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疼痛综合征的行为康复

慢性疼痛综合征的行为康复

一、慢性疼痛综合征的行为康复(论文文献综述)

付辉凡[1](2021)在《精准麻醉策略对乳腺癌术后疼痛综合征的影响》文中认为背景:乳腺癌手术后常伴发乳腺切除术后疼痛综合征(postmastectomy pain syndrome,PMPS),通常表现为术后胸部、腋窝、上臂及肩部出现慢性疼痛。目前,PMPS的病因和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研究表明,其危险因素包括手术类型、术前焦虑、放化疗、年龄以及术后急性疼痛的管理。因其病因及机制复杂,PMPS一旦发生再进行治疗往往效果不佳。因此,围术期早期干预对于防止PMPS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众所周知,近年来麻醉学提倡向围手术期医学转变,并致力于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同时,随着麻醉学科的发展,精准麻醉逐渐成为精准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包含了一系列的麻醉处理相关的策略以及细节处理,因此,让疼痛治疗朝着精准医疗的方向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目的:拟评价精准麻醉策略下优化围术期管理对乳腺癌术后疼痛综合征的影响。方法:选择拟全麻下行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女性病人80例,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精准麻醉组(P组)和常规全麻组(R组),每组40例。P组患者进行精准化麻醉管理,主要包括术前抗焦虑、超前镇痛、抗炎、多模式镇痛以及术后康复治疗;R组则采用传统的经验式麻醉管理。记录术中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用量及术后48 h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记录术后1h、6h、12h、24h、36h、48h(T1-6)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测量术前(T0)及术后1h、24h及48h(T1、T4及T6)时静脉血IL-6及TNF-α浓度;随访术后3、6、9、12个月时乳腺癌术后疼痛综合征的发生情况。结果:(1)本研究最终纳入分析患者71例,其中P组35例以及R组36例,两组患者年龄、BMI、ASA分级、手术部位、手术时间及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住院总费用稍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R组比较,P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及PCIA有效按压次数减少及术后1h、6h、12h、24h、36h及48h(T1-6)时点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3)两组患者在术前T0时点IL-6及TNF-α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R组比较,P组在术后1h、24h、48h(T1、T4及T6)时点IL-6及TNF-α浓度下降;与T0比较,R组在术后1h、24h、48h(T1、T4及T6)时点IL-6及TNF-α浓度升高,P组在术后1h、24h(T1及T4)时点IL-6及TNF-α浓度升高(P<0.05);(4)与R组比较,术后3、6、9及12个月慢性疼痛发生率下降(P<0.05)。结论:精准麻醉策略可降低乳腺癌术后疼痛综合征的发生率,有效缓解术后慢性疼痛。

苑功名[2](2021)在《针刺通过脊髓BDNF-TrkB信号通路抑制NF-κB激活改善CFA小鼠炎性痛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既往研究显示,BDNF(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其高亲和力受体TrkB(Tropomyosin related kinase B,酪氨酸激酶B)在疼痛的形成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调控BDNF与TrkB能够缓解疼痛的发生发展。本研究运用CFA(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完全弗氏佐剂)诱导炎性痛小鼠模型,在建立稳定可靠的针刺双侧足三里穴对CFA小鼠镇痛有效的实验平台基础上,围绕针刺通过调节BDNF-TrkB以镇痛这一核心问题,探讨与之相关的可能途径与机制,为针刺镇痛研究提供新的证据。方法:1.在研究内容一中,采用小鼠右侧足底皮下注射50μL CFA诱导炎性痛并针刺双侧足三里穴,以足底热辐射痛阈值、足底机械痛阈值评价针刺CFA小鼠的镇痛效应,以旷场试验评价针刺对CFA小鼠的自发运动及痛情绪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COX1(Cyclo-oxygen-ase 1,环氧化酶1)的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脊髓PGE2(Prostaglandin E2,前列腺素E2)的表达。2.在研究内容二中,采用COX1基因敲除小鼠,并在右侧足底皮下注射50μL CFA诱导炎性痛,观察足底热辐射痛阈值、足底机械痛阈值的变化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脊髓PGE2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BDNF、TrkB的表达。3.在研究内容三中,基于针刺镇痛有效的前提下,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EP2(Prostaglandin receptor 2,前列腺素受体2)、EP4(Prostaglandin receptor 4,前列腺素受体4)、BDNF、TrkB的表达,采用免疫荧光共染技术观察EP2与神经元、BDNF与神经元、TrkB与小胶质细胞的共定位情况。4.在研究内容四中,对BDNF-TrkB下游的PI3K-Akt信号通路以及NF-κB信号通路进行探索,在肯定针刺镇痛有效的前提下,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p-PI3K p85与PI3K p85、p-Akt与Akt、p-IκBα与IκBα、p-NF-κB p65与NF-κB p65的表达。结果:1.研究内容一的结果显示,造模后24h,与盐水组相比,模型组和针刺组小鼠的足底热辐射痛阈值、足底机械痛阈值明显下降(P<0.01),并且持续至第7天(P<0.01)。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小鼠的足底热辐射痛阈值、足底机械痛阈值从D1针刺后开始增高(P<0.01),并持续至第7天(P<0.01)。旷场试验结果显示,造模后24h,与盐水组相比,模型组和针刺组小鼠的运动总路程、平均速度、中央区活动路程、中央区活动时间降低(模型组均P<0.01,针刺组均P<0.05)。在D7针刺后,与盐水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运动总路程、平均速度、中央区活动路程、中央区活动时间仍降低(P<0.05或P<0.01);针刺组小鼠四项指标降低,但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小鼠的运动总路程、平均速度、中央区活动路程、中央区活动时间均增高(P<0.05)。对第7天的脊髓进行检测,与盐水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脊髓的COX1(P<0.01)、PGE2(P<0.05)增高;针刺组COX1、PGE2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小鼠脊髓COX1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PGE2下降无统计学差异(P>0.05)。2.研究内容二的结果显示,注射CFA后,与盐水组相比,WT模型组和COX1-/-模型组小鼠的足底热辐射痛阈值、足底机械痛阈值均下降(P<0.01),并持续至D3、D5、D7(P<0.01)。与WT模型组相比,COX1-/-模型组小鼠的足底热辐射痛阈值、足底机械痛阈值在D5和D7时回升(P<0.01)。对造模后第7天的脊髓进行检测,与盐水组相比,WT模型组PGE2升高无统计学差异(P>0.05),BDNF(P<0.05)、TrkB(P<0.01)升高;COX1-/-模型组PGE2降低,BDNF、TrkB无明显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WT模型组相比,COX1-/-模型组PGE2(P<0.05)、BDNF(P<0.05)、TrkB(P<0.01)降低。3.研究内容三的结果显示,对针刺干预7天后的脊髓进行检测,盐水组、模型组、针刺组小鼠脊髓的EP4表达未见明显变化(P>0.05)。与盐水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脊髓的EP2(P<0.01)、BDNF(P<0.01)、TrkB(P<0.01)升高;针刺组EP2、BDNF、TrkB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小鼠脊髓EP2(P<0.01)、BDNF(P<0.01)、TrkB(P<0.05)降低。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EP2与神经元、BDNF与神经元共定位,TrkB与小胶质细胞未见共定位。4.研究内容四的结果显示,对针刺干预7天后的脊髓进行检测,盐水组、模型组、针刺组三组小鼠脊髓p-PI3K p85/PI3K p85未见明显变化(P>0.05)。与盐水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脊髓p-Akt/Akt(P<0.01)、p-IκBα/IκBα(P<0.05)、p-NF-κB p65/NF-κB p65(P<0.01)升高,针刺组p-NF-κB p65/NF-κB p65升高有差异(P<0.01),p-Akt/Akt、p-IκBα/IκBα变化无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小鼠脊髓p-Akt/Akt(P<0.05)、p-IκBα/IκBα(P<0.05)、p-NF-κB p65/NF-κB p65(P<0.05)降低。结论:1.针刺双侧足三里穴对炎性痛小鼠具有镇痛效应,并能够改善运动功能,缓解疼痛相关负性情绪。2.针刺可能通过降低脊髓组织COX1、神经元上EP2及BDNF,并且抑制TrkB及下游PI3K-Akt、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发挥镇痛作用,但尚不能证明BDNF-TrkB的作用细胞为小胶质细胞。

