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杠杆系数公式的推导与分析

财务杠杆系数公式的推导与分析

一、财务杠杆系数公式的推导及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家源[1](2020)在《财政预算软约束对中国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国内金融周期的视角》文中指出中国的地方金融风险是一个内生于中国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问题。随着地方政府债务的扩大,地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上升,潜在的地方金融风险有演变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研究新形势下地方金融风险的成因,防止金融风险进一步引发金融危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中国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是地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与城市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在“财政分权”与“金融集权”背景下,地方政府要想突破不平衡的经济发展与财政收入限制,持续主导地方经济发展,必然会依靠财政预算软约束。因此,城市经济体的财政预算软约束在中国地方金融风险的产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有鉴于金融周期对金融风险的影响,本文从国内金融周期的视角,探讨财政预算软约束对中国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并提出核心观点:财政预算软约束会通过影响地方金融周期,引发地方金融风险;地方金融周期所处阶段和相对于全国的偏离程度不同,财政预算软约束对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与程度也存在差异。本文的研究遵循从规范到实证的研究范式,通过理论分析、统计测算、实证检验逐步深化对财政预算软约束影响地方金融风险机制的研究。在理论分析部分,首先,在分析中国城市经济体发展模式的基础上,阐述了国内金融周期理论运用到中国城市经济体中的可行性;引入国内金融周期理论中“准安全资产”、金融体系“弹性”和“病理性”金融周期的概念;分析了地方金融周期形成的因素以及地方金融周期对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路径。第二,分析了地方经济体财政预算软约束的演变,阐述了以土地财政为主导的财政预算软约束模式和准安全资产模式主导的财政预算软约束模式在形成机制、影响路径等方面出现差异的原因,以及准安全资产模式主导下的财政预算软约束对地方金融风险的直接影响。第三,结合财政预算软约束的影响机制与国内金融周期的形成机制,从信用扩张机制、宏观杠杆率和信贷流向的行业分布角度说明财政预算软约束影响地方金融周期的机制。第四,综合金融周期理论的相关观点,分析了地方金融周期变化对信用扩张外部环境的影响。通过模型推导,指出金融周期变化会改变货币政策影响的地区异质性,不同金融周期阶段下,金融机构的预期稳定性不同,这使得不同金融周期阶段下风险传递渠道的占比出现差异。在统计分析部分,构建了一系列财政预算软约束指标,分别衡量土地财政、准安全资产渠道的预算软约束水平、准安全资产信用水平的变化、预算内的财政预算软约束和房地产内生于财政预算软约束程度等。在国内金融周期理论基础上,构建了一系列衡量地方金融周期以及地方金融周期相对于全国金融周期偏离度的指标,包括中期金融周期指标、BIS法金融周期指标、金融周期系统性正向偏离度指标、简单加权法金融周期累计正向偏离度指标。还借鉴金融风险测算方法,构建了门槛值法金融风险值,简单加权法金融风险值以各金融风险指标的累计大小来衡量地方金融风险。通过统计分析各类指标特征,发现财政预算软约束、金融周期和金融风险呈现差异和一定相关性。实证检验部分分为两个板块深入研究。第一个部分借鉴计量经济学的变量关系概念,将金融周期在财政预算软约束影响地方金融风险过程中的作用归纳为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提出并证明了准安全资产渠道主导的财政预算软约束是金融体系“超弹性”形成的微观基础,通过改变地方金融周期,影响地方金融风险;金融周期的调整会影响财政预算软约束对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程度。通过实证分析,还发现准安全资产渠道和房地产内生于财政预算软约束的程度,更容易通过金融周期,引发系统性的地方金融风险。金融周期主要通过金融周期偏离度和金融周期所处阶段发挥调节作用。第二部分通过实证检验,分析说明在财政预算软约束影响地方金融风险的过程中,地方金融周期发挥作用的实现路径。财政预算软约束通过地方金融周期影响地方金融风险的机制,源于信用货币制度下内生货币供给对信用扩张的改变。土地财政下的信用扩张突破了预算收入的制约,准安全资产下的信用扩张突破了实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且相应增加房地产市场内生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软预算约束的程度,这减少了信用扩张中实体经济发展与全国金融系统变化对其的制约,增加了地方金融周期上行及波动的程度,进而增加地方金融风险。在金融周期偏离和金融周期阶段的调节效应方面,通过分析货币政策冲击响应函数在不同金融周期阶段及偏离度下的变化,说明地方金融周期对货币政策区域异质性效果的影响;通过分析金融周期阶段性变化对土地出让金及城投债规模的趋势性变化产生的影响,说明地方金融周期对市场参与者预期稳定性的影响。最后,结合中国国情,本文对防范和化解地方金融风险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刘超[2](2020)在《新能源企业的产融合作联盟博弈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主要的研究对象是新能源企业的产融合作联盟,新能源企业的产融合作联盟是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合作的有效途径,是新能源企业与金融资本信息沟通的基础平台,是金融资本支持新能源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研究新能源企业产融合作联盟的目的是为了探索金融资本与新能源产业内企业合作的有效途径,解决在新能源企业在遇到国际环境变化时,如何突破资金瓶颈的限制。本文研究的新能源企业产融合作联盟是指新能源产业投资企业与金融资本合作,共同对新能源产业融资企业投资的过程,它研究的核心是由新能源企业产业内的融资企业、产业投资企业和金融资本三方联合构建的小联盟体系。研究新能源产融合作联盟是为了剖析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互合作的内在机理和运行逻辑,并为了推演出整体的理论框架和操作方法并最终指导新能源企业的融资实践,甚至进一步推广到其他产业。在推演产融合作联盟的理论框架时,本文主要运用了理论演绎法,综合了信息论、博弈论、网络组织理论、贝叶斯均衡理论等重要理论的模型或结论,并充分分析各个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搭建整体的理论框架以及搭建新能源企业产融合作联盟的业务体系。金融资本具有天生的避险倾向,因此违约风险评估是产融合作联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文主要运用Logistic模型构造违约概率模型在开展产融合作联盟的过程中,分析新能源企业的违约风险。运用新能源同类可比公司财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并用于评估新能源企业违约风险。此外,运用熵测度模型综合考量新能源企业信用情况和抵质押担保品的增信作用,并运用违约风险作为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合作的先验概率。产业资本在产融合作联盟中的作用在于增加信用信息供金融资本进一步判断风险,产业资本分担风险、共享收益的行为为产融合作中的金融资本提供了额外信息,这构成了金融资本修正产融合作风险判断的重要依据,并再次运用熵测度模型计算整个产融合作系统中熵值的降低。再次,通过贝叶斯网络模型,推导金融资本对修正后信用风险的判断,并最终影响到金融资本对产业资本的融资支持。最后,运用合作博弈中的Shapley值模型分析产融合作联盟的Pareto改进及分配。上述流程构成了新能源企业产融合作联盟的内在运行机制,也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合作的内在机理,这一机理分别由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效用分配三个部分组成,这三个部分在产融合作联盟机制中缺一不可。本文打破了原先产业资本以参股、控股为主要方式的产融结合模式,拓展了产融合作的新路径。避免了由于产业资本过度嵌入金融资本带来的过度嵌入风险,同时也避免了在纯粹的市场机制下信息不对称导致交易成本上升的市场失灵缺陷。在产融合作联盟中,需要进一步引入更多的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形成联盟盟员冗余,这样一来才能够保障融资成本的持续降低,使产融合作联盟由Pareto改进向Pareto最优持续演进。图4幅,表25个,参考文献383篇。

陈煜[3](2020)在《智力资本对贝塔系数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中国已逐渐步入知识经济社会,企业开始重视知识等无形资源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洪流。而智力资本作为企业中无形资源的凝聚体,对企业的重要性毋庸赘言。因此如何利用好企业智力资本,最大化其效用,为企业创造价值、降低风险,成为了学术界的重要研究课题。如今市场竞争环境呈白热化趋势,企业如何能够在激烈的环境中保证自身发展,站稳根基,脱颖而出,是每个企业都必须解决的难题。贝塔系数虽衡量企业系统性风险,但实质上反映企业对外部风险因素的敏感程度,企业自身因素并非与贝塔系数毫无关联(吴武清,2012;赵振洋,2018),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企业在稳定发展的可能性(Lev,1974;李经路,2017)。而智力资本是企业市场竞争中极为特殊、极其重要的一种资源。抛去短期利益,从长远利益来看,企业如果可以充分挖掘开发智力资本的潜能,其定能在激烈的市场角逐之下竞争到一席之地,实现可持续的稳健发展(Stewart,1994;代明,2017;肖建华,2018)。那么智力资本作为企业的一种独特资源,是否可以通过利用自身特性,降低企业风险,对企业的贝塔系数产生作用呢?如果确实存在影响作用,那么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也亟需阐明。因此本文试图探究智力资本与贝塔系数二者的关系作用机制。本文借鉴主流的理论结合实证方法进行研究主题。在理论上,首先理清智力资本与贝塔系数相关的文献脉络并进行评述,并就智力资本与贝塔系数进行理论分析。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关于智力资本与贝塔系数关系的假设;在实证上,采用国际主流的智力资本增值系数方法来衡量智力资本,利用CPAM模型测算贝塔系数,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假设进行进一步的检验分析。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后本文发现,智力资本与贝塔系数二者之间的确存在作用关系。具体而言,智力资本水平越高的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越强,贝塔系数因而也就越低。本文创新点在于通过深入研究,发现智力资本与贝塔系数之间并不是传统的线性关系,而是二者之间存在一个中介传导机制。具体表现为:财务杠杆在智力资本对贝塔系数产生影响的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智力资本并不是直接对贝塔系数产生作用,而是通过降低财务杠杆进一步降低贝塔系数来实现的,呈现“智力资本——财务杠杆——贝塔系数”的传导机制。为了验证研究结论的稳健性,本文通过运用工具变量法、变量替代法等作为稳健性测试,测试的结果与主测试结果一致。同时,本文考虑到:一是智力资本包含三大构成资本;二是不同产权性质下的智力资本往往有不同的效果(赵秀云,2017);三是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智力资本的作用较为复杂(曹裕,2016)。因此在主假设的基础上,本文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将智力资本的构成资本、产权性质、企业生命周期也加入研究。因此,本文试图将智力资本展开为三元资本,并在智力资本与贝塔系数二者中引入产权性质、企业生命周期这两个角度,分析三元资本是否能延续智力资本整体的结论以及产权性质、生命周期是否能对智力资本与贝塔系数起到调节作用,从而为处于不同智力资本构成资本、不同产权性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提供具有战略意义的智力资本管理的策略。为了确保研究前后的一致性,本文沿用主测试模型,将智力资本分为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关系资本,将企业分为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成长期、成熟期与衰退期这样不同的类别,以深入探究智力资本对贝塔系数的影响效用。最后通过实证结果本文发现,智力资本的三大资本均对贝塔系数产生显着负向影响,且财务杠杆二者之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在产权性质的分组中,国有企业的智力资本对贝塔系数的影响作用明显优于非国有企业,且中介效应只存在于国有企业;在企业生命周期的分组中,成熟期这一阶段的智力资本会对贝塔系数产生最为显着的负向影响,成长期其次,衰退期的相关关系最弱,且中介效应仅存在于企业成熟期。

