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周丹妮[1](2020)在《东道国制度压力对在越中国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研究 ——人力资源本地化与人力资源自主权的中介作用》文中提出当前,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遇之大变局,新冠疫情、大国博弈等因素正冲击着世界经济,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也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越南地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枢纽位置,并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与前些年中越经济关系中“贸易热、投资冷”的状况有所不同,2018年中期以来,中美贸易摩擦的不断加剧促使中国企业对越南的直接投资规模迅速增长。有研究显示,中国企业在越南面临着“双重劣势”与中高级别的国家风险。如何应对来自越南当地的制度压力,成为中国企业在越南经营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本研究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结合资源基础理论、资源依赖理论,以在越南经营的中国企业为例,试图发掘东道国制度压力对企业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及其绩效的内在影响机制,以及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的中介机制,并将基于企业高层管理者领导风格的相关研究,探索不同领导风格在其中的调节机制。具体而言,本研究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研究:(1)东道国制度压力如何直接影响在越中国企业绩效,不同维度的制度压力各自产生何种影响;(2)东道国制度压力如何影响在越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本地化和人力资源自主权;(3)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对在越中国企业绩效的影响程度如何,这二者在东道国制度压力与企业绩效之间扮演者什么角色;(4)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对在越中国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在不同的领导风格下有何区别,高层管理者的威权型领导风格和服务型领导风格是否会对上述关系产生影响。首先,本研究通过四家不同行业的在越中国企业进行探索性案例研究,采用理论阐述、案例数据和模型构建三者相互印证的分析思路,探究了东道国制度压力、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和企业绩效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东道国制度压力会显着影响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和企业绩效(其中强制压力起负向影响作用;规范压力、模仿压力起正向促进作用),而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也会正向促进企业绩效,从而初步论证了本研究构思的合理性。其次,本研究基于现有研究成果,展开理论探讨与分层剖析,结合在越南实地企业调研过程中所收集的资料,对探索性案例研究中得出的初始假设命题进行更为深入的理论阐述,揭示出“东道国制度压力→人力资源本地化→企业绩效”、“东道国制度压力→人力资源自主权→企业绩效”、“领导风格——人力资源本地化与企业绩效”、“领导风格——人力资源自主权与企业绩效”的内在作用机理,构建出本研究的理论模型,提出了36个理论假设。随后,本研究详细阐述了验证理论假设的问卷与量表设计过程,进行小样本预调研,通过内部一致性检验和CITC检验、探索性因子分析对初始调研问卷进行修正和净化,确定正式调研问卷。然后,本研究进行正式调研,从所搜集的有效问卷中筛选、整合出257家企业样本,在检验结构效度、组合信度、聚合效度、区分效度与共同方法偏差之后,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层回归模型等统计方法对理论假设进行了规范的实证检验。最后,本研究对研究成果进行概括与总结,归纳出研究的理论贡献,提炼出中国政府和企业应对东道国制度压力的策略,并在汇报研究局限的基础上提出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通过上述研究过程,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东道国制度压力分为强制压力、规范压力和模仿压力三种类型,对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和企业绩效的影响各有不同。其中强制压力对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产生显着的负向影响,规范压力、模仿压力对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则产生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强制压力显着负向影响企业社会绩效,规范压力显着正向促进企业社会绩效,模仿压力显着正向促进企业社会绩效与财务绩效。(2)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在不同类型的东道国制度压力与企业绩效中承担了不同性质的中介作用,但人力资源自主权在东道国强制压力对企业社会绩效的负向影响关系中并未起到中介作用。(3)企业高层管理者领导风格在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与企业绩效之间起调节作用。其中,威权型领导会削弱企业人力资源本地化对其社会绩效、财务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并削弱企业人力资源自主权对其社会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服务型领导会增强企业人力资源本地化对其社会绩效、财务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并增强企业人力资源自主权对其社会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本研究实现了以下研究进展:(1)突显出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重要性,从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两方面解释了海外经营企业应对东道国制度压力的过程;(2)探索出东道国制度压力影响企业绩效的复杂机理,即东道国制度压力不仅能直接影响企业绩效,还能通过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的中介作用对企业绩效产生间接影响,企业高层管理者的领导风格会增强或削弱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对企业绩效的影响;(3)揭示出新兴经济体顺向OFDI情境下东道国制度压力与海外经营企业绩效关系研究的混合性发现。(4)有效弥补了现有关于中国企业对越南直接投资研究中实证不足的缺陷。
檀灿灿[2](2020)在《地方官员治理对外商在华子公司区位选择及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外资企业开始逐渐成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实体之一。中国外资实际利用额逐年攀升,最新《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外资流量达到1390亿美元,位列世界第二。如何为大量外资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打造优良的营商环境,以保持中国市场对于外资企业持续的吸引力是经济发展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政府部门作为外资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在外资的进入和发展的全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地方官员治理的视角探索官员特征对外商在华子公司区位选择及绩效关系的影响,并对可能的情境因素进行考察,以深入理解其内在作用机理。已有研究分别对地方官员治理、区位选择及海外子公司绩效展开过大量丰富的研究,一方面,地方官员治理的研究重点关注于对内资企业层面战略行为的影响研究,相对忽视了对于外资企业战略及绩效影响的考察。另一方面,国际商务领域海外区位选择及子公司绩效的研究重点关注于宏观层面地区政治要素的前因研究,相对忽视了考察地方官员异质性对企业国际化扩张的影响。为了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本文在文献分析的基础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分别讨论了地方官员换届、地方官员异地交流多样性对外商在华子公司区位选择的影响,以及地方官员任期对外商在华子公司绩效的影响。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主要包含地方官员治理的后果研究、海外子公司区位选择及绩效的前因研究等主要内容。其中,地方官员治理主要从官员换届、官员异地交流以及官员任期角度进行展开,分析在企业、行业及地区不同层面的影响。对于海外子公司区位选择和子公司绩效前因研究的文献回顾也主要包含企业、行业及地区层面。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对已有研究做总结述评,并发现已有研究不足,进而提炼本文的主要研究问题。其次,本文通过三个实证研究,对地方官员治理与外商在华子公司区位选择及绩效的影响进行研究。第一个子研究采用1998-2011年世界五百强外资企业在中国城市层面的经营数据,运用条件logit模型对地方官员换届与外商在华子公司区位选择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并分析了前任官员任期以及行业监管的情境化作用。研究发现,地方官员换届的发生降低了外商投资的可能性,且在前任官员任期较长的城市以及在监管较少的行业,上述城市官员换届带来的负面影响被弱化。第二个子研究采用1998-2011年世界五百强外资企业在中国地级市层面的经营数据,运用条件logit模型对官员异地交流多样性与外商在华子公司区位选择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并分析了官员退休所剩年限、地区腐败程度以及外商投资经验的情境化作用。研究发现地方官员异地交流多样性的丰富,有益于外商投资可能性的提高。同时,官员退休所剩年限处于中等水平、在腐败程度较低以及外商具有较少投资经验的城市投资时,官员异地交流多样性对外商投资的正面作用得到增强。第三个子研究采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外资在中国城市层面的经营数据,运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对地方官员任期与外商在华子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并分析企业规模、地区市场化以及腐败的情境化作用。研究发现,地方官员任期越长对外商在华子公司绩效水平的提升越有益。同时,企业规模越小、地区市场化以及腐败程度越低时,官员任期对外商投资子公司绩效的正面影响得到增强。最后,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对研究启示进行了论述,本文整合了地方官员治理和企业国际化战略的文献,研究结论为政府部门的官员治理和外资企业在华战略选择和绩效提升带来有益借鉴,地方官员治理对外资战略选择及绩效而言,既有促进的方面,也有抑制的方面。政企双方均需要做好权衡,以更好地实现各自的发展目标。另外,从理论和实证方面指出了本文的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今后的研究可以从其他的地方官员治理特征出发或采用不同的样本对本研究做进一步的考察。
王星雨[3](2019)在《战略管理视角下美国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从未停下对外开放的脚步。实践证明,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力度、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中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国际局势向复杂深刻演变,对开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提出新要求。理论研究应对如何更好地践行开放的发展理念和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予以回应。中国与美国是经济全球化框架中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两国FDI累计值常年持续增长,双边贸易互补性较强。不过从奥巴马时代的“出口倍增”计划到特朗普提出的“美国优先”战略,美国的对外投资政策导向发生变化,一系列单边贸易保护行为使得中美贸易关系阴云笼罩。美国跨国公司作为中美贸易的重要载体,由贸易摩擦带来经营环境产生的变化对其公司行为、决策产生直接影响。跨国公司的经营环境是中美贸易关系的现实映照,他们对中美贸易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他们的行为决策甚至影响到中美贸易关系发展的走向。美国跨国公司通过在华进行经营活动成为了两国间资源、产品和技术转移的主要通道,成为了推动中美贸易平衡的“稳压器”和“压舱石”,对美国在华跨国公司的研究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深刻的战略意义。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复苏进程缓慢。在华从事经营活动的跨国公司由于受国际宏观形势变化、市场竞争、东道国经验环境、母国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在部分行业中出现了跨国公司撤资现象,在这种背景下跨国公司战略布局发生变动是正常的。当前,部分在华跨国公司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内涵不能准确的把握,对中国坚定的对外开放策略还有一定的疑虑,对在华投资的认识与中国实际国情的认识不匹配。美国企业是在华跨国公司中最核心的力量之一,对美国在华跨国公司撤资行为的研究是践行我国开放的发展理念和维持两国贸易关系的重点,而在理论整合的基础上构建系统的跨国公司撤资理论框架以描述、分析和解释问题,是美国跨国公司在华撤资问题研究的着力点。