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光光度法测定大气中SO_2、NO_2项目的吸收瓶快速洗涤(论文文献综述)
郝宇杭[1](2021)在《工业园区天然气精细化工行业大气污染全过程防控研究 ——以长寿经开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针对当前我国工业园对于污染排放的管控方式只注重末端治理技术的不足,以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天然气精细化工行业进行大气污染物“源头减排-中间控制-末端治理”全过程防控技术的研究。通过调查摸清了长寿经开区整体的大气污染情况和天然气精细化工行业现状。调研了园区9家天然气精细化工企业,明晰了各个企业的生产情况、原辅料用量,梳理了天然气制甲醇、天然气制乙炔和天然气制氢氰酸等天然气精细化工行业典型生产工艺及污染物排放状况,作为后续行业大气污染物清单编制及大气污染全过程防控技术选择的研究依据。为客观评价天然气精细化工行业的大气污染防控水平,研究选取园区内天然气精细化工片区某典型企业,在其厂界上设置监测点位,针对VOCS、无机物、醛酮类、醇类、恶臭、颗粒物等污染物开展为期一周的手工采样工作,掌握行业大气污染现状水平和变化规律。掌握了VOCs、无机物、臭气浓度和颗粒物以及个别醛酮物质浓度较高的现状,为开展大气污染全过程防控技术研究提供了坚实基础。项目按照有、无组织的排放形式分类,首次编制经开区天然气精细化工行业大气特征污染物清单数据库。按照生产装置、储存系统、污水处理装置、其它设施四部分更精确地梳理出有、无组织排放污染物对应的排污节点。根据排放清单,摸清了行业年排放量最大的污染物有机组分为甲醇、非甲烷总烃、醋酸,无机组分为SO2、NOx。针对主要污染物VOCs和NOx,行业当前的污染控制仍以末端治理为主,源头和中间为全过程防控体系薄弱环节。为此按照“源头减排-中间控制-末端治理”的全过程防治思路,分析不同治理阶段主流技术,集成天然气精细化工行业全过程控制技术库。对理想状态下全过程技术实施后的预期减排效果进行了初步测算,采取全过程防控技术后VOCs最终预期减排效率为92.8%以上,预计减排376.02t;NOx最终预期减排效率可达94%,预计减排1179.65t。按照项目整体安排,本研究重点选取ZG公司开展典型天然气精细化工行业主要污染物VOCs的全过程污染控制技术示范。围绕天然气生产氢氰酸及其衍生物的工艺过程重点排放源,依据清单内容识别企业的各工艺环节具体排污节点和污染物排放特征,分析现有的污染治理问题,再参考集成的技术库构建了ZG企业的污染物全过程防控体系。最终测算ZG公司VOCs年排放量预计减少25.25t,降低了84.25%。
刘冰[2](2020)在《磷酸硅铝分子筛SAPO-34晶化母液的资源化及产品应用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磷酸硅铝分子筛SAPO-34是甲醇制烯烃反应中重要的催化剂。SAPO-34晶化母液是在水热法制备SAPO-34分子筛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工业废液,其主要成分为水、模板剂(三乙胺)、铝源(Al2O3)、磷源(磷酸)、硅源(SiO2)及残留的SAPO-34分子筛。母液的直接排放不仅污染环境,还会造成原料浪费,所以有必要对母液进行循环利用。目前对于SAPO-34母液回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母液循环法合成SAPO-34分子筛,而其他方面的研究较少。本论文中,一方面回收母液中的三乙胺(TEA),利用无机元素制备絮凝剂,将制备的絮凝剂应用于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中;另一方面利用母液制备SAPO-34分子筛,将其作为载体制备负载型催化剂,应用于催化臭氧氧化NO反应中,并进一步提出一种过硫酸铵协同催化臭氧氧化的同时脱硫脱硝新工艺。具体进行了如下研究工作:(1)分馏法回收SAPO-34母液中的三乙胺,利用剩余的无机元素制备聚磷硫酸铝絮凝剂。结果表明分馏法回收了母液中80.5%的三乙胺,残留三乙胺经过水洗溶出,之后利用催化臭氧氧化技术将其分解。在絮凝剂的制备过程中,利用响应曲面法得出最佳制备条件:[P]/[Al]和[OH]/[Al]的摩尔比分别为0.25和1.05,反应温度85℃。聚磷硫酸铝絮凝剂的主要组成元素为Al、O、P、Na和S,且形成了无定形聚合物。在处理城市生活污水时,聚磷硫酸铝的最佳投加量为40 mg·L-1,浊度、COD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89.3%、79.7%和72.6%。此外,聚磷硫酸铝的最佳投加量比聚合氯化铝低20 mg·L-1。(2)以SAPO-34母液为实验对象,考察了[SiO2]/[Al2O3]摩尔比、[TEA]/[Al2O3]摩尔比和晶化时间对SAPO-34分子筛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配比为Al2O3:P2O5:SiO2:TEA=1.00:1.00:0.16:3.00时,在200℃条件下,反应6 h合成出相对结晶程度较高,平均粒径为2-3 μm的SAPO-34分子筛。将合成的SAPO-34与一种商品级SAPO-34进行对比,发现合成的SAPO-34比表面积更大,晶粒的尺寸更小,而且拥有更多的中强酸中心。在甲醇制低碳烯烃反应中,合成SAPO-34分子筛的催化寿命为商品级SAPO-34催化寿命的2.2倍。(3)以自制的SAPO-34分子筛为载体,制备了 FeOx/SAPO-34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催化臭氧氧化NO反应中。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是:NH4+/SAPO-34在0.05 mol·L-1的硝酸铁溶液中反应15 h。利用电子顺磁共振等技术研究了反应机理,结果表明氧空位是催化剂的活性位点,并检测到超氧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生成。考察了[O3]/[NO]摩尔比、停留时间、水蒸气体积分数和SO2的浓度对NO氧化率的影响,在最佳反应条件下NO的氧化率达到55.0%。反应50 h后,NO氧化率仅下降了 10.2%,表明FeOx/SAPO-34催化剂具有一定的抗水抗硫性。(4)提出了一种过硫酸铵协同催化臭氧氧化同时脱除燃煤烟气中SO2和NOx的方法。氧化反应后的气体全部通入氨水/过硫酸铵混合溶液中,在优化反应条件下:吸收剂的pH为9.0,过硫酸铵的浓度为0.20 mol·L-1,氨水体积分数为0.8%,反应温度15℃,吸收剂体积为150 mL,NO的转化率和SO2的吸收率分别达到92.6%和100.0%。研究了同时脱硫脱硝中的化学反应:当溶液的pH范围为7.0-9.0时,羟基自由基和硫酸根自由基发挥主要的氧化作用;而pH低于7.0时,臭氧和过硫酸铵起氧化作用。吸收液经过10次的同时脱硫脱硝,反应产物可以制备出含氮量为24.5%的复合肥料。
姜超[3](2020)在《脱硫废水零排放耦合燃煤汞排放控制的实验研究及量子化学模拟》文中研究指明氯元素对促进汞的形态转变及提高汞的脱除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燃煤电厂脱硫废水中存在着大量的氯离子,将烟气脱汞与脱硫废水处理相结合,最大程度地减少燃煤电厂污染物的排放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从实际电厂汞迁移与排放特性出发,通过管式炉燃烧实验与流化床燃烧试验明确燃煤加氯后汞排放的特性,并利用量子化学模拟阐释汞-氯基元反应的过程与机理。本文探究了实际电厂燃煤机组汞迁移与排放的规律,某电厂机组的汞排放主要以气相为主,汞排放中气态汞占比为71.2%,飞灰占比为22.4%,其余为燃煤底渣以及脱硫石膏,汞质量平衡达到94.3%。烟气经过由脱硝(SCR)+电除尘(ESP)+湿法脱硫(WFGD)+湿式电除尘(WESP)组成的污染物脱除系统后,烟气中大部分汞被脱除。电厂脱硫废水中存在着大量的氯离子与硫酸根离子,CODcr值较高并且多种重金属可在废水中被检测到,但其浓度很低。结合电厂实测数据,利用管式炉对燃煤及燃煤加氯后煤中汞排放进行探究。随着管式炉温度的升高,煤样中汞的析出率逐渐提升,当氯添加入煤后,进一步促进了煤中汞的释放。当温度达到1100℃时,三种煤种中汞的析出率分别为86.8%、87.1%和86.6%。燃煤添加0.015%Cl、0.030%Cl和0.045%Cl后,煤种A中汞析出率提高为93.3%、94.7%和96.5%,煤种B中汞析出率提高为90%、92%和96%,煤种C汞析出率上升至87.1%、90.1%以及92.8%。通过缓慢程序升温与固定温度实验将各个煤种中汞的赋存形态进行探究,燃煤加氯后,促进了煤种A中Hg SO4的析出,煤种B中Hg S赋存态汞更易析出,对于煤种C而言,氯的添加促进了煤中Hg S与Hg O的析出。原煤燃烧烟气中零价汞占比远远大于氧化态汞,氯的添加极大地提升了烟气中氧化态汞的比例。燃煤添加氯后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底渣中Pb、Zn、Cu与Cr向气相或飞灰中迁移。搭建流化床燃煤炉并与脱硝、除尘、脱硫装置联用,用以研究汞的沿程排放以及迁移。燃烧温度同样对煤中汞析出有着显着的影响,燃煤添加氯后,燃烧器出口烟气中氮氧化物浓度有所下降,硫氧化物浓度逐渐升高,随着加氯量的提高,烟气中氧化态汞的比例也得到提升,在800℃下,添加0.015%Cl、0.030%Cl和0.045%Cl后,烟气中氧化态汞占比由32.54%上升为37.79%、40.91%和44.26%。烟气经过SCR脱硝装置后,烟气中的含氯物质与脱硝催化剂结合,在催化剂表明形成含氯活性位点,使得烟气中Hg0被氧化而形成氧化态汞。因此经过SCR脱硝系统后,烟气中氧化态汞占比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绝大部分颗粒态汞经过除尘器后被去除,氧化态汞则在脱硫装置中被脱硫浆液吸收,由于氧化态汞具有水溶性,因此脱硫系统对氧化态汞具有很高的去除效率。整个系统汞排放主要以气态零价汞为主,排放浓度优于排放标准的要求。对于固态产物中汞含量而言,旋风飞灰中汞含量>布袋飞灰中汞含量>底渣中汞含量。最后利用量子化学计算软件,探究了5个汞-氯基元反应的反应过程机理,获得了各个基元反应反应物、过渡态与产物间的能垒,在此基础上明确了5个基元反应的反应过程,对5个温度点下各个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进行计算,拟合得到ln K与1000/T的数学表达式,利用阿伦尼乌斯公式计算得到298K-1500K温度范围内反应速率常数的表达式。
