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着名建筑大师——安滕忠雄和他的教堂建筑(论文文献综述)
姚梦嘉[1](2020)在《空间中的光影视觉动力表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对视觉动力形式研究的诘难,部分源自于对建筑师和理论家把建筑视为纯粹的形式而不考虑它们的实际用途和社会作用,但作为建筑最基本的属性之一,有必要将对空间中视觉动力的研究带回大众视野。基于格式塔心理学的视觉动力说,本文着重从光影角度分析影响空间形式的要素,阐述视觉动力的表现、功能及它对空间形式的影响,归纳出一套完整的设计方法并将其运用到设计中。文章主要分成五个部分对光影视觉动力进行研究: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空间中光影视觉动力这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其中研究意义包括课题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第二部分:视觉动力相关概念及理论解析。从基于格式塔心理学的视觉动力学说入手,引入视觉动力这一概念,再由普遍到具体,对光影视觉动力进行详细研究。第三部分:光影视觉动力作用下的空间案例解读。第四部分:光影视觉动力于设计的启示。对前三部分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为第五部分的设计实践提供理论指导。第五部分:基于空间形式光影视觉动力研究的设计实践。利用建筑空间影响下的光影变化设计空间整体美学,重构空间序列。最后,在对空间中光影视觉动力的研究中重新思考设计中功能与形式的关系,从而在理论和实践中建立联系。在保证知觉对象审美需求的完整前提之下,利用光影营造的手法来对空间节奏进行调控,使光影不再拘泥于固定形式,而是可以独立成为一种思想,并成为设计创作的原动力。
王丹丹[2](2015)在《基于传统文化视野下的建筑作品分析 ——以安藤忠雄与妹岛和世为例》文中提出安藤忠雄与妹岛和世作为当今世界久负盛名的建筑大师,因其作品中富有深刻的文化内涵,而给予人们足够的回味余地与想象空间,并因此得到了世人的赞许。作为在东方传统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两位设计大师,他们把自己对于东方传统审美的态度、理想与追求,通过建筑设计手法以及对建筑材料的准确把握,体现在了各自的建筑设计作品之中,完美的诠释了东方传统文化独有的意境之美。本文选择传统文化视野这一角度,分别从设计理念、演绎方式、个性化设计手法三个方面来较为全面的解读安藤忠雄与妹岛和世的建筑作品,通过作品案例分析的方法,以求理解和学习他们的精神内涵,进而希望能对提高自身的建筑设计素养有所帮助。本文首先阐述了安藤忠雄与妹岛和世的建筑设计理念,“禅”的意境表达、自然情结、场所情致的精神寄托以及对东方传统文化中的传统美学的传承,是两位大师进行建筑创作的奠基石。两位大师在传承东方传统文化的自然观的同时却又不拘泥其中,既有尊重自然与融于自然的自然观,又表现出自己对自然对艺术内涵的独特阐释。他们首先将自然元素抽象化的运用于自己的建筑作品之中。又将自然元素加工改造后使建筑重回自然。由此,两位大师正是创造出如此动态变化的连续多功能空间,给人们更多的情感表达提供了可能。其次,本文解析了安藤忠雄与妹岛和世的作品演绎方式。在实体方面,讲究艺术化的实体雕琢的塑造。两位建筑大师在设计创作中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以几何构成作为建筑平面的基础。通过对我们所熟知的方形、圆形等简单几何图形的组合穿插构成了完美的建筑平面。在空间上,则追求连续空间的构造。最后,简要描述了安藤忠雄与妹岛和世建筑的个性化设计手法。光影在他们的建筑设计中具有至上的地位,通过光影艺术的运用赋予建筑独特的视觉效果;两位大师通过运用各自擅长把握的建筑材料,创造出富有个性的建筑体征;此外,结构体系也是他们个性化的表现手法,在其作品中体现出独特的艺术效果。在本文最后,系统的总结了安藤忠雄与妹岛和世的设计要点,以及对设计师创作的启示与意义,期望为当前以及今后建筑设计创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王月涛[3](2013)在《基于主体意识层次的纪念性建筑创作方法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下,随着经济全球化及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当代纪念性建筑创作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和风格。这既人类集体精神发展、变化和丰富结果,也是多元文化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纪念性建筑作为一种特殊而重要的建筑类型,是以人类集体精神为基础和动力的产物,并且在人民集体精神的培养和身份认同感的塑造方面一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类某集体的集体精神则是在该集体中主体的共同存在过程中,共同的存在、实践及社会交流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向集体成员的意识积淀的结果。集体精神涉及到了主体意识活动的集体无意识、感知体验、概念认知及理性观念的各个意识层面。不同的人类集体间,由于主体的存在、实践和社会交流的方式及内容的类似,也会存在着相似,甚至相同的集体精神成分。要深入理解当代纪念性建筑创作中多种多样的形式和风格间的相似与不同,研究纪念性建筑创作方法和规律,必须对主体的集体精神所涉及各意识层面上意识活动有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本文在坚持主体的集体精神是由其成员间共同的存在、实践和社会交流的方式和内容向主体意识各层次积淀形成的基本观点基础上。首先,阐述了意识层次划分的依据,解析了各意识层次间的关系,建构了主体意识层次的基本框架。然后,在各层次上引入了对该层次意识活动规律研究较为深刻的理论,归纳了各层次上意识活动的本质规律,并针对该层次上意识活动把握、体验和认知纪念性建筑的主要方面,建构了纪念性建筑创作方法建构的总体层次框架。最后,在对主体意识本能层、感知层、认知层及观念层上意识活动本质规律及主要方面进一探析的基础上,联系大量的纪念性建筑实践,分层建构了纪念性建筑创作原型表达法、氛围体验法、意义认知法及观念指导法。这些方法本身既可以构成较为完整的整体,也可与其它层次上的方法联系在一起构成逐层递进的纪念性建筑创作方法的体系。具体来说,内容如下。本能层上,纪念性建筑形式对原型的表现为主体精神在世间存在提供了基本的立足点。系统梳理各学科中原型理论的基础上,本文建构了系统的原型层次模型,并提出了各层次原型在纪念性建筑创作中基本及创新表现方法。这些方法构成了纪念性建筑形式创作原型表达法感知层上,纪念性建筑空间氛围对各种感知规律和线索的运用,激发了主体的想象、联想和冥思,深化了主体的体验深度和存在感。感知层是在本能层提供的立足点基础上,主体精神活动的展开。系统分析感知规律的基础上,本文从感知线索运用、静穆氛围塑造及感知空白建构三个方面总结了感知规律在纪念性建筑创作中的具体应用方法。这些方法构成了纪念性建筑空间创作氛围体验法。认知层上,纪念性建筑通过各类符号使用及叙事方法表达特定的意义并实现与纪念对象的明确关联,主体则通过符号及叙事内容的思考和解读,认知纪念意义。认知层是主体意识活动在感知体验基础上的理性升华。本文在分析隐喻、象征意义赋予方式符号本性基础上,建构了表意符号在纪念性建筑装饰、空间及实体层次的运用方法。因为叙事是建立在符号运用基础上的,所以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叙事场景的构成,建构了叙事节点和场景间链接的逻辑及路径结构模式,提出了叙事和符号意义空白的建构等纪念性建筑创作方法。针对纪念性建筑意义表达,这些方法构成了纪念性建筑创作意义认知法。观念层上,建筑师的纪念性建筑创作及接受主体的接受,也都是在特定的集体观念指导下进行的,观念是人类理性发展的最高层次。由于人类共同存在和社会实践是随历史发展而变化的,并涉及到了丰富多样的内容,以本能、感知、认知等精神活动为基础而升华出集体观念也是不断发展和多元的。本文抓住当代人类存在和实践活动中,反映人对自然、时空(技术)、人、艺术(人自身精神)及周围文脉环境这些基本事物及其与人之间关系的占主导地位的观念,建构了各种观念影响下的具体的纪念性建筑创作方法。这些方法构成了纪念性建筑总体创作观念指导法。本文的研究将有助于建筑师掌握纪念性建筑创作的本质,理解纪念性建筑创作方法与主体的集体精神之间的本质联系,创造出更加丰富和动人的纪念性建筑。对于一般接受者,本文将有助于他们对纪念性建筑意义有全面了解,加深他们对纪念性建筑的体验和认识程度。
