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Epitropic纤维在产业用聚酯纺织品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马丽芸[1](2021)在《基于皮芯结构复合纱的柔性传感器和纳米发电机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的需求也不断增长,智能可穿戴设备也成为一类重要的需求产品。近年来,智能可穿戴设备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通讯技术、材料科学等各个学科领域的发展呈现出巨大增长态势。与人体相关的生理信号例如压力、湿度、温度等各类信息的收集及利用,是大数据服务高温等极端环境作业、运动健康以及医疗行业的基础,依托各类人体信号的收集及处理,可及时调整工作环境、提出正确训练建议及诊断治疗方案,因此柔性传感器的研究和开发对于实现远程突发状况等处理具有重要意义。传感器的柔性化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将电子器件的柔性化具有其他类型传感器所不具备的优势,其结构稳定,易于携带,佩戴舒适,可长时间使用,更有利于人类健康和运动信号的长期采集。因此,本论文采用纺纱技术手段,基于纤维、纱线材料,辅以皮芯结构复合纱的特殊结构优势,构建了以电容、电流、电压等为检测信号的功能性柔性传感器,对其传感机理、结构与性能的相关性进行理论分析与试验,并应用于人体呼吸、关节运动等健康信号的监测和特殊环境所需求的信号检测与传送,实现了柔性传感器的全纤维设计,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以下是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果:首先,在四轴系喂入纺纱原理的基础上,自主搭建包缠纺纱系统装置,制备了一种基于皮芯结构的,以铜丝为芯纱,异形截面聚酯长丝为皮层纱的复合纱,表征了不同异形截面长丝的表面形貌,分析了不同的表面形貌及截面形态的异形长丝的湿度响应及湿敏性能。通过观察异形截面纤维的形貌,可知该纤维为非圆形截面,纵向带有沟槽,再对异形纤维截面图像进行统计计算,得出不同异形截面的聚酯类纤维的比表面积差异;又通过自主搭建的测试纤维的水分子传输能力的实验平台,对异形截面纤维的水分子传输能力进行对比;最终,通过预测计算及实验验证得出,异形截面纤维的比表面积越大,其水分子吸收和解吸就越容易。异形截面纤维的凹槽形状不仅影响单根纤维的运输水分子能力,而且还影响由此类异形截面纤维组成的纱线的运输水分子性能。此类纤维的凹槽在纱线集合体中形成间隙,基于毛细效应,水分子可以很容易地从潮湿侧转移到干燥侧并迅速蒸发。在此基础上又通过湿度-电学性能测试,系统分析对比了不同异形截面复合纱湿度传感器的灵敏度、响应时间、复合纱在不同湿度作用下的电学响应性能,明晰了异形截面纤维复合纱湿度传感器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异形截面纤维的感湿性能,首次提出异形纤维复合纱的湿度传感模型,为复合纱湿度传感器的构建开拓了新的应用领域,奠定了研究基础。其次,基于单电极模式纳米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及定义分析,再结合两轴系喂入纺纱方式中皮芯结构复合纱的特点,探究出全纤维纱线和织物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制备方法,明确该功能性的纱线和织物进行量产的方法,构建了基于聚酰亚胺短纤纱与镀银导电长丝的皮芯结构的全纤维阻燃复合纱及其织物的摩擦纳米发电机,对该功能性纱线及织物进行系统性表征。通过洗涤及阻燃测试探究了该复合纱的耐久性,结果表明该复合纱摩擦纳米发电机性能稳定且在洗涤或燃烧测试后不会产生较明显的损伤或性能下降。针对电学性能进行探究,可知该复合纱摩擦纳米发电机在1 Hz至2.5 Hz的测试频率条件下电学输出为0.230-0.295μA;另外,随着纱线长度的增长,纱线输出性能也随之变大。同时,该皮芯结构复合纱的摩擦纳米发电机能承受织造过程中的机械打击以及摩擦等,通过织造小样机制备了五种织物组织结构的机织物;这些织物具有良好的柔性、透气性;且不同组织结构的织物电学输出不同。总之,系统性构建了由纱线到织物的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制备方法,明晰了连续化加工生产全纤维纱线及其织物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工艺参数,分析了基于皮芯结构复合纱的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物理机械性能。此外,构建了基于聚四氟乙烯长丝与镀银导电长丝的皮芯结构的具有耐酸耐碱性能的全纤维复合纱及其织物的摩擦纳米发电机。采用原位观察、静态接触角、浸渍、喷洒的方式对复合纱及其织物进行疏水性分析;对复合纱及其织物的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耐酸耐碱性进行表征,采用浓酸溶液(浓碱溶液)浸渍的方法,对比外观及电学输出性能的变化。首次探究了液滴与复合纱及其织物接触分离时可产生的电学信号,并对液滴与复合纱接触分离时电子转移机理进行分析,表征发现不同液滴的流速与织物的接触分离所产生的电学输出随着流速的增大而增大。另外,表征了不同长度复合纱、不同测试频率及不同接触材料条件下,复合纱的电学输出性能:随着复合纱长度的增长,短路电流、短路电荷量以及开路电压的输出均有增加;复合纱的短路电流随着测试频率的变快而增加;不同材料的织物与该发电机接触所产生的短路电流也不同。验证了此类复合纱作为智能化及功能化纺织原料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最后,基于皮芯结构复合纱的柔性传感器,构建了可监测人体呼吸情况、关节运动等健康信息的智能口罩、智能关节护具配件及其他应用场景需要信息传递的智能纺织品。将皮芯结构复合纱的柔性湿度传感器固定在普通的3M口罩的呼吸阀的呼吸气体的出入口部位,通过实时测量该湿度传感器的电容信号变化情况,对人体呼吸频次、呼吸强度以及呼吸骤停的检测,实现监测人体呼吸状况的功能。建立远程呼吸监测系统的智能平台的框架,将基于该湿度传感器与无线充电、数据滤波和信息传输等功能的电路板相连接,监测的信号将在手机等终端显示。该数据还可以通过云端上传、存储及共享,也便于后期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将皮芯结构复合纱的纳米发电机缝制在护腕、护肘、护膝、护踝等部件上,通过人体关节弯曲时电学输出信号变化的相互关系,实现对关节运动的检测及信号分析。还利用皮芯结构复合纱的纳米发电机制备了自供电逃生和救援系统,该系统具有阻燃性能,通过LED灯与皮芯结构复合纱织物的合理连接和排列,构建了火场或无供电条件下实时显示最优逃离路线的逃生系统,同时还可通过多通道的信息采集功能,实现在救援终端实时显示精准求救位置的救援系统。基于聚四氟乙烯皮芯结构复合纱纳米发电机的疏水、耐酸、耐碱性能,可建立了智能防护服系统,通过将该复合纱及其织物缝制在普通洁净服上,在实现防化性能的基础上,利用多通道采集系统,实现信号的实时检测及传递。本论文较系统地分析了皮芯结构复合纱传感器的传感响应机理、力学性能及量产化制备方式,分析了基于皮芯结构复合纱湿度传感器的湿度-电容行为及湿度响应机制,通过对皮芯复合纱湿度传感器的结构成形、机理及其在呼吸监测应用进行分析;同时,基于皮芯结构复合纱的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接触分离的电学响应机理进行分析,提出了可量产化的加工方法及工艺参数,为纱线基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连续化生产提供了思路和理论依据,丰富了传感器在检测人体运动、健康信息,极端环境的检测及信号传输等智能纺织品领域的应用范围。
