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友评说“11·24”(论文文献综述)
马慧[1](2021)在《基于议程设置理论的短视频舆论监督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短视频的出现和发展,影像信息在新媒体时代重现魅力,简便短小、裂变式传播的短视频集视音频、文字于一体,聚集了大量公民群体的短视频平台成为民间舆论场的一大阵地,短视频以更便捷的方式反映公众的舆论呼声并帮助公民落实舆论监督的权利。高铁男子装病耍赖霸座、男子从武汉红会提走口罩称给领导、大连街道主任拒不配合防疫登记等短视频在全网引发舆论热议,短视频舆论监督也逐渐成为互联网时代下的一种新型舆论监督形态。当前,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在新媒体环境下遭到冲击,多个议程的融合和碰撞是舆论场的常见状态,议程设置理论由此出现了新的进展,议题呈现方式的转变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网络舆论监督的效果,而短视频的出现则加深了个体议程和社群议程对媒体议程、公共议程的影响。本文以议程设置功能的新发展为切入点,以短视频的舆论监督为研究对象,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短视频所引发的舆论监督的事件特点,以及其出现的新变化和原因,从而提炼出短视频发挥舆论监督效力的新模式,通过解读该模式来探究短视频舆论监督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相应地提出合适的应对策略为增强其舆论监督效果提供参考。本文收集了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67个典型的短视频舆论监督案例,采用案例分析法和归纳研究法为基本研究方法,从视频时长、信息源头、话题类别和事件等级四个方面对短视频舆论监督事件的特点进行总结。为作进一步研究,从所收集的67个事例中选取了事件影响力为较高热度和高热度的28个案例,对这种新型的舆论监督形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传统媒体议程设置功能转变的背景下,舆论监督事件的议题偏向不仅有所变化,监督效果也得到提升。短视频扩大舆论监督效力的路径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一是个体曝光视频引爆热点话题;二是各大社交媒体平台的意见领袖扩散短视频议程;三是多方媒体联动增强舆论监督效果。但是短视频舆论监督受短视频真实性、舆论聚焦性等因素的影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总体来看,本文探索新媒体背景下舆论监督的发展现状,研究传统媒体舆论监督所没有兼顾到的内容,尝试从议程设置功能的新进展,即在议程融合假设的视角下,探究短视频舆论监督的新变化,建构短视频舆论监督的模式,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研究意义。
葛静[2](2021)在《“四川观察”抖音号高流量短视频内容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移动短视频发展的十分迅速。作为广电媒体融合的重要尝试,“四川观察”因其短时间内涨粉千万而成为了当之无愧的高流量短视频账号,这充分体现出了“四川观察”抖音账号的影响力及其内容生产策略的有效性。本文以“四川观察”抖音号为研究对象,选取其2020年8月1日至8月31日期间发布的短视频作为研究样本,运用文献分析法、内容分析法、个案分析法对“四川观察”抖音号短视频的样本内容进行分析,并在其中选择点赞量过百万的高流量短视频进行个案分析。首先分析了“四川观察”抖音号短视频的发展现状以及促进其发展的助力因素。其次从粉丝增长量,点赞量,评论量和分享量对样本情况进行说明。再次,运用“使用与满足”,“互动仪式链”理论对“四川观察”抖音号短视频获得高流量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通过从内容表达,呈现形式,运营理念对“四川观察”抖音号发展中的不足进行梳理,得出传统媒体转型中应具备的特质。通过总结经验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利于深入推进媒体融合,从而提高自身传播力与影响力。
王佑莹[3](2021)在《社交媒体赋能的员工碎片化学习概念开发及其前因后果研究》文中指出面对日益复杂动荡的商业环境,当代组织越发认可组织学习的战略重要性,并斥巨资开展线上线下的员工培训、辅导和师徒传帮带等。如今,社交媒体技术在工作场所的普及逐渐改变了员工的学习方式。作为支持微型学习和移动学习的互动平台之一,社交媒体使员工能随时随地根据自身需要从各种渠道获取与工作相关的信息和知识。由此产生的碎片化的员工学习现象虽然引起了广大网民的热议,却很少受到管理者和学者的关注。实践上,尽管碎片化的学习方式颇受员工欢迎,但由于企业管理者尚不清楚员工使用社交媒体进行碎片化学习对于员工及组织的价值以及员工进行此类活动的原因,他们可能就此错过以员工喜闻乐见的方式培育人才的机会。理论上,虽然学者们已经注意到社交媒体在员工学习中的应用,但缺乏对碎片化学习这一形式的关注。现有文献尚未系统阐述员工使用社交媒体进行碎片化学习的现象,也未曾全面探究员工碎片化学习的法则网络,具体表现出三个不足:(1)员工碎片化学习的内涵不够清楚。(2)员工碎片化学习在组织内的效用尚未被检验。(3)影响员工参与碎片化学习的前因尚未被探索。针对上述管理困境和研究空白,本论文开展以下三个子研究。立足于员工学习、碎片化学习和工作中的社交媒体使用的文献,研究1提出社交媒体赋能的员工碎片化学习概念,并探讨其定义、特征和维度。该学习方法的碎片化特征表现为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的碎片化、学习空间和学习媒介的多样化以及学习者注意力的碎片化等。根据社会网络视角,社交媒体赋能的碎片化学习可被细分为基于本地实践共同体的碎片化学习和基于电子实践网络的碎片化学习。基于明确的概念阐述,本文严格遵循量表开发流程为社交媒体赋能的员工碎片化学习编制测量量表,最终开发了 10个测度项。为检验社交媒体赋能的员工碎片化学习(简称员工碎片化学习)对于组织的价值,研究2根据信息处理理论探讨个体吸收能力对员工碎片化学习影响工作绩效的中介作用,以及认知风格对员工碎片化学习影响个体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研究2还假设分析型认知风格和直觉型认知风格可以差异化地调节员工碎片化学习通过个体吸收能力与工作绩效之间的间接关系。面向一家大型软件公司311个员工样本的问卷调查显示:(1)基于本地实践共同体的碎片化学习(简称本地碎片化学习)和基于电子实践网络的碎片化学习(简称网络碎片化学习)与员工工作绩效呈正相关。(2)个体吸收能力部分中介了本地碎片化学习与工作绩效的关系,而完全中介了网络碎片化学习与工作绩效的关系。(3)分析型认知风格削弱了网络碎片化学习对个体吸收能力的正向影响,而直觉型认知风格削弱了本地碎片化学习对个体吸收能力的正向影响。(4)低水平的直觉型认知风格和分析型认知风格强化了个体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为探索员工碎片化学习的影响因素,研究3根据任务-个人-技术匹配模型提出社交媒体特征、员工特征、任务特征共同影响员工参与碎片化学习的理论框架。具体而言,基于员工学习和社交媒体采纳的文献,研究3选取信息含量和社会临场感来代表社交媒体特征,将工作-家庭分割偏好和多任务时间观视为碎片化学习情境下的员工特点,并考虑任务非常规性。研究3对一家大型国有能源公司的496名员工开展问卷调查。层级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1)信息含量和社会临场感正向影响员工对本地碎片化学习的参与。(2)工作-家庭分割偏好正向调节社会临场感与本地碎片化学习的正向关系,而多任务时间观负向调节信息含量与本地碎片化学习的正向关系。