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国“世纪之审”尘埃落定(论文文献综述)
范佳[1](2021)在《藏族机智人物故事与当代小说互文性研究》文中指出活态的民间口头文学作为一种“隐性文本”,与作家文学文本相互比照,在叙事方式、人物塑造、审美意识等方面带来互文性的阐释空间,使我们对作品的理解不仅停留在横向的比较,同时也带来了纵向的参考。藏族民间口头文学相当发达,神话、传说、故事、歌谣等各种民间文学体裁,为作家文学文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资源。藏族机智人物故事文本与当代小说文本的互文性生成,将文本纳入了文学话语的生产过程。民间话语的叙事策略、审美文化在进入作家文本时,作家并非原封不动地继承和吸收文学传统素材,而是对其进行了改编、拼贴、戏仿、反讽等互文性转化,促成了传统话语资源与现代话语资源的有机互动。本文是对藏族口头文学与作家文学互文关系的研究。第一章是对藏族机智人物故事与当代小说主体互文的探讨。藏族作家自觉从民间口传文学中汲取创作素材,是一种精妙的互文策略。口头文本的灵活性与自在性,打破了传统作家文学的经验性叙事,在互文性阐释中召唤主体多元对话的可能。第二章是对藏族机智人物故事与当代小说文本互文的探讨。从叙事结构、形象叙事、叙事主题三个层面挖掘文本间的互动机制。机智人物故事固定的套语、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同一主题的反复叙述,为藏族作家的创作提供了有资借鉴的方法,他们在吸收与化用过程中,形成了个性化的创作风格。第三章是对藏族机智人物故事与当代小说文化互文的探讨。草原、神物、酒等民间风物与藏族民间传统相关联,构成了复杂多义的意象群,象征着自由、洒脱的民族文化。在藏族机智人物故事中,机智人物诙谐的语言、大团圆式的结局以及讽刺性的艺术效果,都奠定了民族文化深处喜剧性审美特征,为藏族作家书写悲剧提供了喜剧性的外壳。藏族作家对民间文学的有意亲近是对藏族文化刻画现实、超越荒诞、追求圆满的审美价值取向的体现。
陈桃[2](2021)在《《尘埃落定》在英国的译介与传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21世纪以来,关于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总有这样的一种说法——中国文学在海外持续火热,愈发多的中国文学走出国门。诚然,这样的说法十分正确,尤其是随着中国于国际舞台所发挥的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地的人民渴望更深入了解中国的意愿越发强烈。但这样的表述也略有暧昧、含糊之嫌。也即是说中国文学在海外火热到底火热到什么程度,中国文学走出国门到底是走进了哪些国家?这些问题伴随中国文学海外传播而生,似乎只有较合理地解答了这些问题,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情状才得以露出真容。为此,本文选定阿来的《尘埃落定》于英国的译介与传播作为研究对象。透过具体、详实的数据,笔者分析了《尘埃落定》在英国的销售特点、馆藏情况以及接受情况;同时利用《尘埃落定》于英国每年的销售数据洞见国际形势以及国家之间的互动对文学的交流有何影响。此外,本文较详致地分析了近20年英国最畅销小说排行前30,得出英国最受欢迎的小说类型是奇幻与爱情小说;同时,从作家性别来说,在排行前30的小说中,女性作家占比40%等等。透过此般较清晰、准确的调查与研究,对比与分析,笔者从译介层面与传播层面给出一些建议,望能为今后中国文学在英国亦或者其他国家的译介与传播提供一定的参考,亦希冀能对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献出绵薄之力。绪论部分,主要提出研究缘起,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意义;第一章总体阐释《尘埃落定》的艺术魅力与人文价值;第二章进行英国历史、文化简述与畅销小说分析;第三章内容为《尘埃落定》在英国的的“译”与“介”;第四章为《尘埃落定》在英国的传播;第五章进行《尘埃落定》于英国的译介、传播总结以及给出建议。
邱宇[3](2021)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舞剧改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舞剧改编是我国舞剧的重要改编现象之一。它孕育于苏联舞剧的改编经验之中,伴随着“鲁迅先生诞辰一百周年”这一契机得以催化、生发。早年由于文艺思想刚刚解禁,我国的舞剧编导沿着鲁迅先生对民族根性的批判道路,纷纷聚焦于现代文学以触碰伤痕、反思历史。直至跨世纪之前,这一现象方才有所转变。为了迎接新世纪,书写新篇章,展现我国的新面貌,我国的舞剧编导对当代文学也投入了极大的关注。一方面,他们在对现当代文学的多元关注中深度呼应“双百方针”与开放思潮,另一方面则努力挖掘作品中“当代性”与“现实性”的内涵,助力现实题材的舞剧创作,并实现编导自身的本我诉求。迄今为止,以现当代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舞剧,已然成为我国舞剧繁荣发展的重要方面。在从文学到舞剧的转换路径方面,除了直接转换之外,编导们往往会以改编自文学作品的话剧或电影为重要的视觉参照。在对文学作品的阐释方面,忠实于原着、个性化阐释以及时代新释是编导们的多元选择。而就具体的实操而言,首先编导们需要明确的是,一切改编策略都是为着以舞蹈的形式和手段,来塑造文学中的人物形象。因此,从文学人物到舞剧人物、文学情节到舞剧情节以及文学结构到舞剧结构的转换,始终需要以舞剧艺术规律为重要遵循,进而对文学人物进行塑造和刻画,方能实现原着精神的呈现与传递。
