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森林资源破坏的危害及森林资源的恢复与重建(论文文献综述)
黄芳芳[1](2020)在《“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构建与教学实践 ——以地理必修3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构建学生良好的“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是响应新时代强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必然结果、是实现区域地理课堂高效教学的必然要求,更是地理学科关注环境保护与发展的重要诉求。“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是与其相关的知识内化在学习者头脑中的产物,主要包括学习者脑海中的知识内容和知识组织两个方面,学生学习“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过程实质就是其认知结构不断构建和完善的过程。但目前,结合认知结构理论进行中学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相关教学和研究相对较少,且不够系统、深入。基于此,本文展开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首先,对认知结构的相关研究进展,以及认知结构在“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分析,得出其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以此来确定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和方法思路。其次,依据认知-发现理论、认知同化理论、建构主义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敲定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的基本内涵,并分析其构建机制和影响因素,点明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知识结构是其认知结构构建的客观基础,为下一步的研究做好铺垫。再次,基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分析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两大区域环境问题的概念、成因、危害和防治措施,以及森林和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两大区域环境发展问题的概念、效益、脆弱性、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保护与开发综合措施等知识的具体认知方法,构建形成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知识结构。从次,参考良好的“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在知识组块、知识网络、产生式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特征要求,遵从其整体性、结构性、问题性和个体性的教学原则,笔者提出了解并改善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创设问题情境和利用先行组织者等措施来激活“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强调知识之间的联系等来实施整体性教学、重视教学内容和活动的结构化教学、教给学生不同的知识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以及运用变式练习优化认知结构的六大构建策略。最后,以教学实习为契机,将构建良好“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的教学策略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开展教学实践检验,并通过一系列的访谈、调查和测查等,验证将认知结构及其构建策略应用于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教学成效,得出“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有助于区域地理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结论。
亓军红[2](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指出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孙松林[3](2018)在《岷江上游地区藏羌聚落景观特征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岷江上游位于四川西北部,连接着成都平原与青藏高原,是汉藏之间的过渡地带,也是川藏间重要的交通廊道与枢纽。其高山深谷的地理环境、丰富的气候植被特征、多民族杂居的文化现象赋予了其独特而神奇的聚落景观,而偏僻、蔽塞的地理、交通环境又使得这些民族瑰宝得以保存,让人得见其神奇雄浑、苍凉悲壮的景观魅力。为了理清在同一地理环境中和同一民族中的藏羌聚落景观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特征,以及这些迥异的聚落景观特征内在的形成机制与建造逻辑,本研究采用田野调查、数据统计、GIS分析、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岷江上游的藏族与羌族聚落景观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先对岷江上游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人文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进行了概述(第二章);然后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岷江上游的总体聚落景观分布格局、各沟谷的聚落景观特征及11个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进行了分析(第三~五章);接着对同沟谷的藏羌聚落景观及同民族内不同沟谷的聚落景观进行了横向与纵向的对比、区分,并作了总结与评价(第六章);在此基础上,对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内在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第七章);最后总结归纳了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本模式与演替逻辑(第八章)。研究结论如下:1.藏羌聚落景观总体上具有沿岷江水系线性发展、沿海拔垂直分异的特征,2.藏族与羌族聚落在海拔、地貌、坡度坡向、资源关系上存在明显的分布差异,3.同一民族的聚落景观在岷江上游有多种表达方式,4.同区域内的藏羌聚落景观存在同质化现象,5.资源匮乏导致不同族群间激烈的生存竞争与势力分化,6.岷江上游的聚落景观是以自然地理为基础,以历史人文为辅助变量而综合形成的,7.资源、产业、生产力、道路交通、文化交流、行政干预、自然灾害共同驱动聚落景观的演变。本研究首次对岷江上游的藏族与羌族聚落景观特征进行了全面的比较研究,总结出了藏羌聚落景观之间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特征,并对藏羌族聚落景观特征的形成给出了科学的解释与解答,还对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本模式和演替逻辑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初步绘制了的岷江上游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研究成果有助于拯救与保护岷江上游独特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助力民族地区的团结繁荣与可持续发展,并对西部大开发中的风貌建设、旅游开发、经济发展与地域性景观营造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刘琼[4](2017)在《清代土家族地区开发与环境变迁研究》文中指出17世纪后期,自清朝平定三藩之乱后,土家族地区沿袭明朝土司旧制,被纳入清王朝的统治和管理之下,直至18世纪中后期,土家族地区全面改土归流,直接受制于中央王朝的控制之中,自此清政府对其实施了大规模的立体式开发。本文把“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社会环境”与“社会经济开发”三者置于清一代内陆少数民族地区多样性而又变动不居的生态系统和复杂而又处于变革的社会环境之中,从人、社会、自然相互作用的视角探讨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之间的内在关系,诠释生态环境退化现象与社会经济开发实践本身。本研究运用环境史学、历史地理学、环境社会学、环境伦理学、生态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对清代土家族地区经济开发、社会文化变革和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人们行动在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这两大系统中的适应和改造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也正是人们行动的复杂性,使得土家族地区生态系统的动力演化包含了很多人为因素,这在清中后期本区域所发生的灾荒中显现出来。然而,土家族地区社会系统自身所具有的独特性,为解决生态环境危机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调适了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冲突,缓解了生态环境的退化程度。本研究以清代土家族地区的开发史为切入点,全面考察清代土家族地区的环境史,在梳理清代土家族地区开发基本史实的基础上,综合考察了土家族社会对自然环境资源的认识变化以及利用和改造,以探究土家族社会环境变动与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揭示区域经济开发-自然生态环境-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模式以及内在驱动力和演变规律。本文内容分为五大部分。第一章,从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入手,对清代土家族地区实施大开发的自然地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基础作了简单的梳理,为研究清代开发史提供了长时段的环境背景。土家族地区地处中国内陆腹地,属我国中部偏西南地区,处在云贵高原东部的延伸地带。是东部平原和西部山区的交接地带,是古代中原进入西南的军事要道,是湖湘入川黔的交通咽喉,也是“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两大移民潮的必经之道和迁移之地。土家族地区向来被视为蛮夷之地,植被丰富、林木葱郁,俗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说。自秦汉以降,帝制政府主要采取羁縻制度、土司制度的治理管理模式。土家族地区横跨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地带,其地域空间表现为一定的行政区划,在不同历史阶段,其行政归属略有变化。其行政建置沿革,是土家族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开发空间范围的演变。本地区呈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特点,文化特征表现为多元性、复合性,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清代以前土家地区的开发十分有限,在移民和驻军的推动下,卫所屯戍区的农业有所发展。这是清代土家族地区开发的历史环境背景。第二章,通过史志、地方文献、家谱、碑刻、口述史料等历史文献对清政府实施开发的缘由、过程、内容进行了归纳、分析,展开探讨了清代土家族地区开发的形式、特点和规模。清代土家族地区开发呈现阶段性、区域性特征。影响土家族地区开发的因素主要在于清政府所实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的演变。历史时期形成三个不同的社会形态区域:经制区、卫所区、土司区,也导致三种不同的行政管理体制的形成,从而呈现开发的区域性特征,这种社会差异的文化影响至今犹存。康雍年间,国家通过“招抚土司,安定地方”的策略,进一步完善强化土司制度,采取恢复重建与适度开发并举的系列措施落实清朝体制,稳定社会秩序,缓解社会矛盾,在康熙中后期出现土司“中兴”阶段。乾隆至道光年间,在中央王朝直接有效的控制下,土家族地区掀起全方位的大开发热潮,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发生巨变,经济、文化获得空前发展,改土归流后,移民人口激增,改变了土家地区的人口结构,招垦移民成为开发的生力军和主力军,全力垦殖利用土地资源,呈现“地无遗利,人无遗力”的开发盛况。改流后,土着和移民在拓展生存空间、争取生存资源中将人地矛盾进一步演化为社会矛盾,成为族群分化和融合的高峰期,产生“非我族类”之感叹。同治至辛亥革命前,土家地区也受到晚晴政治环境大背景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开发出现近代化的新特征,但相对于汉族地区,在时间先后和程度深浅上呈现差序梯次。第三章,以生计方式变迁为切入点,从环境的视角探讨不同生产生活方式的形成与演变的因素,同时从文化的视角考察土家族社会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和认知态度的变化,着重从生态思想、生态智慧、乡规民约、风俗习惯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通过比较分析以揭示族群、文化、宗教等人文社会因素在环境变迁中的影响和作用。清代土家族地区农业经济大开发是土家族社会生计方式发生变迁的强大内在动力。通过对生计方式变迁的考察,进一步认识到自然环境系统与社会系统互动关系的演变过程。