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反渗透技术在车身油漆线电泳后冲洗工艺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程峥[1](2020)在《汽车制造行业废水处理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文中认为汽车制造行业是国家制造业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堪称衡量一国制造业水平的标杆。近30年来,我国的汽车生产量和销售量连续快速增长,至2009年已位居全世界首位。目的:在汽车的生产制造过程中,会产生多种类的生产性废水,含有酸碱、多种金属离子、总磷、石油类及油漆微粒等,其污染性质复杂,对环境危害性大。如何有效的处理汽车制造行业废水,降低其对环境的污染,是环境工程领域的一个紧迫课题。方法:本文对汽车制造行业的废水产生过程及特征进行分析,对国内外汽车制造行业废水处理的技术和方法进行归纳和探究,并以江西某汽车集团小蓝基地废水处理站的设计、施工和运营工作为研究现场,采用分质收集各股废水并进行物理及化学手段预处理,再混合进行生物处理的组合工艺,开展汽车行业废水的关键处理技术研究与实践。结果:采用物理、化学及生物法等多种废水处理技术,对汽车制造行业的废水进行处理后,并对处理后出水各污染物的平均浓度进行为期6个月的检测分析,其中总镍值为0.19±0.14mg/L、总锌值为0.31±0.22mg/L、p H值为7.06±0.25、CODCr值为60.89±23.20mg/L、NH3-N值为3.83±1.46mg/L、总磷值为3.15±2.05mg/L。结论:该处理思路和处理手段能去除和降解汽车制造行业废水中的大多数污染物质,总镍指标能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第一类污染物排放标准,CODCr、NH3-N、总锌等指标能满足一级排放标准,磷酸盐指标无法满足一级或二级排放标准,必须增加沉淀、过滤等深度处理工艺方能满足。本项目实践总体工艺选择合理,设备选型适当,处理效果良好,满足排放要求,可为其他汽车制造行业废水处理站设计、建造和运营提供参考。
叶旭林,任明华,钱飞亚,苏德辉,孙伟龙,鞠承良[2](2020)在《EDRO膜技术在商用车涂装线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EDRO膜技术早在20年前就有一些小范围的应用,但由于工艺流程的不完善及过程管控有所欠缺,并没有被主流汽车厂大量推广应用。通过对EDRO集中主流工艺形式的学习和调研,确定了适合商用车车身涂装线的工艺流程,并在年产12万辆的大型商用车车身涂装线得以应用,基本实现了电泳系统的零排放。
王菲,俞勇,荆海智,徐青梅[3](2016)在《EDRO系统在车架涂装线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介绍电泳反渗透(EDRO)系统应用于车架涂装线的工艺流程,探讨EDRO系统的安装及调试难点,制定EDRO系统操作规程,分析其社会经济效益。结果表明,EDRO系统的应用能够提高车架涂装线电泳漆利用率,减少纯水使用量,实现电泳系统"零"排放。
王磊[4](2010)在《阴极电泳线中超滤膜工艺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阴极电泳涂装线超滤装置使用效果的好坏,对电泳槽液的稳定性、电泳涂装质量、涂料的使用成本及回收利用,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论文针对陕重汽车身厂阴极电泳线及所应用的超滤系统,分析了影响电泳槽液稳定性的因素,研究了超滤系统流量衰减过快和阳极系统细菌孳生等问题,以解决电泳线及超滤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工艺参数控制和膜设备运行操作上的问题。在研究过程中主要运用了理论分析研究和现场试验相结合方法。研究了影响电泳槽液稳定性的因素,确定了包含槽液温度、固体份、PH值、电导率、颜基比等的最适合现场运行的工艺参数。研究得到了解决针孔、电泳漆膜失光变薄、二次流痕等电泳质量缺陷的方法:排放超滤液,适量加纯水,降低杂质离子的含量;调整槽液溶剂含量和超滤液pH参数;提高清洗质量,电泳后的清洗方式采取多次喷、浸结合式清洗。研究了超滤膜组流量衰减过快、对细菌的控制等问题,得到了恢复超滤膜流量的工艺维护操作方案,制订了阳极杀菌的两套化学清洗步骤和工艺操作方案。研究得到的工艺参数通过6个月实际生产验证,电泳线各项设备均能正常、稳定运行,超滤系统在电泳线正常运行,减少了电泳缺陷,电泳漆膜外观效果良好,厚度等性能指标都在工艺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延长膜设备如阳极管、超滤膜等的使用寿命,减少耗材成本。使设备维护保养操作规范化,系统平稳运行,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和经济效益。
