6.6.2 戏曲电视节目受众老年化特征突出,高学历受众则远离电视 |
6.6.3 现实受众偏爱欣赏类、专题类节目,戏曲晚会受潜在受众青睐 |
6.6.4 戏曲剧场演出票价为关键因素,针对不同受众实行差异化营销 |
7 戏曲电视节目的传承意义 |
7.1 留存珍贵的戏曲影像资料 |
7.2 培养年轻的戏曲观众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6)淄博民间工艺文化与当代产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概念的界定 |
三 相关研究现状 |
四 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淄博主要民间工艺类别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淄博陶瓷工艺的历史演变 |
第二节 淄博丝织工艺的历史演变 |
第三节 淄博琉璃工艺的历史演变 |
第四节 淄博淄川淄砚工艺的历史演变 |
第五节 淄博临淄蹴鞠制作工艺的历史演变 |
第六节 淄博周村铜响乐器制作工艺的历史演变 |
第七节 淄博花灯制作工艺的历史演变 |
第八节 淄博其他若干民间工艺杂项 |
第二章 淄博民间工艺文化发展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淄博民间工艺文化发展的自然原因分析 |
一、淄博民间工艺文化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概况 |
二、淄博民间工艺文化发展主要自然地理条件之一:矿石资源 |
三、淄博民间工艺文化发展主要自然地理条件之二:蚕桑遍植 |
第二节 淄博民间工艺文化发展的社会历史原因分析 |
一、经济方面的原因 |
二、社会方面的原因 |
三、小结 |
第三章 淄博民间工艺的文化内涵 |
第一节 淄博民间工艺文化的内核——造物思想 |
第二节 淄博民间工艺文化与地方民族传统文化关系的解读 |
第三节 淄博民间工艺文化的生命周期性规律 |
第四章 淄博民间工艺文化的当代产业化 |
第一节 淄博民间工艺文化当代产业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第二节 淄博民间工艺文化资源的选择性开发理念 |
第三节 淄博民间工艺文化产业市场主体角色定位 |
第四节 淄博民间工艺文化产业市场开拓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工艺美术大师评审工作管理办法 |
附录二 《文物法》中有关拍卖、转让和展览的条款 |
附录三 山东省实施《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 |
附录四 《山东省工艺美术行业调整振兴指导意见(2009-2011年)》 |
附录五 《2003-2010年淄博市建设文化大市规划纲要》 |
附录六 《淄博市文化产业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2010年到2015年) |
附录七 2007年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摘录 |
附录八 《关于宣传文化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 |
附录九 张明文《刻瓷歌》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分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基于文化创意视角的上海文化旅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
二、研究动因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创新与突破 |
五、研究价值与研究意义 |
注释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文化旅游" |
二、"文化创意" |
第二节 "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
一、"文化旅游内涵"研究 |
二、"文化旅游与区域发展"研究 |
三、"文化旅游产业、文化旅游创意"研究 |
第三节 "上海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
一、上海文化旅游研究的学术背景与逻辑起点 |
二、上海文化旅游研究的进展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文化旅游在上海旅游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
第一节 发展文化旅游是世界着名旅游城市的普遍经验 |
一、世界着名旅游城市的文化都市建设 |
二、世界着名旅游城市的文化旅游实践 |
第二节 发展文化旅游是上海都市旅游深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