从游耕生产方式发展为定居农耕经济,反映了土家社会从被动性环境适应到主动性环境选择和环境改造的过程,这也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与自然环境互动的结果。生计方式最能体现各民族不同的生态思想和生态意识。土家族社会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形成了特有的生态文化,用以调适自己的行为模式,对环境变化作出积极的响应,以适应或影响未来的自然环境。第四章,主要是进行个案研究,通过家谱、地方志、口述史、碑刻、诗歌谚语、士人作品等文献资料,深入分析不同调查点的生态环境变迁状况,以回应学界对清代土家族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的认识和观点。土家族地区开发与区域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一方面,经济开发和土地垦殖不仅受到地形地貌、土壤特性、气候特征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也是清政府治理民族地区政治制度演变、文化变革、人口迁移等多种人文社会要素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经济开发和土地垦殖产生了一定的环境效应,生态破坏十分明显,造成森林资源退化、次生灾害加重,土地沙化石漠化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经济开发和土地垦殖所引起的水土流失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益,官民不断加强环境保护,并形成以次生林为主,人工林和原始林等为辅的新生态系统。政府和民众在环境保护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地方政府发挥着行政干预和引导监督的作用,而民间的图腾禁忌、生产生活禁忌、乡规民约等习惯法起到了社会约束力的作用。官民合作是维护生态系统的有效机制和长效机制,缺一不可。土家族地区大规模的经济开发带来了乡村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在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传统时代,为解决人地矛盾和文化冲突,农业开发和环境保护对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样至关重要,是老少边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五部分为余论。从区域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来进一步说明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整体生态过程。第一个层面分析了国家开发少数民族地区的策略与方式以及上层政治经济的发展思想;第二个层面分析了民间社会(民族内,民族间)在开发中的选择与调适,分析了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和博弈。第三个层面从生态环境资源的角度,分析国家和社会在开发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清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发的深度和强度,以揭示环境背后所隐藏的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本文通过对清代土家族地区开发与环境互动关系的研究,揭示经济文化开发与区域生态环境、政治、社会等的互动过程,以期进一步丰富开发史、社会史、环境史和区域史的研究,为民族区域社会发展提供借鉴和反思。
方松林[5](2016)在《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文中指出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地处北方生态脆弱区,该区域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带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带,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当地能源资源的富集和大量开采以及当地人群在资源开发过程中生态环保意识的落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大量生产耕地被毁坏,耕地面积受淹、土地盐渍化、农田荒芜,原有农业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而且损坏了地面村庄等众多建筑物,严重威胁着当地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本论文通过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研究,期望达到有效降低资源过度开采对城乡区域环境破坏和污染的效果,进一步提高社区人居环境质量。本文侧重于探讨在该地区能源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结合当地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特色产业的发展,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步骤的对当地社区进行适宜的绿色产业扶持,是实施“以工补农”的有效措施,从而建立起良好的社区人居环境。本论文深入分析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五类基本要素,系统归纳总结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原则与对策以及营建模式,同时在制度层面上进行了一定的设计和创新,希望能够丰富能源富集地区绿色社区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为我国其它能源富集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有意义的借鉴。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概括如下:(1)采用了新的研究视角。针对当前国内社区研究中过于注重微观层面分析、注重技术层面研究的缺陷与不足,尝试从系统观、人本观和社会观的整体综合视角对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因地制宜的从该地区自然环境要素、经济技术要素、产业结构要素、社会文化要素和制度政策要素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探究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问题。本文认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不能仅仅局限在社区生态环境问题上,而是应当积极拓展思路,充分结合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特点,从整体系统的观点出发,揭示出区域人居环境发展的整体脉络与阶段特征;其次,对于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不仅仅依靠技术就能解决,它还涉及到地区的社会、经济、产业、文化、制度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本文更多的通过社会学角度探讨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2)在研究层面上,综合探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营建研究,进一步将多学科进行有机融合,结合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的环境特点和产业特点,提出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三类主要模式,拓展了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研究思路。在研究方法上,强调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强调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3)在制度创新上,本文提出通过制度创新实现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包容性增长的路径选择。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要用好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收益,促进地区绿色产业多样化发展;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难题要建立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多中心生态治理模式,通过专门的生态环境治理委员会来组织地区生态环境治理。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企业是当地生态环境补偿和修复的主体,要建立社区居民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监督、考评机制,生态环境治理的制度保障包括:全面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完善政府规制体系,促进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开展地区生态环境的补偿与修复,完善社区居民参与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制度保障。
王文帆[6](2015)在《大兴安岭林分与立地因子对病虫害发生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控制森林主要病虫危害和提高森林健康为目标,为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健康维护与提高提供技术支撑。对大兴安岭地区,5个林业局27林场从2008~2011年发生病虫害的情况进行研究,以期间发生的松针红斑病、落叶松毛虫、球果花蝇、松瘿小卷蛾、落叶松鞘蛾和落叶松八齿小蠹这6种森林主要病虫害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各林业局病虫害发生与海拔分布、林型分布、坡向分布、坡位分布、土壤类型、林地起源、胸径、郁闭度、林龄等,计算出有虫株率、感病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等指标,统计分析各项因子与病虫危害影响之间的关系。(1)松针红斑病发病小班110块,主要发病海拔区间为400m~780m;危害严重的3种林型:兴安杜鹃兴安落叶松林、兴安杜鹃白桦林、坡改落叶松林,占发病总数的70.91%。东南方向为松针红斑病发病严重的方向,占发病总数的72.72%;人工林小班发病率是天然林的6.08倍;郁闭度0.3~0.65占所有发病总数的88.19%,感病指数与坡度呈负极显着相关(P<0.01),与郁闭度显着相关(P<0.05);(2)松瘦小卷蛾受灾小班93块,主要海拔区间为400m~630m;危害严重的3种林型:兴安杜鹃兴安落叶松林、兴安杜鹃白桦林、坡改落叶松林;南坡发生数是北坡的2倍;郁闭度0.4~0.7占所有受灾小班总数的87.10%;人工林小班的虫害受灾率是天然林的3.84倍;乔木胸径范围主要集中在0~16cm,占受灾小班的93.55%,16cm以上胸径组,虫口密度最高为20.83±3.76;虫口密度与乔木平均树高呈显着相关(P<0.05),与乔木平均胸径呈显着相关(P<0.05)。(3)球果花蝇受灾小班61块,主要海拔区间为400m~625m;危害严重的3种林型:兴安杜鹃白桦林、草类兴安落叶松林、坡改落叶松林;南坡发生数是北坡的3.86倍;人工林小班的虫害受灾率是天然林的3.17倍;郁闭度0.4~0.7占发生总数的93.44%,种实被害率与坡度呈显着相关(P<0.01),与郁闭度呈显着相关(P<0.01)(4)落叶松鞘蛾受灾小班为26块,主要海拔区间为420m~750m;危害严重的3种林型:兴安杜鹃兴安落叶松林、兴安杜鹃白桦林、坡改落叶松林;人工林小班的虫害受灾率是天然林的6.06倍;郁闭度0.4~0.6占所有发生总数的92.31%,虫口密度与乔木平均树高呈显着相关(P<0.01),与乔木平均胸径呈显着相关(P<0.01)。(5)落叶松八齿小蠹受灾小班53块,主要海拔区间为420m~1100m;危害严重的4种林型:兴安杜鹃兴安落叶松林、偃松兴安落叶松林组、杜香兴安落叶松林组、藓类兴安落叶松林组;东坡发生数是西坡的3.625倍,人工林小班的虫害受灾率是天然林的5.73倍;郁闭度0.3~0.6占所有虫害受灾小班总数的77.36%;乔木胸径范围主要集中在10~13cm,发生所占比例88.68%。(6)将大兴安岭地区23种典型林型进行统计分析,布设575块样地,计算出各林型样地的Simpson指数均值和方差。发生比较严重的林型包括:兴安杜鹃兴安落叶松林、兴安杜鹃白桦林和坡改落叶松林这3种林型,Simpson指数分别为0.6292±0.0838,0.5692±0.0495,0.5492±0.1409 均属于 Simpson 指数较低林型。(7)以阿木尔林业局2008~2011年遭受病虫危害的林班为研究对象,将感病样地中的木本植物Simpson指数,与其感病指数进行一元二次方程拟合,得出:y=0.0022x2-0.1422x+2.7906,拟合度R2=0.7267;将受虫害样地的有虫株率和Simpson指数,进行-一元二次方程拟合得 y=0.0007x2-0.1174x+5.6639,拟合系数 R2=0.8096;随着 Simpson 多样性指数的增加,感病指数与有虫株率都有明显降低的趋势,认为不同类型林分物种组成的木本植物生物多样性存在差异,森林木本植物多样性高的林分,其抵御病虫危害作用能力相应提高。(8)本研究通过研究木本植物多样性指数与病虫侵害之间的关系,发现木本植物多样性指数高的样地对于病虫害的耐受性更高,即森林群落整体稳定性更高,利于被干扰后的森林系统恢复与再生,木本植物的多样性是群落稳定性的必要条件。
