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小麦-T 6VS末端二体置换系的建立。

普通小麦-T 6VS末端二体置换系的建立。

一、利用phlb突变体创造普通小麦-簇毛麦6VS端二体代换系(论文文献综述)

贾子苗[1](2021)在《小麦与簇毛麦等近缘种属间异染色体系获得及表型鉴定》文中提出作为小麦的近缘种属簇毛麦、大麦和中间偃麦草含有很多优良基因,对小麦抗病性、抗逆性和品质等性状的改良意义重大。利用远缘杂交技术将这些基因转入小麦是丰富小麦遗传多样性、扩大遗传变异范围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利用实验室保存和创制的硬粒小麦-普通小麦代换系和小麦-簇毛麦附加系等材料初步确定与抗盐性、叶酸含量、硒含量相关的簇毛麦染色体。同时利用以小麦-簇毛麦异染色体系、小麦-大麦-异源三属代换聚合体为材料,通过杂交、回交和组织培养等技术培育新的异染色体系,并结合分子标记、原位杂交、基因芯片分析等确定异染色体系类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小麦-簇毛麦#2、小麦-簇毛麦#3整套二体附加系和硬粒小麦-普通小麦2套代换系为材料,在成熟胚离体培养条件下进行耐盐性测定,采用HPLC-MS/MS方法测定叶酸含量,采用质谱仪测定微量元素含量后对结果进行分析。初步发现,簇毛麦5V#2、3V#3、2V#3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耐盐相关基因;小麦中叶酸合成途径与第7同源群染色体密切相关,6V#2染色体携带与叶酸合成相关的主效基因;簇毛麦2V染色体上可能存在富硒相关基因。2.利用簇毛麦#4 1V-7V染色体特异的分子标记筛选小麦-簇毛麦#4异染色体系自交后代植株,获得了新的3VL易位系、4V#4代换系或附加系、6VS易位系、6VL易位系,以及3种含有簇毛麦1V#4、2V#4和5V#4S纯合的异染色体系,进一步利用原位杂交和芯片分析判定其类型为T1V#4S·6DS易位附加系、2V#4(2D)代换系和T5V#4S·5DL易位系。3.利用鉴定出的T5V#4S·5DL易位系与实验室保存的T6V#4S·6DL易位系Pm97033杂交,经自交和分子标记筛选,得到纯合的聚合易位系,根据对聚合易位系进行的白粉病抗性鉴定和抗白粉病相关基因表达分析结果,推测来自不同染色体的抗白粉基因表达相互抑制。4.通过杂交和回交改良了小麦-大麦-中间偃麦草异源三属代换聚合体2H(2A)2B 2Ai-2(2D)遗传背景,成熟期缩短,株高变矮,穗型变短,千粒重与结实率均有明显提高。推测异源三属代换聚合体农艺性状较差可能与中国春的遗传背景有关。通过组织培养构建小麦-大麦-中间偃麦草异代换系2H(2A)2B 2Ai-2(2D)、2A 2Ai-2(2B)2H(2D)和2H(2A)2Ai-2(2B)2D无性系变异群体,在100株SC2群体中筛选到材料JAD-4代换易位系,其2B染色体被一对2Ai S和2HS重组染色体代换。

许志英[2](2021)在《小麦-簇毛麦异代换系及辐射诱变易位系的分子细胞学鉴定》文中提出二倍体簇毛麦是小麦野生近缘物种之一,其生长环境复杂多样,进化过程中保留了大量有益基因,为小麦品种改良提供了丰富抗病、抗逆性基因资源。过去的研究表明,不同来源的簇毛麦6V#2和6V#4染色体间配对频率较低,且在染色体核型、分子标记及某些抗病表型表现出多样性。利用大数据比较6V#2和6V#4染色体及其与小麦6A、6D染色体间DNA水平上的差异,能为小麦-簇毛麦靶向易位的精准设计育种提供依据。此外,与小麦背景亲本相比,小麦-簇毛麦6V#2S.6AL和6V#4S.6DL易位系不仅高抗或免疫白粉病,还表现出株高和粒重的显着增加。为了探究外源染色体臂上调控株高与粒重的基因与抗白粉病基因的物理距离,鉴定和筛选外源染色体不同程度缺失或小片段易位材料十分必要。本研究以分别携带簇毛麦6V#2和6V#4染色体的小麦-簇毛麦异代换系和易位系为材料,拟开展研究:(1)通过6V特异分子标记和GISH验证前期筛选的2份新类型代换系,利用小麦55K SNP芯片对新代换系及其双亲进行分析,同时结合660K芯片对2份不同来源的簇毛麦分析并筛选6V特异SNP;(2)根据6V遗传连锁图谱上的特异分子标记,对6V#4S.6DL易位系的辐射处理后代植株进行鉴定,筛选外源染色体不同程度缺失或小片段易位突变材料,并对其进行细胞学鉴定和小麦SNP芯片分析;(3)基于(2)筛选的不同突变材料,将已报道的部分6V特异分子标记定位于6VS不同区间,同时对不同突变材料进行农艺性状调查。研究取得以下结果:(1)确证了2份新类型代换系。小麦55K芯片结果表明,异代换系中小麦染色体的缺失与外源染色体的替换,使相应染色体探针的检测效率大幅降低,NA分型比例极大增加,且多数NA分型在2条不同的外源染色体间显示多态性;相同探针对2条外源染色体的检测效率不同,小麦6A探针可以更好地检测6V#2,而小麦6D探针可更好检测6V#4。在簇毛麦与异代换系6V染色体的一致性分型中,筛选获得簇毛麦6V特异的SNP标记37个。(2)获得2份变异材料(20FL88-1和20GL107-3),它们均缺失5个分子标记。细胞学鉴定结果表明,它们的外源染色体片段部分截短。此外,对课题组前期筛选的2份外源染色体臂再易位的材料20FL562和20FL300-4的FISH分析发现,再易位涉及的小麦染色体来源于A或B基因组;穗型变异的材料20FL656a鉴定结果表明,该材料的易位染色体没有明显变异,但5B和5A染色体发生了数量和结构性变异。(3)利用上述外源染色体缺失或小片段易位材料,将5个标记定位于6VS-09至端粒区间;将3个标记定位于6VS-09至6VS-10之间;将8个标记定位于MBH1至6VS-10之间,将4个标记定位于6VS-10至着丝粒基部区间。

