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he Novel Y-Branch With Two Reflectors(论文文献综述)
高文杰[1](2021)在《基于SOA的快速可调谐全光波长转换技术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通信量的爆炸式增长以及与之相关的巨大带宽需求,面向新兴多媒体业务与互联网业务,密集波分复用技术经过了数十年研究与发展,始终是光传输网络的研究热点。密集波分复用技术能够提供更高的通信容量,提高传输效率,扩宽网络宽带业务。是未来实现全光网络通信的基础。全光网络是未来光传输网络的必然趋势。目前,市场对全光网络的需求与日俱增。全光波长转换作为全光网络的核心技术,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如何能够设计结构简单、易于集成、切换速度更快、延迟更低的快速全光波长转换系统,是提升全光网络性能的标准指标。快速全光波长转换技术的核心器件是光源以及波长转换器。因此在快速全光波长转换系统中,激光器以及波长转换器工作的稳定性和波长切换效率是系统设计的关键。因此,本文将对以下内容展开研究:(1)本文中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SOA的快速可调谐全光波长转换技术的研究,是根据目前学者对密集波分复用技术以及全光网络的研究进行调研并展开的。通过调研与分析,选取了快速可调谐全光波长转换方案中的核心器件:快速可调谐激光器MG-Y调制激光器与半导体光放大器SOA1117S。(2)本文基于SOA的快速可调谐全光波长转换技术的开发,是在现有的软、硬件开发技术的基础上,对快速可调谐全光波长转换方案中的核心器件进行了合理的设计,包括了快速可调谐激光器的驱动稳定性、波长调谐稳定性,半导体光放大器的波长转换效率等。(3)本文基于SOA的快速可调谐全光波长转换技术的实现,设计了一种并实现了纯光交叉增益调制波长变换处理板,并完成2路输入光信号的波长变换。通过本系统,能实现多路波长光数据收发、波长转换、波长路由等功能。
张玉华[2](2020)在《基于类梳状线基片集成波导(CSIW)的无源器件与天线的研究设计》文中认为微波电路中,小型化、集成化和平面化设计的系统在我们的生活里的需求量变得越来越大,人们逐渐的离不开他们了。本论文中,从小型化、集成化和平面化的角度着手,将类梳状线基片集成波导(CSIW)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论文里,我们从电路器件设计开始进行相应的研究,再从无源器件转向天线方面,提出了以下的研究设计:一是,提出了基于半模类梳状线基片集成波导(HMCSIW)设计的宽带带通滤波器,该结构将半模类梳状线基片集成波导与哑铃型以及U型缺陷地结构(DGSs)相结合,通过设计仿真实验,最后加工实测,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在通带内的过滤器,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带宽宽,而且在高频处产生带外零点,形成陡降,边带抑制有了明显的改善。二是,利用类梳状线基片集成波导(CSIW)设计两种等功率分配器:其中一种是继续沿用半模梳状线基板集成波导(HMCSIW)的发明思路,我们利用类梳状线基片集成波导(CSIW)全模转半模的结构和隔离电阻,设计了一个小型化的3-d B的功率分配器,结果表明该功分器回损性能较好,隔离度高,与有源电路现结合可广泛用于微波和毫米波的平面电路中。另一种就是基于类梳状线基片集成波导设计了一个三层等功率分配器,该功分器带宽较宽,回损性能较好。最后,从天线角度出发,设计了一个基于类梳状线基板集成波导(CSIW)的毫米波准八木天线结构。该天线结构简单,天线的绝对带宽(S11<-10d B)为5.5GHz,覆盖频段为22~27.5GHz,其中S11最低达-30d B,匹配良好。天线增益在整个工作频段内维持在5.5d B左右,虽然相较于其他这类的频段的天线低了点,但它可以应用在宽波束场合。
吴钢雄[3](2020)在《大功率行波器件中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行波器件是利用电子注与行波相互作用并发生能量交换的一种线性注真空电子器件。行波器件中最常见的两类器件是行波放大器和返波振荡器,其功率大、效率高、稳定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军事、民用领域,是电子系统中应用最广泛的两类微波源。随着现代雷达技术、电子对抗以及卫星通信等领域的高速发展,精密追踪、高分辨率成像、高速率通信以及大数据容量传输等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对大功率行波器件的研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大功率行波器件研制过程中出现了返波振荡、大功率宽带输能技术等关键性技术问题;另外,面对固态器件的迅猛发展,亟需开展大功率、高效率的新型行波器件的研究,使传统的真空电子器件焕发新的活力,从而在固态器件的竞争中保持优势。鉴如此,本学位论文从理论分析、仿真设计以及实验验证等方面入手,对返波振荡、大功率宽带输能技术以及新型行波器件的设计等关键性问题进行了研究,具体开展了以下创新性的工作:1.开展了返波振荡理论及抑制方法的研究。基于皮尔斯经典小信号理论,对返波管的特征方程和返波增益进行了求解,并以一只螺旋线行波管为例,对其返波起振长度进行了数值计算;推导出了相速渐变线路返波小信号增益表达式,分析了不同渐变/跳变线路对返波振荡的抑制规律,为大功率宽带行波放大器中返波振荡的抑制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设计思路。2.设计了两种性能优良的大功率宽带输能装置并开展了实验工作。一种是锥状同轴输能窗装置,该输能窗相比于传统同轴窗,具有更高的功率容量、更小的介质损耗以及更好的可靠性,并且极大降低了电压击穿和打火的风险。实验测试表明:加载互作用电路的锥状同轴输能窗装置在8~18GHz频段范围内,驻波比小于1.72。另一种是双脊波导输能窗,分别设计了双脊波导波导圆形窗、单面/双面焊接双脊波导方形窗等输能窗结构,并设计了直插式和后馈式两种同轴-双脊波导转换结构。实验得到加载输出段互作用电路的双脊波导输能窗装置在8~18GHz频段范围内,驻波比小于1.91,研究表明该双脊波导窗不仅反射小、功率容量大、频带宽,而且还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加工、机械强度高、可靠性强等优点。3.提出了一种实现螺旋线行波管大功率宽带技术的设计方案。采用螺距-半径双渐变慢波电路,并且输出段螺距渐变、分段跳变相结合的方式来抑制大功率、大电流工作下的返波振荡问题。利用大信号软件对慢波电路方案的进行合理设计,得出了整管设计方案和工作参数。在此基础上,利用CST粒子工作室开展了注-波互作用的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大功率螺旋线行波管在8~18GHz频段范围内,输出功率大于6.21k W,增益大于41.7d B,电子效率大于21.5%,获得的输出功率代表了国内研究报道中在该频段的较高功率水平。4.开展了X/Ku波段螺旋线行波管大功率宽带技术的实验验证工作。在前文的研究基础上,对大功率宽带输能装置及互作用线路进行加工和装配,探索出了双脊波导输能装置的焊接工艺,设计了冷测调谐夹具等部件,并对螺距-半径双渐变慢波线路进行加工和装配,进一步开展了冷测、热测实验。冷测实验表明:在8~18GHz频段范围内,输入端的VSWR小于1.68,输出端的VSWR小于1.83。热测实验表明:该X/Ku波段大功率螺旋线行波管在6%的工作比条件下,输出功率大于5.06k W,增益大于34.1d B,热测实验中未出现明显的功率凹陷现象,通过实验验证了前文的大功率宽带技术和返波振荡抑制的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实验的热测功率代表了国内研究报道中在该频段的较高功率水平,在国际报道中也处于先进行列。5.提出了一种大功率新型小型化返波振荡器。基于近年来超材料在真空电子器件领域引起的广泛关注,提出了一种新型超材料慢波结构,利用S参数法提取了等效本构参数,验证了其具有“双负特性”和小型化的特点。借鉴扩展互作用速调管(EIK)中漂移管的设计思路,设计了一种级联型超材料返波振荡器,通过PIC注-波互作用的模拟,在4.834~4.869GHz频率范围内获得了大于4.36MW的输出功率,最大电子效率为41.22%。研究表明:所提出的新型大功率超材料返波振荡器不仅功率大、效率高,而且还。该新型大功率超材料返波振荡器的提出,给传统电真空器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大功率行波器件。