程滕[4](2020)在《SCR脱硝中形成的硫酸铵盐及逃逸氨在后续烟气系统中的迁移转化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燃煤产生的细颗粒物在最终排放到大气环境中之前需要经过脱硝、除尘和脱硫等污染物控制设施,其中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由于生成硫酸铵盐和逃逸氨,对细颗粒物的物性及脱除机制,以及燃煤电厂污染物的排放特征都会产生影响,还是造成脱硝催化剂低温失活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火电机组已基本安装烟气脱硝设备的背景下,研究SCR脱硝过程中形成的硫酸铵盐和逃逸氨在后续烟气系统中的迁移转化及其对燃煤电厂排放特征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针对低温环境下硫酸氢铵沉积造成的脱硝催化剂失活问题,采用分子模拟和试验相结合的手段,对催化剂上硫酸氢铵的沉积构型和分解反应机理展开研究。研究表明,NH4HSO4沉积在TiO2(001)表面,受表面原子的吸引作用分别形成吸附在O原子上的NH4+基团和与Ti原子结合的双齿硫酸盐;在V2O5活性基团附近,硫酸氢铵可能以单齿配体与载体结合,NH4+受到邻近V=O位的强吸附具有反应活性。在和NO的反应过程中,通过向邻近的V=O位和S=O位转移质子,先后形成NONH3和NONH2中间体,最终分解为N2和H2O。少量SiO2掺杂能使TiO2载体表面的架桥O原子带有更多负电荷,有助于吸引吸附位铵根的H+,促进NH4+基团的低温分解;此外,硫酸氢根和载体之间较强的相互作用可以减弱硫酸氢根对NH4+的吸附,增强了V=O位对NH4+的活化,从而促进了硫酸氢铵和NO间的反应。由于硫酸铵盐气溶胶的凝结通常发生在空预器系统中,利用模拟空预器试验系统,试验考察了硫酸铵和硫酸氢铵两种气溶胶的生成特性,并研究了典型空预器烟气组分中硫酸铵盐气溶胶的凝结及排放特性。研究发现,形成的硫酸氢铵和硫酸铵气溶胶的组成受到反应物的初始NH3/SO3摩尔比的影响,粒度基本属于亚微米细颗粒物。硫酸氢铵发生均相核化凝结后还会因碰撞发生凝并长大,具有相对较大的粒径,且粘附性强容易附着在飞灰表面;硫酸铵的粒径更小,粘附性差,以超细的粒径随烟气进入下游的污染物控制系统。在NH3浓度低于SO3的典型空预器烟气环境中,硫酸氢铵的初始凝结温度在231-260°C范围内,与反应物NH3和SO3的浓度积之间存在如下关系:324=7.9×1013exp?(-234968/)。NH3浓度升高会促进硫酸铵盐的生成,增进细颗粒物间碰撞团聚的概率,导致排放的细颗粒物出现粒径增大、数量浓度下降、质量浓度提升的现象。来自SCR脱硝及空预器系统的硫酸铵盐气溶胶和逃逸氨随烟气进入下游污染物控制系统中会进一步发生脱除和转化,利用模拟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WFGD)试验系统和实际燃煤烟气污染物控制试验系统,考察了硫酸铵盐气溶胶和逃逸氨在各单元中的脱除转化和排放特性。研究发现,静电除尘器(ESP)是脱除硫酸铵盐细颗粒物最有效的装置;并由于硫酸铵盐和气态氨改变了颗粒物的物化性质和电除尘器的电场特性,亚微米级颗粒物的脱除效率会轻微上升。WFGD系统中脱硫浆液的洗涤作用对逃逸氨的脱除效果较好,对硫酸铵盐细颗粒物的脱除效果有限,而热烟气对含铵浆液的夹带和蒸发作用又会生成新的含铵细颗粒物和气态氨。生成的气态氨极易溶于水易被夹带的液滴吸收,导致WFGD系统出口颗粒物中铵含量增加,并有可能增加铵盐气溶胶的排放。SCR脱硝系统会导致WFGD出口最终排放的亚微米级颗粒物以及NH4+和SO42-的浓度有所增加。适当降低液气比、浆液浓度和入口烟气温度,在塔内加装托盘,能够有效减少电厂铵盐细颗粒物和气态NH3的排放。最后,辅以燃煤电厂现场测试,考察了SCR脱硝对燃煤电厂排放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SCR脱硝系统排放的颗粒态铵占氨排放总量的90%以上,下游的ESP能减少约95%的NH4+是最主要的脱除单元,WFGD和湿式静电除尘器(WESP)对减少NH4+排放的贡献基本相当,经过ESP+WFGD+WESP系统后最终随烟气排入大气的NH4+约占总量的2.41%。减少逃逸氨浓度,优化脱硫系统操作参数,以及在脱硫塔内加装托盘,都是减少电厂铵盐细颗粒物和气态NH3排放的有效方法。
李紫珍[5](2020)在《泥磷浆液同时脱硫脱硝研究及传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业烟气的主要排放物质SO2和NO严重污染环境,而泥磷是黄磷企业产生的一种难以处理的含单质磷的固体废弃物,针对于此,本论文提出了一种以泥磷浆液作为吸收液,不添加任何其他催化剂,采用湿法催化氧化技术净化工业烟气中的SO2和NO的新技术,同时利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优化实验探究反应温度,气体速率,氧气含量及泥磷乳浊液固液比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最后对传质过程进行了探究。在单因素实验的探讨中,结果表明:泥磷浆液同时脱硫脱硝效率随气体流速的增大而降低;随泥磷浆液固液比的增大而增大;泥磷浆液同时脱硫脱硝率在2560℃时,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提高,而70℃时急剧降低;脱硫脱硝效率在氧含量为0%30%时,随氧含量增大显着提高,40%时急剧降低。并得出了泥磷浆液同时脱硫脱硝的最佳条件(SO2浓度1500 mg/m3、NO浓度700 mg/m3、反应温度60℃、泥磷浆液固液比为5.0 g/40 mL、含氧量20%、气流速率300mL/min),该条件下的脱硫脱硝率在反应进行860 min内均可达99%以上。而后对泥磷浆液同时脱硫脱硝中反应温度、氧气含量和固液比进行了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实验。得出:氧气含量>泥磷浆液固液比>反应温度。氧气含量对脱硫脱硝效率有高度显着影响。泥磷浆液同时脱硫脱硝效率和各个因素的回归方程之间的关系均是显着的,具有统计学意义,所得模拟方程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泥磷浆液同时脱硫脱硝旨在利用废弃物泥磷中的P4将O2转化为O3,利用O3氧化SO2、NO,从而达到脱硫脱硝的目的,因此,本论文对泥磷浆液产生臭氧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得出:泥磷浆液固液比的增大可提高臭氧生成量;温度在2560℃时,臭氧产生成量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而在70℃时臭氧产生量急剧降低,最佳温度为60℃;含氧量为30%时臭氧产生量增长最快,且臭氧最大产生量值最高。在最佳实验操作条件(反应温度60℃、泥磷浆液固液比为5.0 g/40 mL、含氧量30%,气体流量200 mL/min)下臭氧最大产生量最大,为550.6 mg/m3。在泥磷浆液同时脱硫脱硝的传质动力学探究中,脱硫传质过程为气膜控制,脱硝传质过程为液膜控制。温度在298.15 K343.15 K之间,SO2、NO气相传质系数、液相传质系数都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呈上升趋势,但SO2、NO气相传质系数在343.15 K时降低。
杨钦[6](2020)在《ClO2气相氧化脱硫脱硝工艺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对大气环境的日益重视,传统脱硫脱硝工艺已难以满足国家对烟气治理的新要求。本文针对中小型工业锅炉的废气排放特点及治理要求,改进常用液相氧化吸收工艺,设计ClO2气相氧化结合钠碱液吸收脱硫脱硝的废气治理工艺。通过实验室研究,考察气相氧化效率、NOx脱除效果、影响因素和最佳工艺条件,探讨脱硫液回用脱硝的可行性及脱硫脱硝机理;通过工业锅炉应用,验证实际脱硫脱硝效果。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在实验室条件下,首先考察了NaOH溶液对SO2的脱除效果。NaOH浓度和吸收温度是影响脱硫率的主要因素,脱硫率随NaOH浓度的增加或吸收温度的增加而减小;室温下4~10g/L的NaOH溶液对990ppm的SO2气体具有98.28%~99.80%的脱硫率,40℃下0.1mol/L(4g/L)NaOH溶液仍可获得94.34%的脱硫率。可见,NaOH是一种优良的脱硫剂。(2)研究了气相条件下ClO2对NO的氧化效率。气相反应的摩尔比[ClO2]/[NO]是影响NO氧化效率重要因素,NO氧化率随[ClO2]/[NO]的增加而增大;本实验条件下得到的最佳[ClO2]/[NO]为1.01,此时NO氧化率可达到94.1%,主要氧化产物是NO2。较高的NO氧化率为碱液吸收法脱硝率的提高奠定了条件。(3)考察了几种钠碱脱硝液对ClO2/NO反应产物的去除效果。其中,NaOH溶液的脱硝效果并不理想,最佳条件下脱硝率只能达到66.33%;Na2SO3溶液的脱硝效果要好于NaOH溶液,最大脱硝率可达93.59%。NaOH+Na2SO3复合溶液比二者单独使用脱硝效果都好,而且脱硝率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也小于单独使用的NaOH或Na2SO3脱硝液;室温下在较宽的[ClO2]/[NO]范围(0.52~1.01),脱硝率均在97%以上;在40℃、[ClO2]/[NO]为1.01条件下,经济浓度组合的复合溶液(0.06mol/L NaOH+0.015mol/L Na2SO3),也可获得96%以上脱硝率。可见NaOH+Na2SO3复合溶液更适用于NO被氧化产物的脱除,这也为脱硫产物SO32-的处置及利用提供了思路。另外,吸收液中的NO2-对NOx的吸收有抑制作用,在应用时需要根据脱硝效果及时对其处置,以保证脱硝效果。(4)研究了钠碱脱硫液回用脱硝的可行性及脱硝机理。钠碱液脱硫的主要产物为亚硫酸钠,从产物浓度、产量和复合吸收液的脱硝效果来看,其具有回用价值。通过测定模拟的钠碱脱硫液脱硝前后产物的组成和浓度,得出钠碱脱硫液脱硝的主要产物为NO2-和NO3-,且以NO2-为主,表明含亚硫酸钠的碱液的脱硝过程主要进行的是还原脱硝。(5)结合企业30t/h工业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技术改造,在原工艺中引入ClO2气相氧化脱硝环节,优化喷淋吸收和除尘系统,增设脱硫脱硝废液预处理装置。经此改进,系统对颗粒物、SO2和NOx的去除率分别为99.86%、99.61%和97.43%,颗粒物、SO2、和NOx的排放浓度分别从改进前的11mg/m3、8mg/m3和120mg/m3降至2.3~3.1mg/m3、2.6~4.6mg/m3和7.1~8.6mg/m3,实现了超低排放,其中脱硝率提升最为显着。烟气处理的药剂成本为65.06元/10000m3,其中24.52元为新增氧化剂费用。增设的脱硫脱硝废液预处理装置,使废液中的酸碱和亚硝酸盐等脱硫脱硝产物得到初步无害化处理,澄清水得以回用,减轻了后续处理成本,具有节水减排效果。