龚婷[4](2020)在《地缘环境与身份认同:阿来文学书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李明慧[5](2020)在《白痴身份下的疯癫叙事研究 ——以《尘埃落定》和《喧哗与骚动》为例》文中提出
张承志[6](2020)在《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新文学的闯将,刘半农短暂的一生集新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杂文家、战士、诗人、学者等于一身,是清末民初至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一个代表性人物。在刘半农几近三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其着译内容多是以抨击时弊、启迪昏懵、开拓创新、审视国民性、宣扬人道主义等等为切入点,进而透射出刘半农文学创作的轨迹及思想嬗变的过程。从整个五四时期的一段时间范畴来看,刘半农不仅接受了进化论的有效整合,而且又承接了五四启蒙传统的高昂与激情。尽管这期间的“潜隐”遭到了历史上相关人士的质疑与批评,但是从历史语境和思想诱因上可以发现“权威性”下的覆盖式理解遮蔽了历史差异性的存在和与五四精神延长线上的“共振”,抑或是,历史的错位与距离在原初的意义上更能廓清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思想个性、认识问题和一些反思中的复合化问题。当时代的误读由歧出、偏至而回归到理性之时,当一种新的学术思路的强光唤醒沉寂已久的资料之时,重新发现历史的微缩细节、个人的心路历程及做出多元反思性的科学研究,必定会使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价值再次浮出历史地表。本论文试图通过对刘半农的相关着译文献的梳理与探究,来解析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史、教育史、学术史、语言学史、考古史上的诸多文学实绩。在回归历史现场的前提下,以理解和同情的姿态进入他的文学世界,从宏观性的视角对他整体的文学实绩进行观照;从境遇与体验、渴念与实践出发,进行作品论和作家论的深入探讨,力图拨云祛障,进而对刘半农的文学思想、创作心理、艺术理念等方面进行剖析,由此来确定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多样性与丰富性。论文绪论部分对选题的确定与缘起、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进行了历史性与宏观性的描述。在此基础之上,梳理和概括出30年代以来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而确定和阐释了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独特性与价值意义。论文第一章立足于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角度谈及刘半农由清末民初上海“鸳鸯蝴蝶派”的才子到平民文学家、新文学闯将的转变。其中,借助刘半农的着译作品来分析其与“鸳鸯蝴蝶派”的纠葛与距离;考察其现代通俗小说理念的改良;阐释其平民文学意识的生成以及民间文学的实绩;解读《双簧信》的历史动因、建构与生成。论文第二章以刘半农新诗的开拓为聚焦点。通过五四时期新诗的诞生、论争、理念构想等来论述刘半农新诗的尝试与启蒙审美特征。其中《扬鞭集》与《瓦釜集》的实践、“误读下”的散文诗、争议纷纭的“她”与“它”字等等既包蕴和彰显了五四启蒙命题中的应有之意,又呈现出五四开放性、现代性的特征。论文第三章主要分析刘半农的散文创作和相关理论,并考察刘半农在这一段时期的思想嬗变过程。从加入《新青年》阵营到《语丝》时期是刘半农散文创作的高峰时期。然而,当刘半农获得法国文学博士而归国后,他自己渐渐地进入了“沉潜”阶段,《论语》上的相关杂文似乎在宣告“五四时期的斗士兼文学家”的刘半农“落伍”了,但各中的缘由与事实并非如此。论文第四章主要论述刘半农的着译小说文本。他的着译小说是在五四启蒙视域之下的对现代化国族想象的继承与发扬,具有启发昏懵、融汇中外、传授新知、关注切社会底层百姓的生存状态及批判国民性的丰富意蕴,有利于全面而深刻地对五四时期的社会面相、道德伦理价值及新女性等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与思考。论文第五章主要围绕着刘半农一生的功绩进行客观的阐释与评价,力图复原与说明历史上的一些相关细节。在刘半农的后半段时期,保家爱国的“斗士精神”依旧不减、矢志不渝的“真”与“诚”贯穿于他的全部精神理想与艺术的探索之中、多学科的学术实绩与献身教育的功绩是他与时俱进的一个体现,其文论及身后的评价则可以为全面理解五四提供新的视角和诠释,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论文的结语指出,对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作家与作品的探索与研究,毋宁说是以刘半农作为文学的原点而回到五四的历史现场的阐释与反思。