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一是“美国在华跨国公司撤资动机是什么”,即美国在华跨国公司撤资的驱动因素有哪些;二是“美国在华跨国公司撤资过程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即美国在华跨国公司执行撤资决策的影响因素是什么;三是“美国在华跨国公司撤资绩效的决定因素是什么”,即跨国公司撤资绩效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将美国跨国公司在华撤资问题置于战略管理的视角下,结合治理结构、外部环境和资源特性等理论,构建跨国公司撤资战略理论模型,从理论层面解构跨国公司撤资主体角色战略选择、剖析跨国公司撤资场域中的张力关系,从而推演得到跨国公司“动机-行为-绩效”撤资路径;尝试对撤资过程聚焦的三个维度予以实证验证,运用Meta分析跨国公司撤资决策的32篇高被引实证研究类文献;收集并筛选出115家美国在华跨国公司撤资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讨论;采取多元线性回归的分析方法对69家在华经营的美国跨国公司撤资后的绩效表现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理论层面:本文从撤资主体,撤资战略和撤资过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构建了跨国公司撤资战略理论体系。提出跨国公司子公司的正常发展是由内部网络机制和外部环境机制共同作用的,跨国公司的资源在不同子公司和母公司间流转,各子公司在资源交换过程中发展成长,成长过程中共享资源的同时也需要和不同的子公司竞争稀缺资源。海外子公司的角色和战略不断发生着调整和变化,通过对跨国公司子公司发展过程的梳理可以明确子公司的成长基础;东道国和母国经营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影响子公司的发展。因此,跨国公司撤资战略的特性受限于其子公司的战略角色。结合张力理论和环境适应性的撤资战略演化本文提出,在跨国公司的组织场域内部如果出现撤资战略,那么与撤资相关的组织元素会重组成一个撤资场域,子公司及其他相关组织的张力共同作用于撤资场域中。本文还提出跨国公司撤资战略的演进路径跨国公司撤资不是一个单一的决策执行过程,而是由识别、发展、选择、执行和反馈五个阶段组成的一个撤资系统。实证层面:首先本文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发现跨国公司绩效和撤资相关经验是影响撤资行为的主要因素。通过对之前跨国公司撤资方面实证研究文献梳理、研究发现跨国公司的不确定性、存量资源、多元化经营程度、股东集中度、绩效、经验、研发投入和子公司业务关联程度是学者们在研究跨国公司撤资动机问题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根据Meta分析的结果,跨国公司的存量资源、研发投入和子公司业务关联程度同质性较好,在不同的研究中几乎不存在变异现象,说明学者们对以上三个变量的认识和解释上存在的分歧较小,在纳入更多的文献进行分析后可以试图推导出一致的相关关系。另外跨国公司的绩效和经验虽然异质性较高,但是Meta分析的结果表明学者们的研究中绩效和经验对撤资行为是具有显着的相关关系。因此确定了跨国公司绩效和以往的交易经验是本文选取的主要撤资影响因素。其次,本文发现美国在华跨国公司的撤资决策主要受不确定性和自身绩效的影响,同时撤资相关经验对撤资绩效和决策起到调节作用。通过从实物期权视角和企业行为两个视角出发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经营绩效影响美国在华跨国公司资产撤资行为,跨国公司撤资的基本逻辑与企业行为理论一致,撤资的本质是问题搜索和冲突准解决的结合,企业的管理者对于小规模的亏损十分敏感(Bromiley等,2001),亏损的规模越大,跨国公司决策层剥离资产的概率越高。同时,生产成本的增加会强化绩效对剥离决策的影响,而企业通过以往并购和撤资行为所积累的经验知识会弱化这一关系,这体现了实物期权理论中经验可以为跨国公司创造战略弹性的观点。另外,不确定性对美国在华跨国公司资产撤资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美国跨国公司在华经营程度的深入,跨国公司制定的决策应该是结合即期问题和远期谋划的系统性战略。不确定性是跨国公司经营中持续关注的重要因素,决定了管理者能否有效维持企业的运营效率(Bergh和Lawless,1998)和每一层级的治理成本。为了降低不确定性可能产生的影响跨国公司所采取的常用手段就是通过撤资(Keats和Hitt,1988)以重新分配资源,提高内部的管理水平和优化内部的治理结构。跨国公司生产成本的增加也会强化不确定性对撤资决策的作用。最后,跨国公司的撤资绩效主要受其自身经验和外部不确定性的影响,跨国公司的研发投入和存量资源分别起到负向和正向的调节作用。作为跨国公司战略管理中监测与评价环节中最主要的载体,对企业撤资绩效的研究在指导跨国公司战略决策方面意义重大。跨国公司所处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其积累的并购撤资经验都会对撤资绩效产生正向影响。面对较高的不确定性,及时采取撤资战略可以迅速出清风险,虽然不同的撤资战略适应的情景是不同的,但总体来说在不确定性较高时,采取风险规避决策对绩效表现是有益的。另外,跨国公司的并购经验和撤资经验越丰富,采取撤资战略后企业的绩效表现越优异。跨国公司常年累积的交易经验决定了其资源再分配的能力,资源再分配能力较强的跨国公司更容易做到精准、及时的分配资源,表现为在撤资后跨国公司可以获得较好的绩效反馈,所以撤资为这些企业带来更多的是机遇。本文提出的政策建议来源于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分别基于跨国公司视角和东道国视角,概述为以下几点:对我国政府建议在不扰乱市场环境的前提下防范美国跨国公司的撤资行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针对跨国公司在华经验缺失的问题,我国政府要加强对跨国公司的在华经营的业务指导,及时回应跨国公司的合理诉求,提高我国的营商环境形象。对跨国公司的建议是跨国公司需要具备足够的经验知识的储备以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环境;在撤资时,需要考虑不确定性所带来的潜在机遇,对机遇的识别也需要知识、技术和经验的作用,在形势不明朗时,对外部环境变化保持高度警惕的同时采取理性的无为策略比盲目冲动地撤资更有可能为企业创造价值。本文可能存在三个创新之处:第一,尝试建构跨国公司撤资战略理论模型,研究美国在华跨国公司撤资过程。从战略管理的视角出发研究了美国跨国公司在华撤资问题,将张力理论应用于跨国公司撤资的研究中,讨论了撤资过程中跨国公司组织场域的特点,将撤资过程凝练为“动机-行为-绩效”演进路径,拓展了跨国公司撤资理论的研究。第二,运用Meta分析方法进行文献分析。本文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讨论了影响跨国公司撤资动机主要因素,在对已有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跨国公司撤资研究的异质性问题,结果表明跨国公司经验和绩效与撤资行为间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理清了跨国公司撤资研究的脉络。第三,探讨美国在华跨国公司撤资行为和绩效影响因素。本文以美国在华跨国公司的撤资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元逻辑回归研究了跨国公司撤资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确定性和跨国公司绩效直接导致美国在华跨国公司的撤资行为,而跨国公司的经验水平起到调节作用。本文还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检验了跨国公司撤资绩效的影响因素,补充了跨国公司撤资战略管理中的监测与评价环节,为跨国公司撤资决策制定提供了结果导向型的参考。
刘鶄[4](2015)在《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角色演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环境在外资政策、劳动力市场、竞争环境与高新技术发展方面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适应这一变化,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角色也必然产生了调整。通过对跨国公司理论文献的梳理可以看出,近年来,跨国公司子公司日益成为管理学界重要的研究对象,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因此,深入研究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角色演化对跨国公司的理论发展以及跨国公司在华管理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为研究对象,主要解决以下三方面问题:第一,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有哪些角色类型?第二,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角色自成立后发生了怎样的演化?第三,哪些因素作用于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角色演化?它们的作用机理是什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采用了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通过文献的回顾与梳理,提出跨国公司子公司角色的分类维度,演化路径以及影响因素,构建相应的概念模型,随后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共收集了179家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成立初期、现阶段以及预期十年后的角色信息。随后本文运用excel对角色信息进行归纳并利用SPSS20.0与AMOS21.0统计分析软件对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角色演化影响机制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各个因素对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角色演化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包括:第一,跨国公司子公司角色分类主要包含五个维度,即子公司自主权、子公司能力、子公司目标市场范围、子公司价值链活动附加值以及子公司知识流动。通过这五个维度,可以将跨国公司子公司角色划分为48种类型。通过问卷调查,本文发现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子公司自主权、能力、知识流动水平普遍较高,而子公司价值链活动附加值也随着子公司经营年限的增长经历了由低向高转变的过程,目标市场范围也由中国市场逐步向全球市场扩张。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最常见的角色类型为当地高级生产者、区域高级生产者、全球高级生产者以及当地运营中心和全球运营中心。此外,通过不同国别与不同行业的对比,本文发现,不同国别的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角色类型的构成比例差异不大,总体遵循着成立初期角色种类较为分散,随着在华时间的不断增长,子公司角色种类越来越集中的趋势。而不同行业的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角色类型存在差异,其中贸易业子公司自成立至今当地高级生产者居多,预期十年后将发展成为全球高级生产者居多;制造业子公司自成立至今当地高级生产者以及全球高级生产者居多,预期十年后高级当地生产者和全球运营中心居多。第二,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角色演化路径主要包含稳定型、发展型、退化型、先稳定再发展型、先发展再稳定型、先退化再发展、先发展再退化、先退化再稳定和先稳定再退化型九种类型。具体而言,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自成立初期至今,角色演化路径以发展型与稳定型居多,退化型子公司较少;不同国家的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角色各种演化路径的大致比例相似,而不同行业的子公司角色演化路径差异较大:其中,制造业、建筑和其他行业的子公司角色演化路径发展型居多、稳定型其次而退化型最少,贸易、交通物流、通讯和金融行业的子公司角色演化路径稳定型居多、发展型次之、退化型最少,而旅游行业的子公司各种角色演化路径数目相等。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从现阶段到预期十年后,遵循发展型和稳定型角色演化路径的子公司数量均有提高,而退化型演化明显减少;不同国别的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现阶段至预期十年后的角色演化路径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欧洲和亚洲的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角色演化路径中稳定型居多、发展型次之,而美洲国家的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角色演化路径则是稳定型的比例最高;而不同行业的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现阶段至预期十年后角色演化路径的比例与其自初成立时期至今大致相当。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从成立初期至预期十年后,角色演化路径为发展型的子公司最多,稳定型次之,波动型和退化型较少;总体而言,不同国别的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角色演化路径均以发展型居多、稳定型次之;而不同行业的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角色演化路径存在差异,其中贸易、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和其他行业的子公司发展型角色演化的比例较高,尤其是制造业;交通物流、计算机通讯以及餐饮行业的子公司稳定型角色演化的比例较高;资源开发行业的子公司角色演化趋于稳定型;各个行业均存在波动型演化,但是比例较低;资源开发、建筑、旅游、金融以及其他行业不存在退化型角色演化。第三,本文根据前人的研究,创新性地将跨国公司竞争战略因素纳入子公司角色演化影响因素中,提出了基于跨国公司竞争战略的子公司角色演化动态模型。