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DM3复制技术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王浩宇[1](2021)在《NixCoy、Pt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催化H2O2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社会不断发展,能源消耗巨大,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人们对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越来越重视。直接过氧化氢-过氧化氢燃料电池(DPPFC)是由H2O2同时作为燃料和氧化剂的一种燃料电池,由于其反应产物只有H2O和O2,所以可以实现真正的可持续环保无污染。H2O2阳极的电氧化反应和阴极电还原反应性能直接决定了DPPFC性能,所以制备出具有优良催化性能活性的电极材料是提高DPPFC性能的理想方案,本论文中制备了NixCoy及Pt纳米电极材料分别用于催化H2O2的电氧化反应和电还原反应。通过对泡沫铜(CF)支撑体进行电化学氧化制备出CF-1电极,然后对CF-1电极进行电化学还原制备出CF-2电极,进而通过电沉积法在CF-2电极表面沉积Ni纳米催化剂制备CF-2@Ni电极,并且研究了所制备电极在碱性环境中催化H2O2电氧化行为。经电化学氧化和还原处理的CF基体表面获得了三维(3D)纳米锥结构,在其表面负载的Ni纳米催化剂呈直径约为200 nm的球状结构。通过比较CF、CF@Ni、CF-1@Ni和CF-2@Ni电极在1.0 mol·dm-3 Na OH+0.3 mol·dm-3 H2O2溶液中的催化性能,证明所制备的CF-2@Ni电极展现了最优的电催化活性。CF-2@Ni电极在2.0 mol·dm-3 Na OH+0.5mol·dm-3 H2O2混合溶液中达到最佳性能,0.6 V的电位下的氧化电流密度达到710.4m A?cm-2。通过阿伦尼乌斯方程可以计算得到CF-2@Ni电极表面反应活化能为21.0k J?mol-1。此外还探究了H2O2在CF-2@Ni电极表面的反应机理,为Ni催化剂催化H2O2电氧化反应基础理论提供了必要的指导意义。通过改变沉积液中的Ni2+和Co2+比例,在CF-2电极表面共沉积Ni-Co纳米复合物催化剂制备了CF-2@NixCoy电极,用于在碱性环境中催化H2O2电氧化。不同的Ni2+和Co2+比例制备出的电极表面形貌明显不同,随着Co含量的增加,所负载纳米材料表面由光滑平面转化为花状结构。所制备的Ni-Co纳米复合物催化剂相比纯Ni催化剂拥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可以更好的与反应液接触,且有利于反应过程中所产生气体的逸出。而且Ni-Co纳米复合物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明显优于纯Ni催化剂和Co催化剂,表明Co与Ni可以对H2O2电氧化反应表现出协同作用。此外,通过改变测试条件(Na OH浓度、H2O2浓度)研究CF-2@Ni0.50Co0.50电极的电催化行为,在Na OH浓度和H2O2浓度分别为3.0 mol·dm-3和0.3 mol·dm-3时,电极展现了最佳的催化性能,此时氧化电流密度在电压为0.6 V处达到了962.0 m A?cm-2。经计算得出,此时电极表面反应的活化能为19.8k J?mol-1。此外探究了H2O2在CF-2@Ni0.50Co0.50电极表面存在的氧化反应机理,其中Ni和Co之间的协同作用是促使CF-2@Ni0.50Co0.50电极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的关键因素。通过在滤纸表面依次负载石墨层、聚苯胺(PANI)层和Pt纳米颗粒制备出滤纸/石墨-聚苯胺@铂电极(F/G-PANI@Pt),并在酸性环境中用于催化H2O2的电还原反应。所制备电极表面负载的PANI为3D棒状结构,可以为Pt纳米颗粒的负载提供良好的基础。Pt通过化学氧化还原法依托PANI纳米棒均匀生长,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F/G-PANI@Pt在含有1.0 mol?dm-3 H2SO4+1.5 mol?dm-3 H2O2的混合溶液中,-0.2 V的测试电位下,还原电流密度达到了-415.10 m A?cm-2。此外研究了H2O2在电极表面的反应机理,F/G-PANI@Pt电极优良的催化性能得益于其特殊的3D结构及PANI和Pt纳米材料间的协同效应。
崔灿[2](2021)在《钴基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NaBH4电氧化行为研究》文中提出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新型能量转化装置,因其具有燃料利用率高、无污染等优点,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直接硼氢化物燃料电池(DBFC)是一种以硼氢化物为燃料的燃料电池。硼氢化钠(Na BH4)作为一种常见的硼氢化物,具有含氢量高、能量密度高、比容量高等优点。同时,其作为一种固态燃料,便于储运,安全性好,是一种极有前途的燃料。电极是燃料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阳极材料对Na BH4电氧化的催化活性直接影响DBFC的性能。三维(3D)多孔结构电极是近些年的一个研究热点,其具有极佳的气液传质效率,且其本身的多孔道立体结构也有助于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气体快速逸出。本论文中,以碳布(CC)、碳纸(CP)及泡沫钴(CF)作为电极支撑体,利用电沉积法、化学还原法、伽伐尼置换法等手段制备电极材料,并研究它们对Na BH4电氧化的催化行为。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等物理表征仪器和循环伏安法(CV)、计时电流法(CA)等电化学方法研究所制备电极的形貌、组分等物理特征及电化学性质。在CC支撑体上利用电沉积法负载Co(OH)2纳米片,然后将其在HAu Cl4溶液中浸渍,利用伽伐尼置换法制得Co(OH)2-Au/CC电极,并研究其对Na BH4电氧化的催化行为。在2.0 mol·dm-3 Na OH+0.20 mol·dm-3 Na BH4溶液中,Co(OH)2-Au/CC电极的最高氧化电流密度(411.1 m A·cm-2)远大于Co(OH)2/CC电极(13.1 m A·cm-2)。贵金属Au具有极佳的催化Na BH4电氧化的能力,它的引入与Co(OH)2之间形成了协同效应,且可以提高电极的导电性。值得注意的是,CC是一种柔性支撑体,其良好的柔韧性使得Co(OH)2-Au/CC电极有望应用于便携式穿戴设备。通过电沉积过程在CP支撑体上生长Co(OH)2纳米片,然后在Na BH4溶液中将部分Co(OH)2还原为单质Co,得到Co(OH)2-Co/CP电极,将其用于催化Na BH4电氧化。经过Na BH4还原处理后的电极仍然保持了3D多孔结构,有利于BH4-在电极中的扩散和电氧化过程中H2的逸出,其在2.0 mol·dm-3 Na OH+0.30 mol·dm-3 Na BH4溶液中,最高氧化电流密度达到了251.7 m A·cm-2。单质Co的引入可以提高电极的导电性,同时它与Co(OH)2间存在协同效应,有助于提高电极的催化活性。利用一步电沉积法将Co-B合金负载于CF支撑体上,得到Co-B/CF电极,该电极在碱性环境中表现出了良好的催化Na BH4电氧化的能力。当电位为-0.2 V,当反应溶液含有2.0 mol·dm-3 Na OH和0.30 mol·dm-3 Na BH4时,其氧化电流密度高达1685.8 m A·cm-2。CF支撑体的3D多孔结构可以使反应液在其中快速扩散,有利于提高电极的催化活性。Co-B/CF电极中的B处于缺电子态,这种状态可以增强催化剂吸附BH4-的能力,进而提高其电催化性能。
马成成[3](2021)在《水田搅浆埋茬平地机打浆刀设计与试验》文中提出为进一步弥补水田整地方面存在缺陷,提高水稻收割后遗留在水田稻杆利用率,论文针对旋耕类刀具的研究现状,以提高稻杆埋茬率、降低拖拉机油耗以及提高耕后地表平整度作为设计目标,利用静力学分析原理、ANSYS有限元仿真软件、EDEM离散元仿真软件与田间试验方法,对水田搅浆埋茬平地机的主要工作部件打浆刀进行了理论探索与设计。通过查阅旋耕类刀具的现有刀型,根据静力学分析原理,对刀具进行受力与运动分析,建立功耗数学模型确定出打浆刀的试验几何因素。结合水田整地的工作要求,完成打浆刀刃曲线、动态滑切角等参数的设计,并通过ANSYS有限元仿真软件对设计出的该打浆刀进行静应力仿真分析。最后通过对比选取的方法,确定出打浆刀的排布方式。在EDEM仿真软件中,将水田土槽模型分为稻秆、泥浆、耕层土壤三部分,分别进行模型创建,并定义不同颗粒之间的模型参数与接触方式,经过创建颗粒工厂进行颗粒填充,完成土槽创建。将打浆刀导入EDEM中,完成打浆刀-泥浆-土壤-稻秆复合模型的建立,为仿真试验奠定基础。以埋茬率、功耗、耕后地表平整度为性能指标,以打浆刀正切刃弯折角、单刀工作幅宽和刀厚为试验因素,在EDEM离散元软件中分别进行单因素与三因素五水平正交旋转试验。同时对埋茬率、耕后地表平整度、功耗的回归方程进行优化求解,确定出打浆刀最佳几何参数。.将设计出的打浆刀安装到水田搅浆埋茬装置上,进行田间性能试验研究,通过对《水田旋耕作业技术规程》的作业质量要求与设计出的打浆刀作业指标的检测数据进行对比以此验证打浆刀设计的准确性。