王伟[7](2020)在《《哈利·波特》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英国作家J.K.罗琳创作的Harry Potter风靡全世界,被翻译成80种语言,所有版本的总销量超过5亿册,成为世界上最畅销的小说之一。本研究依据译介学理论、翻译研究文化学派的“操纵”和“重写”理论、接受理论和副文本理论对Harry Potter在中国的译介展开全面、系统的描述性个案研究,探讨了该作品是如何被译介到中国以及在进入中国后该作品在中国普通读者和专业研究者群体中的传播、接受现状,分析了《哈利·波特》中译本在中国的定位和目标读者群体的接受错位问题,并从副文本与文本转换过程分析了《哈利·波特》中译本中的翻译问题。通过对《哈利·波特》中译本在中国出版发行的历时性描述分析,本研究发现Harry Potter这部通俗文学作品能够进入中国主要是与当时的社会接受环境紧密相关。通俗文学,又称之为大众文学,一直处在中国文学系统的边缘。长期以来,通俗文学的娱乐消遣功能与中国传统的“文以载道”文学观念相悖,通俗文学往往被视为严肃文学、纯文学的对立面。而在改革开放之后,国内开始大规模地译介外国通俗文学作品,通俗文学开始从文学系统的边缘向中心运动,长期被压抑和禁锢的文学娱乐消遣功能终于得到释放。随着中国1992年成为《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的成员国,中国对外版权贸易得到迅速发展,开始不断从国外引进通俗文学作品以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需求。20世纪90年代,国内不少出版社开始摆脱行政化束缚,以市场为导向追求利润最大化。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人民文学出版社积极转变观念,从国外获取最新商业出版资讯,Harry Potter就这样走进了人文社的编辑眼中。2000年8月底,人民文学出版社鏖战数月后赢得了《哈利·波特》中文版权。Harry Potter被引进到中国之后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销售成绩,成为一部非常畅销的流行读物。Harry Potter进入中文世界后,普通读者和专业研究者对该作品的接受各自呈现出不同的接受特征。中国奇幻文学读者群体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壮大,对《哈利·波特》这部作品的接受经历了“文本—影像—文本”和“影像—文本”两种文学接受过程。在Harry Potter进入中国之前,中国大陆的普通读者对于奇幻文学还是比较陌生,即使有奇幻文学作品的存在,在当时也是被当成童话被译介到中国。在新世纪开始之前的这段时间,中国大陆并不存在奇幻文学所能接受的土壤或环境,因此也就没有奇幻文学读者群体的存在。而随着The Lord of the Rings和Harry Potter等系列作品陆续被国内出版社引进译介,再加上国内义务教育的蓬勃发展和一系列的教育制度改革,新时期的中国读者在文化程度、知识深度、阅读广度上有很大幅度提高,国内逐渐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奇幻读者群体,他们热爱阅读和接受各种西方奇幻文学作品。同时,新世纪大众传媒尤其是由奇幻文学改编的同名电影在中国热映,使众多读者在欣赏奇幻大片的同时,感受到了奇幻文学作品的魅力,部分读者是看完纸质作品之后去电影院欣赏改编的同名电影(影像),然后再对该奇幻文学作品的纸质书籍(文本)进行深度阅读;也有不少读者是观看完奇幻文学作品改编的同名电影(影像)后购买纸质书籍(文本)阅读。“文本—影像—文本”和“影像—文本”构成了中国普通读者对外国奇幻文学作品的两种文学接受过程。而与普通读者对《哈利·波特》的接受不同的是,中国的专业研究者对《哈利·波特》并不是特别重视,在我国主流核心学术刊物上刊载有关“哈利·波特”研究的文章数量相对有限。尽管通俗文学开始从文学系统的边缘开始向中心运动,但是严肃的学院派研究者却并不十分关注《哈利·波特》这种通俗文学作品。究其缘由,一方面,纯文学或者说精英文学才是中国专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对文学作品的研究更多的是关注中国文学如何“走出去”,这更符合当下时代的主旋律,而外国通俗文学作品“走进来”的译介研究则很难引起他们的关注。与Harry Potter系列作品在英语世界的接受状况相比,《哈利·波特》中译本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在英语世界,Harry Potter系列一开始定位是儿童文学,面向儿童读者群体,但因为该作品深受青少年读者和成人读者的喜爱,英语世界的出版社很快就灵活地改变该作品目标读者群体定位,扩大其读者群体范围。而在中文世界,赞助人(人文社)从一开始就一直把该作品定位为儿童文学,并自始至终操纵着《哈利·波特》中译本生产和流通的全过程。从副文本视角对《哈利·波特》中译本进行分析,无论是从书籍的开本设计、封面装帧、插图、书签还是内页版式设计,人文社都是按照儿童文学作品的定位进行设计和出版发行的,儿童才是其目标读者群体。因此,人文社对《哈利·波特》中译本的定位和中国读者对该作品的接受之间产生错位,部分中国读者对人文社的儿童文学定位和译文质量不满,三种新型读者群体出现:批评型读者、作为译者的读者和精英型读者。