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年级、人格特征与大学生自我认同发展的关系研究

性别、年级、人格特征与大学生自我认同发展的关系研究

一、性别、年级、人格特征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关系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勤姣[1](2020)在《青少年网络被欺凌与自尊、自我同一性关系及干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网络通信发展和社交网络日益普及,一种新型的欺凌方式--网络被欺凌深入到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与交流中。网络被欺凌可以被界定为个体在使用数字及电子媒体中,遭受群体或其他个体反复的、有目的伤害的行为现象。网络被欺凌作为一种风险性因子,由于具有匿名性、大量旁观者等特征,对青少年个体的心理健康、社会功能适应以及行为问题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很少有研究从保护性的角度来探讨网络受欺凌对个体自尊、自我同一性影响的作用机制。为此,本研究拟探讨自尊在网络受欺凌与自我同一性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自我同一性在网络受欺凌与自尊之间的中介作用并针对网络被欺凌对青少年自尊、自我同一性后效的不利影响进行了团体辅导干预。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研究一采用《中学生网络欺凌与受欺凌行为问卷》、Rosenberg自尊量表(RSES),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第二版)(EOM-EIS-2)对九江市中学及职业中专高中部抽样选取562名青少年问卷调查。使用SPSS24.0以及PROCESS3.3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网络被欺凌与青少年自尊呈显着负相关(p<0.05),与自我同一性、总体早闭维度呈显着正相关(p<0.01),与总体扩散维度呈显着正相关(p<0.05),与总体获得维度和总体延缓维度相关性不显着(p>0.05);自尊与总体获得维度和总体延缓维度成显着正相关(p<0.01),与总体早闭维度(p<0.01)和总体扩散维度(p<0.05)呈显着负相关。自我同一性四个维度(总体获得、总体延缓、总体早闭和总体扩散)之间相关显着(p<0.01)。(2)总体早闭维度/总体扩散维度在网络受欺凌对青少年自尊影响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自尊/总体扩散维度在网络受欺凌对青少年总体早闭影响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自尊/总体早闭维度在网络受欺凌对青少年总体扩散维度影响中起着完全中介作用。研究二采用实验组-对照组的前后测研究来检验网络受欺凌对青少年自尊、自我同一性影响的团体辅导方案的干预效果。结果显示:在经过团体心理辅导后实验组被试自尊水平显着提高(p<0.05),自我同一性总体早闭和总体扩散分量表得分显着降低(p<0.05);对照组被试在前测和后测两次测试中,自尊水平和自我同一性总体早闭及总体扩散分量表得分无显着变化(p>0.05);团体辅导结束一个月后通过对实验组进行追踪测量,实验组追踪被试自尊水平显着依然高于前测的自尊水平(p<0.01),而自我同一性总体早闭和总体扩散分量表得分都显着低于前测得分(p<0.01)。该研究探讨了青少年网络被欺凌与自尊、自我同一性相关指标的关系,并进行了有效干预,从而改善了网络被欺凌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纪薇[2](2020)在《家风建设对大学生自立人格的作用:多重中介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古以来,家风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与民族精神,对个人、家庭乃至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大学生群体正处于人格发展完善的关键时期,塑造理想人格、培养美好品质可以使大学生群体在处理问题、面对诱惑时保持独立清醒的判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是“根”,是个人立身之本,每个人的一生都会受到家庭氛围的熏染,理想人格的塑造无不受到优良家风的影响。基于此,培育与传承优秀家风,发挥优秀家风的积极作用,努力大学生理想人格的转化,厘清两者间的特殊影响机制,为大学生这一群体的人格研究提供新的解码方式。因此,本研究在确定研究选题后,以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为基点,编制大学生家风建设量表,探讨家风建设对大学生自立人格特质的影响机制;基于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Marcia的同一性状态理论,探讨家风建设、同一性风格、因果取向与自立人格之间的关系,并构建理论框架,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在研究一中,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访谈和实证分析得到了《大学生家风建设量表》。《大学生家风建设量表》共包括24个题项,包括训诫教导、习惯遵从、价值传递及情感联结四个维度;经检测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大学生家风建设测量的有效工具;2、在研究二中,采用家风建设量表、一般因果取向量表量表、同一性风格量表和大学生自立人格量表对512名大学生进行实证调查研究,最终得出如下研究结果:(1)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家风建设与因果取向、同一性风格及自立人格之间均存在显着性相关。其中,家风建设与自立人格的相关性最强(r=0.545,p<0.001);家风建设与因果取向中的自主取向与控制取向呈显着正相关(r=0.2330.335,p<0.001),与非个人取向呈显着负相关(r=-0.308,p<0.001);家风建设与同一性风格中的信息风格和规范风格呈正相关(r=0.3310.474,p<0.001),与逃避风格呈负相关(r=-0.363,p<0.001);自主取向与信息风格、规范风格呈正相关(r=0.2310.483,p<0.05),与逃避风格呈显着负相关(r=-0.303,p<0.001),与自立人格呈显着性正相关(r=0.462,p<0.001);控制取向与规范风格呈显着正相关(r=0.385,p<0.001),与自立人格呈显着性正相关(r=0.325,p<0.001);非个人取向与逃避风格呈显着性正相关(r=0.407,p<0.001),与自立人格呈负相关(r=-0.340,p<0.01);信息风格、规范风格与自立人格呈正相关(r=0.3620.435,p<0.01);逃避风格与自立人格呈显着性负相关(r=-0.384,p<0.001).(2)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家风建设、同一性风格和因果取向是大学生自立人格的重要预测变量。家风建设量表中的价值传递与情感联结进入了回归方程,其中价值传递的预测力最大(β=0.632,t=13.526***),贡献了43.1%的解释率;因果取向量表中三个子维度全部进入了回归方程,其中自主取向的预测力最大(β=0.413,t=6,526***),贡献了13.9%的解释率;同一性风格量表中三个子维度全部进入了回归方程,其中信息风格的预测力最大(β=0.648,t=5.417***),贡献了23.6%的解释率;(3)简单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同一性风格和因果取均在家风建设和大学生自立人格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因果取向中的自主取向和非个人取向在家风建设与自立人格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分别为0.178、0.193;同一性风格中的信息风格、规范风格与逃避风格都在家风建设与自立人格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分别为0.151、0.106和1.82。(4)差异性检验结果显示,家风建设在家庭结构、家庭教养方式和母亲受教育程度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同一性风格在性别、年级及是否为学生干部上存在显着性差异;自立人格在家庭结构、家庭教养方式、性别、独生子女、专业类型和居住地上存在显着性差异。3、基于以上研究结果,为培育优良家风,提升大学生自立人格,本研究从个人、家庭、社会三个角度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和建议。

