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好的阻燃尼龙

流动性好的阻燃尼龙

一、流动性好的阻燃尼龙(论文文献综述)

蔡彤旻[1](2020)在《新型阻燃生物基半芳香聚酰胺复合材料的设计及燃烧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面向国家能源战略的重大需求,顺应生物基原材料做为替代化石燃料碳来源材料的重大战略部署,着力于可再生资源的一体化应用开发。本论文在综述耐高温聚酰胺的研究现状和进展的基础上,设计开发替代PA6T、PA9T等石油基聚酰胺,改善生物基聚酰胺存在的熔点低、加工易分解和阻燃性能差等问题,研究新型阻燃生物基半芳香聚酰胺复合材料的结构调控、工程化制备和阻燃功能化应用方案,制备具有优异表观硬度、高温尺寸稳定性和抗漏电性的阻燃生物基半芳香复合材料,探索其在航空航天和军械制造行业极大的应用潜力。为进一步提升材料的阻燃效率,选用表面功能化纳米材料制备生物基聚酰胺纳米复合材料,显着提升了其火安全性能,开发系列具有良好加工性能的阻燃生物基耐高温半芳香聚酰胺纳米复合材料。本文的研究内容具体如下:(1)通过调控生物基半芳香聚酰胺的结构设计改善其加工稳定性,基于PA10T均聚物,将部分对苯二甲酸单体替换成间苯二甲酸单体,为直链10T分子带来支链结构,进而影响其结晶、降低熔点,合成了一系列生物基含量相同、熔点不同的耐高温聚酰胺。使用IR、1H-NMR和13C-NMR对聚合产物的分子结构进行了确认,并使用DSC和TGA等测试对聚合产物的各项性能进行了表征,得到了生物基含量大于50%、且熔点高于280℃的各项性能优良的生物基半芳香聚酰胺(PA10T/10I)。(2)实现生物基半芳香聚酰胺复合材料的工业化制备,采用悬浮预聚合+真空转鼓固相增粘相结合的工艺,进行了生物基半芳香聚酰胺树脂的工业化制备。采用螺带搅拌器,解决了反应体系的搅拌问题,得到均一、稳定的预聚物;采用多反应釜、分段低温聚合技术,解决了生物基半芳香聚酰胺通常由于高温熔融导致的变色、发黄等问题,得到能够满足LED支架等需求的高亮、高白度树脂;采用改造的桨叶干燥机接料装置,使物料迅速冷却、粉碎和输送,解决了预聚合出料后的物料结块问题;建立了废水循环利用设备,使项目符合环保要求;采用真空管道伴热保温系统,避免反应过量的二胺单体在真空管内壁凝固、堵塞真空管道,进一步将二胺在旋风分离器中冷却、凝固和回收,优化了制备工艺。(3)改善生物基半芳香聚酰胺的阻燃性能和机械性能,选用无卤(Alpi)和有卤(BrPS/ZB=3:1)阻燃体系制备阻燃生物基半芳香聚酰胺复合材料,研究了阻燃剂和增强填料的种类和添加量对树脂阻燃和各项性能的影响。经过配方设计和工艺调整制备了 V-0级别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新型阻燃生物基半芳香聚酰胺复合材料具有较低吸水率、流动性好、回流焊处理不起泡、颜色稳定性好、可回收性好等优势。(4)探索阻燃生物基半芳香聚酰胺的燃烧行为和阻燃机制,选用Raman光谱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炭渣的石墨化程度;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炭渣的成分;使用扫描电镜(SEM)分析炭渣的微观形貌,经过对比得出溴系阻燃剂体系和次膦酸盐阻燃剂体系改性的阻燃生物基半芳香聚酰胺复合材料在燃烧时的凝聚相机理。使用热重分析-红外光谱仪(TG-IR)和稳态管式炉平台(SSTF)技术手段对复合材料的气相产物随燃烧进行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揭示其气相阻燃机理。阐明了生物基半芳香聚酰胺复合材料凝聚相交联炭化和气相自由基捕获的协同阻燃机理。(5)进一步增强生物基半芳香聚酰胺纳米复合材料的阻燃效率,以BP纳米片为模板,选用强亲电性的叠氮苯甲酸对其进行表面羧基化,再结合催化体系通过-COOH与POSS-NH2的反应制备表面功能化改性BP制备BP-CO-POSS有机无机杂化的纳米协效剂。将BP-CO-POSS替代部分AlPi制备了 PA/AlPi/BP-CO-POSS复合材料。通过研究复合体系的热解和燃烧行为,揭示新型的2D材料黑磷的高效阻燃性以及BP、POSS和Alpi的高效协同阻燃和抗滴落功效。

刘娜[2](2019)在《基于纳米二氧化钛PA6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酰胺6(PA6)是一种在复合材料改性研究中关注度较高的热塑性高聚物,具有良好的加工性和化学稳定性,并广泛应用于工程塑料、薄膜和纤维。然而PA6的尺寸稳定性较差,极限氧指数(LOI)较低,属于可燃材料,而添加阻燃剂后通常会引起PA6材料强度降低。因此对PA6进行增强改性和阻燃改性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主要采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在PA6聚合前期加入纳米Ti O2,然后分别在聚合后期加入一定量的PEG(聚乙二醇)和氮系阻燃剂MCA制备形成具有良好力学性能和光学性能的PA6/PEG/Ti O2纳米复合材料和兼具良好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PA6/MCA/Ti O2纳米复合材料。对PA6/PEG/Ti O2复合材料进行性能表征测试,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其化学组成,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其断面形貌结构;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X射线衍射仪(XRD)和热重分析(TG)探究改性复合材料结晶结构及热性能;通过拉伸测试分析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静态流变测试讨论复合材料静剪切速率、剪切粘度与剪切应力之间的变化关系;通过平板硫化机热压膜进行光催化实验,探究复合材料的光学性能。结果表明,纳米Ti O2与PA6基体相容性好,加入纳米Ti O2使聚合物热稳定性和结晶提高,复合材料的断裂强度达到49.49MPa,断裂伸长率达到180.58%,光催化降解能力达到75%左右,PA6及改性PA6复合材料均为非牛顿流体,在整个测试范围内表现切力变稀的现象。对PA6/MCA/Ti O2纳米复合材料进行性能表征测试,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材料的结构进行表征;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材料的结晶性能和热性能;通过极限氧指数测试和垂直燃烧分析材料的阻燃性能;通过拉伸测试表征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通过动态流变测试分析材料黏弹性行为。结果表明,引入纳米Ti O2使PA6/MCA/Ti O2复合材料的晶体结构相对稳定,结晶度和熔融温度提高,断裂强度达到44.26MPa,样品LOI值达到28.9%。动态流变测试表明,适量的纳米Ti O2和MCA,可提高PA6/MCA和PA6/Ti O2体系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复数黏度。总的来说,本研究课题对于阻燃增强改性PA6用于工业及装饰织物具有较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郑凯元[3](2017)在《尼龙的阻燃性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尼龙是一种常用的有机高分子材料,但由于其相对易燃的性质而限制了其更广泛的应用,因而对尼龙进行阻燃改性是十分必要的。迄今为止尚未发现既能提高尼龙阻燃性又能保持尼龙其他优良性能的途径。本文总结了含卤素、含氮、含磷、含硅以及含金属氢氧化合物的尼龙的阻燃性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对今后阻燃尼龙的研究重点进行了预测,认为通过添加阻燃剂来提高其阻燃性是阻燃尼龙的主要发展方向。

