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饲养床配套产房设施的饲养试验

母猪饲养床配套产房设施的饲养试验

一、母猪高床配套产房设施饲养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姚美玲[1](2020)在《长白猪核心群的选育及杂交繁育体系建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内肉猪生产规模化的不断发展,各猪场培育、引种更新种猪就成为猪场的常规工作,长期经常性引入种猪不仅加重了猪场经济负担,同时也造成严重的生物安全隐患。基于国内规模化猪场自身种猪繁育需要,特别是在目前非洲猪瘟频发的大背景下,规模化猪场组建种猪核心群,建立科学实用种猪选育繁育体系,使猪群整体性能不断提高,满足猪场自繁种猪需要,对猪场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论文以巴彦县祥龙种猪场为例,依据国家《种猪遗传评估方案》和《种猪生产性能测定规程》要求,依据猪场长白猪猪群现有生产性能,组建长白猪种猪核心群,制定选育目标,采用群体继代选育法,持续开展对核心群种猪繁殖性能、生长性能及胴体指标选育,开展配合力测定工作,为国内规模化猪场猪群建立良种繁育体系提供借鉴。(1)通过建立选择指数,对猪场原有核心猪群进行选择,建立200头基础母猪,30头公猪的长白猪种猪核心群;确定育种目标为达100kg体重日龄≤175d,达100kg体重背膘厚≤18mm;窝总产仔数≥12头以上;(2)以活体背膘厚(BF)与达到100kg体重日龄(AGE)组成公猪综合选择指数公式I=0.208AGE-0.181BF+36.85;母猪的初生总产仔数(P1)、泌乳力(P2)仔猪初生平均个体重(P3)母猪选择指数公式为I=0.76P1+2.74P2+2.54P3;(3)经过4世代持续选育,核心群后备公猪6月龄体重可达102.4kg,平均背膘厚度2.08cm以下;后备母猪6月龄体重达到101.3kg,平均背膘厚度1.89cm。(4)3世代生长期公猪日增重可达783.26g,料重比3.04:1,达100kg体重时间为172.41d;母猪日增重可达752.23g,料重比3.04:1,达100kg体重时间为172.65d;(5)长白猪核心群3世代母猪窝产总仔数13.39头,窝产活仔数12.61头,初生窝重18.99kg,初生个体重1.43kg,20日龄窝重为61.79kg,28日龄断奶重80.74kg,母猪断奶到再发情时间7.39d。(6)核心群长白猪3世代肉猪屠宰率74.8%,67肋膘厚20.4mm,背最长肌横断面面积(眼肌面积)39.3cm2和胴体瘦肉率62.8%。3世代肉猪肉猪PH1为6.18,肌肉颜色(肉色)3.00,肌肉滴水损失3.29%,肌内脂肪含量3.04%。(7)长白猪与大白猪正反交的二元母猪与杜洛克公猪交配的三元猪,母猪产仔数13.69头,仔猪初生重1.51kg以上,杂交优势明显;其三元育肥猪日增重842g,料重比达到2.84:1;胴体指标与肌肉品质较好。生产性能十分优良,生产水平同国内其他种猪场相同杂交组合没有差异。生长速度及胴体瘦肉率有了更明显的提高,能充分满足大型集约化养猪场购种的要求。

胡哲[2](2019)在《丹东市某猪场流行性腹泻诊断及防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年来,PED广泛流行,已成为制约全球养猪业发展的顽疾和难题。本课题通过丹东市某猪场2013-2017年度连续6次爆发流行性猪腹泻疫病发病规律、病原检测和防制措施的探索研究,为规模化猪场PED的快速诊断与鉴别诊断、快速扑灭与有效防制提供重要思路、科学依据和宝贵经验。本试验于2013-2017年度采用临床检查、发病统计、病理剖解、PEDV胶体金试纸条检查、PEDV的RT-PCR对954头病猪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果:本病流行特点多发生在寒冷季节,各种猪只都发病,但仔猪缺少抗体最易感,日龄越小病死率越高,治疗效果不尽理想;仔猪典型症状为拉黄白色或灰褐色水样粪便,迅速脱水衰竭而亡;特征病变为小肠壁变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出血、胃黏膜充血或出血、肾脏有出血点、脾脏边缘梗死;p H试纸检测为弱酸性,PEDV胶体金试纸条检测564头为强阳性;RT-PCR检测PEDV为阳性,S1基因测序确诊为2011年PEDV流行毒株感染,与AJ1102同源率97.5%,KDGG13-2013同源率97.2%,与CH-LNC-2012S、USA2014、South Korea-2008同源率97.0%,与PEDV4-S-3同源率96.6%。本课题于2015年度进行仔猪药物治疗对比试验:将受试10日龄以内腹泻仔猪随机分为5组,每组30头。1组为西药治疗组,2组为中药治疗组,3组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4组为补液盐+干扰素诱导剂治疗组,5组为致病不治疗对照组。结果4组效果最好,治疗有效率和痊愈率分别为56.7%、30%。于2016年度进行母猪返饲防制对比试验:试验分3个组,1组返饲对象是临产前15d以内的妊娠母猪,2组返饲对象是临产前15~30d的妊娠母猪,对照组母猪不作任何处理。结果试验2组效果最好,腹泻率和死淘率分别为43.77%、34.74%,均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于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进行综合防制改进方案实施效果对比试验:采用母猪返饲+自家组织苗接种+配套生物安全综合措施,母猪和仔猪抗原阳性率均明显降低,抗体阳性率提高19%~34%,母猪产仔和仔猪成活数显着提升;仔猪腹泻发病率、死淘率分别降至4.7%、0.37%,有效防止了PED的发生。试验结果表明:快速科学诊断是防制PED的前提条件,(口服补液盐+干扰素诱导剂)+隔离消毒+母猪返饲+自家组织苗接种+配套生物安全综合措施是防制PED的有效措施。

李镇养[3](2019)在《母猪产程影响因素分析及其与繁殖性状遗传参数估计》文中认为在集约化猪场中,母猪分娩产程过长危害母猪及仔猪健康,造成母猪繁殖效率低下。本研究收集广西某集团养猪企业下属两个规模猪场2016~2017年的大白、长白母猪妊娠期背膘厚度、分娩及助产的相关数据。用R软件Duncan.test最小二乘法分析场次、胎次、季节和妊娠期背膘厚度以及妊娠期背膘变化对大白母猪、长白母猪产程的影响,并对母猪分娩产程与主要繁殖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用DMU软件比较不同动物模型下母猪分娩产程与主要繁殖性状的方差组分。本研究首次对我国引进品种母猪分娩产程进行遗传参数估计,为母猪分娩产程选育提供理论基础。本文通过分析母猪产程及主要繁殖性状得到以下结果:1.品种对母猪产程影响极显着(P<0.01)。大白母猪产程受场间影响不显着(P>0.05),长白母猪产程受猪场影响极显着(P<0.01)。季节、胎次对大白、长白母猪产程影响极显着(P<0.01)。2.大白、长白母猪妊娠初期背膘厚度对母猪产程影响极显着(P<0.01);妊娠中、后期背膘厚度对大白母猪产程影响不显着(P>0.05),对长白母猪产程影响极显着(P<0.01);妊娠期背膘厚度变化对大白母猪产程无显着影响(P>0.05),对长白母猪产程影响显着(P<0.05)。3.催产素对大白、长白母猪产程影响不显着(P>0.05)。4.在母猪产程与主要繁殖性状的相关性分析中,大白母猪产程与初生窝重、总产仔数、活仔数、健仔数、弱仔数、死胎数、木乃伊数和平均个体重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6、0.18、0.03、0.03、0.04、0.30、0.01、-0.03;长白母猪产程与初生窝重、总产仔数、活仔数、健仔数、弱仔数、木乃伊数和平均个体重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8、0.23、0.11、0.05、0.06、0.33、0.05、-0.07。5.比较两种动物模型对母猪产程(DF)、初生窝重(TLW)、产总仔数(TNB)、产活仔数(NBA)和死胎数(NBD)的方差组分,母体效应纳入更为准确。6.用模型2(包含母体效应)分析大白母猪DF、TLW、TNB、NBA和NBD的遗传力分别为0.17、0.19、0.16、0.19和0.03;长白母猪DF、TLW、TNB、NBA和NBD的遗传力分别为0.21、0.19、0.18、0.19和0.08。7.TNB与NBA遗传相关最高,在大白母猪和长白母猪群体中分别为0.97和0.96;DF与主要繁殖性状间遗传相关最高的是NBA,在大白母猪和长白母猪群体中分别为0.45和0.67。

