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福州地区发展现代物流的思考与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范晓鹏[1](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梁子婧[2](2020)在《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态势及演变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区域物流是我国物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所依赖的中观层次和客观基础。从历史的发展和实践来看,区域物流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加速器”,在区域经济发展因素分析和变迁历程中得到了理论支持和实践验证。近年来,我国物流业大而不强、成本高、效率低,且东、中、西部物流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较为突出,成为制约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因素,阻碍着产业资源布局优化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进程。江苏是我国为数不多横跨南方和北方的省份,其苏南、苏中和苏北物流发展的区域性和不平衡性特征明显,其区域物流发展非均衡是我国区域物流发展非均衡的一个缩影和典型代表。以江苏为例对其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态势及演变机制进行研究,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努力缩小区域物流发展差距的重要课题,也是践行十八大之后,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新理念进程中需要解决的现实难题。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或一地区内物流结构与运行在空间上分布的现实状态,其内涵是综合多样性的,不只是表面呈现出的简单差异,而是经历一个更加复杂的动态变化过程。本文遵循“理论基础—现状趋势—演变机理—对策建议”的思路,以问题为导向,对现代物流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物流地理学等理论系统梳理基础上,探究本文研究基础并建立理论分析框架;从区域(江苏三大区域)和市域两个层面,从时间和空间双重维度,对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态势之形,之态和之势进行多层次多视角全面解析,进一步厘清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真实状态和发展脉络,具体如下:(1)空间非均衡态势之形—空间差异分析。通过对江苏省,三大区域和13市物流发展总量规模和物流业务量规模进行比较分析和配对样本T检验,并利用泰尔指数及其可分解性,探究江苏区域物流空间差异变化特征和趋势。结果显示:江苏区域物流快速增长带来了区域物流空间差异在数量上日渐突出,整体呈现从南到北逐渐降低的梯度差异分布;同时区域内差异大于区域间差异,区域内差异有扩大趋势,各区域物流发展差异在空间上呈现不平衡现象;这种空间差异的长期存在,伴随区域物流需求的不断增长,将会引起物流资源要素的流动并追逐其合理配置。(2)空间非均衡态势之态—集聚扩散分析。基于对产业集聚理论研究和应用梳理,从物流业资本要素和劳动力要素集聚表现形式出发,利用GeoDa空间计量软件对不同层面江苏区域物流要素空间分布进行描述,采用全局莫兰指数和局部莫兰指数对资本和劳动力要素集聚扩散的整体和局部空间相关性和集聚程度进行分析,结合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进行空间相关性检验,并通过莫兰散点图和LISA集聚图对不同区域中物流资本和劳动力要素集聚扩散空间布局特征及形成路径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江苏区域物流资本要素在空间上由原来的散状斑块集聚逐渐链接,过度到苏北区域,形成片状集聚,具有投入的单向性、不易流动性;而劳动力要素集聚在空间上更多表现出单极点状集聚,由苏南区域集聚渐渐转变到苏北区域集聚,具有明显的跨越区域现象,体现出劳动力要素易流动性和利益追逐利益性,这种资本和劳动力要素非均衡集聚将导致资源要素配置有效区间和空间发生变化。(3)空间非均衡态势之势—空间新格局分析。基于空间布局基础理论,结合江苏省“十一五”到“十三五”物流业发展规划,立足《江苏省沿江地区产业空间布局规划》等政策的基本思路,从城市物流“质量”和物流运输距离两方面构建城市物流引力模型,测算城市间物流空间相互作用能力,并引入物流隶属度对城市物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归属进行划分,揭示出江苏区域物流空间布局特征及变迁。结果得出:江苏13市区域物流“质量”差异明显,城市间物流引力强度存在着空间不均衡态势,原有的苏南,苏中,苏北区域三大格局渐渐模糊,从单极化格局逐渐转向双向开放立体的空间新格局。(4)基于以上分析,进一步借鉴并拓展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确定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演变的根本出发点—“物流生产力”,同时通过三阶段SBM模型和Malmquist生产力指数对江苏区域物流全要素生产率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探索区域物流生产力结构变化特征和规律,给出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演变的内在驱动机制,并对其σ和β收敛性和变动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物流生产力是区域物流发展的内生变量和核心要素,物流生产力不平衡结构及状态变迁是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演变的内在动力,其演变趋势明显存在一定阶段性和区域性特征。最后,依据上述理论与实证分析结果,进一步拓展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结合江苏区域物流协调发展构想框架,给出江苏区域物流非均衡协调发展制度设计检验路径和对策建议,为江苏区域物流高质量发展和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强富美高”新江苏提供理论和政策建议借鉴。该论文有图38幅,表格59个,参考文献211篇。
梁树琦[3](2019)在《基于煤炭企业交通模式选择的北煤南运综合交通体系研究》文中认为煤炭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支撑。我国煤炭资源西多东少、北多南少,煤炭跨区域运输需求巨大。通过北煤南运满足华东、华南及华中地区煤炭需求已经成为我国煤炭运输的一个主流向。北煤南运运量大、距离远,长期以来依靠海铁联运模式。然而海运模式近年来出现了港口能力受限、运能不稳定、价格波动大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煤炭向消费地的可靠供应和运输。在蒙华铁路这一运煤新通道开通的背景下,构建高效、便捷的北煤南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应对海运市场波动、增强北煤南运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国内外针对煤炭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演变及优化的系统研究并不多,既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现代化集装箱综合运输以及高附加值零散白货的多式联运系统设计及网络优化等问题上。未来随着对老旧船只报废的政策不断推进,沿海干散货航运能力不断下降,蒙华铁路的建成将为北煤南运提供多重模式选择,北煤南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构建亟需相关理论研究的指导。在这一背景下,本文选取了北煤南运作为研究对象,引入蒙华铁路这一新运煤通道,展开我国北煤南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研究。本文希望解决的问题是:煤炭企业如何从综合交通运输的视角设计并优化北煤南运交通模式?这一问题可以进一步细化为以下两个子问题:(1)影响煤炭企业选择不同交通模式的关键因素是什么?(2)煤炭企业如何基于这些关键因素对煤炭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进行优化?