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纪录片的时空观念(论文文献综述)
陈燕玲[1](2021)在《新媒体旅行纪录片《冒险雷探长》的场景化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媒体技术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新媒体旅行纪录片的诞生,本论文旨在以新媒体旅行纪录片《冒险雷探长》为例,探究该节目场景化叙事的场景特色和叙事创新,深入解读“场景化叙事”的文化内涵与节目呈现,将场景化叙事理论作为理论背景,将延伸的媒介情境理论、场域理论、陌生化理论作为论证依据。详细探究节目的发展历程、场景建构、叙事话语、多元比较、价值思考等五个要素,挖掘节目对新媒体旅行纪录片产生的应用价值与实践思考,以小见大洞察新媒体旅行纪录片的叙事方向与发展空间。本论文对该节目文本分析后得知,《冒险雷探长》为新媒体旅行纪录片提供了优质的创作范本,场景化叙事强化了新媒体旅行纪录片的文化内涵;催生了新媒体旅行纪录片更多的原创品牌;增强了新媒体旅行纪录片更精准化的营销模式,随着5G时代的到来,新媒体旅行纪录片的场景化叙事对节目的视听效果会产生更大影响。随着观看环境的虚拟化及创作团队的盲目从众等因素,也带来了同质化现象与趋同场景的审美疲劳;极致个人化风格与叙事话语的刻板传播;品牌化作品缺乏与商业文化的失衡等消极影响。新媒体环境的瞬息万变也带给节目更多变化莫测,同时给创作者、用户和市场提出了更多要求,结合本论文,笔者对节目场景化叙事的实际启发是把握技术与文本,丰富节目的场景建构;注重用户与互动,拓展节目的叙事话语;融合商业与文化,深耕节目的品牌价值等。新媒体旅行纪录片以个性化的纪实手法、多元化的剪辑方式、定制化的解说风格等艺术光韵展现了节目价值,也需要注意带来的消极因素进而积极应对,才能使得场景化叙事对新媒体旅行纪录片,产生更多元的叙事价值与创新呈现。
郁轩[2](2021)在《纪录片《我从新疆来》和《我到新疆去》的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步深入,地处亚欧大陆腹地的新疆愈发凸显了其区位优势和战略地位。但由于新疆在国内所处的地理位置偏远,信息环境相对闭塞,加之前些年来暴恐事件的陆续发生让内地民众“谈疆色变”,新疆和新疆人的负面形象亟待矫正,这对如何讲好新疆故事提出了严峻考验。纪录片因其客观纪实性的天然优势,已成为当今跨文化传播中备受青睐的媒介载体。《我从新疆来》和《我到新疆去》作为新疆题材纪录片中的一股“清流”,其别出心裁的创作理念无疑开拓了新疆题材纪录片在叙事策略上的疆域,成为讲好新疆故事的成功典范。本文以纪录片《我从新疆来》和《我到新疆去》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通过表层文本内容揭示两者的叙事策略。纪录片《我从新疆来》讲述的是新疆人的故事,彰显了“中国梦”这一时代命题,具有重塑“新疆人”身份形象的社会功能价值;纪录片《我到新疆去》则讲述发生在新疆的故事,体现了“扎根边疆、担当奉献”的主题,具有刷新新疆地域形象的社会价值意义。就两部作品的叙事形式而言,本文从叙事方式、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时间与空间四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研究发现,两部纪录片均采用第一人称画外音叙事和多元视角的群像叙事;叙事主体均为影片中的故事人物,即人物叙述者;叙事结构则是将内部的线性结构与外部的版块结构相结合;叙事时间的合理压缩与扩延使得叙事节奏张弛有度,特定的叙事空间也为影片增添艺术魅力和功能效用。对于两部纪录片的叙事语言方面,深刻体现出对于情感表达的感性追求,如利用小景别镜头刻画人物情绪、以人物画外音的叙述方式体现情感真实、适时的背景音乐升华影片的情感高度。此外,本文还指出《我从新疆来》和《我到新疆去》两部作品的不足之处,如《我从新疆来》中人物角色的民族身份丰富性欠缺、《我到新疆去》中未能展现新疆的繁荣景象、两部影片都有明显的模式化套路的诟病,并提出相应建议。但整体而言瑕不掩瑜,两部作品打开了新疆题材纪录片在叙事层面上的新范式,并为同类新疆题材纪录片带来寻求共通、淡化“窥探”、观照现实、以情动人等重要启示。
哈斯[3](2020)在《工匠题材纪录片呈现方式探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聚焦传统工艺、展现精湛技艺、弘扬工匠精神、展示人文关怀的工匠题材纪录片备受关注。工匠题材纪录片在保护我国传统手工技艺,记录工匠的生存现状,弘扬工匠精神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2011年至2019年间工匠题材纪录片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案例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对该题材纪录片的影像呈现方式、叙事表达方式两个方面进行深入论述。研究发现,2011年至2019年间我国工匠题材纪录片的创作类型十分丰富,从影像呈现方式来看,现阶段工匠题材纪录片利用丰富的画面语言营造叙述主体的真实感,运用多样的声音语言营造出画面的立体感,以灵活多变的剪辑节奏营造流畅的内容画面,共同辅助该题材纪录片的内容叙事表达;从叙事表达方式上来看,工匠题材纪录片在叙事过程中灵活运用平列或渐进式的叙事结构,使内容表达逻辑清晰、主题分明,同时采用多元化的叙事视角,丰富了纪录片整体的叙事层次,而且在叙事过程中表现出对叙事技巧的多样化追求,采取故事化的叙事方式,注重细节与情节的刻画,通过设置悬念与冲突增强纪录片的戏剧张力,叙事内容也更加真实生动。