(3)当员工从事非常规任务时,社会临场感与工作-家庭分割偏好的正向交互效应变弱,而信息含量与多任务时间观的负向交互效应以及社会临场感与多任务时间观的正向交互效应变强。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的结果识别出了其他前因变量组合,从而补充解释了员工参与本地碎片化学习的原因。通过开发社交媒体赋能的员工碎片化学习概念以及实证检验其法则网络,本文做出了以下理论贡献。首先,本文的概念阐述和量表开发,突出了员工使用社交媒体进行自主学习的碎片化特征,这有助于深化对碎片化学习、员工学习和工作中社交媒体使用的现有理解。第二,本文从认知处理的角度考察员工碎片化学习影响工作绩效的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补充了有关员工学习结果的现有知识。第三,通过探究社交媒体特征、员工特征和任务特征对员工参与碎片化学习的交互效应,本文扩展了关于员工学习和工作情景下社交媒体采纳的前因的实证研究。最后,本文基于信息处理理论和任务-个人-技术匹配模型提出研究模型和假设,论证了上述理论在员工碎片化学习情境下的适用性。在实践方面,本文提醒员工和管理者意识到碎片化学习是社交媒体时代员工学习的新趋势。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应合理看待员工的碎片化学习。研究发现有助于指导管理者创造条件来实现碎片化学习的预期效果,以及制定策略来利用和激励员工的碎片化学习实践。
张菁[4](2020)在《清华简《书》类文献《说文》未见字集释与研究》文中认为清华简是2008年入藏清华大学的一批重要的战国中晚期楚系竹简,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自2010年至2018年共发布《书》类文献14篇。目前从《书》类文献角度进行的研究还不多见,本文以清华简《书》类文献《说文》未见字为研究对象,收集诸家释读意见,并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对其字形进行考察。本文主要由以下四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交待清华简的研究现状、《说文》与古文字材料对比研究的现状、研究意义及研究材料与方法。上编是对清华简《书》类文献《说文》未见字的集释。按照时间的顺序列举诸家观点,并主要对训读有争议的未见字作出按语。下编是对清华简《书》类文献《说文》未见字的分布研究。第一章为清华简《书》类文献《说文》未见字分布情况的历时考察。我们将未见字与甲骨文、西周春秋金文进行对比,梳理未见字的承前情况;将未见字与小篆隶书进行对比,了解未见字与篆隶形体的差异及其传後情况。第二章为清华简《书》类文献《说文》未见字分布情况的共时考察。将未见字分别与清华简内部字形、其他楚系出土文献字形、他系文字形体进行对比,从共时角度全面地了解未见字形体的特点及其与其他文字形体的差异。附录部分包括清华简《书》类文献《说文》未见字历时对照表、清华简《书》类文献《说文》未见字共时对照表。
李玉琪[5](2020)在《新媒体时代网络暴力成因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网络暴力发生的频率不降反升且有“常态化”趋势,传播速度与危害空前强大,拒绝网络暴力的呼声日渐高涨。本文基于网络暴力的具体案例,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网络暴力人群、网络暴力话语、网络暴力呈现的特点及事件规律进行分析,并通过梳理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而形成本文网络暴力成因的假设,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并得出结论,最后通过深度访谈与问卷调查的方法探讨网络暴力施暴者、受害者及旁观者的态度及影响并提出干预网络暴力的措施。本文共分为六部分,概述如下:第1部分为绪论,阐述网络暴力的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梳理国内外学术界就网络暴力课题研究的现状,提出本文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第2部分对网络暴力及其相关概念辨析,并梳理网络暴力的相关理论。第3部分以太原师范学院校园暴力案为例,用大数据爬虫技术爬取网络暴力受害者的微博评论及评论者的公开信息,刻画网络暴力的人群画像,分析网络暴力话语的特点;同时通过梳理近3年来典型的网络暴力案件,总结网络暴力的新特征及表现形式。第4部分用文献研究法梳理网络暴力成因的理论依据并提出假设,设计、发放、回收问卷并获取数据,构建并修正网络暴力成因的结构方程模型,验证网络暴力成因的假设。第5部分从施暴者、受害者与旁观者的角度研究网络暴力的影响,对施暴者采用深度访谈的手法,研究网络暴力施暴者的动机及影响;对受害者及旁观者进行问卷调查及定性分析,探究网络暴力对两者及社会的影响;并提出网络暴力的干预措施。第6部分对研究结果分析讨论,指出本次研究的局限,并对网络暴力课题的相关研究作展望。通过研究发现,在因太原师范学院校园暴力而引发的网络暴力案中,网络暴力施暴者的人群画像是以30岁以下的年轻女性为主,地域分布表现遵循新闻的接近性原则,且网络暴力的话语多集中在攻击其外在长相、人品方面,部分话语具有隐晦、调侃性质;近3年的网络暴力事件呈现指向易变、“人肉搜索”难度低、女性被网络暴力频率高的特点,同时,网络暴力事件也呈现出共性规律:有超出道德范畴所能接受的细节或事件、事件真假难辨、事件信息留存性低;验证了风险共振与网络暴力的正相关关系,即风险共振越强,网络暴力越容易发生;当前人们对网络暴力相关的法律常识并不缺乏;网络暴力施暴者的动机受具体事件影响,容易引发网络暴力事件有两个因素:一是接近性,既指事件心理接近,也指事件地域接近,是结合自身经历的宣泄;二是越过自身伦理道德防线的事情,该因素也最能激发施暴者内心的“野兽”;网络暴力对轻度受害者影响的心理表现为愤怒、委屈,短期行为影响表现为直接投诉举报拉黑,长期行为影响表现为减少网上发言频率;网络暴力对旁观者的心理及行为影响表现是半数旁观者想要逃离网络暴力的负面影响,同时减少自己在网上发帖的频率;旁观者态度是多数表现为希望干预网络暴力;干预网络暴力发生的办法主要有四方面,一是媒体专业素质及责任意识要提高,做好“守门人”,核实新闻事件;二是相关涉事调查单位要反馈及时、准确;三是公民要提升媒介素养,辨别新闻真假且理性发表评论;四是全社会多组织协同整改,降低风险共振,减少网络暴力发生的概率。
李佩轩[6](2020)在《大学生共情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 ——道德认同的中介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网络作为信息传播媒介对生活的积极影响不可忽视,网络利他行为是网络积极方面的典型代表,是指个体在网络中表现出的不期望任何回报的自愿行为。共情可能是利他行为发生在网络中的重要原因。道德认同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也很密切,以往研究认为道德认同是个体利他行为的重要动机。共情、道德认同对网络利他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但是已有研究忽视对其内在作用机制的探究,本研究对共情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道德认同的中介作用进行探究。本文采用问卷法对32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研究,使用我国学者郑显亮编制的《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潘孝富编制的《大学生共情能力量表》、万增奎等人修订的《道德认同量表》。