徐文艳[4](2012)在《建筑的情感语言 ——从教堂建筑中解读室内空间意境的创造》文中提出正如雅典有了守护神雅典娜的保佑而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任何独立的存在空间都有自己的守护神,因此每一个场所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在特质和精神,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气氛。这一现象在建筑现象学中被扩展为一个重要的建筑概念。环境空间设计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提倡“天人合一”的境界,这种思想几千年来始终对我国的空间设计理念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以人为本的“人”可以理解是个人,也可是人群甚至是人类,也就是说设计应该满足使用者精神的需求。每一个特定功能的场所都有着某种精神,正是这种精神创造了建筑空间的意境。意境这一概念赋予了空间场所效应,并以此述说着建筑的情感语言;人们在这些场所中品味都市的时尚、自然界的魅力、民俗的文化,仿佛在倾听建筑述说着它动听的故事和内在的思想。此时此刻,人、自然、建筑空间在进行着无言的对话。所以说,没有意境的空间便失去了建筑的灵魂。在这里我们主要探讨的是含有特殊场所精神的现代环境空间。教堂建筑在在西方的历史上能够得到这么繁荣的发展,其根本原因是大多数西方国家的人都怀有浓厚的宗教情感;世界各国的基督教教堂建筑更是不仅仅反映最浓郁的空间意境设计,而且还是建筑大家族中对于意境设计最为全面的成员之一,是意境空间最有代表性的场所。
宋元园[5](2012)在《中国现代佛教建筑装饰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汉传佛教建筑装饰为主要究对象。佛教建筑不同于一般的世俗建筑,它较多受到佛教文化制约,不仅为信众提供集会场所,还是现代佛教精神的象征。佛教建筑装饰是佛教艺术的物化形态,它具有特殊的双重特征:一方面,它美化了僧团修行、礼佛、禅修的活动中心;另一方面,佛教装饰一般都具有很强的象征性,它是人们对极乐世界的向往和想象,成为佛教艺术和信众精神的载体。汉传佛教建筑装饰在中国传统木构建筑文化中占很大比重。从东汉末年到明清时期,传统佛教建筑装饰与时俱进,不断与中困礼制建筑文化协调、融合,形成各个时期不同的风格特征和表现形式,也为传统装饰艺术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但是随着现代佛教复兴和装饰艺术的多元发展,大陆许多新建、扩建佛教建筑装饰艺术缺乏对新形式、新风格的探索。或墨守成规,延续着古典装饰形式;或单纯追求表面形式的奢侈豪华,空间单调乏味。设计当随时代,现代科技不断进步,东西方建筑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佛教建筑及其装饰的转型也成为必然。因此本文将佛教建筑装饰的传承与创新作为主旨。第‘章讲述本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与范畴及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创新之处等;第二章依据史料记载、图书馆及现存代表性佛教建筑等资料,着重分析论述传统佛教建筑装饰漫长的发展历程之中,所获得的成就、中国传统儒道文化之间的关系及各装饰内容的主要特征等内容;第三章根据实地调研所得图片,分析现存佛寺发展状况及所而临的问题,并总结问题出现的原因等。世界上有三大宗教,不同宗教有其特殊的、极具辨识性的建筑装饰形式,但是宗教建筑的发展却有着相同的途径,这一点可以从西方教堂的古今演变和现存状态中得知。因此第四章通过对台湾、日本一些现代优秀佛寺装饰设计案例及现代西方教堂的装饰设计进行总结和分析,找出它们装饰设计现代化转型的方式、方法,对比分析中国大陆佛寺所面问题的解决思路。为中国大陆地区佛教建筑装饰设计的现代化转型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可借鉴的观点。
陈宇亮[6](2012)在《文化博览建筑中自然光运用的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指出论文基于建筑与光这一永恒的话题,以文化博览建筑为具体对象,从光环境设计技术和艺术两个层面全线展开。本文始终围绕光、建筑与人的视觉三者之间关系来组织论述框架。全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从光的概念切入,引发对自然光问题的探讨,侧重于概念、背景及基本问题的讨论,并找出影响文博建筑自然光设计的主要技术因素。第二部分就文化博览建筑的结构、空间、材料和适宜技术四个方面分别讨论文化博览建筑自然光设计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第三部分,通过总结文博建筑自然光运用的设计策略,指出未来的发展趋势即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光运用设计。
王秋阳[7](2012)在《禅宗美学对现代室内装饰设计的影响》文中指出禅宗美学,是佛教文化中国化之后的美学体系。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美学范畴和思想体系,丰富了中国传统美学宝库。禅宗美学对我国传统艺术如诗歌、绘画、戏曲、小说、书法、雕塑、园林、建筑等各个艺术创作领域、艺术理论领域和美学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禅宗美学所蕴含的对本性的关怀,以及由此出发而展开的处事方式、人生追求、直觉观照、审美情趣,对现代设计意义深远。如果能够将禅宗美学丰富的美学智慧运用到室内装饰设计中,必将为室内装饰设计的发展开辟一片新天地。本文从美学与设计学的角度,通过具体的艺术门类和艺术作品——室内装饰设计,以禅宗美学为理论依托,探讨禅宗美学在文化艺术、设计理念、审美情趣等诸方面对室内装饰设计的影响和启示,体会禅宗美学与现代室内装饰设计的契合点,即探讨禅宗美学思想对现代室内装饰设计的影响。本文的宗旨是透过事物的表象阐述事物的本质,即透过室内装饰的设计作品本身,剖析作品更深层次的美学规律、设计理念、艺术表达等问题。以期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对禅宗美学的运用有一个理论依据,对室内装饰设计中禅宗美学境界的营造及发展产生一定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本文首先阐述了禅与禅宗的渊源,以及禅宗美学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并归纳和总结了禅宗美学的基本特征——“自由随性”、“淡泊宁静”、“隐喻象征”,以及禅宗美学对中国传统诗画艺术、园林艺术、室内装饰艺术和国外的建筑艺术、园林艺术等的影响和渗透;其次,简要介绍了室内装饰设计的发展概况和设计要素以及发展趋势,分析了现代室内装饰设计的审美特征。