陈映[4](2018)在《四川某美系猪场母猪繁殖性能影响因素及繁殖性疾病控制措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获得本猪场母猪繁殖相关数据的信息,收集并整理了猪场2015年到2017年母猪分娩记录数据、生产管理数据、性能测定数据。运用EXCEL表格进行数据整理,用SPSS22.0对所整理的数据进行F检验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品种美系母猪的繁殖性能存在差异。其中总产仔数(TNB)、木乃伊胎(MF)、死胎(FD)、产活仔数(NBA)、出生窝重(PLW)和出生重(BW)在品种间差异显着(P<0.05)。杜洛克猪的总产仔数(9.96头)、产活仔数(8.58头)、出生窝重(12.99kg)均显着低于约克猪和长白猪(P<0.05)。2.不同胎次美系猪在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出生窝重、出生均重上产生差异显着(P<0.05)。三个品种的总产仔数与胎次间存在着显着的相关性:约克猪相关系数为(r=0.287,P<0.01),长白猪相关系数为(r=0.352,P<0.01),杜洛克猪相关系数为(r=0.235,P<0.05),三个品种的活产仔数与胎次也存在着显着的相关性:约克猪相关系数为(r=0.256,P<0.01),长白猪相关系数为(r=0.305,P<0.01),杜洛克猪相关系数为(r=0.232,P<0.05)。3.不同配种组合能使母猪的繁殖性能产生差异。Y♂×Y♀、L♂×L♀的总产仔数显着低于D♂×LY♀/D♂×YL♀(P<0.05),而Y♂×Y♀、L♂×L♀和L♂×Y♀的产活仔数显着低于D♂×LY♀/D♂×YL♀(P<0.05),不同组合与总产仔数(r=0.158,P<0.01)和产活仔(r=0.157,P<0.01)呈现显着的相关性。不同的组合在产弱仔数、出生窝重和出生均重间也有明显的差异。4.在比较不同分娩季节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时发现,约克猪在夏季产死胎数显着高于春季和冬季(P<0.05),长白猪在秋季产死胎数也显着高于春季(P<0.05),夏秋季节母猪所产死胎数有高于春冬季节的趋势。长白猪的断奶仔猪数在春季与夏季、冬季存在显着差异(P<0.05)。5.对于不同输精方式比较发现,采用深部输精可显着提高受孕率,总产仔数(12.71±2.84)、活仔数(11.54±3.02)、健仔数(11.17±2.73)、初生重(1.65±0.29)等繁殖性状均显着高于常规输精(P<0.05)。6.选育能够显着的影响美系种猪的总产仔数EBV、核心群体父系指数(SLI)和母系指数(DLI)。通过NETPIG计算对年遗传进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约克和长白猪父系指数和母系指数都在逐年升高。总产仔数EBV年遗传进展有缓慢增加,说明繁殖性状的确为一种低遗传力性状。背膘EBV与日龄EBV的绝对值呈现先增大再减小的规律。7.对于猪场繁殖障碍性疾病的控制和净化,本实验通过检测猪群血液、死胎和精液中猪呼吸与繁殖系统综合征(PRRS),伪狂犬(PR)和猪瘟(CSF)的抗体或病原水平来比较免疫前后或免疫方案调整前后的效果,结果发现对免疫方案进行更改后保育猪群的PRRSV,CSFV和PRV抗体水平显着提高;通过运用免疫保健能有效的降低公猪精液带毒和母猪因繁殖性疾病引起产死胎情况。

刘定发[5](2017)在《供港猪场安全清洁生产与生态循环模式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课题以多个供港猪场为对象,通过前期研究,在已有单项新成果、新技术的基础上,以“调查与资料查阅-试验研究-技术集成—工程示范—技术推广”为主线,系统地对供港猪场安全清洁生产与生态循环模式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与应用。论文通过对国内供港澳活猪饲养场开展各种调查和实地调研,摸清供港澳活猪饲养场类型、数量、出栏情况、清洁生产、质量安全管理措施等,总结供港澳活猪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成绩及其问题。本课题按“传统养猪模式”和“标准化生态循环养猪模式”对主要生产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归类,进行统计整理、分析,以找出两种不同生产模式下的主要生产技术经济指标的差异,为公司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课题在猪场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方面进了深入研究,针对规模化养猪废水氮磷含量高、固液混杂、有机质高、碳氮比失调等特点,以已有的单项新成果、新技术为基础,以技术突破-工艺组合—参数优化—工程应用为主线,重点突破催化剂负载、淀粉基絮凝剂强化絮凝等缺口技术,并将突破成果与设备进行试验组合、筛选设计等环节的联合攻关,使之配套;在此基础上,进行应用性试验并完善工艺参数,形成规模化养猪废水处理回用的能源生态型成套技术。开展猪-沼-茶(果)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研究,发酵后的沼液用作有机肥,通过补充相关营养元素后泵提升到生态园高处的沼液暂存池,然后通过喷滴灌系统进入茶园或其它作物种植区。连续12个月,每月取同一区域内施用有机肥的土壤样品,检测其中的总氮、总磷和钾的含量以及pH值,评价有机肥对土壤元素平衡的作用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以沼气为纽带的“猪-沼-茶(果)”相结合的循环农业模式,既可生产大量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为种植业提供大量有机肥料,还可实现污水零排放。通过生态园区内规模猪场的场址选择、全封闭猪舍和双层玻璃棉墙体设计,采用垂直通风模式进行舍内环境自动控制,制定饲料配方、雨污分流和干湿分离降低氨氮等污染物排放,通过采用密闭管道输送有机营养液体肥料并采用微喷灌方式精准施肥提高水分利用率、减少有机营养液体肥料的浪费量,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分作物设计配方补充微量元素,避免使用作物不需要的元素而对环境造成污染,有效解决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下规模猪场的关键共性问题。通过上述技术集成,进行示范工程建设。示范工程大力推动现代化养殖和规模化经营,完善良种猪繁育体系建设,利用技术和资金优势实行“养猪-沼气-养鱼-种茶-种果蔬-种名贵林木”的立体农业经营模式,形成了以养猪为主,利用沼渣和沼液作为有机肥,配套养鱼、制茶、果蔬生产和名贵木材种植的生态循环农业。论文还对推广情况进行了总结,通过课题研究,形成规模化生态猪场的技术规程和标准化生产模式,实现生猪的质量安全控制,提升规模化生猪养殖的技术水平,达到引领养殖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目的。通过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或创新:1、国内供港猪场虽然取得不少成绩,但也存在的许多不足,必须采取措施弥补不足,本论文也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2、供港猪场一定要走标准化生态循环养猪模式之路,“安全、绿色、环保”的生态养猪是我国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3、本论文通过实验利用氢氧化钠对淀粉中的多羟基进行苛化改性,制得淀粉基复合絮凝剂,这在技术有一定创新。4、本论文通过实验制备得到集污染物吸附与催化消毒功能于一体的催化剂,该催化剂不含氯,不会产生有机氯化物等致癌物,这在技术上有一定创新。5、构建了以厌氧发酵为核心的资源化利用工艺,形成“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物质和能量生态链。6、实施以沼气为纽带的“猪-沼-茶(果)”相结合的循环农业模式,既可生产大量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为种植业提供大量有机肥料,还可实现污水零排放。7、示范工程的建设是通过猪场科学选择和合理布局、全封闭猪舍和双层玻璃棉墙体设计、测土配方等相关技术,有效解决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下规模猪场的关键共性问题。

