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建筑艺术史》读评(论文文献综述)
韩艺宽,赵潇欣[1](2021)在《历史操作:童寯西方现代建筑史写作研究 以《新建筑与流派》和《近百年西方建筑史》为例》文中认为西方现代建筑史是童寯先生学术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新建筑与流派》和《近百年西方建筑史》是其代表成果。本文通过文本阅读与话语分析,从历史编纂学和历史理论的角度,解读这两部建筑史文本的编纂特点和历史观念。文章通过对比其他建筑史文本,指出其客观史学的写作理念;透过解析其现代建筑确立过程的描述,指出其英雄史观;通过总结其对社会及建筑本身物质条件的强调,指出其进步史观;通过分析其建筑案例的定性原则,指出其现代主义形式美学观;通过分析其内容组成和预设读者,指出其历史写作的实践导向。通过以上5个方面,本文阐释了作为我国西方现代建筑史领域先行者童寯的现代建筑历史写作及其历史认知1。
赵欣冉[2](2020)在《民国“科玄论战”视域下的艺术科学化探赜》文中研究说明民国“科玄论战”是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上一场颇具象征意味的运动。它上承十九世纪末中西文化观念之争,下衔“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浪潮,“科玄论战”是中国思想界关于“西学东渐”深刻的反思。在这场论战之中,玄学派与科学派皆提出艺术方面的问题。二十世纪以降,国内遭受“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洗礼。由于内部尊孔佑儒与鄙孔斥儒的角斗和传统文化思想孰是孰非的争论,加之唯科学观的显现,从而导致民国“科玄论战”的生发。在此之下,艺术与该论战悄然发生着耦合,究其原因不外乎儒学思想与艺术精神存在着内部联系。伴随着“科玄论战”的发生,科学侵染下的艺术所形成的艺术科学化建构水到渠成,该建构主要分为四个维度:首先,科学观念引领艺术取向;其次,科学方法融入艺术创造,内涵包括:科学方法融入艺术创造的实践以及科学方法分析艺术现象的认同;再次,科学认知影响艺术研究;最后,科学场域催生艺术学科与其它学科的交叉,在这里最显着地是艺术与心理学的联系,它表现为论战学者用心理学的方法解析艺术的问题。艺术科学化的价值形态表现为三点:求真、启蒙与救世的多元形态,它深刻地影响艺术的发展。民国“科玄论战”艺术科学化的评价与当代启示具有重要的意义。关于评价之处,论战各方家多流于借艺术或艺术形式,提高本派权力与知识的话语权;另一方面,矫枉过正的科学思维冲昏世人的头脑,它导致分析艺术的僵化;对于当代启示而言,其一,中国艺术学史的发掘与建构是当代艺术学不可回避的话题;其二,当代艺术学的研究需要引入学科复杂性的认知。因此民国“科玄论战”视域下的艺术科学化是艺术发展的重要一环。
边谦[3](2020)在《明清苏州“城市山林”别裁析要》文中认为“城市山林”,是现当代中国园林史学语境中屡被提及、有着诸多名家论述的核心概念之一。针对该词所形成的经典释义,为诸多现有园林遗存所涉及的营造技艺、文化交往、相地选址等问题,提供了共通的底层阐释逻辑与关键指引。但与此同时,已有研究对历史语境中的“城市山林”概念却长期缺乏针对性的关注,对其可能的语义流变与多样性亦缺乏足够的重视。而这种忽视,很大程度上会导致“城市山林”概念理解与运用存在泛化与范式化的倾向,从而造成其在当代园林史研究中的价值与潜力被低估。对此,本文以历史语境中的“城市山林”概念为研究对象,运用概念史、造园理法及其他园林史研究方法,通过对这一概念相关史料进行挖掘、整理与考察,试图有限地了解、分析并总结“城市山林”概念的历史源流,从而撷取“新线索”,例证性地探讨其在明清苏州园林中的具体表现,以期进一步审视该词内涵及其对中国园林史研究的价值。本文正文分为上下两篇,共计五章。上篇“别裁的线索”即为第二章“观念的拓展:‘城市山林’概念的思辨溯源与空间意境流变”,其主要涉及三个部分的内容:一是构筑“城市山林”概念再认识的历史语境;二是基于该语境,考察“城市山林”概念历史生成的影响因素;三是基于该语境下的“城市山林例证”,考察“城市山林”概念的空间意境指涉,最终对其进行再认识。下篇“例证的析要”包含第三至第六章,总体上旨在通过举析四座明清苏州“城市山林例证”进一步论证“城市山林”概念四个方面的重要问题:第三章以苏州拙政园为例,试图理解“城市山林”意境在不同时期文人观念中的语义变迁问题;第四章以苏州留园为例,试图考察一座“城市山林例证”如何在建筑增益的不利条件下继续实现“城市山林”意境及体验的问题;第五章以苏州环秀山庄为例,试图深入管窥“观游相济的山意范式”这一最为重要的“城市山林”意境模式及其解析的方法问题;第六章以苏州怡园为例,试图揭示“城市山林”理想如何深刻影响一座新建园林的意境经营与体验表达问题。上篇的研究,主要得出以下这些具体结论:首先,“城市山林”是一个与中国古代文人阶层“栖止抉择”问题密切相关的复合概念,它能够在元代复合成型,受益于中唐至两宋文人有关“城市”与“山林”的关系构建与思辨;其次,元至清末的大量例证表明“城市山林”概念的空间意境指涉超出了其经典释义的涵盖范畴,并具体表现在空间区位、园林类型、意境模式这三个向度上的语义多元化;再次,“城市山林”概念的核心意涵,在于营造一种区别于人境、尘世的幻境感,它无关乎具体的园林类型,亦不受限于何种意境模式;最后,“城市山林”概念作为线索,可以历时性地串联起元代以来江南园林、尤其是苏州园林中最为精华的那一部分兴造实例,从而管窥这一时段、地域文人阶层的造园观念与实践变迁。