并且根据问卷数据类型的不同,本文选取了二元逻辑回归、t检验、方差分析以及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模型结果分析表明:跨国公司竞争战略对子公司角色演化具有重要影响,一方面,跨国公司竞争战略直接作用于子公司自主权、子公司能力、子公司目标市场范围和子公司知识流动四个维度,另一方面,跨国公司竞争战略对子公司股权模式和市场进入方式的选取有重要影响作用,而子公司股权模式和市场进入方式又进一步与子公司的自主权与知识流动维度相关;子公司经营目的、子公司能动性和东道国环境对子公司的角色演化有影响作用,子公司不同的经营目的会影响子公司的自主权,子公司能动性和东道国环境对子公司自主权、子公司能力、子公司价值链活动附加值和知识流动四个维度均有重要影响;此外,子公司的角色演化会进一步影响子公司的竞争战略选择,其中,子公司能力、子公司目标市场和子公司知识流动对子公司能动性具有正向作用,而子公司能动性的提高会使子公司选择跨国战略的机率提高。本文的创新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跨国公司竞争战略视角解读跨国公司子公司角色。本文创新性地将跨国公司竞争战略理论纳入到了跨国公司子公司角色理论的研究中,通过文献分析与实证研究,分析与比较了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竞争战略的发展,并指出了跨国公司竞争战略对子公司角色演化的重要影响,具有较大的理论贡献与实践意义。第二,跨国公司子公司角色分类维度研究与量表的开发。本文在系统地梳理了跨国公司子公司角色分类理论地基础上,基于跨国公司竞争战略理论构建了跨国公司子公司角色分类的研究框架,提出了子公司角色分类的五维模型,并通过因子分析获得了子公司角色分类的测度量表,对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角色分类以及演化路径进行了实证检验。比较前人的研究,本文提出的子公司角色分类维度更为全面,能够更加深入地刻画子公司角色的特性,具有较大的理论贡献与实践意义。第三,跨国公司子公司角色演化影响机制动态模型的提出。以往学者关于子公司角色演化影响机制的研究多为静态的,描述某一时点各个影响因素对子公司角色演化的作用,并且影响因素的选取也具有片面性。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跨国公司竞争战略纳入子公司角色演化影响机制中,并且,通过规范分析,发现跨国公司竞争战略与子公司能动性对子公司角色演化的重要作用,即跨国公司竞争战略一方面对子公司角色演化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子公司角色的演化又会进一步通过影响子公司能动性并进而影响跨国公司的竞争战略。因此,本文提出了跨国公司子公司角色演化影响机制的动态模型,并通过对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角色演化的实证研究验证了这一模型,具有较大的理论贡献与实践意义。第四,从发展中国家视角考察跨国公司子公司角色演化影响因素。传统的跨国公司子公司角色演化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多是基于东道国为发达国家的研究,以发展中国家为东道国的研究较少,并且多为案例分析。因此,本文以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子公司角色演化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丰富了跨国公司子公司角色理论和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理论,具有较大的理论贡献与实践意义。
刘重霄[5](2015)在《在华跨国公司跨文化整合模式选择研究 ——关系资本建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必然面临文化差异带来的冲击,给跨国公司在华经营造成了巨大障碍和阻力。消除或降低这种文化差异的负面影响,跨国公司需要在中国文化环境下进行跨文化整合。跨文化整合首先需要辨别和认识差异,明晰异文化的特殊性和不可模仿性,进而利用差异中的有利因素,更好地进行异文化适应,为跨国公司创造价值。自Nahavandi&Malekzadeh将Berry的“移民文化适应理论”中融合、同化、隔离和消亡四种整合模式引入到管理学领域以来,中外学者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不同的跨文化整合的模式,研究这些模式选择和应用的具体环境和条件。但针对中国的文化环境,哪种模式更具有适宜性,目前的研究还没有形成权威或有价值的结论。本研究以Berry的“移民文化适应理论”为基础,结合跨国公司的自身特征和中国的特殊文化环境,提出了融合、同化、隔离和移植四种跨文化整合模式,作为在华跨国公司跨文化整合模式选择的基本范畴。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文化环境,“关系”和以此形成的“关系资本”是中外学者公认的中国特有文化元素,这一特有元素不但牵制着在华跨国公司进行跨文化整合模式的选择,还决定着在华跨国公司的经营和发展状况。“关系”的价值在于能够形成“关系资本”,为企业创造或增加价值。通过对中外研究文献的梳理发现,异质性关系资本的价值引起了学者的关注。目前,异质性关系资本的建构要素散见于中外研究成果中,包括诸如政府(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消费者(顾客)、合作者(竞争者)、企业员工、企业与员工、母、子公司等,在华跨国公司在上述维度建构的关系资本利于其在华的经营和发展。在跨文化整合模式选择影响因素的分析中,除了跨国公司自身的战略目标、文化势力、文化匹配及文化认同度外,与东道国政府的关系、与消费者(顾客)的关系、与合作企业(竞争企业)的关系、企业内部员工间的关系、企业与员工间的关系、与跨国公司母公司的关系也是影响企业跨文化整合的重要因素,而这些因素同时又是形成在华跨国公司异质性关系资本的重要维度。跨文化整合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与关系资本建构的异质性维度在这几个因素上形成了交集,是否有利于上述维度关系资本的建构,便成了在华跨国公司跨文化整合模式选择的标准和依据。跨文化整合模式的核心内容源于“移民文化适应”理论,跨文化整合的目的之一便是关系资本的建构,因此,本研究以“移民文化适应”理论和“关系资本”理论两个理论为基础,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针对四种整合模式(融合、同化、隔离和移植)在三大层次(外部、内部和系统)的六个关键影响因素(东道国(中国)政府、消费者(顾客)、合作者(竞争者)、企业内部员工、企业与员工、母、子公司)中的关系资本建构状况,提出了24个研究命题假设,并通过美国四家在相关领域具有巨大影响力、但在中国又采用了不同整合模式的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中国惠普有限公司(IT基础设施和计算机硬件)、谷歌中国(互联网)、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手机和无线通讯设备)、微软(中国)公司(计算机软件)作为案例分析的样本,检验不同的跨文化整合模式在三个层次的六个维度的关系资本状况。为了确保案例研究结论的准确性,本研究又对五家在华跨国公司进行了补充性访谈研究,以便对命题假设、特别是在案例研究中没有得到检验或检验不成立的命题假设进行进一步的验证。基于文献研究、案例研究和访谈研究的成果,本研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在华跨国公司跨文化整合存在四种模式,融合、同化、隔离和移植;(2)跨国公司跨文化整合模式选择受到包括政府、消费者(顾客)、合作者(竞争者)、企业内部员工、跨国公司母公司等因素影响;(3)“关系”是中国文化的特殊元素,“关系资本”能够帮助在华跨国公司创造价值。“关系资本”的价值在于异质性,在华跨国公司异质性关系资本的维度体现为中国政府、消费者(顾客)、合作者(竞争者)、企业员工、企业与员工、母、子公司等方面。是否能在以上六个维度建构关系资本便成为在华跨国公司跨文化整合模式选择的标准和依据;(4)融合模式、同化模式有利于在华跨国公司与中国政府、消费者(顾客)、合作者(竞争者)、企业内部员工、企业与员工、母、子公司之间建立关系资本,隔离模式不利于在华跨国公司与中国政府、消费者(顾客)、合作者(竞争者)、企业内部员工、企业与员工、跨国公司母、子公司之间建立关系资本,移植模式有利于在华跨国公司与中国政府、消费者(顾客)、合作者(竞争者)、企业内部员工之间建立关系资本,但在企业与员工、母、子公司之间两个方面的关系资本建构状况没有得到有效验证;(5)在华跨国公司在跨文化整合中,可以选择多种模式进行不同维度的关系资本建构;(6)跨国公司应该在“关系资本”的关系治理和契约治理形成结构上寻求平衡,以保证通过“关系资本”所形成的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发展。基于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两点管理启示:(1)在华跨国公司以建构延续性关系资本为目标,进行动态的跨文化整合模式选择;(2)在华跨国公司以构建基于信任的异质性关系资本为内容,进行差异化跨文化整合模式选择。此外,本研究认为在跨文化整合模式及关系建构研究主体的地域因素和主体扩展两个方面还存在细化和深入研究的空间。本研究的创新体现在以下四方面:在在华跨国公司跨文化整合模式选择中嵌入了关系资本因素,形成了在华跨国公司跨文化整合模式选择研究的全新视角;借鉴了“移民文化适应”理论和“关系资本”理论两个理论,以此为基础搭建了本研究的整体理论框架;创立了四种整合模式、24个命题假设的理论研究模型;通过案例研究和深度访谈研究,得到了有价值的研究结论和管理启示。
郭鹏[6](2013)在《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营销战略演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跨国公司在华设立子公司始于20世纪70年代,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发展,中国市场已成为跨国公司区域业务增长的支撑点和长期利润的重要来源。伴随上述的转变,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战略角色,尤其是与市场紧密结合的营销战略发生了重大调整。如此产生了以下几个理论问题:目前,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营销战略的演进经历了哪几个典型阶段?这样一种战略演进的路径和机制是怎样的?有鉴于此,本论文以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营销战略的演进为主题进行相关的探讨。现存的相关研究主要以理论分析和计量实证为主,缺少对在华子公司营销战略演进模式的研究。为此,本文将采用案例对比研究的方法,总结相关的理论模型和演进机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模型参考和基础。首先,本研究从跨国公司母公司、在华子公司以及外部环境三个角度分析了营销战略演进的动因模型和演进机制,划分出三个典型的营销战略阶段:一体化营销、调适性营销和双差异化营销。根据演变路径的不同,归纳出两种典型的演进模式:渐进式营销战略演进模式和变革式营销战略演进模式。其次,在对营销战略演进两种模式进行操作化定义的基础上,选取德国大众和韩国三星两家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作为典型案例,对上述理论模型进行验证。运用对比研究的方法,对两种演进模式在演进路径、主导驱动因素和具体演进特征方面的差异性进行了阐释。本研究通过对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营销战略演进的探讨,一方面可以揭示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营销发展的内在机理,深化和延伸跨国公司营销理论内涵;另一方面,对德国大众、韩国三星等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营销战略演进过程的总结和分析,可以为中国相关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启示。
朱顺林[7](2012)在《基于网络嵌入的子公司演化成长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80年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的趋势不断深化发展,跨国企业向海外进行大规模地投资成立海外子公司;同时期在中国企业改革中诞生的企业集团,也出现了大量的子公司。子公司成为跨国公司、企业集团向外拓展、整合资源的主要组织和活动形式。子公司的演化及其成长,与母子公司关系、子公司角色及其演化一起成为了跨国公司研究的三个主要内容之一。企业是各种有形和无形资源按照一定规则连接的集合,企业的成长就是企业组织通过与环境的资源获取、交流和整合过程,也是不断地扩展与市场的交易边界、提升核心能力、知识和技术的投入和输出的过程。随着企业跨国界、跨区域的成长,企业的存在及其成长主要途径就是以子公司(分公司)的成立、成长形式进行,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成长的扩张。在国际上,跨国公司是母子公司的主要形式;在中国境内则企业集团是母子公司的主要形式。子公司作为企业边界外拓和企业组织扩展的主要形式,其成长不但是销售规模、资产规模等外在变化,而且包括了企业行业地位、核心能力、技术效率等方面的内在变化,因此子公司的成长实际上是“质”提升和“量“扩张的演化成长。随着经济、社会、技术的进步和变迁,对企业组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催生了网络组织,从而使企业间的关系从单一的交易竞争到网络合作的关系,企业组织和企业关系不断网络化,并嵌入更广泛的社会网络结构之中,这改变了企业存在形式和交易性质,因此子公司衍生和成长实际上是嵌入网络关系的演化成长,即子公司的成长是基于嵌入网络组织环境下网络化演化成长。因此,研究和探索子公司嵌入网络的结构、子公司网络嵌入后演化成长的模式、动因和影响因素,在理论和实践都具有客观必要性。本论文从网络嵌入的视角,以子公司的演化成长为研究对象,运用网络嵌入理论、企业演化成长理论、母子公司理论,并通过问卷调查和实证检验,研究子公司网络嵌入结构和演化成长模式和路径,探求子公司网络嵌入与子公司演化成长的机理。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调研,对上述三个主要内容进行了研究,为实际母子公司理论的研究拓展新的视角,也为政府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提升组织竞争力的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作用。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研究背景、研究目标、思路与主要研究内容,并介绍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技术线路。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主要是对企业成长理论和子公司成长理论、网络嵌入理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检索、梳理、总结和评述,分析以往对子公司演化成长理论研究的不足,引导本文的研究问题。首先,本文在对综述母子公司关系、子公司角色较多、子公司性质的规模成长文献基础上,然后提出基于网络环境、基于网络嵌入公司的角度研究子公司演化成长的必要和合理性。第三章是构建子公司网络嵌入结构的分析模型。本章是本文研究的逻辑基础。