马晓兰[3](2020)在《簇毛麦6V#4S特异标记连锁图谱建立与小麦染色体新易位系创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簇毛麦(Dasypyrum villosum(L.)P.Candary,syn.Haynaldia villosa Schur)是小麦的近缘种属,含有多种有益基因。Pm97033是小麦-簇毛麦T6V#4S·6DL臂间易位系,携带簇毛麦抗白粉病基因PmV,广谱高抗小麦白粉病,且其基因序列及其对多数白粉菌株的反应型与位于6V#2S上的抗白粉病基因Pm21有差异,因此,是1个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白粉病优异抗源。然而,T6V#4S·6DL易位染色体在杂种后代中的遗传传递率较低,在育种上尚未广泛利用。为了解析引起T6V#4S·6DL易位染色体遗传不稳定的原因,靶向改造T6V#4S·6DL易位染色体,促进其在育种中的利用,本项目通过:(1)开发PmV和Pm21基因以及6A,6D特异的分子标记以便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2)将T6V#4S·6DL和T6V#2S·6AL易位染色体同时导入ph1b突变体的遗传背景中,以诱导外源染色体臂间的基因重组;(3)辐射处理T6V#4S·6DL易位系植株花粉以截短6V#4S的非靶标区域;(4)利用6V#4(6D)和6V#2(6A)2个异代换系杂交及杂种F2分离群体,构建多态性的6VS特异分子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以分析其与小麦,大麦各染色体间同源序列排序保守性的差异。研究取得以下主要进展:1.以中国春第6同源群的缺体四体系、普通小麦宛7107、易位系T6V#2S·6AL(10SR3109)、易位系T6V#4S·6DL(Pm97033)、簇毛麦No.1026(6V#4)和D.v#2(6V#2)为材料,通过在http://plants.ensembl.org/Triticum aestivum/Info/Index和https://www.ncbi.nlm.nih.gov/网站上的搜索获取相关染色体区信息和基因序列,开发PmV特异标记3个、Pm21特异标记5个、6AS标记1个和6DS的特异分子标记2个、6AS和6DS共显性分子标记1个。2.以中国春CSph1b突变体为亲本,将其分别与T6V#2S·6AL和T6V#4S·6DL易位系杂交,F1复合杂交,对后代进行染色体特异的分子标记筛选和基因组原位杂交鉴定,在复交F3群体中获得了不同类型的新易位系:T6V#4S·6AL纯合易位3株、杂合易位1株,6V#2S#4S·6DL重组易位1株。3.采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处理易位系T6V#4S·6DL的花粉,利用分子标记的筛选和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的鉴定,同时结合抗白粉病表型的观察,在杂种F2代分别筛选到了含有PmV和不含有基因PmV的6V#4S截断的易位系,其中含有该基因的植株表型为抗白粉病,不含有该基因的植株表型为感白粉病。4.利用2份异代换系6V#2(6A)和6V#4(6D)进行杂交,构建了F1和F2分离群体。对F1代植株的花粉母细胞进行基因组原位杂交鉴定,证明79.76%的PMCs中两个外源染色体6V#2和6V#4彼此可以配对和交换。在F2分离群体中,调查了9个6V短臂特异的分子标记在323个F2群体中的分离与交换情况,并绘制了9个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与基于标记同源序列绘制的小麦和大麦物理图谱对比显示,6V与大麦6H基因组和小麦6B基因组具有较保守的共线性,其次是小麦染色体6A和6D。5.利用特异于6VS,6A和6D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从2份异代换系6V#2(6A)和6V#4(6D)的杂交F2群体中,筛选获得3种新的染色体代换类型:6V#4(6A),6V#2(6D)和外源染色体重组子的异代换系。

