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民族中学198名初一彝族学生升学体检结果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代学凡[1](2019)在《云南省L县秀中苗族初中生隐性辍学研究》文中指出云南省L县是少数民族自治县,在“两免一补”、“营养餐计划”、“控辍保学”以及全面实行12年免费教育等一系列政策法规的指引下,目前虽然从L县中小学学校相关台账上已基本是看不到“辍学”、“辍学率”等敏感字样,但事实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的情况并没有杜绝,L县秀中苗族初中学生的高辍率学问题也没有得到遏制,只是更加隐蔽,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L县秀中苗族学生的高辍学率问题是长期以来存在的教育难题,不论政策法规如何特惠教育,也不论学校管理者、教师如何重视和做足工作,一旦发生辍学则劝返困难,苗族学生的辍学率依旧很高。可以确定,家庭经济的贫困仍然是影响他们辍学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苗族学生受本民族早婚、试婚、族内婚影响而形成的家庭及婚恋观念,成为他们辍学的最大隐患。因此,本研究尝试从L县苗族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地理环境等客观因素入手,以L县苗族学生最多的秀中为基地,对已辍学、曾有辍学经历的8名苗族初中生进行案例研究,对其辍学原因进行深入探析。由于L县苗族基本实行族内自由婚姻而使得苗族相对与外族隔绝的特点,本研究采用访谈与文献法对于L县秀中苗族初中生辍学原因的探析是有效的。并在对案例相关资料的整理成文时,以质的研究方法中印象故事讲述法成文。语言的障碍、早婚的习俗、小聚居与族内婚带来的交际圈单一、学校对控辍保学政策认识不到位、老师和其他民族学生对苗族学生的歧视等众多因素综合作用于L县秀中苗族学生身上,在学习遭遇困难和融入学校大环境发生困难时,他们更容易辍学。此外,L县苗族受教育程度总体较低造就了他们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的气质,使得L县秀中苗族学生在社会飞速发展的当下主动放弃自身的发展机会而追求同长辈一样稳定的家庭生活。尽管本研究提出了一些解决L县秀中苗族初中生辍学问题的详细的建议,但是真正解决问题还得学校、教师、家长、社会及苗族学生本人,多方共同努力。在此基础上,实施这些建议才产生实效。加强控辍保学相关政策的研习,不在辍学率的数据上做文章,探析L县秀中苗族学生的辍学原因,尊重理解他们,并持续关注这个教育实际问题,对L县苗族学生隐性辍学问题的解决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于其他地区的苗族辍学问题,在研究内容和方向上有某种程度的借鉴作用。
朱燕[2](2017)在《贫困民族地区优秀教师教育信念的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师教育信念是教师个人在长期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坚定教育意志,是个人意识、情感和意志的合体,最终内化为人的意识去影响其教育实践活动。教师教育信念是其专业发展和自身成长的动力因素,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完成对自身生命意义和自我价值的追寻。(1)作为贫困民族地区的教师面临更大的教育生存挑战,所以更需要拥有坚定的教育信念,对其教育信念的考验度更大。本文以四川省M少数民族自治县的4位优秀教师为研究对象,运用叙事研究的方法,通过对有关访谈对象进行访谈,同时收集相关人物事迹的文本材料。并将音频材料编码转换成文本资料,在此前提之下,对所有文本进行归纳、分析与解释。论文叙述了4位贫困民族地区优秀教师教育信念的故事,分别从职前——缘何为师;职后——如何为师、为师何为;倾听:我与“教育信念”;感悟:贫困民族地区优秀教师教育信念的实然;结束语:后悔当初的选择吗?留在深山值得吗?一共五部分依次呈现出一个个鲜活真实的教育教学故事,并揭示“故事”背后隐藏其中的教师教育信念,尝试对贫困民族地区优秀教师教育信念现状进行探究。虽然4位优秀教师拥有各自不同的成长史,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从教经历,不同的教育信念。但是在面对巨大恶劣的教育生存挑战时,都具备坚定的教育信念,用生命谱写一篇篇动人的乐章,用生命热爱教师这份职业,更是用爱心去教授学生,用实际行动坚守在偏远深山的“三尺讲台”,帮助一代代大山子孙走出大山。
贺新宇[3](2016)在《多元文化视域下的民族地区和谐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典型的多民族国家,我国56个民族在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地域上长期共存、在大多数历史时期共生共荣、和谐共处,其经长期历史演化而形成的“多元一体”发展格局尤其是多样性发展特征表现在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教育等层面,为探寻全球化时代如何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和谐发展与教育传承提供了难得的具有世界意义的样本。同时,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元化对我国民族教育与国家安全的现实挑战与我国民族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又对传承民族文化多样性特征基础上我国民族地区教育的和谐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因此,论文试图从教育与文化两个纬度,围绕民族地区和谐教育的目标进行跨学科的民族教育问题的综合研究,认真厘清这些关系的特征及其内在的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力图构建一个充分体现多元文化时代特色、适应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需要的系统的民族地区和谐教育理论体系,即“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理论。全文坚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元”与“教育和谐”的基本理念,在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指导下,充分汲取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与和谐教育理论、我国古代“和合论”与当代多元一体化教育等理论的营养,比较、借鉴世界各国多元文化教育与和谐教育的经验与教训,借助国内文化学、社会学、教育学和民族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主要样本,在对民族地区多元文化教育现状和民族教育非均衡发展现状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我国民族地区教育非均衡发展等各种非和谐现象及其成因,指出了当前我国民族地区学校在课程设计与实施中所存在的文化多样性缺失、主流文化中心倾向和少数民族儿童失学、辍学与学业失败问题、文化认同迷失问题以及双语教学、教师队伍等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对上述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客观分析和探讨,提出了多元文化背景下开展民族地区和谐教育的一系列实践策略和建议。作者认为,民族地区和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宏观的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到中观的和谐学校建设再到微观的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等多个层面去整体建构。就宏观层面而言,民族地区教育的和谐、均衡发展是构建和谐教育并进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为此,需要从政策制定、教育立法、资源配置、教师交流、监测评价、优化布局等层面,以教育公平为基本价值取向努力实现;就中观层面而言,从民族地区学校和谐文化建设到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从基于文化理解的多元和谐的课程设计、实施到尊重差异、合作共享的课堂教学生态、切合民族地区实际的民汉双语教学的开展以及拥有跨文化理念与技能的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都是和谐学校建设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再从微观层面而言,人的全面、充分、自由、和谐发展是教育追求的终极理想目标,而基于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的具体目标是帮助不同民族的每一位学生在获得多元文化相应知识、拥有“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意识、培养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同时,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辩证取舍、美人之美、和而不同之观念和消除偏见、歧视的情感、态度以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的文化价值观,获得相应的消解文化冲突的社会行为技能,从而在享受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的基础上和谐发展,最终实现各民族的普遍繁荣与和谐共处。为此,论文对立足多元民族文化以促进民族地区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问题、从民族文化认同到中华文化认同的多层次文化认同的系统建构问题以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培养目标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肖红才[4](2016)在《偏远山区少数民族小学生辍学的个案研究》文中认为少数民族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点,民族地区的教育也是国家教育的焦点,辍学严重影响了民族教育的正常发展。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国家实施“两免一补”政策,以及西部贫困地区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全面覆盖,辍学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辍学的群体且逐年增大,辍学的年龄也逐渐偏小,甚至小学阶段就开始辍学。本论文选取了民族地区的彝族和苗族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深度挖掘他们辍学前在学校的表现,家庭状况、民族风俗、民族文化、辍学的关键事件或近因,辍学后的去向、以及未来的发展之路。本论文采用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作为支撑,认为学生与其生活环境相互作用的行为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过程,学生的辍学行为的产生不是一朝一夕的结果,而是动态过程中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特殊行为。本论文把时间与环境相结合起来考察儿童辍学行为发生的动态过程,通过调查、观察以及深度访谈站在文化的视角上用生态系统的四个子系统来分析民族小学生辍学的深层次原因,以及辍学学生给整个家庭、社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呼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小学生的辍学问题,尽量避免小学生辍学事件的发生,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教育带来的快乐与成果。