徐朝晨,吉鹏,王朝生,王华平[2](2020)在《国内外低熔点纤维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低熔点纤维的基本结构、性能;综述了低熔点纤维的国内外发展概况;阐述了双组分低熔点纤维的制备工艺及其难点;简述了低熔点纤维在服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和非织造布领域的应用情况,低熔点纤维正不断拓展在纺织品、填充衬垫材料、汽车内饰、吸音棉、防火棉、医用卫生用品等细分市场上的应用,市场需求量将逐渐增加;指出未来低熔点纤维将朝着绿色原料、绿色制造、绿色可降解、多功能性的方向发展,在产品品质、性能上缩小与国外同类产品的差距。
徐文青,段炼,李建强,纪华[3](2020)在《新冠肺炎对非织造产业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研究意义]"新冠肺炎"的突然爆发,导致各行各业的经济生活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承担这次预防"新冠"主力的非织造材料,也在这次疫情中饱受冲击。一方面是疫情严重,工厂停工导致原材料缺失,成本上涨;另一方面是急缺的医疗防护用品,致使许多具备生产条件的企业转产。[研究内容]文章简述了非织造布和产业用纺织品的现状,同时结合"非典"时期非织造和产业用纺织品的情况,系统分析了如今"新冠"期间对非织造的影响和不足之处。现阶段我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而全球疫情仍在蔓延,在未来短时间内,我国口罩以及相关防护物质的出口会达到一个高峰期,在这个高峰期的竞争压力下,我国非织造布和医用纺织品势必会达到一个新高度。
肖尧[4](2020)在《温控纺织品检测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服装的追求已经从实用向美观、功能化方向转变,因此具有特殊功能性的服装也应运而生,发展态势不容小觑。近年来,由于一些功能性纺织品因检测标准滞后,许多厂家生产劣质品谋利,破坏了市场秩序,也引起了相关检测机构的关注,因此需要相应的评价方法维护消费者的权益和市场秩序。相变调温纺织品调温效果良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气凝胶保温纺织品也因其质量轻盈并且在低温情况下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而受到消费者的关注。目前,有关相变调温纺织品和气凝胶保温纺织品性能检测方法的研究较少,为健全纺织品功能性能评价体系,规范纺织行业交易秩序,本文对相变调温纺织品的检测及评价方法和气凝胶保温纺织品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相变调温纺织品检测技术研究。为了验证织物是否具有相变性能,首先使用差式扫描量热仪(DSC)静态测试调温纺织品的焓值,具有相变焓的织物说明具有相变性。对具有相变性能的织物,进一步建立检测及评价其调温能力的方法:使用瞬间接触凉感表征织物在静态过程的传热性,然后使用气候测试箱模拟外界温湿度,红外热成像仪观测纺织品的温度变化情况,用环境温度与织物自身温度的平均温差△T平均作为评价参数,评价织物的调温能力。通过实验优化得出较佳的测试条件和评价方法:测试样品大小为15cm×15cm,测试时间5min。最后选定热焓值和环境温度与织物自身温度的平均温差△T平均作为评价参数:样品无焓值,不合格样品;样品有焓值,升温阶段△T平均<1.65℃,降温阶段△T平均<4.2℃时,样品调温性能较差;样品有焓值,升温阶段△T平均≥1.65℃,降温阶段△T平均≥4.2℃时,样品有调温性能。(2)气凝胶保温纺织品检测方法研究。为了比较普通织物表面结构与气凝胶织物表面结构的不同,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两者的表面结构;为进一步建立气凝胶织物的保温检测方法:先使用现有的标准方法测试普通织物与气凝胶保温织物的保温率、传热系数等性能参数;然后采用自主设计的保温测试装置,用温度传感器测量气凝胶织物和普通织物在气候测试箱模拟低温条件下的温度变化情况,将温度变化与现有标准测试的性能参数做比较;结果显示使用自主设计的测试装置试验结果与现有标准结果基本一致。自主设计装置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可作为气凝胶保温织物的检测方法。本文建立的相变调温纺织品检测方法简便、有效、快捷,经实验验证,可以直观、准确地区分相变调温与普通织物;建立的气凝胶保温纺织品的检测装置及方法,提高了检测效率。气凝胶保温纺织品检测方法的建立和相变调温纺织品评价方法的确立,对于规范市场秩序和提高纺织行业竞争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檀伟[5](2020)在《基于回收纤维针刺种植毯的制备与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石质岸线已成为城市水环境的主流。与土壤相比,石质岸线具有易清理、易管理等优点。然而对于石质岸线来说,植物在河流的滨水地带难以生长,河流的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缺少植物降低了滨水地带的观赏效果;由于石质岸线缺乏阻挡作用,使得雨水冲刷地面产生的面源污染物能够轻松的进入河流从而造成污染和生态破坏。为了克服这些问题,设计一种低成本的既能够有效固定植物根系满足植物正常生长,又能够对雨水冲刷的重金属离子进行一定程度过滤、吸附,防止其进入河流的培养基来替代传统石质岸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利用废旧纤维通过针刺加固技术和接枝改性方法设计一种既能吸附重金属离子又能满足植物正常生长的种植毯。并探讨不同针刺参数下种植毯的基本性能和不同接枝条件下种植毯对重金属离子Pb2+和Cu2+吸附性能。本课题将回收的废旧纤维(其中聚酯纤维78 wt%;棉纤维20 wt%;其他纤维2 wt%)在梳理机中梳理成网,梳理完成的纤维网四层叠合后,经针刺加固得到一种面密度为300-500 g/m2的种植毯基体。测试其断裂强度、顶破性能、透气性得到综合性能较优的一组,针刺参数为:针刺深度12 mm,针刺频率700 times/min。然后将其作为后期实验所用种植毯基体,它的断裂强度为2.733 MPa、顶破比强力为447.805 g/N、透气率为760.80 mm/s。并对选取的这组种植毯基体进行老化性能检验和原理探究,在室外老化5个月后,种植毯的断裂强度依旧保持在86.24%,种植毯呈现优异的抗老化性能。采用化学接枝改性的方法赋予种植毯良好的吸附性能。利用低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对基体表面进行预处理,使基体中聚酯纤维的酯基部分水解,而其中棉纤维具有很好的耐碱性,性能不会出现明显变化,然后以柠檬酸为交联剂,次亚磷酸钠为催化剂,β-环糊精为吸附剂对基体进行接枝改性。通过红外光谱、SEM、XRD、TG、ICP-OES等方法对基体吸附性能和接枝效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β-环糊精成功的接枝在基体上。