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财政政策10年回顾——从“适度从紧”财政政策到积极财政政策(论文文献综述)
张雷宝,何宏龙[1](2019)在《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财政变革研究的文献综述——基于Citespace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财政的深刻变革既波澜壮阔又意义重大。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和科学知识图谱相关理论,借助Citespace分析工具,以1979~2018年发表于CNKI期刊数据库财政学领域10大重要期刊的相关文献为样本,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财政类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我国财政变革的研究重点、热点切换与演变趋势。基于关键突变词的频次分析,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财政变革研究呈现如下四大趋势:理念层面,从国家财政到公共财政再到现代财政的渐变趋势;收支层面,从收支形式的规范研究到收支功能的提升研究的变化趋势;财政管理及其体制层面,从关切微观的财政管理到微观绩效和宏观体制并重研究的发展态势;财政政策层面,从放权让利政策到适度从紧政策再到积极财政政策的渐变特征。通过梳理财政变革40年文献研究背后的基本脉络,本文既深切触及了我国历次财政改革面临的焦点、难点和痛点问题,也较全面地展现了我国财政学者的共识、分歧以及思考历程。这对回眸和展望我国财政变革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龙小燕[2](2019)在《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文中认为新时代、新常态和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宏观调控的理论与实践提出了新要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最重要的两大经济政策,加强协调配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阐述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基本概念、梳理相关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上,对比了我国宏观调控和西方国家干预、供给学派等理论的区别与联系,提出应统筹兼顾处理好短期与长期、供给与需求、总量与结构、速度与质量四大关系,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框架。两大政策应加强协调配合,以实现宏观调控目标为核心导向,短期应着力熨平经济周期波动,适时适度发挥政府投资的需求管理优势,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长期应着眼优化经济结构,通过供给管理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持续优质增长;同时应加强两大政策工具之间的协调配合,提高政策合力。论文回顾了美国自大萧条后、日本和德国自二战后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发展历程,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各国运用两大政策应对金融危机的相关措施;介绍了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历史沿革;总结了各国运用两大政策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增长、利用国债助力实现两大政策目标的经验做法。论文运用不同的实证模型分析了两大政策在维护经济平稳增长、促进结构优化和加强政策工具协调配合的现状,探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首先,运用VAR模型分析实际GDP增速、赤字率与广义货币供给量M2的关系。研究证明,货币供给变化通常与GDP增速变化方向正相关;财政赤字率变化通常与GDP增速变化方向负相关。赤字财政政策短期可能会诱导货币供给增加,但长期会因挤出效应有损于经济增长;货币供给对赤字影响较小,但在增加产出的同时可能会造成通货膨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类型的组合形式取决于具体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的综合权衡。分析认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两大政策效力都有期限约束;政府投资波动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宏观政策执行需把握好力度,尤其是应充分考虑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在政策传导中发挥的巨大作用。第二,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就两大政策对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分别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两大政策各自对各地区各次产业结构的影响力均不一样,在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中难以发挥合力。分析认为,单靠任一政策调整结构的作用有限,两大政策缺乏全面系统的协调配合机制,缺乏两大政策实施的配合端口,且各地情况和执行方式差异较大,效果不一。第三,从央行资产负债表角度分析,认为利用国债丰富外汇投资未能解决外汇波动带来的基础货币供给调节难题。运用VECM模型就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流通中的现金(M0)、狭义货币供应量(M1)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影响分别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的冲击总体有限:国库现金对M0变动影响的最大贡献率为35%,对M1变动的最大贡献率为10%,对M2变动的最大贡献率仅为6%。分析认为,我国央行持有国债占央行总资产的比重低、流动性弱,国债市场尚不完善,国债期限结构与发行管理难以满足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需求等因素制约了国债各项功能的发挥。同时,国库现金预测的科学性、中央国库资金转化为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的管理有待提高。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着力从供给侧推进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结合我国面临的国内外新形势,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宏观调控总体战略基调、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基本机制及相关政策建议。两大政策短期应注重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发挥需求管理的优势,应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适当发挥政府投融资的优势,从需求侧维护总量基本稳定;利用国债优势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长期应注重促进结构调整实现经济优质增长,发挥供给管理的优势,支持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增长动能转换,加大端口扶持力度推动相关市场经济主体改革和发展。在积极稳妥扩展赤字和债务规模、优化国债管理的同时,应利用国债打破外汇占款与人民币发行的直接联系,增加利用国债、国库现金调控货币供应量的主动权,完善人民币发行机制,促进国债和人民币国际化。
张晖[3](2019)在《政府间财政政策动态一致性研究》文中认为经济转轨过程中,在中央统一领导和财政分权的模式下,中央与地方两级政府产生了不同的利益诉求、政策目标和激励措施,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财政政策进行选择性执行,采取局部性改革策略,其采取的财政政策并不总是与中央政府财政政策相一致。而且,由于财政政策工具的限制、多级政府的存在和其他因素影响下,使得政府间财政政策动态一致性问题,比在单级政府下的情况更为复杂。由于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偏好和效用函数的不一致,一些地方政府具有基于自身效用函数最大化目标而不执行中央政府财政政策的主观可能性,这极有可能引起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在财政政策方面的博弈,从而大大抵消中央政府的财政政策效力,甚至使其成为政府间实施下一轮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的起点。因此,对于像中国这样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的国家来说,政府间财政政策的动态一致性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财政政策的制定过程中,一般具有自动稳定和相机抉择两种策略。对于财政政策来说,如果在两种策略下的均衡解相同,则财政政策就是动态一致的,否则就会存在动态不一致的问题。自动稳定政策也可以称为规则策略,对于以市场机制为主配置资源的经济体来说至关重要。因为理性个体的差异,造成的分散决策可能使得资源配置出现效率损失,而规则可以尽量减少由于个体差异而造成效率损失。但是,从理论研究和经济实践来看,完全的自动稳定策略或者完全的相机抉择策略,都没有受到政策制定者的垂青。相反政策制定者更愿意选择较为中庸的政策,即在保持相机抉择权利的同时,又要在一定条件下承诺施行确定的规则。理论表明,财政政策的制定及实施,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以及社会公众之间的动态博弈过程,忽视博弈参与者任何一方都将导致财政政策出现动态不一致,从而偏离党和国家制定的最优计划,进而造成整体社会福利的损失。