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慢性胆汁淤积的药物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陆伦根,蔡晓波,王建设,曲颖,尤红,马雄,韩英,南月敏,徐小元,段钟平,魏来,贾继东,庄辉[1](2022)在《胆汁淤积性肝病管理指南(2021)》文中提出2015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制定了我国第一个胆汁淤积性肝病的专家共识。近年来胆汁淤积性肝病的临床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数据和资料。为此,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自身免疫性肝病学组组织专家组对近年来的文献证据进行了评估,制定了本指南。本指南共有胆汁淤积性肝病临床诊治推荐意见22条。本指南的目的是为临床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治提供参考和指导。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2](2021)在《胆汁淤积性肝病管理指南(2021)》文中研究指明2015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制定了我国第一个胆汁淤积性肝病的专家共识。近年来胆汁淤积性肝病的临床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数据和资料。为此,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自身免疫性肝病学组组织专家组对近年来的文献证据进行了评估, 制定了本指南。本指南共有胆汁淤积性肝病临床诊治推荐意见22条。本指南的目的是为临床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治提供参考和指导。
李玲[3](2021)在《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体质分布及其与ABC转运蛋白SNP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ATDILI)是临床上最常见且最严重的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也是我国最主要的药物性肝损伤之一,其发生率高达30%以上。重者可导致肝衰竭甚至死亡,明确易感危险因素对早期发现和防治ATDILI具有重要意义。中医学认为,体质状态决定疾病的发病易感性,并对疾病预后转归、指导诊断防治具有重要价值。ABC转运蛋白是重要的III相药物转运蛋白,其遗传多态性可导致药效学、药代动力学改变。从ATDILI中医体质、遗传易感因素角度寻找规律,探索ATDILI发病易感体质及其可能的宿主遗传机制,对揭示中医体质内涵,并在临床诊疗和疾病防治中发挥中医优势提供科学理论参考具有重要意义。目的:①了解ABC转运蛋白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SNP)与ATDILI的相关性,探讨ATDILI发病的易感遗传因素;②了解ATDILI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情况,并分析其发病易感体质,从中医体质角度揭示ATDILI易感性;③探讨ATDILI易感体质与易感ABC转运蛋白SNP相关性,以期揭示ATDILI易感体质可能的宿主遗传机制。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共纳入643例患者,其中服用抗结核药物出现肝损的患者289例(ATDILI组),服用抗结核药物未出现肝损的患者354例(non-ATDILI组)。收集整理患者的病例信息、临床检测指标及血标本,对血标本进行DNA提取,筛选ABC转运蛋白SNP检测位点;采用Sequenom MassARRAY质谱技术对所有研究对象ABC转运蛋白64个位点SNP进行检测;选择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的51个位点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Haploview等对各位点等位基因、基因型、遗传模型、LD连锁不平衡检测及单倍体型与ATDILI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筛查ATDILI易感SNP位点。以王琦教授9种体质分型标准为依据,对两组人群体质分布进行调查,采用卡方检验、Kruskal Wallis秩和检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ATDILI主要体质及兼夹体质分布特点,并分层分析ATDILI易感体质临床特点。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ATDILI易感体质与易感SNP位点进行关联分析;2×4叉生分析法分析体质-基因交互作用对ATDILI的影响。结果:1.ABCB1基因rs28656907(T>C)位点CC基因型患者ATDILI发病风险降低0.58倍(OR=0.58,95%CI:0.36-0.93,P<0.05),显性和加性遗传模型均是其保护遗传模型。分层分析显示:该位点位TC和CC基因型是肝生化检查异常型ATDILI的保护因素(TC基因型:OR=0.57,95%CI:0.35-0.93,P<0.05;CC基因型:OR=0.48,95%CI:0.23-0.97,P<0.05),加性和显性遗传模型均是肝生化检查异常型肝损的保护遗传模型(加性:OR=0.48,95%CI:0.23-0.99,P<0.05;显性:OR=0.54,95%CI:0.34-0.86,P<0.01)。单倍型分析显示:ABCB1 基因中rs4148727(A>G)-rs28656907(T>C)-rs10261685(A>C)位点构成的单倍体中,ACA单倍型携带者ATDILI发病风险降低(OR=0.77,95%CI:0.56-0.98,P<0.05),而ATA单倍型携带者ATDILI发病风险增加(OR=1.34,95%CI:1.07-1.83,P<0.01)。2.ABCB4基因rs2071645(G>C)位点隐性遗传模型下ATDILI发病风险降低(OR=0.50,95%CI:0.25-0.98,P<0.05),但等位基因、基因型和ATDILI亚型分层分析均未发现其与ATDILI相关性,该结果有待进一步验证。3.ABCB11基因rs3829888(A>G)位点AG和GG基因型是ATDILI易感风险基因型(AG 基因型:OR=1.97,95%CI:1.25-3.12,P<0.01;GG 基因型:OR=8.67,95%CI=1.02-73.54,P<0.05),加性和显性遗传模型均为ATDILI风险遗传模型;分层分析显示:该位点AG基因型是肝细胞损伤型、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三种亚型ATDILI发病的风险基因型(肝细胞损伤型:OR=2.15,95%CI:1.19-3.91,P<0.05;胆汁淤积型:OR=2.09,95%CI:1.14-3.83,P<0.05;混合型:OR=3.77,95%CI:1.92-7.39,P<0.001),GG基因型是胆汁淤积型ATDILI的极高风险基因型,(OR=29.20,95%CI:3.08-276.67,P<0.01);显性遗传模型均是三种亚型ATDILI发病遗传模型(肝细胞损伤型:OR=2.15,95%CI:1.19-3.88,P<0.05;胆汁淤积型:OR=2.70,95%CI:1.22-5.97,P<0.05;混合型:OR=3.90,95%CI:2.01-7.56,P<0.001);加性和隐性遗传模型是胆汁淤积型ATDILI极高风险遗传模型(加性:OR=27.96,95%CI:2.83-276.74,P<0.01;隐性:OR=26.87,95%CI:2.85-253.17,P<0.01)。