戈志群[4](2020)在《二维光编解码无源光网络链路健康精准检测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超宽带高性能光纤接入网(OAN)和5G移动通信网正逐步打造我国“新基建”信息网络接入侧的坚实基础,下一代无源光网络(PON)架构对OAN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PON链路安全管理体系低效费工,在接入侧缺乏有效的链路状态感知和安全管理能力,亟待探寻高效链路安全管理方法和技术。本文以实现二维光编解码无源光网络链路健康检测系统(2DOC-PON-LHDS)应用为目标,深入研究系统用户链路状态精准判据、海量密集分布用户干扰、复杂环境适应性等关键问题。首先,论文建立了2DOC-PON-LHDS检索光脉冲与链路元部件的动态互作用理论模型,定义了反映检索光脉冲与FBG光编码器互作用后反射、透射信号变化的等效反射系数,综合考虑检索光脉冲与链路波长相关、功分器件的动态互作用过程,获得了系统接收端链路状态多波长脉冲序列。仿真分析了链路元部件参数对链路状态多波长脉冲的综合影响。建立了2DOC-PON-LHDS试验系统,实验验证所建模型可精准刻画检索光脉冲沿光纤传输及反射的演变过程。其次,论文建立了2DOC-PON-LHDS海量密集分布用户模型,探究了检索光脉冲宽度、用户链路长度、用户容量等系统主要参数对多用户干扰概率的影响。针对稀疏干扰用户组、低叠加度密集干扰用户组,提出了基于特征波长组的用户编码方法;针对高叠加度密集干扰用户组,提出了全和互异编码方法和干扰用户编码分配规则,并进一步提出基于叠加信号功率积分聚类的链路状态判别算法。实验结果表明,上述干扰解决方案能够有效避免相似用户组,显着降低用户链路状态信号叠加度,链路状态判别算法优化后误判率为0.9‰。再次,论文基于检索光脉冲与链路元部件的动态互作用模型,推导得出复杂环境下2DOC-PON-LHDS链路状态信号模型,得到温度变化引起的链路状态信号功率的相对变化率,仿真分析了温度变化引起的检索光脉冲与FBG反射谱中心波长失配对链路状态信号的影响。探究出光编码器中第一信道FBG反射信号功率与温度的变化关系,获得FBG反射谱中心波长随温度漂移规律,提出了可调谐光源波长跳变补偿环境温度对系统链路状态信号影响的方法。搭建了可调谐光源-温度补偿式2DOC-PON-LHDS试验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在-35~80℃温度区间内,链路状态信号经补偿后的相对变化率为0.96~1.11,所提出的温度补偿方法可行。再次,论文研究了基于2DOC-PON-LHDS的OAN智能链路管理技术,提出了可拉远多跳光分配网(ODN)智能链路管理架构,给出了集成拉曼放大、网络状态监测、链路保护功能的可拉远智能光接入装置方案以及基于多波长泵浦光供能的智能远端节点方案。分别提出了多跳FBG光编码器方案和嵌入FBG光编码器的上下行信道分离式WDMPON远端分路节点方案,可满足多跳结构及WDM-PON部署需求。2DOC-PON-LHDS嵌入到ODN智能网管系统中,成功实现了对ODN链路故障的判别。最后,论文给出全文总结以及有待开展的工作。
郑涛[5](2020)在《轻型太阳能汇聚跟踪系统研究》文中认为太阳能以其储备丰富、可再生、无污染和全年可收集的优点而成为最具开发潜力的清洁能源之一。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无论在地面还是空间(太空)领域,开发轻型太阳能汇聚跟踪系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基于空间大型可展开索网型反射器,本文提出了4种轻型太阳能汇聚跟踪系统的创新设计方案,并逐一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建立了太阳位置精密计算方法和3-RPS(Three-Revolute-Prismatic-Spherical)并联机构的逆动力学模型在设计轻型太阳能汇聚跟踪系统之前,优先对其所需理论进行了分析。第一,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地面太阳位置精密计算方法;与日梭万年历对比,该算法的精度误差不超过0.05°。第二,提出了一种航天器上太阳位置精密计算方法;与已有算法相比,该算法的精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第三,基于牛顿-欧拉方程,考虑平移铰链中的摩擦力,建立了3-RPS并联机构的逆动力学模型,得到了每条支链上的驱动力;该模型可以满足该机构在空间领域的应用需求。2.设计了地面大型超轻碟式太阳能汇聚跟踪系统传统碟式太阳能系统结构复杂、体型笨重和成本高昂,不利于应用普及。针对传统系统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型地面大型超轻碟式太阳能汇聚跟踪系统(所提出的超轻系统),其由环柱型索网反射器、轻型热电转换装置和3-RPS太阳跟踪器组成。以(37)5-m系统为例,对系统进行设计与优化后,系统总质量约为20 kg,面密度不超过1 kg/m2。同时,在风载荷作用下,该系统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此外,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以及地面实验,验证了3-RPS太阳跟踪器具有结构简单、能耗低和跟踪精度高的优点。与传统碟式太阳能系统相比,该系统的质量减小了一个量级,制造难度和成本都明显降低,并且可以快速成形;保守估计该系统的输出电能约为8.24k W·h,可以满足偏远或城郊地区一个家庭的日常消耗。3.设计了地面便携式轻型太阳能汇聚跟踪系统针对便携应用需求,在所提出的超轻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地面便携式轻型太阳能汇聚跟踪系统,其由可折叠环柱型索网反射器、集热器或热电转换装置和RS-2RPS太阳跟踪器组成。以(37)1.5-m系统为例,对系统进行收折与展开、静力学和能耗分析,验证了系统具有收纳率高、环境适应性强和能耗低的优点。同时,与3-RPS太阳跟踪器相比,RS-2RPS太阳跟踪器结构更简单,且由于减少了一个驱动装置,因而其重量、能耗和成本都下降了,从而可以更好地适应便携应用领域。该系统质量为3.39 kg,面密度为1.92 kg/m2,保守估计该系统的功率密度为260.51 W/kg;与现有的便携式系统相比,该系统的功率密度具有明显优势。4.设计了地面双杆支撑极轴式轻型太阳能汇聚跟踪系统与地平式太阳跟踪器相比,极轴式太阳跟踪器结构更简单且能耗更低。然而,现有的极轴式太阳跟踪器大多采用串联形式,存在跟踪精度低和能耗高的不足。为此,提出了一种地面双杆支撑极轴式轻型太阳能汇聚跟踪系统,其由环框柱型索网反射器、集热器或热电转换装置和双杆支撑极轴式跟踪器组成。以(37)2-m系统为例,对系统进行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且具有良好的性能。双杆支撑极轴式跟踪器采用并联形式,克服了目前串联形式存在的不足。同时,与三杆支撑的形式相比,该跟踪器结构更简单轻巧。5.设计了供能与通信集成的空间大型可展开汇聚跟踪系统在空间应用中,太阳能电池阵列和通信天线的结合可以显着地减少两者整体的质量、物理尺寸和成本。