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胸腺嘧啶核苷双阻断法实现Vero细胞的同步化生长(论文文献综述)
杨芳[1](2010)在《NRK细胞胞质分裂过程的能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哺乳动物细胞胞质分裂是一个典型的力学过程。在细胞胞质分裂过程中细胞膜产生了大变形,细胞骨架频繁地、大量地聚集、解聚,这些行为均与细胞的能量代谢相关。ATP作为细胞内主要的能量载体,为细胞胞质分裂这一大变形过程及细胞骨架的重分布提供了能量来源。所以了解在细胞胞质分裂期力学变形与能量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贴壁生长的正常鼠肾上皮细胞(NRK)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术及荧光素荧光素酶检测技术,研究了NRK细胞在不同细胞周期时相的ATP含量,从能量角度对胞质分裂过程中细胞膜被动变形及细胞骨架重分布后分裂沟主动变形的力学过程进行了探索。主要工作结论如下:1、采用TdR双阻断法和血清饥饿法对NRK细胞进行同步化,获得不同细胞周期时相的细胞,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检测,得到群体细胞中不同细胞周期时相的百分率。利用荧光素荧光素酶检测技术对处于不同细胞周期时相的细胞进行ATP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对照组和TdR双阻断组细胞ATP含量与血清饥饿组细胞相比有明显差异,TdR双阻断1h、4h组细胞ATP含量较高。2、根据NRK细胞胞质分裂过程细胞膜变形的形态学参数,对胞质分裂阶段细胞膜变形消耗的能量进行理论计算,发现在胞质分裂过程中细胞膜所消耗的能量呈增长趋势,且细胞膜变形消耗的总能量约占胞质分裂期细胞提供能量的2%。3、对NRK细胞胞质分裂过程中分裂沟缢缩力进行计算,并对其主动变形消耗的能量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利用肌球蛋白II马达数量计算得到的分裂沟缢缩消耗的能量大约是胞质分裂过程中细胞膜变形消耗能量的0.1%,利用靠近分裂沟处细胞膜子午线方向表面张力得到的分裂沟缢缩消耗的能量大约是胞质分裂过程中细胞膜变形消耗能量的10%。
张庆华[2](2005)在《柑橘同步化悬浮系建立及微原生质体分离》文中研究说明微融合(Microprotoplast fusion)是进行植物部分基因组转移的非对称融合新途径。获得高频率的微核是开展微融合的关键,而同步化的悬浮系有利于微核的分离。鉴于此,本研究旨在建立同步化的细胞系,尝试分离微核并建立分离体系,为今后开展微融合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研究了国庆1号(Citrus unshiu ’Guoqing No. 1’)、默科特橘橙(C. reticulata×C.sinensis)、锦橙(C.sinensis)三个品种的细胞周期,结果表明三种悬浮系在培养的8d时间里,第3-4d时悬浮系的G2/M期细胞比例达到最高值,分别为25.46%、25.82%、25.56%。 2.以默科特橘橙悬浮系为材料,测定悬浮系培养8d的生长周期。结果表明,第3-4d时细胞生长最快,呈对数增长,与细胞周期相吻合。说明生长较快的愈伤组织建立的悬浮细胞系在第3-4d细胞分裂最快,处于指数生长期。 3.以国庆1号为材料进行细胞同步化处理的研究。分别用羟基脲(HU)、甲基氨草磷(APM)、及HU和APM双阻断三种方法处理国庆1号胚性悬浮系,研究其对细胞周期和有丝分裂指数的影响。HU处理对S期的细胞有富集作用,国庆1号用浓度为4mM或10mM HU处理24h时,其S期的细胞周期分别达到36.53%、37.51%;APM能将细胞周期阻断在G2/M期,国庆1号用32μM APM处理24h,其G2/M期的细胞周期达到25.73%;以4mM或10mM HU处理24h后再用32μM APM处理24h和4h时,胚性悬浮系的G2/M期细胞比例和有丝分裂指数较高达到30%以上。上述结果表明,这三种方法都能起到同步化的作用。 4.