姜志鹏[3](2021)在《针刺、艾灸不同方式干预激痛点治疗慢性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以局部打击结合离心运动复制的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coscia pain syndrome,MPS)模型大鼠作为研究对象,以激痛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MTr Ps)为作用点,观察针刺、艾灸两种干预方式对MPS大鼠的治疗效果;通过观察针、灸激痛点对局部组织形态、促炎因子、疼痛因子及脊髓背角相关疼痛递质表达的影响,探究针刺、艾灸不同方式干预激痛点对MPS大鼠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理,为针刺、艾灸治疗MPS提供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1.分组:将32只SD雄性大鼠(SPF级、体重220-250g)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针刺组、艾灸组,每组8只?2.造模:模型组、针刺组、艾灸组大鼠使用打击结合离心运动复制MTr Ps模型。具体步骤为:每实验周期第1天,按照大鼠体重,向大鼠腹部注射10%水合氯醛(3ml/kg)进行麻醉,通过自制打击器对大鼠左下肢股内侧肌1次打击;第2天,令大鼠于坡度-16°的电动跑道上以16m/min速度下坡跑,持续时间为90min;其余3至7天,正常喂养,不做干预。上述过程持续重复8周,为干预期。之后4周,不做任何干预,正常喂养,为恢复期。3.干预:(1)针刺组:采用0.35mm×40mm毫针斜刺贯穿激痛点结节,通过提插捻转刺激局部产生抽搐反应后,连接电针仪,调至频率2-20Hz的疏密波,以大鼠左下肢显示轻轻颤动为适宜强度,持续15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1周。(2)艾灸组:将艾条置于激痛点上方23cm,控制皮温在(46±1)℃,施灸15min,确保艾灸部位无肿胀、无烫伤,无血液、组织液渗出等感染情况发生。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1周。(3)对照组、模型组:在相同环境下采取相同方式进行抓捕和控制,且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4.取材:治疗结束后次日上午,开始取材,腹部注射10%水合氯醛(3ml/kg)对大鼠进行麻醉,后将其仰卧位固定于固定板上,使左下肢伸直。通过外科手术方式,先切开左下肢股内侧肌处皮肤,随即剥离筋膜,暴露局部肌肉组织,并将其与临近肌组织和筋膜分离,在骨骼肌附着处剪断并将标本浸泡于4%多聚甲醛溶液中固定24h以供病理学检测,切开腹部取腹主动脉血,3000rpm,4℃,离心10min,使上清分离,置于-80℃超低温冰箱中以供之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使用;采血后取脊髓L4-6腰膨大段,一部分浸泡于4%多聚甲醛固定液中固定保存,供免疫组化检测使用,一部分用作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法检测。5.检测:采用行为学及热板实验法检测大鼠热缩足潜伏期;采用肌电图仪检测大鼠左下肢股内侧肌自发电位及活动频率;采用病理形态学检测方法,观察大鼠左下肢股内侧肌处肌纤维形态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浓度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脊髓背角即早基因C-fos(I mmediate early gene,IEG)定量分析;采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脊髓内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n NOS)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1各组大鼠左下肢热缩足潜伏期的变化造模后,对照组大鼠无异常步态出现、舔足及自发性抬腿等行为,热缩足潜伏期与造模前相比没有显着改变;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针刺组、艾灸组均有大鼠跛行,热缩足潜伏期显着降低,差异显着(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艾灸组热缩足潜伏期及大鼠步态无明显差异,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可偶见跛行,针刺组、艾灸组大鼠步态基本恢复正常,但三组大鼠左下肢热缩足潜伏时间均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艾灸组左下肢热缩足潜伏期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各组大鼠自发电位及活动频率的变化肌电检测显示:对照组肌电图显示无电位波动,表明当静息状态时,未出现异常的自发电位,说大鼠左下肢股内侧肌处无激痛点;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出现一系列高频低幅为背景电位和出现不规律的高振幅的峰电位,持续时间0.5-10min,频繁出现自发性电位活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艾灸组均可见偶发的自发电活动,且频率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各组大鼠左下肢股内侧肌病理形态学变化对照组大鼠受累肌肉横切面肌细胞多呈现规则有序的形状,可明显分辨出纤维结构,细胞大小均匀,排列紧密、整齐、规则,细胞边缘都可见多个细胞核,且胞核位于肌膜下,未见炎性细胞核内移与炎性浸润现象;纵切面肌纤维排列紧密、规律,粗细均匀一致,细胞核大多分布于肌纤维膜下。模型组大鼠显示肌细胞大小、形态发生改变,细胞排列错乱无状,出现炎性细胞核内移及炎性浸润现象,挛缩结节处出现大面积的组织粘连;纵切面可见肌纤维粗细不等,排列无序,挛缩结节处出现大面积的黏连区域,并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针刺组与艾灸组:横切面显示,肌细胞形态已基本接近于正常,针刺组偶见形态不规则的肌细胞,核内移现象比艾灸组明显;纵切面显示,针刺组与艾灸组肌纤维逐渐恢复,可见轻微萎缩、变性及炎性细胞浸润现象,且与针刺组比较,艾灸组肌组织形态更接近于对照组。4各组大鼠血清中PGE2蛋白表达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PGE2浓度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艾灸组血清中PGE2浓度均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艾灸组比较,针刺组PGE2浓度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各组大鼠脊髓背角中C-fos免疫组化积分定量光密度值表达的变化对照组大鼠脊髓背角中很难见到C-fos阳性神经元细胞表达,大多呈现出蓝色的阴性细胞,积分定量光密度值较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艾灸组、针刺组C-fos阳性神经元细胞表达呈圆形或者卵圆形,细胞核呈棕黄色,光密度值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和艾灸组C-fos光密度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艾灸组比较,针刺组光密度值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各组大鼠脊髓组织中n NOS基因表达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艾灸组、针刺组大鼠脊髓组织中n NOS基因表达均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艾灸组大鼠脊髓组织中n NOS基因表达均降低,更接近对照组表达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针刺组比较,艾灸组n NOS基因表达显着升高,针刺治疗效果优于艾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痛点是诊断和治疗MPS的核心;通过针刺、艾灸激痛点可以提高MPS大鼠热痛敏阈值、减少激痛点所在局部肌肉异常自发电位、恢复肌肉细胞形态,从而灭活激痛点以有效改善慢性肌筋膜疼痛。从内在机制上来说针刺、艾灸激痛点可以通过抑制外周PGE2合成与释放,减轻MPS大鼠激痛点区域的炎症反应,促进局部组织恢复、直接降低外周感受器的疼痛敏化程度;削弱伤害性刺激信号强度,并且干预n NOS、C-fos相关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抑制脊髓背角疼痛递质的活化,阻碍疼痛信号传入中枢。而针刺激痛点在调控脊髓背角n NOS与C-fos表达优于艾灸作用,表明针刺激痛点更擅长于调控脊髓背角疼痛信号传递机制;艾灸激痛点下调外周PGE2表达与恢复肌肉细胞形态优于针刺激痛点,表明艾灸治疗更擅长于局部组织修复和外周敏化及炎性环境的干预。