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将两者集成在平板型系统上,存在面密度高的不足。为此,提出了一种用于飞行在太阳同步轨道航天器的新型、供能与通信集成的空间大型可展开汇聚跟踪系统,其由环柱型索网反射器、能量转换装置和3-RPS指向机构组成。为了实现供能和通信集成,在3-RPS指向机构驱动下,系统在光照区域跟踪太阳;在地球阴影区域转向地面通信站或其它目标。进而,对系统进行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以及初步地面实验,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且具有良好的性能。与传统的太阳能帆板相比,该系统的面密度更低,而功率密度更高。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为地面和空间领域太阳能汇聚跟踪系统的轻量化设计提供了新思路,为轻型太阳能汇聚跟踪系统的工程实现打下了坚实基础,为三支链并联机构在太阳能跟踪领域的推广应用起到了推动作用,为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作出了积极贡献。
彭廷会[6](2020)在《双波段回旋行波管的输入输出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回旋行波管具有输出功率高、增益高、工作频带宽等特性,是一种重要的高功率毫米波源,在通讯、雷达、电子对抗等方面有着极高的应用前景。因而,在国内外受到广泛关注。输入输出系统是回旋行波管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的性能直接影响着整管的效率、增益、工作带宽等性能指标。输入系统包含输入耦合器与输入窗,其中输入耦合器用来将矩形波导TE10模转换为回旋行波管所需要的模式,从而对回旋电子注进行速度调制;输入窗用于隔离外部大气保持回旋行波管的真空工作环境,并且实现驱动信号的宽带输入。输入系统的设计要求是端口反射低、模式纯度高。输出渐变段是回旋行波管输出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它是一段连接高频互作用系统与收集极的渐变波导段,输出模式纯度高、反射低的高功率电磁波,同时实现输出回旋电子注的快速失谐,提高整管的互作用效率。输出渐变段的半径在轴向方向逐渐变大,这使得高功率电磁波在通过输出渐变段时会耦合出杂模,进而影响高功率电磁波的输出模式纯度。输出渐变段的设计要求是结构紧凑、反射小、输出模式纯度高。为了满足双波段雷达系统对高功率宽带双波段功率源的需求,一种新型双波段回旋行波管结构被提出。双波段回旋行波管输入输出系统的研究是进行双波段回旋行波管研制的基础和前提。不同于传统的单波段单模回旋行波管,双波段回旋行波管对输入输出系统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用同一器件满足两个波段的使用需求。本论文对双波段回旋行波管的输入和输出系统进行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第一章简单介绍了回旋行波管的工作原理、发展状况,阐述了双波段回旋行波管及输入输出系统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二章提出了适用于双波段双模式宽带输入的新型输入耦合器,该新型输入耦合器具有两个输入端口以分别满足输入TE11模与TE01模的需求,并且在两个输入端口间采用Bragg反射器。Bragg反射器具有模式选择特性,TE11模可以在Bragg反射器中传输,但TE01模在Bragg反射器中全反射。在TE11模输入结构的设计中,采用E面弯波导替换H面弯波导来减小输入系统横向尺寸,提出了小型化TE11模输入系统的新型结构。此外,为了抑制模式的自激振荡,在双波段输入耦合器中加载了损耗介质。最后,还设计了一种压降输入结构,应用于具有降压收集极的双波段回旋行波管中。第三章提出了一种新型双波段输出渐变段的设计方法。首先将常用的线性输出渐变段、上升正弦型输出渐变段应用于双波段中,然后针对双波段输出渐变段的设计需求,调节切比雪夫型输出渐变段的轮廓线,设计出改进型切比雪夫双波段输出渐变段。最后通过拟合上升正弦型与改进切比雪夫型输出渐变段的轮廓线,设计出一种新型的双波段输出渐变段,它在两个波段同时具有反射低、传输系数高、杂模抑制能力强的优点。第四章提出了新型宽带矩形波导TE10模到圆波导TE01模、TE21模的模式变换器结构,并且设计了TE11模式变换器应用于输入输出系统的冷测实验中。利用HFSS高频电磁仿真软件完成这些模式变换器的结构参数优化设计,并出图加工实验样品进行了实验验证。第五章对全文所做的研究工作进行简要的总结。
宋鲲鹏[7](2019)在《电控可调方向回溯阵及其雷达效应研究》文中指出目前,随着雷达技术的飞速发展,搭载雷达系统的武器平台日趋呈现“察打一体化”和“发现即摧毁”能力,这种强大的作战效能大大降低了战场高价值军事目标的生存能力,如何对高价值目标进行有效的电子防护已经成为电子对抗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针对传统的大型有源支援干扰系统存在着辐射功率大、易暴露、反应慢、易受攻击等问题,而新型电磁调控表面无源干扰存在着灵活性、方向性和能量不足等问题,本文将Van Atta方向回溯阵列引入电子对抗领域以实现目标无源电子防护。在分析Van Atta阵列电磁回溯原理的基础上,创造性提出了幅度和相位调控两种电磁调控方法,设计制作了幅度和相位电控可调的Van Atta阵列,该两种调制方法均可以有效的调控目标电磁散射特性,影响雷达检测和成像,同时改善电磁调控表面的方向性问题、能量问题。本文对电控可调Van Atta阵及其雷达效应的研究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理论层面,本文分析推导了Van Atta方向回溯阵的相位共轭原理以及实现方向回溯的必要条件,再此基础上推导了Van Atta线阵和平面阵的场分布,得到了Van Atta线阵和平面阵的单站和双站辐射场,并给出了典型角度辐射场分布图。通过理论推导得到Van Atta阵列的双站辐射场场强为幅度和相位加权的阵因子,单站辐射场为幅度相位加权的天线单元方向性系数。二是设计层面,本文利用微带串联谐振天线和微带接地共面波导传输线设计了一个平面Van Atta阵列,通过CST仿真得到设计Van Atta阵列在平面波倾斜入射条件下RCS高于同等大小的平面金属板10dB以上,具有较好的方位回溯特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微带单刀单掷和双掷开关,将其应用于设计的Van Atta阵列以实现通断调控和相位调控。通过微波暗室测试,设计的电控可调Van Atta阵列具有较好的电磁调控特性。三是雷达效应层面,本文在分析雷达检测和成像的原理的基础上,研究了设计的电控可调Van Atta阵两种调制对恒虚警检测器和SAR成像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Van Atta阵列通断和相位调控均可以有效干扰雷达的检测和成像,并且通过控制调制参数,可以产生不同的干扰效果,这也证明电控可调Van Atta阵这种新型干扰技术在电子对抗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杨明[8](2019)在《小型化多频段宽带4G/5G手机天线和基站天线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4G、5G移动通信技术同时使用的局面已呼之欲出。因而,对移动通信中的手机天线与基站天线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必须在空间受限的环境下实现多频段工作。本文从天线设计的基本理论出发,探索手机天线的小型化、多频段设计技术,进而设计了几款小型化、多频段手机天线。同时,针对当前移动通信对基站天线的要求,提出了两款宽带双极化基站天线。实测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天线有效地实现了天线尺寸的缩小以及性能的提高。