刘泳[4](2020)在《讲好中国故事:故宫题材纪录片的叙事演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故宫,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历来是诸多纪录片所钟爱的言说对象,从1950年中俄合制纪录片《锦绣河山》中出现的对故宫的描述与介绍起,时至今日,故宫题材纪录片已经走过了近70年风雨历程。从1950-2004年的初创与探索期,到2005-2015年的发展与成熟期,再到2016年至今的转型与创新期,回望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需要、市场化发展带来的转型机遇和观众群体形成的收视需求等因素,是助推故宫题材纪录片兴起与发展的不竭动力。在故宫题材纪录片叙事文本的演化过程中,无论是在叙事对象、叙事结构还是叙事主题上,其变化过程都呈现出了从“宏观叙事”到“微观叙事”的转型趋势。同时,从其叙事手法来看,故宫题材纪录片叙事场景生活化、叙事视角多元化、叙事节奏故事化的演变过程,所映射的是制作者从“宣扬中国历史”到“讲好中国故事”的策略改进。从视听风格上来看,故宫题材纪录片镜头运用的多样化、色彩光影的诗意化和解说设计的口语化也让其呈现出从“大气磅礴”到“柔美诗意”的风格转变。进而观之,故宫题材纪录片叙事文本的演化背后必然存在着某些结构性的力量。换言之,正是经济、政治、传媒等力量共同推动故宫题材纪录片叙事内容、叙事手法以及视听风格的嬗变。首先,故宫题材纪录片文本生产与流通的各个环节都在市场中运行,在收视率的指挥棒下,文本增强了故事性,加入了更多娱乐性内容。在传播方面,也开始注重跨媒介传播并强化垂直营销。不过,故宫题材纪录片在追求市场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也受到政治力量的制约,它需要履行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建构集体记忆的职责。与此同时,传媒环境也在影响故宫题材纪录片的创作,在大众文化语境下,融媒体的媒介环境以及全球化进程中跨文化沟通的内在诉求,都需要故宫题材纪录片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文本叙事以适应形势变化。纵观故宫题材纪录片的叙事演化历程,尽管当下故宫纪录片的创作较早期而言呈现出良好的态势,但我们仍然可以发现其中存在选题内容同质化、表现手法套路化和叙事意图相对主观化等一系列问题。故宫题材纪录片必须直面创作瓶颈,通过细分领域开发多元选题、丰富技巧创新文本叙事,以及提倡自由开放的创作理念,来争取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也唯有如此,才能以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中国故事”,走出一条推陈出新的文化自信之路。
陈梦圆[5](2020)在《论纪录片《曲韵留声》中声音元素的运用》文中指出作为声画艺术的影视艺术样式——纪录片,以“真实”为创作基础,通过声音与画面的结合,营造屏幕上的视听享受。声音不再只依附于画面存在,而是与画面结合承担着叙事与情感表达的重任。声音作为纪录片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在人声、音乐、音响的恰当结合下,对渲染气氛、表达复杂情感等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成为除画面元素外表意叙事的重要方式之一。随着众多优秀声画结合的纪录片作品的出现,以及艺术创作理念的转变,纪录片的声音创作经历了从开始的被忽略到受重视,再到成为创作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的演变过程。创作重心也从宏大的主题转到普通人的生活点滴,人物类纪录片大量涌现。本文就以笔者的实践作品《曲韵留声》为例,借鉴《牛铃之声》、《乡村里的中国》、《舌尖上的中国》、《亲爱的不要跨过那条江》等国内外优秀纪录片,论述人物纪录片中声音元素的选取与运用,阐述声音元素作为抽象艺术的独特审美意蕴与情感表达。《曲韵留声》中声音元素的运用,一方面记录客观性的现实存在,渲染情感气氛,另一方面作为传统声音的曲子戏,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声音文化,用影像的形式将这门传统的艺术样式记录下来,追溯历史呈现当下展望未来。
刘春晓[6](2020)在《人文历史纪录片多元价值及表现手法》文中认为人文历史纪录片在传播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提高人民的文化自信、向世界展现国家形象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这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民族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对民族历史文化的理解和创新,更离不开对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人文历史纪录片不仅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进行了传播和弘扬,而且本身具有丰富的艺术性,这值得我们深入探讨。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和个案分析法系统的梳理了中国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及人文历史纪录片展现的多元价值,同时选用从1958年至今的优秀人文历史纪录片为案例,结合影视艺术理论和影视叙事学理论等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分析。本文一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是行文的准备,主要介绍了人文历史纪录片多元价值及表现手法的选题理由、选题意义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阐释了本人对人文历史纪录片价值的理解,对后文的写作起到一个引导作用;第二部分主要对人文历史纪录片的相关概念做了界定、阐释了本文所用到的理论基础,并对人文历史纪录片1958年至今的发展过程进行了梳理总结;第三部分主要阐释了人文历史纪录片的本体价值为什么为史料价值,从时间、空间、人物三个角度描写了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史料价值;第四部分主要阐释了人文历史纪录片的核心价值为什么为文化价值,从表现传统中式生活方式、表现传统文化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给人启迪指导生活四个方面描写了人文历史纪录片的文化价值;第五部分主要阐释了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关键价值为什么是审美价值,从意境美和真实美两个方面描写了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审美价值;论文的第六部分为人文历史纪录片多元价值的具体表现手法,从画面、声音和叙事三个角度对人文历史纪录片进行详细的分析,展现了人文历史纪录片从丰富多彩的画面和镜头语言到解说词、同期声、音乐音响的氛围浓厚的声音表达,再到多元化个性化的叙事视角、叙事时空和叙事结构的叙事策略。