赖建阳[4](2019)在《董事来源异质性、投融资效率及风险承担》文中研究说明自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中国经济转型的要求以来,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升级不断加快,发展方式取得重大突破,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果。但当前中国经济仍存在较大的转型压力,企业较多存在非效率投资以及过度负债等问题,并在风险的分析判断上难以把握决策方向,这些都影响企业的经营发展和价值创造。投资和融资都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关键动力,其效率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一方面,由于存在市场不完美性、信息不对称性以及代理冲突等问题,企业常常做出非效率投资决策。不论是投资过度还是投资不足,都将导致企业发展偏离价值最大化的目标,无法达到最优经营效果。另一方面,受企业特征和外部环境影响,融资决策的结果可能偏离目标或最优资本结构,形成非效率融资决策。近年来,我国杠杆水平逐年升高,企业偿债压力愈发增大,企业负债水平普遍向上偏离目标或最优资本结构水平,形成了较突出的过度负债问题。不论是非效率投资还是过度负债问题,都会导致企业发展偏离价值最大化目标,无法达到最优的经营效果。而相对于投资和融资政策而言,风险承担政策是公司更为综合的财务政策,可看作是衡量公司未来增长前景的综合指标(Lumpkin等,1996)。公司的经营决策都是基于对风险和收益的判断和权衡,风险承担是公司基于盈利与发展目的形成决策的必然结果,也是公司决策者总体决策思维的综合表现。研究投融资效率及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因素、作用机制以及经济后果,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的热点话题,并取得了较多理论成果和现实启示。但一方面,诸多研究未得出一致结论,部分研究领域的结论甚至相反。另一方面,研究对投融资及风险决策的核心主体——董事会及成员关注较少。即使部分研究有所涉及,也基本是从监督职能视角,以监督效率作为判断董事会结构是否合理的主要标准展开研究,较少从决策这一董事会另一关键职能的视角切入研究。实际上,企业投融资及风险承担政策,都是企业决策的结果。企业的投融资效率以及风险承担水平,是决策者基于不同的认知水平及相异的目的动机,在获取并处理异质性信息和资源后所做出的决策。董事会作为企业重大决策机制的核心,承担着为企业分配资源以及进行重大决策的责任。根据决策观及资源基础观相关理论,监督与决策是董事会的两项基本职能(Hillman等,2003),董事会决策效率是衡量董事会结构是否合理的标准(谢志华等,2011)。合理的董事会结构应该是能够通过提高董事会决策有效性,降低可能引发的非效率投融资行为,并合理地选择风险承担水平从而提高公司价值。而董事决策过程会受其价值观、经验、来源及立场等异质性特征的影响。近年来也有部分文献研究董事异质性特征对企业决策效率、治理效果以及价值创造的影响方向,但也并未达成一致结论,部分结论甚至相反。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在于研究中用于衡量董事会异质性的特征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一方面,股东和管理层等利益方可能凭借权力选择外显特征符合相关方对异质性的偏好、但实际上却与自身存在内在关联的董事加入董事会;另一方面,即使董事会成员存在内在异质性,为避免被排斥,在董事会持续运作过程中,也容易在董事会成员间不断强化非异质的特征,即所谓重新范畴化(Zhu等,2015)。由于存在以上两方面的偏差,即使相关研究所涉维度表现出异质性,但实际却并未体现董事价值观尤其是立场动机的差异,从而影响研究结论。本文认为,董事会异质性应关注董事来源的异质性。股东和管理层均会凭借所拥有的权力派驻或影响选任来选择符合自身利益的董事进入董事会。不同来源的董事在董事会中,会基于所代表的不同控制权主体的利益而进行投票决策,并根据决策需要确定如何获取及利用决策信息及资源,从而影响公司重大决策策略,并进而对公司投融资效率、风险承担水平乃至价值创造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本文尝试以一个综合指标来反映董事来源的异质性程度,并重点基于董事决策职能视角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回答董事来源异质性对公司投融资效率、风险承担水平乃至公司价值的影响方向以及作用机理,并提供合理的逻辑线索和解释。本文遵从“文献回顾-理论分析-实证检验-进一步讨论-提出建议”的基本思路,以董事来源异质性为核心,采取规范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并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来展开研究,试图构建出企业董事来源异质性与投融资效率以及风险承担之间关系的分析框架。具体说来,本文系统整理并回顾了投融资效率、风险承担、董事异质性以及董事来源的研究现状和主要研究成果,对其中的不足或值得探讨的方面进行评述,提出改进方向;基于决策观、资源基础观、信息不对称以及控制权相关理论等进行分析,提出本文理论基础与依据;对样本上市公司董事来源的分布情况按照整体情况、董事会规模、年度、行业以及所有权性质进行描述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借鉴融合以往文献研究成果,提出“董事来源异质性”的概念,并采取Herfindahl指数对董事不同来源(大股东、其他股东及管理层)的异质性程度进行度量。选取2010年至2017年A股主板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董事决策职能的视角,考察了董事来源异质性与投融资效率以及风险承担的关系,并对其中的作用机理或经济后果进行了进一步探讨,得出以下具体研究结论:第一,董事来源的异质性加剧了企业非效率投资问题。首先,企业非效率投资程度与董事来源异质性水平显着正相关。且分组检验结果表明,该关系在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的上市公司中同样成立。在进行重新定义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采取工具变量法等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支持主要结论。其次,不同所有权性质和行业竞争程度下,董事来源异质性与非效率投资的关系存在差异。国有上市公司董事来源异质性引发的投资不足更严重,而非国有上市公司董事来源异质性引发的投资过度问题更突出。行业竞争程度高的上市公司董事来源异质性引发的投资过度更严重,而行业竞争程度低的上市公司董事来源异质性引发的投资不足问题更突出。最后,经进一步探讨及实证检验,上市公司投资具有一定的羊群效应,董事来源异质性对上市公司的投资羊群效应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使得企业投资决策忽略了自身经营状况,导致实际投资偏离预期投资,形成非效率投资。第二,董事来源的异质性同样加剧了企业过度负债问题。首先,不论从长期还是短期角度度量过度负债,企业过度负债程度均与董事来源异质性程度显着正相关。在进行重新定义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采取工具变量法等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支持主要结论。其次,不同所有权性质和行业竞争程度下,董事来源异质性与过度负债的关系存在差异。国有上市公司董事来源异质性加剧的过度负债问题主要体现在短期影响,而非国有上市公司董事来源异质性加剧的过度负债问题主要体现在长期影响。行业竞争程度高的上市公司董事来源异质性加剧的过度负债问题主要体现在短期影响,而行业竞争程度低的上市公司董事来源异质性加剧的过度负债问题则主要体现在长期影响。最后,经进一步探讨及实证检验,企业存在向目标资本结构调整的趋势,而董事来源异质性减缓了该调整速度,促进了实际资本结构偏离,从而加剧企业长期和短期过度负债。第三,董事来源的分散并不利于企业提高风险承担水平和提升价值。首先,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与董事来源异质性水平显着负相关,董事来源异质性越高,风险承担水平则越低。在进行重新定义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采取工具变量法等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支持主要结论。其次,国有所有权性质以及高行业市场竞争程度,均在一定程度上减弱董事来源异质性与风险承担水平的关系。最后,经进一步探讨及实证检验,企业价值与风险承担水平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即风险承担水平越高,企业价值越能得到提升,而该关系在董事来源异质性低的公司样本中更为显着。综合本文关于董事来源异质性对投融资效率以及风险承担影响的研究结论,可以看出,董事来源异质性对企业价值具有一致性影响。董事来源的集中,减少了非效率投资和融资决策,有利于企业价值的提升。同时,董事来源的集中,提高了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也促进了企业有效地创造价值。总之,与以往基于代理观视角研究得出的单一来源董事来源比例过高将产生较高的代理成本,从而不利于公司治理与经营业绩的结论有所不同。本文基于董事决策职能视角,研究发现,董事来源结构会显着影响企业的投融资效率及风险承担水平,董事来源集中,对企业投融资效率、风险承担水平乃至公司价值,都存在积极的影响。本文研究结论表明,从对投融资效率的作用方向以及对风险承担和经济后果的影响看,单纯提高董事来源的异质性,未必能够起到预期效果,可能反而并不利于企业提高投融资效率和提升价值。在董事会结构的确定上,不仅要考虑董事来源过度集中产生的代理问题,也要重视董事来源集中对投融资效率、风险承担水平及公司价值的积极影响。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合理确定董事会来源结构、充分发挥董事决策职能、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加强企业外部治理环境建设、重视风险决策的积极作用等政策建议。相比于已有研究,本文的主要创新和贡献在于:第一,引入董事来源结构作为影响因素,丰富了关于投融资效率以及风险承担影响因素的研究内容。本文较为完整地概括了董事来源结构影响投融资及风险决策的理论基础,并且通过实证检验董事来来源结构对投融资效率和风险承担水平的直接影响,不同所有权性质和行业竞争程度下的差异影响,以及背后的作用机理和经济后果,研究结果有助于从董事会结构的角度更好地理解企业投资、融资及风险承担等关键决策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完善了相关研究脉络。第二,以董事来源异质性来度量董事来源结构,拓展了董事会结构及董事异质性的研究领域。本文将不同来源董事纳入一个框架内进行研究,借鉴并融合以往关于董事会结构以及董事异质性的相关研究,以“董事来源异质性”来衡量董事会成员来源的集中/分散程度,探究董事来源在董事会建设及决策中的作用,并分析了不同董事来源异质性水平对企业投融资效率、风险承担乃至公司价值的影响,有利于观察和研究董事会背后不同利益团体对上市公司董事会决策效率的影响,为有关董事来源结构和公司成长潜力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提供了直接证据和作用机制分析。