在实践中,任何政府都不存在理想状态的永远不违约的承诺和完全符合承诺的行动。动态一致性问题揭示的就是客观世界理性参与者之间的真实关系,它抛弃了传统经济理论中的若干假设,而代之以更加符合真实世界的约束条件,使得传统经济学逐渐从理想状态回归到现实中来。本文运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比较研究与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分别对中央政府财政政策和地方政府财政政策的产出缺口、经济周期、财政政策性质以及相机抉择部分财政政策与经济周期波动关系等进行分析比较。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可能存在创新:一是将动态一致性理论应用于研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政策关系,而不是仅仅研究中央政府或者地方政府自身财政政策的动态一致性。传统理论认为,地方政府采取的是与中央政府相同的财政政策,两者之间的关系仅仅是政策制定者与政策执行者,因此一般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二是本文采用GMM动态面板模型对1998年2017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财政政策一致性进行实证检验。研究显示,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政策虽然统计分析显示出一定程度的顺周期趋势,但是在控制相关变量后的实证检验却表现出显着的逆周期特征。同时,我国政府间特别是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财政政策表现出动态一致性,但是东部地区的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财政政策具有动态不一致性。与东部和中部地区不同的是,西部地区表现出显着的支出刚性和制度惯性。三是本文利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方法,对政府间财政政策博弈过程进行了分析,求解了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进行财政政策博弈预期收益的均衡结果。分析表明:一般来说,当UL-PL>θC时,地方政府会选择实施与中央政府动态不一致的财政政策;当UL-PL<θC时,地方政府会选择实施与中央政府动态一致的财政政策。地方政府制定实施的财政政策是否与中央政府财政政策保持一致,主要取决于实施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后地方政府的福利大小,也取决于中央政府对动态不一致地方政府财政政策的惩罚成本及概率。本文希望通过上述分析,能够回答以下三个问题:一是政府间财政政策是否存在动态不一致?二是如果政府间财政政策存在动态不一致,其作用的机理是什么,或者说造成政府间财政政策动态不一致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三是政府间财政政策动态不一致对经济周期波动有什么影响?在回答以上三个问题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中央政府在充分考虑地方政府需求基础上,合理制定宏观财政政策,使地方政府基于自身效用函数最大化目标制定的财政政策也与中央政府制定的国家财政政策一致,以最大限度的保证财政政策集合的有效性。本文分为七个部分:导论,从动态一致性理论源起、财政分权对财政政策一致性的影响、财政政策一致性的经济稳定和增长效应等方面,对前期国内外学者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析。第一章,全面梳理分析了政府间财政政策动态一致性的相关概念、理论依据及影响因素,对政府间财政政策动态一致性问题的理论基础进行提炼和归纳。第二章,具体分析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历年来的财政政策,将中央政府财政支出增长率与地方政府滞后一期财政支出增长率直接进行比对,研究表明1998年2017年中央财政支出与滞后一期地方财政支出增长率起伏波动较为一致。即地方政府财政政策一般会根据中央政府财政政策作出相应调整,政府间财政政策总体来说具备动态一致性。第三章,分别对地方政府财政政策与经济周期关系以及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财政政策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实施的总体偏向逆周期的财政政策,但不同时期、不同地方政府采取的财政政策可能具有顺周期特征。虽然固定效应模型结果显示,政府间财政政策存在显着的动态不一致问题。但是,对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内生性问题处理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财政政策却表现出动态一致性。中央政府与东部地区地方政府间财政政策存在动态不一致性,与中部和西部地区地方政府间的财政政策存在动态一致性。与东部和中部地区不同的是,西部地区表现出显着的支出刚性和制度惯性。第四章,探讨了政府间财政政策动态不一致性的产生机制,利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方法,求解了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进行财政政策博弈预期收益的均衡结果。分析表明地方政府制定实施的财政政策是否与中央政府财政政策保持一致,主要取决于实施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后地方政府的福利大小,也取决于中央政府对动态不一致地方政府财政政策的惩罚成本及概率。分别基于效用最大化目标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构建效用函数模型,对政府间财政政策动态不一致问题给出可能的解释。第五章,探讨了财政政策动态不一致带来的影响。将财政政策分解为规则性部分(可预期部分)和相机抉择部分(不可预期部分),然后单独判断相机抉择部分对于经济波动的解释能力。第六章,在前期分析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政府间财政政策动态不一致问题的政策建议。本文在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遗憾。由于受到数据质量限制,笔者曾经尝试利用相同模型对全国性数据进行分解、估计,但是与各地区数据不同的是,各解释变量之间表现出高度且无法解决的共线性问题。虽然,部分研究体现出了全国性和地方性模型参数的不同方向相关性的巨大差异,但是我们仍然没有足够的理由将其纳入本文讨论范围。
姚星星,韩瑛[4](2018)在《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演变、内容及特点——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回顾与总结》文中指出按照19781992年、19931998年、19992007年、20082010年、2011年至今五个时期的划分,系统回顾与总结了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我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演变历程与主要内容。四十年来,我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表现出了政策力度趋小,调整周期趋缓,政策作用对象与目标趋于多元化,政策操作由相机抉择向相机抉择与规则型并存的方向转化,政策调控手段由直接向间接转化,调控模式由单一性(相机调控)向多样性(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相机调控)转化的特点。
申发升[5](2018)在《朱镕基宏观调控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宏观调控是国家在经济运行中,为了促进市场发育、规范市场运行,对国民经济进行的总体调节与控制。宏观调控分为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两种方式。直接调控主要运用投融资和行政手段,间接调控主要运用财税和金融等经济手段。随着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国共产党十四大的召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缺点,而宏观调控可以克服这些缺点,因此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可以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增长。朱镕基作为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主管经济工作并领导金融、财税、外贸等方面的经济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与改革的推动者。中国共产党十四大召开以来,为实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改革,朱镕基提出了大量关于宏观调控的新思想、新论断、新政策,采取了诸多宏观调控的新手段、新方法、新措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宏观调控成就,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创新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该文通过研究朱镕基宏观调控思想的形成、基本架构、主要成效以及评价和启示,深入地理解和把握朱镕基宏观调控思想。正文分为4个部分。一是分析了朱镕基宏观调控思想的形成。作为论文的开篇,主要梳理了朱镕基宏观调控思想的形成,包括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和形成的历史脉络。二是阐释了朱镕基宏观调控思想的基本架构。包括朱镕基宏观调控思想的前提基础、主要内容和配套改革办法,这是论文的重点内容。以转变政府职能,改组宏观调控部门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前提基础;以财税宏观调控思想、金融宏观调控思想和投融资宏观调控思想为主要内容;以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和投融资体制改革为配套改革实施办法。三是详细说明了朱镕基宏观调控思想的主要成效。