本文具体工作如下:(1)在手机天线小型化设计领域,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紧凑耦合的低剖面小型化十一频段手机天线设计方案,通过层叠加载、集总元件加载技术激励多种模式,实现了天线的小型化,其尺寸仅有37mm×7.2mm。接着,为了进一步拓宽工作带宽覆盖5G频段,本文采用了共面寄生加载技术,设计了一款用于4G/5G/WLAN的宽带小型化印刷天线,尺寸仅有27mm×10.8mm。(2)在全金属外壳手机天线设计领域,本文利用部分金属外壳,设计了一款多频段4G/5G手机天线,有效地减小内置电路干扰。通过缝隙开槽、多分支等技术,激发多个模式,实现了天线的多频段宽带化设计。(3)在MIMO手机天线设计领域,提出了一种混合型MIMO天线阵。该天线阵包括2个4G天线单元和6个5G天线单元,2天线单元通过频率可重构技术实现LTE/WWAN多频段通信,6天线单元实现5G双频段通信需求。(4)针对基站天线的宽带双极化设计,提出了一种用于5G的单频宽带双极化基站天线设计方案,通过构建L型天线单元结构,有效提高了天线端口隔离度。接着,为了拓展天线的频段,构建了天线单元分层结构设计方案,提出了一款双频宽带双极化基站天线的设计方案,在天线小型化、双极化的基础上实现了双频的特性。
梁伟[9](2019)在《预多平顶波束天线阵设计》文中提出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通信业务量的快速增长与有限频谱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寻求能够解决该矛盾的方法是当前研究的重点。智能天线由于具有能够显着地提高频谱利用率和系统容量的优异性能,因此智能天线成为当下研究的重点。智能天线有两种方案:准动态预多波束智能天线和全自适应阵列式自动跟踪用户的智能天线。其中,准动态预多波束智能天线的整体性能良好,与全自适应阵列式自动跟踪用户的智能天线相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目前,在预多波束天线中,由于在每个波束覆盖范围内,辐射强度不均匀,因此用户在WLAN信号覆盖范围内移动过程中,接收到的信号忽大忽小,严重影响了接收效果,因此需要对具有稳定信号接收效果的预多波束智能天线的设计方法进行研究。波束赋形技术就是作用于天线阵每个单元天线的信号预处理技术,其原理是通过改变天线阵的每个阵元的馈电电流幅度和相位来控制天线阵列的波束形状,而且还具有能够明显的提高天线阵的增益、减小副瓣电平、扩大信号的覆盖范围、改善边缘吞吐量和抑制干扰等优点。因此,本文将准动态预多波束天线与波束赋形技术相结合,提出了预多平顶波束天线的解决方案,并对该方案的实现方法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1)首先设计了一款微带准八木天线。根据微带准八木天线的工作原理和设计理论,设计一款工作在2.4GHz-2.483GHz频段的微带准八木天线。微带准八木天线作为天线阵的单元天线,将四个准八木天线组成一个4元直线天线阵,得到了更高的增益,并且方便对其进行波束赋形和辐射方向的控制。(2)根据天线波束赋形原理设计一款工作在2.4GHz-2.483GHz频段的平顶波束天线阵,并设计能够实现平顶波束功能的馈电网络。选取伍德沃德-劳森抽样法和傅里叶级数变换法作为波束赋形的综合方法,计算出可以得到平顶波束的馈电电流的幅度和相位。为了预先设置天线波束的辐射方向,需要对天线阵有不同的馈电相位差,所以本设计选取Butler矩阵作为天线阵的馈电网络。Butler矩阵作为一个结构简单、成本低的波束切换装置在通信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然而,传统的Butler矩阵馈电网络输出的是等相位差的等幅输出,不能满足平顶波束赋形对输出电流幅度的要求,所以,本文利用威尔金森功率分配器对其进行改进,设计了一款4×4的新型Butler矩阵作为天线阵的馈电网络,其不仅能够在输出端使其输出电流有不同的等相位差输出,而且输出电流幅度具有稳定的幅度加权,这样可以同时实现对天线波束形状和波束指向的控制。(3)设计了一款SP4T(Single-Pole-Four-Throw,单刀四掷)射频开关。选取PIN二极管作为开关电路的控制器件,采用串-并开关阵列结构设计一款工作在2.4GHz-2.483GHz射频开关,并保证射频开关的四个输出端口之间具有良好的隔离度。基于以上设计结果,对微带准八木天线阵、Butler馈电网络和射频开关控制电路进行了加工和测试。结果表明,该天馈系统能够在39°-68°,62°-91°,87°-116°和110°-140°四个波束间实现切换,且在每个波束内,增益变化在3dBi以内,具有平坦的增益方向性图,用户在波束覆盖范围内移动时接收的信号稳定,因此,可以很好地解决当前预多波束智能天线信号不稳定的问题。
闫微[10](2019)在《SoS双层波导端口柔性耦合结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光通信和光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对光子集成芯片(PIC)尺寸和集成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多层波导基于三维立体集成技术,可以提供额外的片上空间来提高芯片集成度,但是紧密的层间间隔为其与单模光纤阵列连接耦合带来了较大障碍。探索多层光波导芯片与标准单模光纤阵列的高效耦方法,十分重要。本文针对课题组研制的硅基二氧化硅(SoS)双层波导芯片,从理论与实验两个方面深入研究其与标准单模光纤阵列高效耦合的柔性过渡结构。论文首先综述了多层波导及片内耦合互连技术的研究进展,对比两种新型柔性波导制备方法,给出适合多层波导芯片耦合结构的制备工艺。接着,提出了一种SoS双层波导端口柔性耦合结构,建立了大角度弯曲波导三维纵向阶梯近似法模型;测量获得SoS双层波导芯片端面尺寸和结构参数;建立了实测SoS双层波导分析模型,仿真得到1310nm和1550nm波长单模传输条件,分析了波导宽度、未刻蚀波导层、双层波导横向偏移对传输模式的影响。然后,采用三维模场重叠积分和三维纵向阶梯近似法,分析了两种不同弯曲形状的SoS双层波导端口柔性耦合结构,得到输入/输出端直径、长度和弯曲形状等优化结构参数,仿真分析了该耦合结构性能。最后,对优化设计出的SoS双层波导端口柔性耦合结构展开实验研究。自主研制了微型针管直写法制备柔性波导的工艺平台,探究不同制备工艺对柔性波导结构尺寸的影响,成功制备出SoS双层波导芯片端口柔性耦合结构,测试得到其模斑尺寸、插入损耗、偏振相关损耗等性能参数,并与理论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二、The Novel Y-Branch With Two Reflector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he Novel Y-Branch With Two Reflectors(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SOA的快速可调谐全光波长转换技术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波分复用技术 |
1.1.2 全光波长转换技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半导体光放大器与连续波可调谐激光器 |
2.1 半导体光放大器 |
2.1.1 半导体光放大器工作原理 |
2.1.2 半导体光放大器的主要特性 |
2.1.3 半导体光放大器的主要应用 |
2.2 连续波可调谐激光器 |
2.2.1 可调谐激光器分类 |
2.2.2 可调谐DBR激光器工作原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可调谐激光器与SOA驱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
3.1 可调谐激光器系统总体设计 |
3.1.1 可调谐激光器驱动控制模块设计 |