ABCB11基因rs2216504(C>T)位点CT基因型患者ATDILI的发病风险增加1.67倍(OR=1.67,95%CI:1.02-2.73,P<0.05),显性模型是ATDILI发病风险遗传模型(OR=1.63,95%CI:1.01-2.64,P<0.05),分层分析显示:该位点CT基因型患者混合型ATDILI发病风险增加2.40倍(OR=2.40,95%CI:1.13-5.09,P<0.05);显性遗传模型是混合型ATDILI发病风险遗传模型(OR=2.38,95%CI:1.15-4.92,P=0.019)。单倍型分析显示:ABCB11 基因rs10930343(AAA>DEL)-rs3829888(A>G)-rs3814382(G>A)-rs3814381(C>T)-rs2216504(C>T)-rs4148765(C>T)位点构成的单倍体中AAAGGCTC 单倍型 ATDILI 发病风险增加 1.71 倍(OR=1.71,95%CI:1.09-3.25,P=0.025)。4.ABCG8基因rs4148211(G>A)位点GA基因型携带者ATDILI发病风险增加1.70倍(OR=1.70,95%CI:1.14-2.53,P<0.01);显性遗传模型是其风险遗传模型(OR=1.55,95%CI:1.05-2.27,P=0.026)。层分析显示,该位点GA基因型患者胆汁淤积型DILI发病风险增加3.15倍(OR=3.15,95%CI:1.56-6.35,P=0.001),混合型DILI发病风险增加2.87倍(OR=2.87,95%CI:1.52-5.41,P<0.01);显性遗传模型是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ATDILI发病的危险因素(胆汁淤积型:OR=2.75,95%CI:1.38-5.51,P<0.01;混合型:OR=2.52,95%CI:1.35-4.70,P<0.01)。5.未发现ABCC2、ABCC4、ABCC10和ABCG2基因多态性与ATDILI相关性(P>0.05)。6.ATDILI患者主要体质分布分析显示:ATDILI患者主要体质分布以气虚质(25.95%),湿热质(20.76%),阴虚质(18.69%)和痰湿质(14.88%)为主;与非ATDILI组对比,ATDILI组平和质比例明显降低,而气虚质和湿热质分布比例明显增加,均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湿热质患者ATDILI发病风险增加1.93倍(OR=1.93,95%CI:1.25-2.97),气虚质患者ATDILI发病风险增加2.1倍(OR=2.10,95%CI:1.40-3.15),而平和质是ATDILI发生风险的强保护因素(OR=0.21,95%CI:0.10-0.41),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7.ATDILI患者兼夹体质分布分析显示:ATDILI患者73.36%存在兼夹偏颇体质,明显高于非ATDILI患者(P<0.01),气虚质、湿热质、阴虚质和痰湿质占ATDILI患者的80.27%,这四种高频体质的兼夹气郁质比例在ATDILI患者中均明显升高(P<0.05),占这四种高频体质的21.12%(49:232),为ATDILI的易感兼夹体质。8.ATDILI患者易感体质临床特点分析显示:ATDILI患者中气虚质患者分布比例与年龄、发病潜伏期呈正向相关性,血TP水平较兼夹气郁质患者降低,TBA水平较湿热质患者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质患者主要分布在30岁以下人群或中重度肝损伤人群(P<0.05),且其分布比例与病程呈负相关性(P<0.05),湿热质患者血ESR、CRP水平均较兼夹气郁质患者明显升高(P<0.05);兼夹气郁质患者中重度肝损伤人群分布比例明显增加(P<0.01),其血TBA水平明显高于湿热质患者,ALT水平明显高于湿热质和气虚质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ABCB11rs3829888位点加性遗传模型携带者发生气虚质ATDILI风险增加2.29倍(OR=2.29,95%CI:1.23-4.28,P<0.01),ABCG8rs4148211 位点加性遗传模型携带者发生气虚质ATDILI风险增加2.37倍(OR=2.37,95%CI:1.34-4.18 P<0.01);ABCB11rs2216504(C>T)位点加性遗传模型携带者发生湿热质ATDILI风险增加2倍(OR=2.00,95%CI:1.03-2.89,P<0.05)。另外,并未发现平和质和兼夹气郁质与ABC转运蛋白SNP位点相关性(P>0.05)。10.平和质与ABCB1rs28656907位点存在基于相加模型存在负向交互作用(RERI=0.55,S<1,P<0.01),平和质携带ABCB1rs28656907位点加性遗传模型的患者ATDILI发病风险降低0.23倍(95%CI:0.100-0.536);此外,气虚质、湿热质和兼夹气郁质均与ABC转运蛋白易感SNP位点无交互作用(P>0.05)。结论:1.ABCB1基因rs28656907(T>C)位点SNP可能是ATDILI的易感保护因素;ABCB4基因rs2071645(G>C)位点仅在隐性遗传模型下ATDILI发病风险降低,结果有待验证;2.ABCB11 基因rs3829888(A>G)、rs2216504(C>T)位点和ABCG8基因rs4148211(G>A)位点SNP可能是ATDILI的易感危险因素。3.未发现ABCC2、ABCC4、ABCC10和ABCG2基因多态性与ATDILI相关性。4.ATDILI组主要体质分布以气虚质、湿热质、阴虚质和痰湿质为主,其中气虚质、湿热质兼夹气郁质为ATDILI易感危险体质,平和质为ATDILI易感保护体质。5.ATDILI组患者易感体质临床特点:气虚质患者多为中老年患者,相对发病缓慢,血TP水平较低、TBA水平较高;湿热质患者多为青年,相对病程较短、中重度肝损比例较高,血ESR、CRP水平相对较高;兼夹气郁质患者中重度肝损比例较高,血TBA、ALT水平相对较高。6.ABCB11rs3829888(A>G)位点和ABCG8rs4148211(G>A)位点SNP可能是气虚质ATDILI的易感危险因素;ABCB11rs2216504(C>T)位点SNP可能是湿热质ATDILI的易感危险因素。7.平和质与ABCB1rs28656907位点SNP存在负向交互作用,平和质携带ABCB1rs28656907位点加性遗传模型者ATDILI发病风险降低。
李晨冰[4](2021)在《中药复方汤剂治疗淤胆型肝炎的荟萃分析及临床用药规律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用荟萃分析方法,系统评价中药复方汤剂治疗淤胆型肝炎的疗效与安全性,为治疗淤胆型肝炎提供循证医学依据,并分析纳入文献中复方汤剂的组方用药规律,探讨中医治疗淤胆型肝炎的理法方药之秘,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制定的检索策略分别在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医学网数据库检索涉及中药复方汤剂治疗淤胆型肝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检索年限为2001年1月至2021年1月。使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偏倚性风险评估,提取结局指标,应用Rev Man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通过异质性检验选择合适的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并制作森林图及漏斗图进行描述分析。提取中药复方的处方信息,使用Excel表格汇总记录,对组成的药物及其性、味、归经、功效进行频次分析;使用SPSS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与聚类分析,探索药物的常用组合及组方规律。结果:1.