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新型读者群体在网络空间中对人文社《哈利·波特》中译本的翻译质量展开网络文学翻译批评,或者另起炉灶自己开始翻译并在网络空间中分享译文。随着《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和同名电影的完结,精英型读者群体开始涌现,他们从各个视角、细节、主题对这部作品展开全新的网络文学翻译批评,具有一定的学术素养和敏锐的批评意识。互联网通讯技术的发展使中国读者的角色从单一走向多重化,在文学文本选择和文本意义建构上由“失语者”变成了“建构者”。新型读者群体展开的网络文学翻译批评对人文社和译者形成了“良性监督”,加强了读者和出版社之间的互动,这些都构成了《哈利·波特》在中国的接受史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Harry Potter被译介到中文语境后,“显性”赞助人(人文社)的意识形态、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自始至终都对译者的翻译工作进行着操纵,同时“隐性”赞助人(儿童读者群体)也迫使译者适当调整翻译策略使译文符合儿童读者阅读。因此,人文社在对Harry Potter进行文本转换的过程中因为误译、漏译产生了一系列的偏差和变形。因为原文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原作者根本没有预料到的接受语境,作家J.K.罗琳精心创作的大量文化特色词汇、人物形象、“文字游戏”和习语在经过译者的翻译转换之后,原着中的人物形象、性格在中译本中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扭曲和变形,大量“文字游戏”蕴含的预期效果没有被完美地呈现出来。同样地,原着中大量巧妙构思、精心创作的习语并没有被译者进行异化处理,这使得习语中独有的文化意象和语言特色在中译本中丢失,影响和阻碍了中国读者阅读的连贯性和好奇心。本研究推动《哈利·波特》进入更多学术界研究者的视野,进一步丰富了《哈利·波特》在中国的学术研究,让更多严肃学院派研究者认识到通俗文学翻译的影响和特殊研究价值,也为该作品走向经典做出了一定努力;同时基于该作品在中国的译介和传播过程中遇到的新型读者群体的网络文学翻译批评以及中译本在文本转换过程中产生的偏差,本研究亦可为外国通俗文学作品的翻译以及中国通俗文学作品外译提供一定程度的参考和借鉴。
韩舒畅[8](2020)在《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出版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中国,出版活动以其层出不穷的媒介样态和日新月异的文化景观,既使出版行为参与到了现实的构建中来,与日常生活紧密勾连,又令媒介的本体意义得以深化和凸现,使出版媒介本身成为探析了当代文学出版活动的不可规避的重要因素。在长期以来的文学研究领域,“世界—作家—作品—读者”作为显学的四要素而存在,而文学在出版活动中的“生产—传播—消费”流程中的媒介因素,却长期被文学研究者遮蔽和忽视。因此,出版传播视角对于文学研究来说,是一个较为崭新的理论视点,出版媒介要素之于文学研究应赋予重要的理论意义。本研究将利用出版文化和媒介传播的学科知识对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进行综合分析。茅盾文学奖是近现代中国首个文学巨奖,十届获奖作品展现了中国三十多年的丰富文学成果。总体而言,茅盾文学奖以出版和传播为基础,出版媒介扮演着关键的介质角色。此外,茅盾文学奖本身已成为传播优秀文学作品的服务平台,为积极促进当代文学作品的生产和再分配做出了贡献。可以说,将“茅盾文学奖”与“出版与传播”联系起来,其创新教育科学研究的现实意义一目了然。出版传播的宏观市场为文学作品提供了生长空间,以多重价值引领着文学观念和审美趣味的嬗变、调控着当代文学健康生态的走向。本研究主要运用出版传播学理论和文艺学理论进行跨学科的分析阐述。其中,出版传播学就是研究出版作品在市场环境中的传播主体、传播渠道、影响因素以及内在规律的科学,它将基础传播学与出版市场实际的运作流程相结合,将出版者施加的影响与阅读者的认知接受相结合,并利用规律指导文化社会的出版传播实践活动。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基于传播学家拉斯韦尔总结的“5W”传播模式: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产生了什么效果。“5W”分属五个层次,主要包括传播者研究、内容分析研究、媒介研究、效果研究和受众研究。参照这一模式,笔者将从以下五个模块相对应地搭建框架:茅盾文学奖传播平台的构建、茅盾文学奖的传播模式分析、作为传播者的媒介角色分析、出版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以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受众分析。各章节的写作思路大致如下:第二章“茅盾文学奖本体研究”,重点对茅盾文学奖的起源、发展轨迹、评奖机制以及获奖作品展开分析;第三章“茅盾文学奖作品的传播模式”,分别介绍了纸质出版为主的传统传播模式和在发展中的多元化传播模式;第四章“茅盾文学奖作品的传播主体”,纵观出版活动流程并解析出作者、出版机构和新媒介三个活动主体;第五章“获奖作品出版的社会驱动”,试图从出版观念的宏观转型、评奖机制的市场联姻、象征资本的文化消费角度来探析影响茅盾文学奖文学出版的内在与外在力量;第六章“读者的接受”,将读者分化为普通读者和作为评论家的读者,分析两者对出版活动的反作用力。