孙政[4](2016)在《三聚氰胺基阻燃剂的合成及其阻燃性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聚氰胺基阻燃剂因其具有无卤、低烟、低毒、阻燃效率高和环境友好的特点被普遍应用于多种聚合物中。本文以三聚氰胺、邻苯二甲酸和肌醇六磷酸(又名植酸)为原料合成两种三聚氰胺基阻燃剂,三聚氰胺邻苯二甲酸盐(POME)和三聚氰胺植酸盐(PHAM)。确定了制备POME和PHAM的合成工艺分别为,三聚氰胺和邻苯二甲酸以去离子水为溶剂按摩尔比1:1反应4小时,三聚氰胺和肌醇六磷酸以去离子水为溶剂按摩尔比2:1反应3小时。采用红外光谱分析(FTIR)、核磁共振分析(1H-NMR、31P-NMR)和元素分析(EA)等方法对两种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采用热失重分析测试(TG)的方法对其热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成功合成了目标产物,且制备的两种阻燃剂满足尼龙6(PA6)和聚乳酸(PLA)的加工工艺要求。PA6是一种重要的工程塑料,因其良好的力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但其较差的阻燃性能限制了它在电子电器和建筑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将POME对PA6分别进行单独阻燃和复配阻燃改性,并对阻燃PA6的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和热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OME及其复配体系能较好的改善PA6的阻燃性能,但其对PA6的力学性能有较大影响,尤其是对断裂伸长率的影响最大。当添加7wt%的POME时,阻燃PA6的垂直燃烧级别可达UL-94 V-0级,与纯PA6相比拉伸强度保留了83.6%,冲击强度保留了62.7%,而断裂伸长率仅保留了5.7%;POME与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和三聚氰胺三聚硫氰酸盐(MSA)的复配体系中,各配方均可使PA6的垂直燃烧级别达到UL-94 V-0级,其阻燃PA6的力学性能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POME及其复配体系不能促进PA6的成炭。PLA是一种重要的可降解塑料,具有良好力学性能和循环使用性,可在很多领域代替石油基塑料使用,为使其更好的应用于汽车、电子电器、建筑等领域,需要对其进行阻燃改性。将PHAM分别与海泡石粉、沸石粉、次磷酸铝和木质素磺酸钙复配并应用于PLA中,对阻燃改性后的PLA的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和热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HAM的复配体系能较好的改善PLA的阻燃性能,且复配体系的加入仍能使PLA保持较好的力学性能。综合比较阻燃PLA的各项性能可以得出结论,PHAM与沸石粉复配具有最好的综合效果,PLA的阻燃试样可以达到UL-94 V-0级别(1.6mm),其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分别保留了68.7%、78.6%和87.1%,其热分解温度有所提高且700℃下的残留质量提高了5.33%。

王超[5](2015)在《环保型阻燃剂阻燃Nylon6的阻燃机理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Nylon6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在工程塑料领域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在具有各方面优异性能的同时,Nylon6也具有相对易燃等缺点,这极大地限制了它在某些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尤其是电子、电器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因故障造成温度过高或高压放电时,Nylon6极易引起燃烧而发生火灾。因此,开发阻燃性能良好的Nylon6显得迫切而有必要。通过阻燃改性,提高尼龙材料的阻燃性,进而促进相关行业产品向高性能、高质量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将自制的磷-氮单组份膨胀型阻燃剂CTOB和有机蒙脱土与Nylon6复合,同时将不同的无机填料和无机阻燃剂与Nylon6复合制备了阻燃Nylon6复合材料。采用FT-IR、TGA、1H-NMR、31P-NMR、SEM、氧指数、垂直燃烧、锥形量热仪等手段对Nylon6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分析,系统研究无机填料的种类和用量、新型环保氮-磷阻燃剂用量对Nylon6复合材料的阻燃、力学等性能的影响,比较了二者的阻燃效果。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以季戊四醇、三氯氧磷为原料,合成了优质成炭剂PEPA,然后再与三聚氯氰反应制备了中间体CBTT,并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2)以CBTT和对氨基苯磺酸钠为原料,制备了磷-氮单组份膨胀型阻燃剂CTOB,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确定了CTOB的结构。通过溶剂类型、反应时间、物料配比、缚酸剂种类对CTOB产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得到了其制备工艺:以丙酮为溶剂,三乙胺为缚酸剂,原料比例为n(CBTT):n(对氨基苯磺酸钠):n(三乙胺)=1:2.5:2,反应温度为丙酮沸点温度,反应时间为4h,CTOB的产率可达71.0%。通过热重分析研究了CTOB的热稳定性能,研究发现:CTOB具有良好的成炭性能,500℃时,其残炭量可达41.7%,CTOB可在Nylon6分解前快速分解生成大量的炭保护层,可用于Nylon6的阻燃。(3)以尼龙为基体,主要研究无机填料的类型和用量对Nylon6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考察了有机蒙脱土、MCA、滑石粉用量对尼龙吸水率、拉伸强度、冲击强度、熔融指数的影响。在此配方的基础上,考察了氢氧化镁、硼酸锌、锑酸钠用量对尼龙吸水率、拉伸强度、冲击强度、熔融指数、氧指数、垂直燃烧的影响。获得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最佳的配方。(4)在第三章基础配方的基础上,通过添加无机协效阻燃剂,考查了不同种类和用量的氢氧化镁、锑酸钠和硼酸锌对Nylon6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并对其阻燃机理进行了探讨。测试结果表明,Nylon6复合材料中分别添加氢氧化镁、锑酸钠和硼酸锌后,其吸水率进一步降低,但降低都不太明显。拉伸强度进一步提高,表明这三种无机填料对Nylon6复合材料都有一定的增强效果。熔融指数略有降低,氧指数提高明显。(5)添加无机阻燃剂氢氧化镁力学性能最佳,并且阻燃性能最好,可以达到V-0级,并顺利的通过灼热丝测试。添加无机阻燃剂氢氧化镁力学性能最佳,并且阻燃性能最好,可以达到V-0级,并顺利的通过灼热丝测试。Nylon6是没有通过550℃的灼热丝的;只添加无机阻燃剂而不加氢氧化镁的Nylon6复合材料的灼热丝测试只能通过550℃和650℃的性能测试;而协效阻燃剂氢氧化镁后,随着用量的增加,通过灼热丝测试的级别提高,添加4wt%氢氧化镁后,灼热丝测试可以通过550℃、650℃、750℃、850℃的性能测试,添加6wt%或8wt%氢氧化镁后,可以顺利通过灼热丝的各温度测试试验。(6)SEM测试结果表明,当没有添加协同阻燃剂氢氧化镁时,在Nylon6基体表面不易形成致密的碳保护层,而当添加协同阻燃剂氢氧化镁后,阻燃Nylon6在燃烧的过程中可以在基体表面形成致密的碳层。并对各种成分的阻燃机理进行了探讨。

