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1年1~4期总目次索引(论文文献综述)
高远[1](2020)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四库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7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的四库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承继着清末民初《四库全书》研究之传统,得益于迁台的杨家骆、王云五、昌彼得、蒋复璁等学人研究《四库全书》的推动和人才培养。伴随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文渊阁本《四库全书》的影印出版,"四库学"一词的明确提出,开启了"四库学"理论化、体系化、专业化、学科化、国际化的探索。收集20世纪7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硕博学位论文,重在考察并分析《四库全书》研究内容创新及其学术影响力,为学界提供多重视角的借鉴与参考。择取关涉《四库全书》的工具书编制、学术专着、资料汇辑、重点单篇论文等予以引述,突出其"引导与典范"作用,重在学术创发的探讨。20世纪7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四库学研究"春华秋实",未来的"四库学"发展仍需理论与实践并重前行,如,《四库全书》研究学史亟须系统清理;"四库学"真正而系统的"理论自觉"仍须深化,学科体系构建任重道远;重视《四库全书》的世界知识观及其所代表的中华文化特色,实现《四库全书》申请世界记忆遗产的梦想;借用"域外之眼"反观《四库全书》编纂的价值和影响,凸显《四库全书》在东亚文明进程中的"中国意义";整合全国研究《四库全书》之力量,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各项研究。中国四库学发展和研究进入新时代,唯有不断创新,坚持以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为己任,才能创造中国四库学更加绚丽的殿堂,才能构建中国四库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李梦玲[2](2020)在《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研究》文中认为近代岭南报刊小说中有着一定数量的翻译小说,与近代其他地区的报刊翻译小说一样,这些刊于岭南报刊的翻译小说同样是近代翻译小说大潮中的一抹别样的浪花。据统计,近代岭南地区刊载翻译小说的报刊多达34种,共刊有101篇翻译小说,1部寓言故事集(《伊索寓言》中译本,82则),翻译小说单行本也有至少40种。可见,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具有一定的规模,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本文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除去绪论和余论外,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对其兴起背景进行探究,涉及小说界革命、岭南地域文化、译者来源以及读者与市场这四个因素。并梳理其发展脉络,可分为萌芽期、发展期、繁荣期和衰落期这四个阶段。第二章对其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进行挖掘,既有与近代报刊翻译小说相似的一般特征,即在呈现传统小说特色及文化观念的同时,也蕴含着西方小说特色及文化观念,又彰显了岭南地域文化色彩,如粤方言、岭南风物与民情、岭南画派以及岭南革命风潮等特色。第三章对突出刊物与名篇译作进行个案研究,不同报刊有着不同的办刊理念和编辑队伍,这对所刊翻译小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关注世界名着在近代岭南报刊的译介情况,着重考察译作与原着之间的关系,探析译介手法。第四章考察其对自着小说产生的影响,如观念的革新、题材的拓宽以及小说叙事手法的突破等。最后对其成就与缺陷进行总结,并评价其在岭南小说史和翻译小说史上的地位。
黄志明[3](2020)在《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造像记整理与研究》文中认为造像记是集史学价值、文学价值、艺术价值与宗教价值等多重价值於一体的一类石刻文献。“像”即造像者所信仰的对象,造像记就是记录造像活动的文字,一般包括题记和题名。中国古代造像记可以追溯到两汉之际,伴随着佛教的传入,国内佛教造像活动随之产生,後又与本土宗教结合,出现道教造像。纵观造像记发展历史,北朝时期最为兴盛,上至天潢贵胄,下至黎民众生,造像之风,长盛不衰。然而,造像记的整理长期不被重视。在清代乾嘉时期之前,金石学家对造像记的关注集中在书法艺术价值。与儒家经义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不同的是佛教注重修行与轮回,且造像多为民间信仰活动,因此,为儒生所不齿。即便乾嘉之後,造像记的整理与研究热度也不及金文、墓志等金石材料,至今依然如此。诸家对北朝尤其东魏西魏北齐北周时期的造像记整理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收录的造像记数量不全面,未能全部收录;二是所着录的书目不系统,未能全部标注造像记研究的相关信息。有鉴於此,本文系统搜集整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的造像记,着力解决上述问题。本文的绪论部分介绍研究范畴和选题意义,着重分析目前造像记整理存在的问题。论文主体则分为上下两编。上编阐述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造像记着录源流述略。分别从目录着录、图版着录、释文着录及题跋着录四个角度展开论述。下编则是前人的基础上,对传世文献及出土文献所见的造像记进行全面整理,并编撰成造像记目录索引,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及北朝无纪年造像记五个部分。
陈颖[4](2020)在《火野苇平“士兵三部曲”中译本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谈及日本战争文学时,火野苇平的“士兵三部曲”是不可或缺的存在。这部响应日本“战争遂行”的国策,迎合了日本军部“提高国民战意”期待的作品,在战时的日本国内获得了巨大的人气,并一度成为畅销书。而另一方面,这部作品在发表不久后被介绍到中国,并被翻译成多种版本,在中国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本论文着眼于“士兵三部曲”在中国的译介情况,将目前为止收集到的“士兵三部曲”的六个中译本进行分类整理,大体分为“抗日文艺界翻译的三部曲”与“日军指导下翻译的三部曲”两类,在此基础上对每个译本进行了细致的研究,重点阐明了当时的译介目的和影响。在第一章中,主要对“士兵三部曲”的创作过程及其内容进行了论述。并在综合分析先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本论文的研究问题。在第二章中,对抗日文艺界翻译的“士兵三部曲”逐一进行了研究,发现三种译本都集中在《麦与士兵》这部作品上,并且采用的都是摘译的方法,摘译的内容集中在暴露日本侵略战争的黑暗面和日军的失败、记录日军作战情况等方面,而原文中出现的歌颂日本“皇军”士兵,贬低中国军民的部分则全部被删除。本文在指出译文这一特点的基础上,阐明抗日文艺界翻译这部作品的最大目的在于为中国方面提供有益于了解敌军的素材,进而提高中国军民的抗战意识。在第三章中,对日军指导下翻译的“士兵三部曲”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发现这三种译本都是全译本,且发行地都在日军占领区。指出日本在占领区积极推行这部作品的翻译和出版,目的正在于向中国民众宣传日本侵略战争的正义性。接着,将抗日文艺界发表的译文与日军指导下出版的译本进行比较,阐明了二者的不同点。迄今为止的“士兵三部曲”研究主要集中在作家论、作品论等方面,而关于中文译本的研究则非常少见。本文通过上述研究,阐明了“士兵三部曲”在抗日战争这一非常特殊的历史时期在中国的出版、流通、接受的整体状况,挖掘、整理、分析了稀有文献,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士兵三部曲”的翻译在当时具有较大影响力这一现实意义。