研究了道德认同在共情对网络利他行为影响过程中的中介作用,探究共情对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的内部作用机制,为高校合理引导大学生进行网络交流沟通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依据,以期发挥网络对个体心理、行为的积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共情在被试性别、是否是独生子女、生源地、年级、网龄上均存在显着差异。女大学生的共情水平显着高于男大学生;女大学生自我情绪识别与正向应对维度显着高于男大学生。非独生子女的共情水平显着高于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在自我情绪识别、他人情绪识别、一致性理解、正向应对维度显着高于独生子女。他人情绪识别、一致性理解、负向应对维度在生源地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共情总分以及自我情绪识别、他人情绪识别、反向理解维度在年级上存在显着性差异。2、道德认同在性别上不存在显着差异,在是否是独生子女、生源地、年级、网龄上均存在显着差异。非独生子女的道德认同水平显着高于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道德内在化维度显着高于独生子女。表征化维度在生源地上存在显着差异。3、网络利他行为在性别上存在显着差异,男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显着高于女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在是否独生子女、网龄上不存在显着差异;网络利他行为在生源地、年级上存在显着差异。4、大学生共情、道德认同、网络利他行为两两之间呈显着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共情对道德认同和网络利他行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道德认同对网络利他行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5、道德认同在大学生共情和网络利他行为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为79.25%。
陈凌[7](2020)在《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日常生活”为主线考察了改革开放40年,广告生产融入社会进程的历史过程,并重点关注这一过程中,个人如何参与到广告生产的生活实践,以及个人意识生成与自我认同的影响问题。在此强调提出,本文研究的广告生产主要指商业广告,公益广告不在本次研究讨论范围之内。之所以,选择“日常生活”作为考察广告史的线索,是因为既有研究常将广告作为社会生活影响的外部因素,对广告生产如何进入日常生活内部机理关注不足,对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社会实践过程关注比较有限。“日常生活批判”是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延伸。列斐伏尔认为,在西方资本主义“消费受控制的社会”语境下,日常生活已经沦为一种被规划的对象物,其中市场化与广告的力量尤为重要。广告理论家尤恩·斯图尔特(Stuart Ewen)的研究进一步推进此观点,并提出作为“社会生产的广告”概念。本文尝试以“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研究改革开放40年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的社会过程史。本文认为中国广告业40年发展及其社会过程史,与西方消费社会语境并不完全相同,如何理解这一“不同”,并重估它与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的关联,是本文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广告业首先是国家推动,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的自上而下进入日常生活的过程,同时也是自下而上的意义博弈过程。加入WTO之后,随着全球化、市场化影响加剧,广告生产与日常生活的博弈关系逐渐打破,广告生产的“日常生活”逐渐成为个人实践的重要场域,并深刻影响个人意识和自我认同的形成。重新叙述这一过程,也是重新理解改革开放40年广告发展史的理论尝试。绪论部分将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并抵达个人实践的过程建构为本文的理论框架。与主流研究以市场营销学和广告心理学为理论视角不同,本文以社会过程论为出发点,关注的是个人参与广告生产实践的意识生成与认同影响过程。这是绪论部分的理论逻辑和研究设想。第二章主要研究商业广告生产复归日常生活的时期(1978年一 1991年)。这一阶段,广告生产经历了由生产资料型广告向生活资料型广告为主的转向过程,与此同时,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日常实践过程也伴随集体价值向个人意识形成的转变过程。第三章主要研究广告生产再造闲暇与工作“新关系”的日常过程(1992年一2001年)。这一阶段,随着社会结构转型,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化,个人开始积极参与到广告生产的各类型闲暇生活实践中,个人开始认同广告生产的价值体系。第四章主要研究日常生活全面广告化,打造“生活方式”的社会过程(2002年—2009年)。加入WTO后,随着全球化和消费主义进一步影响,广告生产参与到媒体空间、城市空间的建构中,广告生产将日常生活具象为“生活方式”,这一过程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生活实践的程度加深,自我认同的反身性进一步显现。第五章研究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及其个人主义文化(2010年—2018年)。广告生产的智能化、计算化、精准化,使个人逐渐退缩到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中,自我认同的反身性进一步加剧,第五章的结论与第二、三章的研究形成对话关系。第六章对全文研究进行理论总结,并对这段历史考察提出反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广告生产再造生活实践,影响个人意识与自我认同的过程,既有融入全球化进程的趋同,也有自身实践的差异。理解异、同问题的过程,是重新理解改革开放40年广告史的补充视角。本文提出三点主要结论:首先,以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搭建广告史的研究框架,补充了广告史研究的理论视角。其次,对不同时期个人参与广告生产实践的研究发现,80年代广告与日常生活互为建构的过程,对40年广告史研究的重要价值应得到重视。最后,文本将认同困境放置到全球化与现代性语境下探讨,是广告生产在全球化进程与中国语境下展开对话的尝试,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告理论建设的新路径。