并阐述了在禅宗美学的影响下现代室内装饰设计的具体表现,用实例分析和论证现代室内装饰设计的审美趋势深受禅宗美学的影响产生了空灵之美、自然之美、简素之美等审美特征。同时分析和总结了禅宗美学与室内装饰设计的设计理念、设计灵感等方面的契合。最后,阐述了禅宗美学对室内装饰设计的现实价值和传承方式以及通过对禅宗美学和室内装饰设计的分析,总结出在室内装饰设计中体现禅宗美学的原则:以少示多、以简代繁、以象造境。并通过大量的实例分析和总结出现代室内装饰设计利用禅宗美学的营造手法:展露材质的自然肌理、表现和谐的色彩氛围、营造灵动的光影效果、利用陈设的装饰价值。总结出禅宗的美学智慧为现代室内装饰设计的发展提供理论和设计源泉,对现代室内装饰设计的设计理念、设计灵感、审美理念、设计方法等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价值。
刘超[8](2010)在《基于心理作用的窗口空间的研究》文中提出当代建筑师们在不断探索着富有视觉冲击力和表现力的建筑形式的同时,越来越多的考虑到心理因素在建筑设计中所起的作用。窗口空间作为联系建筑室内外空间的一个基本元素,既能体现建筑的功能本质又极具表现力,因此在构筑建筑的心理空间时起着十分重要的重用。建筑的窗口空间设计不仅仅要满足功能性和艺术性的要要,而且要满足人们在心理层面的需求。本文首先从窗口的物理特征入手,明确了窗口空间的概念及其组成元素,分析了窗口空间的心理体验和文化特征。其次对构成窗口空间的各个要素进行心理层面的分析,总结了在营造不同气氛的建筑时窗口空间各元素的设计原则。对窗口空间要素的分析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窗口空间的光影所营造的各种气氛进行心理层面的分析。二是对窗口空间的色彩的表现性进行心理层面的分析。三是对窗口的空间布局进行心理层面的分析。通过联系实例对窗口空间中这几个组成要素的具体分析,总结出窗口空间的各种构成元素对于心理作用的影响,在窗口空间的设计中更好的考虑“人文”与“感性”的要素,从而确定窗口空间的心理设计原则,最终完成窗口空间的整体设计。
张荣华[9](2008)在《安藤忠雄建筑创作的东方文化意蕴表达》文中研究指明安藤忠雄(Tadao Ando)是当今世界上最为活跃、最具影响的建筑大师之一,也是一位从未接受过正统科班教育、完全依靠个人的才华禀赋和刻苦自学而成才的设计大师。安藤忠雄的作品极富文化内涵,每一件作品都能给人留下无限想象和回味的余地。美国当代着名建筑师彼得·艾森曼(Peter Eisenman)就曾称赞他的作品:“冷静、合理、诗兴、庄严之外,令人感到全身震撼。好像还有一个什么存在,那就是漂在空中的The other要给碰上似的恐惧感和敬畏感。”本文主要以安藤忠雄建筑创作的东方文化意蕴表达为研究对象,从理念诠释、形态演绎、个性化凝练三方面全面解析蕴涵在其作品中的东方文化意蕴,进而形成对他的建筑观念的整体性把握。首先,分析了东方文化意蕴表达的创作理念。清寂的“禅”之情愫、同一的“自然”情结和整体性的场所情致是安藤忠雄建筑创作的理念基础。清寂的“禅”之情愫是安藤忠雄建筑东方文化意蕴表达的基础和核心,这种情愫贯穿于其整个建筑创作过程中。另外,安藤忠雄继承了东方文化中尊重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自然观,但又不拘泥于其中。安藤对自然又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表现方式。他以温柔“对抗”的方式,将大自然中的元素以抽象的方式据为己用,成为自己表现建筑的一种元素;另一方面,在远离自然的环境中,他又主动给人们留出一片接触自然的空间;而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他又会让建筑回归到自然中。这些不同的处理方式,也体现了安藤建筑创作思想的不断成熟。在不同的环境中,他会以不同的方式来对待自然。安藤忠雄不断探索建筑的本质,还十分关注城市文脉问题,他通过创造动态连续的场域以及赋予空间多功能性,为人们创造出了一系列的有情感的空间场所。他关心城市环境问题,又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给城市文脉的保存和延续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式。其次,解析了安藤忠雄建筑的形态特征。安藤忠雄在建筑平面的生成过程中,始终将非对称的几何构成作为创作的基础,通过对方形、圆形等基本几何形巧妙的组合、穿插等,形成了建筑完美的非对称的几何构图;在建筑实体的塑造上,安藤忠雄追求艺术化的实体雕琢;在建筑空间的构建上,他追求的是“道”的连续空间,在维度上扩展了日本传统的“道”空间。最后,总结了安藤忠雄建筑的个性化凝练。墙体的艺术性运用、楼梯的另类转译、天桥的灵动表演以及空间结构中心轴的反复运用,形成了安藤忠雄建筑独特的艺术魅力;光影在安藤忠雄的建筑中占有至上的地位,成为主导建筑设计的要素,更成为安藤忠雄建筑的个性化特征的体现之一;材料是建筑中的最基本要素,安藤忠雄从东方文化的视角,赋予材料以素雅、柔和的特质,从而使材料成为他表现建筑的有力工具和手段。在结论部分,全面地总结了安藤忠雄建筑创作的启示和意义,以期为当前的建筑创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袁牧[10](2008)在《中国当代汉地佛教建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济高速发展中的当代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的丧失令人担忧,这背后是传统文化断裂带来的失落,和西方文化冲击造成的价值混乱与目标迷失;同时,佛教复兴,信徒增长,相关旅游观光活动繁荣,寺院的建设成为当前非常迫切而实际的建筑问题。但当前的国内汉地佛寺建设普遍存在过度追求豪华宏大、过度复古、缺少特色、空间景观单调、不适应现代佛教功能需要等诸多问题。所以,本文以中国当代汉地佛教建筑为研究对象,针对当代佛寺的实际建设需要,探讨伴随着佛教组织和信仰的现代化,佛寺建筑规划设计如何适应僧团使用和社会、时代、地域的要求;进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创新,发掘佛教文化内涵,结合现代建筑理论,以提供一种文化建筑的创作思路。2-4章为现实研究,对佛寺发展历史进行解读,梳理相关宗教社会学、建筑学、佛学理论,并在资料统计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分析当代佛寺建筑现状和问题。5-7章为策略研究,分规划背景、功能布局、哲学思想三个层次对佛教建筑设计的理论和实践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经济基础、社会功能、法律制度三大因素的变化决定佛寺整体面貌,本文针对城市、山林、乡村三种基本类型探讨了不同的规划策略;佛寺功能组织和修行活动决定了总体布局和单体形式,本文提出了更为完善的寺院整体布局模式和单体设计策略;佛教空间观、环境观、审美观和伦理观则是佛寺建筑特色的源泉,本文探讨了佛教建筑设计思想的基本原则。8-9章为案例研究,通过对西方基督教堂、日本和台湾佛寺的现代化案例的借鉴,结合笔者在九华山的建筑实践,对当代佛教建筑创作中城市、山林、乡村三种模式进行了探讨。最后,论文总结:当代佛寺建设应顺应时代发展,正确认识历史,重视现实问题,在佛教自身现代化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采取正确的设计策略,坚持创新,回归建筑基本原理。