袁耀辉[5](2019)在《《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文中认为《通俗常言疏证》是近代一部收集资料丰富的民俗语言珍惜文献,按内容分为四十卷,包括重复记录共计5978条,具有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目前,以《通俗常言疏证》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并不多见,缺乏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词汇学和民俗语言学的视角对该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通俗常言疏证》主要通过列书证的方式以考证当时的“通俗常言”,为我们进行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熟语以及俗语词研究留下了珍稀的文本。书中还辑录了在我们今天看来熟语性程度不强的结构成分。论文在行文中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分类的方法以及列疏证的研究方法,力图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通俗常言”进行直观具体地解读。民俗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是指导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同时参考词汇学、民俗学、词典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现状、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进行了介绍。正文部分共计七章。第二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进行概述。第一节主要对该书作者孙锦标生平及学术成就进行介绍。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编纂体例进行介绍。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训释方式进行介绍。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进行分析。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进行阐述。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的关系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概貌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从来源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二节主要从内容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三节主要从音节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四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词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俗语词的概念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词义类聚进行分析。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构词法进行分析。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进行考释。第五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熟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成语进行研究。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谚语进行研究。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惯用语进行研究。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进行研究。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歇后语进行研究。第七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格言进行研究。第六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的结构类型进行分析。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特殊词语的语义进行分析。第七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新词新义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新词进行研究。第二节主要对新义进行研究。第八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价值进行分析。分两节。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语言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文化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九章为结语,主要对论文研究的内容、创新之处、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阐述。