周莹[8](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认为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郭福栋[9](2020)在《警务新媒体运营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决定,中国将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改进和创新正面宣传,完善舆论监督制度,健全重大舆情和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在构建全媒体体系当中,警务新媒体的专业性和行业性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借助警务新媒体自身所具备的信息发布、网上办事的社会服务能有效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更好引导公众。“互联网+政务”的模式由来已久,自2009年湖南桃源县开通官方微博,截至2019年6月,《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经过新浪平台认证的政务机构微博为13.9万个,中国31个省(区、市)已全部开通政务机构微博;微信城市服务累计用户数达6.2亿,中国31个省(区、市)已全部开通微信城市服务;中国297个地级行政区政府开通了“两微一端”等新媒体传播渠道,总体覆盖率达88.9%;中国在线政务服务用户规模达5.09亿,占全体网民的近六成,使用政务新媒体办事已经成为中国老百姓的日常操作。[1]而警务新媒体作为政务新媒体当中最为重要的一类,往往处在事件一线,担负着引导化解矛盾的重任。近年来,警务新媒体相关的热点事件不断出现,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冲突关联聚合不断增强,突发事件频频涉警并具有很强的敏感性。警务新媒体既存在经过妥善处理而树立良好形象的部门,也依然有缺乏应对能力引发二次危机,最终损害部门公信力的情况发生。它所面临的情况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和难度,对于媒体运营的质量和要求也高于其他政务媒体,以警务新媒体入手所得出的结论能够具备一定的概括性。另一方面,公安部门在各类重大事件当中都扮演着协商处理、维护治安的角色,所面临的情况及问题也往往是大多数政务媒体所要经历的。本论文在新闻学和传播学的理论基础上,借助统计学、管理学、营销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将问卷调查、统计等定量分析方法与深度访谈、个案分析等定性研究方法相结合。一方面,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对潍坊、滨州两地公安新媒体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访谈,获得一定资料,总结当前警务新媒体部门的运行流程。另外,对当前互联网中优质的警务新媒体平台进行案例分析,对运营当中的问题和经验进行借鉴。另一方面,采取发放问卷的方式获取数据,借助SPSS进行量化分析,综合以上两种方式得出警务新媒体存在的问题,根据存在的问题从参与主体、媒介环境方面找出原因。最重要的是,由数据分析和访谈得出的问题出发,对症下药,提出警务新媒体在当前环境下的优化策略。本论文主要由八个部分构成,七部分具体内容如下:绪论作为第一部分从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综述、研究意义、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界定、研究方法等六个方面,概括性的介绍了本论文研究开展的相关背景和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理论与方法等情况。论文第二部分主要是对警务新媒体当前发展的外部环境进行介绍。主要包括网络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一大重要方面,网络安全的重要部分便是对网络意识形态的维护,这也是推动当前警务新媒体改革发展的外部条件。此外,社会转型期利益及观念冲突所导致的矛盾类型复杂、冲突激化也是督促警务新媒体改革的必要条件。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前提下,媒体行业日益市场化,流量和效益成为警务新媒体不能忽视的问题,但也因此带来了公信力降低的隐患。同时,社交媒体占据主流话语空间所导致的官方话语权消解以群众注意力的转移也值得注意。论文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警务新媒体当前的发展现状和具备的价值。从当前警务新媒体的三种主要功能类型出发,选择三种功能类型的主要依托平台,由微博、微信、短视频三个平台出发,对当中警务新媒体的发展状况及特征进行介绍描述。其次是从应用角度,对警务新媒体当前关注民情,提供服务、打击违法犯罪、树立公安形象、引导社会舆论等主要价值和应用领域进行介绍。论文第四部分是根据三大警务新媒体类型,对功能的实现和运行流程进行介绍。警务新媒体的主要功能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信息发布,这主要包括政策发布、案情公开及突发事件预警,分为选题、采集、发布三个流程。二是提供服务,警务新媒体的服务主要集中于户籍管理、人口登记、出入境管理。接受群众提问,给予答复。以网络为渠道,在线办理业务。线上线下结合,持续关注重点需要。三是舆情采集和监控功能,主要从采集、存储、筛选、分析流程上来对当前的警务舆情工作进行描述,介绍当前主要的舆情监测和采集模式。论文第五部分主要介绍了本论文借助问卷调查和SPSS量化分析的过程和结果。主要包括:对问卷的设计思路及问卷内容进行描述,对问卷的发放过程和回收情况进行介绍。此外,通过SPSS作为分析工具,对回收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警务新媒体提升用户体验的两个因素,分别是知识普及与信息推送、服务与互动,并建立了三者之间的关系。论文第六部分描述警务新媒体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这主要包括:一、部门对于新媒体的思想定位不当,缺乏创新。造成忽视用户,缺乏差异化、同质化的情况。二、对于舆情处置依旧存在问题。缺乏应对、引导能力欠缺,尤其是缺乏专业素养,容易引发二次危机。三、对于自身风格没有明确定位。要不缺少互动,沦为“僵尸”账号。要不风格过于开放,内容不务正业。四、警务新媒体目前缺乏长远建设和规划。各地区发展差距过大,缺乏运营管理和指导规划,缺少保障和人才。论文第七部分是选择“平安北京”、“潍坊公安”、“四平警事”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媒体平台为出发点,侧重三大功能类型,寻找警务新媒体在当前社会背景下的破解之道。面对当前警务类新媒体行业内普遍存在的问题,运用整合营销传播的思路,找准自身风格定位。将服务作为吸引用户的最佳手段紧跟热点话题,重点是建立矩阵思维,实现对于对于舆情的把控和认识当下社交媒体占据主流话语空间。论文第八部分是研究的总结。主要从全文的角度对研究进行评价,总结阐述本论文的研究结论,提出研究过程中所发现和得到的成果,同时指出自身在论文写作和研究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为自身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方向和指导,对接下来的研究做出展望。