于国安[6](2017)在《年出栏十万头商品肉猪养殖基地的规划设计及成本效益分析》文中认为我国是养猪生产大国,养猪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人们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我国养猪生产水平仍然较低,集约化程度不高,中小养殖场仍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近年来,为了提高养猪业的生产水平,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各地均出台了相关的促进产业发展、加强环境保护等政策,使我国养猪业正在从传统的、落后的生产模式向规模化、现代化、标准化养殖模式转变,其中,优良品种的选育和繁殖技术的提高,饲料与营养科学技术的进步,先进的工艺和现代的企业管理制度的实施,疫病诊断和综合防控技术的发展,现代化、智能化的设施设备的利用,为加速这一发展进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广东某集团公司为了提升集团养猪业在产业内的竞争力,拟计划在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建设一个年出栏10万头商品肉猪的大型养殖基地,以加快集团内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大力推进标准化、现代化、智能化的健康养殖模式,做到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最终达到“工艺先进、管理高效、健康安全、生态环保”的建设目标。本设计方案即是在这一背景下进行的,旨在为大型规模化、现代化、标准化的瘦肉型商品猪生产基地建设提供参考。项目按畜牧场建设规划选址要求进行现场调查,最终选址于肇庆市怀集县中洲镇冷坑村,场址处于怀集县西北方向,距离怀集市区35公里,距离二广高速5公里,以丘陵为主,西北高东南低,总占地面积约5000亩,其中用于基地建设用地1800亩,鱼塘湿地500亩,经济果林2700亩。基地内水源充足,已有深水机井25眼,单眼最大出水量约300L/d。项目水电路方便通电便利,达到规划要求。养殖基地设计规模为年出栏三元杂瘦肉型商品肉猪10万头,存栏母猪5000头,公猪100头。按照种养结合、环境友好、分段饲养、健康安全等现代养殖理念进行设计,具体方案和经济效益测算如下:(1)在工艺流程与规划布局方面:按照两点式的工艺流程把生产区分为种猪区和保育育肥区。根据地形和主导风向把生产区、生产辅助区和生活区布局在互不干扰的区域。(2)在养殖工艺和设施设备选择方面:选择全进全出、雨污分离等工艺系统,选择横向通风与垂直通风相结合的环控系统,选择V型挂粪、液泡粪等粪污处理系统。全基地利用自动控制和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生产运转。并选择如格式塔智能喂料器、产房母猪降温版、比例加药器、中央智能热水冲洗系统等先进设备进行配套。(3)在工艺参数与栏舍设计方面:按照确定的饲养规模、合理的生产效率计算出合理的存栏量,确保满足生产的栏位需求而不空置栏舍。结合实际,精确设计各阶段猪舍建造的参数,满足不同阶段的生猪生产需要。(4)在品种选择和技术方案方面:根据市场需求,选择身体高长胴体瘦肉率高的新美系品种,提高出栏猪的猪肉品种;严格按照科学的喂养程序和疫苗程序,降低疾病的发生,确保猪群在健康的环境下生长。(5)投资估算和效益分析:项目总投资25764万元,其中土建工程费用6269万元、设备购置及安装费用11149万元、其它费用1846万元,生物性资产及流动资金投资6500万元。满负荷生产经营后,年产绿色健康商品猪12.1万头,年均销售收入19965万,项目税后内部收益为3993万,静态投资回收期为15.5%年,投资回报稳定。总之,本研究项目不对环保造成压力,能够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壮大、对广东省和肇庆市特色农业经济启动与腾飞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必要性。

陆祖金,陈燕飞,黎世业[7](2017)在《关于组建健康、高产母猪群技术探讨》文中指出建立一个健康、高产的母猪群是当务之急,是一个猪场实现最终效益的关键所在。文章从防疫基础设施、生物安全措施、精细化管理措施、引种以及疫病的防控等方面的技术探讨如何构建健康、高产的母猪核心群。