葛淑琦[4](2021)在《针刺临床证据整合评估及证据图谱的制订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基于针灸疗法在医疗实践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循证医学的发展与传播,越来越多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以及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发表以探讨针刺的疗效。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为针刺领域有哪些疗效确切的病种,针刺对哪些病种治疗潜力较大但目前仍欠缺高质量的证据支持。针对前者需要进一步推广疗效确切的病种应用针刺治疗,针对后者应大力支持相关针刺潜力病种的研究,产出高质量的证据。因此有必要应用科学的理念及方法,对目前针刺领域海量的证据进行整合及评估。本研究的目的:1.完善Epistemonikos系统评价数据库中针灸系统评价,以扩大针灸疗法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同时为本次研究做好数据库的前期准备工作。2.通过对针刺临床证据进行整合及评估,一方面以明确目前有高质量证据支持的针刺治疗优势病种,以加大针刺疗法在该领域的传播,另一方面要总结目前缺乏高质量证据支持,但针刺治疗有潜力的病种,以进一步加强未来在该领域的研究。3.明确缺乏系统评价证据评估的针刺临床适应症,了解针刺临床证据与临床实践之间的差距,为将来进一步完善针刺证据体系提供前期研究基础。方法: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与Epistemonikos数据库开发团队建立合作,完善数据库中针灸疗法的类别,初步对不同疾病领域的针灸系统评价进行分类筛选,“链接”系统评价纳入的原始研究。2.采用证据图谱的证据整合方法,明确研究问题、建立纳入及排除标准、全面地检索文献、规范地提取数据、以可视化的方法展示研究结果,科学归纳和评价针刺临床实践中形成的丰富的证据群,明确目前针刺领域证据现状,包括证据的PICO(疾病类型、干预措施、对照措施、结局指标)分布特征,针刺疗法在各个疾病领域中最新的治疗效果以及证据质量等。应用GRADE证据质量分级系统评价证据体的质量,AMST AR 2评估纳入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3.对多年从事针灸临床及学术工作的针灸医师展开问卷调查,明确目前缺乏系统评价证据支持的针刺临床适应症,了解针刺临床证据与针刺临床实践之间的差距。结果:1.全面完善了 Epistemonikos数据库中针灸疗法的类别,完成了 20个疾病领域的针灸系统评价筛选,系统评价的数量总体较筛选前增加了 545篇。成功对332篇针灸系统评价完成了“链接”原始研究的工作。结果可供全球用户免费使用。2.研究纳入了 80篇针刺系统评价,涉及12个疾病领域,80种疾病。研究数据包括来自1427个随机对照试验的223个结局指标。神经系统疾病(n=26,32.5%)、结缔组织疾病(n=9,11.3%)、精神类疾病(n=8,10%)、妇科疾病(n=8,10%)纳入的系统评价数量较多。耳鼻喉疾病(n=2,2.5%)、眼科疾病(n=1,1.3%)、营养和代谢类疾病(n=1,1.3%)纳入的系统评价数量较少。将较高质量证据支持,针刺治疗结果效应量较大的疾病定义为针刺治疗优势病种,共涉及20种疾病,总结如下: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SMD:-1.21,95%CI:-1.72 to-0.71)、改善中风后失语患者的语言交流功能(SMD:1.01,95%CI:0.81 to 1.2)、缓解抽动障碍患者抽搐的严重程度(SMD:-1.29,95%CI:-1.87 to-0.7)、缓解肌筋膜疼痛(SMD:-1,95%CI:-1.43 to-0.57)、降低泌尿系感染复发(R R:0.39,95%CI:0.26 to 0.58;ARR:322 fewer per 1,000;95%CI:from 391 f ewer to 222 fewer)、降低单纯性肥胖患者的身体质量指数(SMD:1.11,95%CI:0.67 to 1.56)、提高产后 24h 有效泌乳率(RR:2.24,95%CI:1.58 to 3.17;ARR:380 more per 1,000;95%CI:from 178 more to 666 more)、提高不孕症患者妊娠率(RR:2.63,95%CI:1.6 to 4.32;ARR:464 more per 1,000;95%CI:from 112 more to 1,000 more)、缓解颈部疼痛(SMD:-0.42;95%CI:-0.62,-0.22)、肩部疼痛(SMD:-0.42;95%CI:-0.62,-0.22)、非特异性腰痛(SMD:-0.42;95%CI:-0.62,-0.22)、改善纤维肌痛患者的睡眠质量(SMD:-0.42;95%CI:-0.62,-0.22)、改善慢性疼痛引起的情绪障碍(SMD:-0.42;95%CI:-0.62,-0.22)、缩短术后肠梗阻患者的住院时长(SMD:-0.5;95%CI:-0.69,-0.32)、改善乳腺癌术后潮热(SMD:-0.44;95%CI:-0.73,-0.15)、减轻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SMD:-0.47;95%CI:-0.87,-0.08)、提高髋关节炎患者生命质量(SMD:-0.56;95%CI:-1.07,-0.05)、缓解纤维肌痛(SM D:-0.49;95%CI:-0.79,-0.2)、提高功能性便秘患者生命质量(SMD:-0.33;95%CI:-0.45,-0.21)、减轻过敏性鼻炎症状(SMD:-0.47;95%CI:-0.67,-0.27)。针对此类有较高证据支持的针刺治疗优势病种,应扩大针刺在该系列疾病中的传播。将仅有低质量证据支持,但针刺治疗结果效应量较大的疾病定义为针刺治疗有潜力的疾病,共计46种,例如:提高原发性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SMD:-1.01,95%C I:-1.38 to-0.65)、缓解神经性疼痛(SMD:-0.96,95%CI:-1.27 to-0.64)、改善儿童自闭症症状(SMD:-1.87,95%CI:-3.21 to-0.53)、缓解腕管综合征疼痛症状(SMD:-1.14,95%CI:-1.98 to-0.3)、提高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生命质量(S MD:1.19,95%CI:0.88 to 1.5)、减轻慢性前列腺炎排尿症状(SMD:-0.87,95%C I:-1.10 to-0.64)、降低对阿片类物质的渴望(SMD:-1.26,95%CI:-1.73 to-0.78)、缓解痛经(SMD:-0.93,95%CI:-1.39 to-0.47)等。针刺治疗此类疾病有进一步明确疗效的潜力,应进行高质量的证据研究。3.问卷发放给16位专家后,有15位专家填写了有效的问卷,专家的整体积极系数较高。对问卷的统计结果发现,没有系统评价证据支持的疾病中,有多种疾病被专家选择为针刺临床适应症,其中肌肉骨骼系统及神经系统涉及的疾病较多。肌肉骨骼系统疾病中,缺乏系统评价证据评估的针刺临床适应症有:下颌关节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肱骨内上髁炎、冈下肌综合征、小关节紊乱症、肩胛肋骨综合征。神经系统疾病中,缺乏系统评价证据评估的针刺临床适应症有:腓神经麻痹、股外侧皮神经炎、正中神经麻痹、臀上皮神经疾患、多发性(末梢)神经炎、臂丛神经损伤(麻痹)、运动神经元病、视神经脊髓炎。结论:针对有高质量证据支持的针刺治疗优势病种,应进一步增加传播力度,扩大针刺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对于目前缺乏高质量证据支持,针刺治疗有潜力的领域,未来值得投入更多研究。针刺临床证据与临床实践之间存在一定差距,未来需要更多的研究以弥补差距。