第三,从董事决策职能着手,为公司治理及决策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以往关于企业公司治理及决策机制的研究大多基于董事监督职能视角,以监督效率作为判断董事会结构是否合理的主要标准展开研究,较少从董事的另一职能——决策职能视角来探讨董事会结构对企业公司治理及决策机制的影响。本文在梳理决策观和资源基础观的相关理论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尝试从董事决策视角出发,系统研究董事来源异质性程度对投融资效率和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试图为相关研究寻求新的视角和路径。最后,对上市公司重大战略及财务决策、风险评估及价值提升等方面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本文基于中国的制度背景,以董事来源异质性为切入点,研究了董事来源异质性、投融资效率和风险承担以及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对于中国企业合理确定董事会结构、提高投融资决策效率、有效调整风险承担水平以及推动持续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外部投资者及监管机构更好地认识董事来源结构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促进上市公司完善治理结构、减少非效率投融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及经济业绩。

宋宇[5](2019)在《公司债务悬空的激励相容式应对方法及定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债务悬空(Debt Overhang)会使公司陷入财务困境,阻滞其开展正常的投融资活动。应对债务悬空的关键在于调整公司的资本结构,而债务悬空会阻滞公司获得外部融资,同时会使股东改善经营的意愿不足。因此,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利益协调的视角,对其进行激励相容式的权益重置,以达到通过调整公司资本结构应对债务悬空的目的。按债务悬空引发财务困境及其应对方法提出的时间顺序,将债务悬空的激励相容式应对方法划分为债务再谈判式事后应对方法和自动触发式事前应对方法两类,其中事后应对方法的激励相容体现在协调利益相关者,在帕累托改进下进行权益重新配置方面;事前应对方法的激励相容体现在通过调整自动触发式产品的风险价差,给予其持有者适当的风险补偿方面。上述事后应对方法具体指:公司因债务悬空陷入财务困境后,股东和债权人对债务清偿方案进行协商,以债务再谈判的方式进行激励相容式的权益重置;上述事前应对方法具体指:公司在债务融资时,以发行或有可转债(Contingent Convertible Bonds,简称CoCos)等金融产品的形式,部分替代普通债务融资,以便公司财务困境发生时,可以采用CoCos转股的方式调整资本结构,应对债务悬空。本文借鉴并改进结构化信用风险定价方法,以公司(债务人)视角进行建模,对利益相关者权益进行建模与定价。并采用数值模拟与计算,分析模型主要参数对定价结果的影响。主要成果简述如下:(1)提出了“股权+现金”混合偿付与债务再谈判相结合的债务悬空事后应对方法,缓解了单一偿付方式的负面效应。用HJB(Hamilton-Jacobi-Bellman)方程求解最优资产配置下的股权和现金比例,借鉴结构化信用风险定价方法对利益相关者权益进行定价。公司在以债务再谈判的方式进行债务悬空的事后应对时,单一的偿付方式会产生诸多负效应:债转股会导致股权稀释并使债权人面对较大的不确定性,直接赎回会对公司产生较强的流动性压力,这些均不利于谈判的顺利进行。同时,契合债权人的风险偏好对债务再谈判的进程是有利的。因此,本文提出以“股权+现金”的混合偿付方式改进单一的债务清偿方式,使用常数相对风险厌恶(CRRA)效用函数刻画债权人风险偏好,并用HJB方程解决债权人最优资产配置问题,进一步引入资产变现成本,改进Nash讨价还价博弈过程。最后,借鉴结构化信用风险定价方法进行相关定价,得到利益相关者权益价值的解析解,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模型主要参数对定价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有利于缓解单一偿付方法的负面效应并提升债务悬空事后应对的谈判效率。(2)通过对经济周期与公司经营能力对公司盈利能力影响的量化分析,依据债务悬空的不同成因,设计债务悬空的差异化事后谈判式应对方法。其中,利用结构转移(Regime-Switching)模型刻画经济周期的演化过程,将其嵌入结构化信用风险定价模型中,并据此确定差异化应对的阈值选择方法。在债务悬空主要由经济周期和公司经营能力两方面因素导致的前提下,基于经济周期和债务再谈判,提出了债务悬空的差异化应对方法。具体地,分别以债务再谈判和破产清算应对不同原因导致的债务悬空,并分别使用结构转移模型和几何布朗运动量化公司经营能力和经济状态对公司息税前现金流(简称EBIT)的动态影响。最后,借鉴结构化信用风险定价方法,得到了不同经济状态下,债务悬空应对前后利益相关者权益价值的解析解,并据此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模型主要参数对定价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有利于债务悬空的成因辨识及事后应对方法的选择。(3)提出了一种基于CoCos的债务悬空事前应对方法,基于债务悬空引发财务困境时的公司资本结构特征,通过Ooocos转股阈值的设计,增强了CoCos应对债务悬空的适配性。CoCos能够在约定条件下自动触发债转股,使发行方能够在特定条件下自动实施资本结构的调整,因此,本文基于CoCos制定债务悬空的事前应对方法,具体地,公司可在债务融资时适量发行CoCos以部分取代直接债务融资。一方面,上述方法可避免事后应对时谈判成本导致的资产价值减损;另一方面,CoCos转股潜在的股权稀释,对原股东经营行为会产生一定的约束。本文基于债务悬空引发财务困境时的公司资本结构特征选择CoCos的转股阈值,以提高CoCos在作为债务悬空应对方法时的适配性。进一步,借鉴结构化信用风险定价方法,得到CoCos和利益相关者权益价值的解析解,并据此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模型主要参数对定价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有利于CoCos转股阂值设计方法的改进和增强CoCos在应对债务悬空方面的适配性。(4)为CoCos增设巴黎期权式股权退出条款,改进了债务悬空事前应对方法。这有望缓解CoCos转股后股权稀释引发的委托代理冲突,并降低利益相关者的操纵动机。CoCos转股造成的股权稀释可能引发委托代理冲突,为其增设股权退出条款以激励股东和管理层在CoCos转股后的努力程度。本文采用向上敲出巴黎障碍期权的连续计时敲出条款,设计了股权退出(强制赎回)条款,改进了“一触即转”式的触发条款设计,意在缓解CoCos转股后股权稀释引发的委托代理冲突,降低利益相关者的操纵动机,同时确保条款触发时,公司己达到稳定的经营状态且具备股权赎回能力。进一步,借鉴结构化信用风险定价方法,得到了上述CoCos和利益相关者权益价值的解析解,并据此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模型主要参数对定价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公司经营稳定时,含巴黎期权式股权退出条款的CoCos有望显着降低CoCos的发行成本,并提高发行效率。综上所述,本文的主要工作可简略归结为:第一,分别基于债务再谈判和或有可转债,设计了债务悬空的事后与事前应对方法,通过对利益相关者的收益与风险的权衡,在激励相容下确定债务悬空的应对方法;第二,进行有针对性的条款设计并借鉴结构化信用风险定价方法,得到采用不同应对方法时利益相关者权益价值的解析解,并通过大量的数值模拟分析,从多个角度展示了不同债务悬空应对方法的设计依据和适用条件;第三,本文丰富了债务偿付方式和CoCos产品条款设计方法,据此有望设计出兼具事前风险控制、事中风险缓释和事后风险共担的综合性债务悬空应对方法,进而为极端金融风险管理、控制和救助提供更有价值的解决方案。

朱衡[6](2019)在《保险业系统性风险:根源、传染与监管》文中认为2007—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对国际金融体系造成了巨大的灾难性影响,这场由次级房屋信贷危机引发并渗透到其他行业的金融危机是典型的系统性风险表现,对实体经济造成了巨大创伤。在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作为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AIG集团陷入绝境,濒临破产,对金融行业乃至全球经济都产生重大影响。追求传统商业模式的保险公司由于负债水平不同,而且与其他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的关联性较低,通常被认为比银行具有更低的系统风险水平。然而,当代的保险领域不能仅仅以传统的商业模式来描述,它还拥有大型、复杂的保险集团或以保险为基础的企业集团,在许多司法管辖区开展业务。这些保险集团和联合企业可能包括非传统的、非保险的业务模式,特别是具有非传统特征的人寿保险产品和不同类型的金融担保产品,提高了保险集团对金融市场风险的敞口,致使它们更容易受到金融市场状况的影响。此后,保险业系统性风险成为各界关注重点,“保险业是否会产生系统性风险?”“如何评估监管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等议题被提上征程,学界和业界纷纷跻身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研究。从监管趋势来说,保险业作为金融领域的三驾马车之一,行业重要性毋庸置疑,国内外掀起了对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监管研究的热潮。国际方面,金融危机发生后,2009年4月成立了金融稳定监督委员会(FSB),主要负责认定是否存在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国际相关权威监管部门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肯定了保险业在维护金融稳定中的作用,明确了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核心地位。国内方面,中国保监会于2012年启动了“中国风险导向偿付能力体系”建设工作,2016年4月中国保监会召开国内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监管制度建设启动会,明确要在国内构建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的监管制度;8月,保监会发布《国内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监管暂行办法》;12月,颁布《国内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监管暂行办法(第二轮征求意见稿)》;2018《关于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指导意见》颁布后,完善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框架要求日益凸显,进一步明确了开展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监管的必要性,充分体现了对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重视。从保险经营来说,多元化的投资策略以及密切的金融资本市场联系都对未来保险业的稳定发展提出了挑战。保险业投资范围进一步扩大,境内外投资标准进一步放宽,投资范围包括流动性资产、固定收益类资产、权益类资产、不动产类资产和其他金融资产,保险业务进一步渗透到金融领域。纵以历史的角度看,银行、保险和其他金融机构都被严格区分,一旦发生危机也不会对其他机构造成影响。但近年来,这种金融机构间的壁垒正逐步瓦解,取而代之的是更紧密的业务联系以及相互关联。虽说目前的金融危机主要源于银行业,但随着银保互联性增强,溢出效应将蔓延至保险危机。正如我们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所见,保险业很大程度上受到一定冲击,不得不质疑保险业是否会反过来影响金融危机,成为危机发生的主导因素。