李建波[4](2020)在《小麦-茸毛偃麦草新型渐渗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解析》文中研究说明中间偃麦草(Thinopyrum intermedium,2n=6x=42,JJJsJsStSt)属于小麦野生近缘植物,多年生、异花授粉,具有耐盐、耐旱、抗寒等抗逆性以及抗白粉病、条锈病、叶锈病、秆锈病、赤霉病等抗病性,是小麦远缘杂交和染色体工程育种的重要基因资源。茸毛偃麦草(Th.intermedium ssp.trichophorum,2n=6x=42,JJJsJs StSt)是中间偃麦草的一个亚种,与中间偃麦草一样具有抗逆、抗病等优良特性,区别在于其穗部和叶片上覆盖有茸毛,是小麦抗性改良的重要供体之一。TE1508是本实验室选育的小麦-茸毛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成株期免疫或高抗白粉病、条锈病、叶锈病、纹枯病等;小麦-中间偃麦草7J异体代换系源于八倍体小偃麦TAF46与普通小麦Vilmorin27杂交、回交后代,具有抗秆锈病(Ug99)与紫色胚芽鞘等性状。为了将TE1508与TAF46携带的优异农艺性状导入栽培小麦,本文实施了以下研究工作:(1)分别利用六倍体小黑麦和普通小麦与TE1508进行杂交、回交,在后代中选育了一批新型小偃麦衍生系,采用非变性荧光原位杂交(non-denaturing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ND-FISH)、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分子标记、抗性鉴定、田间农艺性状调查等方法,评估了这些材料在小麦遗传多样性改良方面的潜在价值,并初步定位了一些源于偃麦草的优异基因;(2)利用ND-FISH、分子标记等分子细胞遗传学方法,鉴定了多份小麦-中间偃麦草7J染色体易位系,并初步定位了一个苗期胚芽鞘紫色基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Oligo-pSc119.2、Oligo-pTa535、Oligo-pSt122、Oligo-(GAA)7、Oligo-(CAA)7、Oligo-3A1、Oligo-5SrDNA、Oligo-6H-2-100、Oligo-pTa71九种寡聚核苷酸探针组成的连续多色荧光原位杂交(multicolor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mc-FISH)与拟鹅观草总基因组DNA为探针的GISH,详细鉴定了TE1508(2n=56)的体细胞染色体核型结构,其染色体组为40W+6St+4J+6Js,具体核型为:20对小麦染色体(缺失1对4B染色体)+3对St基因组染色体(1对1St、1对6St与1对7St)+3对Js基因组染色体(1对2Js、1对4Js与1对5Js)+2对J基因组染色体(1对3J与1对4J)。在TE1508与六倍体小黑麦Currency三属杂种自交后代,发现:(1)茸毛偃麦草染色体比黑麦染色体更容易在小麦背景中传递下去;(2)茸毛偃麦草Js基因组染色体比J、St基因组染色体传递率更高。2、利用Oligo-pSc119.2、Oligo-pTa535等探针组成的mc-FISH与中间偃麦草总基因组DNA为探针的GISH,分析了本研究选育的新型小偃麦衍生系体细胞染色体核型,得到以下结果:(1)品系X24C-10是一个细胞学稳定的小麦-茸毛偃麦草4J(4B)代换系;(2)品系X24C-5是一个细胞学稳定的小麦-茸毛偃麦草4Js(4B)代换系;(3)品系X24C-14是一个细胞学稳定的小麦-茸毛偃麦草2Js附加系;(4)品系A1082是一个细胞学稳定的小麦-茸毛偃麦草3J附加系;(5)品系X24C-1-1是一个细胞学稳定的小麦-茸毛偃麦草T4BS·4JL易位系;(6)品系A5-5是一个细胞学稳定的小麦-茸毛偃麦草T4BS·5JsL罗宾逊易位系。3、利用澳大利亚的条锈菌小种(239 E237 A-17+33+与108 E205 A+)、叶锈菌小种(104-1,3,5,7,9,10,12,13+Lr37)、秆锈菌小种(34-1,2,3,4,5,6,7与98-1,2,(3),(5),6)以及我国当下流行的CYR32、CYR33与CYR34(或v26)的混合小种,对本研究选育的小偃麦衍生系进行了抗性评估,得到以下结果:(1)X24C-10(4J/4B代换系)在苗期与成株期均高抗条锈病,苗期高抗秆锈病;(2)X24C-5(4Js/4B代换系)在苗期中抗秆锈病,成株期高抗条锈病;(3)X24C-14(2Js附加系)在苗期与成株期近免疫或高抗条锈病,苗期中抗叶锈病与秆锈病;(4)A1082(3J附加系)在苗期近免疫叶锈病与秆锈病,成株期近免疫条锈病;(5)X24C-1-1(T4BS·4JL易位系)在苗期与成株期均高抗条锈病;(6)A5-5(T4BS·5JsL罗宾逊易位系)在苗期对澳大利亚毒性极强的条锈菌小种239 E237 A-17+33+表现为免疫,而对毒性较低的条锈菌小种108 E205 A+表现为高感,成株期中抗条锈病。4、利用PCR-based landmark unique gene(PLUG)与intron targeting(IT)两种分子标记,对本研究选育的小偃麦衍生系进行分子标记检测,得到以下结果:(1)获得81个4J染色体特异标记,包括38个PLUG标记与43个IT标记;(2)筛选到97个4Js染色体特异标记,包括20个PLUG标记与77个IT标记;(3)筛选到174个2Js染色体特异标记,包括41个PLUG标记与133个IT标记;(4)筛选到71个3J染色体特异标记,包括29个PLUG标记与42个IT标记;(5)筛选到106个5JsL染色体特异标记,包括32个PLUG标记与74个IT标记。5、通过比较X24C-10(4J/4B代换系)与X24C-1-1(T4BS·4JL易位系)在抗性、田间农艺性状、染色体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在4JL染色体0.60-1.00区段初步定位了一个蓝粒基因与一个抗条锈病基因,在4JS染色体或4JL染色体0.00-0.60区段初步定位了一个苗期抗秆锈病基因;通过同源基因克隆测序、分析,在4JL染色体0.60-1.00区段克隆到一个R2R3-MYB类型转录因子ThMYB4J,推测与该区段的蓝粒基因有关。6、利用ND-FISH、分子标记分析等方法,明确了7J染色体的核型结构,筛选到88个7J染色体特异标记,详细鉴定出12种小麦-中间偃麦草7J染色体易位系的核型结构,构建了7J染色体的分子标记图谱,初步定位了一个苗期胚芽鞘紫色基因(位于7JS染色体0.35-0.62区段),并开发设计出两个新的7J染色体特异EST-PCR标记。综上所述,本研究选育了一系列携带优异农艺性状的新型小偃麦衍生系,并初步定位了1个抗条锈病基因、1个抗秆锈病基因、1个蓝粒基因、1个苗期胚芽鞘紫色基因,并克隆了1个可能与蓝粒基因有关的R2R3-MYB-like转录因子,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小麦优异基因数目少的问题,为小麦品种改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葸玮[5](2019)在《抗条锈病小麦—黑麦5R(5B)代换系创制及黑麦5R染色体区段特异分子标记开发》文中研究表明黑麦5R染色体带有小麦条锈病抗性基因,具有育种价值。本研究利用SLAF-sequence测序技术和小麦-黑麦MA1RKu-MA7RKu单体附加系开发黑麦5RKu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利用非变性荧光原位杂交(ND-FISH)技术鉴定小麦-黑麦5RKu(5B)代换系及黑麦5RKu缺失系,并考察它们的条锈病抗性;利用5RKu缺失系对5RKu特异标记和条锈病抗性基因进行染色体区段定位;另外,对获得的5RKu(5B)二体代换系的染色体的减数分裂行为进行了观察,对其自交后代进行了ND-FISH鉴定,结果如下:1.开发了114对5RKu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2.使用小麦-黑麦二体附加系DA1RI-7RI、DA1RKi-7RKi和单体附加系MA1RPI613196-7RPI613196及其黑麦亲本对5RKu特异分子标记进行多态性验证,其中100个标记具有多态性;3.鉴定出了5RKu(5B)二体代换系、5RLKu(5B)双端体代换系、5RSKu(5B)单端体代换系、5RSKu.5BL易位系以及4种5RKu缺失系。根据探针Oligo-pSc119.2-1、Oligo-pSc200和Oligo-pSc250的信号位点以及缺失系的断裂位点,将5RKu染色体分为S1、S2.1、S2.2、L1.1、L1.2、L2.1、L2.2、L3.1和L3.2九个区段。4种5RKu缺失系分别缺失了S1-S2.1、L1.2-L3.2、L2.2-L3.2和L3.2区段。因此将这4种缺失系分别命名为DEL5RSS1-S2.1、DEL5RLL1.2-L3.2、DEL5RLL2.2-L3.2和DEL5RLL3.2。利用这些缺失系,将5RKu特异分子标记分别定位到S1-S2.1、S2.2、L1.1、L1.2-L2.1、L2.2-L3.1和L3.2六个区段;4.对所获得的材料进行了条锈病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5RKu单体附加系、5RKu(5B)二体代换系、5RLKu(5B)双端体代换系、DEL5RSS1-S2.1缺失系、DEL5RLL2.2-L3.2和DEL5RLL3.2中抗条锈病,5RSKu.5BL易位系、5RSKu(5B)单端体代换系和DEL5RLL1.2-L3.2缺失系都高感条锈病,因此将抗条锈病基因初步定位到L1.2-L2.1区段;5.5RKu(5B)二体代换系的减数分裂中期I有5RKu单价体的出现,后期I和末期I都能观察到落后小麦染色体;在其自交后代中,发现了1A/1B、5A/5D、1B/1D、4B/7D、4B/4D等小麦染色体间的易位及5R/6A易位染色体,小麦染色体间的易位频率为5.94%,小麦与黑麦染色体的易位频率为0.50%。以上结果表明该代换系可以诱导部分同源染色体重组。本研究结果为小麦抗条锈病育种提供了新的抗源,开发的分子标记以及鉴定出的5RKu(5B)二体代换系和5RKu缺失系为进一步利用5RLKu携带的抗条锈病基因的应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黄昕怡[6](2018)在《基于寡核苷酸探针套FISH的小麦染色体结构变异与多态性分析》文中指出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2n=6x=42,AABBDD)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自上世纪90年代中国已成为最大的小麦生产国。自1949年到2000年,我国育成推广了2000多个栽培品种,其中包括19个骨干亲本。为了解小麦品种选育过程中染色体结构的变化特点,本研究利用基于小麦重复序列开发的寡核苷酸探针套(pAs1-1,pAs1-3,pAs1-4,pAs1-6,AFA-3,AFA-4,pSc119.2-1 和(GAA)10),通过一次 FISH(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对373个栽培小麦品种和中国春进行分析,以中国春的42条染色体作为参照,研究373个栽培品种的染色体结构变异,并分析染色体的多态性。研究发现,在373个栽培小麦品种中,共有148(39.7%)个品种存在染色体结构变异,含有14种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包括3种简单易位(简称为T),8种染色体相互易位(RT),1种倒位(perInv),以及2种同时包含缺失和易位的复杂类型(del/T),其中5种结构变异类型可以追溯到8个骨干亲本,其中的4种类型分布在3个以上的大面积推广品种中。57个品种含有perInv 6B,源于意大利小麦阿夫、阿勃和我国的繁六等骨干亲本,47个品种含有T 1RS·1BL,源于洛夫林系列,31个品种含有RT 4AS·4AL-1DS/1DL·1DS-4AL,来源于蚂蚱麦和碧蚂4号,以及3个品种含有RT 1RS·7DL/7DS·1BL,来自矮孟牛。另外有3种易位类型均出现在2个品种以上,均为染色体相互易位,包括4A和1B之间的易位,2A和5B之间的易位,以及1D和4D之间的易位,其余7种结构变异类型都只发生在一个品种中。除了上述的染色体结构变异,本研究还通过FISH分析鉴定了 167种染色体多态类型,其中59种block(分布在染色体上特异的寡核苷酸探针信号组合)可以追溯到1种甚至更多的骨干亲本。部分block频率较高,表明这些block在育种进程中具有选择优势。根据染色体结构变异和block类型,对所有的栽培品种包括中国春进行聚类分析,将品种分为4个类群,并进一步细分为15个亚类群,多数具有共同染色体特征的品种存在于同一个亚类群。百萨偃麦草(Thinopyrum bessarabicum Love,2n=2x=14,JJ)具有耐盐和兼抗多种麦类病害的特点,是小麦改良的重要基因资源。前人通过ph1b诱导,辐射诱变等方法,产生了一系列小麦-百萨偃麦草6J染色体易位系。综合寡核苷酸探针套FISH/基因组GISH对这些结构变异体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出35种不同类型的结构变异体,包括2种纯合整臂易位、7种纯合小片段易位(包括1种中间插入易位)、3种纯合大片段易位、4种纯合顶端大片段缺失、2种纯合端体、1种杂合小片段易位、1种杂合大片段易位、2种杂合顶端大片段缺失、3种杂合端体、1种杂合整臂易位以及9种复杂易位系,为进一步发掘、定位、转移和利用百萨偃麦草6J染色体有利基因提供了新的资源。