李国波,陈星星,阳克付[5](2010)在《汽车涂装工程建设节能减排技术》文中指出从涂装工艺和设备两方面,介绍了汽车涂装工程建设节能减排技术。其中,涂装工艺节能减排技术包括前处理槽液逆流补加工艺,前处理后冲洗水和电泳清洗水的循环再生,以及水性涂料的应用等;涂装设备节能减排技术包括使用UV固化技术和节能烘干炉,空调系统制冷水和蒸汽冷凝水的回收利用,新型干式漆雾捕集装置和RoDip-3输送设备的应用等。
李国波,储灿飞,朱明星,张国忠[6](2008)在《清洗水循环再生技术及“逆流”全封闭式“零排放”技术在汽车涂装前处理和电泳工艺上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简单介绍了清洗水的循环利用及"逆流"全封闭式"零排放"技术在涂装行业中的应用。
林健[7](2002)在《摩托车车架阴极电泳涂装线工艺和设备》文中研究表明阴极电泳技术是一种先进、高品质、低污染、高效益的涂装技术,在国内外汽车工业已得到广泛应用,我国摩托车工业起步晚、技术水平低,阴极电泳在行业中仍属新技术。由于采用阴极电泳涂装的车架在耐蚀性、漆膜附着力、泳透力、涂料利用率、环保方面具有静电喷涂无法比拟的优点,因此采用阴极电泳技术已成为目前车架涂装的发展趋势。 为了填补公司车架阴极电泳的空白,改变公司目前涂装生产能力严重不足和产品质量与公司形象不符的现状,经过充分、严密、科学的分析论证,我公司于2000年投资900万元建成了摩托车车架阴极电泳涂装线。 课题分析了国内外涂装工业的发展概况,研究了阴极电泳的成膜原理及特征,研究了嘉陵摩托车车架阴极电泳涂装线工艺流程和工艺平面布置、物流,分析了嘉陵摩托车车架阴极电泳涂装线工艺特点,研究了嘉陵摩托车车架阴极电泳涂装线设备原理和结构特点,高新技术的应用,探讨了阴极电泳涂装技术的发展方向,总结了课题实施过程中和投产后的经验教训。 本课题于1999年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999年7月成立涂装工程项目组,正式开始实施;2001年8月完成安装、调试工作并进入试生产阶段;2001年9月完成终验收工作。现累计电泳涂装各型号摩托车车架20余万台。 本课题注重技术进步,注重工艺与环保的结合。在工艺和设备配置优化方面作了大胆的探索,积累了可贵的经验,它将为摩托车涂装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刘勇[8](2002)在《摩托车车架阴极电泳涂装工艺设计》文中研究表明电泳涂装工艺是现代涂装新技术,是环保时代的新产物。采用此工艺不仅可以解决空气及静电喷涂无法克服的车架局部区域生锈的问题,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涂料利用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国内外汽车及国外摩托车率先使用此工艺并用于工业化大批量生产。加入WTO后,市场竞争加剧,对摩托车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和开发符合国情的摩托车电泳涂装工艺,也随之提上了议事日程。 本文从环保的角度出发,首先研究了取代酸洗除锈的抛丸清理作业的工艺参数,探讨了工件原始状态、抛丸速度、抛丸宽度与抛丸效率间的相互关系。 利用日本学者提出的关于磷化处理的“P比”值理论,探讨和试验了低锌、普锌及脱脂钢板在仿电泳漆的导电液和真实电泳涂料中电泳过程的行为。试验结果表明,阴极电泳漆的最佳选择是低锌磷化,P值应保持在0.95以上。这种低锌磷化膜可以有效抵御阴极电泳过程的界面碱性侵蚀能力,不易产生溶解,从而较好地保证膜的完整性。 阴极电泳涂料的选择重在其沉降性、空干痕迹性、泳透力、破坏电压、抗磷化液污染能力以及涂膜耐蚀性和抗老化性能,本文在有关实验方面作了大量的对比工作,并对相应的工艺设计方案,包括电泳及辅助系统设计方面的槽液循环系统、超滤系统、供电系统、电泳后清洗系统、反渗透(RO)纯水发生系统,以及烘干炉结构等工艺流程提出了评价和建议,同时针对所选择的涂料进行了工艺参数的优化。通过实验,全面讨论了槽液pH、电导率、温度、电压、时间、膜厚等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电泳涂装的影响。 本文还对电泳涂装工艺的废水处理进行了可行性探讨,提出了对生产线废水进行分流,并采用化学混凝沉淀法进行处理,基本上能够达到排放标准。 本文在借鉴国外一些成熟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研究和现场试验,提出了摩托车车架阴极电泳涂装工艺。通过实践证明本文的工艺是可行的,采用此工艺可大幅度提高车架的耐蚀性能,并能有效缩短与国外摩托车涂装技术的差距。