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计量模型法并结合典型企业实地调研,对影响煤炭企业交通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同时论文从综合交通运输的视角出发构建了煤炭企业交通模式选择及优化的分析框架,结合鄂尔多斯至武汉、南京、泉州三大实证案例,通过竞争博弈模型及敏感性分析对该研究框架进行验证。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第一,本文通过对大量既有相关文献的回顾发现,对煤炭运输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存在一定不匹配性。总体来看,实证研究相对较多,同时既有研究主要集中在煤炭集疏运系统优化、煤炭运输效率评价、煤炭产业发展政策等方面。随着煤炭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及新通道的出现,综合交通运输理论在煤炭运输问题研究领域具有相当适用性及研究紧迫性。第二,本文结合既有综合交通运输理论研究和我国煤炭资源基本特点,从煤炭运输网络结构、运输模式选择以及供需匹配等方面系统分析了影响我国北煤南运交通模式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北煤南运综合交通体系研究的分析框架。框架包含三个维度、四大主体、五大要素,其中三个维度是功能维度、结构维度及运作维度;四大主体是运输模式构成、运输模式选择与竞争、运输网络构建与优化及运输效率评价;五大要素是经济性、时效性、便捷性、可靠性及安全性,依托该框架分析我国北煤南运不同阶段采用不同交通模式背后的机理。第三,为验证框架可靠性,论文选取了三个典型案例,通过广义运输成本函数及竞争博弈模型,分析北煤南运综合交通体系的演变。实证结果验证了新煤运通道的出现对北煤南运综合交通模式的重要影响。结果显示:(1)蒙华铁路在北煤南运中短途市场中相较海铁联运模式的竞争效应显着;(2)受运输时效性和运输成本等综合影响,蒙华铁路将承担90%以上的市场份额,且会促进海铁联运运价进一步降低,从而推进北煤南运整体运输成本的下降。第四,为从动态优化和演变的视角分析北煤南运综合交通体系的构建,论文采用敏感性分析法对海铁联运服务水平进行动态优化,探讨了煤炭运输时间价值及海铁联运运价优惠对北煤南运综合交通模式的影响。结果显示:(1)海运服务水平的提升对蒙华铁路的竞争效应具有调节作用;(2)在市场细分方面,蒙华铁路将主要承担优质煤运输工作,而附加值较低、对时效性要求较低的远距离煤炭运输将主要采用海铁联运模式;(3)整体来看,煤炭运输时间价值越高,蒙华铁路对海铁联运的竞争效应越明显;针对时效性要求较高的煤炭品类,铁路直达运输比例逐渐增高。从而给出海铁联运和铁路直达运输相互竞争又相互补充的综合交通发展模式。在铁路运能得到释放、充足时,铁路将在北煤南运综合交通网络中发挥主要作用。
刘沐洋[4](2019)在《中职学校物流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互联网+传统物流”模式推广,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等技术变革给物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变化,传统的物流业从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转向知识与技术密集,人才的需求相应也从传统的劳动力供给转向偏智能与技术供给。中职学校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才输送的重要来源,研究其人才培养之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前人研究,笔者将中职物流专业实践能力的构成包括一般实践能力、物流职业技能、物流职业情境实践能力和关键素养四个部分。通过岗位职责分析、调查采访,确认面向物流岗位的中职学生实践能力发展内容,认为目前物流基层操作岗位和管理岗位需要培养懂得物流设备维护、应用、具备数据分析能力的人才,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责任意识、吃苦耐劳等品质,提出了培养中职院物流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应然方案。最后,笔者以福建省某中职为研究典型,探究当前中职物流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现状与存在问题,并提出完善专业课程调整机制、健全教师提升机制、有效的教师激励机制、完善中高职专业协调机制、建立多元化综合性的评价机制等解决措施。
潘晓[5](2018)在《“海丝”核心区战略下福建省物流业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提出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对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多项与福建省物流业相关的利好政策,明确支持福建省建设“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多区叠加”的政策优势使福建省物流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契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建省在打造内陆省份出海新通道、辐射内陆、对接台湾、联通东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物流业则在“设施联通”和“贸易畅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面对经济新常态,立足于“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研究福建省物流业发展,对于提升物流业整体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发挥核心区的引领、示范、聚集、辐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福建省物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海丝”核心区战略下福建省物流业如何抓住战略机遇,促进本省物流业发展。首先,总结和评述区域物流发展、物流业效率以及“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下物流业发展相关文献,明确本文研究思路。其次,从区域物流、物流效率评价以及物流战略管理三个方面阐述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再次,在概述福建省物流业现状基础上,采用多时期网络DEA模型,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省份物流业为决策单元,分析福建省物流业运行效率,明确其发展的不足之处。接着,采用灰色预测法与回归预测法相结合的组合预测方法确定福建省物流需求。进而,基于物流业运行效率分析与物流需求预测,以“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战略为背景,运用SWOT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确定福建省物流业发展战略及发展思路。最后,从面向国内和面向国际两个路径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为福建省物流业在“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战略下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文玉钊[6](2016)在《西向开放对国家空间结构的影响 ——基于西北门户方向研究视角》文中认为近代以海洋方向为主导的对外开放深刻改变了生产要素的流动模式,并在很大程度上奠定当前国家经济地理的基本格局。2013年,“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西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西向开放后,以中欧班列为载体的西向经贸大通道蓬勃发展,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区位红利有望得以激活,从而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不断进入。西向开放的推进有望打破既有的区域发展态势,引发新一轮区域发展格局重塑,此过程仍在继续,成熟的新格局尚未形成。西向开放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已经成为当前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更成为国家与地方进行区域发展判断与宏观生产力布局所面临的重大课题。空间结构作为社会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投影,是研究西向开放对区域发展影响的重要视角,但以往空间结构视角的研究多集中于以港口为依托的海洋方向开放上,西向开放视角的研究明显较少。