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国家863计划(论文文献综述)
倪海波[1](2021)在《智造“顶天立地”的机器人——记东南大学电气仪器控制学部主任宋爱国》文中研究表明为完成在异星球的资源开采工作,科学家利用杰克·萨利的D N A制造出了克隆纳威人,并将他的意识入驻其中,这个克隆人成为杰克·萨利在潘多拉星球上活动的"化身"。虽然实现《阿凡达》中所描述的"化身"技术还为时尚早,但科学家正朝这个方向迈进。长期从事机器人力触觉传感技术、人机交互遥操作机器人技术、空间机器人技术、电力机器人技术、助老助残康复机器人技术等研究,
莫晓[2](2021)在《“863”计划:改变中国的科技战略》文中指出1986年3月5日,82岁高龄的邓小平久久凝视着案头一份《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的建议书。建议书由"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执笔,核物理学家王淦昌、无线电电子学家陈芳允、航天技术及自动控制专家杨嘉墀联合签名。建议书所附亲笔信如是说:我们四位科学院学部委员关注到美国"战略防御倡议",即星球大战计划,对世界各国引起的反应和采取的对策,认为我国也应采取适当的对策。
董成伟[3](2021)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显着优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着优势之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是取得经济长期高质量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重要保障,是成功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的重要保障。中国在世界上的“抢眼表现”,形成举世瞩目的“中国之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发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显着优势。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更是彰显举国体制的现实例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充分运用举国体制的强大制度威力,全民抗疫取得了战略性成果,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疫情防控双胜利。后疫情时代,面临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亟需发挥举国体制这一重要法宝,集中全国力量进行“卡脖子”技术攻关,在新一轮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的变革中占据优先位置,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深入探析举国体制的理论渊源,清晰梳理举国体制的逻辑演进,总结概括举国体制的运行机理,形成对于举国体制的科学认识,有助于拓展“中国之治”的学术话语表达,有助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助于为独立自主进行重大科技攻关、成功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高效推进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等提供制度保障。为此,本文以近年来引起高度关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系统研究、历史研究等方法,详细论述了举国体制的基本概念、显着优势、原则属性、理论资源、发展历程、实践机理等内容,阐明了举国体制是实现全国人员、资源、组织、部门一盘棋,以快速动员和快速调集的方式,确保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得到保障和供应的制度安排。面对后疫情时代国际政治经济深层次变革,深入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实践领域、实践基础、实践根基、基本经验和实践进路等问题,以更好阐明举国体制的基本遵循和根本指引,明确举国体制的方向和任务,有助于为我国集中力量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提供制度保障。具体来说,论文在结构安排上共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方法与思路、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为全文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二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基本概述。这一部分内容介绍了举国体制的基本概念、显着优势、基本原则和基本属性,阐明了举国体制的内涵和外延,厘清了举国体制及其相关问题的本质特征和理论内核,为举国体制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三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理论逻辑。这一部分内容介绍了举国体制理论渊源于经典马克思主义举国体制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思想,同时也包含新时代健全和完善举国体制的总体意见及理论和实践的要求。举国体制的理论逻辑是指从制度生成、制度实践和制度比较等方面总结和概括举国体制的理论资源。第四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历史逻辑。这一部分内容介绍了举国体制经过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数字文明三个发展时期;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充分运用和发挥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办成了许多大事,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举国体制是中国实现历史性跨越发展的制度优势,经历了制度建构和形成、发展和完善以及拓展和创新三个演进阶段。第五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实践逻辑。这一部分内容介绍了举国体制的实践根基、内在机理、实践方法。