商 莉,魏爱军,谭若捷,楼 伟[9](2001)在《反渗透技术在车身油漆线电泳后冲洗工艺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采用反渗透技术,结合国内现有油漆线的超滤装置实现电泳后冲洗全封闭逆流冲洗的技术。
二、反渗透技术在车身油漆线电泳后冲洗工艺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反渗透技术在车身油漆线电泳后冲洗工艺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汽车制造行业废水处理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概述 |
1.2 汽车制造行业废水概况 |
1.2.1 汽车制造工艺介绍 |
1.2.2 汽车制造行业废水产生环节 |
1.2.3 汽车制造行业废水特征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实践方法与内容 |
第2章 汽车制造行业废水处理研究动态 |
2.1 废水处理的基本原则 |
2.2 废水的分类与收集 |
2.3 废水的物化法处理技术 |
2.4 废水的生物法处理技术 |
2.5 废水的深度处理与回用关键技术 |
第3章 废水处理关键技术实践 |
3.1 项目基本概况 |
3.1.1 废水水量和水质 |
3.1.2 废水的分类收集和设计处理能力 |
3.1.3 治理要求 |
3.2 项目的处理工艺设计 |
3.2.1 总体设计思路 |
3.2.2 工艺流程设计 |
3.2.3 工艺流程说明 |
3.2.4 主要工艺单元设计参数 |
3.2.5 废水处理站高程图 |
3.2.6 废水处理站平面布置图及剖面图 |
3.3 项目的施工与安装 |
3.3.1 地下和地上钢砼结构水池施工 |
3.3.2 框架结构设备房和钢结构危险废物储存间施工 |
3.3.3 水池防腐施工 |
3.3.4 工艺管道安装 |
3.3.5 环保机电设备和非标设备安装 |
3.4 项目的调试与试运行实践 |
3.4.1 单机与系统联动调试 |
3.4.2 生化系统调试 |
3.4.3 试运行 |
3.5 项目的正式运营实践 |
3.5.1 磷化废水处理系统 |
3.5.2 脱脂、电泳和喷漆废水处理系统 |
3.5.3 生化处理系统 |
第4章 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
4.1 实际进水情况与设计值差异 |
4.2 沉淀池池型选择 |
4.3 磷化废水序批式和连续式处理的优劣 |
4.4 生化处理工艺选择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EDRO系统在车架涂装线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EDRO系统工艺流程介绍 |
2 EDRO系统的安装及调试难点 |
2.1 电泳系统各槽液间的液面平衡调整 |
2.2 电泳槽液参数控制调整 |
3 EDRO系统操作规程 |
3.1 EDRO系统的标准作业指导书 |
3.2 EDRO系统的设备操作规程 |
4 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
5 结语 |
(4)阴极电泳线中超滤膜工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阴极电泳技术的发展 |
1.2 前泳线的工艺流程和设备布局 |
1.3 超滤系统的组成及重要作用 |
1.4 课题背景及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膜技术在阴极电泳中的应用 |
2.1 膜技术的进展 |
2.1.1 膜概念的发展 |
2.1.2 膜分离技术应用进展 |
2.2 膜分离的机理和种类特征 |
2.2.1 反渗透膜(RO)原理及纯水制备应用研究 |
2.2.2 超滤(UF)的原理及特点分析 |
2.2.3 离子交换膜(Ion Exchange Membrane)的原理 |
2.2.4 气体膜分离的原理 |
2.2.5 渗透汽化的原理和应用进展 |
2.3 超滤技术分析 |
2.3.1 超滤技术应用进展 |
2.3.2 超滤技术在陕重汽车身厂应用现状 |
2.3.3 存在问题以及需改进的工艺维护方案 |
第三章 超滤膜材料及结构性能的分析 |
3.1 超滤膜制膜材料研究 |
3.1.1 有机高分子材料 |
3.1.2 无机材料 |
3.2 超滤膜材料的发展趋势分析 |
