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矿企业废油再生新技术研究

工矿企业废油再生新技术研究

一、工矿企业废油的再生新工艺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叶兴海[1](2020)在《高压静电高效净油技术研究及在液压润滑系统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能源与环境压力的加剧,以石油产品为代表的不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受到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发展油品净化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受到相关行业的普遍关注。液压润滑系统广泛应用于机械、动力等工业设备中,运行时产生大量的杂质颗粒等污染物,极易造成设备故障,企业普遍采用油品整体更换或在线净化的方法,资源消耗大且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静电净油技术因其无耗材、环保等特点,近几年在航空液压油、变压器油等污染度较低的油品净化中得到了成功应用,但对于液压润滑系统由于其油品污染度较高、油品特性复杂且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不断变化,静电净油过程中液固两相输运分离机理十分复杂,现有技术设备的净油效率低、净化难度大。因此发展液压润滑系统中液固分离的关键技术,开发针对高污染油品的高效静电净油技术及装备十分必要。本文首先对基于液压润滑系统的静电净化机理进行分析,建立了净油装置的理论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分析了净油过程中影响净化效率的主要因素及对液固分离的作用机制。发明了一种针对高污染油品的新型静电净油系统,设计并完成了工业样机,进行了净油效率实验和工业应用实验验证。本研究成果对电场下液固输运分离问题的研究和高压静电净油技术在液压润滑系统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高压静电净油机理的分析,建立了净油装置的理论模型,通过数值模拟与分析,获得了影响净油效率的主要因素及液固分离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线-筒电极组合卷筒形集尘体,具有更好的非均匀电场形式,有利于提升净化效率。通过对静电净油过程中电压、流量、粒径范围、颗粒含量等因素对净化效率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净化流量分别设定为1.5L/min、3L/min、4.5L/min时,净化效率随流量增大而降低。电压分别设定为1k V、10k V、20k V时,净化效率随电压上升增大而提高。当固相体积分率大于0.000125时,对0.5-15μm范围内的杂质颗粒均有明显的净化效果。2.通过无量纲分析建立了净油系统物理模型,设计并搭建了高压静电净油实验平台,对液压系统典型油样进行了污染油品的净化实验研究,分析了关键因素对系统净油效率的影响。针对液压润滑系统中四种典型油样:机床润滑油、防锈油、液压油、轴承润滑油,通过实验研究关键因素对其净化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电压在5k V-15k V范围内,随电压上升各油样净化效率均呈上升趋势。其中高粘度轴承润滑油样,净化效率提升最为明显;温度在20℃-60℃范围内,轴承润滑油样随油温升高净化效率有所上升;流量在1L/min-5L/min范围内,随流量的减小各油样净化效率均呈上升趋势,其中5-15μm粒径范围颗粒变化最为明显。3.通过静电净油正交实验研究,完成了关键因素的评价和优选,验证了静电净油实验系统的净化效果。通过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电压、流量、温度、净化时间等影响因素的作用主从关系及优选组合。实验结果表明:电压和净化时间是主要影响因素,流量和温度是次要影响因素;并在影响因素优选组合下,进行净化效率验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5-15μm粒径颗粒净化率为96.9%,15-25μm粒径颗粒净化率为84.9%,25-50μm粒径颗粒净化率为60%。4.基于理论与实验研究,发明了一种新型高压静电净油系统,设计并完成了工业样机,通过现场实验,该样机在液压润滑系统中取得了理想的净化效果。在静电净油装置基础上结合了颗粒电荷平衡原理,发明了一种新型静电净油系统,该系统包括预过滤装置、除水装置及净化效果监控装置,最终设计并完成了高压静电净油系统工业样机。进行现场验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5-15μm、15-25μm、25-50μm、50-100μm、>100μm的粒径范围内,杂质颗粒净化率分别为:93%、83%、91%、98%、86%。实验结果验证了高压静电净油系统工业样机应用于高污染度且油液特性不断变化的现场液压润滑系统中,表现出良好的净化效果。