最后以“文学出版对文学与出版的双重意义”落脚,凸显出版传播对文学的生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主题。以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管窥文学出版市场,可以得出本文的基本命题是:文学出版要遵循文学内部的创作规律,既不能在市场选择种放任自流,而应权衡文学精品和大众需求,让评价机制合理介入、让出版媒介积极推动,以高品位的文化产品建构和培育良好有序的文学出版生态。
张博实[9](2019)在《审美的延展 ——中国当代小说的审美变革与“反本质主义”反思》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主要试图以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当代小说创作为研究和讨论的对象,来阐释文学审美、文学创作及其作家写作主体之间的内在关系、写作状态或精神品质。批判地、辩证地分析、反思“反本质主义”这一理论问题,并将其作为一个学理上的参考、审视的视角。更要通过探讨上述诸多理论与创作之间复杂的纠结关系,考察中国当代语境下文学审美的历史演变和所指范围,以及为何要选择小说这一文学类型作为论述的对象等问题,并且做出自己的理解、分析和诠释。在此为全文界定、确立概念的所指范围,以之作为论述的理论和逻辑起点。我们还对“反本质主义”的相关理论做出综述性梳理,并结合中外学者对“反本质主义”的研究,讨论其如何获得自己的理论视点及其缺失和不足。论述“本质化”“固化”思维对中国小说创作的深度影响,以及作家如何通过其文本自身的审美属性对僵化思维所带来的束缚进行反思和整饬。重点论述自一九八五年前后叙事变革与文学审美回归之间的互动,小说叙事发生变革的历史过程及叙事形态与审美新维度、新思维的辩证关系。考量多样化、多元化的历史、现实表象背后,作家在历史观念、美学原则方面发生的根本性和结构性转变。按照这种思维向度进行拓展性思考,分析作家如何以审美的角度,兼及对“反本质主义”精神的认真思辨,重新审视、质疑“本质主义”、固化的历史观,对以往历史叙事的文学观、叙事法则、话语系统重新进行反思、拓展,对历史和现实的文学叙事,做出新的理解和认识。在诸多讨论中,重申“文学是人学”的基本原则,继续在审美、反固化思维为核心的讨论中,深入地思考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当代小说创作,探讨作家如何在历史和人性维度上展开对人的心理、精神、灵魂的探索和表达,解析、发掘社会生活、时代及人的内心隐秘。
何梦洁[10](2019)在《论阿来小说的身体叙事》文中研究指明有关“身体”的研究肇始于柏拉图时代,但这个命题历久弥新,在当今世界仍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作为当代文坛重要而独特的藏族作家——阿来,几乎在他所有小说中都书写了“身体”这个不可忽视的角色。他笔下的“身体”兼具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既是叙事媒介又是书写对象,还具有象征意义,能够在不同历史、文化语境中不断生发出新的意义。本文正是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研究成果,运用关于身体的最新理论,将“身体”作为开启阿来小说叙事话语的钥匙,探究他在历史、人性和文化方面的独特思索。全文主体分为四部分。绪论主要介绍身体叙事理论及目前对阿来小说的研究成果。第一章在福柯、伊格尔顿等学者的身体哲学启示下,专注于探究阿来小说中身体对历史的铭刻和建构作用,并挖掘其独特的历史意识。阿来在创作中充分洞察了身体铭写和建构历史的功能,借助身体的多样性展现出历史的丰富性,以身体的变化性勾勒出历史前进的轨迹。在此基础上,秉持着“慎审批判”历史观的阿来还通过逝去与重复的身体展现了对历史伤痛记忆与重复规律的思考。第二章透过身体对隐藏于历史褶皱中的人性进行了叩问,并在批判的同时解析了阿来所崇尚的人性观。阿来在文本中详尽地书写了权力和现代性对身体的摧残及其引发的人性异化和扭曲,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人性善良的挖掘与向往。植根于藏族身体的“拙朴”与“血性”等人性特质就是阿来诚实面对人性创伤的勇气,也是他始终对人性持有希冀的根本缘由。第三章着眼于身体与文化的共振,通过身体所遭受的“话语权丧失、生活方式转变和文化认同危机”三方面洞悉了阿来笔下多元文化冲突的表象,然后以阿来的身份认同为切入点,探究了文化冲突的缘由,最后还挖掘了隐藏于阿来“自然发展”文化观背后,适合藏族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发展的最佳路径。阿来的伟大不仅在于能够写出“特殊”,更在于能够邃晓“共性”。他对身体的书写表面上提供的只是一个与藏族相关的文学样本,但实际上体现的是他在历史、人性和文化维度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现实考量。
二、法国“世纪之审”尘埃落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法国“世纪之审”尘埃落定(论文提纲范文)