为此,有必要基于地理学视角,采用空间分析、数理统计分析、历史分析等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从节点、通道、网络、域面等多角度深入全面的研究西向开放对国家空间结构造成的影响,并通过空间结构的重塑特征为进一步判断区域发展格局的演变趋势提供参考。这是本研究的目的和价值所在。西北门户地区在国家对外开放大局与国土开发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一方面,以阿拉山口与霍尔果斯口岸为代表的西北口岸体系在国家陆路外贸中占有较大比重,且阿拉山口口岸是中欧班列的主要过境门户。另一方面,西北门户区是“开”字型国土开发战略的重要节点,是国家沿边开发开放的重点地区,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同时,西北门户方向具有突出的地缘经济地位。首先,西北门户通道对外连接我国的重要贸易经济体;其次,西北门户衔接世界两大贸易轴心,并且其所在的欧亚大陆有望成为第三大贸易轴心;再次,西北门户地区是陆上国际能源大通道重要节点。西北门户方向的突出地缘政治地位表现在,西北门户通向欧亚大陆地缘政治博弈的中心地带,且西北门户地区是地缘阻隔下的中国西进的战略支点。当前中欧班列主导下的西向贸易表现出显着的空间分异特征。中欧班列始发城市与发车频率较高城市大多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始发城市类型主要有省会城市、货源型城市、交通枢纽型城市三种,省会与交通枢纽型城市多分布在中西部地区,货源型城市多分布在沿海地带;面向西北门户的西向货流通道表现出明显的汇流特征,宝成、襄渝、京沪、京广、胶济、太中银等铁路均成为主要货流通道,陇海铁路为骨干通道。多数中欧班列的货源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区,腹地出现交叉,货源无序竞争较为严重。中欧班列运营现状表明,运费与时间成本是中欧班列运营的关键约束因素,也是国内城市在西向贸易中经济地理区位状况的关键指示,因此将二者作为国内城市区位的核心指标。对陆路与海路两种西向运输方式下2013年与2020年的国内城市至欧洲市场的经济与时间成本进行测算,结果表明:陆路运输条件下,西北地区节点城市区位提升明显;海路运输条件下,运费区位最优城市群体集中在沿海地区与长江下游沿江地区,且沿海地带区位最优区域自北方向南方逐步向内陆纵深;基于西北门户的西向开放与海洋方向开放的相互作用空间范围分异明显,依据海、陆两种方式下的经济与时间成本区位均值线分布,全国可划分为双重优势区、双重劣势区、海运优势区、陆运优势区四种类型;“武汉—十堰—常德三角区”是城市区位的“心脏地带”与递变中枢;成渝贵地区成为双向开放条件下的区位受益显着区域。在基于社会经济数据进行物流节点城市等级判别的基础上,依托2013与2020年国内交通路网,利用引力模型识别不同等级节点的物流网络,获取不同等级节点城市的核心腹地范围。利用空间分析技术,进行节点城市至西北门户最小时间成本与最短距离路径测算,并估算不同节点城市的可支配货流量。综上,最终构建面向西北门户的城市物流轴-辐网络结构。基于西北门户的西向流通网络结构表现出与三角洲水系分布相似的空间形态,依托相关理论,对节点城市与流通通道进行判断,提出我国西向流通的“三角洲模式”。其中,新疆至甘肃武威段相当于干流段,武威—兰州是三角洲结构中的顶点城市,西安与重庆是最为重要的分流点城市。通道分布上,主要为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为端点的主通道,另有以海西区、成渝区、东北地区等为端点的次级通道。在此基础上,提出中欧班列空间布局优化的四个具体方案。城市区位格局与国家空间结构之间存在着显着的相互作用与耦合特征。双向开放之后,近代以来的“三角形”基本框架发生了新的变化,其演进的基本方向是由近海进—步向内地纵深,西部地区的支撑点即为成渝贵地区。据此认为,以长三角—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珠三角—成渝、京津冀—成渝为四大边框,以长三角—武汉—成渝以及京津冀—武汉—珠三角为对角线的“菱形结构”已经出现,并逐步演化成为国家空间结构的核心框架,以上轴带均已表现出较为显着的区位优势。西向开放引发了国家空间结构一定程度上的重塑与演进,而空间结构的变化最终体现在国土开发与生产力宏观布局上。通过对国土空间开发的历史演进分析,指出我国当前面临的困境。通过对比中、美两国地理环境的相似性,以及总结美国国土开发进程的历史经验,认为美国的国土开发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在此基础上,认为我国可针对不同区域,分别按照网络式、点轴式和据点式三种开发模式推进,最终形成全面开放、陆海统筹、门户引领的国土开发格局。
李欣慧[7](2014)在《山东省物流节点布局研究》文中提出2009年国务院印发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为进一步促进物流业发展,2011年,又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建立健全促进物流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进一步推动物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国务院又出台九大措施支持物流业发展。物流业作为朝阳产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方面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物流系统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物流节点作为物流系统中最基础的一环,要实现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必须把物流节点的布局和建设作为突破口。物流节点的布局是区域物流发展的最为关键的一环,渐渐成为影响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物流节点不仅执行物流的一般服务功能,而且物流节点还是区域物流的重心所在。国内外关于物流节点的研究内容已经比较丰富,国外学者由于对该领域的研究起步比较早,从20世纪80年代就涌现出非常多的理论成果。总的来说,国内外物流节点研究既有理论的支撑,同时又有各种布局决策的算法。虽然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已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但是也有存在不足的地方。本文将在现有的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学习和指导下,充分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基于山东省17地市的经济发展数据,引入相关理论,多角度、系统的分析物流节点的布局问题,最后针对其今后发展过程中物流节点选址等提出对策建议。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本文介绍了物流节点相关理论基础,包括物流节点的内涵、功能作用及物流业态,还介绍了物流节点布局的目标、原则、步骤等基本理论,并且介绍了集对分析和TOPSIS的相关理论知识。在研究分析山东省物流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根据物流节点布局指标体系的选取原则和影响因素,依据灰色系统理论及灰色关联原理,计算灰色关联度,最终得出影响山东省物流节点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集对分析、TOPSIS法和斯皮尔曼等级系数对山东省相关物流节点做出综合评价,并在层次进行细分的基础上,对山东省一、二、三级物流节点提出战略规划。最后针对山东省物流节点布局未来的发展提出宏观的对策建议。