举国体制的实践根基包括:政治根基、经济根基、文化根基和社会根基。举国体制的内在机理包括:组织构成、制度规范、方向原则。举国体制的实践方法包括:互动的责任网络格局、多部门协同、多领域合作、有效的市场机制和科学的宏观调控。第六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未来发展思考。这一部分内容介绍了如何坚持好和发展好举国体制:深化关于举国体制的认知和研究;夯实党领导举国体制的各项制度保障;夯实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格局;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支撑。总之,通过全面总结和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论文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是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提高国家治理效能的有力保证。通过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模式,我们取得了许多辉煌成就,办成了许多大事、难事、急事。二是中国社会主义举国体制是党和人民在实践中通过逐步探索而确立起来的制度安排。新中国成立之后,举国体制的实践向度更加明确,制度框架逐步构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启,使举国体制的实践维度不断拓展,作用优势不断彰显,制度规范逐步定型。党的十八大以来,举国体制作为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着优势,有了更多的现实例证,制度构建不断完善。三是举国体制显着优势集中体现在党带领人民进行重大科技攻关、重大工程建设、抗击自然灾害及新冠疫情防控等“大事”上。
苏熹[4](2021)在《新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战略的演变(1949—1986年)》文中研究表明1949—1986年,新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战略目标经历了由为国防现代化服务到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演变。20世纪50—60年代,中国发展尖端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国防现代化服务。从70年代开始,在国家安全环境显着改善的背景下,中国尖端技术研究发展战略目标开始有所调整。改革开放初期,党和政府将发展新技术以推动经济建设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在世界各国相继制定高技术研究发展战略的国际形势下,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诞生。从尖端技术到新技术再到高技术,党和政府选择的重点研发领域不断调整,在追踪世界科技发展前沿的同时适应不同时期的国家战略需求。
徐畅[5](2021)在《“863计划” 中国高技术奋起发展的标志》文中研究说明这是首个由科学家倡议、政治家决策、中央政治局讨论的科技计划,是中国科技发展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从载人航天的神舟飞船,到深潜入海的"蛟龙号";从解决粮食自给的超级杂交水稻,到便捷出行的高速列车、新能源汽车;从北京奥运会上获得商业应用的高亮度激光投影产品,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这些在当下足以代表中国最高科技水平、提振国人民族自豪感的科技成就,有一个共同的起点——"863计划"。
张欣宏[6](2021)在《公益性视角下甘肃省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迅速发展,为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整体提升做出了重大贡献。新时期,随着社会基本矛盾的变化,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与各层次医疗卫生资源供给仍然有限之间的矛盾呈现新态势,公立医院如何在始终坚持公益性质的前提下,在资源投入有限的现状中不断突破自身发展瓶颈,是卫生事业改革的核心内容。现阶段,大部分公立医院管理基础薄弱、管理人才力量不足,管理水平虽可以保证医院正常运营但很难支撑日新月异的医改新政,而开展全方位的绩效评价是促进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的重要手段。现有公立医院绩效评价研究成果主要针对医院整体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医院精细化管理评价和改进,还没有相对完整的公益性视角下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甘肃省地处西北欠发达地区,三级公立医院更需要通过自身管理水平的提升来应对资源投入相对匮乏的现实困难、切实减轻人民群众看病经济负担。因此,本研究旨在理解公立医院公益性内涵的前提下,建立一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改进甘肃省三级公立医院绩效,坚持并加强其公益性,为甘肃省三级公立医院管理水平的提升、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首先,本研究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公共产品理论、福利经济学理论和绩效管理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德尔菲法,先对公立医院公益性内涵做出理解,再借鉴平衡计分卡模型构建了一套指标体系,包含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10项和三级指标40项;利用层次分析法、使用yaahp11.0软件建立分析模型,分解各项指标的重要程度并计算得到权重系数。其次,以甘肃省X医院2019年数据为例进行绩效评价,深入该医院各相关部门开展专项调查,重点查阅分析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的卫生统计报表、经外部审计的财务报告及部门工作总结等资料,分别向医院职工、就医患者、来院进修/实习/规培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取得绩效评价指标值,计算绩效得分的同时验证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及可操作性。最后,得出该医院整体评价结果,在结合现实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甘肃省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提升甘肃省三级公立医院绩效、加强甘肃省三级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对策建议。公立医院公益性内涵的界定必然会随着社会进步不断发展,不同地区、不同专科的公立医院在公益性内涵的具体体现上也必然存在差异;同时,现阶段对指标赋值得分情况判断的研究也尚未达成较为广泛的一致认识。未来的研究可以在公益性内涵的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以及指标评分的客观性等方面进一步展开。