袁音[5](2021)在《基于综合健康评估的老年衰弱实证研究》文中认为背景与目的“老龄化与健康”是目前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正处于老龄化的高速发展阶段。老年人群的躯体功能、精神心理、社会支持等综合健康状况的各个方面不同程度地影响死亡、失能、住院等不良结局的发生发展。老年综合健康评价体系的构建可以量化评定健康状况,为个体健康状态的筛查和分级提供依据。衰弱是综合健康状况评价的重要标准。衰弱可升高死亡等多种负性事件的发生风险。识别衰弱的危险因素、评估衰弱的风险并早期给予精准干预,衰弱的状态可被逆转。机体代谢产物含量的变化与疾病的关联密切,可动态反映细胞活动和外界因素相互作用的最终结果。代谢组学具有高效整合内源性和外源性暴露信息的潜力,分析老年衰弱的代谢特征有助于扩充衰弱的危险因素谱。方法第一部分通过伞状Meta分析探索与全因死亡风险相关的老年健康因素,建立老年综合健康评价体系条目池;第二部分通过Delphi专家咨询法构建老年综合健康评价体系,对其进行信度、效度检验,并通过人群实证研究制定老年综合健康评分的常模。第三部分依托于多中心非住院老年人群的横断面研究,通过综合健康评估,基于Lasso-logistic回归探讨衰弱的影响因素,构建离散贝叶斯网络拓扑结构以直观反映衰弱的影响因素以及影响因素之间的潜在关系,并利用条件概率推理一个或多个影响因素对衰弱的作用强度。第四部分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寻找衰弱、衰弱前期、非衰弱老年人群代谢产物的差异表达,分析衰弱相关代谢特征。结果1.伞状Meta分析提示多种健康因素与非住院老年人群的全因死亡风险显着相关。经流行病学可信度评价为“可信”或“高度提示性”的危险性因素包括衰弱、低体能评分、每日步数减少、代谢综合征、低体质指数(body mas index,BMI)、营养不良、现在吸烟、认知受损、握力减退、步速下降、视力损害、尿失禁、丧偶及每日睡眠>6~8小时;保护性因素为地中海饮食、高强度和中等强度运动。与全因死亡存在“提示性”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高BMI、曾经吸烟、肌少症、共病和勃起障碍;保护性因素为低强度运动。每日睡眠<6~8小时和抑郁与全因死亡风险增加相关,绿地暴露增加和长时间低强度运动则与全因死亡风险降低相关,但证据级别均为“弱”。2.本研究通过两轮Delphi专家咨询,构建了包含躯体生理、精神心理、社会支持与环境三大维度共29个题项的老年综合健康评价体系,信度、效度评价均良好。通过老年综合健康评价体系的权重分配计算得出老年综合健康评分,并在社区和养老院共2,040名老年人中进行实证研究,制定了不同年龄、性别人群的均数、百分位和划界常模。老年综合健康评分与衰弱状态显着相关。3.开展多中心非住院老年人群的横断面研究,按照Fried表型、FRAIL和衰弱指数标准,衰弱的患病率分别为8.33%、8.03%和13.28%。贝叶斯网络分析提示,年龄、营养状态、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平衡能力和社会支持与衰弱存在直接相关。跌倒、慢性疼痛、焦虑、血肌酐水平、视力和听力与衰弱存在间接的网络联系。知晓以上任意一个或几个影响因素的状态,可利用条件概率推理衰弱的风险。4.基于第三部分的人群资料进行匹配病例对照研究,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提示,衰弱和衰弱前期人群血浆中多种代谢物质发生显着改变,包括氨基酸衍生物、有机酸及其衍生物、氧化脂质、胆汁酸、胆碱、酰基肉碱、甘油磷脂类等。共同的差异代谢物有4种,分别为吲哚-3-丙酸、4-甲氧基苯乙酸、胍基乙酸和D-尿胆原,主要涉及氨基酸代谢通路的扰动。差异代谢物中,胍基乙酸、sn-甘油-3-磷酸胆碱和5-氨基戊酸具有区分衰弱、衰弱前期与非衰弱状态的临床诊断价值。结论老年综合健康状况对全因死亡风险具有显着影响。老年综合健康评价体系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老年综合健康评分与衰弱状态具有显着相关性。衰弱及其影响因素构成复杂的网络关联,其中年龄、营养状态、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平衡能力和社会支持与衰弱存在直接相关。衰弱和衰弱前期显着的代谢特征变化集中于氨基酸代谢通路。本研究为老年人群综合健康状况的管理和干预提供了方法学支撑和实践指导,为衰弱的早期诊断、风险预测和精准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王瑞[6](2021)在《简化太极拳对腰背部肌肉压痛阈值及腰痛患者功能障碍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慢性腰痛(Chronic Low Back Pain,CLBP)是一种多发于下背部和臀部的疼痛综合征,常见于运动损伤、体力活动不足和生活方式不良的人群。腰痛的高患病率、高复发率和高致残率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医疗负担和个人生产力损失。在国际指南中,运动疗法被强烈推荐作为CLBP的管理策略,其中太极拳被认为是一种有效改善CLBP人群疼痛和功能障碍的补充替代方法。但尚未有研究表明太极拳对腰背部肌肉的压痛阈值与肌肉张力、肌肉硬度和肌肉弹性等肌肉特性指标的影响,同时太极拳干预CLBP人群的临床疗效是否不亚于物理治疗还不明确。研究目的:观察健康人群在简化太极拳即刻练习后的肌肉压痛阈值和肌肉物理参数的变化,并将此套简化太极拳用于干预慢性腰痛患者,以观察12周的太极拳练习对比物理治疗在改善慢性腰痛患者疼痛和功能障碍方面的疗效差异。研究方法:本研究由两个随机对照实验组成。实验一共纳入60名健康女性志愿者,将其随机分为太极组30人和对照组30人。太极组完成40 min的简化太极拳练习,对照组完成5 min的假太极拳练习和35 min休息。在干预前后,使用数字化手持式压力计测量腰背部肌肉压痛阈值(Pressure Pain Thresholds,PPTs),使用Myoton PRO无创肌肉功能检测仪测量腰背部肌肉张力(Fequency,F)、肌肉硬度(Stiffness,S)、肌肉弹性(Decrement,D)、机械压力释放时间(Mechanical Stress Relaxation Time,R)和德博拉数(Creep,C),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组内差异和组间差值差异。测试点包括:胸最长肌、腰髂肋肌、多裂肌、腰方肌、L4-L5棘上韧带和臀中肌。实验二共纳入20名老年CLBP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太极组10人和物理治疗组10人。两组分别接受12周简化太极拳练习或物理治疗,每周3次,每次60分钟。主要指标为数字疼痛评估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最痛值、NRS平均值、NRS休息值和Roland功能障碍问卷(Roland Morris Disability Questionnaire,RMDQ)得分,次要指标有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得分(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匹兹堡睡眠指数、一般自我效能得分、整体疗效感知、实验满意度和不良事件。数据采集时间为基线和第12周干预后,采用意向性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疗效差异。研究结果:实验一主要结果:太极组右侧胸最长肌和多裂肌的PPT提升了20%以上,而腰方肌和臀中肌分别为15.4%和16.6%;左侧胸最长肌、腰髂肋肌、多裂肌、腰方肌和臀中肌的PPTs分别提升了15.7%、15.3%、18.9%、19.3%和19.1%。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测试点有右腰方肌(P=0.040)、左胸最长肌(P=0.001)、左腰髂肋肌(P=0.003)和左多裂肌(P=0.026)。整体而言,太极组各测试点的PPTs增加程度显着高于对照组。在肌肉张力方面,太极组多裂肌的F值下降更明显(P=0.042);在肌肉硬度和肌肉弹性方面,两组间的S值和D值无统计学差异;在机械压力释放时间方面,太极组L4-L5棘上韧带的R值增长更明显(P=0.017);在德博拉数方面,两组间的C值均无统计学差异。实验二主要结果:12周干预后,太极拳组内疼痛评分均有所下降,且NRS平均疼痛有显着性下降(P=0.028),功能障碍评分有显着下降(RMDQ,P=0.046;ODI,P=0.008),其他次要指标无统计学差异。物理治疗组内,干预前后各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太极拳组对比物理治疗组在ODI评分上有显着性地下降(P=0.029),太极拳组在整体疗效感知方面有更大程度的改善(P=0.007),其余指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结论:实验一:40min简化太极拳练习可以显着增加健康女性腰背部肌肉的压痛阈值,且阈值至少提升15%;同时简化太极拳能降低多裂肌的肌张力,延长L4-L5棘上韧带的机械压力释放时间。实验二:对比物理治疗,12周简化太极拳练习能显着改善CLBP患者的ODI评分。综上所述,简化太极拳能改善腰背部肌肉压痛阈值,并在缓解CLBP患者疼痛和功能障碍方面有好处。该套简化太极拳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未来还需要更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以验证简化太极拳对CLBP患者的疗效是否不亚于物理治疗。

王健,张师前,刘玉光,崔才三,杜广中,齐峰,卢雪峰,麻琳,夏庆华,于灵芝[7](2021)在《女性慢性盆腔疼痛临床管理的专家共识(2021年版)》文中认为女性慢性盆腔疼痛(chronic pelvic pain, CPP)是一种涉及多系统多学科的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也是全球妇科医生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CPP症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化,病变部位可能涉及女性生殖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肌肉骨骼系统,还能影响情绪心理等方面[1]。欧洲泌尿外科协会(European Association of Urology, EAU)和英国皇家妇产科学院(Royal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 RCOG)的指南均强调多学科联合评估和跨学科之间的联合干预。

