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统外治疗法配合手术治愈急性期松毛虫性骨关节炎1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张彩[1](2019)在《基于肌骨超声量化评价针刺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KOA)并发滑膜炎症患者,比较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患者骨关节炎严重指数评分(ISOA)、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滑膜厚度、滑囊积液的变化,评价本研究对膝关节功能状态以及对滑膜增厚、滑囊积液生成的改善情况。方法:本研究结合KOA中西医诊断标准,严格纳入30例KOA并发滑膜炎症患者。取穴:局部取穴:阴陵泉、阳陵泉、阿是穴(膝肿胀位置);远端取穴:髀关、急脉、悬钟、三阴交。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微屈膝,充分暴露针刺部位,以75%的酒精常规消毒患者的针刺部位及医者双手。针具采用安迪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规格选1.5寸(25mm×40mm)、2寸(30mmm×50mm)。具体操作方法:膝关节局部肿胀边缘围刺,选用1.5寸针,斜刺,与皮肤呈30°角,刺至经筋病灶点,深度约0.5~0.8寸;髀关、急脉选用2寸针,直刺约1~1.5寸,阴陵泉、阳陵泉、悬钟、三阴交选用1.5寸针,直刺约0.5~1寸;所有腧穴平补平泻,以得气为度;并给予红外线膝关节部照射,留针25min。针刺疗程:每周治疗3次,隔日1次,连续治疗4周为一疗程,共12次。观察指标及评价时间: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记录ISOA评分、VAS评分、滑膜厚度变化、滑囊积液变化。记录针刺治疗过程中脱落、不良事件的发生。结果:1.整体疗效:治疗2周后:治愈0人,占0.00%;显效2人,占8.33%;有效13人,占54.17%;无效9人,占37.50%;总有效15人,占62.50%。治疗4周后:治愈4人,占16.6%;显效8人,占33.33%;有效12人,占50.00%;总有效24人,有效率100.00%。治疗4周后较治疗2周后比较,疗效差异显着(p=0.00<0.01);2.ISOA评分比较:(1)ISOA评分总分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ISOA评分总分值比较,治疗2周、治疗4周与治疗前比较,均具有极显着差异,P<0.01;治疗4周与治疗2周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ISOA评分各项评分比较:治疗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休息痛分值降低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痛、压痛、肿胀、僵硬、行走能力分值均降低明显,均具有显着差异,P<0.01。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休息痛分值降低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痛、压痛、肿胀、僵硬、行走能力分值均降低明显,均具有显着差异,P<0.01。治疗4周后与治疗2周后比较,休息痛、僵硬分值均降低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痛、行走能力分值均降低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压痛、肿胀分值均降低明显,均具有显着差异,P<0.01。3.VAS评分比较:患者的治疗前后的VAS评分比较,治疗2周、治疗4周较治疗前比较,以及治疗4周较治疗2周比较,均具有极显着差异,P<0.01。4.肌骨超声结果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滑膜厚度比较,治疗2周与治疗前比较,以及治疗4周与治疗2周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前后滑囊积液深度比较,治疗2周与治疗前比较,以及治疗4周较治疗2周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较治疗前比较,具有极显着差异,P<0.01。结论:1.本研究从经筋角度出发,局部加远端取穴整体调治KOA并发滑膜炎症,疗效显着。膝关节功能状态得到整体改善,尤其是运动痛、压痛、肿胀、行走能力在治疗2周后即得到显着改善,并随着针刺时间的增加,疗效越显着。2.本研究治疗2周后滑囊积液即可明显改善;随着针刺时间的增加,治疗4周后滑膜厚度也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滑囊积液改善也越显着。3.肌骨超声客观的反应了滑膜、滑囊的变化,可作为量化评价的方法,值得推广。
黄磊[2](2017)在《自拟桂方伤痛膏结合手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桂方伤痛膏结合手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探求其中临床疗效的差异,并对其中治疗原理进行初步分析,以求总结出一种简便效廉的治疗方案。方法:研究中共收录60例急性踝关节内翻扭伤的患者,随机分为桂方伤痛膏结合手法治疗的观察组及扶他林乳胶剂结合手法治疗的对照组。其中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龄在1560岁之间。以《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4年)中关于踝关节扭伤部分作为诊断标准及治疗后疗效判定指标,并根据治疗前后x线正位片踝穴宽度、患踝肿胀程度、关节活动度、VAS疼痛评分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来观察两种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以及桂方伤痛膏与扶他林乳胶剂对比的疗效特点。将研究所得数据通过统计学分析整理,对两种疗法得出科学性、系统性的评价。