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析影响普通话培训实效性的因素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涂梦颖[1](2021)在《新疆中小学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S高校2020年国家级培训项目为例》文中指出
李月[2](2021)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教师普通话培训效果评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盛倩[3](2021)在《乡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支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乡村小学教师是乡村教育的主力军,承担着发展乡村教育事业、帮助乡村孩子学习成才、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的责任与使命,乡村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决定了乡村教育的整体水平。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乡村小学教师仅仅依靠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是不能实现充分发展的,需要一定的社会网络提供帮助与支持。但对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的乡村小学教师而言,能够获得的社会支持比较有限,乡村小学作为其工作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支持便成了乡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获得帮助最便捷、最有效、最经济的途径。本研究将社会支持理论运用到教育领域中,聚焦社会支持的微观支持主体即学校支持,来探索乡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支持情况。在对社会支持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乡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特殊性,确定了学校支持的“两层面五维度”分析框架,第一个层面是客观可见的支持,包括制度支持、条件支持、活动支持、文化支持,第二个层面是主观体验的支持,主要是指情感支持。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山东省S县17所乡村小学教师的调查研究发现,乡村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及获得的学校支持现状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学校制度支持形同虚设、条件支持略显不足、活动支持流于形式、文化支持尚待提升、情感支持不够完备影响了乡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提升乡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支持策略:规范制度支持,保障教师发展权益;丰富条件支持,提供优质发展资源;深挖活动支持,确保活动取得实效;激活文化支持,创设良好发展环境;增强情感支持,给予教师人文关怀。
马宁[4](2021)在《民族贫困地区乡村教师学习调查研究 ——以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学习是促进民族贫困地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但目前人们对这方面的关注和研究不足。本文以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这一民族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乡村教师为对象进行研究,希望这一研究能对改进民族贫困地区乡村教师的学习,促进民族贫困地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最终增强作为本地重要人力资本的乡村教师对教育脱贫的促进作用。本文运用文献法、问卷法和访谈法,以马尔科姆·诺尔斯的成人学习理论为视角,将学习动机、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环境四个方面作为分析框架,对289份问卷所得数据和约11万字的访谈文本资料进行分析,发现民族贫困地区乡村教师学习的内部动机较强,教师学习环境有所改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及其成因为:首先,在学习动机方面,主要存在教师学习的可持续状态较差、教师主动学习的行动力差两个问题。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其中主要原因是:教师缺乏终身学习意识、教师过度重视学习的工具价值以及外部评价考核机制不合理。其次,在学习内容方面,存在教师忽视理论性知识学习、体现民族贫困地区乡村教师特殊素养的学习内容较少两个问题。导致问题的原因包括:教师追求学习效果的速成性、外部培训对民族贫困地区乡村教师的针对性不强。第三,在学习方式方面,存在教师对外部培训所学内容的转化不够、校本培训学习仍停留于表面、教师自主学习方式单一的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为:外部培训内容不能满足教师学习需求、教师在网络远程培训学习中的工学矛盾突出、外部培训方式的互动性和实践性不强、学校的组织力度不够等。最后,在学习环境方面,主要存在教师学习的物质条件保障不足、教师学习的制度条件不健全、教师学习的文化氛围欠佳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当地政府对本地教育资金的投入不足、学校管理不完善、校长未对本校教师学习发挥专业引领作用,以及以筛选为目的的晋升制度存在缺陷。针对以怒江为例的民族贫困地区乡村教师学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及外部机构应加强引导和支持、学校应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教师应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通过这三个层面构建立体化的乡村教师学习优化策略,进而促进其专业发展。