郭江岸[7](2016)在《簇毛麦1VS导入普通小麦的效应分析及其主要农艺性状比较》文中认为一年生簇毛麦具有众多优良农艺性状,是小麦品质改良的宝贵基因资源。学者经过多年研究,已经将簇毛麦众多编码优良性状的基因定位在相应的1V-7V染色体上。簇毛麦1V染色体短臂上还含有编码醇溶蛋白的基因,并且可以明显增加小麦面筋强度,改良小麦品质。本研究根据NCBI数据库中的簇毛麦α-醇溶蛋白基因设计并开发了2对簇毛麦1VS的分子标记,利用新开发的分子标记对西农979、西农538、西农558、西农556、周麦18和小偃22回交转育品种BC4代群体进行1VS的筛选鉴定,并且对6个普通小麦品种及其转育品种的株高、穗下节长、穗长、分蘖数、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7种农艺性状进行差异显着性评估。结果如下:1、根据NCBI数据库中的簇毛麦α-醇溶蛋白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132对,成功开发出2对可以检测小麦背景下簇毛麦1VS染色体的分子标记F2/R3和F8/R3。2、使用这两对引物对西农979、西农538、西农556、西农558、周麦18和小偃22回交转育品种(T137、T141、T143、T147、T149和T155)BC4代群体(各20株)进行1VS分子标记的鉴定。结果在T137中未检测到簇毛麦1VS染色体,在T141中未检测到簇毛麦1VS染色体,在T143中全部检测到簇毛麦1VS染色体,在T147中检测到含有簇毛麦1VS染色体7株,在T149中检测到含有簇毛麦1VS染色体10株,在T155中检测到全部含有簇毛麦1VS染色体。3、对已鉴定出簇毛麦1VS的回交转育品种T143、T147、T149和T155和其对应轮回亲本的7种农艺性状进行t分布检测,评价其差异显着性。结果其株高、穗下节长、分蘖数和千粒重对比差异显着;穗长和穗粒数对比差异不显着;小穗数西农556(T143)和周麦18(T149)对比差异显着,西农558(T147)和小偃22(T155)对比差异不显着。具体实际表现为:转育品种较轮回亲本株高降低、穗下节长增高、分蘖数增多和千粒重增加。4、对4个品种普通小麦和回交转育品种进行t分布检测,对其7个主要农艺性状的差异显着性进行评价。结果为株高、穗下节长、分蘖数和千粒重对比差异性显着;穗长、小穗数和穗粒数对比差异性不显着。

陈加晋[8](2015)在《刘大钧与小麦育种科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刘大钧是我国着名的小麦育种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南京农业大学校长、细胞遗传研究所所长。他学习、工作在20世纪中国社会变迁最为频繁巨大的年代,自小家境优越,但求学经历坎坷,曾先后辗转于多所学校,最后终在金陵大学成才。刘大钧于1949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到退休,他见证了南京农业大学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尤其在1983-1991年担任学校校长期间,他为南农大全面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刘大钧一生从事小麦育种研究,在很多细分领域都颇有建树,较为突出的是小麦辐射育种、小麦抗白粉病、小麦外源种质、我国特有小麦种质这四个方面。60年代初开始,他带领团队逐步攻克小麦辐射育种的一系列技术难题,成功选育出高产优质小麦"宁麦3号",为长江中下游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70年代中期开始,他带领团队开创国内簇毛麦研究先河,于国际上首次鉴定出其高抗白粉病,运用染色体工程先后培育多个抗白粉病优质材料,尤其是普通小麦—簇毛麦易位系,对提高小麦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以及改善其他农艺性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巨大的经济意义;后利用细胞遗传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将新抗白粉病基因Pm21定位于簇毛麦染色体6V短臂,并成功将其转入小麦。为解决我国小麦赤霉病难题,他带领团队从80年代初开始,对小麦亲缘植物大赖草、鹅观草和纤毛鹅观草进行了大量基础性研究工作,攻克多种新技术并创制出了一批有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的基础材料,为后人的研究打下了夯实的基础。从80年代中期开始,他又带领团队抓住机遇和挑战,专攻我国特有种质西藏小麦、新疆小麦和云南小麦,对其起源、进化方式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对弄清世界小麦起源中心的东界和中国小麦进化起源的方式和途径有着重要意义。科技思想史是连接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桥梁。刘大钧的贡献其实已经超出了小麦育种学的范围,在其一生的小麦育种科研活动中,蕴藏有丰富的育种思想。他坚持依生产急需定育种目标、坚持以技术创新为育种核心,坚持立足实践的育种策略、坚守始终如一的育种原则。这些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同时还具有特定的历史渊源,它的形成和发展是跟时代的造就、启蒙教育的奠基、名师的耳濡目染以及刘大钓个人的积累等因素分不开的。

贾琪[9](2014)在《普通小麦—簇毛麦4V染色体结构变异体的选育》文中研究指明病虫害、不良外界环境等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提高小麦对病虫及逆境的抗性是小麦育种的主要目标。小麦近缘物种簇毛麦(Haynaldia villosa L.)具有抗白粉病、抗黄花叶病、抗全蚀病、抗眼斑病、分蘖力强、小穗数多、耐旱以及籽粒蛋白质含量高等优良性状,其4V染色体上携带有抗黄花叶病、抗全蚀病、抗眼斑病以及编码醇溶蛋白的有益基因。培育小麦-簇毛麦小片段易位,特别是中间插入易位,不仅能够降低外源不利基因冗余程度,同时有助于更好地利用外源有益基因。本研究利用中国春(Chinese Spring, CS) phlb突变体和电离辐射相结合,诱导涉及簇毛麦4VL染色体结构变异体,并应用分子细胞学技术和分子标记分析技术对选育的鉴定结构变异体进行鉴定,为小麦遗传改良提供有用的资源。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簇毛麦4V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的开发为了快速且准确地鉴定簇毛麦4V染色体结构变异体,根据定位于小麦第四部分同源群染色体(4A、4B、4D)不同区段的EST(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序列和PLUG (PCR-based landmark unique gene)序列,利用Primer 3.0软件在线设计了146对EST引物和80对PLUG引物。利用上述引物在中国春、簇毛麦、硬粒小麦-簇毛麦双倍体、T4DL·4VS易位系、T5DL·4VL易位系以及小麦-簇毛麦1V-7V二体异附加系中进行扩增,筛选可以特异追踪簇毛麦4V染色体不同区段的分子标记。共筛选出4V染色体的特异分子标记39个,其中4VS染色体臂特异分子标记21个(含EST引物2个,PLUG引物19个);4VL染色体臂特异分子标记18个(含EST引物7个,PLUG引物11个)。利用中国春第四部分同源转化群的缺体-四体材料对39个标记进行染色体定位分析,其中19个标记均定位于小麦第四部分同源群染色体上。结合特异分子标记对应的EST、PLUG序列信息,进一步证实了4V与小麦第四部分同源转化群染色体间的部分同源关系。2.利用中国春ph1b突变体诱导簇毛麦染色体臂4VL结构变异体前期研究中,利用CSphlb突变体与小麦-簇毛麦4V(4D)二体异代换系杂交、再与CSphlb突变体回交,从中筛选出的含单条4V染色体且phlb隐性纯合植株。本研究在其衍生后代材料中,进一步利用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 GISH)结合分子标记分析,筛选涉及4VL染色体结构变异体。选育到3份纯合中问插入易位系和1份纯合顶端易位。利用4VL染色体臂的44个特异分子标记进行鉴定,发现4份纯合易位中外源染色体片段大小不同;利用来自黑麦的重复序列pScll9.2和来自粗山羊草的重复序列pAsl作为探针,对4种易位类型进行FISH分析,发现易位染色体涉及的小麦染色体均为4D染色体,表明这些易位系确是通过部分同源重组产生的补偿性易位。3.利用电离辐射诱导簇毛麦4VL结构变异体利用60Co-γ谢线处理小麦-簇毛麦4V(4D)二体异代换系的花粉,然后与普通小麦品种扬麦158杂交,得到160株M1。利用GISH鉴定出含有簇毛麦4V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单株,在其自交后代中,继续进行GISH检测,共鉴定出17条结构变异染色体,包括9条端体、3条小片段顶端易位、1条中间插入易位和4条大片段易位;其中涉及4VL的3份结构变异体中,包括顶端小片段插入易位、长臂整臂易位和大片段易位各1个。4.基于结构变异体的簇毛麦4VL染色体物理图谱构建结合利用CS phlb突变体以及电离辐射的方法,本研究共获得涉及簇毛麦4VL染色体结构变异体7个。利用赵仁慧(2013)开发的26个4VL特异EST标记以及本研究新开发的18个4VL特异标记,对选育的4VL染色体结构变异体进行鉴定,将这44个标记物理定位于4VL染色体的9个区段上,初步构建了4VL染色体的物理图谱。