侯瑞霞[7](2014)在《四川震后森林恢复辅助决策及可视化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四川林业资源丰富,近年来地震情况多发,使林业经营管理与决策分析等多方面工作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本研究根据四川地震后受灾森林的破损情况,针对受灾前后的森林资源数据及业务数据等资料进行整合分析,结合森林恢复工程规划实施流程,对森林恢复辅助决策的业务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出震后森林恢复辅助决策体系架构;分析森林恢复可视化的构成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研究构建森林恢复模拟场景的关键技术,并以信息服务为支撑,实现四川震后森林恢复可视化信息服务平台的建立。1)通过对四川震后森林恢复信息获取、辅助决策体系、森林恢复可视化三方面内涵的分析研究,论述了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根据对震后森林恢复的业务层次的分析,梳理整合震后森林恢复辅助决策的流程特点。根据震后森林恢复的空间尺度与时间尺度特征,分析建立了震后森林恢复可视化的层次结构。通过可视化与震后森林恢复辅助决策业务流的交互作用关系的建立,支撑决策者进行优化辅助决策。针对震后森林恢复可视化服务层次与业务、管理、功能和技术四个维度结合分析,构建了以震后森林调查数据为中心,多维度交互作用的震后森林恢复可视化决策架构模型。从总体上明确可视化信息服务的意义。2)分析震后四川森林资源受灾情况、地形数据、造林规划等数据的层次性、相关性,从各级数据获取来源的特征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开展震后森林恢复辅助决策的数据支撑,也为构建可视化服务平台建立数据基础。3)研究震后森林恢复辅助决策信息服务体系层次,依据宏观到微观的层次递进原则,根据震后森林恢复管理规划的业务流程特点,提出了造林恢复规划辅助决策信息服务、造林作业设计辅助决策信息服务和参与式造林辅助决策信息服务的技术体系,提高震后森林恢复决策的高效性和科学性。4)通过对震后森林恢复可视化模拟场景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联性、表达性、交互性等的分析,确定了可视化场景中空间可视化描述图层与主要要素关系;分析研究了震后森林恢复可视化在空间尺度与时间尺度上的特性,利用树木竞争模型、生长模型和枯死模型,研究树木到林分构成可视化场景变化规律;研究多尺度环境下高效的、动态的震后森林恢复可视化信息构建的关键技术,实现森林恢复场景的可视化构建。5)建立了四川震后森林恢复可视化信息服务平台,为地震灾后林业资源综合管理规划决策服务。集成了多级树木的模型,从动态、直观的角度体现了震后造林恢复工程的业务流程,同时通过二三维联动综合可视化给决策者提供了有效的支撑。
刘宏杰[8](2010)在《边疆民族地区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研究》文中提出伴随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高。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矛盾也日益凸显,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矛盾引发了各种自然灾害、人为祸害和群体性事件不断爆发,加之三股势力在境外反华势力的支持下大肆破坏现有社会秩序,严重影响了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本文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着眼于边疆民族地区客观实际,试图分析各类突发事件爆发的根源及其特征,并对边疆民族地区当前应急机制进行剖析,并从总体上设计边疆民族地区应急机制构建的框架体系,分析当前面临的关键问题及其应对思路等。按照这样的逻辑思路,本文全文共分六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即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并对文章中的核心概念进行阐释,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当前相关的研究成果,说明了本文的写作框架、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对边疆民族地区的基本概况及当前面临的安全隐患、突发事件表现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了解边疆民族地区概况是进行应急机制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为应急机制构建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对于各类突发事件的归纳汇总则有利于对边疆民族地区突发事件的总体态势加以把握,进而从整体上提出边疆民族地区特色的应急框架体系。第三部分,主要从应急预案编制实施、应急组织体系建设、应急预防预测与预警机制建设、应急指挥与协调机制、应急保障机制、应急参与机制等六个方面考察了当前边疆民族地区应急机制的总体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边疆民族地区应急机制建设的特殊性,阐明了可能遇到的困难。第四部分,根据边疆民族地区应急机制的构建环境及任务的特殊性,本部分针对性地提出了在大安全观下建构应急机制的建议,并以此为基础初步建立了边疆民族地区安全测评指标体系。通过对边疆民族地区应急管理现状的分析,提出从应急法制、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应急预案、应急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事后恢复重建等六大机制着手建构边疆民族地区应急机制的观点。第五部分,针对边疆民族地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及当前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暴露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将信息监测与疏导机制、应急联动机制、应急培训机制、外部介入引导机制列为当前发展的重点,增强边疆民族地区应急机制的针对性和可行性。第六部分,即本文的结语部分,简单地回顾了本文的主要观点,总结了本文研究取得的成绩与不足,并对未来研究工作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刘霁[9](2010)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采矿环境影响及综合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平果铝大型露天矿开采对生态环境影响为研究对象,总结前人生态治理的经验和技术,通过实地野外调查,对固定样地和示范区进行监测的基础上,运用可持续性发展理论、多目标决策、生态景观学、恢复生态学、生物学、生态经济学、管理学、反贫困理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和系统工程学中的系统分析方法等的基本理论和思想,结合最新政策导向和市场变化,从理论基础、恢复技术、水土保持、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和石漠化生态保护政策等方面,就石漠化区采矿环境影响和生态综合治理技术开展调查与研究。研究石漠化生态治理的技术,根据生态系统的特点,兼顾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将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的建设、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反贫困结合起来,逐步恢复石漠化地区植被和生境,建立辐射效应强的复垦示范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保护喀斯特地区脆弱的生态平衡为目的。论文首次将“景观生态空间结构分析法”运用于平果铝土矿开采矿区的恢复生态的预测,得到了该地区生态环境的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时间及空间变化。针对影响矿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脆弱生态环境的主要驱动力因素和时空变化,提出了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技术和对脆弱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生态脆弱性的主要成因是以气候条件、地质地貌条件为基底的原生脆弱性,加上人为活动的胁迫性影响而导致的次生脆弱性交互作用的结果。本文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和调查分析平果铝矿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主要形成因素,研究发现喀斯特石漠化的成因机理和生态脆弱性是由土地与资源不合理利用、土壤侵蚀、酸盐岩性、地表水流失、植被退化与丧失和土地生物生产力退化等要素引起。引入生态景观学对土地石漠化的概念进行了完善和补充,丰富了石漠化的定义。对那豆岩溶区土壤质量、土壤水进行评价,定量计算了岩溶矿区土壤养分变异对生态环境效应影响。分析土壤水分的生态系统作用机理,运用水库效应模型以及原生植被破坏后土壤水污染物运移风险预测模型。(2)平果铝露天开采对原生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严重地威胁着矿区的生态环境,加剧了区域石漠化的发展。本文在调查了解平果铝土矿区地质及自然条件状况、矿区土地利用、土壤资源状况和开采工艺的基础上,研究平果铝露天矿开采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和生态景观变化。用Bayes判别分析数学模型对平果铝采矿的矿山地质环境进行了评估。(3)对平果铝矿二期工程水土保持及复垦后水土保持模式进行剖析。总结出了一套完整而可行的水土保持经验,对其它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矿山或同类矿区的水土保持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土地研究的重点,平果铝矿区由于开采引起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而导致了耕地总量变化,通过矿区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确定平果铝矿区待复垦土地的最佳用途。(4)露天开采使其生态系统急剧破坏和退化,首要的是了解其生态脆弱性的成因及生态因子对生态脆弱性的作用,才能进行生态重建的综合治理。本文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平果铝土矿露天开采的生态重建从工程复垦技术、生物复垦技术和菌根技术三个方面进行了综合治理技术研究,加速了土壤熟化以及植被重建,成功地利用了平果铝工业废弃物作为复垦的人工再造耕层材料,并提出了最佳配土方案,即解决了缺少覆土的难题,初步实现了矿区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并对复垦后的生态系统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进行评价论证。建立了景观生态空间结构模型,并对采空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和生态重建生态系统进行了预测;建立了综合费—效分析的灰色评价模型,对采空区复垦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预测和评价结果证明了平果铝生态恢复是成功的。(5)提出了生态系统学概念,分析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特点,从国家政策和管理学角度,提出了实施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保护政策11条建议性措施。
孙景波[10](2009)在《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为我国生态环境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前中国生态建设进入“治理与破坏相持的关键阶段”,全面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构建林业生态和产业体系,不断满足社会对林业工程多样化需求,是历史赋予林业的使命。林业生态建设不仅关系到我国林业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实现,更关系到我国的生态安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黑龙江省是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大省,自1978年国家开始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以来,黑龙江省就十分重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工作。新时期如何进一步改善黑龙江省的生态状况,搞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是黑龙江省而临的重要挑战,因此,研究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策略与对策,对提高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以林业生态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了全面调查与比较研究相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实证分析与系统研究相结合、座谈研讨与现状分析相结合研究的方法。最终得出结论:黑龙江省未来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发展特点将体现在:(1)可持续发展理论将成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指导原则;(2)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目标方针将更加明确;(3)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原则将更加丰富;(4)科教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角色将得到强化;(5)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将受到进一步重视;(6)与林业生态工程相关的法规建设将得到加强;(7)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森林生态工程建设将得到加强;(8)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速度将加快;(9)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力度将加强;(10)重点水源区林业生态建设将获得重视;(11)森林公园建设力度将加大。