黄吉[5](2021)在《幼儿教师培训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一所优质公办园教师的访谈数据》文中提出重视幼儿教师的在职培训,关注幼儿教师培训的效果,评价培训的质量等等方式,都是在不断的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的提高,不仅有利于幼儿园保教工作质量的提升,还是促进幼儿园良性发展的重要手段。此次访谈的对象是昆明市一所优质公办园的33位一线教师,工作经验和参训经验都比较丰富,能够为研究者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研究对L幼儿园的发展概况、主要访谈对象的背景进行了介绍。结合正在参加培训的幼儿园教师的问卷反馈,通过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两种方法,分析影响幼儿教师培训成果转化的四个方面的因素。还对幼儿教师的培训成果进行了分类,给后续研究幼儿教师培训成果提供了参考。在理论基础方面,研究对知识转化理论、转化学习理论、知识整合教学理论进行简要的介绍,并依次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综述了国内关于对幼儿教师培训效果的评价,从需求评价到运用科学化的测量方式来评价培训效果,综述了对国外幼儿教师培训经验的借鉴,对培训成果转化的研究和影响培训成果转化的因素研究都进行了阐述。研究最后从教师的角度建构了个人、园所、培训机构、幼儿家庭四个因素,对应培训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各项要素,并展开了分析。研究从幼儿一线教师的实际工作角度出发,探索幼儿教师接受培训之后的实际转化情况,从幼儿教师个人、幼儿园组织机构、培训组织机构、幼儿家庭四个方面来分析,为提高培训的效果和质量,建言献策。由于幼儿教师培训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幼儿教师工作特殊等特点,幼儿教师培训之后对培训成果的运用程度相对较低,并且幼儿教师对培训内容的保持程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所以研究提出优化幼儿教师培训成果转化的条件,在培训成果转化过程中应该坚持及时性、实用性、双赢性原则,以及建立科学规划、有效评价、分段沟通机制等策略,从而提高幼儿教师培训成果转化有效性。
李欢[6](2020)在《民族地区乡镇幼儿教师文化适应社会支持研究 ——以贵州省X县为例》文中提出民族地区乡镇幼儿教师肩负着教育民族地区乡镇幼儿的使命,更担负着民族地区乡镇学前教育的发展。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族地区乡镇幼儿教师的队伍建设,在提高民族地区乡镇幼儿教师的福利待遇,加强民族地区乡镇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使得民族地区乡镇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是,由于民族地区乡镇幼儿教师的文化背景与民族地区乡镇幼儿的文化背景不一致且幼儿教师缺乏跨民族文化教育教学的技能,导致在民族地区乡镇幼儿园工作的幼儿教师存在生活不适应、心理不适应和工作不适应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仅依靠幼儿教师自身来解决,还需要社会各界参与其中,为民族地区乡镇幼儿教师提供合理、科学、有效的社会支持。为了解民族地区乡镇幼儿教师文化适应社会支持的现状,本研究运用文献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对贵州省X县四所乡镇幼儿教师文化适应的社会支持现状进行调查,并进一步分析贵州省X县四所乡镇幼儿教师文化适应社会支持存在的问题及探究其影响因素。调查发现:当前,贵州省X县四所乡镇幼儿教师文化适应的社会支持存在政府支持薄弱、幼儿园支持单一、社会支持匮乏、个人支持有效性不足等问题。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有政府、幼儿园、社区及个人层面的原因。针对民族地区乡镇幼儿教师文化适应社会支持存在的问题,需进一步改善民族地区乡镇幼儿教师文化适应的社会支持。改善民族地区乡镇幼儿教师文化适应的社会支持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应该进一步明确民族地区乡镇幼儿教师文化适应社会支持的主体、内容、运行机制及实施路径等。民族地区乡镇幼儿教师文化适应社会支持的主体应该包含政府、幼儿园、社会及个体;民族地区乡镇幼儿教师文化适应社会支持的内容应该包含政策支持、情感支持、物质支持、信息支持和价值肯定支持等。为保障民族地区乡镇幼儿教师文化适应社会支持主体的有效运行,需建立和完善民族地区乡镇幼儿教师文化适应社会支持的整合机制、激励保障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和评价机制等。为增强民族地区乡镇幼儿教师文化适应社会支持的有效性,需改善民族地区乡镇幼儿教师文化适应社会支持的实施路径,具体为政府引领: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引导型的制度环境;幼儿园主导:整合幼儿园资源,营造育人环境;社会衔接:整合社会力量,优化社会支持环境;个体辅助:激发个体动力,建设支持型环境。由此构建以政府支持为引导、幼儿园支持为主导、社会支持为衔接、个体支持为辅助的民族地区乡镇幼儿教师文化适应“四位一体”的社会支持。
石烨[7](2020)在《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现状及支持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及团结共荣、响应国家脱贫攻坚实施计划,大力发展民族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加强民族农村地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民族农村地区教师专业素养势在必行。多年来,我国民族农村地区基础教育整体水平在不断地提高,但以数学为核心的理科教育发展水平却相对较低,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以数学为核心的理科师资相对比较薄弱。因此,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问题变得更加突出与重要,而构建科学合理的数学教师专业成长支持体系对民族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以及数学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现状如何、影响因素有哪些以及支持体系如何建构等问题。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课堂观察法等研究方法,以“新疆阿克苏”、“新疆吐鲁番”、“甘南藏族自治州”以及“宁夏固原”等地的农村地区初中和小学数学教师为研究对象,从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意四个维度对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现状进行了分析,剖析出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并通过探索政府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师范院校、教师培训机构与中小学校在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尝试建构了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支持体系,从而更加有效地促进其专业成长。