汤红健[7](2019)在《燃煤烟气氧化态汞选择性吸附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燃煤电厂超低排放与我国履行《关于汞的水俣公约》的背景下,大气汞污染的减排政策将会日趋严格。作为最大的人为汞排放源,燃煤锅炉排放中烟气汞形态、浓度检测技术的研发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烟气中氧化态汞的选择性高效吸附特性和机理的探索成为汞形态浓度检测的基础性研究内容。因此,本文以燃煤烟气中Hg0与HgCl2的高效、精准分离为出发点,提出化学吸附分离和物理吸附分离两种技术路线,并结合固定床吸附实验研究、材料表征、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分析、分子模拟预测等研究手段,系统地探究CaO/SiO2选择性吸附剂和金属骨架多空材料UiO-66对烟气中Hg0与HgCl2高效选择性吸附的机理。首先,基于前线分子轨道理论预测和前人研究研究基础,本文对比分析了Hg0和HgCl2的化学反应活性、分子尺寸和极性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Hg0是非极性的单原子分子,其6s轨道上的惰性电子对效应决定了其稳定的化学性质;相比而言,HgCl2则是四极矩的直线型分子,具有更低的LUMO能级易于接受电子,为典型的Lewis酸性分子。确定了以下两种技术途径分离烟气中Hg0和HgCl2:(1)通过Lewis酸碱作用实现Hg0和HgCl2的化学吸附分离,(2)借助多孔材料的分子筛效应实现Hg0和HgCl2的物理吸附分离。然后,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探究了Hg0和HgCl2在不同碱性吸附剂表面的吸附行为。计算结果表明,CaO、MgO、KCl、NaCl等吸附剂表面对Hg0的吸附是惰性的,而强烈的Lewis酸碱作用促成了HgCl2在CaO、MgO、KCl、NaCl等碱性表面的化学成键。CaO具有相对较高HOMO能级和较弱的Mulliken电负性,其(001)晶面对HgCl2的吸附作用最强(-95.06 kJ/mol),而对Hg0吸附能仅为-14.51 kJ/mol。确定了CaO是实现HgCl2和Hg0化学吸附分离的理想材料。第三,基于固定床实验、吸附剂表征、理论分析计算等方法,探究了介孔载体对CaO活性组分的分散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介孔SiO2载体能够均匀分散CaO活性组分。CaO/SiO2载体吸附剂对HgCl2的吸附容量由有效微孔容积和碱性位点数量共同决定。CaO的担载量处于单层分散的临界值时,对HgCl2吸附容量最大。DFT理论预测表明,HgCl2与CaO/SiO2吸附剂存在四种强度的吸附作用(单配位<三配位<双配位<桥式配位吸附),三配位吸附是CaO/SiO2表面HgCl2最普遍的吸附方式。该预测结果在程序升温脱附实验研究结果中得到有效的验证。HgCl2的选择性吸附归因于CaO表面存在不同配位数的O吸附位,吸附位点的氧配位数越低,碱性作用越强(O5C<O4C<O3C),HgCl2选择性吸附越强烈。第四,进一步探究了烟气中强酸性的SO2组分对CaO/SiO2选择性吸附HgCl2的影响机制。固定床实验研究和吸附剂表征分析的结果表明,SO2会与HgCl2激烈竞争CaO表面的碱性位点,并导致吸附剂孔道堵塞和碱性位点失活,大幅弱化了CaO/SiO2对HgCl2的吸附性能。这一发现得到了DFT理论计算的进一步证实。Lewis强酸性的特征是SO2对HgCl2竞争干扰的本质原因。CaO(001)对SO2的吸附能(-176.27 kJ/mol)显着高于HgCl2(-95.06kJ/mol);当CaO(001)面上的碱性位点被SO2优先占据后,HgCl2的吸附能被降低至-18.56kJ/mol,体现出产物层对HgCl2的屏蔽作用。此外,SO2的竞争吸附还会破坏HgCl2的吸附稳定性,SO2与CaO作用过程的放热量为吸附态HgCl2向HgO的转变提供能量。研究发现,SO2对吸附态HgCl2的非均相还原作用,是吸附剂表面Hg0逸出现象的本质原因。第五,为了削弱SO2对CaO/SiO2选择性吸附HgCl2的干扰影响,本文进一步研究了低价态Na/K离子掺杂改性对提高CaO吸附剂抗硫毒化的微观机制。DFT理论研究发现,低价态Na/K离子有效降低了CaO表面和体相中O空位缺陷的形成能,O空位缺陷表现出Lewis强碱性的特征。增加CaO表面缺陷位点浓度对HgCl2吸附能的增益较SO2更为显着,进而起到提高HgCl2吸附稳定性,削弱SO2竞争性的作用。O空位缺陷的存在同时降低了O2-离子在CaO表面和体相扩散能垒,有助于加快气固交界面处固态离子的迁移速率,缓和产物层CaSO3对气相HgCl2分子的屏蔽效应。最后,本文自主开发了用于准确描述Hg0和HgCl2分子间作用力的分子力场参数,并基于分子力场参数,探究了HgCl2和Hg0在金属有机骨架材料UiO-66中的物理吸附分离机制。研究结果表明,UiO-66的二级孔道平均孔径(8.5?)稍大于HgCl2的分子尺寸(8.16?),远大于Hg0的动力学直径(3.4?),是物理吸附分离气相HgCl2和Hg0的理想材料。120℃下HgCl2(6.71×10-2 mol/kg/Pa)在UiO-66中的亨利平衡常数远高于Hg0(7.72×10-5 mol/kg/Pa)和SO2(4.01×10-5 mol/kg/Pa)等其他气体分子,既保证了HgCl2和Hg0的高效分离,又能有效规避了SO2等气体对HgCl2的竞争吸附作用。范德华作用是UiO-66选择性吸附HgCl2分子的主导因素,而库伦作用则可以进一步促进了UiO-66对HgCl2的选择性。极性基团(-NH2和-OH)的引入显着强化了UiO-66骨架对HgCl2的静电吸引作用。本文自主开发的分子力场模型,填补了分子力场模拟Hg0和HgCl2吸附过程的空白,为预测Hg0和HgCl2在多孔材料中的吸附机理和特性提供了模型基础。同时,本文预测了Hg0和HgCl2在UiO-66中的亨利常数、等量吸附热、吸附等温线等重要热力学平衡参数,为汞的吸附、分离、脱除以及吸附材料的定向设计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和数据参考。
孙人杰[8](2019)在《焦炉烟道气全成分分析及其影响NOx和SO2测定因素的研究》文中指出焦炉烟气分析时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偏差受测试方法、烟气成分与浓度、连续排放监测系统工作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准确测定焦炉烟气成分对于准确判断焦炉工况以及后续烟气处理提供重要参考,因此,开展焦炉烟气分析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本论文在综合分析上述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色谱-质谱(GC-MS)联用检测焦炉烟道废气全成分分析的方法,并对实际样品进行分析;系统考察了现有烟气排放检测标准中使用的非分散光谱红外(None-Dispersive Infrared,NDIR)法、电化学法(Electrochemical method,EC)法、碘量(Iodometric Titration method,IT)法在SO2与NO含量分析中的干扰因素,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离子色谱(Ion Chromatography,IC)法分析固定污染源排放SO2浓度的方法,并将其与现有分析方法进行比较。通过实地考察焦化企业获取焦炉热工参数、煤焦样品,并从焦炉底部换向阀门孔板盒、焦/机侧小/分烟道、总烟道处的入炉煤气、烟道废气中采取液固相样品。对填料使用索氏抽提并对提取物进行GC-MS分析。结果表明GC-MS法可从样本中分析出萘、苊、荧蒽等11种美国环境署控制污染物,可简单精确地定量分析苯并(a)芘类物质。对焦炉烟道废气进行配气梯度模拟,并使用NDIR法、EC法、IT法进行对比分析。实验表明:NDIR法、EC法、IT法测试SO2时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17%、2.32%、2.68%,测试NO时NDIR法和EC法的RSD分别为0.81%和2.07%。总体而言NDIR法优于EC法,EC法优于IT法。使用NDIR时,烟气中CH4对SO2测定,NO对CO测定,CO对CO2测定均产生影响;使用EC时,CO对NO及SO2测定,NO对SO2测定会产生影响。在有水蒸气存在条件下,NDIR法与EC法分析结果相对误差高于20%。利用提出的以三乙醇胺与过氧化氢混合溶液为吸收液的离子色谱法分析烟气中SO2含量,并与IT法进行比较。实验表明:在α=0.05条件下使用t-test校验,IC与IT法分析结果基本相同,但IC法在吸收液吸收性能、吸收后稳定性、分析操作性、可重复性方面均优于IT法;IC法RSD为0.43%,明显低于NDIR法、EC法和IT法;对水蒸气存在下的分析结果使用t-test检验,在α=0.05条件下IT法、IC法的结果与干燥条件下的结果无明显差异,说明溶液法在潮湿烟气条件下仍可得出可靠结果。基于上述分析结果,提出了一种使用新型采样管的多功能焦炉烟道气采样装置。该装置可精确采集焦炉烟道气中的固、液相成分,同时可在排除冷凝水影响的情况下精确采集SO2并将其氧化为SO42-离子进行稳定保存,方便通过IC法进行测定。