张校军[8](2017)在《不同产圈模式对母猪及哺乳仔猪福利水平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产圈模式对母猪繁殖性能、行为指标、生理指标及其后代哺乳仔猪的生产性能、行为指标、生理指标的影响,以期探究一种能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的福利友好型母猪及哺乳仔猪饲养模式。试验选取胎次相同、妊娠期及体况相近的24头母猪二元杂交母猪(大白×长白),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即限位栏产圈+高床组(farrowing crate pen+high bed,FCH,n=8)、自由产圈+高床组(freedom farrowing pen+high bed,FFH,n=8)、自由产圈+部分发酵床地面组(freedom farrowing pen+partially fermented bed,FFPF,n=8)。在母猪预产期的前7 d将其转入不同的产圈,分娩后第21 d仔猪断奶。1.不同产圈模式对母猪繁殖性能及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1)母猪的繁殖性能。FFH、FFPF母猪分娩时长显着低于FCH(P<0.05),FFH母猪分娩间隔显着低于FCH(P<0.05)。FFH母猪血液催产素(oxytocin,OT)及催乳素(prolactin,PRL)含量有升高的趋势(P<0.1)。(2)哺乳仔猪的生长性能。各组间断奶仔猪数、仔猪死亡率、平均出生重平均断奶重、断奶窝重、平均日采食量差异均不显着(P>0.05)。FFH仔猪平均日增重显着升高(P<0.05)。2.不同产圈模式对母猪及哺乳仔猪行为的影响(1)母猪的行为。在母猪转入后第2 d、4 d,FFH与FFPF母猪站立和探究行为显着高于FCH(P<0.05),而侧卧、空嚼和咬栏行为显着低于FCH(P<0.05)。在分娩后第2 d,FFPF母猪犬坐行为发生次数显着低于FCH(P<0.05),而站立行为发生次数显着高于FCH(P<0.05)。在分娩后第3 d,FFH与FFPF母猪探究行为发生次数显着高于FCH(P<0.05),FFPF母猪空嚼行为发生次数显着低于FCH与FFH(P<0.05)。在分娩后第7 d,FFH与FFPF母猪侧卧、站立、咬栏和空嚼行为发生次数显着低于FCH(P<0.05),而探究行为发生次数显着高于FCH(P<0.05)。在分娩后第14 d,FFH与FFPF母猪站立和探究行为发生次数显着高于FCH(P<0.05),而犬坐、咬栏和空嚼行为发生次数显着低于FCH(P<0.05)。在分娩后第21 d,FFH母猪侧卧行为发生次数显着高于FCH(P<0.05),FFH与FFPF母猪站立和探究行为发生次数显着高于FCH(P<0.05),FFH与FFPF母猪腹卧、犬坐和空嚼行为发生次数显着低于FCH(P<0.05),FFPF母猪咬栏行为发生次数显着低于FCH(P<0.05)。(2)哺乳仔猪的行为。在分娩后第14 d,FFPF仔猪运动、探究行为发生次数显着高于fch,ffh与ffpf仔猪攻击行为发生次数显着低于fch(p<0.05)。在分娩后第21d,ffh与ffpf仔猪腹卧和站立行为发生次数显着低于fch(p<0.05),而运动、玩耍和探究行为发生次数显着高于fch(p<0.05)。3.不同产圈模式对哺乳仔猪皮肤损伤的影响分娩后第14d,ffpf仔猪皮肤损伤程度显着降低(p<0.05)。其他时期各组间仔猪皮肤损伤程度无显着差异(p<0.05)。4.不同产圈模式对母猪及哺乳仔猪应激水平的影响(1)母猪的应激水平。在母猪转入产房后第2d,ffh和ffpf母猪腰部体表温度显着低于fch(p<0.05)。在分娩后第7d,ffh与ffpf母猪唾液α-淀粉酶(α-amylase,amy)含量显着低于fch(p<0.05)。在分娩后第14d,ffpf母猪唾液amy含量显着低于fch(p<0.05),fch母猪唾液皮质醇(cortisol,cor)有明显升高的趋势。(2)哺乳仔猪的应激水平。分娩后各个时期,ffpf仔猪整体体表平均温度显着降低(p<0.05);分娩后第7d,ffh仔猪cor含量显着高于fch(p<0.05);分娩后第21d,ffpf仔猪amy活性显着降低(p<0.05)。5.不同产圈模式对母猪及哺乳仔猪免疫水平的影响(1)母猪的免疫水平。在分娩当天,ffh与ffpf母猪奶样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显着高于fch(p<0.05)。在分娩后第3d,母猪奶样ffh与ffpf母猪奶样iga含量显着高于fch(p<0.05)。在分娩后第7d,ffh母猪唾液iga含量显着高于fch(p<0.05)。在分娩后第14d和21d,各组间母猪唾液iga、igg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2)仔猪的免疫水平。分娩后第7d,ffh与ffpf仔猪血浆iga含量显着高于fch(p<0.05)。在分娩后第21d,ffh与ffpf仔猪血浆白细胞介素-1β(il-1β)、干扰素-γ(ifn-γ)含量有升高的趋势(p<0.1)。此外,第3d母猪奶样iga含量与第7d仔猪血浆iga含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在分娩前期,自由产圈显着提高了母猪的繁殖性能;在分娩的中后期,自由产圈尤其是ffpf在提高仔猪生产性能,改善母猪和仔猪行为,缓解母猪和仔猪应激水平等方面效果优于限位栏产圈,而且自由产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仔猪机体免疫力。因此,自由产圈提高了母猪和哺乳仔猪的福利水平,是一种福利友好型的母猪及哺乳仔猪饲养模式。

康健[9](2013)在《藏猪行为学观察及规模养殖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于近几年来对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多家规模化藏猪场在圈舍建设,猪场环境控制技术应用情况等多方面的调研及近年参与实践工作的经验,本文提出了《藏猪规模养殖工艺设计及其环境控制技术研究》的研究。在总结分析各类规模化藏猪场圈舍建设及其环境控制技术的基础上,将生态保护、动物福利、废弃物资源化的理念贯穿在设计中。本文主要内容包括藏猪规模养殖工艺设计、藏猪行为学特性试验、藏猪肉品质试验、藏猪场环境控制技术以及藏猪圈舍建筑设计等。藏猪行为学特性往往受到养殖模式及养殖环境的影响,而藏猪行为学特性同时也决定了藏猪规模养殖工艺设计及建筑设计。鉴于此,本文先进行了大圈饲养模式下藏猪行为学特性试验。试验对甘孜州畜科所所繁育的纯种藏猪进行了行为学观测。观测过程中,藏猪每天定时饲喂两次,每日观测时间分两段,分别为白天6:30-19:30,夜间19:30-6:30。试验结果表明:在大圈饲养模式下,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运用配套饲养藏猪技术、提高藏猪繁殖率及成活率。但由于藏猪受到长期放牧养殖的影响,大圈限制饲养模式并不完全适合各生长阶段的藏猪,大圈饲养同时也限制了藏猪部分天性的表达。为搞清放牧和圈养对肉质造成的影响,为养殖模式设计提供依据,将随机抽取的成年藏猪屠宰,测定其肉品质。试验结果表明:在大圈饲养条件下,藏猪肉质评分总体良好,和放牧的藏猪相比,除了大理石纹评分略低外,其余各项指标均属于正常范围内,基本达到了优质肉的标准,说明大圈饲养模式不会对藏猪肉质产生太大影响。基于以上结论,本项目进行了藏猪规模养殖工艺设计。该工艺根据不同阶段藏猪的需求,将大圈饲养、高床饲养和放牧运动有机结合在一起,同时通过优化群体结构布局,本工艺更加合理地分离不同猪群,提高了建筑设施利用率。哺乳母猪和保育仔猪采用高床饲养;育肥猪以及公猪采用大圈饲养,大圈设计为生活区和放牧运动区,运动区为生活区面积的1-1.5倍;妊娠母猪则为大圈、限位栏相结合的方式饲养。同时,为不同阶段的藏猪提供相应的福利设施,保证其自然行为的表达。根据试验提供的数据以及四川阿坝及甘孜藏族自治州的自然气候条件,同时考虑不同阶段藏猪群生产的需求,本文结合生产工艺设计出了一套相应的建筑设计图。该建筑设计着重于藏猪生活微环境的调控。根据藏猪在不同阶段对温度,湿度等的需求,通过在藏猪各个圈舍上方均匀布置不等径的渐变出风管,使用正压通风的方式,冬季提供热风,夏季则提供自然风,对其进行微环境调控。这种猪舍环境调控方式不仅高效,并且环保经济。同时,猪舍墙体使用双层节能空心砖墙,外贴聚苯板的方式修建,混凝土漏缝地板的断面则设计为T型。整套设计能够满足300头基础母猪的藏猪种猪场日常生产及管理等各项需求,同时可以有效地降低猪场整体投资和后期运营费用。在保证藏猪种质特性的前提下,对其进行规模化饲养,扩大其种群数量,这为以后发展藏猪规模化养殖业奠定了基础。