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在性别、年龄、病程、踝穴宽度、患踝肿胀程度、关节活动度、VAS疼痛评分比较中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前组间基线一致,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踝穴宽度的组间对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的组内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急性踝关节扭伤后发生踝穴形态改变,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恢复踝关节的解剖位置。3.两组患者患踝肿胀程度的对比中,两组治疗前后的组内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种疗法均可改善患踝肿胀。而组间对比中,治疗6天、9天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桂方伤痛膏组的消肿效果更优。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活动度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桂方伤痛膏在改善急性踝关节扭伤后关节活动度方面更有优势。5.两组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比较,组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看出两种疗法均起到了止痛效果。治疗后两组相比较,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扶他林乳胶剂组的止痛效果更强。治疗结束1月后的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种治疗都取得不错的远期效果。6.两组疗效比较,治疗后总有效率均为100%,在总有效率上并无差异。但观察组治愈数上占优,治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急性踝关节扭伤的治疗中正骨复位可及时纠正踝关节的错位,此方法迅速有效,而桂方伤痛膏在消肿、改善关节活动障碍中具有优势,扶他林乳胶剂作为经典的非甾体抗炎药,在缓解软组织损伤后的疼痛中得到到广泛认可。实际临床急性踝关节扭伤的治疗中,可考虑正骨复位后,桂方伤痛膏与扶他林乳胶剂联合应用,以发挥各自优势。
任俊龙[3](2016)在《补肾除湿法调节膝骨关节炎关节液MMP-1和PGE2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补肾除湿法调节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液中MMP-1和PGE2含量的效果,以明确该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纳入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关节一科门诊的膝骨关节炎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口服补肾除湿法中药免煎颗粒制剂并关节注射玻璃酸钠,对照组采用只关节注射玻璃酸钠;疗程4周,研究期间试验组与对照组均进行股四头肌锻炼作为基础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疗程结束)时选取患者关节液中MMP-1和PGE-2的含量、WOMAC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等作为观察指标,以明确补肾除湿法用于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所有收集的试验数据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治疗前关节液中MMP-1含量为(85.28±14.32)pg/ml,PGE2含量为(73.66±18.57)pg/ml,中医症候评分为(13.27±1.36)分,WOMAC评分为(101.1±5.33)分;试验组治疗后关节液中MMP-1含量为(48.52±10.07)pg/ml,PGE2含量为(62.21±17.62)pg/ml,中医症候评分为(5.60±1.03)分,WOMAC评分为(48.60±7.731)分;对照组治疗前关节液中MMP-1含量为(86.48±8.56)pg/ml,PGE2含量为(74.63±12.32)pg/ml,中医症候评分为(13.23±1.55)分,WOMAC评分为(101.4±5.34)分;对照组治疗后关节液中MMP-1含量为(71.87±8.88)pg/ml,PGE2含量为(61.45±11.52)pg/ml,中医症候评分为(8.80±1.27)分,WOMAC评分为(68.30±5.43)分;治疗前两组间关节液中MMP-1含量、PGE-2含量、中医症候评分WOMAC评分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两组间相互比较,在降低关节液中MMP-1含量的效果方面,两组具有极显着差异(P<0.01),即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但在降低关节液中PGE-2含量的效果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在改善中医证候评分方面,两组具有显着差异(P<0.05),即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但在改善WOMAC评分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中医症候疗效观察结果比较:试验组30例,总有效率96.67%,其中有效29例,无效1例;对照组30例,总有效率为93.33%,其中有效28例,无效2例;说明在改善中医症候的疗效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膝骨关节炎中均有明显疗效,但试验组的总体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在降低关节液中PGE-2含量的效果和改善WOMAC评分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但在降低关节液中MMP-1含量的效果和改善中医证候评分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