本文认为,人文历史纪录片作为中国纪录片市场数量多且质量好的纪录片类型,跟随着时代发展的脚步,日益成熟,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创作风格,在展现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独树一帜的审美情趣方面有着其他类型纪录片无可比拟的优势。通过总结发现,人文历史纪录片对于我国历史的记录、文化的传播、审美的展现有着重要的作用,能深刻的体现出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史料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有助于纪录片制作专业人士相互间的交流与了解,使他们更准确地把握人文历史纪录片创作的主流,丰富思想,对于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创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而创作出更具有价值的优秀人文历史纪录片。通过对人文历史纪录片价值的研究,人们对于人文历史纪录片的认识也会更加深刻,进而对创作的人文历史纪录片作品带来一定的积极意义,使作品的价值在观众中更好地传播,从而使中国人更好的了解自己,使外国人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借助人文历史纪录片的艺术表达,更好的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郑熙莀[7](2020)在《国内影视纪录片文物保护工作者形象呈现分析》文中提出公众对于文物保护职业的了解和认识来自于媒体的传播,其中影视纪录片是最主要的信息来源。本文在回顾建国以来文物保护工作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历程的同时,对建国以来国内影视纪录片和科教栏目中所呈现和展示的文物保护工作者形象进行梳理和分析,尤其对不同阶段文物保护工作者形象特征和呈现方式予以概括和解释。其中,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我在故宫修文物》为代表,纪录片由展现文保工作者群体向凸显个人价值转变,由单一记录工作内容向多侧面、立体呈现文物保护工作者的职业状态转变。文物保护工作者承担着向观众讲述专业知识的任务,在纪录片中呈现个体职业成长经历逐渐变得普遍,但是文物保护修复过程的展示,仍然是纪录片呈现的核心内容和主要场景。本文对于如何更有效通过影视媒体塑造文物保护专业工作者的公众职业形象也给出了建议。
李青青[8](2019)在《弱势儿童题材纪录片的情感表达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社会关于儿童群体的保护的在逐渐完善。联合国在1989年通过的《儿童权利保护公约》,此次公约推动了人类社会保护儿童的革命性变革,弱势儿童权利的保护是实现儿童利益最大化,儿童的优先化的重要指标。弱势儿童群体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而影像的记录是思考、参与和推动弱势儿童群体的权益保护的直观表达形式之一。弱势儿童纪录片在新媒体中展现出来了不可比拟的优势和传播,但是由于新媒体视频制作的门槛低,创作群体多元化,导致了弱势儿童纪录片的作品良莠不齐,创作模式僵固化,故意赚观众泪点,以博取同情的粗俗套路。本文主要研究如何更好地塑造纪录片中弱势儿童群体形象,更好地关照弱势儿童,从而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系统的梳理了弱势儿童纪录片的发展以及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情感对于弱势儿童纪录片的重要性、以及针对弱势儿童的心理问题,提出了加强弱势儿童纪录片情感表达的具体策略,另外笔者结合自己的创作作品进行了情感表达策略的实践运用。我的毕业作品选取的弱势儿童:是否享有最低限度的生活保障和基本权利——父母监护是否完整、是否享受家庭亲情的温暖。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思想观念在不断转变,使得婚姻的不稳定性逐年加剧,被父母遗弃的儿童的基数在不断增加。这就导致了替代性养护的儿童群体的出现,这类群体大多数依靠传统的家庭网络结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舅舅姑姑进行寄养。这类儿童处在国家儿童福利机构的保护之外,这些种种不稳定的因素都对儿童幼小的心灵留下很深的创伤。在拍摄这类题材纪录片的时候,容易滑入思维的定式,容易滑向成人化悲观可怜的情怀。在拍摄的时候,反复思考这些陈旧、定向的拍摄模式,如何跳出思维定向的束缚,使片子主题更具有深度和创新性,实现拍摄弱势儿童主题价值的最大化是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本文分四个部分进行研究,第一章主要是针“弱势儿童纪录片”的定义和分类进行阐述,通过阅读和查询相关理论专着,梳理了国内外弱势儿童纪录片现状的分析以及弱势儿童题材纪录片创作中存在的问题。第二章讲述了弱势儿童纪录片情感表达的重要性以及在纪录片中情感表达的特点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是针对弱势儿童的心理问题,从人文关怀、镜头、细节、矛盾、声音等方面提出弱势儿童纪录片如何进行情感表达的具体策略。第四章则是笔者通过实践作品,进行情感表达的具体实践活动的应用。笔者认为,弱势儿童纪录片的创作必须结合具体的实践作品,依据具体的儿童对象,儿童所处的环境以及群体意识和创作条件,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为弱势儿童纪录片的创作积累经验。