陈新利[3](2020)在《高职生母亲教养方式、自我同一性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学校适应是指学生通过对自已的身心进行调整,与学校环境相互作用、配合,能够以愉快的心情经历校园生活,并完成学生角色所赋予的任务,从而顺利地渡过这一时期。以往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学校适应问题普遍存在,而学校适应不良会对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学习、就业甚至将来的生活产生诸多影响。高职生作为其中一类群体,具有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学生层次参差不齐等特点,可能更易出现学校适应方面的问题。本研究在扎斯特罗的生态系统理论、依恋理论与客体关系理论支撑下,探究母亲教养方式与自我同一性对高职生学校适应的影响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探寻提升高职生学校适应水平的对策。采用以量化研究为主、质性研究为辅的研究方法,首先修订了适用于高职生学校适应水平的测量工具,随后进行实证研究,运用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卡方检验、回归分析、探索性及验证性因素分析、路径分析等数据处理方法,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修订的《高职生学校适应量表》包含学习适应、人际适应、择业适应、校园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六个维度,26个项目,信效度均达到测量要求,可作为测量高职生学校适应水平的工具。(2)高职生学校适应总体呈中等水平,其中人际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水平相对较高,而校园适应、学习适应与择业适应水平较低;高职生学校适应得分在性别、年级、家庭住址、专业类别、是否担任干部及是否为独生子女方面呈显着差异。(3)高职生群体在六种自我同一性地位上分布不均,超半数学生处于同一性扩散—积极的延缓中间地位(D-M地位),高职生自我同一性总体发展水平较低。(4)母亲教养方式各维度、自我同一性与学校适应三者两两相关,是否担任班干部、专业类别、母亲情感温暖、母亲过度干预、自我同一性对高职生学校适应起预测作用。(5)自我同一性地位在母亲情感温暖和高职生学校适应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母亲过度保护与高职生学校适应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总体而言,高职生的学校适应处于中等水平,但自我同一性水平发展较差,建议学校重点关注学习适应与择业适应,完善学生参与管理机制,关注并促进高职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家庭采用温暖但不过度干预、溺爱的教养方式,协同提升高职生的学校适应水平。

宋红霞[4](2020)在《高中生自我同一性、成就动机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文中提出随着高考改革的推进,高中阶段的学生要面临3+3选科,专业选择和职业选择的困惑。高中学校的使命不仅要帮助学生完成高中学业,进入理想的大学,同时也要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科特长和优势,避免选科,选专业的盲目性。因此,高中学校开展职业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职业成熟度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自我同一性和成就动机作为影响高中生职业成熟度的两个重要变量,开展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可以增进对高中生职业发展现状的认识,并进一步探索自我同一性和成就动机对职业发展水平的影响机制,从而为现阶段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数据指导和实践意义。本研究选取普通高中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共415名学生作为样本,选用信效度较高的自我同一性地位量表、成就动机量表和中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了解了高中生职业成熟度的现状及人口学差异,探索了高中生自我同一性、成就动机与职业成熟度之间的关系,并建立关系模型。为以后高中阶段教育进行职业规划课程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显示:1.高中生职业成熟度的发展水平整体处于中等水平;高中生职业成熟度在性别、年级、学科类型方面,不存在显着差异。2.高中生自我同一性地位分布不均衡,48%的高中生处于低层次水平,其中主要集中于“同一性扩散-积极延缓中间地位”且高中生的自我同一性在性别、年级、学科方面差异不明显。3.高中生成就动机处于中等偏上强度。高中生成就动机的性别差异明显,男性显着高于女性。高中生成就动机的年级差异显着,高三显着高于高二高一。高中生成就动机的学科类型差异不明显。4.高中生自我同一性与职业成熟度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高中生自我同一性与成就动机中的趋向成功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与避免失败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高中生职业成熟度与成就动机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具体为趋向成功和总的成就动机与职业成熟度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避免失败与职业成熟度存在显着负相关关系。5.成就动机在自我同一性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本研究不仅为学校职业规划课程提供数据参考,还从实证角度建议学校、家长要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进行积极地自我探索,鼓励学生积极面对任务与挑战,拓宽学生的职业世界,为学生高考科目的选择、未来专业的选择,以及未来职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李云[5](2020)在《中职生时间管理倾向、自我同一性和手机依赖的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化手机的使用日益普及,随之而来的手机依赖现象也越来越凸显,尤其对学生而言,过度使用手机不仅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甚至会产生严重的社会后果。导致学生出现手机依赖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和自我同一性是两个重要因素。时间管理倾向表现为个体对时间的态度和对时间的价值观念以及对时间的利用和支配,良好的时间管理有助于个体控制自己的成瘾行为。同时,青少年处于同一性发展的关键期,同一性的成熟状态也会影响个体的认知和行为。基于此,本研究以1043名中职生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考查时间管理倾向、自我同一性和手机依赖的关系,并从中找到着手点设计团体心理辅导,对16名学生进行干预,以期降低学生的手机依赖程度。研究结果表明:(1)中职生时间管理倾向处于中等水平,并在性别和年级方面表现出显着差异。(2)处于同一性延缓状态的中职生占大多数,处于其他三种状态的学生均相对较少,中职生同一性状态的分布在性别、年级、独生与否方面均表现出差异性。(3)中职生手机依赖的突显性相对严重,存在过度使用手机的现象。中职生手机依赖主要在性别、年级和居住地方面表现出显着差异。(4)自我同一性状态在中职生时间管理倾向对手机依赖的预测过程中起调节作用,当学生处于获得和延缓状态时,时间管理倾向对手机依赖为负向预测作用,当学生处于早闭状态时,时间管理倾向对手机依赖为正向预测作用,当学生处于扩散状态时,时间管理倾向对手机依赖的预测作用不显着。(5)团体心理辅导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自我同一性水平,降低其手机依赖程度。