缪恺然[10](2020)在《长沙地区所见东汉简牍词汇专题研究》文中指出以往出土的东汉简数量很少,直到长沙五一广场片区先後出土了《东牌楼汉简》、《五一广场汉简》和《尚德街汉简》三批东汉简牍,学界才能对东汉时期的文书简进行系统性研究。这三批简牍出土地相同,时代相近,内容也都是应用类文书,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对三批材料进行整体研究,有助於我们宏观把握东汉长沙地区的语言面貌。因材料新出,我们首先对三批简牍的释文进行了校订,提出了释字新见;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对长沙东汉简的词汇进行研究。我们通过与传世文献、湖北湖南地区出土的其他秦汉简牍以及西北汉简等材料进行共时和历时的比较,努力揭示长沙东汉简词汇所反映的时代和地域特色。一般词语部分,我们主要做了三方面的研究工作:1.描写了“动员”“立即马上”“诉讼程序”“冲突争斗”和“市场活动”等五个概念的词语类聚,探究了长沙东汉简在行政、司法、经济领域的词义系统。2.对材料蕴含的词汇新质现象加以梳理,对长沙东汉简所见古白话词进行训诂,爲《汉语大词典》等大型辞书的编纂补充了词目、义项和书证。3.长沙东汉简的量词系统很发达,出现了一些以往出土简帛中鲜见的量词。我们全面描写了长沙东汉简所见的50个名量词和2个动量词,并分析了其中的新见书写形式与新见用法,可以丰富充实目前的量词研究。专有名词部分,我们将长沙东汉简所见的地名和职官名制成了索引表,便於研究者查阅;同时我们也对一些名物词(如佃田名、武器名、商品名等)进行了考释。此外,我们对长沙东汉简所记录的物价也进行了考察,长沙东汉简记录了肆价、鱼价、纸价等以往比较少见的物类价格,有助於我们了解东汉时期的经济水平。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发现长沙东汉简的词汇系统主要展现出四个特点:1.口语性强,出现不少词汇新质。2.双音化倾向明显。3.保留了大量专有名词和名物词。4.带有方言色彩。整体而言,长沙东汉简很能反映上古汉语发展至中古汉语时所产生的新变化部分。
二、网友评说“11·24”(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友评说“11·24”(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议程设置理论的短视频舆论监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舆论监督的相关研究 |
1.2.2 短视频及短视频舆论监督研究 |
1.3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方法 |
1.4 理论基础与创新点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创新点 |
2 短视频舆论监督的相关学理概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短视频的概念 |
2.1.2 短视频的特点 |
2.1.3 舆论监督的概念 |
2.1.4 短视频舆论监督的内涵 |
2.2 短视频舆论监督事件概览 |
2.3 短视频舆论监督事件特点 |
2.3.1 现场围观者成重要信息来源 |
2.3.2 热议话题以党政作风类为主 |
2.3.3 监督事件影响力多为一般型 |
3 短视频舆论监督的演变及其生成原因 |
3.1 议程设置理论的新进展 |
3.1.1 个体议程:简短影像呈现议程 |
3.1.2 社群议程:移动平台凝聚力量 |
3.1.3 媒体议程:多媒体扩大影响力 |
3.2 短视频舆论监督出现的变化 |
3.2.1 短视频平台构筑舆论场地 |
3.2.2 短视频加速舆论监督进程 |
3.2.3 短视频拓展舆论监督要素 |
3.3 短视频舆论监督生成的原因 |
3.3.1 短视频“下沉”用户 |
3.3.2 “把关人”机制失效 |
3.3.3 公众增强“公民意识” |
4 短视频舆论监督的模式及效果分析 |
4.1 短视频舆论监督模式的框架 |
4.2 短视频舆论监督模式的构建 |
4.2.1 个体议程:曝光视频引爆热点话题 |
4.2.2 社群议程:意见领袖扩散视频内容 |
4.2.3 媒体议程:媒体联动增强监督效果 |
4.3 短视频舆论监督的效果——以“大连‘卢书记’事件”为例 |
4.3.1 事件回顾 |
4.3.2 效果分析 |
5 短视频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
5.1 短视频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 |
5.1.1 个体议程阶段:谣言频出,“搭便车”乱象 |
5.1.2 社群议程阶段:焦点涣散,事件泛谈 |
5.1.3 媒体议程阶段:内容同质化,缺乏人文情怀 |
5.2 短视频舆论监督的应对策略 |
5.2.1 公众:自觉提升素养,合理呈现良性议题 |
5.2.2 短视频:做好内容把关,营造清朗的舆论阵地 |
5.2.3 媒体:以公众利益为导向,提高舆论引导力 |
5.2.4 政府:加强制度监管,做好政策性引导工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短视频舆论监督事件基本情况 |
附录2:短视频舆论监督事件特点分析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四川观察”抖音号高流量短视频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四川观察”抖音号发展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抖音短视频的相关概念界定 |
一、关于抖音短视频 |
二、关于高流量短视频 |
第二节 “四川观察”抖音号的发展背景 |
一、“四川观察”抖音号短视频的发展过程 |
二、“四川观察”抖音号短视频发展的助力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四川观察”抖音号高流量短视频样本分析 |
第一节 研究样本的选取说明与情况分析 |
一、样本选取说明 |
二、样本情况分析 |
第二节 “四川观察”高流量短视频内容题材类型 |
一、内容主题 |
二、形式呈现 |
三、叙事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四川观察”抖音号高流量短视频传播规律分析 |
第一节 新环境下的“使用与满足” |
一、提高了用户的“卷入度” |
二、打造流行元素实现主题软着陆 |
第二节 打造人格化的互动仪式链 |
一、互动促使用户情感共享 |
二、利用话题引发关注,增加用户认同 |
第三节 抓住时机,完成转型 |
一、抓住疫情节点,增强记忆度 |
二、抓住当下热度,实现流量升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四川观察”高流量短视频存在的困境与启示 |
第一节 “四川观察”抖音号发展中存在的困境 |
一、流量至上的思维模式 |
二、对传统新闻要素的破坏 |
三、作为主流媒体在引导功能上存在缺位 |
第二节 “四川观察”抖音号短视频对主流媒体抖音号的启示 |
一、内容丰富、紧跟热点 |
二、情感化、创新化叙事理念 |
三、重视社会关系价值,发挥引导功能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3)社交媒体赋能的员工碎片化学习概念开发及其前因后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动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动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员工学习 |
2.1.1 员工学习相关理论 |
2.1.2 员工学习的定义 |
2.1.3 员工学习的分类和形式 |
2.1.4 员工学习的前因 |
2.1.5 员工学习的结果 |
2.2 碎片化学习 |
2.2.1 碎片化学习的内涵 |
2.2.2 碎片化学习的表现 |
2.2.3 碎片化学习的特征 |
2.2.4 碎片化学习的挑战和策略 |
2.2.5 碎片化学习相关理论 |
2.2.6 文献评述 |
2.3 社交媒体使用和知识管理实践 |
2.3.1 社交媒体技术 |
2.3.2 社交媒体在工作中的应用 |
2.3.3 社交媒体上的员工知识管理实践 |
2.3.4 社交媒体在员工知识管理实践中应用的前因 |
2.3.5 社交媒体在员工知识管理实践中应用的结果 |
2.4 总结 |
第3章 社交媒体赋能的员工碎片化学习:概念和量表开发 |
3.1 研究背景 |
3.1.1 研究动机 |
3.1.2 研究目标 |
3.2 理论基础 |
3.2.1 基于社交媒体的员工学习的性质 |