马海丽[10](2014)在《簇毛麦抗白粉病染色体分子标记的开发应用及NBS类R基因相关序列的分离》文中认为簇毛麦是小麦的一个近缘种,具有许多优异特性,是小麦育种和品种改良的重要材料。相关研究表明,不同来源的簇毛麦对某些病虫害的抗性反应不同,DNA也存在多态性。NO.1026是一份引自前苏联的二倍体簇毛麦,由其衍生出的硬-簇双二倍体,表现出籽粒品质优良,对白粉病免疫,高抗全蚀病的特性,是一份有待深入研发的优良基因资源。本研究从Pm21基因位点上的抗白粉病关键基因Stpk-v启动子区序列设计探针,对2份不同来源的簇毛麦进行了Southern Blot分析;为了进一步分析并确定分别导入小麦遗传背景中的簇毛麦NO.1026的染色体,利用已进行染色体定位的小麦、大麦、短柄草的EST序列及SSR标记筛选、转化簇毛麦染色体特异的分子标记;根据NBS-LRR类型抗病基因的NBS保守结构域序列设计引物,筛选、鉴定簇毛麦特异的分子标记;同时,利用已报道的簇毛麦6VS染色体臂特异标记检测回交转育T6VS·6AL抗白粉病基因的后代群体,主要取得了以下进展:(1) South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Stpk-v基因在簇毛麦NO.1026中存在2个拷贝,在另一份簇毛麦RM3159中是单拷贝存在的,再次证明不同来源的簇毛麦存在DNA序列或拷贝数的多态性。(2)根据小麦近缘种间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共线性关系,利用已进行染色体定位的EST序列及SSR标记开发并获得了24对簇毛麦染色体特异的PCR标记,涵盖簇毛麦1V、2V、3V、4V、5V、6VS、7V染色体或染色体臂。用这些标记对源于簇毛麦NO.1026的硬-簇双二倍体与小麦的BC1分离群体进行单株检测,结合染色体原位杂交分析、鉴定,获得了携带簇毛麦1VL和2VS染色体臂的普通小麦材料S8-1、携带簇毛麦2VS染色体臂和4V染色体的普通小麦材料S2-1、携带簇毛麦6V染色体的普通小麦材料S3-7以及携带簇毛麦1V、2V、6V染色体和3VS、4VS、7VS染色体臂的普通小麦材料S3-4。为进一步鉴定携带单一簇毛麦染色体或染色体臂的小麦材料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及有力的辅助选择标记。值得注意的是,在本研究中还发现了一些对白粉病表现较好抗性,且不携带6VS染色体臂的单株,暗示簇毛麦NO.1026中存在新的抗白粉病基因。(3)根据R基因NBS结构域保守序列设计引物,从簇毛麦基因组DNA和cDNA中扩增获得23条相关序列,将其中5条抗病基因同源序列(RGAs)转化为簇毛麦某些染色体特异的PCR标记,为进一步鉴定和分离抗病基因奠定了基础。(4)利用6VS染色体臂特异分子标记,检测回交转育来自CB037中携带的抗白粉病基因的宁春4号、宁春47号、宁春50号小麦,结果显示该标记在BC3F2群体中符合3:1的分离比,与白粉病抗性分离的表型相吻合,为在田间条件下选择抗病植株提供了依据。

二、利用phlb突变体创造普通小麦-簇毛麦6VS端二体代换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phlb突变体创造普通小麦-簇毛麦6VS端二体代换系(论文提纲范文)