1993年-1996年实施的应对通货膨胀的紧缩性宏观调控和1998年-2003年实施的应对通货紧缩的扩张性宏观调控,是两次趋势正好相反的宏观调控,都是在朱镕基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都对我国经济成功地进行了有效治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展示了朱镕基宏观调控的领导艺术,积累了宝贵的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实践经验,充分体现了朱镕基宏观调控思想的时代价值。四是概述了朱镕基宏观调控思想的评价和启示。朱镕基宏观调控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历史价值和有益的启示,能够指导我们更好地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本部分从朱镕基宏观调控思想的评价出发,指出在宏观调控中要发挥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主导作用,以国外的改革经验为借鉴,最后重视宏观调控的艺术,以便达成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目标。走进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度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解决许多新问题、新情况。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正确发挥政府的作用,主要是宏观调控。朱镕基宏观调控思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实施宏观调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可以借鉴的重要理论指导。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继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进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因此,研究朱镕基宏观调控思想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宋来[6](2017)在《1993-2012年中国财政政策宏观调控效应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经济正在经历增长阶段转换,新常态下需要创新宏观经济调控方式。因此,对1993-2012年财政政策的实践效果开展全面、系统地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理论发展和实践经验表明,财政政策在本质上是政府对税收和支出的运用以影响宏观经济的政策工具,始终是政府反经济衰退的政策首选,调控经济的思路既有需求管理也有供给管理,并日益呈现出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并重的特点。作为一个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财政政策既通过总量调节改善总需求,又通过结构调节改善总供给,特别是在稳定经济波动、调节经济结构和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1993-2012年期间,我国先后实施了适度从紧的、积极的、稳健的和新一轮积极的等类型的财政政策实践。政策框架总体上体现了四个特征:相机抉择是政策调控的核心策略,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并重,扩张性财政政策是主流,多元化综合运用政策工具。具体政策措施也有四个特点:以政府支出政策为主调节总需求波动,以生产性政府支出为主促进经济长期增长,财政投资兼具长期和短期的政策目的,以收支政策组合为主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稳定经济波动是触发财政政策实施和转型的首要原因。估计三个产出乘数表明,我国财政政策能够挤入私人需求并促进短期产出增长;相对于政府投资政策,短期内政府消费政策拉动产出增长的贡献度更大;新凯恩斯主义DSGE模型表明,消费-工作互补性、垄断竞争和价格粘性等因素,在合适的参数校准下,可以成为我国财政政策的主要传导机制;然而,从熨平产出波动的角度看,我国财政政策的总体效果较低;稳定效果不高主要源于:自动稳定效应不高,相机抉择中的政策力度和实施时机把握不好,政策工具搭配不善等原因。财政政策体系及其各个组成部分,都具有结构调整机制。采用新的产业结构水平度量指标,运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研究财政收支总量效应与财政收支结构效应、全国总体效应与区域效应、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后发现:财政政策在总量上对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显着的短期和长期效应;在东部地区具有最大的正效应,而在中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显着;财政收入结构对短期和长期产业结构调整都具有显着的直接效应,但财政支出结构对短期和长期产业结构调整的直接影响都不够显着;特别是,作为积极财政政策主要内容的扩张性财政投资政策,不仅没有发挥优化产业结构的作用,反而对长期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阻碍作用;在一定条件范围内,财政政策可以通过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且税收优惠政策效果好于财政直接投资。无论是政府收支总量还是收支结构,都可以通过影响总供给而影响长期经济增长。引入非线性影响,基于我国省际动态面板数据回归分析发现:与经济理论预测相一致,财政收支总量与收支结构对长期增长的非线性影响是存在的;政府收支规模的扩大有利于促进长期经济增长,但这个正效应主要是通过其结构变动而产生的;在财政支出中,增加公共服务支出和农业支出的比重不利于长期增长,增加社保支出的比重有利于促进长期增长;在财政收入中,增加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的比重有利于促进长期经济增长,增加企业所得税的比重不利于长期增长;财政收支变量对长期增长的作用渠道是不同的。2015年以来,政府强调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之成为“十三五”时期经济发展的战略主线。财政政策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今后,应从完善财政规则、优化支出结构、推进税制改革、协调财政货币政策四个方面,不断完善财政政策实施方式,从而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财政政策支持。
肖炎舜[7](2017)在《中国财政政策调控的阶段性变化研究》文中认为从16世纪初的重商主义开始,经济学就一直在国家干预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的争论中发展和演进,并基于不同经济思想提出不同的财政政策主张。20世纪30年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不同时期结合当时的经济问题,对经济运行采取了很不相同的政策措施,财政政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种阶段性特征受多重因素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对财政政策的阶段性具有决定性影响,执政当局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不同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财政政策干预经济的方式和方法,经济运行周期则决定了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干预经济的方向和力度。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根据不同时期的形势和任务,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调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在这一过程中,受经济发展阶段、经济体制转轨、经济运行周期等因素影响,我国财政政策调控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过去30多年经济发展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对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产生了显着影响。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发展处在准备起飞阶段,解决温饱问题是核心目标,财政政策的重点是处理“吃饭”与“建设”的关系,推动总量平稳扩张。1992年邓小平重要谈话后,我国经济进入加快发展、开始起飞阶段,围绕实现整体小康目标,财政政策对总量扩张和结构调整并重,把促进总量扩张摆在优先位置。新世纪头10年,我国经济处在快速发展、探索转型阶段,为了促进可持续发展,财政政策在总量扩张与结构调整并重的情况下,把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摆在优先位置。从经济体制转轨的角度看,我国1978年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抉择,1992年提出并在上个世纪末初步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世纪以来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改革开放大致可划分为三个大的历史阶段。财政政策受经济体制变化的影响,从调控主体、调控对象、调控手段、调控目标、决策过程、传导机制等方面,都呈现不同的阶段性特征。聚焦国家和企业、个人的分配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分配关系,计划、财政、银行三者关系等“三大关系”,重点分析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发育程度、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的博弈、财政政策在宏观调控体系中的地位等“三大因素”,可以清晰地看出体制转轨对财政政策调控阶段性变化的基础性影响。