李红薇[6](2019)在《郭沫若金文着作的文献学研究 ——以《两周金文辞大系》爲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郭沫若在古文字研究方面贡献卓荦,其代表作《两周金文辞大系》依年代与国别科学系统地整理了两周金文,开创了“标准器”断代法,奠定了现代金文研究的范式。该书是郭沫若所有学术着作中修改次数最多,持续时间最久的一部,是其金文研究最重要的着作。本文以《两周金文辞大系》爲中心,参照郭沫若历史考古着作中相关意见,从文献学角度对郭沫若金文研究进行整理与研究,梳理其观点演变脉络。钩沉书信、日记等相关史料,着重探求作者观点变更的背景及原因,尽可能还原郭沫若学术研究历程。本文主体由六部分组成。一、绪论。简要介绍古文字学术史研究概况、郭沫若古文字学的研究现状,分析以往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叙述本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二、《两周金文辞大系》成书史及其版本概述。从文献学角度厘清《大系》成书过程、版本源流及嬗变情况。三、《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研究。对所收器图、铭文逐一溯宗考源,辑录诸版差异,从学术史的角度认识其价值。四、《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研究。利用校勘学方法核对诸版差异,参以郭沫若其他论着,梳理观点演变脉络,最後探讨郭沫若金文学着作的版本问题。五、专题研究。该部分包括《郭沫若全集》金文着作相关问题的考订;新见日藏郭沫若手批《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的介绍研究;订正关於《大系》版本信息的错误记载并分析产生的原因;以《臣辰盍铭考释》爲例从文献学角度解剖郭沫若论文写作、出版环节中产生的各类问题并阐释成因。最後,论文写作过程中间有所得裒爲“读书脞录”一节。六、附录。包括《大系》器名异称表、郭沫若历史考古类着作版本综览、郭沫若金文着作编年、着录简称表四部分。
李强[7](2019)在《中西之间: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研究(1842—1912)》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耶稣会士是明末以耶稣会为代表的天主教进入中国传教后,出现的新型宗教群体,中外学界历来少有关注。本文在中国近现代史的视域内,依据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宗教观,考察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与学术活动,以及他们在近代天主教本地化及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与局限。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导论,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相关概念界定、研究现状综述、研究方法和中文及英、法、拉丁文史料来源,以及论文框架、写作思路。第二章突破以往明清天主教史研究专注于着名来华耶稣会传教士和中国基督徒的局限,根据在华天主教的重要时间节点,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整体性地回溯1840年前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初现”和消亡过程,进而揭示他们在来华西方传教士与中国基督徒、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天主教会与中国社会之间扮演的中介性角色。第三章考察晚清时期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再现”和发展概况,重点分析该群体发展的历史阶段、内部结构、社会定位以及代际谱系等重要议题,论证了中国耶稣会士所受中西融合的宗教和世俗教育,使其具有了特殊的宗教性与国际性。他们作为天主教与中国社会结合的产物,来自本地社会,服务本地教会,这种本地性是影响他们传教活动和学术活动的关键。第四章着重讨论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首先,与以往“教案”史侧重于民教冲突研究不同,通过黄伯禄、李问渔的个案梳理他们在“调和民教”,实现“民教相安”的活动及由此显示出的政治认同;其次,在近代天主教《圣经》汉译史的视域下,考察中国耶稣会士《圣经》汉译文本的概况,分析他们翻译《圣经》的主体性地位;最后,系统地考察中国耶稣会士“护教”论述对近代中国天主教徒宗教认同、社会认同的塑造。通过以上三个议题探讨了中国耶稣会士在近代天主教本地化进程中起到的主体性地位。第五章侧重于考察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学术活动。首先,考察他们参与晚清“西学东渐”的学术活动,特别是他们的地理学着作及由此透露出来的民族意识。其次,借助新史料考察黄伯禄与英国汉学家之间的学术交往,讨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与近代“东学西传”之间的关系;最后,着重梳理中国耶稣会士整理和研究本地教会史的着述活动,并分析他们的宗教认同和社会认同。以上研究显示,中国耶稣会士综合了宗教性、世俗性、学术性的多重身份,促成他们参与近代中西文化互动的进程,也促使他们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天主教信众自我身份辨识的塑造。第六章为本文结语部分。首先,在天主教本地化视域下从国际性与本地性、宗教性与世俗性、民族性与时代性、历史性与延续性等四个角度全面把握该群体的整体特性,借此分析他们的历史角色及历史局限性。其次,着重考察他们的文化认同及影响。中国耶稣会士的整体特性及文化认同,是理解他们的中介性角色如何在晚清中国社会尤其是江南地区具体体现的重要因素。总体来看,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的发展,亦是天主教与近代来华殖民力量互相影响的结果。但他们区别于西方传教士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认同,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基督徒的宗教生活,也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天主教与中国社会之间的冲突。尽管如此,他们的历史局限性使得这一群体只能主动或被动地适应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发挥的社会影响和历史作用也大多限于中国天主教内部。