3.1.2 可调谐激光器温度控制模块设计 |
3.2 SOA控制模块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快速可调谐全光波长转换系统开发与实现 |
4.1 基于SOA的快速可调谐全光波长转换系统的开发 |
4.1.1 SOA控制板 |
4.1.2 可调谐激光器控制板 |
4.1.3 全光波长交换功能测试 |
4.2 基于SOA的快速可调谐全光波长转换系统的实现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束语 |
5.1 全文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基于类梳状线基片集成波导(CSIW)的无源器件与天线的研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SIW与 CSIW理论基础 |
2.1 SIW的基本理论 |
2.2 CSIW(全模与半模)基本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半模类梳状线基片集成波导(HMCSIW)的宽带带通滤波器的研究设计 |
3.1 设计机理 |
3.1.1 半模类梳状线基片集成波导(HMCSIW) |
3.1.2 带通滤波器BPF |
3.1.3 缺陷地结构 |
3.2 全模CSIW的宽带带通滤波器基础结构 |
3.2.1 基础结构 |
3.2.2 实验结果分析 |
3.3 半模CSIW(HMCSIW)的宽带带通滤波器 |
3.3.1 基础结构 |
3.3.2 实验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两种基于类梳状线基片集成波导(CSIW)的3-d B等功率分配器的设计 |
4.1 功率分配器的性能指标 |
4.2 基于类梳状线基片集成波导(CSIW)的小型化3-d B等功率分配器的设计 |
4.2.1 基本结构与设计机理 |
4.2.2 实验结果分析 |
4.3 基于类梳状线基片集成波导(CSIW)的三层功率分配器的设计 |
4.3.1 基本结构与设计机理 |
4.3.2 实验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类梳状线基片集成波导(CSIW)的毫米波准八木天线 |
5.1 设计机理 |
5.1.1 工作原理 |
5.1.2 主要指标 |
5.2 基本结构 |
5.3 实验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竞赛获奖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3)大功率行波器件中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行波器件 |
1.3 特殊慢波结构的研究进展 |
1.3.1 新型螺旋线类慢波结构 |
1.3.2 新型曲折线类慢波结构 |
1.3.3 新型正弦波导类慢波结构 |
1.3.4 光子晶体类慢波结构 |
1.3.5 超材料慢波结构 |
1.4 返波振荡的研究现状 |
1.5 输能耦合装置的研究现状 |
1.6 大功率行波器件面临的关键性问题 |
1.7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返波振荡理论及抑制方法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返波振荡物理机制 |
2.3 返波管小信号工作方程 |
2.3.1 相关参数的描述 |
2.3.2 行波场对电子注的作用 |
2.3.3 电子注对行波场的作用 |
2.3.4 返波管特征方程及求解 |
2.3.5 返波起振长度的计算 |
2.3.6 数值模拟与讨论 |
2.4 相速渐变返波增益的研究 |
2.4.1 渐变线路的返波增益 |
2.4.2 不同相速变化形式的返波增益讨论 |
2.4.2.1 均匀相速的返波增益 |
2.4.2.2 相速线性渐变程度的返波增益 |
2.4.2.3 不同相速渐变方式的返波增益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功率宽带输能技术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大功率宽带锥状同轴型输能装置的研究 |
3.2.1 大功率宽带锥状同轴输能窗 |
3.2.2 锥状同轴输能窗-SMA接头输出 |
3.2.3 锥状同轴输能窗的测试 |
3.2.4 锥状同轴输能窗-双脊波导输出 |
3.3 大功率宽带双脊波导输能装置的研究 |
3.3.1 双脊波导圆形输能窗 |
3.3.2 双脊波导矩形窗 |
3.3.2.1 单面焊接双脊波导矩形窗 |
3.3.2.2 单面焊接双脊波导矩形窗测试 |
3.3.2.3 双面焊接双脊波导矩形窗 |
3.3.2.4 双面焊接双脊波导矩形窗测试 |
3.3.3 同轴-双脊波导矩形窗转换 |
3.3.3.1 后馈式同轴-双脊波导窗转换 |
3.3.3.2 直插式同轴-双脊波导窗转换 |
3.3.3.3 直插式同轴-双脊波导窗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螺旋线行波管大功率宽带方案的设计 |
4.1 引言 |
4.2 螺距-半径双渐变螺旋线慢波结构的建模 |
4.3 螺旋线慢波结构的设计 |
4.3.1 高频特性参数的计算 |
4.3.2 单周期螺旋线慢波结构 |
4.3.3 单周期螺旋线慢波结构高频特性 |
4.4 互作用慢波电路方案的设计 |
4.5 返波振荡的模拟分析 |
4.5.1 返波增益的数值计算 |
4.5.2 返波起振长度的仿真分析 |
4.6 传输特性的研究 |
4.7 PIC注-波互作用的模拟仿真 |
4.7.1 CST粒子工作室及PIC高性能计算 |
4.7.2 PIC粒子模拟的仿真模型 |
4.7.3 PIC粒子模拟的结果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X/Ku波段螺旋线行波管大功率宽带技术的实验验证 |
5.1 引言 |
5.2 宽带大功率输能耦合装置的加工 |
5.2.1 矩形陶瓷窗的焊接 |
5.2.2 同轴线-阻抗变换部分焊接 |
5.2.3 双脊波导输能装置的整体焊接 |
5.3 宽带大功率行波管慢波电路的加工与装配 |
5.3.1 螺旋线慢波结构的加工 |
5.3.2 管壳的加工 |
5.3.3 慢波电路的组装 |
5.3.4 输能装置的组装 |
5.4 大功率宽带行波管的实验测试 |
5.4.1 排气性实验 |
5.4.2 整管反射系数的测试 |
5.4.3 整管热测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大功率新型小型化返波振荡器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超材料的基本结构 |
6.3 超材料有效本构参数的研究 |
6.4 超材料慢波结构高频特性 |
6.4.1 色散特性 |
6.4.2 耦合阻抗 |
6.5 超材料慢波结构传输特性 |
6.5.1 传输结构的设计与仿真 |
6.5.2 带反射器传输结构的设计 |
6.6 注-波互作用的模拟分析 |
6.6.1 级联型返波振荡器的工作原理 |
6.6.2 级联型返波振荡器的相位一致性研究 |
6.6.3 注-波互作用的模拟分析 |
6.6.4 注-波互作用结果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4)二维光编解码无源光网络链路健康精准检测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光接入网安全管理技术研究进展 |
1.1.1 光接入网应用与发展 |
1.1.2 下一代无源光网络 |
1.1.2.1 基本内涵 |
1.1.2.2 技术特点 |
1.1.3 光接入网链路安全管理现状 |
1.1.3.1 当前链路安全管理技术及不足 |
1.1.3.2 NG-PON2链路安全管理技术要求 |
1.2 PON链路监测技术 |
1.2.1 OTDR改进型链路监测技术 |