下篇的研究,主要得出以下这些结论:首先,“城市山林例证”典范自确立以后,便不断经历着阐释、“再现”乃至重构的过程,不同时期文人对于“城市山林”概念的理解存在差异,所谓“再现”极有可能只是契合了当下文人观念中的“城市山林”理解而已;其次,通过精湛的建筑、庭院处理与欣赏方式的改变,能够在文人的“城市山林”意境追求与物质需要间找到平衡;再次,“观游相济的山意范式”可经由溯源山意、山水布局、远观山势、近游山形、细察山质的品评策略而得到有效的解析,而其所达到的景境密度与体验丰富度或许是其成为“城市山林”意境主流的重要原因;最后,“城市山林”理想直至中国传统造园活动的末期,仍然能够对一座园林的造园意匠与游观体验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宋哲琦[4](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指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庄明[5](2020)在《白石:沈周与明代成化、弘治年间苏州的艺术及文化》文中研究说明十五世纪的后四十年,即明成化、弘治年间,苏州正在经历“时变”。宽松的政治气氛与繁荣的经济,不仅为城市带来日新月异的面貌,也使一批极具个性与创造力的文人在此时此地涌现,沈周(1427-1509)就是其中一员。他们共同表现出对地方历史和景观的关注,对出游、古迹与绘画的热爱,以及对自我表达的重视,诞生出一批新风景、一群收藏家与着书人、一种文人的新形象,也产生出全新的绘画视角、主题、语言和观念,这些共同赋予彼时苏州文化独特的形象,成为明代艺术与文化面貌转变的关键。当然,风雅与艺术只是历史的一面,在另一面,连年水灾造成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成为这群文人关注的焦点,沈周连同其绘画也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参与其中。此外,在这群文人中沈周又是极特殊的一位,他放弃了文人的用世理想而以“馀事”绘画作为毕生追求,并大获成功,但这种全新身份——“文人画家”,不仅将他的朋友置于评价的困境,也将自己置于社会评价与自我认同的矛盾之中。无用的绘画是否值得文人追求?绘画的意义究竟何在?本文是对沈周及其绘画的研究,并希望透过艺术之变窥探孕育艺术的文化、观念之变;同时也希望借由沈周的绘画,去思考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是:沈周身处于怎样一个世界,面对怎样一个画坛;他为何能脱颖而出,他的绘画的创造之处究竟何在;他如何看待绘画,如何理解绘画的意义。本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将通过一系列沈周的绘画,讨论风景观看、个体经验与绘画表现之间相互转化的问题,解释沈周绘画中“真实感”与其绘画语言的关联,并寻找在新风景、新主题和新视角进入绘画的背后发生的文化与观念改变。第二部分则试图打开“文人-画家”这一概念中的矛盾,发掘其中隐藏的文人对绘画作为一种无用“馀事”的焦虑,思考沈周如何调和文人、画家、隐士三重身份。并借助两场发生在成、弘年间的灾难,探索绘画介入现实的可能性。最后我们将看见,正是通过对绘画有用与无用的理解,沈周完成了在自我与艺术间的双重隐喻。
闫章虎[6](2019)在《政治制度视角下的唐代书法史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从政治制度的视角出发,对唐代书法史进行深入考察,旨在揭示唐代书法史与政治制度相关的那一层面。基于这种观察视角,本文对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讨论。根据论述主题,可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首先揭示了唐代书法的“政治属性”,并考察唐代国家典仪中的书法因素,分析书法活动及相关书迹背后的政治意涵,解读它们在处理政治关系、维护统治中所发挥的作用。在第二部分,论文从文书行政的角度出发,思考唐代铨选制度中为何会设置“楷法遒美”及“工书”这两个关于书法的标准,探究“楷法遒美”与“工书”的具体内涵并梳理它们和唐代书法史的关系。基于以上讨论,这一部分还对“书判拔萃科”中“书判”的具体所指进行了考证。论文第三部分重点讨论凭借书法技艺为皇室服务的翰林书待诏,对这一群体的性质、供职模式、工作内容、选拔方式、仕途、社会关系进行了全面分析。最后结合传世及新出石刻资料,考察唐代宫廷书法对翰林书待诏书法的影响,以及书待诏书法的群体性特征。第四部分关注的则是在行政及文馆机构中供职的文书吏、楷书手、书直等群体,揭示他们在当时整体制度框架中所处的不同位置、所承担的不同职能。并结合敦煌文献及吐鲁番文书,从职能的角度出发,对他们的书法特征进行了总结。第五部分研究的是唐代的“书法教育制度”,这一部分的目的不是对相关制度进行全面介绍,而是重在分析这些“书法教育制度”的实际运作情况以及对唐代书法发展的影响。结论表明,除侍书之外,书学、弘文馆等机构在唐代书法史上所起的作用明显被夸大了。