本章首先将在网络组织理论、母子公司网络关系理论的基础上,从网络嵌入的视角构建子公司网络嵌入结构模型,并从子公司网络嵌入结构特征和网络嵌入关系特征两个维度对此进行剖析;其次,从子公司网络嵌入关系切入,将子公司网络嵌入结构划分为纵向网络嵌入结构、横向网络嵌入结构和混合网络嵌入结构,并对实践中的市场导向型、研发导向型和生产导向型、资源导向型进行介绍和阐述;最后,论述了子公司嵌入网络结构的效应。第四章是网络嵌入与子公司演化成长的动因和模式。本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本文从子公司网络资本、网络嵌入租金对子公司网络演化成长驱动作用、网络嵌入成长原因、成长模式、成长过程进行深入分析。首先,定义子公司演化成长的概念、含义的特征及其度量,具体地通过企业分工理论、组织模块等分析子公司演化内涵,从规模扩张、竞争优势、技术效率等方面定义子公司演化成长含义。其次,运用网络租金、网络资本理论和实物期权理论分析网络嵌入条件下子研究公司演化成长的动因,研究表明子公司在网络环境下的网络嵌入租金促进网络成员共享资源、知识外溢、分散风险的收益,也促进子公司的组织衍生、扩张和演化成长;再次,分析网络嵌入关系下子公司演化成长的模式,指出子公司演化成长包括嵌入网络后纵向成长、横向成长和多元化成长三模式。最后,基于元胞自动机理论模型模拟分析了子公司嵌入网络吸收网络资源的过程。第五章网络嵌入与子公司演化成长的路径研究。基于前述的子公司网络嵌入结构,本文建构了子公司嵌入网络与子公司成长演化的分析框架。本文认为子公司网络嵌入结构特征和子公司网络嵌入关系、母公司控制是影响子公司成长和演化的内生因素,其中网络嵌入特征包括了网络位置、网络规模、网络界面三个方面;网络嵌入关系特征包括子公司网络嵌入联结方式、嵌入强度、嵌入密度、嵌入周期等,并分析上述特征来对子公司的演化成长的影响过程和效应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第六章网络嵌入与子公司演化成长的实证研究。实证研究表明,子公司网络嵌入结构特征、网络嵌入关系特征、母公司控制特征对子公司演化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其中嵌入网络规模、嵌入网络中心性、嵌入网络中介性与子公司演化成长正相关,网络界面与子公司演化成长负相关;网络嵌入链接越是股权式联结,有利于子公司演化成长、子公司网络嵌入频度、嵌入价值、嵌入密度、嵌入互惠性都与子公司演化成长正相关,网络嵌入周期与子公司演化成长正向关没有得到验证;母公司行政控制与子公司演化成长负相关、母公司业务控制与子公司演化成长正相关、母公司人员控制与子公司演化成长关系不显着。第七章结论与展望。概括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分析本研究的理论贡献与实际意义,提出本论文的研究不足,提出进一步的后续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范海君[8](2012)在《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对中美贸易失衡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全球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中国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步伐不断加快,持续的经济高速增长为全球所瞩目。与此同时,中美经贸关系也由于双边经贸往来规模的迅速扩大和中美两国已经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双引擎而成为当前全球经济体系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然而,中美经贸关系在最近十多年里呈现出严重的失衡。这种失衡在贸易领域突出地表现为双边贸易失衡的不断加剧,即中国对美贸易顺差的不断扩大。根据中国海关的统计,2001年中国对美贸易顺差达到280.8亿美元,比1993年增长了约3.5倍。2011年中国对美贸易顺差达到2023.4亿美元。而根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2000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达838.3亿美元,中国首次超过日本,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国。2011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达2954.6亿美元。尽管中美双边贸易失衡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在导致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如此之大的原因这一问题上,中美两国的学术界和政界存在巨大的分歧。为此,中美双边贸易失衡的成因一直是两国学术界和政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国内学者以及部分美国学者认为,不断扩大的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是跨国公司、特别是美国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的迅速增长造成的。为此,对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对中美贸易失衡的影响进行深入的研究,从国际直接投资的贸易促进效应这一视角揭示导致中美双边贸易失衡的根本原因,不仅有助于推动对中美贸易关系的研究,而且能够为中国政府及时调整引进外资的政策以及经济发展战略,增强中国政府与美国政府再有关双边经贸关系谈判中的地位,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全文分为6章。第1章为导论,主要论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本文的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并指出了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第2章为全文的理论分析框架。本章对国际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的相关理论及发展作了比较系统和全面的介绍,为研究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对中美贸易失衡的影响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第3章为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主要特征。本章对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主要特征即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阶段特征、动机特征和行业结构特征作了分析和论述。按照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规模变化将其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即起步阶段、高速发展阶段和调整阶段;而根据不同阶段中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将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即美国跨国公司的进入阶段和经营阶段。根据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动机,美国跨国公司对华进行的直接投资划分为市场导向型和生产导向型两种类型。最后对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行业特征进行了总结。第4章为中美双边贸易的发展、失衡及其主要特征。首先对中美双边贸易的发展作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中美贸易失衡的三个方面即中国对美贸易顺差、中美贸易结构的失衡和中美出口竞争力的不对称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中国对美贸易顺差直观呈现了中美贸易失衡的现象,但并没有完全代表中美贸易失衡,而只是体现了中美贸易失衡的一个方面,即中美贸易的规模失衡。在中美贸易顺差的背后是中美双边贸易结构的失衡和中美两国出口竞争力的不对称。此外,中美两国在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上的鲜明反差,也体现了中美贸易失衡的第三个方面,即中美两国的出口竞争力不对称。这主要体现在中国商品的出口竞争力远高于美国,而服务出口竞争力却远低于美国。本章对中美贸易失衡三个方面的总结为此后的分析奠定了基础。第5章为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对中美贸易失衡的影响。本章主要分析美国对华直接投资能对中美贸易失衡的影响。通过对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对中美贸易规模、中美贸易结构、中国出口竞争力以及美国出口竞争力的分析与比较,发现美国对华直接投资扩大了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加剧了中美贸易结构的失衡但是缓解了中美商品贸易结构失衡与中美商品出口竞争力的不对称。第6章为全文的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王长义[9](2011)在《社会责任对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竞争优势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的社会责任运动蓬勃发展,各国无不感受到它的存在和巨大影响。对于跨国公司而言,其逐渐成为社会责任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的先行者。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逐渐把社会责任融入公司的经营理念、价值和战略管理体系之中。作为在全球扩张经营的跨国公司在为东道国带来资金、技术的同时,也带来了现代企业管理、公司治理结构、企业社会责任等先进的理念。形势的发展和实践的推动,要求理论界把对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研究拓展到跨国公司及其海外子公司竞争优势领域。本论文以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为研究对象,以跨国公司社会责任影响在华子公司竞争优势为研究内容,通过对东道国网络与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竞争优势关系、社会责任与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东道国网络关系、社会责任与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竞争优势关系的深入分析,尝试构建了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企业社会责任——东道国网络——竞争优势”的理论框架,并利用123家在华子公司的横断面数据进行了实证验证,研究了社会责任对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竞争优势的影响,探究了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社会责任影响其竞争优势的机制和路径。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本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跨国公司社会责任具有网络效应。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社会责任的履行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在华子公司网络的结构特征(网络规模、网络异质性、网络中心度)和关系特征(网络关系强度和关系质量)。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其网络规模的扩大以及网络异质性和网络中心度的提高,有利于在华子公司与众多利益相关者强关系的建立和维持以及关系质量的提高。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社会责任具体体现为经济责任、环境责任、法律责任、社会关系责任和慈善责任五个维度,而且不同维度在影响在华子公司网络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经济责任、社会关系责任、慈善责任维度对网络规模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经济责任和环境责任维度对网络异质性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经济责任、环境责任、法律责任、社会关系责任和慈善责任维度对网络中心度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经济责任、环境责任、法律责任和慈善责任维度对网络关系强度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经济责任、环境责任、法律责任和社会关系责任维度对网络关系质量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跨国公司社会责任对在华子公司竞争优势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其竞争优势的增强。一方面,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社会责任的五个维度即经济责任、环境责任、法律责任、社会关系责任和慈善责任对在华子公司竞争优势均有直接的显着正向影响。另一方面,跨国公司社会责任通过影响在华子公司网络的中心度、异质性、关系强度和关系质量,对在华子公司竞争优势产生间接的显着正向影响。这表明社会责任影响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路径具有非单一性的特点。第三,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网络的结构特征和关系特征影响在华子公司竞争优势。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网络的中心度、异质性、网络关系强度和关系质量对在华子公司竞争优势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网络的中心度越高,越有利于子公司竞争优势的增强;网络的异质性越明显,越有利于子公司竞争优势的增强;网络的关系强度和关系质量越高,越有利于子公司竞争优势的增强。第四,在跨国公司社会责任影响在华子公司竞争优势的过程中,在华子公司网络的结构特征和关系特征起到了部分的中介作用,而且不同特征的中介作用的发挥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由于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社会责任的五个维度对在华子公司竞争优势都有直接的显着正向影响,因此在华子公司网络特征在跨国公司社会责任影响在华子公司竞争优势的过程中只是发挥了部分的中介作用。