检索到文献1214篇,根据纳排标准进行严格筛选,本次荟萃分析最终纳入23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总有效率:OR=4.49,95%CI:[3.42,5.89];TBIL:MD=-46.49,95%CI[-60.51,-32.47];DBIL:MD=-45.49,95%CI[-59.12,-31.16];ALP:MD=-54.79,95%CI[-78.51,-31.07];GGT:MD=-28.07,95%CI[-35.55,-20.59];ALT:MD=-33.75,95%CI[-43.01,-24.5];AST:MD=-42.27,95%CI[-58.20,-26.35];中医证候积分:MD=-3.26,95%CI[-4.30,-2.21];以上8项结局指标的合并效应量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安全性评价:5篇文献描述用药不良反应,对照组与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5.6%与1.5%,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2.临床用药规律:筛选23首处方,涉及中药66味,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为茵陈、赤芍、大黄、丹参、茯苓、甘草、郁金、白术、虎杖。其中以利水渗湿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为主,其次为补虚药、解表药、泻下药;四气五味中苦味、寒性的比例最大;药物主要归肝经,但也有分别入脾经、胃经、心经、肺经、肾经的药物。关联规则得出常用的药物组合有赤芍配伍茵陈、赤芍配伍大黄、茵陈配伍大黄、赤芍配伍丹参、茵陈配伍丹参、赤芍配伍郁金、茵陈配伍郁金、赤芍配伍甘草,聚类分析获取5类中药组方。结论:1.相比于单纯西医治疗,中药复方汤剂治疗淤胆型肝炎在提高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改善血清TBIL、DBIL、ALP、GGT、TBA、ALT、AST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上有更好疗效,安全性更好。2.淤胆型肝炎病因以湿、热、瘀为主,清热利湿活血为其治疗大法,同时解表发汗开腠理、泻下通腑利二便以予邪出路,立足于肝脾论治,兼顾调和脏腑,根据湿热瘀的偏重、部位和兼证随证施治。常用药物组合配伍可增强疗效,结合系统聚类衍生的新组方可供因证选方。
戚璐[5](2021)在《基于FXR靶基因调控探讨黛矾散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作用机制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通过临床观察研究,评估黛矾散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黛矾散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2.通过动物实验,以α-萘异硫氰酸酯(ANIT)诱导的肝内胆汁淤积大鼠和聚肌胞苷酸(Poly I:C)诱导的PBC小鼠为研究对象,基于FXR及靶基因调控,探讨黛矾散的保肝利胆作用及治疗PBC的作用机制。方法:1.临床观察研究:基于中医理论,采用临床回顾性对照研究的方法,观察黛矾散治疗PBC患者的临床疗效。将60例确诊为PBC的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治疗方法为包含有熊去氧胆酸胶囊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黛矾散治疗。治疗6周,观察黛矾散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记录、黛矾散的疗效判定,比较治疗前后血清肝功能指标、中医证候积分。2.动物实验研究:(1)动物实验一:通过ANIT灌胃雄性SD大鼠构建肝内胆汁淤积大鼠模型,运用拆方研究的方法,以奥贝胆酸作为阳性对照药物,正常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研究黛矾散(由青黛及明矾组成)对肝内胆汁淤积大鼠血清肝功能指标、2小时胆汁流速、肝组织FXR、BSEP分子以及肝组织病理学的影响。观察黛矾散及其拆方组(青黛组、明矾组)对肝内胆汁淤积的拮抗作用及肝脏保护作用,进而探讨黛矾散的保肝利胆作用。采用生化检测法检测大鼠血清肝功能指标ALT、AST、ALP、TBIL、DBIL、TBA水平;采用q RT-PCR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FXR和BSEP的m 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FXR和BSEP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HE肝组织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2)动物实验二:通过Poly I:C腹腔注射雌性C57BL/6小鼠构建PBC小鼠模型,运用拆方研究的方法,以奥贝胆酸作为阳性对照药物,正常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研究黛矾散对PBC小鼠血清肝功能部分指标、肝组织FXR、SHP、CYP7A1、BSEP分子、肝组织病理学的影响。观察黛矾散组及其拆方各组(青黛组、明矾组)对PBC发生发展的关键分子FXR及其靶基因的影响,进一步探讨黛矾散对PBC的治疗作用机制。采用生化检测小鼠血清部分肝脏功能ALT、AST、ALP、γ-GGT水平;采用q RT-PCR方法检测小鼠肝组织中FXR、SHP、CYP7A1、BSEP的m 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肝组织中FXR、SHP、CYP7A1、BSEP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小鼠肝组织FXR表达;采用HE染色检测法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1.临床研究结果:(1)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治疗前性别、年龄、病程均无显着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生化各指标基线均无显着差异(P>0.05)。(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对完全应答、不完全应答、无反应、复发的例数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P<0.05)(3)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前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P>0.05);组内比较,两组经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比治疗前显着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4)黛矾散对PBC患者肝功能指标的影响:在组内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ALT、AST、ALP、γ-GGT、TBIL、TBA均显着降低(P<0.01),ALB显着升高(P<0.01)。组间比较,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治疗组治疗后ALT、AST、ALB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ALP、γ-GGT、TBIL、TBA显着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5)不良反应的观察:在收集的病例资料中治疗组、对照组两组共60例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2.