纵观全局,在与金融资本市场密切关联的大环境下,跟进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研究是大势所趋。中国作为保险大国,牵一发而动全身,要确保保险业系统性风险不发生,前提是要结合具体国情,将涉及系统性风险的相关研究做到位。厘清“保险业是否存在系统性风险,如何科学有效评估?”,“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根源和传染机制是什么?”以及“如何监管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等一系列问题,为中国保险业持续健康良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共九章,具体结构设计如下:第一章:整理国内外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研究现状,总结保险业系统性风险争议、成因、传染机制、评估、监管方面的最新研究前沿与成果,总体上掌握国内外关于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研究状况,分析现阶段研究成果与不足之处,探究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研究意义,引出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以及目标。第二章:首先定义了系统性风险、保险业系统性风险,从系统性风险特征区分了保险业系统风险的主导因素和贡献因素,并融合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特征与中国具体情况初步探究了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潜在隐患;结合国际监管最新前沿动态以及推演定义了保险公司系统重要性与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监管;从起因、传染以及影响机制等方面对三者比较了系统性风险、保险业系统性风险、保险公司系统重要性三者间的关联与区别。第三章:通过历史透视实践中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存在性,以历史上金融危机对国际、国内的保险业的影响为核心,探究保险业在这场危机中所面临的冲击;与此同时,总结历史上的重大保险危机,找出导致此类破产的影响机制,归纳危机对保险市场的影响,分析危机的结构性变化,厘清保险业系统性风险存在性的潜在原因与表征,并从保险脆弱性这个维度对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存在性进行理论推演。第四章:从系统性风险的内在来源探究保险业系统性风险根源:一方面通过保险业务本质厘清其与系统性风险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保险不良资产从经营环境不确定性这个维度也将增加保险体系的脆弱性。外生环境冲击则从保险危机这个视角进一步推进了对保险业系统性风险根源的深思,探究共谋、利率、侵权与保险危机的关系,论证外生环境冲击导致的保险业危机与系统性风险之间的关联。第五章:首先,以中国的金融环境为对象,重点探究了接触性传染渠道中的银保关联传染渠道。从理论分析银行与保险的不同系统重要性特征,构建银保关联的直接与间接渠道;从实证测算了我国银行业和保险业的静态和动态(整体和极端)关联性,探究保险业和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重要性及敏感度,厘清保险业与银行业关联的内外作用机制,度量银保间的溢出效应。其次,重点分析了接触性传染渠道中的再保险关联渠道。围绕再保险业务本质总结其与系统性风险的关系,并从影子保险业务安排展示了“影子保险”的业务特点与系统性风险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统计保险公司对再保险公司的依赖度,评估我国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之间的关联性。最后,探究了接触性传染渠道金融市场以及保险证券、金融服务集团内的保险公司、保险机构重组与并购以及金融恐慌导致的非接触性传染渠道。第六章:本章研究集中在通过度量我国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敞口与贡献,识别具有系统重要性的保险公司,评估保险业系统性风险。一方面从系统性风险敞口与贡献度衡量中国保险业的系统性风险,实现了多角度评估,增强了评估结果的客观可信度。另一方面,通过面板模型实证识别影响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主要、次要因素,并结合BP神经网络模拟非上市保险公司的系统性风险。第七章:探究了现有系统性风险金融监管的改革与实践。首先阐述了系统性风险金融改革面临的挑战,接着围绕主要国家的金融监管改革政策实例,结合金融监管改革面临的挑战,评估各国的改革方案,在总结主要国家应对金融改革挑战经验的基础上,区分金融监管框架改革模式,并以此为中国金融改革提供借鉴经验。在系统性风险金融监管改革经验总结基础上,总结国际系统性风险监管实践,并就保险业监管框架的主要机构G20、FSB、IMF和IAIS做简明阐述。最后结合最新监管趋势,提出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监管新方向—宏观审慎监管的概念。第八章:首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分析了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监管的必要性。接着,围绕金融监管改革必须应对的四大挑战以及宏观审慎监管要素,站在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视角下实施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监管规划,在金融监管框架内进行合作和有效协调的前提下,提出中国保险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构想;在此基础上,提出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案;再者,更为具体地结合美国系统性风险监管机构(SRR),提出搭建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监管机构构想。最后,通过制度安排提出了未来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监管建议。第九章:总结研究结果,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已有研究表明,现有保险业系统性风险根源、传染及监管的研究零零散散,缺乏针对性分析,系统性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本文首次系统性的研究保险业系统性风险根源、传染、评估与监管,形成系统性的研究成果,实现了以下创新:(1)创新了银保传染机制的理论和实证内容:理论上,分析银行与保险的不同系统重要性特征与影响机制,从直接与间接两个渠道识别银保关联的内生机制,构建银保关联的内生影响机制指标体系。实证上,首先以中国的具体金融环境为背景,区分“保险主导型”关联和“银行主导型”关联,探究保险业和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重要性及敏感度;其次,首次从静态和动态(整体和极端)两个维度研究银行业和保险业的关联性,分别采用格兰杰因果模型衡量银保的整体关联性,Copula模型从动态非线性的角度衡量极端风险条件下银保的尾部关联性;再次,在关联性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研究深度,一方面利用Spearman相关性识别了影响银保关联内生机制中的显着因素,一方面从影响银保关联的外生机制入手,分析不同金融环境(金融事件冲击)下银保之间的关联度,厘清我国特定金融环境对银保关联的作用机制,测算不同金融事件冲击对银保关联度的影响;最后,利用(35)Co Va R模型分年度、分金融事件冲击具体度量银保间的溢出效应。(2)创新了再保险传染机制研究视角:一方面围绕再保险业务本质,从风险转移的视角以及保险网络视角分析再保险风险传染过程,从再保险与保险的关联性总结了产生系统性风险可能性的三大原因;另一方面,提出国际最新前沿“影子保险”,目前国内关于“影子保险”的研究基本属于真空地带,本文从影子保险业务安排展示了“影子保险”的业务特点,接着从影子保险面临再保险违约风险、赎回风险、母公司相关风险(系统性风险)以及互联性风险展开论述,提出“影子保险”作为再保险的一部分,存在产生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3)创新了保险业系统性风险根源与评估的研究视角:一方面,已有研究尚未从存在性与根源视角探究保险业系统性风险。首先,本文以历史的保险危机实践厘清了保险业系统性风险存在性的潜在原因与表征,并结合理论推导了保险业的脆弱性,综合实践和理论推演了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存在性。其次,从内生和外生两个维度探究了保险业系统性风险根源,结合保险业务本质与保险不良资产论证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内在根源,并利用外生保险危机进一步推进共谋、利率、侵权与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关系。另一方面,本文以中国的具体金融保险环境为基础,创新了保险业系统性风险实证思路,从上市保险公司和非上市保险公司对我国保险业系统性风险实施了较为全面的风险识别、评估。(4)探索了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监管新思路:本文率先围绕金融监管改革必须应对的四大挑战(监管体系应如何构建?每个司法管辖区必须考虑如何在管理机构之间划分责任,是否需要将监管责任合并?如何确保不同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沟通?)以及宏观审慎监管要素,宏观上提出了“宏观审慎+微观审慎”监管的“共赢”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监管思路,微观上提出了中国保险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监管的具体实施以及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监管机构构想,对完善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监管体系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罗颖[7](2019)在《乐视网资本运作的财务杠杆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6年乐视事件的爆发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作为全球首家上市的视频网站企业,从2010年上市至今,乐视已经初步架构起“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庞大生态系统。但在2016年11月乐视爆发的资金链断裂危机,给本已经摇摇欲坠的乐视生态圈架构雪上加霜,在贾跃亭离职之后,孙宏斌割舍了部分无法盈利的业务,乐视生态系统也不复存在。互联网的普及使市场上涌现出了一大批互联网企业。互联网企业的成长逻辑,是以往传统企业所没有的,而在这些新兴互联网企业中,乐视网又是极具代表性的一个,研究乐视网能给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乐视网在短短几年内快速崛起,又迅速衰落,对其兴衰的原因进行研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发现问题的解决办法是很有实际意义的。因此,本文选取乐视网为案例研究对象,采用财务杠杆对其资本运作模式进行分析,目的在于找到乐视网资本运作模式中值得借鉴的地方及应当从中吸取的教训。乐视网的资本运作手段独具特色,而目前与乐视网资本运作相关的研究文献还比较少,且没有学者将资本运作与财务杠杆相结合进行研究,因此,本文以财务杠杆视角对乐视网资本运作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本论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部分是绪论,从乐视网的市场背景及研究意义入手,对以往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整理出论文新的研究方向,得出创新点。第二部分是理论概述,阐述了有关资本运作及财务杠杆效应的理论。第三部分对乐视网及其资本运作模式进行概述,阐述了乐视网资本运作的主要手段及特点。第四部分是对乐视网资本运作的财务杠杆进行数据测算。第五部分是根据乐视网的案例研究,得到相关启示:资本运作应以生产经营为基础,企业应加强财务风险的控制能力、保持合理的资本结构、适当的负债水平和较高的现金流,同时,企业管理者应该承担起应负的责任。