韩艺宽[7](2019)在《童寯建筑写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童寯(1900-1983)是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无法回避的重要人物,因此也是很多学者的研究对象。然而目前研究大多针对其工程设计实践,本文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梳理、思考和借鉴,关注其长期被忽略的建筑写作文本,具体包括其建筑评论、建筑史写作和园林史写作三种写作产品类型。论文反思了以往研究中过度关注作者生平本身的历史研究范式,转而决定采用多文本阅读和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将童寯的写作文本与其他建筑学者及建筑师的文本并置,关注它们之间的意义重叠、冲突和交织,进而深入理解童寯建筑思想的基本特征。同时对童寯建筑写作的知识建构与知识生产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关注其写作背后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观等理论预设,对其历史思考的方式提出发问。并将这种多文本阅读和话语分析放在中国社会现代转型的特殊脉络下予以解读。本文共分为六大章节。第一章介绍了研究背景、内容、方法和意义,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指出现有研究过度关注作者生平事迹的缺憾,并确定了多文本阅读和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第二章概括地呈现了童寯建筑写作的特征、分类、分期,以及历史脉络等。第三章是童寯的建筑评论,包括评论内容、写作空间、评论对象、评价的范畴与标准,以及建筑评论与建筑实践的关系。本章还列举了同时期其他团体及个人针对同一对象的评论意见,与童寯的评论进行对照研究。第四章是童寯的建筑史写作,在历史编纂学和历史理论的视角下,展开对包括西方建筑史、苏联及东欧建筑史、日本建筑史、建筑教育史、中国建筑史等写作文本的分析,指出这些建筑史写作在层次、体裁、义例、程序、文笔等方面的编纂特点,以及历史论述背后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观。第五章是童寯的园林史写作,与上一章类似,依然在历史编纂学和历史理论的视角下,展开对《江南园林志》、《东南园墅》、《造园史纲》等代表作的分析,并通过与刘敦桢等其他园林史学者的研究对比,揭示其在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观等方面的独特特征。第六章是结论与展望,本章除了总结全文外,还指出以上三方面的写作文本大都体现出实践导向、形式主导和现代性追求的特征,这和童寯的建筑师身份关系密切。同时本章进一步展望了未来从思想史到观念史研究转变的可能性。
高云澄[8](2019)在《明季江南造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明代造物设计是中国设计史上集大成的时期。从纵向轴看,明季是其鼎盛期;横向轴看,江南地区为全国执牛耳者。本文讨论的江南地区,空间范围以五府(苏州、松江(今上海)、常州、嘉兴、湖州)一州(太仓州)为中心,向外辐射至杭州、镇江以及南京。时间为明季四朝万历﹑泰昌﹑天启及崇祯,即1572年至1644年共七十二年。此处讨论的对象和内容即“物”,大约有以下类别组成:一﹑日常用品;二﹑工艺美术;三﹑建筑园林;四﹑机械工程,兼及参与造物的人群,主要有文人士夫、各类工匠和商贾等。本文通过梳理明季江南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等对造物设计的影响,分析明季江南地区造物设计形成的历史背景,在造物设计演进的历史脉络中,总结出明季时期的造物设计的特点;结合观念﹑方式和类别三个维度,试图还原明季江南地区造物设计立体直观的面貌、接近历史真相,并聚焦社会各阶层参与造物设计活动的情况、造物设计次第和造物设计的价格等方面,试图阐释明季江南地区造物和设计本体的发展历程,从而初步揭示造物设计的演化路径。在方法运用上,一是文献法,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文献。文献选取中既考虑到设计学范围中的典籍和文献,同时也关注历史学﹑文学中的政典﹑方志﹑档案﹑日记﹑游记﹑散文﹑小品﹑手札等,既注重运用常见文献如《长物志》《遵生八笺》等,也挖掘﹑甄别﹑引用被忽略的文献。二是比较法。本文通过分析明季时江南地区的造物设计和全国其他地区、域外的造物设计进行比较,总结出造物设计之间的异、同,江南地区的造物设计的性质、特征、功能、形态等。三是互证法。近年来,随着历史学、文献学、考古学、经济史学等学科的发展,学科间的交流、联系和结合更加的紧密。明清时期,出版印刷业发达,官刻、私刻的规模庞大。大量的明人、清人的小说、诗词、笔记、日记、戏曲、手札涌现,这些保存良好的史料是珍贵的研究资料。本文运用以上史料与正史互证,试图还原明季江南造物设计的全面、生动的面貌。本文的创新观点在以下三个方面:明季江南之所以为明代造物设计史上最为兴盛和辉煌的时期,有其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的因素。“以银代役”和“一条鞭法”等利好流通的政策,晚明时已经规模化实施。江南气候宜人、地田丰腴、民众勤耕,擅经营。江南地区不仅适宜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生长,温度以及湿度也与缫丝织布等所需条件相匹配。人文荟萃的江南,能工巧匠汇聚,名门望族云集,士匠之间的互动尤为频繁。