具体而言,在该过程中,在华子公司网络的两个结构特征即网络中心度和网络异质性以及两个关系特征即网络关系强度和网络关系质量发挥了部分的中介作用,而且,在华子公司社会责任各个维度影响在华子公司竞争优势的中间变量存在一定差异,表现在:在华了公司社会责任的经济责任和环境责任维度主要通过影响在华子公司网络中心度、网络异质性、网络关系强度和网络关系质量对在华子公司竞争优势产生间接影响;在华子公司社会责任的法律责任维度主要通过影响在华子公司网络中心度、网络关系强度和网络关系质量对在华子公司竞争优势产生间接影响:在华子公司社会责任的社会关系责任维度主要通过影响在华子公司网络中心度和网络关系质量对在华子公司竞争优势产生间接影响;在华子公司社会责任的慈善责任维度主要通过影响在华子公司网络中心度和网络关系强度对在华子公司竞争优势产生间接影响。本研究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开发并验证了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社会责任测量指标体系。虽然围绕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证研究越来越多,出现了众多的、相对成熟的企业社会责任测量指标体系,但是围绕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实证研究却相对滞后,尤其是围绕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社会责任的实证研究更是贫乏,到目前为止,还鲜有人提出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社会责任测量指标体系。本研究充分借鉴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并充分考虑西方文献中评价题项与我国国情的整合问题,将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社会责任分为经济责任、环境责任、法律责任、社会关系责任、慈善责任五个维度,并结合实地访谈,逐步开发了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社会责任测量指标体系,并通过收集的数据对测量题项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第二,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与社会网络理论,提出跨国公司社会责任具有典型的网络效应。本研究创新性地把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与社会网络理论结合起来,围绕“跨国公司社会责任能否对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东道国网络产生影响”这一问题进行分析,通过理论归纳和演绎提出跨国公司社会具有典型的网络效应,并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履行社会责任能够对在华子公司网络的结构特征和关系特征产生明显的影响。第三,从东道国网络的视角构建并验证了跨国公司社会责任影响在华子公司竞争优势的机制框架。本研究以资源基础论为依托,把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竞争优势建立在其所拥有的独特的或异质性的资源和能力这一经典的企业竞争优势本质内涵基础之上,同时结合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跨国公司理论、社会网络理论等,具体分析了跨国公司社会责任影响在华子公司竞争优势的机制和路径,构建并验证了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企业社会责任——东道国网络——竞争优势”机制框架。该框架显示出: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社会责任通过影响子公司网络,进而影响子公司竞争优势,东道国网络在跨国公司社会责任影响在华子公司竞争优势的过程中发挥了部分的中介作用。
刘燕[10](2011)在《高管团队决策效力、战略导向与在华子公司竞争优势的关系研究》文中认为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开展海外经营的目的,已经从对母国优势的利用过渡到对海外子公司竞争优势的获取,跨国公司不仅关注子公司的财务绩效,更加关注从分散的海外子公司获取独特竞争优势。在此背景下,海外子公司不再只是母公司战略计划的被动接受者和实施者,而是转变成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甚或发起者。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加速的情境下,只有充分发挥子公司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经营能力,以主动进取的战略姿态识别环境中存在的机会与威胁并做出及时响应,才能赢取竞争优势和绩效,并为跨国公司做出贡献。在华子公司处于中国转型经济背景下,市场的动荡变化和未来不确定性使之面临的竞争和经营风险加大,对在华子公司的战略适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华子公司如何以主动进取的战略导向响应我国经济转型提出的要求,适时进行战略方向的制定、调整或变革,是在华子公司面临的关键而紧迫的现实问题。竞争优势赢取的前提是有效的企业战略管理。战略包含企业想要达到的目标和企业如何达成目标两个方面。前者取决于企业的战略决策,后者取决于企业的战略实施,只有高质量的战略决策加上有效的战略实施才能获得好的绩效。高管团队作为决策主体决定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和经营绩效,因此,子公司高管团队的决策效力必然对子公司战略及竞争优势的获取和保持产生重要影响。由于海外子公司是半自治实体,它的运行一方面受到来自母公司全球整合的要求和影响,一方面作为独立运作的经济实体,需要及时地对来自东道国经营环境中不断出现的机会和威胁做出应对决策。双重的力量使子公司的战略决策同时受到母子公司关系和当地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研究海外子公司高管团队的战略决策必须构建针对性的研究模型。基于以上思路,本文以在华子公司竞争优势的获取为基本研究问题,以竞争优势理论、决策和群体决策理论和子公司发展理论及其它延伸理论为基础,通过理论推导和调查问卷统计分析的研究方法,逐层深入地展开论述并循序渐进地解答了三个研究问题:一、构成在华子公司高管团队决策效力的变量有哪些?二、战略导向是否在高管团队决策效力与子公司竞争优势的关系中发挥中介机制作用?三、不同环境条件对高管团队决策效力与战略导向的关系产生怎样的影响?研究提出在华子公司高管团队决策效力取决于三方面的条件输入:一是决策资源,表现为所在国环境信息反映在决策过程中的程度并预测决策质量,以高管团队的管理连结为替代变量;二是决策过程,代表子公司高管团队的决策能力并预测决策质量,以决策全面性为替代变量;三是决策权力,作为来自母公司的条件输入预测决策的有效性,以子公司决策自主权为替代变量。通过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创建的子公司高管团队决策效力构念是合理、可行的,并通过战略导向影响在华子公司竞争优势,其中战略导向在管理连结与竞争优势的关系、决策自主权与竞争优势的关系中都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而在决策全面性与竞争优势的关系中则起到完全中介作用。通过数据检验还发现,环境动荡性对在华子公司决策效力的三个变量与战略导向的关系产生不同影响,其中对决策全面性与战略导向的关系起负向调节作用;对决策自主权与战略导向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而对管理连结与战略导向的关系没有调节作用。本研究具有以下方面的理论贡献。首先,构建了海外子公司高管团队战略决策效力模型,丰富了决策理论的内涵并拓展了应用范围;其次,将战略导向构念引入到海外子公司研究具有突破性,对子公司发展研究增添了新视角;第三,推进了高管团队的决策效力与企业竞争优势获取的路径机制研究;第四,深化了不同环境条件下对子公司决策效力与战略导向关系的理解;第五,丰富了海外子公司竞争优势理论在中国特定情境下的内涵。本研究具有以下实践意义。首先,通过结论说明在华子公司自身需要转变以往的被动角色,以积极主动的战略导向争取获得和保持专有竞争优势。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利用高管团队构成上的异质性优势,在时间许可范围内尽可能以全面性的决策过程提高决策效力;同时,在华子公司高管团队应积极发展外部管理连结,以争取更多的决策信息资源和制度支持,提高战略决策效力。从跨国公司母公司角度看,应该转换观念,把跨国管理的重心放在研究如何协调和促进子公司的积极主动发展与支持跨国公司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相一致,而不是以集中化的组织控制剥夺在华子公司的自主权和发展愿望。为使竞争优势来源更加多元化,跨国公司应采取激励机制或措施,促进在华子公司形成积极主动的战略导向。
二、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发展问题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东道国制度压力对在越中国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研究 ——人力资源本地化与人力资源自主权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关键概念内涵与界定 |
1.3.1 东道国制度压力 |
1.3.2 人力资源本地化 |
1.3.3 人力资源自主权 |
1.3.4 领导风格 |
1.3.5 企业绩效 |
1.4 研究基本框架 |
1.4.1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组织社会学中的新制度主义理论 |
2.1.2 资源基础理论 |
2.1.3 资源依赖理论 |
2.2 企业国际化的制度压力相关研究 |
2.2.1 文献筛选与基本情况列表 |
2.2.2 国际商务领域中引入制度理论的过程 |
2.2.3 制度压力对企业国际化的影响机制 |
2.2.4 企业国际化的制度压力相关研究述评 |
2.3 本地化相关研究 |
2.3.1 本地化的分类与测量 |
2.3.2 本地化的前因研究 |
2.3.3 本地化的后果研究 |
2.3.4 本地化相关研究述评 |
2.4 自主权相关研究 |
2.4.1 自主权研究的发展脉络 |
2.4.2 自主权的前因研究 |
2.4.3 自主权的后果研究 |
2.4.4 自主权相关研究述评 |
2.5 领导风格相关研究 |
2.5.1 威权型领导相关研究 |
2.5.2 威权型领导相关研究述评 |
2.5.3 服务型领导相关研究 |
2.5.4 服务型领导相关研究述评 |
2.6 中国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相关研究 |
2.6.1 中越双边关系研究 |
2.6.2 中国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状况研究 |
2.6.3 中国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相关研究述评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越南投资环境与外资企业在越直接投资现状研究 |
3.1 越南概况 |
3.1.1 越南发展简史 |
3.1.2 自然地理与资源状况 |
3.1.3 行政区划 |
3.1.4 人口与劳动力资源状况 |
3.2 越南投资环境发展现状 |
3.2.1 越南宏观经济现状 |
3.2.2 越南贸易现状 |
3.2.3 越南自由贸易协定签署情况 |
3.2.4 越南投资相关法律现状 |
3.2.5 越南吸引外资的优劣势分析 |
3.3 外资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现状 |
3.3.1 外资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概况与发展历程 |
3.3.2 外资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结构分析 |
3.4 中国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现状 |
3.4.1 中国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概况与发展历程 |
3.4.2 中国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结构分析 |
3.4.3 中国企业对越南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东道国制度压力对在越中国企业影响机制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
4.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
4.2 案例探索的理论预设 |
4.3 案例设计方法论 |
4.3.1 案例选择 |
4.3.2 数据搜集 |
4.3.3 数据分析 |
4.4 案例企业简介 |
4.4.1 D公司 |
4.4.2 J公司 |
4.4.3 L工业园 |
4.4.4 W所 |
4.5 案例内数据分析 |
4.5.1 东道国制度压力 |
4.5.2 人力资源本地化 |
4.5.3 人力资源自主权 |
4.5.4 企业绩效 |
4.6 案例间数据分析 |
4.6.1 概念与维度编码 |
4.6.2 案例间信息评估 |
4.6.3 初始假设命题与讨论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东道国制度压力对在越中国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构建 |
5.1 理论模型的提出 |
5.2 研究假设 |
5.2.1 东道国制度压力与企业绩效关系假设 |
5.2.2 东道国制度压力与人力资源本地化关系假设 |
5.2.3 东道国制度压力与人力资源自主权关系假设 |
5.2.4 人力资源本地化与企业绩效关系假设 |
5.2.5 人力资源自主权与企业绩效关系假设 |
5.2.6 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的双中介作用的相应假设 |
5.2.7 领导风格的调节作用关系假设 |
5.2.8 假设汇总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调研问卷设计与小样本预调研 |
6.1 问卷设计方法 |
6.1.1 问卷设计原则 |
6.1.2 问卷设计过程 |
6.2 各变量的初始测量量表 |
6.2.1 制度压力的测量量表 |
6.2.2 人力资源本地化的测量量表 |
6.2.3 人力资源自主权的测量量表 |
6.2.4 企业绩效的测量量表 |
6.2.5 领导风格的测量量表 |
6.2.6 控制变量的测量 |
6.3 小样本预调研 |
6.3.1 小样本抽样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6.3.2 小样本检验方法 |