1.2.1.1 多波长OTDR的监测技术 |
1.2.1.2 DSP增强型OTDR的监测技术 |
1.2.1.3 B-OTDR监测技术 |
1.2.2 非OTDR型链路监测技术 |
1.2.3 光编码型链路监测技术 |
1.2.3.1 基于波长时间映射的监测技术 |
1.2.3.2 周期编码监测技术 |
1.2.3.3 本课题组前期工作 |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1.3.1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3.2 本文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1.3.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2DOC-PON-LHDS动态互作用模型与过程分析 |
2.1 2DOC-PON-LHDS原理 |
2.1.1 检索光脉冲的数学表征 |
2.1.2 FBG光编码器建模 |
2.2 检索光脉冲与链路元部件动态互作用模型 |
2.2.1 检索光脉冲与FBG光编码器动态互作用过程 |
2.2.2 多波长反射脉冲与波长相关和功分元部件动态互作用过程 |
2.3 动态互作用过程分析 |
2.3.1 FBG参数对等效反射系数的影响 |
2.3.2 FBG光编码器端口信号分析 |
2.3.3 多波长反射脉冲信号分析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2DOC-PON-LHDS改进与研制 |
3.1 多波长轮询式2DOC-PON-LHDS端机研制 |
3.1.1 端机结构与框图 |
3.1.2 多波长轮询式信号采集 |
3.1.3 系统终端设备改进 |
3.2 端机系统软件开发 |
3.2.1 数据采集及处理模块开发 |
3.2.1.1 数据采集及处理 |
3.2.1.2 数据交互设计 |
3.2.2 系统软件 |
3.3 2DOC-PON-LHDS系统测试 |
3.3.1 测试平台 |
3.3.2 端机测试 |
3.3.2.1 端机技术参数 |
3.3.2.2 FBG光编码器测试 |
3.3.2.3 终端设备及软件测试 |
3.3.2.4 第三方检验/检测报告 |
3.3.2.5 动态互作用过程验证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海量密集分布用户干扰分析及解决方案 |
4.1 海量密集分布用户干扰模型 |
4.1.1 海量密集分布用户模型 |
4.1.2 多用户干扰概率 |
4.2 海量密集分布用户干扰分析 |
4.2.1 干扰用户分类 |
4.2.2 特征波长组 |
4.2.3 仿真与分析 |
4.3 海量密集分布用户干扰解决方案 |
4.3.1 全和互异编码方法 |
4.3.2 干扰用户编码分配规则 |
4.3.3 基于聚类的链路状态判别算法 |
4.4 实验与结果分析 |
4.4.1 用户干扰解决方案验证 |
4.4.2 误判率评估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2DOC-PON-LHDS复杂环境适应性研究 |
5.1 复杂环境下链路状态信号建模 |
5.1.1 检索光脉冲温度变化模型 |
5.1.2 链路状态信号相对变化率 |
5.1.3 仿真与分析 |
5.2 可调谐光源-温度补偿式2DOC-PON-LHDS方案 |
5.2.1 基于可调谐光源的改进型方案 |
5.2.2 温度补偿方法 |
5.3 实验与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基于2DOC-PON-LHDS的光接入网智能链路管理技术 |
6.1 可拉远多跳ODN智能链路管理技术 |
6.1.1 可拉远多跳ODN架构 |
6.1.2 智能链路管理方案 |
6.2 嵌入FBG光编码器的远端分路节点设计方案 |
6.2.1 多跳FBG光编码器 |
6.2.2 WDM-PON中 FBG光编码器 |
6.3 2DOC-PON-LHDS嵌入网络管理系统 |
6.3.1 ODN智能NMS架构 |
6.3.2 2DOC-PON-LHDS嵌入光纤网络智能管理系统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工作总结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已发表与投稿的学术论文 |
已授权或受理的发明专利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表格索引 |
图片索引 |
(5)轻型太阳能汇聚跟踪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地面太阳能汇聚跟踪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1 地面大型太阳能汇聚跟踪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2 地面便携式太阳能汇聚跟踪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3 地面极轴式太阳能汇聚跟踪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 空间供能与通信集成系统的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太阳位置的精密计算与3-RPS并联机构的理论分析 |
2.1 引言 |
2.2 地面太阳位置的精密计算 |
2.3 航天器上太阳位置的精密计算 |
2.3.1 改进算法的计算过程 |
2.3.2 第二赤道坐标系下的太阳方位 |
2.3.3 精度分析 |
2.3.4 航天器上的太阳方位 |
2.3.5 改进算法的仿真及精度分析 |
2.3.6 本节的结论 |
2.4 3-RPS并联机构的理论分析 |
2.4.1 自由度计算 |
2.4.2 坐标系与坐标变换矩阵 |
2.4.3 逆运动学分析 |
2.4.4 逆动力学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面大型超轻碟式太阳能汇聚跟踪系统 |
3.1 引言 |
3.2 系统的整体描述 |
3.3 地面环柱型索网反射器 |
3.4 3-RPS太阳跟踪器 |
3.4.1 太阳跟踪器的选择 |
3.4.2 几何构型 |
3.4.3 轨迹规划 |
3.4.4 三根伸缩杆的杆长确定 |
3.4.5 复合铰链的分析 |
3.5 载荷作用下系统的结构分析与优化 |
3.5.1 结构分析 |
3.5.2 结构优化 |
3.6 3-RPS太阳跟踪器的能耗计算 |
3.7 3-RPS太阳跟踪器的实验验证 |
3.7.1 机械组件 |
3.7.2 控制和电气单元 |
3.7.3 结果和讨论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面便携式轻型太阳能汇聚跟踪系统 |
4.1 引言 |
4.2 系统的整体描述 |
4.3 系统的收折与展开 |
4.3.1 可折叠圆环的收折与展开 |
4.3.2 RS-2RPS太阳跟踪器的收折与展开 |
4.4 RS-2RPS太阳跟踪器的追日数学模型 |
4.4.1 杆长计算 |
4.4.2 驱动力和能耗计算 |
4.5 系统的静力学仿真分析 |
4.5.1 仿真参数设定 |
4.5.2 环境适应性分析 |
4.6 RS-2RPS太阳跟踪器的追日仿真分析 |
4.6.1 杆长分析 |
4.6.2 能耗计算 |
4.7 RS-2RPS太阳跟踪器的初步室内实验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面双杆支撑极轴式轻型太阳能汇聚跟踪系统 |
5.1 引言 |
5.2 系统的整体描述 |
5.3 双杆支撑极轴式跟踪器的自由度分析 |
5.4 跟踪器的逆运动学与解耦性分析 |
5.5 系统的仿真分析 |
5.5.1 仿真参数设定 |
5.5.2 轨迹规划 |
5.5.3 跟踪器的杆长计算 |
5.5.4 跟踪器的能耗计算 |
5.5.5 系统的环境适应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供能与通信集成的空间大型可展开汇聚跟踪系统 |