郑雪源[8](2014)在《“同城化”视角下福莆宁物流业合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城市世纪”时代,竞争与合作的外延已经从单纯的城市之间拓展到城市群、城市圈。相邻城市之间加强区域生产要素的融合,构建更加宽泛有效的产业链条以加强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已成为区域经济未来发展重要的生长点和增长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作为海西重点发展的核心城市圈之一福州、莆田、宁德三市抓住机遇,正积极实施建构以福州大都市圈的同城化战略。区域物流业在区域同城化战略,在社会再生产的对资源的调整、分配、优化作用日趋凸显,区域物流业的一体化协同发展极大地影响着区域经济的竞争力。目前福莆宁地区物流业的发展相对滞后,与经济发达区域的同城化物流发展程度相比有较大差距,在同城化的视角下如何建构福莆宁物流业协同发展模式是本文重点探析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在对国内外关于物流业同城化协同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加以梳理的基础上,首先从宏观角度对福莆宁物流业同城化发展的基础条件进行分析,进而得出当前福莆宁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及其趋势,通过这两部分的背景描述,提出福莆宁物流协同发展的设想。在第四部分开始,利用swot-clpv分析工具对福莆宁物流业同城化可行性作出战略决策;在第五部分则利用熵权法去分析福莆宁物流业协同发展的影响因子,得出对应因子得分权重。通过前文研究得出的战略决策与因子得分权重最后提出福莆宁物流业协同发展模式及建议对策。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在查阅大量区域物流协同发展的研究和理论的基础上,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和实地走访等形式,深入行业一线,深入挖掘福莆宁物流市场的基础数据和统计数据。通过调查问卷归纳出福莆宁物流业发展的实施环境进行SWOT-CLPV分析;在进行发展模式的模型构建的过程中,创新地将熵权法应用的区域物流业发展模式的因子分析上,加大定量分析的力度,从而弥补swot-clpv分析工具的不足,为最后一部分的福莆宁物流业发展的模式的确立以及对策建议夯实可行性基础。在研究中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福莆宁物流业进行有效的整合、协同发展是增强区域经济活力的必然举措。第二,利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得出的福莆宁物流业同城化发展路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吴燕[9](2014)在《福州现代服务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信息化和世界一体化的推动下,世界经济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型,第三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上升,贡献率也越来越大。作为第三产业中正在崛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现代服务业以其高附加值、低能耗性等特征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兴增长点,是一个朝阳的产业。同时,现代服务业还能带动就业机会的增加、通过外销转内需拉动地方消费经济的增长。目前,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存在多种发展模式,根据对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及香港、台湾地区的发展研究,可以得出,集群是近些年产业发展的有效组织方式,通过集聚能产生良好的辐射效应,推动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因此,也可将集群的概念,发展方式借鉴到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中,它既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要求,也是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产业的发展,既要处理好企业与市场的关系,也要处理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从而推动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以及产业的良性有序发展。当前福州第三产业增加值1900多亿元,已逼近第二产业增加值,但传统服务业仍占较大比重,如何更好地发挥现代服务业在福州第三产业中的作用,发展的更快更好,合理布局和规划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十二五”规划中,福州提出:力争到2015年,服务业占全市GDP的比重逾50%的目标,并将打造“现代服务业中心”也纳入规划。通过系统的学习以及日常的积累,本文从产业集群、管理学等角度进行分析,以期为福州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借鉴,同时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于梦镌[10](2013)在《福建省粮食物流“四散化”工程发展推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粮食物流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其发展已被提升至国家战略层次的高度,在任何时期都不能被削弱。粮食物流“四散化”,即“散储、散运、散装、散卸”的作业形式因其在提高粮食物流效率、节约粮食物流费用、降低粮食物流损耗等诸多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而成为我国粮食物流现代化的主要发展方向,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而福建省目前在粮食物流的作业过程中仍以传统的包粮方式为主,截止2012年,全省“四散化”作业比例仍在我国平均线以下,属于沿海省市中较为落后的地区。福建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福建省粮食局于2007年正式出台了福建省“四散化”工程建设规划,即本文背景,其主要目标是到2015年,全省散粮物流比例须达到50%以上,其中通过水运入闽(国内)的散粮物流比例达到80%,初步实现全省粮食物流“四散化”。但目前在工程建设上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距离规划目标尚有较大差距。为了与以散装物流为主的粮食物流现代化建设目标接轨,促进福建省粮食物流“四散化”建设的持续协调发展,进而提升福建省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及粮食产业综合竞争力,本文运用规范与实证、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借鉴大量参考文献,走访省粮食局各部门及福州中央粮库、泉州南岸官桥粮食城、厦门港招银港区,运用比较分析法及统计学方法,对所收集的福建省粮食物流历年资料数据进行归类统计,从物流流量和流向角度分析福建省“四散化”工程的发展现状,提出现有的优势和两大重点问题,即未来工程目标物流量的超前预测和工程配套建设不足。针对此,本文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组合预测模型,根据工程量化指标比例预测福建省未来5年的散粮工程目标物流量和水路入闽散粮工程目标物流量,并进行拟合度检验。同时本文还提出包括建设主要散粮物流设施以及发展多种散粮运输方式在内的配套基础建设措施,以及由政府规划引导、技术资金支持、龙头企业培育、人才队伍培养组成的措施实施保障,以进一步推进福建省粮食物流“四散化”工程的发展。
二、关于福州地区发展现代物流的思考与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福州地区发展现代物流的思考与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概念释义 |
1.4.1 都市圈 |
1.4.2 一体化 |
1.4.3 高质量 |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1.5.3 研究方法 |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
1.6.2 研究特性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
2.3.1 国外经验 |
2.3.2 国内经验 |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
2.4.1 人本化 |
2.4.2 绿色化 |
2.4.3 创新化 |
2.4.4 网络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
3.3.1 产业协同创新 |
3.3.2 市场开放统一 |
3.3.3 生态绿色共保 |
3.3.4 城乡协调融合 |
3.3.5 文化包容认同 |
3.3.6 交通互联互通 |
3.3.7 服务共建共享 |
3.3.8 科技智慧引领 |
3.3.9 治理现代高效 |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
4.1.1 识别原则 |
4.1.2 识别思路 |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
4.2.1 基本特征判别 |
4.2.2 基本范围选取 |
4.2.3 中心城市界定 |
4.2.4 识别方法选取 |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5.1 核心圈层识别 |