刘何雁[9](2019)在《论影视技术对纪录片的双重作用 ——兼谈“影像茧房”的建构》文中认为电影的发明是从纪录电影开始的,一部影视技术发展史就是一部包含纪录影像在内的影视艺术发展史。技术是带有双面性的,影视技术对纪录片的作用必然是双重的。恰如其分、相得益彰的技术使用,可以在逼真反映客观现实的基础上产生准确认知,提高认知能力,并进一步形成审美意象,扩展审美空间,提升审美境界,使人破茧而出,飞向自由王国;如果应用得不好,则容易在逼真的外衣下制造假象,或流于自然主义的纪录,或技术主义的炫耀使用,则会抑制审美意象的形成,使人作茧自缚。影视技术具有逼真纪录、揭示和再现客观现实世界的能力,这种优势在通向更高艺术境界的道路上不应该成为前进的障碍与桎梏。当下,人成为主体并日益以图像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影视技术的首要功能在于纪录和揭示,然后才是基于此之上艺术想象力的放飞。本文基于对影视技术发展规律性和必然性的考察,结合纪实美学,提出了“影像茧房”的概念。具体路径是:首先,在实践上,“影像茧房”概念的形成得益于VR纪录片创作中周围沉浸式的视觉感受;在理论上,结合技术哲学、唐·伊德的技术现象学、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格式塔心理学等理论层层推进和展开,在“人—技术—世界”关系的梳理中,根据唐·伊德提到的“技术蚕茧”,结合桑斯坦的“信息茧房”理论,推导出“影像茧房”的概念。在“人-影像-世界”的关系中,“影像茧房”是居间的中介技术系统,“影像茧房”作为中介体现了两个向度:一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二是“自然向人的生成”,影视技术正是沿着人的延伸、具身、仿生、人性化、以人为尺度、全感官的参与、物质现实的复原等几个维度发展的。其次,本文从“影视技术对纪实美学的推动及规律性”,“‘影像茧房’的分层、功能与纪录片的关系”,“具体影视技术对纪实‘影像茧房’的推动与构建”三个方面展开论证,认为“影像茧房”是“完整电影”与时俱进的技术性呈现。它既是传播内容,也是传播渠道,还是传播终端;既是实体的,又是虚拟的;既是抽象的,又是具象的;体现了物质和精神、主体和客体的辩证统一。“影像茧房”的内核和基础就是纪录片影像,它以具身的方式进行高效准确的社会认知,纪录片得以成为人类生存之镜,纪实“影像茧房”也成为人们舒适栖息的小生境。最后,本文从视听意象的审美境界入手,解析了纪录片存在的矛盾与伦理困境,批判技术异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纪实影像能够深化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能力,不断提升人生境界。“影像茧房”作为人与世界双向互动的中介,消融了二元对立,呈现出主客一体,天人合一,人在大地上诗意栖居的美丽景象。
邱伦潇[10](2019)在《“故事化”与迪士尼纪录电影创作》文中认为本文主要是通过对迪士尼动物题材纪录电影的研究,如《火烈鸟的故事》、《猴子王国》、《熊世界》等对迪士尼野生动物题材纪录片的故事化创作特色进行解读,从故事建构和影像表达两方面来探求迪士尼纪录电影的故事化创作特征与规律。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文本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这三种研究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迪士尼纪录电影的故事化的创作特色。以下是对本论文的结构的一个简单概括:绪论部分主要从选题背景、选题意义与目的、国内外的研究动态、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这五个部分来探讨选择这个选题的出发点和意义之所在。接下来第一章对“迪士尼自然”这个新兴的纪录片创作部以及其作品做了一个简要的介绍,同时对其故事化创作特色做了多角度的原因探究。从第二章开始,本文具体地对其故事化的创作策略进行详细的解读。第二章主要从故事建构的层面来进行具体分析,在故事内容的层面,本文主要从迪士尼纪录电影的选材、人物形象的设置、情节的设计、主题的表达这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在故事的讲述层面,本文主要从视点与视角的选择、悬念、冲突、节奏等元素的巧妙运用、叙事时间的重构、经典的闭合结构的来探讨迪士尼如何将动物世界的故事演绎得跌宕起伏,充满着故事性与娱乐性。而第三章文章主要从影像表达的层面,从视听上来探讨迪士尼是如何用影像来构建其影片的故事世界的,在这一章本文主要从影像造型与故事化、声音造型与故事化两个层面来解读。在影像造型与故事化这个层面上,本文主要通过对一些特殊镜头的运用和剪辑中蒙太奇手法的运用来进行具体分析,在声音造型与故事化这个层面上,则主要对音乐、音响、解说词这三个主要声音元素进行分析。笔者希望由此来关照我们自身创作的同类型影片的现状和所存在的一些缺陷并探求其可借鉴和创新之处,推动我国该类型影片的发展。让更多的观众走进影院,从兴趣出发,到自觉成为生态环境的守护者。让更多的人以放下姿态,以平等的视角来关照与我们生活在一片天空之下的万物,不断反省自身行为,意识到人类与动物、人类与自然,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急需得到重视与解决。
二、论纪录片的时空观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纪录片的时空观念(论文提纲范文)
(1)新媒体旅行纪录片《冒险雷探长》的场景化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新媒体旅行纪录片的研究现状 |
二、新媒体旅行纪录片《冒险雷探长》的研究现状 |
三、场景化叙事理论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目标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性 |
一、场景化叙事个案节目的全新解读 |
二、微场景与叙事话语的深度建构 |
三、冒险题材与和叙事风格的多元分析 |
第一章 新媒体旅行纪录片《冒险雷探长》场景化叙事概述 |
第一节 新媒体旅行纪录片概述 |
一、新媒体旅行纪录片概念界定 |
二、我国新媒体旅行纪录片发展历程 |
第二节 新媒体旅行纪录片《冒险雷探长》的概述 |
一、《冒险雷探长》的节目缘起与背景 |
二、《冒险雷探长》的制作类型:网络自制 |
三、《冒险雷探长》的内容定位:探险旅行 |
四、《冒险雷探长》的风格属性:微纪录片 |
第三节 纪录片叙事的概述 |
一、纪录片叙事的缘起 |
二、纪录片叙事的概念 |
三、纪录片叙事的类型 |
第四节 场景化叙事的概述 |
一、场景化叙事的缘起 |
二、场景化叙事的概念 |
三、《冒险雷探长》的场景化叙事现状 |
第二章 《冒险雷探长》的叙事场景建构 |
第一节 《冒险雷探长》场景化叙事的时空环境 |
一、媒介情境视角下的时间沉浸 |
二、场域视角下的空间景观 |
三、陌生化视角下的旅行环境 |
第二节 《冒险雷探长》场景化叙事的情境人物 |
一、探长主导的多元情境 |
二、众生百态的旅程群像 |
三、特色鲜明的故事人物 |
第三节 《冒险雷探长》场景化叙事的场景呈现 |
一、感官符号的场景传播 |
二、沉浸体验的场景演绎 |
第三章 《冒险雷探长》的叙事话语建构 |
第一节 《冒险雷探长》场景化叙事的话语表征 |