代春燕[5](2015)在《初中壮族学生数学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 ——以师宗县五龙民族中学为例》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数学学习困难现象日趋严重,特别对少数民族学生。对于民族学生的数学学习困难现象,需要采取较有效的措施、策略加以纠正和克服,若任其蔓延下去,则将会给学生造成很大的损失。因此,深入的探讨和分析数学学习困难现象以及解决对策,已成为学校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这项研究的主要内容为:首先,运用调查法对曲靖市师宗县五龙民族中学壮族学生数学学习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其次,分析曲靖市师宗县五龙民族中学壮族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转化策略和建议。这项研究的主要结论为:部分壮族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但是,他们的数学学习方法不够得当,不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对教师的依赖性比较高。通过对壮族学生数学学习现状的调查,他们可分为“基础薄弱型”、“动力不足型”、“效率低下型”、“潜能型”等四种类型。通过个案转化,初步找到了一些比较有针对性的转化策略,收到了一定的成效。论文通过对曲靖市师宗县五龙民族中学壮族学生数学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今后将以此作为一个研究的新起点。
满忠坤[6](2015)在《民生改善视域下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优化研究 ——基于黔东南侗乡和凉山彝区的比较考察》文中指出伴随我国基础教育整体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加之各项地区性、民族性倾斜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历史难题,教育资源配置的区域差距呈现日益缩小、相对均衡的现实图景和发展趋势。特别是进入“后普九”时代,无论是办学规模、办学形式,亦或教育经费投入、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均有了质的改善。与之同时,教育资源投入数量的增加与教育发展质量同步提升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迫切诉求尚未得到很好满足。概言之,“有学上”的问题虽基本解决,“上好学”的问题依旧突出,是“后普九”时代民族地区普遍面临的义务教育质量困境的集中表征。学校不是“文化的孤岛”,是存在于社会文化之中的。人们对教育的获取或放弃,是基于既定需要与价值判断基础上的心理倾向及行为选择,与其根植社会文化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互为表里。对学校教育问题的思考不应仅仅把视野局限在学校系统内部,而应放眼于学校教育赖以存在的整个社会文化系统及其时代变迁的场域中。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质量困境既是一个文化问题,更是民生问题。谈及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质量问题,既有研究多把原因归罪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或“家长观念落后”,很少从民族成员的教育需要及民生境遇出发思考问题;较少关注“免费读书”对民族成员“脱贫致富”和“体面生活”的民生需要意味着什么;较少思考对他们而言“优质教育”的现实意义是什么。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困境可归为广义的“民生教育学”或“穷人教育学”的范畴。通过对凉山彝区和黔东南侗乡两个主要田野点的选取和田野考察,民族地区普遍面临的义务教育质量困境可概略为如下方面:“普九”达标存有失实、学业成绩普遍低下、上学读书“不划算”、学生“流民群体”的隐忧、学校介入中传统文化的式微等方面。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与民族改善具有内在的依存关系,且表现为一定的时代变迁特征和地域特征。“学不会、不愿学、学了没用”的现实难题,导致民族群众对“免费教育”的认同和需求普遍不高,甚至对义务教育的普及怀有否定和抵制的心态,继而对获取免费教育缺乏必要动力和积极性,是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困境的机制性症结。与之同时,民族地区相对落后、窘迫的民生境遇,又迫切需要义务教育的普及为之提供改善民生可资依赖的基础性智力支持和观念引导。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民族地区的教育资源优势,通过多种教育形态的有效协同,使教育的普及真正为人的生存、发展和有意义生活奠定基础。具体而言,一方面,民族地区特殊的自然人文系统,要求当地教育发展必须探索特色发展的路径;另一方面,民族地区独特的自然人文系统也为教育特色发展提供了可资利用的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和可能性。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本研究主要关注社会文化对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的制约,但必须警惕“文化相对主义”的道德陷阱,这也是本研究对民族教育问题特殊的基本定位和创新性探讨。本研究认为,民族教育的特殊有三:即“民族性”、“地域性”、“阶段性”。基于以上结论,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提升面临的矛盾概略有二:一是制度化的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为教育与当地生产力发展水平之间的不适应;二是制度化的教育与民族(地域)文化之间不适应乃至冲突的矛盾,主要表现为学校教育与传统社会文化的不适应。当前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质量困境,并非单单是教育投入的问题。缺乏对社会文化及其变迁的应有关照和有效应对,是当前民族地区各项扶持性、倾斜性政策和资金利用低效、闲置乃至浪费的深层原因,也是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困境的症结所在。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质量的提升,与民族群众的日常生活和民生改善具有内在的依存关系和内在统一性,应在正确把握民族教育发展的社会文化规约性和多样性诉求的前提下,探索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协同共赢机制与特色路径。因此,正确对待教育改革中的民族传统文化、尊重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规约性、重视教育改革的社会文化协同性、关注民族群众的民生境遇与教育需要、增强教育改革的“教育学立场”意识,是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优化的基本理路。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基于上述基本理路的确立,民族义务教育质量的优化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具体工作:优先普及民族地区的学前教育、有效落实三级课程、全面推进双语教学、构建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进一步发展和改善民生等。当然,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的提升,不应机械照搬全国“大一统”的改革模式和具体方略,应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和教育发展的客观现实和特殊性为依据,探索构建适合民族地区实际的优化机制和实践策略。教育现象的复杂性和民族教育问题的特殊性,决定了任何基于特定案例或某一视角对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问题的探讨,均不可避免地在形式和内容上存有空泛和偏执的不足,这也是本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通过更加广泛、详实、持续的田野资料,深度剖析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与社会文化的动态依存关系,探索适合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与民生改善共赢的特色协同机制和实践策略,是后续研究的主要内容。