二、日本着名建筑大师——安滕忠雄和他的教堂建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着名建筑大师——安滕忠雄和他的教堂建筑(论文提纲范文)
(1)空间中的光影视觉动力表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对象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及分析 |
一、国内文献综述 |
二、国外文献综述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框架 |
第一章 视觉动力相关概念及理论解析 |
第一节 基于格式塔心理学的视觉动力说 |
一、“格式塔论”及“优格式塔论” |
二、视觉动力的概念 |
第二节 空间形态中的视觉动力表现 |
一、积极的吸引力 |
二、消极的排斥力 |
第三节 视觉动力的深层探究 |
一、视觉标志及象征意义 |
二、“功能不能决定形式” |
第四节 光影视觉动力的构成 |
一、光影的概念 |
二、光影的表现形式 |
三、光影对视知觉动力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光影视觉动力对空间形式的影响 |
第一节 光影空间形式要素分析 |
一、概念及内涵 |
二、光影空间语汇 |
三、垂直与水平 |
四、空间的秩序 |
第二节 空间形式中光影视觉动力的作用 |
一、主题表达和氛围营造 |
(一)积极效应 |
(二)暧昧与耦合 |
二、“描写”形式或功能 |
(一)积极效应 |
(二)暧昧与耦合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光影视觉动力启发的意义象征 |
第一节 柯布西耶——圣皮埃尔教堂 |
一、圣皮埃尔教堂建造背景 |
二、光的三部曲 |
三、圣皮埃尔教堂的光影视觉象征分析 |
第二节 安藤忠雄——光之教堂 |
一、光之教堂简介 |
二、光之十字 |
三、光之教堂的光影视觉象征分析 |
第三节 以拙政园为例的苏州园林 |
一、拙政园简介 |
二、花窗——苏州文人园林文化的反映 |
三、拙政园的光影视觉象征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源于光影视觉动力的形式表现 |
第一节 让·努维尔——阿布扎比卢浮宫 |
一、阿布扎比卢浮宫简介 |
二、巨大穹顶的视觉标志 |
三、阿布扎比卢浮宫的光影视觉形式表现 |
第二节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
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简介 |
二、伤痕之光 |
三、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光影视觉形式表现 |
第三节 team Lab——“超主观数字空间” |
一、team Lab团队简介 |
二、新媒体艺术的沉浸式体验 |
三、team Lab作品中的光影视觉形式表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光影视觉动力于设计的启示 |
第一节 优化形式感知 |
一、视觉吸引力 |
二、视觉平衡力 |
三、启发意义象征 |
第二节 形式之外 |
一、导向作用 |
二、控制节奏 |
三、组织空间序列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空间形式光影视觉动力研究的设计实践 |
第一节 主题确立 |
第二节 天井空间的启示与运用手法探究 |
一、天井空间概述 |
二、天井空间的空间组织 |
三、功能研究 |
(一)自然采光 |
(二)天然通风 |
(三)雨水排泄 |
(四)文化内涵 |
第三节 天井空间在现代博览空间中的运用 |
一、天窗式采光 |
二、侧窗式采光 |
第四节 矿坑博物馆“光影”手段介入空间改造的可行性研究 |
一、场地现状分析 |
二、设计目标 |
三、设计生成 |
四、图像表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基于传统文化视野下的建筑作品分析 ——以安藤忠雄与妹岛和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课题背景与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 |
1.2.1 国内研究概况 |
1.2.2 国外研究概况 |
1.2.3 两位大师生平简述 |
1.2.4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整体框架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安藤忠雄与妹岛和世建筑创作的设计理念 |
2.1 清幽淡泊的“禅”之情怀 |
2.1.1 空间的内向型表达 |
2.1.2 色空——空间中的抽象性与具象表现性 |
2.2 物我同在的自然情结 |
2.2.1 基于环境叙事 |
2.2.2 互动共生 |
2.3 场所情致——流动空间序列 |
2.4 传承具有深厚底蕴的传统美学 |
2.4.1 简约素雅 |
2.4.2 色彩审美观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安藤忠雄与妹岛和世建筑创作的演绎方式 |
3.1 建筑的雕塑感 |
3.1.1 建筑形体雕塑感要素的选择 |
3.1.2 建筑的艺术化景观气息 |
3.2 几何平面表达 |
3.2.1 基本几何图形的使用 |
3.2.2 几何图形产生的韵律感 |
3.3 空间塑造 |
3.3.1 内向型空间 |
3.3.2 连续流动型空间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安藤忠雄与妹岛和世建筑创作的个性化设计手法 |
4.1 光影婆娑 |
4.1.1 时间的轨迹 |
4.1.2 室内的光影整体效果营造 |
4.2 元素提炼 |
4.3 材料表现 |
4.4 结构体系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安藤忠雄部分作品 |
附录2妹岛和世部分作品 |
作者简介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3)基于主体意识层次的纪念性建筑创作方法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纪念形式的自由塑造 |
1.1.2 纪念观念的多元发展 |
1.1.3 纪念建筑的丰富实践 |
1.2 基本概念释义 |
1.2.1 主体意识层次 |
1.2.2 纪念性建筑 |
1.2.3 创作方法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主体意识层次划分研究 |
1.3.2 纪念性建筑的对应研究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第2章 基于主体意识层次的创作方法框架建构 |
2.1 主体意识层次间的关系 |
2.1.1 递进建构关系 |
2.1.2 调节控制关系 |
2.1.3 综合参与关系 |
2.1.4 转变独立关系 |
2.2 主体意识各层次相关的理论 |
2.2.1 主体本能层相关的理论 |
2.2.2 主体感知层相关的理论 |
2.2.3 主体认知层相关的理论 |
2.3 创作方法的层次框架建构 |
2.3.1 创作方法的建构层次 |
2.3.2 创作方法层次间关系 |
2.3.3 创作方法的层次框架 |
2.4 框架上创作方法的应用阐释 |
2.4.1 框架上创作方法应用的理论阐释 |
2.4.2 框架上创作方法应用的典型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主体本能层的纪念性建筑创作方法建构 |