李晓良[4](2013)在《内外合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观察泽兰合剂内服配合骨伤科外敷药外敷对初、中期瘀血阻滞证型膝骨性关节炎的VAS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及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客观评价其临床疗效,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严格按照病例纳入、排除标准收集8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泽兰合剂内服及骨伤科外敷药外敷治疗,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5周。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后进行VAS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及临床症状、体征积分评定,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1例加服其他药物辅助治疗,1例自动放弃此疗法,共38例完成本研究;对照组失访1例,共39例完成本研究。统计学分析如下:(1)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VAS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及症状、体征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VAS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VAS积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VAS积分比较有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症状、体征总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症状、体征总积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各症状、体征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各症状、体征积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各症状、体征积分比较,夜间休息时疼痛或酸困不适、晨起有僵硬感或起床后疼痛加重、关节肿胀程度、膝关节压痛几项指标有显着性差异(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其余各项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5)总有效率比较: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泽兰合剂内服配合骨伤科外敷药外敷治疗初、中期瘀血阻滞证型膝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特别在改善患者的自体疼痛感觉及症状、体征中的夜间休息时疼痛或酸困不适、晨起有僵硬感或起床后疼痛加重、关节肿胀程度、膝关节压痛方面更有优势,且安全可靠,费用低廉,值得临床应用。
张志坚[5](2013)在《腕踝针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观察腕踝针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寻找一种高效、经济、简便、安全的临床治疗方法,探索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新方式。方法:本研究方案应用随机对照方法,随机将符合本课题研究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6例分为两组,腕踝针配合关节松动术作为观察组的治疗方法,传统针刺配合关节松动术作为对照组的治疗方法。采用《HSS膝关节记分法》与《Lequesne指数》作为观察指标,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评分,分析其综合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SS膝关节记分法》与《Lequesne指数》总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着改善(P<0.05),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经统计学分析,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异。1、在HSS膝关节记分法量表方面,两组治疗后总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显着性(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P<0.05)。2、在Lequesne指数评分方面,两组治疗后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显着性(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腕踝针配合关节松动术和传统针刺配合关节松动术均可以缓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症状,腕踝针配合关节松动术能够更好地减轻疼痛,改善功能,且操作简单、无痛,是一种简便、经济、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适合广大基层医院推广。