张光润[8](2018)在《袁同礼研究(1895-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袁同礼,字守和,祖籍直隶安肃,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生于北京南横街本宅,1965年病逝于美国华盛顿。在他出生之年,造就“同治中兴”的洋务运动,已在甲午海战中幻为泡影,一系列深刻影响中国近代变迁的大事件已是山雨欲来。中国近代图书馆运动“发轫”于三年后的戊戌维新。他在这场巨变中养成了新知和旧学,并以发展图书馆事业回应了那个时代,成就了自己在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中的先驱地位。1949年初旅美定居之前,他不仅领导全国最大的国立图书馆,并将它带向了世界,深度参与了近代社会的变迁。有关袁同礼的研究,近三十年来逐渐受图书馆界关注,相关专题论述层出不穷,至今仍是方兴未艾,但由于资料和视野所限,历史学界有关他在近代社会变迁上的讨论,尚不多觏。有鉴于此,本文在借镜图书馆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他学问和事业中的若干大事件作深入研究,着重强调其在近代变迁中的独特意义,并力图通过这些研究进一步拓展、丰富和深化袁同礼研究应有的内涵。全文除绪论、结语和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外,主体部分由四个专题研究组成,分别从家世、成学、学问和事业方面作系统论述。第一章论述袁同礼家世及成长的时代,分析袁家由农村迁居城市的近代意义,及袁同礼童年成学时的新旧知识比重。第二章研究袁同礼近代知识结构的形成,既详论北大预科的成学背景及成绩,也重视在清华学校的第一份图书馆职业,及游学欧美对近代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清华学校部分,也简单梳理了近代图书馆史的发展特征;游学美欧部分,则着重讨论他在近代群学意义上广泛参与各种学术组织,及以近代目录学为中心的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第三章学问篇以《永乐大典》的访求和研究为例,结合他在中华图书馆协会和北平图书馆的任职经历,系统研究他的15篇研究成果,详述其中的编目方法的近代转变,典籍观念的新旧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永乐大典》由流散史到阅读史的转变。第四章事业篇则以他去国之前精力所萃的国立北平图书馆为研究对象,从他宣示中外的三条立馆宗旨出发,分节论述他带领北平图书馆走向世界的近代化进程,以及这一进程所具有的近代意义。文末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是撰写本文的资料长编,也是对正文的有益补充,为研究袁同礼在近代巨变中的独特地位提供了相对翔实的背景。
陈实[9](2017)在《伪满洲国童话研究》文中指出伪满洲国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期间,殖民者将童话作为意识形态宣传和文化侵略的一种工具,指派或倡导作家创作一种将“五族协和”“王道乐土”等殖民宣传植入其中的童话,意在教育和影响青少年。同时,一些爱好童话创作的作家和文学爱好者,以“附逆”“迎合”“解殖”等姿态,发表了数量不可忽视的童话作品,并在伪满洲国后期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学现象。本论文主要由五章构成。第一章从探究伪满洲国童话的源流开始,对伪满洲国的童话概念进行梳理,以这一时期公开出版的童话作品为线索,分析殖民者如何利用童话进行“未来国民”的塑造,分析伪满洲国童话写作的两种分流与多重向度,以此呈现殖民地童话创作的复杂性与特殊性。第二章至第四章,分别以“一刊”“一报”“一人(作家)”的案例形式,对伪满洲国的童话创作进行从平台到作家的全面分析。这三个案例将以实证的方式具体对应第一章中提出的“两种分流及多重向度”:第二章以《满洲学童》作为案例,代表着殖民者的“植入与控制”。对《满洲学童》杂志及其所刊部分童话的考述,将重现伪满洲国“植入式童话”这一创作现象,揭露殖民者对儿童刊物的把控与设置,探讨他们利用童话来虚构乐土的实质。同时,以该杂志上“抗击英美”的童话为例,更深层次分析“献纳文体”的时代寓意,探究童话作家真心与无意的迎合,以此重现殖民地童话创作的纠结与挣扎;第三章以《泰东日报》作为案例,展示两种分流之中较为复杂的“中间层”,这里包含了“把控”“游离”“解殖”等多种形式的童话创作,且“把控”下有“附逆”“合作”“迎合”,“游离”中有“自觉与不自觉”“自我与时局”,“解殖”时有“消解与挣扎”。这些童话创作分流中的多重向度,正是隐藏于《泰东日报》这类报刊的文艺栏目之中。同时本章将着重分析《泰东日报》文艺副刊所掀起的“童话热潮”,并以此追溯伪满洲国时期“关东州”特殊童话土壤与作家源流的形成过程;第四章以伪满洲国时期着名童话作家杨慈灯为案例,将他作为童话作者中“游离与解殖”的代表。该章对杨慈灯的生平进行考证,梳理他在公开媒体上发表的作品,分析其军旅作品与童话作品之间的关系,并着重论述其童话创作中的两个向度。以此展现游离于殖民者“官方意识”之外的童话作家的生存与创作情况;第五章是对伪满洲国“满系”“日系”“蒙系”“俄系”“鲜系”作家多语系、多族群童话创作情况的考察,尽可能地呈现童话创作的交汇处与多样性,以期从伪满洲国各语系及族群童话写作的幻想、植入与附和之中,探究殖民者倡导的“植入式童话”与作家主观意识形态之间“同与异”的撕扯与张力。结语部分则探讨日本殖民者如何全面立体地渲染“新大陆”“新满洲”,如何将“苦海”虚构为“乐土”,并重点分析童话作为“解殖文学”的重要价值。对伪满洲国童话的研究,将再现这一时空的童话写作现象,弥补这一时期童话史料的缺失,衔接童话研究的断层,为中国文学史提供多样性的参考,与其他殖民地文学研究互为烛照、补充与参考,暴露日本殖民者培养“未来国民”的文化殖民计划,从儿童文学参与文化殖民的角度提出新思考,同时也将为这一时期的民族文学、外国文学、翻译文学等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料。
耿春亮[10](2015)在《《晨报副刊》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18-192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民国初年的“四大副刊”之一的《晨报副刊》,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主要阵地之一,同时也是各种流派的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的重要阵地之一,理清它所传播的马克思主义及其它各流派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状况,对于更好地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情况,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理论意义。但是,到目前为止,学界对《晨报副刊》及其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之间关系的专门研究却付之阙如。有鉴于此,为真实反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原初状态,本文在充分参考借鉴学术界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1918年至1926年间《晨报副刊》有关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部分代表性文本的清理研析,考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过程中的人事谱系、思想理论资源以及在面对现实的对苏关系等重大问题时各种政治势力如何运用这些思想理论资源来展开辩驳。本文首先对《晨报副刊》的人事关系进行了梳理分析,从中窥见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李大钊本人在《晨报副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事谱系中处在关键地位,该副刊上所刊发的马克思主义文本的书写者几乎都与李大钊有密切的关系。他们通过会晤等方式对共产主义研究产生兴趣,因同校同学关系而关注马克思主义,凭借学会的渠道而在中国有组织有系统地传播马克思主义。本文进一步对《晨报副刊》上所发表的若干典型文本进行了研讨分析,初步厘清了马克思主义文本书写者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部分思想理论资源。