吴佳丽[9](2019)在《Fe(Ⅱ)EDTA络合吸收-Mn粉还原烟气脱硝机理及动力学》文中指出氮氧化物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近年来,氮氧化物的治理已经引起公众及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SCR及SNCR技术能满足电厂锅炉烟气的现行排放标准,但其投入成本高,工艺复杂。而络合法烟气脱硝是一种高效、工艺设备简便的技术,能满足近年来国家对燃煤锅炉烟气深度治理的工艺需求。Fe(II)EDTA作为一种高效的络合吸收剂具有强大的吸收容量,已有多种研究工艺利用Fe(II)EDTA增加现有工艺的脱硝效率。本文针对Fe(II)EDTA络合吸收NO过程,研究了自制鼓泡反应器的动力学参数,分析了Mn粉作为还原剂的固液非催化反应,并提出一种溶液中锰离子的回收工艺。本文研究了自制鼓泡反应器中Fe(II)EDTA络合吸收NO的过程,考察了温度以及流量对络合吸收的影响,结果显示,NO的去除效率随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50°C的NO去除效率达到92.4%,NO的去除效率随流量的增大而降低,在流量为0.6 L/min时NO的去除效率为96.4%。基于Danckwerts标绘理论,测定了自制鼓泡反应器中液相传质系数以及比相界面积,获得液相传质系数与比相界面积与流量及温度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分别得到实验测定及理论计算得到增强因子,且在30 mM的吸收液浓度条件下,对应化学增强因子为1.42。基于缩芯模型对Mn粉还原Fe(II)EDTA-NO工艺进行深入研究,考察了锰粉粒径、Fe(II)EDTA-NO浓度、锰粉浓度、搅拌速度以及反应温度对固液非均相反应的影响,并获得锰粉还原Fe(II)EDTA-NO的去除效率表达式。综合化学反应图像及活化能计算,得出Mn粉还原Fe(II)EDTA-NO的反应的活化能为43.00kJ/mol,其反应速率主要受化学反应控制。利用碳酸氢铵(NH4HCO3)与锰离子(Mn2+)之间的沉淀反应,回收脱硝液中的部分Mn2+,形成菱锰矿。实验结果显示,碳化沉淀反应的平衡时间大约为90 min,溶液中的Mn2+浓度由原来的8.51 mM下降到4.51 mM,回收效率达45%。随着pH、温度以及NH4HCO3浓度的上升,Mn2+的碳化效率也逐渐上升。根据Arrhenius和Eyring-Polanyi方程,对不同温度下Mn2+浓度的变化进行热力学分析,得到Mn2+碳化沉淀的反应活化能Ea为17.25 kJ/mol,反应活化焓ΔH?为14.55kJ/mol,反应活化熵为?S?为-252.07 J/(k mol)。表明该Mn2+的碳化反应主要通过过渡态结合,温度增加有利于碳化沉淀的进行。得到实验条件下回收后的菱锰矿中锰含量达到42.7%,说明产物达到工业一级品标准。
黄羽[10](2019)在《湿法脱硫与湿法电除尘系统中汞的转化及控制机理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WFGD与WESP对汞的脱除作用引起了人们关注。WFGD可以通过脱硫液喷淋将烟气中氧化态汞脱除,WESP则可进一步利用电场与水膜的作用对WFGD再释放的Hg0进行控制。利用WFGD与WESP的协同作用,可在低投资成本及运行成本的基础上实现烟气中汞污染物有效的控制,这对电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及实践价值。由于烟气中氧化态的汞被脱硫液吸收后会形成各类汞化合物,且受到WFGD溶液组分及运行条件的影响,需要对汞化合物在脱硫液中的稳定性规律、形态转化机理进行研究。同时为有效提高WESP对上游WFGD再释放的Hg0的控制,WESP中电场与水膜对Hg0的去除机理需要进一步掌握。本文通过模拟实际脱硫系统运行条件,在脱硫实验台架上对汞再释放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模拟脱硫液中累积的汞浓度及溶液温度与脱硫液中汞的再释放成正相关,烟气与脱硫液接触时间与汞再释放强度成反比;新配置的钙基脱硫剂由于Ca2+、Mg2+发生沉淀降低了脱硫液中S(IV)浓度,破坏了溶液离子平衡,因此p H为8时钙基脱硫剂中汞再释放强度30.2μg/m3大于非钙基脱硫剂中汞再释放强度19.2μg/m3;当模拟烟气中加入300ppm SO2,脱硫液p H逐渐下降,S(IV)浓度上升,由于生成难溶的汞化合物,Hg0再释放浓度抑制为0.2μg/m3;O2通过氧化降低了SO32-浓度,可促使汞化合物分解,故当烟气中O2浓度仅为3%时,再释放汞浓度即可达到81.3μg/m3;NO不溶于水,且不与Hg2+发生反应,对脱硫液中汞再释放影响不明显。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结合热力学原理确定Hg2+-SO32-与Hg2+-Cl--SO32-两种溶液系统中主要汞化合物及其分解途径,并利用反应动力学分别得出Hg(SO3)22-与ClHgSO3–的分解活化能分别为43.49J/mo L与24.08J/mo L。进一步分别围绕Hg2+-SO32-与Hg2+-Cl--SO32-溶液系统中温度、p H、SO32-、SO42-、Ca2+、Mg2+、Fe2+、Fe3+、Cu2+等离子对两个溶液系统中的汞化合物形态转化的影响规律进行研究。其中,溶液温度增加加速了脱硫液中活化分子运动,促进了汞化合物分解;H+是汞化合物的分解产物,当溶液p H由8降至4时,Hg2+-SO32-与Hg2+-Cl--SO32-溶液系统中汞残留率分别可达57.32%与85.2%;SO32-的加入可使汞化合物向稳定形态转化,SO42-浓度与汞再释放强度呈反比;Ca2+、Mg2+不但生成难溶悬浮物降低了溶液中SO32-浓度,还为汞的还原反应提供活性表面,促进了汞化合物的分解;Fe2+可以将Hg2+还原生成Hg0,Fe3+、Cu2+则将SO32-氧化生成SO42-,金属离子的存在促进了汞化合物的分解再释放,且对汞化合物的分解反应均符合伪一级反应动力学原理。对WESP实验台架的电场特性及烟气传质进行分析发现,在WESP的芒刺——极板电场中气体电离、离解以及自由基与Hg0发生氧化的区域在放电极芒刺端周围。当烟气流速为11.2cm/s时收尘极板上紊流区域的位置提前至53cm处,传质层边界厚度被压缩至5cm,气体浓度梯度增大,促进了系统的传质效应。电晕风效应可以影响气体在电场内的流态及传质。随着气流流速的增加,需提高电压以产生电晕风效应。升高WESP操作电压,调节极间距,提高平均电场强度等方式也提高了驱进速度,保证了电除尘系统的处理效率。WFGD再释放产生的Hg0是进入WESP烟气中Hg0的主要来源,对Hg0在WESP中质量形态分布规律研究发现,经WESP处理烟气中Hg0下降了25.36%,同时烟气以及循环水中Hg2+升高,部分Hg0进入水膜;当烟气中不含易电离气体时,即使电能密度提升至650J/L,WESP的低电场仍难以直接将Hg0电解离,Hg0的去除率仅为6.5%,因此,WESP中Hg0脱除主要通过自由基的氧化实现;在15J/L电能密度条件下,H2O和O2共同存在时Hg0的去除率在17%左右,低于单独O2作用,同时高于单独水蒸气的作用,表明H2O和O2存在竞争消耗电场高能电子的现象;进一步对比O2的电离产物·O、O3对Hg0的氧化作用发现·O对Hg0的氧化作用是WESP中Hg0控制的主要途径,SO2与NO也可以在WESP电场中生成·O对Hg0进行氧化脱除。在未开启电场条件下,水膜流量与烟气中Hg0的去除率成正比。开启电场后,当调节水膜流量由0L/h升至150L/h时,相应Hg0的氧化效率由28%降低至19.5%,WESP在运行过程中水膜总体表现对脱汞起抑制作用,水蒸气可以抑制O2在电场中生成自由基,从而降低了Hg0的氧化效率;研究还发现,汞在循环水中的再释放行为影响着WESP脱汞效率,随着WESP的运行,酸性气体被吸收,水中pH降低以及生成的Cl-、SO32-、NO3-均对循环水中汞化合物的分解再释放行为起着抑制作用。最后根据水膜对Hg0的控制机理,提出在水膜中添加氧化剂促进WESP对Hg0的脱除。其中,NaClO2由于可以在循环水中抑制Hg2+的还原反应,同时可以氧化被水膜裹挟的Hg0,促进了WESP的脱汞效率。
二、分光光度法测定大气中SO_2、NO_2项目的吸收瓶快速洗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分光光度法测定大气中SO_2、NO_2项目的吸收瓶快速洗涤(论文提纲范文)
(1)工业园区天然气精细化工行业大气污染全过程防控研究 ——以长寿经开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天然气化工行业发展综述 |
1.2.2 末端治理与全过程防控技术发展 |
1.3 研究来源、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来源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 |
2.1 长寿经开区总体概况 |
2.1.1 长寿经开区简介 |
2.1.2 长寿经开区行业概况 |
2.2 园区天然气精细化工行业概况 |
2.2.1 天然气精细化工行业总体概况 |
2.2.2 天然气精细化工行业企业生产信息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天然气精细化工行业大气环境现状及防控水平 |
3.1 园区天然气化工企业实地监测 |
3.1.1 污染源厂界监测 |
3.1.2 监测方法 |
3.1.3 监测结果 |
3.2 监测结果对比分析 |
3.2.1 VOCs监测结果对比分析 |
3.2.2 醛酮监测结果分析 |
3.2.3 醇类、无机物及臭气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
3.2.4 PM_(2.5)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