白志宇[8](2019)在《SYJB公司财务杠杆效应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公司面临的经营环境越来越复杂,负债融资已经成为公司经营发展的常规手段,同时公司也通过使用财务杠杆来减轻公司的财务负担。财务杠杆的作用具有两种不同的效应,公司可以享受财务杠杆带来的收益但同时也要面对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同时由于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内部中存在盲目扩张,产品趋于同质化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公司经营造成了影响。因此帮助公司根据自身经营情况合理制定资本结构和发展战略,合理运用财务杠杆,可以帮助公司在获取财务杠杆带来的最大的正效应的同时降低受到财务杠杆负面效应的干扰,使公司价值最大化。因此,如何充分有效地发挥财务杠杆正效应,降低自身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使公司得到最大的经营收益,是本篇论文的主要研究目标。本文选用SYJB公司进行分析,在对SYJB公司财务杠杆效应的分析中,首先界定了财务杠杆和财务杠杆效应的相关概念,采用文献归纳法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SYJB公司负债融资现状分别从总体和具体两个角度进行阐述和分析。在交代SYJB公司资本结构情况和财务杠杆现状的基础上,对近五年SYJB公司财务杠杆效应进行研究和从SYJB公司外部和内部两个角度来分析财务杠杆效应的影响因素,并针对SYJB公司财务杠杆发挥负效应的情况,提出相关建议对策,促进SYJB公司合理发挥财务杠杆正效应,使公司收益最大化。

李倩[9](2018)在《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 ——一个被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薪酬契约机制是解决企业代理问题的重要机制之一,有利于保证委托人、代理人利益的一致性,降低代理成本,促进企业绩效水平的提高。除了普遍认知的薪酬水平外,薪酬差距也是一种重要的薪酬激励制约方式,对于企业绩效水平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且会间接对社会公平问题产生影响。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市场化进程的深化,企业内部核心高管与非核心高管、高管与普通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逐步扩大。再加上一系列“天价薪酬”事件的出现,甚至在企业发展低迷、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高管仍然能够获得天价薪酬。薪酬差距问题引发了广泛的社会争议与关注。那么,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而言究竟是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呢?学术界对此展开了研究。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发现,目前有关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直接影响的研究较多,但是结论还未达成一致。主要有:基于锦标赛理论的正向影响、基于行为理论的负向影响以及倒U型影响。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的直接影响究竟是促进还是抑制,薪酬差距是如何影响企业绩效的,明确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的具体作用路径,包括中介过程与调节变量具有重要意义。竞争战略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高管往往会根据企业面临的实际形态选择相应的竞争战略。普通员工则在具体战略的指导下,实施各项具体经营活动,以保证竞争战略的有效执行与顺利实现。那么,薪酬差距这个对个体具有激励效果的因素是否还将通过影响竞争战略的制定以及有效执行进而对企业层面的绩效产生影响呢?另外,风险则是所有企业都不可避免、必须面对的情境因素,风险的大小往往直接影响企业的生死存亡。风险越高,越需要高管以及员工提高努力程度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面对不同的风险情境,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否会发生变化呢?因此,本文基于以下几个问题展开研究。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正向还是负向。在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关系中,竞争战略的中介作用是否成立,风险的调节作用是否成立,以及在风险情境下,薪酬差距是否还能够通过影响竞争战略进而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即是否存在着被中介的调节作用。通过对中介效应、调节效应、被中介调节效应的研究以明确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的具体作用路径。本文选取2011-2016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stata 14.0软件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几个实证结果:第一,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支持锦标赛理论。第二,竞争战略在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即薪酬差距通过竞争战略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第三,风险能够正向调节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即企业面临的风险越高,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越大。第四,在风险情境下,薪酬差距会通过竞争战略影响企业绩效,存在被中介的调节作用。即风险对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正向调节会通过竞争战略的中介作用产生,风险使得薪酬差距对竞争战略的积极影响更为显着,竞争战略又进一步促进了企业绩效水平的提高。由于市场中的企业成长性差距较大,为此本文还进行了进一步研究,以判断不同成长性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的作用路径是否相同。具体将样本企业根据净利润增长率分为高成长性企业、低成长性企业两组,分别对这两组企业薪酬差距对绩效水平的作用路径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高成长性企业中风险的调节作用不成立,也就不存在被中介的调节作用。低成长性企业中,被中介的调节作用成立。即风险对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正向调节能够被竞争战略所中介。最后,根据研究结果与结论为政府相关部门与企业提出相应的启示和建议,并指出本文的局限以及未来研究展望。

刘洋[10](2017)在《财务管理教学中“杠杆效应”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剖析杠杆系数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启发学生直观理解杠杆效应的关系,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二、财务杠杆系数公式的推导及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财务杠杆系数公式的推导及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财政预算软约束对中国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国内金融周期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金融危机后,货币与债务问题在理论与实践上迎来重大调整
        1.1.2 地方政府融资行为变化、城市经济体存在金融风险
        1.1.3 经济发展不平衡下城市行政级别、本土金融资源存在差异
        1.1.4 地方经济稳中下行、金融周期衍生的金融风险有所显现
    1.2 选题意义
        1.2.1 选题的理论意义
        1.2.2 选题的现实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财政预算软约束
        1.3.2 地方金融风险
        1.3.3 国内金融周期与地方金融周期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结构安排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可行性与不足
        1.5.1 研究的创新之处
        1.5.2 研究的可行性
        1.5.3 研究不足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基于金融周期的金融风险理论
        2.1.1 基于金融周期的金融风险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2.1.2 国内金融周期理论对不同经济体金融风险的分析
        2.1.3 金融周期视角下对金融风险水平的测算
    2.2 财政预算软约束的维度、形成与影响
        2.2.1 财政预算软约束的维度与形成
        2.2.2 财政预算软约束的影响
    2.3 文献小结与述评
第3章 理论分析:财政预算软约束对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
    3.1 地方金融周期的形成与对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
        3.1.1 现状分析:地方经济发展模式与财政金融体系
        3.1.2 国内金融周期理论的基本观点
        3.1.3 地方金融周期的形成机制
        3.1.4 地方金融周期对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路径
    3.2 财政预算软约束的变化与对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
        3.2.1 财政预算软约束的维度与地方金融风险分析的微观基础构建
        3.2.2 财政预算软约束演变的理论分析:从土地财政到准安全资产模式
        3.2.3 财政预算软约束模式的形成与分化:基于成本收益博弈的分析
        3.2.4 准安全资产主导的财政预算软约束模式对地方金融风险的直接影响
    3.3 财政预算软约束对地方金融周期的影响机制:模型推导
        3.3.1 信用扩张机制变化引起的金融周期变化:改进的DM快慢模型
        3.3.2 利率调整引起的金融周期变化:拓展的DM模型与跨部门利率联动模型
        3.3.3 信贷投向变化引起的金融周期变化:基于C-D生产函数的数学表达
    3.4 地方金融周期对城市信用扩张外部环境的影响
        3.4.1 地方金融周期对货币政策冲击异质性的影响
        3.4.2 地方金融周期调整改变资产货币化的风险传递渠道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测算与分析:财政预算软约束、金融周期与金融风险
    4.1 研究样本的选择与区分
    4.2 财政预算软约束的测算与分析
    4.3 中国地方金融周期的测算与分析
