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议纪要(论文文献综述)
刘雪颖[1](2020)在《绵羊体质指数及其与MC4R基因和产羔数的关系》文中提出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衡量机体能量储备的重要指标。在人类中,BMI被证实具有纬度效应,MC4R和FTO是与BMI关系最为密切的两个基因。但针对绵羊BMI是否具有纬度效应以及是否与这两个基因有关,BMI的变化又是否会影响绵羊繁殖性能的研究仍是一片空白。因此,研究绵羊BMI与地理因素和环境因子的关系、与繁殖性能间的关系以及与绵羊BMI有关的遗传变异,能够为改良绵羊的生长和繁殖性能提供理论基础和新的方向。本研究参照人BMI的计算方法,将绵羊BMI的计算公式设定为:BMI=BW/BL2,其中BW为体重(kg),BL为体长(m)。(1)通过文献收集42个中国地方绵羊品种的成年体重、体长、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因子,分析BMI与绵羊品种、性别、地理因素及环境因子间的关系。(2)在NCBI上收集了巴音布鲁克羊、策勒黑羊、湖羊、小尾寒羊、滩羊和乌珠穆沁羊共70只绵羊的全基因组测序数据,检测了MC4R基因和FTO基因在这6个品种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了这些SNP与BMI间的关系。(3)测定了327只湖羊体重、体长和产羔数,并对它们的MC4R和FTO基因外显子序列进行测序,研究了这两个基因外显子区SNP与BMI,以及BMI与产羔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如下:(1)中国绵羊BMI平均为100.871±20.488(公母分别为107.249 VS 94.494)。其中,蒙系绵羊BMI为101.450±21.315(公母分别为107.847 VS 95.052);藏系绵羊BMI为93.330±7.383(公母分别为95.156 VS 91.503);哈萨克系绵羊BMI为107.361±25.621(公母分别为118.254 VS 96.468)。公羊BMI显着大于母羊(p<0.05)。纬度越高,BMI越大(P<0.05)。海拔对BMI的影响不显着(p>0.05)。BMI与环境因子的回归方程为BMI=2.151E-15-0.347AAP+0.585RH+0.302AASD(R2=0.194)。(2)对6个品种70只绵羊两个基因外显子部分进行多态性检测,检测到MC4R外显子区共10个SNP位点,检测到FTO外显子区共9个SNP位点。6个绵羊品种中湖羊MC4R/FTO香浓指数、观测杂合度高于其它品种绵羊。MC4R基因中g.519G>C、g.93C>T位点的突变等位基因频率与BMI显着相关(p<0.05)。(3)BMI与繁殖性状的回归结果显示BMI显着影响产羔数(p<0.05)。对327只湖羊两个基因外显子部分进行多态性检测,检测到MC4R外显子区共9个SNP位点。g.681C>G这个位点携带CG基因型的湖羊的BMI要显着高于携带CC基因型的BMI(p<0.05)。9个位点形成5种二倍型,其间的BMI差异不显着(p>0.05)。检测到FTO外显子区共12个SNP位点。各位点不同基因型之间的BMI差异不显着(p>0.05)。外显子区12个位点形成6个二倍型,CDS区5个位点形成14个二倍型,其间BMI差异均不显着(p>0.05)。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2010年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2](2012)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2010年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2010年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7月25—28日在宁夏银川市召开。这是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自1987年成立以来,主持召开的第20次全国性养羊生产与学术交流的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共有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代表500余名。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阎汉平先生、养羊学分会名誉理事长甘肃农业大学赵有璋教授、吉林农业大学马宁教授、扬州大学黄永宏教授等出席了会议。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旭日干院士、养羊学分会名誉理事长刘守仁院士等以不同的方式分别给大会发来贺信或贺电。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2010年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3](2012)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2010年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文中指出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2010年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7月25—28日在宁夏银川市召开。这是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自1987年成立以来,主持召开的第20次全国性养羊生产与学术交流的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共有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代表500余名。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阎汉平先生、养羊学分会名誉理事长甘肃农业大学赵有璋教授、吉林农业大学马宁教授、扬州大学黄永宏教授等出席了会议。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旭日干院士、养羊学分会名誉理事长刘守仁院士等以不同的方式分别给大会发来贺信或贺电。