一、贴合主题的话语元素 |
二、流畅明晰的话语逻辑 |
三、程式规范的叙事方法 |
第二节 《冒险雷探长》场景化叙事的话语特点 |
一、恰如其分的关键词记忆 |
二、因地制宜的位置化叙述 |
三、题材多元的故事化讲解 |
第三节 《冒险雷探长》场景化叙事的话语意义 |
一、时空交织的场景叙事呼应 |
二、后现代化的叙事内涵表达 |
三、场景丰富的奇观文化传播 |
第四章 《冒险雷探长》与其他新媒体旅行纪录片的叙事手法比较 |
第一节 新媒体旅行纪录片与其他纪录片的主要特点比较 |
一、新媒体旅行纪录片与传统纪录片的主要不同 |
二、新媒体旅行纪录片与新媒体平台其他题材纪录片的主要不同 |
三、场景化叙事与纪录片其他叙事方式的主要不同 |
四、《冒险雷探长》与其他新媒体旅行纪录片叙事特点的主要不同 |
第二节 三档新媒体旅行纪录片的叙事场景建构比较 |
一、时空环境的比较 |
二、场景设置的比较 |
三、场景呈现的比较 |
第三节 三档新媒体旅行纪录片的叙事话语建构比较 |
一、话语表征的比较 |
二、话语特点的比较 |
三、话语意义的比较 |
第四节 三档新媒体旅行纪录片的叙事影响与审美功能比较 |
一、叙事影响的比较 |
二、美学功能的比较 |
第五章 《冒险雷探长》场景化叙事的重要意义和实践思考 |
第一节 新媒体旅行纪录片《冒险雷探长》场景化叙事的重要意义 |
一、场景化叙事强化新媒体旅行纪录片的文化内涵 |
二、场景化叙事催生新媒体旅行纪录片的原创品牌 |
三、场景化叙事增强新媒体旅行纪录片的精准营销 |
第二节 新媒体旅行纪录片《冒险雷探长》场景化叙事的实践反思 |
一、同质化现象严重,趋同场景审美疲劳 |
二、个人化风格显着,叙事话语传播刻板 |
三、品牌化作品稀缺,商业文化比重倾斜 |
第三节 新媒体旅行纪录片《冒险雷探长》场景化叙事的实际启示 |
一、把握技术与文本,丰富新媒体旅行纪录片的场景建构 |
二、注重用户与互动,拓展新媒体旅行纪录片的叙事话语 |
三、融合商业与文化,深耕新媒体旅行纪录片的品牌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笔者统计《冒险雷探长》场景化叙事的具体呈现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2)纪录片《我从新疆来》和《我到新疆去》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纪录片是讲好新疆故事的有力文献 |
1.1.2 文化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蒂 |
1.1.3 新疆题材纪录片中的“清流”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关于纪录片的叙事研究 |
1.3.2 关于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研究 |
1.3.3 关于纪录片《我从新疆来》和《我到新疆去》的研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本分析法 |
1.4.2 案例分析法 |
1.4.3 文献研究法 |
第2章 《我从新疆来》和《我到新疆去》的功能价值 |
2.1 载体功能 |
2.1.1 真实性确保文献价值 |
2.1.2 艺术性保证审美价值 |
2.1.3 媒介特性提供文化传播价值 |
2.2 社会功能 |
2.2.1 《我从新疆来》——“新疆人”身份形象的重塑 |
2.2.2 《我到新疆去》——新疆地域想象的更新 |
第3章 《我从新疆来》和《我到新疆去》的叙事内容 |
3.1 选题呈现 |
3.2 题材选择 |
3.2.1 题材内容选择:新疆情节造就“新疆情结” |
3.2.2 题材典型选择:人性闪光点的探寻 |
3.2.3 题材角度选择:“人本位”的思量 |
3.2.4 题材时机选择:时间节点的准确把关 |
3.3 主题表达:多点分散与集中单一 |
3.3.1 多点分散:故事主题先行 |
3.3.2 集中单一:共通主题映射时代命题 |
第4章 《我从新疆来》和《我到新疆去》的叙事形式 |
4.1 叙事方式 |
4.1.1 人物叙述者“讲述”:叙事主体的现身说法 |
4.1.2 叙事主体的特征 |
4.2 叙事视角 |
4.2.1 第一人称视角叙事 |
4.2.2 多元视角的群像叙事 |
4.3 叙事结构 |
4.3.1 内部结构:线性结构串联情节 |
4.3.2 外部结构:版块结构集中表达 |
4.4 叙事时间与空间 |
4.4.1 叙事时间 |
4.4.2 叙事空间 |
第5章 《我从新疆来》和《我到新疆去》的叙事语言 |
5.1 视觉语言特点 |
5.1.1 大景别呈现新疆大美 |
5.1.2 小景别刻画人物情绪 |
5.1.3 明快的剪辑增强画面节奏律动 |
5.2 听觉语言特点 |
5.2.1 人物画外音体现情感真实 |
5.2.2 背景音乐提升情感高度 |
第6章 《我从新疆来》和《我到新疆去》对新疆题材纪录片的启示 |
6.1 《我从新疆来》和《我到新疆去》的不足与建议 |
6.1.1 角色民族身份缺乏丰富性 |
6.1.2 空间场景未能体现新疆发展 |
6.1.3 模式化套路明显 |
6.2 新疆题材纪录片叙事策略突破之思 |
6.2.1 寻求普适,以奇为次 |
6.2.2 淡化“窥探”,以人为本 |
6.2.3 观照现实,以世为镜 |
6.2.4 激发共情,以情化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工匠题材纪录片呈现方式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一、工匠题材纪录片概述 |
(一)工匠题材纪录片兴起背景 |
1.工匠精神的倡导 |
2.纪录片的兴盛 |
(二)工匠题材纪录片传播功能 |
1.对工匠技艺的展示和保护 |
2.对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延续 |
(三)工匠题材纪录片的创作特点 |
1.创作主体:鲜明的主体意识 |
2.创作题材:丰富多样的选题素材 |
3.创作主题:精湛技艺的工匠精神 |
4.创作特色:以人为本的真实记录 |
二、工匠题材纪录片影像呈现方式研究 |
(一)层次丰富的画面语言构建真实的叙事空间 |
1.叙述性画面语言建构故事 |
2.描述性画面语言展现技艺 |
3.表现性画面语言渲染情感 |
(二)多元立体的声音语言营造流动的现实空间 |
1.运用解说词连接画面引导叙事 |
2.运用同期声与音响增强画面真实感 |
3.运用音乐抒发情感烘托主题 |
(三)灵活多变的剪辑节奏展现流畅的内容画面 |
1.紧凑的内部节奏增强可看性 |
2.舒缓的外部节奏提升观赏性 |
三、工匠题材纪录片叙事表达方式研究 |
(一)叙事技巧:故事化叙事营造戏剧感 |
1.情节与细节 |