张海生[6](2012)在《魏中海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补肾温阳活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魏中海主任医师是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内科工作40余年,学贯中西,尤擅长于应用中医药治疗风湿痹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本研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魏中海学术思想渊源。用访谈法和分析归纳法对魏中海主任医师学术思想渊源进行了总结。老师以家传与北京中医药大学正规的教育为基础,通过自己多年的临床实践、经典学习,结合古代医家的认识,形成了自己痹病本虚,治疗以扶正助阳为核心的痹病诊疗观点,其学术思想源于《内经》、仲景思想,启发于东垣、景岳学说。第二部分魏中海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总结老师诊疗痹病“痹病本虚,治疗以扶正助阳为核心”的学术思想。(1)痹病阳虚为本,扶正注重温补肾阳。老师认为,正虚,尤其是阳气不足痹病发病的内因,影响着痹病的发生、发展、转归。正虚,则风、寒、湿、热等外邪易于乘虚入侵而痹阻经络、肌肉、关节而发为痹病,痹病既发,若正气虚则邪气祛除无力,必致痹病缠绵难愈。治疗痹病,扶正注重温补肾阳,重用附子、肉桂、肉苁蓉、淫羊藿等药,在补阳中,倡导适当使用滋阴药以阴中求阳,还重视调理气血,以补气活血为基本法则。(2)治痹重视扶正,但祛邪也必不可少。老师认为,在痹病中,虽然正气不足,气血阴阳亏虚是发病的内因,但单纯正气虚弱尚不能造成此病,必因感受外邪乃得此病。并且邪气日久,致使正气更亏,病人机体更加虚弱。所以在治疗痹病时,祛邪也应该贯串于痹病治疗的始终。祛邪首重祛风寒外邪,同时兼以除湿化痰,在具体用药时,还要根据病证特点选药,谨慎应用虫毒药物。(3)痹病扶正治疗,尚需参以辨病。痹病虽以正虚为发病根本内因,但具体到每一不同痹病,又有其自身病变特点,因而也就有其各自的病机特点,辨证论治参以辨病论治,往往可以提高疗效。另外,还注重痹病患者的心理、饮食调养,重视外治。还总结了老师诊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产后身痛、膝骨性关节炎以及失眠症的临床经验。(1)风湿性关节炎诊疗经验。老师认为本病的发生,以正气不足为内因,风寒湿热之邪为外因,只有患者正气不足时,外邪才会乘机侵袭,发为本病,本病是因风寒湿或风湿热邪侵袭引起的肌肉、关节、筋骨等处疼痛或关节肿大,初起多以邪实为主,日久则见气血不足,脾肾阳虚,治疗初期常用祛风散寒除湿或清热通络法,但同时注重活血,补益气血、脾肾,后期则以温阳扶正为主,用药时寒热并用,少用纯寒或纯热之药。(2)产后身痛的诊疗经验。老师认为产后身痛的病因包括内因、外因两方面,内因为气血亏虚、瘀血停滞,外因为外邪侵袭,内外相合而发病,其中,又以气血亏虚为发病之根本原因。治疗上大补气血、调和营卫为治疗本病的根本;通经活络祛风湿是治疗产后身痛的关键,同时根据病变部位不同,灵活选药。(3)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疗经验。老师认为本病的发生,虽由感受外邪所致。但患者本身正气亏虚,尤其肾阳不足为发病之内因。其病因病机概括起来主要有虚、邪、瘀三方面,以虚为本,邪、瘀为标。治疗主要为温阳益气养血、滋补肝肾、祛风散寒除湿、活血化瘀、搜络逐邪及清热利湿,同时配合外治以温阳散寒、活血通络以祛邪。(4)膝骨性关节炎的诊疗经验。魏老师认为本病发病与年老体衰、长期慢性劳损、感受外邪等因素有关。肝肾亏虚,脾肾阳衰,气血不足,筋骨失养,是本病的主要病理基础,而后外邪内侵,痰瘀内生,最终互为因果,导致骨痹形成。治疗骨性关节炎总以补益肝肾为主,佐以祛邪活血,在补益肝肾时尤其重视温补肾阳,除以汤药辨证医治外,还重视日常调护。(5)失眠的诊治经验。魏师认为不寐的病因与心、肝、脾、肾功能失调有关,但总以心为主导。临床辨证论治运用定志丸为主方,分别采用益气养心安神法、滋阴益气安神法、疏肝解郁安神法、交通心肾安神法治疗,在此基础上,魏师常用一些养心安神重镇之品,以增加疗效。除药物治疗以外,魏师注重用心理疏导疗法,去除患者的诱发因素,注重服药时间。第三部分补肾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设计,选择90例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以2:1比例分为治疗组60例,采用补肾温阳活血汤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双醋瑞因、塞来昔布治疗,1月为1疗程,观察患者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总体评价(记分法),医生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总体评价(记分法),患者对膝关节疼痛程度评分(VAS视觉模拟评价表),WOMAC骨关节炎指数等各指标的变化情况,评价补肾温阳活血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治疗后,两组患者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总体评分、医生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总体评分、患者对膝关节疼痛程度的总体评分、平均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在医生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评分、平均WOMAC关节指数评分下降程度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0.01)。总体疗效观察,两组在总有效率上无明显差异,但治疗组的临床控制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证实:1、采用补肾温阳、活血通络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改善患者的病情症状,疗效优于西药常规治疗法;2、魏师以补肾温阳活血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肯定。
郭运岭[7](2011)在《腰膝同治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腰膝同治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运用整体观念和生物力学原理腰膝同治,对照组单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两组均采用针刺配合外用中药治疗一个月,记录和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单一症候、总体症候量化评分及臀臂间距,治疗后对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综合疗效作对比。结果:治疗组运用整体观念和生物力学原理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同时兼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愈率为73.3%,有效率为96.7%,对照组单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愈率为46.7%,有效率为80.0%。经T检验及Ridit分析,两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研究结果证明:运用腰膝同治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单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一定影响。