刘志,马璐,宋航[6](2015)在《超韧无卤阻燃尼龙6防暴服专用料的研制》文中提出采用双螺杆挤出加工工艺,通过添加不同组分制得超韧无卤阻燃尼龙(PA)6材料,比较了不同黏度PA6、增韧剂、阻燃剂及加工工艺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黏搭配低黏PA6材料可获得最佳的冲击性能和加工性能;在添加15份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增韧剂时增韧效果最好;小粒径、高含量(红磷)红磷母粒的阻燃效果较好且对体系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小;Mg(OH)2具有很好的协效阻燃和消烟作用,在添加量为3份时效果最佳;适当的螺杆组合可提高体系的阻燃稳定性。

姜建洲[7](2015)在《应用于PA6工程塑料的高效阻燃剂的研制》文中指出聚酰胺6(PA6)是由德国Farben公司的P.Schlack开发,于1943年实现工业化生产,具备优良的耐热性、机械性、耐磨性、耐化学性、易加工等特点,被普遍用于机械设备、化工设备、航空设备、冶金设备等制造业中,成为工程塑料中用量最大的材料。但是PA6的极限氧指数(LOI)仅为23,容易燃烧并形成热溶滴,同时引起二次燃烧,因此在电子电气、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PA6的阻燃研究渐渐成为了研究热点。应用于PA6工程塑料的阻燃剂主要包括溴系阻燃剂、磷系阻燃剂、氮系阻燃剂、无机阻燃剂,以及酸源、炭源和气源集于一体的膨胀型阻燃剂,膨胀型阻燃剂大多为含氮、磷的化合物。本论文以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TGIC)为原料合成出TGDO12、TGDO13两种氮-磷型阻燃剂,以TGDO12、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BAPP)、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BPDA)为主要反应原料合成BAPP1、BAPP2两种聚酰亚胺型阻燃剂,以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TGIC)、四溴苯酐为原料合成出TGBD1、TGBD2两种高效膨胀型阻燃剂。采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红外光谱(FTIR)、熔点测试仪对其表征,对它们的溶解性、熔点、热稳定性的分析得知TGDO12、TGDO13、TGBD1、TGBD2四种阻燃剂熔点较低,BAPP1、BAPP2熔点较高,通过红外观察出每种阻燃剂的特征吸收峰。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将六种阻燃剂按照相同的比例即5wt%应用于PA6工程塑料中,制备得到阻燃性能及力学性能不同的六种PA6工程塑料材料,并通过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UL)对材料进行了阻燃性能分析,通过拉伸测试对材料进行了力学性能分析,此外还测试了其电学性、表面能、吸水率和密度,综合评价了几种材料的性能,确定出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在六种阻燃剂中,当填量均为5wt%时候,PA6工程塑料的阻燃等级均为UL94V-2,在阻燃性能测试中我们得知TGBD2型阻燃剂阻燃PA6工程塑料样品的第一次余燃时间t1为1s,第二次余燃时间t2为2s,同时其极限氧指数(LOI)为28,相比较纯尼龙而言,工程塑料阻燃性能提升最为明显。同时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67MPa,断裂伸长率可以达到192%,缺口冲击强度达到15MPa,弯曲强度达到112MPa,相比较纯尼龙而言,均增加较为明显,综合考虑得出结论:当TGBD2的质量分数为5wt%时,PA6工程塑料的综合性能最为优良。

袁志刚[8](2014)在《二丙基次膦酸铝/三聚氰胺及其盐/纳米氢氧化镁对尼龙6的阻燃作用研究》文中认为烷基次膦酸盐是新一代的绿色阻燃剂,已商业化的品种主要是二乙基次膦酸铝,但其主要原料-乙烯的沸点很低,液化非常困难,贮存、运输都很不方便,以致其生产难度很大。二丙基次膦酸铝(ADPP)容易实现工业化生产,但目前关于ADPP的研究很少,因此,开展其研究对发展烷基次膦酸盐阻燃剂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对ADPP及其复合物阻燃尼龙6(PA6)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DPP对PA6有良好的阻燃效果,当其添加量为15%时,阻燃PA6的LOI就达30.7%,阻燃等级达UL94V-0,且最高热释放速率(PHRR),平均热释放速率(MHRR)、平均质量损失速率(MMLR)都明显降低,但平均有效燃烧热(MEHC)和总热释放量(THR)略有增加;ADPP和三聚氰胺(ME)对PA6有一定的协同阻燃作用。当ADPP/ME的质量比为75:25,添加量为10%时,阻燃材料的LOI就达30.9%,阻燃等级达UL94V-0,和单独使用ADPP相比,PHRR明显降低,完全燃烧时间较长;ADPP和氰尿酸三聚氰胺(MCA)对PA6的协同阻燃作用不明显,ADPP和聚磷酸三聚氰胺(MPP)对PA6无协同阻燃作用。ADPP与纳米氢氧化镁或ADPP/MCA与纳米氢氧化镁对PA6有一定的协同阻燃作用,ADPP或ADPP/MCA复配少量的纳米氢氧化镁(少于10%),尽管阻燃PA6的LOI和垂直燃烧级别变化不大,但THR和PHRR显着降低。热失重分析结果表明,添加ADPP、ADPP/ME、ADPP/MCA和ADPP/MPP都降低了PA6的热稳定性,但复合阻燃剂,特别是ADPP/ME影响更大。添加少量的纳米氢氧化镁略增加了PA6/ADPP的热稳定性。残余物分析结果表明,ADPP是通过气相和凝聚相同时产生阻燃作用的。一方面它通过分解成不挥发性磷酸铝和促进PA6成炭,形成膨胀性炭层而产生阻燃作用,另一方面,它通过分解成挥发性磷化物,捕获燃烧产生的自由基而抑制燃烧;ADPP和ME或MCA复合,提高了磷铝的残留率,因而促进了凝聚相的阻燃作用;ADPP和MPP复合,尽管残炭量及磷铝的残留率增加,但未形成膨胀型炭层,且炭层的致密性变差,因而阻燃作用变差。