朱灵慧[6](2020)在《高中生自我认同对社会适应的影响 ——同伴信任的中介作用和人格的调节作用》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来,青少年的适应问题如焦虑、抑郁甚至自杀等事件频发,使之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要如何让青少年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减少不良行为是目前我们需要探索的问题。因此,本研究从埃里克森的社会发展论出发,探讨自我认同和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分别引入同伴信任和大五人格,依次分析同伴信任在自我认同和社会适应的中介作用以及大五人格的调节作用,从而更好地对青少年积极适应社会提出建议和对策。本研究以高中生为对象,采用自我认同量表、信任量表、简版大五人格因素量表和青少年社会适应状况量表对855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对高中生自我认同、同伴信任、大五人格和社会适应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高中生总体上拥有较高的自我认同发展水平、同伴信任感和良好的人格特征,更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发展积极心理活动,缓解适应不良。(2)自我认同和同伴信任呈现显着正相关,自我认同、同伴信任和积极适应存在显着正相关;而自我认同、同伴信任和消极适应呈现显着负相关;自我认同、积极适应和神经质呈现显着负相关,消极适应和神经质呈现显着正相关;自我认同、积极适应和外向性呈现显着正相关;自我认同、积极适应和开放性呈现显着正相关。(3)同伴信任在自我认同和积极适应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3.5%;同伴信任在自我认同和消极适应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8.5%。(4)神经质在自我认同和积极适应之间起调节作用;开放性在自我认同和积极适应之间起调节作用。神经质在自我认同和消极适应之间起调节作用;外向性在自我认同和消极适应之间起调节作用。

张慧[7](2020)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健康 ——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文中研究说明高等教育的改革与深化使得大学生的人数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也受到各方关注。在探讨这一主题时,我们不能忽视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他们正处于青少年后期,正是建立稳定的同一性的关键时期。而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是构成个体最佳心理功能的一个方面(Waterman,1992)。因此“自我同一性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这一主题很值得研究,已有很多研究者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但探讨其中作用机制的较少。存在焦虑是存在主义哲学家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出的概念,它所包含的内容恰好是大学生在建立自我同一性过程中会思考的许多问题。Frankl(1959)的意义治疗理论认为人生目标有助于个体缓解存在焦虑,发展出健康的心理。因此笔者拟引入存在焦虑和人生目标这两个变量,探讨它们在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健康关系间起的作用。本研究采用自我同一性地位量表、一般健康问卷、大学生存在焦虑量表和人生目标分量表对564名大学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 25.0以及Hayes(2013)的SPSS宏插件来整理和分析数据。研究结果发现:(1)D-M地位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分最高(M=10.64),F地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得分最低(M=1.50)。(2)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现在投入与将来愿望均能预测心理健康。(3)存在焦虑在现在投入对心理健康影响的中介效应值为-0.316,相对中介效应值为82.29%;存在焦虑在将来愿望对心理健康影响的中介效应值为-0.309,相对中介效应值为79.64%。(4)随着个体人生目标水平的提高,存在焦虑在现在投入和将来愿望对心理健康影响中的中介作用有减弱的趋势。根据本研究的研究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不同类型的同一性地位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差异。其中,处于权威接纳地位(F地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最好;处于积极延缓-扩散地位(D-M地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最差。(2)自我同一性的两个分维度能够预测心理健康。其中,过去的危机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不大;现在投入与将来愿望能够正向预测心理健康,高现在投入与高将来愿望的大学生有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3)存在焦虑在自我同一性的两个分维度和心理健康之间起中介作用。其中,存在焦虑在现在投入和心理健康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存在焦虑在将来愿望和心理健康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4)人生目标对存在焦虑在现在投入与心理健康的中介作用的后半条路径中起调节作用;人生目标对存在焦虑在将来愿望与心理健康的中介作用的后半条路径中起调节作用。最后,针对本研究的不足,笔者做了反思与未来研究的展望,并对教师和学校管理部门提出了科学性的建议。

向伟[8](2020)在《“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研究生自我同一性与职业探索的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2020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普及化。随着高校扩招,每年数以百万计的高校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现象成为社会关注话题。其中“骨干计划”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更为突出,由于“骨干计划”政策“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执行原则,就业难现象更加突出。就业质量作为衡量教育政策实施成效的重要指标,“骨干计划”毕业生就业质量直接影响“骨干计划”政策的实施成效,通过探讨“骨干计划”研究生个体职业探索和自我同一性水平及发展现状,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就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最后指导“骨干计划”政策执行过程措施的完善。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了“骨干计划”政策、自我同一性、职业探索,以及自我同一性和职业探索的关系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主要从概念界定和相关研究两个方面进行文献的综述。本研究通过使用中文修订版的自我同一性问卷(EOM-EIS-II)和职业探索量表问卷(CES),运用SPSS24.0和AMOS21.0对194名“骨干计划”研究生的自我同一性和职业探索进行了方差、相关和回归分析,使用结构方程模型统计对自我同一性和职业探索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发现“骨干计划”研究生的自我同一性和职业探索在性别、年龄和年级上均存在显着差异;自我同一性在人口统计学要素与职业探索及各维度的关系中起到全部或者部分中介作用。基于研究结果,通过分析变量之间的差异,研究发现教育主管部门在“骨干计划”政策执行全过程中存在政策宣传、就业指导角色缺位,通过完善制度建设,强化监督管理、完善就业信息平台的建设来改进。委培高校的教学形式、内容缺乏针对性、招生专业不合理等问题,高校应优化教学管理过程和专业设置。社会企业对“骨干计划”政策缺乏认知,客观公正对待各类毕业生,给予公平的就业机会。

刘芳[9](2019)在《中职学生自我同一性与社交焦虑的关系 ——同伴依恋的中介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调查中职生社交焦虑的现状,探讨同伴依恋在中职生自我同一性与社交焦虑之间的作用机制。本研究使用随机团体抽样法,选取成都市、宜宾市中职学校的1200名中职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我同一性量表、同伴依恋量表、社交焦虑量表进行测量,并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和检验,以及Harman单因素因子分析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中职学生的自我同一性指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同伴依恋处于较低水平,社交焦虑的指标处于中等水平。(2)不同性别的中职生在自我同一性、同伴依恋以及社交焦虑上存在显着差异,其中女性的自我同一性和同伴依恋得分显着高于男性,而在社交焦虑上则显着低于男性。(3)不同生源地中职生在自我同一性和社交焦虑上存在显着差异,在同伴依恋上则不存在显着差异,农村生源中职生的自我同一性显着低于城市生源中职生,而在其社交焦虑上则显着高于城市中职生。(4)中职生的自我同一性、同伴依恋和社交焦虑两两之间呈显着相关,其中自我同一性和同伴依恋之间呈显着正相关,自我同一性和同伴依恋与社交焦虑之间呈显着负相关。(5)同伴依恋在自我同一性和社交焦虑之间有部分中介效应。结论:(1)中职生自我同一性、同伴依恋和社交焦虑三者变量间相关显着;(2)同伴依恋在自我同一性和社交焦虑之间有部分中介效应。