徐俊忠[2](2014)在《废弃油基钻井液中柴油回收和净化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油基钻井液被广泛地用于钻探油气罔复杂地层,产生的废弃油基钻井液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废弃油基钻井液的组成十分稳定复杂,若不经过处理就直接外排会严重污染环境。废弃油基钻井液中柴油含量较高,具有回收利用的价值。因此,开展废弃油基钻井液中柴油回收净化工艺的研究,对油气田开发的环保、节能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了废弃油基钻井液中柴油的回收工艺和净化工艺。废弃油基钻井液中柴油的回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破乳剂为X-BL62,最佳破乳助剂为X-JLHL和X-JBXA。通过单因素优化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柴油回收工艺的最佳参数。在最佳参数下,废弃油基钻井液中柴油的回收率为82.50%。对回收柴油进行了基本性质分析,柴油中含有大量杂质,需要对其进行净化处理。并采用一步法固化处理柴油回收净化过程产生的废渣废液混合物。在废柴油净化实验研究中,通过单因素优化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废柴油的最佳净化工艺为絮凝-酸洗-碱洗-白土吸附工艺,净化后柴油的回收率为80.15%,检测柴油的各理化性质基本都达到了0#柴油的国Ⅲ标准(GB 19147-2009),按净化柴油:市售0#柴油3:1的比例调制之后,调和柴油各指标都达到了0#柴油国家Ⅲ标准,并可用作车用柴油或重新配制油基钻井液。根据柴油的红外光谱图分析可知,采用絮凝-酸洗-碱洗-白土吸附净化工艺净化处理废柴油,效果十分理想,净化后的柴油主要由饱和烃、不饱和烃等构成,与市售0#柴油的组成基本相同。根据实验室小试结果和现场条件,设计了废弃油基钻井液中柴油回收净化工艺方,案。并对柴油回收净化工艺技术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废柴油回收净化工艺的成本合理,回收利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该工艺技术具有现场应用前景。

李晓海[3](2012)在《废润滑油再生工艺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润滑油是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石油产物,超过使用寿命的废润滑油作为一种可再生的资源,蕴藏巨大的经济价值,但由于我国各项环保法规还未成熟,再利用的意识也还不普遍,导致废润滑油常作为污染物处理,结果浪费资源并污染环境。FKHB废润滑油再生利用系统作为国内先进的废润滑油处理工艺,采取了恒温擦膜蒸发与超临界萃取等方式,避免了传统的强酸强碱污染物的产生,值得在全疆甚至全国范围内推广,而目前该处理装置的生产主要由人工操作,所以极大影响了所生产基础油的质量。针对FKHB废润滑油再生利用系统中存在的控制问题,本文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把整个系统分为流量供给装置、管式加热炉与恒温擦膜蒸发器三部分,提出使用递推最小二乘法等辨识理论确定各部分的数学模型,然后以恒温擦膜蒸发器的辨识模型为被控对象,使用MATLAB中的SIMULINK组件设计常规PID、改进型史密斯补偿、模糊自适应PID、动态矩阵控制(DMC)四种控制器进行仿真比较,结果证明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算法比较适合具体的恒温擦膜蒸发器温度控制,为实际系统控制方式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决定将整个FKHB废润滑油再生利用控制系统分为三层结构:管理层、控制层和设备层,其中管理层使用装有组态王的上位机设计监控信息画面,控制层中的硬件选择了西门子S7-300PLC与MM440变频器,这样的结构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降低了开发成本,也增加了控制结构的灵活性。流量控制中使用了PROFIBUS-DP总线控制MM440变频器;储油罐的顺序控制程序使用了GRAPH语言编写;恒温擦膜蒸发器的温度控制选择了模糊自适应PID策略,编写语言则采用了STEP7中适用于复杂函数运算的SCL高级语言。目前,整个控制系统已经投入运行,从运行的结果来看,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减少了人工的工作量,且废润滑油的分馏温度较先前人工操作时更加准确平稳,从而改善了所生成基础油的质量,提高了废油产率,为企业创造了效益,也为该废润滑油处理装置的推广给予了有力支持。