朱世桂[4](2012)在《中国农业科技体制百年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的时期,保障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对农业科技的需求日愈强烈,我国进入了更加依靠现代科技创新驱动的新阶段;要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必须有完善的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来保障,但我国历史形成的农业科技体制弊端,如条块分割,农科教分离、科技经济脱节、缺乏科学的创新评价机制等问题,严重制约着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因此从历史的视角来研究探索农业科技体制形成与改革创新方略,为农业科体制改革提供理论和现实参考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技体制是科技活动的组织体系、管理形式和组织运行机制等的总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央颁布《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以来,体制问题一直是科技界讨论关注的热点。围绕农业科技体制人们在讨论中比较关注农业科技体制的弊端、运行障碍及其克服的办法,至于当前科技体制是如何形成、特点如何、体制问题的根源如何产生、国家在构建科技体制过程中有那些经历、受哪些因素影响、产生了哪些启示等,探讨不够全面系统,历史性的研究成果相对缺乏也比较零散。农业科技体制一般涉及到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的内容,本论文以我国农业科技体制为研究对象,以20世纪这一百年为经度,以各时期科技体制的主要内容为纬度,面对前人较少涉及制度层面的科技体制形成及发展本因研究的缺憾,基于历史文献资料调研的基础上,采用多学科理论与方法,本文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一百年来的变化历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将体制百年变迁分为四个重要时期,并对各时期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的内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分析了不同国家科技体制模式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形成的影响,并阐述了国情、政府政策等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的一些特点、历史启示,最后提出了未来农业科技体制完善发展的战略对策。第一,分析中国农业科技体制萌芽初创时期(1897--1937年)体制化过程与创立情况,得出中国农业科技体制是在近代社会力兴改革变法的政治环境、振兴实业改良传统农业的经济环境、开始重视科技引进西方农学的科学文化氛围下创建产生。来自政府和社会两方面重视农业科技的推动力量,以立农报、兴农学,引进西方农业科技;以设农政,建机构,开展农事试验研究,奠定体制化的组织基础;以组社团,促交流,颁布《中央及地方农事试验场联合办法》等规章,构建了农业科技宏观管理体制和农科组织基本框架,在组织管理上逐渐将农业科研管理逐渐从农业生产行政管理中独立出来,组织机构日渐发展,形成我国农业科技体制雏形。第二,重点描画了1937年以后国统区、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日占区不同区域农科体制形成及我国农业科技体制的曲折发展。国统区为了适应战时经济需要,原中央所属的农业科研机构与地方农业试验机构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建立了以工作站为代表的一套农业推广制度,以及统一合作的农业科技运行机制;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通过引进、培养农业科技人才,设立边区农科机构组织,开展科技奖励等,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也初步构建了注重技术试验推广应用的边区农业科技体制,为解放后创建新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奠立了一定的思想基础和建设经验。日占区日伪从强化殖民统治出发,优先开展见效快生产上急需的应用性研究,建立了一批农事试验机构,构建了科研计划目标明确、组织结构较为完整、设施相对配套齐全的日伪农业科技体制,为东北等地解放后农业科技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第三,按1949—1957年和1958—1978年两个阶段主要介绍新中国成立后当代农业科技体制重新构建与波动调整的历史内容,分析了组建独立的农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县建“四级农科网”等新的农业科教体制形成过程,肯定了在集中型计划管理体制下协作攻关科技组织方式的制度合理性,梳理了新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调整的历程,探讨了农业科技高度集中的计划性管理方式、农科组织体系隶属关系多样、科技体系条块分割、重复分散的历史成因。