(1)藏族机智人物故事与当代小说互文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藏族机智人物故事与当代小说的主体互文 |
第一节 本土化的生活经验 |
第二节 汲取民间文学资源 |
第三节 主体话语认同 |
第二章 藏族机智人物故事与当代小说的文本互文 |
第一节 叙事结构的互文性生成 |
第二节 人物形象的互文性变异 |
第三节 叙事主题的互文性转化 |
第三章 藏族机智人物故事与当代小说的文化互文 |
第一节 民间文化意象 |
第二节 喜剧性审美特征 |
第三节 永恒的精神追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尘埃落定》在英国的译介与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研究缘起 |
2.国内外研究综述 |
3.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意义 |
4.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4.1 研究方法 |
4.2 创新之处 |
第1 章:《尘埃落定》的艺术魅力与人文价值 |
1.1 诗意叙述遇合血腥描写 |
1.2 历史厚重内蕴寻根情愫 |
1.3 现实关怀闪烁普世价值 |
第2 章:英国历史、文化简述与畅销小说分析 |
2.1 地缘与历史 |
2.2 文化与文学 |
2.3 英国近20 年最畅销小说分析 |
2.3.1 男女作家性别占比分析 |
2.3.2 作家国籍分析 |
2.3.3 小说类型分析 |
2.3.4 出版社、集团分析 |
第3 章:《尘埃落定》在英国的“译”与“介” |
3.1 《尘埃落定》的“译” |
3.1.1 译者身份与翻译观 |
3.1.2 翻译策略 |
3.2 《尘埃落定》在英国的“介” |
3.2.1 出版社简介及赞助人操控 |
3.2.2 英国销量统计以及分析 |
3.3 《尘埃落定》海外出版语种及传播特点分析 |
3.3.1 出版语种分析 |
3.3.2 《尘埃落定》世界各地传播情况分析 |
第4 章:《尘埃落定》在英国的传播 |
4.1 《尘埃落定》与英国历史、文化的契合 |
4.1.1 遥相对望的现实主义 |
4.1.2 罂粟战争与玫瑰战争 |
4.2 《尘埃落定》与英国历史、文化的碰撞 |
4.2.1 女性书写的反差 |
4.2.2 宗教角色的相悖 |
4.3 英国媒体视域下的《尘埃落定》 |
4.4 英国普通读者对《尘埃落定》的接受 |
第5 章:从《尘埃落定》窥见中国文学在英国的现状与启示 |
5.1 《尘埃落定》在英国的译介、传播总结 |
5.2 对今后英国的中国文学译介的建议 |
5.2.1 作家层面——增加女作家的作品译介 |
5.2.2 作品层面——注重品质与精准译介 |
5.2.3 译者层面——壮大团队与慎用音译 |
5.3 对今后英国的中国文学传播的建议 |
5.3.1 政府层面——增进文化交流 |
5.3.2 途径方面——丰富传播方式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3)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舞剧改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范围及理论方法 |
第一章 文学与舞剧的改编关系 |
第一节 文学与舞剧特征之异同 |
一、基本媒介:文字与肢体 |
二、叙事特征:历时性与共时性 |
三、文本接受:间接性与直接性 |
第二节 文学与舞剧的联通性 |
一、改编的前提:前理解与“空白” |
二、改编的内核:戏剧性与适舞性 |
三、改编的意义:阐释与接受 |
第三节 中国文学与舞剧改编的历史关系 |
一、文学改编是苏联舞剧的创作传统 |
二、苏联舞剧经验下中国文学的舞剧改编 |
三、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舞剧改编的重要选材 |
第二章 基于审美性原则的舞剧改编实践 |
第一节 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关注时段与内容 |
一、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聚焦现代文学——对民族根性的批判 |
二、九十年代末以降聚焦当代文学 |
第二节 从现、当代文学到舞剧的改编路径 |
一、从文学到舞剧的直接改编 |
二、“戏剧文学-话剧-舞剧”模式的间接改编——话剧《雷雨》改编的个案分析 |
三、“文学-电影-舞剧”模式的间接改编——张艺谋电影改编的个案分析 |
第三节 对现、当代文学的多维阐释与时代诉求 |
一、忠实于原着的实验性探索:助力芭蕾“三化”的实践与追求 |
二、聚焦原着的个性化解读:在反思历史中追随现实主义舞蹈的创作道路 |
三、基于原着的时代新释:呼应现实题材舞剧创作潮流 |
第三章 基于舞剧艺术规律的改编策略 |
第一节 文学人物的提炼与塑造 |
一、核心人物的提取与适舞性调整 |
二、文学形象典型性格的舞剧同构 |
三、文学形象及性格的扬弃与整合 |
四、文学形象的符号化与象征化设计 |
第二节 文学情节的提取与重构 |
一、主要矛盾和主要事件的勾勒 |
二、侧重情节的悲剧性铺陈 |
三、文学情节的想象性延展 |
第三节 文学结构的借鉴与重组 |
一、传统戏剧文学结构的借鉴 |