3.1 原型与本能探析 |
3.1.1 原型的探析 |
3.1.2 原型的来源 |
3.1.3 原型与本能 |
3.2 原型的性质 |
3.2.1 共时性与历时性 |
3.2.2 个体性与集体性 |
3.2.3 本源性与生成性 |
3.3 原型的层次与类型模型建构 |
3.3.1 原型层次模型 |
3.3.2 自性层的原型 |
3.3.3 抽象层的原型 |
3.3.4 具体层的原型 |
3.4 纪念性建筑创作原型表达法建构 |
3.4.1 自性原型的表达 |
3.4.2 抽象原型的表达 |
3.4.3 具体原型的表达 |
3.4.4 原型表达法的构成框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主体感知层的纪念性建筑创作方法建构 |
4.1 感知层探析 |
4.1.1 心理学的感知 |
4.1.2 现象学的感知 |
4.1.3 感知层的释义 |
4.2 感知体验性质 |
4.2.1 感知体验整体性 |
4.2.2 感知体验关联性 |
4.2.3 感知体验屏蔽性 |
4.3 纪念性建筑创作氛围体验法建构 |
4.3.1 多感官运用 |
4.3.2 感知空白建构 |
4.3.3 静默氛围塑造 |
4.3.4 氛围体验法构成框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主体认知层的纪念性建筑创作方法建构 |
5.1 认知层探析 |
5.1.1 心理学的认知 |
5.1.2 哲学中的认识 |
5.1.3 认知层的释义 |
5.2 纪念意义赋予方式 |
5.2.1 隐喻 |
5.2.2 象征 |
5.2.3 符号 |
5.2.4 叙事 |
5.3 纪念性建筑创作意义认知法建构 |
5.3.1 表意符号的运用 |
5.3.2 场景叙事的构成 |
5.3.3 叙事路径的结构 |
5.3.4 意义空白的建构 |
5.3.5 意义认知法的构成框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主体观念层的纪念性建筑创作方法建构 |
6.1 观念层探析 |
6.1.1 观念层释义 |
6.1.2 观念的性质 |
6.1.3 观念的类型 |
6.2 影响纪念性建筑创作主导观念建构 |
6.2.1 多元共生的生态观 |
6.2.2 动态虚拟的时空观 |
6.2.3 民主平等的参与观 |
6.2.4 多元共融的艺术观 |
6.2.5 多元并存的地域观 |
6.3 主导观念指导下纪念性建筑创作方法建构 |
6.3.1 多元共生生态观指导下的创作方法 |
6.3.2 动态虚拟时空观指导下的创作方法 |
6.3.3 民主平等参与观指导下的创作方法 |
6.3.4 多元艺术融合观指导下的创作方法 |
6.3.5 多元并存地域观指导下的创作方法 |
6.3.6 观念指导法构成框架及其综合应用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建筑的情感语言 ——从教堂建筑中解读室内空间意境的创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方法 |
1.3 概念界定 |
第二章 不同时期基督教教堂建筑空间意境的创造手法 |
2.1 宗教文化及对宗教建筑的影响 |
2.1.1 宗教文化 |
2.1.2 宗教与艺术的关系 |
2.2 西方历史上的基督教教堂建筑 |
2.2.1 古罗马时期 |
2.2.2 拜占庭 |
2.2.3 中世纪的西欧 |
2.2.4 文艺复兴时期 |
2.2.5 巴洛克时期 |
2.2.6 资本主义发展初期 |
2.3 西方当代的基督教教堂建筑 |
2.4 当代东方国家的基督教教堂建筑 |
2.4.1 日本 |
2.4.2 韩国 |
2.4.3 中国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从教堂建筑空间设计来分析室内空间意境创造的设计手法 |
3.1 创造室内空间意境手法的基本观点 |
3.1.1 核心:使人精神愉悦的室内意境应综合运用构成室内空间的各种要素 |
3.1.2 必要条件:灵活和富有创造性地选择材料和设备 |
3.1.3 前提条件:意境的主题与功能的完美融合 |
3.1.4 重要因素:创造性地展示环境空间地域文化和精神文化韵味.23 |
3.1.5 引入光、风、水,让室内空间与自然环境协调 |
3.2 综合运用各构成要素创造室内空间意境 |
3.2.1 运用合适的空间形态和尺度创造室内空间意境 |
3.2.2 运用色彩环境创造室内空间意境 |
3.2.3 运用光坏境创造室内空间意境 |
3.2.4 运用材料质感创造室内空间意境 |
3.2.5 运用水体、声音及景观创造室内空间意境 |
3.2.6 运用室内陈设丰富室内意境 |
3.3 创造意境空间的其他要素 |
3.3.1 结构对于造型的贡献 |
3.3.2 东西方手法的融合 |
3.3.3 视觉手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其他类型建筑空间的意境创造实例 |
4.1 博物馆意境的创造 |
4.2 餐饮空间意境的创造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生论文及科研工作 |
致谢 |
(5)中国现代佛教建筑装饰艺术的传承与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范畴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2章 融合与溯源——中国传统佛教建筑装饰艺术历史肇始 |
2.1 佛教传入中国 |
2.1.1 佛教影响中国文化 |
2.1.2 佛教装饰艺术的范畴 |
2.2 佛教装饰艺术的形成及稳定性特征 |
2.2.1 发展历程 |
2.2.2 传统佛教建筑装饰的主要内容 |
2.3 传统思想影响下的佛教建筑装饰及艺术特征 |
2.3.1 从“秀骨清相”到“丰腴典雅”的佛教造像 |
2.3.2 繁博而独特的装饰纹样 |
2.3.3 因地制宜的基本格局 |
2.3.4 理想化的人物形象 |
2.3.5 特色构建和室内装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延续与模仿——中国大陆地区佛教建筑及装饰艺术现状 |
3.1 北方传统佛教建筑的典型——山西五台山佛教建筑群 |
3.1.1 佛教圣地——古韵犹存 |
3.1.2 建筑室内外空间布局 |
3.1.3 装饰与材料 |
3.1.4 绿化与景观 |
3.1.5 经验与不足 |
3.2 江南风格的现代佛教建筑——无锡灵山佛教建筑群 |
3.2.1 佛俗并存——风格迥异 |
3.2.2 建筑室内外空间布局 |
3.2.3 装饰与材料 |
3.2.4 景观设计 |
3.2.5 经验与尚存问题 |
3.3 现代佛教建筑装饰中存在的问题 |
3.3.1 与佛教教义背道而驰的室内生态 |
3.3.2 复制和模仿为主的佛教建筑装饰形式 |
3.3.3 落后的装饰材料与设计理念 |
3.3.4 与现代审美不相符的室内外环境设计 |
3.3.5 南北方地域特征差距明显 |
3.4 现代佛教建筑装饰理念和风格当与时俱进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设计与时代——台湾及国外宗教建筑装饰发展及启示 |
4.1 台湾佛教建筑及装饰现代化发展现状及特点 |
4.1.1 台湾佛教的世俗化发展 |
4.1.2 台湾佛教建筑装饰案例分析 |
4.1.3 台湾佛寺现状分析 |
4.2 日本佛教建筑及装饰现代化发展现状及特点 |
4.3 西方宗教建筑装饰的现代化转型 |
4.3.1 教堂外观由繁复古典到简约现代的演变 |
4.3.2 室内外装饰由奢侈浪漫到简约现实的演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传承与创新——中国现代佛教建筑装饰展望 |
5.1 传统佛教建筑装饰艺术的保护对策 |