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基本原则为:(1)坚持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效益优先的原则;(2)坚持生态体系建设与产业体系建设协调发展的原则;(3)坚持总体推进与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原则;(4)坚持区域合作与突出特色相结合的原则;(5)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6)坚持人才培养与大胆使用相结合的原则;(7)坚持常规技术与高新技术相结合的原则;(8)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的原则。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战略重点是:(1)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2)退耕还林(草)工程;(3)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四期和五期工程;(4)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5)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6)森林经营工程;(7)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8)城乡绿化美化一体化工程。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主要任务:(1)为建立布局科学、结构合理、生态完备、功能完善、效益显着的林业生态网络体系和国土生态安全体系提供保障;(2)为实现林业和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证;(3)为促进涵盖范围广、产业链条长的生态主导型产业体系的形成,推进林业产业化进程提供支撑;(4)为推进林业全行业技术升级,促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提供贮备;(5)为拓宽广大农民群众和林区人民增收致富途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服务。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总体布局与重点建设区域具体包括:(1)西部松嫩平原地区(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2)东部三江平原区(位于黑龙江省东部);(3)北部大、小兴安岭区(位于黑龙江省北部);(4)南部长白山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5)中部丘陵漫岗区(位于黑龙江省中部);(6)城乡绿化美化一体化工程布局。提出了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对策与建议:(1)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加强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领导;(2)因地制宜,统筹安排,搞好并完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及区域内部规划;(3)增加投入,加大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及其研究的支持力度;(4)加速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努力打造一支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5)加快科技体制创新,建立新型林业科技创新机制,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强大科技动力;(6)加大研究与推广力度,不断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新良种、新技术、新成果;(7)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科技示范基地和林木种苗与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提高示范辐射效应;(8)建立健全服务体系,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9)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质量和水平;(10)建立森林生态效益长效补偿机制,实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社会化;(11)制订和完善政策、措施和法规,加强宣传力度,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12)推进林权制度和管理体制改革,激活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内在动力;(13)抓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配套工程,巩固和扩大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成果。
二、森林资源破坏的危害及森林资源的恢复与重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森林资源破坏的危害及森林资源的恢复与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1)“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构建与教学实践 ——以地理必修3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终身学习能力 |
二、实现区域地理课堂的高效教学 |
三、形成关注环境的地理学科思想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认知结构相关的研究进展 |
二、认知结构在“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中的研究进展 |
三、研究进展述评 |
第四节 研究内容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六节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一章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研究的理论概述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布鲁纳的认知-发现理论 |
二、奥苏泊尔的认知同化理论 |
三、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发展观 |
第二节 基本内涵 |
一、基本概念 |
二、主要特征 |
第三节 构建机制 |
一、同化:运用认知结构整合新知识 |
二、顺应:调整认知结构适应新知识 |
三、平衡:学生的认知结构动态平衡 |
第四节 影响因素 |
一、“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与知识结构 |
二、“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的影响因素 |
第二章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认知与知识结构 |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
一、“区域水土流失概念”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
二、“区域水土流失成因”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
三、“区域水土流失危害”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
四、“区域水土流失防治”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
五、区域水土流失整体知识结构 |
第二节 区域荒漠化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
一、“区域荒漠化概念”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
二、“区域荒漠化成因”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
三、“区域荒漠化危害”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
四、“区域荒漠化防治”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
五、区域荒漠化整体知识结构 |
第三节 区域森林资源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
一、“区域森林资源效益”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
二、“区域森林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认知和知识结构 |
三、“区域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综合措施”认知和知识结构 |
四、区域森林资源的整体知识结构 |
第四节 区域湿地资源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
一、“区域湿地资源效益”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
二、“区域湿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认知和知识结构 |
三、“区域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综合措施”认知和知识结构 |
四、区域湿地资源整体知识结构 |
第三章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的构建研究 |
第一节 良好“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的重要特征 |
一、充分的相关知识和知识组块 |
二、具有层次分明的知识网络 |
三、具有灵活稳定的产生式 |
四、具有发散灵活的思维方式 |
五、具有一定的策略性知识 |
第二节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构建的一般过程 |
一、掌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结构 |
二、了解学生情况,充当构建基础 |
三、引发认知冲突,实施结构教学 |
四、组织练习迁移,引导主动回忆 |
第三节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构建的教学原则 |
一、整体性原则 |
二、结构性原则 |
三、问题性原则 |
四、个体性原则 |
第四节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构建的教学策略 |
一、了解、改善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 |
二、激活“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 |
三、实施“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整体性教学 |
四、重视“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结构化教学 |
五、教会学生相关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
六、优化“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 |
第四章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的教学实践研究 |
第一节 实验设计 |
一、实验目的 |
二、实验对象 |
三、实验方法 |
四、实验步骤 |
第二节 实验过程 |
一、教学实践过程 |
二、知识测查过程 |
第三节 实验分析 |
一、基于教师访谈和学生问卷的分析 |
二、基于课堂表现、学习材料和课后评价的分析 |
三、基于知识结构图的分析 |
第四节 实验总结 |
一、提高了师生对于认知结构的了解和重视 |
二、认知结构助力有效教学,提高学习成绩 |
三、运用构建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 |
第三节 后续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动态 |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
五、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政治背景 |
第二节 经济背景 |
第三节 历史背景 |
第四节 自然背景 |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
第一节 造林特点 |
第二节 动因分析 |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结语 |
附录 |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岷江上游地区藏羌聚落景观特征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范围 |
1.2.1. 研究区域的界定 |
1.2.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 相关概念解析 |