赵剑宏[7](2013)在《蒙汉双语教育背景下蒙古族学生英语学习研究 ——以锡林郭勒盟蒙古族中小学为个案》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蒙古语授课学生为调查对象,运用社会语言学个案研究方法,考察蒙汉双语教育背景下的外语教育政策及其实施情况,分析基础教育阶段蒙古族学生的英语学习成效、学习特征和影响因素,探讨蒙古族学校英语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在现行蒙汉双语教育政策指导下,蒙古族中小学全面开设了英语课程,蒙古族学生主要通过课堂学习英语。本研究首先系统梳理了内蒙古双语教育背景下的外语课程政策沿革,并在蒙古族聚居程度较高的锡林郭勒盟开展个案调查,从主体与客体评价、外部与内部对比等层面,综合研究不同性别、学段和学业程度蒙古语授课学生的英语学习成效、特征和需求,分析影响蒙古语授课学生英语学习的教育政策、语言环境、英语师资、英语学习条件等因素,探讨蒙汉双语教育背景下蒙古族学生的英语学习成效与多语掌握程度的关系。从教育政策的动态发展角度分析,内蒙古双语教育的语言能力目标要求不断提高,外语成为蒙古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外语课程的地位逐步确立,课程目标和评价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从英语学习的现实环境因素分析,蒙古族中小学英语师资较为薄弱,英语学习的客观条件不理想,蒙古族学生需在汉语影响力不断扩大的环境中学习英语。从学习成效看,英语起始学段下延后,蒙古语授课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仍然偏低,多数中学生存在英语学习困难,英语成绩两极分化明显。从语言能力看,作为不平衡双语者,绝大多数蒙古语授课学生需借助蒙古语和汉语学英语。不同性别、年龄的学生在语言使用情况、学习态度和方法、学习需求等方面存在显着差异。与男生相比,女生的汉语水平相对较高,更多借助汉语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英语学习成效也更高。与高中生相比,初中生上学前习得汉语的人数比例增加,英语学习态度和方法的自我评价相对更高。在优先发展民族教育的政策支持下,内蒙古民族中小学英语教学快速发展。从内蒙古双语教育的发展趋势看,英语学习环境不断改善,学生的汉语水平不断提升,英语学习成效也将随之提高。然而,实现“母语作为基本要求,汉语作为必备素质,外语作为发展能力”的双语教育目标,需要协调发展多语能力,解决现存教学体系中存在的制约因素。为促进蒙古族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民族教育质量,本研究在探讨英语起始学段的基础上,重新审视蒙汉双语教育体系中英语课程的定位,分析英语课程标准的适切性,并从外语课程发展规划、师资建设、学习环境建设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
郑毅[8](2012)在《冲突与调谐:佛寺教育与义务教育基本权利关系研究》文中指出美丽的西双版纳,悠久的傣族文明,灿烂的贝叶文化。长期以来,傣族的民族文化传统都是通过佛寺教育这一特殊形式来完成——男童年满7岁就出家为僧,在佛寺中学习南传上座部佛教、傣语言文字以及丰富的民族文化知识,从而在还俗后成为傣族的“知识分子”。佛寺即学校,佛爷即老师。然而这种兼具宗教信仰和民族文化权利双重内涵的传统教育模式却同代表着受教育权的义务教育制度的诸多法律安排之间产生了强大的张力。上学抑或是出家?学校抑或是佛寺?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权利与权利的激荡,国家法与习惯法的际会,民族文化与主流文明的碰撞,构成了本文所欲关注的核心面向。全文开篇设置了导论,该部分主要针对本文的一些基础性和前提性问题进行全面介绍,包括选题的由来,研究背景、意义和现状,创新之处,重点与难点以及研究方法等。正文部分则可大致分为如下三个板块。首先,对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佛寺教育与义务教育关系的历史、现状及最新发展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描述,并作适当的实证分析与归纳总结。这又可分为两个部分。在第一章中,主要是结合手头掌握的有关资料和调研成果,对西双版纳和西双版纳傣族、南传上座部佛教以及西双版纳傣族传统的佛寺教育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在第二章中,主要是对于西双版纳地区义务教育和佛寺教育的现状调研及实证分析。包括对调研相关事项的前提性说明、佛寺教育和义务教育的现状、当前对义务教育和佛寺教育关系的协调以及义务教育和佛寺教育关系的新发展等内容进行介绍和分析。前两章肩负着“提出问题”的使命,旨在为本文的后续分析提供一个明晰而完整的考察样本。其次,对西双版纳傣族佛寺教育与义务教育的关系进行法学分析。即从理论、规范、比较、案例等综合视角展开全面而深入的论证。在范围上涉及作为核心的基本权利冲突,尤其是本文首倡的同一主体的基本权利冲突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衍生而出的权力与权力的冲突、权利与权力的冲突以及国家法和习惯法的冲突等。该部分主要由如下章节构成。第三章主要是对于佛寺教育和义务教育关系问题中涉及的基本权利的理论进行细致梳理,从而构建起权利冲突分析的基础框架。主要涉及受教育权、宗教信仰自由权、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权和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权等四个权利。第四章主要是对于基本权利冲突的一般性原理进行梳理和分析。包括对基本权利冲突基本内涵和基本范畴的论述、传统意义上解决基本权利冲突的模式的分别述评,提出基本权利冲突在同一主体上的新特点等,并同傣族佛寺教育义务教育关系问题相结合。第五章主要是对于佛寺教育和义务教育关系中的其他冲突理论,包括权力与权力冲突的理论、权利与权力冲突的理论以及国家法和习惯法的冲突理论,并同样与傣族佛寺教育和义务教育的关系问题进行紧密结合。第六章主要是对于佛寺教育和义务教育关系问题同其他其他民族、国家和地区乃至域外典型案例进行比较分析。包括同信仰南传佛教的布朗族、信仰藏传佛教的藏族和具有宗教教育传统的伊斯兰民族进行比较分析,同美国、加拿大、德国、俄罗斯、日本、泰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相近制度进行比较分析,以及同美国“威斯康辛州诉约德等”案这一域外典型案例进行比较分析等。可见,这四章内容主要完成“分析问题”的任务,是全文论述的核心。最后,提出调谐西双版纳傣族佛寺教育与义务教育的关系的对策和解决方案。经过现实问题的呈现和深入的法学分析后,提出对策和解决方案就成为全文论述逻辑的最终落脚点。这部分由指导思想和制度实施两章组成。在调谐佛寺教育与义务教育关系指导思想的问题上,即本文的第七章,主要涉及作为本土资源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作为域外之鉴的多元文化主义思潮、作为核心路径的同一主体基本权利冲突的解决并最终提出作为宏观应对逻辑的“佛寺教育问题”的法治化进路等。在解决佛寺教育问题的制度机制问题上,即本文的第八章,则主要从作为基本制度的义务教育体系中傣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机制、作为配套制度的义务教育体系中傣族文化教育发展的保障机制、作为重要制度的傣族佛寺对于宗教传承的发展与完善机制以及作为核心制度的西双版纳佛寺教育问题的法治化等方面进行详细构建。此外,在本文的余论中,针对佛寺教育与义务教育关系的相关问题作了一定的拓展和展望,这些问题有的由于文章结构的严谨性考量而未予涉及,有的由于篇幅的限制的而不能深入探讨,有的由于过于宏观而超出了本文所能承载的能力范围,但却无一不是在未来的研究中应给予足够关注的重要面向。希望本文的抛砖引玉,能够引起学界对这些问题的充分重视。综上,本文旨在以西双版纳傣族佛寺教育与义务教育冲突问题的客观描述为基础,以其中蕴含的以基本权利冲突为核心的法学要素冲突为视角,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作为域外之鉴的多元文化主义思潮为指导,以相关法律体系的构建为目标,最终构建一套协调新时期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与国家义务教育之间关系的良性制度框架,并以此为契机,反推法学理论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
王真慧[9](2012)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畲族文化现代性建构研究 ——以浙江景宁畲族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浙江地处我国改革开放前沿,民营经济活跃,是我国市场经济的试验田。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文化现代性建构培育了良好的环境并提供了原动力,然而景宁畲族的经济尚欠发达,其文化现代性元素相对不足,这与其地域优势和市场经济优势不相符合。畲族文化的发展既要有效地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又要广泛地吸收有利于其发展的先进性与现代性文化元素,进行文化创新,才能促进畲族文化现代性建构。本文选定市场经济特定背景下,以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为田野调查点,通过文献收集、问卷调查、参与观察、重点访谈、定性与定量结合等方法,从畲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入手,通过对民族意识、市场经济观念、开放意识、公民意识、法制观念、现代生活方式、现代消费观、现代教育观等方面的描述,总结出畲族文化现代性的主动性、灵活性、务实性与客观性的特点。一方面重点分析了畲族文化现代性建构的推动因素,即国家话语引导、民族教育提升、市场经济推动和流动人口传播等四个推进原因。另一方面,进一步指出封闭性、消极性、市场经济、教育水平、认识与宣传、主动性不足等的是制约着畲族文化现代性建构的原因所在。最后,论文提出了畲族文化现代性建构必须合理利用畲族文化精髓、发挥市场经济的推动力和用现代教育提升等三大路径,同时指出了应处理好文化传承与文化建构共生关系、经济与文化互动关系、文化现代性建构与民族发展关系以及政府与民间协同关系。结语提出:传承与建构是畲族文化现代性发展的动力源泉,促进市场经济与畲族文化现代性建构的显性互动是畲族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韩春晓[10](2012)在《蒙汉双语教育背景下汉语教学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以锡林浩特市蒙古语授课中小学为例》文中认为本文在社会语言学理论指导下,运用个案研究的方法,以内蒙古锡林浩特市蒙古语授课学校为调查点,立足蒙汉双语教育背景下汉语教学的主客观影响因素,分析社会环境、政策环境、语言环境和教学环境对汉语教学的影响,提出改进汉语教学的五项措施。从蒙汉双语教育的社会环境看,内蒙古自治区形成了“以蒙古语授课为主加授汉语文”和“以汉语授课为主、加授蒙古语文”的蒙汉双语教育模式;创建了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结构合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地区特色的民族教育办学体系。在办学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学校设置、教学计划安排、授课用语规定、教材建设、师资培训、学生升学待遇等方面,探索出一整套适合民族教育的成功办法,有效促进了蒙汉双语教育的发展。从政策环境看,调查地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确保民族教育优先重点发展,在民族教育经费投入、师资培训、招生录取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重点保障,教学软硬件有了很大改善,教育质量明显提高。从语言环境看,调查地蒙古语授课学生家庭主要使用蒙古语;汉语是学生、教师和学生家长,在社会中的重要交际语;在语言选择上他们更倾向于使用汉语。从教学环境看,蒙汉双语教育背景下汉语教学体系不断完善,为有效开展汉语教学,提供了客观条件。蒙汉双语教育背景下汉语教学尽管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存在以下问题:是如何处理语言学习与语言习得的关系问题;二是如何看待随着少数民族汉语水平考试制度的推行,一些学校出现了弱化汉语教学的倾向;三是如何解决汉语教学费时低效的问题;四是如何处理汉语教学在民族教育中的地位问题。研究认为,切实提高汉语教学水平,应尊重第二语言习得规律,以汉语教学目标为纲,注重语言的社会功能,推进汉语教学改革。具体措施是:(1)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开展全方位教学,提升学生的能力;(2)改变“一本教材、一教到底”的传统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手段多样化;(3)改变“教育型”的传统教师形象,使其成为学生汉语学习的“引导者”和步入社会的“启迪者”;(4)注重教材建设的层次性,实现文学经典与社会时文并重;(5)发挥考试评价的正向推动作用,促进汉语教学改革。