调查发现,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总体水平较好,其中在专业理念与师德方面,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师有着较为清晰、正确的教育教学观与良好的学生观,但部分数学教师对自身的职业理解与认识有待加强,专业学习意识较强,但专业学习执行力需进一步强化;在专业知识方面,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师的数学学科内容知识与教育理论知识已基本掌握,但数学史与数学文化知识、数学教学法知识、数学课程知识如数学课程标准相关知识、数学课程资源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却有待改善;在专业能力方面,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师的评价反思能力、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数学教材分析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基本达到较高的水平,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数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能力、数学课程标准解读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却有待加强;在专业情意方面,民族地区大多数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师对自身的专业成长有一定的规划意识,文化认同感与职业幸福感较高,但部分数学教师的执行力较弱,职业倦怠感较强,自我成长意识需进一步提升。本研究探索出影响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有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两方面,其中内在因素有教师的自我反思与评价、自我成长意识、职业认同感、文化认同感以及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等,外在因素有教师管理与评价机制、学校文化环境、语言环境、社会舆论氛围、教育资金和资源的投入、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实施程度、专业培训、师资配置等。依据调查结果,本研究将“以政府部门及教育行政部门支持为政策支持、以中小学校支持为实践环境支持、以师范院校及教师培训机构支持为人力资源支持”作为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支持体系的结构框架,在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支持、师范院校及教师培训机构支持、中小学校支持共同协调的社会系统中,为促进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制度、专业、人文关怀等多种资源与保障。整体来说,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支持体系包括“一个中心”、“两个层面”、“五大主体”,即以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为中心,从内部支持与外部支持两个层面出发,将政府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师范院校、教师培训机构与中小学校视为五大支持主体建构了支持体系。本研究的问题源于实践,希望研究结论能够引起相关教育部门及教育界对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应有的重视,借助政府的力量来完善教师专业成长支持体系,并推广到各民族地区,使更多民族地区的数学教师受益,加快提升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刘慧[8](2020)在《乡村初中教师专业发展困境及提升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显示学校品质、提高学生发展和提升整体教育质量的根本途径。据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公布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1673.83万,在这个庞大的教师队伍中,有一个特殊群体——乡村教师,他们常年坚守在乡村教育的第一线,并为之做出了巨大贡献。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在稳定和扩大教师队伍、提高教师待遇水平、加强教师专业培训等方面采取一系列举措。由于乡村教师的重要价值,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势在必行。本研究选取了赣南革命老区的兴国县七所乡村中学的316名乡村初中教师作为调查对象,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的形式,借助SPSS22.0统计数据软件,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单因素方差等统计方法,对兴国县乡村初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困境进行调查。本研究调查结果表明:1.乡村初中教师专业发展总体呈现中等水平,专业发展四个维度得分由高到低排列如下:专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怀,其中专业情怀得分最低且低于专业发展总分平均值水平,困境表现最为明显;2.专业知识维度困境,具体表现为教师通识性知识储备不足、科研水平不高、知识管理能力弱;3.专业能力维度困境,具体表现为教学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欠缺;4.专业情怀维度困境,具体表现为教师对自主发展理解偏差、职业幸福感不强;5.专业道德维度困境,具体表现为对中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了解不足、对教育教学态度认识不够。6.社会环境与管理体制因素、学校氛围因素、乡村教师自身因素都是导致乡村初中教师陷入教师专业发展困境的原因。根据调查结果,本研究提出了乡村初中教师专业发展提升路径模型的构建,分别从教育行政部门、高等院校、社会、学校管理者和乡村初中教师自我方面,即反思不合理的社会期望,营造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社会氛围,社会支持体系的优化;探索制度创新,指明乡村教育机构改革的新路;培养乡村卓越教师,带动全体乡村初中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学校领导的统筹规划和内化乡村初中教师自我发展意识。
杨红丽[9](2020)在《新疆小学数学新任教师培训需求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质量的关键,做好教师培训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对教师的培训需求进行全面了解和分析。近年来,新疆新任教师的数量不断剧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新疆地区教师缺乏的状况,新任教师的质量亟待提高。探寻新疆小学数学新任教师培训的主观需求和客观需求,有针对性的对新任教师进行培训,有利于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加强新疆教师队伍的建设,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本研究一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通过文献梳理,总结有关教师培训的文献,为开展研究做好铺垫工作。