1.3.1. 聚落 |
1.3.2 传统聚落 |
1.3.3. 村庄、村寨与村落 |
1.3.4. 聚落景观 |
1.3.5. 景观特征 |
1.4. 相关研究进展 |
1.4.1. 国内外在乡土聚落景观方面的研究进展 |
1.4.2. 岷江上游大地景观与宏观聚落景观的研究进展 |
1.4.3. 岷江上游藏族聚落景观的研究进展 |
1.4.4. 岷江上游羌族聚落景观的研究进展 |
1.4.5. 其他与藏族、羌族聚落景观相关的研究进展 |
1.4.6.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发展方向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数据 |
1.5.4. 研究框架 |
2. 岷江上游地区聚落生长的背景环境 |
2.1. 自然地理环境 |
2.1.1. 地形地貌 |
2.1.2. 地质土壤 |
2.1.3. 气候条件 |
2.1.4. 水文水系 |
2.1.5. 动物植被 |
2.1.6. 自然灾害 |
2.2. 历史人文环境 |
2.2.1. 民族迁徙与历史演替 |
2.2.2. 民族组成与区域分布 |
2.2.3. 语言文字 |
2.2.4. 风俗习惯 |
2.2.5. 宗教信仰 |
2.3. 社会经济环境 |
2.3.1. 社会结构与等级制度 |
2.3.2. 经济组成及产业支撑 |
2.3.3. 经济沟通与对外交往 |
2.4. 小结——特殊、复杂、落后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
3. 宏观视野下的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特征 |
3.1. 西南边陲的过渡地带 |
3.1.1. 大地阶梯的过渡地带 |
3.1.2. 胡焕庸线上的分界带 |
3.1.3. 民族迁徙与文化交流的走廊 |
3.2. 岷江上游的大地景观风貌 |
3.2.1. 高山深谷的地理风貌 |
3.2.2. 线性的对外通道 |
3.2.3. 垂直划分与水平分异的景观格局 |
3.2.4. 资源分布的垂直带谱现象 |
3.3. 岷江上游的聚落分布特征 |
3.3.1. 沿水系道路呈线性分布 |
3.3.2. 沿深谷两侧的垂直分布 |
3.3.3. 按民族分野的分布特征 |
3.3.4. 与坡度坡向相关的分布特征 |
3.3.5. 与生产资料密切耦合 |
3.4. 小结——沿水系、道路、海拔分异的区域景观 |
4. 中观视域下的各沟谷聚落景观特征 |
4.1. 杂谷脑河各沟谷的聚落景观特征 |
4.1.1. 杂谷脑河中段的聚落景观特征 |
4.1.2. 孟屯河谷的聚落景观特征 |
4.2. 黑水河各沟谷的聚落景观特征 |
4.2.1. 黑水河中段的聚落景观特征 |
4.2.2. 赤不苏沟的聚落景观特征 |
4.3. 岷江干流各沟谷的聚落景观特征 |
4.3.1. 黑虎沟的聚落景观特征 |
4.3.2. 小姓沟的聚落景观特征 |
4.4. 小结——按区域分异的自然景观特征与藏羌族群势力分化 |
5. 微观视角下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
5.1. 杂谷脑河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
5.1.1. 样本01:屯堡聚落——甘堡藏寨 |
5.1.2. 样本02:半山哨卡——木卡羌寨 |
5.2. 孟屯河谷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
5.2.1. 样本03:河谷藏寨——日波寨 |
5.2.2. 样本04:半山羌寨——水塘村 |
5.3. 赤不苏沟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
5.3.1. 样本05:以水源为中心——大寨子 |
5.3.2. 样本06:河谷防御型堡寨——大瓜子 |
5.4. 黑水河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
5.4.1. 样本07:藏羌交汇处——色尔古 |
5.4.2. 样本08:高山上的藏寨——大别窝 |
5.5. 黑虎沟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
5.5.1. 样本09:高碉林立的羌寨——鹰嘴河寨 |
5.6. 小姓沟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
5.6.1. 样本10:林区中的藏寨——姑纳村 |
5.6.2. 样本11:林区中的羌寨——大尔边 |
5.7. 小结——按民族和区域双向划分的聚落景观 |
6. 岷江上游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评价 |
6.1. 同沟谷内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
6.1.1. 杂谷脑河流域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
6.1.2. 黑水河流域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
6.1.3. 岷江干流流域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
6.2. 同民族内不同沟谷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
6.2.1. 不同沟谷中藏族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
6.2.2. 不同沟谷中羌族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
6.3. 藏羌民族间聚落景观的总体对比与评价 |
6.3.1. 藏羌聚落景观之间的相似性 |
6.3.2. 藏羌聚落景观之间的异质性 |
6.3.3. 藏羌聚落景观中的理性与非理性 |
6.4. 小结——藏羌聚落景观的总体差异性与地区同质化 |
7.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内在形成机制 |
7.1. 因“地”制宜——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1.1. 地形地貌与聚落景观的关系 |
7.1.2. 气候水文与聚落的选址、空间布局和建筑形式 |
7.1.3. 地域环境决定聚落景观的构筑材料与建造方式 |
7.1.4. 自然灾害引起聚落景观突变 |
7.2. 生存之“道”——资源竞争与合作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2.1. 资源承载决定聚落的选址与规模 |
7.2.2. 资源竞争与合作构成聚落的势力范围与典型模式 |
7.2.3. 资源争夺与合作影响下的聚落联盟与区域交通体系 |
7.2.4. 资源影响下的自然生态观与聚落景观生态格局 |
7.3. 安全保卫——族群战争与防御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3.1. 族群认同、区分与敌对关系 |
7.3.2. 族群势力与聚落的选址、布局和景观意象 |
7.3.3. 战争、掠夺与聚落的防御性景观 |
7.3.4. 心理安全与实用性、舒适性之间的权衡 |
7.4. 神明庇佑——宗教与风俗习惯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4.1. 宗教文化与聚落景观的空间布局关系 |
7.4.2. 宗教文化与聚落景观的垂直分布关系 |
7.4.3. 宗教文化影响聚落景观的形态、色彩和符号 |
7.4.4. 风俗习惯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5. 交流融合——社会交往与民族融合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5.1. 道路沟通与经济交往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5.2. 文化交流对聚落景观的影响 |
7.5.3. 民族融合形成聚落景观的渐变与过渡 |
7.6. 改革变迁——社会经济与行政干预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6.1. 资源、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改变引起聚落景观演变 |
7.6.2. 产业变化与经济发展导致聚落景观的跳跃式革新 |
7.6.3. 社会等级制度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
7.6.4. 政府行政干预导致聚落景观的变化 |
7.7. 小结——自然地理与历史人文共同决定聚落景观的表达 |
8.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本模式与演替逻辑 |
8.1.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分类与基本模式 |
8.1.1.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分类 |
8.1.2.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本模式 |
8.2.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建造与演替逻辑 |
8.2.1.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建造逻辑 |
8.2.2.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演替逻辑 |
8.3.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因图谱 |
8.3.1. 景观基因组(基因胞) |
8.3.2. 景观联接通道(基因链) |
8.3.3. 景观文化与能量(基因信息) |
8.3.4. 景观整体形态(基因形) |
8.3.5. 景观基因图谱 |
8.4. 小结 |
9. 总结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1.1. 藏羌聚落景观总体上具有沿岷江水系线性发展、沿海拔垂直分异的特征 |
9.1.2. 藏羌聚落在海拔、地貌、坡度坡向、资源关系上存在明显的分布差异 |
9.1.3. 同—民族的聚落景观在岷江上游有多种表达方式 |
9.1.4. 同区域内的藏羌聚落景观存在同质化现象 |
9.1.5. 资源匮乏导致不同族群间激烈的生存竞争与势力分化 |
9.1.6. 岷江上游的聚落景观是以自然地理为基础,以历史人文为辅助变量而综合形成的 |
9.1.7. 资源、产业、生产力、道路交通、文化交流、行政干预、自然灾害共同驱动聚落景观的演变 |
9.2. 主要创新点 |
9.2.1. 首次将岷江上游的藏族与羌族聚落景观特征作全面的比较研究 |
9.2.2. 首次对岷江上游藏羌聚落景观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 |
9.2.3. 首次对藏羌族聚落景观的特征给出科学的解释并解构其形成逻辑 |
9.2.4. 利用GIS、统计学等分析方法对岷江上游的聚落景观进行了定量研究 |
9.3.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4)清代土家族地区开发与环境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一) 学术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三、研究现状述评 |
(一) 中国环境史的兴起与发展简述 |
(二) 清代环境史研究述略 |
(三) 土家族环境史述评 |
四、相关问题说明 |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 研究思路及其研究方法 |
(三) 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土家地区早期的环境和开发 |
第一节 自然生态环境 |
一、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 |
三、水系分布和土壤特性 |
三、动植物资源 |
第二节 人文社会环境 |
一、民族政策与管理方式 |
二、民族格局及其人口变迁 |
三、文化生态及其民俗文化特征 |
第三节 清代以前的开发概况 |
第二章 清政府对土家地区的经略与开发 |
第一节 清前期的制度与开发 |
一、土司制度的沿袭与强化 |
二、土司政权的相对自主性 |
三、清前期的开发措施 |
第二节 清中叶的制度与开发 |
一、土司的改流与改流后的制度 |
二、人口增长与民族结构 |
三、清中叶的开发状况 |
第三节 晚清政局与开发 |
一、旧制维持与洋务新政 |
二、近代工商业的开发与发展 |
三、文化殖民与新式教育的出现 |
第三章 土家社会生计方式变迁与环境 |
第一节 游耕生计方式与环境适应 |
一、山区游耕与汉区畲田 |
二、游耕生产与自然环境的适应 |
三、游耕生计方式与社会环境的适应 |
第二节 农耕生计方式与环境利用 |
一、从游耕到农耕的社会环境因素 |
二、农耕生计方式对自然环境的选择利用 |
第三节 生计方式与生态文化的调适 |
一、“无为而有为”的朴素生态观 |
二、人地和谐的环境伦理观 |
三、因地制宜的习俗调适 |
四、因时而为的物候调适 |
第四章 土家地区生态环境的变迁与响应 |
第一节 原生性自然生态环境变迁 |
一、经济开发与森林资源退化 |
二、生物多样性减少 |
三、农业垦殖与水土流失 |
四、自然灾害的增长趋势 |
第二节 官民的环境意识及行为 |
一、流官政府环境意识的提高 |
二、政府的引导与调控 |
三、民间社会的参与 |
余论: 区域经济·环境资源·社会发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5)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论文涉及的几个概念 |
1.2.1 “陕甘宁”的概念界定 |
1.2.2 “能源富集地区”的概念 |
1.2.3 “社区与绿色宜居社区”的概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既往学术研究的不足之处 |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组织结构图 |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1.5.1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5.2 论文的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2 我国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恢复生态学理论 |
2.1.1 恢复生态学的定义 |
2.1.2 恢复生态学的特征 |
2.1.3 能源富集地区生态恢复 |
2.2 人居环境理论 |
2.2.1 人居环境释义 |