3.2.2 社交媒体在员工学习中应用的文献现状 |
3.3 社交媒体赋能的员工碎片化学习:概念化 |
3.3.1 构念的定义 |
3.3.2 构念的特点 |
3.3.3 构念的维度 |
3.3.4 与相似概念的区别 |
3.4 社交媒体赋能的员工碎片化学习:量表开发和验证 |
3.4.1 步骤1:测量项目的编制 |
3.4.2 步骤2:测量项目的内容效度检验 |
3.4.3 步骤3:初始量表的精炼 |
3.4.4 步骤4:正式量表的验证 |
3.5 讨论与启示 |
3.5.1 理论贡献 |
3.5.2 实践贡献 |
3.5.3 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 |
3.6 结论 |
第4章 社交媒体赋能的员工碎片化学习的结果探究 |
4.1 研究背景 |
4.1.1 研究动机 |
4.1.2 研究问题与目标 |
4.2 理论基础 |
4.2.1 信息处理理论 |
4.2.2 个体吸收能力 |
4.2.3 分析型和直觉型认知风格 |
4.3 研究模型与假设 |
4.3.1 碎片化学习与工作绩效 |
4.3.2 个体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 |
4.3.3 认知风格的调节作用 |
4.3.4 整合模型 |
4.4 研究方法 |
4.4.1 样本与数据收集 |
4.4.2 量表开发 |
4.5 数据分析与结果 |
4.5.1 信效度检验 |
4.5.2 共同方法偏误 |
4.5.3 中介效应分析 |
4.5.4 调节效应分析 |
4.5.5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 |
4.5.6 补充分析 |
4.6 讨论与启示 |
4.6.1 结果讨论 |
4.6.2 理论启示 |
4.6.3 管理启示 |
4.6.4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
4.7 总结 |
第5章 社交媒体赋能的员工碎片化学习的前因探究 |
5.1 研究背景 |
5.1.1 研究动机 |
5.1.2 研究问题与目标 |
5.2 理论基础 |
5.2.1 任务-个人-技术匹配模型 |
5.2.2 社交媒体的技术特征 |
5.2.3 边界管理偏好和多任务时间观 |
5.2.4 任务非常规性 |
5.3 研究模型与假设 |
5.3.1 社交媒体特征与碎片化学习 |
5.3.2 个人-技术匹配与碎片化学习 |
5.3.3 任务-技术匹配与碎片化学习 |
5.3.4 任务-个人-技术匹配与碎片化学习 |
5.4 研究方法 |
5.4.1 方法概述 |
5.4.2 样本与数据收集 |
5.4.3 量表开发 |
5.4.4 信效度检验 |
5.4.5 共同方法偏误 |
5.5 分析1: 回归与假设检验 |
5.5.1 主效应 |
5.5.2 二阶交互效应 |
5.5.3 三阶交互效应 |
5.6 分析2: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
5.6.1 校准 |
5.6.2 必要条件分析 |
5.6.3 充分条件分析 |
5.7 讨论与启示 |
5.7.1 结果讨论 |
5.7.2 理论启示 |
5.7.3 管理启示 |
5.7.4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
5.8 总结 |
第6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理论意义 |
6.3 实践意义 |
6.4 局限性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开放式问卷 |
附录B. 预测试问卷条目 |
附录C. 内容效度检验 |
附录D. 研究2的问卷调查量表 |
附录E. 研究3的问卷调查量表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4)清华简《书》类文献《说文》未见字集释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清华简研究现状 |
(一)清华简《书》类文献研究现状 |
(二)清华简文字方面的研究现状 |
二、《说文》与古文字材料对比研究的现状 |
(一)侧重《说文》的研究 |
(二)侧重古文字材料的研究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材料及方法 |
(一)研究材料 |
(二)研究方法 |
上编 清华简《书》类文献《说文》未见字集释 |
凡例 |
卷一:102.上部——309.古部 |
卷二:312.言部——563.桀部 |
卷三:601.木部——832.见部 |
卷四:901.页部——1113.雨部 |
卷五:1208.门部——1438.孨部 |
下编 清华简《书》类文献《说文》未见字研究 |
第一章 清华简《书》类文献《说文》未见字分布情况的历时考察 |
一、清华简《书》类文献《说文》未见字历时对照表 |
二、清华简《书》类文献《说文》未见字历时对比 |
(一)清华简《书》类文献《说文》未见字与甲骨文、西周春秋金文的对比 |
(二)清华简《书》类文献《说文》未见字与小篆、隶楷的对比 |
第二章 清华简《书》类文献《说文》未见字分布情况的共时考察 |
一、清华简《书》类文献《说文》未见字共时对照表 |
二、清华简《书》类文献《说文》未见字与同系文字的对比 |
(一)清华简《书》类文献《说文》未见字与清华简异体字的对比 |
(二)清华简《书》类文献《说文》未见字与其他楚系文字的对比 |
三、清华简《书》类文献《说文》未见字与异系文字的对比 |
(一)清华简《书》类文献《说文》未见字与秦系文字的对比 |
(二)清华简《书》类文献《说文》未见字与晋系文字的对比 |
(三)清华简《书》类文献《说文》未见字与齐系文字的对比 |
(四)清华简《书》类文献《说文》未见字与燕系文字的对比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1:清华简《书》类文献《说文》未见字历时对照表 |
附录2:清华简《书》类文献《说文》未见字共时对照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新媒体时代网络暴力成因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1章 网络暴力相关概念与理论 |
1.1 网络暴力的界定 |
1.1.1 网络暴力的概念 |
1.1.2 网络暴力相关概念辨析 |
1.1.3 网络暴力的表现形式 |
1.2 网络暴力的相关理论 |
1.2.1 宪法中规定的权利 |
1.2.2 网络暴力的成因 |
第2章 典型网络暴力事件分析 |
2.1 太原师范学院校园暴力案件分析 |
2.1.1 案件内容梳理 |
2.1.2 大数据视域下刻画网络暴力施暴者人群画像 |
2.1.3 大数据视域下网络暴力话语分析 |
2.2 近3年典型网络暴力事件梳理 |
2.2.1 网络暴力事件的共性规律 |
2.2.2 网络暴力的新特点 |
2.2.3 不同新闻事件类网络暴力的特点 |
第3章 网络暴力成因的分析 |
3.1 网络暴力成因理论模型 |
3.1.1 提出假设 |
3.1.2 变量设计与理论模型 |
3.2 问卷设计情况 |
3.2.1 问卷设计 |
3.2.2 问卷前测 |
3.2.3 问卷收集 |
3.3 网络暴力的成因假设验证分析 |
3.3.1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与信效度检验 |
3.3.2 网络暴力成因的模型构建与假设验证 |
3.3.3 网络暴力成因验证结果 |
第4章 网络暴力的影响及干预措施 |
4.1 测试者对网络暴力的认知情况分析 |
4.2 网络暴力施暴者动机及影响分析 |
4.3 网络暴力受害者的影响 |
4.3.1 情绪心理方面 |
4.3.2 短期回应方面 |
4.3.3 长远影响方面 |
4.4 网络暴力信息对旁观者的影响 |
4.4.1 旁观者心理及行为方面 |
4.4.2 旁观者的态度看法 |
4.4.3 不同事件类型下的网络暴力 |
4.5 网络暴力的有效干预 |