    4.4 地方金融风险水平的测算与影响因素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证检验:财政预算软约束对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
    5.1 指标选择与模型设定
        5.1.1 指标选择
        5.1.2 模型设定
    5.2 金融周期中介效应的检验结果和分析
    5.3 金融周期调节效应的检验结果和分析
    5.4 稳健性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实证分析:金融周期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的实现路径
    6.1 金融周期中介效应实现路径分析
        6.1.1 基于信贷资源干预的中介效应实现路径
        6.1.2 基于分部门杠杆率变化的中介效应实现路径
        6.1.3 基于GDP和房地产推动因素的中介效应实现路径
    6.2 金融周期调节效应实现路径分析
        6.2.1 基于货币政策异质性的调节效应实现路径
        6.2.2 基于预期稳定性变化的调节效应实现路径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地方金融风险防范的相关政策建议
        7.2.1 调整中国地方政府财政预算的约束机制
        7.2.2 构建监管条线彼此协调、分层次的、前瞻性的金融风险防范体系
    7.3 不足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附录 A 本土地方商业银行的分类标准
附录 B 城市的发展级别与行政级别
附录 C 公式推导:持有准安全资产金融机构的利润函数
附录 D 公式推导: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利润最大化
附录 E 财政预算软约束对地方金融风险影响过程中的变量关系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新能源企业的产融合作联盟博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序言
1.绪论
    1.1 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理论意义
        1.1.3 研究的现实意义
        1.1.4 研究目的
    1.2 问题的提出
    1.3 概念界定
        1.3.1 产融合作
        1.3.2 产融合作联盟
        1.3.3 联盟博弈
        1.3.4 贝叶斯均衡
        1.3.5 产业资本
    1.4 主要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主要创新点
2.基于联盟协同发展的产融合作博弈理论研究及评述
    2.1 信息经济学与博弈论
        2.1.1 信息论与信息经济学
        2.1.2 信息经济
        2.1.3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
    2.2 网络组织、企业联盟与博弈信息
        2.2.1 网络组织及企业联盟的经济学意义
        2.2.2 网络组织中的熵理论与结构洞理论
        2.2.3 自组织临界与企业联盟
    2.3 产融合作联盟的相关研究
        2.3.1 产融合作中的风险
        2.3.2 产融合作联盟的组织合理性
        2.3.3 产融合作联盟的稳定性
        2.3.4 产融合作联盟的利益分配
    2.4 理论研究评述
3.新能源企业产融合作联盟的框架
    3.1 新能源产融合作联盟概要
        3.1.1 新能源产业概要
        3.1.2 新能源企业产融合作特征分析
    3.2 新能源企业的风险评估模型
        3.2.1 产融合作中的风险测度方法
        3.2.2 投资风险的熵测度
        3.2.3 风险评估模型
    3.3 新能源企业产融合作联盟中的贝叶斯均衡
    3.4 新能源企业产融合作联盟中的机制
        3.4.1 产融合作联盟的运行机制
        3.4.2 产融合作博弈的分配机制
    3.5 本章小结
4. 新能源企业的信用风险评估模型构建研究
    4.1 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新能源企业基于财务状况的信用能力
        4.2.1 Logistic模型在信用风险评价领域的应用
        4.2.2 研究假设及设计
        4.2.3 实证研究及信用模型推导
    4.2 基于信息熵的综合风险状况判断
        4.2.1 信息熵在风险状况评估中的应用
        4.2.2 目标企业的投资风险熵
    4.3 本章小结
5.新能源产融合作联盟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构建与分析
    5.1 新能源企业产融合作联盟中的贝叶斯网络
        5.1.1 贝叶斯网络在产融合作联盟介绍
        5.1.2 贝叶斯网络在不完全信息博弈中的作用
    5.2 新能源企业产融合作联盟的先验概率和后验概率
        5.2.1 产融合作联盟中的合作方类型及先验概率分布
        5.2.2 贝叶斯网络及产业合作方视角下的后验概率分布
        5.2.3 产融合作各方的纯策略效用函数
        5.2.4 产融合作的贝叶斯均衡与策略函数
    5.3 新能源企业产融合作联盟中的贝叶斯均衡的具体案例
        5.3.1 产业融资企业类型判断及贝叶斯网络
        5.3.2 产融合作基金的贝叶斯均衡
        5.3.3 经修正的投资风险熵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合作博弈新能源产融合作联盟运行机制应用研究
    6.1 产融合作联盟中的机制
        6.1.1 产融合作联盟的运行机制
        6.1.2 产融合作联盟的激励机制
    6.2 新能源企业产融合作联盟的实际收益
        6.2.1 新能源企业产融合作联盟的运行机制分析
        6.2.2 新能源企业产融合作联盟的激励机制分析
    6.3 合作博弈Shapley值对实际协同效益分配机制的评价
        6.3.1 新能源企业产融合作联盟的收益转移分配机制
        6.3.2 基于Shapley值的收益分配机制
        6.3.3 新能源企业产融合作联盟的收益分配机制评价
    6.4 本章小结
7.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管理启示与建议
    7.3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A 新能源企业样本及指标列表
索引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智力资本对贝塔系数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框架
    1.4 本文的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贝塔系数的文献综述
        2.1.1 贝塔系数内涵的文献综述
        2.1.2 贝塔系数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2.2 智力资本的文献综述
        2.2.1 智力资本内涵的文献综述
        2.2.2 智力资本构成的文献综述
    2.3 智力资本与贝塔系数关系的文献综述
    2.4 文献评述
第3章 智力资本与贝塔系数的理论概述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3.1.1 智力资本及其构成的概念界定
        3.1.2 贝塔系数的概念界定
        3.1.3 产权性质的概念界定
        3.1.4 企业生命周期的概念界定
    3.2 智力资本影响贝塔系数的作用机理
    3.3 智力资本影响贝塔系数的理论依据
        3.3.1 智力资本价值创造理论
        3.3.2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理论
        3.3.3 隐性契约理论
        3.3.4 资产专用性理论
第4章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4.1 智力资本与贝塔系数关系的理论关系与研究假设
    4.2 财务杠杆对智力资本与贝塔系数关系的中介作用
第5章 实证研究设计
    5.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5.2 研究期数的确定
    5.3 研究模型与变量定义
        5.3.1 研究模型
        5.3.2 变量定义
第6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6.1 实证结果
        6.1.1 描述性统计
        6.1.2 相关性分析
        6.1.3 平稳性检验
        6.1.4 多元回归分析
    6.2 稳健性测试
        6.2.1 内生性检验
        6.2.2 稳健性检验
    6.3 进一步研究
        6.3.1 智力资本的构成部分与贝塔系数的关系
        6.3.2 产权性质的调节作用
        6.3.3 企业生命周期的调节作用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4)董事来源异质性、投融资效率及风险承担(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4 研究创新
第2章 国内外文献回顾
    2.1 投融资效率及风险承担的研究现状
    2.2 董事异质性的研究现状
    2.3 董事来源的研究现状
第3章 理论基础、概念界定和董事来源现状
    3.1 理论基础
    3.2 相关概念界定
    3.3 董事来源现状
第4章 董事来源异质性对投资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4.1 理论推导与假设提出
    4.2 研究设计
    4.3 实证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董事来源异质性对融资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5.1 理论推导与假设提出
    5.2 研究设计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董事来源异质性对风险承担影响的实证研究
    6.1 理论推导与假设提出
    6.2 研究设计
    6.3 实证结果与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5)公司债务悬空的激励相容式应对方法及定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债务悬空及其影响
        1.1.2 应对债务悬空的实践意义
        1.1.3 债务悬空的应对方法
        1.1.4 激励相容式应对方法的界定
        1.1.5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公司债务悬空的相关研究
        1.2.2 信用风险定价方法与债务再谈判的相关研究
        1.2.3 或有可转债的相关研究
        1.2.4 现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结构
2 理论基础
    2.1 结构化信用风险定价的理论基础
        2.1.1 模型的基本假设
        2.1.2 定价与违约闽值V_B的计算
        2.1.3 公司债务价值的计算
        2.1.4 公司资产价值的计算
        2.1.5 股权价值和违约阈值V_B的计算
    2.2 债务悬空及其资本结构特征
        2.2.1 债务悬空的定义与负面影响
        2.2.2 债务悬空的资本结构特征
        2.2.3 应对债务悬空的时机及其方法选择
        2.2.4 资本结构的调整方式
    2.3 激励相容式应对方法设计的理论基础
        2.3.1 债务再谈判及讨价还价博弈
        2.3.2 或有可转债
        2.3.3 结构转移模型
        2.3.4 巴黎期权式股权退出条款