4.5.2 扩展圈层识别 |
4.5.3 辐射圈层识别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
5.1 时空演化特征 |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
5.2 区域现状解析 |
5.2.1 自然地理 |
5.2.2 经济社会 |
5.2.3 城镇体系 |
5.2.4 服务设施 |
5.2.5 体制机制 |
5.3 比较格局审视 |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
5.4 核心问题研判 |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
6.1.1 总体思路 |
6.1.2 评价方法 |
6.1.3 数据来源 |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
6.2.3 评价结果分析 |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
6.3.3 评价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
7.1 影响因子研判 |
7.1.1 自然环境因子 |
7.1.2 经济社会因子 |
7.1.3 交通设施因子 |
7.1.4 历史文化因子 |
7.1.5 政策制度因子 |
7.1.6 信息技术因子 |
7.2 动力机制解析 |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
7.3 既有模式梳理 |
7.3.1 一般模式 |
7.3.2 复合模式 |
7.3.3 模式特征 |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
7.4.1 模式建构思路 |
7.4.2 空间模型建构 |
7.4.3 适宜模式推演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
8.1.1 战略价值研判 |
8.1.2 目标方向引导 |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
8.2.1 城镇体系完善 |
8.2.2 空间结构优化 |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
9.1.1 规划思维转变 |
9.1.2 规划目标转向 |
9.1.3 规划基本原则 |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
10.2 创新点 |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
10.3 不足与展望 |
10.3.1 不足之处 |
10.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2)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态势及演变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2 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托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2.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2.3 国内外实证研究现状 |
2.4 研究述评 |
2.5 本章小结 |
3 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态势之形:空间差异分析 |
3.1 江苏区域物流发展空间差异比较分析 |
3.2 江苏区域物流发展空间差异动态分析 |
3.3 江苏区域物流发展空间差异特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态势之态:集聚扩散分析 |
4.1 理论基础与分析方法 |
4.2 江苏区域物流资本要素集聚的空间分布及分解 |
4.3 江苏区域物流劳动力要素集聚的空间分布及分解 |
4.4 江苏区域物流要素集聚扩散形态特征及形成路径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态势之势:空间新格局分析 |
5.1 理论基础与政策规划 |
5.2 模型构建与指标体系设计 |
5.3 江苏区域物流空间结构与空间格局形成 |
5.4 江苏区域物流空间格局特性及新格局构建 |
5.5 本章小结 |
6 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演变机制:基于“物流生产力”分析 |
6.1 理论基础与“物流生产力”的提出 |
6.2 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演变的理论解释 |
6.3 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演变的实证研究 |
6.4 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收敛效应与变动趋势 |
6.5 本章小结 |
7 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
7.1 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与构想 |
7.2 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制度设计及建议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基于煤炭企业交通模式选择的北煤南运综合交通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问题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及论文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 |
2.1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相关理论研究 |
2.1.1 综合交通运输领域既有研究分布 |
2.1.2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内涵研究 |
2.1.3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演变研究 |
2.1.4 综合交通运输系统运营研究 |
2.2 煤炭运输模式选择及效率评价相关研究 |
2.2.1 煤炭运输的特点研究 |
2.2.2 煤炭运输模式选择研究 |
2.2.3 煤炭运输需求预测研究 |
2.2.4 煤炭运输系统效率评价研究 |
2.3 煤炭综合运输网络优化的相关研究 |
2.3.1 影响煤炭运输网络建设的因素研究 |
2.3.2 煤炭综合运输网络优化研究 |
2.4 北煤南运交通模式相关研究 |
2.4.1 北煤南运交通模式现状研究 |
2.4.2 北煤南运运输系统问题研究 |
2.4.3 北煤南运交通体系优化研究 |
2.5 相关研究评述 |
3 我国北煤南运运输通道发展现状 |
3.1 我国北煤南运陆上运输通道 |
3.1.1 我国煤炭铁路直达运输网络 |
3.1.2 北煤南运三大铁路运输通道 |
3.2 我国北煤南运海上运输通道 |
3.2.1 北煤南运海铁联运主要通道 |
3.2.2 北煤南运海上通道主要接卸港 |
3.3 我国北煤南运关键问题和风险 |
3.3.1 运能风险 |
3.3.2 运价风险 |
3.3.3 技术风险 |
3.4 北煤南运运输通道未来演化 |
3.4.1 新煤运通道出现及角色 |
3.4.2 北煤南运运输通道演化机制 |
3.5 本章小结 |
4 北煤南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分析框架 |
4.1 我国煤炭运输网络结构及基本特征 |
4.1.1 煤炭运输链条及其网络结构 |
4.1.2 煤炭资源空间调配基本地理格局 |
4.1.3 煤炭运输网络的复杂性 |
4.2 煤炭运输资源基本类型与配置规律 |
4.2.1 煤炭运输资源基本类型及特点 |
4.2.2 煤炭运输资源配置规律 |
4.3 基于模式选择的北煤南运综合交通体系分析框架 |
4.3.1 北煤南运综合交通体系分析框架 |
4.3.2 主要要素内涵及反馈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5 北煤南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构建及优化 |
5.1 基于复杂网络的北煤南运综合运输网络优化 |
5.1.1 综合运输网络下北煤南运网络结构 |
5.1.2 北煤南运综合运输网络优化关键问题 |
5.1.3 北煤南运综合运输网络优化模型 |
5.2 基于交通模式选择的北煤南运综合交通体系构建 |
5.2.1 北煤南运综合交通体系构建 |
5.2.2 双层规划博弈模型构建及基本假定 |
5.2.3 基于敏感性分析的北煤南运交通模式选择 |
5.2.4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启发式算法设计 |