6.3.3 小样本检验结果 |
6.3.4 初始测量量表修正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东道国制度压力对在越中国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的实证分析 |
7.1 样本数据搜集 |
7.1.1 样本对象选择 |
7.1.2 数据搜集与筛选过程 |
7.2 企业层面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7.3 量表质量与变量结构分析 |
7.3.1 分析方法介绍 |
7.3.2 验证性因子分析 |
7.3.3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7.4 东道国制度压力、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及企业绩效影响关系研究 |
7.4.1 结构方程模型简介 |
7.4.2 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
7.4.3 结构方程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
7.4.4 结果讨论 |
7.5 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的中介效应分析 |
7.5.1 中介变量的内涵 |
7.5.2 中介效应的检验操作 |
7.5.3 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在东道国制度压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检验 |
7.5.4 结果讨论 |
7.6 领导风格的调节效应分析 |
7.6.1 调节变量的内涵 |
7.6.2 调节效应的检验操作 |
7.6.3 威权型领导的调节作用 |
7.6.4 服务型领导的调节作用 |
7.6.5 结果讨论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对策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东道国制度压力各维度的不同影响机制 |
8.1.2 人力资源本地化和人力资源自主权的中介作用 |
8.1.3 领导风格的调节作用 |
8.2 理论贡献 |
8.3 管理与实践对策 |
8.3.1 政府合理布局中国企业对越南的直接投资 |
8.3.2 企业“入乡随俗”并充分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社会责任 |
8.3.3 有效整合东道国社会网络资源 |
8.4 研究局限 |
8.5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企业访谈提纲 |
附录2 :在越中国企业制度压力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情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地方官员治理对外商在华子公司区位选择及绩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的实践背景 |
1.1.2 研究的理论背景 |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3.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 地方官员治理 |
2.1.2 海外子公司区位选择的前因研究 |
2.1.3 海外子公司绩效的前因研究 |
2.1.4 地方官员治理与外商直接投资 |
2.2 主要理论视角 |
2.2.1 官员晋升锦标赛理论 |
2.2.2 政治权力理论 |
2.2.3 区位选择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方官员换届对外商在华子公司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 |
3.1 问题的提出 |
3.2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3.2.1 地方官员换届 |
3.2.2 地方官员换届与外商在华子公司区位选择 |
3.2.3 前任官员任期的调节作用 |
3.2.4 行业监管的调节作用 |
3.3 实证研究设计 |
3.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3.3.2 变量测量 |
3.3.3 研究模型与统计方法 |
3.4 实证结果分析 |
3.4.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系数检验 |
3.4.2 回归结果分析 |
3.4.3 稳健性检验和实证结果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3.5.1 研究结论 |
3.5.2 研究贡献 |
3.5.3 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 |
第4章 地方官员异地交流多样性对外商在华子公司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4.2.1 地方官员异地交流 |
4.2.2 地方官员异地交流多样性与外商在华子公司区位选择 |
4.2.3 退休所剩年限的调节作用 |
4.2.4 地区腐败的调节作用 |
4.2.5 城市投资经验的调节作用 |
4.3 实证研究设计 |
4.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3.2 变量测量 |
4.3.3 研究模型与统计方法 |
4.4 实证结果分析 |
4.4.1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系数检验 |
4.4.2 回归结果分析 |
4.4.3 稳健性检验和实证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4.5.1 研究结论 |
4.5.2 研究贡献 |
4.5.3 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 |
第5章 地方官员任期对外商在华子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5.2.1 地方官员任期 |
5.2.2 地方官员任期与外商在华子公司绩效 |
5.2.3 企业规模的调节作用 |
5.2.4 地区市场化的调节作用 |
5.2.5 地区腐败的调节作用 |
5.3 实证研究设计 |
5.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5.3.2 变量测量 |
5.3.3 研究模型与统计方法 |
5.4 实证结果分析 |
5.4.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系数检验 |
5.4.2 回归结果分析 |
5.4.3 稳健性检验与实证结果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5.5.1 研究结论 |
5.5.2 研究贡献 |
5.5.3 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启示 |
6.2.1 本文主要的理论贡献 |
6.2.2 本文主要的实践贡献 |
6.3 研究局限与未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战略管理视角下美国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现实意义 |
1.1.3 理论价值 |
1.1.4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相关概念厘定 |
1.2.1 撤资的概念 |
1.2.2 撤资的分类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重点与难点 |
1.3.3 主要研究方法 |
1.4 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文献述评 |
2.1 组织行为视角下跨国公司撤资决策的文献述评 |
2.1.1 基于前景理论的撤资决策研究 |
2.1.2 基于企业行为理论的撤资决策研究 |
2.1.3 基于威胁-僵化效应的撤资决策研究 |
2.2 跨国公司撤资绩效的文献述评 |
2.2.1 子公司视角的撤资绩效研究 |
2.2.2 母公司视角的撤资绩效研究 |
2.3 跨国公司撤资战略的文献述评 |
2.3.1 战略管理视角下跨国公司撤资研究述评 |
2.3.2 实物期权视角下的跨国公司撤资研究 |
2.3.3 跨国公司资源分配视角下的撤资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跨国公司撤资战略的理论分析 |
3.1 撤资主体: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角色机制 |
3.1.1 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成长与发展机制 |
3.1.2 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角色机制分析 |
3.1.3 跨国公司撤资战略的选择机制分析 |
3.2 战略选择:跨国公司撤资中的张力分析 |
3.2.1 张力理论的演化基础 |
3.2.2 环境适应型的跨国公司在华撤资战略类别 |
3.2.3 基于张力理论的跨国公司撤资战略选择 |
3.3 撤资过程:跨国公司撤资的“动机-行为-绩效”演进路径 |
3.3.1 识别阶段 |
3.3.2 发展阶段 |
3.3.3 选择阶段 |
3.3.4 执行阶段 |
3.3.5 反馈阶段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跨国公司撤资动机的异质性检验和因素筛选:基于实证类文献的Meta分析 |
4.1 Meta分析与跨国公司撤资 |
4.1.1 Meta分析方法的简介 |
4.1.2 Meta在经济学领域中的应用 |
4.1.3 跨国公司撤资的Meta分析 |
4.2 研究设计 |
4.2.1 样本选取 |
4.2.2 数据处理 |
4.2.3 异质性检验 |
4.3 研究结果分析 |
4.3.1 不确定性 |
4.3.2 跨国公司存量资源 |
4.3.3 跨国公司多元化经营程度 |
4.3.4 跨国公司股东集中度 |
4.3.5 跨国公司绩效 |
4.3.6 跨国公司经验 |
4.3.7 跨国公司研发投入 |
4.3.8 跨国公司与子公司业务相关度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美国在华跨国公司撤资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1.1 跨国公司绩效对撤资决策的影响 |
5.1.2 跨国公司面临的不确定性对撤资决策的影响 |
5.1.3 跨国公司经验对撤资决策的调节作用 |
5.2 研究设计 |
5.2.1 数据收集 |
5.2.2 变量的选取 |
5.3 研究过程与结果分析 |
5.3.1 实证过程 |
5.3.2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节 |
第6章 美国在华跨国公司撤资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 |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1.1 跨国公司不确定性与撤资绩效的关系 |
6.1.2 跨国公司经验与撤资绩效的关系 |
6.1.3 跨国公司研发投入程度对撤资绩效的调节作用 |
6.1.4 跨国公司存量资源对撤资绩效的调节作用 |
6.2 研究设计 |
6.2.1 样本与数据 |
6.2.2 模型构建 |
6.3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
6.3.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6.3.2 VIF检验分析 |
6.3.3 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东道国视角的政策建议 |
7.2.2 跨国公司视角的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纳入Meta分析的文献统计 |
附录2 未纳入Meta分析的解释变量统计表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4)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角色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跨国公司 |
1.2.2 跨国公司子公司 |
1.2.3 子公司角色 |
1.2.4 子公司角色演化 |
1.3 研究方法、研究框架与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与内容 |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跨国公司子公司角色分类 |
2.1.1 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角色分类 |
2.1.2 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角色分类 |
2.2 跨国公司子公司角色演化路径 |
2.2.1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 |
2.2.2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 |
2.3 跨国公司子公司角色演化影响机制 |
2.3.1 传统子公司角色演化影响机制 |
2.3.2 跨国公司竞争战略与子公司角色演化 |
2.4 文献总结与评价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跨国公司子公司角色演化理论研究 |
3.1 跨国公司子公司角色分类维度 |
3.1.1 子公司自主权维度 |
3.1.2 子公司能力维度 |
3.1.3 子公司目标市场维度 |
3.1.4 子公司价值链活动维度。 |
3.1.5 知识流动维度 |
3.2 跨国公司子公司角色演化路径模型构建 |
3.2.1 跨国公司子公司角色分类概念模型 |
3.2.2 跨国公司子公司角色演化路径概念模型 |
3.3 基于跨国公司竞争战略的子公司角色演化影响因素模型 |
3.3.1 跨国公司竞争战略对子公司角色演化的作用机理研究 |
3.3.2 子公司角色演化影响因素研究 |
3.3.3 基于跨国公司竞争战略的子公司角色演化影响因素概念模型的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角色演化路径调查研究 |
4.1 问卷设计 |
4.1.1 指标的遴选 |
4.1.2 量表的生成 |
4.2 数据收集 |
4.2.1 样本选择 |
4.2.2 样本的统计性描述 |
4.2.3 数据质量 |
4.3 信度与效度检验 |
4.3.1 信度检验 |
4.3.2 效度检验 |
4.4 调查结果 |
4.4.1 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角色维度 |