通过正交实验得出当氢氧化钠的浓度为4%;β-环糊精的浓度为2%;烘焙温度为170℃;烘焙时间为50min时对Pb2+和Cu2+吸附较好,分别为14.32mg/g,38.99mg/g。其中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能够更好的描述种植毯的吸附性能。通过对比接枝前后种植毯的基本性能,发现改性后的种植毯相比之前断裂强度依旧保持在98%以上,并且改性后的种植毯相比于改性前回潮率增加了 22.45%,10s后的水接触角由125°左右变为0°。由此表明改性后的种植毯不仅能够支持植物生长,还能为植物提供更多的水分使植物生长效果更好。综上所述,本课题研究成果对废旧纺织品二次利用及城市河流环境保护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赵永霞,刘凯琳,张荫楠[6](2020)在《世界纺织版图与产业发展新格局(四)》文中研究表明纺织工业作为世界各国工业化先导产业,在解决就业、发展经济、促进贸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全球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美国,日本,以德国、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发达经济体在世界纺织价值链中仍居于高位,尤其在品牌、零售、前沿技术等方面占据主导优势。与此同时,发展中和新兴经济体的作用和影响力日益提升,在全球市场中迅速崛起。看清当下,主动应变,知己知彼,领创未来。这也是策划本系列专题的初衷。本期专题以日本、土耳其和印度三国为主体,通过对其产业布局、市场环境、机制建设、发展趋势等进行盘点,期望能为中国纺织工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龙婷[7](2020)在《废纺毡的成型工艺优化及阻燃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们经济条件的提高和消费模式的转变,纺织品更新换代的速度愈来愈快,在需求量大幅度增加的同时,产品的使用周期也日益缩短,预计到2020年我国废旧纺织品的堆积量将高达2亿吨。资源匮乏、环境污染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两大难题,也是函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积极开展废旧纺织品的处理对缓解资源紧张、节能减排和改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实现废弃织物的再利用,本课题借助联合开松线对废旧纺织品进行前处理,将废弃涤棉织物再资源化为可用于非织造加工工艺的废旧涤棉纤维,并按不同比例与再生涤纶纤维及低熔点涤纶短纤混合,再经机械梳理成网与热风粘合联合工艺制备废纺纤维毡,相关的工艺参数包括原料配比、热烘温度、热熔时间、成型压力。设计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组方案制备不同的废纺毡,通过对其基本性能测试结果的分析完成了生产工艺优化。还采用粉末阻燃剂添加法和阻燃液浸渍法对废纺毡做阻燃处理,综合评判后选择阻燃功效好且经济适用的方案生产阻燃型废纺毡,并对阻燃型废纺毡进行锥形量热测试。通过这一系列的实验、分析及探究得出:1、废旧纺织品经过分拣、消毒、开松、切割、梳理等预处理工序后能被再资源化为废旧纤维用于制备废纺毡,该材料的拉伸断裂强力和顶破强力都随着纤维原料中低熔点涤纶短纤含量的增多而增大,而随着热烘时间的增加、热熔温度的升高、成型压力的增大,拉伸断裂强力和破裂强力则是先增大后减小。2、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组的废纺毡热阻均大于0.29m2·K/W,导热系数都小于0.04W/(m.K),保温率高于84%,属于高效保温材料,且所用原料中废旧涤棉纤维的占比越高,保温效果越好。3、通过分析正交试验组废纺毡拉伸断裂强力和顶破强力的测试结果,得出各因素对该材料力学性能影响的主次顺序依次为原料配比>热烘温度>成型压力>热熔时间,以再生涤纶纤维:废旧涤棉纤维:低熔点涤纶短纤的配比为20:50:30,热烘温度185℃,热熔时间11min,成型压力0.3MPa为最优工艺,制成的废纺毡拉伸断裂强力约为480N,顶破强力约为1082N,保温率为87%,压缩模量为88MPa。4、经四种不同阻燃粉末复配的阻燃剂整理后,废纺毡的氧指数最高为21.8%,未达难燃标准且会造成强力损失。选择不同浓度的聚磷酸铵阻燃液一浸一轧处理废纺毡,随着阻燃液浓度的增大,材料的增重率变大,阻燃效果更佳,当浓度高于400g/L后,氧指数能高于25%,达到难燃三级标准。5、利用一浸一轧法将废纺毡在浓度为450g/L的磷氮复合型阻燃液浸渍2h后,制备得到的阻燃型废纺毡综合性能最优,拉伸断裂强力约为400N,顶破强力约为897N,材料的阻燃机理为凝聚相和气相阻燃,其氧指数能达到32.6%,在垂直燃烧测试中燃烧平均损毁长度约为97mm,不发生续燃和阴燃,属于阻燃B1级材料。本课题所做的实验及分析为利用废旧纺织品制备纤维毡材料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对提高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再利用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王超[8](2020)在《耐日晒阻燃窗帘织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窗帘作为连接室内和室外环境的重要介质,在室内纺织品中有着重要地位,而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窗帘的需求不仅仅满足于装饰美化作用,更要求其具备功能性。普通窗帘在经过长时间阳光照射后,织物表面染料分子会产生光氧化反应从而导致织物褪色、脆化,且普通窗帘由于材质原因极易引发火灾。因此研制一款拥有耐日晒和阻燃功能的窗帘织物迫在眉睫,但由于不同功能整理剂可能存在冲突而导致功能失效的问题,目前市场上的窗帘织物基本只是单一功能织物,故研究一款具有耐日晒和阻燃性能的窗帘织物拥有重要意义。为解决这一难点,本课题从功能原料和功能整理两方面出发,分别通过采用阻燃涤纶和色母粒涤纶以及采用普通涤纶和色母粒涤纶制备基布后进行阻燃整理制备耐日晒阻燃窗帘织物进行探究,对比分析得出最佳制备方案,结合上述两种方法制备的耐日晒阻燃窗帘,分别比较阻燃性、耐日晒性和耐用性。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为研发一款不仅拥有耐日晒和阻燃性能,且未来具备产业化能力的窗帘织物,因此选择聚酯纤维作为织造原料。本课题测试分析了普通涤纶、阻燃涤纶和色母粒涤纶三种纤维的功能性和力学性能,可知:阻燃涤纶与普通涤纶强力接近,色母粒涤纶强力最差,通过对比日晒前后三种纤维强伸性能的保持率来判别纤维耐日晒性能,其中色母粒涤纶纤维日晒性能最佳,经过72h长时间阳光照射后,断裂强力保持率达88%;课题通过LOI和DSC测试分析法测量纤维的阻燃性能,其中,阻燃涤纶的LOI值达35属难燃纤维,色母粒涤纶的LOI值为27,属可燃材料。经测试分析后,三种纤维均符合窗帘织造要求。2、以阻燃涤纶和色母粒涤纶为织造原料制备耐日晒阻燃窗帘织物,以组织结构和纬纱配比为变量,设计了 10种不同种类织物,对织物的阻燃和耐日晒性能进行测试分析,其中织物阻燃性能随着组织系数的增大而减小,随着纬纱中阻燃涤纶含量的增加而增强;耐日晒性能随着组织系数的增大而增大,随着纬纱中色母粒涤纶含量的增加而增强。