动物实验研究结果:(1)实验一:黛矾散保肝利胆作用的动物实验研究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AST、ALT、ALP、TBIL、DBIL、TBA均异常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除明矾组干预后TBIL与模型组无显着差异(P>0.05)之外,青黛、明矾、黛矾散、奥贝胆酸干预后各组AST、ALT、ALP、TBIL、DBIL、TBA均显着下降(P<0.05或P<0.01);与奥贝胆酸组相比,黛矾散组干预后ALT、TBIL、TBA与奥贝胆酸组无显着差异(P>0.05)。在胆汁流速影响上,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2小时胆汁流速显着减慢(P<0.01),青黛、明矾、黛矾散、奥贝胆酸干预后,各组大鼠胆汁流速均增快(P<0.05或P<0.01)。在对大鼠肝组织FXR、BSEP m 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上,造模后大鼠FXR、BSEP m RNA及蛋白表达显着下降(P<0.01),青黛、明矾、黛矾散、奥贝胆酸干预后FXR、BSEP m RNA及蛋白表达显着增加(P<0.05或P<0.01)。与奥贝胆酸组相比,黛矾散组BSEP m RNA表达与奥贝胆酸组无显着差异(P>0.05)。在对FXR蛋白表达的影响上,黛矾散组与奥贝胆酸组无显着差异(P>0.05)。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呈现肝内胆汁淤积病理表现;奥贝胆酸、青黛、明矾、黛矾散干预后各组大鼠肝组织病变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奥贝胆酸组肝组织病变减轻最为明显。(2)实验二:基于FXR靶基因调控探讨黛矾散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小鼠的干预作用机制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AST、ALT、ALP、γ-GGT均显着升高(P<0.01),青黛、明矾、黛矾散、奥贝胆酸干预后,AST、ALT、ALP、γ-GGT显着下降(P<0.01)。造模后小鼠FXR、SHP、BSEP m RNA及蛋白表达显着下降(P<0.01),CYP7A1 m RNA及蛋白表达显着增加(P<0.01)。予以奥贝胆酸、青黛、明矾、黛矾散干预后,FXR、SHP、BSEP m RNA及蛋白表达显着增加(P<0.01),CYP7A1 m RNA及蛋白表达显着下降(P<0.01)。在肝组织病理表现上,治疗后各组小鼠病理表现均减轻,其中以奥贝胆酸组炎性病变减轻最为明显,黛矾散组、青黛组、明矾组均有不同程度减轻。结论:1.在包含有熊去氧胆酸胶囊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黛矾散治疗,联合用药对PBC患者有显着的临床疗效。加用黛矾散联合治疗可以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显着提高常规治疗的应答率,增强常规治疗的作用效果。2.黛矾散对ANIT诱导的肝内胆汁淤积模型大鼠有保肝利胆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FXR/BSEP信号通路有关。3.黛矾散可以对PBC模型小鼠肝脏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FXR及靶基因调控有关。
李尚点[6](2021)在《徐春军教授从血论治慢性肝病伴皮肤瘙痒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慢性肝病除常见消化系统临床表现外,亦可出现其他多系统症状,其中皮肤瘙痒是皮肤表现中的常见症状之一。目前慢性肝病伴皮肤瘙痒的现代医学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已经提出潜在的致痒因子包括:胆盐、组胺、内源性阿片物质等;临床观察到徐春军教授基于从血论治理论应用中药汤药口服治疗,也可以对皮肤瘙痒症状起到缓解的作用。研究目的:通过收集慢性肝病伴皮肤瘙痒临床病例,进行临床观察及相关统计分析,以探究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肝病合并皮肤瘙痒的有效性,以及肝病患者瘙痒的发生与否、严重程度,与不同性别、年龄、病因、疾病进程等因素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性,以期为临床诊治该种疾病及此后进行的临床研究提供更多参考。研究方法:本研究为临床观察性研究,根据2020全年门诊就诊患者的病例记录,筛选相关信息,统计分析瘙痒症状在慢性肝病群体中的发生率,以及不同影响因素分层的群体之间,是否存在皮肤瘙痒发生与否的差异性。并收集北京中医医院徐春军教授门诊诊治慢性肝病伴皮肤瘙痒患者的一般资料、中西医诊断、治疗前后瘙痒评分等信息,统计分析中药治疗有效率。研究结果:1.对2020年门诊病例记录进行筛选及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全年徐春军教授门诊诊治慢性肝病患者共324人-1188诊次,其中合并皮肤瘙痒症状64人-199诊次,慢性肝病伴皮肤瘙痒总体发生率为19.75%。2.在各因素分层的统计数据中,女性患者瘙痒发生率(24.82%)显着高于男性患者(16.04%)、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瘙痒发生率(59.09%)显着高于其他病因患者、肝硬化阶段患者瘙痒发生率(28.57%)显着高于肝癌患者(1 1.39%),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老年患者皮肤瘙痒发生率略高于青中年患者,秋季皮肤瘙痒发生率略高于其他季节,但经统计学检验,组间差异不具有显着性。3.临床观察部分共收集38例慢性肝病伴皮肤瘙痒病例,其中按性别划分为男性15例、女性23例;按不同年龄层划分为青年患者12例、中年患者26例。治疗前瘙痒程度评分按照性别、年龄、诊断等不同因素进行分组比较,组间存在差异,但差异不显着(P>0.05)。4.38例病例治疗前瘙痒评分3.92±1.73,治疗后瘙痒评分为1.42±1.77,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且差异显着(P<0.05)。总体38例病例中有33例瘙痒评分降低,计算治疗有效率为86.84%。结论:1.皮肤瘙痒是慢性肝病常见症状,其中以女性患者、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肝硬化患者多见。2.中医药治疗治疗慢性肝病合并皮肤瘙痒,在症状改善方面疗效显着。
郑士宏[7](2021)在《芹菜素对DDC诱导的胆汁淤积性肝病的保护作用》文中研究说明背景:胆汁淤积是由胆汁分泌代谢紊乱引起的一种疾病,大量毒性胆汁酸的累积会对肝细胞及机体造成损伤。胆汁淤积未能及时治疗会逐渐发展为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炎症与氧化损伤是胆汁淤积病理发展的重要成因。芹菜素是一种天然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增殖、抗炎与抗氧化作用。目前已有大量的研究表明,芹菜素对于由炎症与氧化损伤引起的肝脏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该物质对胆汁淤积的治疗效果及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方法与结果:在本研究中,我们首先在体外使用H2O2诱导胆管癌细胞氧化损伤、石胆酸诱导胆汁毒性损伤以及TGF-β诱导LX2细胞的活化,模拟胆汁淤积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同时给予芹菜素处理,探究芹菜素对胆汁淤积的治疗作用。结果表明:(1)芹菜素可增强胆管癌细胞的抗氧化能力,保护细胞免受H2O2诱导的氧化损伤;(2)芹菜素可保护肝细胞免受石胆酸造成的胆汁毒性损伤;(3)芹菜素能够抑制TGF-β诱导的LX2细胞的活化。