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受泰国公民献血(论文文献综述)
吉喆[1](2021)在《中国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刘嘉琪[2](2020)在《公共危机事件中用户社交网络卷入行为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社会各方面的深层次矛盾逐渐显现,各种公共危机层出不穷。在紧迫、高压的危机期间,公众通过发达的社交网络非正式地快速聚集。用户社交网络卷入具有高度不确定性,既有可能汇集众智,释放出良性力量,成为公共危机管理的协同者,但又可能带来额外的风险,造成严重的破坏,变为危机管理活动中的重点管理对象。为更加深刻地感知、理解与引导用户社交网络卷入行为,本论文立足于嵌入社交网络中真实存在的“人”的内部认知特征与外部行为规律,采用管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行为经济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模型与研究手段,遵循“行为感知—行为理解—行为引导”的逻辑主线,依次从四个具体的方面展开跨层次的研究工作,以期为公共危机事件的管理与应对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建议。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从卷入行为感知层来看,通过社交网络的虚拟空间,在危机信息的感染下,道德诉求性和功利诉求性内容均可提升用户社交网络卷入的可能性。而且,危机信息中嵌入的多元负面离散情绪会“定向地”增强或削弱诉求性内容的煽动效果。为剖析个体制定卷入决策时的认知加工线索与加工过程,本研究首先基于HSM双系统认知加工理论框架、信息诉求理论与情绪评价理论,建立公共危机事件中用户社交网络卷入影响因素与影响机制实证模型。其次,将用户自主创作的危机信息中常表达的两类诉求性内容(道德诉求和功利诉求)概念化,利用基于机器学习的文本分类方法对其强度进行测量。随后,区分了嵌入信息中的两类常见的负面离散情绪(愤怒与焦虑)间的细粒度差异,并运用LIWC程序完成测量工作。最后,通过新浪微博和Twitter平台采集到的公共危机事件(“魏则西事件”、“泰国沉船事件”、“Facebook数据泄露事件”和“#MeToo事件”)期间的数据集,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对诉求性内容的主效应以及负面离散情绪的多重调节作用进行分析,并完成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实证结果表明:(1)危机信息中的道德诉求性内容(作为启发式加工线索)与功利诉求性内容(作为系统式加工线索)均可以瞬间唤醒大量用户卷入;(2)当愤怒情绪与道德诉求,以及焦虑情绪与功利诉求相结合时,会爆发巨大的煽动力;(3)相反,当焦虑情绪与道德诉求,以及愤怒情绪与功利诉求相结合时,会降低危机信息的吸引力,削弱公众的社交网络卷入。第二,从卷入行为理解层来看,用户良性社交网络卷入行为是多重内部心理动机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的外部行动结果,且公众在不同社交网络情境下进行决策时会有明显的差异性倾向,呈现出不同的“自我”认知状态。为理解公众主动发生良性卷入行为的前因动机与必备条件,本研究面向两类具有典型性差异的社交网络情境(新浪微博与腾讯微信),以最常见的谣言对抗行为为例,借助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促进理论与道德—功利倾向动机框架,把人们在面对谣言对抗任务时的心理动机划分为具有道德倾向的“自律”动机(即,个人规范)、“他律”动机(即,社会规范)和具有功利倾向的“利他”动机(即,信息支持)、“利己”动机(即,自我呈现)。通过fsQCA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多发性动机相互交织、共同牵连而成的组合路径进行梳理,探寻驱动或抵触良性社交网络卷入行为发生的最典型、最精简、最核心的因果关系链。实证结果表明:(1)在围观者众多的微信平台中,当人们面对良性卷入决策困境时,会表现出冷静的“客我”角色,倾向于运用理性的功利动机分析结果的收益;(2)相反,在围观者较少的微博平台中,人们总是可以做自然的、简单的、真实的“主我”,依赖根植于自身的道德动机做出本能的反应。第三,从卷入行为引导层来看,基于微观的视角,大多数精心设计的助推策略能够有效地帮助政府改善危机沟通能力,提升公众的良性社交网络卷入意向。而且,明确了社交网络用户在认知风格方面的异质性会显着地影响助推策略的实际效果。为引导更多公众在“不知不觉”间主动提升良性卷入行为意向,本研究在公共危机管理领域引入新派行为经济学中的助推理论,充分考虑了危机决策者的非理性认知特征,并针对个体决策框架中的关键环节设计了三种政府危机沟通助推策略,包括针对决策者本身的心理定势启动助推、针对决策选项的额外选项助推与针对决策环境的示范性规范助推。以认知风格中的大脑半球偏好理论作为将助推对象分类的依据,进一步细化探讨了助推策略在社交网络用户心理认知层面对行为机制的影响。采用4(助推策略类型)×2(助推对象认知风格类型)的两因素被试间在线实验,考察助推策略对于引导用户完成良性社交网络卷入行为的有效性以及助推策略和认知风格彼此之间的关联效应。实证结果表明:(1)以助推方式干预人们卷入决策的切入点看似小巧精致,却切实地抓住了“问题来源于行为,行为来源于选择”的核心本质。不论是心理定势启动助推策略,或是示范性规范助推策略,都会提高公众良性卷入行为意向;(2)但是,额外选项助推由于可能会增加个体的认知加工负担,因此,在紧迫的公共危机情境下并不会产生预期的良效;(3)用户自身的认知风格对助推方式的卷入引导效果产生了显着的调节作用。相对于左脑偏好者,右脑偏好者更容易被助推干预影响,从而产生更加强烈的良性卷入行为意向。第四,从卷入行为引导层来看,基于宏观的视角,面向不同的公众心理应激阶段,针对偏差集体卷入活动中的不同角色,政府施加不同强度、不同方向的助推干预,社交网络系统均会相应地呈现出不同的集体卷入演化态势,从而提示政府的干预活动应具备“定制式”引导思维。为有效地阻断公众集体偏差卷入行为,及时疏解偏差卷入者,引导公众向理智状态过渡,本研究从整体性视角出发,区分了公众集体卷入行动中的角色差异,并引入了传染病传播领域的2SI2R模型和认知心理学中的心理应激反应理论,厘清在公共危机事件中,当倡导者向社交网络系统中输入偏差信息后,用户介于未知者、卷入者(包括,支持者与扩散者)和免疫者之间的卷入状态转移规则。运用微分方程组对卷入状态转移机制进行数理描述,并借助数据驱动的仿真方法刻画出用户的集体卷入趋势。通过调节与控制变量参数,观测政府在不同公众心理应激阶段,针对不同类型的卷入者,施加不同强度的助推干预后,社交网络系统中呈现的不同用户集体卷入态势演化规律,最终得到了 6条重要结论。并基于仿真结果,提出一系列具体的干预策略,增强了助推方式的实用性,对公共危机事件应对与用户社交网络卷入引导工作的开展产生了积极意义。通过对公共危机事件中用户社交网络卷入行为进行深入研究,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研究视角创新,从微观个体认知层面洞悉用户社交网络卷入行为本质。为弥补现有大多数用户社交网络卷入行为研究仍停留于对外部行为的关注,而忽视了从微观心理层面科学洞悉行为发生的本质原因的不足,本研究从嵌入于社交网络背后的真实的“人”的内在心理认知(包括,心理认知加工过程、心理动机要素、认知风格差异、心理应激反应状态)入手,揭开决策者的心理“黑箱”,“由内而外”地感知、理解用户良性卷入行为的主观能动倾向与规律,正向引导用户的社交网络卷入行为。从而,对微观的认知心理学研究与宏观的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的跨尺度融合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二是研究变量创新,从道德—功利角度解读用户社交网络卷入决策过程。尽管对道德与功利的探讨是传统危机管理工作中永恒的命题,但当公共危机迁移至社交网络的虚拟世界后,研究人员似乎忽视了从道德—功利角度对现象背后根本性矛盾的思索。