王兴卫[4](2011)在《催化裂解废润滑油制备轻柴油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废润滑油来源广泛、危害极大且难于处理,废润滑油再生和利用其裂解制备轻柴油是废润滑油处理的两种基本途径。以往从废润滑油中提炼轻柴油的技术研发过程中,总体上存在的问题是投资较大,三废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并且生产出来的油品发黑,粘度大,密度高,易氧化,臭味大,主要指标与国标柴油相差甚远等弊端,质量不能保证车用,只能作为锅炉的燃料油使用。为克服上述缺陷,本文研究了一种将废润滑油催化裂解为轻柴油的新型工艺,此工艺既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又能较好地控制催化裂解温度,实现了利用废润滑油催化裂解轻柴油的目的。本文通过实验对废润滑油催化裂解的催化剂进行了筛选与评价,最终选择了以硅铝等为主要成分的催化剂。实验证明本催化裂解工艺适用性非常广,适用于各地各类废润滑油的催化裂解;研究了废润滑油在不同催化剂用量下裂解的液体油收率、残渣收率、不凝气体收率;并通过实验对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最终确定的理想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的用量为0.4%、反应时的釜底温度为380~460℃、反应时间70~90min。在最佳的反应状态下产油率为91.2%,并通过对液体油进行馏程分析得出液体油是以轻质柴油为主要组分的物质。本文对催化裂解所得的轻柴油进行了安定性研究,经过试验,最终选择了一种专利萃取剂对催化裂解轻油进行除胶质脱色、加入以无机、有机溶剂为主要成分的萃取剂进行稳定处理的非加氢精制工艺。实验证明,催化裂解柴油的色度明显降低(色度值低2.5),稳定性显着提高,在存储20天后色度低于3.5,达到国家标准中对于柴油色度和稳定性的要求。本文在参照石油产品试验方法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对催化裂解柴油的馏程、闪点、十六烷值等十项质量指标进行了测定,并将测定结果与GB 252-2000中所规定的0#柴油质量指标进行对比,所检测的结果表明符合国标要求。反应中的二次污染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因此本工艺具有很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刘晓庚[5](2001)在《工矿企业废油的再生新工艺研究》文中提出针对工矿企业实际情况提出了废油 (主要是废乳化油 )的再生新工艺。实验结果表明 ,该工艺具有综合利用率高 ,成本低 ,无二次污染 ,油的回收率可达 90 .1 %以上。克服了传统废油再生工艺的缺点

赵大庆[6](1993)在《废旧润滑油的净化与再生》文中提出 石油是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能源,随着我国现代化工业的发展,石油消耗量增长得更快,液压油、机械油、齿轮油及变压器油等工业润滑油都是从石油中提炼加工出来的高价产品。因提炼工艺复杂,建厂投资大。生产周期长,所以润滑油的成本高,价格贵。随着改革开放的