一、上海文化是上海旅游的灵魂 |
二、文化旅游是上海都市旅游发展的内在要求 |
第三节 发展文化旅游是发挥上海独特旅游资源优势的必然路径 |
一、上海文化旅游资源特色优势突出 |
二、文化旅游是发挥上海独特资源优势的有效路径 |
第四节 发展文化旅游是上海开拓国内外旅游市场的重要支撑 |
一、上海旅游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
二、体验经济时代旅游消费需求呈现新特征 |
第五节 发展文化旅游是上海建设世界着名旅游城市的战略选择 |
一、世界着名旅游城市的文化基础要求 |
二、上海建设世界着名旅游城市必须依靠文化旅游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上海文化旅游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文化创意的多维透视 |
一、文化创意的价值与功能 |
二、文化创意的基本要求与过程 |
第二节 文化创意产业理论的主要内容 |
一、文化创意产业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二、文化创意产业理论的核心内容 |
第三节 文化创意产业理论是上海文化旅游发展的基石 |
一、用文化创意产业理论指导上海文化旅游的发展 |
二、用文化创意产业理论整合上海文化旅游资源 |
三、用文化创意产业理论提高上海文化旅游综合效益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上海文化旅游发展的资源基础 |
第一节 上海文化旅游资源解读 |
一、上海文化旅游资源的多维解读 |
二、本文对上海文化旅游资源的解读 |
第二节 上海文化旅游资源梳理 |
一、上海城市整体旅游资源 |
二、上海不同类别的文化旅游资源 |
第三节 上海文化旅游资源分析 |
一、上海文化旅游资源的等级评定 |
二、上海文化旅游资源综合分析 |
三、上海文化旅游产品开发适宜性分析 |
第四节 上海文化旅游资源的总休评价 |
一、上海文化旅游资源特征 |
二、上海文化旅游资源总体评价 |
第五节 上海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价值及潜力分析 |
一、上海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价值与意义 |
二、上海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分析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上海文化旅游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一节 上海文化旅游发展现状解读 |
一、上海文化旅游发展历程回顾 |
二、上海文化旅游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 |
三、上海文化旅游发展获得的主要经验 |
第二节 上海文化旅游发展背景与发展机遇 |
一、上海文化旅游发展背景 |
二、上海文化旅游发展机遇 |
第三节 上海文化旅游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
一、上海文化旅游发展思路不够明确 |
二、上海文化旅游核心功能支撑不够坚实 |
三、上海文化旅游产业地位有待提高 |
四、上海文化旅游管理体制需要优化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六章 上海文化旅游发展定位与愿景 |
第一节 上海文化旅游发展思路 |
一、上海文化旅游发展指导思想 |
二、上海文化旅游发展基本原则 |
三、上海文化旅游发展总体思路 |
第二节 上海文化旅游发展定位 |
一、上海文化旅游发展定位的回顾和思考 |
二、上海文化旅游发展定位的主要思路 |
三、上海文化旅游发展定位 |
第三节 上海文化旅游发展愿景 |
一、上海文化旅游发展愿景 |
二、上海文化旅游发展目标 |
第四节 上海文化旅游发展战略 |
一、价值提升战略 |
二、创新驱动战略 |
三、资源整合战略 |
四、文化资本战略 |
五、融合发展战略 |
六、区域合作战略 |
第五节 上海文化旅游发展主要任务 |
一、上海文化旅游发展主要任务 |
二、上海文化旅游发展主要举措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七章 上海文化旅游发展的路径与策略 |
第一节 提炼上海文化旅游核心价值 |
一、上海文化旅游的核心价值分析 |
二、上海文化旅游形象口号设计 |
第二节 优化上海文化旅游空间格局 |
一、上海文化旅游空间格局问题的提出 |
二、上海文化旅游空间格局雏形与滥觞 |
三、上海文化旅游空间格局设计 |
第三节 打造上海文化旅游核心吸引物体系 |
一、建设十五个上海文化旅游核心引擎项目 |
二、策划十三个上海文化旅游特色产品 |
三、设计十二条上海文化旅游代表性线路 |
四、打造六大上海文化旅游节事品牌 |
第四节 完善上海文化旅游服务体系 |
一、上海都市旅游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成就 |