再从中外交流方面考察,晚明时江南地区并非是西方传教士最早到达的地区,但却是最先主动接受﹑研究西方知识﹑技术与文化的地区。明季江南地区是全国造物设计创新最为活跃的时期与地区。从“工”的层面来看,政策改革下,工匠的人身自由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自主创造的积极性高涨,又恰值隆庆开关,海外交流频繁,海内奢靡之风盛行,供需两旺。“时玩”层出不穷,同时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下精品迭出;从“士”的角度而言,从“弘毅”到“治身”,在延续传统礼制的同时,为造物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多样性。西方传教士带来的科学技术和产品等,冲击了文人士夫的思想观念。江南地区对市场需求与机遇及时作出调整与更新,最终引领了全国文化和物质产品消费的风潮。明季江南社会宽松,趋利性明显,使得社会各阶层群体性投入造物设计活动。晚明时期工匠“身份”呈现多样化,包括“儒匠”“哲匠”等,士绅在治身的同时也将目光投射到造物的孵化和设计中,究其原因是社会各阶层广泛的参与,民间文物和器物的收藏﹑藻鉴﹑流通﹑消费等关系网络发达,市场需求促进了造物设计的发展,造物设计呼应需求,市民阶层的鉴赏购藏等行为又反馈到造物设计市场。以上成就了明季江南在近世以来中国造物设计的黄金时代。
席格[9](2019)在《观念史范式与艺术史书写的第三条道路——刘成纪《先秦两汉艺术观念史》读后》文中研究指明艺术作品史和艺术理论史,是目前从艺术维度向历史提问的两种主要范式。刘成纪教授的《先秦两汉艺术观念史》,基于对艺术概念的本土转化、对艺术史观的反思和对"三重证据法"的运用所形成的艺术观念史范式,重新向历史提问,不仅拓展了艺术史研究的路径,照亮了被遮蔽的一些侧面和内容,进一步还原和呈现历史本相,而且对美学史、文学史等的书写提供了方法论启示。
陈科宇[10](2017)在《大足北山石刻艺术建筑图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巴蜀地区在我国宗教艺术史发展脉络上是具有不可替代性的重要区域;其摩崖石刻造像居全国各地石窟数量之冠。其中大足石刻当属巴蜀石刻艺术的领军代表;不仅体现北方石窟艺术风格的南渐,而且在遵循佛教造像仪轨的基础上,融合巴蜀独特的地域性因素形成特异性的石刻艺术风格。北山石刻艺术是构成大足石刻整体艺术场域中的重要部分,集中了五代、晚唐、两宋的石刻艺术作品;建筑图像作为宗教石窟艺术装饰图式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至今学界对其的系统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本文主要研究对像是大足北山佛湾石刻艺术中的建筑图像,通过实地田野调查、测绘进行资料收集与分类梳理,总结巴蜀石刻艺术中建筑图像的特异性形式、风格。第一章:主要是针对大足北山石刻艺术的国内外研究综述。第二章:从自然地理属性、政治经济环境、历史人文渊和宗教文化底蕴四个视角深入分析大足北山石刻艺术中的建筑图像的源起及影响。探讨其与文献记载的关联性,总结其源起自身发展的特点。第三章:首先从时空维度对大足北山石刻艺术中的建筑图像进行归纳整理;其次按宗教建筑图像的不同功能性对大足北山石刻艺术中的建筑图像进行类型学分类归纳;最后从造型特点与经营位置两个主要方面对建筑图像的形式与风格特征进行总结。第四章:探究大足北山建筑图像中存在的图式(稳定的图像模式)。因此在基于建筑图像源起的背景下,以大足北山石刻艺术中建筑图像为研究对象,找到一条有效的路径去挖掘其蕴含的传统宗教精神内涵与艺术形式、风格的审美意蕴。
二、《中国建筑艺术史》读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建筑艺术史》读评(论文提纲范文)
(1)历史操作:童寯西方现代建筑史写作研究 以《新建筑与流派》和《近百年西方建筑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客观史学指导下的现代建筑史写作 |
2 精英建筑师主导下的现代建筑进程 |
3 进步史观推动下的现代建筑发展 |
4 现代主义形式美学支配下的建筑话语 |
5 设计实践取向下的现代建筑论述 |
6 结语 |
(2)民国“科玄论战”视域下的艺术科学化探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
(一)民国“科玄论战”的原始文献 |
(二)民国“科玄论战”后的研判 |
(三)民国“科玄论战”与美学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民国“科玄论战”与艺术科学化的发轫 |
一、民国“科玄论战”的生发 |
二、艺术科学化的孕育 |
三、民国“科玄论战”与艺术科学化的耦合 |
第二章 民国“科玄论战”下的艺术科学化建构 |
一、科学观念引领艺术取向 |
二、科学方法融入艺术创造 |
三、科学认知影响艺术研究 |
四、科学场域催生交叉学科 |
第三章 民国艺术科学化的价值形态 |
一、求真价值形态 |
二、启蒙价值形态 |
三、救世价值形态 |
第四章 民国“科玄论战”艺术科学化的评价及当代启示 |
一、民国“科玄论战”艺术科学化的评价 |
二、艺术科学化的当代启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民国“科玄论战”文章信息速览 |