二、工矿企业废油的再生新工艺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工矿企业废油的再生新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高压静电高效净油技术研究及在液压润滑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1.2 液压润滑系统杂质颗粒的形成原因
        1.1.3 液压润滑系统杂质颗粒的危害
        1.1.4 杂质颗粒的检测方法
        1.1.5 杂质颗粒的尺寸定义
        1.1.6 油液污染度的定义
        1.1.7 液压润滑系统净化方法
        1.1.8 液压润滑系统净化行业发展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杂质颗粒荷电机理研究
        1.2.2 静电净油机理研究
        1.2.3 静电净油装置研究
        1.2.4 静电净油影响因素研究
        1.2.5 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创新点
第二章 静电净油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2.1 静电净油过程机理分析
        2.1.1 电场下颗粒的带电与极化
        2.1.2 静电场能分析
        2.1.3 梯度电场的形成
        2.1.4 梯度电场下杂质颗粒受力分析
        2.1.5 净化模型分析
    2.2 静电净油过程影响因素分析
        2.2.1 电场强度
        2.2.2 集尘体
        2.2.3 净化流量
        2.2.4 净化时间
        2.2.5 微小电流
        2.2.6 颗粒附聚现象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静电净油数值模拟研究
    3.1 数学模型
        3.1.1 连续性方程
        3.1.2 动量方程
        3.1.3 电场控制方程
        3.1.4 液固相间作用力
        3.1.5 湍流模型
        3.1.6 数值方法
    3.2 净油装置模型
        3.2.1 电极组合形式
        3.2.2 电极尺寸
        3.2.3 净油装置模型建立
        3.2.4 网格无关性验证
    3.3 静电净油系统模拟
        3.3.1 液固流动特性
        3.3.2 关键因素影响
        3.3.3 净油系统无量纲分析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静电净油实验系统设计
    4.1 静电净油装置
        4.1.1 电极
        4.1.2 集尘体
        4.1.3 整体设计
    4.2 高压发生器
        4.2.1 参数选择
        4.2.2 调试方法
    4.3 净化效果测量装置
        4.3.1 参数选择
        4.3.2 调试方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静电净油实验研究
    5.1 实验方案设计
        5.1.1 实验条件
        5.1.2 实验流程
    5.2 正交实验研究
        5.2.1 方案设计
        5.2.2 实验结果分析
    5.3 净化效率实验研究
        5.3.1 净化过程中颗粒数变化
        5.3.2 净化效率验证
    5.4 单一因素影响实验研究
        5.4.1 净化时间的影响
        5.4.2 电压的影响
        5.4.3 温度的影响
        5.4.4 净化流量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静电净油系统现场实验及工业化应用研究
    6.1 静电净油系统工业样机
        6.1.1 原理设计
        6.1.2 整体设计
        6.1.3 监控系统设计
    6.2 静电净油系统现场实验研究
        6.2.1 现场实验条件
        6.2.2 现场实验方案
        6.2.3 现场实验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总结及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设备选型列表附表
致谢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2)废弃油基钻井液中柴油回收和净化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废弃油基钻井液及其处理现状
        1.2.1 废弃油基钻井液的来源
        1.2.2 废弃油基钻井液组成及特点
        1.2.3 废弃油基钻井液对环境的影响
        1.2.4 国内外处理废弃油基钻井液的现状
    1.3 国内外废柴油回收净化工艺研究现状
        1.3.1 沉降-过滤法
        1.3.2 沉降-白土吸附-过滤法
        1.3.3 沉降-酸洗-白土吸附-过滤法
        1.3.4 沉降-溶剂抽提-减压蒸馏-加氢精制法
        1.3.5 国内外废柴油处理技术的分析比较
    1.4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论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1.5.3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实验方案、材料及仪器