体外实验结果表明,芹菜素具有抑制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的潜力。为进一步探究芹菜素治疗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的作用,我们使用3,5-diethoxycarbonyl-1,4-dihydrocollidine(DDC)饮食诱导小鼠胆汁淤积模型对芹菜素治疗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的作用进行体内验证。通过Western blot、q PCR、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了胆汁合成代谢相关基因、纤维化相关基因、抗炎与抗氧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探究芹菜素对胆汁淤积发生发展的抑制作用与机制。结果表明,芹菜素缓解了由DDC引起的胆汁合成代谢异常,恢复了小鼠胆汁的分泌与排泄。机制上,我们发现芹菜素通过上调抗氧化酶的活性来提高肝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并通过抑制TLR4/NF-κB/TNFα信号通路的激活降低了炎症反应,进而缓解了DDC诱导的小鼠肝损伤与肝纤维化。结论:芹菜素通过改善肝内胆汁的合成与代谢过程并降低肝内炎症与氧化损伤来拮抗DDC诱导的小鼠胆汁淤积。我们的研究表明,芹菜素可能是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病的潜在药物。
师盼[8](2020)在《TNFRSF12A在胆汁淤积性肝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及目的胆汁淤积(cholestasis)是指胆汁不能从肝脏流回小肠,胆汁流量减少,肝脏胆汁酸和其他有毒化合物的过量积聚而导致的一种常见临床综合症。药物摄入、遗传性胆汁酸转运蛋白突变、先天性胆管闭锁、肝内外胆道梗阻、病毒感染、激素水平异常等因素均可诱发胆汁淤积。慢性胆汁淤积易导致肝损伤、炎症、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功能衰竭,终末肝病期以肝脏移植为主要治疗手段,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生存和预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 12A(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superfamily member 12A,TNFRSF12A),又名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早期反应蛋白14(fibroblast growth factor-inducible 14,Fn14),其主要的生理学功能是参与组织对急慢性损伤的应答反应。骨骼肌损伤、多发性硬化、缺血性心脏病、中风、肾小球疾病的急慢性组织损伤中TNFRSF12A呈高表达。新近的研究证实,TNFRSF12A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酒精性肝病、慢性丙型肝炎和肝细胞癌等慢性肝脏疾病的肝组织表达上调。然而,TNFRSF12A在胆汁淤积性肝损伤中的功能和分子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论文通过临床胆汁淤积肝组织样本分析、小鼠胆汁淤积模型以及体外胆汁酸摄取模型,探讨TNFRSF12A在胆汁淤积性肝脏中的表达、功能及其分子机制,为揭示胆汁淤积发病机理及治疗靶点提供依据。方法1.实时定量 PCR(Real time quantity PCR,RT-qPCR)法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法检测临床梗阻性胆汁淤积肝组织、胆道结扎小鼠肝组织和胆汁酸摄取的肝癌细胞PLC/PRF/5-ASBT细胞中TNFRSF12A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2.首先我们通过转录激活样效应因子核酸酶法(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 effector nuclease,TALEN)成功构建并鉴定了 Tnfrsf12a 基因敲除(Tnfrsf12a-KO)小鼠,其次对野生型(Wild-type,WT)小鼠和Tnfrsf12a基因敲除(Tnfrsf12a-KO)小鼠分别进行了胆道结扎(Bile duct ligation,BDL)手术和假手术(Sham operation)以构建胆汁淤积小鼠模型。最后处死小鼠并收集小鼠血清和肝组织,全自动生化仪分析小鼠血清肝脏生化指标,苏木精和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实时定量PCR、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小鼠胆汁淤积肝组织中TNFRSF12A表达缺失后的功能及关键信号分子表达,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进一步观察转基因小鼠及对照组小鼠的肝损伤形态学改变。3.采用胆汁酸摄取肝癌细胞PLC/PRF/5-ASBT细胞(肝癌细胞系PLC/PRF/5稳转 ASBT(Apical sodium-dependent bile acid transport)的细胞系)模型,通过改变TNFRSF12A的基因表达,初步分析TNFRSF12A参与调控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的分子机制。结果1.临床梗阻性胆汁淤积肝组织和胆道结扎小鼠肝组织中TNFRSF12A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着上调。结合型胆汁酸诱导TNFRSF12A表达上调,且TNFRSF12A的表达量与胆汁酸处理时间呈依赖关系。2.对Tnfrsf12a-KO小鼠BDL后的功能研究表明,TNFRSF12A缺失可显着降低胆道结扎小鼠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的水平,TNFRSF12A缺失减轻胆道结扎小鼠肝损伤。肝脏组织学检测结果显示:WT组和Tnfrsf12a-KO组BDL小鼠肝组织的坏死和凋亡形态学无明显改变。进一步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肝组织形态学研究证实,胆汁淤积可诱导肝细胞焦亡,且TNFRSF12A缺失减少胆道结扎小鼠肝细胞焦亡。3.在体外肝癌细胞PLC/PRF/5中的分子机制研究表明,在胆汁淤积条件下,TNFRSF12A通过激活NF-κB/GSDMD信号通路诱导肝细胞焦亡,加重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结论在胆汁淤积条件下,肝脏TNFRSF12A表达上调,TNFRSF12A通过激活NF-κB/GSDMD信号通路诱导肝细胞焦亡,加重胆汁淤积性肝损伤。TNFRSF12A有望成为治疗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的分子靶点。