5.3 新型互联网技术下煤炭运输网络的重构机制 |
5.3.1 基于大数据应用的煤炭资源产销智能监测机制 |
5.3.2 基于移动互联信息交互的运输资源共享机制 |
5.3.3 构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一体化煤炭物流网络 |
5.4 本章小结 |
6 北煤南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化实证分析 |
6.1 三大实证分析案例及煤炭供需概况 |
6.1.1 鄂尔多斯煤炭供应基地概况 |
6.1.2 三大煤炭消费地基本情况 |
6.1.3 北煤南运主枢纽港秦皇岛港概况 |
6.2 基于煤炭企业模式选择的运输网络优化实证分析 |
6.2.1 北煤南运主要运输通道竞争模式分析 |
6.2.2 竞争博弈模型相关参数确定 |
6.3 北煤南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化实证结果及讨论 |
6.3.1 双层规划竞争博弈模型结果 |
6.3.2 敏感性分析模型结果 |
6.3.3 基于模型结果的相关启示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蒙华铁路对北煤南运交通模式的影响调研一 |
附录B 蒙华铁路对北煤南运交通模式的影响调研二 |
附录C 蒙华铁路对北煤南运交通模式的影响调研三 |
附录D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启发式算法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中职学校物流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中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二、中职物流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访谈调查法 |
第五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中职学校物流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二节 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 |
第三节 人本主义管理理论 |
第二章 中职学校物流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分析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一、实践能力与相关概念辨析 |
二、中职物流专业学生实践能力 |
第二节 新时代物流人才供需现状 |
一、物流人才需求定量分析 |
二、物流人才需求定性分析 |
第三节 中职学校物流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及要求 |
一、中职学校物流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 |
二、中职学校物流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应然要求 |
第三章 中职学校物流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现状分析 |
第一节 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
一、人才培养规格 |
二、人才培养的课程结构 |
三、师资队伍建设 |
四、物流设施建设及校企合作 |
五、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
第二节 物流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问题 |
一、课程内容相对滞后 |
二、教师实践能力不高 |
三、校企合作机制不成熟 |
四、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完善 |
第四章 中职学校物流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优化 |
第一节 完善专业课程调整机制 |
第二节 健全教师队伍职业能力提升机制 |
第三节 建立校企物流专业协作机制 |
第四节 建立多元化综合性的评价机制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附录1 访谈问卷设计 |
附录2 访谈内容报告 |
访谈1:物流主管访谈报告 |
访谈2:物流企业仓库管理员访谈报告 |
访谈3:福州某中职学校商贸系主任访谈报告 |
附录3 图表汇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个人简介 |
(5)“海丝”核心区战略下福建省物流业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课题来源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课题来源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区域物流发展研究 |
1.3.2 物流效率评价研究 |
1.3.3“海丝”战略下物流业发展研究 |
1.3.4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区域物流相关理论 |
2.1.1 区域物流的内涵 |
2.1.2 区域物流需求预测 |
2.1.3 区域物流网络构建 |
2.2 物流业效率评价相关理论 |
2.2.1 效率与物流业效率的概念 |
2.2.2 物流业效率评价方法 |
2.3 物流战略管理理论 |
2.3.1 物流战略管理概念及特点 |
2.3.2 物流战略分析方法简述 |
第三章 福建省物流业现状分析及运行效率评价 |
3.1 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
3.1.1 地区经济发展概况 |
3.1.2 三次产业结构概况 |
3.2 物流业发展状况分析 |
3.2.1 物流产业规模增长概况 |
3.2.2 物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概况 |
3.2.3 物流信息化建设概况 |
3.3 福建省物流业运行效率评价 |
3.3.1 多时期网络DEA模型概述 |
3.3.2 评价指标选取与样本选择 |
3.3.3 运行效率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福建省物流需求分析与预测 |
4.1 福建省物流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1 物流需求分析 |
4.1.2 物流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
4.2 福建省物流需求预测方法介绍 |
4.2.1 均值GM(1,1)预测法 |
4.2.2 回归分析法 |
4.2.3 基于预测有效度的组合预测法 |
4.3 福建省物流需求预测 |
4.3.1 总货运量预测 |
4.3.2 水路与民航货运量预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海丝”核心区战略下福建省物流业发展SWOT分析 |
5.1 SWOT定性分析 |
5.1.1 优势分析(Strengths) |
5.1.2 劣势分析(Weaknesses) |
5.1.3 机会分析(Opportunities) |
5.1.4 威胁分析(Threats) |
5.2 SWOT定量分析 |
5.2.1 确定内外部因素权重 |
5.2.2 评价内外部因素 |
5.2.3 量化分析SWOT坐标系 |
5.3 发展战略思路分析 |
5.3.1 面向国内 |
5.3.2 面向国际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海丝”核心区战略下福建省物流业发展对策建议 |
6.1 面向国内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1 优化跨区域物流通道建设 |
6.1.2 加快战略性枢纽节点建设 |
6.1.3 推进多样化物流服务建设 |
6.1.4 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 |
6.1.5 鼓励侨商参与“海丝”核心区物流建设 |
6.1.6 发展经济激发物流需求 |
6.2 面向国际发展的对策建议 |
6.2.1 推动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 |
6.2.2 投资“海丝”沿线物流枢纽 |
6.2.3 促进国际物流产业链整合 |
6.2.4 完善跨国物流信息平台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6)西向开放对国家空间结构的影响 ——基于西北门户方向研究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提出与实施 |