(1)小麦与簇毛麦等近缘种属间异染色体系获得及表型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小麦主要近缘种属及其蕴含的优良性状
        1.1.1 山羊草属内的部分重要植物
        1.1.2 冰草属内的部分重要植物
        1.1.3 偃麦草属内的部分重要植物
        1.1.4 其他近缘种属植物
    1.2 将优良外源基因引渗到小麦基因组中的主要技术及特点
    1.3 利用外源种属优良基因对小麦的遗传改良
        1.3.1 抗病性状改良易位系培育
        1.3.2 产量性状改良易位系培育
        1.3.3 品质性状改良易位系培育
        1.3.4 生长发育相关易位系培育
        1.3.5 耐盐相关远缘杂交中材料鉴定和培育
    1.4 外源基因的检测及特点
    1.5 小麦叶酸和硒营养强化相关研究
        1.5.1 高叶酸含量小麦资源鉴定和转基因材料培育
        1.5.2 小麦硒营养的重要性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小麦-簇毛麦染色体附加系相关优良性状鉴定
    2.1 试验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主要试剂
    2.2 试验方法
        2.2.1 耐盐鉴定方法
        2.2.2 叶酸提取方法
        2.2.3 硒含量测定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小麦-簇毛麦附加系成熟胚在盐胁迫下的萌发存活率
        2.3.2 小麦-簇毛麦附加系成熟胚幼苗在盐胁迫下的生长状况
        2.3.3 硬粒小麦-小麦代换系与小麦-簇毛麦附加系籽粒叶酸含量测定结果
        2.3.4 小麦-簇毛麦附加系籽粒硒含量测定结果
    2.4 讨论
        2.4.1 小麦萌发期和苗期耐盐性鉴定方法
        2.4.2 簇毛麦中耐盐相关的染色体
        2.4.3 小麦和簇毛麦中携带叶酸合成相关基因的可能染色体
        2.4.4 簇毛麦中携带富硒相关基因的可能染色体
第三章 小麦-簇毛麦易位系的创造
    3.1 试验材料
        3.1.1 植物材料
        3.1.2 主要试剂
        3.1.3 分子标记
    3.2 试验方法
        3.2.1 DNA的提取
        3.2.2 芯片分析
        3.2.3 原位杂交
        3.2.4 硒含量测定方法
        3.2.5 RNA提取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小麦-簇毛麦#4 异代换系的筛选与鉴定
        3.3.2 小麦-簇毛麦5V#4S+6V#4S聚合易位系的筛选与鉴定
        3.3.3 聚合易位系抗白粉病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3.3.4 小麦-簇毛麦#4 纯合异染色体系籽粒中硒含量测定
    3.4 讨论
        3.4.1 小麦背景中异源染色体的鉴定
        3.4.2 聚合易位系中抗白粉相关基因的表达
        3.4.3 与籽粒硒积累相关的簇毛麦染色体
第四章 小麦-大麦-中间偃麦草异源三属改良和聚合易位系诱导
    4.1 试验材料
        4.1.1 植物材料
        4.1.2 引物序列
    4.2 试验方法
        4.2.1 杂交组合
        4.2.2 农艺性状调查
        4.2.3 小麦-大麦-中间偃麦草第二部分同源群染色体无性系变异群体构建
        4.2.4 无性系变异群体DNA提取
        4.2.5 原位杂交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异源三属代换系新聚合体筛选和农艺性状表现
        4.3.2 小麦-大麦-中间偃麦草无性系变异群体创建
        4.3.3 小麦-大麦-中间偃麦草聚合体易位系的筛选和鉴定
    4.4 讨论
        4.4.1 异源三属代换聚合体农艺性状改良
        4.4.2 小麦异源易位系的诱导
第五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小麦-簇毛麦异代换系及辐射诱变易位系的分子细胞学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1 绪论
    1.1 簇毛麦及其研究进展
    1.2 小麦异源易位系的创制
        1.2.1 电离辐射
        1.2.2 化学诱变
        1.2.3 Ph基因突变体
    1.3 小麦遗传背景中外源染色体的鉴定
        1.3.1 形态学标记
        1.3.2 细胞学标记
        1.3.3 生化标记
        1.3.4 分子标记
        1.3.5 原位杂交技术
    1.4 芯片分析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2 基于小麦SNP芯片对簇毛麦6V#2和6V#4染色体及其与小麦6A、6D染色体的多态性分析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
        2.2.2 PCR扩增反应
        2.2.3 根尖染色体制备
        2.2.4 GISH
        2.2.5 芯片分析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 19EL124和19EL134的细胞学鉴定
        2.3.2 19EL124和19EL134的分子标记鉴定
        2.3.3 6A、6D探针对双亲南87-88和RW15基因分型的差异
        2.3.4 6A、6D探针对同类型异代换系分型的比较
        2.3.5 6A和6D探针对6V#2和6V#4的SNP分析
        2.3.6 660K芯片对2份簇毛麦的SNP分析及6V特异标记的筛选
        2.3.7 6A和6D探针对双亲与衍生系中6A与6D染色体的SNP分析
    2.4 讨论
3 辐射后代突变材料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2.1 植物基因组DNA提取
        3.2.2 PCR扩增反应
        3.2.3 根尖染色体制备
        3.2.4 花药减数分裂中期染色体制备
        3.2.5 GISH
        3.2.6 FISH
        3.2.7 芯片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突变材料的分子标记鉴定
        3.3.2 突变材料的细胞学鉴定与660K芯片分析
    3.4 讨论
4 6VS特异分子标记的染色体区域定位及突变材料的农艺性状调查
    4.1 实验材料
    4.2 实验方法
        4.2.1 植物gDNA提取
        4.2.2 PCR扩增反应
        4.2.3 农艺性状调查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分子标记定位
        4.3.2 突变材料的农艺性状调查
    4.4 讨论
5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3)簇毛麦6V#4S特异标记连锁图谱建立与小麦染色体新易位系创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簇毛麦及其优良基因
    1.2 小麦异源易位系的诱导
        1.2.1 电离辐照
        1.2.2 Ph基因突变体
        1.2.3 组织培养
        1.2.4 杀配子染色体
    1.3 外源染色体片段的鉴定
        1.3.1 分子标记
        1.3.2 原位杂交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PmV/Pm21基因及小麦6AS和6DS特异分子标记的开发
    2.1 实验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主要试剂
    2.2 试验方法
        2.2.1 分子标记开发
        2.2.2 DNA提取
        2.2.3 小麦6AS、6DS特异分子标记的初步筛选
        2.2.4 小麦6AS、6DS特异分子标记的验证
    2.3 结果分析
        2.3.1 特异于基因PmV和Pm21的分子标记开发
        2.3.2 小麦6AS和6DS染色体的特异分子标记开发
    2.4 讨论
第三章 CSph1b背景下不同簇毛麦6V间及其与小麦第六同源群染色体间易位系的诱导与鉴定
    3.1 实验材料
        3.1.1 植物材料
        3.1.2 主要试剂
        3.1.3 引物序列
    3.2 试验方法
        3.2.1 基因组DNA提取
        3.2.2 基因组DNA提取质量检测
        3.2.3 特异分子标记检测
        3.2.4 基因组原位杂交鉴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小麦-中国春突变体变异群体的创建
        3.3.2 新易位系的分子标记筛选鉴定
        3.3.3 新易位系的GISH鉴定
    3.4 讨论
        3.4.1 Ph系统诱导部分同源染色体易位
        3.4.2 分子标记及GISH技术在新的易位系鉴定中的作用
        3.4.3 新的易位类型6V#4S·6AL易位系
第四章 辐射诱导簇毛麦6VS与小麦染色体间易位及其鉴定
    4.1 实验材料
        4.1.1 植物材料
        4.1.2 主要试剂
        4.1.3 引物序列
    4.2 试验方法
        4.2.1 辐射处理
        4.2.2 基因组DNA提取
        4.2.3 特异分子标记检测
        4.2.4 基因组原位杂交鉴定
        4.2.5 辐射处理当代植株农艺性状性调查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对辐射M_0代进行育性调查和M_1代表型鉴定
        4.3.2 不同辐射剂量处理后的F_1代出苗率和结实率统计
        4.3.3 对杂种F_1代和F_2代进行分子标记筛选
        4.3.4 对F_2代小片段材料进行基因组原位杂交鉴定
        4.3.5 对小片段易位系后代的抗病性鉴定
    4.4 讨论
第五章染色体6V#2和6V#4的配对、交换与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的建立
    5.1 实验材料
        5.1.1 植物材料
        5.1.2 主要试剂
        5.1.3 引物序列
    5.2 试验方法
        5.2.1 F_2分离群体的构建
        5.2.2 基因组DNA提取
        5.2.3 特异分子标记检测
        5.2.4 基因组原位杂交鉴定
        5.2.5 遗传连锁图谱和物理图谱的绘制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外源染色体6V#2和6V#4在杂种F_1花粉母细胞中的配对及分离
        5.3.2 9个6VS特异的分子标记在异代换系杂交F_2群体中的分离
        5.3.3 6AS/6DS特异的分子标记对F_2群体中A和 D染色体的检测
        5.3.4 6VS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及共线性分析
    5.4 讨论
        5.4.1 6V#2和6V#4在杂种后代中发生配对和交换
        5.4.2 新型异代换系的分子标记筛选
        5.4.3 遗传连锁图谱对缺乏基因组信息的种属的重要性
第六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小麦-茸毛偃麦草新型渐渗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小麦远缘杂交概述
        1.1.1 远缘杂交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1.1.2 三属杂种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1.1.3 小麦近缘物种抗锈病基因研究进展
    1.2 小麦染色体工程概述
        1.2.1 小麦-近缘物种中间材料的创制
        1.2.2 小麦-外源染色体易位系的创制
    1.3 远缘杂交后代的鉴定
        1.3.1 形态学标记鉴定
        1.3.2 细胞学标记识别
        1.3.3 原位杂交识别
        1.3.4 分子标记检测
    1.4 中间偃麦草应用价值
        1.4.1 中间偃麦草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1.4.2 茸毛偃麦草研究进展
        1.4.3 中间偃麦草抗病基因的挖掘
    1.5 色素相关基因应用价值
        1.5.1 花青素重要功能
        1.5.2 小麦近缘物种色素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1.6 论文设计
        1.6.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小麦-黑麦-茸毛偃麦草三属杂种后代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植株材料
        2.2.2 研究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小麦-茸毛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TE1508 的细胞学分析
        2.3.2 六倍体小黑麦Currency的细胞学分析
        2.3.3 外源染色体在三属杂种自交后代的传递率
    2.4 讨论
        2.4.1 三属杂种后代外源染色体传递行为
        2.4.2 偃麦草Js-2 染色体与小麦4B染色体亲缘关系的推测
        2.4.3 多寡聚核苷酸探针在原位杂交分析中的重要性
        2.4.4 小麦三属杂种应用价值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小麦-茸毛偃麦草代换系4J(4B)和4J~s(4B)的鉴定及抗性评估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植株材料
        3.2.2 研究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小偃麦衍生系X24C-10与X24C-5 的细胞学鉴定
        3.3.2 小偃麦衍生系X24C-10与X24C-5 的分子标记分析
        3.3.3 小偃麦衍生系X24C-10与X24C-5 的抗病性分析
        3.3.4 小偃麦衍生系X24C-10与X24C-5 的农艺性状调查
    3.4 讨论
        3.4.1 茸毛偃麦草染色体4J与4J~s的应用价值
        3.4.2 4J~s染色体对小麦品种改良的优势评估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小麦-茸毛偃麦草附加系2J~s和3J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分析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植株材料
        4.2.2 研究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小偃麦衍生系X24C-14与A1082 的细胞学鉴定
        4.3.2 小偃麦衍生系X24C-14与A1082 的分子标记分析
        4.3.3 小偃麦衍生系X24C-14与A1082 的抗病性分析
        4.3.4 小偃麦衍生系X24C-14与A1082 的农艺性状调查
    4.4 讨论
        4.4.1 茸毛偃麦草2J~s染色体的应用价值
        4.4.2 茸毛偃麦草3J染色体的应用价值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小麦-茸毛偃麦草异源易位系的鉴定及优异基因挖掘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植株材料
        5.2.2 研究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小麦-茸毛偃麦草T4BS·4JL易位系的鉴定
        5.3.2 小麦-茸毛偃麦草T4BS·5J~sL易位系的鉴定
    5.4 讨论
        5.4.1 ThMYB4J转录因子的研究价值
        5.4.2 茸毛偃麦草5J~s染色体的应用价值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偃麦草7J染色体苗期胚芽鞘紫色基因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定位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植株材料
        6.2.2 研究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八倍体小偃麦TAF46与7J(7A)代换系的细胞学鉴定
        6.3.2 7J染色体不同变异类型的细胞学鉴定
        6.3.3 7J染色体不同变异类型的的分子标记分析
        6.3.4 7J染色体苗期胚芽鞘紫色基因的定位
        6.3.5 7J染色体特定区段分子标记开发
    6.4 讨论
        6.4.1 胚芽鞘色素基因研究价值
        6.4.2 胚芽鞘色素基因与籽粒色素基因之间的关系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图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5)抗条锈病小麦—黑麦5R(5B)代换系创制及黑麦5R染色体区段特异分子标记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黑麦及其优良基因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1.1.1 小麦-黑麦附加系的创制
        1.1.2 小麦-黑麦易位系的创制
        1.1.3 小麦-黑麦代换系的创制
    1.2 在小麦背景中检测黑麦染色质的方法
        1.2.1 形态学标记
        1.2.2 细胞学标记
        1.2.3 分子标记技术
    1.3 SLAF-sequence测序技术
    1.4 黑麦5R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的开发
    1.5 染色体特异区段分子标记的开发与报道
    1.6 本实验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SLAF-sequence测序,设计引物
        2.2.2 ND-FISH分析
        2.2.3 基因组DNA的提取
        2.2.4 PCR扩增体系和产物检测
        2.2.5 引物筛选以及染色体区段定位
        2.2.6 条锈病抗性的田间鉴定
        2.2.7 小麦-黑麦5R~(Ku)(5B)二体代换系染色体减数分裂行为观察
3 实验结果
    3.1 黑麦5R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的开发
        3.1.1 黑麦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的开发
        3.1.2 黑麦5R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的开发
    3.2 5R特异分子标记多态性验证
    3.3 5RKu(5B)代换系、易位系以及缺失系的鉴定
    3.4 黑麦5R~(Ku)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染色体区段定位
    3.5 黑麦5R染色体条锈病基因具体区段的初步确定
    3.6 抗条锈病小麦-黑麦5R~(Ku)(5B)二体代换系的研究
        3.6.1 小麦-黑麦5R~(Ku)(5B)二体代换系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观察
        3.6.2 利用ND-FISH分析小麦-黑麦5R~(Ku)(5B)二体代换系自交后代染色体结构变化
4 讨论
    4.1 小麦条锈病
    4.2 黑麦5R特异分子标记的开发和区段定位
    4.3 小麦-黑麦5R~(Ku)(5B)代换系
    4.4 Ph1基因突变体
5 全文总结
6 参考文献
7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6)基于寡核苷酸探针套FISH的小麦染色体结构变异与多态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多倍体化与小麦物种演化过程中的基因组变化分析
        1.1 染色体水平上的变化
        1.2 基因水平上的变化
    2. 人工选择过程中普通小麦品种基因组演化分析
        2.1 染色体水平上的演化
        2.2 分子水平上的演化
    3. 中国栽培小麦骨干亲本及其衍生品种遗传研究
    4. 百萨偃麦草染色体渐渗与小麦种质创新
    5.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
    1. 材料与方法
        1.1 植物材料
        1.2 细胞遗传分析
        1.2.1 根尖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制片
        1.2.2 GISH探针的标记(缺口平移法)
        1.2.3 寡核苷酸探针
        1.2.4 原位杂交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普通小麦中国春高清晰标准核型
        2.2 中国小麦染色体结构变异多样性分析
        2.3 出现频率高的结构变异类型及其骨干亲本分析
        2.3.1 6B倒位(perInv 6B)
        2.3.2 T 1RS·1BL
        2.3.3 RT 4AS·4AL-1DS/1DL· 1DS-4AL
        2.3.4 RT 1RS·7DL/7DS·1BL
        2.3.5 RT 4AS·4AL-1BL/1BS·1BL-4AL
        2.3.6 RT 2AL·2AS-5BL/5BS·5BL-2AS
        2.3.7 RT 1DS·1DL-4DL/4DS·4DL-1DL
        2.4 仅发生在一个品种的结构变异类型
        2.4.1 Del1B+T 1BS-3DS-3DL
        2.4.2 RT 5BS·5BL-5DL/5DS·5DL-5BL
        2.4.3 RT 1BS·1BL-1DL/1DS·1DL-1BL
        2.4.4 RT 1AL·1AS-1BL/1BS-1BL-1AS
        2.4.5 T 7AS-4AS·4AL-del/T 7AL-7AS-4AL
        2.4.6 小麦-簇毛麦易位系T 6VS·6AL和T 6VS-6DL
        2.4.7 复杂结构变异类型
        2.5 染色体多态性分析
        2.6 染色体多样性分析
        2.7 百萨偃麦草6J染色体易位系的精确鉴定
    3. 讨论
        3.1 中国栽培小麦品种演化中的染色体结构变异
        3.2 中国小麦品种进化过程中染色体演化趋势
        3.3 小麦-百萨偃麦草6J染色体易位特点与应用潜力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图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7)簇毛麦1VS导入普通小麦的效应分析及其主要农艺性状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普通小麦概述
        1.1.1 普通小麦的基因资源及主要农艺性状
        1.1.2 普通小麦的贮藏蛋白的分类以及组成
        1.1.3 外源基因导入普通小麦的方法
    1.2 一年生簇毛麦
        1.2.1 簇毛麦与小麦属的关系
        1.2.2 簇毛麦染色体组成以及带型
        1.2.3 簇毛麦籽粒的贮藏蛋白研究进展以及重要农艺性状的染色体定位
    1.3 易位系创制方法和分子标记辅助回交转育
        1.3.1 易位系的创制
        1.3.2 易位系染色体鉴定
        1.3.3 回交转育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一年生簇毛麦 1VS分子标记开发
    2.1 前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实验植物材料
        2.2.2 设备和仪器
        2.2.3 实验试剂以及菌株和质粒
        2.2.4 培养基和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标记引物设计
        2.3.2 材料基因组DNA的提取
        2.3.3 标记引物筛选
        2.3.4 标记基因的鉴定
    2.4 实验结果和分析
第三章 BC4代回交群体标记筛选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2.1 植物材料DNA的提取
        3.2.2 BC4轮回转育材料的筛选
    3.3 BC4代转育群体标记筛选以及结果分析
第四章 BC4代回交转育品种与轮回亲本主要农艺性状比较评价
    4.1 实验材料
    4.2 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和分析
        4.3.1 西农556以及其转育材料T143数据结果分析
        4.3.2 西农558以及其转育材料T147数据结果分析
        4.3.3 周麦18以及其转育材料T149数据结果分析
        4.3.4 小偃22以及其转育材料T155数据结果分析
        4.3.5 小麦材料和转育小麦材料对比分析
第五章 讨论与总结
    5.1 讨论
        5.1.1 簇毛麦 1VS染色体分子标记的开发
        5.1.2 轮回亲本和回交转育品种主要农艺性状比较分析
    5.2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刘大钧与小麦育种科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概述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第一章 刘大钧生平活动
    第一节 出生与求学经历
    第二节 主要工作经历
第二章 小麦辐射育种研究
    第一节 中国小麦辐射育种研究概况
    第二节 小麦辐射育种初步研究
    第三节 小麦辐射育种突破性研究
第三章 小麦抗白粉病研究
    第一节 优质抗源簇毛麦的发现和远缘杂交研究
    第二节 优质抗病材料的创制
    第三节 抗病基因的定位、命名、分离和克隆
第四章 小麦外源种质研究
    第一节 大赖草研究
    第二节 鹅观草属研究
第五章 中国特有小麦种质研究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工作准备
    第二节 染色体组成和形态特征研究
    第三节 起源和进化方式的推论
第六章 刘大钧小麦育种思想及其渊源
    第一节 刘大钧小麦育种思想
    第二节 刘大钧小麦育种思想渊源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9)普通小麦—簇毛麦4V染色体结构变异体的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小麦-近缘物种易位系的创制
        1.1 利用部分同源配对控制体系(ph基因)诱导易位
        1.2 利用电离辐射诱导易位
    2 普通小麦中外源染色体的鉴定
        2.1 经典的细胞遗传学
        2.2 分子细胞遗传学
        2.3 分子标记技术
    3 小麦近缘物种簇毛麦
    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报告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材料
        1.2 簇毛麦4V染色体结构变异体的创制
        1.3 染色体制片
        1.4 荧光原位杂交(Flou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
        1.5 基因组DNA提取
        1.6 分子标记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簇毛麦4V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的开发
        2.2 利用CS ph1b突变体诱导簇毛麦4VL染色体结构变异体
        2.3 利用电离辐射创制簇毛麦4V染色体结构变异体
        2.4 4VL染色体物理图谱的构建
    3 讨论
        3.1 簇毛麦4V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的开发与应用
        3.2 CS ph1b突变体在诱导簇毛麦4VL染色体与小麦染色体间重组的分析
        3.3 电离辐射诱导簇毛麦4V染色体结构变异体的分析
        3.4 构建涉及4VL染色体长臂不同区段的结构变异体
全文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专利申请情况
致谢