第四,全面回顾总结了1978年起我国改革开放后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实践及成效,既反映了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中引导科技面向经济建设的成效,又对以科技拨款方式转变为主的科技运行机制改革等政策实施后,基础性、公益性特点的农业科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体制改革的矛盾与困惑,进行了客观描述等。第五,历史地探析了美国、日本、前苏联等不同国家的科技体制模式及其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形成的作用。第六,运用综合集成等方法,总结了百年来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历史演变特点,和从资源禀赋与基本国情、社会政治环境和政府政策、世界农业科技革命和农业科技自身发展特点、市场需求及国际经济一体化等方面探讨了其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发展的影响。最后归纳了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的主要历史经验与启示,分析梳理了当前农业科技体制的现状与主要问题,基于历史与现实探讨了未来我国农业科教体制建设的基本原则,提出完善我国农业科技体制的战略思路,建议侧重在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优化农业科技管理协同创新、完善政府主导市场引导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建立官民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体制、建立健全多元价值的科技评价制度等,将为我国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创新提供历史科学的参考依据。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5](2009)在《中国饲料行业大事记》文中提出中国饲料行业大事记记录了中国饲料工业发展的亮点和焦点,我们串起亮点,就寻找到了行业发展的脉络,进而去探讨行业发展规律;我们关注焦点,就寻找到了行业精神和风貌,从而产生不断创新的动力。
梁明振[6](2007)在《团结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 为促进广西畜牧兽医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作贡献》文中研究表明广西畜牧兽医学会在中国中国科协、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广西科协、广西水产畜牧局的正确领导下, 深入贯彻十六中全会和中国科协七大精神,从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则出发,为政府服务、为会员和会员单位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发展畜牧兽医科学服务,不断加强基础和能力建设。三年来(2004 ~2006),学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汇报如下。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7](2007)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2006《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议》纪要》文中指出
杨宇泽[8](2007)在《现代肉羊生产中密集产羔体系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以对比观察,试验和综合分析等方法,对甘肃永昌肉用种羊场的纯种波德代、无角陶赛特母羊和当地的蒙古羊实施乏情季节的同期诱导发情试验;选用波德代×蒙古羊杂交一代羔羊24只,随机分为三组,其中两组同时采取5~7天超早期强制性断奶,并分别饲喂本试验研制的不同营养水平的代乳料1号和2号,另外一组为对照;另外,选用同质性较好的缺奶波德代(♂)×蒙古羊(♀)杂交一代羔羊8只作为补饲组,饲喂制度采取自然哺乳+饲喂代乳料的方式进行,选用1号代乳料,出生后三日起开始补饲;试验期间,还选用15只波蒙杂一代哺乳期母羊的乳样做了常规成分测定。通过上述同期发情试验以及研究羔羊超早期断奶和不同代乳料配方对羔羊的生长发育的影响,探讨了现代肉羊生产中密集产羔体系关键技术的一体化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阴道海绵栓配合PMSG可以有效诱导春季乏情期母羊发情,但在具体应用时,要根据母羊的体况,生理状况等情况调整PMSG剂量。试验结果指出,在河西走廊地区波德代和无角陶赛特的PMSG剂量以250~300IU为宜,而蒙古羊以200~250IU为宜;不同品种绵羊中波德代的发情率最高,为96%,无角陶赛特次之为90%,蒙古羊为78%。2)波蒙杂一代母羊初乳中各成分都较常乳高,乳蛋白含量在7%11%左右,而常乳中只有6%8%,随泌乳时间延长乳蛋白质下降;初乳和常乳乳脂率分别为11.26±5.01%和8.49±2.13%,其中粗灰分、钙和磷含量极显着高于常乳(p<0.01),初乳和常乳的钙磷比分别是2.38和2.43,说明在泌乳后期,乳中钙含量比磷含量下降程度大。