以强伸性、褶皱回复性、阻燃性和耐日晒性为评价指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最佳织造工艺参数为:织物结构为双层织物(表组织:5枚缎纹,里组织:3/2斜纹),纬纱配比色母粒涤纶:阻燃涤纶为2:1。3、由于阻燃涤纶和普通涤纶的强力接近,因此本课题以普通涤纶和色母粒涤纶为织造原料,根据之前得出的最佳织造工艺制备基布,对基布进行阻燃整理得到耐日晒阻燃窗帘织物。对比测试分析了不同整理条件下对织物阻燃和耐日晒性能的影响,从浴比、浸渍时间和烘培温度三个因素分析,以织物燃烧损毁长度为指标,通过正交实验法对阻燃整理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到最佳整理工艺参数为:浴比1:30,浸渍时间60min,烘培温度100℃。4、课题从阻燃性、耐日晒性和耐用性三个方面对两种制备方案进行评判,总体而言,两种方案制备的耐日晒阻燃窗帘织物达到了装饰织物阻燃B1级标准和4-5级日晒牢度,均达到行业顶尖水平,在水洗10次之后,功能性原料制备的耐日晒阻燃窗帘织物,其阻燃和耐日晒性保持率达97.3%,而功能整理制备的耐日晒阻燃窗帘织物,其阻燃和耐日晒性随着水洗次数的增加而减小。综上所述可知,功能原料制备工艺窗帘织物实用性能更好。本课题对于耐日晒阻燃窗帘织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也为复合功能织物提供了 一个前进思路,对后续功能纺织品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前导作用。
陈新祥[9](2020)在《聚氨酯—植物蜡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纺织品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蓄热调温纺织品可以根据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主动双向调控温度,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温度几乎不变,实现蓄热调温效果。蓄热调温纺织品的制备方法有中空纤维填充法、纺丝法和后整理法。利用后整理法制备蓄热调温纺织品具备对设备要求低、操作简便并且能有效避免相变材料的泄露问题等优势。基于此,本课题开发了两种通过后整理方式制备蓄热调温纺织品的方法,一种是无需相变微胶囊,直接通过浸轧-焙烘方式快速简便制备蓄热调温织物的新制备方法,另一种是利用喷雾干燥法制备相变微胶囊,然后通过涂层的方式制备蓄热调温纺织品。本研究旨在为相变材料在纺织品上的应用提供新思路。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1)以乳化剂、植物蜡和水性聚氨酯为主要组分构建蓄热调温功能液体系,对乳化剂种类和用量,乳化速率和时间,聚氨酯与植物蜡配比等影响因素进行优化。通过观测功能液的稳定和潜热性能,分析蓄热调温织物的热性能,制备得到适宜的蓄热调温功能液。(2)采用浸轧-焙烘方式将蓄热调温功能液整理到纺织品上,通过控制变量法优化整理工艺,利用FESEM、DSC、TG、热红外成像仪、温度记录仪、织物风格仪和透气量仪等测试方式表征蓄热调温棉织物的形貌、热性能和服用舒适性能。(3)将蓄热调温功能液作为喷雾干燥工作液,通过喷雾干燥法制备相变微胶囊,采用正交试验和单一变量法优化相变微胶囊的制备工艺,然后采用干法涂层技术将相变微胶囊整理到纺织品上制备功能性纺织品。应用FESEM、DSC、TG、激光粒度仪、红外光谱仪和温度记录仪等表征相变微胶囊的表面形貌、热性能、结构组分和调温性能,并对制备涂层所得的蓄热调温纺织品的性能进行系统表征。研究结果表明:(1)选用OP-10为乳化剂、OP-10用量为油相质量的5 wt%,乳化速率为10000 r/min、乳化时间为30 min,植物蜡与水性聚氨酯配比为2:1,可制备得到性能良好的蓄热调温功能液,所得功能液的潜热值为46.50 J/g,且经过静置观察表观变化和冷藏析油纸测试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2)控制焙烘温度为130℃,轧余率为95%,通过浸轧-焙烘方式可制备得到性能良好的蓄热调温纺织品,所得蓄热调温棉织物的相变潜热19.63 J/g,相变温度为27.31℃,在26.1℃~27.9℃具有较好的蓄热调温功能,蓄热调温棉织物的力学性能和手感相比于原织物无明显变化,透气性为173.3 L/(m2·s),具有较好服用舒适感;在水洗20次后织物的相变潜热值仍达9.12 J/g,表现出具有较好的耐水洗性能。(3)通过喷雾干燥法制备相变微胶囊的合适工艺为:植物蜡与水性聚氨酯配比为2:1,乳化时间为40 min,乳化速率为10000 r/min,进出口温度分别为180℃和113℃。所得相变微胶囊平均粒径为12 μm左右,外观为规整的球形或椭圆形且表面较粗糙,潜热值为98.48 J/g,相变温度为27.01℃。以相变微胶囊(质量分数为20%)和聚氨酯组成涂层剂,通过涂层方式制备得到的蓄热调温纺织品的潜热性能为16.12 J/g,透气性约为130 L/(m2·s),在约25℃~27℃具有优良的蓄热调温性能,且经历5次水洗后调温织物失重率仅为9.3%,表明其具有较好的耐水洗性。
王强[10](2019)在《染整加工过程对PET纤维中锑含量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涤纶(PET纤维)(DTY、FDY)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了氢氧化钠浓度、时间、温度、促进剂浓度等条件对PET纤维减量率的影响,通过测定碱减量前后PET纤维中锑的含量,得到减量率与锑析出量之间的关系。在高温高压染色过程中,PET纤维染前热定形及涤棉织物中棉含量对锑析出的影响。同时研究大孔树脂在含锑染液中对锑的吸附。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表明:随着DTY纤维细度的增大,氢氧化钠浓度对减量率的影响逐渐小于温度对减量率的影响,FDY纤维碱处理温度对减量率的影响一直大于碱浓度对减量率的影响,得出对PET纤维减量率影响的显着顺序为:碱处理温度>氢氧化钠浓度>碱处理时间>促进剂浓度。实际生产中涤纶减量率一般在10-20%,因此碱减量过程每克纤维大约有15mg-35mg锑析出,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纤维细度越小,减量率的越高,且FDY纤维比DTY纤维减量率高。DTY与FDY纤维中锑的析出与减量率呈线性关系,且DTY纤维锑的析出与细度成反比,FDY纤维中的锑析出与减量率是等比例析出。随着热定形时间延长、温度的升高,PET纤维的取向度逐渐增加,在190℃与90s时纤维取向度增加逐渐变缓;随着热定形时间延长、温度的升高,PET纤维在染色阶段锑的析出逐渐增加,在升温阶段120℃时锑析出速率加快,在降温阶段120℃时染液中锑的含量达到最高,80℃后基本保持不变。大孔树脂在温度30℃,p H=6,时间为90min的条件下,对锑浓度为0.5mg/L,体积为100ml的染色废液(不含染料)进行吸附,吸附率达到95.44%,大孔树脂对锑的吸附容量为8ug/g。
二、Epitropic纤维在产业用聚酯纺织品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pitropic纤维在产业用聚酯纺织品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皮芯结构复合纱的柔性传感器和纳米发电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柔性智能纺织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柔性传感纺织品 |