(10)簇毛麦抗白粉病染色体分子标记的开发应用及NBS类R基因相关序列的分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英文缩略词表
目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小麦及其近缘种
        1.1.1 山羊草属
        1.1.2 偃麦草属
        1.1.3 黑麦属
        1.1.4 簇毛麦属
        1.1.5 大麦属
        1.1.6 其他小麦近缘种
    1.2 小麦近缘种中有益基因的导入方法
        1.2.1 自发易位
        1.2.2 辐射易位或诱变
        1.2.3 调节 Ph 基因效应诱发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和交换
        1.2.4 组织培养诱发
        1.2.5 利用杀配子效应
        1.2.6 花粉管通道法
        1.2.7 基因枪法
        1.2.8 农杆菌介导法
        1.2.9 PEG 介导法
    1.3 外源染色体或基因的跟踪检测
        1.3.1 形态特征
        1.3.2 细胞学鉴定
        1.3.3 生化标记
        1.3.4 分子标记鉴定
        1.3.4.1 原位杂交
        1.3.4.2 SSR 标记
        1.3.4.3 EST
        1.3.4.4 其他分子标记
    1.4 NBS 类 R 基因的研究现状
        1.4.1 NBS 类 R 基因的分类
        1.4.2 NBS 类 R 基因在禾本科植物中的研究进展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簇毛麦染色体标记的开发
    2.1 试验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基因组 DNA 的提取
        2.1.3 植物材料总 RNA 提取及其反转录
        2.1.4 引物设计
        2.1.5 PCR 反应
        2.1.6 扩增产物回收
        2.1.7 扩增产物的检测
        2.1.8 Sourtern Blot
        2.1.8.1 试剂配制
        2.1.8.2 实验步骤
        2.1.9 原位杂交
        2.1.9.1 试剂配制
        2.1.9.2 实验步骤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来源簇毛麦多态性分析
        2.2.2 簇毛麦染色体特异标记的开发
        2.2.3 簇毛麦染色体特异标记对小麦-簇毛麦 BC1后代的检测
        2.2.4 原位杂交
        2.2.5 簇毛麦 NBS 类 R 基因相关序列染色体标记的开发
        2.2.5.1 簇毛麦基因组 DNA 中 NBS 类 R 基因片段的分离
        2.2.5.2 簇毛麦 cDNA 中 NBS 类 R 基因片段的分离
        2.2.5.3 簇毛麦中 NBS 类 R 基因片段的定位分析
    2.3 讨论
        2.3.1 不同来源簇毛麦多态性分析
        2.3.2 簇毛麦染色体特异标记的开发
        2.3.3 原位杂交
        2.3.4 簇毛麦 NBS 类 R 基因片段的分离
        2.3.5 簇毛麦 NBS 类 R 基因片段的染色体定位
第三章 簇毛麦抗白粉病基因向宁春小麦的转移
    3.1 试验材料
        3.1.1 植物材料
        3.1.2 基因组 DNA 的提取
        3.1.3 引物设计
        3.1.4 PCR 反应
        3.1.5 扩增产物的检测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标记检测结果
        3.2.2 田间农艺性状调查统计
    3.3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4.1 不同来源簇毛麦多态性分析
    4.2 簇毛麦染色体特异标记的开发
    4.3 簇毛麦染色体特异标记对小麦-簇毛麦 BC1后代的检测
    4.4 簇毛麦 NBS 类 R 基因相关序列的分离及标记开发
        4.4.1 簇毛麦 NBS 类 R 基因相关序列的分离
        4.4.2 簇毛麦 NBS 类 R 基因相关序列的染色体定位
    4.5 簇毛麦有益基因向宁春小麦的转移
        4.5.1 标记检测结果
        4.5.2 农艺性状调查统计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发表论文