本研究通过对公共危机事件中充斥着的外部危机信息中的道德—功利诉求性决策线索,以及决策者内部的道德—功利心理动机的剖析,帮助公共危机研究者更加了解公众的决策过程,同时也为卷入行为研究体系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三是研究内容创新,从助推干预视阈为用户良性社交网络卷入提供一种新型行为引导思路。在面向公共危机情境的公众社交网络卷入行为引导方面,现有的干预手段与干预研究稍显局限,普遍存在着介入晚、反弹大、“治标不治本”的问题。为改善这一现象,本研究创新地汲取了新派行为经济学思想,借助助推理论,将软性的、非侵入式的助推干预方式纳入公共危机管理应急处置与行为引导研究体系,验证了助推干预工具的有效性并摸索出一系列令助推干预效果最优化的实施策略。从而,有助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人员与实践人员更全面地了解助推干预这种新型行为引导方式,并加强对它的重视。四是研究思路创新,从多元学科交叉渗透视角推动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体系的跨界新思考。本研究吸收了多元学科在研究范式、方法论方面的深厚积累,但并不完全囿于学科的藩篱,始终秉持着管理学科在洞察现象背后机理方面的独特优势。在此核心思想牵引下,本研究具有跨学科交叉融合的特性,尝试将不同学科中的理论(包括,信息诉求理论、情绪评价理论、社会促进理论、助推理论、心理应激理论等)、模型(包括,HSM双系统认知加工理论框架、道德—功利分析框架、个体决策框架、传染病传播框架)和分析技术手段(包括,计量经济学、机器学习、QCA定性比较分析、在线实验、模型仿真等)综合运用,以保证研究的深入开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用户社交网络卷入研究的方法与思路,丰富了公共危机管理领域的跨界研究范式,推动了科研人员对于管理学与其他学科融合的整体性思考。
周莹[3](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提出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吴洁[4](2020)在《道德提升感对初中生品德发展的影响及干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我们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随着素质教育提出以来,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已经不是简单的只重视智育,转而将德育也放在了首位。德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成为具有符合社会需要的思想品德的人,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要想提升学生的品德发展水平,首先需要了解其品德发展状况如何,但对品德发展水平的测量还存在以下不足:(1)思想品德课程考试分数只能测量学生所掌握的理论知识;(2)教师评价优良中差的方式只能反映学生被老师观察到的外在行为表现;(3)一些用来测量学生品德发展水平的量表不是只测量了学生品德发展的某个方面就是这些量表不是标准化测量工具,在测量学生品德发展水平时同样存在缺陷。总而言之,现在还缺乏一份标准化测量工具,能够有效测出学生真实的品德发展水平。由于学生的品德发展包含了各种复杂成分,不能对其直接进行干预,那么就需要寻找影响学生品德发展的因素,通过对影响因素进行干预来提升学生的品德发展水平。目的:本研究拟编制初中生品德发展问卷,探讨道德提升感与品德发展的关系,并对道德提升感进行干预,提升初中生品德发展水平。方法:为此,本研究分为三部分。研究一为编制初中生品德发展问卷,测量学生的德育发展水平,了解初中生品德发展状况;研究二从道德提升感出发,采用道德提升感量表和自编初中生品德发展问卷对初中生进行施测,研究道德提升感与品德发展的关系,为干预提供指导;研究三将道德提升感运用到初中生品德教育当中,通过对道德提升感进行干预,提升初中生的品德发展水平。对象:选取江西省多所中学的初中生作为被试,共5139人(研究一4241人,研究二812人,研究三86人)。结论:(1)编制的初中生品德发展问卷包括“积极自我认识”、“良好个人习惯”、“公民基本素养”及“人际交往品质”4个维度,57个项目,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效度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可作为初中生品德发展水平的测量工具。(2)初中生道德提升感水平能够影响其品德发展水平,道德提升感水平高的学生品德发展水平也高,道德提升感水平低的学生品德发展水平也低。(3)通过对道德提升感进行干预,能够提升学生的品德发展水平。
陈悦[5](2020)在《媒介化苦难与公众同情 ——基于“斯里兰卡爆炸案”报道与评论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无穷的远方,苦难降临于陌生人,他们的悲痛和哭声与我有什么关系?地理空间分隔了人类,划分出属于不同区域的群体,然而媒介通过传递影像文字打破了地域限制,在遥远的陌生人之间建立联结。随着互联网发展,世界任一角落的灾难都可能出现在我们的屏幕里,而我们会产生怎样的情感反应?Chouliaraki认为,不同类型的灾难新闻会唤起受众不同程度的情感道德参与,媒介化苦难对我们是否愿意关心他者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国外关于媒介化苦难和公众同情的研究集中于西方国家如何看待发生在非西方国家的灾难,发展中国家的受众情况被忽视。国内对公众同情的研究则局限于国内事件,很少拓展到更远的苦难。本文试图以2019斯里兰卡连环爆炸案为例,运用话语分析和内容分析,研究中国媒体的国际灾难报道和中国网友的同情反馈。本研究包括三个核心部分:第一,媒体如何报道斯里兰卡爆炸案;第二,人们在互联网上对此事件如何回应,表达何种同情;第三,媒体报道对公众同情能否产生有效影响。根据研究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媒体对斯里兰卡爆炸案的报道可以划分为冒险类和危急类新闻,二者比例相当,不存在狂欢代入类;(2)冒险类新闻中,人物形象缺失,斯里兰卡被高度他者化;(3)危急类新闻中,施害者和受害者的形象得到丰富呈现,尤其是欧美国家遇难者的形象,斯里兰卡的他者化地位削弱但仍存在;(4)媒体的情感倾向性在部分危急类新闻中表现明显,新闻措辞偏主观化;(5)46%网民对斯里兰卡爆炸案表示同情,其中谴责型同情最为突出,主要是对恐怖分子和对美国的愤怒指责;(6)极少数网友拒绝同情,主要表现为调侃宗教文化和斯里兰卡的落后;(7)半数网民未明确表达对此爆炸案的情感倾向,而是从自我和他者的立场反思追问;(8)新闻报道倾向性与公众对爆炸事件的态度不具有一致性,网友对事件的个人解读超越新闻内容。