张雅宁[4](2021)在《基于修饰碳糊电极电势型传感器检测电解处理压载水中总余氯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海上贸易的不断发展,船舶运输在世界贸易中的作用正越来越明显,迄今,我国的货物进出口已经跃居世界首位,成为世界名副其实的海运大国。在海上运输中,为了保证船舶安全稳定的运行,压载水(Ballast Water,BW)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同时由于压载水的随意排放会造成外来物种的生物入侵等问题,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安全带来了非常大的威胁。因此,开发一种快速、安全、高效的BW处理技术变得尤为重要。压载水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等,其中化学法中的电解法由于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运行安全、杀灭效果好等优点,成为了处理BW非常重要的方法之一。电解处理BW中存在的Cl2,NaClO和HClO对于杀死外来海洋物种均有效,这些活性物质的总浓度称为总余氯(totalresidual chlorine,TRC)。研究表明,TRC浓度过高会对船舶以及海洋中的生物造成危害,而浓度过低则达不到良好的杀灭效果,因此需要对海水中的TRC进行实时监测。目前,TRC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化学分析法、分光光度法、电流法、化学发光技术等,这些方法通常操作繁琐、成本高、不能进行连续测量,因此不适用于TRC的监测。但相比较而言,电势法由于具有易操作、成本低、灵敏度高以及分析速度快等优点,更适合用于BW中TRC浓度的监测。但是,目前关于用电势法对BW中TRC浓度进行测定的相关研究并不多。因此开发一种能够快速检测BW中TRC浓度的电势传感器对于新型检测技术的基础研究有重要意义。我们课题组长期从事电化学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从2009年开始开展船舶压载水电解处理相关研究工作。在之前的研究课题中,我们对基于玻碳电极(GC)和铂电极等氧化还原电极、二茂铁(Ferrocene,Fc)增强的聚氯乙烯覆膜修饰电极(Fc-ZephCl-PVC-GC)和普鲁士蓝(Prussian Blue,PB)增强的聚氯乙烯覆膜修饰电极进行了研究。相关研究表明,在1-20 mg.dm-3的范围内,Fc-ZephCl-PVC-GC的电势与TRC浓度的对数之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电极的响应时间小于50s,且具有良好的可逆性,海水中常见的离子对电极无明显干扰,但一周后聚合物膜脱落,使电极失效。本文首先对压载水的处理要求、方法、TRC的检测方法以及碳糊修饰电极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系统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制备一种基于修饰碳糊电极检测TRC的电势型传感器的新思路。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1)Fc 修饰碳糊电极(Ferrocene modified carbon paste electrode,Fc-CPE)的制备及性能测试。首先对碳糊电极的黏合剂进行筛选,确定了液体石蜡作为电极的黏合剂。然后选用Fc作为活性修饰剂,通过系列实验确定了该传感器的最佳组成配比为:Fc 0.15 g,石墨粉0.6 g,液体石蜡0.25 g,并在最佳配比下对该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最优条件下测试时,电极电势与TRC浓度的对数在1-15 mg.dm-3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符合能斯特行为,斜率为54.23 mV/dec,电极响应速度缩短,响应时间约为40 s,电势稳定性提高,且电极呈现出良好的重现性,海水中常见的一些离子对该电极并无明显干扰,使用寿命约为2周。该电极制备简单,选择性和抗干扰能力高,成本低。表明Fc的加入显着改善了电极的响应性能,使该电极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2)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β-CD)包合Fc修饰碳糊电极的制备及其性能的测试。以β-CD包合Fc作为电活性材料,制备了 β-CD-Fc-CPE电极,确定了各组分的最佳比例为:β-CD-Fc 0.15 g,石墨粉0.6 g,液体石蜡0.25 g。在此结果的基础上,研究了 β-CD-Fc包合物对提高电极电势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β-CD的加入使电极电势更加稳定,响应时间缩短,约为30s,这和β-CD与Fc形成包合物从而使Fc不易被空气氧化和流失有一定关系。电势与TRC浓度对数在1-15 mg·dm-3的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斜率为66.97 mV/dec。相对于Fc修饰碳糊电极,电极的灵敏度提高,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选择性与重现性,但电极的使用寿命未有明显延长。该电极制备方法简单,检测效果较好、成本低,为电解处理BW中TRC浓度的检测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吴春花[5](2021)在《不同沟垄二元覆盖模式对土壤养分转化特征及马铃薯生长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针对宁南半干旱区作物生长前期降水少、后期气温高的特点,于2019-2020年在海原县树台乡大嘴村,以马铃薯为供试作物,将三个沟垄比(沟垄比)与五种沟垄覆盖模式相结合,连续两年开展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沟垄二元覆盖模式下马铃薯生育期土壤水温、酶活性对养分的转化与分配规律及其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旨在为该区马铃薯水肥高效利用和沟垄集雨种植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沟垄二元覆盖模式可提高生育期0-100 cm层土壤蓄水量,且土壤蓄水量随垄宽的增加而增加,以沟垄比60 cm:60 cm下土壤蓄水量最高;各覆盖处理土壤蓄水量以垄覆地膜沟覆秸秆和垄覆地膜沟覆麻纤维地膜处理表现最佳,2年生育期土壤蓄水量平均较平作不覆盖(对照)显着增加22.3%和15.7%。不同沟垄二元覆盖模式可提高生育期0-25 cm层土壤平均温度,而垄覆地膜沟覆秸秆处理可降低土壤温度,随垄宽的增加而降低更明显;土壤温度以沟垄比60 cm:60 cm和60 cm:45 cm下土壤增温效果较好,各覆盖处理以垄覆地膜沟覆地膜和垄覆地膜沟覆渗水地膜处理表现最佳,2年平均较对照显着增温1.9℃和1.1℃。2)不同沟垄二元覆盖模式可提高作物收获期0-60 cm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且随垄宽的增加而减小。土壤有机质含量以垄覆地膜沟覆秸秆和垄覆地膜沟覆麻纤维地膜处理最高,2年平均分别较对照显着增加24.4%和20.4%;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含量以垄覆地膜沟覆地膜和垄覆地膜沟覆秸秆处理最高,2年平均分别较对照显着增加10.5%、10.0%、9.7%和15.0%、11.0%、16.9%。不同沟垄二元覆盖模式还可提高作物生育期0-60 cm层土壤硝态氮、铵态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以垄覆地膜沟覆地膜和垄覆地膜沟覆秸秆处理含量最高,2年平均分别较对照显着增加 20.9%~35.5%、34.5%~45.6%、25.0%~45.4%、31.9%~37.6%和 18.6%~32.1%、25.9%~34.8%、20.1%~33.6%、28.2%~33.1%。2 年平均土壤养分沟垄比间表现为 60 cm:60 cm>60 cm:45 cm>60 cm:30 cm。3)不同沟垄二元覆盖模式可提高作物生育期0-60 cm层土壤磷酸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其中以垄覆地膜沟覆秸秆和垄覆地膜沟覆地膜处理土壤酶活性最高,2年分别平均较对照显着增加9.5%~18.6%、7.8%~12.2%、7.9%~12.8%和 6.5%~17.8%、6.7%~7.9%、7.5%~12.0%。土壤磷酸酶活性以沟垄比60 cm:45 cm表现最佳,而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以沟垄比60 cm:60 cm表现最佳,沟垄比60 cm:30 cm各种土壤酶活性表现次之。4)不同沟垄二元覆盖模式可提高马铃薯植株对养分的吸收。马铃薯植株对氮的吸收各部位表现为叶>茎>块茎>根,沟垄比间表现为60 cm:60 cm>60 cm:30 cm>60 cm:45 cm,不同覆盖模式2019年以垄覆地膜沟覆麻纤维地膜和垄覆地膜沟覆渗水地膜处理吸收最多,分别较对照显着增加39.3%和34.2%,而2020年以垄覆地膜沟覆地膜和垄覆地膜沟覆渗水地膜处理吸收最多,分别较对照显着增加78.3%和73.5%;马铃薯植株对磷的吸收不同沟垄二元覆盖模式两年间存在差异:2019年随垄宽的增宽而减小,以垄覆地膜沟覆秸秆和垄覆地膜沟覆渗水地膜处理吸收最多,分别较对照显着增加35.7%和33.4%,而2020年沟垄比间表现为60 cm:45 cm>60 cm:30 cm>60 cm:60 cm,以垄覆地膜沟覆麻纤维地膜和垄覆地膜沟覆渗水地膜处理吸收最多,分别较对照显着增加42.7%和36.6%;马铃薯植株对钾的吸收不同沟垄二元覆盖模式随垄宽增加而增大,以垄覆地膜沟覆秸秆和垄覆地膜沟覆麻纤维地膜处理吸收最多,2年分别较对照显着增加63.6%、113.7%和39.1%、95.6%。5)不同沟垄二元覆盖模式可促进马铃薯的生长,提高马铃薯生育期株高、茎粗和干物质累积量,其中以垄覆地膜沟覆渗水地膜和垄覆地膜沟覆地膜处理表现最佳,2年平均分别较对照显着增加38.0%、11.8%、55.6%和35.4%、9.5%、61.9%。马铃薯生育期株高和茎粗以沟垄比60 cm:60 cm表现较好;地上部干物质累积量以60 cm:45 cm沟垄比表现最佳,而地下部干物质累积量以60 cm:60 cm沟垄比表现最佳。6)不同沟垄二元覆盖模式可改善马铃薯单株薯数、单薯重、产量和商品薯率。