附录B 近现代画报与印刷技术分期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明清苏州“城市山林”别裁析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的对象与意义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意义 |
1.2 已有研究与评述 |
1.2.1 与“城市山林”概念经典认知相关的研究 |
1.2.2 与“城市山林”概念相关的其他研究 |
1.2.3 与明清城市山林例证相关的苏州园林研究 |
1.2.4 与明清苏州城市山林相关的造园设计理法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 |
1.3.1 研究目标与方法 |
1.3.2 研究结构 |
1.4 基本概念的限定 |
1.4.1 “城市山林”:核心关键词的语境之别 |
1.4.2 “明清”与“苏州”:时期与地域的主要范围 |
1.4.3 “造园理法”与“意境表达”:中微观的研究视域 |
1.4.4 “别裁”与“析要”:例证择取的依据与具体分析的面向 |
2.观念的拓展:“城市山林”概念的思辨溯源与空间意境流变 |
2.1 历史语境的构筑:“城市山林”概念相关文献的获取策略 |
2.1.1 《四库》中的搜集与整理 |
2.1.2 苏州古籍库的补充与文献整合 |
2.2 文人栖止的抉择:“城市山林”概念的思辨性溯源 |
2.2.1 中唐至宋:“城市”与“山林”关系的构建与思辨 |
2.2.2 元代:“城市山林”概念的生成及其例证的举析 |
2.3 语义内涵的流变:元至清末历史语境中“城市山林”概念的空间意境指涉 |
2.3.1 “城市山林例证”空间区位的多元化 |
2.3.2 “城市山林例证”意境表达的多样性 |
2.4 本章小结 |
3.苏州拙政园:“城市山林例证”典范的确立、变迁与“再现” |
3.1 焦点的确立:王氏拙政园的“城市山林”意境书写 |
3.1.1 苏州拙政园的第一次“城市山林”品评 |
3.1.2 文字与图像:记录王氏拙政园焦点记忆的关键媒介 |
3.1.3 王氏拙政园的“城市山林”意境表达 |
3.2 记忆的变迁:蒋棨复园的“城市山林”意境考证 |
3.2.1 “旧观仍复”:苏州拙政园的第二次“城市山林”品评 |
3.2.2 何以为“复”:“复园”的“城市山林”意境“再现”辨析 |
3.2.3 “复园”对苏州拙政园历史变迁的影响 |
3.3 馨香的再现:现存拙政园的“城市山林”意境辨析 |
3.3.1 山水合营:疏朗水象,峻渚山形 |
3.3.2 建筑谋篇:因山构室,就水筑屋 |
3.3.3 现存拙政园的“城市山林”意境“再现”刍议 |
3.4 本章小结 |
4.苏州留园:建筑增益下的“城市山林”意境变奏与新意 |
4.1 苏州留园历史变迁的三个关键点 |
4.1.1 刘氏“寒碧山庄”时期:中部格局的奠定 |
4.1.2 盛氏“留园”时期:冠云峰院的增葺 |
4.1.3 20 世纪50年代:一段曲尺廊的消失 |
4.2 现存留园的“城市山林”意境解析 |
4.2.1 现存留园中部:一馆领院,山池,林,庭 |
4.2.2 现存留园东部的意境分析:一峰独秀,楼馆池台 |
4.3 本章小结 |
5.苏州环秀山庄:“观游相济的山意范式”极致与绝响 |
5.1 苏州环秀山庄历史变迁的两个关键点 |
5.1.1 丰沛的水源:“飞雪泉”的涌现 |
5.1.2 多姿的山意:戈裕良名构的叠就与书写 |
5.2 环秀山庄大假山的历史定位与品评策略 |
5.2.1 在总体叠山历史中的定位 |
5.2.2 品评策略的构建 |
5.3 现存环秀山庄“观游相济的山意范式”解析 |
5.3.1 溯源山意:腹藏五岳,胸有丘壑 |
5.3.2 山水布局:周环成秀,宜中之本 |
5.3.3 远观山势:有明有晦,奥如旷如 |
5.3.4 近游山形:咫尺境迁,情境相合 |
5.3.5 细察山质:不显斤斫,寸石含情 |
5.3.6 小结 |
5.4 本章小结 |
6.苏州怡园:“城市山林”理想在清末苏州造园实践中的回荡 |
6.1 清末苏州怡园造园意匠变迁考略(1874—1882年) |
6.1.1 过云楼的庭院营造对怡园成园的影响 |
6.1.2 顾文彬兴造怡园的动因 |
6.1.3 怡园兴造的不同阶段及其意匠探析 |
6.2 苏州怡园山水游观体验解析:以光绪三年(1877年)顾文彬所述游线为线索 |
6.2.1 已有研究述评与相关史料辨析 |
6.2.2 顾文彬所述怡园游线考析 |
6.2.3 怡园的山水游观体验解析 |
6.3 本章小结 |
7.结论 |
7.1 研究成果 |
7.2 创新点与局限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4)《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5)白石:沈周与明代成化、弘治年间苏州的艺术及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部分 风景、经验与绘画 |
第一章 时变之中: 沈周时代的苏州 |
一、水 |
二、桥 |
三、舟 |
四、乡村与田野 |
五、城郭与郊区 |
六、对出游山水的热情 |
七、时变与记忆 |
八、忆古者: 拒绝遗忘 |
九、收藏家: 从记忆到历史 |
第二章 山中人迹: 沈周的绘画语言 |
一、引子: 粗糙的第一感觉 |
二、多重真实: 纪游图、胜景图与实景画 |
三、观者的目光: 关于手卷绘画的空间表现问题 |
四、母题与图式 |
第三章 新风景的产生: 回到个体经验 |
一、作为古迹的石碑与作为风景的石碑 |