4.5.1 媒体提高自身责任意识,做好“守门人”职责 |
4.5.2 相关涉事部门反馈要及时准确 |
4.5.3 网友媒介素养的提高 |
4.5.4 全社会多组织协同整改,降低风险共振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果与讨论 |
5.1.1 研究结果 |
5.1.2 研究讨论 |
5.2 研究局限及展望 |
5.2.1 研究局限 |
5.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论文 |
致谢 |
(6)大学生共情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 ——道德认同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研究综述 |
1.1 共情的研究综述 |
1.1.1 共情的概念界定 |
1.1.2 共情的理论研究 |
1.1.3 共情的相关研究 |
1.2 道德认同的研究综述 |
1.2.1 道德认同的概念界定 |
1.2.2 道德认同的理论研究 |
1.2.3 道德认同的相关研究 |
1.3 网络利他行为的研究综述 |
1.3.1 网络利他行为的概念界定 |
1.3.2 网络利他行为的理论研究 |
1.3.3 网络利他行为的相关研究 |
1.4 共情、道德认同和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研究 |
1.4.1 共情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研究 |
1.4.2 共情与道德认同的关系研究 |
1.4.3 道德认同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研究 |
1.5 问题的提出 |
第2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假设 |
2.3 研究对象 |
2.4 研究方法 |
2.4.1 研究工具 |
2.4.2 数据处理 |
第3章 研究结果 |
3.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3.2 大学生共情、道德认同、网络利他行为的描述统计 |
3.3 大学生共情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
3.4 大学生道德认同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
3.5 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
3.6 大学生共情、道德认同、网络利他行为的相关研究 |
3.7 大学生共情、道德认同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回归分析 |
3.7.1 大学生共情和网络利他行为的回归分析 |
3.7.2 大学生共情和道德认同的回归分析 |
3.7.3 大学生道德认同和网络利他行为的回归分析 |
3.8 大学生道德认同的中介效应检验 |
第4章 讨论 |
4.1 大学生共情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
4.2 大学生道德认同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
4.3 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
4.4 大学生共情对网络利他行为影响的成因分析 |
4.5 大学生道德认同的中介作用探讨 |
4.6 建议 |
第5章 结论 |
引文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思考缘起、概念界定及逻辑起点 |
一、思考缘起 |
二、逻辑起点与概念界定 |
第二节 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 |
一、问题提出 |
二、相关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对既有成果的分析与本文研究的关系 |
第三节 研究框架和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内容、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三、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从集体价值到个人意识: 广告生产复归日常生活(1979-1991) |
第一节 重启与转型期的集体价值取向(1979-1983) |
一、政治主导或意义互构: 由《人民日报》的一条广告说起 |
二、集体价值取向: 《光明日报》的广告生产(1979-1983) |
第二节 广告生产的生活“新叙事”(1983-1991) |
一、家居生活新想象: 松下电器橱窗广告 |
二、流行文化新表达: “燕舞之歌”广告 |
三、儿童日常新游戏: 变形金刚的软性广告 |
第三节 博弈·徘徊·参与: 个人意识在广告实践中复苏 |
一、“家居生活”与广告实践: 博弈协商的现代生活认同 |
二、自我价值表达的广告实践: 社群分享与青年认同 |
三、偶像崇拜与儿童广告实践: 现代工业与文化认同 |
小结 |
第三章 建构工作-闲暇新关系: 广告生产的生活情境(1992-2001) |
第一节 广告生产与闲暇生活价值 |
一、家庭空间市场化: 顺德碧桂园广告项目 |
二、闲暇与“美好生活”: 宝洁的中国调查与洗发水广告 |
三、整合统一的劳动者日常: “逆流而上”的大宝广告 |
四、闲暇与购物关联的“生活想象”: 家乐福的陈列式广告 |
第二节 在广告情境中“生活”: 角色、消费实践与认同 |
一、角色转换与等级认同: 个人参与碧桂园广告生产的实践过程 |
二、能动消费与互构的“生活”认同: 个人参与宝洁广告生产实践 |
三、平民认同: 个人参与大宝广告生产的实践动机 |
四、现代购物体验的“生活”认同: 个人参与家乐福广告生产实践 |
第三节 再思考: 作为“工作-闲暇”分割的广告生产 |
一、虚假补偿: 被广告生产分割的孤立“闲暇” |
二、大宝“逆流”: 试图构建“工作-闲暇”统一的日常情境 |
小结 |
第四章 重塑“生活方式”: 日常生活的广告化(2002-2009) |
第一节 打造“生活方式”: 日常生活的广告化过程 |
一、休闲生活的广告效果: “不打广告”的星巴克及广告生产 |
二、媒体时、空型塑生活圈广告地图: 分众传媒的广告生产 |
三、城乡差异与老年生活广告化: 脑白金的“十差广告”奇迹 |
第二节 广告化生活实践: 消费者到“生活者”认同 |
一、“生活者”的自我表演: 广告化的个人“闲暇” |
二、“生活者”的生活圈广告实践: 延长的时效与分化的认同 |
三、城乡关系与子女广告实践: 家庭新关系与情感认同 |
第三节 再思考: “生活方式”作为“生活者”认同来源 |
一、空间、技术与家庭情感的广告化:“生活方式”的实践性 |
二、“生活方式”: 解体与重构的“生活者”认同的框架 |
小结 |
第五章 广告生产再造“个人化”生活(2010-2018) |
第一节 广告生产再造的“个人化日常” |
一、“狂欢节”与幸福“日常”: 十年“双11”广告项目(2009-2018) |
二、“我”的困境“日常”: “11度青春”广告生产项目 |
三、温情的“日常”: 《爸爸去哪儿》中的内容化广告生产 |
第二节 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实践 |
一、“抢红包”与“分享”: 个人时间的“主题化”狂欢实践 |
二、制造话题与强制返场: 以广告生产的个人“日常”引导实践 |
第三节 再思考: 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与意识危机 |
一、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与抽象的自我意识 |