2019年马铃薯单株薯数随垄宽的增加而减小,单薯重和商品薯率随垄宽的增加而增大,而2020年马铃薯单株薯数随垄宽的增加而增大,单薯重随垄宽的增加而减小;马铃薯产量沟垄比间表现为60 cm:45 cm>60 cm:60 cm>60 cm:30 cm;两年不同覆盖模式以垄覆地膜沟覆地膜和垄覆地膜沟覆秸秆处理马铃薯产量最高,2年分别较对照显着增加32.2%、38.6%和40.3%、29.3%。马铃薯生育期耗水量不同沟垄二元覆盖模式年际间存在差异:2019年随垄宽的增加而增大,而2020年随垄宽的增加而减小,不同覆盖模式均以垄覆地膜沟覆秸秆处理最低,2年分别较对照显着降低10.9%和5.2%。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不同沟垄二元覆盖模式以沟垄比60 cm:45 cm最高,不同覆盖模式以垄覆地膜沟覆秸秆和垄覆地膜沟覆地膜处理最高,2年分别较对照显着增加57.6%、43.3%和45.5%、33.3%。7)不同沟垄二元覆盖模式下土壤水分、养分因子、酶活性间相关性极显着(除钾外),而与土壤温度均无相关性。沟垄比和覆盖模式对土壤水温、磷酸酶、蔗糖酶、有机质、全钾、硝态氮、铵态氮、速效磷、干物质、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交互作用显着,而对土壤脲酶、全氮、全磷、株高、茎粗、植株N、植株P、植株K、商品薯率和耗水量的交互作用不显着。通过对马铃薯产量与垄宽的关系拟合发现,不同沟垄二元覆盖模式下马铃薯产量均随垄宽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在60 cm:48 cm沟垄比下各覆盖模式可使马铃薯获得高产。综上,不同沟垄二元覆盖模式不仅能够改善土壤水温环境,促进作物生长,还可提高耕层土壤(0-60 cm)酶活性,促进养分的转化和吸收,提高养分含量,进而提高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其中,在沟垄比60 cm:45 cm下垄覆地膜沟覆秸秆模式可实现马铃薯产量和土壤水肥热的改善,在宁南旱区马铃薯高产栽培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
李嘉泳[6](2020)在《用于食品中致癌物检测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食品安全始终是人类健康面临的巨大挑战,为了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开发了许多方法来检测食品中的致癌污染物。在这些方法中,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同时具备了分子印迹膜(MIP)的高选择性、稳定性和电化学传感器的检测迅速灵敏、设备便携成本低、操作简便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本论文选择了食品中可能存在的两种典型致癌物质作为检测对象,制备了相应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获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研究工作包括:1、以双酚A缩水甘油醚(BADGE)为模板分子,吡咯为功能单体,在铂盘电极(PDE)上制备了对BADGE敏感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MIP-PDE。使用K3Fe(CN)6/K4Fe(CN)6溶液作为电活性探针,间接实现定量检测BADGE的浓度。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显微红外(Micro-FTIR)、循环伏安法(CV)和交流阻抗(EIS)方法验证了MIP的成功聚合。探究了制备MIP-PDE的最佳条件,在最佳条件下,制备的MIP-PDE在0.05-10.00μmol dm-3的BADGE浓度范围内显示出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4μmol dm-3。该传感器具备优秀的选择性、稳定性和重现性,成功应用于食用油样品的检测中。2、制备了沸石咪唑酸酯骨架-8(ZIF-8)和ZIF-8的衍生纳米多孔碳材料(ZC),运用CV、EIS、SEM和X射线衍射分析(XRD)对ZIF-8及ZC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ZC具有优秀的导电性、高电化学活性面积和稳固的多孔骨架结构。基于ZC修饰的玻碳电极(ZC/GCE),以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为模板分子,邻苯二胺(o-PD)为功能单体,构建了一种选择性检测TBHQ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MIP/ZC/GCE。使用SEM对MIP/ZC/GCE的形貌进行表征,证明MIP均匀地聚合在ZC颗粒表面。我们还对MIP/ZC/GCE的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佳条件下,制备的MIP/ZC/GCE在1.0-75μmol dm-3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42μmol dm-3。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重现性、稳定性和选择性,应用于真实油样中TBHQ的检测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张广欣[7](2020)在《林农复合下三倍体毛白杨幼林细根分布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细根是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主要器官,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关于杨树根系的研究大部分在根系生物量的分布以及和土壤资源之间的关系上,有关毛白杨幼林间作下根系空间分布的研究比较少。本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栽植密度2m×3m和3m×4m两个处理,副区设置毛白杨+花生+菠菜、毛白杨+花生、毛白杨单作常规抚育三种处理。通过对2a毛白杨不同栽植密度和间作模式下胸径和树高生长情况以及细根空间分布的研究,了解细根的分布特征,探究不同处理下毛白杨地上部分生长量以及细根的空间分布特点、差异以及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栽植密度因素对造林两年后毛白杨树高产生显着影响(P<0.05),2m×3m的栽植密度下,毛白杨的树高达到6.41m,显着高于3m×4m下的5.68m。(2)毛白杨+花生间作模式下,毛白杨的细根根重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达到最大值,分别比毛白杨单作显着提升了60.20%和80.20%。3m×4m栽植密度和毛白杨+花生+菠菜间作模式组合下,毛白杨的细根比根长达到了最大值,为2513.068 cm/g,显着高于其他5个组合。(3)毛白杨+花生+菠菜、毛白杨+花生两种间作模式的细根根重密度、根长密度、比根长、根表面积密度在土层深度0~40cm范围内占比比毛白杨单作小,在40~80cm范围内的占比比毛白杨单作大,表明间作农作物会使毛白杨的细根产生下移的趋势。(4)垂直方向上,毛白杨细根的根重密度、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在0~20cm深的浅土层范围内最大。水平方向上,毛白杨细根的根重密度、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在距离树干水平距离最近的0~30cm范围内最大。两种栽植密度下细根的形态指标在空间上的变化趋势存在差别,2m×3m的栽植密度下,细根的根重密度、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的比值随着水平距离的增加而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而3m×4m的栽植密度下则是随着水平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杨紫怡[8](2020)在《生物强化促进高含氮有机物厌氧产甲烷工艺优化及机理探究》文中指出厌氧消化技术是提高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的关键技术之一。以高含氮有机废物为主要来源的厌氧消化反应器大多受高氨氮抑制的影响,长期处于“抑制的稳定状态”,从而限制了其运行效率及能源转化效率。为了缓解氨氮抑制,生物强化技术可作为极具潜力的解决手段。但选用合适的微生物菌株或菌群尚需进一步摸索。而且,生物强化对厌氧体系甲烷产量、代谢途径、菌群结构等方面的影响也尚不明确。此外,通过修正动力学模型模拟厌氧消化过程,可为优化工况提供理论支持。本文首先对氨氮抑制浓度进行初步确定;接着对缓解氨氮抑制的特定微生物进行筛选;而后考察长期运行厌氧反应器的工艺运行特性,判断强化微生物对产甲烷代谢途径的影响;进而基于实际复杂底物的厌氧反应器,评价生物强化的实际应用潜力,阐明强化微生物对菌群结构、功能基因的影响;最后根据实验数据修正动力学模型,对“生物强化-厌氧”体系进行模拟,并通过动力学参数的分析进一步对产甲烷途径进行初步的量化评价。(1)研究了氨氮对甲烷产量、产甲烷途径、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当氨氮浓度分别超过2和5 g NH4+-N L-1时,中、高温反应器的甲烷产量损失超过20%。挥发性脂肪酸数据表明,在中温条件下,氨氮的抑制对乙酸化和产甲烷步骤影响显着,而高温条件下,主要是产甲烷步骤受到抑制。在中温反应器中未发现明显的产甲烷途径转变,而氨氮浓度增加到5 g NH4+-N L-1以上时,高温厌氧生物反应器中的产甲烷途径由噬乙酸产甲烷途径变为噬氢产甲烷途径。在中、高温条件下,尽管厌氧反应器内微生物菌群结构和多样性不同,但微生物群落对氨氮抑制的应激反应是一致的。(2)研究了不同生物强化微生物组合对缓解厌氧消化过程中氨氮抑制问题的影响。选择7株纯菌进行了 13种尝试。