覃丽萍[9](2020)在《壮医药线点灸联合莲花针拔罐逐瘀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病瘙痒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观察壮医药线点灸联合莲花针拔罐逐瘀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病瘙痒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上应用壮医外治法治疗本病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来源于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二区住院部的患者,将符合纳入课题研究标准的胆汁淤积性肝病瘙痒患者6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三组,每组20例。A组:西医基础治疗+壮医药线点灸;B组:西医基础治疗+壮医药线点灸联合莲花针拔罐逐瘀;C组:西医基础治疗+炉甘石。观察时间为2个疗程,共14天。收集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生化ALP、GGT、TBIL、TBA指标,VAS瘙痒程度评分、12-PSS瘙痒评分等数据资料,并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2个疗程治疗后,三组患者在肝功能指标上比较:三组患者组内比较时,肝功能指标ALP、GGT、TBIL、TBA指标数值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时,三组肝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在改善VAS瘙痒程度、12项目瘙痒严重程度比较:三组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SD-t检验,壮医药线点灸联合莲花针拔罐逐瘀组优于壮医药线点灸组、炉甘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瘙痒疗效比较:壮医药线点灸组总有效率为85%,壮医药线点灸联合莲花针拔罐逐瘀组总有效率为90%,炉甘石组总有效率为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壮医药线点灸联合莲花针拔罐逐瘀组在改善瘙痒疗效上优于壮医药线点灸组、炉甘石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三种不同干预措施均可改善肝功能指标,但差异不明显。(3)治疗期间安全,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壮医外治法丰富了本病有效的治疗手段,拓展民族医学在本病的应用。
刘玉青[10](2020)在《水蛭及其提取物治疗肝内胆汁淤积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水蛭治疗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病的临床观察目的:探讨水蛭对于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γ-谷氨酰转肽酶(gamma-glutamyl transferase,GGT)和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水平以及对于患者临床症状的的影响。方法:选取40名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20名患者,予以对照组20名患者胆汁淤积性肝病常规治疗,治疗组20名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水蛭颗粒剂(3g/天),治疗时间维持2周。2周后检测患者血清中ALP、GGT和TBil水平,且对比其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结果:经过2周的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ALP、GGT和TBil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乏力及瘙痒症状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ALP、GGT和TBil水平较对照组水平降低(P<0.05),治疗组患者生化指标、瘙痒及乏力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水蛭可明显降低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血清中ALP、GGT及TBil水平,且有效改善患者瘙痒及乏力症状。为虫类通络药物治疗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病提供了临床依据。第二部分水蛭提取物-水蛭素对肝内胆汁淤积体内外模型的影响目的:建立肝内胆汁淤积体内外模型,研究水蛭提取物-水蛭素对胆汁淤积体内外模型的影响。方法:1.体内实验:将五十只雄性大鼠(种属:Sprague-Dawley)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熊去氧胆酸(UDCA)组(60 mg/kg),水蛭素高剂量组(84 u/kg),水蛭素中剂量组(63 u/kg)。水蛭素低剂量组(42 u/kg)。UDCA组以浓度为5m L/kg的胃内给药7天,每天一次;水蛭素治疗组每天皮下注射不同浓度水蛭素7天。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于给药第5天给予100 mg/kg ANIT灌胃,每天一次,持续3天。2.体外实验:使用(Z)-Guggulsterone刺激人L02细胞(0.05μmol/ml)12小时后,给与不同浓度的水蛭素(2、4和8 u/ml)24小时后收集细胞。麻醉后取各组大鼠肝脏组织进行HE染色,并观察大鼠肝脏的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IHC)分析FXR的表达;使用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肝脏组织及各组细胞中FXR、SHP、UGT2B4及BSEP mRNA表达情况;使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肝脏组织及各组细胞中FXR、SHP、UGT2B4和BSEP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肝脏组织损伤严重,FXR,SHP,UGT2B4,BSEP蛋白及mRNA表达均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水蛭素治疗组能在不同程度上降低血清ALT,AST,TBIL,TBA水平(P<0.05,P<0.01),改善肝脏组织损伤,促进FXR,SHP,BSEP和UGT2B4蛋白及mRNA的表达(P<0.05,P<0.01)。结论:水蛭素可以缓解ANIT诱导的肝内胆汁淤积,减轻肝脏组织损伤,其机制为通过对FXR基因表达上调,促进SHP、UGT2B4、BSEP基因表达上调,抑制胆汁淤积通路来保护肝细胞,为临床应用活血通络法治疗肝内胆汁淤积提供方向和药物筛选。
二、慢性胆汁淤积的药物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慢性胆汁淤积的药物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胆汁淤积性肝病管理指南(2021)(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和分类 |
2 流行病学 |
3 临床表现 |
4 生物标志物 |
4.1 ALP和GGT |
4.2 胆汁酸 |
4.3 胆红素 |
4.4 分子标志物 |
5 病理学 |
6 诊断 |
6.1 诊断标准 |
6.2 诊断步骤 |
6.3 与黄疸区别和联系 |
7 治疗 |
7.1 治疗原则 |
7.2 药物治疗 |
7.2.1 UDCA |
7.2.2 SAMe |
7.2.3考来烯胺 |
7.2.4奥贝胆酸 |
7.2.5贝特类药物 |
7.2.6其他治疗 |
8 遗传性胆汁淤积性肝病 |
8.1囊性纤维化相关的肝病(cystic fibrosis-associated liver disease,CFLD) |
8.2 FIC |
8.3 Alagille综合征 |
9 ICP |
9.1 诊断 |
9.2 治疗 |
10 肝外表现及处理 |
10.1 瘙痒 |
10.2 疲劳 |
10.3 黄色瘤 |
10.4 脂代谢紊乱 |
10.5 脂肪泻 |