3.3 经开区天然气精细化工行业大气污染防控水平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天然气精细化工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 |
4.1 天然气精细化工行业有组织废气排放清单编制 |
4.1.1 企业废气有组织排放清单 |
4.1.2 企业有组织排污节点 |
4.2 天然气精细化工行业无组织废气排放清单编制 |
4.2.1 企业废气无组织排放清单 |
4.2.2 企业无组织排污节点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天然气精细化工行业全过程大气污染防控技术集成 |
5.1 当前行业主要污染物的大气污染控制技术评估 |
5.1.1 园区天然气精细化工企业当前VOCs治理技术评估 |
5.1.2 园区天然气精细化工企业当前NO_x治理技术评估 |
5.2 VOCs全过程防控技术集成 |
5.2.1 VOCs全过程控制技术-源头减排 |
5.2.2 VOCs全过程控制技术-中间控制 |
5.2.3 VOCs全过程控制技术-末端治理 |
5.3 NO_x全过程控制技术研究 |
5.3.1 NO_x全过程控制技术-源头减排 |
5.3.2 NO_x全过程控制技术-中间控制 |
5.3.3 NO_x全过程控制技术-末端治理 |
5.4 污染物减排潜力预测 |
5.4.1 VOCs全过程控制技术预期减排潜力 |
5.4.2 NO_x全过程控制技术预期减排潜力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天然气精细化工企业VOCs全过程防控减排示范 |
6.1 ZG公司简介 |
6.1.1 企业厂区布置 |
6.1.2 企业生产信息 |
6.2 ZG公司VOCs污染分析 |
6.2.1 ZG公司VOCs排放来源 |
6.2.2 ZG公司VOCs现有治理问题 |
6.3 ZG公司VOCs污染物全过程防控研究 |
6.3.1 源头减排 |
6.3.2 过程控制 |
6.3.3 末端治理 |
6.3.4 VOCs减排测算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
(1)论文发表情况 |
(2)科研参与情况 |
(2)磷酸硅铝分子筛SAPO-34晶化母液的资源化及产品应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与缩写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SAPO-34分子筛晶化母液的产生及特点 |
1.1.2 SAPO-34分子筛晶化母液的综合利用现状 |
1.2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及其研究概况 |
1.2.1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分类 |
1.2.2 混凝机理 |
1.2.3 复合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现状 |
1.3 SAPO-34分子筛的合成与研究现状 |
1.3.1 SAPO-34的合成及影响因素 |
1.3.2 SAPO-34的应用 |
1.4 燃煤烟气脱硫脱硝研究现状 |
1.4.1 燃煤烟气的排放现状及危害 |
1.4.2 NO_x的脱除 |
1.4.3 SO_2的脱除 |
1.4.4 同时脱硫脱硝技术 |
1.4.5 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法同时脱硫脱硝的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2 利用晶化母液制备絮凝剂技术及其混凝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和设备仪器 |
2.2.2 工艺流程 |
2.2.3 实验方法 |
2.2.4 分析方法 |
2.2.5 产物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SAPO-34分子筛晶化母液的预处理 |
2.3.2 聚磷硫酸铝絮凝剂制备条件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2.3.3 聚磷硫酸铝絮凝剂结构 |
2.3.4 聚磷硫酸铝絮凝剂的絮凝机理 |
2.3.5 聚磷硫酸铝絮凝剂在实际城市生活污水上的应用 |
2.3.6 聚磷硫酸铝絮凝剂的生产成本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利用晶化母液制备SAPO-34分子筛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和设备仪器 |
3.2.2 SAPO-34分子筛的合成 |
3.2.3 SAPO-34分子筛的表征 |
3.2.4 SAPO-34分子筛应用于MTO反应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利用母液合成SAPO-34分子筛 |
3.3.2 合成的SAPO-34与商品级SAPO-34物化性质的对比 |
3.3.3 合成的SAPO-34分子筛与商品级SAPO-34催化活性的对比 |
3.3.4 SAPO-34的生产成本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FeO_x/SAPO-34催化剂催化臭氧氧化NO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和设备仪器 |
4.2.2 催化剂的制备 |
4.2.3 分析方法 |
4.2.4 催化剂组成及性质表征 |
4.2.5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制备方法的筛选 |
4.3.2 不同金属氧化物的筛选 |
4.3.3 制备条件对FeO_x/SAPO-34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4.3.4 催化臭氧氧化NO反应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
4.3.5 反应条件对催化剂氧化NO效率的影响 |
4.3.6 催化机理的研究 |
4.3.7 FeO_x/SAPO-34催化剂的稳定性 |
4.4 本章小结 |
5 催化臭氧氧化结合NH_3/(NH_4)_2S_2O_8溶液脱硫脱硝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和设备仪器 |
5.2.2 实验装置与方法 |
5.2.3 分析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液相吸收剂的筛选 |
5.3.2 操作条件对NO转化率的影响 |
5.3.3 同时脱硫脱硝的机理分析 |
5.3.4 复合肥料的制备及成本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3)脱硫废水零排放耦合燃煤汞排放控制的实验研究及量子化学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煤中痕量元素 |
1.3 汞及其排放特征 |
1.4 燃煤烟气中汞的控制方法 |
1.4.1 汞吸附剂开发 |
1.4.2 汞的氧化 |
1.4.3 现有污染物控制装置脱汞研究 |
1.5 脱硫废水零排放 |
1.5.1 脱硫废水特征 |
1.5.2 脱硫废水零排放工艺路线 |
1.6 脱硫废水零排放工艺及项目发展 |
1.7 氯添加对汞脱除的研究 |
1.7.1 氯对燃煤烟气中汞脱除的研究 |
1.7.2 氯改性在活性炭上的应用 |
1.7.3 氯元素作为燃煤添加剂的应用 |
1.7.4 氯添加方案的比较 |
1.8 汞排放控制的量子化学计算研究 |
1.9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9.1 研究内容 |
1.9.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某电厂汞排放特征及其脱硫废水水质特征 |
2.1 燃煤机组基本参数 |
2.2 机组汞排放特性 |
2.2.1 烟气采样方法 |
2.2.2 测点布置及测试工况 |
2.2.3 样品检测方法 |
2.3 燃煤机组汞排放特性 |
2.3.1 烟气净化系统对烟气中汞的脱除影响 |
2.3.2 机组汞平衡计算 |
2.4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 |
2.4.1 电厂脱硫废水处理流程 |
2.4.2 脱硫废水水质检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管式炉中氯添加对燃煤过程中汞析出规律研究 |
3.1 煤中汞析出的热力学分析 |
3.1.1 热力学模拟基本原理 |
3.1.2 热力学计算输入条件 |
3.1.3 热力学模拟结果 |
3.2 实验装置与汞测试系统 |
3.2.1 实验及分析方法 |
3.2.2 实验数据分析方法 |
3.3 原煤中汞的析出特性 |
3.3.1 温度对原煤中汞析出的影响 |
3.3.2 原煤燃烧烟气中汞形态分布 |
3.4 加氯后煤中汞的析出特性 |
3.4.1 加氯后煤中汞的析出率与析出浓度 |
3.4.2 加氯后煤中析出汞形态分析 |
3.5 煤中汞的赋存状态 |
3.5.1 缓慢程序升温实验 |
3.5.2 固定温度实验 |
3.5.3 加氯后固定温度实验 |
3.6 加氯后煤中其他重金属析出特性 |
3.7 汞平衡计算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燃煤添加氯后汞排放控制的流化床试验研究 |
4.1 试验设备与原料 |
4.1.1 试验原料 |
4.1.2 试验设备 |
4.2 试验方法 |
4.2.1 测点布置与工况安排 |
4.2.2 试验步骤 |
4.2.3 烟气测量 |
4.2.4 汞测量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气态污染物的排放 |
4.3.2 温度与氯添加对烟气中汞排放规律的影响 |