二、对民族中学198名初一彝族学生升学体检结果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民族中学198名初一彝族学生升学体检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省L县秀中苗族初中生隐性辍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文献综述 |
二、评述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控辍保学 |
(二)辍学 |
(三)隐性辍学 |
(四)苗族初中生 |
二、理论基础 |
(一)贫困文化理论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一)质的研究 |
(二)案例法 |
第二章 L县秀中苗族学生辍学现状 |
第一节 L县秀中概况 |
一、L县秀中的历史概况 |
二、L县秀中的特点 |
第二节 L县秀中学生辍学的情况及苗族学生辍学的特征 |
一、L县秀中在“控辍保学”工作开展后学生辍学的情况 |
(一)以“疑似辍学”之名掩“辍学”之实 |
(二)辍学学生人数多 |
(三)辍学有一定规律 |
(四)苗族学生隐性辍学现象尤为突出 |
二、L县秀中苗族学生的辍学特征 |
(一)辍学人数多 |
(二)辍学随意性强 |
(三)辍学后极难劝返 |
第三节 L县秀中苗族学生隐性辍学的消极影响 |
一、苗族学生隐性辍学对样本学校的消极影响 |
(一)增加了学校对学生的管理难度 |
(二)不利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
(三)挫伤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
二、苗族学生隐性辍学对L县的消极影响 |
第三章 L县秀中苗族学生隐性辍学案例分析 |
第一节 L县秀中苗族学生隐性辍学案例及反思 |
一、“未来女县长”的不辞而别 |
(一)辍学故事 |
(二)反思故事 |
二、失去孩子的初中女生 |
(一)辍学故事 |
(二)反思故事 |
三、随叫随到的17岁父亲 |
(一)辍学故事 |
(二)反思故事 |
四、只有9岁的初中生 |
(一)辍学故事 |
(二)反思故事 |
五、小学埋雷中学踩 |
(一)辍学故事 |
(二)反思故事 |
六、夕阳下的舞者 |
(一)辍学故事 |
(二)反思故事 |
七、男篮明星的遗憾离走 |
(一)辍学故事 |
(二)反思故事 |
八、为远走他方而发奋读书的女孩 |
(一)辍学故事 |
(二)反思故事 |
第二节 对L县秀中隐性辍学案例归纳总结 |
一、个人因素 |
二、家庭因素 |
三、学校因素 |
(一)学校 |
(二)教师 |
(三)其他民族学生 |
四、社会因素 |
第四章 影响L县秀中苗族学生隐性辍学因素的探析与控辍建议 |
第一节 影响L县秀中苗族学生隐性辍学因素的探析 |
一、苗族历史、传统文化、习俗对苗族学生隐性辍学的影响 |
(一)苗族婚恋观 |
(二)内敛隐忍的民族气质 |
(三)语言交际障碍 |
二、家庭因素对苗族学生隐性辍学的影响 |
(一)父母教育观偏误 |
(二)父母受教育程度、工作收入偏低 |
(三)家庭教养方式不良 |
三、居住区对苗族学生隐性辍学的影响 |
(一)居住区经济落后 |
(二)居住区居民文化程度低下 |
(三)居住区教育资源匮乏 |
四、学校因素对苗族学生隐性辍学的影响 |
(一)不合理的教师考核制度 |
(二)不合理的课时安排及课程设置 |
(三)对控辍保学的认识不到位 |
五、苗族学生个体因素的影响 |
(一)学习动力不足 |
(二)自我认知能力欠缺 |
(三)学业、职业规划意识缺乏 |
六、社会因素对苗族学生隐性辍学的影响 |
第二节 控制L县秀中苗族学生隐性辍学的建议 |
一、学校层面 |
(一)加强对控辍保学重要性的认识 |
(二)制定并执行有针对性的学校控辍保学方案 |
(三)修改不合理的教师考核方案 |
(四)大力开展依法治教的宣传工作 |
(五)优化学生作息、优化课程设置 |
(六)适当增设校级固定的文体活动 |
(七)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
(八)做好榜样示范宣传 |
二、教师层面 |
(一)钻研学科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
(二)关注苗族学困生 |
(三)“德”“法”双修 |
三、学生层面 |
(一)苗族学生要加强自我认识,学会建构自我 |
(二)其他民族学生要平等对待苗族学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专着类 |
期刊类 |
硕博士论文 |
英文文献 |
重要文件、网址链接 |
附录 |
致谢 |
(2)贫困民族地区优秀教师教育信念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缘起 |
1、笔者艰难的选题历程 |
2、理论之域:教育信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
3、现实之需:贫困山区环境恶劣,边缘教师教育信念应受关注 |
(二) 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 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
1、关于教师教育信念内涵的研究 |
2、民族地区教师的研究 |
3、民族教师教育信念的研究 |
4、教师教育信念的叙事研究 |
5、已有研究的不足 |
(四) 核心概念 |
1、教师教育信念 |
2、民族地区教师 |
(五) 研究设计 |
1、研究方法 |
2、理论范式 |
3、研究对象的确定 |
4、研究进程 |
5、对伦理道德的考虑 |
6、研究思路 |
二、教育信念故事 |
素描:访谈情境——罗加勇 |
(一) 缘何为师 |
1、“芝麻开花,节节都高”——全家五兄妹均“鲤鱼跃龙门” |
2、“成长阶梯,不断攀岩”——懵懂无知少年攀向知识高峰 |
3、“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虔心向学成就未来华丽转变 |
4、“三生有缘,不可错过”——志愿的纰漏酿下与教师不解之缘 |
5、“真心不悔,所以快乐”——真挚不舍体验为人师的喜悦 |
探寻:教育观念——罗加勇教育信念之基础的状态分析 |
(二) 如何为师 |
1、“无怨青春,挥洒边城”——骄傲的倔强只为谱写不朽的史篇 |
2、“以苦作乐,坚守信念”——默默耕耘在深山包裹下的“三尺讲台” |
3、“怡然自乐,灵魂升华”——生命厚重源于追溯幸福后心灵的修炼 |
4、“后盾坚固,毫无顾忌”——让教学之路越走越开阔 |
5、“任道重远,肩负使命”——视教师职业圣洁担负神圣使命 |
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你的成功,我的幸福” |
7、“闪闪发光,源于实力”——进修机会罕有难挡光芒四射 |
探寻:教师职业认同——罗加勇教育信念形成之主体的状态分析 |
(三) 为师何为 |
1、我与“学生” |
2、我与“教学” |
探寻:职业使命——罗加勇教育信念形成之精髓的状态分析 |
素描:访谈情境——徐廷忠 |
(一) 缘何为师 |
1、“家庭和睦,茁壮成长”——严父慈母营造温馨港湾 |
2、“天真烂漫,开怀大笑”——缔造积极乐观的性格 |
3、“携书作伴,积淀涵养:——知识在匍匐前进 |
4、“八九学潮,动荡不安”——人生路上一堂特殊的思想政治课 |
探寻:教育观念——徐廷忠教育信念之基础的状态分析 |
(二) 如何为师 |
1、“反哺为真,牵系恩情”——用实际行动情系大山报答家乡养育 |
2、“教学相长,兼容并包”——迫于无奈自学获高文凭 |
3、“兢兢业业,协同发展”——做好本职工作且协调好同事关系 |
4、“默默无闻,无私奉献”——辛勤的汗水不会白流 |
5、“聚集英才,桃李芬芳,”——万般辛苦皆下品唯有盼学子成才高 |
探寻:教师职业认同——徐廷忠教育信念形成之主体的状态分析 |
(三) 为师何为 |
1、我与“学生” |
2、我与“教学” |
探寻:职业使命——徐廷忠教育信念形成之精髓的状态分析 |
素描:访谈情境——娄格罗叶 |
(一) 缘何为师 |
1、“顶梁坍塌,一夜成长”——思恋远方的父亲 |
2、“众人拾柴,鼎火焰高”——唯有知识改变命运 |
3、“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充沛美好的大学时光 |
探寻:教育观念——娄格罗叶教育信念之基础的状态分析 |
(二) 如何为师 |
1、“依靠自己,稳中求胜”——实力是常胜将军最大筹码 |
2、“摸爬滚打,厚积薄发”——点滴积累才能积蓄力量 |
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外界环境人性滋养的平台 |
4、“忘却疲惫,选择前行”——渴望的双眼凝视扑灭拒绝之声 |
5、“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甘愿为深山的贫困学子撑起一片天 |
6、“你的腾飞,我的骄傲”——麦田守望者遥望高空中的鸿鹄 |
探寻:教师职业认同——娄格罗叶教育信念形成之主体的状态分析 |
(三) 为师如何 |
1、我与“学生” |
2、我与“教学” |
探寻:职业使命——娄格罗叶教育信念形成之精髓的状态分析 |
素描:访谈情境——啥妈宫果 |
(一) 缘何为师 |
1、“同命相连,相扶相依”——父母同为“奴隶”共盼后辈成才 |
2、“落叶归根,久违相聚”——女儿已亭亭,无忧亦无惧 |
3、“启蒙教育,能歌善舞”——支撑生命的两把金钥匙 |
4、“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师恩大爱照亮前行路 |
5、“素雅干净,淡淡清香”——专注读书生成优良生活作风 |
6、“质朴善良,人美心美”——生活学习中的“活雷锋” |
7、“大山情怀,温暖怀抱”——敦实身躯承载千千万万彝族后裔 |
8、“相貌平平,才华横溢”——幼小心灵受伤反更偏爱样貌丑陋的学生 |
探寻:教育观念——啥妈宫果教育信念之基础的状态分析 |
(二) 如何为师 |
1、“兴趣常伴,良师益友”——成就人生大舞台翩翩起舞的神韵 |
2、“童颜最美,天使脸庞”——抚慰人世间所有苦楚 |
3、“激情昂扬,炽光四射”——发自肺腑的热爱教师这份职业 |
探寻:教师职业认同——啥妈宫果教育信念形成之主体的状态分析 |
(三) 为师何为 |