在欧洲社会党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方面,安部矶雄的着作成为书写者的范本;他们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的理解,不少来源于同一时期日本学者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阐释;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的解读,离不开河上肇等日本学者对《资本论》的简明解读,甚至对马克思、恩格斯等无产阶级领袖的认识也受到日本学者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不是唯一的影响源,考茨基、柯尔、Ensor等欧美理论家、学者的作品,也是他们重要的思想理论资源。1925年10月至1926年初,《晨报副刊》上演了“联俄与仇俄”之争。与以往研究不同,本文将其纳入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研究视域,进行了独到的历史考辨。通过系统解读参与“联俄与仇俄”之争的各派政治势力的言论,本文发现随着争论的深入,自由主义者、研究系逐渐倾向于国家主义派,认为共产主义不适合中国,苏联是帝国主义国家,中国不应与之联合;而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左派则认为,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中国应与苏联联合,应以共产主义作为中国的出路。
二、2001年1~4期总目次索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1年1~4期总目次索引(论文提纲范文)
(2)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界定 |
二、选题缘由 |
三、研究文献综述 |
四、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五、学术价值与学术创新 |
第一章 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的兴起与发展 |
第一节 兴起与背景 |
一、“小说界革命”对“新小说”的提倡 |
二、岭南地域文化的开放性 |
三、译者来源 |
四、翻译小说的读者与市场 |
第二节 发展脉络 |
小结 |
第二章 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的特色 |
第一节 呈现传统小说特点及文化观念 |
一、传统章回小说的体制特征 |
二、传统意象、典故与程式 |
三、传统伦理道德秩序 |
四、传统文化的印记 |
第二节 彰显岭南地域文化 |
一、采用粤方言翻译小说 |
二、岭南风物与民情 |
三、翻译小说插图 |
四、革命精神的体现 |
第三节 蕴含西方小说因素及文化观念 |
一、题材内容的更新 |
二、西方小说叙事方法的呈现 |
三、西方文化的传输 |
四、西书标点符号的尝试 |
小结 |
第三章 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的重要个案分析 |
第一节 突出刊物 |
一、《香港华字日报》及其所刊翻译小说 |
二、《中外小说林》及其所刊翻译小说 |
三、《新小说丛》及其所刊翻译小说 |
第二节 名篇译作 |
一、《天方夜谭》的两个早期中文译本——《千一夜夫妻》与《一夜夫妻》 |
二、《基督山伯爵》的首个中译全本——《几道山恩仇记》(上编) |
三、《科里奥兰纳斯》的首个中文译本——《钢矛记》 |
小结 |
第四章 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的影响与总体评价 |
第一节 对自着小说的影响 |
一、“开道之骅骝”:敢于打破陈规 |
二、摹仿翻译小说的叙事手法 |
三、积极开拓新题材 |
第二节 总体评价 |
一、成就与缺陷 |
二、在岭南小说中的地位 |
三、在翻译小说史上的评价 |
小结 |
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一览表 |
附录二 近代岭南翻译小说单行本一览表 |
附录三 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内容提要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后记 |
(3)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造像记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范畴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造像记基本概况 |
二、选题意义 |
(一)研究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造像记的迫切性 |
(二)研究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造像记的重要性 |
(三)索引的价值 |
上编 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造像记着录源流述略 |
第一章 目录着录 |
第一节 宋代目录着录 |
第二节 元明两代目录着录 |
第三节 清代目录着录 |
第四节 民国目录着录 |
第五节 建国後目录着录 |
第六节 海外目录着录 |
第二章 图版着录 |
第一节 建国前图版着录 |
第二节 建国後图版着录 |
第三章 释文着录 |
第一节 乾嘉以前释文着录 |
第二节 乾嘉至建国前释文着录 |
第三节 建国後释文着录 |
第四章 题跋着录 |
第一节 宋代题跋着录 |
(一)欧阳修《集古录跋尾》 |
(二)曾巩《元丰题跋》 |
(三)赵明诚《金石录》 |
第二节 元至清初题跋着录 |
第三节 清末至民国题跋着录 |
(一)清末至民国初年题跋着录概况 |
(二)关於《鲁迅辑校石刻手稿》 |
第四节 建国後题跋着录 |
下编 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造像记目录索引 |
凡例 |
第一章 东魏造像记目录索引 |
第一节 东魏有纪年造像记 |
第二节 东魏无纪年造像记 |
第二章 西魏造像记目录索引 |
第一节 西魏有纪年造像记 |
第二节 西魏无纪年造像记 |
第三章 北齐造像记目录索引 |
第一节 北齐有纪年造像记 |
第二节 北齐无纪年造像记 |
第四章 北周造像记目录索引 |
第一节 北周有纪年造像记 |
第二节 北周无纪年造像记 |
第五章 北朝无纪年造像记目录索引 |
参考文献 |
後记 |
(4)火野苇平“士兵三部曲”中译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谢辞 |
摘要 |
要旨 |
はじめに |
第一章 火野苇平と“兵队三部作” |
第一节 “兵队三部作”の创作过程と内容 |
第二节 先行研究と问题提起 |
第二章 抗日文芸界に翻訳された“兵队三部作” |
第一节 抗日文芸界による日本文学翻訳の概略 |
第二节 哲非訳『麦与兵队』 |
第三节 沈起予訳「孙圩之戦」 |
第四节 张十方訳「麦与兵队」 |
第三章 日本军指导下に翻訳された“兵队三部作” |
第一节 日本占领地における文化侵略活动 |
第二节 雪笠訳『麦田里的兵队』と『土与兵队』 |
第三节 金谷訳『土与兵』 |
终わりに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5)《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 |