测定了默科特橘橙、山金柑、来檬三个品种同步化处理后的细胞周期,发现三种悬浮系的G2/M期细胞比例都达到30%以上,来檬的G2/M期细胞比例最高,达到51.90%。说明不同品种同步化处理后其G2/M期细胞的比例相差较大。 5.测定国庆1号和默科特橘橙同步化处理后的原生质体活力达到90%,与对照没有差异。以国庆1号同步化处理材料,进行微核化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4mM或10mM HU处理24h后再用32μM APM处理4h和24h时,胚性悬浮系的细胞微核化比例均比对照高;在处理时间为24h时达到最高,分别为55.56%、61.54%。 6.观察国庆1号微核化原生质体的微核数,统计发现以4mM或10mM HU处理24h后再用32μM APM处理4h和24h时分离的微核化原生质体含有的微核较多,APM处理24h时每个原生质体含有的平均微核数最高,分别为8.9、9.3。 7.建立国庆1号微核分离体系,并且将分离的微核的大小和比例进行了统计。微核直径为小于5μM、5-10μM、10-20μM,其所占的比例分别为73.2%、17.5%、9.3%。
赵颖娟,王健,周昌平,陈宁,张克旭[3](2005)在《影响谷氨酸发酵的关键——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的同步化》文中提出本文根据谷氨酸发酵行业中所面临的发酵产酸率低、糖酸转化率低等问题,提出了发酵过程中菌体同步培养对谷氨酸发酵的影响,重点描述了菌体同步培养的理论基础和方法、细胞同步化程度的测定以及同步化培养在谷氨酸发酵过程中应用展望。
高红亮,丛威,郅文波,欧阳藩,邵曼君[4](2001)在《用胸腺嘧啶核苷双阻断法实现Vero细胞的同步化生长》文中指出研究了胸腺嘧啶核苷(TdR)双阻断法同步化Vero细胞的最适条件,包括TdR处理浓度、TdR处理时间和两次阻断间的恢复生长时间. 结果表明,在指数生长前期的细胞,用2 mmol/L的TdR阻断细胞生长11 h,恢复生长14 h,再用2 mmol/L的TdR阻断11 h,所得Vero细胞的同步化程度最高. 用该方法分别处理在方瓶中贴壁生长的Vero细胞和旋转培养瓶中用Cytodex(3培养的Vero细胞,其同步化指数分别为65.0%和60.0%.
二、用胸腺嘧啶核苷双阻断法实现Vero细胞的同步化生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胸腺嘧啶核苷双阻断法实现Vero细胞的同步化生长(论文提纲范文)
(1)NRK细胞胞质分裂过程的能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胞质分裂研究背景 |
1.2 胞质分裂力学研究手段及相关力学模型 |
1.2.1 原子力显微镜技术 |
1.2.2 流动腔技术 |
1.2.3 微管吸吮技术 |
1.2.4 激光跟踪微流变技术 |
1.2.5 微玻璃针(或玻璃盘)探压针技术 |
1.3 本文主要工作及意义 |
第二章 NRK 细胞ATP 含量的测定 |
2.1 试验材料 |
2.1.1 主要试剂及仪器 |
2.1.2 鼠肾上皮细胞(NRK)的体外培养 |
2.1.3 药物作用机理 |
2.2 试验方法 |
2.2.1 细胞同步化培养 |
2.2.2 细胞周期的测定 |
2.2.3 细胞内ATP 含量的测定 |
2.3 试验数据处理及结果 |
2.3.1 细胞周期分布 |
2.3.2 单细胞ATP 含量 |
2.4 试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
2.4.1 血清饥饿法对细胞ATP 含量的影响 |
2.4.2 TdR 双阻断法对细胞ATP 含量的影响 |
第三章 NRK 细胞胞质分裂的能量模型 |
3.1 胞质分裂过程中细胞膜变形消耗的能量 |
3.1.1 基本假设 |
3.1.2 细胞膜的应变能函数 |
3.1.3 轴对称计算模型 |
3.1.4 计算步骤及结果 |
3.2 胞质分裂过程中细胞骨架重分布后收缩环主动收缩消耗的能量 |
3.2.1 从肌球蛋白II 的数量进行分析 |
3.2.2 从Yoneda 和Dan 方程进行分析 |
3.2.3 讨论 |
第四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4.1 全文总结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柑橘同步化悬浮系建立及微原生质体分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前人研究进展 |