1、我与“学生” |
2、我与“教学” |
探寻:职业使命——啥妈宫果教育信念形成之精髓的状态分析 |
三、倾听:我与“教育信念” |
(一) “担起神圣职责,全心全意爱学生” |
(二) “虽抱怨,但绝对全力以赴” |
(三) “高度责任感,强烈事业心” |
(四) “心地善良,极富爱心” |
四、感悟:贫困民族地区优秀教师教育信念的实然 |
(一) 教育观念——教育信念之基础 |
(二) 教师职业认同——教育信念形成之主体 |
(三) 职业使命感——教育信念形成之精髓 |
1、职业使命是职业道德的基础 |
2、视工作为乐趣并释放激情 |
3、责任心是做好一切工作的保证 |
结论 |
结束语 后悔当初的选择吗?留在深山值得吗? |
(一) “汗水心血挥洒边城,收获满园桃李芬芳” |
(二) “生我养我的家乡,青春与爱心的奉献” |
(三) “朴实无华地坚守篆刻高贵,让芊芊学子走出深渊大山” |
(四) “我舍不得讲台,放不下学生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访谈提纲 |
附录2:调察问卷 |
附录3:研究知情同意书 |
附录4: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3)多元文化视域下的民族地区和谐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研究缘起及背景 |
(一)我国民族地区文化多元与中华民族一体发展的现实背景 |
(二)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元化对我国民族教育与国家安全的现实挑战 |
(三)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与民族教育失谐发展的现实矛盾 |
二、研究意义 |
(一)研究的理论价值 |
(二)研究的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文献的总体分布 |
(二)国内相关主题研究的基本情况 |
(三)国外相关研究的基本情况 |
(四)已有研究述评 |
四、主要概念及其关系界定 |
(一)多元文化与民族文化 |
(二)多元文化教育与民族教育 |
(三)和谐社会与和谐教育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目标 |
第一部分 现实考量: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思考 |
一、民族地区多元文化与和谐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的多元化特征 |
(二)民族地区多元文化与和谐教育现状调查—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 |
(三)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多元文化与和谐教育现状概析 |
二、民族地区教育非均衡失谐发展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我国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宏观现实 |
(二)民族地区教育非均衡失谐发展现状调查—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 |
(三)民族地区教育非均衡失谐发展的成因分析 |
(四)民族地区教育非均衡失谐发展的负面效应 |
三、民族地区学校课程与教学中的主流文化中心倾向 |
(一)宏观课程设计中多元民族文化的相对缺失 |
(二)民族地区学校课程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以教科书为代表—教学内容中的主流文化中心倾向 |
(四)民族语言在教学中运用的问题及分析 |
四、民族地区学校教师队伍的现状与问题 |
(一)凉山民族地区学校教师队伍现状调查 |
(二)民族地区学校教师多元文化与和谐教育的理念与技能问题 |
(三)民族地区缺乏民汉双语教师问题 |
(四)民族地区代课教师的现状与分析 |
五、学业失败与认同迷失:民族儿童和谐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
(一)少数民族儿童失学、辍学与学业失败问题的文化学分析 |
(二)少数民族儿童文化认同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六、反学校文化:民族地区和谐学校构建中的不和谐音 |
(一)“反学校文化”的涵义与类型 |
(二)民族地区反学校文化的成因分析 |
(三)反学校文化对民族儿童和谐发展的影响 |
(四)研究民族地区反学校文化的教育意义 |
第二部分 研究依据:从理论基础、政策法规到国际比较 |
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从多元文化主义到多元文化教育理论 |
(二)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到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
(三)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到多元一体化教育理论 |
(四)从和合论到和谐教育思想 |
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的政策法规依据 |
(一)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文化与教育层面的解读 |
(二)我国现行促进民族地区教育公平的法律和法规 |
(三)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 |
三、国外多元文化教育与和谐教育的实践与比较分析 |
(一)美国的多元文化社会与多元文化教育 |
(二)冲突与融合:法国的多元文化和谐之旅及其现实困境 |
(三)变革与发展中的澳大利亚多元文化和谐教育 |
(四)南非:废除种族隔离制度后的多元文化教育实践 |
(五)印度的多层次种族社会与多元文化教育 |
(六)各国多元文化教育与和谐教育政策、实践之比较分析 |
第三部分 均衡发展:民族地区教育和谐的宏观构建 |
一、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 |
(一)公平、社会公平与教育公平 |
(二)教育公平的历史与现实 |
(三)民族教育均衡发展:基于教育公平的现实追求 |
二、均衡发展——民族地区和谐教育的环境建构 |
(一)教育公平与和谐: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 |
(二)均衡发展是民族地区教育公平与和谐的宏观前提 |
(三)民族教育均衡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
三、民族教育均衡与和谐发展的路径解析 |
(一)民族教育均衡与和谐发展的政策建构 |
(二)着眼民族教育均衡与和谐发展,推动民族教育立法 |
(三)促进教师良性流动,有效解决民族地区区域内师资配置失衡问题 |
(四)构建民族教育均衡发展监测体系,促进教育资源和谐共享 |
(五)大力发展寄宿制学校,搭建民族地区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的重要平台 |
第四部分 和而不同:民族地区学校、课程与教学的和谐建构 |
一、和谐取向的民族地区学校文化建设 |
(一)学校教育与学校文化 |
(二)民族地区学校文化特征分析 |
(三)于多元中求和谐:民族地区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
二、民族语言文字传承与民汉双语教学 |
(一)语言文字与文化传承 |
(二)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汉双语现象概析 |
(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与少数民族和谐双语教学 |
(四)双语教学的理论与政策依据 |
(五)提高民汉双语教学实效性的策略分析 |
三、基于多元文化的和谐课程建构 |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多元文化教育 |
(二)民族学校课程文化与民族儿童和谐发展 |
(三)民族学校多元和谐课程的建构策略 |
四、课堂教学中的多元文化与和谐教育 |
(一)民族地区学校和谐课堂的基本特征 |
(二)民族地区学校和谐课堂的建构策略 |
五、引领和谐:民族地区跨文化教师队伍建设 |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师角色转变 |
(二)民族地区跨文化教师的专业化标准 |
(三)基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的跨文化教师培养策略 |
第五部分 和谐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之鹄的 |
一、立足多元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地区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
(一)文化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
(二)多元民族文化与学生道德教育 |
(三)多元民族文化与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 |
(四)多元民族文化与学生和谐人格养成(个性发展) |
(五)多元民族文化与学生心理健康 |
二、从民族文化认同到中华文化认同的系统建构 |
(一)认同与文化认同、民族认同 |
(二)关于民族文化的同质性 |
(三)中华文化认同的历史与现实 |
(四)从民族认同到中华文化认同:各民族学生多层次文化认同的建构 |
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的理念 |
(一)多元一体 |
(二)辩证扬弃 |
(三)美人之美 |
(四)和而不同 |
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教育的培养目标(个体层面) |
(一)认知(知识)目标 |
(二)技能目标 |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 |
(四)价值观目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参与科研工作情况 |
(4)偏远山区少数民族小学生辍学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与研究小学生辍学的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的缘由 |
二、研究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辍学的意义 |
第二节 有关辍学的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对小学生辍学的现状研究 |
(二) 国内对小学生辍学的现状研究 |
二、对先行研究成果的评述以及本论文期望突破之处 |