5.1.1 “完全修复”模式 |
5.1.2 “风格修复”模式 |
5.2 现代佛教建筑装饰的融合与创新 |
5.2.1 传统元素在现代空间中的应用 |
5.2.2 新装饰语言、新材料在现代佛寺空间中的应用 |
5.2.3 现代佛教生态观在佛教建筑装饰设计中的体现 |
5.3 兼容并蓄,多元发展的设计理念 |
5.4 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关注现代信众审美与需求 |
第6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6)文化博览建筑中自然光运用的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关于建筑自然光运用的研究 |
1.2.2 文化博览建筑的自然光设计研究 |
1.3 研究对象 |
1.3.1 文化博览建筑 |
1.3.2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文化博览建筑自然光设计的要素分析 |
2.1 自然光 |
2.1.1 自然光的概念 |
2.1.2 自然光的特殊性质 |
2.2 影响建筑自然光设计的主要因素 |
2.2.1 建筑结构 |
2.2.2 建筑空间 |
2.2.3 建筑表皮 |
2.2.4 适宜技术 |
2.3 自然光运用的艺术表达 |
2.3.1 美学角度 |
2.3.2 情感体验 |
2.3.3 场所精神 |
第三章 文化博览建筑中运用自然光表现建筑结构 |
3.1 文化博览建筑与结构 |
3.1.1 大跨空间的普及化 |
3.1.2 结构与形式的巧妙结合 |
3.1.3 组合结构的使用 |
3.1.4 传统结构的新发展 |
3.2 建筑结构与自然光设计 |
3.2.1 适合结构的采光方式 |
3.2.2 光表达结构的形式美感 |
3.2.3 光强调结构逻辑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文化博览建筑中运用自然光营造空间氛围 |
4.1 文化博览建筑的空间设计特点 |
4.1.1 展览空间的自然光设计 |
4.1.2 公共空间的自然光设计 |
4.2 自然光与空间设计 |
4.2.1 建筑内界面的光影 |
4.2.2 自然光影的空间形态 |
4.2.3 光空间的艺术氛围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文化博览建筑的表皮材料与自然光运用 |
5.1 文化博览建筑与表皮材料 |
5.1.1 传统材料的延续 |
5.1.2 现代反射 |
5.1.3 媒体广告牌 |
5.1.4 自然的消隐 |
5.1.5 变化的表皮 |
5.2 表皮材料与自然光设计 |
5.2.1 不透明 |
5.2.2 半透明 |
5.2.3 透明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文化博览建筑中采用适宜技术的自然光设计 |
6.1 文化博览建筑与适宜技术 |
6.1.1 运用自然光的建筑方法和技术方法 |
6.1.2 自然光设计与技术的关系 |
6.2 适宜技术的手段 |
6.2.1 采光新技术 |
6.2.2 控光新技术 |
6.2.3 滤光新技术 |
6.2.4 补光新技术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光运用设计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禅宗美学对现代室内装饰设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Contents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依据 |
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课题研究现状及趋势 |
1.3.1 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
1.3.2 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1.4 课题研究方法 |
1.5 论文研究框架及内容 |
1.5.1 论文框架 |
1.5.2 论文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禅宗美学相关理论研究 |
2.1 禅与禅宗 |
2.2 禅宗美学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
2.3 禅宗美学的基本特征 |
2.3.1 自由随性 |
2.3.2 淡泊宁静 |
2.3.3 隐喻象征 |
2.4 禅宗美学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的表现 |
2.4.1 禅宗美学与诗画艺术 |
2.4.2 禅宗美学与园林艺术 |
2.4.3 禅宗美学与传统室内设计 |
2.5 禅宗美学在国外设计中的表现 |
2.5.1 禅宗美学与园林设计 |
2.5.2 禅宗美学与建筑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禅宗美学 |
3.1 室内装饰设计概述 |
3.1.1 室内装饰设计要素 |
3.1.2 室内装饰设计的功能 |
3.1.3 现代室内装饰设计的审美特征 |
3.2 禅宗美学对现代室内装饰审美的影响 |
3.2.1 空灵之美 |
3.2.2 自然之美 |
3.2.3 简素之美 |
3.3 禅宗美学与设计理念的交融 |
3.3.1 “少即是多”与禅宗美学的“空观” |
3.3.2 自然主义与禅宗美学的“自然观” |
3.4 禅宗美学“顿悟”与设计灵感的显现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代室内装饰设计对禅宗美学的传承与表达 |
4.1 禅宗美学对现代室内装饰设计的现实价值 |
4.1.1 禅宗美学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
4.1.2 禅宗美学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智慧 |
4.2 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对禅宗美学的继承方式 |
4.2.1 批判的继承与发扬 |
4.2.2 动态地发展与丰富 |
4.3 禅宗美学影响下现代室内装饰设计的应用原则 |
4.3.1 以少示多 |
4.3.2 以简代繁 |
4.3.3 以象造境 |
4.4 禅宗美学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营造手法 |
4.4.1 展露材质的自然肌理 |
4.4.2 表现和谐的色彩氛围 |
4.4.3 营造灵动的光影效果 |
4.4.4 利用陈设的装饰价值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基于心理作用的窗口空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目的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1.2 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
第二章 窗口空间的特征 |
2.1 窗口的“有形”———物理特征及其形态 |
2.1.1 “窗”概念的界定 |
2.1.2 “窗口空间”概念的界定 |
2.1.2.1 空间 |
2.1.2.2 窗口空间 |
2.1.3 “窗口空间”的组成元素 |
2.1.3.1 光影 |
2.1.3.2 色彩 |
2.1.3.3 空间布局 |
2.2 窗口的“无形”———心理体验及文化特征 |