3)超早期断奶实验中,从试验初期到30日龄时,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增重分别为:3.60 kg,3.52 kg,5.36 kg,对照组分别高出实验组1.76kg,1.84 kg;而从试验初期到三月龄时,两个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增重分别为17.28kg,16.30 kg,14.10 kg。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早期饲喂代乳料代替母乳并不影响羔羊的正常发育。4)对超早期断奶羔羊进行体尺指标测定发现,在一月龄前,超早期断奶羔羊在体长、体高、胸围等各项体尺指标上均低于对照组,到二月龄时,各项指标已经赶上对照组,到三月龄时已明显超过对照组,说明断奶羔羊经过饲喂代乳料后后期补偿效应明显。从整个试验来看,对羔羊实行超早期断奶并用代乳料饲喂羔羊是成功的,代乳料的配方是科学有效的,代乳料的饲喂方法及相关配套技术是可行的。从而有助于羔羊的集约化生产,可显着提高养羊的经济效益。
张建华,戴亚斌[9](2006)在《务实发展禽病科技 切实保障家禽安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分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暨第7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采撷》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分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在长沙召开,有10多位禽病学专家作了专题报告,52名禽病学研究专家、学者作了发言。本文收录了刘秀梵院士对新版《陆生动物卫生法典》动物疫病名录的解读,还对部分与会专家进行了专题采访。本文内容丰实、值得业界人士一读。
韩大勇[10](2006)在《甘肃现代肉羊新品种群理想型羊只标准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甘肃现代肉羊新品种群是用永昌肉用种羊场引进的肉羊品种波德代羊、无角陶赛特羊与当地绵羊(主要是蒙古羊)经过复杂杂交形成的。本研究通过对甘肃现代肉羊新品种群十二项血液生化指标测定、血液生化遗传学研究以及体重体尺测定,根据适应性,遗传结构及遗传变异,生长发育三方面综合表现,制定了甘肃肉羊新品种群理想羊只的选择标准,并指出:从F2、F3群中选择理想个体作为培育甘肃现代肉羊新品种的育种素材,进行横交固定,进而培育出肉羊新品种。具体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在永昌县十个乡镇随机选择不同年龄阶段新品种群个体,测定体重体尺指标,与当地蒙古羊比较,分析甘肃现代肉羊新品种群生长性能,结果表明:3月龄体重BMF1、BMF2、BMF3比当地M体重羊分别提高17.98%、36.67%和42.42%,BMF2、BMF3体重极显着(P<0.01)高于M和BMF1;3月龄体重DMF1、DMF2、DMF3比当地M体重分别提高21.11%、22.50%和33.38%, DMF3体重极显着(P<0.01)高于DMF1和M, DMF2与DMF1差异不显着(P>0.05)。6月龄体重BMF1、BMF2、BMF3比当地M羊相对分别提高13.17%、21.32%和25.64%,BMF3体重极显着(P<0.01)高于BMF1、M,BMF2显着(0.01<P<0.05)高于BMF1、M。6月龄体重DMF1、DMF2、DMF3比当地M体重分别提高10.00%、16.65%和21.14%;DMF3体重极显着(P<0.01)高于DMF1、M,DMF2显着(0.01<P<0.05)高于DMF1、M。周岁羊体重BMF1、DMF1、BMF2、DMF2极显着(P<0.01)的高于M, BMF1、BMF2体重比当地M体重分别提高27.14%、30.51%, DMF1、DMF2比当地M体重分别提高22.01%、25.25%。成年体重杂种一代、二代羊极显着(P<0.01)高于M,BMF1、BMF2体重比当地M成年体重分别提高31.40%、37.67%, DMF1、DMF2比当地成年M体重分别提高26.04%、33.36%。甘肃现代肉羊新品种群中各个群体的各种体尺指标优于同龄母本,F2、F3群体型外貌更具有明显的父本特征,不择食,抗逆性强,建议在F2、F3群中选择理想个体,作为甘肃现代肉羊新品种的育种素材,进而培育出新品种。2、在永昌县各乡镇农户家随机选择相同年龄段的陶赛特×蒙古羊杂交后代F2、F3,波德代×蒙古羊杂交后代F2、F3及当地的蒙古羊,测定5个群体的十二项血液生化指标,根据其生化指标的差异评价了引入的两个肉羊品种杂交改良当地绵羊产生的F2代和F3代羊对当地环境的适应状况,结果表明:高代杂种后代血液生化指标与蒙古羊有一定的差异,5个群体除血清钙浓度低于绵羊正常值,血清磷浓度高于绵羊正常值外,其余十项生化指标都在绵羊正常生化值的范围内。与生产性能直接相关的血清总蛋白高代杂种极显着(P<0.01)高于蒙古羊。说明F2、F3对当地自然环境和饲养管理模式适应,羊只处于健康状态,能发挥其优良基因的优势。3、采用垂直板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PAGE)对甘肃现代肉羊新品种群及其父母本生化遗传学研究表明,在五个被检测蛋白位点(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Tf),
二、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议纪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议纪要(论文提纲范文)
(1)绵羊体质指数及其与MC4R基因和产羔数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s |
1 文献综述 |
1.1 体质指数的研究进展 |
1.2 MC4R和 FTO基因研究进展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数据测定及收集 |