谢建东,郑保卫[7](2021)在《论邓小平对我国互联网早期发展的贡献》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互联网是改革开放的产物。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对改革开放的坚持和对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重视,为我国互联网起步奠定了思想基础,提供了社会条件。邓小平重新发掘了科技和信息的巨大价值,不仅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高度重视信息的作用和信息产业的发展。他力推我国高能加速器项目建设,重视计算机生产力属性和计算机技术发展和人才培养,亲自推动了"863计划"的实施,开启了我国互联网的发展之路。
王蕾[8](2021)在《国家“863”计划实施始末》文中研究说明面对国际竞争日趋向高技术领域发展的严峻挑战,1986年3月,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老科学家联名写信,提出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我国高技术的建议。这封信得到了邓小平的高度重视。经过各方面全面审慎的论证后,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从此,中国的高技术研究发展、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张辉玲[9](2021)在《科技期刊论文中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标注规范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32种综合性农业科学类中文核心期刊为研究对象,调查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7月15日发表的论文中"国家科技计划项目"4个计划类型的标注情况,包括标注项目数量、时效性、名称表述、计划类型串用等,找出存在问题,并据此提出对策。结果表明:1) 32种期刊共搜索到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论文307篇,总共标注389个国家科技计划项目; 244篇仅挂1个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论文占79.5%,有15篇论文标注3~4个国家科技计划项目; 2) 307篇论文所挂的389个项目中,立项后5年内投稿的占78.1%,立项第6年及之后投稿的占21.9%,18个项目在立项第8年及之后才投稿; 3)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不同计划类型的表述不规范、不统一,尤其是2016年设立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错误标注情况较为严重。建议项目主管部门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规范表述作出明确要求,期刊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及时普及各类项目的编号规范,期刊编辑熟练掌握项目编号规范并严格审核把关。
田林琳,孙维东,张弛,郭明,韦纳都[10](2020)在《基于互逆强化模型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专家评分偏差问题与建议》文中提出"十二五"期间,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作为引领科技发展的主要抓手之一,为提升中国整体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验收评审专家有着评估课题完成水平、衡量科研成果产出价值的关键作用,其评分可靠性直接关系着计划实施成效评价的合理性.鉴于此,本文结合互逆强化模型和数理统计方法,以"十二五"863计划某领域课题验收为例,系统分析了专家评分的偏差问题并按表现将专家划分为8种偏差类型并分别给出应对建议.结果表明:该领域技术验收专家评分整体合理,多数专家均能给出可靠评分;宽严尺度虽然略有差异,但处于可接受范围.本文研究将为国家科技计划相关评审工作乃至其他科研管理活动中合理开展专家评价、精细化规范评审行为以及完善领域专家库、遴选专家评委人选提供参考.
二、什么是国家863计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什么是国家863计划(论文提纲范文)
(1)智造“顶天立地”的机器人——记东南大学电气仪器控制学部主任宋爱国(论文提纲范文)
开学一课——用生命换来的事业 |
逐梦航天——新装置助力天宫探索 |
医工结合——提高残障者生存质量 |
智能巡检——电网运维的新模式 |
科研助力教学——培养一流的创新人才 |
专家简介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显着优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基本概述 |
2.1 举国体制的基本概念 |
2.1.1 举国体制的提出 |
2.1.2 举国体制内涵的界定 |
2.2 举国体制的显着优势 |
2.2.1 独立自主进行重大科技攻关的显着优势 |
2.2.2 成功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显着优势 |
2.2.3 高效推进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的显着优势 |
2.3 举国体制的基本原则和属性 |
2.3.1 举国体制的基本遵循 |
2.3.2 举国体制的基本原则 |
2.3.3 举国体制的基本属性 |
第3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理论逻辑 |
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举国体制思想 |
3.1.1 举国体制是国家治理思想的具体呈现 |