二、个人意识危机: 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政治 |
小结 |
第六章 认同困境: 对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的反思 |
第一节 广告化日常与自我认同困境 |
一、不同历史时期的广告生产与日常实践 |
二、自我认同困境的不同内涵与价值对话 |
第二节 反思: “趋同·差异”的认同困境来源及历史启示 |
一、趋同与差异的认同困境来源 |
二、对认同困境的反思及其历史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8)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警务新媒体运营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意义 |
五、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六、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警务新媒体发展的外部环境 |
第一节 新时代对警务工作提出新要求 |
一、维护网络和国家安全的需要 |
二、主动进行舆论引导的需求 |
三、新媒体政治是把双刃剑 |
第二节 社会转型期矛盾激化 |
一、社会转型期的概念 |
二、社会转型期矛盾类型及特征 |
第三节 媒介定位日益市场化 |
一、媒介定位市场化成为趋势 |
二、媒介市场化造成公信力下降 |
第四节 社交媒体占据主流话语空间 |
一、社交媒体时代的传播特点 |
二、社交媒体为政府管理提出新要求 |
第二章 警务新媒体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各类警务新媒体的发展概况及特征分析 |
一、引导型 |
二、线上服务型 |
三、内容型 |
第二节 警务新媒体价值 |
一、关注民情民意,推动服务升级 |
二、加强警民合作,共同打击违法犯罪 |
三、拓展沟通渠道,树立公安良好形象 |
四、节省警务工作成本,改善警力不足 |
五、保障信息发布,引导社会舆论 |
六、加强公安信息共享,建立内部联络机制 |
第三章 警务新媒体主要功能及内部运行机制 |
第一节 信息发布 |
一、信息发布的主要内容 |
二、信息发布的流程 |
第二节 提供服务 |
一、警务新媒体的服务内容 |
二、警务服务的运行流程 |
第三节 舆情采集与引导 |
一、舆情采集与引导的内容 |
二、舆情监测运行机制与采集模式 |
第四章 警务新媒体运营调查与数据分析 |
第一节 问卷调查 |
一、问卷设计 |
二、问卷发放与回收 |
第二节 数据分析 |
一、问卷信度分析 |
二、问卷效度分析 |
三、描述性统计分析 |
四、方差分析 |
五、回归分析 |
六、主要结论和讨论 |
第五章 警务新媒体运营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媒介定位不够准确、创新意识有所欠缺 |
一、用户体验有所缺失 |
二、内容功能同质化严重 |
第二节 舆情处置不够妥当 |
一、舆论引导能力有所欠缺 |
二、缺乏一定专业素养、容易引发二次危机 |
第三节 风格呈现两极分化 |
一、缺少互动,成为“僵尸”账号 |
二、内容存在偏失,风格随心所欲 |
第四节 队伍建设尚不全面,缺乏完整运营管理 |
一、指导规划不足、发展差距过大 |
二、专业管理人员与技术保障不足 |
第六章 警务新媒体优化策略研究 |
第一节 找准风格定位、整合营销传播 |
一、“平安北京”微博运营分析 |
二、形象对于风格的构建 |
三、内容对于风格的构建 |
第二节 以用户为中心、提高服务质量 |
一、“潍坊公安”微信公众号运营分析 |
二、丰富线上咨询业务 |
三、线下办事流程向线上转移 |
四、收集群众反馈,加强警民互动 |
第三节 紧跟热点话题,提升舆情引导能力 |
一、“四平警事”抖音运营分析 |
二、紧抓焦点,避免全盘兼顾 |
三、打通媒体渠道,形成矩阵思维 |
研究总结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不足 |
注释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 |
(二)学位论文 |
(三)期刊论文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10)长沙地区所见东汉简牍词汇专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材料的选择 |
第二节 长沙东汉简的出土、整理情况及内容介绍 |
第三节 研究现状概述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释文校订 |
凡例 |
第一节 《东牌楼汉简》释文校订 |
第二节 《五一广场汉简》释文校订 |
第三节 《尚德街汉简》释文校订 |
第二章 长沙东汉简语料特徵与词汇特点概述 |
第一节 长沙东汉简的语料特徵 |
第二节 长沙东汉简的词汇特点 |
第三章 长沙东汉简的词语类聚 |
第一节“动员”概念词语类聚 |
第二节 “立即马上”概念词语类聚 |
第三节 “诉讼程序”概念词语类聚 |
第四节 “冲突争斗”概念词语类聚 |
第五节 “市场活动”概念词语类聚 |
第四章 长沙东汉简所见古白话词研究 |
第一节 旧概念的形式创新 |
第二节 旧形式的意义变化 |
第五章 长沙东汉简所见量词研究 |
第一节 长沙东汉简所见量词分类描写 |
第二节 量词新见用法考察 |
第六章 长沙东汉简所记物价及相关名物词研究 |
第一节 长沙东汉简所记物价具列 |
第二节 长沙东汉简所见物价规律及相关名物词考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五一广场汉简》新旧整理号对照表 |
附录二:《东牌楼汉简》释文校补成果汇总(2014——2020) |
附录三:长沙东汉简所见地名索引 |
附录四:长沙东汉简所见职官名索引 |
後记 |
四、网友评说“11·24”(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议程设置理论的短视频舆论监督研究[D]. 马慧.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2)
- [2]“四川观察”抖音号高流量短视频内容研究[D]. 葛静.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3]社交媒体赋能的员工碎片化学习概念开发及其前因后果研究[D]. 王佑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6)
- [4]清华简《书》类文献《说文》未见字集释与研究[D]. 张菁.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5]新媒体时代网络暴力成因的实证研究[D]. 李玉琪. 吉林大学, 2020(08)
- [6]大学生共情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 ——道德认同的中介作用[D]. 李佩轩. 吉林大学, 2020(08)
- [7]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D]. 陈凌.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8]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9]警务新媒体运营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D]. 郭福栋.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10]长沙地区所见东汉简牍词汇专题研究[D]. 缪恺然.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