言稳[10](2012)在《智能化母猪管理系统生产效果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通过对比使用Velos母猪管理系统和集约化生产方式对母猪整个繁殖阶段的生产性能和妊娠阶段母猪行为的影响,来验证Velos母猪管理系统的实际生产效果。试验在广西金德农牧有限责任公司原种猪场生产三区和一区进行。其中,生产三区使用Velos母猪管理系统散养;生产一区采用集约化限位栏饲养。试验一对两生产区母猪从妊娠第28天到第112天的采食量、背膘厚度和血清皮质醇激素水平进行记录;试验二对两区母猪的繁殖性能、采食量、背膘厚度和断配数据进行记录;试验三对Velos系统大栏散养和采用集约化生产方式的妊娠舍定位栏、重胎舍妊娠栏的妊娠母猪行为进行为期2天的记录,对比它们在站立、趴卧、犬坐这3种姿势和咬栏、无食咀嚼、玩水、正常活动、走动、探求、舔地、其他等8种动作各占观察时间的百分比。试验结果表明:1、通过对母猪妊娠第28天到第112天的采食量、背膘和血清皮质醇激素水平的对比,发现三区Velos系统内试猪妊娠第112天的背膘显着高于一区限位栏内的试猪(p<0.05);采食量、血清皮质醇激素水平以及妊娠第28天、第56天、第84天的背膘没有显着差异;但三区Velos系统内试猪的血清皮质醇水平要比一区限位栏内试猪的低5.98ng/ml。2、通过对两区母猪的繁殖性能、哺乳期采食量与背膘以及断配数据进行对比,发现经过Velos系统散养和限位饲养的母猪,在产程、产仔数、活仔数、出生窝重、初生重、断奶日龄、离乳数这7项指标没有显着差异;21日龄断奶窝重、21日龄断奶重、哺乳期背膘变化量和日采食量这四项指标,一区限位饲养组要显着高于三区Velos系统散养组(p<0.05)。断奶后,三区Velos系统散养组的母猪断奶到发情、断奶到配种的时间间隔要显着低于一区限位饲养组的母猪(p<0.05)。3、通过对两个生产区三种饲养条件下妊娠母猪的行为进行对比,发现一区妊娠舍定位栏的母猪站立时间显着多于一区重胎舍妊娠栏和三区Velos系统的母猪(p<0.05);三区Velos系统的母猪趴卧时间显着多于其他组的母猪(p<0.05)。一区妊娠舍定位栏的母猪在咬栏、无食咀嚼、玩水方面,显着高于其他两组(p<0.05);三区Velos系统的母猪在正常活动和走动方面,显着高于其他两组(p<0.05)。一区重胎舍妊娠栏试猪的舔地行为显着多于其他两组(p<0.05)。一区重胎舍妊娠栏的试猪在行为上倾向于“无食咀嚼”和“舔地”;一区妊娠舍定位栏的母猪则表现出对“咬栏”、“无食咀嚼”、“玩水”、“舔地”更为倾向;三区Velos系统的母猪除“无食咀嚼”外,更多的时间还分配在走动和探求上。4、通过对两个生产区进行比较,发现Velos母猪管理系统的使用不但不会对生产产生负面影响,还降低了人对猪只的干扰,减轻了员工的负担,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减少了企业的成本支出。综合上述,Velos母猪管理系统适合于在养猪企业中推广应用。

二、母猪高床配套产房设施饲养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母猪高床配套产房设施饲养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长白猪核心群的选育及杂交繁育体系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国内外肉猪养殖概况及规模化养殖现状
        1.1.1 国外肉猪养殖概况
        1.1.2 国外肉猪养殖规模化发展现状及生产技术水平
        1.1.3 国内肉猪养殖概况
        1.1.4 国内肉猪养殖规模化发展现状及生产技术水平
        1.1.5 黑龙江肉猪养殖情况
    1.2 国内外种猪繁育体系工作发展概况
        1.2.1 良种猪繁育体系的概念
        1.2.2 国外种猪繁育体系
        1.2.3 国内种猪育种体系
    1.3 项目区概况
    1.4 巴彦县翔龙祖代猪场发展情况
    1.5 试验研究的实用价值与意义
第二章 种猪繁育体系构建
    2.1 种猪核心群的建立
    2.2 配备测定所需的仪器设备
    2.3 种猪育种目标的确定
    2.4 核心群选配方法
    2.5 继代猪的选育
    2.6 猪群的饲养管理
    2.7 性状测定方法
    2.8 数据应用与分析
        2.8.1 测定的结果与应用
        2.8.2 公猪选择指数
        2.8.3 母猪选择指数
第三章 核心群种猪性能测定
    3.1 核心群种猪体重体尺及生长性能指标遗传进展情况
        3.1.1 测试猪的选择
        3.1.2 待测猪群的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3.1.3 猪群的饲养管理
        3.1.4 数据测定方法
        3.1.5 测定结果与分析
        3.1.6 结论
    3.2 核心群繁殖性能指标遗传进展情况
        3.2.1 统计猪只的选择
        3.2.2 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3.2.3 猪群管理
        3.2.4 统计数据的测定方法
        3.2.5 测定结果与分析
        3.2.6 结论
    3.3 胴体性状指标及肌肉品质指标遗传进展情况
        3.3.1 测定猪只的选择
        3.3.2 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3.3.3 饲养管理
        3.3.4 胴体指标测定方法
        3.3.5 测定结果与分析
        3.3.6 结论
    3.4 核心群杂交组合性能
        3.4.1 试验猪选择
        3.4.2 猪群的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3.4.3 猪群管理
        3.4.4 测定指标及方法
        3.4.5 测定结果与分析
        3.4.6 结论
第四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个人情况
    教育背景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2)丹东市某猪场流行性腹泻诊断及防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猪流行性腹泻病原学
    2 猪流行性腹泻流行特点
    3 猪流行性腹泻传播途径
    4 猪流行性腹泻发病机理
    5 猪流行性腹泻诊断方法与鉴别诊断
        5.1 感观诊断与鉴别诊断
        5.2 实验室诊断与鉴别诊断
    6 猪流行性腹泻常规防制措施
    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发病猪场流行性腹泻的诊断
    1 材料
        1.1 目标猪场
        1.2 用品、药品及设施
        1.3 PEDV试剂与器材
        1.4 PEDV、RT-PCR样品
        1.5 PCR检测设备
    2 方法
        2.1 临床检查
        2.2 发病统计
        2.3 病理解剖
        2.4 PEDV胶体金试纸条检查
        2.5 PEDV的RT-PCR检查
    3 结果
        3.1 临床症状
        3.2 发病情况(发病率、死淘率)
        3.3 剖检病理变化
        3.4 PEDV胶体金试纸条检测结果
        3.5 RT-PCR检测结果
    4 讨论
        4.1 生猪抗体水平低是爆发PED的直接原因
        4.2 猪舍设施陈旧老化是爆发PED的客观原因
        4.3 生物安全体系缺失是爆发PED的主观原因
        4.4 人员和饲养管理不到位是爆发PED的重要原因
    5 小结
第三章 仔猪流行性腹泻防制方法研究
    1 材料
        1.1 仔猪药物治疗效果对比试验材料
        1.2 母猪人工返饲效果对比试验材料
        1.3 综合防制改进方案实施效果对比试验材料
    2 方法
        2.1 仔猪药物治疗效果对比试验方法
        2.2 母猪人工返饲预防效果对比试验方法
        2.3 综合防制改进方案实施效果对比试验方法
    3 结果
        3.1 仔猪药物治疗效果对比试验结果分析
        3.2 母猪人工返饲效果对比试验结果分析
        3.3 综合防制改进方案实施效果对比试验结果分析
    4 讨论
        4.1 口服补液盐和干扰素诱导剂的治疗作用
        4.2 返饲母猪的选择对PEDV免疫抗体的影响
        4.3 病料选择、处理和使用对返饲效果的影响
        4.4 疫苗选择与接种对PEDV免疫效果的影响
        4.5 免疫抑制性疫病对PED免疫效果的影响
        4.6 建立生物安全屏障对防控PED至关重要
        4.7 霉变饲料饲喂母猪对PED发生的影响
    5 小结
        5.1 10日龄以内发病仔猪无特效药物
        5.2 临产前15~30d的妊娠母猪返饲好
        5.3 母猪返饲+自家组织苗接种效果好
        5.4 隔离消毒是防制PED的重要手段
        5.5 综合防制改进方案可有效防止PED发生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3)母猪产程影响因素分析及其与繁殖性状遗传参数估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表
第一章 绪论
    1.1 中国养猪业发展概述
    1.2 母猪产程研究概述
        1.2.1 产程在母猪生产中的指导作用
        1.2.2 母猪产程过长的原因
    1.3 数量性状遗传参数估计
        1.3.1 数量性状遗传参数估计及其意义
        1.3.2 遗传参数估计方法
        1.3.3 遗传参数分析常用模型
        1.3.4 母猪主要繁殖性状遗传参数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意义
    1.5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影响母猪产程因素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对象
        2.1.2 饲养管理
        2.1.3 数据收集
        2.1.4 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品种对母猪产程的影响
        2.2.2 场别对母猪产程的影响
        2.2.3 胎次对母猪产程的影响
        2.2.4 季节对母猪产程的影响
        2.2.5 妊娠30d背膘厚对母猪产程的影响
        2.2.6 妊娠80d背膘厚对母猪产程的影响
        2.2.7 妊娠107d背膘厚对母猪产程的影响
        2.2.8 妊娠期背膘厚变化对母猪产程的影响
        2.2.9 催产素对母猪产程的影响
        2.2.10 母猪产程与繁殖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2.3 讨论
        2.3.1 品种、猪场、季节对母猪产程的影响
        2.3.2 胎次对母猪产程的影响
        2.3.3 妊娠期背膘厚对母猪产程的影响
        2.3.4 催产素对母猪产程的影响
        2.3.5 母猪产程与主要繁殖性状相关性
    2.4 小结
第三章 母猪产程及其繁殖性能遗传方差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动物
        3.1.2 数据处理
        3.1.3 方差组分估计模型
        3.1.4 遗传力和遗传力相关的估计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母猪产程与主要繁殖性状表型值的描述性统计
        3.2.2 母猪产程与主要繁殖性状方差组分
        3.2.3 母猪产程与主要繁殖性状遗传力
        3.2.4 母猪产程与主要繁殖性状遗传相关
    3.3 讨论
        3.3.1 母猪产程与主要繁殖性状方差组分
        3.3.2 产程及繁殖性状的遗传力
        3.3.3 母猪产程与主要繁殖性状遗传相关
    3.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成果