1.2.2 柔性能量收集纺织品 |
1.3 基于纤维状(纱线状)传感器的研究现状 |
1.3.1 纤维状(纱线状)湿度传感器 |
1.3.2 纤维状(纱线状)自供电传感器 |
1.4 基于纤维状(纱线状)柔性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研究现状 |
1.4.1 纤维状(纱线状)摩擦纳米发电机 |
1.4.2 织物状摩擦纳米发电机 |
1.5 当前研究存在问题的分析 |
1.6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内容 |
1.6.1 研究思路 |
1.6.2 技术路线 |
1.6.3 研究目标 |
1.6.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5 论文架构 |
第2章 基于皮芯结构复合纱湿度传感器制备与性能表征 |
2.1 基于皮芯结构复合纱湿度传感器的设计及制备 |
2.1.1 湿度传感器的包缠结构的设计 |
2.1.2 湿度传感器的制备及成形 |
2.1.3 主要测量方法与表征指标 |
2.2 皮芯结构复合纱及敏感材料的形貌特征 |
2.2.1 皮芯结构复合纱的形貌 |
2.2.2 敏感材料的形貌特征 |
2.3 湿敏材料纱的湿敏及导湿性能研究 |
2.3.1 湿敏材料纱的湿敏性能研究 |
2.3.2 湿敏材料纱的导湿性能研究 |
2.4 皮芯结构复合纱的湿度传感器的湿敏性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皮芯结构复合纱的阻燃摩擦纳米发电机制备与性能表征 |
3.1 基于皮芯结构复合纱纳米发电机的设计、制备及测试 |
3.1.1 基于皮芯结构纳米发电机的结构设计模型 |
3.1.2 基于皮芯结构纳米发电机的纱线及织物制备方法 |
3.1.3 主要测试方法与表征指标 |
3.2 皮芯结构复合纱的性能表征 |
3.2.1 皮芯结构复合纱的表面形貌特征 |
3.2.2 皮芯结构复合纱的条干均匀性表征 |
3.2.3 皮芯结构复合纱的力学分析 |
3.3 基于皮芯结构复合纱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性能研究 |
3.3.1 复合纱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电学输出性能对比 |
3.3.2 复合纱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耐久与电学输出性能 |
3.4 织物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性能探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皮芯结构复合纱的耐酸碱纳米发电机制备与性能表征 |
4.1 基于皮芯结构复合纱的纱线与织物的结构设计实验 |
4.1.1 结构设计及模型 |
4.1.2 皮芯结构复合纱及其织物的成形及制备方法 |
4.1.3 主要测量方法与表征指标 |
4.2 皮芯结构复合纱的性能表征 |
4.2.1 皮芯结构复合纱的形貌及均匀性表征 |
4.2.2 皮芯结构复合纱的线密度分析 |
4.2.3 皮芯结构复合纱及其织物的亲疏水性能表征 |
4.2.4 皮芯结构复合纱及织物的耐酸碱性表征 |
4.3 基于皮芯结构复合纱的纳米发电机性能的研究 |
4.3.1 复合纱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耐酸碱性表征 |
4.3.2 复合纱摩擦纳米发电机的与液滴接触分离的电学输出性能 |
4.3.3 复合纱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电学输出性能对比 |
4.4 织物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性能表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皮芯结构复合纱的传感器的应用 |
5.1 基于皮芯结构复合纱湿度传感器的应用 |
5.1.1 试验材料及试样 |
5.1.2 用于呼吸监测口罩的制备 |
5.1.3 皮芯结构复合纱湿度传感器在呼吸监测的应用 |
5.2 基于皮芯结构复合纱的阻燃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应用 |
5.2.1 试验材料及试样 |
5.2.2 用于智能地毯中自供电逃生和救援系统的制备 |
5.2.3 皮芯结构复合纱自供电传感器在逃生和救援系统的应用 |
5.3 基于皮芯结构复合纱的耐酸碱纳米发电机的应用 |
5.3.1 试验材料及试样 |
5.3.2 用于关节弯曲运动检测的配件及智能防护服系统的制备 |
5.3.3 皮芯结构复合纱自供电传感器在人体信号传感中的应用 |
5.3.4 皮芯结构复合纱自供电传感器在智能防护服系统的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国内外低熔点纤维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低熔点纤维的黏结和卷曲原理 |
1.1 黏结原理 |
1.2 卷曲原理 |
2 低熔点纤维国内外发展概况 |
2.1 国外发展历史 |
2.2 国内发展历史 |
3 低熔点纤维的制备及其难点 |
3.1 低熔点纤维的制备 |
3.2 低熔点纤维切片干燥 |
3.3 双组分熔体复配时黏度的控制 |
3.4 复合纺丝中初生纤维温度的冷却 |
4 低熔点纤维的应用 |
4.1 在服用纺织品中的应用 |
4.2 在产业用纺织品中的应用 |
4.3 在非织造布中的应用 |
5 低熔点纤维未来发展趋势 |
5.1 原料的绿色制造 |
5.2 纤维制造技术 |
5.3 功能性拓展 |
5.4 产品绿色可降解 |
6 结语 |
(3)新冠肺炎对非织造产业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非织造布产业现状 |
1.1 国外非织造布产业现状 |
1.2 国内非织造布产业现状 |
2 产业用纺织品及其医疗卫生用纺织品 |
2.1 产业用纺织品的构成及现状 |
2.2 医疗卫生用纺织品 |
3 非典对纺织行业的影响以及新冠肺炎下非织行业的现状 |
3.1 非典对非织造布及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影响 |
3.2 新冠肺炎疫情下非织造产业的现状 |
4 思考以及未来方向 |
(4)温控纺织品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相变调温纺织品 |
1.2.1 相变材料概述 |
1.2.2 相变材料的分类 |
1.2.3 相变调温纺织品制备 |
1.2.4 调温纺织品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5 相变调温纺织品评价方法 |
1.3 气凝胶保温纺织品 |
1.3.1 气凝胶概述 |
1.3.2 气凝胶分类 |
1.3.3 气凝胶的制备 |
1.3.4 保温纺织品研究现状 |
1.3.5 气凝胶保温纺织品加工方式 |
1.3.6 保温纺织品检测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变调温纺织品检测方法研究 |
2.1 实验样品 |
2.2 实验装置及测试仪器 |