郭楠[6](2020)在《东南亚华侨对祖国抗战贡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首次中华民族打败外国侵略者,取得彻底胜利的最伟大民族解放战争。抗战的胜利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各阶级、各民族、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共同努力下取得的。当时旅居东南亚的800多万华侨也是这场战争的重要力量,他们团结在“抗日救国”的旗帜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输财助饷,同仇敌忾,和祖国人民风雨同舟,共同抵御外辱。东南亚华侨在抗战期间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体现出觉醒的中华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历史证明,东南亚华侨以空前的民族热情支持祖国抗战,不仅仅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光辉篇章,也是永远激励中华儿女热爱祖国、为祖国奉献的伟大精神力量。抗日战争期间,华侨对祖国支援的原因、影响以及贡献,目前学术界已经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然而在国内的近现代研究史上,对东南亚华侨与祖国抗战支援的研究不是很成熟,鲜有学者对东南亚华侨对抗战贡献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对今天的经验启示关注。因此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较为完整的、系统的阐述东南亚华侨对祖国抗战的贡献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从论文结构来看,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论述了东南亚华侨支援祖国抗战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探究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明确了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是理论部分。在清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对东南亚华侨移民的基本情况和抗战时期东南亚华侨社会的变化进行了梳理,从而为东南亚华侨支援祖国抗战的研究提供理论背景。第三章,主要研究了东南亚华侨支援祖国抗战的原因,分别从国共两党的侨务政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以及东南亚华侨爱国爱乡的传统、华侨组织的成立、爱国侨领的领导以及民族意识的觉醒进行了分析,为后文作铺垫。第四章,分别从经济、政治、人力和文化方面阐述了东南亚华侨对中国抗战的贡献,明晰了本文研究的核心,增强研究的针对性。第五章,结合时代背景,论述了东南亚华侨支援抗战的作用和意义,突出东南亚华侨在抗战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最后总结了新时期东南亚华侨积极支援祖国抗战的精神对当代的启示,突出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今后要弘扬东南亚华侨爱国爱乡精神,重视海外华侨的当代价值。尽管今天摆脱了缺衣少食的贫苦,但是要仍然发扬东南亚华侨艰苦奋斗美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引导青年养成正确的理想观,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脚踏实地,争做时代好青年。
黎氏贤(Le Thi Hien)[7](2019)在《越南高中公民教育课中的生活价值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95年,联合国提出了 12个全球性的核心价值,即“和平、自由、尊重、合作、团结、忠实、责任、谦虚、宽容、简朴、仁爱、幸福”。其中多个核心价值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由此引申出了“生活价值”的概念。生活价值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起着重要的指引作用,人们依照生活价值来确定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生活方向。近年来,生活价值教育逐渐成为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许多国家得到了实践,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向世界去传达这些价值。但是,直到2005年越南中小学校才开始将生活价值的教学内容融入一些相关科目的教学或者班级周会、集体升旗仪式等活动中,而且至今仍未成为独立的科目。由此可见,越南生活价值的教育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亟待研究和发展。本研究以越南高中公民教育课中的生活价值教育为研究主题,首先通过文献法梳理了生活价值教育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然后从清华省、顺华省和岘港省的6所高中学校中随机抽取了 677名学生和25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从中选取了 18名高中生和6名公民教育课的教师作为深度访谈的对象,对高中公民教育课中的生活价值教育现状进行调查,接着运用实验的方法设计了若干个包括生活价值教育的公民教育课的教案并测试其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越南高中公民教育课中进行生活价值教育的可行性建议。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章介绍了生活价值教育的内涵及理论基础,包括生活价值教育的内涵、探究式教学与体验式学习的理论、教育中的融合理论、积极教学方法等相关理论。第二章对越南高中公民教育课中的生活价值教育进行概述。首先介绍了越南高中公民教育的历史,越南高中公民教育课的地位及目标;其次对越南高中生活价值教育的目的、内容、途径及评估进行介绍;然后,通过论证公民教育课和生活价值教育目标契合、互为补充,从而肯定了公民教育课中融入生活价值教育的可行性;最后,提出在高中公民教育课中实施生活价值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第三章对高中公民教育课中的生活价值教育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教师和学生都意识到了生活价值教育的必要性,然而生活价值教育在高中的实施现状却不是很理想。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传统,很少使用现代和积极的教学方法。在生活价值教育过程中,各价值所受的关注程度不均衡。相对于“合作、仁爱、和平、宽容、团结”等生活价值,“谦虚、自由、尊重”等生活价值较少受到教师关注,学生在这些方面的积极行为评分也较低。此外,生活价值教育还面临一些现实困境,例如没有独立的生活价值教育课程,公民教育课的课时较少,学生的课程繁多、负荷量过大,日益突出的社会弊端影响着生活价值教育,教师的能力有限等。第四章设计了越南高中公民教育课中的生活价值教育实验。本文挑选了岘港省的一所农村高中开展了生活价值教育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认知、态度和行为表现都有了积极的改变。如果教师注意选择相应的生活价值,设计并添加到公民教育课中,用积极的教育方法以及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进行教育,将有利于学生形成对生活价值正确、充分的理解。第五章对当前生活价值教育融入高中公民教育课提出可行性建议。该部分提出了公民教育课中的生活价值教育的教学实践策略,具体包括确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运用积极教学方法、评估学生学习效果;并进一步提出了学校层面的行动方案要遵循意识教育与行为教育的统一,趋于教育必备和可行的生活价值,生活价值教育工作需要与现实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三大原则。