添加Methanobrevibacter smithii(MBS)和乙酸氧化菌Syntrophaceticu schinkii对体系进行生物强化是最佳选择,甲烷产量提高了 71.1%,基于产甲烷活性实验(SMA),噬氢甲烷菌的活性明显提高。单独添加兼性噬乙酸产甲烷菌Methanosarcina(MSB)进行生物强化的效果也较好(甲烷产量提高了59.7%),同时,噬乙酸产甲烷菌和噬氢产甲烷菌的活性都得到了增强。同位素示踪实验的结果进一步表明,噬乙酸产甲烷途径和噬氢产甲烷途径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在14个反应器中,Methanobacterium和Methanosaeta 是优势菌属。Methanobrevibacter和Methanosarcina是非优势菌属,即使添加两者菌属进行生物强化,其相对丰度仍然很低(<2%),但这两种菌属在决定整个微生物群落以及提高厌氧反应器整体性能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3)研究了生物强化长期运行的稳定性以及生物强化后全过程产甲烷途径的变化。经过长期运行,生物强化是一种稳定的方法。添加Methanosarcina barkeri(MSB)或 Syntrophaceticu schinkii(SS)+Methanobrevibacter smithii(MBS)进行生物强化后,甲烷产量增加了35%,用Methanosaeta harundina(MSH)+SS+MBS 进行生物强化后,甲烷产量增加了 49%。结果表明,应同时考虑噬乙酸和噬氢产甲烷途径的增强,并选择合适的生物强化组合以达到协同效应。微生物群落分析表明,各反应器中均以Methanosarcina为主,结合SMA和同位素示踪实验结果,表明Methanosarcina在不同反应器中表现的产甲烷途径不同。COG和总功能酶的丰度变化与甲烷产量的变化保持一致。功能酶EC 2.1.1.86与EC 1.2.99.5的比值和功能酶EC 1.2.1.2的相对丰度说明Methanosarcina在MSB中主要加强噬乙酸产甲烷途径,而在MSH+SS+MBS中两种产甲烷途径均增强。(4)向以牛粪和猪粪为基质的厌氧消化反应器中添加混合菌群,探讨其生物强化效果。添加混合菌群对体系进行生物强化会加强厌氧消化反应器的甲烷产量,以牛粪为基质的反应器和以猪粪为基质的反应器在生物强化后,甲烷产量分别提高了 26-39%和25-50%。VFA累积量监测实验和SMA结果表明,添加来源于相同基质反应器的混合菌群对反应器进行生物强化,主要强化了乙酸化和产甲烷步骤;添加混合菌群S-C可以强化酸化、乙酸化和产甲烷步骤。通过对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分析,添加混合菌群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加混合菌群中优势菌种在原体系内的相对丰度。从功能酶和功能基因的角度分析,生物强化后不同产甲烷途径的关键功能酶和功能基因的丰度均增加,说明噬乙酸产甲烷途径和噬氢产甲烷途径的活性均得到加强;同时乙氧基甲基转移酶(EC:2.1.2.1)可能是进一步增强噬乙酸产甲烷途径的“突破口”。通过“微生物-COG功能”贡献度的分析,兼性噬乙酸产甲烷菌Methanosarcina比噬乙酸产甲烷菌Methanosaeta表达出更全面的功能或者在不同功能中表现出更强的活性。(5)基于实验结果对厌氧消化1号模型(ADM1)进行修正,并对“生物强化-厌氧”体系进行模拟预测。对氨氮抑制、生物强化以及乙酸氧化步骤进行修正拓展的ADM1模型对“生物强化-厌氧”体系的预测效果良好(R2>0.96)。修正后的ADM1中,生物强化后km值均增大,说明生物强化主要加强的是微生物对底物的降解速率。同时,在添加混合菌群进行生物强化的过程中,kmsu,krbu,kmpro,kmac和kmh2均增大,表明添加混合菌群对厌氧消化过程中的各降解步骤均有强化效果。修正后的ADM1对来源于不同产甲烷途径的甲烷产量贡献度的模拟结果与前期产甲烷活性结果和微生物菌群结构结果保持了较高的一致性,该预测结果可以初步判断产甲烷途径。从动力学角度对混合菌群强化效果进行分析,发现在以复杂底物为基质的反应器中,加强噬乙酸产甲烷途径是进一步优化体系内甲烷产量的关键瓶颈。本文在明确氨氮抑制浓度后,对高氨氮条件下的厌氧消化产甲烷反应器进行生物强化,实现“抑制的稳定状态”向“高效的稳定状态”的转变,从反应器实际运行性能、微生物生态学、反应动力学等多角度为高含氮有机物高效厌氧产甲烷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撑。
丁杰[9](2020)在《集成开关电容的耦合电感高增益DC-DC变换器拓扑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太阳能、风能等绿色、清洁可再生能源被学术界和工业界广泛关注。在光伏发电系统中,如何将光伏电池板输出的低压直流电高效地转换成高压直流电,以便逆变并网成为光伏发电的关键技术。因此,近些年,高效、高电压增益DC-DC变换器成为学术界重要研究方向之一。论文在传统耦合电感变换器的基础上,提出了多种集成开关电容电路的方法,构造出一系列适用于不同场景的高增益DC-DC变换器拓扑。首先,针对双绕组耦合电感变换器,提出了三种不同构造倍压电路的方法,分别构造出一系列高增益DC-DC变换器,并将开关电容单元扩展至n,使其能够通过电压增益和电压应力需求,灵活改变电路结构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通过与近些年国内外提出同类变换器的对比分析可知,所提变换器在相同甚至更少数量的元器件的前提下,能够实现更高的电压增益和更低的电压应力。因此,可以采用低电压等级、低导通电阻的功率器件,减小导通损耗,进而提高变换器的工作效率。其次,在双绕组耦合电感变换器的基础上,增加第三绕组,构成三绕组耦合电感变换器。采用与双绕组耦合电感变换器集成开关电容同样的方法构造出一系列基于三绕组耦合电感与开关电容的高增益DC-DC变换器。根据三绕组的结构特点,对电路拓扑进行改造,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绕组耦合电感的高功率密度高增益DC-DC变换器,并将泵生电容单元引入该变换器中进一步提高电压增益。通过对比分析表明,所提三绕组耦合电感变换器在元器件较少的情况下,电压增益更高、功率器件的电压应力更低。然后,针对隔离型高增益应用场景,以基本反激变换器为基础,提出多种倍压电路单元,构造出多种有源箝位隔离型高增益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采用有源箝位电路回收漏感能量,使主开关管和箝位开关管都实现了零电压导通。增加倍压电容不仅能提高电压增益,降低功率器件的电压应力,还解决了有源箝位反激变换器输出二极管与漏感的谐振电压尖峰问题。当开关S闭合时,变压器二次侧绕组向倍压电容传递能量,相对于反激变换器而言,提高了变压器绕组利用率,从而提高了变换器的功率密度。最后,针对低输入电流纹波的应用场景,提出了电流输入型的基于Sepic耦合电感变换器和对称/非对称交错并联耦合电感变换器。对于应用在中小功率场景的基于Sepic耦合电感DC-DC变换器,其输入电流延续了Sepic变换器电流连续,低输入电流纹波的特点。滤波电感的引入,使得耦合电感的励磁电流大大降低,甚至部分电路拓扑的励磁电流平均值降为零,达到双边励磁的效果,提高了磁芯的利用率。因此,可以减小耦合电感的体积,提高变换器的功率密度和效率。至于应用于大功率、超大电压增益场景的交错并联耦合电感变换器,其采用两相交错并联的形式,两个耦合电感漏感电流的变化率在输入端得到有效地削弱,从而降低了输入电流纹波。结合交错并联的结构特点,增加的开关电容电路更大程度地提高了电压增益,降低功率器件的电压应力,同时,交错并联能够分担功率,使其能够轻松胜任大功率应用场合。论文上述提出的一系列新拓扑,有效地解决了传统DC-DC变换器在实现高电压增益转换方便的不足,基本能够应用于不同需求的各种场景。一方面提高了电压增益,避免了变换器工作在极限占空比下;另一方面,降低了功率器件的电压应力,从而可以采用低电压等级、高性能的器件来提高变换器的效率和可靠性。采用无源或有源箝位电路,回收利用耦合电感的漏感能量,实现了开关管的零电流或零电压开通的软开关,进一步降低了变换器的损耗。相对于近几年国内外提出的同类高增益DC-DC变换器,所提变换器在相对较少的元器件下,能够实现更高的电压增益和更低的电压应力。
赵嘉琳[10](2020)在《有机磷酸类萃取剂萃取分离锆铪工艺的研究》文中提出锆和铪主要以矿石的状态伴生存在于自然界中,没有单独的锆铪。它们处在同一周期,具有相似的原子半径与离子半径,且物理化学性质极其相近,不易于分离。金属锆铪因为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强耐腐蚀性、硬度大、熔点高等特点,已经成熟广泛地应用于原子能工业、航空航天、武器制造、石油化工等领域。锆的热中子吸收截面为铪的600多倍,它们在核工业中起到完全不同又不可或缺的作用。为保证核电站安全稳定地运行,核级锆和核级铪对纯度要求极其严格。因此锆铪的分离对于原子能产业的进步意义深远。溶剂萃取法为最常见的锆铪分离方法,但在工业上都存在污染环境、腐蚀设备、乳化等问题,开发新型锆铪萃取分离体系是大势所趋。有机磷酸类萃取剂,如二(2-乙基己基)磷酸酯(D2EHPA),凭借成本低、萃取分离效率高等特点被广泛地应用于金属的萃取分离中。本论文利用带有P(O)OH基团的多种有机磷酸类萃取剂,对比性能,优化反应条件,提高锆铪萃取率和分离因子。我们研究了有机酸对有机磷酸类萃取剂的反协同作用,得到优先萃取铪的锆铪分离方法;设计并合成了萃取能力极强的双磷酸萃取剂,重点研究了不同酸度下萃取机理及络合物结构的变化;系统地分析了在不同酸性溶液中,有机磷酸类萃取剂的结构对锆铪萃取分离性能的影响。主要内容如下:1.对比了分光光度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法具体的工作原理、优缺点以及操作步骤。经研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法更适合检测锆铪浓度。2.以D2EHPA为萃取剂,考察盐酸体系中有机酸对锆铪的反协同作用及硫酸体系中酸度对锆铪萃取分离的影响。红外光谱表明有机酸与锆的络合能力强于铪。在水相中加入有机酸抑制了萃取剂对锆的萃取,实现优先萃取铪的效果。在硫酸体系中D2EHPA对锆铪分离效果最好,分离因子可达73.62。3.以2-乙基己基磷酸单2-乙基己基酯(PC88A)为萃取剂,考察稀释剂种类、萃取剂浓度、盐酸浓度、有机酸浓度等对锆铪萃取分离的影响。PC88A与有机酸组成的协萃体系对锆铪的萃取分离效果不如D2EHPA与有机酸组成的协萃体系。4.合成新型双磷酸萃取剂,N,N-正辛胺二(亚甲基苯次磷酸)(OADMPPA),考察稀释剂种类、时间、温度、盐酸浓度、萃取剂浓度等对锆铪萃取分离的影响。在0.5、3和6 mol/dm3盐酸浓度下,萃取机理由阳离子交换机理转化为溶剂化机理,配合物组成分别为ZrOA、Zr(HA)2Cl2和ZrCl4·H2A。与萃取剂双(2,4,4-三甲基戊基)磷酸(Cyanex272)和三正辛胺(TOA)进行对比实验,双磷酸萃取剂对锆铪的萃取率能达Cyanex272体系的8和14倍,分离因子却没发生变化。5.合成双硫代磷酸类萃取剂二(2-乙基己基)二硫代磷酸酯(D2EHDTPA),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对比D2EHPA、PC88A、Cyanex272和D2EHDTPA在盐酸、硫酸和硝酸体系中萃取分离锆铪性能的差异。四种萃取剂的萃取能力排序:D2EHPA>PC88A>Cyanex272>D2EHDTPA,这与磷氧键数目有关,随着磷氧键数目的增加,萃取剂的pKa值降低,官能团P(O)OH活性将升高。在盐酸、硫酸和硝酸体系中分离能力排序分别为:D2EHDTPA>Cyanex272>PC88A>D2EHPA,D2EHPA>PC88A>Cyanex272,D2EHPA>Cyanex272与PC88A。D2EHDTPA对锆铪的萃取率低、选择性差,这可能与硫原子和氧原子的半径及电负性有关。