2.悬念与冲突 |
(二)叙事视角:多元视角丰富叙事层次 |
1.全知视角:直接揭示叙事内容 |
2.限知视角:给观众留出思考空间 |
(三)叙事结构:不同结构灵活叙事表达 |
1.平列式结构:板块分布主题明确 |
2.渐进式结构:层层递进逻辑清晰 |
四、当前工匠题材纪录片创作建议 |
(一)内容创作方面的建议 |
1.避免内容同质化,表现形式单一 |
2.丰富选题,创新表现形式 |
(二)影像呈现方面的建议 |
1.避免影像呈现方式模式化 |
2.丰富影像呈现方式,尝试运用新技术 |
(三)叙事表达方面的建议 |
1.避免叙事表达模式化 |
2.打破模式,丰富叙事表达方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工匠题材纪录片作品(部分) |
致谢 |
(4)讲好中国故事:故宫题材纪录片的叙事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故宫题材纪录片的发展状况 |
第一节 故宫题材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
一、初创与探索期(1950-2004):《锦绣河山》开启宣教之路 |
二、发展与成熟期(2005-2015):《故宫》打开市场局面 |
三、转型与创新期(2016-至今):《我在故宫修文物》掀起文化热潮 |
第二节 故宫题材纪录片兴起的原因 |
一、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需要 |
二、市场化发展带来的转型机遇 |
三、观众群体产生的收视需求 |
第二章 故宫题材纪录片的叙事演化路径 |
第一节 叙事文本:从“宏大叙事”到“微观叙事” |
一、从“故宫”到“匠人”:叙事对象的变化 |
二、从“线性叙事”到“散点叙事”:叙事结构的变化 |
三、从“大国形象的彰显”到“日常生活的回归”:叙事主题的变化 |
第二节 叙事手法:从“宣扬中国历史”到“讲好中国故事” |
一、叙事场景:从“历史场景”到“生活场景” |
二、叙事视角:从“全知视角”到“多元视角” |
三、叙事节奏:从“冗长宣讲式”到“精简故事式” |
第三节 视听风格:从“大气磅礴”到“柔美诗意” |
一、镜头运用的多样化 |
二、色彩光影的诗意化 |
三、解说设计的口语化 |
第三章 故宫题材纪录片叙事演化背后的结构性力量 |
第一节 经济力量:市场主导的收视率竞争 |
一、内容:突出文化娱乐增强传播效果 |
二、平台:涉足新媒体的跨媒介传播 |
三、营销:细分受众群体强化垂直营销 |
第二节 政治力量:政府主导的国家形象建构 |
一、重温历史:传承传统文化 |
二、观照当下:弘扬时代精神 |
三、凝聚认同:建构集体记忆 |
第三节 传媒力量:电视创新的内在需求 |
一、大众文化语境下的纪录片转型 |
二、融媒体时代创作理念的革新 |
三、全球化进程中跨文化沟通的内在诉求 |
第四章 对故宫题材纪录片叙事演化的反思 |
第一节 故宫题材纪录片影像叙事的不足 |
一、选题内容趋于同质化 |
二、表现手法走向套路化 |
三、叙事意图相对主观化 |
第二节 对故宫题材纪录片未来发展的思考 |
一、细分领域开发多元选题主体 |
二、丰富技巧创新文本叙事手法 |
三、转换思维提倡开放创作理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论纪录片《曲韵留声》中声音元素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选题创新点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 |
2 纪录片《曲韵留声》中声音元素的选取 |
2.1 人声——打破画框的限制 |
2.1.1 人物同期声——过往事件的追溯 |
2.1.2 解说词——叙事的串联 |
2.2 音乐——纪实与情感的阐释 |
2.2.1 主观音乐——复杂的情感表达 |
2.2.2 客观音乐——纪实的呈现 |
2.3 音响——视觉的延展与真实的呈现 |
3 声音蒙太奇在纪录片《曲韵留声》中的应用 |
3.1 以叙事为主的叙事性声音蒙太奇的应用 |
3.1.1 声画同步 |
3.1.2 声音提前 |
3.1.3 渐入渐出 |
3.2 以表意为主的表现性声音蒙太奇的应用 |
3.2.1 声音特写 |
3.2.2 声音静默 |
4 纪录片《曲韵留声》中声音元素的艺术效果表达 |
4.1 纪录片《曲韵留声》中的声音审美表达 |
4.1.1 声音的写实之美 |
4.1.2 声音的写意之美 |
4.2 纪录片《曲韵留声》中声音的影像多元化表达 |
4.2.1 现代社会中传统声景的传承与演变 |
4.2.2 从听觉表层到内在意蕴的传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人文历史纪录片多元价值及表现手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1.关于人文历史类纪录片的相关研究 |
2.关于纪录片价值研究的相关研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1、纪录片的相关研究 |
2、纪录片的价值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目标、方法、难题、创新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三、拟突破的难题 |
四、创新点 |
第一章 人文历史纪录片价值研究概述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人文历史纪录片概念界定 |
二、人文历史纪录片价值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影视艺术理论 |
二、影视叙事学理论 |
第三节 人文历史纪录片发展过程 |
一、人文历史纪录片初创时期(1958 年——1967 年) |
二、人文历史纪录片非常时期(1968 年——1977 年) |
三、人文历史纪录片思辨时期(1978 年——1987 年) |
四、人文历史纪录片繁荣时期(1988 年——1999 年) |
五、人文历史纪录片兼容时期(2000 年——2012 年) |
六、人文历史纪录片成熟时期(2013 年——至今) |
第二章 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史料价值 |
第一节 史料价值是人文历史纪录片的本体价值 |
第二节 时间:对历史的纵向梳理 |
一、反应事件全貌 |
二、展现历史发展进程 |
第三节 空间:对历史的横向整合 |
一、展现民风民俗 |
二、展现地貌特征 |
三、对传统工艺的记载 |
第四节 人物:对历史的全面分析 |