    2.1 实验方案设计
    2.2 实验材料、方法及步骤
        2.2.1 废柴油回收实验材料及方法
        2.2.2 废柴油净化实验材料及方法
        2.2.3 固化实验材料及方法
    2.3 实验分析方法
        2.3.1 钻井液基本性质的测定方法
        2.3.2 脱油率和脱水率的测定方法
        2.3.3 柴油性质的测定方法
        2.3.4 固化效果评价方法
    2.4 主要实验仪器
第3章 废弃油基钻井液中柴油回收工艺研究
    3.1 主要实验药品
    3.2 破乳原理
    3.3 破乳剂评选实验
    3.4 破乳剂溶剂评选实验
    3.5 破乳助剂评选实验
        3.5.1 破乳助剂的筛选
        3.5.2 破乳助剂的复配
    3.6 柴油回收影响因素优化实验
        3.6.1 离心转速
        3.6.2 破乳温度
        3.6.3 破乳时间
        3.6.4 离心时间
        3.6.5 破乳剂加量
        3.6.6 破乳助剂加量
        3.6.7 废弃油基钻井液稀释程度
    3.7 柴油回收影响因素正交实验
    3.8 回收柴油基本性质分析
    3.9 废渣废液固化处理
        3.9.1 分离出废渣废水的性质
        3.9.2 固化结果及机理分析
    3.10 本章小结
第4章 废柴油净化工艺研究
    4.1 主要实验药品
    4.2 废柴油基本性质
    4.3 絮凝净化工艺
        4.3.1 絮凝原理
        4.3.2 絮凝净化影响因素优化实验
        4.3.3 絮凝净化影响因素正交实验
        4.3.4 结果分析
    4.4 絮凝-酸洗净化工艺
        4.4.1 酸洗原理
        4.4.2 絮凝-酸洗净化影响因素优化实验
        4.4.3 絮凝-酸洗净化影响因素正交实验
        4.4.4 结果分析
    4.5 絮凝-酸洗-碱洗净化工艺
        4.5.1 碱洗原理
        4.5.2 絮凝-酸洗-碱洗净化影响因素优化实验
        4.5.3 絮凝-酸洗-碱洗净化影响因素正交实验
        4.5.4 结果分析
    4.6 絮凝-酸洗-碱洗-白土吸附净化工艺
        4.6.1 白土的活化与脱水
        4.6.2 絮凝-酸洗-碱洗-白土吸附净化影响因素优化实验
        4.6.3 絮凝-酸洗-碱洗-白土吸附净化影响因素正交实验
        4.6.4 结果分析
    4.7 回收净化柴油的质量检测
        4.7.1 基本理化指标检测
        4.7.2 柴油红外光谱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现场回收净化工艺设计及经济性分析
    5.1 柴油的现场回收净化工艺设计
    5.2 柴油回收净化工艺的经济性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3)废润滑油再生工艺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石油资源的日益紧缺
        1.1.2 润滑油市场的国内现状
        1.1.3 废润滑油回收的意义
    1.2 废润滑油处理现状及相关问题
        1.2.1 废润滑油处理的国内外现状
        1.2.2 废润滑油处理方法的比较
        1.2.3 新疆地区的废润滑油现状
        1.2.4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2.1 废润滑油处理系统的工艺及特点
        2.1.1 废润滑油处理工艺
        2.1.2 FKHB废润滑油处理工艺的特点
    2.2 建模理论概述
        2.2.1 建模理论分类
        2.2.2 辨识方法的研究现状
    2.3 废润滑油处理系统的分段建模
        2.3.1 流量输出的模型建立
        2.3.2 管式加热炉的模型建立
        2.3.3 恒温擦膜蒸发器的模型建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恒温擦膜蒸发器的控制仿真
    3.1 常规PID的控制仿真
    3.2 改进型史密斯补偿控制仿真
        3.2.1 史密斯补偿的原理
        3.2.2 改进型史密斯补偿的仿真分析
    3.3 模糊自适应整定PID控制仿真
        3.3.1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算法
        3.3.2 模糊自适应PID的SIMULINK仿真
    3.4 DMC控制仿真
        3.4.1 DMC的控制策略
        3.4.2 DMC与模糊PID的控制仿真比较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FKHB废润滑油再生控制系统的实现
    4.1 废润滑油再生控制系统的搭建
        4.1.1 控制系统的硬件网络结构
        4.1.2 控制系统的通信形式
    4.2 PROFIBUS总线下的流量控制
        4.2.1 孔板流量计的原理
        4.2.2 流量的总线闭环控制
    4.3 恒温擦膜蒸发器的模糊PID控制实现
        4.3.1 建立SCL源文件
        4.3.2 温度控制功能块的调用
    4.4 储油罐的顺序控制
        4.4.1 GRAPH语言的介绍
        4.4.2 储油罐的控制编程
    4.5 组态王监控界面的设计
        4.5.1 组态王监控软件概述