2.3 测试与表征 |
2.3.1 织物厚度测试 |
2.3.2 织物克重测试 |
2.3.3 扫描电镜测试 |
2.3.4 织物差示扫描量热测试 |
2.3.5 瞬间接触凉感测试 |
2.4 升降温测试方法 |
2.4.1 测试原理 |
2.4.2 测试步骤 |
2.4.3 测试条件的研究 |
2.5 实验参数的探究 |
2.5.1 试样距离的探究 |
2.5.2 试样规格的探究 |
2.5.3 数据稳定性测试 |
2.6 评价方法 |
2.6.1 测试结果分析 |
2.6.2 评价方法的建立 |
2.6.3 评价参数的确立 |
2.7 评价参数的验证 |
2.7.1 实验样品 |
2.7.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气凝胶保温纺织品检测方法研究 |
3.1 实验样品 |
3.2 实验装置及测试仪器 |
3.3 测试与表征 |
3.3.1 织物克重测试 |
3.3.2 扫描电镜测试 |
3.3.3 样品孔隙率测试 |
3.3.4 保温性能测试 |
3.4 测试方法 |
3.4.1 测试原理 |
3.4.2 测试步骤 |
3.5 测试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基于回收纤维针刺种植毯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废旧纺织品的产生及回收利用现状 |
1.2.1 废旧纺织品的产生 |
1.2.2 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利用现状 |
1.3 针刺加固技术 |
1.3.1 针刺加固技术简介 |
1.3.2 针刺工艺 |
1.3.3 针刺非织造材料的应用 |
1.4 β-环糊精改性纺织纤维 |
1.4.1 β-环糊精改性纤维素纤维 |
1.4.2 β-环糊精改性蛋白质纤维 |
1.4.3 β-环糊精改性合成纤维 |
1.5 非织造种植毯概述 |
1.5.1 纺粘非织造种植毯 |
1.5.2 气流成网热风加固非织造种植毯 |
1.5.3 梳理成网针刺加固非织造种植毯 |
1.6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7 创新性 |
1.8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种植毯基体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2 针刺加固 |
2.2.3 人工紫外老化 |
2.3 测试与表征 |
2.3.1 拉伸测试 |
2.3.2 顶破测试 |
2.3.3 透气性测试 |
2.3.4 孔径测试 |
2.3.5 红外光谱测试 |
2.3.6 纤维表面形貌测试 |
2.3.7 热分解性能测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拉伸性能分析 |
2.4.2 顶破性能分析 |
2.4.3 透气性能分析 |
2.4.4 孔隙分析 |
2.4.5 紫外老化后的拉伸性能分析 |
2.4.6 红外光谱分析 |
2.4.7 纤维的表面形貌 |
2.4.8 热重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种植毯基体的改性及重金属离子吸附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2 种植毯基体接枝 |
3.3 测试与表征 |
3.3.1 金属离子浓度测试 |
3.3.2 红外光谱测试 |
3.3.3 纤维表面形貌测试 |
3.3.4 热分解性能测试 |
3.3.5 X射线衍射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离子吸附正交实验分析 |
3.4.2 接枝前后种植毯红外光谱分析 |
3.4.3 接枝前后种植毯的表面和形貌 |
3.4.4 改性前后热重分析 |
3.4.5 接枝前后种植毯X射线衍射分析 |
3.4.6 改性后的种植毯吸附动力学 |
3.4.7 改性后的种植毯吸附等温线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改性前后种植毯的植物生长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2 植物种植 |
4.3 测试与表征 |
4.3.1 拉伸测试 |
4.3.2 回潮率测试 |
4.3.3 接触角测试 |
4.3.4 种植毯上植物株长根长测量 |
4.3.5 种植毯上植株含水率测量 |
4.4 测试与表征 |
4.4.1 拉伸性能分析 |
4.4.2 改性前后种植毯回潮率分析 |
4.4.3 改性前后种植毯接触角分析 |
4.4.4 改性前后种植毯上植物株高与根长 |
4.4.5 改性前后种植毯上植株含水率 |
4.4.6 改性前后种植毯上植物生长趋势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6)世界纺织版图与产业发展新格局(四)(论文提纲范文)
日本 (下) :在价值链高阶的专注与延展The Japan (II) :Focus and Extension in the High-level Value Chain |
1 以合成纤维技术为基础的延展布局 |
1.1 国际化布局 |
1.2 跨界延伸与多元化扩张 |
1.2.1 以某专业领域先进技术为基础向非纺织产业发展 |
1.2.2 以纺织产业链资源为依托向非纺织产业渗透 |
1.2.3 以市场利益为导向向非纺织产业转移 |
2新时代的挑战与机遇 |
2.1人口老龄化 |
2.2新能源革命下的先机 |
2.3行业格局的洗牌调整 |
3日本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路径对我国的启示 |
(1) 价值链分工 |
(2) 跨界合作与融合创新 |
(3) 以消费促升级 |
(4) 积极长效的政策引导和辅助 |
土耳其:“近岸”优势下巩固产业竞争力The Turkey:Consolidating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Based on the Advantage of"Nearshore" |
1土耳其纺织服装产业概况 |
1.1纺织服装产业在土耳其工业体系中的地位 |
1.2土耳其纺织服装产业在全球地位 |
1.3 土耳其纺织服装产业布局 |
1.4 土耳其纺织服装产业特色及发展新趋势 |
2 土耳其区位优势下的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分析 |
2.1 综合成本竞争力 |
2.2 市场贸易竞争力 |
3 产业发展中的不明确局势及应对措施 |
印度:背靠人口红利和蓝海市场的纺织产业The India:Textile Industry Backed by Demographic Dividend and Blue Ocean Market |
1印度纺织业的发展历程 |
2纺织服装业在印度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作用 |
3 印度纺织产业的竞争优势 |
3.1 原材料来源丰富 |
3.1.1 棉花 |
3.1.2 黄麻 |
3.1.3 丝 |
3.2 国内消费需求旺盛 |
3.3 政府对行业发展的大力支持 |
3.4 投资增加明显 |
3.5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
3.6 化纤产业规模宏大 |
3.7 产业用纺织品需求旺盛 |
4 印度纺织业面临的压力和机遇 |
4.1 印度纺织业面临的压力 |