二、上海文化旅游服务体系建设目标及其有利条件 |
三、上海文化旅游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与举措 |
第五节 加强上海文化旅游市场营销 |
一、构建上海文化旅游多维度市场营销体系 |
二、鼓励多方参与上海文化旅游互动性市场营销体系 |
三、促进上海文化旅游网络化市场营销推广 |
第六节 推进上海文化旅游区域合作 |
一、明确上海文化旅游区域合作中的文化基础 |
二、着力在区域合作中推进上海文化交流和文化旅游功能 |
三、聚焦长三角、沪港沪台、亚太大都市三个层面区域间的合作 |
第七节 深化上海文化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 |
一、科学认识文化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 |
二、寻找上海文化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与措施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八章 上海文化旅游发展案例研究——以松江区为例 |
第一节 松江区文化旅游资源内容丰富、特色鲜明 |
一、松江区文化旅游资源类别与内容 |
二、松江区文化旅游资源的特色分析 |
第二节 松江区文化旅游发展成效突出、问题明显 |
一、松江区文化旅游发展历程 |
二、松江区文化旅游发展成效 |
三、松江区文化旅游发展问题分析 |
第三节 松江区文化旅游发展面临良好机遇与艰巨任务 |
一、松江区文化旅游发展的机遇 |
二、松江区文化旅游发展的挑战和任务 |
第四节 松江区文化旅游发展新思路和新举措 |
一、松江文化旅游发展的新思路 |
二、松江文化旅游发展的新举措 |
注释 |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二、研究局限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上海文化旅游资源等级评定表 |
附录2 上海各区县旅游局领导专题访谈表 |
附录3 文化、旅游专家专题访谈表 |
后记 |
(8)水墨雄风——周韶华绘画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周韶华:对历史与文化观照下的水墨创新 |
二、周韶华及其创作经历介绍 |
(一) 与艺术结缘的革命、工作生涯 |
(二) 风格创新之滥觞:从《大河寻源》到《世纪风》 |
(三) 新世纪创作的深入发展:从《梦溯仰韶》到《汉唐雄风》 |
(四) 艺术三部曲的完满:从《荆楚狂歌》到《大海之子》 |
三、当代学术视野中的周韶华 |
第一章 周韶华艺术创作历程 |
第一节 "黄河文化"阶段 |
一、大河寻源 |
二、梦溯仰韶 |
三、汉唐雄风 |
第二节 "长江文化"阶段 |
一、"第二战役"的打响 |
二、"江源探险"与"横断山行":周韶华的两次长江之旅 |
三、荆楚狂歌:"长江战役"的凯歌 |
第三节 大海阶段 |
一、赤子情怀 |
二、回眸艺术三部曲 |
第二章 周韶华艺术观念解析 |
第一节 "全方位观照"理论 |
第二节 "横向移植"理论 |
第三节 "隔代遗传"理论 |
第三章 周韶华艺术的美学意蕴 |
第一节 儒道结合的文化价值 |
一、文质彬彬的儒家风范 |
二、追求大美的道家精神 |
三、儒道互补的时代新风 |
第二节 古今贯通的时代风貌 |
一、周韶华的艺术古今观 |
二、以文化的历史追问构建时代审美精神 |
余论:当代"非文人画系统"审美新风格的构建与周韶华的时代意义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周韶华年表 |
附录二:文中附图情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9)戏曲电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电视戏曲”与“戏曲电视” |
第一节 戏曲与电视 |
第二节 “电视戏曲”与“戏曲电视” |
第三节 是电视“救”戏曲还是戏曲“救”电视 |
第二章 戏曲电视栏目 |
第一节 戏曲电视栏目的分类与播出内容 |
第二节 电视收视率 |
第三节 高收视的戏曲电视栏目——《梨园春》 |
第四节 《非常有戏》的“非常”之处 |
第三章 戏曲电视人 |
第一节 戏曲电视人的认识问题 |
第二节 戏曲电视编导的创造策划能力 |
第三节 戏曲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成功秘诀 |
第四章 戏曲电视艺术 |
第一节 观众第一 |
第二节 大众审美取向的流动性 |
第三节 大众与精英的审美互动 |
结语戏曲电视艺术:尊重与引导的辨证统一 |
参考文献 |
采访附录(一):从上海戏曲电视频道是否会关闭说起 |
采访附录(二):谈谈戏曲的荧屏化问题 |
附录(三):戏剧节目播出平台正式完成数字化、拓展性位移 |
附录(四):全国优秀戏曲电视剧获奖名单 |
附录(五):1996 年优秀戏曲电视栏目获奖名单 |