(4)四川某美系猪场母猪繁殖性能影响因素及繁殖性疾病控制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母猪的繁殖性能
    1.2 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
        1.2.1 品种
        1.2.2 胎龄
        1.2.3 交配组合
        1.2.4 分娩季节
        1.2.5 输精方法
        1.2.6 选育技术
    1.3 繁殖性疾病的控制及净化
        1.3.1 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
        1.3.2 繁殖性疾病的控制和净化
    1.4 实验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猪场生产管理
        2.2.1 猪场基本情况
        2.2.2 配种与输精方式
        2.2.3 妊娠检测
        2.2.4 母猪的饲养管理
        2.2.5 仔猪的饲养管理
    2.3 收集记录繁殖性状
    2.4 性能测定
        2.4.1 主要指标测定
        2.4.2 测定器材
        2.4.3 测定头数
        2.4.4 综合指数计算
    2.5 繁殖性疾病抗体和病原检测
        2.5.1 抗体和病原检测目的
        2.5.2 血清抗体水平ELISA检测
    2.6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繁殖性能的影响因素
        3.1.1 品种结果分析
        3.1.2 胎龄效应分析
        3.1.3 交配组合结果分析
        3.1.4 不同分娩季节分析
        3.1.5 不同输精方法分析
        3.1.6 选育技术分析
    3.2 繁殖性疾病控制措施的研究
        3.2.1 免疫保健对血液抗体水平的影响
        3.2.2 免疫保健对猪场种猪血液中病原的控制
        3.2.3 免疫保健对猪场母猪产死胎情况的控制
        3.2.4 免疫保健对种公猪精液带毒情况的控制
4 讨论
    4.1 品种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4.2 胎龄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4.3 交配组合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4.4 分娩季节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4.5 输精方法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4.6 选育技术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4.7 免疫保健对母猪繁殖性疾病的作用
    4.8 其他因素对母猪繁性能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
作者简历

(5)供港猪场安全清洁生产与生态循环模式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养猪现状与发展预测
        1.1.1 养猪现状分析
        1.1.2 市场发展空间分析
        1.1.3 养猪清洁生产
    1.2 我国猪病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我国猪病现状
        1.2.2 未来猪病防控的趋势
    1.3 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的研究进展
        1.3.1 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背景
        1.3.2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目的及意义
        1.3.3 当前国内外同类研究的现状
        1.3.4 今后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供港猪场的现状调查研究
    2.1 调查研究方法与内容
    2.2 结果与分析
    2.3 讨论
    2.4 结论
第三章 传统养猪模式与标准化生态循环养猪模式的对比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数据来源
        3.1.2 饲养管理
        3.1.3 工艺流程
        3.1.4 两种模式划分标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升级基础设施和改善饲养环境
        3.2.2 生产性能指标结果
        3.2.3 财务经济指标结果与分析
    3.3 讨论
        3.3.1 关于标准化养猪生产
        3.3.2 关于猪舍的通风模式
        3.3.3 关于漏缝板的研究与设计
        3.3.4 关于饲料营养水平
    3.4 结论
第四章 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主要试剂及仪器
        4.1.2 实验方法
        4.1.3 检测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淀粉基复合絮凝剂的制备及絮凝机理
        4.2.2 类Fenton法杀菌消毒研究
    4.3 讨论
        4.3.1 技术重点与适用范围
        4.3.2 项目研制淀粉基复合絮凝剂的创新作用
        4.3.3 项目研制类Fenton杀菌消毒法的创新作用
        4.3.4 单项技术与组合工艺与国内同类先进技术的比较
    4.4 结论
第五章 猪-沼-茶(果)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研究
    5.1 材料和方法
        5.1.1 试验场地
        5.1.2 粪污处理流程
        5.1.3 种植区几种土壤营养元素含量及pH值变化
        5.1.4 有机肥的土壤改良效果
        5.1.5 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5.2 结果与分析
        5.2.1 pH值变化情况
        5.2.2 理化指标变化情况
        5.2.3 氮、磷、钾的含量变化
        5.2.4 营养元素的平衡
        5.2.5 效益分析
    5.3 讨论
        5.3.1 从养殖源头采取清洁生产是关键
        5.3.2 实施精准供水供肥是生态循环的保证
        5.3.3 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是必要的
    5.4 结论
第六章 示范工程建设
    6.1 建设内容与规模
    6.2 产品方案与生产规模
    6.3 示范工程建成后的效果
        6.3.1 猪舍设计和布局等科学合理
        6.3.2 源头清洁生产技术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充分应用
        6.3.3 实现了水和饲料的平衡
        6.3.4 实现了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第七章 实际示范推广情况与推广工作总结
    7.1 推广方案
        7.1.1 推广的内容
        7.1.2 推广项目的技术水平
        7.1.3 推广范围
        7.1.4 推广难易程度及各种经济技术指标
    7.2 示范推广工作的组织管理
        7.2.1 建立良种猪及养猪技术研究、示范推广及产业化开发体系
        7.2.2 制订实施方案,保证推广工作有条不紊
        7.2.3 依靠社会力量,实现推广工作多方合作
        7.2.4 保证资金投入和基础条件建设
        7.2.5 加强横向合作与技术交流
    7.3 推广的措施
        7.3.1 技术示范
        7.3.2 技术培训和技术讲座
        7.3.3 技术服务
        7.3.4 技术交流
    7.4 推广情况与效益测算
        7.4.1 推广情况与经济效益
        7.4.2 社会效益
        7.4.3 生态效益
    7.5 推广工作小结与建议
第八章 论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科技成果与奖励