二、读碑图: 碑与树 |
三、夕阳下的大风碑 |
四、《千人石夜游图》: 夜晚的发现与感性空间 |
第二部分 身份、灾难与价值 |
第四章 两种多余: 文人、画家、隐士 |
一、馀物的焦虑: “不务正业”的文人 |
二、明中期的画坛与“专业文人”的出现 |
三、另一种多余: 不能忘世的隐士 |
五、诗歌与绘画: 文人的两种形象 |
第五章 灾难中的绘画 |
一、虎患、杀虎与《西山有虎图》 |
二、两幅雨景画 |
三、《空林积雨图》与成化十一年的水灾 |
四、“大浸”中的应酬画 |
五、灾情画与流民图:绘画介入灾难 |
六、大水退去后 |
第六章 无用的隐喻 |
一、对无用的审美 |
二、价值的翻转 |
三、自我的隐喻 |
结论 |
附录1 明苏州文人代际关系一览 |
附录2 沈周生平文献内容对照 |
参考书目 |
致谢 |
(6)政治制度视角下的唐代书法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视角与术语释义 |
第二节 学术史的回顾 |
第三节 基本资料评述 |
第四节 本文的结构框架 |
第一章 礼仪与政治语境中的书法 |
第一节 唐代书法的“政治属性” |
第二节 礼仪活动中的书法因素:以“册”类书迹为中心的讨论 |
一、皇帝即位、册太子、上尊号仪式中的玉册及其书法情况 |
二、丧葬仪式中的哀册、谥册、神主与墓志 |
1、唐代哀册、谥册、墓志及神主使用制度概述 |
2、现存唐代哀册、谥册的书法分析 |
三、“册”的书写者、所用书体及相关问题 |
第三节 书法活动的政治意涵 |
一、建构政治合法性 |
二、恩宠与褒功:唐代皇帝的赐“御书”活动 |
三、纪功与纪念:碑刻的政治色彩 |
第二章 试以政事:文书行政视角下的“楷法遒美”和“工书” |
第一节 唐代之前的“文书行政”与官吏的“行政技能” |
第二节 唐代的“文书行政” |
第三节 作为官吏“行政技能”的“楷法遒美”和“工书” |
一、“楷法遒美”的重要性及其内涵 |
二、“工书”标准与流外官的铨选 |
第四节“楷法遒美”、“工书”的性质及其与唐代楷书发展的关系 |
第五节“书判拔萃”相关问题考辨 |
第三章 执艺以事上奉诏而处中:宫廷中的翰林书待诏 |
第一节 翰林院及待诏群体的性质 |
第二节 翰林书待诏的供职模式与工作内容 |
第三节 进入翰林院的途径及书待诏的仕途 |
第四节 墓志所见书待诏的社会关系 |
第五节 宫廷书法影响下的翰林书待诏 |
第六节 翰林书待诏书法的群体性特征:基于石刻的考察 |
一、字体、风格的多样性 |
二、“各有所长”与“分工合作” |
三、书法传承的家族性 |
四、“创作意识”的出现?:关于书待诏书写格式的一个推测 |
第四章 专职缮写:行政及文馆机构中的文书吏、楷书手、书直及告身书写人 |
第一节 普遍设置的文书吏 |
第二节 秘书省及诸文馆中的“职业抄写员”:楷书手 |
一、楷书手的设置及职能 |
二、楷书手的选拔与仕途前景 |
三、“楷书手”称名问题考 |
四、楷书手书法的特征:以敦煌所出宫廷写经为中心 |
1、唐代官方抄写制度略说 |
2、楷书手书法的“职业特征” |
第三节 作为“专业人才”的书直 |
一、书直的设置及其职责 |
二、书直的选拔标准、来源及迁转诸问题 |
第四节 唐代的告身书写人及现存告身的书法形态 |
一、告身颁给制度及告身书写人 |
二、现存告身的类别及书法形态 |
第五章 唐代“书法教育制度”再研究 |
第一节“文字教育机构”还是“书法教育机构”?:国子监书学性质考辨 |
一、国子监书学的制度起源 |
二、作为文字教育机构的唐代书学 |
三、唐代官学的兴废及书学对书法发展的影响 |
第二节 弘文馆书法教学活动的短暂性 |
第三节 宫教博士与内廷书法教育 |
一、宫教博士的设置及相关问题考论 |
二、宫教博士的阶官化与内廷书法教育的式微 |
第四节 作为皇室“职业书法教师”的侍书 |
余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后记 |
(7)童寯建筑写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意义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意义 |
1.事实层面的意义 |
2.史学理论的意义 |
3.现实层面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
一、相关研究文献 |
1.童寯生平事业的总结与评价 |
2.童寯建筑史写作的研究与评价 |
3.童寯园林史写作的研究与评价 |
4.针对其他建筑(园林)学者的文本研究 |
5.广义的建筑历史理论研究 |
6.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
二、研究现状不足与待发展之处 |
1.研究现状的基本矛盾 |
2.后现代哲学的理论启发 |
3.本文的解决方式 |
三、创新点 |
1.系统梳理童寯的建筑写作文本 |
2.深入解析童寯的建筑写作文本 |
3.重视童寯建筑写作的历史脉络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内容与时空范围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时空范畴界定 |
第四节 、框架组织及研究方法 |
一、论文框架组织 |
1.童寯建筑写作概述 |
2.童寯的建筑评论 |
3.童寯的建筑史写作 |
4.童寯的园林史写作 |
二、研究方法 |
1.史料搜集 |
2.多文本阅读 |
3.话语分析 |