4.2 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
5 结语 |
(7)废纺毡的成型工艺优化及阻燃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废旧纺织品的处理现状 |
1.2.1 废旧纺织品的来源 |
1.2.2 废旧纺织品的去向 |
1.2.3 废旧纺织品再利用的方法及工艺 |
1.3 国内外废纺再资源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废纺再资源化研究现状 |
1.3.2 国外废纺再资源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废纺毡的加工成型工艺 |
2.1 废旧纺织品的前处理工艺 |
2.1.1 回收和分拣技术 |
2.1.2 杀菌消毒处理 |
2.1.3 切割与开松分解 |
2.2 所用原料及其基本性能 |
2.2.1 废旧涤棉纤维 |
2.2.2 再生涤纶纤维 |
2.2.3 低熔点涤纶短纤 |
2.3 废纺毡的成型工艺 |
2.3.1 实验设备 |
2.3.2 机械梳理成网 |
2.3.3 热风粘合工艺 |
2.4 废纺毡样品的制备 |
2.4.1 单因素实验组 |
2.4.2 正交实验组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废纺毡的基本性能测试及分析 |
3.1 废纺毡的力学性能测试 |
3.1.1 拉伸断裂强力测试 |
3.1.2 顶破强力测试 |
3.2 工艺参数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3.2.1 原料配比的影响 |
3.2.2 热烘温度的影响 |
3.2.3 热熔时间的影响 |
3.2.4 成型压力的影响 |
3.3 废纺毡的保温隔热性能 |
3.3.1 测试原理和操作 |
3.3.2 测试结果讨论分析 |
3.4 成型工艺的优化 |
3.4.1 正交实验及强力测试 |
3.4.2 压缩性能分析 |
3.4.3 优化工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废纺毡燃烧特性与热解过程评价 |
4.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4.2 测试方法 |
4.3 废纺毡的燃烧特性 |
4.3.1 易燃性 |
4.3.2 燃烧速率 |
4.4 各组分热重分析 |
4.4.1 低熔点涤纶短纤 |
4.4.2 再生涤纶纤维 |
4.4.3 废旧涤棉纤维 |
4.5 废纺毡热重分析 |
4.6 影响废纺毡燃烧的因素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阻燃型废纺毡的制备及阻燃效果研究 |
5.1 阻燃整理的必要性 |
5.2 理想条件下的阻燃机理 |
5.3 废纺毡阻燃性能的研究 |
5.3.1 阻燃性能测试方法 |
5.3.2 阻燃剂的选择 |
5.3.3 阻燃工艺的设计 |
5.4 阻燃效果分析及讨论 |
5.4.1 干法粉末阻燃剂的阻燃效果 |
5.4.2 聚磷酸铵阻燃液浸轧法的阻燃效果 |
5.4.3 磷氮复合型阻燃液浸轧法的阻燃效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阻燃型废纺毡的锥形量热分析 |
6.1 实验方法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点燃时间 |
6.2.2 热释放性能 |
6.2.3 烟释放性能 |
6.2.4 质量变化及残炭分析 |
6.3 扫描电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耐日晒阻燃窗帘织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阻燃纺织品的研究现状 |
1.2.1 阻燃纺织品的作用原理 |
1.2.2 阻燃纺织品的发展现状 |
1.2.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耐日晒纺织品的研究现状 |
1.3.1 光褪色机理 |
1.3.2 耐日晒纺织品的发展现状 |
1.3.2.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纤维原料选用与窗帘织物织造 |
2.1 原料选用 |
2.2 阻燃和色母粒涤纶纤维的表面形态测试与分析 |
2.2.1 实验仪器和测试方法 |
2.2.2 结果与分析 |
2.3 纱线强伸性能测试与分析 |
2.3.1 实验仪器与测试方法 |
2.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4 纱线阻燃性能测试与分析 |
2.4.1 极限氧指数法 |
2.4.1.1 实验仪器与方法 |
2.4.1.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4.2 差式扫描量热法 |
2.4.2.1 实验仪器与方法 |
2.4.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5 窗帘织物织造 |
2.5.1 双层织物组织系数计算 |
2.6 织物基本性能测试 |
2.6.1 织物厚度测试与分析 |
2.6.2 织物平方米克重测试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功能原料耐日晒阻燃窗帘织物性能测试与分析 |
3.1 窗帘织物强伸性能测试与分析 |
3.1.1 实验仪器与方法 |
3.1.2 组织结构对窗帘织物强伸性能的影响 |
3.1.3 纬纱配比对强伸性能的影响 |
3.2 褶皱回复性测试与分析 |
3.2.1 实验仪器与方法 |
3.2.2 组织结构对褶皱回复性的影响 |
3.2.3 纬纱配比对褶皱回复性的影响 |
3.3 阻燃性能测试与分析 |
3.3.1 实验仪器与方法 |
3.3.2 织物结构对阻燃性能的影响 |
3.3.3 织物纬纱配比对阻燃性能的影响 |
3.4 耐日晒性能测试与分析 |
3.4.1 实验仪器和方法 |
3.4.2 组织结构对织物耐日晒性能的影响 |
3.4.3 纬纱配比对耐日晒性能的影响 |
3.5 耐日晒阻燃织物模糊综合评价 |
3.5.1 耐日晒阻燃织物模糊综合评价 |
3.5.2 因素集确定 |
3.5.3 权重计算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阻燃整理耐日晒阻燃窗帘织物性能研究及分析 |
4.1 浴比对窗帘织物阻燃性能、耐日晒性能和表观形态的影响 |
4.1.1 浴比对织物表观形态的影响 |
4.1.2 浴比对织物阻燃性能的影响 |
4.1.3 浴比对织物耐日晒性能的影响 |
4.2 浸渍时间对织物阻燃和耐日晒性能的影响 |
4.2.1 浸渍时间对织物表观形态的影响 |
4.2.2 浸渍时间对织物阻燃性能的影响 |
4.2.3 浸渍时间对织物耐日晒性能的影响 |
4.3 烘培温度对织物阻燃、耐日晒性能和织物表观形态的影响 |
4.3.1 烘培温度对织物表观形态的影响 |
4.3.2 烘培温度对织物阻燃性能的影响 |
4.4 正交实验选取最优耐日晒阻燃效果 |
4.4.1 正交实验表设计 |
4.4.2 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两种制备方案的织物性能分析 |
5.1 织物阻燃性能对比测试与分析 |
5.2 织物耐日晒性能对比测试与分析 |
5.3 织物耐用性能对比测试与分析 |
5.3.1 水洗对织物阻燃性能的影响 |