梁治权[8](2010)在《伤科黑药膏结合补肾通络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伤科黑药膏结合补肾通络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理。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每组各40例。试验组予以伤科黑药膏外敷结合补肾通络方内服治疗,对照组予以安慰剂外敷结合补肾通络方内服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2、4周对患者症状、体征积分、关节炎影响指数和安全性指标进行评估。结果:二组治疗后4周总疗效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二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二组均可明显缓解患者症状,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在治疗期间,未见明显因药物使用引起的不良反应。结论:伤科黑药膏结合补肾通络方是一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效、安全的方法,临床疗效确切,尤其对患者早期关节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度等症状体征改善明显,但其作用机制及远期疗效尚有待于通过进一步实验研究和大样本量的临床观察来验证和阐明。
宋寒冰[9](2009)在《针刀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临床观察针刀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广泛推广本方法提供依据。方法:根据随机分组的临床试验原则,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随机分为二组,即治疗组30例,采用针刀配合中药熏蒸疗法;对照组30例,采用局部封闭配合中药熏蒸治疗;分别按照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判断治疗效果。选择临床症状评分和ISOA评分做为主要观察指标,并将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得出结论。结果:针刀配合中药熏蒸疗法的总体有效率93%,封闭配合中医熏蒸治疗总有效率77%,且两组间的总体疗效比较P<0.05,两组差异显着,针刀配合中药熏蒸疗法总体疗效优于局部封闭配合中药熏蒸疗法;两组差异显着,针刀配合中药熏蒸疗法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疗法,同时在改善患者缓解疼痛、症状、体征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尤其对中早期患者疗效显着。结论:针刀配合中药熏蒸疗法对于膝骨性关节炎具有确切疗效。
孙小琴[10](2009)在《穴位注射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复方当归注射液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密闭信封法)对照临床研究设计方法,将纳入病例分为穴位注射治疗组(简称治疗组)、针刺对照组(简称对照1组)、药物对照组(简称对照2组)。穴位注射组:采用复方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取穴:梁丘、血海、阴陵泉、阳陵泉。每个穴位0.5-1.0毫升药液,隔日一次,每周三次;针刺对照组:取穴同注射组,行提插捻转针法,使膝关节有酸胀感为度,留针30分钟,隔日针刺一次,每周治疗三次;药物对照组:患者每日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每日两次,每次剂量为0.2g,三组均治疗一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记录患者的lequesne关节疼痛量表变化、骨性膝关节炎病情严重性指数(index ofseverity for osteroarthritis ISOA)变化,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穴位注射、针刺、药物均为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三组总有效率均为100%;2、穴位注射复方当归注射液能显着降低患者的lequesne关节疼痛指数和骨性膝关节炎病情严重性指数积分,改善患者膝关节的屈伸活动困难;3、三组治疗方法对骨性膝关节炎血清NO的影响不明显;4、穴位注射复方当归注射液治疗骨性膝关节炎是安全有效的,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结论:1、三组疗法均为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的有效疗法。2、穴位注射组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疗效优于针刺组及药物组。3、三组治疗方法对血清NO的影响不明显。4、穴位注射复方当归注射液是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的安全有效方法。
二、传统外治疗法配合手术治愈急性期松毛虫性骨关节炎1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传统外治疗法配合手术治愈急性期松毛虫性骨关节炎1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肌骨超声量化评价针刺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中医对膝骨性关节炎的认识 |