第三节、关键概念的界定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资料获取的过程 |
(一)文献法的运用 |
(二) 访谈法的运用 |
(三)调查法的运用 |
(四)观察法的运用 |
(五)实物收集法的运用 |
(六)叙事法的应用 |
二、研究思路 |
(一)研究对象的筛选过程 |
(二)研究过程的开展与访谈主题 |
第二章 背景分析 |
第一节 走进A县S乡九年一贯制学校 |
第二节 辍学发生的地点 |
一、辍学发生的乡镇 |
二、辍学发生的学校 |
第三节 辍学发生的班级 |
一、班级里的学生 |
二、班级里的老师 |
第三章 彝族男孩小福的辍学故事 |
初次访谈小福 |
第一节 小福的家庭环境 |
一、小福的家庭 |
二、小福被爸爸多次毒打 |
三、姐姐中考落榜 |
四、小福的未来之路 |
五、小福学做“厨师” |
六、小小心愿 |
第二节 小福的学校环境 |
一、小学时代的小福 |
二、烧书取暖 |
三、班委对小福的评价 |
第三节 小福的社区环境 |
一、热闹的彝族村 |
二、上学路上的“鬼” |
三、胆大妄为 |
四、高高的山顶上 |
五、篮球场上的小福 |
六、抓住时机赚钱 |
第四节 小福的朋友圈 |
一、小福的逃学之友 |
二、小福大把花钱 |
三、伤心与无奈的爸爸 |
第五节 福祸相依 |
一、破碎的家庭 |
二、小福重返校园 |
第四章 苗族女孩小凤的辍学故事 |
初次访谈小凤 |
第一节 家中的小凤 |
一、小凤的家庭 |
二、姐姐对小凤童年的影响 |
三、父母对小凤的溺爱 |
四、“我不想读书了” |
第二节 村中的小凤 |
一、苗族村 |
二、苗族村的学生 |
三、苗族人的“四早”现象 |
第三节 学校中的小凤 |
一、笔者印象中的小凤 |
二、进入四、五年级后的小凤 |
三、让人心痛的成绩通知单 |
四、一线教师对待辍学者的观点 |
五、美好的假设 |
第四节 早婚早恋 |
一、苗族村的访谈日记 |
二、恋爱中的小凤 |
第五章 辍学原因分析——应用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进行分析 |
第一节 学生辍学的宏系统环境分析 |
一、辍学者所处的文化环境 |
二、辍学者所处的亚文化环境 |
(一)辍学者的家庭文化氛围 |
(二)辍学者的家庭教育方式 |
(三)辍学者父母的价值观 |
三、辍学者所处的社会环境 |
第二节 学生辍学的外系统环境分析 |
一、辍学者父母的工作 |
二、学校的管理 |
(一)教学安排 |
(二)学校对教师的考核制度 |
(三)校园环境布局 |
第三节 学生辍学的中系统环境分析 |
一、辍学者在家庭中的角色 |
二、辍学者在同伴群体中的角色 |
三、辍学者在学校中的角色 |
第四节 学生辍学的微系统环境分析 |
一、辍学者的家庭 |
二、辍学者的同伴 |
三、辍学者的学校 |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
一、民族地区家庭教育缺失或家庭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导致学生辍学 |
二、不良民族文化、风俗、习惯对教育的冲击导致学生辍学 |
三、大量的民族年轻人滞留在村中影响在校生的辍学行为 |
四、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与考核制度不完善导致学生辍学 |
五、盲目撤点并校导致学生辍学 |
六、饮食不均衡导致学生辍学 |
七、地方经济不发达导致学生辍学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5)初中壮族学生数学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 ——以师宗县五龙民族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术语及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核心名词界定 |
1.3 研究内容和意义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4.1 研究的计划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文献收集的途径与方法 |
2.2 数学学习困难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数学学习困难的国外研究现状 |
2.2.2 数学学习困难的国内研究现状 |
2.3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2.4 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工具的说明 |
3.5 研究的伦理 |
3.6 小结 |
第4章 壮族学生数学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 |
4.1 壮族学生心理特点及初中数学学科特征 |
4.1.1 初中壮族学生心理特点分析 |
4.1.2 初中数学学科特征分析 |
4.2 壮族学生数学学习现状 |
4.3 壮族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 |
4.3.1 社会环境因素 |
4.3.2 家庭环境因素 |
4.3.3 教师的因素 |
4.3.4 学生自身因素 |
4.4 壮族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类型 |
4.4.1 学生测试的情况 |
4.4.2 智力型学习困难 |
4.4.3 非智力型学习困难 |
4.5 小结 |
第5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5.1 教学理论 |
5.1.1 元认知理论 |
5.1.2 差异教学理论 |
5.2 心理学理论 |
5.2.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5.2.2 韦纳的归因理论 |
5.2.3 自我效能感理论 |
5.2.4 日本北尾伦彦的三层级说 |
5.3 跨文化数学教育理论 |
5.4 小结 |
第6章 数学学习现状的个案研究 |
6.1 个案的选择 |
6.2 6个学生的个案研究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思考 |
7.1 研究的结论 |
7.2 研究的创新点 |
7.3 研究的不足之处 |
7.4 可继续研究的问题 |
7.5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初中壮族学生数学学习现状调查表 |
附录B: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C: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D:八年级数学检测试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民生改善视域下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优化研究 ——基于黔东南侗乡和凉山彝区的比较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目标转向 |
(二) 民族村寨“新读书无用论”的兴起 |
(三) “学校繁荣”与“教育衰败”的隐忧 |
二、相关研究的述评 |
(一) 教育质量的内涵及评价研究 |
(二) 乡村教育的困境与出路研究 |
(三) 民族地区的教育质量问题研究 |
(四) 民生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五) 既有研究不足的总结 |
三、本研究的基本设计 |
(一) 作为方法的民族教育问题 |
(二) 民生取向研究视角的确立 |
(三) 具体研究内容的设定 |
(四) 研究方式与方法的运用 |
第一章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评价的方法论 |
一、教育质量评价的民生理念及文化规约性 |
(一) 教育发展与民生改善的依存关系 |
(二) 文化多样性与“好教育”的民生意蕴 |
(三) 民族地区教育质量评价的文化特殊性 |
二、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评价的价值立场 |
(一) 强调义务教育作为国民基础教育的特殊性 |
(二) 坚持义务教育普及与质量提升的双重目标 |
(三) 重视教育发展之于民生改善的功能实现 |
(四) 关注教育评价中“底层群众”的主体性 |
三、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考察指标的选取 |
(一) 既有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标存在的不足 |
(二)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三) “人类学范式”的教育质量评价及指标选择 |
第二章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优化面临的现实问题 |
一、田野点选择的方法论及基本情况 |
(一) 田野点选择的方法论设计 |
(二) 田野点经济社会发展的概况 |
(三) 田野点社会文化背景的比较特征 |
二、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优化面临的具体问题 |
(一) “普九”达标存有失实 |
(二) 学业成绩普遍低下 |
(三) 上学读书“不划算” |
(四) 学生“流民群体”的社会隐忧 |
(五) 学校教育介入对传统文化的消解 |
三、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优化面临的主要矛盾 |
(一) 教育免费供给与“新读书无用”的现实困境 |
(二) 办学条件提升与教育质量滑坡的普遍难题 |
(三) 学校教育普及与民生改善之间的双重冲突 |
第三章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优化面临问题的原因解析 |
一、民族传统文化因素对义务教育质量的制约 |
(一) 信仰文化与学校教育的冲突 |
(二) 民族语言文字导致的教育障碍 |
(三) 传统习俗制约学校教育的普及 |
(四) 民族文化心理诱导的教育放弃 |
二、社会生计类型对义务教育质量的制约 |
(一) 传统落后生计方式制约学校教育的需要 |
(二) “半工半耕”生计转型对义务教育的冲击 |
三、社会变迁及社会结构差异对教育质量的制约 |
(一) 社会结构变迁与民族群众的教育选择 |
(二) 社会文化“小传统”引发的教育失败 |
(三) 传统教育消解导致的教育结构缺失 |
第四章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优化的价值定位 |
一、文化差异与教育知识价值确立的逻辑 |
(一) 作为生活方式的文化及其价值 |
(二) 教育知识价值确立的社会文化规约性 |
二、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优化的价值确立 |
(一) 民族地区“半工半耕”社会的教育需要 |
(二) 民族地区学校教育质量优化的民生诉求 |
(三) 民生取向的义务教育质量优化的价值定位 |
第五章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优化的原则及具体策略 |
一、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优化的基本原则 |