2.2.1 窗口空间的开放心理 |
2.2.2 窗口空间的宗教信仰 |
2.2.3 窗口空间的哲学理念 |
2.2.4 窗口空间的艺术内涵 |
2.2.4.1 艺术内涵的体现——窗的诗性美 |
2.2.4.2 艺术内涵的体现——审美意境 |
2.2.4.3 艺术内涵的体现——窗棂的美学思想 |
第三章 “光与影”在窗口空间的心理美学 |
3.1 “光与影”与“审美心理学”的渊源 |
3.2 “光与影”在窗口空间的营造的各种心理气氛 |
3.2.1 “光与影”所营造的崇高神圣的心理氛围 |
3.2.1.1 如何营造的崇高神圣的心理氛围 |
3.2.1.2 “光与影”所营造的崇高神圣气氛的分析实例分析 |
3.2.2 “光与影”所营造的温馨柔和的心理氛围 |
3.2.2.1 如何营造温馨柔和的心理气氛 |
3.2.2.2 “光与影”所营造的温馨柔和气氛的实例分析 |
3.2.3 “光与影”所营造的迷幻的心理氛围 |
3.2.3.1 如何营造迷幻的心理氛围 |
3.2.3.2 “光与影”所营造的迷幻的心理气氛的实例分析 |
3.2.4 “光与影”所营造的深邃的心理氛围 |
3.2.4.1 如何营造深邃的心理氛围 |
3.2.4.2 “光与影”所营造的迷幻的心理气氛的实例分析 |
3.2.5 “光与影”所营造的静思的心理氛围 |
3.2.5.1 如何营造静思的心理氛围 |
3.2.5.2 “光与影”所营造的静思的心理气氛的实例分析 |
3.3 基于“光影”在心理层面的窗口空间设计原则 |
第四章“色彩”在窗口空间的心理构图 |
4.1 色彩与色彩心理学 |
4.2 窗口空间色彩的定义 |
4.3 窗口色彩在心理层次上表现力的意义 |
4.4 窗口色彩在心理层次上表现力的内涵 |
4.4.1 色彩的象征性塑造的各种心理气氛 |
4.4.2 色彩的情感性塑造的各种心理气氛 |
4.4.3 色彩的联觉性塑造的各种心理气氛 |
4.5 基于“色彩”在心理层面的窗口空间设计原则 |
第五章“窗口的空间布局”对于心理作用的影响 |
5.1 视觉平衡与心理学 |
5.2 窗口的空间布局所营造的成熟稳重的心理感触 |
5.2.1 如何营造成熟稳重的心理感触 |
5.2.2 窗口的空间布局所营造的成熟稳重的心理感触的各种实例 |
5.3 窗口的空间布局所营造的轻松,活泼的心理感触 |
5.3.1 如何营造轻松、活泼的心理感触 |
5.3.2 窗口的空间布局所营造的轻松活泼的心理感触的各种实例 |
5.4 窗口的空间布局所营造的凌乱、压抑的心理感触 |
5.4.1 如何营造沉重、压抑的心理感触 |
5.4.2 窗口的空间布局所营造的沉重压抑心理感触的各种实例 |
5.5 基于“空间布局”在心理层面的窗口空间设计原则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致谢 |
(9)安藤忠雄建筑创作的东方文化意蕴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2 相关领域与概念 |
1.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安藤忠雄建筑生涯简述 |
1.2.3 相关概念 |
1.2.4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第2章 东方文化意蕴的理念诠释 |
2.1 清寂的“禅”之情愫 |
2.1.1 “直观”和“内省”的认知观 |
2.1.2 反“二元论”的矛盾共存 |
2.2 同一的“自然”情结 |
2.2.1 温柔的“对抗” |
2.2.2 创造风景 |
2.2.3 复归自然 |
2.3 整体性的“场所”情致 |
2.3.1 动态连续的场域 |
2.3.2 空间的多功能性 |
2.3.3 熟悉而又陌生的文脉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东方文化意蕴的形态演绎 |
3.1 非对称的几何构成 |
3.1.1 方形的理性表达 |
3.1.2 曲线形的动感表现 |
3.1.3 方与圆的联袂演出 |
3.2 艺术化的实体雕琢 |
3.2.1 简洁性的塑性特质 |
3.2.2 地景艺术品 |
3.2.3 复杂性的动态特质 |
3.3 “道”的连续空间 |
3.3.1 “含而不露”的内向空间 |
3.3.2 “四维连续”的塑性空间 |
3.3.3 “非连续”的连续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东方文化意蕴的个性化凝练 |
4.1 精致的元素提炼 |
4.1.1 墙体元素的艺术运用 |
4.1.2 楼梯元素的另类转译 |
4.1.3 天桥元素的灵动表演 |
4.1.4 空间结构的中心轴 |
4.2 阴翳的光影阐释 |
4.2.1 时间的量度 |
4.2.2 壁体采光的空间塑造 |
4.2.3 场所精神的表达 |
4.3 素雅的材质表现 |
4.3.1 细致光滑的清水混凝土 |
4.3.2 原色的木材 |
4.3.3 纯净的玻璃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安藤忠雄作品年表 |
附录2 安藤忠雄荣誉与奖项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中国当代汉地佛教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缘起:从地区建筑到佛教文化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建筑文化的衰落与复兴 |
1.1.2 当代汉地佛寺的建设热潮与问题 |
1.2 研究当代佛教建筑的背景 |
1.2.1 建筑研究背景:从地区主义到地区文化 |
1.2.2 文化研究背景:传统文化的综合价值 |
1.2.3 佛教建筑文化研究的背景 |
1.3 当代佛教建筑研究的意义 |
1.4 相关理论和文献研究 |
1.4.1 古代佛教建筑的研究 |
1.4.2 中国大陆当代佛教建筑研究和实践 |
1.4.3 台湾的当代佛教新建筑实践和理论 |
1.4.4 日本的当代佛教建筑及其研究 |
1.4.5 佛教与佛学的相关研究 |
1.4.6 西方现代建筑理论与宗教建筑研究 |
1.5 研究方法、创新点和研究难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1.5.3 难点 |
1.6 论文框架和内容 |
1.6.1 研究模型 |
1.6.2 论文结构 |
第2章 历史:汉地佛教建筑的演变 |
2.1 佛教建筑的定义与本文研究对象 |
2.2 从印度佛教建筑到中国早期佛教建筑的转变 |
2.2.1 印度佛教建筑的再解读 |
2.2.2 佛教传入汉地的时间 |
2.2.3 从窣土坡演变为楼阁塔 |
2.2.4 建筑演变的主体性、保守性和复杂性 |
2.3 历代佛寺演变的解读 |
2.3.1 印度佛寺 |
2.3.2 汉代佛寺 |
2.3.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佛寺 |
2.3.4 隋唐佛寺 |
2.3.5 宋代佛寺:伽蓝七堂之疑 |
2.3.6 元明清佛寺 |
2.4 本章小结:佛教建筑历史的启发 |
第3章 现状:大陆佛教建筑调研分析 |
3.1 汉地重点汉传佛寺的整体情况 |
3.1.1 主要佛寺建筑群一览表 |
3.1.2 佛寺类型分析 |
3.1.3 方位朝向 |
3.1.4 面积规模 |
3.1.5 布局特征 |
3.1.6 建筑风格 |
3.2 部分重点佛寺的调研分析 |
3.2.1 苏州西园戒幢律寺 |
3.2.2 河北赵县柏林禅寺 |
3.3 佛教名山风景区 |
3.3.1 河南登封少林寺 |
3.3.2 峨眉山金顶与大佛禅院 |
3.4 本章小结:大陆佛寺建设现状与问题 |
3.4.1 建设现状 |
3.4.2 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理论:宗教社会学和建筑学理论 |
4.1 佛教建筑理论研究的思路 |
4.1.1 本文的对理论研究的态度 |