景军[8](2019)在《当代中国医学人类学评述》文中认为选择性地回顾当代中国医学人类历程,主要目的是为了方便其他领域的学者了解中国医学人类学的进展及探究医学和健康问题的学科特征。首先简要说明中国医学人类学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近十多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后讨论一系列可以阐释学科基础的研究案例,以此说明这一学科与其他学科一起耕耘医学人文主义的努力充满生机。笔者特别希望指出,医学人类学并非医学科学的配角,而是要从社会文化视角系统阐述人类健康的多重意义。
吴建兴[9](2019)在《社会互动、面子与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是全域旅游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近些年来随着全域旅游的蓬勃兴起,日益频繁的旅游者活动给旅游目的地的环境压力也日趋增大,部分中国旅游者不负责任的环境行为造成旅游景区生态污染,降低景区生态资源价值。因此,提升中国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不仅可以有效减少旅游目的地生态环境的污染破坏,降低目的地管理部门的环保的运营成本,而且有助于提升中国公民素养甚至国家形象。因而,如何更好地提升中国旅游者的环境责任行为已成为旅游学界关注的重点问题。主流研究大多从旅游者自身的视角去探究其认知、情感以及规范等驱动因素对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这些研究将驱动因素融入已有的经典理论中,如计划行为理论、规范激活理论等,通过对旅游者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来检验变量间的假设关系。然而,这些研究仅仅从旅游者自身角度来分析,但旅游活动不是发生在社会真空中,旅游活动的本质是社会互动。社会互动会对旅游者环境行为驱动因素及环境行为本身都产生重要影响。而且,社会互动体现了本土文化真正的运作方式,因而,亟需对嵌入在社会互动中且深受本土文化影响的中国旅游者的环境责任行为展开研究。本研究立足于社会互动的视角,以中国旅游者为研究对象,精心设计了四个相互关联子研究。子研究1采用了自我民族志对农家乐东道主与城市旅游者间的主客互动展开研究,探索了农家乐东道主塑造城市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动机和策略。子研究2运用了关键事件法对旅游者间社会互动展开研究,探索了不同关系下旅游者影响在场旅游者环境行为的方式。子研究1和子研究2都发现面子,这一被西方旅游学界所忽视的文化因素,在不同社会互动情境中,对中国旅游者的环境行为起到了自律和他律作用。子研究3和子研究4运用定量研究方法实证检验了面子的他律作用和自律作用对中国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子研究3依照已有研究,将面子与计划行为理论进行了融合,建构了整合模型与研究假设,检验面子对中国旅游者的感知社会规范和环境责任行为之间关系的影响。子研究4基于已有文献,将面子融入规范激活理论(NAT)来实证检验面子的自律作用,结果发现面子能有效调节中国旅游者的内在环保规范转化成现实的环境责任行为。本研究使用了自我民族志、关键事件法以及结构方程模型等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对旅游者互动中的相关群体展开多种形式的调研,包括浙江长兴乡村旅游中的农家乐业主、在杭高校的大学生旅游者、西湖风景区的旅游者和浙江湖州市的旅游者等。调研过程历时两年零三个月,共发放问卷1300份,回收有效问卷823份,展开29个深度访谈以及10个月的参与式观察等。经过历时两年多的调查研究,本文得到如下结论:(1)生态利益是驱动农家乐东道主提升旅游者环境行为的主要动机。子研究1发现东道主在经营农家乐的过程中发现优美的生态环境能够为农家乐带来短期和长期的经济收益。而环境的经济收益会驱动农家乐东道主在主客互动中影响旅游者在场的环境责任行为。对于东道主来说,无论是短期的经济收入及支出,还是长期的生态品牌和经营风险,生态利益的本质都是经济利益。在环境的经济利益驱动下,东道主在主客互动中会主动自觉、想方设法的去提升旅游者的环境责任行为。(2)旅游者间互动对其环境行为的影响是按照角色关系展开。子研究2通过关键事件法发现旅游者互动对其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是按照关系类型而展开的。不同关系类型的旅游者在影响在场旅游者环境行为的方向和策略上有着巨大差异。例如,家人关系类型的旅游者会将环境责任行为视为个人的素质和全家人的面子,往往通过直接劝说等方式正面提升旅游者的环境责任行为。而朋友关系类型中,旅游者会考虑在场朋友的感受,多采用间接友善方式去影响,会保留朋友的面子,这种影响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例如,会跟随仿效有影响力的朋友实施不环保的行为。而陌生人关系类型中,旅游者更多考虑他人环境行为对自身的旅游体验影响,采用更加间接的暗示,如咳嗽、拍照等,对旅游者在场环境行为影响并不显着,而且,也会因从众行为实施环境不友好行为。(3)面子是社会互动中影响旅游者环境行为的重要因素。子研究1发现面子在主客互动中以微妙的方式发挥规范作用,东道主对环境行为较好的旅游者公开表扬给面子,对环境行为较差的旅游者间接提示留面子。面子就成了旅游者环境责任的社会规范和个人规范的实施机制。旅游者环境行为在东道主的公开正面表扬下激励维持,含蓄负面反馈中得以修正。与以往的研究相比,本研究首先提出在主客互动中东道主使用面子观念来规范了旅游者的环境责任行为。子研究2发现面子在中国旅游者间互动对其环境责任行为影响中同样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受访者会将环境行为与自身面子紧密联系,用以己度人的方式假想出自身环境行为可能引起的他人的社会评价,以及这种潜在的社会评价对自身与同行者面子得失所产生的影响。受访者会将这种自我假想的潜在社会评价以及伴随着的情绪体验(如羞耻感、自豪感)作为自身道德约束来持守。另一方面,受访者会通过留面子的方式,间接友善的提醒在场旅游者注意环境行为,这种含蓄的暗示信息也往往会被面子意识敏感的旅游者所捕捉,将环境的社会规范转化成个人环境行为,而面子意识不敏感的旅游者往往会忽视人际互动的线索。(4)面子能影响中国旅游者的感知社会规范转化成环境责任行为。子研究3依据已有文献支撑,构建面子和计划行为理论的融合模型,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来检验面子对旅游者感知社会规范和环境责任行为之间关系的影响。结果发现,旅游者面子意识越敏感,即越是渴望得面子或害怕失面子,感知社会规范对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越显着。这一研究发现,面子对社会规范转化为环境行为影响不仅仅局限于熟人社会的生活和工作中,在旅游情境下也同样能产生影响。该研究结果证实了子研究1和子研究2中所提到的人际互动中的含蓄的环境暗示会被面子意识敏感的旅游者所接受,而被面子意识不敏感的旅游者所忽略。(5)面子能影响中国旅游者的个人规范表达为环境责任行为。子研究4基于前人研究成果,构建了面子和规范激活理论的整合模型,发现面子调节着中国旅游者的个人规范和环境责任行为的关系,即旅游者越是渴望得面子或者越是害怕失面子,个人规范对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越是显着。这一发现从中国文化视角丰富了规范激活理论,对于中国旅游者来说,个人的环境规范的激活不仅仅是受到了结果意识和责任归属影响,个人的面子意识也会施加影响。这一研究结果证实了 Schwartz(1968)的观点,即个人规范是个体从社会文化规则中所习得的自我期望。也证实了已有学者关于个人规范激活成为环境责任行为会受到文化价值影响的观点。本研究理论贡献如下:一是首次将社会互动视角引入中国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研究。社会互动不仅为旅游者环境的态度、观念和规范提供了讨论、交流和学习的平台,而且互动者还会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在场旅游者的环境责任行为产生影响。旅游过程中的社会互动有着双向影响作用,不仅能够正向鼓励旅游者实施环境责任行为,也会负面诱导旅游者实施不负责任的环境行为。