2.1.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2.1.3 主要试剂及配置 |
2.2 试验方法 |
2.2.1 血样采集和DNA的提取 |
2.2.2 DNA浓度和纯度检测 |
2.2.3 全基因组测序及SNP信息提取 |
2.2.4 引物设计及PCR扩增 |
2.2.5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我国地方绵羊品种体质指数的地理变异 |
3.1.1 中国地方品种绵羊的分布 |
3.1.2 BMI在品种和性别间的差异 |
3.1.3 BMI与海拔和纬度的关系 |
3.1.4 BMI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3.2 6 个绵羊品种MC4R和 FTO基因多态性 |
3.2.1 6个绵羊品种MC4R基因的多态性 |
3.2.2 6个绵羊品种MC4R基因连锁图谱构建 |
3.2.3 6个绵羊品种FTO基因的多态性 |
3.2.4 6个绵羊品种FTO基因连锁图谱构建 |
3.2.5 6 个绵羊品种BMI和 MC4R/FTO基因各位点的关联分析 |
3.3 湖羊MC4R及 FTO基因的研究以及与BMI的关联分析 |
3.3.1 繁殖性状与体质指数的关系 |
3.3.2 MC4R基因多态性以及与体质指数的关联分析 |
3.3.3 FTO基因多态性以及与体质指数的关联分析 |
3.4 MC4R/FTO基因与体重,体长的关联分析以及蛋白理化性质预测 |
3.4.1 MC4R蛋白理化性质预测 |
3.4.2 MC4R与体重、体长的关联分析 |
3.4.3 FTO蛋白理化性质预测 |
3.4.4 FTO与体重、体长的关联分析 |
4 讨论 |
4.1 BMI与纬度及环境因素的关系 |
4.2 BMI与性别的关系 |
4.3 体质指数与产羔数的关系 |
4.4 MC4R基因与体质指数的关系 |
4.5 FTO基因与体质指数的关系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中国农业科技体制百年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述 |
2.1 科技组织体系方面 |
2.2 我国科技体制转型与改革政策方面 |
2.3 农业科技体制建设、改革建议方面 |
三、研究理论、方法与资料来源 |
3.1 相关理论 |
3.2 研究方法 |
3.3 资料来源 |
四、论文的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
五、论文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初创时期(1897—1937) |
1.1 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创建的历史背景 |
1.1.1 清末中国社会政治背景 |
1.1.2 改良传统农业对科技体制化的客观需要 |
1.2 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化萌芽 |
1.2.1 立农报、兴农学,引进西方农业科技 |
1.2.2 设农政,建机构,尝试农事试验研究 |
1.2.3 农业科技体制化的前期探索 |
1.3 中国近代农业科技体制的创立 |
1.3.1 组建专门学术社团,促进农学交流机制 |
1.3.2 广设农业科研机构,构建农业科技体系 |
1.3.3 研究与推广结合,探索服务农业生产的科技运行机制 |
1.3.4 设立奖励制度,培育农学人才激励科技活动 |
第二章 农业科技体制曲折发展时期(1937—1949) |
2.1 国民政府农业科技体制调整与重建 |
2.1.1 变动频繁的国民政府农业管理机构 |
2.1.2 国家农业研究机构调整 |
2.1.3 农业推广与地方农业试验机构调整 |
2.1.4 大学设立的农业研究推广机构 |
2.1.5 战时统一合作的农业科技运行机制 |
2.1.6 战后民国政府农业科技体制复员重建 |
2.2 战争期间根据地和解放区农业科技体制 |
2.2.1 确立发展农业科技的重要地位 |
2.2.2 引进、培养农业科技人才 |
2.2.3 设立边区农科机构组织 |
2.2.4 边区农业科技体制雏形 |
2.3 日伪政府农科体制概况 |
2.3.1 “满铁”名义下日伪政府农科体制由来 |
2.3.2 日伪“满洲国”的农业科技体制的形成 |
2.2.3 日伪“满洲国”的农业科技运行机制 |
2.2.4 日伪侵略华北地区时的农业科研机构及活动 |
2.2.5 日伪的农业科技体制特点 |
第三章 当代农业科技体制调整与重构时期(1949—1978) |
3.1 新中国农业科技体制重构阶段(1949—1957) |
3.1.1 接管重组农业科研机构 |
3.1.2 组建独立的农业高等院校 |
3.1.3 筹建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 |
3.1.4 从上至下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立 |
3.1.5 适应计划经济的农业科技体制基本确立 |
3.2 农业科技体制调整巩固阶段(1958—1966) |
3.2.1 大跃进背景下农业科技机构规模扩张 |
3.2.2 加强农业高校科研,科研机构精简恢复 |
3.2.3 农业科技管理独立建制,两级农科组织体系形成 |
3.3 农业科技体制整顿变化阶段(1966-1978) |
3.3.1 农业科学研究机构精简和下放 |
3.3.2 农业科技计划的协作攻关 |
3.3.3 四级农业科学实验网的建立 |
3.4 解放三十年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简要分析 |
第四章 我国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创新时期(1978—2007) |
4.1 农业科技体制恢复与改革准备阶段(1978—1985) |
4.1.1 农业科研机构的恢复与调整 |
4.1.2 专业技术推广组织的健全 |
4.1.3 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酝酿和准备 |