6.1 引言 |
6.2 系统的整体设计 |
6.2.1 环柱型索网反射器和能量转换装置的功能性分析 |
6.2.2 3-RPS指向机构的分析与选择 |
6.2.3 集成供电和通信功能的实现 |
6.2.4 系统关键部件的结构设计 |
6.3 系统的运动轨迹规划 |
6.4 系统的仿真分析 |
6.4.1 参数设定 |
6.4.2 系统的设计尺寸合理性分析 |
6.4.3 系统的展开过程仿真分析 |
6.4.4 3-RPS指向机构的仿真分析 |
6.4.5 系统的静力学分析 |
6.5 系统的初步关键地面实验 |
6.5.1 可展开圆环的地面展开实验 |
6.5.2 3-RPS指向机构的地面追日实验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双波段回旋行波管的输入输出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回旋行波管简介 |
1.2 回旋行波管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 |
1.3 双波段回旋行波管研究背景及意义 |
1.4 输入输出系统的研究价值及研究现状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概括 |
1.5.2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双波段双模回旋行波管输入系统的研究 |
2.1 双波段回旋行波管输入系统的设计方案 |
2.2 回旋行波管TE_(01) 模输入耦合器的设计 |
2.3 回旋行波管TE_(11) 模输入系统 |
2.3.1 TE_(11) 模输入耦合器的设计与仿真 |
2.3.2 小型化TE_(11) 模输入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
2.4 双波段回旋行波管输入耦合器 |
2.4.1双波段双模回旋行波管输入耦合器的设计与实验 |
2.4.2 介质加载双波段双模回旋行波管输入耦合器的设计 |
2.5 压降输入结构的设计与仿真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双波段输出渐变段的研究 |
3.1 线性双波段输出渐变段的设计与仿真 |
3.2 上升正弦型双波段输出渐变段的设计与仿真 |
3.3 改进型切比雪夫双波段输出渐变段的设计与仿真 |
3.4 新型双波段输出渐变段的设计与仿真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模式变换器的设计与实验 |
4.1 矩形波导TE_(10) 到圆波导TE_(11) 模式变换器的设计与实验 |
4.2 小型化矩形波导TE_(10)到TE_(20) 模式变换器的设计与实验 |
4.3 矩形波导TE_(10) 到圆波导TE_(01) 模式变换器的设计与实验 |
4.4 矩形波导TE_(10) 到圆波导TE21 模式变换器的设计与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7)电控可调方向回溯阵及其雷达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支援式电子防护技术 |
1.2.2 自卫式电子防护技术 |
1.2.3 方位回溯阵列技术 |
1.3 本文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
1.3.1 论文研究思路 |
1.3.2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Van Atta阵列原理与设计 |
2.1 方向回溯阵列的相位共轭原理 |
2.2 Van Atta阵列的相位共轭原理 |
2.2.1 Van Atta线阵的相位共轭原理 |
2.2.2 Van Atta平面阵的相位共轭原理 |
2.3 Van Atta阵列场分析 |
2.3.1 Van Atta线阵的场分析 |
2.3.2 Van Atta平面阵的场分析 |
2.4 Van Atta阵列设计 |
2.4.1 Van Atta阵列天线设计 |
2.4.2 接地共面波导传输线设计 |
2.4.3 设计Van Atta的RCS特性 |
2.5 Van Atta阵列测试 |
2.5.1 Van Atta阵列天线测试 |
2.5.2 Van Atta阵列传输线测试 |
2.5.3 Van Atta阵列RCS测试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幅度可调Van Atta阵列设计及其雷达效应 |
3.1 Van Atta阵列幅度控制模型建立 |
3.2 传输线通断状态下的场分析 |
3.2.1 截止状态下Van Atta线阵场分析 |
3.2.2 截止状态下Van Atta平面阵场分析 |
3.3 幅度可调Van Atta阵列设计 |
3.3.1 PIN二极管 |
3.3.2 微波单刀单掷开关网络 |
3.3.3 微波单刀单掷开关设计与测试 |
3.3.4 幅度可控Van Atta阵列测试 |
3.4 幅度可控Van Atta阵列的信号模型 |
3.5 幅度可控Van Atta阵列对检测的影响 |
3.5.1 CFAR检测原理 |
3.5.2 Van Atta阵列调制信号能量分布 |
3.5.3 Van Atta阵列调制参数对检测影响 |
3.5.4 Van Atta阵列入射角度对检测影响 |
3.6 通断Van Atta阵列对SAR成像的影响 |
3.6.1 SAR成像原理 |
3.6.2 距离相调制 |
3.6.3 方位相调制 |
3.6.4 二维混合调制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相位可调Van Atta阵列设计及其雷达效应 |
4.1 Van Atta阵列相位控制模型建立 |
4.2 微波单刀双掷开关设计 |
4.2.1 基于集总元件的微波单刀双掷开关设计 |
4.2.2 基于分立元件的微波单刀双掷开关设计 |
4.3 相位可调Van Atta阵列设计与测试 |
4.3.1 相位可调Van Atta阵列设计 |
4.3.2 相位可调Van Atta阵列测试 |
4.4 相位调制Van Atta阵列的信号模型 |
4.5 相位调制Van Atta阵列的检测欺骗效应 |
4.5.1 相位调制假目标检测性能 |
4.5.2 相位调制频率对假目标检测影响 |
4.5.3 Van Atta阵列入射角度对检测影响 |
4.6 相位调制Van Atta阵列对SAR成像的影响 |
4.6.1 距离相调制 |
4.6.2 方位相调制 |
4.6.3 二维混合调制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1.1 论文工作 |
5.1.2 研究成果 |
5.2 后续工作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8)小型化多频段宽带4G/5G手机天线和基站天线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移动通信发展与现状 |
1.3 手机天线 |
1.4 基站天线 |
1.5 论文主要内容与安排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础理论 |
2.1 引言 |
2.2 天线的电磁理论基础 |
2.2.1 电磁场基本方程 |
2.2.2 辐射条件 |
2.2.3 近场与远场 |
2.3 天线性能的基本参数 |
2.3.1 输入阻抗 |
2.3.2 极化 |
2.3.3 方向图和方向性系数 |
2.3.4 定向辐射与前后比 |
2.3.5 端口隔离度 |
2.3.6 效率与增益 |
2.3.7 反射系数、回波损耗与S_(11) |
2.3.8 MIMO天线的相关系数 |
2.4 天线设计的原理与方法 |
2.4.1 小型化设计 |
2.4.2 多频段设计 |
2.4.3 宽带化设计 |
2.4.4 MIMO天线的实现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小型化手机天线的设计 |