4.3.3 SCR脱硝系统对烟气中汞析出的影响 |
4.3.4 布袋除尘系统对烟气中汞的影响 |
4.3.5 湿法脱硫系统对烟气中汞的影响 |
4.3.6 飞灰底渣中的汞含量变化 |
4.3.7 汞平衡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汞与氯主要基元反应的量子化学计算研究 |
5.1 计算方法介绍 |
5.2 反应物、反应产物基态几何结构优化 |
5.3 Hg+Cl_2=HgCl+Cl反应机理分析 |
5.3.1 反应过程 |
5.3.2 能量变化 |
5.3.3 反应动力学参数计算 |
5.4 Hg+HCl=HgCl+H反应机理分析 |
5.4.1 反应过程 |
5.4.2 能量变化 |
5.4.3 反应动力学参数计算 |
5.5 Hg+HClO=HgCl+OH反应机理分析 |
5.5.1 反应过程 |
5.5.2 能量变化 |
5.5.3 反应动力学参数计算 |
5.6 HgCl+HCl=HgCl_2+H反应机理分析 |
5.6.1 反应过程 |
5.6.2 能量变化 |
5.6.3 反应动力学参数计算 |
5.7 HgO+HCl=HgCl+OH反应机理分析 |
5.7.1 反应过程 |
5.7.2 能量变化 |
5.7.3 反应动力学参数计算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下一步研究工作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4)SCR脱硝中形成的硫酸铵盐及逃逸氨在后续烟气系统中的迁移转化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PM_(2.5)排放及控制现状 |
1.1.2 氨和铵盐的排放和危害 |
1.2 SCR烟气脱硝技术 |
1.2.1 工艺技术原理 |
1.2.2 钒钛基催化剂的催化机理 |
1.2.3 SCR脱硝副产物 |
1.3 SCR脱硝催化剂上硫酸氢铵生成和分解机理的研究现状 |
1.4 空预器中硫酸氢铵生成和凝结特性的研究现状 |
1.5 SCR脱硝对燃煤电厂排放特征的影响 |
1.6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试验装置与方法 |
2.1 引言 |
2.2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2.2.1 主要化学试剂 |
2.2.2 共沉淀法制备载体 |
2.2.3 浸渍法制备钒钨钛催化剂 |
2.2.4 浸渍法负载硫酸氢铵 |
2.3 试验系统 |
2.3.1 催化剂活性评价系统 |
2.3.2 模拟空预器单通道反应系统 |
2.3.3 模拟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 |
2.3.4 实际燃煤烟气污染物控制试验系统 |
2.4 烟气配制和采样分析方法 |
2.4.1 烟气配制方法 |
2.4.2 催化剂表征测试方法 |
2.4.3 颗粒物浓度和粒径分布测试方法 |
2.4.4 含铵颗粒物和气态氨的采样方法 |
2.4.5 颗粒物表征和离子组分分析方法 |
2.4.6 烟气组分分析系统 |
2.5 理论计算方法 |
2.5.1 量子化学计算 |
2.5.2 热力学计算 |
2.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硫酸氢铵在催化剂上沉积和分解的反应机理 |
3.1 前言 |
3.2 计算方法 |
3.2.1 硫酸氢铵气相生成反应计算方法 |
3.2.2 催化剂表面硫酸氢铵分解反应计算方法 |
3.3 硫酸氢铵的气相反应生成路径 |
3.4 硫酸氢铵在催化剂表面的沉积构型 |
3.4.1 硫酸氢铵沉积对催化剂表面性质的影响 |
3.4.2 硫酸氢铵在TiO_2表面的沉积构型 |
3.4.3 硫酸氢铵在V_2O_5/TiO_2表面的沉积构型 |
3.5 催化剂表面硫酸氢铵的热分解机理 |
3.5.1 热分解的试验研究 |
3.5.2 热分解的量子化学分析 |
3.6 催化剂表面硫酸氢铵的反应分解机理 |
3.6.1 反应分解的试验研究 |
3.6.2 反应分解的量子化学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硫酸铵盐在空预器系统中的生成、凝结和排放特性 |
4.1 前言 |
4.2 硫酸氢铵和硫酸铵的生成特性 |
4.2.1 SO_3-NH_3-H_2O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
4.2.2 NH_3/SO_3摩尔比对产物组成的影响 |
4.3 硫酸氢铵和硫酸铵的凝结特性 |
4.3.1 硫酸氢铵和硫酸铵的自身凝结特性 |
4.3.2 硫酸氢铵和硫酸铵在粉尘上的凝结特性 |
4.4 空预器中硫酸氢铵凝结温度 |
4.5 空预器中硫酸铵盐气溶胶排放特性 |
4.5.1 硫酸铵盐气溶胶排放特性 |
4.5.2 NH_3浓度的影响 |
4.5.3 SO_3浓度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硫酸铵盐和逃逸氨在WFGD系统中的迁移转化 |
5.1 前言 |
5.2 脱硫过程中硫酸铵盐和逃逸氨的脱除特性 |
5.3 浆液夹带蒸发作用下含铵颗粒物和气态氨的生成特性 |
5.3.1 NH_4~+和NH_3的形成特性 |
5.3.2 脱硫浆液中NH_4~+浓度和pH值的影响 |
5.3.3 逃逸氨浓度的影响 |
5.4 硫酸铵盐和逃逸氨在WFGD系统中的迁移转化机理 |
5.5 WFGD系统工艺参数对颗粒态铵和气态氨排放的影响 |
5.5.1 对颗粒态铵排放的影响 |
5.5.2 对气态氨排放的影响 |
5.6 塔内加装托盘减少脱硫系统氨排放的研究 |
5.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SCR脱硝对燃煤电厂污染物排放特征的影响 |
6.1 前言 |
6.2 SCR脱硝对污染物排放特性的影响 |
6.2.1 试验和采样方法 |
6.2.2 喷氨对SCR出口细颗粒物物性的影响 |
6.2.3 硫酸铵盐和逃逸氨在ESP系统中的脱除转化 |
6.2.4 SCR脱硝对WFGD系统出口排放特性的影响 |
6.2.5 铵盐细颗粒物和逃逸氨的转化规律 |
6.3 燃煤电厂中NH_4~+和NH_3的迁移转化及其排放特性 |
6.3.1 电厂基本信息及测试方法介绍 |
6.3.2 NH_4~+在污染物控制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规律 |
6.3.3 燃煤电厂氨的排放特性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全文总结 |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7.3 后续研究建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5)泥磷浆液同时脱硫脱硝研究及传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工业烟气 |
1.1.1 含硫硝烟气的成分及来源 |
1.1.2 工业烟气的危害 |
1.1.3 含硫硝工业烟气的排放现状 |
1.2 泥磷 |
1.2.1 泥磷的来源 |
1.2.2 泥磷的成分 |
1.2.3 泥磷的性质 |
1.2.4 泥磷的处理 |
1.3 国内外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 |
1.3.1 烟气干法及半干法同时脱硫脱硝技术 |
1.3.2 烟气湿法同时脱硫脱硝技术 |
1.3.3 新型矿浆同时脱硫脱硝技术 |
1.3.4 泥磷浆液同时脱硫脱硝技术 |
1.4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创新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实验装置及方法 |
2.1 实验仪器、药品 |
2.2 实验装置及流程 |
2.3 实验研究方法及分析方法 |
2.3.1 模拟烟气配比方法 |
2.3.2 二氧化硫气体、氮氧化物气体浓度的检测及计算 |
2.3.3 二氧化硫气体、氮氧化物气体脱除率的计算 |
2.4 泥磷成分测定 |
2.4.1 总磷(元素磷+化合磷)的分析结果 |
2.4.2 残渣的分析结果 |
2.4.3 化合磷的分析结果 |
2.4.4 单质磷的分析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泥磷浆液同时脱硫脱硝单因素实验 |
3.1 反应温度对泥磷浆液同时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
3.2 含氧量对泥磷浆液同时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
3.3 气体流速对泥磷浆液同时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
3.4 泥磷浆液固液比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 |
3.5 泥磷浆液脱硫脱硝效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
3.6 pH对泥磷浆液同时脱硫脱硝的影响 |
3.7 最佳条件下泥磷浆液同时脱硫脱硝产物分析(XRF)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泥磷同时脱硫脱硝响应面条件优化实验 |
4.1 响应面实验设计 |
4.2 二次回归模型拟合方程及方差分析 |
4.3 等高线和三维响应曲面图分析 |
4.4 最佳反应条件的优选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泥磷浆液产生最大臭氧量实验条件探究 |
5.1 实验装置及流程 |
5.2 泥磷浆液产生臭氧单因素实验 |
5.2.1 固液比对臭氧产生量的影响 |
5.2.2 反应温度对臭氧产生量的影响 |
5.2.3 含氧量对臭氧产生量的影响 |
5.2.4 泥磷浆液制取臭氧的生成量与同时脱硫脱硝效率的关系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泥磷浆液同时脱硫脱硝传质过程初探 |