谢翔[9](2014)在《GO改性MCA/高流动性PA6阻燃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及性能》文中提出作者成功制备了改性氧化石墨烯(OGO)、GO改性MCA、OGO/高流动性PA6纳米复合材料、MCA/高流动性PA6/PER阻燃复合材料和改性MCA/高流动性PA6/PER阻燃复合材料,并对它们的结构和性能进行研究。具体如下: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GO),通过超声剥离得到氧化石墨烯,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其改性得到改性GO(OGO),将其与高流动性PA6熔融共混,得到OGO/高流动性PA6纳米复合材料。通过万能拉伸试验仪、TG、DSC、SEM、以及毛细管流变仪对其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OGO含量为0.6wt%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最佳,纳米复合材料的的拉伸强度提高17.8%,断裂伸长率提高4.7%,弯曲模量提高40.83%,弯曲强度增加; OGO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的结晶度降低;复合材料的热初始分解温度较纯高流动性PA6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OGO的加入具有促进高流动性PA6燃烧时成炭;纳米复合材料在稳态下表现为假塑性流体,在添加量为0.6wt%时粘度最小。分别采用传统方法和改性的方法制备了MCA和改性MCA。通过FT-IR、TG、XRD、SEM对两种方法合成的MCA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未改性MCA和改性MCA的红外和XRD的特征峰位置基本一致,而MCA改性前后的FT-IR峰强度有变化,说明未改性的MCA和改性MCA分子结构存在差异,改性剂GO溶胶与MCA之间可能是分子层次上的结合;改性剂GO的加入能有效的提高MCA的热稳定性,降低MCA的初始分解温度,并且GO也能在复合阻燃体系中起到成炭作用,能有效地抑制MCA晶体的长大,控制晶体粒子的大小;有助于MCA粒子在高流动性PA6中更加均匀分散,提高阻燃剂MCA的阻燃性能和高流动性PA6力学性能。将不同含量的MCA、GO改性MCA和PER(季戊四醇)分别与高流动性PA6熔融共混制备了两种MCA无卤阻燃复合材料。通过万能拉伸试验仪、SEM、XRD、TG、DSC、垂直燃烧和氧指数仪对两种阻燃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改性后的MCA粒子粒径小,分散性好;当改性MCA含量为14wt%时,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达到UL94V-0级,极限氧指数(LOI)值为32。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比未改性MCA复合材料有很大的提高,没有出现“烛芯效应”。阻燃复合材料的燃烧现象、燃烧炭层研究表明:改性MCA与PER协同阻燃体系在阻燃高流动性PA6复合材料过程中成炭性好,炭层致密,同时有效地减少了熔滴的形成。

孙柳[10](2014)在《次膦酸类阻燃剂的合成及其在阻燃PA6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尼龙6(PA6)作为一种常见的工程塑料,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电子电气等领域。同时,PA6作为有机高分子材料,易燃烧,放热量高,在火焰中的燃烧速度快,特别是燃烧时产生大量的有焰熔滴,增大了火灾传播的危险性。因此开发综合性能优良的阻燃PA6材料,对于扩大其应用范围,增加产品附加值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次膦酸盐阻燃剂因其具有C-P键,化学稳定性好,具有阻燃效能高、低烟、无毒、对材料的物理和机械性能影响小等优势,可广泛应用于环氧树脂、聚酯、聚氨酯、聚烯烃、尼龙等高分子材料的阻燃。本论文主要以苯基次膦酸(PPA)、2-羧乙基苯基次膦酸(CEPPA)分别与氢氧化铝(ATH)、三聚氰胺(MEL)反应,制备出四种新型次膦酸盐阻燃剂:苯基次膦酸铝(ALPP)、2-羧乙基苯基次膦酸铝(ALCEP)、苯基次膦酸三聚氰胺盐(PPM)和2-羧乙基苯基次膦酸三聚氰胺盐(MCEP)。通过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元素分析、热失重分析(TG)等方法进行结构表征与分析,证明各种产物的结构特征和我们所需的结构一致,并从中选出性能优越的阻燃剂MCEP和ALPP应用于PA6材料,对其进行阻燃性能、力学性能等方面研究,并初步探讨其阻燃机理。将2-羧乙基苯基次膦酸三聚氰胺盐(MCEP)与环氧树脂包覆次膦酸铝(EAP)复配添加到PA6中,通过垂直燃烧测试、极限氧指数法(LOI)、热失重分析(TG)等研究手段对PA6阻燃材料的阻燃性能、热稳定性能及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阻燃剂添加总量为10%以上时,会出现明显分解现象,故应适当降低阻燃剂的添加量。在各组分中,当添加4.5%MCEP及4.5%EAP可达到相对较好的阻燃性能,LOI值可达28.4%,但垂直燃烧评级只能达到V-2级别。添加MCEP复配阻燃剂后,热稳定性能得到明显提高,并表现出良好的力学性能。以自行合成的苯基次膦酸铝(ALPP)为主体阻燃剂,选择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与硼酸锌(ZB)等为协效阻燃剂,通过复配添加到含30%玻纤的尼龙6材料,通过垂直燃烧测试、极限氧指数法(LOI)、热失重分析(TG)等研究手段对玻纤尼龙6(GFPA6)阻燃材料的阻燃性能、热稳定性能及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添加12%ALPP、6%MCA和3%ZB时,有效地降低了 GFPA6材料的起始分解温度,相比单纯添加ALPP阻燃剂,残余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阻燃性能最好,可达UL94V-0级别,LOI值为31.2%,并且力学性能得到很好的保持。采用热重红外联用(TG-FTIR),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y-GC-MS)及扫描电镜(SEM)对以ALPP为主的阻燃复配体系阻燃GFPA6的阻燃机理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添加ALPP复配体系阻燃GFPA6材料的气相裂解产物中,没有发现含磷化合物,说明ALPP与MCA复配阻燃体系主要在凝聚相中发挥作用,提高残炭量,促进炭层的形成。通过SEM观察发现,材料燃烧后表面生成多孔泡沫层,起到隔热、隔氧的作用,可有效隔绝热传递,而ZB的加入进一步促进炭层的生成,表面多孔泡沫层愈发致密,保护GFPA6基体,起到减缓热氧传播的作用。