1.1 病名溯源 |
1.2 病因病机 |
1.3 中药治疗 |
1.4 推拿治疗 |
1.5 针灸治疗 |
1.6 针刀 |
1.7 综合疗法 |
1.8 小结 |
2 西医对膝骨性关节炎的认识 |
2.1 膝骨关节炎的概述 |
2.2 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4 危险因素 |
2.5 发病机制 |
2.6 西医治疗 |
2.7 小结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2.1 病例来源 |
2.2 病例选择 |
3 研究方法 |
3.1 选穴处方 |
3.2 操作方法 |
3.3 针刺疗程 |
3.4 观察指标 |
3.5 疗效评价 |
3.6 统计方法 |
4 研究结果 |
4.1 一般情况 |
4.2 ISOA评分 |
4.3 VAS评分 |
4.4 肌骨超声数据 |
4.5 疗效比较 |
5 安全性检查及脱落 |
5.1 不良事件 |
5.2 脱落情况 |
6 讨论 |
6.1 经筋理论与选穴 |
6.2 刺法分析 |
6.3 滑膜增厚及滑囊积液的改善 |
7 问题与展望 |
7.1 存在的问题 |
7.2 展望 |
8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自拟桂方伤痛膏结合手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 流行病学 |
2 现代医学对踝关节扭伤的认识 |
2.1 踝关节解剖特点 |
2.2 损伤特点及生物力学特点 |
2.3 病理特点 |
2.4 临床表现 |
2.5 临床诊断与分度 |
2.6 现代医学治疗方法 |
2.6.1 保守治疗 |
2.6.2 手术治疗 |
3 传统医学对踝关节扭伤的认识 |
3.1 病因病机 |
3.2 辩证论治 |
3.3 传统医学治疗方法 |
3.3.1 针灸及腧穴相关疗法 |
3.3.2 推拿及正骨手法 |
3.3.3 中药内服 |
3.3.4 中医外治法 |
3.3.5 其他疗法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1 一般资料 |
1.1 研究对象来源 |
1.2 病例选择 |
1.3 研究内容及目的 |
1.4 诊断标准 |
1.5 纳入标准 |
1.6 排除、剔除标准 |
2 研究方案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疗效标准及观察指标 |
2.3.1 疗效标准 |
2.3.2 踝关节形态学变化的X线测量 |
2.3.3 踝关节肿胀程度测量 |
2.3.4 关节活动度测量 |
2.3.5 VAS评分 |
2.4 不良反应观察及处理 |
2.5 质量控制措施、随访及脱落人群的处理 |
2.5.1 质量控制措施 |
2.5.2 随访 |
2.5.3 脱落人群的判断、原因及处理 |
2.6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1 治疗前患者基本资料分析 |
1.1 患者性别资料分析 |
1.2 患者年龄资料分析 |
1.3 患者发病时间的资料分析 |
2 治疗结果 |
2.1 两组治疗前后踝穴宽度的变化 |
2.2 两组治疗前后肿胀程度比较 |
2.3 两组治疗前后活动度比较 |
2.4 两组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比较 |
2.5 两组疗效比较 |
3 不良反应、安全性及脱落 |
第四章 讨论 |
1 中药外敷的作用机理 |
2 桂方伤痛膏的方解及应用分析 |
3 扶他林乳胶剂的作用及疗效机制 |
4 手法治疗在急性踝关节扭伤中的优势及机理 |
5 扭伤后踝穴形态的变化 |
6 研究结果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中医相关疗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3)补肾除湿法调节膝骨关节炎关节液MMP-1和PGE2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中医学对膝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
中医药治疗方法 |
现代医学对膝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
MMP-1和PGE_2与膝骨关节炎的关系 |
现代医学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方法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临床资料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标准 |
3 病例基本情况 |
4 研究方法 |
5 观察指标 |
6 疗效评定 |
7 统计学处理方法 |
研究结果 |
1 实验数据统计分析 |
2 讨论 |
结语 |
1 结论 |
2 问题与展望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内外合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对象 |
(一)病例来源 |
(二)诊断标准 |
(三)病例纳入标准 |
(四)病例排除标准 |
(五)终止试验标准 |
(六)剔除与脱落标准 |
三、研究方法 |
(一)分组 |
(二)治疗方法 |
(三)观察方法 |
(四)疗效评定 |
(五)安全性评价标准 |
(六)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表 |
发表文章 |
附件 |
致谢 |
(5)腕踝针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祖国医学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认识 |
1.1.1 病因病机 |
1.1.2 辨证分型 |
1.1.3 中医疗法 |
1.2 现代医学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认识 |
1.2.1 概述 |
1.2.2 流行病学 |
1.2.3 分类 |
1.2.4 病因 |
1.2.5 发病机制 |
1.2.6 临床表现 |
1.2.7 西医治疗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临床资料 |