4.2 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探索阶段(1985—1995) |
4.2.1 启动农业科技体制改革 |
4.2.2 进行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实践 |
4.2.3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的体制改革探索 |
4.3 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日渐深化阶段(1996—2007) |
4.3.1 酝酿科研机构和农业高校体制改革 |
4.3.2 农业科研机构转制分类改革 |
4.3.3 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成效分析 |
4.3.4 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探索 |
第五章 不同体制模式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形成发展的影响 |
5.1 世界主要国家科技体制模式及其特点 |
5.1.1 分散多元的美国模式 |
5.1.2 高度集中的苏联模式 |
5.1.3 集中与分散结合的日本模式 |
5.2 日本模式对我国近代农业科技体制化的影响 |
5.2.1 后来居上的日本农业科技 |
5.2.2 取经日本的方式——翻译、留学、考察、聘教员 |
5.2.3 农业科技体制化过程中取经日本的主要内容 |
5.3 美国模式对民国时期农业科技体制形成的影响 |
5.3.1 美国农业科技体制的形成与特点 |
5.3.2 民国时期美国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形成的影响 |
5.3.3 仿效美国农业科技体制过程中的历史局限 |
5.4 苏联模式对我国当代农业科技体制形成的影响 |
5.4.1 学习苏联的时代背景 |
5.4.2 考察苏联科学技术和农业科技体制 |
5.4.3 苏联对我国当时农科体制构建的影响 |
第六章 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特点及动因 |
6.1 农业科技体制百年变迁主要特点 |
6.1.1 农业科技管理体系形成的特点 |
6.1.2 农业科技组织体系的变化特点 |
6.1.3 农业科技运行机制变化特点 |
6.2 我国农业科技体制百年变迁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6.2.1 农业资源禀赋与基本国情的影响 |
6.2.2 社会政治环境和政府政策的影响 |
6.2.3 世界农业科技革命和农业科技自身发展特点的影响 |
6.2.4 市场需求及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
第七章 中国未来农业科技体制发展战略的思考 |
7.1 当前农业科技体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7.1.1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基本状况 |
7.1.2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体制的主要问题 |
7.2 农业科技体制创新的基本原则 |
7.2.1 百年来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给我们的几点历史启示 |
7.2.2 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创新原则确定的三维视角 |
7.2.3 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创新的基本原则 |
7.3 农业科技体制创新的战略对策 |
7.3.1 科学设计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
7.3.2 强化农业科技管理协同创新机制 |
7.3.3 完善政府主导市场引导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 |
7.3.4 建立官民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体制 |
7.3.5 健全多元价值的农业科技评价制度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 历史文献类 |
(二) 专着类 |
(三) 论文类 |
(四) 学位论文类 |
(五) 电子文献类 |
附录 |
致谢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等成果情况 |
(5)中国饲料行业大事记(论文提纲范文)
■1974年 |
■1975年 |
■1976年 |
■1977年 |
■1978年 |
■1979年 |
■1980年 |
■1981年 |
■1982年 |
■1983年 |
■1984年 |
■1985年 |
■1986年 |
■1987年 |
■1988年 |
■1989年 |
■1990年 |
■1991年 |
■1992年 |
■1993年 |
■1994年 |
■1995年 |
■1996年 |
■1997年 |
■1998年 |
■1999年 |
■2000年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8)现代肉羊生产中密集产羔体系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世界肉羊业生产概况与特点 |
2 我国肉羊生产的发展对策 |
2.1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
2.2 提高优良品种利用率 |