陈瑞香[8](2021)在《NLRP3炎性小体通路参与Ⅰ型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大鼠模型疼痛的脊髓中枢机制及电针干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成功制备Ⅰ型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CRPS-Ⅰ)大鼠模型,了解CRPS-I大鼠模型患侧脊髓背角的基因表达谱特征;研究CRPS-Ⅰ模型情况下,脊髓背角NLRP3炎性小体通路表达的变化及神经胶质细胞活化参与该动物模型疼痛发展的机制;探讨电针对CRPS-Ⅰ模型患侧脊髓背角NLRP3炎性小体通路的调控效应及相关机制。方法第一部分:采用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制备Ⅰ型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CRPS-Ⅰ)动物模型,即慢性缺血后疼痛(CPIP)模型。于大鼠造模前1天、造模后第1天检测其右后爪50%PWT,若痛阈下降至基础阈值的70%以下即为造模成功。于模后的1-3天测定其脚掌肿胀度、造模后的1-14天测其50%PWT。部分实验动物于模后第7天测定50%PWT后,取其患侧脊髓L4-L6节段腰膨大部位脊髓背角,保存在RNA later溶液中,用于RNA-Seq检测,随后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第二部分:1.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Sham组和CPIP组。于模后第7天采集Sham组和CPIP组大鼠患侧脊髓背角组织,分别应用于qPCR和免疫印迹检测其中Nlrp3、Il-1β和Caspase1的mRNA及相应蛋白的表达变化。2.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Sham+Veh组、CPIP+Veh组和CPIP+MCC950组。Sham+Veh组及CPIP+Veh组:从模型建立成功后第1天开始,于行为学检测前1小时经鞘内置管注射相应溶剂(含0.1%DMSO的DMSO,12.5μl);CPIP+MCC950组:从模型成功建立后第一天开始,于行为学检测前1小时经鞘内置管注射 NLRP3 特异性抑制剂 MCC950(30μg/rat/day,12.5μl);检测 MCC950 对 CPIP 大鼠疼痛行为的干预作用,并于模后第7天分别采集Sham组、CPIP+Veh组、CPIP+MCC950组大鼠患侧脊髓背角组织,应用免疫印迹检测MCC950对NLRP3、IL-1β和Caspase1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3.于模后第7天分别采集Sham组、CPIP+Veh组、CPIP+MCC950组大鼠患侧脊髓背角组织,应用免疫荧光检测各组大鼠患侧脊髓背角神经胶质细胞标记物(GFAP标记星形胶质细胞、OX42标记小胶质细胞)表达情况。第三部分:1.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CPIP组、CPIP+EA组以及CPIP+Sham EA组。EA组和Sham EA组大鼠分别于造模后第1天进行治疗。EA组治疗选用患侧“足三里(ST36)”和“昆仑(BL60)”,选用治疗频率为2/100 Hz,刺激强度为0.5-1.51mA(起始0.51mA,每10min增加0.5mA,共30min),30min/次。Sham EA组针刺入穴位表皮,但不接通电流。2.在造模前和造模后的第1-7天检测双侧足爪50%PWT。并于模后第7天采集各组大鼠脊髓背角组织,应用免疫印迹检测患侧脊髓背角NLRP3、IL-1β和Caspase1蛋白表达表达水平。3.于模后第7天采集各组大鼠脊髓背角组织,应用免疫印迹检测患侧脊髓背角神经胶质细胞标记物(GFAP标记星形胶质细胞、OX42标记小胶质细胞)表达情况。结果 第一部分:1.与Sham组相比,CPIP大鼠患侧足肿胀度明显增加(p<0.01),在模后第3天恢复正常。CPIP大鼠在双侧后爪出现持续性机械痛超敏反应,并且可以一直维持到14天观察期结束(p<0.01)。2.与Sham组相比,CPIP模型大鼠患侧脊髓背角伴有明显的神经胶质细胞活化(p<0.01)。3.RNA-Seq在CPIP模型大鼠患侧脊髓背角中鉴定出总共435个差异表达基因(DEG)。通过qPCR检测了几种代表性DEG基因的表达,证实了 RANseq数据的可靠性。DEG的功能分析确定,上调DEGs富集最多的生物学过程包括炎症和神经免疫反应。第二部分:1.RNA-Seq数据显示,与Sham组相比,CPIP模型大鼠患侧脊髓背角中Nlrp3基因呈显着上调,qPCR和免疫印迹进一步证实Nlrp3、IL-1β、Caspase1 mRNA(P<0.01)及相应蛋白(p<0.05)在 CPIP 模型大鼠患侧脊髓背角中表达显着升高。2.与CPIP+Veh组相比,鞘内注射NLRP3特异性抑制剂MCC950可显着降低CPIP模型大鼠患侧脊髓背角中NLRP3和IL-1β的过表达(p<0.01),同时MCC950对CPIP+MCC950组大鼠患侧足爪表现出明显的镇痛作用(p<0.01)。3.MCC950可显着抑制CPIP模型大鼠患侧脊髓背角中神经胶质细胞的过度激活,与CPIP+Veh组相比,CPIP+MCC950组患侧脊髓背角中GFAP及OX42平均荧光强度及各自的免疫阳性细胞数量均显着降低(p<0.01)。第三部分:1.与CPIP+Sham EA组相比,2/100 Hz电针对CPIP模型大鼠患侧后肢表现出显着的镇痛作用(p<0.01)。2.与CPIP+Sham EA组相比,2/100 Hz电针明显抑制了 CPIP模型大鼠患侧脊髓背角中NLRP3和IL-1β的过表达(p<0.05)。3.与Sham组相比,CPIP组患侧脊髓背角中GFAP及OX42平均荧光强度及各自的免疫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加(p<0.01)。与CPIP+Sham EA组相比,连续电针治疗可显着抑制CPIP患侧脊髓背角中GFAP及OX42平均荧光强度及各自的免疫阳性细胞数量(p<0.01)。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大鼠CRPS-Ⅰ模型(即CPIP模型),并通过RNA-Seq及随后的生信数据分析发现炎症和神经免疫反应是CPIP模型大鼠脊髓背角的主要生物学过程。NLRP3炎性小体在介导CPIP模型大鼠机械痛超敏反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药理学阻断NLRP3的激活后可改善CPIP模型大鼠机械痛超敏反应。电针可有效缓解CPIP模型大鼠机械痛超敏症状并抑制CPIP模型大鼠脊髓背角NLRP3炎性小体通路激活,这一作用可能进一步抑制脊髓背角中胶质细胞过度活化,从而降低中枢敏化作用,发挥对CRPS-Ⅰ大鼠模型的镇痛作用。上述结果提示电针可以作为临床治疗CRPS-Ⅰ疼痛的一种潜在治疗方法。