二、流动性好的阻燃尼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流动性好的阻燃尼龙(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阻燃生物基半芳香聚酰胺复合材料的设计及燃烧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生物基塑料
    1.2 生物基聚酰胺
    1.3 耐高温聚酰胺
        1.3.1 PA4X
        1.3.2 PA5T
        1.3.3 PA6T
        1.3.4 PA9T
        1.3.5 PA10T
        1.3.6 PA11T
        1.3.7 PA12T
        1.3.8 PAPXD10
        1.3.9 PAXC
    1.4 聚酰胺的阻燃
        1.4.1 卤系阻燃聚酰胺
        1.4.2 磷系阻燃聚酰胺
        1.4.3 氮系阻燃聚酰胺
        1.4.4 无机金属化合物
        1.4.5 无机纳米阻燃剂
    1.5 本文的研究思路
第二章 生物基半芳香聚酰胺的合成与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装置
        2.2.3 聚酰胺的合成
        2.2.4 测试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原材料评估
        2.3.2 PA10T均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2.3.3 PA10T/10I的合成
        2.3.4 PA10T/10I的表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物基半芳香聚酰胺树脂的工业化制备
    3.1 前言
        3.1.1 有机溶剂合成
        3.1.2 两步法
        3.1.3 常压熔融聚合
    3.2 工艺流程
        3.2.1 流程概况
        3.2.2 预聚合工艺
        3.2.3 固相增粘工艺
    3.3 关键技术
        3.3.1 两级反应釜技术
        3.3.2 接料粉碎设备
        3.3.3 固相增粘管道加热设备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生物基阻燃半芳香聚酰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材料
        4.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4.2.3 样品制备
        4.2.4 阻燃配方的设计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热稳定性研究
        4.3.2 阻燃性能研究
        4.3.3 机械性能
        4.3.4 应用性能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生物基阻燃半芳香聚酰胺复合材料的阻燃机理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3 结果与讨论
        5.3.1 PA10T、PA10T/10I及其复合材料的热解气相产物分析
        5.3.2 稳态管式炉平台(SSTF)
        5.3.3 半芳香聚酰胺树脂和阻燃改性料的炭渣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POSS功能化黑磷的制备及其在生物基半芳香聚酰胺复合材料中的阻燃应用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原料
        6.2.2 BP-Bulk的制备
        6.2.3 叠氮苯甲酸官能化BP的制备(BP-COOH)
        6.2.4 杂化物BP-CO-POSS的制备
        6.2.5 PA10T/10I-Al&BPCP复合材料的制备
        6.2.6 测试方法
    6.3 实验结果和讨论
        6.3.1 BP-CO-POSS表征
        6.3.2 PA10T/10I-Al&BPCP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6.3.3 PA10T/10I-Al&BPCP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
        6.3.4 PA10T/10I-Al&BPCP复合材料的阻燃机理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创新之处及进一步工作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本文的创新之处
    7.3 下一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它研究成果