第二章为研究设计,主要交代了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研究方法主要以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为主。第三章为研究结果与分析,主要包括新疆小学数学新任教师的培训现状、培训主观需求和培训客观需求。依据教师实际工作与生活,调查教师培训主观需求发现:教师培训动机强烈,但缺少培训机会;阻碍教师参加培训的最主要因素是“工作太忙没时间参加培训”和“上级领导没安排”;教师期待培训组织与管理公开透明;在培训时间需求方面:教师希望在新一学期期初进行培训且培训时间在15-20天为宜;在培训内容需求方面:教师急切希望提高教学技能,获得数学专业知识和小学生心理发展知识;在培训方式需求方面:教师最喜欢观摩名师课堂,进行经验分享与交流;在培训者需求方面:教师喜欢一线教师和教育实践经验丰富且教育理论深厚的专家。依据《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对合格小学教师的要求,调查教师客观需求发现:在专业理念与师德维度:教师存在缺乏职业认同感、有严重的职业倦怠感、言行举止不文明等问题;在专业知识维度:教师的数学专业知识极度缺乏,小学生心理发展知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比较缺乏;在专业能力维度:教师备课不充分,多样化教学方式应用不足,缺乏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和沟通技巧,严重缺乏反思意识和自我发展规划。第四章为研究结论与建议,结合教师培训的主观需求和客观需求,提出日后培训努力的方向,培训内容将重点放在数学专业知识上,着重加强数学学科体系、基本思想和方法,小学生心理发展等内容,以实例加强教师对教育教学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增添教师心理、教师礼仪、激励与评价学生、沟通与合作等内容;加强教师教育教学设计的指导,提供教师课堂教学展示的机会,通过名师效应促进教师的反思与发展意识。通过研究结论,为提高新疆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最后提出了一些建议。
楼叶斐[10](2020)在《乡村幼儿教师培训工作绩效评价问题研究 ——以江山市贺村镇为例》文中提出学前教育是国家教育的重点工程,幼儿教育对象的年龄、心理特点等整体的特殊性要求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素养,国家对幼儿教育越来越重视,相应的教师培训也是日趋规范。但到目前为止,乡村幼儿教育的发展一直是我国幼儿教育的一个薄弱之处,提高乡村幼儿教师专业素养变得非常迫切,其有效手段是教师培训。提升乡村幼儿教师培训的质量关系着对乡村幼儿教育的质量提升。本研究从当前乡村幼儿教师培训出发,分析了目前国家的相关政策对幼儿教师培训的要求,以此为依据设计相关调查。以浙江省江山市贺村镇乡村幼儿教师培训为例,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贺村镇17所公、民、集体办乡村幼儿园192名教师进行调查,对6名人员(包含教师、园长、督导)进行访谈。研究结果发现,当前乡村幼儿教师的培训绩效评价状况与以往时期相比已有大幅度提升,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主要表现在:已经建立了培训体系,形成了园、片、区、市培训链和培训网;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一定比例的教师经过培训之后分别在教育教学实践、班级工作、幼儿园工作、职称评审等工作中取得了进步,有半数被调查教师认为培训在某此方面对自己非常有用和受到启发。但调查结果也反映出乡村幼儿教师培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培训成本投入较高;培训投入和收益不对等;培训与个人、园所发展联系不紧密。鉴于上述问题笔者从受训、施训、行政三个层面分析了其主要原因:教师认知不够,培训动机低下;内容缺乏针对,远离教师需求;形式单一固化,缺少灵活多变;评价机制缺失,行为难以正向强化。最后,论文提出在:需求层面,重视培训前教师诉求;内容层面,充分尊重教育实践;形式层面,加强各渠道并用;评价层面,实现培训后对话机制等相应改进措施。最后,论文对于本研究存在的一些局限和对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精准识别乡村幼儿教师培训的真问题是需要到实践中去解决的。其次,本研究主要从教师发展角度出发,作为研究还可以从其他角度进行分析。再次,研究对象尚未更细化,研究的深入性和全面性还有提升空间。
二、试析影响普通话培训实效性的因素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析影响普通话培训实效性的因素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3)乡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教师专业发展相关研究 |
(二)乡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相关研究 |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支持相关研究 |
(四)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乡村小学教师 |
(二)教师专业发展 |
(三)学校支持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一)研究内容与对象的创新 |
(二)研究视角的创新 |
第二章 乡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支持相关理论分析 |
一、主要理论基础——社会支持理论 |
(一)社会支持的概念 |
(二)社会支持系统的构成要素 |
(三)社会支持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二、乡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支持系统 |
(一)学校支持系统的结构 |
(二)学校支持系统的要素构成 |
(三)学校支持系统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
三、乡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支持的价值探讨 |
(一)有效激发乡村小学教师的发展动机 |
(二)增强乡村小学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 |
(三)强化乡村学校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支持主体地位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 |
三、研究工具的设计 |
(一)调查问卷的编制 |
(二)访谈提纲的设计 |
四、调查的实施 |
五、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第四章 乡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及学校支持现状分析 |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二、乡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分析 |
(一)专业情意 |
(二)专业知识 |
(三)专业能力 |
三、乡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支持状况分析 |