(6)年出栏十万头商品肉猪养殖基地的规划设计及成本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发展规模化养殖场的必要性
    1.3 中美规模化猪场发展趋势比较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建设年出栏10万头商品猪养殖基地的可行性分析
    2.1 项目的建设背景
    2.2 项目地址建设条件
    2.3 市场分析
3. 总体规划与建设方案
    3.1 建设标准和产品标准
    3.2 建设规模与内容
    3.3 猪场工艺流程与规划布局
    3.4 技术选择
    3.5 工艺参数与栏舍设计
    3.6 生产技术方案
    3.7 资源配备与解决方案
    3.8 环保控制与解决措施
    3.9 人员架构
4. 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4.1 投资估算
    4.2 效益分析
5. 创新与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7)关于组建健康、高产母猪群技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完善的防疫基础设施
    1.1 猪场的选址
    1.2 猪场的布局
    1.3 猪舍设施
2 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措施
    2.1 实行单元式、全进全出饲养管理模式
    2.2 实行多点式隔离饲养模式
    2.3 封闭式隔离管理
    2.4 消灭中间宿主,切断传播途径
3 组建健康、高产的核心群
    3.1 引入健康、高产种猪是关键
    3.2 建立后备母猪的隔离设施
    3.3 后备母猪的驯化
    3.4 后备母猪选留疫病监测方案
4 精细化管理措施
    4.1 制度化、表格化、规范化、人性化管理
    4.2 提高猪群营养水平
    4.3 降低各种应激因素
    4.4 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4.5 把好免疫关,确保免疫效果
    4.6 做好猪群保健与驱虫工作
    4.7 加强监测、控制和净化主要疫病
5 小结