        4.5.2 监控画面的设计实现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4)催化裂解废润滑油制备轻柴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废润滑油的产生及危害
        1.1.1 润滑油的产生、作用与老化
        1.1.2 废润滑油污染危害
        1.1.3 废润滑油再生加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2 国内外废润滑油再生加工情况
    1.3 废润滑油处理现有工艺
        1.3.1 Meinken 工艺
        1.3.2 IFP 工艺
        1.3.3 蒸馏与活性白土处理相结合的废润滑油再生工艺
        1.3.4 KTI 工艺
        1.3.5 DCH 工艺
        1.3.6 DCH 与炼油厂联合工艺
        1.3.7 Snamprogetti 工艺
        1.3.8 净化-酸洗-碱洗-白土吸附脱色工艺
        1.3.9 利用废旧润滑油制钠基润滑脂的工艺
        1.3.10 评估废油再生工艺
    1.4 废润滑油制柴油工艺
        1.4.1 热裂解法
        1.4.2 热裂解-催化改质法
        1.4.3 对原有催化裂解法评估
    1.5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1.5.1 选题意义和依据
        1.5.2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与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油样
    2.2 试剂
    2.3 仪器
    2.4 实验方法
        2.4.1 实验工艺流程图
        2.4.2 实验步骤
    2.5 红外光谱分析
    2.6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
第三章 废润滑油的催化裂解研究
    3.1 催化剂的制备
        3.1.1 废润滑油的改质催化剂
        3.1.2 制备催化剂
    3.2 废润滑油催化裂解工艺条件的确定
        3.2.1 催化剂的用量对催化裂解反应的影响
        3.2.2 反应中温度与产油率的关系
    3.3 催化裂解实验具体实验实例
    3.4 工艺适用性验证
    3.5 馏程分析
        3.5.1 馏程概述
        3.5.2 馏程的测定
    3.6 密度
    3.7 机械杂质及水分(离心法)
    3.8 酸值的测定
    3.9 闪点的测定
        3.9.1 闪点概论
        3.9.2 测定结果
    3.10 粘度的测定
    3.11 催化裂化柴油金属防腐实验研究
    3.12 十六烷值的测定和计算
        3.12.1 柴油的十六烷值
        3.12.2 如何提高柴油十六烷值
        3.12.3 柴油指数
        3.12.4 测定结果
    3.13 其他质量指标的测定
    3.14 红外分析
    3.15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柴油组成
    3.1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催化裂解柴油安定性研究
    4.1 催化裂化柴油安定性的评价方法
    4.2 催化裂化柴油安定性的影响因素
    4.3 萃取络合剂的选择
        4.3.1 萃取剂
        4.3.2 络合剂
        4.3.3 碱洗
        4.3.4 沉淀剂
    4.4 精制药剂的制备
    4.5 催化裂解油的安定性实验研究
        4.5.1 萃取实验
        4.5.2 脱色实验
        4.5.3 脱色后轻柴油的稳定性实验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经济核算及环境评价
    5.1 经济效益分析
    5.2 产能分析
    5.3 环境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研究课题

(5)工矿企业废油的再生新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原料
工艺流程
    1. 沉淀
    2. 离心分离
    3. 聚沉精制
        3.1 温度
        3.2 搅拌速度
        3.3 反应时间
        3.4 絮凝剂加入量
    4. 脱色
        4.1 温度
        4.2 搅拌速度
        4.3 白土用量
        4.4 脱色反应时间
结果分析
结束语

四、工矿企业废油的再生新工艺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高压静电高效净油技术研究及在液压润滑系统中的应用[D]. 叶兴海. 江苏大学, 2020
  • [2]废弃油基钻井液中柴油回收和净化工艺研究[D]. 徐俊忠. 西南石油大学, 2014(08)
  • [3]废润滑油再生工艺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李晓海. 新疆大学, 2012(06)
  • [4]催化裂解废润滑油制备轻柴油技术研究[D]. 王兴卫. 江西理工大学, 2011(11)
  • [5]工矿企业废油的再生新工艺研究[J]. 刘晓庚. 江西化工, 2001(04)
  • [6]废旧润滑油的净化与再生[J]. 赵大庆. 中国科技信息, 1993(03)

标签:;  ;  ;  ;  ;  

工矿企业废油再生新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