经济周期对财政政策调控也有着十分显着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政策注重“逆经济风向而动”,具有比较明显的反周期特征,较好地起到了抑制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作用。从中国财政政策决策的实践角度来看,中国财政政策取向转变与经济周期的波峰或波谷高度一致,始终注意相机抉择,较好地运用了“补偿性财政政策”。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发生了自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最大的阶段性变化。特别是进入工业化成熟期,经济增速从高速转变为中高速,供给侧结构性问题已经成为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必须准确把握财政政策调控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从供需两侧协同发力,总量和结构两个方面并重,用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更好地发挥财政政策调控的作用,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肖炎舜[8](2017)在《中国经济周期与财政政策调控的阶段性》文中研究指明经济周期与财政政策调控之间有着非常深刻的内在逻辑关系。本文基于经济实际增长率的"谷-谷"划分法,将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周期分为6个,我国实施了七轮宏观调控,其中五轮治理经济过热或偏快,两轮防止经济衰退。从中国财政政策历次调控经济周期的政策实践来看,中国财政政策取向的转变与经济周期的波峰或波谷高度一致,反周期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这些都可以为今后更好地发挥财政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作用提供借鉴。
张佐敏[9](2014)在《中国存在财政规则吗?》文中认为本文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下,利用贝叶斯和方差分解的方法对我国财政规则的存在性进行检验,并分析其效果,得到的主要结论为:(1)完全规则或完全相机决策的财政政策调整方式在我国并不存在,但规则性确实可以对我国财政政策起到重要解释作用,规则性解释了政府投资变动的大部分,间接税有效税率变动的约50%,以及政府一般性支出和直接税有效税率变动的一部分。(2)国外假设财政规则为财政政策依据产出缺口和政府债务规模调整的情形不能最好地切合我国实际,本文发现财政政策依据产出缺口和政府赤字调整的财政规则更切合我国实际情况。(3)财政规则具有政府界别特征,温家宝为政府总理时,政府投资和税收政策的规则性都较强。(4)依据规则调整的财政政策使得经济系统面临技术冲击时波动性加大。(5)提高财政政策的规则性有利于提高社会福利。
赵懿[10](2013)在《基于财政视角的中国通货膨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所研究的问题是中国的通货膨胀与财政政策关系,并进一步将其分成两个层次:首先,中国的通货膨胀与财政政策特别是政府投资与消费之间是否存在内在的必然联系,本文试图通过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提供一个分析中国通货膨胀问题的新的维度。其次,如果财政政策确实是形成中国通胀的一个原因,那么财政政策是通过什么机制或路径影响通货膨胀的,这点主要涉及我国现行的财政政策工具及其发挥作用所依赖的经济的内在特征等问题。本文采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来研究基于财政视角的中国通货膨胀问题。DSGE是基于发达国家的经济现实发展出来并带有发达国家经济的某些特征,尝试利用这一架构分析中国经济现实时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各种问题,然而这些问题所折射出的正是中国经济与发达经济之间的某些差异及其所产生的影响,所以采用DSGE架构能更好地认识中国经济的问题,并通过逐步地发展和改进现有分析架构来服务于中国经济。本文在梳理学术界关于财政政策与通货膨胀关系的研究基础上,在立足当下的同时上溯至1994年以来我国财政政策操作和通货膨胀的发展,通过实证的方法揭示两者的内在联系,最后结合中国经济特征构建了一个分析财政政策和通货膨胀的DSGE模型,并通过定量分析得到相关结论:第一,我国的通货膨胀无论是波动的周期长度还是运行轨迹几乎与经济波动的相关特征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通货膨胀都具有很强的顺周期性而且是经济周期的滞后指标。第二,中国的政府投资性支出占GDP的比重相较于主要发达国家是比较高的,结合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政府投资无疑是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第三,基于财政基本盈余测算的我国财政政策态势表明我国的财政政策具有逆风向而动的操作特征,这一特征与自1994年以来持续的财政基本盈余为负联系在一起的,而这种负的财政基本盈余的持续性也不容忽视。第四,运用模型的定量研究表明,我国政府投资性支出和消费性支出在推动经济扩张的同时对通货膨胀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而且政府投资性支出相较于消费性支出而言无论是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还是推动通货膨胀方面的效能更强;政府支出对私人投资和消费的影响分布是不平衡的,主要体现在对“遵循拇指规则”家庭的消费挤出,而对于“李嘉图型家庭”却没有挤出效应;同时两类政府支出对于私人投资而言没有挤出效应;同时在政府支出冲击发生后,虽然总的消费水平在上升,但是私人消费占GDP的比重却是经历了首先向下偏离稳态然后逐步向稳态恢复的过程,这一响应模式表明在持续的政府支出冲击下,私人消费支出占比最终会下降的结果,这与我国在2000年后消费支出占比的持续下降是一致的。
二、中国财政政策10年回顾——从“适度从紧”财政政策到积极财政政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财政政策10年回顾——从“适度从紧”财政政策到积极财政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财政变革研究的文献综述——基于Citespace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 言 |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一)研究方法 |
(二)数据来源 |
三、研究热点分析与简要评述 |
(一)财政理念领域 |
(二)财政支出领域 |
(三)财政收入领域 |
(四)财政管理及体制领域 |
(五)财政政策领域 |
四、研究趋势分析 |
(一)财政理念渐变趋势:从国家财政到公共财政再到现代财政 |
(二)财政收支研究趋势:从收支形式的规范到收支功能的提升 |
(三)财政管理及其体制研究趋势:从关切微观的财政管理到微观绩效和宏观体制并重 |
(四)财政政策研究趋势:从放权让利政策到适度从紧政策再到积极财政政策的渐变 |
五、结论与启示 |
(2)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维护经济稳定,为“五位一体”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
1.2.2 发挥合力共同优化结构调整,促进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 |
1.2.3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共同实现宏观调控总目标 |
1.3 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 |
1.3.1 宏观调控的基本概念 |
1.3.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 |
1.3.3 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 |
1.4 研究方法 |
1.4.1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
1.4.2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
1.4.3 历史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相结合 |
1.5 研究框架 |
1.6 创新与不足 |
1.6.1 论文创新点 |
1.6.2 论文难点与不足 |
2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国外相关研究 |
2.1.2 国内相关研究 |
2.2 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关于宏观调控的理论 |
2.2.2 经济周期理论 |
2.2.3 经济增长理论 |
2.2.4 凯恩斯主义流派 |
2.2.5 其他理论 |
2.3 财政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主要理论模型 |
2.3.1 IS-LM曲线——封闭经济下财政与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
2.3.2 米德冲突——单一政策无法兼顾内外均衡 |
2.3.3 丁伯根法则——不同经济目标需要不同的政策工具 |
2.3.4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开放经济下财政货币政策效果不同 |
2.4 国内外理论与文献的启示与不足 |
2.4.1 我国宏观调控与西方国家干预等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
2.4.2 国内外理论与文献的不足 |
2.5 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框架 |
2.5.1 短期注重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侧重需求管理 |
2.5.2 长期注重优化结构提高经济质量,侧重供给管理 |
2.5.3 加强两大政策工具协调配合,提高政策合力和效率 |
3 世界主要国家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经验与启示 |