第一章 图表来源 |
第二章 童寯建筑写作概述 |
第一节 、写作特点 |
一、总体特征 |
1.数量多 |
2.范围广 |
3.周期长 |
4.连贯性强 |
二、历史编纂特征 |
1.层次 |
2.体裁 |
3.义例 |
4.程序 |
5.文笔 |
第二节 、文本分类 |
一、分类方式 |
二、产品类型 |
1.建筑评论 |
2.建筑史 |
3.园林史 |
第三节 、写作分期 |
一、总体分期 |
二、分类型分期 |
1.建筑评论 |
2.建筑史 |
3.园林史 |
第四节 、历史脉络 |
一、民族国家的建立 |
二、学科移植 |
三、思想碰撞 |
四、现代性论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话语竞争:童寯的建筑评论 |
第一节 、建筑评论的内容 |
一、《建筑艺术纪实》 |
二、《中国建筑的外来影响》 |
三、《中国建筑的特点》 |
四、《我国公共建筑外观的检讨》 |
五、其他 |
第二节 、建筑评论的写作空间 |
一、《天下》月刊 |
二、《战国策》 |
三、《公共工程专刊》 |
第三节 、建筑评论的对象 |
一、教会的建筑策略 |
二、国民政府的建筑政策 |
三、中国建筑师的“中国古典复兴式”实践 |
四、建国后的建筑政策 |
第四节 、建筑评论的范畴与标准 |
一、民族性 |
1.观点列举 |
2.话语基础 |
二、时代性 |
1.观点列举 |
2.话语基础 |
三、真实性 |
1.观点列举 |
2.话语基础 |
四、经济性 |
1.观点列举 |
2.话语基础 |
五、阶级性 |
1.观点列举 |
2.话语基础 |
第五节 、建筑评论与工程实践 |
一、历史视野下的建筑师职业 |
二、工程实践中的风格妥协 |
三、工程实践中的现代性追求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图表来源 |
第四章 历史操作:童寯的建筑史写作 |
第一节 、西方建筑史写作 |
一、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童寯西方现代建筑史写作 |
1.层次:“述而不作” |
2.体裁:纪传体/学案体 |
3.义例:突出设计 |
4.程序:卡片收集 |
5.文笔:简练朴素 |
二、史学理论视野下的童寯西方现代建筑史写作 |
1.精英建筑师主导下的现代建筑进程 |
2.进步史观推动下的现代建筑发展 |
3.形式主义美学支配下的现代建筑话语 |
4.设计实践取向下的现代建筑论述 |
三、小结 |
第二节 、苏联-东欧建筑史 |
一、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苏联‐东欧现代建筑史写作 |
二、史学理论视野下的苏联‐东欧现代建筑史写作 |
1.现代主义价值取向下的历史叙述 |
2.科技基础决定建筑进程的理论认知 |
3.政治干预建筑的历史借鉴 |
第三节 、日本建筑史 |
一、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日本近现代建筑史写作 |
二、史学理论视野下的日本近现代建筑史写作 |
1.西方现代主义建筑认同下的历史叙述 |
2.科技基础决定建筑进程的理论认知 |
3.东方民族形式探索的历史借鉴 |
第四节 、建筑教育史写作 |
一、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建筑教育史写作 |
二、史学理论视野下的建筑教育史写作 |
1.西方建筑教育体系主导的历史叙述 |
2.现代主义价值取向下的教育史论述 |
3.教育实践需求下的教育史选择 |
第五节 、中国建筑史写作 |
一、写作内容 |
1.《北平两塔寺》 |
2.《中国建筑的外来影响》 |
3.《中国建筑的特点》和《中国建筑艺术》 |
二、发展取向 |
三、关于研究笔记 |
四、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图表来源 |
第五章 文人情怀:童寯的园林史写作 |
第一节 、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童寯园林史写作 |
一、《江南园林志》 |
1.层次:“述”、“论”为主,兼有所“作” |
2.体裁:述、记、志、图 |
3.义例:注重历史沿革 |
4.程序:田野考察和文献考证并重 |
5.文笔:繁体字和文言文 |
二、《东南园墅》 |
三、《造园史纲》 |
第二节 、史学理论视野下的童寯园林史写作 |
一、文人主导下的园林史进程 |
二、诗、画、园统一的园林认知 |
三、文化交流背景下的园林史写作 |
四、有所不为的园林实践取向 |
第三节 、对比与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图表来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全文概括 |
一、建筑评论 |
二、建筑史写作 |
三、园林史写作 |
第二节 、建筑师的写作文本 |
一、实践导向 |
二、形式主导 |
三、现代性追求 |
第三节 、展望:从思想史到观念史 |
第六章 图表来源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童寯年谱 |
附录 B:童寯建筑实践作品 |
附录 C:童寯建筑写作 |
附录 D:访谈资料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8)明季江南造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方法、路径和目的 |