(一) 正确对待教育改革中的民族传统文化 |
(二) 尊重教育发展的客观历史阶段规约性 |
(三) 重视教育改革的社会文化背景协同性 |
(四) 关注民族群众的现实民生境遇与教育需要 |
(五) 增强教育改革过程中的“教育学立场”意识 |
二、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优化的具体建议 |
(一) 优先普及民族地区的学前教育 |
(二) 有效落实地方和校本课程 |
(三) 全面推进早期双语教学工作 |
(四) 构建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 |
(五) 进一步发展和改善民族地区的民生状况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夏格堂安红白喜事简办公约》 |
附录二:访谈提纲 |
后记 |
(7)蒙汉双语教育背景下蒙古族学生英语学习研究 ——以锡林郭勒盟蒙古族中小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双语教育背景下的外语课程政策 |
引言 |
第一节 蒙古族教育历史概述及外语教学发凡 |
一、蒙古族教育历史概述 |
二、蒙古族外语教学发凡 |
第二节 内蒙古自治区双语教育发展历程 |
一、起步期(1947~1965年) |
二、徘徊期(1966~1976年) |
三、恢复期(1977~1998年) |
四、发展期(1999年至今) |
第三节 蒙古语授课外语课程政策沿革 |
一、起步期(1947~1961年) |
二、探索期(1962~1976年) |
三、调整期(1977~1998年) |
四、发展期(1999年至今) |
第四节 蒙古语授课外语课程政策解读 |
一、政策制定者的解读 |
二、政策亲历者的解读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蒙古语授课学生的英语学习成效 |
引言 |
第一节 调研地社会文化环境 |
一、调研地概况 |
二、锡林郭勒盟民族教育与语言使用概况 |
第二节 学生成绩分析 |
一、高考成绩分析 |
二、初中阶段成绩分析 |
三、小学阶段成绩分析 |
第三节 学生英语学习自我评价 |
一、中学生英语学习自我评价 |
二、大学生英语学习自我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英语学习者因素分析 |
引言 |
第一节 语言使用因素分析 |
一、语言使用前期调查概述 |
二、多语使用与评价 |
三、英语使用情况 |
第二节 英语学习情感因素分析 |
一、相关研究概述 |
二、学习目的 |
三、努力度 |
四、学习归因 |
第三节 英语学习需求因素分析 |
一、相关研究概述 |
二、英语学习条件需求 |
三、英语课堂学习需求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英语学习环境因素分析 |
引言 |
第一节 教师因素分析 |
一、相关研究概述 |
二、英语师资基本情况 |
三、英语教师语言能力 |
四、英语教师教学能力 |
五、教学对象评价 |
第二节 硬件因素分析 |
一、相关研究概述 |
二、教材使用情况 |
三、教育技术利用情况 |
四、学习工具调查 |
第三节 英语课堂观察与教学评价 |
一、研究概述 |
二、课堂教学评价 |
三、课堂教学实录 |
四、课堂教学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英语学习体系的探讨与建设 |
引言 |
第一节 英语起始学段的探讨 |
一、教育实践者的态度 |
二、学者观点和学术探讨 |
三、小学英语课程现状分析 |
四、小学英语课程的综合评价和定位 |
第二节 英语学习内容的探讨 |
一、英语课程标准适切性调查与分析 |
二、语言课程价值定位的对比分析 |
第三节 完善英语学习体系的建议 |
一、制定外语课程发展规划 |
二、提升英语师资水平 |
三、加强英语学习环境建设 |
本章小结 |
余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冲突与调谐:佛寺教育与义务教育基本权利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由来 |
二、研究的背景 |
三、研究的意义 |
四、研究的现状 |
五、主要创新之处 |
六、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西双版纳傣族与南传上座部佛教 |
第一节 西双版纳与西双版纳傣族 |
一、走近西双版纳 |
二、初识西双版纳傣族 |
三、西双版纳傣族的教育 |
第二节 南传上座部佛教 |
一、南传上座部佛教 |
二、南传上座部佛教在西双版纳的传播:佛教的傣族化与傣族的佛教化 |
三、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基本教理 |
第三节 西双版纳傣族的佛寺教育 |
一、佛寺教育的内容 |
二、傣族男童的佛寺教育历程 |
三、岩旺的一天:傣族男童接受双重教育实录 |
第二章 西双版纳地区佛寺教育和义务教育的现状调研及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对调研相关事项的前提性说明 |
一、调研时间的选取 |
二、调研地点的选定 |
三、调研对象的选择 |
四、调研方法的选用 |
五、三点补充说明 |
第二节 佛寺教育的现状 |
一、佛寺教育的“入学”:出家情况 |
二、佛寺教育的“治学”:教学情况 |
三、佛寺教育的“办学”:佛寺的日常管理及运转情况 |
第三节 义务教育的现状 |
一、办学及入学情况 |
二、教学情况 |
三、日常管理与运作 |
第四节 当前对义务教育和佛寺教育关系的协调 |
一、时间的协调 |
二、管理的协调 |
三、教学内容的协调 |
第五节 西双版纳傣族义务教育和佛寺教育关系问题的新发展 |
一、义务教育的发展面临着从量到质、从粗放向集约的转变 |
二、傣族教育工作正逐渐从义务教育中心主义过渡到两者并重 |
三、傣族语言文字和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逐渐成为问题的焦点 |
四、对傣族女性受教育的新特点给予足够重视 |
五、法律规范的滞后性与不断涌现的新问题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
第三章 佛寺教育与义务教育关系中的基本权利 |
第一节 受教育权 |
一、受教育权的属性 |
二、受教育权的内涵 |
三、受教育权的性质 |
四、受教育权与学习权 |
第二节 宗教信仰自由 |
一、宗教信仰自由权的宪法演进 |
二、宗教信仰自由的内涵 |
三、我国宪法和法律中的宗教信仰自由 |
四、当前我国宗教信仰自由立法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其他相关基本权利 |
一、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权 |
二、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权利 |
三、少数民族文化权利 |
第四章 佛寺教育与义务教育关系中的基本权利冲突 |
第一节 基本权利冲突的一般理论 |
一、什么是基本权利冲突 |
二、私人间的基本权利冲突何以可能 |
第二节 调谐基本权利冲突的一般理论 |
一、权利位阶理论 |
二、比例原则 |
三、具体衡量原则 |
四、简要评述 |
第三节 同一主体的基本权利冲突 |
一、传统视角下基本权利冲突的不周延性 |
二、何谓同一主体的基本权利冲突? |
三、可能面临的质疑及回应 |
第四节 佛寺教育与义务教育关系中的基本权利冲突 |
一、受教育权与宗教信仰自由权的冲突 |
二、其他基本权利冲突 |
第五章 佛寺教育与义务教育关系中的其他法律冲突 |
第一节 权力与权力的冲突 |
一、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概说 |
二、社会权力与国家权力的关系 |
三、佛寺教育与义务教育关系中蕴含的权力冲突 |
第二节 权利与权力的冲突 |
一、公民基本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以冲突为核心视角 |
二、公民基本权利与社会权力的关系 |
三、佛寺教育与义务教育关系中的基本权利与权力的冲突 |
第三节 习惯法与国家法的冲突 |
一、习惯法刍议 |
二、习惯法与国家法的冲突 |
三、佛寺教育与义务教育关系中国家法与习惯法的冲突 |
第六章 对佛寺教育和义务教育关系问题的比较研究 |
第一节 信仰佛教的其他民族的传统宗教教育 |
一、布朗族的佛寺教育与义务教育关系 |
二、藏族的寺院教育与义务教育关系 |
第二节 伊斯兰教的经堂教育 |
一、伊斯兰教经堂教育概述 |
二、伊斯兰教的经堂教育同傣族佛寺教育的相似性 |
三、伊斯兰教的经堂教育同傣族佛寺教育的差异性 |
四、三点评论 |
第三节 与其他国家与地区的比较 |
一、美洲国家的比较:以美国、加拿大为例 |
二、欧洲国家的比较:以德国、俄罗斯为例 |
三、亚洲国家的比较:以日本、泰国为例 |
四、我国台湾地区的借鉴 |
第四节 域外典型案例之比较:“威斯康辛州诉约德等”案 |
一、“阿米绪问题”的由来 |
二、“中国问题”与“美国现象”的异同 |
三、“威斯康辛州诉约德等”案的裁判逻辑 |
四、三点评论 |
第七章 调谐佛寺教育与义务教育关系的指导思想 |
第一节 本土资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 |
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概说 |
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与傣族佛寺教育问题的契合与启发 |
第二节 域外之鉴:多元文化主义思潮 |
一、多元文化主义思潮概说 |
二、多元文化主义思潮与傣族佛寺教育问题的关联与借鉴 |
第三节 核心路径:同一主体的基本权利冲突的解决 |
一、权利之毂:解决单一主体的基本权利冲突的指导思想 |
二、同一主体的基本权利冲突的解决原则 |
三、骨牌效应:“佛寺教育问题”中其他法学诸要素冲突的连锁解决 |
第四节 应对逻辑:“佛寺教育问题”的解决进路 |
一、取消或转化:回应佛寺教育的存留之惑 |
二、限制、放任或扶助:回应佛寺教育的地位之惑 |
三、课余化或宗教化:回应佛寺教育走向之惑 |
四、单点击破或全面改革:回应佛寺教育改革的实施之惑 |
五、政策或法律:回应佛寺教育改革的路径之惑 |
第八章 解决佛寺教育问题的制度机制 |
第一节 基本制度:义务教育体系中傣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机制 |
一、控辍保学的进一步强化 |
二、课程设置的进一步优化 |
三、双语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
四、民族传统文化课程地位的进一步提升 |
第二节 配套制度:义务教育体系中傣族文化教育发展的保障机制 |
一、义务教育体系中傣族文化教育发展的保障制度 |
二、义务教育体系中傣族文化教育发展的激励制度 |
三、傣族传统文化的抢救和保护制度 |
第三节 重要制度:傣族佛寺对于宗教传承的发展与完善机制 |
一、“佛寺活动”的特点 |
二、“佛寺活动”的内容 |
三、“佛寺活动”同国家教育及相关研究活动的衔接 |
第四节 核心制度:西双版纳佛寺教育问题的法制化 |
一、目前宪法及法律中相关条文的评析 |
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教育条例》及其第35条的评析 |
三、《云南省少数民族教育促进条例(草案)》的内容及其评析 |