3.1 美国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情况 |
3.1.1 “罗斯福新政”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1.2 二战期间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1.3 二战后至7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1.4 20世纪8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1.5 20世纪9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1.6 21世纪国际金融危机前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2 日本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情况 |
3.2.1 财政政策的演进 |
3.2.2 货币政策的演进 |
3.2.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
3.3 德国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情况 |
3.3.1 二战后到60年代中期中性的财政政策和偏紧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
3.3.2 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反周期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
3.3.3 80年代初至2008年紧缩的财政政策与偏紧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
3.4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主要国家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概况 |
3.4.1 美国应对金融危机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
3.4.2 日本应对金融危机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
3.4.3 德国应对金融危机中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
3.5 国际经验的启示 |
3.5.1 两大政策共同维护经济基本稳定 |
3.5.2 两大政策配合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
3.5.3 充分利用国债功能助力两大政策实现各自目标 |
4 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历史沿革 |
4.1 从双松到双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1993年—1997年) |
4.1.1 从双松转向双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
4.1.2 两大政策共同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热 |
4.1.3 央行试行以国债为公开市场操作对象 |
4.2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1998年—2004年) |
4.2.1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
4.2.2 共同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经济总体稳定 |
4.2.3 利用特别国债注资国有商业银行应对亚洲金融危机 |
4.2.4 国债期限结构受限央票成为公开市场业务主力 |
4.3 双稳健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05年—2008年) |
4.3.1 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
4.3.2 两大政策引导经济结构调整 |
4.3.3 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储备进行投资 |
4.4 积极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08年—2011年) |
4.4.1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
4.4.2 共同支持4万亿投资应对经济下滑 |
4.4.3 共同支持结构调整促进出口、投资和消费 |
4.4.4 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业务逐步增加 |
4.5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11年—今) |
4.5.1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 |
4.5.2 两大政策定向扶持相关领域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4.5.3 两大政策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
4.5.4 两大政策加大国债、国库现金工具协调配合力度 |
5 两大政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与原因探析 |
5.1 实际GDP增速、赤字率及货币供给M2增速关系的实证研究 |
5.1.1 样本数据及计量方法 |
5.1.2 基本检验 |
5.1.3 VAP模型建立及检验 |
5.1.4 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 |
5.1.5 实证分析结论 |
5.2 原因探析 |
5.2.1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相互影响 |
5.2.2 政府投资波动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 |
5.2.3 货币政策目标与执行传导力度需合理把握 |
6 两大政策促进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与原因解析 |
6.1 样本数据及计量方法 |
6.1.1 样本数据选取及说明 |
6.1.2 计量方法 |
6.2 两大政策促进我国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6.2.1 两大政策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6.2.2 两大政策促进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6.2.3 两大政策促进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6.2.4 两大政策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6.2.5 实证分析结论 |
6.3 原因解析 |
6.3.1 单靠任一政策作用有限,难以发挥合力促进结构调整 |
6.3.2 两大政策缺乏协调配合的机制和端口支撑 |
6.3.3 各地差异较大,执行财政、货币政策的方式和效果不一 |
7 两大政策工具在协调配合中的实证分析及原因分析 |
7.1 国债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分析 |
7.1.1 外汇占款大幅波动使货币供给较为被动 |
7.1.2 外汇占款过多影响金融机构资金效率和货币政策有效贯彻 |
7.1.3 利用特别国债创新外汇管理仍未解决货币供给难题 |
7.1.4 利用“央票”等货币政策工具对冲“外汇”效率低于国债 |
7.2 国库现金对货币供给量的VECM模型实证分析 |
7.2.1 变量选择及单位根检验 |
7.2.2 国库现金影响流通中的现金(M0)的实证分析 |
7.2.3 国库现金影响狭义货币供给量(M1)的实证分析 |
7.2.4 国库现金影响广义货币供给量(M2)的实证分析 |
7.2.5 实证分析结论 |
7.3 原因分析 |
7.3.1 央行持有国债规模和比例过低 |
7.3.2 国债规模的安全区间难以确定,国债管理有待提高 |
7.3.3 国债市场尚不完善 |
7.3.4 缴税周期性特征使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产生影响 |
7.3.5 国库现金预测的科学性有待提高 |
7.3.6 中央国库现金进行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管理有待进一步提高 |
7.3.7 两大政策缺乏协调配合机制 |
8 完善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建议 |
8.1 宏观经济面临的国际国内新形势 |
8.1.1 国际经济新形势 |
8.1.2 国内经济新形势 |
8.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宏观调控的总体战略基调 |
8.3 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机制 |
8.4 短期维护经济基本稳定,发挥需求管理优势 |
8.4.1 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
8.4.2 发挥政府投融资优势,从需求侧维护总量基本稳定 |
8.4.3 利用国债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
8.5 长期促进结构调整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侧重供给管理 |
8.5.1 两大政策协调配合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增长动能转换 |
8.5.2 推动相关市场经济主体改革和发展 |
8.6 加大两大政策工具协调配合力度,提高政策效率 |
8.6.1 积极稳妥扩展赤字和债务规模,进一步优化政府债务管理 |
8.6.2 善于利用国债、国库现金增加货币供应量调控的主动权 |
8.7 进一步完善其他制度供给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3)政府间财政政策动态一致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三、思路与结构 |