10.6 肝性骨营养不良 |
10.7 脂溶性维生素缺乏 |
11 待解决的问题 |
(3)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体质分布及其与ABC转运蛋白SNP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
综述二 中医对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认识 |
前言 |
研究一 ABC转运蛋白基因多态性与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相关性研究 |
1 研究对象及病例来源 |
2 病例选择标准 |
3 研究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6 小结 |
研究二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研究 |
1 研究对象及病例来源 |
2 病例选择标准 |
3 研究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6 小结 |
研究三 ATDILI患者易感体质与ABC转运蛋白SNP相关性研究 |
1 研究对象及数据来源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中药复方汤剂治疗淤胆型肝炎的荟萃分析及临床用药规律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检索 |
1.2 文献纳入标准 |
1.3 文献排除标准 |
1.4 文献筛查与资料提取 |
1.5 偏倚风险评估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文献筛选结果 |
2.2 纳入研究的特征 |
2.3 纳入研究偏倚风险评价 |
2.4 结局指标结果 |
2.5 处方用药统计结果 |
3 讨论 |
3.1 病中求证 |
3.2 因证施治 |
3.3 遣方用药规律 |
3.4 研究的客观性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淤胆型肝炎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5)基于FXR靶基因调控探讨黛矾散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作用机制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s) |
前言 |
第一部分:黛矾散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临床回顾性对照研究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部分:基于FXR靶基因调控探讨黛矾散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
实验一:黛矾散保肝利胆作用的动物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二:基于FXR靶基因调控探讨黛矾散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小鼠的干预作用机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讨论 |
结语 |
结论 |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综述 基于法尼醇X受体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徐春军教授从血论治慢性肝病伴皮肤瘙痒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性肝病合并皮肤瘙痒症中医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瘙痒发生率回顾 |
(一) 方法 |
(二) 结果 |
(三) 讨论 |
第二部分 临床观察 |
(一) 方法 |
(二) 结果 |
(三) 讨论 |
第三部分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宄成果 |
(7)芹菜素对DDC诱导的胆汁淤积性肝病的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胆汁淤积的形成与发展 |
1.1.1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
1.1.2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
1.1.3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 |
1.1.4 新生儿胆汁淤积性黄疸 |
1.2 胆汁淤积发展过程中的关键调控机制 |
1.2.1 FXR调控胆汁酸合成代谢机制 |
1.2.2 炎症与免疫活化 |
1.2.3 氧化应激 |
1.3 胆汁淤积治疗药物 |
1.3.1 熊去氧胆酸 |
1.3.2 奥贝胆酸 |
1.3.3 贝特类 |
1.3.4 新的靶向药物 |
1.4 天然产物对胆汁淤积发展的作用 |
1.4.1 黄酮类化合物 |
1.4.2 酚酸类化合物 |
1.4.3 醌类化合物 |
1.5 芹菜素的作用与功效 |
1.6 选题依据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试剂 |
2.1.2 仪器与耗材 |
2.2 实验方法 |
2.2.1 细胞实验 |
2.2.2 动物实验 |
2.2.3 其他实验 |
2.2.4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3.1 芹菜素抑制细胞氧化应激和促纤维化分子的表达 |
3.1.1 芹菜素在TFK-1 细胞中降低H_2O_2诱导的氧化应激 |
3.1.2 芹菜素保护肝细胞免受毒性胆汁酸损伤 |
3.1.3 芹菜素降低TGF-β诱导的肝星状细胞(HSC)活化 |
3.2 芹菜素降低DDC引起的肝损伤 |
3.2.1 芹菜素改善DDC诱导小鼠的体征 |
3.2.2 芹菜素降低DDC诱导的肝脏功能生化指标升高 |
3.3 芹菜素通过调节FXR途径缓解DDC引起的胆汁合成代谢异常 |
3.4 芹菜素减轻DDC诱导的肝纤维化 |
3.5 芹菜素通过增强抗氧化酶和减少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来改善肝纤维化 |
第四章 讨论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8)TNFRSF12A在胆汁淤积性肝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说明 |
前言 |
第一章 TNFRSF12A在胆汁淤积肝脏中呈高表达 |
1.1 实验材料 |
1.1.1 胆汁淤积人肝组织 |
1.1.2 实验动物 |
1.1.3 细胞 |
1.1.4 仪器与设备 |
1.1.5 试剂与耗材 |
1.2 实验方法 |
1.2.1 胆道结扎手术 |
1.2.2 qRT-PCR |
1.2.3 Western Blot |
1.2.4 细胞培养 |
1.2.5 胆汁酸摄取实验 |
1.2.6 统计学分析 |
1.3 实验结果 |
1.3.1 人胆汁淤积肝组织TNFRSF12A表达上调 |
1.3.2 胆道结扎胆汁淤积小鼠模型肝组织TNFRSF12A表达上调 |
1.3.3 胆汁酸摄取模型肝癌细胞TNFRSF12A表达上调 |
1.4 讨论 |
第二章 TNFRSF12A缺失减少肝细胞焦亡,减轻胆汁淤积性肝损伤 |
2.1 实验材料 |
2.1.1 胆汁淤积人肝组织 |
2.1.2 细胞 |
2.1.3 TNFRSF12A基因敲除小鼠 |
2.1.4 实验动物 |
2.1.5 仪器与设备 |
2.1.6 试剂与耗材 |
2.2 实验方法 |
2.2.1 胆道结扎手术 |
2.2.2 苏木精-伊红(H&E)染色 |
2.2.3 细胞培养 |