3.1 引言 |
3.2 小型化低剖面手机天线的设计与测试分析 |
3.2.1 结构设计 |
3.2.2 仿真和测试 |
3.2.3 参数分析 |
3.3 小型化宽带手机天线的设计与测试分析 |
3.3.1 结构设计 |
3.3.2 仿真与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多频段4G/5G手机天线的设计 |
4.1 引言 |
4.2 多频段4G/5G手机天线的结构与原理 |
4.2.1 结构设计 |
4.2.2 工作原理 |
4.3 多频段4G/5G手机天线的参数分析 |
4.4 多频段4G/5G手机天线的测试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4G/5G MIMO手机天线的设计 |
5.1 引言 |
5.2 混合型MIMO天线阵的结构设计 |
5.2.1 4G天线模块设计 |
5.2.2 5G天线模块设计 |
5.3 混合型MIMO天线阵的测试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宽带双极化基站天线的设计 |
6.1 引言 |
6.2 电磁偶极子天线的提出及理论分析 |
6.2.1 电磁偶极子天线的提出 |
6.2.2 互补型天线工作原理 |
6.2.3 典型电磁偶极子天线理论分析 |
6.3 单频宽带双极化基站天线设计与测试分析 |
6.3.1 结构设计 |
6.3.2 仿真与测试 |
6.3.3 参数分析 |
6.4 双频宽带双极化基站天线设计与测试分析 |
6.4.1 结构设计 |
6.4.2 仿真与测试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预多平顶波束天线阵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平顶波束天线的研究现状 |
1.2.2 预多波束智能天线的研究现状 |
1.2.3 Butler矩阵的研究现状 |
1.2.4 射频开关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2 微带准八木天线及天线阵的设计 |
2.1 八木天线概述 |
2.1.1 八木天线的结构 |
2.1.2 八木天线的工作原理 |
2.1.3 微带准八木天线的结构 |
2.2 微带准八木天线的设计 |
2.2.1 结构及结构参数的计算 |
2.2.2 结构参数的仿真优化 |
2.2.3 微带准八木天线的结构改进 |
2.3 本章小结 |
3 天线阵平顶波束及预多波束的实现 |
3.1 引言 |
3.2 天线阵波束赋形的方法 |
3.2.1 傅里叶级数法 |
3.2.2 伍德沃德-劳森抽样法 |
3.3 多波束天线阵的实现方法 |
3.4 平顶多波束天线阵的设计与仿真 |
3.4.1 平顶波束天线阵馈电电流的计算及仿真结果 |
3.4.2 多波束的波束切换实现方法 |
3.4.3 平顶波束天线阵设计 |
3.5 预多平顶波束天线阵的加工与测试 |
3.6 本章小结 |
4 天线阵馈电系统的设计 |
4.1 引言 |
4.2 新型Butler矩阵的设计 |
4.2.1 缝隙耦合3dB定向耦合器及移相器的设计 |
4.2.2 3dB Wilkinson功率分配器的设计 |
4.2.3 大功分比Wilkinson功率分配器的设计 |
4.3 新型Butler矩阵的仿真与加工实测 |
4.3.1 缝隙耦合耦合器及移相器的设计与仿真 |
4.3.2 等功分比功率分配器和大功分比功率分配器的设计与仿真 |
4.3.3 新型Butler矩阵的设计与仿真 |
4.4 Butler馈电网络的加工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5 SP4T射频开关的设计 |
5.1 引言 |
5.2 射频开关的设计理论 |
5.2.1 PIN二极管的基本特性 |
5.2.2 PIN开关的工作原理 |
5.3 SP4T射频开关的设计与仿真 |
5.3.1 PIN开关的直流偏置电路设计 |
5.3.2 射频开关的设计与仿真 |
5.4 SP4T射频开关的加工测试及级联后天线的微波暗室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10)SoS双层波导端口柔性耦合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多层波导技术的研究进展 |
1.2 多层波导片内耦合技术研究现状 |
1.3 新型柔性波导制备工艺 |
1.4 论文主要工作内容 |
第二章 SoS双层波导端口柔性耦合结构分析 |
2.1 SoS双层波导端口柔性耦合结构 |
2.2 三维轴向阶梯近似法 |
2.2.1 对称弧线的S弯曲锥形波导 |
2.2.2 正弦曲线的S弯曲锥形波导 |
2.3 SoS双层波导结构尺寸测量 |
2.4 SoS双层波导模式分析 |
2.4.1 SoS双层波导单模传输条件 |
2.4.2 未刻蚀波导层对SoS波导的影响 |
2.4.3 双层波导横向偏移对波导传输模式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oS双层波导端口柔性耦合结构优化设计 |
3.1 输入/输出端口直径 |
3.2 对称弧线的S弯曲波导 |
3.3 正弦曲线的S弯曲波导 |
3.4 SoS双层波导端口柔性耦合结构优化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oS双层波导端口柔性耦合结构实验研究 |
4.1 柔性波导制备平台研制 |
4.2 SoS双层波导端口柔性耦合结构制备工艺 |
4.2.1 制备条件与柔性波导直径的关系 |
4.2.2 SoS双层波导端口柔性耦合结构制备 |
4.3 SoS双层波导端口柔性耦合结构测试方法 |
4.3.1 输入/输出端光斑 |
4.3.2 插入损耗 |
4.3.3 偏振相关损耗 |
4.3.4 测试系统 |
4.4 SoS双层波导端口柔性耦合结构测试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The Novel Y-Branch With Two Reflectors(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SOA的快速可调谐全光波长转换技术研究与实现[D]. 高文杰.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2]基于类梳状线基片集成波导(CSIW)的无源器件与天线的研究设计[D]. 张玉华.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3)
- [3]大功率行波器件中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D]. 吴钢雄.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3)
- [4]二维光编解码无源光网络链路健康精准检测关键技术研究[D]. 戈志群. 东南大学, 2020(02)
- [5]轻型太阳能汇聚跟踪系统研究[D]. 郑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6]双波段回旋行波管的输入输出系统研究[D]. 彭廷会.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7]电控可调方向回溯阵及其雷达效应研究[D]. 宋鲲鹏.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2)
- [8]小型化多频段宽带4G/5G手机天线和基站天线的研究与设计[D]. 杨明. 安徽大学, 2019(02)
- [9]预多平顶波束天线阵设计[D]. 梁伟.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6)
- [10]SoS双层波导端口柔性耦合结构研究[D]. 闫微. 东南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