1.2 选题缘起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相关说明 |
第二章 《通俗常言疏证》概述 |
2.1 孙锦标生平与学术成就 |
2.2 《通俗常言疏证》编纂体例 |
2.3 《通俗常言疏证》训释方式 |
2.4 《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 |
2.5 《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 |
2.6 《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 |
2.7 小结 |
第三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概貌 |
3.1 从来源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2 从内容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3 从音节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4 小结 |
第四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上)——俗语词 |
4.1 俗语词概述 |
4.2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义类聚 |
4.3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构词法 |
4.4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考释 |
4.5 小结 |
第五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中)——熟语 |
5.1 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 |
5.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研究 |
5.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研究 |
5.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研究 |
5.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研究 |
5.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研究 |
5.7 《通俗常言疏证》格言研究 |
5.8 小结 |
第六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下)——特殊词语 |
6.1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结构类型 |
6.2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语义分析 |
6.3 小结 |
第七章 《通俗常言疏证》新词新义 |
7.1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词 |
7.2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义 |
7.3 小结 |
第八章 《通俗常言疏证》研究价值 |
8.1 语言学价值 |
8.2 文化学价值 |
8.3 小结 |
第九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通俗常言疏证》引用文献表 |
附录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表 |
附录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表表 |
附录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表 |
附录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表 |
附录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表 |
附录7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表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郭沫若金文着作的文献学研究 ——以《两周金文辞大系》爲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两周金文辞大系》成书史及其版本 |
第一节 革命经历与马克思主义语境下的史学研究 |
第二节 《大系》成书过程及体例 |
第三节 《大系》版本递嬗 |
第二章 《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研究 |
第一节 《两周金文辞大系目录表》研究 |
第二节 《两周金文辞大系图编》研究 |
一、《两周金文辞大系图编》器影来源考 |
二、诸版《两周金文辞大系图编》差异 |
第三节 《两周金文辞大系录编》研究 |
一、《两周金文辞大系录编》铭文来源考 |
二、诸版《两周金文辞大系录编》差异 |
第四节 《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印章研究 |
第三章 《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研究 |
第一节 57版与35版《大系考释》差异对照表 |
第二节 02版与57版《大系考释》差异对照表 |
第三节 诸版《大系》观点变动1考 |
第四节 02版《大系考释》从何而来 |
第四章 专题研究 |
第一节 谈谈《郭沫若全集·考古编》金文着作的编1问题 |
第二节 新见日藏郭沫若手批《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1录 |
第三节 一处误读牵出的连环错 |
第四节 臣辰盉研究史 |
附录 |
一、《大系》器名异称表 |
二、郭沫若历史考古类着作版本综览 |
三、郭沫若金文着作编年 |
四、着录简称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7)中西之间: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研究(1842—191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史料来源 |
第五节 论文框架与写作思路 |
第二章 老耶稣会的本地化:1840 年前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初现与消亡 |
第一节 明末来华耶稣会与中国会士的初现(1580—1644) |
一 明末来华耶稣会士与早期中国辅理修士 |
二 明末来华耶稣会发展中国会士的主要考量 |
第二节 清初来华耶稣会与中国会士的发展(1644—1724) |
一 顺治朝传教环境对耶稣会发展中国会士的影响 |
二 康熙朝传教环境的变化与中国耶稣会神父的出现 |
第三节 “百年禁教”时期的中国耶稣会士(1724—1840) |
一 雍乾禁教时期耶稣会发展中国会士举措的变化 |
二 耶稣会被“取缔”后的中国耶稣会士群体 |