二、DM3复制技术的设计与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M3复制技术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NixCoy、Pt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催化H2O2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燃料电池简介 |
1.1.1 燃料电池概述 |
1.1.2 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
1.2 燃料电池的基本分类 |
1.2.1 磷酸燃料电池(Phosphoric Acid Fuel Cell/ PAFC) |
1.2.2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 SOFC) |
1.2.3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olten Carbonate Fuel Cell/ MCFC) |
1.2.4 碱性燃料电池(Alkaline Fuel Cell/ AFC) |
1.2.5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PEMFC) |
1.2.6 其他燃料电池 |
1.3 DPPFC概述 |
1.3.1 DPPFC的特点和分类 |
1.3.2 H_2O_2 的电氧化反应机理 |
1.3.3 H_2O_2 的电氧化催化剂 |
1.3.4 H_2O_2 的电还原反应机理 |
1.3.5 H_2O_2 的电还原催化剂 |
1.4 选题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1.4.1 选题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药品与材料 |
2.2 实验设备 |
2.3 电极材料表征方法 |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3.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3.3 X 射线衍射(XRD) |
2.3.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 |
2.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仪(XPS) |
2.4 电化学方法 |
2.4.1 计时电位法(CP) |
2.4.2 循环伏安法(CV) |
2.4.3 计时电流法(CA) |
3 CF-2@Ni电极的制备及其催化H_2O_2电氧化行为研究 |
3.1 引言 |
3.2 CF-2@Ni电极材料的制备 |
3.3 CF-2@Ni电极材料的表征 |
3.4 CF-2@Ni电极材料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
3.4.1 CF支撑体、CF-1和CF-2 电极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
3.4.2 CF支撑体、CF@Ni、CF-1@Ni和 CF-2@Ni电极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
3.4.3 电沉积条件对CF-2@Ni电极电化学活性的影响 |
3.4.4 测试条件对CF-2@Ni电极催化活性的影响 |
3.5 H_2O_2在CF-2@Ni电极表面的反应机理 |
3.6 本章小结 |
4 CF-2@Ni_xCo_y电极的制备及其催化H_2O_2电氧化行为研究 |
4.1 引言 |
4.2 CF-2@Nix Coy电极材料的制备 |
4.3 CF-2@Ni_xCo_y电极材料的物理表征 |
4.4 CF-2@Ni_xCo_y电极材料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
4.5 H_2O_2在CF-2@Ni_(0.50)Co_(0.50)电极表面反应机理 |
4.6 本章小结 |
5 纸基PANI@Pt电极的制备及催化H_2O_2电还原行为研究 |
5.1 引言 |
5.2 电极材料的制备 |
5.3 F/G-PANI@Pt 电极材料的物理表征 |
5.4 F/G-PANI@Pt电极材料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
5.4.1 F/G、F/G-PANI和 F/G-PANI@Pt电极的电化学活性对比 |
5.4.2 电沉积条件对F/G-PANI电极电化学活性的影响 |
5.4.3 静置时间对F/G-PANI@Pt电极电化学活性的影响 |
5.4.4 反应条件对F/G-PANI@Pt电极电催化活性的影响 |
5.5 H_2O_2在F/G-PANI@Pt电极上的电还原反应机理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钴基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NaBH4电氧化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燃料电池简介 |
1.2 直接硼氢化钠燃料电池简介 |
1.3 DBFC阳极催化剂研究进展 |
1.3.1 贵金属催化剂 |
1.3.2 过渡金属催化剂 |
1.3.3 储氢合金催化剂 |
1.4 电极支撑体的影响 |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1.5.1 选题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2 实验试剂、设备与方法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电极物理表征手段 |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3.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3.3 X射线衍射仪(XRD) |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2.3.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 |
2.4 电化学手段 |
2.4.1 循环伏安法(CV) |
2.4.2 计时电流法(CA) |
2.4.3 计时电位法(CP) |
2.5 本章小结 |
3 Co(OH)_2-Au/CC电极的制备及其催化NaBH_4电氧化行为研究 |
3.1 引言 |
3.2 Co(OH)_2-Au/CC电极的制备 |
3.3 Co(OH)_2-Au/CC电极的物理表征 |
3.4 Co(OH)_2-Au/CC电极催化NaBH_4 电氧化行为研究 |
3.4.1 CC、Co(OH)_2/CC及 Co(OH)_2-Au/CC电极电化学活性对比 |
3.4.2 浸渍时间对Co(OH)_2-Au/CC电极催化活性的影响 |
3.4.3 电化学测试条件对Co(OH)_2-Au/CC电极催化活性的影响 |
3.4.4 Co(OH)_2-Au/CC电极催化NaBH_4电氧化反应机理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4 Co(OH)_2-Co/CP电极的制备及其催化NaBH_4电氧化行为研究 |
4.1 引言 |
4.2 Co(OH)_2-Co/CP电极的制备 |
4.3 Co(OH)_2-Co/CP电极的物理表征 |
4.4 Co(OH)_2-Co/CP电极催化NaBH_4 电氧化行为研究 |
4.4.1 CP、Co(OH)_2/CP、Co(OH)_2-Co/CP电极电化学活性对比 |
4.4.2 电沉积时间对Co(OH)_2-Co/CP电极催化活性的影响 |
4.4.3 电化学测试条件对Co(OH)_2-Co/CP电极催化活性的影响 |
4.4.4 Co(OH)_2-Co/CP电极催化NaBH_4 电氧化机理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5 Co-B/CF电极的制备及其催化NaBH_4电氧化行为研究 |
5.1 引言 |
5.2 Co-B/CF电极的制备 |
5.3 Co-B/CF电极的物理表征 |
5.4 Co-B/CF电极催化NaBH_4 电氧化行为研究 |
5.4.1 CF、Co/CF及 Co-B/CF电极电化学活性对比 |
5.4.2 电沉积条件对Co-B/CF电极催化活性的影响 |
5.4.3 电化学测试条件对Co-B/CF电极催化活性的影响 |