叶方圆园(Fiona Ye)[10](2019)在《大学生偶像崇拜对爱情完美主义的影响:自我同一性的中介作用》文中研究说明在娱乐市场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当中的偶像崇拜现象非常普遍,而大学生要在大学阶段同时面对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和亲密关系的建立这两个重要任务,偶像崇拜可能对其产生影响。因而本研究意欲探讨大学生偶像崇拜、自我同一性和爱情完美主义的现状和特点及其之间的关系。研究选取了 601名大学生被试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1)大学生中的偶像崇拜类型属于交际型群体和低卷入群体的人数居多,其次是移情型,妄想型的最少。大学生偶像崇拜群体类型存在显着性别差异。大学生偶像崇拜的娱乐社交维度和情感投射维度存在显着性别差异;娱乐社交维度和病理边缘维度存在显着年级差异;娱乐社交维度和情感投射维度存在显着专业类别差异。(2)大学生中的同一性状态类型属于延缓状态的人数居多,几近一半,其次是同一性扩散状态,而属于同一性早闭状态和同一性获得状态的人数占比相对较小。大学生自我同一性获得和同一性早闭存在显着性别差异;自我同一性早闭存在显着专业类别差异。(3)大学生爱情完美主义程度总体处于中等的水平。大学生爱情完美主义的忠贞因子和总分存在显着年级差异。(4)大学生偶像崇拜与自我同一性显着正相关。大学生偶像崇拜存在显着自我同一性状态类型差异。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类型的分布存在显着偶像崇拜群体类型差异。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存在显着偶像崇拜群体类型差异。大学生偶像崇拜对自我同一性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其中,偶像崇拜的娱乐社交维度能显着正向预测同一性获得,娱乐社交和关系幻想维度能显着正向预测同一性延缓,完全认同、关系幻想和病理边缘维度能显着正向预测同一性早闭,娱乐社交维度能显着负向预测同一性早闭,情感投射维度能显着正向预测同一性扩散。(5)大学生偶像崇拜各维度与爱情完美主义的理想化因子、苛求因子以及总分呈显着正相关,偶像崇拜的娱乐社交维度、完全认同维度与爱情完美主义的忠贞因子呈显着正相关。大学生的爱情完美主义的理想化因子、苛求因子和总分存在显着偶像崇拜群体类型差异。偶像崇拜能显着正向预测爱情完美主义,其中,偶像崇拜的完全认同和病理边缘维度能显着正向预测爱情完美主义,完全认同维度能显着正向预测爱情完美主义的忠贞因子,娱乐社交和病理边缘维度能显着正向预测理想化因子,情感投射、完全认同和病理边缘能显着正向预测苛求因子,娱乐社交能显着负向预测苛求因子。(6)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各状态分量表与爱情完美主义的忠贞因子、理想化因子以及总分呈显着正相关;自我同一性的延缓、早闭、扩散与爱情完美主义的苛求因子呈显着正相关。大学生的爱情完美主义存在显着自我同一性状态类型差异。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对爱情完美主义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其中,自我同一性早闭能显着正向预测爱情完美主义总分,同一性获得和同一性早闭能显着正向预测爱情完美主义的忠贞因子,同一性延缓和同一性早闭能显着正向预测理想化因子,同一性早闭能显着正向预测苛求因子。(7)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早闭在偶像崇拜对爱情完美主义的影响中发挥了中介作用,且可能遗漏其他互补中介。

二、性别、年级、人格特征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关系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性别、年级、人格特征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青少年网络被欺凌与自尊、自我同一性关系及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网络被欺凌概述
        1.1.1 网络被欺凌的定义
        1.1.2 网络被欺凌的测量
        1.1.3 网络被欺凌的影响后效
    1.2 自尊概述
        1.2.1 自尊的定义
        1.2.2 自尊的测量
        1.2.3 自尊的影响因素
    1.3 网络被欺凌与自尊关系
    1.4 自我同一性概述
        1.4.1 自我同一性概念
        1.4.2 自我同一性的测量
        1.4.3 自我同一性的影响因素
    1.5 网络被欺凌与自我同一性的关系
    1.6 网络被欺凌、自尊、自我同一性三者关系
    1.7 团体心理辅导
        1.7.1 团体心理辅导的概念
        1.7.2 团体心理辅导的相关理论
        1.7.3 团体心理辅导的应用
2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内容
    2.1 问题的提出
    2.2 研究内容与研究假设
        2.2.1 研究内容
        2.2.2 研究假设
    2.3 研究意义
        2.3.1 理论意义
        2.3.2 实践意义
3 研究一青少年网络被欺凌对自尊、自我同一性的影响:自我同一性维度、自尊中介作用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设计
        3.2.2 研究对象
        3.2.3 研究工具
        3.2.4 研究过程
    3.3 数据处理
    3.4 研究结果
        3.4.1 人口统计学差异检验
        3.4.2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状态类型
        3.4.3 各变量间的相关分析
        3.4.4 总体早闭在网络被欺凌和自尊之间的中介效应
        3.4.5 总体扩散在网络被欺凌和自尊之间的中介效应
        3.4.6 自尊在网络被欺凌和总体早闭之间的中介效应
        3.4.7 总体扩散在网络被欺凌和总体早闭之间的中介效应
        3.4.8 自尊在网络被欺凌和总体扩散之间的中介效应
        3.4.9 总体早闭在网络被欺凌和总体扩散之间的中介效应
    3.5 讨论
        3.5.1 各变量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3.5.2 网络被欺凌、自尊、自我同一性各变量相关性检验
        3.5.3 网络被欺凌对自尊的影响:自我同一性总体扩散与总体早闭维度的中介作用
        3.5.4 网络被欺凌对自我同一性总体早闭与总体扩散维度的影响:自尊的中介作用
4 研究二网络被欺凌对青少年自尊、总体扩散、总体早闭影响干预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假设
    4.3 研究设计
        4.3.1 团体辅导干预实验设计
        4.3.2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4.4 研究方法
        4.4.1 研究对象
        4.4.2 研究工具
    4.5 研究过程
        4.5.1 前测
        4.5.2 实验的实施
        4.5.3 后测
        4.5.4 实验组追踪测量
        4.5.5 数据处理
    4.6 研究结果
        4.6.1 实验组和对照组自尊、自我同一性总体扩散和总体早闭维度得分同质性检验
        4.6.2 实验组前后测自尊、自我同一性总体扩散和总体早闭维度得分差异比较
        4.6.3 对照组前后测自尊、自我同一性总体扩散和总体早闭维度得分差异比较
        4.6.4 实验组前测与追踪测量自尊、自我同一性总体扩散和总体早闭维度得分差异比较
    4.7 讨论
        4.7.1 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和实验组追踪测量结果分析
        4.7.2 团体辅导效果分析
5 总讨论与教育对策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调查问卷

(2)家风建设对大学生自立人格的作用:多重中介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家风建设
        2.1.1 家风建设的内涵
        2.1.2 家风建设的结构与测量