3.1.2 举国体制是权威思想的集中体现 |
3.1.3 举国体制是集权思想的时代映现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举国体制思想 |
3.2.1 举国体制是党的独特优势的集中彰显 |
3.2.2 举国体制是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着优势 |
3.2.3 举国体制是社会主义制度同市场经济结合的制度创新 |
3.3 新时代健全和完善举国体制的理论和实践要求 |
3.3.1 健全和发展举国体制的治理机制 |
3.3.2 构建举国体制治理机制的话语体系 |
3.3.3 发挥举国体制优势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
第4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历史逻辑 |
4.1 对文明史的通贯考察中,理解和传承举国体制 |
4.1.1 农业文明时期的举国体制 |
4.1.2 工业文明时期的举国体制 |
4.1.3 数字文明时期的举国体制 |
4.2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进程中,坚持和发展举国体制 |
4.2.1 党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站起来的重要经验 |
4.2.2 党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富起来的重要机制 |
4.2.3 党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强起来的“重要法宝” |
4.3 对举国体制构建和演进的深刻把握中,创新和完善举国体制 |
4.3.1 举国体制的构建和形成 |
4.3.2 举国体制的发展和完善 |
4.3.3 举国体制的守正和创新 |
第5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实践逻辑 |
5.1 举国体制的实践根基 |
5.1.1 政治根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5.1.2 经济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
5.1.3 文化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5.1.4 社会根基:和谐稳定的社会治理 |
5.2 举国体制的实践机制 |
5.2.1 举国体制的组织构成 |
5.2.2 举国体制的制度规范 |
5.2.3 举国体制的基本要求 |
5.3 举国体制的实践方法 |
5.3.1 互动的责任网络格局 |
5.3.2 多部门协同、多领域合作 |
5.3.3 有效的市场机制和科学的宏观调控 |
第6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未来发展思考 |
6.1 深化关于举国体制的认知和研究 |
6.1.1 讲清楚举国体制视域内的“大事” |
6.1.2 引导社会公众充分理解和认识举国体制 |
6.1.3 重视举国体制实践经验的总结 |
6.2 夯实党领导举国体制的各项制度保障 |
6.2.1 加强党对举国体制统一协调运行的领导机制 |
6.2.2 巩固党对举国体制统一协调运行的组织保障 |
6.2.3 完善党领导人民参与举国体制运行的体制机制 |
6.3 发挥公有制经济对于举国体制的坚强支撑 |
6.3.1 巩固公有制经济对举国体制的物质基础保障 |
6.3.2 强化国有经济对举国体制的战略支撑作用 |
6.3.3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对举国体制的科技支撑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新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战略的演变(1949—1986年)(论文提纲范文)
新中国尖端技术研发的起步 |
从尖端技术到新技术 |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尖端技术发展战略的调整 |
(二)改革开放初期“新技术革命”对策大讨论 |
“863”计划出台 |
(一)国际高技术竞争背景下中国“863”计划的提出 |
(二)确定“863”计划的方针——“军民结合,以民为主” |
结 语 |
(5)“863计划” 中国高技术奋起发展的标志(论文提纲范文)
科学家与政治家高瞻远瞩的产物 |
从科研成果到产业发展 |
科技体制改革不停歇 |
(6)公益性视角下甘肃省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1.1 公立医院 |
2.1.2 公益性 |
2.1.3 公立医院绩效评价 |
2.1.4 平衡记分卡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2.2.2 福利经济学理论 |
2.2.3 绩效管理理论 |
2.2.4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三章 甘肃省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评价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甘肃省三级公立医院概况 |
3.2 甘肃省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评价现状 |
3.2.1 初始经济效益评价阶段 |
3.2.2 经济效益与RBRVS法结合阶段 |
3.2.3 综合考核探索阶段 |
3.3 甘肃省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
3.3.1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有待完善 |
3.3.2 绩效评价理念薄弱 |
3.3.3 绩效评价信息化程度低 |
3.3.4 绩效评价结果运用不足 |
3.4 甘肃省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评价存在问题的原因 |
3.4.1 起步较晚基础薄弱 |
3.4.2 绩效管理专业化不足 |
3.4.3 合作交流不足 |
第四章 公益性视角下甘肃省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评价指标设计 |
4.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初拟 |
4.1.3 第一轮指标筛选 |
4.1.4 第二轮指标筛选 |
4.2 各级指标权重分配 |
第五章 公益性视角下的甘肃省X医院绩效评价 |
5.1 指标数据来源及指标得分 |
5.1.1 指标数据来源 |
5.1.2 指标评分方法及得分 |