5.4.4 Co-B/CF电极催化NaBH_4 电氧化反应机理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水田搅浆埋茬平地机打浆刀设计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打浆装置工作原理及动力学分析 |
2.1 打浆装置与工作原理 |
2.2 打浆刀旋转方式与结构形状选择 |
2.3 打浆过程动力学分析及参数确定 |
2.3.1 打浆过程动力学模型建立 |
2.3.2 参数确定 |
2.4 本章小结 |
3 打浆刀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
3.1 水田打浆作业农艺要求 |
3.2 打浆刀面(刃)曲线设计 |
3.2.1 打浆刀侧切面(刃)曲线 |
3.2.2 正切面(刃)曲线设计 |
3.2.3 过渡面(刃)曲线设计 |
3.2.4 打浆刀曲线合成 |
3.3 打浆刀有限元分析 |
3.3.1 模型介绍 |
3.3.2 模型导入 |
3.3.3 网格划分 |
3.3.4 创建材料与属性 |
3.3.5 仿真试验条件及方法 |
3.3.6 结果与分析 |
3.4 打浆刀排列方式确定 |
3.5 本章小结 |
4 打浆刀离散元数值模拟分析与试验 |
4.1 离散元仿真软件EDEM介绍 |
4.2 土槽模型建立 |
4.3 仿真 |
4.4 试验因素和方法 |
4.5 单因素仿真试验结果与分析 |
4.5.1 刀厚对各性能指标的影响 |
4.5.2 单刀工作幅宽对各性能指标的影响 |
4.5.3 正切刃弯折角度对各性能指标的影响 |
4.6 多因素试验研究 |
4.6.1 试验方案 |
4.6.2 试验数据结果分析 |
4.6.3 各因素对埋茬率的影响分析 |
4.6.4 各因素对耕后地表平整度的影响分析 |
4.6.5 各因素对功耗的影响分析 |
4.6.6 最佳参数优化 |
4.7 本章小结 |
5 田间试验 |
5.1 试验装置 |
5.1.1 结构组成 |
5.1.2 工作原理 |
5.2 试验参数与指标计算方法 |
5.2.1 田间状态参数 |
5.2.2 作业性能指标 |
5.3 试验地点及条件 |
5.3.1 田间状态参数 |
5.3.2 机具作业参数 |
5.4 试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基于修饰碳糊电极电势型传感器检测电解处理压载水中总余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压载水的处理要求 |
1.2 压载水的处理方法 |
1.2.1 压载水的置换方法 |
1.2.2 物理法 |
1.2.3 化学法 |
1.3 TRC的常见检测方法 |
1.3.1 化学分析法 |
1.3.2 分光光度法 |
1.3.3 化学发光技术 |
1.3.4 离子色谱法 |
1.3.5 电化学分析法 |
1.4 碳糊电极 |
1.4.1 碳糊电极的定义 |
1.4.2 碳糊电极中黏合剂的分类 |
1.5 化学修饰碳糊电极 |
1.5.1 化学修饰碳糊电极的定义 |
1.5.2 化学修饰剂的种类 |
1.5.3 化学修饰碳糊电极的制备方法 |
1.5.4 化学修饰碳糊电极的活化 |
1.5.5 化学修饰碳糊电极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
1.6 二茂铁和环糊精 |
1.6.1 二茂铁 |
1.6.2 环糊精 |
1.7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创新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步骤 |
2.3.1 溶液的配制 |
2.3.2 碳糊电极的制备 |
2.3.3 电极响应性能测试 |
第三章 二茂铁修饰碳糊电极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1 Fc对电极性能的影响 |
3.2.2 黏合剂的选择 |
3.2.3 电极配比的研究 |
3.2.4 电极的响应时间和可逆性 |
3.2.5 电极的抗干扰能力 |
3.2.6 电极重现性和使用寿命 |
3.2.7 电极的响应机理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β-环糊精包合二茂铁修饰碳糊电极改善电极稳定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2.1 β-CD-Fc-CPE的电极响应行为 |
4.2.2 电极的稳定性和可逆性 |
4.2.3 电极的选择性 |
4.2.4 电极的使用寿命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不同沟垄二元覆盖模式对土壤养分转化特征及马铃薯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沟垄二元覆盖及比例设计的提出 |
1.2.2 垄沟覆盖材料类型 |
1.2.3 沟垄二元覆盖模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1.2.4 沟垄二元覆盖模式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1.2.5 沟垄二元覆盖模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1.2.6 沟垄二元覆盖模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1.2.7 沟垄二元覆盖模式对作物植株养分利用的影响 |
1.2.8 沟垄二元覆盖模式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
1.2.9 沟垄二元覆盖模式对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思路 |
2.1.1 研究内容 |
2.1.2 技术路线 |
2.2 试验概况 |
2.3 试验设计 |
2.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4.1 土壤水分和土壤温度 |
2.4.2 土壤生物学性状 |
2.4.3 土壤养分 |
2.4.4 植株养分 |
2.4.5 马铃薯生长和产量指标 |
2.4.6 数据统计方法 |
第三章 结果分析 |
3.1 不同沟垄二元覆盖模式对土壤水分和温度的影响 |
3.1.1 不同沟垄二元覆盖模式下土壤蓄水量 |
3.1.2 不同沟垄二元覆盖模式下土壤温度 |
3.2 不同沟垄二元覆盖模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3.2.1 不同沟垄二元覆盖模式下土壤有机质及全量养分含量 |
3.2.2 不同沟垄二元覆盖模式下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 |
3.2.3 不同沟垄二元覆盖模式下土壤速效磷含量 |
3.2.4 不同沟垄二元覆盖模式下土壤速效钾含量 |
3.3 不同沟垄二元覆盖模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3.1 不同沟垄二元覆盖模式下土壤磷酸酶活性 |
3.3.2 不同沟垄二元覆盖模式下土壤脲酶活性 |
3.3.3 不同沟垄二元覆盖模式下土壤蔗糖酶活性 |
3.4 不同沟垄二元覆盖模式下植株养分利用与分配特征 |
3.4.1 不同沟垄二元覆盖模式下马铃薯植株氮含量 |
3.4.2 不同沟垄二元覆盖模式下马铃薯植株磷含量 |
3.4.3 不同沟垄二元覆盖模式下马铃薯植株钾含量 |
3.5 不同沟垄二元覆盖模式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 |
3.5.1 不同沟垄二元覆盖模式下马铃薯株高 |
3.5.2 不同沟垄二元覆盖模式下马铃薯茎粗 |
3.5.3 不同沟垄二元覆盖模式下马铃薯干物质累积、分配及转运特征 |
3.6 不同沟垄二元覆盖模式对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6.1 不同沟垄二元覆盖模式下马铃薯产量性状 |
3.6.2 不同沟垄二元覆盖模式下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 |
3.6.3 不同沟垄二元覆盖模式下土壤养分因子与马铃薯产量的关系 |
3.7 不同沟垄二元覆盖措施下土壤养分与土壤环境互动效应 |
3.7.1 不同沟垄二元覆盖技术应用的马铃薯田土壤养分变化分析 |
3.7.2 不同沟垄二元覆盖技术应用的土壤环境效应 |
3.7.3 沟垄比结合覆盖模式下土壤水热肥对马铃薯生长的交互分析 |
3.7.4 不同沟垄二元覆盖技术的马铃薯增产效应 |
第四章 讨论 |
4.1 不同沟垄二元覆盖模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4.2 不同沟垄二元覆盖模式对土壤温度影响 |
4.3 不同沟垄二元覆盖模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4.4 不同沟垄二元覆盖模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4.5 不同沟垄二元覆盖模式对马铃薯植株养分的影响 |
4.6 不同沟垄二元覆盖模式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 |
4.7 不同沟垄二元覆盖模式对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8 土壤养分有效性及作物利用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1.1 不同沟垄二元覆盖模式对土壤水分和温度的影响 |
5.1.2 不同沟垄二元覆盖模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5.1.3 不同沟垄二元覆盖模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5.1.4 不同沟垄二元覆盖模式对马铃薯各器官养分分配的影响 |
5.1.5 不同沟垄二元覆盖模式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 |