1.1.2 中欧班列加速布局 |
1.1.3 国家明确建立陆海统筹的现代化对外开放物流运输网络 |
1.1.4 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成为地方西向开放的重要抓手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现象分析 |
1.2.2 科学问题提炼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查询法与综述分析法 |
1.4.2 定性分析与定量法 |
1.4.3 GIS空间分析法 |
1.4.4 历史分析法 |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5.1 研究思路的组织 |
1.5.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领域研究进展 |
2.1.1 对外开放与区域发展关系相关的研究 |
2.1.2 西向开放条件下国家内陆门户的研究 |
2.1.3 交通可达性研究 |
2.1.4 空间联系研究 |
2.1.5 区域空间结构 |
2.1.6 区域物流研究 |
2.1.7 综合评述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增长极理论 |
2.2.2 核心—边缘理论 |
2.2.3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
2.2.5 点-轴开发理论 |
2.2.6 轴-辐系统理论 |
第三章 西北内陆门户发展现状与战略地位 |
3.1 西北内陆门户发展现状 |
3.1.1 西北内陆门户概况 |
3.1.2 西北内陆门户对外贸易现状 |
3.1.3 西北门户成为中欧班列的主要过境门户 |
3.2 西北门户在国土开发中的地位 |
3.2.1 国土开发战略中重要的节点 |
3.2.2 沿边开发开放的重点地区 |
3.3 地缘经济地位 |
3.3.1 西北门户通道对外连接重要贸易经济体 |
3.3.2 西北门户衔接世界两大贸易轴心地带 |
3.3.3 西北门户地带是陆上国际能源大通道的重要连接点 |
3.4 地缘政治地位 |
3.2.1 西北门户通向欧亚大陆地缘政治博弈的中心地带 |
3.2.2 西北门户地区是地缘阻隔下的中国西进的战略支点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西向贸易现状分析 |
4.1 数据来源 |
4.2 西向班列运营现状 |
4.2.1 整体发展状况 |
4.2.2 具体线路与车次状况 |
4.2.3 运价与竞争力状况 |
4.2.4 运营速度状况 |
4.3 西向班列空间布局与运营特征 |
4.3.1 始发城市及其发车频率分异明显 |
4.3.2 物流通道多为骨干铁路 |
4.3.3 货源腹地交叉 |
4.3.4 中欧班列无序竞争亟待破解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演进中的西向流通网络结构 |
5.1 数据来源 |
5.2 国内货运交通网络 |
5.2.1 国内货运交通线路速度的设定 |
5.2.2 当前货运交通网络的整体格局 |
5.2.3 2020年货运交通网络的整体格局 |
5.3 面向西北门户的中国城市轴-辐物流网络构建 |
5.3.1 高等级流通节点的识别 |
5.3.2 物流主通道的识别 |
5.3.3 轴-辐网络的构建 |
5.4 面向西北门户的城市流通网络流量格局 |
5.4.1 不同等级流通节点核心腹地的划分 |
5.4.2 流通节点与通道可支配流量格局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变动的城市区位 |
6.1 基于运费与时间成本的节点城市区位测算方法 |
6.1.1 多式联运成本测算与竞争的分析模型 |
6.1.2 加权因子法 |
6.2 陆路运输路径下国外段货运铁路网络与集疏运枢纽设置 |
6.2.1 国外段货运铁路网络现状与趋势 |
6.2.2 中欧班列主导下的欧洲市场集疏运枢纽设置 |
6.3 海洋运输路径下中欧贸易外贸港口群体识别 |
6.3.1 国内城市出海港口的选择 |
6.3.2 欧洲枢纽港口的选择 |
6.4 运价成本下的城市区位格局 |
6.4.1 节点城市运费的测算 |
6.4.2 基于运费成本的城市区位分析 |
6.5 时间成本下的城市区位改善程度测算 |
6.5.1 节点城市时间成本的测算 |
6.5.2 基于时间成本的节点城市区位测算 |
6.6 双向开放下城市区位整体变动特征 |
6.6.1 双向开放下的优、劣势类型区划分 |
6.6.2 双向开放下城市区位变动整体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重塑的国家空间结构 |
7.1 国家西向流通结构的“三角洲模式” |
7.1.1 三角洲形成的自然地理背景 |
7.1.2 三角洲顶点与出水口城市的经济地理意义 |
7.1.3 国家西向流通网络结构的“三角洲模式” |
7.2 国家空间结构的核心框架:“菱形结构” |
7.2.1 西向开放下的节点城市整体区位格局 |
7.2.2 从“三角形结构”到“菱形结构”的历史演进 |
7.2.3 “菱形结构”的整体优势与合理性 |
7.3 国家空间结构重塑下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
7.3.1 国土开发格局的历史演进与当前困境 |
7.3.2 美国国土开发的借鉴意义 |
7.3.3 国家空间结构重塑下的国土开发架构和宏观生产力布局优化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西北门户的现状与战略地位特征 |
8.1.2 以中欧班列为主导的西向贸易特征 |
8.1.3 节点城市西向流通网络结构特征 |
8.1.4 西向开放下节点城市西向流通模式 |
8.1.5 全国节点城市的区位格局特征 |
8.1.6 西向开放之后国家空间结构的的核心框架 |
8.2 可能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附录A: 中国快运货物班列信息统计 |
附录B: 各铁路局货物快运列车作业站 |
附录C: 2013年三级节点城市至归属城市的时间成本 |
附录D: 2013年沿海口岸外贸吞吐量统计 |
附录E: 2013年沿海口岸外贸集装箱吞吐量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7)山东省物流节点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物流节点的研究 |
1.2.2 关于物流节点布局的研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目的及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及创新之处 |
1.4.1 技术路线 |
1.4.2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物流节点基本理论 |
2.1.1 物流节点内涵 |
2.1.2 物流节点的功能作用 |
2.1.3 物流节点的业态 |
2.2 物流节点布局基本理论 |
2.2.1 物流节点布局的目标 |
2.2.2 物流节点布局的原则 |
2.2.3 物流节点布局的步骤 |
2.3 定量方法基本理论 |
2.3.1 集对分析 |
2.3.2 TOPSIS |
第三章 山东省物流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山东省物流发展的基础条件 |
3.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
3.1.2 经济发展规模及水平 |
3.1.3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3.2 山东省物流发展的整体水平 |
3.3 山东省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山东省物流节点布局影响因素 |
4.1 物流节点影响因素选取原则 |
4.2 物流节点影响因素分析 |
4.3 基于灰色关联的主要影响因素选择 |
4.3.1 灰色系统理论及灰色关联原理 |
4.3.2 灰色关联度计算 |
4.3.3 山东省物流节点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 |
4.4 山东省物流节点布局的评价 |
4.4.1 基于集对分析的山东省物流节点布局分析 |
4.4.2 基于TOPSIS的山东省物流节点布局分析 |
4.5 斯皮尔曼等级系数综合评价 |
第五章 山东省物流节点各级节点设计及目标规划 |
5.1 一级物流节点 |
5.2 二级物流节点 |
5.3 三级物流节点 |
5.4 完善布局六大物流区域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同城化”视角下福莆宁物流业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物流业同城化协同发展的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物流业同城化协同发展的相关研究 |
1.2.3 综合述评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的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福莆宁物流同城化发展的基础条件 |