    2.2 理论基础
        2.2.1 社会学习理论
        2.2.2 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
        2.2.3 同一性状态理论
        2.2.4 家庭系统理论
        2.2.6 小结
    2.3 家风建设的结果变量—自立人格
        2.3.1 自立人格的内涵
        2.3.2 自立人格的结构与测量
        2.3.3 大学生自立人格与家风建设的相关研究
    2.4 家风建设与大学生自立人格之间的中介变量
        2.4.1 同一性风格
        2.4.2 一般因果取向
        2.4.3 小结
    2.5 研究框架设计
第三章 研究一:大学生家风建设量表的编制
    3.1 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访谈
        3.1.1 大学生家风建设量表维度构想
        3.1.2 访谈目的
        3.1.3 访谈设计
        3.1.4 访谈案例
        3.1.5 访谈资料分析与结果编码
        3.1.6 大学生家风建设模型的构建
    3.2 大学生家风建设模型的验证
        3.2.1 量化研究方法
        3.2.2 量化研究结果
    3.3 量化结果小结
第四章 研究二:家风建设对大学生自立性人格的作用路径
    4.1 研究对象
    4.2 测量工具
        4.2.1 家风建设量表
        4.2.2 同一性风格量表
        4.2.3 青少年自立性人格量表
        4.2.4 一般因果取向量表
    4.3 研究程序
    4.4 结果分析
        4.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4.2 相关分析
        4.4.3 家风建设、因果取向、同一性风格对自立人格的回归分析
        4.4.4 简单中介效应分析
        4.4.5 差异分析
    4.5 实证结果总结
第五章 分析与讨论
    5.1 各变量总体状况
        5.1.1 家风建设的总体状况
        5.1.2 同一性风格的总体状况
        5.1.3 自立性人格的总体状况
        5.1.4 因果取向的总体状况
    5.2 大学生自立性人格与相关变量关系分析
        5.2.1 大学生自立人格与家风建设的关系分析
        5.2.2 大学生自立人格与因果取向的关系分析
        5.2.3 大学生自立人格与同一性风格的关系分析
    5.3 因果取向及同一性风格的中介作用分析
        5.3.1 同一性风格的中介作用分析
        5.3.2 因果取向的中介作用分析
    5.4 人口学变量差异性分析
        5.4.1 研究变量在性别上的差异性分析
        5.4.2 研究变量在年级上的差异性分析
        5.4.3 研究变量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性分析
        5.4.4 研究变量在专业类型上的差异性分析
        5.4.5 研究变量在居住地上的差异性分析
        5.4.6 研究变量在是否为学生干部上的差异性分析
        5.4.7 研究变量在家庭结构上的差异性分析
        5.4.8 研究变量在家庭教养方式上的差异性分析
        5.4.9 研究变量在父母受教育水平上的差异性分析
第六章 教育启示与对策
    6.1. 对大学生自身的启示
        6.1.1 汲取优秀要素,提升个人自主意识
        6.1.2 坚持正向反馈,进行积极自我建构
        6.1.3 增强自主动机水平,塑造主动性人格
    6.2 对家庭的启示
        6.2.1 言传身教,增强榜样示范作用
        6.2.2 提升素质,引领家庭人格教育
        6.2.3 以小见大,潜移默化传承家风
        6.2.4 环境营造,优化家风教育氛围
    6.3 对社会启示
        6.3.1 加强舆论宣传,倡导社会优秀家风
        6.3.2 四位一体,营造家风良好社会氛围
第七章 结语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大学生家风建设量表(样例)
    附录 B 同一性风格量表(样例)
    附录 C 一般因果取向量表(样例)
    附录 D 青少年自立性人格量表(样例)
    附录 F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高职生母亲教养方式、自我同一性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序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大学生学校适应的研究现状
        2.1.1 大学生学校适应的结构与评估
        2.1.2 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因素
        2.1.3 高职生学校适应的相关研究
    2.2 自我同一性概述
        2.2.1 自我同一性的概念
        2.2.2 自我同一性的评估
        2.2.3 自我同一性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
    2.3 母亲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2.3.1 母亲教养方式的概念
        2.3.2 母亲教养方式的维度与类型
        2.3.3 母亲教养方式的测量
        2.3.4 母亲教养方式与自我同一性、学校适应的关系
    2.4 理论基础
        2.4.1 生态系统理论
        2.4.2 依恋理论
        2.4.3 客体关系理论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概念界定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内容与设计
    3.4 研究流程
第4章 高职生学校适应量表的修订
    4.1 高职生学校适应量表的选择与设计
        4.1.1 高职生学校适应量表的选择
        4.1.2 高职生学校适应量表的设计
    4.2 问卷预测
        4.2.1 被试
        4.2.2 材料
        4.2.3 研究程序
        4.2.4 数据分析与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项目分析
        4.3.2 探索性因素分析
        4.3.3 信度分析
        4.3.4 效度分析
        4.3.5 小结
第5章 高职生母亲教养方式、自我同一性与学校适应的关系
    5.1 研究假设
    5.2 研究方法
    5.3 研究工具
    5.4 问卷施测、数据录入与统计处理
    5.5 研究结果与分析
        5.5.1 高职生学校适应基本现状
        5.5.2 高职生学校适应的人口变量差异
        5.5.3 高职生自我同一性状态分布现状
        5.5.4 高职生母亲教养方式、自我同一性与学校适应的相关
        5.5.5 高职生学校适应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5.5.6 高职生自我同一性在母亲教养方式与学校适应间的中介效应
第6章 分析与讨论
    6.1 高职生学校适应问卷修订分析
    6.2 高职生学校适应状况分析
        6.2.1 高职生学校适应的现状
        6.2.2 高职生学校适应的差异分析
    6.3 高职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现状分析
    6.4 高职生母亲教养方式、自我同一性与学校适应的相关
        6.4.1 高职生母亲教养方式与自我同一性的相关分析
        6.4.2 高职生母亲教养方式对学校适应的相关分析
        6.4.3 高职生自我同一性与学校适应的相关分析
    6.5 自我同一性在母亲教养方式和学校适应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第7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7.1 结论
    7.2 建议
    7.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访谈提纲
    附录二: 一般人口学资料问卷
    附录三: 高职生学校适应量表
    附录四: 母亲教养方式量表
    附录五: 自我同一性量表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4)高中生自我同一性、成就动机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职业成熟度定义及相关理论
        2.1.1 职业成熟度的定义
        2.1.2 职业成熟度的相关理论