5.3.2 水洗对织物耐日晒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聚氨酯—植物蜡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纺织品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相变材料概述 |
1.2.1 相变材料的定义及分类 |
1.2.2 相变材料的蓄热原理 |
1.2.3 相变材料的应用方法 |
1.2.4 相变材料的应用领域 |
1.3 蓄热调温纺织品概述 |
1.3.1 蓄热调温纺织品的作用机理 |
1.3.2 蓄热调温纺织品的制备方法 |
1.3.3 蓄热调温纺织品的应用现状 |
1.4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植物蜡@聚氨酯蓄热调温功能液的制备 |
2.2.2 基于喷雾干燥法的相变微胶囊的制备 |
2.2.3 蓄热调温纺织品的制备 |
2.3 测试与表征 |
2.3.1 植物蜡@聚氨酯蓄热调温功能液的表征 |
2.3.2 基于喷雾干燥法的相变微胶囊的表征 |
2.3.3 蓄热调温纺织品的表征 |
第三章 植物蜡@聚氨酯蓄热调温功能液的制备及其在纺织品中的应用 |
3.1 蓄热调温功能液体系的构建与性能调控 |
3.1.1 乳化剂种类优选 |
3.1.2 乳化剂用量优化 |
3.1.3 乳化速率优化 |
3.1.4 乳化时间优化 |
3.1.5 植物蜡与聚氨酯配比优化 |
3.2 蓄热调温纺织品的后整理工艺优化 |
3.2.1 焙烘温度优化 |
3.2.2 轧余率优化 |
3.3 蓄热调温棉织物的性能分析 |
3.3.1 表面形貌分析 |
3.3.2 潜热性能分析 |
3.3.3 热稳定性分析 |
3.3.4 调温性能分析 |
3.3.5 手感及透气性分析 |
3.3.6 热冷循环稳定性 |
3.3.7 力学性能 |
3.3.8 耐水洗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喷雾干燥法的相变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在纺织品中的应用研究 |
4.1 喷雾干燥制备相变微胶囊的工艺研究 |
4.1.1 正交试验 |
4.1.2 喷雾温度优化 |
4.2 喷雾干燥法制备的相变微胶囊的表征 |
4.2.1 微观形貌分析 |
4.2.2 粒径分析 |
4.2.3 潜热性能分析 |
4.2.4 热稳定性分析 |
4.2.5 结构组分分析 |
4.2.6 调温性能分析 |
4.3 相变微胶囊在纺织品中的应用研究 |
4.3.1 织物表面形貌分析 |
4.3.2 织物潜热性能分析 |
4.3.3 织物透气性分析 |
4.3.4 织物调温性能分析 |
4.3.5 织物手感分析 |
4.3.6 织物耐水洗性及涂层量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染整加工过程对PET纤维中锑含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聚酯纤维 |
1.1.1 聚酯纤维概述 |
1.1.2 聚酯纤维合成工艺 |
1.1.3 PET合成常用催化剂 |
1.2 涤纶织物的加工流程 |
1.2.1 涤纶的前处理 |
1.2.2 涤纶的染色 |
1.2.3 涤纶的阻燃整理 |
1.3 锑的研究现状 |
1.3.1 锑理化性质及存在形态 |
1.3.2 锑及其化合物对生物的影响 |
1.3.3 锑的限量及相关规定 |
1.3.4 锑的分析检测方法 |
1.3.5 废水中锑的处理技术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涤纶纤维碱减量对锑析出的影响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材料、药品及仪器 |
2.2 涤纶纤维碱减量对锑析出的影响 |
2.2.1 涤纶纤维的前处理 |
2.2.2 涤纶纤维的碱减量 |
2.2.3 正交实验 |
2.2.4 消解条件的确定 |
2.3 测试方法 |
2.3.1 减量率的测定 |
2.3.2 锑析出含量的测定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涤纶纤维碱减量 |
2.4.2 正交实验实验结果 |
2.4.3 纤维碱减量过程锑析出的规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染色过程对锑析出的影响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材料、药品和仪器 |
3.1.2 织物样品前处理 |
3.1.3 染色过程锑析出的情况 |
3.1.4 染前热定形对锑析出的影响 |
3.1.5 处理方法与检测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涤纶纤维染色过程锑的析出情况 |
3.2.2 涤纶织物染色过程中锑的析出 |
3.2.3 热定形温度对涤纶纤维染色过程中锑析出的影响 |
3.2.4 热定形时间对涤纶纤维染色过程中锑析出的影响 |
3.2.5 热定形对纤维取向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废水中锑的去除 |
4.1 实验材料、药品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大孔树脂预处理 |
4.2.2 含锑染色废水的配制 |
4.2.3 吸附实验 |
4.3 锑含量的测定 |
4.3.2 锑去除率的计算方法 |
4.3.3 树脂吸附量的计算方法 |
4.5 结果与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Epitropic纤维在产业用聚酯纺织品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皮芯结构复合纱的柔性传感器和纳米发电机的研究[D]. 马丽芸. 东华大学, 2021(01)
- [2]国内外低熔点纤维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 徐朝晨,吉鹏,王朝生,王华平. 合成纤维工业, 2020(06)
- [3]新冠肺炎对非织造产业的影响[J]. 徐文青,段炼,李建强,纪华. 服饰导刊, 2020(05)
- [4]温控纺织品检测技术研究[D]. 肖尧. 东华大学, 2020(01)
- [5]基于回收纤维针刺种植毯的制备与应用研究[D]. 檀伟. 苏州大学, 2020(02)
- [6]世界纺织版图与产业发展新格局(四)[J]. 赵永霞,刘凯琳,张荫楠. 纺织导报, 2020(01)
- [7]废纺毡的成型工艺优化及阻燃性能研究[D]. 龙婷.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3)
- [8]耐日晒阻燃窗帘织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王超.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4)
- [9]聚氨酯—植物蜡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纺织品中的应用研究[D]. 陈新祥.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2)
- [10]染整加工过程对PET纤维中锑含量的影响[D]. 王强. 北京服装学院,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