四、以往学术史回顾和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一章 明季江南地区造物设计形成的动因 |
第一节 明季江南的经济和社会 |
一、江南城市、市镇发展和人口 |
二、赋税、徭役 |
三、工匠制度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 |
第二节 观念、风俗、习尚、交流 |
一、思想观念 |
二﹑风俗习尚 |
三﹑交流互动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二章 明季江南地区社会各阶层群体与造物设计 |
第一节 参与造物设计的前提 |
一、时代趋新 |
二、千家万色 |
三、位序错动 |
第二节 造物设计的表现过程和局限性 |
一、表现过程 |
二、制约和局限 |
第三节 记载﹑传播 |
一、国史、地方志 |
二、笔记、散文、文集、日记、诗词 |
三、专业书籍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明季江南地区造物设计的特点 |
第一节 江南造物设计的传统积累 |
一、南北交融 |
二、对外交往 |
第二节 江南造物设计的表徵 |
一、精致 |
二、新颖 |
三、奇巧 |
四、整合 |
第三节 江南造物设计的本质和属性 |
一、仿古 |
二、综合 |
三、改良 |
四、创新 |
第四节 江南造物设计的类别 |
一、日常用品与消费品 |
二﹑陈设品与欣赏品 |
第五节 小结 |
第四章 明季江南地区造物设计的次第 |
第一节 影响次第的因素 |
一、界别种类 |
二、材料材质 |
三、工时成本 |
四、技术工艺 |
第二节 判定次第的价值取向和“标准” |
一、陈设与日用 |
二、写实与写意 |
三、典雅与庸俗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五章 明季江南地区造物设计的价格 |
第一节 江南造物的价值和价格 |
一、价格的外化 |
二、价值与价格非对等 |
三、动态变化 |
第三节 价值 |
一、价值的勘定 |
二、价值波动的主要因素 |
第三节 价格和价值的关系 |
一、商品盈缩与价格升贬关系 |
二、品牌效应与价值高低关系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9)观念史范式与艺术史书写的第三条道路——刘成纪《先秦两汉艺术观念史》读后(论文提纲范文)
一、艺术观念史研究范式的具体内容 |
二、《观念史》对艺术史书写路径的拓展 |
三、《观念史》对艺术史书写内容的突破 |
四、《观念史》的美学贡献与方法论启示 |
(10)大足北山石刻艺术建筑图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主要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大足北山石刻建筑图像的源起 |
2.1 大足北山石刻建筑图像源起 |
2.1.1 自然地理环境 |
2.1.2 政治经济环境 |
2.1.3 历史人文渊源 |
2.2 大足北山石刻建筑图像宗教背景 |
2.2.1 儒、释、道三教与大足北山石刻 |
2.2.2 密宗、显教、禅宗、净土宗与大足北山石刻 |
第3章 大足北山石刻建筑图像 |
3.1 大足北山石刻建筑图像的龛窟分布情况 |
3.1.1 时空维度 |
3.1.2 建筑图像的龛窟分布情况 |
3.2 大足北山石刻建筑图像类型学分类 |
3.2.1 佛经、佛传故事中营造的背景建筑群 |
3.2.2 经幢:幢座、幢身、幢顶 |
3.2.3 佛塔:塔座、塔身、塔刹 |
3.3 大足北山石刻建筑图像形式与风格 |
3.3.1 建筑图像的造型特点 |
3.3.2 建筑图像的位置经营 |
第4章 大足北山石刻建筑图式 |
4.1 稳定的绘画史模式 |
4.2 图像与图式 |
4.3 建筑图像的功能与效用 |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中国建筑艺术史》读评(论文参考文献)
- [1]历史操作:童寯西方现代建筑史写作研究 以《新建筑与流派》和《近百年西方建筑史》为例[J]. 韩艺宽,赵潇欣. 室内设计与装修, 2021(09)
- [2]民国“科玄论战”视域下的艺术科学化探赜[D]. 赵欣冉. 河南大学, 2020(02)
- [3]明清苏州“城市山林”别裁析要[D]. 边谦.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4]《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5]白石:沈周与明代成化、弘治年间苏州的艺术及文化[D]. 庄明. 中国美术学院, 2020
- [6]政治制度视角下的唐代书法史研究[D]. 闫章虎. 吉林大学, 2019(02)
- [7]童寯建筑写作研究[D]. 韩艺宽. 东南大学, 2019(01)
- [8]明季江南造物研究[D]. 高云澄. 上海大学, 2019(02)
- [9]观念史范式与艺术史书写的第三条道路——刘成纪《先秦两汉艺术观念史》读后[J]. 席格. 上海文化, 2019(02)
- [10]大足北山石刻艺术建筑图像研究[D]. 陈科宇. 四川美术学院,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