三 “禁教”时期江南地区的中国神职群体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一 作为“西教士”与中国基督徒之间的中介 |
二 作为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中介 |
三 作为西方天主教会与中国社会之间的中介 |
第三章 新耶稣会的本地化: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再现与发展 |
第一节 “教权”冲突与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形成 |
一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形成的历史背景 |
二 准备阶段:1850 年徐汇公学的设立与课程设置 |
三 形成阶段:1862 年耶稣会初学院的建立 |
第二节 “教务“增长与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发展 |
一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阶段性量化分析 |
二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内部结构 |
第三节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代际谱系与社会定位 |
一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代际谱系 |
二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社会定位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一 中西宗教与世俗教育的融合塑造 |
二 西方天主教会与本地社会的结合产物 |
第四章 “华人为教士者”: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 |
第一节 “调和民教”: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与“教案”治理 |
一 “民教冲突”: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与“教案”发生 |
二 “调和民教”:中国耶稣会士的“教案”观——以李问渔为例 |
三 “民教相安”:中国耶稣会士与“教案”的解决 |
第二节 “华文圣经”:中国耶稣会士与《圣经》翻译 |
一 早期来华耶稣会士与《圣经》翻译 |
二 近代天主教《圣经》翻译的时代特色 |
三 中国耶稣会士《圣经》翻译作品概况 |
第三节 “耶儒释老”:中国耶稣会士的宗教对话(护教)着述 |
一 中国耶稣会士宗教对话着述概况 |
二 “专辟佛老”:黄伯禄宗教对话着述研究 |
三 “护教斗士”:李问渔宗教对话着述研究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一 缓和中西冲突与构建新型政教关系 |
二 《圣经》汉译与西方天主教信仰的本地化 |
三 从基督宗教间冲突到宗教学研究的雏形 |
第五章 “学贯夫中西者”: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学术活动 |
第一节 “泰西之学”:中国耶稣会士与晚清“西学东渐” |
一 李问渔的西学译介 |
二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地理学着作 |
三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西学东渐”活动之影响 |
第二节 “淹贯中西”:中国耶稣会士与晚清“东学西传”——黄伯禄与英国汉学家庄延龄的学术交往 |
一 英国汉学家庄延龄与黄伯禄的书信来往 |
二 庄延龄中国宗教研究着作与黄伯禄 |
三 黄伯禄及其他中国耶稣会士的“汉学”研究着作之价值 |
第三节 “光前启后”:中国耶稣会士的本地教会史研究 |
一 中国耶稣会士对徐光启历史的整理 |
二 中国耶稣会士对许甘第大(Candida Hiu)历史的整理 |
三 中国耶稣会士整理本地教会史的本地化意义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一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多重身份 |
二 中国天主教徒的自我身份辨识 |
第六章 结语:本地化视域下的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 |
第一节 本地化视域下反观晚清中国耶稣会士的整体特性 |
一 国际性与本地性的统一及差异 |
二 宗教性与世俗性的双重结合 |
三 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群体本质 |
四 历史性与延续性的宗教阶层 |
第二节 文化认同:理解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在近代天主教本地化进程中历史主体性地位的关键 |
一 在晚清历史语境中缓和天主教信仰价值与中国社会的冲突 |
二 塑造天主教信仰符号与中国传统文化表达方式的结合 |
三 影响该群体宗教实践和社会生活的文化认同之来源 |
表格索引 |
图片索引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
致谢 |
(8)袁同礼研究(1895-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综述 |
三 主要史料和章节安排 |
第一章 家世与童年(1895-1913) |
第一节 家世考 |
一 曾祖移居京师 |
二 祖父定居京师 |
第二节 童年 |
第二章 成学之路(1913-1924) |
第一节 北大预科 |
一 入学前的北大预科 |
二 入学后的预科调整 |
三 预科成学 |
第二节 以图书馆为志业(1916-1924) |
一 水木清华四寒暑 |
二 游学美欧 |
第一节 缘起 |
一 《永乐大典》的编纂和流传 |
二 全祖望和缪荃孙的研究 |
第二节 袁同礼的调查与研究 |
二 系列调查研究及影响 |
第四章 主持国立北平图书馆(1929-1948) |
第一节 作中国文化之宝库 |
一 访购中西书籍 |
二 使受学之士观摩有所 |
第二节 通中外图书之邮 |
一 出版品交换 |
二 善本寄美保存 |
第三节 树长治久安之基 |
结语 |
附录一 :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9)伪满洲国童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东亚殖民主义视野下的伪满洲国童话 |
第一节 伪满洲国文学史料体系的建立 |
第二节 东亚殖民主义视野下的伪满洲国童话 |
第一章 伪满洲国童话写作与“未来国民”的塑造 |
第一节 伪满洲国“童话”的源流 |
第二节 何为伪满洲国的童话 |
第三节 “未来国民”的塑造 |
第四节 伪满洲国童话的勃发 |
第五节 童话创作的多重向度 |
余论 |
第二章 《满洲学童》与“植入式童话” |
第一节 殖民者的想象与读物把控 |
第二节 《满洲学童》的“精神强化”与“植入式童话” |
第三节 童话中“鬼畜米英”的修辞与实践 |
第四节 童话“击灭米英”的时代寓意 |
第五节 献纳文体:童话真心与无意的迎合 |
余论 |
第三章 《泰东日报》童话:在形式与立场之间 |
第一节 《泰东日报》“童话土壤”的形成 |
第二节 辽东半岛“童话的热潮” |
第三节 形式与立场——童话复杂的边界 |