        2.3.5 投资者风险偏好与最优资产配置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最优资产配置的混合偿付式债务悬空事后应对方法及定价
    3.1 问题的提出
    3.2 模型的基本假设
    3.3 股权与现金最优偿付比例的确定
        3.3.1 债务再谈判后债权人的最优资产配置
        3.3.2 债务再谈判后的价值分配
    3.4 定价及最优谈判阈值的确定
        3.4.1 公司债务价值
        3.4.2 公司资产价值
        3.4.3 原股东权益价值
        3.4.4 信用价差与财务杠杆
    3.5 数值计算与灵敏度分析
        3.5.1 模型的参数设置
        3.5.2 参数的灵敏度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经济周期的债务悬空差异化事后谈判式应对方法及定价
    4.1 问题的提出
    4.2 债务悬空差异化事后谈判式应对方法的设计
    4.3 模型的基本假设
    4.4 定价与债务再谈判和破产清算阈值的计算
        4.4.1 清算价值
        4.4.2 公司资产价值
        4.4.3 债务再谈判与讨价还价博弈
        4.4.4 债务价值
        4.4.5 股权价值与再谈判边界x_L~*和清算边界X_H~*三的确定
        4.4.6 债券收益率与信用价差
    4.5 数值计算与灵敏度分析
        4.5.1 参数的确定与数值计算
        4.5.2 参数的灵敏度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或有可转债的债务悬空事前应对方法及定价
    5.1 问题的提出
    5.2 模型的基本假设
    5.3 定价及债转股和破产清算阈值的计算
        5.3.1 普通债价值
        5.3.2 公司资产价值
        5.3.3 股权价值、CoCos债转股阈值和破产清算阈值
        5.3.4 CoCos价值
        5.3.5 信用价差与财务杠杆
    5.4 数值计算与灵敏度分析
        5.4.1 模型参数设置和数值计算结果
        5.4.2 参数的灵敏度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含巴黎期权式股权退出条款的债务悬空事前应对方法及其定价
    6.1 问题的提出
    6.2 模型的基本假设
    6.3 定价及阈值V_B、V_C和V_D的计算
        6.3.1 普通债价值
        6.3.2 公司资产价值
        6.3.3 股权价值及V_B和V_C的计算
        6.3.4 CoCos价值
        6.3.5 信用价差与财务杠杆
    6.4 数值计算与灵敏度分析
        6.4.1 模型参数设置
        6.4.2 参数的灵敏度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工作
    7.2 主要结论
    7.3 创新点
    7.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第3章ODE的求解过程
附录B 第4章ODEs和ODE求解过程
    附录B1 ODEs式(4-4)和(4-5)的求解过程
    附录B2 ODES式(4-12)和(4-13)的求解过程
    附录B3 ODE式(4-19)的求解过程
    附录B4 ODE式(4-34)的求解过程
附录C 第5章ODE和PDE建立及求解过程
    附录Cl 使用伊藤引理得到PDE式(5-3)的推导过程
    附录C2 使用伊藤引理得到ODE式(5-9)的推导过程
    附录C3 PDE式(5-3)的求解过程
附录D 第6章E_c(V_t)满足的PDE、ODE方程组的求解过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6)保险业系统性风险:根源、传染与监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绪论
    0.1 研究背景
    0.2 研究意义
    0.3 研究内容
        0.3.1 研究内容
        0.3.2 研究方法
        0.3.3 研究范畴
        0.3.4 研究框架
    0.4 创新点与不足
        0.4.1 创新点
        0.4.2 不足点
1.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研究文献综述
    1.1 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认识
        1.1.1 保险业是系统性风险的受害者还是主导者
        1.1.2 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存在性争议
    1.2 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成因
        1.2.1 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主导因素(primary indicators)
        1.2.2 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贡献因素(contributing indicators)
        1.2.3 金融市场参与度
        1.2.4 自然与人为灾难
    1.3 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传染机制
        1.3.1 保险业与再保险的风险传染
        1.3.2 保险业与银行业的风险传染
    1.4 保险业系统性风险评估
        1.4.1 系统性风险评估方法
        1.4.2 保险业系统性风险评估应用
    1.5 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监管
        1.5.1 保险业系统性风险制度演变
        1.5.2 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颁布
        1.5.3 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监管的发展与争议
    1.6 中国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研究综述
    1.7 文献总结及述评
2.研究术语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研究术语界定
        2.1.1 系统性风险
        2.1.2 保险业系统性风险
        2.1.3 保险公司系统重要性
        2.1.4 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监管
    2.2 理论基础
        2.2.1 金融脆弱性
        2.2.2 信息不对称
        2.2.3 委托代理理论
        2.2.4 金融危机传染理论
        2.2.5 金融监管理论
    2.3 小结
3.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存在性
    3.1 实践中的存在性——历史的透视
        3.1.1 国际保险业的金融危机表现
        3.1.2 中国保险业的金融危机表征
        3.1.3 保险公司破产危机典型案例
        3.1.4 保险业系统性风险存在性深剖
    3.2 理论上的存在性——脆弱性视角
        3.2.1 信息不对称与保险脆弱性
        3.2.2 委托代理与保险脆弱性
        3.2.3 税收不对称与保险脆弱性
        3.2.4 合约的不完全性与保险脆弱性
        3.2.5 宏观金融冲击与保险脆弱性
    3.3 小结
4.保险业系统性风险根源
    4.1 保险业内生的金融不稳定
        4.1.1 保险业务本质与系统性风险根源
        4.1.2 保险不良资产与系统性风险根源
    4.2 保险危机的外生环境冲击
        4.2.1 共谋与保险危机
        4.2.2 利率与保险危机
        4.2.3 侵权与保险危机
    4.3 小结
5.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传染机制
    5.1 银保关联传染渠道
        5.1.1 银行业与保险业的传染机制——理论推演
        5.1.2 银保关联性及影响机制——实证测算
        5.1.3 银保溢出效应度量
    5.2 再保险关联传染渠道
        5.2.1 再保险与保险业的传染机制
        5.2.2 保险公司对再保险公司的依赖度测算
        5.2.3 “影子保险”与保险业的传染机制
    5.3 金融市场关联传染渠道
        5.3.1 保险公司购买模式导致金融市场扭曲
        5.3.2 保险公司出售模式导致金融市场扭曲
    5.4 保险业系统性风险非接触传染渠道
        5.4.1 保险证券传染
        5.4.2 金融服务集团内的保险公司传染
        5.4.3 保险机构重组与并购传染
        5.4.4 金融恐慌传染
    5.5 小结
6.保险业系统性风险评估
    6.1 保险业系统性风险模型设定
        6.1.1 MES模型
        6.1.2 SRISK模型
        6.1.3 GARCH-CoVa R模型
        6.1.4 面板模型
        6.1.5 BP神经网络
    6.2 上市保险公司系统性风险测算
        6.2.1 保险公司系统性风险敞口测算
        6.2.2 保险公司系统性风险贡献度测算
    6.3 保险公司系统性风险影响因素
    6.4 非上市保险公司的系统性风险测算
    6.5 小结
7.保险业系统性风险金融监管改革与实践
    7.1 系统性风险金融监管改革
        7.1.1 系统性风险金融监管改革挑战
        7.1.2 系统性风险金融监管改革实例
        7.1.3 系统性风险金融监管改革评估
        7.1.4 系统性风险金融监管改革启示
    7.2 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监管实践
        7.2.1 全球金融监管框架
        7.2.2 20 国集团(G20)的系统性风险监管
        7.2.3 金融稳定委员会(FSB)的系统性风险监管
        7.2.4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系统性风险监管
        7.2.5 国际保险监督管理协会(IAIS)的系统性风险监管
    7.3 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监管新方向
        7.3.1 宏观审慎监管理念
        7.3.2 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的区别
        7.3.3 宏观审慎监管工具的选择
        7.3.4 宏观审慎政策挑战
    7.4 小结
8.中国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监管的对策思路
    8.1 中国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监管的必要性
        8.1.1 保险危机防范与控制的理论必要性
        8.1.2 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监管的实践必要性
    8.2 宏观审慎视角下的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监管思路
        8.2.1 中国保险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构想
        8.2.2 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监管的具体实施
        8.2.3 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监管机构构想