因而,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环境责任行为是在不断交往互动过程中建构并相互影响的。二是通过定性研究方法,探索了面子在不同的社会互动关系下对中国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面子是西方学者研究中国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文化盲点,在中国人社会互动中普遍存在,对中国旅游者的环境责任行为产生影响。一方面是面子的自律作用,害怕丢脸的中国旅游者会虚拟出环境行为的社会舆论,并对这些潜在的环境行为社会舆论以及可能带来的面子得失保持高度警觉,并将其内化成个人规范和行为标准。另一方面是面子的他律作用,面子因素是社会互动中行动者的考量重点,互动者往往通过积极的给面子和含蓄的留面子的方式来表达环境的社会规范和避免人际冲突。中国旅游者的环境行为会在面子的互动反馈中相互影响。三是融合成熟理论,对面子的他律和自律作用展开实证检验。主流研究将社会规范和个人规范作为环境行为的驱动因素分别被西方学者建构在在计划行为理论和规范激活理论中。然而,这些理论建构中有着天然的文化盲点,忽略了中国人的社会规范和个人规范的心理运作中的面子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不仅首次将面子与计划行为理论融合以探究面子他律作用对中国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而且还将面子与规范激活理论融合来探究面子自律作用对其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旅游者的面子意识越敏感,其社会规范和个人规范对环境责任行为影响就越显着。本研究将面子和西方经典的环境行为理论模型进行了融合,弥补了以往环境责任行为理论模型中缺乏中国文化因素的不足,拓展了中国文化因素对中国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影响的研究。
张慧雯[10](2019)在《泰国影视公益广告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人们可以更容易地接触到异质文化,全球跨文化传播通过互联网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同时,广告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和跨文化传播媒介,应当发挥好跨文化传播的作用,使其文化传播价值和经济价值最大化,积极主动传播自己的民族文化和国家形象。泰国和中国都是亚洲国家,在地理和文化方面有一定的相似之处,2017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高达12.24万亿元,同年泰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4552.21亿,泰国经济稍逊于中国。两者同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广告业在1996年戛纳国际广告节上颗粒无收,及至2018年的戛纳广告节仍错失全场大奖。而泰国广告业却能以创意闻名于国际市场,自1995年以来,泰国广告荣获克里奥尔语国际广告奖、纽约广告奖、伦敦广告奖、莫比乌斯广告奖等国际奖项。与此同时,它还获得了多项美国金铅笔广告奖。在第三届亚太广告节上,泰国凭借三枚金牌,两枚银牌和七枚铜牌的傲人成绩让整个世界瞩目。2018年的戛纳国际广告节,泰国又以《Friend Shit》获得2018年戛纳广告节电影狮和娱乐狮金奖。泰国广告作品所展现的创意和民族文化已经受到国际广告界的一致认可,泰国作为公认的高水准广告创作国,其发展势头已经超过了亚洲广告强国日本。泰国不仅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而且也经常成为中国互联网上的热门话题。在中国形成一股“广告,我只服泰国”的流行现象。我们应当思考:承载泰国独特文化的公益广告为何能在世界各地受到欢迎,它有哪些跨文化传播元素?它在跨文化交流中有何价值,如何有效化解文化折扣?它在中国成功实现跨文化传播又呈现出什么特点?本文以跨文化传播学、叙事学等相关理论为基础,以布赖恩斯皮茨伯格跨文化交流框架为基础,分别从个人系统、情节系统、关系系统三个方面,立足泰国影视公益广告在中国的传播现状,结合具体的统计数据,通过梳理泰国影视公益广告的发展进程,对典型案例进行了详细的文本分析。分析表明,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个体系统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基础,情节系统是推动跨文化传播的必要环节,但个人和情节都只是表面的东西,关系系统中关于共通情感与文化接近性的研究,才是中泰文化两者之间能够真正实现互动的原因。同时本文通过研究泰国影视公益广告作品成功跨文化传播的模式,归纳出泰国影视公益广告能够实现跨文化传播的成功要素。从广告制作者要以“内容为王,创新为要”、政府应成为影视公益广告发展的助推力、提升中国影视公益广告的文化接近性三个方面总结出可供我国影视公益广告借鉴的经验,希望能够对中国影视公益广告跨文化传播的发展有所助益。
二、感受泰国公民献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感受泰国公民献血(论文提纲范文)
(2)公共危机事件中用户社交网络卷入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3 问题提出 |
1.3.1 管理问题 |
1.3.2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概念与范围界定 |
1.5.1 “公共危机事件”概念界定 |
1.5.2 “社交网络”概念界定 |
1.5.3 “社交网络卷入行为”概念界定 |
1.5.4 研究范围界定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1.8 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公共危机管理中公众社交网络卷入效能 |
2.1.1 社交网络卷入的危机信息传播效能 |
2.1.2 社交网络卷入的危机决策支持效能 |
2.1.3 社交网络卷入的谣言对抗效能 |
2.1.4 社交网络卷入行为分类与效能评价 |
2.2 社交网络卷入决策影响机制 |
2.2.1 信息说服视阈下的影响机制 |
2.2.2 情绪感染视阈下的影响机制 |
2.2.3 心理认知视阈下的影响机制 |
2.2.4 社会环境视阈下的影响机制 |
2.3 公众卷入行为引导 |
2.3.1 基于危机沟通的卷入行为引导 |
2.3.2 基于心理应激状态的卷入行为引导 |
2.3.3 基于助推思维的卷入行为引导 |
2.4 对已有研究的总结 |
第三章 公共危机事件中用户社交网络卷入行为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探究 |
3.1 研究技术路线 |
3.2 理论基础与假设提出 |
3.2.1 启发式与系统式双系统信息加工理论(HSM) |
3.2.2 信息诉求理论 |
3.2.3 情绪理论 |
3.2.4 假设提出 |
3.3 研究设计 |
3.3.1 案例背景与数据收集 |
3.3.2 变量测量 |
3.3.3 模型设定 |
3.4 实证结果与假设验证 |
3.4.1 相关性分析 |
3.4.2 模型结果分析 |
3.4.3 稳健性检验一 |
3.4.4 稳健性检验二 |
3.4.5 稳健性检验三 |
3.5 本章小结 |
3.5.1 研究结论 |
3.5.2 理论贡献 |
3.5.3 实践建议 |
第四章 公共危机事件中基于不同社交网络情境的用户良性社交网络卷入行为形成路径研究 |
4.1 研究技术路线 |
4.2 理论基础与假设提出 |
4.2.1 社会促进理论 |
4.2.2 微博与微信 |
4.2.3 谣言对抗行为动机 |
4.2.4 假设提出 |
4.3 研究设计 |
4.3.1 研究方法与流程 |
4.3.2 案例背景 |