四、方法与创新 |
第一章 政府间财政政策动态一致性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基本概念 |
二、主要内容 |
三、表现形式 |
第二节 理论依据 |
一、经济活动参与人偏好不一致 |
二、经济活动参与人偏好不断变化 |
三、经济活动参与人效用函数存在差异 |
第三节 影响因素 |
一、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信息不对称 |
二、地方政府具有部分财政自主权 |
三、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预算软约束 |
四、地方政府之间存在经济发展竞争 |
第二章 政府间财政政策动态一致性的历史分析 |
第一节 中央政府财政政策的历史变迁 |
一、政策背景 |
二、政策实践 |
三、政策效果 |
第二节 地方政府财政政策的统计分析 |
一、数据来源 |
二、变量设定 |
三、典型事实与描述性统计 |
第三节 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政策的相关性分析 |
一、中央政府财政政策逆周期性特征明显 |
二、地方政府财政政策表现出扩张性倾向 |
三、相机抉择财政政策是各级政府的主要选择 |
第三章 政府间财政政策动态一致性的实证检验 |
第一节 地方政府财政政策与经济周期关系的检验 |
一、变量设定与模型构建 |
二、基准实证结果与相关分析 |
三、分样本回归结果与分析 |
四、内生性检验 |
五、主要结论 |
第二节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财政政策关系的检验 |
一、变量设定与模型构建 |
二、基准实证分析 |
三、异质性分析 |
四、主要结论 |
第四章 政府间财政政策动态不一致的机制分析 |
第一节 动态博弈的基本要素 |
一、博弈参与人 |
二、博弈前提条件 |
三、博弈策略选择 |
四、博弈主要形式 |
第二节 动态博弈的均衡分析 |
一、模型构建 |
二、博弈顺序与均衡结果 |
三、均衡分析与典型事实 |
第三节 动态博弈的作用机制 |
一、偏好与效用函数差异是政府间财政政策不一致的根源 |
二、地方政府相机抉择策略是政府间财政政策不一致的起点 |
三、调控失效是政府间财政政策不一致的必要因素 |
第五章 政府间财政政策动态不一致的经济影响 |
第一节 变量选择和模型构建 |
一、数据来源与整理 |
二、变量设定与描述性统计 |
三、模型设定 |
第二节 实证结果与对比分析 |
一、基准回归结果分析 |
二、回归结果与前期研究的对比 |
第三节 实证分析主要结论 |
一、地方政府财政政策相机抉择部分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
二、非财政性投资具有正向影响是地方政府扩大隐性债务的依据 |
三、真正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是地方政府相机抉择部分的财政收入 |
四、政府间财政政策动态不一致不必然造成经济效率损失 |
第六章 协调政府间财政政策动态不一致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主要原则 |
一、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间的财权事权 |
二、强化地方政府财政行动约束规则 |
三、赋予地方政府适当的财政自主权 |
四、建立与政治晋升挂钩的声誉评价体系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建立符合各级政府预期的财政政策生成机制 |
二、健全地方政府财政政策制定执行约束机制 |
三、强化各级政府财政监督和治理体系建设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朱镕基宏观调控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论文选题的缘起及其意义 |
(二)学术界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朱镕基宏观调控思想的形成 |
(一)时代背景 |
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前面临的风险 |
2.经济全球化和苏东剧变的经济教训 |
(二)理论基础 |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宏观调控思想 |
2.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 |
3.近现代西方宏观调控理论 |
(三)实践基础 |
1.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的演进 |
2.改革开放初期的宏观调控实践 |
(四)朱镕基宏观调控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历史脉络 |
1.朱镕基宏观调控思想的起点阶段 |
2.朱镕基宏观调控思想的形成阶段 |
3.朱镕基宏观调控思想的深化阶段 |
二、朱镕基宏观调控思想的基本架构 |
(一)前提基础 |
1.改组宏观调控部门,改革行政审批制度 |
2.坚持政企分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
(二)主要内容 |
1.财税宏观调控思想 |
2.金融宏观调控思想 |
3.投融资宏观调控思想 |
(三)配套改革办法 |
1.财税体制改革 |
2.金融体制改革 |
3.投融资体制改革 |
三、朱镕基宏观调控思想的主要成效 |
(一)第一次成功实现“软着陆”的紧缩性宏观调控 |
1.主要特点 |
2.主要目标 |
3.主要成效 |
(二)第一次成功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扩张性宏观调控 |
1.主要特点 |
2.主要目标 |
3.主要成效 |
四、朱镕基宏观调控思想的评价与启示 |
(一)朱镕基宏观调控思想的评价 |
1.朱镕基宏观调控思想的历史地位 |
2.朱镕基宏观调控思想的历史价值 |
3.朱镕基宏观调控思想的局限性 |
(二)朱镕基宏观调控思想的启示 |
1.坚持加强中国共产党对宏观调控工作的领导 |
2.坚持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不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 |
3.坚持注重宏观调控的艺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6)1993-2012年中国财政政策宏观调控效应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文献回顾 |
1.2.1 国外文献 |
1.2.2 国内文献 |
1.3 分析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
1.4 结构安排与主要内容 |
第2章 理论演进与国际经验 |
2.1 财政政策的基本内涵 |
2.1.1 政策定义 |
2.1.2 目标体系 |
2.1.3 主要工具 |
2.1.4 政策类型 |
2.2 理论认识的历史演进 |
2.2.1 需求稳定能力之争 |
2.2.2 供给管理作用之争 |
2.2.3 动态一般均衡效应之争 |
2.3 政策实践的国际经验 |
2.3.1 需求管理型政策实践 |
2.3.2 供给管理型政策实践 |
2.3.3 结构性财政政策实践 |
第3章 政策实践历程与主要特征 |
3.1 政策运行背景 |
3.1.1 增长型经济波动 |
3.1.2 经济运行阶段特点 |
3.1.3 财税体制改革 |
3.2 政策实践内容 |
3.2.1 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实践 |
3.2.2 积极财政政策实践 |
3.2.3 稳健财政政策实践 |
3.2.4 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实践 |
3.3 政策实施特征 |
3.3.1 政策框架的总体特征 |
3.3.2 政策措施的典型特点 |
第4章 经济稳定效应 |
4.1 总需求管理的理论基础 |
4.1.1 比较静态分析框架 |
4.1.2 动态一般均衡分析框架 |
4.2 政策乘数估计 |
4.2.1 经验估计方法 |
4.2.2 比较静态乘数 |
4.2.3 一般均衡乘数 |
4.2.4 冲击反应函数 |
4.3 稳定效应分析 |
4.3.1 产出缺口估计 |
4.3.2 总体政策的稳定效应 |
4.3.3 不同政策工具的稳定效应 |
4.3.4 不同调控机制的稳定效应 |
4.3.5 影响稳定效应的主要因素 |
第5章 结构调整效应 |
5.1 财政政策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联系 |
5.1.1 产业结构及其变动 |
5.1.2 财政政策的结构调整机制 |
5.1.3 财政政策结构效应的约束因素 |
5.2 计量模型、估计方法与数据处理 |
5.2.1 基准计量模型设定 |
5.2.2 面板数据估计方法 |
5.2.3 变量设置与数据说明 |
5.3 财政政策调整产业结构效应的经验证据 |
5.3.1 产业结构水平的新度量 |
5.3.2 财政收支总量的政策效应 |
5.3.3 财政收支总量政策的区域效应 |
5.3.4 财政收支结构的政策效应 |
5.3.5 财政收支政策的长期效应 |
5.4 财税政策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
5.4.1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 |
5.4.2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作用机制 |
5.4.3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实际效果 |
第6章 长期增长效应 |
6.1 财政政策的长期增长促进机制 |
6.1.1 新古典增长理论框架 |
6.1.2 内生增长理论框架 |
6.2 计量模型、估计方法与数据处理 |
6.2.1 基准计量模型 |
6.2.2 动态面板估计方法 |
6.2.3 变量设置及数据说明 |
6.3 财政政策促进长期增长的经验证据 |
6.3.1 财政政策与人均GDP增长 |
6.3.2 财政政策与劳动生产率增长 |
6.3.3 财政政策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
6.4 财政政策影响长期增长的作用渠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启示 |
7.3 政策建议 |
7.3.1 完善财政规则 |
7.3.2 优化支出结构 |
7.3.3 推进税制改革 |