2.1.1 病例来源 |
2.1.2 诊断标准 |
2.1.3 纳入标准 |
2.1.4 排除标准 |
2.1.5 剔除标准 |
2.2 临床研究实施方案 |
2.2.1 随机分组 |
2.2.2 治疗方法 |
2.2.3 疗效评定标准 |
2.2.4 数据处理与统计 |
2.3 研究结果 |
2.3.1 一般情况分析 |
2.3.2 治疗前两组量表评分比较 |
2.3.3 疗效分析 |
2.3.4 不良反应观察 |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
3.1 腕踝针、关节松动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理论基础分析 |
3.1.1 腕踝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理论基础 |
3.1.2 关节松动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理论基础 |
3.2 研究结果分析 |
3.2.1 一般资料分析 |
3.2.2 疗效分析 |
3.3 存在问题及研究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6)魏中海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补肾温阳活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魏中海学术思想渊源概述 |
1 魏中海主任医师简介 |
2 魏中海学术思想渊源 |
第二部分:魏中海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 |
1 祖国医学对风湿痹病的认识 |
1.1 古典医籍对痹病的认识 |
1.2 近现代医家对痹病病机认识 |
2 魏中海学术思想概述 |
2.1 痹病阳虚为本,扶正注重温补肾阳 |
2.2 治痹重视扶正,但祛邪也必不可少 |
2.3 痹病扶正,参以辨病 |
2.4 心理疏导、饮食调养,贯穿于痹病治疗 |
2.5 重视外治 |
3 魏中海诊疗经验总结 |
3.1 风湿性关节炎的诊疗经验 |
3.2 产后身痛的诊疗经验 |
3.3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治经验 |
3.4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疗经验 |
3.5 失眠的诊治经验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补肾温阳活血法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研究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节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西医治疗进展 |
1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西医诊疗现状 |
2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医药治疗现状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补肾温阳活血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
引言 |
1 临床资料 |
2 诊疗标准 |
3 结果 |
4 结论 |
5 讨论 |
5.1 补肾温阳、活血通络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医理论基础 |
5.2 补肾温阳活血汤的方药组成,用药特点 |
5.3 补肾温阳活血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分析 |
6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1 |
附表2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腰膝同治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祖国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
1.1 病因病机 |
1.2 辨证论治 |
1.3 专病专药 |
1.4 其他疗法 |
2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
2.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生理学 |
2.2 临床分型 |
2.3 腰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
3 从整体观念、生物力学角度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
4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相互关系 |
4.1 脊源性膝痛 |
4.2 膝关节置换对腰椎的影响 |
5 腰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展望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筛选、分组 |
1.3 诊断标准 |
1.4 病例纳入标准 |
1.5 病例排除及脱落标准 |
2 治疗方法 |
2.1 治疗药品及器具 |
2.2 治疗方法及疗程 |
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
3.1 观察指标 |
3.2 疗效评定标准 |
4 统计学方法 |
5 统计结果与分析 |
5.1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基本情况比较 |
5.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结果比较 |
6 总结 |
讨论 |
1 椎间盘的生物力学 |
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理 |
3 腰膝同治的整体观念及疗效机理分析 |
3.1 整体观念与腰膝整体性 |
3.2 运用整体观念和生物力学原理腰膝同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机理分析 |