2.1 福莆宁物流发展的经济地理条件 |
2.1.1 福莆宁的地域空间连绵一体 |
2.1.2 福州省会中心城市的独特优势 |
2.1.3 福莆宁区域与腹地经贸联系紧密 |
2.2 福莆宁物流同城化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
2.2.1 公路、铁路建设网络化 |
2.2.2 港口资源开发全面推进 |
2.3 福莆宁同城化与区域物流一体化互为因果 |
2.3.1 福莆宁同城化有利于域内物流业整合 |
2.3.2 福莆宁物流一体化助推同城化加速 |
第三章 福莆宁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
3.1 福莆宁产业结构现状及发展方向 |
3.1.1 福州市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
3.1.2 莆田市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
3.1.3 宁德市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
3.2 福莆宁物流企业发展情况 |
3.3 福莆宁物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第四章 福莆宁物流同城化可行性研究——基于WOT-CLPV模型 |
4.1 应用模型的选择 |
4.2 SWOT-CLPV模型内涵 |
4.2.1 SWOT-CLPV模型定义 |
4.2.2 SWOT-CLPV模型的内容 |
4.3 基于SWOT-CLPV模型的福莆宁物流同城化可行性分析 |
4.3.1 福莆宁物流同城化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 |
4.3.2 福莆宁物流同城化CLPV关联效应分析 |
4.4 福莆宁物流业SWOT-CLPV战略矩阵分析结论 |
第五章 “同城化”视角下福莆宁物流发展要素分析 |
5.1 福莆宁物流发展要素模型的提出 |
5.1.1 福莆宁物流发展模式决策分析思路 |
5.1.2 决策分析方法的选取 |
5.2 福莆宁物流业发展影响因素熵权分析 |
5.2.1 建立福莆宁区域物流模式影响因子指标体系 |
5.2.2 数据采集与归一处理 |
5.2.3 确定指标权重与计算权重结果 |
5.2.4 影响因素综合评价 |
第六章 福莆宁物流同城化发展路径选择 |
6.1 完善区域物流发展的配套设施建设 |
6.1.1 加强各种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
6.1.2 加快区域物流系统硬件无缝化对接 |
6.1.3 加速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
6.2 不断优化区域物流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 |
6.2.1 转变观念,努力达成行业同城化共识 |
6.2.2 合理规划促进区域物流的职能分工 |
6.2.3 创造条件构建开放统一的区域物流信息交换平台 |
6.2.4 增强吸引力扩大对腹地的带动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9)福州现代服务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章 现代服务业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分析 |
第一节 现代服务业概念界定及发展意义 |
第二节 产业集群对企业的推动作用 |
第三节 政府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引导作用 |
第二章 福州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
第二节 福州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
第三节 福州现代服务业发展优势 |
第四节 福州现代服务业的存在问题与制约因素 |
第三章 国内部分发达地区及台湾、香港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国内服务企业发展的基本经验 |
第二节 台湾、香港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亮点 |
第三节 启示 |
第四章 促进福州现代服务业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第一节 地方政府引导激励作用 |
第二节 推进现代服务业业发展的具体举措 |
第三节 增强产业科技支撑能力 |
第四节 构建产业创新型人才体系 |
第五节 推动地方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福建省粮食物流“四散化”工程发展推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粮食物流 |
2.1.1 粮食物流的相关概念 |
2.1.2 粮食物流的主要特点 |
2.1.3 粮食物流基本要素 |
2.2 “四散化”的定位与意义 |
2.2.1 “四散化”的相关概念 |
2.2.2 “四散化”与流通现代化 |
2.2.3 发展“四散化”的意义 |
2.3 以物流量预测为主的工程决策依据 |
2.3.1 系统工程理论及以预测为主的工程决策依据意义 |
2.3.2 粮食物流量预测概念与特点 |
2.3.3 粮食物流量预测的方法 |
第三章 福建省“四散化”工程发展现状与重点问题 |
3.1 开展粮食物流“四散化”工程的优势 |
3.1.1 政府高度重视 |
3.1.2 发展基础良好 |
3.1.3 创新技术普及 |
3.1.4 骨干企业成熟 |
3.2 “四散化”工程启动后粮食物流的流量与流向 |
3.2.1 福建省粮食物流总流量 |
3.2.2 跨省入闽(国内)的流量与流向 |
3.2.3 跨省出闽(国内)的流量与流向 |
3.2.4 福建省粮食进出口流量 |
3.3 “四散化”工程发展重点问题 |
3.3.1 工程目标物流量预测 |
3.3.2 工程配套基础建设 |
第四章 “四散化”工程目标物流量预测研究 |
4.1 预测基本原理与模型建立 |
4.1.1 基本单项预测模型 |
4.1.2 BP神经网络法 |
4.1.3 非线性组合预测模型 |
4.2 全省粮食物流量与入闽粮食物流量单项预测 |
4.2.1 灰色预测 |
4.2.2 指数平滑预测 |
4.2.3 回归分析预测 |
4.2.4 BP神经网络预测 |
4.3 全省粮食物流量与入闽粮食物流量非线性组合预测 |
4.4 “四散化”工程目标物流量预测结果分析 |
第五章 “四散化”工程配套建设及其保障措施 |
5.1 建设主要散粮物流设施 |
5.1.1 建设目标 |
5.1.2 总体布局规划 |
5.1.3 主要建设项目 |
5.2 发展多种散粮运输方式 |
5.2.1 水路、铁路和公路运输 |
5.2.2 水陆一体化散粮运输 |
5.3 福建省粮食物流“四散化”配套建设实施保障 |
5.3.1 政府规划引导 |
5.3.2 技术资金支持 |
5.3.3 龙头企业培育 |
5.3.4 人才队伍培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粮食物流量预测模型的MATLAB编程实现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关于福州地区发展现代物流的思考与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态势及演变机制研究[D]. 梁子婧.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3]基于煤炭企业交通模式选择的北煤南运综合交通体系研究[D]. 梁树琦.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3)
- [4]中职学校物流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D]. 刘沐洋.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5]“海丝”核心区战略下福建省物流业发展对策研究[D]. 潘晓. 福州大学, 2018(03)
- [6]西向开放对国家空间结构的影响 ——基于西北门户方向研究视角[D]. 文玉钊.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 [7]山东省物流节点布局研究[D]. 李欣慧. 福州大学, 2014(10)
- [8]“同城化”视角下福莆宁物流业合作研究[D]. 郑雪源. 福州大学, 2014(10)
- [9]福州现代服务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吴燕.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3)
- [10]福建省粮食物流“四散化”工程发展推进研究[D]. 于梦镌. 福州大学, 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