一、大人物的平凡世界 |
二、对文献资料的补充 |
第三章 人文历史纪录片文化价值 |
第一节 文化价值是人文历史纪录片的核心价值 |
第二节 表现传统中式生活方式 |
一、展现服饰文化 |
二、展现饮食文化 |
三、展现住所文化 |
第三节 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
一、道德意识 |
二、和谐意识 |
三、理想主义 |
第四节 增强文化自信 |
一、更加了解中华文化内涵 |
二、增强文化交流 |
三、促进对文化的保护和创新 |
四、给人启迪,指导生活 |
第四章 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审美价值 |
第一节 审美价值是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关键价值 |
第二节 意境美 |
一、情景交融 |
二、虚实结合 |
第三节 真实美 |
一、客观真实美 |
二、艺术真实美 |
第五章 人文历史纪录片价值的表达方式 |
第一节 人文历史纪录片的视觉表达 |
一、丰富的画面语言 |
二、多样的镜头表现 |
第二节 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声音要素 |
一、解说词、同期声的表达方式 |
二、音乐、音响增强艺术魅力 |
第三节 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叙事策略 |
一、多元化的叙事视角 |
二、不同维度的叙事时空 |
三、个性化的叙事结构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总结与不足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不足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参考影片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国内影视纪录片文物保护工作者形象呈现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缘起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考古文博纪录片的回顾性和整体性研究 |
1.2.2 考古文博纪录片的特征分析 |
1.2.3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物保护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历程 |
2.1 建国(1949)至改革开放(1978)之前 |
2.2 改革开放(1978)至2000年 |
2.3 2000年至2019年 |
第三章 国内影视记录片文保工作者形象呈现分析 |
3.1 纪录片中的文物保护工作者形象构建要素 |
3.2 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期的纪录片特点3.2.1 建国(1949)至改革开放(1978)之前 |
3.2.2 改革开放(1978)至2000年 |
3.2.3 2001年至2019年 |
3.2.3.1 专题纪录片 |
3.2.3.2 科教栏目纪录片 |
3.3 文物保护工作者形象呈现的综合分析 |
3.3.1 文物保护纪录片的制作 |
3.3.2 文物保护工作者的形象呈现方式 |
3.3.3 纪录片中文物保护工作的讲述方式 |
第四章 《我在故宫修文物》《国脉·扛鼎》与文物保护工作者职业形象塑造 |
4.1 《我在故宫修文物》与《国脉·扛鼎》的呈现风格比较 |
4.2 文物保护工作者职业形象塑造的建议方式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弱势儿童题材纪录片的情感表达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相关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弱势儿童题材纪录片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弱势儿童纪录片的内涵 |
一、弱势儿童的界定 |
二、弱势儿童纪录片的定义 |
三、弱势儿童纪录片的分类 |
第二节 弱势儿童纪录片的发展现状 |
一、国外弱势儿童题材纪录片的发展 |
二、国内弱势儿童题材纪录片的发展 |
第三节 弱势儿童纪录片创作中存在的问题 |
一、叙事手法的单一化 |
二、主题僵固化 |
三、儿童形象“扁平化” |
第二章 弱势儿童题材纪录片情感表达的重要性及其特点 |
第一节 情感的把握是弱势儿童题材纪录片创作的核心 |
一、情感是纪录片的灵魂 |
二、情感的叙事结构作用 |
三、情感塑造人物形象 |
第二节 弱势儿童题材纪录片情感表达的特点 |
一、情感表达是理性与感性的统一 |
二、情感表达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
第三章 弱势儿童题材纪录片情感表达的依据及具体策略 |
第一节 弱势儿童题材纪录片创作的依据——弱势儿童心理分析 |
一、弱势儿童的情绪问题 |
二、弱势儿童的自我意识问题 |
三、弱势儿童的人际关系问题 |
第二节 弱势儿童题材纪录片情感表达的具体策略 |
一、人文关怀贯穿始终 |
二、用细节突出情感 |
三、用矛盾冲突深化情感 |
四、具象化的镜头呈现情感 |
五、用声音衬托情感 |
第四章 作品《足球女孩》中的情感表达策略运用 |
第一节 采用平视角度 |
第二节 探索无音乐的情感渲染效果 |
第三节 利用字幕延伸情感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论影视技术对纪录片的双重作用 ——兼谈“影像茧房”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理论意义 |
三、实践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技术的概念 |
二、影视技术的概念 |
三、“影像茧房”的概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核心文献综述 |
二、直接相关文献综述 |
三、间接相关文献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框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难点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难点与不足 |