(8)不同产圈模式对母猪及哺乳仔猪福利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动物福利的概念
    1.2 畜禽福利的评价
        1.2.1 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和健康状况
        1.2.2 行为指标
        1.2.3 生理指标
    1.3 畜禽福利的研究意义
        1.3.1 有利于提高畜禽产品品质
        1.3.2 有利于动物健康和卫生防疫
        1.3.3 有利于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
    1.4 集约化猪场存在的动物福利问题
        1.4.1 饲养密度过高
        1.4.2 生存环境贫瘠
        1.4.3 环境设施问题
    1.5 集约化猪场动物福利问题的改善对策
        1.5.1 设计合理的饲养密度及群体规模
        1.5.2 提高环境富集度
        1.5.3 设计合理的环境设施
    1.6 栏圈对妊娠母猪的影响
        1.6.1 栏圈对妊娠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1.6.2 栏圈对妊娠母猪行为的影响
    1.7 栏圈对泌乳母猪的影响
        1.7.1 栏圈对泌乳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1.7.2 栏圈对泌乳母猪行为的影响
        1.7.3 栏圈对泌乳母猪生理状况的影响
    1.8 本研究目的意义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2.2 饲养管理
    2.3 产圈设计
        2.3.1 限位栏产圈+高床组产圈设计
        2.3.2 自由产圈+高床组产圈设计
        2.3.3 自由产圈+部分发酵床地面组产圈设计
    2.4 样品采集
        2.4.1 唾液样品
        2.4.2 血液样品
        2.4.3 母猪乳汁样品
    2.5 测定指标与方法
        2.5.1 母猪繁殖性能
        2.5.2 仔猪生产性能
        2.5.3 行为指标
        2.5.4 仔猪皮肤损伤
        2.5.5 应激水平
        2.5.6 免疫水平
    2.6 试验数据处理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产圈模式对母猪繁殖性能及哺乳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3.1.1 母猪繁殖性能
        3.1.2 哺乳仔猪生长性能
    3.2 不同产圈模式对母猪及哺乳仔猪行为的影响
        3.2.1 母猪行为
        3.2.2 哺乳仔猪行为
        3.2.3 母猪与哺乳仔猪行为相关性分析
    3.3 不同产圈模式对哺乳仔猪皮肤损伤的影响
    3.4 不同产圈模式对母猪及哺乳仔猪应激水平的影响
        3.4.1 母猪体表温度和应激水平
        3.4.2 哺乳仔猪体表温度和应激水平
    3.5 不同产圈模式对母猪及仔猪免疫水平的影响
        3.5.1 母猪免疫水平
        3.5.2 哺乳仔猪免疫水平
        3.5.3 母猪奶样免疫指标与仔猪血浆免疫指标相关性分析
第4章 讨论
    4.1 不同产圈模式对母猪繁殖性能及哺乳仔猪生产性能影响
        4.1.1 不同产圈模式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4.1.2 不同产圈模式对哺乳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4.2 不同产圈模式对母猪及哺乳仔猪行为的影响
        4.2.1 不同产圈模式对母猪行为的影响
        4.2.2 不同产圈模式对哺乳仔猪行为的影响
    4.3 不同产圈模式对哺乳仔猪皮肤损伤的影响
    4.4 不同产圈模式对母猪及哺乳仔猪应激水平的影响
        4.4.1 不同产圈模式对母猪应激水平的影响
        4.4.2 不同产圈模式对哺乳仔猪应激水平的影响
    4.5 不同产圈模式对母猪及哺乳仔猪免疫水平的影响
        4.5.1 不同产圈模式对母猪免疫水平的影响
        4.5.2 不同产圈模式对哺乳仔猪免疫水平的影响
第5章 结论
    5.1 研究的主要结论
    5.2 研究的创新点
    5.3 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藏猪行为学观察及规模养殖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藏猪生物学特性
        1.1.1 藏猪的分类学位地位及其外形特征
        1.1.2 藏猪生产性能,繁殖性能
    1.2 藏猪品种资源及饲养管理现状
        1.2.1 藏猪品种资源现状
        1.2.2 藏猪饲养管理现状
    1.3 藏猪生产区环境概况
    1.4 影响藏猪生产力的环境因子
        1.4.1 温度
        1.4.2 湿度
        1.4.3 微生物
        1.4.4 尘埃
        1.4.5 气流
        1.4.6 有害气体
    1.5 圈养对藏猪生产力的影响
        1.5.1 圈养对藏猪生产力的积极影响
        1.5.2 圈养对藏猪生产力的消极影响
    1.6 限位栏养殖对藏猪生产力的影响
        1.6.1 限位栏养殖对藏猪生产力的积极影响
        1.6.2 限位栏养殖对藏猪生产力的消极影响
        1.6.3 限位栏养殖在藏猪规模养殖中的应用
    1.7 动物福利
        1.7.1 圈栏饲养对猪只福利影响及解决方式
        1.7.2 饲养密度对猪只福利影响及解决方式
        1.7.3 长途运输及宰杀对猪只福利影响及解决方式
    1.8 我国猪场规划设计及环境污染现状
        1.8.1 猪场规划设计现状
        1.8.2 藏猪场规划设计
        1.8.3 猪场环境污染现状
2 研究内容及目的意义
    2.1 研究的提出及意义
    2.2 研究目的
    2.3 工艺设计的主要思路和做法
3 试验材料和方法
    3.1 试验材料
        3.1.1 行为学试验动物
        3.1.2 肉质试验动物
        3.1.3 试验时间与地点
        3.1.4 试验器材
    3.2 试验方法
        3.2.1 行为学试验方法
        3.2.2 肉质试验方法
    3.3 饲养管理
    3.4 数据处理
4 试验结果与分析
    4.1 行为学试验结果与分析
        4.1.1 活动与卧息行为
        4.1.2 采食行为
        4.1.3 排泄行为
        4.1.4 哺乳行为
        4.1.5 配种行为
        4.1.6 产仔行为
        4.1.7 打斗行为
        4.1.8 其他行为
    4.2 肉质试验结果与分析
        4.2.1 藏母猪肉质性状
        4.2.2 藏公猪肉质性状
5 讨论
    5.1 藏猪在大圈养殖模式下行为学表现
    5.2 大圈和放牧养殖模式下藏猪肉质对比
6 藏猪规模养殖工艺设计
    6.1 藏猪场规模
    6.2 藏猪规模养殖生产工艺流程
    6.3 藏猪场养殖工艺参数
    6.4 藏猪养殖工艺概述
7 藏猪圈舍建筑设计及其他
    7.1 藏猪舍的建筑设计特点
        7.1.1 根据藏猪场修建地气候条件设计
        7.1.2 优化设计,降低成本
        7.1.3 具有试验性
    7.2 藏猪场环境控制技术
        7.2.1 藏猪舍的通风供暖
        7.2.2 藏猪舍的隔热降温
        7.2.3 藏猪舍内有害气体的减排
    7.3 各种猪舍单元数、栏位数估算
        7.3.1 配种及公猪舍
        7.3.2 妊娠舍
        7.3.3 产仔舍
        7.3.4 保育舍
        7.3.5 育肥舍
        7.3.6 该设计中不同藏猪群相关建筑设施配套情况
        7.3.7 配套附属设施及建筑规格
    7.4 饲喂系统
    7.5 设施配备
    7.6 清粪工艺
    7.7 福利设备
    7.8 补充说明
8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10)智能化母猪管理系统生产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符号说明表
第一章 综述
    1.1 基于无线射频技术的智能化养猪系统
        1.1.1 无线射频技术
        1.1.2 RFID电子标签
        1.1.3 基于RFID技术开发的系统
        1.1.4 RFID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1.2 Velos智能化母猪群养管理系统
        1.2.1 Velos智能化母猪群养管理系统的组成
        1.2.2 Velos智能化母猪群养管理系统的使用
    1.3 猪行为学的研究进展
        1.3.1 家畜行为学
        1.3.2 猪的行为
        1.3.3 现代集约化养殖对猪行为的影响
        1.3.4 猪行为学的研究
    1.4 本试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1 提高经济效益,维持猪场技术性运转
        1.4.2 解决企业的劳动力紧缺的问题
        1.4.3 填补研究空白,指导猪场实际生产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一
        2.1.1 试验地点
        2.1.2 试验材料和方法
    2.2 试验二
        2.2.1 试验地点
        2.2.2 试验材料和方法
    2.3 试验三
        2.3.1 试验地点
        2.3.2 试验材料和方法
第三章 试验结果
    3.1 Velos系统与集约化限位饲养对妊娠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3.1.1 Velos系统与集约化限位饲养对妊娠母猪采食量的影响
        3.1.2 Velos系统与集约化限位饲养对妊娠母猪背膘的影响
        3.1.3 Velos系统与集约化限位饲养对妊娠母猪血清皮质醇激素浓度的影响
    3.2 Velos系统与集约化限位饲养对妊娠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3.2.1 Velos系统与集约化限位饲养对妊娠母猪繁殖指标的影响
        3.2.2 Velos系统与集约化限位饲养对妊娠母猪背膘变化和采食量的影响
        3.2.3 Velos系统与集约化限位饲养对断奶母猪断配的影响
    3.3 Velos系统与集约化限位饲养对妊娠母猪行为的影响
        3.3.1 Velos系统与集约化限位饲养对妊娠母猪行为状态的影响
        3.3.2 Velos系统与集约化限位饲养对妊娠母猪行为动作的影响
第四章 结果讨论
    4.1 Velos系统与集约化限位饲养对妊娠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4.1.1 Velos系统与集约化限位饲养对妊娠母猪采食量的影响
        4.1.2 Velos系统与集约化限位饲养对妊娠母猪背膘的影响
        4.1.3 Velos系统与集约化限位饲养对妊娠母猪血清皮质醇激素浓度的影响
    4.2 Velos系统与集约化限位饲养对妊娠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4.2.1 Velos系统与集约化限位饲养对妊娠母猪繁殖指标的影响
        4.2.2 Velos系统与集约化限位饲养对断奶母猪断配的影响
    4.3 Velos系统与集约化限位饲养对妊娠母猪行为的影响
        4.3.1 Velos系统与集约化限位饲养对妊娠母猪行为状态的影响
        4.3.2 Velos系统与集约化限位饲养对妊娠母猪行为动作的影响
    4.4 经济效益分析
    4.5 Velos智能化母猪群养管理系统的优缺点
第五章 结论
    5.1 智能化母猪群养管理系统对妊娠母猪的影响
    5.2 智能化母猪群养管理系统对妊娠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5.3 智能化母猪群养管理系统对妊娠母猪行为的影响
    5.4 智能化母猪群养管理系统在实际生产使用中的效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

四、母猪高床配套产房设施饲养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长白猪核心群的选育及杂交繁育体系建立[D]. 姚美玲.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0(10)
  • [2]丹东市某猪场流行性腹泻诊断及防制研究[D]. 胡哲.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3)
  • [3]母猪产程影响因素分析及其与繁殖性状遗传参数估计[D]. 李镇养.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2019(02)
  • [4]四川某美系猪场母猪繁殖性能影响因素及繁殖性疾病控制措施研究[D]. 陈映.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2)
  • [5]供港猪场安全清洁生产与生态循环模式关键技术研究[D]. 刘定发.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6]年出栏十万头商品肉猪养殖基地的规划设计及成本效益分析[D]. 于国安.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7]关于组建健康、高产母猪群技术探讨[J]. 陆祖金,陈燕飞,黎世业. 养猪, 2017(02)
  • [8]不同产圈模式对母猪及哺乳仔猪福利水平的影响[D]. 张校军. 河南科技大学, 2017(01)
  • [9]藏猪行为学观察及规模养殖工艺研究[D]. 康健. 四川农业大学, 2013(04)
  • [10]智能化母猪管理系统生产效果的研究[D]. 言稳. 广西大学, 2012(03)

标签:;  ;  ;  ;  ;  

母猪饲养床配套产房设施的饲养试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