7.3.4 协调财政与货币政策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中国财政政策调控的阶段性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财政政策调控阶段性变化研究的一个分析框架 |
(一)关于国家干预主义的理论和思潮 |
(二)关于经济自由主义的理论和思潮 |
(三)关于经济发展阶段性对财政政策调控的影响 |
(四)关于经济体制转轨对财政政策调控的影响 |
(五)关于财政政策熨平经济周期的机理和作用 |
三、本文的基本内容 |
四、本文的写作方法 |
五、本文的创新之处 |
六、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国家干预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交锋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财政政策阶段性变化 |
第一节 国家干预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思想交替演进中的财政政策主张 |
一、重商主义的国家干预思想和财政政策主张 |
二、“斯密革命”与“古典经济学”的自由放任思想和财政政策主张 |
三、“新古典经济学”的自由主义思想和财政政策主张 |
四、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思想和财政政策主张 |
五、新自由主义与新凯恩斯主义的争论以及各自的财政政策主张 |
第二节 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财政政策实践的阶段性特征 |
一、20世纪 30~70年代凯恩斯主义总需求管理型的财政政策 |
二、20世纪80年代“里根经济学”侧重供给管理的财政政策 |
三、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经济学”总量与结构并重的财政政策 |
四、新世纪初小布什政府回归“里根经济学”的财政政策 |
五、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奥巴马政府实施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 |
第三节 二战之后英国、德国、日本财政政策实践的阶段性特征 |
一、英国财政政策的阶段性变化 |
二、德国(联邦德国)财政政策的阶段性变化 |
三、日本财政政策的阶段性变化 |
第四节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财政政策阶段性变化的原因分析 |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财政政策的阶段性 |
二、对政府与市场关系认识的不同决定了财政政策干预经济的方式和方法 |
三、经济运行状况和财政状况决定了财政政策干预经济的方向和力度 |
四、小结 |
第三章 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性与财政政策 |
第一节 三维宏观视野下中国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侧重生产力发展角度的考察 |
一、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 |
二、关于中国经济总量的台阶式增长 |
三、关于中国经济结构的实质性跃迁 |
四、关于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的阶段性变化 |
第二节 改革开放至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发展阶段性对财政政策调控的影响 |
一、“供给约束”是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
二、宏观调控以供给管理为主 |
三、从供给侧角度看财政政策调控的重点和特点 |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初至21世纪初经济发展阶段性对财政政策调控的影响 |
一、中国经济增长条件改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加快 |
二、宏观调控以总需求管理为主,也高度重视供给管理 |
第四节 21世纪头10年经济发展阶段性对财政政策调控的影响 |
一、经济高速增长中结构性问题演变成主要矛盾 |
二、财政政策调控把加快结构调整和加强财政公共职能作为主线 |
三、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采取了总量调控和结构调整相结合的财政政策 |
第五节 过去30多年财政政策促进结构调整的几点启示 |
一、供给侧管理长期以来都是我国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 |
二、财政政策促进结构调整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特点 |
三、财政总量政策也受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 |
第四章 中国经济体制转轨与财政政策 |
第一节 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三个阶段 |
一、第一阶段:探索改革目标模式(1978年到199年) |
二、第二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1992年到2000年) |
三、第三阶段: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世纪以来) |
第二节 从财政“三大关系”看经济体制转轨对财政政策调控的影响 |
一、计划经济时期“三大关系”的主要特征和财政政策调控特点 |
二、改革目标模式探索阶段“三大关系”的主要特征和财政政策调控特点 |
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构建阶段“三大关系”的主要特征和财政政策调控特点 |
四、市场经济体制完善阶段“三大关系”的主要特征和财政政策调控特点 |
第三节 经济体制转轨影响财政政策调控的“三大因素” |
第四节 经济体制转轨影响财政政策调控的趋势性变化 |
一、财政政策调控由行政手段转向市场手段 |
二、财政政策调控由单层调控转向分层协同调控 |
三、财政政策调控对象由国有经济转向多元市场主体 |
四、财政政策调控日益被机制、制度建设所替代 |
五、财政政策在总量调控中的地位越来越让位于货币政策 |
第五章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与财政政策 |
第一节 中国财政政策取向转变与经济周期波峰或波谷高度一致 |
第二节 1979年~1981年宏观调控中紧缩性财政政策相机抉择的情况和特点 |
一、针对经济过热采取紧缩取向的宏观调控 |
二、这轮财政政策调控总体上是紧缩性的 |
三、“财政规则”对财政政策调控发挥了重要作用 |
第三节 1985年~1986年紧缩性财政政策相机抉择的情况和特点 |
一、在此之前已经连续3年实施宽松的财政政策 |
二、1985年实施“双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
三、1986年“双紧”财政货币政策“半途而废” |
第三节 1988年~1990年“治理整顿”中紧缩性财政政策相机抉择的情况和特点 |
一、这一轮宏观调控聚焦治理通货膨胀 |
二、对经济增速下滑容忍度比较大 |
三、对形势估计不足导致“硬着陆” |
四、“双紧”政策在力度把握上根据形势变化调整 |
第四节 1993年~1997年“软着陆”调控中适度从紧财政政策相机抉择的情况和特点 |
一、各方面对经济过热的容忍度明显提高 |
二、经过充分酝酿推出加强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 |
三、始终注重保持改革开放势头不发生逆转 |
四、审慎提出“适度从紧”的概念 |
五、成功实现经济“软着陆” |
第五节 1998年~2003年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积极财政政策相机抉择的情况和特点 |
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大背景是 1997 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 |
二、经济增速跌破预期、货币政策效果不彰情况下采取积极财政政策 |
三、这轮积极财政政策多次进行较大力度的相机调整 |
四、这轮积极财政政策退出比较平缓 |
第六节 2004年~2008年“结构式”调控中稳健财政政策相机抉择的情况和特点 |
一、2004年底提出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 |
二、采取“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的综合措施 |
三、稳健的财政政策具有明显的反周期特征 |
第七节 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积极财政政策相机抉择的情况和特点 |
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积极财政政策出手快、措施实 |
二、为实施“一揽子计划”提供重要资金保障和政策支撑 |
三、实现特殊情况下非常措施的有序退出 |
第八节 财政政策反周期调控的经验借鉴 |
一、要坚持搞好宏观调控,发挥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作用 |
二、要加强形势预研预判,把握好财政政策调控的时机、力度和节奏 |
三、要选准主要调控目标,并通过财政政策组合促进实现多重目标 |
四、要兼顾短期和长期,把稳增长与调结构有机结合起来 |
五、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更加注重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
六、要加强财政货币政策配合衔接,把握好总量政策“松紧度”和“有效性” |
七、要综合运行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确保财政政策调控取得预期效果 |
八、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注重防范国际经济金融波动对我国的影响 |
第六章 对新常态下财政政策调控的建议 |
第一节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财政政策调控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
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党中央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 |