努尔比亚·阿布拉[9](2021)在《腰椎间孔狭窄症临床与影像特征及中药用药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神经根型腰椎疾病是临床常见的腰椎退行性疾病。其中,腰椎间孔狭窄症(Lumbar foraminal stenosis,LFS)是主要的临床诊断之一。由于LFS缺乏特异性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临床对其认识不足,易引起漏诊误诊。因此,进一步探索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价值,准确鉴别LFS是腰椎退行性疾病病因诊断和精准医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LFS通常因致狭窄因素导致椎间孔区域解剖结构的改变,并压迫脊神经根背根神经节引起下肢神经根性症状。其中,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压迫损伤的病理生理及其相关分子机制在LFS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神经根性疼痛作为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目前,较低的临床诊断率和疗效对LFS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重大损害,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一、腰椎间孔狭窄症的临床特征及其诊断价值研究目的:分析LFS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中医证型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旨在为提高LFS的诊断水平,加强LFS对中医证型的认识,为合理制定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针对2015年01月至2020年2月在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收入院并接受腰椎脊柱内镜手术治疗的328例腰腿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术前诊断、术中探查和术后疗效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LFS、LCCSLLRS和LDH患者,并分为LFS、LCS和LDH组。收集并整理一般资料、症状、体征、术前NRS评分、术前JOA评分、中医证型等临床指标,并进行各项临床指标的组间差异性,与LFS的相关性,及其诊断价值评价。结果:(1)三组患者中,根据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Kemp征(+)、梨状肌紧张试验(+)与LFS显着相关(P<0.01)。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Kemp征(+)是影响LFS诊断的独立影响因素(95%CI 1.579-10.773,P=0.004)。Kemp征(+)诊断LFS的ROC分析结果显示,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667,敏感性为73.3%、特异性为60%。(2)在LSS患者中,根据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坐位时疼痛(+)、卧位时疼痛(+)、间歇性跛行(+)、Kemp征(+)、梨状肌紧张试验(+)等与LFS显着相关(P<0.05)。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梨状肌紧张试验(+)是LFS的独立影响因素(95%CI 2.464-40.786,P=0.001)。梨状肌紧张试验(+)诊断LFS的ROC分析结果显示,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726,敏感性为56.7%、特异性为88.5%。(3)在LFS和LDH患者中,根据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前倾疼痛缓解(+)、Kemp征(+)、直腿抬高试验(+)等与LFS显着相关(P<0.05)。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前倾疼痛缓解(+)(95%CI 1.202-15.195,P=0.025)、Kemp 征(+)(95%CI 1.767-27.538,P=0.006)、直腿抬高试验(+)(95%CI 0.047-0.647,P=0.009)均为 LFS的独立影响因素。取各项独立影响因素ORs值的整数作为风险评分,制定简易诊断量表。根据总风险评分诊断LFS的ROC分析结果显示,其最佳诊断临界值为6分,曲线下面积为0.793,敏感性为63%、特异性为88%。结论:LFS具有特异性临床症状和体征,并在不同类型腰椎疾病中具有鉴别诊断价值。中医证型在一定程度上为LFS提供鉴别诊断依据。本研究结果可提高LFS的临床诊断水平,为合理、精准及个体化的诊疗提供依据。二、腰椎间孔狭窄症常规影像学特征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目的:分析LFS患者的影像学特征,评估椎间孔形态学改变程度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旨在为LFS的诊断和精准个体化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针对2015年01月至2020年2月在我院疼痛科收入院并接受腰椎脊柱内镜手术治疗的328例腰腿痛患者的影像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经术前诊断、术中探查和术后疗效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LFS和LCCSLLRS患者,并分为LFS和LCS组。收集并整理X线、CT和MRI相关影像学指标,并进行各项影像学指标的组间及组内差异性分析,定量影像学特征的诊断价值评价,不同影像学特征的相关性分析,以及影像特征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结果:(1)LFS在神经根型腰椎退行性疾病中较常见,其中椎间孔狭窄最常受累节段为L4-5(53.3%)。(2)根据X线测量指标分析LFS组脊柱排列特征发现,与LCS组相比,LFS组矢状面运动范围在L5-S1椎间孔水平明显增大(P<0.001)、背伸角在L3-4/L4-5椎间孔水平明显减小(P<0.05),动力移位距离和冠状位Cobb角明显增大(P<0.01)。(3)根据CT测量指标分析椎间孔区域形态特征发现,与LCS组相比,LFS组椎间孔面积明显减小,椎间孔高度、椎间隙高度、椎体高度、椎弓根高度均明显降低,上关节突关节面积和N-E角明显增大,小关节退变分级和椎间盘真空征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分析MRI测量指标发现,在责任椎间孔节段LFS组椎间孔狭窄分级、腰椎间盘退变分级、Modic改变和许莫氏结节发生率高于LC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LFS组不同影像学指标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相关系数在-0.824至+0.886)。其中,椎间孔高度与椎间孔面积呈显着正相关(r=0.554),与N-E角呈低度负相关(r=-0.368)。椎间孔宽度与椎间孔面积呈低度正相关(r=0.444)。小关节退变分级与上关节突关节面积呈高度正相关(r=0.886)。椎间盘退变分级与中、后-椎间隙高度呈高度负相关(r=-0.775,r=-0.824)。椎间盘退变分级与真空征呈低度正相关(r=0.420)。椎间盘退变分级与椎间楔形角呈低度正相关(r=0.498)。(6)根据ROC分析发现,椎间孔高度诊断LFS的最佳临界值为<9.34mm、曲线下面积为0.971、敏感度为91.3%、特异度为87.7%;椎间孔面积诊断LFS的最佳临界值为<36.95mm2、曲线下面积为0.904、敏感度为91.0%、特异度为80.0%。(7)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臀部疼痛(+)、坐位时疼痛(+)、卧位时疼痛(+)、间歇性跛行(+)、梨状肌紧张试验(+)与LFS的影像学特征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LFS具有特异性影像学特征,定量影像指标的诊断临界值为LFS提供诊断依据;影像学特征之间存在相关性,提示不同退变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构成了较复杂的椎间孔狭窄体系,其中纵向狭窄因素较为关键;影像学特征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为LFS的特异性临床症状提供了客观依据。综上,通过结合常规影像学检查评估责任椎间孔的异常解剖学特征对LFS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三、腰椎间孔狭窄症的差异表达基因和关键通路鉴定及中药用药规律研究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和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对椎间孔狭窄模型(CCD模型)中DRG损伤性NP的差异表达基因及其功能通路和作用于靶点的中药进行全面分析,旨在为明确LFS的DRG压迫损伤机制,为LFS的诊断和中医药治疗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本研究针对来自GEO数据库的基因芯片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核心基因的PPI网络,并以核心基因(靶点)作为切入点进一步进行候选组分及关键组分的筛选,根据获得的组分列表收集作用于靶点的中药,最终成功构建靶点—组分—中药网络,并系统地分析靶点、组分与中药之间的复杂关系。结果:(1)对CCD大鼠模型和假手术组大鼠差异表达基因数据进行标准化及处理,共筛选出151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有892个,下调基因有618个,考虑差异表达基因可能是DRG损伤性NP的潜在靶点。通过主成分分析(PCA)两组基因数据具有可比性,经热图分析发现样本重复性好,可用于后续研究。(2)根据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上调基因的重要通路、生物学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主要涉及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通路、细胞黏附因子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细胞因子和免疫应答等。下调基因的重要通路、生物学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主要涉及,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谷氨酸能突触通路、PPAR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AMPK信号通路、突触间信号传递、跨突触膜通道、门控通道活动、钙离子结合等。(3)通过构建PPI网络并利用cytoHub插件筛选出10个核心基因,其中CASP3、IL-6、TP53、MMP9、IGF1在NP中的作用机制相对明确。(4)本研究通过核心基因获得的关键组分包括槲皮素、山奈酚、木犀草素、熊果酸、齐墩果酸、芹菜素等。(5)通过靶点-组分-中药网络获取的关键中药包括沙棘、麻黄、紫苏、芫荽、金银花、柴胡等。(6)根据候选中药的药味和归经进行分析发现,药味多属苦、甘。归经则以肝经居多。结论:本研究认为,CASP3、IL-6、TP53、MMP9、IGF1等核心基因及其免疫炎症和神经传导相关信号通路在DRG损伤性NP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为LFS的分子诊断开发和治疗靶点提供了理论依据;槲皮素、山奈酚、木犀草素、熊果酸、齐墩果酸、芹菜素等关键组分,以及沙棘、麻黄、金银花、柴胡、黄芩等中药在DRG损伤性NP中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为LFS的处方探索和后续实验研究提供了参考。

张重阳[10](2021)在《下关穴扬刺为主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观察下关穴扬刺为主对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患者治疗前后慢性疼痛等级量表(GSPS)、Fricti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下颌功能受限量表(JFLS)、健康问卷-9(PHQ-9)和广泛性焦虑症量表(GAD-7)的变化,评价下关穴扬刺为主的有效性,以期为临床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提供新的治疗方法和思路。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的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受试者30例,予下关穴扬刺为主治疗。选取患侧下关、颊车、颧髎、翳风,神庭、百会,双侧合谷穴。针刺患侧下关穴,提插捻转得气后,在下关穴周围行扬刺法,即在其上、下、左、右四个方位斜刺4针,针尖方向均朝向下关穴。其余穴位颧髎、颊车、翳风,神庭、百会,双侧合谷穴,予常规针刺,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法。治疗期间留针20min,隔日针刺1次,每周治疗3次,连续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对患者进行GSPS、Fricti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JFLS、PHQ-9和GAD-7的测评。运用SPSS 25.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观察下关穴扬刺为主治疗TMD的有效性。结果:本研究入组30例TMD患者,患者依从性良好,治疗期间无脱落病例,共有30例纳入统计分析。1.GSPS评分:治疗后GSPS中特征疼痛强度(CPI)评分和干扰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Fricti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治疗后Fricti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中下颌运动(MM)评分、关节杂音(JN)评分、关节压诊(JP)评分、肌肉压痛(MP)评分、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指数(DI)、肌肉压痛指数(PI)和颞下颌指数(CMI)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JFLS评分:治疗后JFL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PHQ-9评分:治疗后PHQ-9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GAD-7评分:治疗后GAD-7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过程中,患者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1.下关穴扬刺为主可以有效缓解TMD患者的面部疼痛,降低其疼痛评分,以及缓解因疼痛导致的日常活动、社会活动和工作能力的下降。2.下关穴扬刺为主可以降低TMD患者Fricti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有效改善下颌运动、关节杂音、关节压诊、肌肉压痛以及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指数、肌肉压痛指数和颞下颌指数。3.下关穴扬刺为主可以改善TMD患者咀嚼肌功能的受限程度。4.下关穴扬刺为主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和焦虑情绪。5.下关穴扬刺为主有良好的安全性。

二、慢性疼痛综合征的行为康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慢性疼痛综合征的行为康复(论文提纲范文)