二、以人物内心活动为依据的结构重组 |
第四章 中国现当代文学改编舞剧的内涵及价值 |
第一节 基于文学的内涵与价值 |
一、实现文学作品的跨媒介传播 |
二、促进中国文学的跨文化交际 |
三、丰富文学的“经典化”内涵 |
第二节 基于舞剧的内涵与价值 |
一、提升舞剧的表意格调 |
二、敞开舞剧表意方式的创新与创造 |
三、拓宽“现实题材”舞剧创作道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舞剧改编表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确立与缘起 |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三、文献研究综述 |
第一章 从才子到闯将:跳出“鸳蝴派”与骂倒王敬轩们的双簧信 |
第一节 刘半农与“鸳鸯蝴蝶派”的距离 |
第二节 现代通俗小说创作理念的改良 |
第三节 平民的启示与“平民文学”的生成 |
第四节 文学革命中的无畏斗士:从《双簧信》说起 |
第二章 新诗之开拓 |
第一节 “不可无一,不能有二”:刘半农的新诗理念与创新 |
第二节 《瓦釜集》、《扬鞭集》的实践 |
第三节 “误读”下的散文诗 |
第四节 浮出历史地表的“她”与“它” |
第三章 “跑入与落伍”:以散文创作和理论为中心 |
第一节 现代散文的界说:启蒙、批判与审美 |
第二节 投入《新青年》的阵营与散文“杂感”的凸显 |
第三节 “斗士的重现”:《语丝》时期批判的再延续 |
第四节 《论语》时期的“潜隐与疏离” |
第五节 从传统到现代:刘半农散文“体制”的建构 |
第四章 启蒙视域下的着译小说文本 |
第一节 文学、历史与荒诞的启蒙建构 |
第二节 穷人命运的思考与国民性批判 |
第三节 现代民族国家的想象与认同 |
第四节 新女性形象的塑造 |
第五章 新文化视野中的历史考察与定位 |
第一节 刚劲操守者的批判与呐喊 |
第二节 “我手写我口”:矢志不移的“真”与“诚” |
第三节 博才多艺的学教生涯 |
第四节 叫我如何不想“他”:30年代以来的毁誉褒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刘半农研究和纪念文献辑要 |
附录二 :刘半农的发表在《世界日报·副刊》(1926-1933 年)及其相关栏目上的小说、杂文、译诗、民歌 |
附录三 :刘半农发表在《人间世》(1934 年)上的杂文、诗歌 |
附录四 :刘半农发表在《北京大学日刊》和《北京大学月刊》(1918-1925 年)上的信函、杂文及其他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哈利·波特》在中国的译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Harry Potter及其作者J.K.罗琳简介 |
二、研究缘起、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Harry Potter在中国的翻译史 |
一、Harry Potter在中国的出版概况 |
二、《哈利·波特》中译史 |
三、小结 |
第三章 《哈利·波特》在普通读者和专业研究者中的接受 |
一、接受土壤的形成和奇幻文学读者群体的勃兴 |
二、《哈利·波特》中译本评介史 |
三、小结 |
第四章 赞助人对译本的操纵和目标读者接受错位——新型读者群体出现 |
一、赞助人对《哈利·波特》中译本生产和流通过程的操纵 |
二、Harry Potter和《哈利·波特》中译本的读者群定位 |
三、新型读者群体出现 |
四、小结 |
第五章 从副文本视角与文本转换过程看《哈利·波特》中译本的偏差 |
一、副文本视角下的《哈利·波特》:儿童文学定位导向引发部分读者不满 |
二、误译、漏译导致《哈利·波特》中人物形象的扭曲和变形 |
三、“文字游戏”在转换过程中出现偏差:预期效果缺失,影响读者理解 |
四、《哈利·波特》中的习语翻译:适度异化才可保留异域文化意象 |
五、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8)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出版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2 茅盾文学奖本体研究 |
2.1 新世纪长篇小说的坐标 |
2.1.1 孕育与变迁 |
2.1.2 地位与影响 |
2.2 文学奖生产机制 |
2.2.1 评奖制度概况 |
2.2.2 获奖作品概述 |
3 茅盾文学奖作品的出版模式 |
3.1 出版模式概述 |
3.2 茅盾文学奖作品的传统出版 |
3.2.1 期刊优先模式 |
3.2.2 图书优先模式 |
3.3 茅盾文学奖作品的多元联合出版 |
3.3.1 书到丛书 |
3.3.2 纸本到影像 |
4 茅盾文学奖作品的出版活动主体 |
4.1 作者身份探析:编审链中的作家群 |
4.2 主要出版机构:文学奖的传播枢纽 |
4.3 新媒介的参与:出版物形态的衍生 |
4.3.1 影视剧:茅盾文学奖的衍生传播 |
4.3.2 网络:茅盾文学奖未知的未来 |
5 获奖作品出版的社会驱动 |
5.1 出版观念的宏观转型 |
5.1.1 20世纪80年代:解放思想,复归文学本质 |
5.1.2 20世纪90年代:多管齐下,深化出版改革 |
5.1.3 新世纪以来:全面转型,文学融入市场 |
5.2 评奖机制的市场联姻 |
5.2.1 文学评奖向出版市场机制适度倾斜 |