(2)基于纳米二氧化钛PA6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聚己内酰胺(PA6)的研究背景
        1.1.1 PA6概况
        1.1.2 PA6的改性背景
    1.2 PA6的阻燃改性研究
        1.2.1 阻燃改性途径
        1.2.2 阻燃剂种类
        1.2.3 阻燃PA6的研究进展
        1.2.4 MCA在阻燃PA6中发挥的作用
    1.3 无机填料在PA6改性中的应用
        1.3.1 无机填料改性PA6的研究背景
        1.3.2 无机填料在PA6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1.3.3 纳米TiO2在PA6改性中发挥的作用
    1.4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1.4.1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1.4.2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PA6/PEG/TiO_2 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原料与仪器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仪器
    2.3 PA6/PEG/TiO_2 复合材料的制备
    2.4 PA6/PEG/TiO_2 复合材料的性能表征与测试
        2.4.1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
        2.4.2 X射线衍射(XRD)测试
        2.4.3 综合热分析仪(TG)测试
        2.4.4 场发射扫描电镜(SEM)测试
        2.4.5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
        2.4.6 微量注射成型仪测试
        2.4.7 拉伸性能测试
        2.4.8 平板硫化机测试
        2.4.9 光催化实验
    2.5 结果与讨论
        2.5.1 PA6/PEG/TiO_2 复合材料的XPS分析
        2.5.2 PA6/PEG/TiO_2 复合材料的XRD分析
        2.5.3 PA6/PEG/TiO_2 复合材料的形貌分析
        2.5.4 PA6/PEG/TiO_2 复合材料的TG分析
        2.5.5 PA6/PEG/TiO_2 复合材料的DSC分析
        2.5.6 PA6/PEG/TiO_2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2.5.7 PA6/PEG/TiO_2 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PA6/MCA/TiO_2 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3.1 引言
    3.2 实验原料及仪器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仪器
    3.3 PA6/MCA/TiO_2 复合材料的合成
    3.4 PA6/MCA/TiO_2 复合材料的性能表征与测试
        3.4.1 傅里叶红外变换仪(FT-IR)测试
        3.4.2 X射线衍射(XRD)测试
        3.4.3 场发射扫描电镜(SEM)测试
        3.4.4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
        3.4.5 微量注射成型仪测试
        3.4.6 拉伸性能测试
        3.4.7 阻燃性能测试
    3.5 结果与讨论
        3.5.1 PA6/MCA/TiO_2 复合材料的红外光谱分析
        3.5.2 PA6/MCA/TiO_2 复合材料的XRD分析
        3.5.3 PA6/MCA/TiO_2 复合材料DSC分析
        3.5.4 PA6/MCA/TiO_2 复合材料的SEM分析
        3.5.5 PA6/MCA/TiO_2 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分析
        3.5.6 PA6/MCA/TiO_2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PA6/PEG/TiO_2和PA6/MCA/TiO_2 纳米复合材料流变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PA6/PEG/TiO_2 复合材料的静态流变分析
        4.3.2 PA6/MCA/TiO_2 复合材料动态流变性能分析
        4.3.2.1 角频率对复合材料动态流变性能的影响
        4.3.2.2 温度对复合材料动态流变性能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4)三聚氰胺基阻燃剂的合成及其阻燃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阻燃剂的概述
        1.2.1 阻燃剂的定义及重要性
        1.2.2 阻燃剂的发展现状
        1.2.3 阻燃剂的分类
    1.3 三聚氰胺基阻燃剂
        1.3.1 三聚氰胺基阻燃剂的特点
        1.3.2 三聚氰胺基阻燃剂的阻燃机理
        1.3.3 三聚氰胺基阻燃剂的研究现状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第二章 三聚氰胺植酸盐及邻苯二甲酸盐的合成与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装置
        2.2.3 实验合成的路线及方法
    2.3 三聚氰胺基阻燃剂的表征与分析
        2.3.1 产物结构表征方法
        2.3.2 POME的表征与分析
        2.3.3 PHAM的表征与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三聚氰胺邻苯二甲酸盐及其复配体系在阻燃尼龙6中的应用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设备
        3.2.3 POME阻燃PA6的配方设计
        3.2.4 POME与其他阻燃剂复配阻燃PA6的配方设计
        3.2.5 样品制备
    3.3 分析测试
        3.3.1 阻燃性能测试
        3.3.2 力学性能测试
        3.3.3 热失重分析测试
    3.4 POME阻燃PA6的结果与讨论
        3.4.1 阻燃性能分析
        3.4.2 力学性能分析
        3.4.3 热失重分析
    3.5 POME与其他阻燃剂复配阻燃PA6的结果与讨论
        3.5.1 阻燃性能分析
        3.5.2 力学性能分析
        3.5.3 热失重分析
    3.6 小结
第四章 三聚氰胺植酸盐及其复配体系在阻燃聚乳酸中的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设备
        4.2.3 PHAM阻燃聚乳酸的配方设计
        4.2.4 样品制备
    4.3 分析测试
        4.3.1 阻燃性能测试
        4.3.2 力学性能测试
        4.3.3 热失重分析测试
    4.4 PHAM阻燃聚乳酸的结果与讨论
        4.4.1 阻燃性能分析
        4.4.2 力学性能分析
        4.4.3 热失重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环保型阻燃剂阻燃Nylon6的阻燃机理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尼龙 6 及其用途
        1.1.1 尼龙 6 的概述
        1.1.2 Nylon6 的重要性以及主要用途
    1.2 阻燃 NYLON6 的应用
        1.2.1 阻燃 Nylon6
        1.2.2 Nylon6 阻燃的重要性及阻燃 Nylon6 的途径
        1.2.3 Nylon6 阻燃技术的现状
        1.2.4 阻燃剂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1.2.5 Nylon6 在电器领域的应用
    1.3 阻燃剂在 NYLON6 中的应用
        1.3.1 卤系阻燃剂
        1.3.2 磷系阻燃剂
        1.3.3 氮系阻燃剂
    1.4 无机填料在 NYLON6 阻燃中的应用
        1.4.1 滑石粉
        1.4.2 蒙脱土
        1.4.3 三氧化二锑
        1.4.4 氢氧化镁
    1.5 阻燃剂的选用
    1.6 关于本课题
        1.6.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6.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6.3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含三嗪环磷氮膨胀型阻燃剂的合成及在 NYLON6 中的应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及原料
        2.2.2 实验设备
        2.2.3 测试仪器和方法
        2.2.4 优质成炭剂 PEPA 的制备
        2.2.5 阻燃中间体 CBTT 的制备
        2.2.6 单组份磷氮膨胀阻燃剂 CTOB 的制备
    2.3 结果与讨论
        2.3.1 PEPA 的结构表征
        2.3.2 CBTT 的结构表征
        2.3.3 CTOB 的结构表征
        2.3.4 CTOB 的合成工艺研究
        2.3.5 CTOB 的耐热性能分析
    2.4 CTOB 在 NYLONG6 中的应用
        2.4.1 配方研究
        2.4.2 吸水率的测定
        2.4.3 拉伸性能测试
        2.4.4 冲击性能测试
        2.4.5 熔融指数测试
        2.4.6 垂直燃烧测试
        2.4.7 氧指数测试
        2.4.8 热重测试
        2.4.9 扫描电镜测试
        2.4.10 灼热丝性能测试
        2.4.11 锥形量热仪
        2.4.12 阻燃机理探讨
    2.5 本章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NYLON6/MCA/滑石粉/OMMT 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3.1 NYLON6 的基本力学性能研究
        3.1.1 Nylon6 的基本配方设计
        3.1.2 吸水率的测定
        3.1.3 拉伸性能测试
        3.1.4 冲击性能测试
        3.1.5 熔融指数测定
        3.1.6 扫描电镜测试
        3.1.7 红外光谱测试
        3.1.8 最佳基本配方的确定
    3.2 结论
第四章 无机协效阻燃剂对 NYLON6 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
    4.1 阻燃 NYLON6 的基本配方设计
    4.2 吸水率的测定
    4.3 阻燃 NYLON6 拉伸性能测试
    4.4 阻燃 NYLON6 冲击性能测试
    4.5 阻燃 NYLON6 熔融指数测定
    4.6 阻燃 NYLON6 氧指数测试
    4.7 垂直燃烧 UL94
    4.8 扫描电镜测试
    4.9 锥形量热仪
    4.10 热失重测试
    4.11 灼热丝性能测试
    4.12 阻燃机理探讨
    4.1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本论文全文总结
    5.2 创新性成果及意义
    5.3 存在问题及今后工作的建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超韧无卤阻燃尼龙6防暴服专用料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实验部分
    1.1主要原料
    1.2主要仪器和设备
    1.3工艺流程及工艺条件
    1.4性能测试
2结果与讨论
    2.1基料的选择
    2.2增韧剂的选择
    2.3阻燃剂的选择
    2.4Mg(OH)2协效阻燃效果
    2.5螺杆组合的改进
3结论