4.3.3 问卷设计与变量测量 |
4.3.4 样本数据收集 |
4.4 定性比较分析与结果 |
4.4.1 信度与效度检验 |
4.4.2 数据校准 |
4.4.3 真值表构建 |
4.4.4 必要条件分析 |
4.4.5 条件组合分析 |
4.4.6 核心和辅助要素归纳分析 |
4.4.7 反向结果补充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4.5.1 研究结论 |
4.5.2 理论贡献 |
4.5.3 实践建议 |
第五章 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府助推策略对用户良性社交网络卷入行为的影响研究 |
5.1 研究技术路线 |
5.2 理论基础与假设提出 |
5.2.1 助推理论 |
5.2.2 认知风格 |
5.2.3 假设提出 |
5.3 研究设计 |
5.3.1 研究方法与流程 |
5.3.2 实验目标 |
5.3.3 助推情境选取与预实验 |
5.3.4 实验设计和实验操纵 |
5.4 助推策略效果评估与假设检验 |
5.4.1 信度检验 |
5.4.2 实验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5.5.1 研究结论 |
5.5.2 理论贡献 |
5.5.3 实践建议 |
第六章 公共危机事件中基于政府助推干预的用户社交网络卷入状态转移模型与仿真研究 |
6.1 研究技术路线 |
6.2 理论基础 |
6.2.1 传染病模型 |
6.2.2 卷入者角色:倡导者、支持者与扩散者 |
6.2.3 公众心理应激反应 |
6.3 模型构建与分析 |
6.3.1 用户社交网络卷入状态转移模型 |
6.3.2 政府助推干预下的用户社交网络卷入状态转移模型 |
6.3.3 平衡点及其稳定性分析 |
6.4 模型仿真与控制 |
6.4.1 研究方法与流程 |
6.4.2 案例选取与卷入者特征 |
6.4.3 情境模拟与基准模型设定 |
6.4.4 政府助推干预下的社交网络用户卷入状态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6.5.1 研究结论 |
6.5.2 理论贡献 |
6.5.3 实践建议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工作与成果回顾 |
7.1.1 研究主要工作之一: 卷入行为感知层研究 |
7.1.2 研究主要工作之二: 卷入行为理解层研究 |
7.1.3 研究主要工作之三: 卷入行为引导层研究(微观视角) |
7.1.4 研究主要工作之四: 卷入行为引导层研究(宏观视角) |
7.2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基于不同社交网络情境的谣言对抗行为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2 大脑半球偏好测试题项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道德提升感对初中生品德发展的影响及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品德发展 |
1.1.1 品德发展的内涵 |
1.1.2 品德教育实践方法 |
1.1.3 品德发展的测评 |
1.2 道德提升感 |
1.2.1 道德提升感的概念 |
1.2.2 道德提升感的测量工具 |
1.2.3 道德提升感的干预研究 |
1.3 品德发展与道德提升感的相关研究 |
2 问题提出与研究内容 |
2.1 问题提出 |
2.2 研究内容与研究假设 |
2.2.1 研究内容 |
2.2.2 研究假设 |
2.3 研究意义 |
3 研究一:初中生品德发展问卷的编制及现状分析 |
3.1 研究目的 |
3.2 初中生品德发展问卷的编制过程 |
3.2.1 试题的收集及筛选 |
3.2.2 初步施测 |
3.2.3 正式施测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问卷效度分析 |
3.3.2 问卷信度分析 |
3.3.3 初中生品德发展水平描述性分析 |
3.4 讨论 |
4 研究二:道德提升感与品德发展的关系研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假设 |
4.3 研究方法 |
4.3.1 研究对象 |
4.3.2 研究工具 |
4.3.3 研究过程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道德提升感水平高低对品德发展各维度得分的影响 |
4.4.2 道德提升感与品德发展的相关分析 |
4.4.3 道德提升感与品德发展的回归分析 |
4.5 讨论 |
4.6 结论 |
5 研究三:道德提升感的干预研究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假设 |
5.3 研究方法 |
5.3.1 研究对象 |
5.3.2 研究工具 |
5.3.3 研究设计 |
5.3.4 干预过程 |
5.4 结果及分析 |
5.4.1 道德提升感干预结果分析 |
5.4.2 品德发展水平干预结果分析 |
5.5 讨论 |
5.6 结论 |
6 总讨论 |
6.1 初中生品德发展问卷的测量学性能 |
6.2 道德提升感的可干预性 |
6.3 道德提升感对品德发展的影响 |
6.4 不足及展望 |
7 教育启示及对策建议 |
7.1 有效测量学生品德发展水平 |
7.2 改善品德教育方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5)媒介化苦难与公众同情 ——基于“斯里兰卡爆炸案”报道与评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媒介化苦难 |
2.1.1 媒体与远处的苦难 |
2.1.2 我们与他者 |
2.1.3 受害者形象 |
2.1.4 影像运用 |
2.2 全球化语境下的同情 |
2.2.1 同情与拒绝同情 |
2.2.2 互联网与情感传播 |
2.3 苦难与同情 |
2.3.1 媒介化苦难与公众同情 |
2.3.2 媒介化苦难的三种类型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和假设 |
3.2 研究方法 |
3.2.1 研究案例 |
3.2.2 样本收集 |
3.2.3 样本分析 |
第四章 媒体报道:他者化与人物形象呈现 |
4.1 冒险类新闻:人物数字化,高度他者化 |
4.1.1 人物形象缺失或模糊化 |
4.1.2 他者化斯里兰卡 |
4.2 危急类新闻:人物形象具体化,削弱他者化 |
4.2.1 受难者形象 |
4.2.2 施害者形象 |
4.2.3 全面剖析事件,削弱他者化 |
4.2.4 “心疼”斯里兰卡,呼吁同情 |
第五章 公众同情 |
5.1 同情斯里兰卡:怜悯与愤怒并存 |
5.2 拒绝同情:嘲讽灾难,调侃宗教 |
5.3 回避同情:从“自我”和“他者”视角旁观灾难 |
5.4 公众同情与媒体报道 |
第六章 讨论 |
6.1 讨论 |
6.2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6)东南亚华侨对祖国抗战贡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研究的意义 |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二)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研究方法 |
(一)基本思路 |
(二)主要方法 |
第二章 抗战时期东南亚华侨生存境况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东南亚华侨移民基本情况 |
(一)华侨移民东南亚的历史渊源 |
(二)华侨在东南亚的分布情况 |
(三)华侨移民东南亚的原因 |
三、抗战时期东南亚的华侨社会 |
(一)抗战时期日本对东南亚的入侵 |
(二)抗战时期东南亚华侨生存境况的恶化 |
第三章 东南亚华侨支援祖国抗战的原因 |
一、国共两党实施的侨务政策 |
(一)国民政府积极争取东南亚华侨 |