(1)精准麻醉策略对乳腺癌术后疼痛综合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主要试剂与药品
        2.1.2 仪器
    2.2 方法
        2.2.1 研究对象
        2.2.2 纳入标准
        2.2.3 排除标准
        2.2.4 剔除标准
        2.2.5 实验分组
        2.2.6 处理方法
        2.2.7 观察指标
        2.2.8 统计学处理
第3章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术中及术后麻醉药物用量
    3.3 不同时点静息及咳嗽疼痛VAS评分
    3.4 不同时点血清IL-6、TNF-a水平
    3.5 慢性疼痛发生率
    3.6 术后镇痛补救情况及并发症
第4章 讨论
    4.1 乳腺癌根治术与PMPS
    4.2 精准化麻醉策略与PMPS
        4.2.1 术前焦虑与PMPS
        4.2.2 痛觉敏化与PMPS
        4.2.3 急性疼痛与PMPS
        4.2.4 术后康复治疗与PMPS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乳腺切除后疼痛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和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2)针刺通过脊髓BDNF-TrkB信号通路抑制NF-κB激活改善CFA小鼠炎性痛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研究内容一 针刺足三里穴对炎性痛小鼠镇痛效应平台建立的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案
    3 实验结果
    4 小结
研究内容二 基因敲除COX1对炎性痛小鼠脊髓BDNF-TrkB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案
    3 实验结果
    4 小结
研究内容三 针刺调节炎性痛小鼠脊髓EP2、EP4及BDNF-TrkB的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案
    3 实验结果
    4 小结
研究内容四 针刺调节炎性痛小鼠脊髓PI3K-Akt及NF-κB信号通路的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案
    3 实验结果
    4 小结
讨论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综述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参与慢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1 BDNF在不同慢性疼痛模型及不同部位的表达
    2 BDNF与其他相关因子在慢性疼痛中的表达
    3 BDNF介导慢性疼痛的潜在机制
    4 不同镇痛方式对BDNF的影响
    5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针刺、艾灸不同方式干预激痛点治疗慢性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品及制备
        1.3 主要仪器及设备
    2.实验方法
        2.1 实验动物分组
        2.2 MPS大鼠模型复制
        2.3 MPS大鼠模型制备的评价
        2.4 治疗方法
        2.5 大鼠热缩足反射潜伏期的检测
        2.6 大鼠左下肢股内侧肌自发电活动频率的检测
    3.样本采集与处理
    4.大鼠左下肢股内侧肌激痛点处肌纤维组织形态学检测
    5.ELISA检测大鼠血清PGE2 浓度含量
    6.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脊髓背角中C-fos阳性细胞表达定量
    7.RT-PCR检测大鼠脊髓组织中nNOS基因的表达
    8 统计分析
实验结果
    1.左下肢热缩足潜伏期的变化
    2.各组大鼠自发电位及活动频率的变化
    3.各组大鼠左下肢股内侧肌病理形态学变化
    4.各组大鼠血清中PGE2 浓度的变化
    5.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大鼠脊髓背角C-fos表达的变化
    6.各组大鼠脊髓组织中n NOS基因表达的变化
讨论
    1.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现代研究
    2.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传统医学研究
    3.MPS的诊断
    4 激痛点与阿是穴和压痛点、腧穴、结筋病灶点的区别与联系
        4.1 激痛点与阿是穴区别与联系
        4.2 激痛点与压痛点区别与联系
        4.3 激痛点与“腧穴”区别与联系
        4.4 激痛点与结筋病灶点区别与联系
    5 针?灸不同方式治疗MPS机制研究
        5.1 针灸不同启动机制的差异
        5.2 传统医学对针刺激痛点的治疗机制的探析
        5.3 现代医学对针刺激痛点治疗机制的探析
        5.4 传统医学对艾灸激痛点治疗机制的探析
        5.5 现代医学对艾灸激痛点治疗机制的探析
    6 MPS大鼠模型制备与疗效评价
        6.1 MPS大鼠模型制备评价
        6.2 针刺、艾灸激痛点对MPS大鼠疗效评价
    7 针刺?艾灸激痛点对MPS大鼠PGE2 表达的影响
    8.针刺、艾灸激痛点对MPS大鼠脊髓背角n NOS表达的影响
    9.针刺、艾灸激痛点对MPS大鼠脊髓背角C-fos表达的影响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基于不同干预方式对于筋膜疼痛综合征防治机制探究与思考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4)针刺临床证据整合评估及证据图谱的制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针灸疗法国内外应用进展及证据研究现状
        1.1.1 针灸疗法国内外应用进展
        1.1.2 针灸临床试验证据现状
        1.1.3 针灸系统评价证据现状
    1.2 证据图谱
        1.2.1 证据图谱的定义与起源
        1.2.2 中医药领域开展证据图谱研究的必要性
        1.2.3 严谨的制作步骤确保了证据图谱的全面性及科学性
        1.2.4 与系统评价等其他证据整合方法的对比
        1.2.5 小结
    1.3 Epistemonikos数据库
        1.3.1 专业系统评价数据库诞生的重要性与必然性
        1.3.2 Epistemonikos数据库介绍
        1.3.3 Epistemonikos数据库与同类数据库相比较的优势
第二章 Epistemonikos数据库建设:完善数据库中与针灸疗法相关的系统评价
    2.1 人员筹备与分工合作
    2.2 完善数据库中针灸疗法的类别
    2.3 针灸疗法系统评价的筛选
        2.3.1 针灸系统评价的筛选标准
        2.3.2 计算机筛选针灸系统评价
        2.3.3 人工筛选针灸系统评价
    2.4 “链接”原始研究
        2.4.1 “链接”的步骤和方法
        2.4.2 链接的结果
    2.5 讨论
        2.5.1 本项工作的必要性
        2.5.2 未来研究方向
第三章 针刺系统评价的证据图谱与质量评估研究
    3.1 研究方法
        3.1.1 纳入及排除标准
        3.1.2 文献检索
        3.1.3 文献筛选
        3.1.4 文献的补充与更新
        3.1.5 数据提取与更新
        3.1.6 质量评价
        3.1.7 结果可视化展示方法
        3.1.8 统计分析
    3.2 研究结果
        3.2.1 文献检索与筛选结果
        3.2.2 更新系统评价
        3.2.3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3.2.4 方法学质量评价
        3.2.5 证据图谱
        3.2.6 针刺优势病种推荐
        3.2.7 针刺有治疗潜力的疾病
        3.2.8 针刺的安全性
    3.3 讨论
        3.3.1 研究结果概况
        3.3.2 与国内外同类研究比较
        3.3.3 纳入文献的质量对结果的影响
        3.3.4 针刺的不良反应
        3.3.5 本研究的优势与不足
        3.3.6 研究总结与展望
第四章 证据与实践的差距——专家问卷调查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2.1 专家遴选
        4.2.2 调查问卷设计及内容
        4.2.3 调查方法
        4.2.4 统计学方法
    4.3 调查结果
        4.3.1 专家基本情况
        4.3.2 专家积极系数
        4.3.3 调查问卷结果
    4.4 讨论
        4.4.1 研究意义
        4.4.2 研究的不足
        4.4.3 未来研究方向
        4.4.4 研究总结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与获奖情况
致谢
附件

(5)基于综合健康评估的老年衰弱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录
    附录1 英文缩略词表
    附录2 伦理审查证明
    附录3 知情同意书
    附录4 调查员手册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老年综合健康与全因死亡风险的伞状Meta分析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文献检索
        2.2 文献纳入、排除标准,文献的筛选和质量评定
        2.3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文献检索情况
        3.2 纳入文献基本情况
        3.3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3.4 综合健康状况与全因死亡风险关联的伞状Meta分析
        3.5 流行病学可信度评价
        3.6 综合健康状况与全因死亡关联汇总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 老年综合健康评价体系构建及常模制定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老年综合健康评价体系的构建
        2.2 老年综合健康评价体系的项目分析、效度、信度检验
        2.3 老年综合健康评价体系的现场调查与常模制定
        2.4 老年综合健康评分与衰弱的关联
        2.5 质量控制
    3 结果
        3.1 Delphi专家咨询情况
        3.2 第一轮Delphi专家咨询结果
        3.3 第二轮Delphi专家咨询结果
        3.4 指标体系项目分析
        3.5 指标体系确定和权重分配
        3.6 老年综合健康评价体系的信、效度分析
        3.7 老年综合健康评分计算
        3.8 老年综合健康评分常模制定
        3.9 老年综合健康评分与衰弱的相关性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部分 基于综合健康的老年衰弱相关因素分析及风险评估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基线资料
        3.2 研究对象衰弱情况
        3.3 衰弱相关因素比较
        3.4 社区与养老院研究对象衰弱状态和临床特征比较
        3.5 衰弱的影响因素探讨
        3.6 老年衰弱离散贝叶斯网络构建
    4 讨论
    5 结论
第四部分 非靶向代谢组学老年衰弱代谢特征分析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的来源
        2.2 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
        2.3 统计分析和差异代谢物的筛选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基本资料
        3.2 质谱分析总体情况
        3.3 主成分分析
        3.4 差异代谢物分析
        3.5 显着差异代谢物的筛选
        3.6 差异代谢产物汇总
        3.7 共同差异代谢产物分析
        3.8 代谢通路富集分析
        3.9 差异代谢物的衰弱诊断效能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老年综合健康评估研究现状和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6)简化太极拳对腰背部肌肉压痛阈值及腰痛患者功能障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s)
1.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假设
    1.4 研究路线图
2.文献综述
    2.1 慢性腰痛定义
    2.2 腰痛流行病学
    2.3 腰痛医疗成本
    2.4 腰痛发病机制
    2.5 腰痛康复治疗研究现状
    2.6 太极拳与慢性疼痛
        2.6.1 太极拳概述
        2.6.2 太极拳的研究热点
        2.6.3 太极拳干预慢性疼痛的相关研究
    2.7 运动对肌肉疼痛阈值和肌肉特性的影响
3.研究方法
    3.1 简化太极拳的形成
    3.2 实验一:简化太极拳对腰背部肌肉压痛阈值和肌肉物理参数的影响
        3.2.1 实验流程图
        3.2.2 研究对象
        3.2.3 测试流程
        3.2.4 测试指标
        3.2.5 统计分析
        3.2.6 结果
        3.2.7 讨论
    3.3 实验二:简化太极拳对比物理治疗干预慢性腰痛患者
        3.3.1 实验流程图
        3.3.2 研究对象
        3.3.3 干预方法
        3.3.4 评价指标
        3.3.5 统计分析
        3.3.6 结果
        3.3.7 讨论
4.研究创新点
5.研究局限性
6.研究结论
7.参考文献
8.致谢
9.附件
    附件1:伦理委员会审批表
    附件2:硕士研究生期间主要成果