(7)应用于PA6工程塑料的高效阻燃剂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PA6 的燃烧过程
    1.3 PA6 的燃烧特性
    1.4 PA6 阻燃机理
        1.4.1 气相阻燃机理
        1.4.2 凝聚相阻燃机理
        1.4.3 中断热交换阻燃机理
        1.4.4 膨胀型阻燃机理
        1.4.5 协效阻燃机理
    1.5 应用于 PA6 体系的阻燃剂的分类
        1.5.1 金属氢氧化物
        1.5.2 红磷
        1.5.3 可膨胀石墨
        1.5.4 聚磷酸铵
        1.5.5 具有阻燃效应的无机纳米填料
        1.5.6 磷系阻燃剂
        1.5.7 硅系阻燃剂
        1.5.8 氮系阻燃剂
        1.5.9 氮-磷阻燃剂
        1.5.10 卤系阻燃剂阻燃体系
    1.6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第二章 TGDO12 型阻燃剂、TGDO13 型阻燃剂的合成及在 PA6 工程塑料中的应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3 TGDO12 型阻燃剂、TGDO13 型阻燃剂的合成路线
        2.2.4 TGDO12 型阻燃剂、TGDO13 型阻燃剂的合成装置图
        2.2.5 TGDO12 型阻燃剂、TGDO13 型阻燃剂的合成工艺
        2.2.6 TGDO12 型阻燃剂、TGDO13 型阻燃剂在 PA6 工程塑料的应用配方
        2.2.7 TGDO12 型阻燃剂、TGDO13 型阻燃剂在 PA6 工程塑料的应用工艺
        2.2.8 性能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FTIR 图谱
        2.3.2 差示扫描量热(DSC)
        2.3.3 阻燃性能
        2.3.4 力学性能
        2.3.5 阻燃性 PA6 工程塑料 DSC 图
        2.3.6 接触角测试及表面能计算
        2.3.7 吸水率及密度
        2.3.8 电学性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BAPP1 型阻燃剂和 BAPP2 型阻燃剂的合成及在 PA6 工程塑料中的应用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2.3 实验原理
        3.2.4 BAPP1 型阻燃剂、BAPP2 型阻燃剂的合成装置图
        3.2.5 BAPP1 型阻燃剂、BAPP2 型阻燃剂的合成工艺
        3.2.6 BAPP1 型阻燃剂、BAPP2 型阻燃剂在 PA6 工程塑料的应用配方
        3.2.7 BAPP1 型阻燃剂、BAPP2 型阻燃剂在 PA6 工程塑料的应用工艺
        3.2.8 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FTIR 分析
        3.3.2 DSC 分析
        3.3.3 阻燃性能
        3.3.4 力学性能
        3.3.5 阻燃性 PA6 工程塑料 DSC 图
        3.3.6 接触角测试及表面能计算
        3.3.7 吸水率及密度
        3.3.8 电学性能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TGBD1 型阻燃剂和 TGBD2 型阻燃剂的合成及在 PA6 工程塑料中的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4.2.3 实验原理
        4.2.4 TGBD1 型阻燃剂、TGBD2 型阻燃剂的的合成装置图
        4.2.5 TGBD1 型阻燃剂、TGBD2 型阻燃剂的的合成工艺
        4.2.6 TGBD1 型阻燃剂、TGBD2 型阻燃剂在 PA6 工程塑料的应用配方
        4.2.7 TGBD1 型阻燃剂、TGBD2 型阻燃剂在 PA6 工程塑料的应用工艺
        4.2.8 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FTIR 分析
        4.3.2 DSC 分析
        4.3.3 阻燃性能
        4.3.4 力学性能
        4.3.5 阻燃性 PA6 工程塑料 DSC 图
        4.3.6 接触角测试及表面能
        4.3.7 吸水率及密度
        4.3.8 电学性能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
致谢