(一)制度支持 |
(二)条件支持 |
(三)活动支持 |
(四)文化支持 |
(五)情感支持 |
第五章 影响乡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支持原因分析 |
一、制度支持形同虚设 |
(一)激励制度不到位,激励性作用未发挥 |
(二)评价制度不合理,功利化倾向明显 |
(三)培训制度不完善,“为培养而培训”现象普遍 |
(四)薪酬福利制度不满意,教师发展停留在“求温饱”阶段 |
二、条件支持略显不足 |
(一)经费保障不够 |
(二)时间保障不足 |
(三)硬件设施保障不力 |
三、活动支持流于形式 |
(一)活动组织形式化 |
(二)活动开展缺乏专业引领 |
四、文化支持尚待提升 |
(一)学校文化建设重外化轻内化 |
(二)副科教师被边缘化、不受重视 |
五、情感支持不够完备 |
(一)校长的关心不够 |
(二)学校领导关怀不足 |
(三)同事合作不够充分 |
第六章 提升乡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支持策略 |
一、规范制度支持,保障教师发展权益 |
(一)完善教师激励制度,激发教师发展动力 |
(二)改进教师评价制度,促进教师长远发展 |
(三)健全教师培训制度,提供平等发展机会 |
(四)优化教师薪酬福利制度,提高教师待遇水平 |
二、丰富条件支持,提供优质发展资源 |
(一)完善学校公用经费支出管理,增加教师专业发展经费 |
(二)减轻乡村小学教师工作负担,保证教师专业发展时间 |
(三)着力改善学校设施条件,优化教师专业发展硬件支持 |
三、深挖活动支持,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
(一)了解乡村小学教师具体需求,组织有效的发展活动 |
(二)增加活动过程中的引领与指导,保证活动的规范性 |
四、激活文化支持,创设良好发展环境 |
(一)转变学校文化建设理念,营造和谐的文化支持氛围 |
(二)认可乡村小学副科教师价值,保障教师教育教学权 |
五、增强情感支持,给予教师人文关怀 |
(一)校长积极引领乡村小学教师专业成长 |
(二)学校领导转变管理理念,关心乡村小学教师发展 |
(三)同事之间建立起合作互助的支持性关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乡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支持调查问卷 |
附录2:乡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支持访谈提纲 |
致谢 |
(4)民族贫困地区乡村教师学习调查研究 ——以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研究问题 |
二、提出缘由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文献来源与构成 |
二、教师学习研究概况 |
三、乡村教师学习研究概况 |
四、民族贫困地区乡村教师学习研究概况 |
五、相关研究的总体述评 |
第四节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框架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一、教师学习 |
二、乡村教师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成人学习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
二、成人学习理论的要点 |
三、成人学习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三节 分析框架 |
第三章 民族贫困地区乡村教师学习现状调查 |
第一节 调查设计与实施 |
一、调查工具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过程 |
四、调查实施与数据处理 |
第二节 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
一、民族贫困地区乡村教师学习的描述性分析 |
二、民族贫困地区乡村教师学习的差异分析 |
第三节 问卷调查小结 |
一、乡村教师学习的内部动机较强 |
二、人口学背景下乡村教师的学习呈现出显着性差异 |
三、教师学习环境有所改善 |
第四章 民族贫困地区乡村教师学习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教师学习动机存在的问题 |
一、教师学习的可持续状态较差 |
二、教师主动学习的行动力差 |
第二节 教师学习内容存在的问题 |
一、教师忽略理论性知识的学习 |
二、体现民族贫困地区乡村教师特殊素养的学习内容较少 |
第三节 教师学习方式存在的问题 |
一、教师对外部培训所学内容的转化不够 |
二、校本培训学习仍停留于表面 |
三、教师自主学习方式单一 |
第四节 教师学习环境存在的问题 |
一、教师学习的物质条件保障不足 |
二、教师学习的制度条件不健全 |
三、教师学习的文化氛围欠佳 |
第五章 民族贫困地区乡村教师学习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一节 教师学习动机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教师缺乏终身学习意识 |
二、教师过度注重学习的工具价值 |
三、外部考核评价机制的不合理 |
第二节 教师学习内容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教师追求学习效果的速成性 |
二、外部培训对民族贫困地区乡村教师的针对性不强 |
第三节 教师学习方式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外部培训内容不能满足教师学习需求 |
二、教师在网络远程培训学习中的工学矛盾突出 |
三、外部培训方式的互动性和实践性不强 |
四、学校的组织力度不够 |
五、教师个人未掌握校本研修的方法 |
六、教师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强 |
第四节 教师学习环境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政府对本地教育的资金投入不足 |
二、学校管理不完善 |
三、校长未对本校教师的学习发挥专业引领作用 |
四、以筛选为目的的晋升制度存在缺陷 |
第六章 优化民族贫困地区乡村教师学习的建议 |
第一节 教育行政部门及外部机构应加强引导和支持 |
一、引导教师认识到学习的必要性 |
二、加强基于教师学习需求的培训 |
三、完善教师学习环境 |
第二节 学校应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 |
一、教师群体共同制定校本学习制度 |
二、丰富校本学习内容,帮助教师形成满足本地区需要的知识结构 |
三、落实本地学习 |
四、开发整合现有资源,为教师学习提供环境支持 |
五、调整绩效考核机制,引导教师进行学习 |
第三节 教师应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
一、转变学习观念,树立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意识 |
二、拓展学习途径,提高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义务教育阶段乡村教师学习调查问卷 |
附录 B:义务教育阶段乡村教师学习访谈提纲 |