5.1.6 不同沟垄二元覆盖模式对马铃薯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5.1.7 土壤环境因子间相关分析及与马铃薯产量相关分析 |
5.2 创新点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论文发表情况 |
(6)用于食品中致癌物检测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分子印迹技术 |
1.1.1 分子印迹技术概述 |
1.1.2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 |
1.1.2.1 非共价印迹 |
1.1.2.2 共价印迹 |
1.1.2.3 半共价印迹法 |
1.1.3 分子印迹技术的应用 |
1.1.3.1 固相萃取及样品制备 |
1.1.3.2 药物释放 |
1.1.3.3 催化 |
1.1.3.4 传感器识别元件 |
1.2 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 |
1.2.1 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分类及应用 |
1.2.1.1 电流型印迹传感器 |
1.2.1.2 电位型印迹传感器 |
1.2.1.3 电导型印迹传感器 |
1.2.1.4 电容型印迹传感器 |
1.2.2 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
1.2.2.1 电聚合法 |
1.2.2.2 原位聚合法 |
1.2.2.3 滴涂法 |
1.2.3 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电极修饰材料 |
1.2.4 应用于食品中致癌物分析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 |
1.3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
第二章 基于聚吡咯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检测油中双酚A缩水甘油醚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仪器与方法 |
2.2.3 电聚合分子印迹膜 |
2.2.4 电化学测试过程 |
2.2.5 加标样品的处理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电聚合分子印迹电极过程 |
2.3.2 分子印迹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2.3.3 MIP、NIP的形貌与红外表征 |
2.3.4 MIP制备条件优化 |
2.3.4.1 聚合液的物料比、吡咯浓度和扫描圈数的优化 |
2.3.4.2 洗脱溶液和洗脱时间的优化 |
2.3.4.3 再吸附溶剂和再吸附时间的优化 |
2.3.5 BADGE的定量检测 |
2.3.6 选择性、重现性和稳定性探究 |
2.3.7 实际样品检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ZIF-8的衍生多孔碳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检测食用油中特丁基对苯二酚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仪器与方法 |
3.2.3 ZIF-8和ZIF-8的衍生多孔碳纳米材料(ZC)的制备 |
3.2.4 修饰电极的制备 |
3.2.5 电化学测试的实验条件 |
3.2.6 加标样品的处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XRD表征及修饰材料的电化学表征 |
3.3.2 MIP/ZC/GCE电极的制备 |
3.3.3 修饰电极的TBHQ响应 |
3.3.4 修饰材料及分子印迹修饰电极的形貌 |
3.3.5 MIP/ZC/GCE的制备条件优化 |
3.3.5.1 聚合液的物料比和扫描圈数的优化 |
3.3.5.2 洗脱时间、再吸附时间的优化 |
3.3.5.3 检测液pH的优化 |
3.3.6 TBHQ的定量检测 |
3.3.7 选择性、重现性和稳定性探究 |
3.3.8 实际样品检测 |
3.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林农复合下三倍体毛白杨幼林细根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林农复合研究概况 |
2.2 根系研究进展 |
2.3 杨树的根系研究 |
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内容 |
3.3 技术路线 |
4 材料与方法 |
4.1 研究地概况 |
4.2 研究方法 |
4.2.1 试验设计 |
4.2.2 样品采集 |
4.2.3 细根处理 |
4.2.4 数据处理 |
5 结果和分析 |
5.1 栽植密度和间作模式对毛白杨胸径和树高生长的影响 |
5.2 不同密度和间作下毛白杨单株细根形态特征 |
5.3 不同间作模式对毛白杨同层根系分布的影响 |
5.3.1 根重密度的分布比较 |
5.3.2 根长密度的分布比较 |
5.3.3 比根长的分布比较 |
5.3.4 根表面积密度的分布比较 |
5.4 栽植密度和间作模式下毛白杨细根根重密度空间分布特征 |
5.4.1 水平方向上 |
5.4.2 垂直方向上 |
5.5 栽植密度和间作模式下毛白杨细根根长密度空间分布特征 |
5.5.1 水平方向上 |
5.5.2 垂直方向上 |
5.6 栽植密度和间作模式下毛白杨细根比根长空间分布特征 |
5.6.1 水平方向上 |
5.6.2 垂直方向上 |
5.7 栽植密度和间作模式下毛白杨细根表面积密度空间分布特征 |
5.7.1 水平方向上 |
5.7.2 垂直方向上 |
6 讨论 |
6.1 不同处理下毛白杨单株细根形态指标的研究 |
6.2 不同间作模式对毛白杨同层细根的影响 |
6.3 毛白杨细根的空间特征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第二导师简介 |
致谢 |
(8)生物强化促进高含氮有机物厌氧产甲烷工艺优化及机理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有机废弃物处理现状及资源化利用 |
1.2 厌氧消化产甲烷技术 |
1.2.1 厌氧消化产甲烷技术的步骤及原理 |
1.2.2 厌氧消化产甲烷技术影响因素 |
1.3 厌氧消化产甲烷过程中的氨氮抑制 |
1.3.1 氨氮抑制厌氧消化过程的机理 |
1.3.2 氨氮抑制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因素 |
1.3.3 缓解氨氮抑制厌氧消化过程的措施 |
1.4 生物强化缓解产甲烷过程中氨氮抑制的研究进展 |
1.4.1 生物强化缓解产甲烷过程中氨氮抑制的思路 |
1.4.2 生物强化缓解氨氮抑制的研究现状及应用潜力 |
1.5 生物强化缓解厌氧消化过程中氨氮抑制的动力学分析 |
1.5.1 厌氧消化1号模型(ADM1) |
1.5.2 ADM1的修正与拓展 |
1.6 课题来源 |
1.7 研究目的、内容和创新点 |
1.7.1 研究目的 |
1.7.2 研究内容和路线 |
1.7.3 创新点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物料与接种物来源 |
2.2 实验反应装置 |
2.3 测试方法及主要仪器设备 |
2.3.1 厌氧实验分析指标 |
2.3.2 微生物分析及测试方法 |
2.4 动力学模型 |
2.5 统计学分析 |
2.6 数据分析与处理 |
第三章 中高温条件下氨氮对甲烷产量、产甲烷途径及有机物降解性能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 |
3.3 实验设计及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氨氮浓度对甲烷产量的影响 |
3.4.2 氨氮浓度对有机物降解性能的影响 |
3.4.3 氨氮浓度对产甲烷途径的影响 |
3.4.4 氨氮浓度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添加不同生物强化菌株缓解氨氮对产甲烷过程的抑制研究及反应器性能评价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 |
4.3 实验设计及方法 |
4.3.1 厌氧消化实验设计 |
4.3.2 产甲烷活性实验设计 |
4.3.3 分析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各反应器甲烷产量 |
4.4.2 挥发性脂肪酸(VFA)和pH值 |
4.4.3 产甲烷活性(SMA)分析 |
4.4.4 稳定同位素(~(13)C)示踪结果分析 |
4.4.5 微生物菌群结构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生物强化缓解氨氮对产甲烷过程抑制的反应器长期运行性能评价及全过程途径变化探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 |
5.3 实验设计及方法 |
5.3.1 生物强化厌氧消化实验设计 |
5.3.2 产甲烷活性实验设计 |
5.3.3 分析方法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各反应器甲烷产量 |
5.4.2 挥发性脂肪酸累计量及出料性质 |
5.4.3 产甲烷活性(SMA)分析 |
5.4.4 稳定同位素(~(13)C)示踪结果分析 |
5.4.5 微生物菌群结构分析 |
5.4.6 功能基因及功能酶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混合菌群生物强化缓解高氨氮条件下动物粪便厌氧消化产甲烷过程的研究 |
6.1 前言 |
6.2 实验材料 |
6.3 实验设计及方法 |
6.3.1 厌氧消化实验设计 |
6.3.2 生物甲烷化潜力(BMP)实验 |
6.3.3 探讨生物强化对酸化和乙酸化步骤的影响—VFA累积量监测实验设计 |