二、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要重点把握结构性问题的新变化 |
三、经济发展新常态对财政政策调控提出新要求 |
第二节 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财政政策调控的基本立足点 |
第三节 财政政策调控要坚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
第四节 坚持把经济稳定增长作为财政政策调控的重要目标 |
第五节 切实改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8)中国经济周期与财政政策调控的阶段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熨平经济周期是财政政策调控的重要功能:文献分析 |
二、中国财政政策取向转变与经济周期的波峰或波谷高度一致:从政策决策角度考察 |
(一) 第六个经济周期中, GDP增长率最高是1978年的11.7%, 党中央于1979年4月正式提出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 |
(二) 第七个经济周期中, GDP增长率最高是1984年的15.2%, 1985年-1986年我国实施改革开放后第二轮宏观调控 |
1.1982年—1984年连续3年实施宽松的财政政策 |
2.1985年采取“双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
3.1986年“双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半途而废” |
(三) 第八个经济周期中, 1988年-1990年我国实施了以“治理整顿”为核心内容的改革开放后第三轮宏观调控 |
1. 本轮宏观调控聚焦治理通货膨胀 |
2. 对经济增速下滑的容忍度比较大 |
3.“双紧”政策在力度把握上根据形势变化调整 |
(四) 第九个经济周期中, GDP增长率最高是1992年的14.2%, 1993年6月起实施“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 这是改革开放后第四轮宏观调控 |
1.1992年到1993年上半年尽管已经出现经济过热, 但仍实施“双松”的财政货币政策 |
2.1993年年中推出加强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 |
3. 直到1994年物价涨幅冲到24.1%的历史高位后, 1995年3月才提出“适度从紧”的概念 |
(五) 第九个经济周期的谷底是1998年第二季度, 我国财政货币政策转为“积极”和“稳健”组合, 开启改革开放后第五轮宏观调控 |
1.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大背景是1997年7月爆发亚洲金融危机 |
2. 经济增速跌破预计目标、货币政策效果不彰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原因 |
3. 这轮积极财政政策多次进行较大力度的相机调整 |
4. 这次积极财政政策退出比较平缓 |
(六) 在第十个经济周期中, 我国财政政策先后经历了从积极到稳健再到积极的转变 |
1.2004年底明确提出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 |
2. 稳健的财政政策比较好地处理了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推进改革的关系 |
3.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积极财政政策出手快、力度大 |
4. 如期实现特殊情况下非常措施的有序退出 |
三、财政政策反周期调控的经验借鉴 |
(一) 坚持搞好宏观调控, 注重发挥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作用 |
(二) 加强形势预研预判, 把握好财政政策调控的时机、力度和节奏 |
(三) 选准主要调控目标, 通过财政政策组合促进实现多重目标 |
(四) 处理好短期和长期的关系, 把稳增长与调结构有机结合起来 |
(五) 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注重通过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
(六) 加强财政货币政策的配合衔接, 把握好总量政策松紧的“度” |
(七) 综合运行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 确保财政政策调控取得预期效果 |
(八)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注重防范国际经济金融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
(10)基于财政视角的中国通货膨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2 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技术线路的选择 |
1.2.2 技术路线的实施 |
1.2.3 研究方法 |
第三节 论文结构 |
第四节 主要结论、创新与不足 |
1.4.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1.4.2 本文的主要创新 |
1.4.3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通货膨胀与财政政策关系文献综述 |
第一节 通货膨胀文献综述的回顾 |
第二节 新兴凯恩斯主义的发展及其对通货膨胀的研究述评 |
2.2.1 新兴凯恩斯主义的发展 |
2.2.2 新兴凯恩斯主义对于通货膨胀的研究述评 |
2.2.3 DSGE架构在中国的发展述评 |
第三节 通货膨胀与财政政策关系的研究述评 |
2.3.1 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 |
2.3.2 财政冲击与通货膨胀 |
2.3.3 价格水平的财政理论 |
2.3.4 通货膨胀与财政政策关系的国内研究述评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的通货膨胀、财政政策和经济波动特征 |
第一节 研究时期的选择 |
第二节 中国的通货膨胀与经济周期波动特征 |
第三节 中国财政政策操作方向的演变 |
3.3.1 1993-1997年实施的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 |
3.3.2 1998-2004年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 |
3.3.3 2005-2008年9月的稳健的财政政策 |
3.3.4 2008年10月至今的积极财政政策 |
第四节 主要国家政府消费与投资支出特征比较 |
第五节 中国的财政政策态势与经济波动特征 |
3.5.1 财政政策态势与结构性盈余 |
3.5.2 中国中央财政的结构性盈余估算 |
3.5.3 中国的财政政策态势与经济周期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理论模型的设定 |
第一节 家庭部门 |
4.1.1 李嘉图型家庭 |
4.1.2 遵循拇指规则的家庭 |
第二节 企业部门 |
4.2.1 中间产品生产企业 |
4.2.2 最终产品生产企业 |
第三节 政府部门 |
4.3.1 财政政策 |
4.3.2 货币政策 |
第四节 外国部门 |
第五节 加总和市场出清 |
4.5.1 工资率的散布 |
4.5.2 中间产品价格指数的散布 |
4.5.3 最终产品市场 |
4.5.4 国际收支账户 |
4.5.5 资源约束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理论模型的定量分析 |
第一节 理论模型中变量的去趋 |
第二节 模型参数的校准 |
5.2.1 校准的基本步骤 |
5.2.2 理论模型参数的校准 |
第三节 稳态的拟合 |
第四节 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 |
5.4.1 持久性技术冲击 |
5.4.2 暂时性技术冲击 |
5.4.3 政府投资支出冲击 |
5.4.4 政府消费支出冲击 |
5.4.5 政府转移支付冲击 |
5.4.6 货币增长率冲击 |
5.4.7 私人消费对财政政策冲击的响应差异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模型参数校准及赋值表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中国财政政策10年回顾——从“适度从紧”财政政策到积极财政政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财政变革研究的文献综述——基于Citespace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J]. 张雷宝,何宏龙. 财经论丛, 2019(09)
- [2]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D]. 龙小燕.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9(01)
- [3]政府间财政政策动态一致性研究[D]. 张晖.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4]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演变、内容及特点——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回顾与总结[J]. 姚星星,韩瑛.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8(02)
- [5]朱镕基宏观调控思想研究[D]. 申发升. 曲阜师范大学, 2018(01)
- [6]1993-2012年中国财政政策宏观调控效应的实证分析[D]. 宋来.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6)
- [7]中国财政政策调控的阶段性变化研究[D]. 肖炎舜.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7(10)
- [8]中国经济周期与财政政策调控的阶段性[J]. 肖炎舜. 财政科学, 2017(01)
- [9]中国存在财政规则吗?[J]. 张佐敏. 管理世界, 2014(05)
- [10]基于财政视角的中国通货膨胀研究[D]. 赵懿. 南开大学, 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