附录 C:义务教育阶段乡村教师学习访谈实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幼儿教师培训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一所优质公办园教师的访谈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一、幼儿教师培训 |
二、培训成果 |
三、培训成果转化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从参训幼儿教师需求角度来评价培训的效果 |
二、培训效果研究从质性研究阶段转向科学研究阶段 |
三、国外幼儿教师培训经验的引入和借鉴 |
四、关于培训成果转化的研究 |
五、关于培训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
六、对研究综述的评析 |
第五节 研究理论依据 |
一、舒尔曼的知识转化理论 |
二、杰克·麦基罗的转化学习理论 |
三、马西娅·C·林的知识整合教学理论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目标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一、L幼儿园发展概况 |
二、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访谈法 |
三、问卷法 |
四、案例研究法 |
五、ATLAS.ti8 质性分析 |
第五节 研究框架 |
第三章 幼儿教师培训成果分类 |
第一节 理论类培训成果 |
一、培训理论成果运用较差的案例 |
二、培训理论成果运用比较完善的案例 |
第二节 情感类培训成果 |
第三节 认知类培训成果 |
第四节 生活类培训成果 |
第四章 影响幼儿教师培训成果转化的因素分析 |
第一节 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一、问卷的设计 |
二、预问卷的实施与分析 |
三、正式调查的实施 |
第二节 正式样本数据的统计分析 |
一、样本概况 |
二、参训幼儿教师个人因素分析 |
三、幼儿园组织机构因素分析 |
四、培训组织机构因素分析 |
五、幼儿家庭对教师培训成果转化的影响 |
第五章 提升幼儿教师培训成果转化的策略 |
第一节 优化幼儿教师培训成果转化的条件 |
第二节 幼儿教师培训成果转化中应坚持的原则 |
一、在成果转化中坚持及时性原则 |
二、在成果转化中坚持实用性原则 |
三、在成果转化中坚持双赢原则 |
第三节 完善幼儿教师培训成果转化的机制 |
一、科学规划机制 |
二、有效评价机制 |
三、分段沟通机制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幼儿教师个人因素 |
一、幼儿教师年龄对培训成果转化的影响 |
二、幼儿教师的教龄对培训成果转化的影响 |
三、教师学历对培训成果转化的影响 |
四、幼儿园女教师的生育和养育对培训成果转化的影响 |
第二节 幼儿园组织机构因素 |
第三节 培训组织因素 |
第四节 幼儿家庭因素 |
第五节 从幼儿教师角度分析影响转化过程中的对应因素 |
第六节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民族地区乡镇幼儿教师文化适应社会支持研究 ——以贵州省X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教育质量的改善需要教师具备文化适应素养 |
(二)民族地区乡镇幼儿教师文化适应存在诸多困难 |
(三)民族地区乡镇幼儿教师文化适应社会支持较为薄弱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文化适应 |
(二)民族地区乡镇幼儿教师文化适应 |
(三)社会支持 |
四、文献综述 |
(一)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
(二)幼儿教师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
(三)教师文化适应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
(四)相关研究述评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维度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对象 |
第一章 民族地区乡镇幼儿教师文化适应社会支持现状 |
一、民族地区乡镇幼儿教师文化适应的政府支持现状 |
(一)政策支持现状 |
(二)物质支持现状 |
(三)信息支持现状 |
二、民族地区乡镇幼儿教师文化适应的幼儿园支持现状 |
(一)幼儿园教师管理制度支持现状 |
(二)情感支持现状 |
(三)信息支持现状 |
三、民族地区乡镇幼儿教师文化适应的社会支持现状 |
(一)物质支持现状 |
(二)信息支持现状 |
(三)情感支持现状 |
(四)价值肯定支持现状 |
四、民族地区乡镇幼儿教师文化适应的个人支持现状 |
(一)物质支持现状 |
(二)情感支持现状 |
(三)信息支持现状 |
第二章 民族地区乡镇幼儿教师文化适应社会支持问题分析 |
一、政府支持薄弱 |
(一)政策支持的有效性不足 |
(二)信息支持缺乏针对性 |
(三)物质支持有待提高 |
二、幼儿园支持单一 |
(一)家校沟通信息不对称 |
(二)民族文化信息支持缺失 |
(三)民族文化教育教学资源缺乏 |
三、社会支持匮乏 |
(一)物质支持缺乏 |
(二)信息支持缺乏 |
(三)情感支持缺失 |
四、个人支持有效性不足 |
(一)情感支持有待提高 |
(二)信息支持有效性不足 |
第三章 影响民族地区乡镇幼儿教师文化适应社会支持的因素分析 |
一、影响民族地区乡镇幼儿教师文化适应社会支持的政府原因分析 |
(一)政府认识有待提高 |
(二)政府忽视幼儿教师环境改善 |
二、影响民族地区乡镇幼儿教师文化适应社会支持的幼儿园原因分析 |
(一)家校信息沟通平台不完善 |
(二)教师园本培训的实效性不高 |
(三)园际间教师资源共享受到限制 |
(四)幼儿园可用于民族文化教育教学的经费较少 |
三、影响民族地区乡镇幼儿教师文化适应社会支持的社会原因分析 |
(一)家长与幼儿教师联系较少 |
(二)幼儿教师社区融入度不够 |
(三)社会组织对幼儿教师缺乏关注 |
四、影响民族地区乡镇幼儿教师文化适应社会支持的个人原因分析 |
(一)幼儿教师主动学习意识薄弱 |
(二)幼儿教师寻求帮助意识薄弱 |
(三)幼儿教师社会关系网络构成简单 |
(四)幼儿教师社会支持网络异质性低 |
第四章 民族地区乡镇幼儿教师文化适应社会支持的结构构建 |
一、民族地区乡镇幼儿教师文化适应社会支持动力来源 |
(一)政府支持民族地区乡镇幼儿教师文化适应的合理性 |
(二)幼儿园支持民族地区乡镇幼儿教师文化适应的驱动力 |
(三)社会支持民族地区乡镇幼儿教师文化适应的作用力 |
(四)个体支持民族地区乡镇幼儿教师文化适应的自发性 |
二、民族地区乡镇幼儿教师文化适应社会支持内容分析 |
(一)政策支持 |
(二)情感支持 |
(三)物质支持 |
(四)信息支持 |
(五)价值肯定支持 |
三、完善民族地区乡镇幼儿教师文化适应社会支持运行机制 |
(一)建立社会支持的整合机制 |
(二)完善社会支持激励保障机制 |
(三)优化社会支持利益协调机制 |
(四)改进社会支持评价机制 |
第五章 完善民族地区乡镇幼儿教师文化适应社会支持实施路径 |
一、政府引领: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引导型的制度环境 |
(一)改进法律和政策的支持效应 |
(二)增加资源供给 |
(三)重构幼儿教师培训制度 |
二、幼儿园主导:整合幼儿园资源,营造育人环境 |
(一)加强幼儿园管理中的人文关怀 |
(二)增强幼儿园内部的“强连接” |
(三)搭建学习平台提高教师文化适应能力 |
三、社会衔接:整合社会力量,优化社会支持环境 |
(一)幼儿家长正确看待幼儿教师 |
(二)社区整合资源构建舒适的生活环境 |
(三)社会组织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文化适应服务 |