2.2.2 人居环境的构成 |
2.2.3 人居环境的原则 |
2.2.4 区域人居环境 |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2.3.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2.3.3 能源富集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
2.4 循环经济理论 |
2.4.1 循环经济的定义 |
2.4.2 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
2.4.3 循环经济模式下能源富集地区发展途径 |
2.5 本章小结 |
3 国内外绿色生态社区建设经验借鉴 |
3.1 国外绿色生态社区营建经验 |
3.1.1 英国豪其顿绿色生态社区项目 |
3.1.2 瑞典马尔默市西港BO01绿色生态社区项目 |
3.1.3 阿联酋马斯达尔生态社区项目 |
3.2 国内绿色生态社区营建经验 |
3.2.1 唐山曹妃甸绿色生态社区 |
3.2.2 北京北璐春绿色生态社区 |
3.3 绿色生态社区发展趋势 |
3.3.1 因地制宜的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
3.3.2 全面系统的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
3.3.3 大众参与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
3.4 本章小结 |
4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历史演变与现存问题 |
4.1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的地理位置与区域范围 |
4.2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历史演变 |
4.2.1 先秦时期 |
4.2.2 秦汉时期 |
4.2.3 隋唐时期 |
4.2.4 明清时期 |
4.2.5 20世纪90年代以来 |
4.3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现存的问题 |
4.3.1 乡村社区缺乏因地制宜的规划 |
4.3.2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对乡村社区的影响 |
4.3.3 产业结构单一化,发展方式粗放 |
4.3.4 水资源极度缺乏 |
4.3.5 水土流失严重 |
4.3.6 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
4.3.7 基础设施不全 |
4.3.8 思想观念滞后 |
4.3.9 社会发展综合支撑能力弱 |
4.3.10 可持续发展能力低 |
4.4 本章小结 |
5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基本要素分析 |
5.1 自然环境要素 |
5.1.1 地质地貌要素 |
5.1.2 气候水文要素 |
5.1.3 植被要素 |
5.1.4 土壤要素 |
5.2 经济技术要素 |
5.2.1 绿色经济的生计方式 |
5.2.2 绿色经济的居住方式 |
5.2.3 低技术手段营建策略 |
5.2.4 地域适宜性技术 |
5.3 产业结构要素 |
5.3.1 生态农业产业 |
5.3.2 生态工业产业 |
5.3.3 生态旅游产业 |
5.4 社会文化要素 |
5.4.1 “天人合一”的生态观 |
5.4.2 民俗风俗习惯 |
5.4.3 庭院文化影响 |
5.5 制度政策要素 |
5.5.1 组织保障 |
5.5.2 制度支撑 |
5.5.3 体制保障 |
5.5.4 公众参与 |
5.6 本章小结 |
6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原则与对策研究 |
6.1 营建原则 |
6.1.1 整体性原则 |
6.1.2 以人为本原则 |
6.1.3 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 |
6.1.4 公平与共享参与原则 |
6.2 营建对策 |
6.2.1 宏观层面 |
6.2.2 中观层面 |
6.2.3 微观层面 |
6.3 本章小结 |
7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模式研究 |
7.1 生态农业社区模式 |
7.1.1 生态农业的概念 |
7.1.2 生态农业社区模式营建构想 |
7.1.3 宜君县太安镇马场生态农业社区营建 |
7.2 生态旅游社区模式 |
7.2.1 生态旅游的概念 |
7.2.2 庆阳地区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概况 |
7.2.3 生态窑居度假社区模式营建构想 |
7.2.4 庆阳石化厂主题工业旅游型社区营建 |
7.3 特色产业社区模式 |
7.3.1 特色产业的概念 |
7.3.2 特色产业社区案例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制度创新研究 |
8.1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补偿制度建设 |
8.1.1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补偿机制 |
8.1.2 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 |
8.1.3 生态补偿形式的设计 |
8.1.4 生态补偿基金制度建设 |
8.2 社区生态环境统筹协调监督机制建构 |
8.2.1 社区生态环境建设统筹协调 |
8.2.2 社区生态与环境保护监督机制建设 |
8.2.3 社区生态与环境保护监督的大众参与度 |
8.3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与监控体系建构 |
8.3.1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构 |
8.3.2 社区生态环境监控体系建构 |
8.3.3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行政与措施建构 |
8.4 构建政府主导型的社区生态环境管理模式 |
8.4.1 制定社区生态环境保护战略规划 |
8.4.2 社区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法律化 |
8.4.3 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
8.5 建立切实可行的大众参与机制 |
8.5.1 观念性参与 |
8.5.2 组织性参与 |
8.5.3 法规性参与 |
8.6 经济活动的社区居民参与和收益共享: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 |
8.6.1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的路径 |
8.6.2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的制度保障 |
8.7 社区居民参与多中心合作治理: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难题 |
8.7.1 建立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生态环境多中心合作治理模式 |
8.7.2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治理难题的制度保障 |
8.8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1.1 结论一 |
9.1.2 结论二 |
9.1.3 结论三 |
9.1.4 结论四 |
9.1.5 结论五 |
9.2 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工作 |
9.2.1 建议一 |
9.2.2 建议二 |
9.2.3 建议三 |
9.2.4 建议四 |
后记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社区现状及居民需求抽样调查表 |
博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6)大兴安岭林分与立地因子对病虫害发生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标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林分主要因子与森林病虫害 |
1.2.2 生物多样性与森林病虫害 |
1.2.3 森林病虫害生态控制技术 |
1.2.4 森林病虫害防治法律法规对策 |
1.3 研究区域概况 |
1.3.1 研究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
1.3.2 研究区域气候概况 |
1.3.3 研究区域森林状况 |
1.3.4 研究区域主要森林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
2 研究方法 |
2.1 虫口密度调查方法 |
2.2 有害生物成灾标准 |
2.3 立地因子调查方法 |
2.4 木本植物Simpson指数调查 |
2.5 数据分析 |
2.5.1 数椐统计 |
2.5.2 数据处理 |
3 不同林业局病虫害发生状况分析 |
3.1 阿木尔林业局病虫害发生状况分析 |
3.1.1 阿木尔林业局历年病虫害发生类型及分布 |
3.1.2 阿木尔林业局历年病虫害发生组成及动态变化 |
3.2 呼中林业局病虫害发生状况分析 |
3.2.1 呼中林业局历年病虫害发生类型及分布 |
3.2.2 呼中林业局历年病虫害发生组成及动态变化 |
3.3 松岭林业局病虫害发生状况分析 |
3.3.1 松岭林业局历年病虫害发生类型及分布 |
3.3.2 松岭林业局历年病虫害发生组成及动态变化 |
3.4 塔河林业局病虫害发生状况分析 |
3.4.1 塔河林业局历年病虫害发生类型及分布 |
3.4.2 塔河林业局历年病虫害发生组成及动态变化 |
3.5 图强林业局病虫害发生状况分析 |
3.5.1 图强林业局历年病虫害发生类型及分布 |
3.5.2 图强林业局历年病虫害发生组成及动态变化 |
3.6 本章小结 |
4 林分因子与病虫害发生的相关性分析 |
4.1 各林分因子与松针红斑病发生情况相关性分析 |
4.1.1 松针红斑病的海拔分布 |
4.1.2 松针红斑病发生的林型分布 |
4.1.3 松针红斑病发生的坡向分布 |
4.1.4 松针红斑病发生的坡位分布 |
4.1.5 松针红斑病发生的土壤类型分布 |
4.1.6 松针红斑病发生与林地起源关系 |
4.1.7 松针红斑病发生的感病指数与郁闭度之间关系 |
4.1.8 松针红斑病发生的感病指数与胸径之间关系 |
4.1.9 松针红斑病发生的感病指数与林龄之间关系 |
4.1.10 林分因子与松针红斑病的感病指数相关性分析 |
4.1.11 松针红斑病发生情况归纳及生态防控建议 |
4.2 各林分因子与松瘿小卷蛾发生情况相关性分析 |
4.2.1 松瘿小卷蛾发生的海拔分布 |
4.2.2 松瘿小卷蛾发生的林型分布 |
4.2.3 松瘿小卷蛾发生的坡向分布 |
4.2.4 松瘿小卷蛾发生的坡位分布 |
4.2.5 松瘿小卷蛾发生的土壤类型分布 |
4.2.6 松瘿小卷蛾发生与林地起源关系 |
4.2.7 松瘿小卷蛾发生的虫口密度与郁闭度之间关系 |
4.2.8 松瘿小卷蛾发生的虫口密度与胸径之间关系 |
4.2.9 松瘿小卷蛾发生的虫口密度与林龄之间关系 |
4.2.10 林分因子与松瘿小卷蛾虫口密度的相关性分析 |
4.2.11 松瘿小卷蛾发生情况归纳及生态防控建议 |
4.3 各林分因子与球果花蝇发生情况相关性分析 |
4.3.1 球果花蝇发生的海拔分布 |
4.3.2 球果花蝇发生的林型分布 |
4.3.3 球果花蝇发生的坡向分布 |
4.3.4 球果花蝇发生的坡位分布 |
4.3.5 球果花蝇发生的土壤类型分布 |
4.3.6 球果花蝇发生与林地起源关系 |
4.3.7 球果花蝇发生的种实被害率与郁闭度之间关系 |
4.3.8 球果花蝇发生的种实被害率与胸径之间关系 |
4.3.9 球果花蝇发生的种实被害率与林龄之间关系 |
4.3.10 林分因子与球果花蝇种实被害率的相关性分析 |
4.3.11 球果花蝇发生情况归纳及生态防控建议 |
4.4 各林分因子与落叶松鞘蛾发生情况相关性分析 |
4.4.1 落叶松鞘蛾发生的海拔分布 |
4.4.2 落叶松鞘蛾发生的林型分布 |
4.4.3 落叶松鞘蛾发生的坡向分布 |
4.4.4 落叶松鞘蛾发生的坡位分布 |
4.4.5 落叶松鞘蛾发生的土壤类型分布 |
4.4.6 落叶松鞘蛾发生与林地起源关系 |
4.4.7 落叶松鞘蛾发生虫口密度与郁闭度之间的关系 |
4.4.8 落叶松鞘蛾发生虫口密度与胸径之间的关系 |
4.4.9 落叶松鞘蛾发生虫口密度与林龄之间的关系 |
4.4.10 林分因子与落叶松鞘蛾虫口密度的相关性分析 |
4.4.11 落叶松鞘蛾发生情况归纳及生态防控建议 |
4.5 各林分因子与落叶松八齿小蠹发生情况相关性分析 |
4.5.1 落叶松八齿小蠹发生的海拔分布 |
4.5.2 落叶松八齿小蠹发生的林型分布 |
4.5.3 落叶松八齿小蠹发生的坡向分布 |
4.5.4 落叶松八齿小蠹发生的坡位分布 |
4.5.5 落叶松八齿小蠹发生的土壤类型分布 |
4.5.6 落叶松八齿小蠹发生与林地起源关系 |
4.5.7 落叶松八齿小蠹发生有虫株率与郁闭度之间的关系 |
4.5.8 落叶松八齿小蠹发生有虫株率与胸径之间的关系 |
4.5.9 落叶松八齿小蠹发生有虫株率与林龄之间的关系 |
4.5.10 林分因子与落叶松八齿小蠹有虫株率的相关性分析 |
4.5.11 落叶松八齿小蠢发生情况归纳及生态防控建议 |
4.6 各林分因子与落叶松毛虫发生情况相关性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森林木本植物多样性的测定 |
5.1 大兴安岭地区23种典型林型 |
5.1.1 草类兴安落叶松林 |
5.1.2 兴安杜鹃兴安落叶松林 |
5.1.3 胡枝子(蒙古栎)兴安落叶松林 |
5.1.4 偃松兴安落叶松林 |
5.1.5 杜香兴安落叶松林 |
5.1.6 藓类兴安落叶松林 |
5.1.7 溪旁兴安落叶松林 |
5.1.8 绿苔水藓类兴安落叶松林 |
5.1.9 兴安杜鹃樟子松林 |
5.1.10 草类白桦林 |
5.1.11 兴安杜鹃白桦林 |
5.1.12 草类山杨林 |
5.1.13 兴安杜鹃山杨林 |
5.1.14 胡枝子蒙古栎林 |
5.1.15 毛榛黑桦林 |
5.1.16 河洼山杨林 |
5.1.17 河洼柳树林 |
5.1.18 绿苔云杉林 |
5.1.19 水改兴安落叶松林 |
5.1.20 坡改落叶松林 |
5.1.21 坡地樟子松林 |
5.1.22 杜香白桦林 |
5.1.23 蒙古栎白桦林 |
5.2 大兴安岭地区23种典型林型生物多样性的测定 |
5.3 本章小结 |
6 森林木本植物多样性与病虫害之间关系 |
6.1 回归分析的统计学原理 |
6.2 森林木本植物多样性与感病指数之间的分析 |