5.2 评价结果分析 |
5.2.1 内部流程维度 |
5.2.2 学习与发展维度 |
5.2.3 财务维度 |
5.2.4 利益相关者维度 |
5.2.5 问题及原因 |
第六章 公益性视角下甘肃省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评价及绩效改进对策 |
6.1 改进甘肃省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评价的对策 |
6.1.1 强化绩效评价意识 |
6.1.2 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6.1.3 重视利益相关者满意度评价 |
6.1.4 建立并完善医院绩效评价信息系统 |
6.1.5 探索绩效评价结果运用模式 |
6.2 提升甘肃省三级公立医院绩效的路径 |
6.2.1 提高重大疑难病症救治能力 |
6.2.2 持续加强控费 |
6.2.3 主动改善公众认知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第一轮专家咨询问卷 |
附录 B 第二轮专家咨询问卷 |
附录 C 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yaahp软件计算结果 |
附录 D 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 |
附录 E 进修生/规培生/实习生满意度调查问卷 |
附录 F 医院职工满意度调查问卷 |
附录 G 访谈提纲 |
致谢 |
(7)论邓小平对我国互联网早期发展的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一、为我国互联网起步奠定思想基础,提供社会条件 |
二、重新发掘科技和信息的巨大价值 |
(一)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将其与政治经济问题相联系 |
(二)提出要“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加速中国通讯业发展 |
三、推动我国接入国际互联网 |
(一)力推与我国接入国际互联网相关的高能加速器项目建设 |
(二)重视计算机技术攻关和计算机教育 |
(三)支持实施“863计划计划”开启中国互联网之门 |
(8)国家“863”计划实施始末(论文提纲范文)
共和国科技前途应往哪里去 |
四位科学家上书 |
“863”计划的出台和实施 |
(9)科技期刊论文中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标注规范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
1.1 调查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标注有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论文的基本情况 |
2.2 论文中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标注数量 |
2.3 论文中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时效性 |
2.4 论文中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各计划类型的表述 |
2.5 论文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错误标注 |
3 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规范标注的建议 |
3.1 项目主管部门应大力宣贯并严格执行各类计划管理办法 |
3.2 期刊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应及时普及项目编号规范并列入审查审读范畴 |
3.3 期刊编辑应熟练掌握项目编号规范并严格把关 |
3.3.1统一同一计划类型的表述 |
3.3.2 审核计划类型与名称代码是否一致 |
3.3.3 通过标注数量初步判断项目相关性 |
3.3.4 通过立项年度判断项目时效性 |
3.3.5 特别注意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始于2016年并取代前3类计划 |
4 结束语 |
(10)基于互逆强化模型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专家评分偏差问题与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偏差分析数据用例 |
2 评分偏差评估模型与指标 |
2.1 评分偏差成因与类型 |
2.2 基于互逆强化的总体偏差评估模型 |
2.3 基于假设检验的异常评分与固有偏差检测 |
3 评分偏差评估结果与分析 |
3.1 评分偏差评估结果 |
3.2 总体偏差模型互迭代结果验证 |
3.3 代表性专家实例分析 |
3.4 专家评分偏差归类 |
4 总结 |
四、什么是国家863计划(论文参考文献)
- [1]智造“顶天立地”的机器人——记东南大学电气仪器控制学部主任宋爱国[J]. 倪海波. 科学中国人, 2021(30)
- [2]“863”计划:改变中国的科技战略[J]. 莫晓. 山西老年, 2021(10)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显着优势研究[D]. 董成伟. 吉林大学, 2021(01)
- [4]新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战略的演变(1949—1986年)[J]. 苏熹.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21(04)
- [5]“863计划” 中国高技术奋起发展的标志[J]. 徐畅. 科学大观园, 2021(14)
- [6]公益性视角下甘肃省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D]. 张欣宏. 兰州大学, 2021(12)
- [7]论邓小平对我国互联网早期发展的贡献[J]. 谢建东,郑保卫.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2)
- [8]国家“863”计划实施始末[J]. 王蕾. 世纪风采, 2021(03)
- [9]科技期刊论文中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标注规范性研究[J]. 张辉玲. 编辑学报, 2021(01)
- [10]基于互逆强化模型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专家评分偏差问题与建议[J]. 田林琳,孙维东,张弛,郭明,韦纳都.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