(二)战时中国共产党的侨务方针 |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东南亚华侨爱国爱乡的传统 |
(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
(二)华侨爱国爱乡的光荣传统 |
三、大量华侨组织的建立以及爱国侨领的领导 |
(一)大量华侨团体的建立和积极倡导 |
(二)爱国侨领的组织、领导及率先垂范作用 |
四、东南亚华侨民族意识的觉醒 |
(一)华侨学校的普遍建立 |
(二)华文报刊的大量涌现 |
第四章 东南亚华侨对祖国抗战的贡献 |
一、经济支援 |
(一)资金援助 |
(二)物资支持 |
(三)侨汇与救国公债 |
二、政治支持 |
(一)开展救亡舆论宣传 |
(二)维护国共团结,坚持团结抗日 |
三、人力支援 |
(一)参军参战 |
(二)救护援助 |
四、战时文化救亡运动 |
(一)战时华侨报刊 |
(二)抗战文学及救亡戏剧 |
第五章 东南亚华侨支援祖国抗战的意义和现实启示 |
一、东南亚华侨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和意义 |
(一)促进国共合作的步伐,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二)缓解了国家的困境,成为中国抗战的坚强后盾 |
(三)扩大了共产党的国际影响,遏制了国内反共逆流 |
(四)对解放战争胜利及新中国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
二、东南亚华侨对祖国抗战贡献的当代启示 |
(一)弘扬华侨爱国爱乡精神,传导海外华侨的当代价值 |
(二)秉承华侨艰苦奋斗美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三)学习华侨坚定理想信念,力争做新时代好青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7)越南高中公民教育课中的生活价值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新时代教育全面发展的必然需求 |
(二) 生活价值是人格发展的内在动力 |
(三) 生活价值引导青少年的发展方向 |
(四) 公民教育课中生活价值教育实践的要求 |
二、文献综述 |
(一) 越南关于生活价值教育的研究 |
(二) 中国关于生活价值教育的研究现状 |
(三) 其他国家关于生活价值教育的研究现状 |
(四) 文献评述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四、研究设计 |
(一) 研究问题 |
(二) 研究思路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生活价值教育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
一、生活价值教育的内涵 |
(一) 价值 |
(二) 生活价值 |
(三) 生活价值教育 |
二、探究式教学与体验式学习的理论 |
(一) 理论内容 |
(二) 理论应用 |
三、教育中的融合理论 |
(一) 理论内容 |
(二) 理论应用 |
四、积极教学方法的相关理论 |
(一) 积极教学方法的理论 |
(二) 生活价值教育中积极教学方法的理论应用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越南高中公民教育课中的生活价值教育概述 |
一、越南高中公民教育课的简介 |
(一) 越南公民教育的历史发展 |
(二) 越南高中公民教育课的地位及目标 |
二、越南高中生活价值教育的简介 |
(一) 高中生活价值教育的目的 |
(二) 高中生活价值教育的内容 |
(三) 高中生活价值教育的途径 |
(四) 高中生生活价值教育的评估 |
三、越南高中公民教育课中进行生活价值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
(一) 目标契合性 |
(二) 相互补充性 |
四、越南高中公民教育课中进行生活价值教育的意义 |
(一) 促进学生发展 |
(二) 促进教育质量提升和社会和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越南高中公民教育课中的生活价值教育现状描述 |
一、调查工具与样本描述 |
(一) 调查工具 |
(二) 调查取样 |
二、越南高中公民教育课中的生活价值教育现状 |
(一) 高中公民教育课中的生活价值教育的认知度评价 |
(二) 高中公民教育课中的生活价值教育的途径及方法分析 |
(三) 高中公民教育课中的生活价值教育的效果评价 |
(四) 教师进行高中公民教育课中的生活价值教育的问题分析 |
(五) 高中生对生活价值的学习需求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越南高中公民教育课中的生活价值教育实验 |
一、实验方案 |
(一) 实验目的及实验假设 |
(二) 实验取样 |
(三) 实验的内容及方法 |
(四) 实验计划 |
(五) 测量标识以及评价实验的工具及处理数据的方法 |
二、实验教案 |
(一) 教案一的设计思路 |
(二) 教案二的设计思路 |
三、实验结果 |
(一) 实验一的结果 |
(二) 实验二的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对越南高中公民教育课中生活价值教育的建议 |
一、高中公民教育课中生活价值教育的教学实践策略 |
(一) 确定教学目标 |
(二) 确定教学内容 |
(三) 运用积极教学方法 |
(四) 评估学生学习效果 |
二、高中生公民教育课中生活价值教育的学校行动方案 |
(一) 构建解决方案的原则 |
(二) 在公民教育课中践行生活价值教育的措施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越南高中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2: 越南高中公民教育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3: 越南高中学生访谈问卷 |
附录4: 越南高中公民教育教师访谈问卷 |
附录6: 第10课:公民与共同体(第2节) |
附录7: 高中生参加忠实生活价值教育实验前与后调查问卷 |
附录8: 高中生参加合作生活价值教育实验前与后调查问卷 |
致谢 |
(8)当代中国医学人类学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必要的说明 |
2 必要的陈述 |
3 必要的理念 |
4 必要的差异 |
5 必要的主位 |
6 结语 |
(9)社会互动、面子与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3.1 子研究1: 主客互动对旅游者的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 |
1.3.2 子研究2: 旅游者间互动对旅游者的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 |
1.3.3 子研究3: 面子对旅游者社会规范转化成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 |
1.3.4 子研究4: 旅游者的面子、个人规范与环境责任行为研究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章节安排和技术路线 |
1.5.1 章节安排 |
1.5.2 技术路线 |
2 研究综述 |
2.1 环境责任行为 |
2.1.1 概念与内涵 |
2.1.2 驱动因素 |
2.1.3 理论模型 |
2.1.4 研究述评 |
2.2 旅游情境下社会互动的相关研究 |
2.2.1 主客互动研究 |
2.2.2 旅游者间互动研究 |
2.2.3 社会互动对环境行为的影响 |
2.2.4 研究述评 |
2.3 面子 |
2.3.1 面子的概念 |
2.3.2 社会互动性: 自律作用和他律作用 |
2.3.3 面子对环境责任行为影响 |
2.3.4 研究述评 |
3 子研究一: 主客间互动对旅游者的环境责任行为影响 |