    8.3 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监管制度安排
        8.3.1 “双管齐下”的监管思路
        8.3.2 筑牢银保混业监管“防火墙”体系
        8.3.3 重视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评估
        8.3.4 加强保险公司的信息披露
        8.3.5 推进金融改革,维护金融稳定
    8.4 小结
9.结论及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7)乐视网资本运作的财务杠杆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文献
        1.2.2 国内研究文献
        1.2.3 相关研究评价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创新点
2 相关理论概述
    2.1 委托代理理论
    2.2 优序融资理论
    2.3 权衡理论
    2.4 资本运作理论
        2.4.1 资本运作内涵
        2.4.2 资本运作意义
        2.4.3 资本运作的风险
    2.5 财务杠杆效应理论
        2.5.1 财务杠杆概念
        2.5.2 财务杠杆指标
        2.5.3 财务杠杆效应产生原因
        2.5.4 财务杠杆正负效应
    2.6 资本运作与财务杠杆的关系
3 乐视网概况及资本运作模式分析
    3.1 乐视网概况
        3.1.1 乐视概况
        3.1.2 乐视与乐视网的关系
    3.2 乐视网资本运作模式分析
        3.2.1 中国资本市场背景介绍
        3.2.2 乐视网资本运作分析
4 乐视网资本运作的财务杠杆分析
    4.1 乐视网资本运作的财务杠杆数据测算
        4.1.1 财务杠杆数据测算原理
        4.1.2 乐视网资本运作的财务杠杆系数
        4.1.3 息税前利润率与债务利息率变化对比
        4.1.4 息税前利润率与权益资本利润率的变化对比
    4.2 乐视网资本运作的财务杠杆正效应分析
        4.2.1 利息抵税效应
        4.2.2 高额收益效应
    4.3 乐视网资本运作的财务杠杆负效应分析
        4.3.1 每股收益波动大
        4.3.2 债务负担过重导致财务风险
        4.3.3 代理冲突导致信用危机
    4.4 乐视网资本运作的财务杠杆负效应成因
        4.4.1 现金流短缺
        4.4.2 过度依赖债务融资
        4.4.3 资本运作与生产经营脱离
5 案例启示
    5.1 采取稳杠杆策略防范财务风险
    5.2 围绕生产经营活动开展资本运作
    5.3 管理者应主动承担起应负之责
6 研究结论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SYJB公司财务杠杆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财务杠杆和财务杠杆效应的概述
    2.1 财务杠杆概述
        2.1.1 财务杠杆概念
        2.1.2 财务杠杆计量方法
    2.2 财务杠杆效应概述
        2.2.1 财务杠杆效应概念
        2.2.2 财务杠杆正效应
        2.2.3 财务杠杆负效应
        2.2.4 财务杠杆效应的分析指标
第3章 SYJB公司负债融资现状及运用财务杠杆效应分析
    3.1 SYJB公司简介
    3.2 SYJB公司负债融资现状
        3.2.1 SYJB公司负债融资现状总体分析
        3.2.2 SYJB公司负债融资现状具体分析
    3.3 SYJB公司运用财务杠杆产生的效应分析
        3.3.1 基于财务杠杆系数对比分析
        3.3.2 基于息税前利润率与债务利息率的对比分析
        3.3.3 基于息税前利润增长率与税后利润增长率的对比分析
第4章 SYJB公司财务杠杆负效应导致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4.1 SYJB公司财务杠杆负效应导致的问题
        4.1.1 SYJB公司盈利能力降低
        4.1.2 SYJB公司面临财务风险过高
        4.1.3 SYJB公司和债权人产生利益冲突
    4.2 SYJB公司财务杠杆效应影响因素
        4.2.1 外部因素
        4.2.2 内部因素
第5章 促进SYJB公司发挥财务杠杆正效应的建议
    5.1 严格控制债务规模
        5.1.1 降低短期负债比重
        5.1.2 界定合适的负债比率
    5.2 提高公司经营稳定性
        5.2.1 升级产品结构提高盈利能力
        5.2.2 提高对产品质量的管控
        5.2.3 加强公司资本成本费用管理
    5.3 加强财务风险管理
        5.3.1 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5.3.2 建立科学可行的财务预算
        5.3.3 设置规章制度加强财务风险预警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 ——一个被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规范研究法
        1.3.2 实证研究法
    1.4 研究结构
    1.5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薪酬的研究综述
    2.2 薪酬差距的研究综述
        2.2.1 薪酬差距的影响因素
        2.2.2 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2.2.3 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因素研究
    2.3 风险的研究综述
    2.4 竞争战略的研究综述
        2.4.1 薪酬与竞争战略的关系研究
        2.4.2 竞争战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2.5 文献述评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1 基本概念
        3.1.1 薪酬
        3.1.2 薪酬差距
        3.1.3 风险
        3.1.4 企业绩效
    3.2 理论基础
        3.2.1 委托代理理论
        3.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3.2.3 锦标赛理论
        3.2.4 竞争战略理论
    3.3 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作用路径理论分析
        3.3.1 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3.3.2 竞争战略在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3.3.3 风险在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3.3.4 被中介的调节作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实证研究设计
    4.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4.2 变量的选取与测度
        4.2.1 自变量的选取与测度
        4.2.2 因变量的选取与测度
        4.2.3 调节变量的选取与测度
        4.2.4 中介变量的选取与测度
        4.2.5 控制变量的选取与测度
        4.2.6 指标的量化
    4.3 实证研究思路和模型构建
        4.3.1 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模型构建
        4.3.2 竞争战略在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模型构建
        4.3.3 风险对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关系调节作用模型构建
        4.3.4 被中介的调节作用模型构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证研究结果与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1.1 薪酬差距总体趋势分析
        5.1.2 变量的描述统计
    5.2 变量赋值
    5.3 相关性分析
    5.4 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作用路径实证结果与分析
        5.4.1 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5.4.2 竞争战略在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实证结果与分析
        5.4.3 风险在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与分析
        5.4.4 被中介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与分析
    5.5 进一步研究
        5.5.1 高成长性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对绩效的作用路径实证结果与分析
        5.5.2 低成长性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对绩效的作用路径实证结果与分析
    5.6 稳健性检验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6.1 研究结论
    6.2 管理启示与建议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10)财务管理教学中“杠杆效应”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经营杠杆
3 财务杠杆
4 总杠杆

四、财务杠杆系数公式的推导及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财政预算软约束对中国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国内金融周期的视角[D]. 张家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2]新能源企业的产融合作联盟博弈研究[D]. 刘超.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3]智力资本对贝塔系数影响的实证研究[D]. 陈煜.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2)
  • [4]董事来源异质性、投融资效率及风险承担[D]. 赖建阳.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1)
  • [5]公司债务悬空的激励相容式应对方法及定价研究[D]. 宋宇.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6]保险业系统性风险:根源、传染与监管[D]. 朱衡. 西南财经大学, 2019(12)
  • [7]乐视网资本运作的财务杠杆效应研究[D]. 罗颖. 云南大学, 2019(03)
  • [8]SYJB公司财务杠杆效应研究[D]. 白志宇. 沈阳理工大学, 2019(03)
  • [9]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 ——一个被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D]. 李倩. 辽宁大学, 2018(05)
  • [10]财务管理教学中“杠杆效应”的探讨[J]. 刘洋. 纳税, 2017(18)

标签:;  ;  ;  ;  ;  

财务杠杆系数公式的推导与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