6.3 森林木本植物多样性与有虫株率之间的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8 讨论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四川震后森林恢复辅助决策及可视化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
1.2.1 地震灾害与震后森林生态修复 |
1.2.2 灾后森林恢复与辅助决策信息技术研究 |
1.2.3 林业可视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区域背景 |
1.3.1 地理概况 |
1.3.2 资源概况 |
1.3.3 生态特征 |
1.3.4 森林资源受灾状况 |
1.4 研究问题分析 |
1.5 课题来源与主要研究内容 |
1.5.1 课题来源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 论文组织 |
第二章 震后森林恢复辅助决策及可视化信息服务内涵 |
2.1 震后森林恢复辅助决策内涵分析 |
2.1.1 生态恢复的内涵 |
2.1.2 震后森林恢复的内涵 |
2.1.3 震后森林恢复辅助决策的内涵 |
2.2 震后森林恢复可视化与辅助决策交互性分析 |
2.2.1 森林可视化的内涵 |
2.2.2 震后森林恢复可视化的内涵 |
2.2.3 震后森林恢复可视化尺度分析 |
2.2.4 震后森林恢复辅助决策与可视化交互性分析 |
2.3 震后森林恢复可视化信息服务内涵分析 |
2.3.1 震后森林恢复可视化信息服务的对象 |
2.3.2 震后森林恢复可视化信息服务层次分析 |
2.3.3 震后森林恢复可视化信息服务的维度 |
2.3.4 震后森林恢复可视化信息服务的架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震后森林恢复辅助决策数据及获取技术研究 |
3.1 震后森林恢复辅助决策数据分析 |
3.1.1 震后森林受灾因子分析 |
3.1.2 震后森林恢复决策数据层次分析 |
3.1.3 信息获取流程 |
3.2 遥感处理受灾信息获取 |
3.3 森林恢复辅助决策因子获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震后森林恢复辅助决策信息服务体系研究 |
4.1 震后森林恢复规划辅助决策信息服务 |
4.2 造林作业设计辅助决策信息服务 |
4.2.1 震后森林恢复辅助决策信息服务 |
4.2.2 树种选择信息服务 |
4.2.3 作业设计辅助决策信息服务 |
4.3 参与式造林辅助决策信息服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震后森林恢复可视化构建关键技术研究 |
5.1 震后森林恢复要素可视化要素分析 |
5.1.1 震后森林恢复可视化林业要素分析 |
5.1.2 震后森林恢复可视化空间要素分析 |
5.2 震后森林恢复空间尺度场景构建分析 |
5.2.1 震后森林恢复树木可视化构建分析 |
5.2.2 震后森林恢复布局可视化构建分析 |
5.3 震后森林恢复时间尺度场景构建分析 |
5.3.1 基于树木竞争机制模型的可视化构建分析 |
5.3.2 基于树木生长模型的可视化构建分析 |
5.3.3 基于树木枯死模型的可视化构建分析 |
5.3.4 基于时间变化的林分生长构建实现 |
5.4 震后森林恢复可视化综合场景构建分析 |
5.4.1 基于地形的震后森林恢复可视化场景构建分析 |
5.4.2 基于多尺度的震后森林恢复可视化场景构建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地震灾后森林恢复可视化信息服务典型应用 |
6.1 震后森林恢复可视化信息服务平台架构 |
6.2 震后森林恢复数据服务建立 |
6.2.1 数据内容 |
6.2.2 数据层次划分 |
6.2.3 数据标准化 |
6.2.4 数据库建立 |
6.3 震后森林恢复可视化信息服务平台实现 |
6.3.1 震后受灾森林查询与统计 |
6.3.2 地震前后数据对比分析服务 |
6.3.3 震后森林恢复造林工程管理 |
6.3.4 震后森林恢复造林效果模拟 |
6.3.5 震后森林恢复辅助决策可视化信息服务平台集成 |
6.4 震后森林恢复可视化信息服务平台的特点 |
6.4.1 实现了震后森林恢复信息与决策的综合 |
6.4.2 实现震后森林恢复业务流程的交互性 |
6.4.3 实现了符合林分生长变化规律的动态可视化服务 |
6.4.4 实现了二维与三维场景联动的综合可视化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边疆民族地区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 突发事件的概念及内涵 |
(二) 应急管理与应急机制 |
三、相关研究动态 |
(一) 国内外有关应急管理体系及应急机制的研究 |
(二) 边疆民族地区相关问题的研究动态 |
四、论文研究方法 |
五、论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边疆民族地区概况及一般危机情境 |
第一节 边疆民族地区基本概况 |
一、行政区划及特点 |
二、自然环境及自然资源状况 |
三、人口、民族与宗教基本状况 |
第二节 环境安全与自然灾害 |
一、生态破坏严重,生存环境恶化 |
二、自然灾害频发,危害严重 |
第三节 经济发展现状与经济安全问题 |
一、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
二、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隐患与问题 |
三、经济发展"铁三角"及金融安全问题 |
第四节 社会发展现状与公共安全 |
一、边疆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现状及不足 |
二、当前边疆民族地区潜藏的其他社会安全隐患 |
第五节 跨境犯罪问题严重,影响恶劣 |
一、非法走私贸易问题 |
二、毒品犯罪问题 |
三、非法移民问题 |
第二章 边疆民族地区应急机制现状及其特殊性分析 |
第一节 边疆民族地区应急机制现状 |
一、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实施情况 |
二、应急组织体系建设现状 |
三、突发事件预防、预测与预警机制现状 |
四、政府应急指挥协调机制现状 |
五、应急保障机制现状 |
六、应急参与机制现状 |
第二节 边疆民族地区应急机制建设特殊性 |
一、安全形势严峻,应急机制责任重大,意义特殊 |
二、客观条件限制,创构应急机制难度大,任务艰巨 |
三、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对应急机制资源整合能力要求高 |
四、宗教文化及民族风俗因素影响广泛,对应急机制创新性要求高 |
第三章 基于大安全观视角下的应急机制 |
第一节 大安全观及其对应急机制诉求 |
一、大安全观基本界定 |
二、大安全观下边疆民族地区公共安全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三、大安全观对政府及边疆民族地区应急管理机制的诉求 |
第二节 大安全观下边疆民族地区应急体系及机制的建构 |
一、边疆民族地区应急法制的完善 |
二、边疆民族地区政府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的构建 |
三、边疆民族地区应急预案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
四、边疆民族地区应急监测与预警机制的建构 |
五、边疆民族地区应急处置机制及其实现途径 |
六、边疆民族地区突发事件恢复与重建体系的构建 |
第四章 边疆民族地区应急机制关键环节及创构思路 |
第一节 构建多系统应急信息监测与疏导机制 |
一、信息监测与疏导机制的意义及当前存在问题 |
二、多系统、网络化政府安全信息传播与疏导体系的构建 |
三、高度重视对互联网信息监控体系的建设 |
四、完善信息发布制度,确保信息连续一致 |
五、注重宣传媒体的正面导向功能,建立健全政府应急信息科学疏导机制 |
第二节 构建民族地区特色的应急联动机制 |
一、应急救援中的联动机制的构建 |
二、完善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机制 |
第三节 构建边疆民族地区特色的应急培训机制 |
一、多元培训体系的构建 |
二、政府对应急培训的支持与激励机制 |
第四节 构建外部介入引导机制 |
一、边疆民族地区突发事件中的外部环境介入 |
二、边疆民族地区外部环境介入的处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9)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采矿环境影响及综合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喀斯特石漠化成因机理研究 |
2.1 岩溶石漠化及岩溶生态环境的概念 |
2.1.1 喀斯特石漠化概念 |
2.1.2 喀斯特生态环境概念 |
2.2 石漠化制约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
2.3 石漠化的成因机理与过程研究 |
2.3.1 土地石漠化的根本原因 |
2.3.2 石漠化的内在动力 |
2.3.3 石漠化的直接动力 |
2.3.4 石漠化的先导因素 |
2.3.5 石漠化的主要原因 |
2.3.6 石漠化进程的驱动力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岩溶区生态脆弱性特征与评价研究 |
3.1 岩溶生态脆弱性表现特征 |
3.2 岩溶生态脆弱性驱动因子 |
3.2.1 脆弱性内在驱动因子 |
3.2.2 脆弱性外在驱动因子 |
3.3 岩溶土壤质量评价 |
3.3.1 土壤质量定义及功能 |
3.3.2 土壤质量评价原则 |
3.3.3 土壤质量的评价方法 |
3.3.4 生态环境的土壤养分变异效应 |
3.4 岩溶区土壤水分对环境效应的风险预测 |
3.4.1 生态系统土壤水分作用机理 |
3.4.2 土壤水的水库效应及参数计算 |
3.4.3 岩溶地下水运移风险预测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露天矿开采对生态环境影响研究 |
4.1 平果铝土矿区地质和自然条件状况 |
4.1.1 矿区位置及地形地貌状况 |
4.1.2 矿区资源分布状况 |
4.1.3 矿床地质条件及特征 |
4.1.4 矿区与植被特征 |
4.2 矿区土地利用与土壤资源状况 |
4.2.1 土地资源与利用潜力状况 |
4.2.2 土壤资源利用特点 |
4.2.3 矿区自然地理与经济特征 |
4.3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矿露天矿开采工艺 |
4.3.1 平果铝土的剥离工艺 |
4.3.2 平果铝土矿的开采回采工艺 |
4.3.3 矿山开采工序及流程 |
4.4 露天开采区域对生态环境影响特征 |
4.5 岩溶地区矿山地质环境评估 |
4.5.1 矿山地质环境评估意义 |
4.5.2 Bayes判别分析数学模型 |
4.5.3 Bayes判别法应用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喀斯特石漠化矿区土地利用结构及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研究 |
5.1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查 |
5.1.1 土地利用结构现状调查 |
5.1.2 土地利用结构现状分析 |
5.1.3 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5.2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关系 |
5.2.1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内涵 |
5.2.2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关系 |
5.3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潜力、方案与措施 |
5.3.1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潜力分析 |
5.3.2 土地利用结构方案调整方式 |
5.3.3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实施措施 |
5.4 平果铝矿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可行性研究 |
5.4.1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水平测度计算 |
5.4.2 影响矿区耕地总量变化的因素分析 |
5.4.3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可行性分析 |
5.5 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对策研究 |
5.6 土地利用结构与生态环境预测研究 |
5.6.1 土地利用变化空间结构预测模型 |
5.6.2 土地利用变化与环境评价预测结果 |
5.7 喀斯特石漠化矿区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 |
5.7.1 土地评价指标划分 |
5.7.2 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 |
5.7.3 平果铝矿区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岩溶地区水土保持模式及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
6.1 项目地区概况 |
6.1.1 项目概况 |
6.1.2 二期工程建设项目主要内容 |
6.1.3 项目地区地形及水文特征 |
6.1.4 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情况 |
6.2 矿区建设及生产新增水土流失预测研究 |
6.2.1 水土流失预测时段 |
6.2.2 损坏的水土保持设施预测 |
6.2.3 可能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量预测 |
6.2.4 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分析 |
6.2.5 预测结果的综合分析评价 |
6.3 喀斯特石漠化矿区水土流失防治方案 |
6.3.1 方案编制的原则和目标 |
6.3.2 水土防治技术方案编制 |
6.3.3 水土流失监测 |
6.4 平果铝二期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
6.4.1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 |