四、个体辅助:激发个体动力,建设支持型环境 |
(一)幼儿教师增强自我发展意识 |
(二)幼儿教师构建积极良好的心态 |
(三)家人给与更多的理解与支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现状及支持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师 |
2.教师专业成长 |
3.支持体系 |
4.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支持体系 |
(四)研究的主要问题 |
二、文献综述 |
(一)有关教师专业成长内涵的研究 |
(二)有关教师专业成长阶段的研究 |
(三)有关教师专业成长影响因素的研究 |
(四)有关教师专业成长支持体系的研究 |
(五)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相关研究 |
(六)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
1.文献法 |
2.问卷法 |
3.访谈法 |
4.课堂观察法 |
四、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现状调查 |
(一)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总体水平分析 |
(二)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现状分析 |
(三)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知识现状分析 |
(四)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师专业能力现状分析 |
(五)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情意现状分析 |
五、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内在因素 |
(二)外在因素 |
六、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支持体系建构的理论基础与原则 |
(一)教师专业成长支持体系建构的理论基础 |
(二)教师专业成长支持体系的建构原则 |
七、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支持体系的建构 |
(一)教师专业成长支持体系的建构 |
(二)教师专业成长支持体系的实施建议 |
八、研究结论及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
(8)乡村初中教师专业发展困境及提升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乡村初中教师 |
1.3.2 教师专业发展 |
1.3.3 乡村初中教师专业发展 |
1.4 理论基础 |
1.4.1 需要层次理论 |
1.4.2 教师生涯发展理论 |
1.5 文献综述 |
1.5.1 国外研究综述 |
1.5.2 国内研究综述 |
1.6 研究设计 |
1.6.1 研究目标 |
1.6.2 研究内容 |
1.6.3 研究过程 |
1.6.4 研究对象 |
1.6.5 研究方法 |
1.7 创新与不足 |
1.7.1 创新之处 |
1.7.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乡村初中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查 |
2.1 试测问卷的设计与分析 |
2.1.1 试测问卷的设计 |
2.1.2 试测问卷结果的分析 |
2.2 问卷的正式施测 |
2.2.1 乡村初中教师的人口学信息描述性分析 |
2.2.2 乡村初中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总体分析 |
2.2.3 乡村初中教师的专业发展各维度现状分析 |
2.2.4 乡村初中教师专业发展的整体性差异分析 |
2.2.5 乡村初中教师的日常教学情况调查 |
2.3 调查结果整体描述 |
2.3.1 乡村初中教师专业发展呈中等水平 |
2.3.2 乡村初中教师专业发展陷入一定困境 |
第3章 乡村初中教师专业发展困境及原因分析 |
3.1 总体困境分析 |
3.1.1 专业知识维度困境 |
3.1.2 专业能力维度困境 |
3.1.3 专业情怀维度困境 |
3.1.4 专业道德维度困境 |
3.2 乡村初中教师专业发展困境主要原因分析 |
3.3 社会环境与管理体制制约 |
3.3.1 工资标准提高,但福利待遇低 |
3.3.2 教师师资以及职称无法满足需求 |
3.3.3 教师培训缺乏针对性、实效性 |
3.4 学校发展氛围有待改善 |
3.4.1 学校提供教研活动有限 |
3.4.2 学校分配教师的工作任务重 |
3.4.3 校本教研无实效 |
3.4.4 评价、激励机制不合理 |
3.5 教师自主专业发展意识淡薄 |
3.5.1 教师个人缺乏自主性 |
3.5.2 自身专业发展期许偏差 |
3.5.4 自身职业认同感低 |
第4章 乡村初中教师专业发展提升路径 |
4.1 营造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社会氛围 |
4.1.1 社会给予教师尊重和承认 |
4.1.2 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 |
4.2 国家政策支持体系的进一步优化 |
4.2.1 提高教师工资标准 |
4.2.2 减轻乡村初中教师的工作负担 |
4.2.3 提高乡村初中教师培训的实效性 |
4.3 探索制度创新,指明乡村教育改革新路 |
4.3.1 师范大学附属乡村学校 |
4.3.2 城乡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 |
4.3.3 教师同伴互助指导 |
4.4 培养乡村卓越教师,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
4.4.1 高度关注信念的养成 |
4.4.2 广泛的知识基础 |
4.4.3 丰富的实践智慧 |
4.5 学校管理者的统筹规划 |
4.5.1 校领导的温情关怀 |
4.5.2 满足教师自我发展需求 |
4.5.3 图书资源和成立教师专业阅读小组 |
4.5.4 大力开展校本研修 |
4.6 乡村初中教师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 |
4.6.1 学习是实现自我发展的“阶梯” |
4.6.2 研究是实现自我发展的必由之路 |
4.6.3 实践是实现自我发展的有效载体 |
4.6.4 反思是实现自我发展的“加速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9)新疆小学数学新任教师培训需求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3 研究问题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新任教师 |
1.2.2 教师在职培训 |
1.2.3 教师培训需求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相关研究 |
1.3.2 国外相关研究 |
1.3.3 研究述评 |
2 研究设计 |
2.1 研究目标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思路 |
2.4 研究方法 |
2.4.1 文献分析法 |
2.4.2 问卷调查法 |