1.2.1 原生质体非对称融合研究 |
1.2.2 细胞同步化技术 |
1.2.2.1 物理方法 |
1.2.2.2 化学方法 |
1.2.3 微核技术 |
1.2.3.1 微核技术的基本原理 |
1.2.3.2 微原生质体的分离及检测 |
1.2.3.3 微核技术的应用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2.1 悬浮系的建立 |
2.2.2 柑橘胚性愈伤组织生长曲线制作 |
2.2.3 柑橘胚性愈伤组织有丝分裂指数曲线制作 |
2.2.4 柑橘材料各细胞周期指数测定 |
2.2.5 细胞学检测有丝分裂指数 |
2.2.6 同步化处理试验设计 |
2.2.6.1 羟基脲(HU) |
2.2.6.2 甲基氨草磷(APM) |
2.2.6.3 羟基脲(HU)和甲基氨草磷(APM)双阻断法 |
2.2.7 原生质体分离和纯化 |
2.2.7.1 悬浮系原生质体的分离 |
2.2.7.2 原生质体纯化 |
2.2.8 原生质体活力的鉴定 |
2.2.9 微原生质体的分离 |
2.2.10 染色程序(DAPI法) |
2.2.11 微原生质体直径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胚性愈伤组织悬浮系的建立 |
3.1.1 胚性愈伤悬浮系细胞周期的测定 |
3.1.1.1 默科特橘橙胚性愈伤悬浮细胞周期 |
3.1.1.2 国庆1号胚性愈伤悬浮细胞周期 |
3.1.1.3 锦橙胚性愈伤悬浮细胞周期 |
3.1.2 胚性愈伤悬浮系生长曲线 |
3.1.3 小结 |
3.2 同步化处理胚性愈伤组织悬浮系的建立 |
3.2.1 羟基脲(HU)处理胚性悬浮系 |
3.2.1.1 HU处理胚性悬浮系的细胞周期 |
3.2.1.2 HU处理胚性悬浮系的有丝分裂指数(Mitotic Index,MI) |
3.2.1.3 小结 |
3.2.2 甲基氨草磷(APM)处理胚性悬浮系 |
3.2.2.1 APM处理胚性悬浮系的细胞周期 |
3.2.2.2 APM处理胚性悬浮系的有丝分裂指数(MI) |
3.2.2.3 小结 |
3.2.3 HU和APM双阻断法处理胚性悬浮系 |
3.2.3.1 4mM HU处理24h后再用APM处理胚性悬浮系 |
3.2.3.2 10mM HU处理24h后再用APM处理胚性悬浮系 |
3.2.3.3 不同品种双阻断法处理后胚性悬浮系的细胞周期 |
3.2.3.4 小结 |
3.3 同步化处理后细胞学检测 |
3.3.1 同步化细胞学检测 |
3.3.2 同步化细胞的微核化现象 |
3.4 同步化处理后微核的分离 |
3.4.1 同步化处理后原生质体活力测定 |
3.4.2 同步化处理后原生质体微核化观察 |
3.4.3 微核原生质体的分离 |
3.4.3.1 微核的大小和比例 |
3.4.3.2 微核原生质体的观察 |
4. 讨论 |
4.1 同步化悬浮系的建立与分析 |
4.1.1 同步化处理材料细胞周期的选择 |
4.1.2 化学试剂在同步化处理中的应用 |
4.1.3 同步化程度的测定方法 |
4.2 HU和APM在诱导同步化悬浮系上的应用 |
4.3 纺锤体毒素型化学试剂对细胞的微核化作用 |
4.4 微核技术与作物遗传改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用胸腺嘧啶核苷双阻断法实现Vero细胞的同步化生长(论文参考文献)
- [1]NRK细胞胞质分裂过程的能量研究[D]. 杨芳. 太原理工大学, 2010(03)
- [2]柑橘同步化悬浮系建立及微原生质体分离[D]. 张庆华. 华中农业大学, 2005(03)
- [3]影响谷氨酸发酵的关键——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的同步化[J]. 赵颖娟,王健,周昌平,陈宁,张克旭. 发酵科技通讯, 2005(01)
- [4]用胸腺嘧啶核苷双阻断法实现Vero细胞的同步化生长[J]. 高红亮,丛威,郅文波,欧阳藩,邵曼君. 过程工程学报,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