3.1 问题的提出 |
3.2 文献回顾 |
3.2.1 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 |
3.2.2 主客互动 |
3.2.3 文献小结 |
3.3 研究方法 |
3.3.1 案例选择 |
3.3.2 研究方法: 自我民族志 |
3.4 研究结果 |
3.4.1 东道主影响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动机 |
3.4.2 绿色体验: 东道主如何提升旅游者的环境责任行为 |
3.4.3 面子管理: 东道主如何规范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 |
3.5 总结和讨论 |
3.5.1 理论意义 |
3.5.2 实践意义 |
3.5.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4 子研究二: 旅游者间互动对旅游者的环境责任行为影响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文献回顾 |
4.2.1 环境责任行为研究 |
4.2.2 旅游者间互动对环境责任行为影响 |
4.3 研究方法 |
4.3.1 关键事件法 |
4.3.2 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
4.3.3 分类与信度检验 |
4.4 研究结果 |
4.4.1 家人关系 |
4.4.2 朋友关系 |
4.4.3 陌生人关系 |
4.4.4 旅游者互动不影响环境行为的理由 |
4.5 结论与讨论 |
4.5.1 主要结论 |
4.5.2 理论意义 |
4.5.3 实践意义 |
4.5.4 局限与未来研究 |
5 子研究三: 面子对旅游者社会规范转化成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文献回顾和假设建立 |
5.2.1 计划行为理论 |
5.2.2 面子及其调节作用 |
5.3 研究方法 |
5.3.1 量表及问卷 |
5.3.2 案例地选择 |
5.4 结果 |
5.4.1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5.4.2 统计方法与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5.4.3 验证性因子分析 |
5.4.4 模型拟合与假设检验 |
5.4.5 面子的调节效应 |
5.5 结论和讨论 |
5.5.1 主要结论 |
5.5.2 研究意义 |
5.5.3 局限与未来研究 |
6 子研究四: 旅游者的面子、个人规范与环境责任行为研究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文献回顾和假设建立 |
6.2.1 规范激活理论 |
6.2.2 面子 |
6.2.3 面子的调节作用 |
6.3 研究方法 |
6.3.1 量表及问卷 |
6.3.2 案例地选择 |
6.4 结果 |
6.4.1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6.4.2 统计方法与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6.4.3 验证性因子分析 |
6.4.4 模型拟合与假设检验 |
6.4.5 面子的调节效应 |
6.5 结论和讨论 |
6.5.1 理论意义 |
6.5.2 实践意义 |
6.5.3 局限与未来研究 |
7 结论、启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理论贡献 |
7.3 实践启示 |
7.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农家乐东道主访谈提纲 |
附录2: 旅游者的访谈提纲 |
附录3: 大学生旅游者调查问卷 |
附录4: 西湖旅游者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10)泰国影视公益广告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及相关概念界定 |
(一)跨文化传播研究领域 |
(二)跨文化广告传播研究领域 |
(三)公益广告研究领域 |
(四)泰国广告研究领域 |
四、理论基础 |
五、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泰国影视广告的发展历程 |
一、泰国影视广告创造的奇迹 |
二、泰国影视广告的创作环境 |
三、泰国影视公益广告在中国的传播过程 |
(一)通过网络平台传播 |
(二)中国定制化泰式广告的反向宣传 |
第三章 个人系统:跨文化传播得以实现的基础 |
一、中国观众接受泰国影视公益广告的可能性 |
(一)技术进步是中国观众了解泰国影视公益广告的客观条件 |
(二)中国观众思想的进步是泰国影视公益广告传播的主观条件 |
二、中国观众观看泰国影视公益广告的需求 |
(一)获取信息和认知的需求 |
(二)寻求认同感 |
(三)获得情感慰藉 |
第四章 情节系统:推动跨文化传播的必要环节 |
一、细腻微观的广告主题 |
(一)贴近观众日常生活的情感主题 |
(二)反映社会焦点事件的广告主题 |
(三)迎合观众内心需求的自我完善主题 |
二、曲折动人的叙事结构 |
(一)以佛教因果观为脉络的线性叙事结构 |
(二)空间与时间交错的非线性叙事结构 |
第五章 关系系统:实现文化间真正的碰撞交流 |
一、共情:泰式幽默与泪点广告 |
(一)泰式幽默大行其道 |
(二)以情动人的催泪广告 |
二、趋真:追求真实与平民化 |
三、共融——中泰两国的文化接近性 |
第六章 泰国影视公益广告跨文化传播对中国的启示 |
一、广告制作者应以“创意为要,内容为王” |
(一)回归平民意识,发掘日常的感动 |
(二)注重戏剧张力,合理运用“神转折” |
二、政府应成为影视公益广告发展的助推力 |
(一)中国政府应进一步优化影视公益广告监管体系 |
(二)拓宽影视公益广告资金渠道 |
(三)鼓励全民参与和制作影视公益广告 |
三、提升中国影视公益广告的文化接近性 |
(一)选择普世主题,采用国际化叙事语言 |
(二)增强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感受泰国公民献血(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研究[D]. 吉喆.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2]公共危机事件中用户社交网络卷入行为研究[D]. 刘嘉琪. 北京邮电大学, 2020
- [3]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4]道德提升感对初中生品德发展的影响及干预研究[D]. 吴洁.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5]媒介化苦难与公众同情 ——基于“斯里兰卡爆炸案”报道与评论的分析[D]. 陈悦.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6]东南亚华侨对祖国抗战贡献研究[D]. 郭楠.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7]越南高中公民教育课中的生活价值教育研究[D]. 黎氏贤(Le Thi Hien).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8]当代中国医学人类学评述[J]. 景军. 医学与哲学, 2019(15)
- [9]社会互动、面子与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研究[D]. 吴建兴. 浙江大学, 2019(02)
- [10]泰国影视公益广告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D]. 张慧雯.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