3.3 针刺和外用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
4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8)伤科黑药膏结合补肾通络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方法 |
2. 随机方法及分组 |
3. 研究对象 |
4. 技术路线 |
5. 诊断标准 |
6. 病例选择 |
7. 实验药品及设备 |
8. 用法与用量 |
9. 观察指标 |
10. 疗效判定标准 |
11. 质量控制 |
12. 统计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9)针刀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综述 |
1.膝骨性关节炎的现代医学研究 |
1.1 概念 |
1.2 膝骨性关节炎的西医研究进展 |
1.3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分类 |
1.4 膝骨性关节炎的病因 |
1.5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理研究 |
1.6 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
1.7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西医治疗现状 |
2.祖国医学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认识 |
2.1 膝骨性关节炎的中医理论 |
2.2 膝骨性关节炎的中医病因病机认识及研究进展 |
2.3 膝骨性关节炎的辨证分型 |
2.4 膝骨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原则和方法 |
临床研究 |
1.研究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2.研究内容 |
2.1 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测指标 |
2.4 统计学方法 |
3.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10)穴位注射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文献综述 |
(一)、骨性膝关节炎的中医研究概况 |
1、病名的溯源 |
2、历代医家对骨性膝关节炎的认识 |
3、病因病机 |
4、辨证分型 |
5、治疗 |
(二) 骨性膝关节炎的西医研究概况 |
1、概念 |
2、分类 |
3、流行病学 |
4、病因 |
5、发病机制 |
6、治疗 |
二、临床研究 |
1、一般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标准 |
1.6 剔除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评定 |
2.5 统计方法 |
3.结果 |
3.1 穴位注射、针刺、药物对骨性膝关节炎疗效积分的影响 |
3.2 穴位注射、针刺和药物对骨性膝关节炎血清NO的影响 |
4.讨论 |
4.1 穴位注射、针刺、药物治疗骨性膝关节炎均有良好的疗效 |
4.2 穴位注射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的疗效优于针刺和药物 |
4.3 穴位注射具有针药结合的双重作用 |
4.4 治疗方法及穴位的选择与疗效有着密切的关系 |
4.5 穴位注射、针刺和药物对骨性膝关节炎血清NO的影响不明显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传统外治疗法配合手术治愈急性期松毛虫性骨关节炎1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肌骨超声量化评价针刺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研究[D]. 张彩.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2]自拟桂方伤痛膏结合手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研究[D]. 黄磊.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7(03)
- [3]补肾除湿法调节膝骨关节炎关节液MMP-1和PGE2的研究[D]. 任俊龙.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4]内外合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李晓良. 云南中医学院, 2013(02)
- [5]腕踝针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 张志坚.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S1)
- [6]魏中海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补肾温阳活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D]. 张海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08)
- [7]腰膝同治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D]. 郭运岭.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1(04)
- [8]伤科黑药膏结合补肾通络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 梁治权. 新疆医科大学, 2010(05)
- [9]针刀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D]. 宋寒冰.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9(11)
- [10]穴位注射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 孙小琴.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