6.1 总传质速率方程 |
6.2 NA的计算 |
6.3 气相传质参数的计算 |
6.3.1 各个温度下SO_2的气相传质系数k_(G,SO_2) |
6.3.2 各个温度下NO的气相传质系数kG,NO |
6.4 液相传质参数的计算 |
6.4.1 各个温度下蒸馏水吸收CO_2的液相传质系数k_(L,CO_2) |
6.4.2 各个温度下SO_2、NO的液相传质系数kL |
6.5 总传质系数 |
6.6 NO的 C_(A,i)、增强因子β的计算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一、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三、主持或参与项目 |
致谢 |
(6)ClO2气相氧化脱硫脱硝工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工业废气中SO_2和NO_x的危害 |
1.1.2 工业废气处理的必要性 |
1.2 现阶段主要脱硫工艺 |
1.2.1 湿法脱硫 |
1.2.2 干法脱硫 |
1.2.3 我国脱硫现状 |
1.3 现阶段主要脱硝工艺 |
1.3.1 选择性催化还原工艺(SCR) |
1.3.2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工艺(SNCR) |
1.3.3 SNCR/SCR联用技术 |
1.4 同时脱硫脱硝技术 |
1.4.1 干法同时脱硫脱硝技术 |
1.4.2 湿法同时脱硫脱硝技术 |
1.5 二氧化氯脱硫脱硝技术 |
1.5.1 二氧化氯液相脱硫脱硝技术 |
1.5.2 二氧化氯气相脱硫脱硝技术 |
1.6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1.6.1 主要研究内容 |
1.6.2 研究的意义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2 脱硫脱硝实验装置 |
2.3 液相物质浓度的检测方法 |
2.3.1 ClO_2浓度检测方法 |
2.3.2 相关离子浓度检测方法 |
2.4 ClO_2的制备及气化方式 |
2.4.1 ClO_2储备液的制备方法 |
2.4.2 ClO_2的气化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 ClO_2气相氧化脱硫脱硝效率和影响因素研究 |
3.1 钠碱吸收法中脱硫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
3.1.1 吸收液浓度对脱硫率的影响 |
3.1.2 吸收液温度对脱硫率的影响 |
3.2 ClO_2/NO摩尔比对NO氧化率的影响 |
3.3 NaOH吸收液脱硝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
3.3.1 气相反应ClO_2/NO摩尔比对脱硝率的影响 |
3.3.2 NaOH溶液浓度对脱硝率的影响 |
3.3.3 NaOH溶液温度对脱硝率的影响 |
3.4 Na_2SO_3吸收液脱硝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
3.4.1 气相反应ClO_2/NO摩尔比对脱硝率的影响 |
3.4.2 Na_2SO_3溶液浓度对脱硝率的影响 |
3.4.3 Na_2SO_3溶液浓度对脱硝率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NaOH与 Na_2SO_3联用的脱硝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 |
4.1 气相反应ClO_2/NO摩尔比对脱硝率的影响 |
4.2 复合脱硝液浓度对脱硝率的影响 |
4.3 复合吸收液温度对脱硝率的影响 |
4.4 吸收液中亚硝酸根浓度对脱硝率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钠碱脱硫液回用可行性及脱硝机理探讨 |
5.1 钠碱脱硫液回用可行性分析 |
5.2 钠碱脱硫液脱硝机理探讨 |
5.3 本章小结 |
6 ClO_2气相氧化脱硫脱硝应用研究 |
6.1 应用项目概况 |
6.2 原烟气处理工艺 |
6.3 工艺改进方案 |
6.4 改进工艺的运行方式 |
6.5 脱硫脱硝效果测试 |
6.5.1 运行条件设置 |
6.5.2 运行监测结果 |
6.6 运行成本及效益分析 |
6.6.1 药剂成本 |
6.6.2 减排效果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燃煤烟气氧化态汞选择性吸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汞污染现状 |
1.1.2 汞减排的国际共识 |
1.1.3 燃煤烟气中汞的赋存形态 |
1.1.4 汞形态的特性 |
1.2 汞形态取样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
1.2.1 烟气汞形态离线取样测试方法 |
1.2.2 烟气汞形态在线监测方法 |
1.2.3 烟气汞分析方法 |
1.3 气体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 |
1.3.1 气体分离方法 |
1.3.2 气相中Hg~(2+)/Hg0分离方法 |
1.3.3 量子/分子力学方法预测气固表面的吸附作用 |
1.4 本文研究目标和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与理论方法 |
2.1 引言 |
2.2 固体吸附剂的制备 |
2.2.1 化学试剂 |
2.2.2 CaO/SiO_2 样品的制备方法 |
2.3 实验装置及方法 |
2.3.1 固定床吸附试验台 |
2.3.2 程序升温脱附试验台 |
2.3.3 吸附剂性能评价 |
2.4 吸附剂的表征 |
2.4.1 吸附剂比表面积与空隙结构测定 |
2.4.2 吸附剂表面碱性位点测定 |
2.4.3 吸附剂晶体结构与物相分析 |
2.4.4 吸附剂表面形貌特征 |
2.4.5 吸附剂元素组成与价态分析 |
2.5 分子力学理论 |
2.5.1 分子力场 |
2.5.2 热力学系综理论 |
2.5.3 蒙特卡洛方法 |
2.6 量子力学相关理论 |
2.6.1 薛定谔方程的解 |
2.6.2 密度泛函理论(DFT) |
2.6.3 过渡态理论(TST) |
2.6.4 耦合簇方法(CC) |
2.6.5 分子轨道理论(MOT) |
2.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HgCl_2和Hg0 化学吸附分离材料的筛选 |
3.1 引言 |
3.2 碱金属/碱土金属基材料对Hg0和HgCl_2吸附性能的DFT预测 |
3.2.1 吸附模型和计算参数 |
3.2.2 固体吸附剂对Hg0的吸附预测 |
3.2.3 固体吸附剂对HgCl_2的吸附预测 |
3.2.4 汞和固体吸附剂的前线分子轨道分析 |
3.3 固体吸附剂对HgCl_2选择性吸附性能的实验验证 |
3.3.1 固体吸附剂对Hg0吸附实验 |
3.3.2 固体吸附剂对HgCl_2吸附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CaO/SiO_2的载体分散效应和碱性位点活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介孔SiO_2载体对Ca O的分散效应 |
4.2.1 CaO在载体表面的分布形态 |
4.2.2 HgCl_2吸附性能 |
4.2.3 载体对CaO分散作用的分子模拟研究 |
4.3 碱性位点种类对HgCl_2吸附的影响 |
4.3.1 吸附剂表面碱性位点分布 |
4.3.2 HgCl_2与不同碱性位点的作用机理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SO_2对HgCl_2化学吸附的影响机制研究 |
5.1 引言 |
5.2 SO_2与HgCl_2竞争吸附的机理 |
5.2.1 SO_2对CaO/SiO_2吸附剂的HgCl_2吸附性能影响 |
5.2.2 SO_2对CaO/SiO_2吸附剂微观形态的影响 |
5.2.3 SO_2与HgCl_2在CaO(001)表面竞争吸附的DFT研究 |
5.3 SO_2与HgCl_2表面反应的机理 |
5.3.1 CaO/SiO_2 吸附剂表面汞和硫元素形态的实验研究 |
5.3.2 SO_2与HgO非均相反应的过渡态搜索 |
5.4 吸附剂掺杂改性的抗硫毒化机理 |
5.4.1 低价态离子的掺杂作用 |
5.4.2 空位缺陷的强化吸附作用 |
5.4.3 固态离子的扩散效应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UiO-66 物理吸附分离Hg0和HgCl_2机理研究 |
6.1 引言 |
6.2 Hg0与UiO-66的分子力场探究 |
6.2.1 HgCl_2-HgCl_2 力场模型 |
6.2.2 Hg0-Hg0力场模型 |
6.2.3 Hg0与其他气体分子的力场模型 |
6.2.4 HgCl_2与UiO-66 作用的力场模型 |
6.2.5 Hg0与UiO-66作用的力场模型 |
6.3 UiO-66对HgCl_2选择性吸附性能研究 |
6.3.1 单一气体组分在UiO-66中的吸附平衡 |
6.3.2 烟气组分对HgCl_2选择性吸附的影响 |
6.3.3 官能团种类对HgCl_2选择性吸附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7.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7.1.1 Hg0和HgCl_2理化特性的差异性研究——化学吸附分离和物理吸附分离 |
7.1.2 CaO/SiO_2 吸附剂对HgCl_2选择性吸附的机理 |
7.1.3 SO_2对CaO/SiO_2吸附剂选择性吸附氧化态汞的干扰机制 |
7.1.4 低价态离子掺杂改性对CaO/SiO_2吸附剂的抗硫提效机制 |
7.1.5 UiO-66对Hg0和HgCl_2的物理吸附分离特性 |
7.2 本文的创新点 |
7.3 展望与建议 |
致谢 |
附录 A 分子轨道成分分析和对称性判定方法 |