5.2.2 市场反应对文学评奖机制的参考意义 |
5.2.3 文学奖获奖作品出版机构的多元化 |
5.3 象征资本的文化消费 |
5.3.1 以获奖为符号动力助推市场营销 |
5.3.2 “茅盾文学奖”象征资本的开发 |
5.3.3 “茅盾文学奖”的当代品牌价值流失 |
6 茅盾文学奖作品的读者接受 |
6.1 受众的接受 |
6.2 作为意见领袖的文学批评家 |
6.3 普通读者的接受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者、获奖作品及出版单位 |
致谢 |
(9)审美的延展 ——中国当代小说的审美变革与“反本质主义”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第一章 “审美维度”下的文学研究 |
第一节 世纪初对审美维度的新思考与溯源 |
第二节 文学审美之维的期待与反思 |
第二章 “本质化”思维与审美伦理重建 |
第一节 “本质化”思维及其祛魅 |
第二节 “固化”的思想与审美伦理 |
第三节 “新时期”文学的审美“重建” |
第三章 叙事变革与文学审美“回归” |
第一节 小说叙事变革的发生 |
第二节 叙事形态与审美新维度 |
第四章 历史想象与审美视域的拓展 |
第一节 “本质化”历史及其悖论 |
第二节 话语真相和历史的“迷踪” |
第三节 历史“起源”的审美考量 |
第五章 “人的文学”与人性的维度 |
第一节 “大写的人”和“小写的人” |
第二节 人性的“隐秘”与“禁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校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论阿来小说的身体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阿来创作简介及其小说研究现状 |
二、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三、身体叙事理论概述 |
第一章 身体叙事:勾勒历史的模样 |
第一节 身体多样性展现历史丰富性 |
一、古代身体:神、人、魔 |
二、近代身体:“夹坝”、土司、豪酋 |
三、现代身体:愚昧奴隶、蒙昧英雄、傻子新民 |
四、当代身体:外来者、守旧者、革新者 |
第二节 身体变化性揭示历史前进性 |
一、神性身体到人性身体:神性世界的失落 |
二、英雄身体到傻子新民:土司社会的建立与瓦解 |
三、革命身体到创业身体:社会主义时期的发展 |
第三节 阿来“慎审批判”的历史观 |
一、逝去的身体:洞察历史伤痛记忆的普遍价值 |
二、相似的身体:凸显历史重复性的现实意义 |
第二章 身体叙事:烛照人性的隐秘 |
第一节 人性扭曲:在权力中漂移的身体 |
一、权力主体的人性撕裂 |
二、权力对象的人格异化 |
第二节 人性裂变:被现代性裹挟的身体 |
一、失重群体的人性失衡 |
二、迷失个体的人性陷落 |
第三节 阿来“向往温暖”的人性观 |
一、同情与希冀:对人性扭曲、裂变的反拨 |
二、朴拙与血性:藏民族的人性特质 |
第三章 身体叙事:呈现文化的冲突 |
第一节 书写冲突:多元文化漩涡中的身体 |
一、新语言涌入与话语权丧失 |
二、新事物突现与生活方式改变 |
三、新思想涌现与文化认同危机 |
第二节 思考冲突:阿来文化身份的追寻 |
一、血缘促进藏族文化身份认同的生成 |
二、多元文化导致文化身份认同的困境 |
三、重构文化身份认同实现超越 |
第三节 阿来“自然发展”的文化观 |
一、从抵制到接受:对他者文化侵入的观念转变 |
二、消亡与新生:尊重文化本身的自主选择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四、法国“世纪之审”尘埃落定(论文参考文献)
- [1]藏族机智人物故事与当代小说互文性研究[D]. 范佳. 北方民族大学, 2021(09)
- [2]《尘埃落定》在英国的译介与传播研究[D]. 陈桃.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9)
- [3]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舞剧改编研究[D]. 邱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4]地缘环境与身份认同:阿来文学书写研究[D]. 龚婷. 西南民族大学, 2020
- [5]白痴身份下的疯癫叙事研究 ——以《尘埃落定》和《喧哗与骚动》为例[D]. 李明慧.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6]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D]. 张承志. 吉林大学, 2020(08)
- [7]《哈利·波特》在中国的译介研究[D]. 王伟.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7)
- [8]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出版传播研究[D]. 韩舒畅. 南京大学, 2020(02)
- [9]审美的延展 ——中国当代小说的审美变革与“反本质主义”反思[D]. 张博实. 吉林大学, 2019(02)
- [10]论阿来小说的身体叙事[D]. 何梦洁. 江南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