四、《民族教育法》:西双版纳少数民族教育法治化的核心归宿 |
五、《民族教育法》相关制度体系的构建述要 |
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傣族和尚生问卷调查 |
附录2 西双版纳州教育局调研录音稿 |
附录3 曼恩九义学校岩温叫老师访谈录音稿 |
附录4 曼刚寨佛寺大佛爷访谈录音稿 |
附录5 WISCONSIN v.YODER,406 U.S.205(1972) |
附录6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教育条例》 |
附录7 全文图示对照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9)市场经济背景下畲族文化现代性建构研究 ——以浙江景宁畲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田野调查图片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文化现代性研究 |
(二)少数民族文化现代性建构研究 |
(三)畲族文化现代性建构研究 |
三、主旨、内容、创新与不足 |
(一)主旨 |
(二)内容 |
(三)创新 |
(四)不足 |
四、研究理论与方法 |
(一)采用理论 |
(二)研究方法 |
五、有关问题说明 |
(一)文化现代性 |
(二)研究时空 |
(三)调查点概貌 |
(四)田野工作 |
(五)其他事项 |
第一章 景宁畲族概貌 |
一、自然生境 |
二、生计方式 |
(一)主要生计方式 |
(二)辅助生计方式 |
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
四、主要文化事象 |
(一)山歌 |
(二)服饰 |
(三)风俗 |
(四)节庆 |
(五)民间故事 |
(六)民族体育 |
第二章 畲族文化的现代性建构表现及特点 |
一、民族意识增强 |
(一)民族认同意识 |
(二)民族自觉意识 |
(三)民族发展意识 |
(四)民族权利意识 |
二、市场经济观念确立 |
(一)市场意识 |
(二)竞争意识 |
(三)质量意识 |
(四)服务意识 |
三、开放意识深化 |
(一)多元的就业观念 |
(二)自主的婚姻家庭观念 |
四、公民意识强化 |
(一)确立国家意识 |
(二)增强平等意识 |
(三)树立公众利益 |
五、法治观念加强 |
(一)现代法制意识基本确立 |
(二)传统习惯法逐渐淡化 |
(三)用诉讼解决纠纷与矛盾 |
六、现代生活方式提升 |
(一)衣着时尚化 |
(二)饮食的现代化 |
(三)居住现代化 |
(四)出行便捷化 |
七、现代消费观念凸显 |
(一)消费支出增加 |
(二)消费档次提高 |
(三)倾向服务消费 |
(四)重视文化消费 |
八、现代教育及人才观念深入人心 |
(一)对现代教育的重视 |
(二)人才观念的拓展 |
九、主动接受科学思想及知识 |
(一)现代科学知识增长 |
(二)科学观念深入人心 |
(三)主动运用现代科技 |
十、景宁畲族文化的现代性建构特点 |
(一)主动撷取畲族文化精髓构建文化现代性 |
(二)灵活借助市场经济加速文化现代性建构 |
(三)善用政策区位优势助推文化现代性建构 |
(四)正确认识畲族文化现代性发展不平衡性 |
第三章 畲族文化现代性建构推进原因 |
一、政策引导促进畲族文化现代性建构 |
(一)政策扶持 |
(二)经济支持 |
(三)文化建构 |
二、民族教育提升文化现代性建构 |
(一)教育观念的改变 |
(二)教育内容的更新 |
(三)多渠道的人才培养 |
三、市场经济推动畲族文化现代性建构 |
(一)景宁畲族市场经济发展“三条路” |
(二)市场经济推动畲族文化现代性建构 |
四、流动人口对畲族文化现代性建构的传播 |
(一)流入人口:到景宁“授人以鱼” |
(二)流出人口:学艺归来谋发展 |
第四章 畲族文化现代性建构的制约因素及其影响 |
一、畲族传统社会封闭性制约文化现代性建构 |
(一)社会结构相对稳固 |
(二)自然经济运作模式 |
(三)相对封闭的心理 |
二、畲族传统文化的消极因素影响文化现代性建构 |
三、畲族教育水平偏低影响接受文化现代性建构 |
四、畲族市场经济水平偏低制约文化现代性建构 |
五、对文化现代性建构的认识和宣传不充分 |
六、文化现代性建构的具体措施不够 |
七、文化现代性建设的主动性不足 |
第五章 加强畲族文化现代性建构的对策 |
一、畲族文化现代性建构的具体路径 |
(一)合理利用畲族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 |
(二)发挥市场经济对文化现代性建构的推动作用 |
(三)用现代教育提升畲族同胞的文化现代性 |
二、畲族文化现代性建构应处理好的关系 |
(一)传统文化传承与先进文化发展的共生关系 |
(二)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互动关系 |
(三)文化现代性建构与民族发展的协调关系 |
(四)政府力量与民间作用的协同关系 |
结论 |
一、传承与建构是畲族文化现代性发展动力 |
二、市场经济要与文化现代性建构显性互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 A: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附录 B:景宁少数民族基本情况 |
附录 C:浙江省畲族文化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
(10)蒙汉双语教育背景下汉语教学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以锡林浩特市蒙古语授课中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动机与目的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
四、调查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蒙汉双语教育背景下汉语教学的社会环境 |
第一节 社会历史概况 |
一、内蒙古自治区社会历史概况 |
二、锡林浩特市社会历史概况 |
第二节 蒙古族语言文字使用情况 |
一、蒙古语简介 |
二、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语言文字的使用 |
第三节 蒙古族教育的历史沿革 |
一、蒙古族教育的发展历程 |
二、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教育的基本特征 |
三、锡林浩特市蒙古语授课学校的基本情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蒙汉双语教育背景下汉语教学的政策环境 |
第一节 内蒙古蒙汉双语教育体制和模式 |
一、体制建设 |
二、教学模式探索 |
第二节 内蒙古蒙汉双语教育汉语教学的发展 |
一、发展蒙古族双语学校 |
二、建设蒙汉双语师资队伍 |
三、完善蒙汉双语课程计划 |
四、编制汉语教材 |
五、构建汉语教学检测与评价体系 |
六、实施汉语教学改革 |
第三节 锡林浩特市蒙汉双语教育汉语教学的政策和措施 |
一、主要政策 |
二、基本措施 |
第四节 政策实施效果及分析 |
一、教师子女的教育选择 |
二、蒙古语授课学生的教育选择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蒙汉双语教育背景下汉语教学的语言环境 |
第一节 中学生语言使用现状及语言态度调查 |
一、语言习得和语言能力 |
二、语言文字使用情况 |
三、语言态度 |
第二节 汉语教师语言使用现状及语言态度 |
一、语言习得和语言能力 |
二、语言文字使用情况 |
三、语言使用倾向 |
第三节 学生家长语言使用现状及语言态度 |
一、语言习得和语言能力 |
二、语言文字使用情况 |
三、语言态度 |
第四节 语言环境因素分析 |
一、开放式语言环境 |
二、封闭式语言环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蒙汉双语教育背景下汉语教学的教学环境 |
第一节 总体设计 |
一、理论设计 |
二、调查与分析 |
第二节 教学方法 |
一、课堂教学观察 |
二、现状调查 |
三、小结 |
第三节 教材建设 |
一、基本情况 |
二、调查与分析 |
三、小结 |
第四节 考试评价 |
一、考试评价体系的构建 |
二、调查分析 |
三、小结 |
第五节 师资因素 |
一、教师基本情况 |
二、师资培训情况 |
三、小结 |
第六节 学习者因素 |
一、学习动机的调查与分析 |
二、学习目标的调查与分析 |
三、学习效果的调查与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蒙汉双语教育背景下汉语教学改革探讨 |
第一节 汉语教学改革的日的 |
一、促进我国民族教育的发展 |
二、完善内蒙古民族教育体系 |
三、实现汉语教学水平的提高 |
第二节 汉语教学改革的基本依据 |
一、尊重语言习得规律 |
二、体现汉语教学目标 |
三、注重语言的社会功能 |
第三节 汉语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
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开展全方位教学,提升学生语言能力 |
二、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手段多样化 |
三、改变汉语教师角色,引导和启迪学生的汉语学习 |
四、注重教材层次建设,实现文学经典与社会时文并重 |
五、发挥考试评价的正向推动作用,促进汉语教学改革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四、对民族中学198名初一彝族学生升学体检结果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省L县秀中苗族初中生隐性辍学研究[D]. 代学凡. 云南大学, 2019(02)
- [2]贫困民族地区优秀教师教育信念的叙事研究[D]. 朱燕. 四川师范大学, 2017(02)
- [3]多元文化视域下的民族地区和谐教育研究[D]. 贺新宇. 西南大学, 2016(04)
- [4]偏远山区少数民族小学生辍学的个案研究[D]. 肖红才. 云南师范大学, 2016(02)
- [5]初中壮族学生数学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 ——以师宗县五龙民族中学为例[D]. 代春燕. 云南师范大学, 2015(02)
- [6]民生改善视域下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优化研究 ——基于黔东南侗乡和凉山彝区的比较考察[D]. 满忠坤. 西南大学, 2015(01)
- [7]蒙汉双语教育背景下蒙古族学生英语学习研究 ——以锡林郭勒盟蒙古族中小学为个案[D]. 赵剑宏. 中央民族大学, 2013(12)
- [8]冲突与调谐:佛寺教育与义务教育基本权利关系研究[D]. 郑毅.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 [9]市场经济背景下畲族文化现代性建构研究 ——以浙江景宁畲族为例[D]. 王真慧. 中南民族大学, 2012(06)
- [10]蒙汉双语教育背景下汉语教学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以锡林浩特市蒙古语授课中小学为例[D]. 韩春晓.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