        2.1.3 职业成熟度的研究现状
    2.2 成就动机研究综述
        2.2.1 成就动机的概念
        2.2.2 成就动机的理论
    2.3 自我同一性的研究综述
        2.3.1 自我同一性的概念界定
    2.4 高中生自我同一性、成就动机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研究
        2.4.1 自我同一性与成就动机的关系研究
        2.4.2 自我同一性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研究
        2.4.3 成就动机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研究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假设
    3.3 研究方法
        3.3.1 研究被试
        3.3.2 研究工具
        3.3.3 施测程序与数据统计
4 研究结果
    4.1 高中生职业成熟度的水平及人口学差异
        4.1.1 高中生职业成熟度的水平
        4.1.2 高中生职业成熟度的人口学差异
    4.2 高中生成就动机的水平及人口学差异
        4.2.1 高中生成就动机的水平
        4.2.2 高中生成就动机的人口学差异
    4.3 高中生自我同一性的水平地位及人口学差异
        4.3.1 高中生自我同一性地位的总体情况
        4.3.2 高中生自我同一性地位的人口学差异
    4.4 高中生自我同一性、成就动机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
        4.4.1 高中生成就动机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
        4.4.2 高中生自我同一性与成就动机的关系
        4.4.3 高中生自我同一性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
        4.4.4 成就动机在自我同一性和职业成熟度之间的中介效应
5 讨论
    5.1 高中生职业成熟度的水平及在人口学差异
        5.1.1 高中生职业成熟度的水平
        5.1.2 高中生职业成熟度的性别差异
        5.1.3 高中生职业成熟度的年级差异
        5.1.4 高中生职业成熟度的学科差异
    5.2 高中生成就动机的水平及人口学差异
    5.3 高中生自我同一性的水平地位及人口学差异
    5.4 高中生自我同一性、成就动机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
        5.4.1 高中生职业成熟度与自我同一性的关系
        5.4.2 高中生自我同一性和成就动机的关系
        5.4.3 高中生成就动机和职业成熟度的关系
        5.4.4 高中生成就动机在自我同一性和职业成熟度之间的中介作用
6 研究结论与教育建议
    6.1 研究结论与不足
    6.2 教育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5)中职生时间管理倾向、自我同一性和手机依赖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概念界定
        1.1.1 时间管理倾向的概念
        1.1.2 自我同一性的概念
        1.1.3 手机依赖的概念
    1.2 测量工具
        1.2.1 时间管理的测量
        1.2.2 自我同一性的测量
        1.2.3 手机依赖的测量
    1.3 相关研究
        1.3.1 时间管理的相关研究
        1.3.2 自我同一性的相关研究
        1.3.3 手机依赖的相关研究
        1.3.4 时间管理、自我同一性与手机依赖的相关研究
2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
    2.1 问题提出
    2.2 研究目的和假设
        2.2.1 研究目的
        2.2.2 研究假设
    2.3 研究意义
        2.3.1 理论意义
        2.3.2 实践意义
3 研究一中职生时间管理倾向、自我同一性和手机依赖的关系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假设
    3.3 研究方法
        3.3.1 研究对象
        3.3.2 研究工具
        3.3.3 统计工具
    3.4 结果与分析
        3.4.1 中职生时间管理倾向的特征
        3.4.2 中职生自我同一性的特征
        3.4.3 中职生手机依赖的特征
        3.4.4 时间管理倾向、自我同一性和手机依赖的关系
    3.5 讨论
        3.5.1 中职生时间管理倾向的特征
        3.5.2 中职生自我同一性的特征
        3.5.3 中职生手机依赖的特征
        3.5.4 时间管理倾向、自我同一性和手机依赖的关系
    3.6 小结
4 研究二应对中职生手机依赖的心理辅导方案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假设
    4.3 研究方法
        4.3.1 研究对象
        4.3.2 心理辅导方案的制定
        4.3.3 数据处理
    4.4 结果与讨论
        4.4.1 结果
        4.4.2 讨论
    4.5 小结
5 综合讨论与结论
    5.1 综合讨论
        5.1.1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5.1.2 教育建议
    5.2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6)高中生自我认同对社会适应的影响 ——同伴信任的中介作用和人格的调节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文献综述
    1.1 社会适应
        1.1.1 社会适应的界定
        1.1.2 社会适应的结构与测量
        1.1.3 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
    1.2 自我认同
        1.2.1 自我认同的界定
        1.2.2 自我认同的测量
        1.2.3 青少年自我认同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1.2.4 自我认同的影响因素
    1.3 同伴信任
        1.3.1 同伴信任的界定
        1.3.2 同伴信任的测量
        1.3.3 青少年期的信任发展特征
        1.3.4 同伴信任的相关研究
    1.4 大五人格的研究
        1.4.1 大五人格的界定和测量
        1.4.2 大五人格的模型内容
        1.4.3 关于青少年的大五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
    1.5 高中生自我认同、同伴信任和社会适应、大五人格的关系研究
        1.5.1 自我认同和社会适应的关系
        1.5.2 同伴信任和社会适应的关系
        1.5.3 自我认同和同伴信任的关系
        1.5.4 人格和社会适应的关系
        1.5.5 人格和同伴信任的关系
        1.5.6 人格和自我认同的关系
        1.5.7 高中生自我认同、同伴信任和社会适应的理论关系辨析
        1.5.8 高中生自我认同、大五人格和社会适应的理论关系辨析
2 研究思路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设想
    2.3 研究假设
    2.4 研究意义
        2.4.1 实践意义
        2.4.2 理论意义
3 研究一高中生自我认同、同伴信任、社会适应和大五人格的特点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目的
    3.3 研究工具
    3.4 统计方法
    3.5 结果与分析
        3.5.1 同源方法偏差检验
        3.5.2 高中生自我认同的状况
        3.5.3 高中生同伴信任的总体状况
        3.5.4 高中生社会适应的状况
        3.5.5 高中生大五人格的状况
    3.6 高中生大五人格、自我认同、同伴信任和社会适应特点的讨论
        3.6.1 高中生自我认同的特点
        3.6.2 高中生同伴信任的特点
        3.6.3 高中生社会适应的特点
        3.6.4 高中生大五人格的特点
    3.7 小结
4 研究二 高中生自我认同、同伴信任、大五人格和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对象
    4.3 研究工具
    4.4 结果与分析