四、利用phlb突变体创造普通小麦-簇毛麦6VS端二体代换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小麦与簇毛麦等近缘种属间异染色体系获得及表型鉴定[D]. 贾子苗.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2]小麦-簇毛麦异代换系及辐射诱变易位系的分子细胞学鉴定[D]. 许志英. 广东海洋大学, 2021
  • [3]簇毛麦6V#4S特异标记连锁图谱建立与小麦染色体新易位系创制[D]. 马晓兰.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4]小麦-茸毛偃麦草新型渐渗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解析[D]. 李建波.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5]抗条锈病小麦—黑麦5R(5B)代换系创制及黑麦5R染色体区段特异分子标记开发[D]. 葸玮.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6]基于寡核苷酸探针套FISH的小麦染色体结构变异与多态性分析[D]. 黄昕怡.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7]簇毛麦1VS导入普通小麦的效应分析及其主要农艺性状比较[D]. 郭江岸.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2)
  • [8]刘大钧与小麦育种科学研究[D]. 陈加晋.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9]普通小麦—簇毛麦4V染色体结构变异体的选育[D]. 贾琪. 南京农业大学, 2014(06)
  • [10]簇毛麦抗白粉病染色体分子标记的开发应用及NBS类R基因相关序列的分离[D]. 马海丽. 甘肃农业大学, 2014(05)

标签:;  ;  ;  ;  ;  

普通小麦-T 6VS末端二体置换系的建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