4.4.2 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角色演化路径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跨国公司竞争战略的在华子公司角色演化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5.1 假设设定 |
5.1.1 跨国公司竞争战略与子公司角色演化 |
5.1.2 其他因素与子公司角色 |
5.1.3 子公司角色演化与跨国公司竞争战略 |
5.1.4 假设汇总 |
5.2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5.2.1 问卷设计 |
5.2.2 数据收集 |
5.3 信度和效度检验 |
5.3.1 信度检验 |
5.3.2 效度检验 |
5.4 统计分析 |
5.4.1 二元逻辑回归 |
5.4.2 T检验 |
5.4.3 方差分析 |
5.4.4 结构方程模型 |
5.5 实证结果分析 |
5.5.1 调查结果分析 |
5.5.2 模型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案例研究 |
6.1 案例研究对象 |
6.1.1 BST公司背景 |
6.1.2 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背景 |
6.2 案例分析与结论 |
6.2.1 BST公司角色演化 |
6.2.2 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角色演化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对策建议与未来研究发展方向 |
7.1 结论 |
7.1.1 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角色分类 |
7.1.2 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角色演化路径 |
7.1.3 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角色演化影响机制 |
7.2 对策建议 |
7.2.1 跨国公司在华发展的对策建议 |
7.2.2 我国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7.2.3 我国政府引导外资的对策建议 |
7.3 未来研究发展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1:跨国公司战略与子公司角色调查问卷 |
附录 2:访谈提纲 |
附录 3:调查的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名单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5)在华跨国公司跨文化整合模式选择研究 ——关系资本建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跨国公司 |
1.3.2 跨文化整合模式 |
1.3.3 关系资本 |
1.4 研究范围 |
1.5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篇章结构 |
1.7 研究创新 2 文献综述 |
2.1 跨文化冲突和管理研究 |
2.1.1 跨文化维度研究 |
2.1.2 跨文化商业管理模式对比研究 |
2.1.3 跨文化冲突管理理论 |
2.1.4 跨文化冲突与管理研究小结 |
2.2 跨文化整合模式研究 |
2.2.1 跨文化整合的内涵 |
2.2.2 跨文化整合理论与模式 |
2.2.3 跨文化整合模式选择研究 |
2.2.4 跨文化整合模式研究小结 |
2.3 “移民文化适应”理论 |
2.3.1 移民文化适应的概念界定 |
2.3.2 移民文化适应研究的阶段 |
2.3.3 移民文化适应理论与模型 |
2.3.4 Berry的移民文化适应理论 |
2.3.5 移民文化适应的归因与影响因素 |
2.3.6 移民文化适应理论研究小结 |
2.4 “关系资本”理论 |
2.4.1 关系研究 |
2.4.2 社会资本 |
2.4.3 社会资本与关系及关系资本的关联 |
2.4.4 关系资本研究 |
2.4.5“关系资本”理论研究小结 |
2.5 本章总结 3 在华跨国公司跨文化整合模式选择机理 |
3.1 在华跨国公司跨文化冲突 |
3.1.1 跨国公司跨文化管理特征 |
3.1.2 跨国公司文化冲突表现 |
3.2 基于关系资本建构的跨文化整合模式影响因素分析 |
3.2.1 外部性因素:政府关系、消费者(顾客)关系、合作者(竞争者)关系 |
3.2.2 内部性因素:内部员工关系、企业与员工关系 |
3.2.3 系统性因素:母、子公司关系 |
3.3 跨文化整合模式对关系资本建构的影响分析 |
3.3.1 融合模式 |
3.3.2 隔离模式 |
3.3.3 同化模式 |
3.3.4 移植模式 |
3.4 本章总结 4 研究过程分析 |
4.1 理论抽样 |
4.1.1 抽样原则 |
4.1.2 抽样企业 |
4.2 数据收集 |
4.2.1 案例问题与访谈提纲设计 |
4.2.2 数据收集程序 |
4.2.3 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
4.3 本章总结 5 案例研究:命题假设检验 |
5.1 中美文化差异分析 |
5.2 IT行业分析 |
5.3 在华跨国公司跨文化整合模式及关系资本状况案例研究 |
5.3.1 融合模式——中国惠普有限公司案例分析 |
5.3.2 隔离模式——谷歌中国案例分析 |
5.3.3 同化模式——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案例分析 |
5.3.4 移植模式——微软(中国)公司案例分析 |
5.4 案例检验及分析 |
5.5 本章总结 6 访谈研究:命题假设的进一步检验 |
6.1 访谈检验与分析 |
6.1.1 访谈的基本状况 |
6.1.2 得到检验支持的命题假设 |
6.1.3 没有得到检验支持的命题假设 |
6.2 访谈对研究结果的修正与分析 |
6.2.1 研究结果的修正 |
6.2.2 修正原因分析 |
6.3 命题假设不成立原因分析 |
6.4 本章总结 7 研究结论、管理启示和研究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管理启示 |
7.2.1 在华跨国公司以建构延续性关系资本为目标,进行动态的跨文化整合模式选择 |
7.2.2 在华跨国公司以建构基于信任的异质性关系资本为内容,进行差异化的跨文化整合模式选择 |
7.3 研究展望 |
7.3.1 跨文化整合的地域因素 |
7.3.2 研究主体的扩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
(6)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营销战略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导论 |
1.1 基本概念界定 |
1.2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1 选题背景 |
1.2.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论文的研究思路 |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 分析框架和结构安排 |
1.5 论文主要贡献 |
2. 文献回顾和评述 |
2.1 跨国公司国际营销战略理论 |
2.1.1 国际营销战略导向与战略选择理论 |
2.1.2 标准化与适应性国际营销战略理论 |
2.1.3 “一体化——本土化”营销战略理论 |
2.1.4 基于母子公司关系的营销战略理论 |
2.2 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角色与战略演变研究 |
2.2.1 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战略角色的演变 |
2.2.2 跨国公司子公司角色与营销战略演变的动因 |
2.3 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营销战略研究 |
2.4 对相关研究的小结 |
2.4.1 研究视角与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营销战略的三个学派相结合 |
2.4.2 研究范畴延伸到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在新兴市场的研究 |
3. 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营销战略演进的分析框架 |
3.1 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营销战略演进的环境分析 |
3.1.1 跨国公司对在华经营决策的调整 |
3.1.2 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战略角色的演变 |
3.1.3 跨国公司调整在华子公司的投资产业领域 |
3.2 跨国公司子公司营销战略演进的动因分析 |
3.2.1 跨国公司所处的产业部门 |
3.2.2 跨国公司的组织和管理模式 |
3.2.3 跨国公司子公司的生命周期 |
3.2.4 跨国公司子公司的自治状况 |
3.2.5 跨国公司母国与东道国的文化差异 |
3.2.6 东道国内部的环境差异 |
3.3 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营销战略演进机制 |
3.3.1 “子公司自治权——母公司战略”视角的子公司营销战略 |
3.3.2 “子公司自治权——东道国内部差异”视角的子公司营销战略 |
3.3.3 “东道国内部差异——跨国差异”视角的子公司营销战略 |
3.3.4 “子公司自治权——产业部门”视角的子公司营销战略 |
4. 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营销战略的演进研究 |
4.1 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营销战略的阶段化演进 |
4.2 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营销战略演进的路径和模式 |
4.2.1 渐进式营销战略演进模式研究 |
4.2.2 变革式营销战略演进模式研究 |
5. 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营销战略演进的案例研究 |
5.1 案例研究设计 |
5.1.1 操作化定义 |
5.1.2 资料收集 |
5.1.3 资料分析 |
5.2 渐进性营销战略演进模式的案例研究——以大众公司为例 |
5.2.1 大众公司概要及在华投资历程 |
5.2.2 大众公司在华子公司营销战略的演进 |
5.2.3 大众公司在华子公司的营销战略特征 |
5.3 变革性营销战略演进模式的案例研究——以三星公司为例 |
5.3.1 三星公司在华发展概要 |
5.3.2 三星公司在华子公司营销战略的演变 |
5.3.3 三星公司在华子公司营销战略的特征 |
5.4 两种营销战略演进模式的比较分析 |
5.4.1 渐进式营销战略演进模式小结 |
5.4.2 变革式营销战略演进模式小结 |
5.4.3 两种营销战略演进模式的比较分析 |
6. 研究总结和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不足和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7)基于网络嵌入的子公司演化成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1.3.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思路、研究目标和关键问题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目标 |
1.2.3 研究解决对的关键问题 |
1.3 研究技术线路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技术线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期望的创新和研究方法 |
1.4.1 期望的创新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基本概念的界定 |
1.6 本章小结 2 子公司成长和网络嵌入的理论综述 |
2.1 子公司成长理论发展 |
2.1.1 企业成长理论研究 |
2.1.2 子公司成因研究 |
2.1.3 子公司成长研究 |
2.2 网络理论及其网络嵌入性理论 |
2.2.1 网络理论 |
2.2.2 网络组织的产生原因 |
2.2.3 网络嵌入性理论 |
2.3 研究评述和本研究切入点 |
2.3.1 研究评述 |
2.3.2 本研究切入点 |
2.4 本章小结 3 子公司嵌入网络结构的理论模型 |
3.1 基于嵌入性的子公司网络结构模型 |
3.1.1 子公司网络嵌入结构形成的外部因素 |
3.1.2 子公司网络嵌入结构形成的内部因素 |
3.1.3 基于网络嵌入的子公司网络结构 |
3.2 子公司嵌入网络结构的分析维度 |
3.2.1 子公司网络嵌入结构的网络特征 |
3.2.2 子公司嵌入网络的联接特征 |
3.3 子公司网络嵌入结构的类型 |
3.3.1 子公司网络嵌入结构的分类 |
3.3.2 子公司网络嵌入结构的实践形式 |
3.4 子公司网络嵌入结构效应 |
3.5 案例分析 |
3.6 本章小结 4 网络嵌入视角下子公司演化成长动因和模式 |
4.1 基于网络嵌入的子公司演化成长的含义 |
4.1.1 企业演化成长的分析方式 |
4.1.2 企业演化成长理论 |
4.1.3 子公司演化成长的含义和特征 |
4.2 网络嵌入视角下子公司演化成长的动因 |
4.2.1 子公司网络资本形成和作用 |
4.2.2 网络嵌入视角下的子公司演化成长动力分析 |
4.3 网络嵌入视角下的子公司演化成长的过程 |
4.3.1 子公司成长网络资源积累过程分析 |
4.3.2 子公司网络嵌入行为的期权博弈解释 |
4.4 网络嵌入与子公司演化成长模式 |
4.4.1 子公司网络演化成长环节 |
4.4.2 子公司网络嵌入成长过程阶段 |
4.4.3 子公司网络网络演化成长主要模式 |
4.5 本章小结 5 网络嵌入影响子公司演化成长过程分析 |
5.1 网络嵌入对子公司演化成长的影响分析框架 |
5.2 子公司嵌入网络特征与子公司演化成长 |
5.2.1 嵌入网络规模与子公司演化成长 |
5.2.2 网络嵌入位置与子公司演化成长 |
5.2.3 网络嵌入边界与子公司演化成长 |
5.3 子公司网络嵌入关系特征与子公司演化成长 |
5.3.1 网络嵌入联结与子公司演化成长 |
5.3.2 网络嵌入强度与子公司演化成长 |
5.3.3 网络嵌入密度与子公司演化成长 |
5.3.4 网络嵌入周期与子公司演化成长 |
5.4 母公司控制对子公司演化成长的影响 |
5.4.1 母公司控制的基本模式 |
5.4.2 母公司控制对子公司演化成长的影响过程 |
5.5 本章小结 6 网络嵌入对子公司演化成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
6.1 实证的研究基本思路 |
6.2. 样本选择与问卷设计 |
6.2.1 样本选择 |
6.2.2 问卷设计 |
6.3. 变量选择与测量 |
6.3.1 被解释变量的选取择和测量 |
6.3.2 解释变量的选取和测量 |
6.3.3 控制变量的选取和测量 |
6.4 变量描述性统计、信度和效度 |
6.4.1 变量信度分析 |
6.4.2 变量的效度分析 |
6.4.3 因子分析原理 |