第四章 影响电泳质量的工艺参数优化设计 |
4.1 电泳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4.1.1 电泳质量参数描述 |
4.1.2 超滤系统对电泳质量改善的研究 |
4.1.3 电泳质量缺陷存在问题 |
4.2 超滤系统对解决电泳质量的优化分析 |
4.2.1 消除电泳底漆颗粒缺陷的研究 |
4.2.2 解决电泳漆二次流痕缺陷的研究 |
4.2.3 解决电泳漆漆膜过薄问题的研究 |
4.3 电泳及超滤系统工艺参数优化设计 |
第五章 解决超滤膜流量衰减的分析研究 |
5.1 超滤膜组流量非正常衰减现状及原因分析 |
5.1.1 超滤流量异常现状描述 |
5.1.2 超滤流量衰减原因分析 |
5.2 化学清洗超滤膜组的工艺设计 |
5.2.1 单支超滤膜化学清洗工艺设计 |
5.2.2 化学清洗效果评估 |
第六章 解决阴极电泳线细菌孳生问题的工艺研究 |
6.1 细菌孳生现状分析 |
6.2 阳极系统机理及构造研究 |
6.2.1 阳极系统工作原理分析 |
6.2.2 阳极系统组成的研究 |
6.3 阳极系统的安装维护工艺设计 |
6.4 阳极液系统杀菌工艺设计 |
第七章 系统验证 |
第八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详细摘要 |
(5)汽车涂装工程建设节能减排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涂装工艺节能减排技术 |
2.1 前处理槽液逆流补加工艺 |
2.2 前处理后冲洗水的循环再生 |
2.3 电泳清洗水循环再生技术 |
2.3.1 超滤技术的应用 |
2.3.2 RO技术应用于电泳涂装后冲洗系统 |
2.4 水性漆的使用 |
3 涂装设备节能减排技术 |
3.1 UV固化技术和节能型烘干炉的应用 |
3.1.1 UV固化技术的应用 |
3.1.2 节能烘干炉的应用 |
3.2 空调系统制冷水和蒸汽冷凝水的回收利用 |
3.3 使用新型干式漆雾捕集装置 |
3.4 RoDip-3输送设备的应用 |
3.4.1 RoDip-3的工作原理 |
3.4.2 RoDip-3的优点 |
4 结语 |
(7)摩托车车架阴极电泳涂装线工艺和设备(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涂装技术的发展概况 |
1.2.1 国外涂装技术的发展概况 |
1.2.2 国内汽车涂装技术的发展概况 |
1.2.3 国内摩托车涂装技术的发展概况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果 |
1.3.1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课题研究成果 |
1.4 论文的结构 |
2 阴极电泳涂装原理 |
2.1 涂装与涂料 |
2.1.1 涂装 |
2.1.2 涂料的作用及应用范围 |
2.1.3 涂料的分类 |
2.1.4 涂料的组成 |
2.2 电泳的概念 |
2.3 阴极电泳涂装原理 |
2.4 电泳涂装专业术语 |
2.5 阴极电泳涂装的特征及局限性 |
2.5.1 阴极电泳涂装的特征 |
2.5.2 阴极电泳涂装的局限性 |
3 摩托车车架阴极电泳工艺 |
3.1 生产纲领 |
3.1.1 产品对象 |
3.1.2 工件尺寸、重量、面积 |
3.1.3 年产量 |
3.1.4 作业时间 |
3.1.5 输送装置 |
3.2 产品 |
3.2.1 产品类型 |
3.2.2 产品的结构型式 |
3.2.3 产品吊挂 |
3.2.4 产品吊重 |
3.2.5 产品吊具 |
3.3 摩托车车架阴极电泳工艺流程 |
3.4 工艺分析 |
3.4.1 除锈 |
3.4.2 热水洗 |
3.4.3 预脱脂、脱脂 |
3.4.4 NO1、NO2、NO3喷淋水洗 |
3.4.5 表调(喷淋) |
3.4.6 磷化(喷淋) |
3.4.7 NO4、NO5水洗 |
3.4.8 纯水浸洗 |
3.4.9 纯水喷雾 |
3.4.10 入槽前吹水 |
3.4.11 电泳 |
3.4.12 电泳后水洗 |
3.4.13 烘干 |
3.5 工艺平面布置图 |
3.5.1 0层工艺平面布置图 |
3.5.2 7.5M层工艺平面布置图 |
3.6 生产物流 |
3.6.1 0层物流 |
3.6.2 +7.5米层物流 |
3.7 产品品质 |
3.7.1 外观 |
3.7.2 颜色 |
3.7.3 漆膜厚度 |
3.7.4 漆膜光泽度 |
3.7.5 漆膜柔韧性 |
3.7.6 漆膜附着力 |
3.7.7 漆膜硬度 |
3.7.8 阴极电泳涂装车架的品质指标和实测情况表 |
4 摩托车车架阴极电泳涂装线设备 |
4.1 喷淋式前处理设备 |
4.1.1 喷淋式前处理清洗设备概述 |
4.1.2 热水洗工序 |