(8)二丙基次膦酸铝/三聚氰胺及其盐/纳米氢氧化镁对尼龙6的阻燃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聚酰胺用阻燃剂现状
        1.1.1 聚酰胺简介
        1.1.2 聚酰胺常用的阻燃剂
        1.1.2.1 卤系阻燃剂
        1.1.2.2 磷系阻燃剂
        1.1.2.3 氮系阻燃剂
        1.1.2.4 氢氧化镁
        1.1.3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1.2 二烷基次膦酸盐及对聚酰胺的阻燃作用
        1.2.1 烷基次膦酸盐的结构及特点
        1.2.2 烷基次膦酸盐在阻燃聚酰胺中的应用
        1.2.3 烷基次膦酸盐对聚酰胺的阻燃机理
        1.2.4 烷基次膦酸盐的合成方法简介
    1.3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原料及试剂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3 阻燃试样制备
    2.4 阻燃性能测试
    2.5 残余物表征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ADPP 对 PA6 的阻燃作用
        3.1.1 ADPP 添加量对 PA6 的 LOI 和垂直燃烧性能的影响
        3.1.2 锥形量热分析
        3.1.3 热稳定性分析
        3.1.4 阻燃机理分析
    3.2 ADPP 与 ME 对 PA6 的协同阻燃作用
        3.2.1 ME/ADPP 质量比对 PA6 的 LOI 和垂直燃烧性能的影响
        3.2.2 阻燃剂添加量对 PA6 的 LOI 和垂直燃烧性能的影响
        3.2.3 锥形量热数据分析
        3.2.4 热稳定性分析
        3.2.5 协同阻燃机理分析
    3.3 ADPP 与 MCA 对 PA6 的协同阻燃作用
        3.3.1 MCA/ADPP 质量比对 PA6 的 LOI 和垂直燃烧性能的影响
        3.3.2 阻燃剂添加量对 PA6 的 LOI 和垂直燃烧性能的影响
        3.3.3 锥形量热数据分析
        3.3.4 热重分析
        3.3.5 协同阻燃机理分析
    3.4 ADPP 与 MPP 对 PA6 的协同阻燃作用
        3.4.1 MPP/ADPP 质量比对 PA6 的 LOI 和垂直燃烧性能的影响
        3.4.2 阻燃剂添加量对 PA6 的 LOI 和垂直燃烧性能的影响
        3.4.3 锥形量热数据分析
        3.4.4 热重分析
        3.4.5 复合阻燃机理分析
    3.5 ADPP 及其复合物与纳米氢氧化镁对 PA6 的协同阻燃作用
        3.5.1 Mg(OH)_2/ADPP 的质量比对 PA6 燃烧性能的影响
        3.5.2 ADPP/MCA/Mg(OH)_2)的质量比对阻燃 PA6 燃烧性能的影响
        3.5.3 锥形量热数据分析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GO改性MCA/高流动性PA6阻燃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及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聚合物燃烧与阻燃机理
        1.2.1 聚合物的燃烧
        1.2.2 阻燃机理
        1.2.3 高流动性 PA6 的燃烧
        1.2.4 高流动性 PA6 的阻燃
    1.3 MCA 阻燃剂及其在尼龙中的应用
    1.4 国内外阻燃尼龙的研究现状
    1.5 氧化石墨(烯)及其在阻燃聚合物中的应用
        1.5.1 氧化石墨(烯)的概述和结构特性
        1.5.2 氧化石墨(烯)在阻燃聚合物中的应用
    1.6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研究内容
        1.6.1 研究的目的
        1.6.2 研究意义
        1.6.3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高流动性 PA6/OGO 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2.1 引言
    2.2 实验操作部分
        2.2.1 主要原料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3 GO、OGO、高流动性 PA6/OGO 复合材料的制备
        2.2.4 样品测试及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红外分析
        2.3.2 热失重分析
        2.3.3 DSC 分析
        2.3.4 力学性能分析
        2.3.5 复合材料的 SEM 分析
        2.3.6 复合材料流变行为表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阻燃剂 MCA 的合成及其改性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原料
        3.2.2 主要设备
        3.2.3 阻燃剂的制备
        3.2.5 样品的测试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未改性 MCA 和改性 MCA 红外图分析
        3.3.2 未改性 MCA 和改性的 MCA 的 XRD 分析
        3.3.3 未改性 MCA 和改性 MCA 的热失重分析
        3.3.4 未改性 MCA 和改性的 MCA 的 SEM 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MCA/高流动性 PA6 和改性 MCA/高流动性 PA6 阻燃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实验原料
        4.2.2 实验设备及表征仪器
        4.2.3 阻燃材料的制备
    4.3 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表征
    4.4 结果与讨论
        4.4.1 两种复合材料的 TG-DTG 分析
        4.4.2 两种复合材料的 DSC 分析
        4.4.3 两种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4.4.4 两种复合材料的 SEM 分析
        4.4.5 两种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次膦酸类阻燃剂的合成及其在阻燃PA6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PA6的燃烧特性
    1.3 阻燃剂简介
    1.4 阻燃机理
        1.4.1 气相阻燃机理
        1.4.2 凝聚相阻燃机理
        1.4.3 中断热交换阻燃机理
    1.5 PA6阻燃的研究进展
        1.5.1 卤系阻燃剂阻燃体系
        1.5.2 无机填料阻燃剂阻燃体系
        1.5.3 磷系阻燃剂阻燃体系
        1.5.4 氮系阻燃剂阻燃体系
        1.5.5 磷-氮复合型阻燃剂阻燃体系
    1.6 本文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次膦酸盐阻燃剂的合成与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装置
        2.2.3 合成路线
        2.2.4 合成方法
    2.3 产物结构表征方法
        2.3.1 元素分析测试
        2.3.2 红外光谱分析
        2.3.3 热失重分析
        2.3.4 核磁共振分析
    2.4 产物表征结果与讨论
        2.4.1 PPA与ATH反应产物的表征结果分析
        2.4.2 CEPPA与ATH反应产物的表征结果分析
        2.4.3 CEPPA与MEL反应产物的表征结果分析
        2.4.4 PPA与MEL反应产物的表征结果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MCEP复配阻燃体系在PA6中的应用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设备
        3.2.3 配方设计
        3.2.4 样品制备
    3.3 性能测试
        3.3.1 垂直燃烧测试
        3.3.2 氧指数测试
        3.3.3 力学性能测试
        3.3.4 热失重分析测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阻燃性能分析
        3.4.2 力学性能测试与分析
        3.4.3 热失重分析
    3.5 结论
第四章 ALPP复配阻燃体系在GFPA6中的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设备
        4.2.3 样品制备
    4.3 性能测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阻燃性能分析
        4.4.2 力学性能测试与分析
        4.4.3 热失重分析
    4.5 结论
第五章 ALPP复配体系在GFPA6中阻燃机理的初步探讨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材料
        5.2.2 仪器及设备
        5.2.3 实验配方
    5.3 样品的测试与表征
        5.3.1 热重-红外联用(TG-FTIR)分析
        5.3.2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y-GC-MS)分析
        5.3.3 残炭扫描电镜(SEM)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TG-FTIR分析
        5.4.2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5.4.3 GFPA6阻燃体系炭层的微观结构分析
    5.5 本章小结
论文结论
参考文献
化学名称缩写
已发表学术论文及申请专利
致谢

四、流动性好的阻燃尼龙(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阻燃生物基半芳香聚酰胺复合材料的设计及燃烧机理研究[D]. 蔡彤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
  • [2]基于纳米二氧化钛PA6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刘娜. 天津工业大学, 2019(02)
  • [3]尼龙的阻燃性研究进展[J]. 郑凯元. 石化技术, 2017(12)
  • [4]三聚氰胺基阻燃剂的合成及其阻燃性能的研究[D]. 孙政. 东华大学, 2016(02)
  • [5]环保型阻燃剂阻燃Nylon6的阻燃机理及性能研究[D]. 王超. 中北大学, 2015(07)
  • [6]超韧无卤阻燃尼龙6防暴服专用料的研制[J]. 刘志,马璐,宋航. 工程塑料应用, 2015(03)
  • [7]应用于PA6工程塑料的高效阻燃剂的研制[D]. 姜建洲. 东华大学, 2015(07)
  • [8]二丙基次膦酸铝/三聚氰胺及其盐/纳米氢氧化镁对尼龙6的阻燃作用研究[D]. 袁志刚. 青岛科技大学, 2014(04)
  • [9]GO改性MCA/高流动性PA6阻燃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及性能[D]. 谢翔. 湖南工业大学, 2014(03)
  • [10]次膦酸类阻燃剂的合成及其在阻燃PA6中的应用[D]. 孙柳. 东华大学, 2014(05)

标签:;  ;  ;  ;  ;  

流动性好的阻燃尼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