2.4.3 访谈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新疆小学数学新任教师培训现状 |
3.1.1 培训次数较少 |
3.1.2 培训层次较低 |
3.1.3 培训内容广 |
3.1.4 培训方式传统 |
3.1.5 教师对培训的评价 |
3.2 新疆小学数学新任教师培训的主观需求 |
3.2.1 教师的培训机会与培训动机 |
3.2.2 教师对培训组织与管理的需求 |
3.2.3 教师对培训时间的需求 |
3.2.4 教师对培训内容的需求 |
3.2.5 教师对培训方式的需求 |
3.2.6 教师对培训者的需求 |
3.3 新疆小学数学新任教师培训的客观需求 |
3.3.1 专业理念与师德 |
3.3.2 专业知识 |
3.3.3 专业能力 |
4 研究结论与建议 |
4.1 研究结论 |
4.1.1 教师培训的主观需求 |
4.1.2 教师培训的客观需求 |
4.1.3 主观需求与客观需求的联系 |
4.2 建议 |
4.2.1 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培训机会,加大指导和监督力度 |
4.2.2 培训机构以客观需求为实际,满足教师的主观需求 |
4.2.3 学校发挥校本培训的作用,创建学习共同体环境 |
4.2.4 教师增强反思意识,提高专业知识与能力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乡村幼儿教师培训工作绩效评价问题研究 ——以江山市贺村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幼儿教育对象的特点要求教师具有专业性 |
1.1.2 乡村幼儿教师培训具有重要意义 |
1.1.3 国家对幼儿教师及乡村幼儿教师培训工作日益重视 |
1.1.4 乡村幼儿园教师现状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幼儿教师培训相关研究 |
1.3.2 国内幼儿教师培训相关研究 |
1.3.3 乡村幼儿教师培训相关研究 |
1.3.4 教师培训绩效评价相关研究 |
1.4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法 |
1.5.2 问卷调查法 |
1.5.3 访谈法 |
1.5.4 个案研究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2.1.1 乡村幼儿教师 |
2.1.2 教师培训 |
2.1.3 培训绩效评价 |
2.2 理论基础 |
2.2.1 绩效管理理论 |
2.2.2 人本主义与需求理论 |
2.2.3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 |
第3章 乡村幼儿教师培训绩效调查的设计与描述性分析 |
3.1 调查的现实背景和需要 |
3.2 调查对象确立 |
3.3 调查问卷与访谈提纲的设计 |
3.3.1 问卷的编制、取样和测试 |
3.3.2 问卷的结构、统计和维度 |
3.3.3 问卷调查发放和收集 |
3.3.4 访谈提纲的设计 |
3.4 调查过程 |
3.5 调查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
3.5.1. 贺村镇乡村幼儿教师性别结构 |
3.5.2. 贺村镇乡村幼儿教师年龄结构 |
3.5.3 贺村镇乡村幼儿教师教龄结构 |
3.5.4 贺村镇乡村幼儿教师学历结构 |
3.5.5 贺村镇乡村幼儿教师职称结构 |
3.5.6 贺村镇乡村幼儿教师培训选择自主性情况 |
第4章 乡村幼儿教师培训的绩效分析与评价 |
4.1 乡村幼儿教师培训的投入分析 |
4.1.1 经费投入情况 |
4.1.2 时间投入情况 |
4.1.3 精力投入情况 |
4.1.4 机会成本投入情况 |
4.1.5 园所投入情况 |
4.2 乡村幼儿教师培训的收益分析 |
4.2.1 教育思想和观念 |
4.2.2 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
4.2.3 职称晋升和学历提升 |
4.2.4 经济收益和薪资酬劳 |
4.3 乡村幼儿教师培训绩效总体状况 |
第5章 乡村幼儿教师培训绩效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
5.1 乡村幼儿教师培训绩效研究中呈现的问题 |
5.1.1 培训成本投入较高 |
5.1.2 培训投入和收益不对等 |
5.1.3 培训与个人、园所发展联系不紧密 |
5.2 乡村幼儿教师培训绩效问题产生的原因 |
5.2.1 教师认知不够,培训动机低下 |
5.2.2 内容缺乏针对,远离教师需求 |
5.2.3 形式单一固化,缺少灵活多变 |
5.2.4 评价机制缺失,行为难以正强化 |
第6章 提高乡村幼儿教师培训绩效的对策 |
6.1 需求层面,重视培训前教师诉求 |
6.2 内容层面,充分尊重教育实际 |
6.3 形式及时间层面,加强多渠道并用 |
6.4 评价层面,实现培训后对话机制 |
第7章 主要结论及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致谢 |
四、试析影响普通话培训实效性的因素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中小学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S高校2020年国家级培训项目为例[D]. 涂梦颖. 新疆师范大学, 2021
- [2]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教师普通话培训效果评估研究[D]. 李月. 西南大学, 2021
- [3]乡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支持研究[D]. 盛倩.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0)
- [4]民族贫困地区乡村教师学习调查研究 ——以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为例[D]. 马宁.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5]幼儿教师培训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一所优质公办园教师的访谈数据[D]. 黄吉.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6]民族地区乡镇幼儿教师文化适应社会支持研究 ——以贵州省X县为例[D]. 李欢.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7]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现状及支持体系研究[D]. 石烨.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8]乡村初中教师专业发展困境及提升路径研究[D]. 刘慧.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9]新疆小学数学新任教师培训需求调查研究[D]. 杨红丽.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6)
- [10]乡村幼儿教师培训工作绩效评价问题研究 ——以江山市贺村镇为例[D]. 楼叶斐.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标签: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论文; 数学文化论文; 数学专业论文; 农村教师论文; 教师评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