6.4.4 子公司演化成长的测度 |
6.5 子公司演化成长的多元回归分析 |
6.5.1 网络嵌入结构特征对子公司演化成长影响检验 |
6.5.2 网络嵌入关系特征对子公司演化成长影响检验 |
6.5.3 母公司控制特征对子公司演化成长影响检验 |
6.5.4 控制变量对子公司演化成长检验 |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
7.2.1 理论价值 |
7.2.2 实践意义 |
7.3 局限和展望 |
7.3.1 研究的局限 |
7.3.2 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承担的科研项目 |
(8)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对中美贸易失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美国对华直接投资与中美贸易失衡的关系:理论研究 |
1.2.2 美国对华直接投资与中美贸易失衡的关系:实证研究 |
1.2.3 缓解中美贸易失衡的对策:基于国际直接投资视角的研究 |
1.3 论文的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的结构安排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
1.4.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国际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
2.1 国际直接投资的贸易替代论 |
2.2 国际直接投资的贸易促进论 |
2.3 国际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理论的新发展 |
2.3.1 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差异 |
2.3.2 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阶段 |
2.3.3 国际直接投资的行业差异 |
2.4 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主要特征 |
3.1 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历史概述 |
3.2 改革开放以来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阶段特征 |
3.3 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动机特征 |
3.3.1 市场导向型 |
3.3.2 生产导向型 |
3.4 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行业结构特征 |
3.4.1 制造业 |
3.4.2 能源开采或开发行业 |
3.4.3 服务业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美双边贸易的发展、失衡及其主要特征 |
4.1 中美双边贸易的发展 |
4.2 中美贸易失衡的出现及其主要特征 |
4.2.1 中美贸易规模失衡 |
4.2.2 中美贸易结构失衡 |
4.2.3 中美出口竞争力不对称 |
4.3 导致中美贸易失衡加剧的主要因素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对中美贸易失衡的影响 |
5.1 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对中国出口的影响 |
5.1.1 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对中国对美出口规模的影响 |
5.1.2 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对中国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
5.1.3 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对中国对美出口结构的影响 |
5.2 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对美国出口的影响 |
5.2.1 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对美国对华出口规模的影响 |
5.2.2 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对美国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
5.2.3 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对美国对华出口结构的影响 |
5.3 美国对华直接投资与中美贸易失衡 |
5.3.1 美国对华直接投资与中美贸易规模失衡 |
5.3.2 美国对华直接投资与中美贸易结构失衡 |
5.3.3 美国对华直接投资与中美出口竞争力不对称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9)社会责任对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竞争优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相关概念的分析与界定 |
1.4 研究方法、思路与研究内容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研究 |
2.2 跨国公司及其子公司竞争优势理论研究 |
2.3 跨国公司社会责任与子公司竞争优势关系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社会责任对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竞争优势影响的理论分析 |
3.1 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竞争优势来源的理论分析 |
3.2 东道国网络与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竞争优势 |
3.3 社会责任与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东道国网络 |
3.4 社会责任与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竞争优势 |
3.5 社会责任影响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竞争优势机制的理论框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概念模型和研究设计 |
4.1 概念模型和假设提出 |
4.2 问卷设计 |
4.3 量表设计 |
4.4 样本选取与数据收集 |
4.5 统计分析方法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社会责任影响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竞争优势的实证分析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 样本信度及效度检验 |
5.3 样本总体变量间的Pearson相关分析 |
5.4 样本总体变量间关系的多元回归分析 |
5.5 概念模型修正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及未来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与启示 |
6.2 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附件 |
(10)高管团队决策效力、战略导向与在华子公司竞争优势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研究背景 |
0.1.1 现实背景 |
0.1.2 理论背景 |
0.2 问题的提出 |
0.2.1 现有文献不足 |
0.2.2 拟解决的问题 |
0.3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0.3.1 研究方法 |
0.3.2 技术路线 |
0.4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0.5 研究意义 |
0.6 可能的创新点 |
0.7 本章小结 |
1. 文献回顾 |
1.1 竞争优势 |
1.1.1 企业竞争优势理论 |
1.1.2 企业竞争优势的前因研究 |
1.1.3 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理论 |
1.1.4 子公司角色与发展理论 |
1.1.5 子公司竞争优势及前因研究 |
1.2 战略导向 |
1.2.1 战略导向构念与内涵 |
1.2.2 战略导向的前因与后果研究 |
1.2.3 子公司战略导向与竞争优势关系的相关研究 |
1.3 管理连结 |
1.3.1 管理连结的构念与内涵 |
1.3.2 管理连结的前因与后果研究 |
1.4 决策全面性 |
1.4.1 决策全面性的概念和内涵 |
1.4.2 决策全面性与产出的关系研究 |
1.5 海外子公司自主权 |
1.5.1 决策自主权的概念和内涵 |
1.5.2 决策自主权的前因与后果研究 |
1.6 环境动荡性 |
1.6.1 环境动荡性的概念与内涵 |
1.6.2 环境动荡性的调节作用研究 |
1.7 文献述评 |
1.8 本章小结 |
2. 理论基础和假设的提出 |
2.1 决策与群体决策理论 |
2.2 研究变量的含义界定 |
2.3 变量的关系辨析和假设的提出 |
2.3.1 在华子公司高管团队决策效力框架构成分析 |
2.3.2 在华子公司高管团队决策效力与子公司竞争优势的关系 |
2.3.3 高管团队决策效力与在华子公司战略导向的关系 |
2.3.4 在华子公司战略导向与竞争优势的关系 |
2.3.5 在华子公司战略导向的中介作用 |
2.3.6 环境动荡性的调节作用 |
2.3.7 假设的汇总和理论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3. 研究方法与设计 |
3.1 问卷的设计 |
3.2 变量的测量 |
3.2.1 在华子公司竞争优势的测量 |
3.2.2 高管团队管理连结的测量 |
3.2.3 高管团队决策全面性的测量 |
3.2.4 高管团队决策自主权的测量 |
3.2.5 战略导向的测量 |
3.2.6 环境动荡性的测量 |
3.2.7 控制变量 |
3.3 预测试与量表修订 |
3.3.1 测量条款评价值描述性统计 |
3.3.2 小样本测试方法 |
3.3.3 高管团队决策效力量表的信度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 |
3.3.4 战略导向量表的信度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 |
3.3.5 竞争优势的信度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 |
3.3.6 环境动荡性的信度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实证分析和假设检验 |
4.1 数据收集与样本描述 |
4.1.1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4.1.2 样本描述 |
4.1.3 测量条款的描述性统计 |
4.2 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4.2.1 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 |
4.2.2 建构信度 |
4.2.3 聚合效度 |
4.2.4 区分效度 |
4.2.5 内容效度 |
4.3 相关性分析 |
4.4 多重共线性、异方差、序列相关和同源方差检验 |
4.5 高管团队决策效力对竞争优势的回归分析 |
4.6 高管团队决策效力对战略导向的回归分析 |
4.7 战略导向对竞争优势的回归分析 |
4.8 战略导向的中介作用分析 |
4.9 环境动荡性的调节作用分析 |
4.9.1 环境动荡性对管理连结与战略导向关系的调节作用检验 |
4.9.2 环境动荡性对决策全面性与战略导向关系的调节作用检验 |
4.9.3 环境动荡性对决策自主权与战略导向关系的调节作用检验 |
4.10 数据分析和假设检验的结果 |
4.11 进一步讨论 |
4.11.1 管理连结对竞争优势的影响机制 |
4.11.2 决策全面性对竞争优势的影响机制 |
4.11.3 决策自主权对竞争优势的影响机制 |
4.12 本章小结 |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理论贡献 |
5.3 实践意义 |
5.4 研究不足 |
5.5 未来研究展望 |
附录: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期间研究成果 |
四、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发展问题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东道国制度压力对在越中国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研究 ——人力资源本地化与人力资源自主权的中介作用[D]. 周丹妮.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2]地方官员治理对外商在华子公司区位选择及绩效的影响研究[D]. 檀灿灿.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3]战略管理视角下美国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研究[D]. 王星雨.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8)
- [4]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角色演化研究[D]. 刘鶄. 中央财经大学, 2015(12)
- [5]在华跨国公司跨文化整合模式选择研究 ——关系资本建构视角[D]. 刘重霄.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5(12)
- [6]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营销战略演进研究[D]. 郭鹏. 西南财经大学, 2013(04)
- [7]基于网络嵌入的子公司演化成长机制研究[D]. 朱顺林. 浙江大学, 2012(08)
- [8]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对中美贸易失衡的影响[D]. 范海君. 吉林大学, 2012(08)
- [9]社会责任对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竞争优势的影响研究[D]. 王长义. 山东大学, 2011(06)
- [10]高管团队决策效力、战略导向与在华子公司竞争优势的关系研究[D]. 刘燕. 南京大学,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