第一章 “影像茧房”的理论来源及纪实美学的支撑 |
第一节 技术哲学视阈下的技术与影视技术 |
一、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思想及启示 |
二、卡普的“器官投影说”及启示 |
三、唐·伊德的技术具身理论及启示 |
第二节 技术、身体与知觉 |
一、诗性智慧与具身认知思维 |
二、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及启示 |
三、格式塔心理学及启示 |
第三节 纪实美学理论对“影像茧房”的支撑 |
一、“完整电影”对“影像茧房”的支撑 |
二、“物质现实的复原”对“影像茧房”的支撑 |
三、技术复制对“影像茧房”的支撑 |
第四节 技术美学与技术艺术学视角下的透视 |
一、技术美学对技术的透视 |
二、技术艺术学对影视技术的透视 |
三、技术与艺术的统一性和相异性 |
第二章 影视技术对纪实美学的推动及其规律性 |
第一节 从纪录片史看影视技术对纪实美学的推动 |
一、影视技术对早期纪实美学的直接推动 |
二、影视技术对真实电影和直接电影的直接推动 |
三、影视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纪实风格多样化的推动 |
第二节 从影视媒介史看影视技术的促进作用 |
一、摄影技术与精确写真 |
二、电影技术与照相的外延 |
三、电视技术及数字化趋势 |
第三节 从影视技术的规律性看“影像茧房”的必然性 |
一、跨时空的具身认知 |
二、全感官的具身认知 |
三、重量和质量的具身认知 |
第三章 “影像茧房”的分层、功能与纪录片的关系 |
第一节 “影像茧房”的分层结构 |
一、外部结构:人—影像—世界 |
二、内部分层:意义链的延伸 |
三、影像茧房的中心:受众 |
第二节 纪录片影像与社会认知 |
一、生存之镜:纪录片的社会认知 |
二、微相学:形神兼备的直观 |
三、VR全景纪录片与虚拟认知 |
第三节 数字技术对真的解构与反证 |
一、数字技术对真实的挑战与解构 |
二、解构的反证:拼贴与蒙太奇 |
三、真实的过程、后台及注脚 |
第四章 前沿影视技术对纪实“影像茧房”的推动与构建 |
第一节 前期拍摄技术的应用 |
一、镜头:电影眼睛 |
二、视角:时空的改变 |
三、运动:辅助设备的使用 |
第二节 后期制作技术的应用 |
一、非线编技术与非线性思维 |
二、动画CG对情景再现的推动 |
三、媒资系统对文献纪录片的推动 |
第三节 影视传播技术的应用 |
一、媒介融合下的多渠道传播 |
二、媒介融合下的多屏幕收看 |
三、媒介融合下的网络化生存与传播 |
第五章 作茧自缚与化茧为蝶 |
第一节 镜子到艺术:诗意的提升 |
一、视听意象:官止神行 |
二、审美思辨与朴素之美 |
三、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 |
第二节 纪录片的矛盾与伦理困境 |
一、真实与伦理的矛盾 |
二、真实与审美的矛盾 |
三、真实与意识形态的矛盾 |
第三节 对技术异化的批判 |
一、生物技术与人工智能 |
二、技术代码与编码 |
三、危险与拯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10)“故事化”与迪士尼纪录电影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背景 |
0.2 选题意义和目的 |
0.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0.3.1 叙事学理论下纪录片研究 |
0.3.2 纪录片的故事化研究 |
0.3.3 关于迪士尼纪录电影的研究 |
0.4 研究方法 |
0.5 创新点 |
1 迪士尼纪录电影创作概述 |
1.1 “迪士尼自然”概述 |
1.2 迪士尼纪录电影“故事化”创作原因探究 |
2 迪士尼纪录电影故事化创作策略之:故事建构 |
2.1 故事内容层面 |
2.1.1 “故事世界”与素材甄选 |
2.1.2 “故事世界”与形象设置 |
2.1.3 “故事世界”与情节设计 |
2.1.4 “故事世界”与主题表达 |
2.2 故事叙述层面 |
2.2.1 “故事叙述”与人称视点 |
2.2.2 “故事叙述”与悬念冲突 |
2.2.3 “故事叙述”与时间节奏 |
2.2.4 “故事叙述”与闭合结构 |
3 迪士尼纪录电影故事化创作策略之:影像表达 |
3.1 影像造型与“故事化” |
3.1.1 镜头空间与“故事化” |
3.1.2 段落空间与“故事化” |
3.2 声音造型与“故事化” |
3.2.1 无声源音乐渲染情绪 |
3.2.2 自然音响增强叙事真实感 |
3.2.3 故事化口吻解说词增强故事代入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论纪录片的时空观念(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媒体旅行纪录片《冒险雷探长》的场景化叙事研究[D]. 陈燕玲.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纪录片《我从新疆来》和《我到新疆去》的叙事研究[D]. 郁轩.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3]工匠题材纪录片呈现方式探究[D]. 哈斯.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4]讲好中国故事:故宫题材纪录片的叙事演化研究[D]. 刘泳.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论纪录片《曲韵留声》中声音元素的运用[D]. 陈梦圆. 新疆艺术学院, 2020(07)
- [6]人文历史纪录片多元价值及表现手法[D]. 刘春晓.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7]国内影视纪录片文物保护工作者形象呈现分析[D]. 郑熙莀.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8]弱势儿童题材纪录片的情感表达策略研究[D]. 李青青.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9]论影视技术对纪录片的双重作用 ——兼谈“影像茧房”的建构[D]. 刘何雁.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10]“故事化”与迪士尼纪录电影创作[D]. 邱伦潇. 辽宁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