2.2.4 Hoechs/PI染色 |
2.2.5 透射电镜 |
2.2.6 免疫组化 |
2.2.7 qRT-PCR |
2.2.8 Western Blot |
2.2.9 统计学分析 |
2.3 实验结果 |
2.3.1 TNFRSF12A基因缺失可能减轻胆汁淤积性肝损伤 |
2.3.2 胆汁淤积诱导肝细胞发生细胞焦亡 |
2.3.3 胆汁酸摄取模型肝癌细胞中细胞焦亡被激活 |
2.3.4 胆汁淤积小鼠肝组织中细胞焦亡被激活 |
2.3.5 人阻塞性胆汁淤积肝脏中,肝细胞焦亡被激活 |
2.3.6 胆汁淤积小鼠肝组织中,TNFRSF12A缺失减少肝细胞焦亡 |
2.4 讨论 |
第三章 TNFRSF12A通过激活NF-κB/GSDMD信号通路诱导肝细胞焦亡,加重肝损伤 |
3.1 实验材料 |
3.1.1 细胞 |
3.1.2 TNFRSF12A过表达质粒 |
3.1.3 TNFRSF12A沉默质粒 |
3.1.4 NF-κB小分子药理抑制剂 |
3.1.5 仪器与设备 |
3.1.6 试剂与耗材 |
3.2 实验方法 |
3.2.1 细胞培养 |
3.2.2 胆汁酸摄取和抑制剂处理实验 |
3.2.3 质粒测序以及抽提质粒 |
3.2.4 细胞培养及质粒转染 |
3.2.5 Western Blot |
3.3 实验结果 |
3.3.1 胆汁酸摄取模型肝细胞NF-κB/GSDMD信号通路被激活 |
3.3.2 TNFRSF12A表达改变对NF-κB/GSDMD信号通路活化的影响 |
3.3.3 NF-κB活性改变对NF-κB/GSDMD信号通路活化的影响 |
3.4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壮医药线点灸联合莲花针拔罐逐瘀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病瘙痒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理论研究 |
1 现代医学关于胆汁淤积性肝病瘙痒的研究概况 |
1.1 现代医学对胆汁淤积性肝病瘙痒的认识 |
1.2 现代医学对胆汁淤积性肝病瘙痒发病机制的认识 |
1.3 现代医学关于胆汁淤积性肝病瘙痒的治疗 |
2 祖国医学关于胆汁淤积性肝病瘙痒的研究概况 |
2.1 祖国医学对胆汁淤积性肝病瘙痒的认识 |
2.2 祖国医学对胆汁淤积性肝病瘙痒病因病机的认识 |
2.3 祖国医学关于肝病瘙痒的相关治疗 |
3 壮医关于胆汁淤积性肝病瘙痒的相关研究 |
3.1 壮医对胆汁淤积性肝病瘙痒的认识 |
3.2 壮医对胆汁淤积性肝病瘙痒病因病机的认识 |
3.3 壮医在皮肤瘙痒中的相关治疗 |
4 壮医药线点灸的理论及在临床中的应用 |
4.1 壮医药线点灸的理论基础 |
4.2 壮医药线点灸在皮肤病中的临床应用 |
5 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的理论及在临床中的应用 |
5.1 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的理论基础 |
5.2 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在临床中的运用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评定标准 |
2.5 观察时间点 |
2.6 统计学处理 |
第三章 结果 |
1 基线资料分析 |
1.1 三组患者性别分布比较 |
1.2 三组患者年龄、病程比较 |
2 疗效观察指标 |
2.1 治疗前后碱性磷酸酶(ALP)指标比较 |
2.2 治疗前后γ-谷氨酰转肽酶(GGT)指标比较 |
2.3 治疗前后总胆红素(TBIL)指标比较 |
2.4 治疗前后总胆汁酸(TBA)指标比较 |
2.5 治疗前后VAS瘙痒程度评分比较 |
2.6 治疗前后12-PSS瘙痒评分比较 |
3 疗效判定 |
4 安全性比较 |
第四章 讨论 |
1 课题设计思路 |
1.1 基于壮医“毒虚致病”理论对胆汁淤积性肝病瘙痒的探讨 |
1.2 壮医“调气”“解毒”“补虚”法在胆汁淤积性肝病瘙痒中的运用 |
1.3 壮医药线点灸联合莲花针拔罐逐瘀法在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病瘙痒中的运用 |
2 疗效分析 |
2.1 改善瘙痒症状方面 |
2.2 在肝功能指标方面 |
3 问题与展望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文献综述 壮医治疗皮肤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10)水蛭及其提取物治疗肝内胆汁淤积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水蛭治疗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病的临床观察 |
1.病例资料 |
2.研究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第二部分 水蛭提取物-水蛭素对肝内胆汁淤积体内外模型的影响 |
1.材料 |
2.实验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附录一: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硕士学位期间参与课题及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四、慢性胆汁淤积的药物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胆汁淤积性肝病管理指南(2021)[J]. 陆伦根,蔡晓波,王建设,曲颖,尤红,马雄,韩英,南月敏,徐小元,段钟平,魏来,贾继东,庄辉.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2(01)
- [2]胆汁淤积性肝病管理指南(2021)[J].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中华内科杂志, 2021(12)
- [3]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体质分布及其与ABC转运蛋白SNP相关性研究[D]. 李玲.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中药复方汤剂治疗淤胆型肝炎的荟萃分析及临床用药规律探讨[D]. 李晨冰.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5]基于FXR靶基因调控探讨黛矾散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作用机制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 戚璐.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
- [6]徐春军教授从血论治慢性肝病伴皮肤瘙痒临床观察[D]. 李尚点.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7]芹菜素对DDC诱导的胆汁淤积性肝病的保护作用[D]. 郑士宏.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8]TNFRSF12A在胆汁淤积性肝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师盼. 山东大学, 2020(11)
- [9]壮医药线点灸联合莲花针拔罐逐瘀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病瘙痒临床研究[D]. 覃丽萍.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10]水蛭及其提取物治疗肝内胆汁淤积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 刘玉青.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