余论 |
第四章 杨慈灯童话的两个向度 |
第一节 杨慈灯小传 |
第二节 伪满洲国的现实之昼与童话之夜 |
第三节 两个向度:奇幻讽刺与幽暗控诉 |
余论 |
第五章 幻想、植入与协和:同与异的张力 |
第一节 虚实与浮沉——中国作家的童话创作 |
第二节 描绘与把持——“日系”作家的童话创作 |
第三节 失语与掺杂——“鲜系”“俄系”文人的无奈 |
第四节 幻想、植入与协和:同与异的张力 |
余论 |
结语: “乐土”的建构与解构 |
第一节 “王道乐土”的立体虚构 |
第二节 作为“解殖文学”的童话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满洲学童》现存原刊目录(共82本) |
附录二: 1931-1945年《泰东日报》所刊童话作品目录索引 |
附录三: 1931-1945年杨慈灯作品目录 |
附录四: 1945-2017年伪满洲国文学研究论文目录 |
博士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晨报副刊》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18-192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继承与创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研究的学术史 |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旨趣 |
1.1.1 “晨报副刊”称谓的由来 |
1.1.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释义 |
1.1.3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
1.2.1 1920—1940年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研究的起步 |
1.2.2 1950—1970年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研究的开始 |
1.2.3 1980—1990年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研究进展 |
1.2.4 新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研究新进展 |
1.3 研究范围、方法及主要内容、创新之处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方法 |
1.3.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
第2章 人事谱系:马克思主义文本书写者的社会关系 |
2.1《晨钟》创办及《副刊》的设置 |
2.1.1 《晨钟》的创刊 |
2.1.2 《晨报》副刊的设置 |
2.2 马克思主义文本书写者的群体分析 |
2.2.1 马克思主义文本书写者的年龄构成 |
2.2.2 马克思主义文本书写者的地域分布 |
2.2.3 马克思主义文本书写者的学缘结构 |
2.3 马克思主义文本书写者的聚合路径 |
2.3.1 以会晤的形式产生对共产主义的兴趣 |
2.3.2 以同校的关系而关注马克思主义 |
2.3.3 以学会的关系而关注世界社会主义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思想资源: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文本群分析 |
3.1 关于欧洲社会党与社会主义运动的文本 |
3.1.1 安部矶雄的《最近欧洲社会党之运动》 |
3.1.2 安部矶雄的《战争中社会党的态度》 |
3.1.3 Ensor的《各国社会党之情形及社会主义概论》 |
3.1.4 托洛茨基的《新共产党宣言》 |
3.2 关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文本 |
3.2.1 河上肇的《马克思的唯物史观》 |
3.2.2 堺利彦的《马氏唯物史观概要》 |
3.2.3 贺川丰彦的《马氏唯物史观的批评》 |
3.2.4 高列夫的《无产阶级的哲学》 |
3.3 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文本 |
3.3.1 河上肇与马克思的《雇佣劳动与资本》 |
3.3.2 考茨基的《马氏资本论释义》 |
3.4 关于无产阶级领袖生平的文本 |
3.4.1 河上肇的《近世社会主义鼻祖:马克思之奋斗生涯》 |
3.4.2 尾崎士郎、茂木久平的《西洋社会运动者评传》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内政与外交: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关联互动 |
4.1 赤白对立:关于苏联国家性质的分歧 |
4.2 仇友之别:苏联对中国内政外交的影响 |
4.3 余论:时人评说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回眸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原初状态 |
5.1 历史回眸:对《晨报副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几点认识 |
5.2 展望未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仍可拓展的研究空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2001年1~4期总目次索引(论文参考文献)
- [1]20世纪7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四库学研究[J]. 高远. 四库学, 2020(01)
- [2]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研究[D]. 李梦玲. 暨南大学, 2020(04)
- [3]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造像记整理与研究[D]. 黄志明. 吉林大学, 2020(08)
- [4]火野苇平“士兵三部曲”中译本研究[D]. 陈颖. 浙江大学, 2020(08)
- [5]《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D]. 袁耀辉. 吉林大学, 2019(02)
- [6]郭沫若金文着作的文献学研究 ——以《两周金文辞大系》爲中心[D]. 李红薇. 吉林大学, 2019(10)
- [7]中西之间: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研究(1842—1912)[D]. 李强. 上海大学, 2019(02)
- [8]袁同礼研究(1895-1949)[D]. 张光润.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7)
- [9]伪满洲国童话研究[D]. 陈实.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
- [10]《晨报副刊》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18-1926)[D]. 耿春亮. 清华大学, 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