(7)女性慢性盆腔疼痛临床管理的专家共识(2021年版)(论文提纲范文)

一、CPP定义
二、流行病学
三、病理生理学
四、CPP相关疾病
五、诊断
    (一)病史采集及评估
        1. 病史采集:
        2. 体格检查:
        3. 实验室检查:
        4. 影像学检查:
    (二)非妇科疾病的评估
    (三)多学科诊疗
六、治疗

(8)NLRP3炎性小体通路参与Ⅰ型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大鼠模型疼痛的脊髓中枢机制及电针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Ⅰ型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大鼠模型制备及脊髓背角基因表达谱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一、材料与方法
        (一) 实验材料
        1.实验动物
        2.主要实验试剂
        3.主要实验设备
        4.主要试剂配制
        (二) 实验方法
        1.实验分组
        2.模型制备
        3.指标检测
        4.组织取材
        5.统计方法
    二、结果
        (一) CPIP模型大鼠不同时间点脚掌形态学、肿胀程度及机械痛超敏反应
        (二) CPIP模型大鼠患侧SCDH星形胶质细胞及小胶质细胞表达变化
        (三) RNA-Seq检测CPIP模型大鼠患侧SCDH的基因表达谱
        (四) 使用qPCR进行RNA-Seq数据验证
        (五) DEGs在CPIP模型大鼠SCDH中的功能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
        (六) CPIP模型SCDH的RNA-Seq数据集与其他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数据集的比较
第二部分 NLRP3炎性小体通路参与Ⅰ型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大鼠模型疼痛的脊髓中枢机制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一) 实验材料
        1.实验动物
        2.主要实验试剂
        3.主要实验设备
        4.主要试剂配制
        (二) 实验方法
        1.实验分组
        2.模型制备
        3.鞘内置管及药物注射
        4.50%PWT检测
        5.组织取材
        6.指标检测
        7.统计方法
    二、结果
        (一) NLRP3炎性小体通路在CPIP模型大鼠SCDH中出现显着激活
        (二) NLRP3炎性小体抑制剂可抑制患侧SCDH中NLRP3炎性小体通路的激活并缓解CPIP模型大鼠机械痛超敏
        (三) 阻断NLRP3激活可显着抑制CPIP模型大鼠患侧SCDH中胶质细胞的过度活化
第三部分 电针对Ⅰ型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大鼠模型脊髓背角NLRP3炎性小体通路的调控作用
    一、材料与方法
        (一) 实验材料
        1.实验动物
        2.主要实验试剂
        3.主要实验设备
        4.主要试剂配制
        (二) 实验方法
        1.实验分组
        2.电针干预
        3.50%PWT检测
        4.组织取材
        5.指标检测
        6.统计方法
    二、结果
        (一) 电针可有效缓解CPIP模型大鼠的机械痛超敏反应
        (二) 电针可有效降低CPIP模型大鼠患侧SCDH中NLRP3炎性小体通路蛋白的表达
        (三) 电针可以显着抑制CPIP模型大鼠患侧SCDH中胶质细胞过度活化
分析与讨论
    (一) 传统医学对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的认识
    (二) 现代医学对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的认识
    (三) 电针治疗Ⅰ型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的研究进展及治疗参数选择
    (四) RNA-Seq发现的CPIP大鼠模型SCDH中基因表达变化和参与的关键通路
    (五) NLRP3炎性小体通路参与CPIP模型大鼠疼痛的机制
    (六) 电针通过干预NLRP3炎性小体通路发挥对CPIP模型大鼠镇痛作用的机制
    (七)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创新点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文献综述 NLRP3炎性小体参与慢性痛的机制及电针干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9)腰椎间孔狭窄症临床与影像特征及中药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腰椎间孔狭窄症的解剖学基础与中西医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1. 腰椎间孔狭窄症致病因素与西医诊治现状
    2. 腰椎间孔狭窄症的中医诊疗进展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腰椎间孔狭窄症的临床特征及其诊断价值研究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2. 分组依据
        3.数据收集和观察指标
        4. 统计分析
    结果
        1. 患者人口学和疾病特征
        2. 临床症状、体征和中医证型差异性分析
        3. LFS的临床特征分析及其诊断价值评价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腰椎间孔狭窄症常规影像学特征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2. 分组及评价依据
        3. 数据收集和观察指标
        4. 手术方法和术后处理
        5. 统计分析
    结果
        1. 人口学特征和疾病特征
        2. LFS脊柱排列特征
        3. CT测量指标分析
        4. MRI测量指标分析
        5. 不同影像学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6. 影像学特征的诊断价值评价
        7. 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讨论
        1. LFS的常规影像学特征分析
        2. 影像学特征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腰椎间孔狭窄症差异表达基因和关键通路的鉴定及中药用药规律研究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基因芯片来源
        2. 研究方法
    结果
        1. 数据处理和差异基因的筛选
        2. 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 PPI网络分析及核心基因筛选
        4. 核心基因相关候选成分及关键成分筛选
        5. 中药匹配并构建靶点-成分-中药网络
        6. 中药特征分析
    讨论
        1. 上调基因功能富集分析
        2. 下调基因功能富集分析
        3. 核心基因与神经病理性疼痛
        4. 核心成分及其镇痛作用机制
        5. 中药及其镇痛作用机制
        6. 本研究的创新性、不足与展望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10)下关穴扬刺为主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中西医治疗研究现状
        1. 流行病学
        2. 病因病机
        3. 西医治疗
        4. 中医治疗
        5. 讨论
    扬刺法源流和临床应用
        1. 扬刺法源流
        2. 临床应用
        3. 讨论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和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安全性分析
        2.5 统计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入选病例基线特征
        3.2 主要结局指标
        3.3 次要结局指标
        3.4 安全性评价
    4. 结论
    5. 讨论
        5.1 治疗方法选取依据
        5.2 选用扬刺法的理论依据
        5.3 选穴依据
        5.4 量表选取依据
        5.5 研究结果分析
        5.6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四、慢性疼痛综合征的行为康复(论文参考文献)

  • [1]精准麻醉策略对乳腺癌术后疼痛综合征的影响[D]. 付辉凡. 南昌大学, 2021(01)
  • [2]针刺通过脊髓BDNF-TrkB信号通路抑制NF-κB激活改善CFA小鼠炎性痛的实验研究[D]. 苑功名.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针刺、艾灸不同方式干预激痛点治疗慢性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实验研究[D]. 姜志鹏.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针刺临床证据整合评估及证据图谱的制订研究[D]. 葛淑琦.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5]基于综合健康评估的老年衰弱实证研究[D]. 袁音.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6]简化太极拳对腰背部肌肉压痛阈值及腰痛患者功能障碍的影响[D]. 王瑞. 上海体育学院, 2021
  • [7]女性慢性盆腔疼痛临床管理的专家共识(2021年版)[J]. 王健,张师前,刘玉光,崔才三,杜广中,齐峰,卢雪峰,麻琳,夏庆华,于灵芝. 北京医学, 2021(07)
  • [8]NLRP3炎性小体通路参与Ⅰ型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大鼠模型疼痛的脊髓中枢机制及电针干预研究[D]. 陈瑞香.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2)
  • [9]腰椎间孔狭窄症临床与影像特征及中药用药规律研究[D]. 努尔比亚·阿布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10]下关穴扬刺为主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研究[D]. 张重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标签:;  ;  

慢性疼痛综合征的行为康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