附录 B MCM-41、UiO-66 等多孔结构的相应参数 |
附录 C 耦合簇方法计算过程中的基组重叠误差修正 |
作者简介 |
博士在读期间的学术成果 |
(8)焦炉烟道气全成分分析及其影响NOx和SO2测定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炼焦工艺概述 |
1.1.1 煤炭焦化过程 |
1.1.2 煤焦化的机理 |
1.1.3 大型机械化焦炉生产工艺 |
1.1.4 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
1.2 焦炉废气有机污染物及其检测方法 |
1.2.1 PAHs概述 |
1.2.2 烟气中PAHs采样方法 |
1.2.3 PAHs样品分析方法 |
1.3 焦炉气体污染物及其检测方法 |
1.3.1 焦炉烟道废气中SO2的来源 |
1.3.2 焦炉烟道废气中NOx的来源 |
1.3.3 焦炉烟道废气中SO2与NOx分析方法 |
1.4 连续排放监测系统(CEMS)概述 |
1.5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2 实验部分 |
2.1 主要原料及试剂 |
2.2 现场实际样品采集与分析 |
2.2.1 烟气采样装置 |
2.2.2 烟气采样方法 |
2.2.3 实际样品处理 |
2.2.4 提取样品的GC-MS分析 |
2.3 配气法测定气体成分对SO2与NOx分析的影响 |
2.3.1 配气装置 |
2.3.2 质量流量控制器的校准与显着性分析方法 |
2.3.3 烟气分析仪 |
2.3.4 配气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现场实际样品分析 |
3.1.1 现场气体在线分析 |
3.1.2 抽提条件对吸附质提取性能的影响 |
3.2 定电位电解法与非分散红外法对SO2与NOx分析评估 |
3.2.2 单一组分气体对相应传感器的响应 |
3.2.3 单一组分气体对非对应传感器的响应 |
3.2.4 潮湿烟气对仪器法分析SO2的影响 |
3.3 碘量法与离子色谱法SO2分析评估 |
3.3.1 溶液法应用统计学评估 |
3.3.2 溶液法吸收液性能评估 |
3.3.3 潮湿烟气对溶液法分析SO2的影响 |
4 一种检测焦炉烟道气成分时用于采样的装置 |
4.1 焦炉烟气采样技术概述 |
4.2 采样装置结构设计 |
4.3 装置采样流程设计 |
4.4 设计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焦炉烟气GC-MS分析结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9)Fe(Ⅱ)EDTA络合吸收-Mn粉还原烟气脱硝机理及动力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NO_x的污染现状 |
1.1.2 NO_x的危害 |
1.2 干法烟气脱硝技术 |
1.2.1 选择性催化还原 |
1.2.2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 |
1.2.3 电子束辐照法 |
1.2.4 活性炭法 |
1.3 湿法烟气脱硝技术 |
1.3.1 酸吸收法 |
1.3.2 氧化-碱溶液吸收法 |
1.3.3 络合吸收-微生物还原法 |
1.3.4 络合吸收-化学还原法 |
1.4 Mn离子回收工艺 |
1.4.1 吸附法 |
1.4.2 离子交换 |
1.4.3 电化学处理 |
1.4.4 沉淀 |
1.5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装置与研究方法 |
2.1 实验试剂与材料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 分析方法 |
2.3 实验步骤 |
2.3.1 络合吸收动力学研究 |
2.3.2 锰粉还原Fe(Ⅱ)EDTA-NO的模型研究 |
2.3.3 锰离子的回收 |
第三章 Fe(Ⅱ)EDTA络合吸收NO动力学研究 |
3.1 引言 |
3.2 Danckwerts标绘理论 |
3.3 Danckwerts标绘 |
3.3.1 温度对吸收曲线的影响 |
3.3.2 气体流速对吸收曲线的影响 |
3.3.3 Danckwerts标绘结果 |
3.3.4 增强因子的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锰粉还原Fe(Ⅱ)EDTA-NO的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还原反应的研究 |
4.2.1 锰粉粒径对Fe(Ⅱ)EDTA-NO还原反应的影响 |
4.2.2 Fe(Ⅱ)EDTA-NO浓度对还原反应的影响 |
4.2.3 锰粉浓度对Fe(Ⅱ)EDTA-NO还原反应的影响 |
4.2.4 搅拌速度对还原反应的影响 |
4.2.5 温度对还原反应的影响 |
4.3 模型建立 |
4.3.1 缩芯模型简介 |
4.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脱硝液中锰离子回收 |
5.1 引言 |
5.2 碳酸锰沉淀的研究 |
5.2.1 沉淀时间对沉淀的影响 |
5.2.2 NH4HCO3 浓度对沉淀的影响 |
5.2.3 pH对沉淀的影响 |
5.2.4 温度对沉淀的影响 |
5.2.5 回收产物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湿法脱硫与湿法电除尘系统中汞的转化及控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汞危害及污染现状 |
1.3 吸附剂脱汞技术研究现状 |
1.4 选择性催化还原协同氧化Hg~0技术 |
1.5 湿法脱硫及湿法电除尘系统协同脱汞现状 |
1.6 电催化氧化脱汞技术研究进展 |
1.7 本文的研究内容 |
2 实验系统和方法 |
2.1 引言 |
2.2 实验系统 |
2.3 实验仪器设备与试剂 |
2.4 实验系统稳定性测试 |
2.5 实验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3 WFGD中汞再释放行为规律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条件及方法 |
3.3 系统汞平衡分析 |
3.4 WFGD系统运行对Hg~0 再释放的影响 |
3.5 烟气组分对汞化合物稳定性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4 脱硫液中汞形态转化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条件及方法 |
4.3 脱硫液中多形态汞化合物稳定性研究 |
4.4 Hg~(2+)-SO_3~(2-)系统中汞形态转化行为研究 |
4.5 Hg~(2+)-Cl~--SO_3~(2-)系统中汞形态转化行为研究 |
4.6 脱硫液中多形态汞化合物形态转化机理 |
4.7 本章小结 |
5 WESP电场对Hg~0 的脱除机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条件及方法 |
5.3 WESP电场特性分析 |
5.4 WESP中烟气传质分析 |
5.5 Hg~0在WESP中的质量形态分布及去除影响分析 |
5.6 电场电离作用对Hg~0脱除的影响 |
5.7 WESP电场中自由基对Hg~0 脱除的机理研究 |
5.8 烟气组分对Hg~0在电场中脱除机理分析 |
5.9 本章小结 |
6 WESP水膜对Hg~0 的控制影响分析 |
6.1 引言 |
6.2 实验条件 |
6.3 水膜裹挟作用对Hg~0脱除影响 |
6.4 水膜在WESP运行过程中对Hg~0 脱除影响 |
6.5 循环水组分对汞再释放的影响 |
6.6 WESP对 Hg~0 的控制机理 |
6.7 强化WESP脱汞实验研究 |
6.8 本章小结 |
7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 |
7.1 本文工作总结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下一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主要专利 |
附录3 攻读博士生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研究 |
四、分光光度法测定大气中SO_2、NO_2项目的吸收瓶快速洗涤(论文参考文献)
- [1]工业园区天然气精细化工行业大气污染全过程防控研究 ——以长寿经开区为例[D]. 郝宇杭.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8)
- [2]磷酸硅铝分子筛SAPO-34晶化母液的资源化及产品应用性能研究[D]. 刘冰.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1)
- [3]脱硫废水零排放耦合燃煤汞排放控制的实验研究及量子化学模拟[D]. 姜超. 东南大学, 2020(01)
- [4]SCR脱硝中形成的硫酸铵盐及逃逸氨在后续烟气系统中的迁移转化特性研究[D]. 程滕. 东南大学, 2020(01)
- [5]泥磷浆液同时脱硫脱硝研究及传质[D]. 李紫珍. 云南民族大学, 2020
- [6]ClO2气相氧化脱硫脱硝工艺及应用研究[D]. 杨钦.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7]燃煤烟气氧化态汞选择性吸附机理研究[D]. 汤红健. 东南大学, 2019
- [8]焦炉烟道气全成分分析及其影响NOx和SO2测定因素的研究[D]. 孙人杰.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9]Fe(Ⅱ)EDTA络合吸收-Mn粉还原烟气脱硝机理及动力学[D]. 吴佳丽.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3)
- [10]湿法脱硫与湿法电除尘系统中汞的转化及控制机理研究[D]. 黄羽.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