4.1.3 预脱脂、脱脂工序 |
4.1.4 水洗1、水洗2、水洗3工序 |
4.1.5 表调工序 |
4.1.6 磷化工序 |
4.1.7 水洗4、水洗5工序 |
4.1.8 纯水浸洗工序 |
4.2 电泳设备 |
4.2.1 电泳槽和室体 |
4.2.2 漆液循环搅拌系统 |
4.2.3 漆液转移系统 |
4.2.4 温度调节系统系统 |
4.2.5 电极和极液系统 |
4.2.6 电源供给系统 |
4.2.7 超滤 |
4.2.8 电泳后水洗 |
4.3 烘干炉 |
4.3.1 炉体结构 |
4.3.2 加热系统 |
4.3.3 燃烧机装机容量计算 |
4.3.4 炉内温度均匀性曲线分析 |
4.4 电气控制和计算机管理 |
5 新技术应用 |
5.1 超滤技术在电泳涂装上的应用 |
5.1.1 超滤技术简介 |
5.1.2 超滤和超滤膜 |
5.1.3 超滤的过程 |
5.1.4 超滤膜的形式 |
5.1.5 超滤装置的作用 |
5.1.6 超滤装置的组成 |
5.2 反渗透制纯水技术 |
6 阴极电泳发展趋势探讨 |
6.1 提高电泳漆膜锐边的耐腐蚀性 |
6.2 开发耐候性好的阴极电泳涂料 |
6.3 开发低温烘烤型阴极电泳涂料 |
6.4 电泳漆膜烘干采用辐射加对流形式 |
6.5 UF+RO(反渗透)技术 |
7 结论 |
论文期间从事的研究和设计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摩托车车架阴极电泳涂装工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1.1 摩托车发展简史 |
1.1.2 摩托车涂装功能 |
1.1.3 电泳涂装的优缺点 |
1.1.4 嘉陵公司车架涂装的现状及选题意义 |
1.2 阴极电泳涂装的现状 |
1.2.1 阳极电泳涂料 |
1.2.2 阴极电泳涂料 |
1.2.3 阴极电泳涂料的发展趋向 |
1.2.4 电泳涂装的发展及现状 |
1.2.5 阴极电泳涂装机理 |
1.2.6 电泳涂装预处理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工艺设计及实验 |
2.1 电泳涂装前处理工艺 |
2.1.1 抛丸除锈 |
2.1.2 磷化处理 |
2.2 电泳涂装工艺 |
2.2.1 阴极电泳涂料的选择 |
2.2.2 电泳涂装及辅助系统设计 |
2.2.3 工艺参数的优化 |
2.3 电泳涂膜烘干工艺 |
2.3.1 能源的选择 |
2.3.2 烘干炉工艺结构设计 |
2.4 电泳涂装线相关工艺设计 |
2.4.1 输送系统的吊姿状态 |
2.4.2 生产量与节拍的关系 |
2.4.3 废水处理的可行性探讨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电泳涂装前处理工艺 |
3.1.1 抛丸除锈 |
3.1.2 磷化处理 |
3.2 电泳涂装工艺 |
3.2.1 阴极电泳涂料的选择 |
3.2.2 电泳涂装工艺参数优化 |
3.2.3 电泳涂膜烘干工艺 |
3.2.4 废水处理的可行性 |
4 结论及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反渗透技术在车身油漆线电泳后冲洗工艺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汽车制造行业废水处理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D]. 程峥. 南昌大学, 2020(02)
- [2]EDRO膜技术在商用车涂装线的应用[A]. 叶旭林,任明华,钱飞亚,苏德辉,孙伟龙,鞠承良. 2020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5), 2020
- [3]EDRO系统在车架涂装线的应用研究[J]. 王菲,俞勇,荆海智,徐青梅. 现代涂料与涂装, 2016(12)
- [4]阴极电泳线中超滤膜工艺技术研究[D]. 王磊. 西安石油大学, 2010(06)
- [5]汽车涂装工程建设节能减排技术[J]. 李国波,陈星星,阳克付. 电镀与涂饰, 2010(09)
- [6]清洗水循环再生技术及“逆流”全封闭式“零排放”技术在汽车涂装前处理和电泳工艺上的应用[J]. 李国波,储灿飞,朱明星,张国忠. 现代涂料与涂装, 2008(08)
- [7]摩托车车架阴极电泳涂装线工艺和设备[D]. 林健. 重庆大学, 2002(02)
- [8]摩托车车架阴极电泳涂装工艺设计[D]. 刘勇. 重庆大学, 2002(02)
- [9]反渗透技术在车身油漆线电泳后冲洗工艺中的应用[J]. 商 莉,魏爱军,谭若捷,楼 伟.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