附录(六):1987 年珠江三角洲和四川电视台观众调查表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10)新中国芭蕾舞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本文所使用的主要概念和研究方法 |
二、与本课题相关的主要研究成果 |
三、本论文的写作目的 |
第一章 新中国芭蕾事业的奠基(1950-1964) |
第一节 新中国芭蕾的历史准备(1950年前) |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
二、西方舞蹈文化的传入 |
三、新舞蹈艺术的滥觞和吴晓邦 |
第二节 新中国芭蕾舞的起步 |
一、新中国芭蕾舞第一部作品《和平鸽》 |
二、新中国芭蕾舞的导师戴爱莲 |
三、新中国芭蕾舞的组织准备与教学奠基 |
第三节 芭蕾学科的建立 |
一、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科的建立和学科建设 |
二、欧洲古典芭蕾风范的学习 |
第四节 中国芭蕾舞创作的突破与历史成就 |
一、芭蕾范式下的《鱼美人》 |
二、《红色娘子军》的杰出成就 |
三、上海芭蕾舞事业与《白毛女》 |
四、芭蕾民族化的中国经验 |
第二章 “文革”时期的中国芭蕾(1966-1976) |
第一节 政治背景和文化背景:“文化大革命” |
第二节 “革命样板戏”《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的普及与影响 |
一、关于“革命样板戏” |
二、《红》、《白》两剧的“样板”历程及其广泛普及 |
三、古典芭蕾在中国发展的停顿 |
第三节 新创作:《沂蒙颂》和《草原儿女》 |
第三章 中国芭蕾的复苏与繁荣(1977-1989) |
第一节 综述 |
一 政治背景和思想文化背景 |
二 新时期舞蹈艺术的总体态势 |
三 新时期中国芭蕾艺术综述 |
第二节 中外经典剧目的复排 |
一、古典芭蕾经典的力量 |
二、《鱼美人》的更新 |
第三节 芭蕾舞剧创作的壮大与繁荣 |
一、外国名着的芭蕾改编 |
二、民族化探索的重要成就 |
第四节 芭蕾事业的蓬勃发展 |
一、艺术院团的争相鼎立 |
二、全国芭蕾比赛机制的确立 |
第五节 中外芭蕾舞文化交流 |
一、影响重大的外国芭蕾舞团来华演出 |
二、中国芭蕾舞走向世界 |
第四章 中国芭蕾的繁盛期:市场经济下的发展(1989-) |
第一节 综述 |
一、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 |
二、90年代以来中国芭蕾发展综述 |
第二节 新世纪市场经济下的中国芭蕾 |
一、红色经典的旋风 |
二、中国芭蕾的“五分天下” |
三、“芭蕾民族化”的延展创作 |
四、“现代芭蕾”的风格突破 |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外芭蕾舞文化交流 |
一、经典剧目的东方演绎 |
二、国外舞团的别样风采 |
三、中国芭蕾的走向世界 |
第五章 关于建立中国芭蕾学派的历史回顾和前瞻 |
第一节 中国芭蕾发展的时空缺憾 |
一、历史缺憾——中国芭蕾的错失时机 |
二、时代缺憾——中国芭蕾发展的空间错位 |
三、创作缺憾——中国芭蕾发展的人才短缺 |
第二节 关于未来建立芭蕾中国学派的一些构想 |
一、芭蕾中国学派的总体要求 |
二、中国芭蕾未来的发展取向:在世界古典芭蕾和现代芭蕾基础上的民族芭蕾 |
第三节 世界芭蕾发展历史对中国芭蕾发展的启示 |
一、欧洲古典芭蕾发展的重要线索 |
二、世界芭蕾发展历史对中国芭蕾发展的启思 |
三、呼唤芭蕾中国学派在新时代的诞生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四、海纳百川 推陈出新——第四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开幕在即(论文参考文献)
- [1]1950-1966年天津业余音乐艺术团体建设初探[D]. 闫若颖. 天津音乐学院, 2021
- [2]古希腊戏剧在中国的接受研究 ——以罗锦鳞执导移植的古希腊戏剧为例[D]. 刘荣荣. 山西师范大学, 2018(04)
- [3]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的导演探索与建构[D]. 周慧. 上海戏剧学院, 2017(02)
- [4]“海派剪纸艺术”传承与发展研究[D]. 吴昉. 上海大学, 2016(04)
- [5]戏曲电视节目研究[D]. 王玉坤. 山西师范大学, 2014(08)
- [6]淄博民间工艺文化与当代产业化研究[D]. 杨亮. 山东大学, 2012(12)
- [7]基于文化创意视角的上海文化旅游研究[D]. 李萌. 复旦大学, 2011(12)
- [8]水墨雄风——周韶华绘画艺术研究[D]. 梁睿.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0(12)
- [9]戏曲电视研究[D]. 费泳. 上海戏剧学院, 2010(12)
- [10]新中国芭蕾舞史研究[D]. 邹之瑞.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