2.3 杂交改良 |
2.4 推广当年羔羊出栏 |
2.5 重视科学研究 |
2.6 应加强养羊业的基础设施建设 |
2.7 保护现有草场资源,提高牧草质量,改善生态环境 |
2.8 疫病防治 |
3 国内外同期发情的研究进展 |
3.1 国外绵羊同期发情研究概况 |
3.2 国内绵羊同期发情研究概况 |
4 羔羊早期断奶技术的研究 |
5 羔羊代乳料研究的理论基础 |
5.1 羔羊生理特性 |
5.2 影响幼龄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营养因素 |
5.3 母乳的营养成份 |
6 代乳品的原料选择 |
6.1 蛋白质原料 |
6.2 能量原料 |
7 代乳品的加工工艺 |
8 代乳料研究概况 |
8.1 意义 |
8.2 代乳品对羔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
第一章 现代肉羊生产中密集产羔体系的安排 |
1 母羊密集产羔体系的含义 |
2 母羊密集产羔体系的安排 |
2.1 密集产羔技术的研究,实施和应用 |
2.2 二年三产体系的建立 |
3 小结 |
第二章 绵羊同期发情试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时间与地点 |
1.3 试验羊群 |
1.4 药品 |
1.5 主要仪器 |
1.6 实验设计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使用不同剂量PMSG绵羊发情效果 |
2.2 不同绵羊品种对发情效果的影响 |
2.3 两次同发实验各品种绵羊发情时间分布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三章 波蒙杂一代羊母乳成分测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
1.2 样品采集 |
1.3 乳样测定指标及方法 |
1.3.1 测定指标:测定乳成分中的乳蛋白、乳脂、粗灰分、Ca、P的含量 |
1.3.2 乳蛋白的测定:采用凯氏半微量滴定氮法测定 |
1.3.3 乳中灰分的测定 |
1.3.4 乳中钙、磷的测定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第四章 羔羊超早期断奶研究及代乳料配方的研制 |
1 试验设计与材料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时间及地点 |
1.3 羔羊的选择 |
1.4 代乳料配制 |
1.5 羔羊全价颗粒配合料 |
1.6 试验羔羊的人工哺育及管理 |
2 饲养实验 |
2.1 试验设计与分组 |
2.2 生长发育指标的测定 |
2.3 试验羔羊腹泻发生的记录与测定 |
2.4 试验羔羊发病率和死亡率统计 |
2.5 数据的处理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用不同代乳料人工哺育对羔羊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 用不同代乳料人工哺育对羔羊不同体尺比较研究 |
3.3 补乳组与对照组平均体重及日增重比较 |
3.4 补乳组与对照组体尺比较 |
3.5 代乳料及全价羔羊颗粒料采食量 |
3.6 试验组羔羊在试验阶段发病率与死亡率 |
4 讨论 |
4.1 饲喂不同代乳料对羔羊增重的影响 |
4.2 超早期断奶羔羊与进食母乳羔羊生长指标比较研究 |
4.3 补乳组羔羊补饲代乳料的生长发育研究 |
4.4 超早期断奶羔羊生长补偿效应研究 |
4.5 干物质采食量对羔羊的影响 |
4.6 不同脂肪水平代乳料的比较 |
4.7 代乳料和母乳哺育羔羊对羔羊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 |
4.8 合理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对早期断奶羔羊的影响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10)甘肃现代肉羊新品种群理想型羊只标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国外肉羊业发展概况 |
2 国内肉羊业发展概况 |
2.1 我国肉羊业发展现状 |
2.2 我国肉羊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2.2.1 千家万户分散养羊与大市场的矛盾 |
2.2.2 羊品种良种化程度低,生产水平不高 |
2.2.3 草场粗放管理,单位面积产值低,天然草场和草坡、草山是羊的主要放牧地 |
3 羊适应性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
3.1 适应性的概念及内涵 |
3.2 羊适应性研究的目的、意义 |
3.3 羊适应性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3.3.1 针对某一生态因子研究和评定适应性 |
3.3.2 从某一侧面研究评定适应性 |
4. 血液生化遗传多样性概述 |
5 绵羊血液蛋白多态性研究进展 |
5.1 绵羊血液生化遗传多态研究进展 |
5.1.1 血红蛋白(Hb)的多态性 |
5.1.2 血清运铁蛋白(Tf)的多态性 |
5.1.3 白蛋白(Al)的多态性 |
5.1.4 血浆脂酶(Es)的多态性 |
5.2 绵羊血液蛋白多态性研究的应用 |
第二章 甘肃现代肉羊新品种群生长发育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测定方法 |
1.2.2 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阶段各个群体体重比较分析 |
2.1.1 不同阶段各个群体体重比较 |
2.1.2 各阶段平均体重与土种羊相比相对提高对比分析 |
2.2 不同阶段各个群体体尺比较分析 |
2.2.1 不同阶段各个群体体高比较 |
2.2.2 不同阶段各个群体体长比较 |
2.2.3 不同阶段各个群体胸围比较 |