6.3.4 探讨生物强化对产甲烷步骤的影响——产甲烷活性(SMA)实验设计 |
6.3.5 分析方法 |
6.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4.1 各反应器甲烷产量 |
6.4.2 挥发性脂肪酸累积量和pH值的变化 |
6.4.3 探讨生物强化对酸化和乙酸化步骤的影响—VFA累积量监测实验 |
6.4.4 探讨生物强化对产甲烷步骤的影响——产甲烷活性(SMA)实验 |
6.4.5 生物强化对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影响 |
6.4.6 生物强化对功能信息和代谢通路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生物强化缓解厌氧消化产甲烷过程氨氮抑制的动力学分析:ADM1的修正及产甲烷途径贡献度分析 |
7.1 前言 |
7.2 添加纯菌株对长期运行反应器进行生物强化的的动力学分析 |
7.2.1 实验装置及设计 |
7.2.2 模型搭建及修正 |
7.2.3 灵敏度分析及参数估计 |
7.2.4 模拟结果及产甲烷途径贡献度分析 |
7.3 添加混合菌群对以动物粪便为基质的反应器进行生物强化的动力学分析 |
7.3.1 实验装置及设计 |
7.3.2 模型搭建及修正 |
7.3.3 修正ADM1的模拟与验证 |
7.3.4 产甲烷途径贡献度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9)集成开关电容的耦合电感高增益DC-DC变换器拓扑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级联型高增益DC-DC变换器 |
1.2.2 开关电感/开关电容网络高增益DC-DC变换器 |
1.2.3 交错并联高增益DC-DC变换器 |
1.2.4 耦合电感高增益DC-DC变换器 |
1.2.5 基于上述方法混合的高增益DC-DC变换器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集成开关电容的双绕组耦合电感高增益DC-DC变换器拓扑构造方法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变换器拓扑的构造 |
2.2.1 构造方法一 |
2.2.2 构造方法二 |
2.2.3 构造方法三 |
2.3 工作原理及性能分析 |
2.3.1 方法一构造的变换器分析 |
2.3.2 方法二构造的变换器分析 |
2.3.3 方法三构造的变换器分析 |
2.4 对比分析 |
2.4.1 三种开关电容的对比分析 |
2.4.2 三类变换器的对比分析 |
2.4.3 与其它文献所提变换器的对比分析 |
2.5 仿真/实验验证 |
2.5.1 方法一构造变换器的实验验证 |
2.5.2 方法二构造变换器的仿真/实验验证 |
2.5.3 方法三构造变换器的仿真/实验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集成开关电容的三绕组耦合电感高增益DC-DC变换器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变换器拓扑的构造 |
3.3 工作原理及性能分析 |
3.3.1 工作原理 |
3.3.2 稳态性能分析 |
3.4 对比分析 |
3.5 仿真/实验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隔离型高增益DC-DC变换器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变换器拓扑的构造 |
4.3 工作原理及性能分析 |
4.3.1 工作原理 |
4.3.2 稳态性能分析 |
4.4 对比分析 |
4.5 仿真/实验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低输入电流纹波高效高增益DC-DC变换器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降低输入电流纹波的常用方法介绍 |
5.2.1 LC低通滤波 |
5.2.2 电流输入型 |
5.2.3 交错并联 |
5.2.4 耦合电感 |
5.2.5 纹波电流注入 |
5.2.6 各种方法的比较 |
5.3 基于Sepic电流输入型耦合电感高增益DC-DC变换器的研究 |
5.3.1 变换器拓扑的构造 |
5.3.2 工作原理 |
5.3.3 稳态性能分析 |
5.3.4 对比分析 |
5.3.5 仿真/实验验证 |
5.4 交错并联低输入电流纹波高增益DC-DC变换器的研究 |
5.4.1 非对称交错并联低输入电流纹波高增益DC-DC变换器 |
5.4.2 对称交错并联低输入电流纹波高增益DC-DC变换器 |
5.4.3 两种变换器的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有机磷酸类萃取剂萃取分离锆铪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立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锆铪火法分离技术 |
1.2.2 锆铪湿法分离技术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锆铪检测方法的建立 |
2.1 引言 |
2.2 分光光度法测量锆铪离子浓度 |
2.2.1 基本原理 |
2.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3 实验步骤 |
2.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法测量锆铪离子浓度 |
2.3.1 基本原理 |
2.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3.3 实验步骤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D2EHPA和 PC88A对锆铪萃取分离性能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2 实验步骤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锆铪与酒石酸配合物的ATR-FTIR光谱分析 |
3.3.2 有机酸的选择 |
3.3.3 有机酸对D2EHPA萃取分离锆铪的影响 |
3.3.4 苹果酸对D2EHPA萃取分离锆铪的影响 |
3.3.5 硫酸浓度对D2EHPA萃取分离锆铪的影响 |
3.3.6 稀释剂和盐酸浓度对PC88A萃取分离锆铪的影响 |
3.3.7 苹果酸对PC88A萃取分离锆铪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N,N-正辛胺二(亚甲基苯次磷酸)对锆铪萃取分离性能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2 实验步骤 |
4.3 N,N-正辛胺二(亚甲基苯次磷酸)的合成与表征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稀释剂种类对OADMPPA萃取分离锆铪的影响 |
4.4.2 时间对OADMPPA萃取分离锆铪的影响 |
4.4.3 温度对OADMPPA萃取分离锆铪的影响 |
4.4.4 盐酸浓度对OADMPPA萃取分离锆铪的影响 |
4.4.5 配合物组成分析 |
4.4.6 萃取性能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有机磷酸类萃取剂结构与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5.2.2 实验步骤 |
5.3 双硫代磷酸类萃取剂二(2-乙基己基)二硫代磷酸酯的合成与表征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盐酸体系中四种有机磷酸类萃取剂萃取分离性能对比 |
5.4.2 硫酸体系中四种有机磷酸类萃取剂萃取分离性能对比 |
5.4.3 硝酸体系中四种有机磷酸类萃取剂萃取分离性能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四、DM3复制技术的设计与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NixCoy、Pt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催化H2O2行为研究[D]. 王浩宇. 中北大学, 2021
- [2]钴基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NaBH4电氧化行为研究[D]. 崔灿. 中北大学, 2021
- [3]水田搅浆埋茬平地机打浆刀设计与试验[D]. 马成成.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
- [4]基于修饰碳糊电极电势型传感器检测电解处理压载水中总余氯的研究[D]. 张雅宁. 山东大学, 2021(12)
- [5]不同沟垄二元覆盖模式对土壤养分转化特征及马铃薯生长的影响[D]. 吴春花. 宁夏大学, 2021
- [6]用于食品中致癌物检测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D]. 李嘉泳.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林农复合下三倍体毛白杨幼林细根分布特征研究[D]. 张广欣.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8]生物强化促进高含氮有机物厌氧产甲烷工艺优化及机理探究[D]. 杨紫怡.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1)
- [9]集成开关电容的耦合电感高增益DC-DC变换器拓扑的研究[D]. 丁杰.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10]有机磷酸类萃取剂萃取分离锆铪工艺的研究[D]. 赵嘉琳. 济南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