6.4.2 效益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
7.1 生态综合治理概述 |
7.1.1 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可持续发展 |
7.1.2 国内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成功模式 |
7.1.3 石漠化山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尚存在的不足 |
7.1.4 石漠化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目标 |
7.2 平果铝土矿工程复垦技术研究 |
7.2.1 工程复垦技术条件及可行性方案 |
7.2.2 平果铝工程复垦设计 |
7.2.3 地质特征及给采空区工程复垦设计的影响 |
7.2.4 石芽底板采空区工程复垦技术 |
7.2.5 粘土底板采空区的复垦技术 |
7.2.6 复垦用土的获取和土壤改良技术 |
7.3 平果铝土矿生物复垦技术研究 |
7.3.1 国外丛枝菌根应用研究 |
7.3.2 国内丛枝菌根应用研究 |
7.3.3 丛枝菌根在矿区复垦前景的分析 |
7.3.4 平果铝土矿生物复垦技术 |
7.4 平果铝土矿采空区土地复垦效果 |
7.4.1 平果铝土矿采空区土地复垦特点 |
7.4.2 平果铝土矿矿区开采前的生态状况 |
7.4.3 采空区土地复垦实施效果对比解析 |
7.4.4 历年复垦验收合格土地统计 |
7.5 露天矿开采边坡防护决策与生态环境藕合研究 |
7.5.1 边坡综合防护方案选择 |
7.5.2 边坡综合防护方案的环境评价方法 |
7.5.3 坡防护方案决策的主客观赋权综合评价模型 |
7.5.4 露天矿开采边坡防护方案评价指标的确定 |
7.5.5 评价实例 |
7.6 喀斯特石漠化矿区生态重建效益评价研究 |
7.6.1 效益理论基础 |
7.6.2 经济效益评价 |
7.6.3 社会效益评价 |
7.6.4 生态效益评价 |
7.6.5 生态重建综合费—效评价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保护政策研究 |
8.1 生态保护的战略意义 |
8.1.1 生态系统学的概念 |
8.1.2 生态系统的振荡性 |
8.1.3 生态保护的意义 |
8.2 当前我国环境保护政策的主要内容与剖析 |
8.2.1 环境保护的政策背景分析 |
8.2.2 环境保护政策的主要内容 |
8.2.3 环境保护政策体系分析 |
8.2.4 环境保护政策实施中的问题 |
8.3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保护特点 |
8.4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保护政策探讨 |
8.4.1 建立有效生态补偿机制 |
8.4.2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保护法律原则 |
8.4.3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保护政策实施措施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全文总结 |
9.1 本文研究结论 |
9.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10)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林业生态工程兴起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
1.1.2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是我国林业发展的战略要求 |
1.1.3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是黑龙江省林业发展历史性转变的需要 |
1.1.4 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是新时期实现黑龙江省林业发展转变的需要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黑龙江自然环境分析 |
2.1 地貌 |
2.1.1 山区 |
2.1.2 平原 |
2.2 气候 |
2.3 土壤 |
2.4 植被特征 |
3 国外重点林业生态工程 |
3.1 美国"罗斯福工程" |
3.2 加拿大"绿色计划" |
3.3 前苏联"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 |
3.4 法国"林业生态工程" |
3.4.1 法国"林业生态工程"实施背景 |
3.4.2 法国"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 |
3.4.3 法国"林业生态工程"实施效果 |
3.5 北非五国的"绿色坝工程" |
3.6 菲律宾"全国植树造林计划" |
3.6.1 菲律宾"全国植树造林计划"实施背景 |
3.6.2 菲律宾"全国植树造林计划"的实施 |
3.6.3 菲律宾"全国植树造林计划"实施效果 |
3.6.4 菲律宾"全国植树造林计划"实施措施 |
3.7 韩国"治山绿化计划" |
3.7.1 韩国"治山绿化计划"实施背景 |
3.7.2 韩国"治山绿化计划"的实施 |
3.7.3 韩国"治山绿化计划"实施效果 |
4 中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 |
4.1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
4.2 退耕还林(草)工程 |
4.2.1 工程规划 |
4.2.2 建设成效 |
4.3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
4.3.1 工程建设进展 |
4.3.2 工程建设成效 |
4.4 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
4.4.1 沿海防护林成效 |
4.4.2 沿海防护林面临的挑战 |
4.5 三北防护林体系生态工程 |
4.5.1 发展历程 |
4.5.2 建设成就 |
4.5.3 教训 |
4.6 长江流域等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
4.6.1 工程规划 |
4.6.2 工程进展 |
4.7 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
4.7.1 工程规划 |
4.7.2 工程效果 |
4.8 全国湿地保护工程 |
4.8.1 工程规划 |
4.8.2 工程进展 |
4.8.3 工程效果 |
5 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5.1 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现状 |
5.1.1 黑龙江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
5.1.2 黑龙江省退耕还林(草)工程 |
5.1.3 黑龙江省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 |
5.1.4 黑龙江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及湿地保护工程 |
5.1.5 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科学研究 |
5.2 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6 黑龙江省与国内主要省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对比研究 |
6.1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项目 |
6.2 森林公园建设 |
6.3 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 |
6.4 湿地保护工程建设 |
6.5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经验 |
6.6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
7 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未来发展趋势 |
7.1 可持续发展理论将成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指导原则 |
7.2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目标方针将更加明确 |
7.3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原则将更加丰富 |
7.4 科教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角色将得到强化 |
7.5 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将受到进一步重视 |
7.6 与林业生态工程相关的法规建设将得到加强 |
7.7 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森林生态工程建设将得到加强 |
7.8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速度将加快 |
7.9 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力度将加强 |
7.10 重点水源区林业生态建设将获得重视 |
7.11 森林公园建设力度将加大 |
8 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 |
8.1 总体指导思想 |
8.2 战略指导方针 |
8.3 基本原则 |
8.4 战略目标 |
8.5 战略重点 |
8.6 主要任务 |
8.7 总体布局与重点建设区域 |
8.8 技术途径 |
9 加快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
9.1 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加强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领导 |
9.2 因地制宜,统筹安排,搞好并完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及区域内部规划 |
9.3 增加投入,加大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及其研究的支持力度 |
9.4 加速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努力打造一支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 |
9.5 加快科技体制创新,建立新型林业科技创新机制,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强大科技动力 |
9.6 加大研究与推广力度,不断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新良种、新技术、新成果 |
9.7 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科技示范基地和林木种苗与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提高示范辐射效应 |
9.8 建立健全服务体系,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 |
9.9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质量和水平 |
9.10 建立森林生态效益长效补偿机制,实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社会化 |
9.11 制订和完善政策、措施和法规,加强宣传力度,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 |
9.12 推进林权制度和管理体制改革,激活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内在动力 |
9.13 抓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配套工程,巩固和扩大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成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森林资源破坏的危害及森林资源的恢复与重建(论文参考文献)
- [1]“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构建与教学实践 ——以地理必修3为例[D]. 黄芳芳.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7)
- [2]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3]岷江上游地区藏羌聚落景观特征的比较研究[D]. 孙松林.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4]清代土家族地区开发与环境变迁研究[D]. 刘琼. 华中师范大学, 2017(12)
- [5]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D]. 方松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5)
- [6]大兴安岭林分与立地因子对病虫害发生影响研究[D]. 王文帆. 东北林业大学, 2015(05)
- [7]四川震后森林恢复辅助决策及可视化构建研究[D]. 侯瑞霞.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4(10)
- [8]边疆民族地区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研究[D]. 刘宏杰.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3)
- [9]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采矿环境影响及综合治理研究[D]. 刘霁. 中南大学, 2010(11)
- [10]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D]. 孙景波. 东北林业大学, 2009(01)