2.2.4 不同阶段各群体管围的比较 |
3 讨论 |
3.1 不同杂交组合对杂交后代生产性能主要指标的影响 |
3.2 生产性能与适应性的关系 |
3.3 根据生产性能选择甘肃现代肉羊新品种群理想型个体的探讨 |
第三章 甘肃现代肉羊新品种群血液生化指标分析 |
1、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3 数据的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血清蛋白及离子测定 |
2.2 血液酶活力测定 |
3、讨论 |
3.1 血清离子 |
3.1.1 Ca、P 与家畜健康 |
3.1.2 钾与家畜健康 |
3.1.3 Na 与家畜健康 |
3.2 血清总蛋白、白蛋白与家畜健康 |
3.3 血液酶 |
3.4 根据生化指标高低衡量甘肃现代肉羊新品种的适应能力的探讨 |
第四章 甘肃现代肉羊新品种群生化遗传学研究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药品 |
1.3 主要仪器设备 |
2 方法 |
2.1 血样的采集和预处理 |
2.1.1 凝胶贮液的配制 |
2.1.2 其它缓冲液 |
2.1.3 其它试剂的配置 |
2.2 凝胶板的制作及安装 |
2.2.1 模具的制作 |
2.2.2 分离胶的制备 |
2.2.3 浓缩胶的制备 |
2.2.4 模具的安装 |
2.2.5 电泳检测 |
2.3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分析 |
3.1 血液蛋白多态 |
3.1.1 血红蛋白(Hb) |
3.1.2 转铁蛋白(Tf) |
3.1.3 后转铁蛋白(PTf) |
3.1.4 白蛋白(Al) |
3.1.5 酯酶(Es) |
3.2 多态蛋白(酶)位点变异程度分析 |
3.2.1 Nei 氏预期基因平均杂合度(H)与基因纯合系数(H0) |
3.2.2 基因均质度(H.I) |
3.2.3 Shonnon 信息指数 |
3.2.4 有效等位基因数与多态基因座位百分数 |
3.3 群体间遗传相似系数(I)和遗传距离(D)的计算 |
4 讨论 |
4.1 血红蛋白(Hb)多态性 |
4.2 转铁蛋白(Tf)多态性 |
4.3 后转铁蛋(Ptf)白多态 |
4.4 白蛋白(Al)多态性 |
4.5 酯酶(Es)多态性 |
4.6 群体内遗传变异 |
4.7 杂种后代与父本的遗传距离与遗传相似系数 |
第五章 甘肃现代肉羊新品种群理想型标准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四、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议纪要(论文参考文献)
- [1]绵羊体质指数及其与MC4R基因和产羔数的关系[D]. 刘雪颖.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2]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2010年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A].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2010年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2012年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 2012
- [3]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2010年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J].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2010年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12(S1)
- [4]中国农业科技体制百年变迁研究[D]. 朱世桂.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1)
- [5]中国饲料行业大事记[J].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 中国饲料, 2009(18)
- [6]团结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 为促进广西畜牧兽医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作贡献[A]. 梁明振. 第25届中西南学会工作研讨会论文集, 2007
- [7]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2006《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议》纪要[J].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 中国草食动物, 2007(S1)
- [8]现代肉羊生产中密集产羔体系关键技术研究[D]. 杨宇泽. 甘肃农业大学, 2007(01)
- [9]务实发展禽病科技 切实保障家禽安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分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暨第7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采撷[J]. 张建华,戴亚斌. 中国禽业导刊, 2006(21)
- [10]甘肃现代肉羊新品种群理想型羊只标准的研究[D]. 韩大勇. 甘肃农业大学, 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