4.1.2 “经济-文化-建筑”的理论模型 |
4.2 宗教社会学相关理论:几种主要的宗教理论及其对佛教的阐释 |
4.2.1 马克思的异化观点:经济基础 |
4.2.2 涂尔干的功能主义观点:社会功能 |
4.2.3 韦伯的宗教社会学:伦理-心理 |
4.2.4 宗教阐释 |
4.2.5 小结 |
4.3 当代建筑理论与佛教建筑 |
4.3.1 广义现代主义建筑的理论与实践背景 |
4.3.2 现代主义建筑与当代中国佛教建筑的滞后性 |
4.3.3 建筑类型学(Typology of Architecture)与佛寺传统 |
4.3.4 建筑符号学(Semiology of Architecture) |
4.3.5 建筑现象学(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 |
4.4 佛学理论:作为研究对象和指导思想的双重身份 |
4.4.1 缘起性空的宇宙观 |
4.4.2 般若中观的方法论 |
4.5 本章小结:相关宗教理论与建筑理论的协作 |
第5章 背景:影响当代佛寺的宏观因素 |
5.1 当代佛教建筑现代化转型背景 |
5.1.1 基本背景:现代化与后现代化 |
5.1.2 当代佛教与佛学的现代转型 |
5.1.3 社会信众基础转变对寺院建筑的影响 |
5.1.4 信息社会的佛教建筑 |
5.2 经济基础因素 |
5.2.1 从乞食到布施 |
5.2.2 从布施到自给自足 |
5.2.3 寺院建筑的经济依附性 |
5.2.4 当代佛教经济转型对寺院形态的影响 |
5.3 社会功能因素 |
5.3.1 中国传统社会中佛教的社会功能 |
5.3.2 当代社会佛教的社会功能转型 |
5.4 法律制度因素 |
5.4.1 当代中国佛教制度概况 |
5.4.2 具体对寺院建筑的规定 |
5.4.3 相关影响的分析 |
5.5 当代佛寺的三大类型 |
5.5.1 城市佛寺 |
5.5.2 山林佛寺与自然风景区 |
5.5.3 乡村佛寺 |
5.6 本章小结:基础因素决定佛教建筑的整体面貌 |
第6章 功能:当代佛寺的布局与形式 |
6.1 寺院的总体功能结构 |
6.1.1 可参考的隋唐佛寺功能布局 |
6.1.2 传统佛教寺院功能结构的演变分析 |
6.1.3 现代佛寺功能结构演变的解读 |
6.2 建筑形式与修行功能 |
6.2.1 多功能的殿堂空间 |
6.2.2 多样化的研修空间 |
6.2.3 寮房:兼容个人研修功能 |
6.2.4 管理空间:方丈及其他 |
6.2.5 法会空间:广场与庭院 |
6.2.6 仪式化的饮食空间:过堂 |
6.2.7 园林:超越景观的景观 |
6.3 结构材料装饰和风格 |
6.3.1 结构材料 |
6.3.2 装饰理念 |
6.3.3 禅宗的风格 |
6.3.4 净土的风格及其他 |
6.4 本章小结:功能主义基础上的佛教建筑设计策略 |
6.4.1 整体设计,完善功能 |
6.4.2 空间多功能化、多样化 |
6.4.3 现代理念,圆融风格 |
6.4.4 法无定法,契理契机 |
第7章 思想:当代佛教建筑的哲学问题 |
7.1 基本概念和思路 |
7.1.1 基本概念 |
7.1.2 基本思路 |
7.2 空间观:佛教宇宙模型与建筑原型 |
7.2.1 宇宙模型与建筑形式 |
7.2.2 古印度佛教的神话世界 |
7.2.3 缘起论基础上的宇宙模型 |
7.2.4 净土传统与禅传统 |
7.2.5 净土世界:理想世界的缩影 |
7.2.6 禅宗世界:现实世界的因缘和合 |
7.3 环境观:无我平等和慈悲利他 |
7.3.1 诸行无常的环境空观 |
7.3.2 无我平等:建筑与环境的完全融合 |
7.3.3 慈悲利他:承担社会服务功能 |
7.3.4 佛教无我平等环境观与儒道天人合一的区别 |
7.4 审美观:佛教建筑的美学思想 |
7.4.1 基本概念 |
7.4.2 中国佛教审美体验的特殊性:宗教与审美的融合 |
7.4.3 佛教美学的意象与意境 |
7.4.4 佛教建筑的主要意象-意境 |
7.5 伦理观:佛教建筑伦理 |
7.5.1 基本概念:佛教建筑的伦理问题 |
7.5.2 因果报应:佛教建筑伦理的理论逻辑基石 |
7.5.3 护生戒杀:建筑材料与生态保护 |
7.5.4 无欲戒贪:建筑审美与经济节约 |
7.6 本章小结:佛教思想在佛教建筑中的应用 |
第8章 借鉴:已有宗教建筑现代化成果的经验 |
8.1 西方基督教建筑的现代化实例 |
8.1.1 西方现代基督教概况 |
8.1.2 西方现代建筑与基督教堂的创新 |
8.1.3 西方现代教堂实例 |
8.1.4 西方现代教堂的特点 |
8.1.5 西方基督教与中国佛教建筑现代化的不同背景 |
8.1.6 西方现代教堂对中国现代佛寺的启发 |
8.2 日本佛教建筑的现代化实例 |
8.2.1 日本佛教的当代发展 |
8.2.2 日本现代佛寺的现代化 |
8.2.3 比较重要的实例 |
8.2.4 日本新佛寺的特征 |
8.2.5 日本现代佛寺对中国当代佛寺的启发 |
8.3 台湾现代佛寺 |
8.3.1 台湾佛教现代化概况 |
8.3.2 台湾现代佛寺 |
8.3.3 台湾当代佛寺的一些特点与启发 |
8.4 本章小结:笔墨当随时代 |
第9章 实践:大陆当代佛教建筑创新 |
9.1 九华山风景区总体规划与柯村佛教文化园 |
9.1.1 九华山的景观文化的基本特征 |
9.1.2 九华山整体空间结构解析 |
9.1.3 九华山佛教文化园的选址与规划 |
9.2 扬州大明寺鉴真学院 |
9.2.1 概况 |
9.2.2 环境选址 |
9.2.3 规划布局 |
9.2.4 建筑空间 |
9.2.5 经验教训 |
9.3 九华山旃檀禅林客寮 |
9.3.1 概况 |
9.3.2 选址 |
9.3.3 环境处理 |
9.3.4 内部空间组织 |
9.3.5 风格造型 |
9.4 本章小结:三种当代佛寺设计模式畅想 |
9.4.1 城市佛寺:功能效率优先 |
9.4.2 山林佛寺:以自然环境为核心 |
9.4.3 乡村佛寺:地区主义新民居 |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佛教建筑的现代化挑战 |
10.1 历史的经验 |
10.2 当代的现状 |
10.3 当代佛寺的设计策略 |
10.4 未来的希望与挑战 |
10.5 本文研究的困惑 |
10.6 回归建筑基本原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日本着名建筑大师——安滕忠雄和他的教堂建筑(论文参考文献)
- [1]空间中的光影视觉动力表现研究[D]. 姚梦嘉.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2]基于传统文化视野下的建筑作品分析 ——以安藤忠雄与妹岛和世为例[D]. 王丹丹. 河北工程大学, 2015(02)
- [3]基于主体意识层次的纪念性建筑创作方法建构研究[D]. 王月涛.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02)
- [4]建筑的情感语言 ——从教堂建筑中解读室内空间意境的创造[D]. 徐文艳. 青岛理工大学, 2012(02)
- [5]中国现代佛教建筑装饰艺术的传承与创新[D]. 宋元园. 山东建筑大学, 2012(10)
- [6]文化博览建筑中自然光运用的设计策略研究[D]. 陈宇亮.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3)
- [7]禅宗美学对现代室内装饰设计的影响[D]. 王秋阳. 沈阳建筑大学, 2012(03)
- [8]基于心理作用的窗口空间的研究[D]. 刘超. 青岛理工大学, 2010(05)
- [9]安藤忠雄建筑创作的东方文化意蕴表达[D]. 张荣华.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8(S2)
- [10]中国当代汉地佛教建筑研究[D]. 袁牧. 清华大学, 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