        4.4.1 高中生自我认同、同伴信任、大五人格和社会适应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
    4.5.高中生自我认同、同伴信任和社会适应的中介效应分析
    4.6.高中生自我认同、大五人格和社会适应的调节效应分析
    4.7 高中生自我认同、同伴信任、社会适应和大五人格的讨论分析
        4.7.1 高中生自我认同、同伴信任、社会适应的相关分析
        4.7.2 高中生自我认同、同伴信任和社会适应的中介分析
        4.7.3 高中生自我认同、大五人格和社会适应的相关分析
        4.7.4 高中生自我认同、大五人格和社会适应的调节效应分析
    4.8 小结
5 结论
    5.1 结论
    5.2 启示
6 研究不足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健康 ——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心理健康
        2.1.1 心理健康的定义
        2.1.2 心理健康的测量
        2.1.3 心理健康的研究现状
    2.2 自我同一性
        2.2.1 自我同一性的定义
        2.2.2 自我同一性的测量
        2.2.3 自我同一性的研究现状
    2.3 存在焦虑
        2.3.1 存在焦虑的定义
        2.3.2 存在焦虑的测量
        2.3.3 存在焦虑的研究现状
    2.4 人生目标
        2.4.1 人生目标的定义
        2.4.2 人生目标的测量
        2.4.3 人生目标的研究现状
    2.5 自我同一性、存在焦虑、人生目标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2.5.1 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2.5.2 存在焦虑的中介作用
        2.5.3 人生目标的调节作用
    2.6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
        2.6.1 问题提出
        2.6.2 研究假设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工具
        3.2.1 自我同一性地位量表
        3.2.2 一般健康问卷
        3.2.3 大学生存在焦虑量表
        3.2.4 人生目标分量表
    3.3 研究程序
    3.4 数据处理
4 研究结果
    4.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4.2 自我同一性、存在焦虑、人生目标与心理健康的描述性统计及相关分析
    4.3 自我同一性、存在焦虑、人生目标与心理健康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4.4 检验假设
        4.4.1 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4.4.2 存在焦虑的中介作用
        4.4.3 人生目标的调节作用
        4.4.4 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
5 分析与讨论
    5.1 自我同一性、存在焦虑、人生目标与心理健康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5.1.1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5.1.2 大学生存在焦虑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5.1.3 大学生人生目标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5.1.4 大学生心理健康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5.2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5.2.1 不同类型的自我同一性地位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5.2.2 自我同一性分维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5.3 存在焦虑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
    5.4 人生目标的调节作用
    5.5 研究的启示与局限
        5.5.1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5.5.2 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自我同一性地位量表
    附录二 一般健康问卷
    附录三 大学生存在焦虑量表
    附录四 人生目标分量表
致谢

(8)“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研究生自我同一性与职业探索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问题提出
        1.2.1 研究方案
        1.2.2 研究可行性分析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特色创新
        1.5.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2 特色与创新
2. 核心概念界定和相关文献回顾
    2.1 “骨干计划”研究综述
        2.1.1 “骨干计划”概念界定
        2.1.2 “骨干计划”相关研究
    2.2 自我同一性研究综述
        2.2.1 自我同一性概念界定
        2.2.2 自我同一性相关研究
    2.3 职业探索研究综述
        2.3.1 职业探索概念界定
        2.3.2 职业探索相关研究
    2.4 自我同一性与职业探索关系研究
3.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3.1 研究方法
        3.1.1 文献研究法
        3.1.2 问卷调查法
    3.2 研究设计
        3.2.1 调查对象
        3.2.2 研究工具
        3.2.3 研究程序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基本信息统计结果与分析
        4.1.1 量表的信度检验
        4.1.2 量表的效度检验
    4.2 “骨干计划”研究生自我同一性研究与分析
        4.2.1 “骨干计划”研究生自我同一性总体状况
        4.2.2 “骨干计划”研究生自我同一性人口统计学差异分析
    4.3 “骨干计划”研究生职业探索研究与分析
        4.3.1 “骨干计划”研究生职业探索总体状况
        4.3.2 “骨干计划”研究生职业探索的人口统计学差异
    4.4 “骨干计划”研究生自我同一性与职业探索的关系
        4.4.1 “骨干计划”研究生不同同一性状态与职业探索的方差分析
        4.4.2 “骨干计划”研究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职业探索的相关分析
        4.4.3 自我同一性与职业探索的回归分析
        4.4.4 人口统计学变量、自我同一性与职业探索的模型建立
5. 讨论与建议
    5.1 讨论
        5.1.1 “骨干计划”研究生自我同一性现状讨论
        5.1.2 “骨干计划”研究生自我同一性人口学信息描述统计讨论
        5.1.3 “骨干计划”研究生职业探索现状讨论
        5.1.4 “骨干计划”研究生职业探索人口学信息描述统计讨论
        5.1.5 “骨干计划”研究生自我同一性与职业探索关系讨论
    5.2 政策实施改进建议
        5.2.1 “骨干计划”政策宣传环节的改进建议
        5.2.2 “骨干计划”研究生教育培养环节的改进建议
        5.2.3 “骨干计划”就业指导环节改进建议
        5.2.4 总结
6.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6.1 研究存在的不足
    6.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9)中职学生自我同一性与社交焦虑的关系 ——同伴依恋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自我同一性的文献综述
        2.1.1 自我同一性概念的界定
        2.1.2 自我同一性的研究
        2.1.3 自我同一性的测量
    2.2 同伴依恋的文献综述
        2.2.1 同伴依恋概念的界定
        2.2.2 同伴依恋的研究
        2.2.3 同伴依恋的测量方法
    2.3 社交焦虑的文献综述
        2.3.1 社交焦虑的概念界定
        2.3.2 社交焦虑的研究
        2.3.3 社交焦虑的测量方法
        2.3.4 中职生的社交焦虑现状
    2.4 自我同一性、同伴依恋和社交焦虑的相关研究
        2.4.1 自我同一性和同伴依恋的相关研究
        2.4.2 自我同一性和社交焦虑的相关研究
        2.4.3 同伴依恋和社交焦虑的相关研究
        2.4.4 同伴依恋的中介效应
    2.5 文献述评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的目的
    3.2 研究的假设
4 研究方法
    4.1 研究的对象
    4.2 研究的工具
    4.3 问卷信度
    4.4 数据收集及处理方法
5 结果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2 人口统计在各变量上的差异性
    5.3 自我同一性、同伴依恋和社交焦虑的相关性
    5.4 同伴依恋在自我同一性和社交焦虑中介效应
6 讨论
    6.1 自我同一性、同伴依恋和社交焦虑的人口学差异性分析
    6.2 自我同一性、同伴依恋和社交焦虑的相关性分析
    6.3 同伴依恋在自我同一性和社交焦虑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6.4 研究创新
    6.5 研究不足和展望
    6.6 建议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大学生偶像崇拜对爱情完美主义的影响:自我同一性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偶像崇拜
    2.2 自我同一性
    2.3 爱情完美主义
    2.4 偶像崇拜、自我同一性、爱情完美主义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
        2.4.1 偶像崇拜与自我同一性
        2.4.2 偶像崇拜与爱情
        2.4.3 偶像崇拜与完美主义
        2.4.4 自我同一性与爱情
        2.4.5 自我同一性与完美主义
第3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假设
    3.2 调查对象
    3.3 研究工具
        3.3.1 偶像崇拜量表(CAS-R)
        3.3.2 自我同一性状态简版问卷
        3.3.3 大学生爱情完美主义量表
    3.4 统计分析方法
第4章 研究结果
    4.1 大学生偶像崇拜的总体特征及不同变量上的差异
        4.1.1 大学生偶像崇拜的总体特征
        4.1.2 大学生偶像崇拜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专业类别差异
        4.1.3 大学生偶像崇拜的自我同一性状态类型差异
    4.2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总体特征及不同变量上的差异
        4.2.1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总体特征
        4.2.2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专业类别差异
        4.2.3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类型的偶像崇拜群体类型差异
        4.2.4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偶像崇拜群体类型差异
    4.3 大学生爱情完美主义的总体特征及不同变量上的差异
        4.3.1 大学生爱情完美主义的总体特征
        4.3.2 大学生爱情完美主义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专业类别差异
        4.3.3 不同偶像崇拜及自我同一性类型大学生的爱情完美主义差异
    4.4 回归分析
        4.4.1 大学生偶像崇拜、自我同一性、爱情完美主义的相关分析
        4.4.2 偶像崇拜对自我同一性的回归分析
        4.4.3 偶像崇拜对爱情完美主义的回归分析
        4.4.4 自我同一性对爱情完美主义的回归分析
    4.5 偶像崇拜与爱情完美主义:自我同一性的中介作用
第5章 分析与讨论
    5.1 大学生偶像崇拜的现状及特点分析
        5.1.1 大学生偶像崇拜的现状分析
        5.1.2 大学生偶像崇拜在不同变量上的差异性讨论
    5.2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现状及特点分析
        5.2.1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现状分析
        5.2.2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在不同变量上的差异性讨论
    5.3 大学生爱情完美主义的现状及特点分析
        5.3.1 大学生爱情完美主义的现状分析
        5.3.2 大学生爱情完美主义在不同变量上的差异性讨论
    5.4 大学生偶像崇拜与自我同一性的关系
    5.5 大学生偶像崇拜与爱情完美主义的关系
    5.6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爱情完美主义的关系
    5.7 自我同一性的中介效应分析
    5.8 研究创新点
    5.9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5.10 建议
第6章 结论
    6.1 大学生偶像崇拜现状及特征
    6.2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现状及特征
    6.3 大学生爱情完美主义现状及特征
    6.4 大学生偶像崇拜与自我同一性的关系
    6.5 大学生偶像崇拜与爱情完美主义的关系
    6.6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爱情完美主义的关系
    6.7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在偶像崇拜对爱情完美主义的影响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性别、年级、人格特征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关系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青少年网络被欺凌与自尊、自我同一性关系及干预研究[D]. 李勤姣. 江西师范大学, 2020(05)
  • [2]家风建设对大学生自立人格的作用:多重中介效应研究[D]. 纪薇. 江南大学, 2020(01)
  • [3]高职生母亲教养方式、自我同一性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D]. 陈新利. 南昌大学, 2020(01)
  • [4]高中生自我同一性、成就动机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D]. 宋红霞.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5]中职生时间管理倾向、自我同一性和手机依赖的关系[D]. 李云.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6]高中生自我认同对社会适应的影响 ——同伴信任的中介作用和人格的调节作用[D]. 朱灵慧.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7]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健康 ——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D]. 张慧.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8]“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研究生自我同一性与职业探索的关系研究[D]. 向伟.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9]中职学生自我同一性与社交焦虑的关系 ——同伴依恋的中介作用[D]. 刘芳.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4)
  • [10]大学生偶像崇拜对爱情完美主义的影响:自我同一性的中介作用[D]. 叶方圆园(Fiona Ye). 武汉体育学院, 2019(01)

标签:;  ;  ;  ;  

性别、年级、人格特征与大学生自我认同发展的关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